建筑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

篇1

住宅商品房过去一直沿用以建筑面积计价的方法。随着墙体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使用功能有了新的要求,住宅设计也已做了相应的改进。为适应住宅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国发〔1992〕66号文、京政发〔1993〕4号文和(91)首规办规字第124号文的有关规定以及经市政府批准颁布的《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决定对北京地区新建住宅商品房(包括危改和安居住宅售房)实行按使用面积计算首次售价的办法。具体规定如下:

一、从1997年1月1日起,新建住宅的设计图纸必须明确标出每套住宅的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

二、住宅套内使用面积的概念是每套住宅户门内除墙体厚度外全部净面积的总和。其中包括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壁柜(不包括吊柜)、户内楼梯(按投影面积)。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房间时,其一半的面积净高不低于2.1米,其余部分最小净高不低于1.5米,符合以上要求的可计入使用面积;否则不算使用面积。

每户阳台(无论凹、凸阳台)面积在6平方米以下的,不计算使用面积;超过6平方米的,超过部分按阳台净面积的1/2折算计入使用面积。

三、住宅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要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洽商变更记录,对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的变动要准确地反映在竣工图上。

四、从1997年1月1日起,北京地区经销的住宅商品房均以使用面积作为首次计价单位。为保持过去长时期以来住宅商品房按建筑面积计价的延续性,亦同时注明按建筑面积换算的单方价格。根据市政府1992年3号令由市物价局会同市计委、市建委审批商品房价格的规定,并按照(92)京价收字第124号文规定的作价办法计算出每一平方米使用面积的售价,报市物价局批准。

篇2

【关键词】城市 规划 景观 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对城市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以适应或达到城市发展的要求,并对城市的景观设计进行指导,是对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城市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社会整体发展情况,结合国家推行的各项发展制度和支撑条件,所制定出来的城市未来发展的计划和目标。城市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恢复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并促进对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的保护,在城市规划中应遵循人文主义、科学实用、可持续性、因地制宜以及文化本位的原则从总体上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和优化生态环境。城市规划的研究方向有三方面。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科学规划。第二,通过对城市本地特色的挖掘,打造城市的内涵。由于历史因素,自然条件以及发展程度的不同,形成了各个城市不同的风貌和个性。第三,要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城市景观设计及其特点

1、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

城市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 是一种可以看到的物质形态。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环境。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 是在对土地性质研究之后做出的综合利用, 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 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 哪些应保持其现状。城市的美, 不仅意味着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内容, 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 还应符合形式美原则。城市的景观应反映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之后, 城市景观设计就反映城市的性质。如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城市景观组织中透着浓郁的古都气息; 首都北京的长安街政治气氛浓重; 杭州作为旅游城市, 山光水色气脉相联自然景物与人文环境融洽。城市景观还反映城市各物质要素的功能分区与布局。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 各地不断出现了工业城市和工业区, 一些现代化的厂房、高炉、水塔、码头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就成为这类城市的景观。原有的城市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自然的水域和丘陵, 原有的建筑物的类型, 都是景观设计的创作之源。

2、城市环境景观设计的特点

景观可理解为景与观的统一体。景, 即风景、景物, 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 观, 即观看、观赏, 是指人对景的各种主观感受。从环境艺术角度看, 景观是一种视觉现象、自然现象、生态现象、文化现象等人类生活环境中一切视觉事件和视觉事物的总和, 是一门相互关系的艺术。广义上分, 城市环境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自然地域性的综合体现, 有地域性的特点。人文景观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概括, 具有历史性、人文性、民族性、地方性、实用性等特点。就人文景观而言, 由于人类文化传统的差异, 美学思想的不同, 所以形成的景观风格也有很大差别。大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以儒教文化为中心的东亚人文景观;以基督教文化为中心的欧美人文景观; 以天主教文化为中心的拉丁人文景观; 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中心的阿拉伯人文景观; 以印度教文化为中心的南亚人文景观。

三、城市总体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城市空间景观体系

对城市的景观进行系统组织, 形成完整的景观体系。即确定城市主骨架, 确定不同景观特征的景观区、景观线、景观点和景观轴, 从而建立起易于识别感知, 富有特色的有序联系和发展态势, 形成逻辑有机, 具有鲜明个性的总体空间形态。

2、布置城市人文景观活动空间

根据城市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形成的布局特征,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文活动性质、内容、规模进行布局, 从而为局部地段或片区详规、景观规划设计在内容上、性质上, 以及尺度、形态、气氛等方面, 提供依据。

3、城市道路、水面、绿地系统环境控制

从空间环境质量的角度对城市道路,江、湖、河、海和滨水环境建设以及城市绿地系统组织和空间环境特征, 进行总体设计。

4、提出城市色彩、照明、建筑风格、城市标志物与建筑小品等的整体设计构想

从塑造城市个性、特色的要求出发, 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历史传统特征, 对城市的色彩、建筑风格的分区、城市的基调、城市的重点, 对照明主要标志物和重要的建筑小品, 作出总体布局的构思。

5、注重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构思重点地段的空间景观效果

对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广场、步行街、城市入口、重点公园、滨水地段等的布局、性质、设计要求进行研究, 并对重点地段如市中心、车站广场、商业步行街等的形态设计, 提出大的构思方案和设计建议, 为下一阶段的局部设计提供可靠的指导。

6、制定相应的设计指导准则

以上城市总体景观设计, 除用图纸表达设计意图外, 主要还通过制定城市景观设计指导准则的文、图表方式进行表达, 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管理条例, 作为执行的依据。

四、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1、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 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 都应作出回答。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2、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 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 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娱乐建筑的空间, 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 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 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使用轴线可以使多个空间相互发生关系,是景观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当一个建筑物与另一个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同时是行道树形成狭长景观以强调一个理想的视点,于是建筑物变成了一个有镜框的焦点。在一个对景上集中的街道愈多,获得的狭长景观也就愈多。市民广场应有一定的比例和尺度, 当广场的地面过大, 使建筑物看去象是站在空间的边缘,墙和地面分离开来,使空间的封闭感消失, 广场的景观也随着发生质的变化。

结论

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城市规划引导着景观设计的开展,景观设计反映了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在实际实施中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设计

城市的景观应反映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规划工作在确定城市规模与性质后,其景观设计就应反映城市的性质。城市景观还应反映城市各物质要素之间功能分区与布局。

1.城市景观形成要素

人们对一个特殊的景观或整个城市的印象,不仅仅来源于视觉,对城市的印象,还来源于自身的回忆、经验、周围的人群等等,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建立起关于城市局部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相互联系的形象,但一个城市的基本形象则是他同时代人所共同的感受。

每一个建筑物都会影响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整个形象的整体。人们共同的心理上的城市图像由人们所看到的许多东西的综合。构成城市景观的基本要素有路、区、边缘、标志、中心点五种。

1.1路

一个城市有主要道路网和较小的区级路网。一个建筑有几条出入的路。城市公路网是城市间的通道。路的图像主要是连续性和方向性,因此应构成简单的系统,起点和终点要明确。路旁的建筑和空间特性是方向性的基础,有助于对距离的判断。

1.2区

它是较大范围的城市地区,一个区应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功能,并与其他区有明显的区别。城市由不同的区构成,如居住区、商业区、高等学校教学区、郊区等等。但有时它们的性质是混合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1.3边缘

区与区之间的界限是边缘。有的区可能完全没有边缘,而是逐渐混入另一区。边缘应能从远处望见,也易于接近,提高其形象作用。如一条绿化地带、河岸、山峰、高层建筑等都能形成边缘。

1.4标志

它是城市中令人产生印象的突出景观。有些标志很大,能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如电视塔、摩天楼;有些标志很小,只能在近处看到,如街钟、喷泉、雕塑。标志是形成城市图像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使一个区获得统一。一个好的标志既是突出的,也是协调环境的因素。

1.5中心点

中心点也可看作是标志的另一种类型。标志是明显的视觉目标,而中心点是人们活动的中心。空间四周的墙、铺地、植物、地形、照明灯具等小建筑物的布置和连贯性,决定了人们对中心点图像的形成能力。

道路、区、边缘、标志和中心点是城市图象的骨架,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景观,在城市规划时,应创造出新的、鲜明的景观,以激起人们对整个城市的想象。

2.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2.1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2.2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使用轴线可以使多个空间相互发生关系,是景观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当一个建筑物与另一个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同时是行道树形成狭长景观以强调一个理想的视点,于是建筑物变成了一个有镜柜的焦点。在一个对景上集中的街道愈多,获得的狭长景观也就愈多。

市民广场应有一定的比例和尺度,当广场的地面过大,使建筑物看去像是站在空间的边缘,墙和地面分离开来,使空间的封闭感消失广场的景观也随着发生质的变化。

3.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心理和生理需求,通过对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遵循项目总体构思,并配以精美硬质景观及多种植物搭、配的绿化,体现出现代都市生活模式、贴近自然生态、满足人们对环境功能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着重强调小区的整体和谐。使整个环境的景观、水质、公园设施、园林小品的互相呼应,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在家中就能观看的园林空间。色彩斑斓的花圃、独具匠心的造型植物、充满乡村气息的林荫小路、别致的特色灯具点缀其中,还有将这些风景融合在一起,不仅营造了一个提供人们休息的处所,更是营造了一个怡人的风景区。具体说,居住区景观设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1人性化

景观设计方案的特点在于运用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在充分把握场所精神、历史文脉、人体尺度的基础之上,注重景观形态对人的心理感觉的影响,从整体规划的高度进行设计,将方案的各个部分融合在一起。

3.2高品质

景观设计的标准要求层次高,突出景观的生态效益,以利于形成环境优雅、美观和谐的个性化生活杜区。

3.3简约性

简单、易行是贯穿设计的主线。有意识地对景观设计的要素进行简化处理,包括形势与空间的简化,在满足社区功能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能够满足和促进居民利用场地进行活动的设计,借以加强让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4乡土化

无论是硬景的石材还是软景的植物都尽量使用当地物材。我们在景观设计中都要尽可能地采用乡土耐用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合理运用,使整个景观设计更增添乡土气息。

4.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篇4

【关键词】建筑;景观;设计;概述;理解;意义

中图分类号: 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景观设计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已经在西方等发达国家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其中最早就有建筑景观设计理念的是在英国。但是我国对于这个理念的出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直到现在为止才被重视起来并将其提到议事日程之上。

一、建筑景观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现如今,世界各地的各种建筑景观设计理论纷纷进入中国,这对中国景观建筑的影响较大,在这种影响下,如何更好的去改变目前所淡化的中国特色文化,如何更好的去把握和立足中国特有的风格,确立属于中国自己的景观建筑研究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建筑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对我国建筑景观设计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于园林设计专业与建筑设计专业彼此孤立的现象来说,我们一定要将建筑、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相融合,使其相互补充,相互支撑。

2.在建筑设计的领域中,一定要突出建筑的景观作用,在突出建筑的景观作用的同时,还要突出观景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并且有利的将室内外空间有机的融合到一起。

3.一定要重视自然材料、通风、采光以及其它生态节能技术在景观建筑中的有效应用。

二、对建筑景观设计的理解

建筑景观设计又可以理解为景观环境设计,在以前,人们所认为的景观的表现方式主要是“景观所给予个人的美学意义上的主观满足”。然而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景观环境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给人类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生活空间,通过景观环境设计可以改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协调关系,建立人类与自然和人类与文化之间的生态平衡。改善和提高城市及社区的环境质量,创造出一种融社会形态、文化内涵为一体的良好氛围,使其更具有人性化和多元化以及理想化的形式。使其更加突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所在。

与建筑学一样,景观环境的设计是建立在景观环境设计师的实践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景观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便成为了景观环境设计学。景观环境设计所涉及到的面非常广,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学科,它融合了人类文化学、艺术、当代科技、地域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从广义上讲,从古至今人类所从事的有意识的环境改造都可称之为景观环境设计,它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性质的创造活动,每个时代都赋予它不同的内涵,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是一个创造和积累的过程。

建筑景观设计与多种学科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但却又相互区别,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地解决各种问题,而不是单一解决工程问题,当然,在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与环境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与景观设计学的关注点在于其运用综合的途径来解决问题,其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所以景观环境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三、建筑和景观统一概述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其所生活的环境,尤其是人们生活中的建筑外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天面对钢筋水泥的城市居民对这样的生活早已厌倦,而它们所渴望得到的是和自然的亲近。所以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商抓住了客户回归自然的这一心理,开始了对建筑外部环境宣传的加强,实现了建筑与景观的统一,毫无疑问的说“景观住宅”、“花园小区”等建筑与景观的结合体在我国各地受到人们的欢迎,所以现代人在选择住房时不仅仅关注的是其建筑的结构功能,更加关注的还有所处社区的环境,因为人们渴望得到的是建筑与景观的统一体。 随着人们对景观的向往以及追求,建筑景观设计在我国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设计师们已经意识到完美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并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所以设计师们只有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迎合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三者是相互作用的,景观设计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设计师们只有将景观设计融入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才是最有效最完美的设计方案。为了使建筑与景观相统一,景观建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广泛应用于景观规划与设计,它将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学及风景园林相互融合到一起,从而达到建筑与景观相统一,同时还提高了建筑使用的舒适性及整体的艺术性,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为服务对象,关注人的使用,强调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关系及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景观建筑学作为指导的基础上,使其形成了将规划、建筑、风景园林三者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然而由于现代景观建筑学涉及专业面广,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全面覆盖,重此失彼的现象不可避免。对于我国来说,设计的基本流程首先规划场地,确定建筑位置及整体布置,然后由建筑设计师对建筑进行具体设计,待一切完成之后才由景观设计师进行绿化设计。然而此时,道路,建筑都已规划完毕,剩下的景观设计空间极为有限,所以只能由园林绿化师见缝插针,简单的种些花草树木了事。正是由于对景观设计的不重视,导致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缓慢,毫无特色,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严重脱节,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用甚微。

四、建筑景观设计的具体介绍

真正的景观建筑设计一定要做到安全、自然以及经济实惠,设计师所设计形态也一定要服从于最初的自然景观形态,所以说景观设计是基于自然一部分以及人和其相关事物的多样化生存环境、多层次的功能以及审美要求等因素相关联,一个以系统工程为工作对象的设计形态。在这之中,设计师要以动植物学为基础,依靠水资源的保护,尊重其原始的地形地貌,以及提供给人方便等必要的疏导性的设计处理。在景观建筑设计中,设计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植物、建筑、水体、山石,其中植物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本土化、地方化和多元化是基本原则,设计师要确保每一块土地都有着唯一的、独特的解决方案。

对于建筑景观设计来说,它包括很多不同的内容,从大面积来说有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面积相对较小的有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小区住宅庭院等。通常分为硬景观和软景观,而硬景观又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等;软景观则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譬如喷泉,水池,修剪过的树木等。具体的建筑景观设计,是和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保护恢复的科学艺术,所以,建筑景观设计既是科学,又可以理解为艺术,是它们两者的有效统一体。对于建筑景观设计的理解,要区分好它和园林规划及设计概念的区别,其本质上应该是在不同尺寸的土地上,建立自然和社会的人与周边环境的良好关系,相比较园林设计,建筑景观设计的外延和内涵都要大很多,这也是这二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

五、总结

总而言之,建筑和景观的统一是当前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所以不管是从建筑设计还是从景观设计上来说,不能仅仅片面地考虑单一因素,而是应该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景观设计理念,在景观设计中充分体现建筑设计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建筑和景观的统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生态设计技术;自然生态

1、对城市设计的根本认识

我国有许多古城,可谓世界城市设计实践的代表作,也是近些年才开始作为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对象。因此可以说,与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相比,中国的城市设计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下面对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做一下阐述: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譬如什么样的土地可作为公共绿地,什么样的土地应该保留其原始形态,什么样的土地应该用于建筑。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实质区别在城市科学的理论研究中已经逐步理清了。城市规划是城市前进的路标,为创造具有独特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了基本保障,可以说为城市规划起到了宏观指导作用。然而,仅仅注重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把城市形象的创造提升到日程上还是不行的。城市的规划、美丽,并不是有些美丽的可供市民游玩的休闲广场,或者是有些优秀的公共建筑,而是整座城市的美丽,小到角角落落,这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所以,城市设计对于整座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尢为重要。形式美原则是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的客观美学原则。其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将城市的整体美展现出来,即将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这其中关系到城市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的整体协作。例如,上海浦东的陆家嘴上,在南京东路纵轴线延长线上建成的亚洲第一高度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其建成后所得到的景观,不是简单的 A+B=AB,它等于 X,这是一种新的因素,是南京路空间的延伸与定位。城市的景观设计要反映出城市的性质及其规模。如想到西安,所有的人印象都是那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因其景观设计中有着浓厚的古都气息;北京,长安街的政治氛围是你首先想到的景观;提到杭州,是否西湖美景与人文环境是首先进入你脑海里的画卷呢。

2、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

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缺少城市设计这一环节,许多城市在制订了规划之后,就按照特定的功能布局和用地性质、直接进入建筑设计阶段。这样做很难把握城市空间环境的总体特征,容易产生城市形象的无序化和城市环境的非人化现象。所以,要建立长远的城市可视形象,提高城市的可识别性,增强城市环境的整体美,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对于生存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必须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起就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城市景观特色等作出统一规划和精心设计,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引导各项开发建设,也就是说,必须把城市设计的思想融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城市景观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实现整体城市设计的主要手段,把它作为整体城市设计的载体不但可以容纳城市设计的内容,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选择不同的景观侧重点,合理取舍城市设计的内容。

3、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核心,所以,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上文笔者已经阐述了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的时候,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一个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些年,一些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已经认识到了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的将绿化概念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将植物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更全面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扩展建筑景观,还能同时为建筑物降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不利影响。在水文方面的优势则表现为,能够有效的锁住降水,防止水土流失。此外,建筑物周围的植物还能够有效的改善周围空气质量,降低污染。因此,城市绿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规划质量的考核指标,并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成绩的绿色容积,即综合绿化面积,已经成为有关部门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就目前来看,城市绿色容积率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首先,可以根据设计师的对整个城市规划所期望的绿化效果来确定;其次,也可以根据有地块预设的绿化功能的比例来确定;再次,可以根据地块未来发展方向的绿地面积指数来确定。

5、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谢十,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人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媒体向社会公示。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

6、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我们的祖先将城市建在有水的地方,大江大河的沿岸都是城市的聚集地。所以,我们的城市都要很好的生态基础。对于这样的状况,对我们建立生态型城市是十分有利的,我们不仅要利用,而且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任何人工建造的都不可能比它更好,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的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还有在保护的基础之上,我们还有对原有的生态资源进行提升,通过人工来对原有的资源进行完善。只有充分的利用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型城市,才可以更好地建设城市的发展。

篇6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景观设计;初探

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正以势如破竹之势不断前行。然而快速城市化也给中国社会带来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暂缓脚步停下来思考和解决这些后遗症。本文以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为背景,指出当前城市景观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提出一些相应的景观设计改进措施,以此来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扩宽新的思路。

一、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景观设计误区

(一)城市要发展,必然要扩建,将会导致部分农田和绿地被占,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位于城市边缘岌岌可危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景观、建筑亟待进行保护与开发。

景观设计误区:对于这类问题,当前景观设计的决策者们容易将这些古村落、景观、建筑全部推掉搞成仿古的商业性开发。虽有漂亮的建筑外衣,但是失去了古村落原汁原味的历史沧桑和文化积淀,失去了古村落群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二)中国现代城市不断扩张和更新的过程中,产生了城乡两极分化。一方面,城市建筑由低矮式向高空式的转变导致空中出现“城市缝隙”的真空地带,它们不仅存在于建筑之间,也位于立交桥下,已经成为城市中的一种特殊空间,和我们的生活不发生密切联系而是被城市所遗忘。另一方面,乡村发展极不平衡,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缝隙空间也显得很碎片化,他们或是连接乡村民房的过境通道及其附属地块,或是集镇建筑之间的夹缝,通过对其人文关怀、统一打造实现乡村缝隙的缩小乃至消失。

景观设计误区:对于这类城市和乡村的“缝隙空间”,我们的景观设计一般是要么不管,要么简单的“填缝”,完全没有考虑与城市景观的有机衔接和人文关怀,进而导致城市与城市、乡村与乡村之间的差距。

(三)新城发展与旧城改造的冲突。旧城具有许多文化古迹,如果保护不到位,将会造成这些文化古迹大量消失。如果将这些古迹全部拆除又重建,或者是局部保护、维修,都会造成新旧城区建设的矛盾。

景观设计误区:一般的做法就是将旧城全部或者部分拆除,重新建设和翻新,全然不顾历史文脉的衔接,造成大量文化古迹的消失。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欧美或者日本等西方国家,通过旧城保护、另建新城等手段达到保护文化古迹的目的。

(四)城市水源恶化不容乐观。我国很多城市缺水,很多河流遭到污染,很多湿地完全消失,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景观设计误区: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喜欢大量营造水景,全然不顾具体情况和条件,在当前水资源严峻的形势下,许多北方干旱城市还大量营造水景,后期维护也跟不上,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枯竭。因此,我们要提倡“低碳、环保”,景观设计更是要环保节约,有效利用水资源。

(五)城市建设过于雷同、景观设计没有个性和地域性,造成千城一面的城市格局。无论人们走到哪儿,都会看到似曾相识的建筑和城市景观,完全看不出地方特点,也没有本土文化内涵。

景观设计误区:针对这些问题,城市规划者和景观设计师普遍过分追求个性和特色,力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创建世界最大”、“亚洲第一”、“重塑历史辉煌”、“开创新世纪新模式”等口号的提出,结果却带来令人望而止步的空旷的景观大道,曝晒在烈日下的市政广场,以及不知道哪儿又冒出来的气势恢宏的仿古建筑群……

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景观设计初探

(一)尊重城市文脉,体现城市个性,彰显人文情怀的景观设计

在打造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景观设计时,我们应当尊重城市当地的地域性、乡土性,充分挖掘历史文脉,体现出对当地人日常衣食住行娱乐消费等生活方式的人文关怀,寻求与当地人精神上、思想上的共鸣。因此,我们在做城市景观设计时,必须重点考虑当地的文化内涵,延续其历史文脉与特色。注重差异性打造,力求城市各具特色,充满活力。

(二)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中小城镇的发展最重要的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将中小城镇自然生态景观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承认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其对环境的责任。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好中小城镇的景观空间,促使其生态发展模式健康发展,使景观生态系统内的各景观要素合理分布,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中小城镇进行景观生态规划,应注意整体协调性,保持其景观特色的唯一性、完整性与科学性,保护中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与平衡,建设中小城镇适宜的人居环境,把生活居住与自然环境的舒适度放在首位,使中小城镇成为宜人宜居、风景秀美的生活空间,促进中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三)中小城镇特色景观优化设计

中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建设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他能够有效缓解大城市的拥堵,分流很大一部分人群,其与大城市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规模尺度比较宜人、山水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地域文化特色较强。因此,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力求体现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使质朴清新的田园风情能够很好地融入其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小城镇景观优化设计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着手,达到突出中小城镇独特形象、自然风貌特征的目的。中小城镇中道路形式、广场、功能节点等布局是体现景观特色的重要元素。尤其是构成中小城镇骨架的道路形式充分体现了其景观特色,如重庆永川松概古镇的石板路和靠长江边的滨江路与河坝是其城镇风格的独特之处。此外,各种商业街、文化步行街也是展示中小城镇风貌景观特色的必备元素,可以通过建筑风格、地面铺装、植物绿化、景观小品等方面加以规划与引导。综合考虑中小城镇的建筑高度与规模、建筑密度与建筑风格、建筑体量大小以及材料色彩等影响因素,精心打造中小城镇的景观特色。

(四)城乡缝隙空间景观设计

城乡缝隙空间大量存在于我们的城市边角,成为城市规划中存在的漏洞,通过对空间的调研、整合,设计出满足各种不同功能需求的可变空间,既可以填补这些“漏洞”,又美化了城市景观。在实际应用方面我们要立足于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的项目案例来进行设计,可以通过分析现代城市中建筑与人存在的问题,从人的行为、需求、心理的空间尺度等方面提出城乡缝隙空间如何进行有效利用及景观设计的一些建议与措施。比如,在一个二线城市城乡结合处的一条由多层建筑围合的老巷子里,建筑之间存在着许多不良空间,利用其不足,衍生适用于现代生活多种空间交往的景观设计。我们以多层建筑为中心,考虑其外部空间的有效利用,设计出能够容纳不同空间类型的“盒子”,在“盒子”装饰与造型上注重与环境一致,并考虑景观视觉效果和使用功能,从而使得原有的消极空间变废为宝,焕然一新。

三 、 结语

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许多城市得以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的逐渐消失,以及产生的一系列连锁问题。如何打造独特城市记忆的景观设计,保护好历史文脉,延续城市记忆,展现城市魅力,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科学规划、精心打造,综合景观设计学、建筑学、生态学、植物学、城市规划学、美学等众多学科知识,在实际的景观设计中不断摸索与创新,才能创造出符合当前中国的新型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王士兰,游宏滔.小城镇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刘映芳.大都市郊区城镇塑造特色风貌的研究 [J].现代城市研究,2001.6.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城市规划,景观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256-01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是指人们以征服自然、获得物质财富为目的,采取各种方法和形式产生的思维;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艺术享受、生活乐趣;是指人们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创造的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创造出的价值观。也指人分地域、种族而存在的爱国思想和乡土感情的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和”为核心,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各方面表现都表现在“和”,意思是在表达人与自然、社会、人的和谐,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和谐是美好的东西,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发展的一种追求。

二、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2.1 传统文化元素的具体内容

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积累和发展,其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有表象元素和隐性元素。表现方式各具不同:表象元素主要有琴、棋、书、画、剪纸、面塑等民间工艺、服饰、动植物、饮食文化等;隐形元素主要包括有宗教哲学、神话传说、民风民俗等。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比较多的传统文化元素有书、画、民间工艺、传统建筑、服饰、宗教哲学、动物植物等。

2.2 表象元素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

2.2.1中国画

中国传统书画文化与当代景观设计文化的交融性使得传统的书画艺术转化成为现实中的如诗如画的美景。特别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传承传统园林设计中的障景、借景、框景等手法,结合月洞门等构筑物很好的表现另一个空间的深远意境和景观效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景观设计中北京北海公园内长廊的设计,结合圆形的门洞和湖水对岸的景观形成一定的角度,每一个门洞都是一幅构图优美的中国画,步移景异。不仅仅丰富了景观层次,同时在另一方面增加了游人的兴致和联想与想象。是不可多的的好作品。很好的体现出了中国画框景的美以及深远的意境美。

2.2.2动植物等的运用

在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各种习俗和文化中也赋予了动植物各种吉祥和美好的寓意,来表达人们的一种心理寄托。比如在景观设计别是在传统的民居内的装饰上,多采用蝙蝠、石狮、白鹤、青松、石榴、柿树等祈福长寿、多子多福等美好的祝福。同时在江南私家园林的一些植物配置的设计上,常常采用竹子、梅花、荷花等植物来表现文人的高尚气节。例如在江南私家园林中有一处景观名叫“古木交柯”的处理上就是通过植物的选择来表达主人的美好寄托的,造园者在一面粉墙之前采用一棵云南茶树还有一棵百年青松。正是一刚一阳,一强一弱,一大一小很好的表达了在家庭中男女和合的寓意,是百年好合的象征。还有就是利用形似云彩的青石作为进门的台阶,寄托了主人想要平步青云达官显贵的寓意。在现代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城市市树、市花的植物选择也体现了这一点,如广州的木棉花、西安的石榴等

2.3 隐性元素在景观中的运用

2.3.1中庸的生活方式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中正和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例如在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中雕塑等景观小品的设计大多采用的是对称的手法,建筑的围合性、色彩选用上的朴素及与气候环境的和谐在设计中的应用比比皆是。于对称中展现变化、于朴素中包含韵味,这种看似中庸平和的生存方式中有着非常深远的理想追求和文化内涵。在现代的很多景观设计作品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和北京的香山饭店。并没有采用特别夸张的造型,也没有特别华丽的色彩,但是却引人入胜,意韵深长,处处渗透着中华民族温和中庸的民族气质。把现代的材料和技术结合中国书画意境及中庸和谐的民族精神很好的找到了他所设计建筑与所处环境当地文化特色的结合点,把传统文化的神韵灌注于时代精神之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3.2景观设计中儒、道、佛哲学思想的运用

中华民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融合,缔造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内涵,影响比较大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对我国景观设计的发展及其特色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处事的一门哲学―儒学思想。也是中庸的一门哲学,讲究礼制。例如在传统皇家园林建筑及其他的雕塑等的设计中对建筑的开间数、柱子的数量以及其上的浮雕采用何种图案和样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室内的陈设品及其摆放位置、屋顶的色彩的选择、形制的大小等制定了一系列严格完备的规范,具有强烈的阶级色彩。

修身的一种哲学思想―道家思想。在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将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中国传统造园之中就有这样大的规律:因地而建、曲径幽通、朴素自然,轩窗生画,尺幅无心,追求身心与道合一,技巧动作纯乎自然,追求疏淡与天人和一。例如,在景观设计中古代的造园家在设计的时候采用自然石材湖石等作为台阶的铺砌材料,同时和软质材料植物进行自然地结合就很好的体现了“道法自然”这一道家思想在设计中的集中体现,而这些造园规律存在的内涵,对当今的设计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修心的一门哲学―佛教思想。园林空间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美好境界既体现了这一点。为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无限的审美体验。?

三、传统元素和现代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的融合

现代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中充斥着许多景观视觉垃圾,或者只是简单的运用传统元素的一个外形,没有将传统文化的精髓理解吸收到设计当中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将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最初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把传统文化的神韵与现代设计融合起来,找到一个最恰当的结合点使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相互沟通和互补,实现传承历史,服务社会的设计目的。达成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实现一所城市特有的城市景观特色。?

综上所述,把传统的图形艺术与现代的景观设计标志结合在一起,是景观设计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标志的重点。然而,如此结合,是更深入的了解传统图形,而非简单粗暴的对传统图形进行复制和抄袭,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挖掘、改变、创新模型,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寻找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创造出新的富有生命力量的现代标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丰富,本文从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探讨,以期对景观设计人员在实践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方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规划是运用景观学原理解决城市景观问题的时间活动,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始终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从景观整体上协调人与坏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及系统之间的关系。尽管景观规划脱胎与风景园林设计,但随着景观学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许多城市景观类型。

1城市景观形成要素

人们对一个特殊的景观或整个城市的印象,不仅仅来源于视觉,对城市的印象,还来源于自身的回忆、经验、周围的人群等等,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建立起关于城市局部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相互联系的形象,但―个城市的基本形象则是他同时代人所共同的感受。

每一个建筑物都会影响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整个形象的整体。人们共同的心理上的城市图象由人们所看到的许多东西

的综合。

大致可以说构成城市景观的基本要素有路、区、边缘、中心点和标志五种:

2.1路:―个城市有主要道路网和较小的区级路网。―个建筑有几条出入的路。城市公路网是城市间的通道。路的图象主要是连续性和方向性,因此应构成简单的系统,起点和终点要明确。路旁的建筑和空间特性是方向性的基础,有助于对距离的判断。

2.2区:它是较大范围的城市地区,一个区应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功能,并与其他区有明显的区别。城市由不同的区构成,如居住区、商业区、高等学校教学区、郊区等等。但有时它们的性质是混合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2.3边缘:区与区之间的界限是边缘。有的区可能完全没有边缘,而是逐渐混合另一区。边缘应能从远处望见,也易于接近,提高其形象作用。如一条绿化地带、河岸、山峰、高层建筑等都能形成边缘。

2.4中心点:中心点也可看作是标志的另一种类型。标志是明显的视觉目标,而中心点是人们活动的中心。空间四周的墙、铺地、植物、地形、照明灯具等小建筑物的布置和连贯性,决定了人们对中心点图象的形成能力。

2.5标志:是城市中令人产生印象的突出景观。有些标志很大,能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如电视塔、摩天楼;有些标志很小,只能在近处看到,如街钟、喷泉、雕塑。标志是形成城市图象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使―个区获得统一。―个好的标志既是突出的,也是协调环境的因素。

道路、区、边缘、中心点和标志是城市图象的骨架,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景观,在城市规划时,应创造出新的、鲜明的景观,以激起人们对整个城市的想象。

2市景观规划设计综述

2.1 城市景观规划目标

(1) 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全,在重大灾害如地震、火灾中,城市应作为疏散居民的场所以保证广大市民生命安全,这是社会目标。

(2)维护城市景观健康,即维持城市景观的平衡,保证市民在生理及精神上健康。这既是目标,又是社会目标,同时还是经济目标。

(3)经济有效地确保城市生活、游憩的方便,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范围内,游憩不用乘公交车,步行可方便到达。这是社会目标。

2.2从城市景观规划内容

城市景观规划是根据景观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城市景观空间结构,是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是景观不仅符合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美学价值。城市景观规划主要包括景观敏感区的保护规划、绿地空间规划、城市景观规划。

一个城市的景观规划,就是要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因此,城市景观规划要考虑城市风貌与建筑景观的总体规划布局。城市风貌与建筑景观的总体布局就是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和现状条件,对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总体构思,确定城市建设艺术的框架,体现城市美学要求。城市重要地段是景观的敏感区,应把握建筑群体空间的整体美,组织城市坏境的和谐,使异质景观统一于景观规划格局之中。城市的地形地貌是丰富景观的要素,保留场地的旗鼓或实弹挖低补高,积水成池,堆土成山,形成局部的城市景观。

3 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3.1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部分。

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3.2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该是―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使用轴线可以使多个空间相互发生关系,是景观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当―个建筑物与另―个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同时是行道树形成狭长景观以强调―个理想的视点,于是建筑物变成了一个有镜框的焦点。在―个对景上集中的街道愈多,获得的狭

长景观也就愈多。

市民广场应有一定的比例和尺度。当广场的地面过大,使建筑物看去象是站在空间的边缘,墙和地面分离开来艘空间的封闭感消失,广场的景观也随着发生质的变化。

4 结语

城市景观规划对现有城市景观进行优劣分析、对调整和优化城市景观、对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景观规划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改善城市景观结构,构建起合理和安全的城市框架,加强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安全、健康、便利、舒适的目的,从自然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的、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生态城市 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 城市风格

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是当前各地十分关心的问题,该文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构想。

指出: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编者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规模化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的工业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的比例、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等。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系统)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包括化学品泄漏)、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市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要努力推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创建绿色企业等,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示。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合理布局。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以解决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卫生问题。三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必须大于人均1.5平方米。五是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

篇10

【关键词】人居环境学;景观设计;系统

Tak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systems thinking in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the city

Abstract: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where the human live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existence in space. It is the intermediary contact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The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as well as specific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natural broad background. Therefore, in the design of city landscap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o achieve real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e should fi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ings with the method of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theory and give the landscape design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ory.

Key words: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Landscape design;system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与环境最密切、最具体的物质交换与情感交流的地理空间。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这个新的世纪里,建筑学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增强,人类的能力已经发展到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之上。尤其是近些年来,人口急剧增加,资源日益短缺,污染加重,人居环境不断的恶化。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人们对于人居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过程中,人居环境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建筑师又如何作出自己的贡献呢?现在许多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大多是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者忽略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的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望,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吴良镛先生所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科群。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出更符合人类理性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于环境的设计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城市人居环境景观是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中以物质元素构成的景观体系,是居民、发展商和城市共同关注的对象,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一种外在参照,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基础。居住区的环境景观是人们户内活动空间的延续和补充,是供人们休憩的场所,也是人们与大自然亲近的最好办法;环境景观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理应满足人们生活的一般要求,立足“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师应多考虑心理和情趣的景观要求;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还应表达物质景观的历史或文化底蕴;场所的地域特征、典故等,将赋予景观以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我们在设计城市人居环境景观的过程中,应该用人居环境的科学方法论去思考,在这里我们就应该了解它的含义和核心。

一、 人居环境科学

1993年,吴良镛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大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倡议。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是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者是某个侧面。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 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 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 居住氛围。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整体论方法论。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整体观”。正如道萨迪亚斯所指出的,人类聚居就是“我们的生活系统”。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因为城市仅仅是人类聚居中的一个要素,所以城市规划不能独善其身,而应该与建筑、地景等学科同步思考。根据我国当前情况,在面向21世纪的建筑发展实践中,要将三种融合贯通综合的进行设计。

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它的融合与发展离不开多种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尤其要借助各种相邻学科的渗透和扩展,来创造性的解决实际中繁杂的问题。我们应视为一种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使其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同样也会得到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

二、 城市人居环境景观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随之都带来一些许多环境的问题,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性,但是纵观我们城市整体的发展,城市景观与建筑仍然显得不协调。景观设计没有呼应居住区的整体设计风格,硬质景观同绿化等软质景观不协调。因为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的造园方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方法。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室外空间环境设计还停留在以前传统的模式,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等不能很好地沟通与协调,通常是先规划好房子,再做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建筑风格与景观特色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能给人一种自然、舒适、融洽的感觉。由此看来,我们的设计师们不能先规划好整体环境,再把房子像种树一样种进去,而应用建筑去巧妙分隔和围合空间,使建筑和景观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中。

三、 案例分析――南京城市环境景观设计

南京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与建设以“建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融古都特色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现代化江滨城市”为指导思想。

对于南京这座人口众多、土地稀缺、人工与自然的矛盾相当突出的城市来说,有机整合的理念尤为重要。城市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南京所具有的“水”和“绿”等自然景观要素,通过对其进行增量改质和空间组织,以恢复人工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同时交通要实现立体化、除地下、空中和地面交通外,还要开通水路,体现烟雨秦淮的风雅。所有的电线要入地,即“净空”;所有的地下管道要统一部署,综合利用。

城市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坚持方便人、服务人、取悦人的宗旨、遵循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依据的原则。城市景观河建筑形式的塑造、从人的感知和情感的立场出发,研究人的尺度、人的视点、视角与建筑物实际尺度的关系。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纽约的区划规法就规定,每10平方米的广场必须配备一个座椅,每15平方米的广场需要种植一颗乔木,于细微处体现对人的关怀。南京的市民广场也可参考这种做法。在环境景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人的全面发展,塑造独特的南京人的个性。

在园林绿化上,重视街道绿化和居民区绿化;与市区内众多的河湖水面、公园、山林绿地紧密结合,形成城市绿化系统,而且还把近郊的风景区和山林绿化带延伸融入市区,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

四、 如何进行城市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 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 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 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4.1 注重环境景观的文化性,体现地方特征

崇尚历史、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随着历史文化等主题的不断升温,设计师们不再机械的照搬西方园林模式,甚至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根据各地的区域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通过建筑和景观设计来表现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与地狱特色。如青岛的“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的“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的城市布局体现了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的“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这些案例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

4.2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要求设计者必须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 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 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 赋予新的形式、材料、科技、革新的同时, 传统的民族文化及特征需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自然文化理念、园林生态美学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并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

4.3 强化生态设计的理念

显露自然作为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理和生态美学原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越来越得到重视。生态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人类的持续。生态设计更是一种伦理,它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是每个设计师的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有了对社会和土地的责任感,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选择生态设计。所以,从本质上讲,生态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溶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结语

21世纪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意识的觉醒,并开始进入积极付诸实际行动的时代。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如古人所说“天人合一”。

因此,现代的景观设计应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及私密性空间,以及符合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特点的景观环境活动空间,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调动居民参与景观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发挥景观环境、 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2]刘滨谊.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

[3]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