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能实训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电子技能实训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子电工;实训教学;教学研究
一、实训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电子电工专业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电子技术以及与电器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复合型电子电工人才,这就意味着课程教学需要以实践作为基础。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关于电子电工专业的理论体系较为完善,但是在实践环节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表现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通过实训课程对学生进行能力培训,不但提升了学生在电子电工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而且也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更加深了学生对电子电工技术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电子电工教学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需要注重通过实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比如,在电路设计教学环节,可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同样原件设计不同电路,这对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有很大作用。
3.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企业开始尝试智能管理,也就意味着对电子电工专业人才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在电子电工教学之中,需要通过实训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具体要求。可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进行实训,让学生实际参与生产第一线,加深其对电子电工知识的理解,提升操作能力,这同时也有效缩短了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另外,也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进行实训,即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策略
1.创新实训体系
对于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而言,理论与实训教学之间是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的。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理论教学状况,适量、合理地设置电子电工的实训课程,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实训解决理论学习中的难点。
首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实训课程安排,从而满足不同年级学生对实训课的需求,进一步强化不同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电子电工传统教学中,实训课只是围绕着教材开展,并且多以验证性的实验课程为主。这种教学注重教师的演示,学生实际操作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所以,教师在电子电工实训课程的安排上要注重新内容的引入,更多地将实训课设置成探索实验型课程,并且在实训开始时对学生提出一系列要求,给学生必要的思考与设计时间,强化学生对电子电工理论知识的理解。再次,教师还要进一步打造良好的实训教学气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2.强化实训内容
开展实训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榫鸵荡蛳录崾档幕础。这就需要学校在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设计过程中,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作为目标,将工作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提升学生岗位操作技能。比如,在机电工程专业的实训课程设计中,应当以培养学生维修电器的能力为目标,进一步细分成实训技能模块,并且不同模块的设计都要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
3.优化实训评价体系
目前,电子电工专业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依然存在着不合理现象,正是由于这种“不合理”,导致学生存在应付心,实训课流于表面。这不但影响了实训课的价值发挥,更对今后实训课的有效开展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在注重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而言,教师在评价中要结合学生的态度、实际动手操作水平、实训完成度、实训报告等融入实训评价体系中,进一步强化评价效果。首先,学生对待实训课程的态度是重要参考指标。教师可通过抽查学生理论课笔记以及上课情况为实训态度评价。其次,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实训之中表现出的动手能力,包括动作的规范程度、课程完成度以及结果正确度等指标。再次,实训报告是检验学生实习成果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实训报告严格要求,将其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设置在30%上下。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工电子 实训室 管理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076-02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电工电子专业应用广泛,电工电子领域的技能型人才需求不嗟菰觯如何解决电工电子人才紧缺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一直以来,中职学校都是培养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为了适应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对电工电子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很多中职学校将电工电子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在资金、设备、人才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应用能力,特别是对所学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重视电工电子的实训教学。电工电子的实训教学能否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校的电工电子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如何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实训室,已经成为中职学校重要的专业管理工作之一。
一、电工电子实训室建设的原则
(一)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根据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特点,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应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创造性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建设电工电子实训室时,应该加强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实训项目建设,以应用型、综合性实训项目为主导,并增加实训的直观性,使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对仪器设备、线路等一目了然,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
(二)软件、硬件配置合理性。电工电子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一方面,通过软件实训教学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有一个总体的感官认识,但软件实训教学只能是实训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任何形式的软件实训教学都不能代替真正的实践操作。另一方面,必须进行硬件的真实训作。因此,在电工电子实训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兼顾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合理配置,不可忽视任何一方面。
(三)安全性。安全性包括实训设备安全和操作人员安全,电工电子实训室和用电有着密切联系,特别要注意用电安全和人身安全。要求每一个实训台都应该有内外电压漏电保护、电流型漏电保护、隔离变压器接地、实训室铺放绝缘地板胶等,切实有效地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保障操作人员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设备仪器仪表运行安全,要求所选购的设备仪器仪表等具有较好的超负荷运行保护功能,交流、直流电源情况下,都能够具有过流、短路保护功能。另外,采购设备仪器仪表时,严格把关,确保实训室设备仪器仪表的质量,杜绝劣质设备仪器进入实训室。
(四)以人为本。实训操作台的长宽高等规格设计应该符合人的操作习惯,坚持以人为本,尽最大限度满足实训操作要求。规格合适的操作台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听课和实训操作,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另外,实训操作台设计应该美观大方,布局合理,以有利于实训教师在实训操作中走动,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
(五)开放性和兼顾性。实训室除了在正常的教学时间满足教学工作需求外,可以考虑在课外时间开放,使部分对电工电子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在实训室进行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当然,实训室的开放是建立在安全性和专业管理人员、辅导人员都配备的前提下。另外,实训室应该是兼顾到中职学校全体师生的,既考虑到电工电子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需求,也应该兼顾非电工电子专业学生的兴趣学习需求。
二、中职电工电子实训室建设
(一)根据课程教学特点配置实训室。根据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将电工电子专业划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基本技能、综合技能、拓展技能。课程和实训教学可以按照这三个层次进行区分,其中,电工电子基本技能教学和实训包括电工基本功训练、电子组装工艺、仪器仪表的检测与使用等;电工电子综合应用技能教学和实训包括维修电工、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单片机技术等;电工电子拓展技能教学和实训包括电气自动化设计、电路设计、综合布线、汽车电工、网络技术、机电技术等。电工电子实训室的建设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特点进行配置,同时不同层次但技术应用相同或较为相似的教学实训可以配置同样的实训室。如电子基本功训练配置电工基础实训室;维修电工、电机与变压器维修等配置电工实训室;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变频器技术等配置控制器实训室;仪器仪表的检测与使用、数字电路等配置电子测量实训室;单片机技术配置单片机实训室;电子组装工艺配置电子技术实训室;电气自动化设计、电路设计等配置计算机实训室;电气布线、网络技术等配置综合布线实训室。
(二)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室。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要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技术服务业需求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时代性。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实训室的设备、仪器仪表等实训配置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先进合理。但这样的设施往往投入不菲,比如有的微电子设备投资高达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只依靠学校或财政资金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实训室的建设可以考虑与企业共建。比如可以考虑定向培养,学校和企业按照互惠互利、双方共赢的原则,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与企业共同合作培养人才,学生完成学业后直接输送到企业。企业则与学校共建实训室,同时协助学校对实训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使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均满足企业的要求。
(三)注重实训室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稳定是实训室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一所优秀的中职学校,不但要有先进的实训室、设备、仪器仪表等设施,更重要的是要有会使用这些先进设备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师队伍和辅导管理人员。师资力量水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实训室培训人才作用的发挥程度。一名优秀的理论课教师应该也是一名优秀的实训教师,学以致用,教书育人,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实训教师的理论知识学习,特别是与实训课程有关的前沿知识,保证实训教师知识武装的先进性。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实训教师的实训室操作性,掌握实训课程的前沿知识,充分有效地发挥实训室的最大功能和最大培训作用。
三、电工电子实训室的管理
(一)建立合适的规章制度。应根据电工电子实训室的特点和学校的教学特点,制定合适的实训室操作规则和实训室管理制度。比如,建立实训室专业管理人员与实训教师共同承担实训课的制度。各实训教师负责具体班级的实训指导工作、实训报告批改。实训室专业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实训室仪器、仪表、设备保养维护、维修元器件、实训易耗品统筹,以及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和全程指导学生实训。
(二)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保证实训室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必须注意对实训室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和保养,只有保持定期维护和检修,才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用。实训室专业管理人员对实训室设备、仪器仪表等应该心中有数,了如指掌,熟悉各种设备、仪器仪表的操作规则,定期对这些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使这些设备仪器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做到预防为主,及时发现问题,出现故障及时彻底排除,并做好检查记录。每次实训课结束后,注意仪器设备的摆放,保持设备状况完好。每天下班前注意切断电源、水源等,关好门窗。同时注意保持实训室的环境清洁,不使用设备时,注意做好设备仪器的防尘、防潮和防震工作。
(三)加强实训仪器设备的管理。实训仪器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训科目完成的质量,如果仪器设备质量较差,则学生完成实训操作的质量就较低。加强实训仪器设备的管理,一方面要求实训教师在实训课上课前要及时整理好实训仪器设备及各项耗材,在上课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实训操作规则和要求M行操作,避免元器件的损坏,减少损耗。另一方面,在课程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补充所缺的器材,确保下一次实训课的正常进行。
(四)做好设备的档案及使用管理。实训室专业管理人员需做好实训室的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对每一个仪器设备都分别建立档案和设备卡。新采购的设备仪器要建立原始档案,登记好设备的信息,同时应尽快熟悉设备的基本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做好设备仪器的使用记录工作,要求每一位实训操作人员严格做好设备仪器的使用登记,及时、完整记录设备仪器每次使用的人员、时间、运行情况、实训内容等,以利于设备仪器在维护和保养时进行参考。
总之,为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电工电子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应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实训教学方法,做好电工电子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和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陈 斌.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4(6)
[2]黄一展.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2(43)
[3]栗 松.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研究[J].新课程,2013(9)
[4]魏刚华.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5]李树芳.技工学校电工电子实训室建设探讨[J].职业与教育,2008(6)
篇3
【关键词】电子电工实训 教学管理水平
电子电工实训课教学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技能的形成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来重复教师所演示的动作和反复练习来实现的。根据教学目标,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在三年内要掌握的技能和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都要通过生产实训教学来完成。
一、电子电工实训的教学方法
1.根据实训对象调整实训教学内容。高一的电子实训内容一般以简单,趣味为主,比如说做一些流水灯、闪光灯等电路,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高二的实训内容相对难一点,要自己根据电路来设计组装电路,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仪器仪表使用的能力。
2.单纯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采用“纸上练兵”法。所谓“纸上练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实训报告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电子电工实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基本焊接训练及产品的焊接、调试和组装。电子电工实训课程有精心准备的一整套实训工具,通过指导教师的演示操作,使学生们了解各种工具的基本用途,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为了避免枯燥,积极开发校本教程,去网上购买一些有趣味的套件,比如流水灯电路、声控开关、音乐开关等等,这一教学环节的增加不仅活跃了实训课堂,增加了焊接练习的趣味性,而且还熟悉了各种工具的运用。
二、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
为了达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我们的做法严格把握实训的四个环节。
1.实训前的准备。为了确保电子电工实训的顺利进行,要求学生排队进入电子电工实训室,必须学习实训规定的有关规章制度,每人自觉遵守。实行按学号分组,班长、小组长分工负责,落实到每个人,提高管理自己的自觉性。强调“必须安全用电”的意识,了解安全用电知识。从家用电器的使用,联系身边日常生活中用电常识,既提高兴趣,又达到了授课的目的。授课既有重点的讲解,又留有余地,让学生认真思考。给予一定时间预习,强调自学与讲授相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2.实训中的指导。采用“集体示范指导”为主和“个别单独指导”为辅,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严格训练。以提高动手能力为主,采取少讲多练的形式,点到为止,启发思维。对每一项训练内容做到勤巡视、多检查、把好关。 在实训别要强调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比如工具的摆放必须统一一致,操作习惯必须严格安全规范。
以手工焊接作为基本训练。让学生在旧印刷电路板上反复练习,体会摸索一下,然后,带着问题听老师讲操作要领并作示范和解答问题。再用正式印刷电路板练习,学生自己检验质量,小组互检,小组长写评议。由此,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使用电烙铁焊接的基本功。
实训内容的综合训练。制作一台电子产品――收音机。学生对此制作过程抱有极大兴趣,但对于刚开始接触实训的学生来讲,它的线路还是比较复杂,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是有益的。尤其是收音机的调试,需要耐心细致地查找线路、检测、排除故障,的确是一种很好的综合素质训练,既培养了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制作完毕后,学生非常兴奋,拿着自己亲手做的收音机非常有成就感
3.实训后的考核。结合严格实训的内容严格考核,采取“A、B、C、D、”等级制评分办法,由学生根据训练内容自检、小组评议和教师检查实训产品综合评定成绩。考核标准如下:平时表现及考勤(20%);焊接训练(20%);实训成绩(40%);实训报告(20%)。
4.实训后的小结。一方面,实训结束后,教师填写《7S评分表》,其内容包括:实训题目、要求、实训过程等。填写《7S评分表》时,应改变以往单纯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点评等方法,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实训中的不足,也为指导教师改进实训教学提供了依据。另外一方面,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好实训台,摆放好工具,严格按照7S的要求做好卫生保洁等其他问题。从而使职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能掌握良好的技能,而且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
电子电工实训作为中职学校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还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在中职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实训手段、实训形式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以提高电子电工实训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职 中级维修电工 技能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TM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2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是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高职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训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深造有着积极的意义。《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是我院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通过4周的集中实训,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强化维修电工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规定的维修电工中级技能标准。针对2012年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中级维修电工鉴定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改革,结合我院实际实训条件,机电一体化教研室对相关的考核项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改革。
1 实训考核项目改革
自2012年起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中级维修电工的考核鉴定内容实行了较大的改革,经改革后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考核试题包括四大类,分别为:电机控制系统配线并通电试运行;电子控制线路安装、测试、调整;PLC与变频器;机床故障分析及检修。其中,内容改革较大的是电机控制系统配线并通电试运行项目(在旧标准2个子项目基础上新增了2个子项目)、PLC与变频器项目(全新增加的项目)以及机床故障分析及检修项目(由原来的3种机床设备改为2种),而电子控制线路安装、测试、调整项目内容未作改动。经改革后新的技能鉴定项目、选考方式、鉴定比重、以及考试时间如表1所示。
根据技能鉴定新的考核要求,结合我院实训条件情况,机电教研室对实训项目进行了改革,最终确定了我院的中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项目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机床故障分析及检修项目采用X62W铣床、T-68床两种设备。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的考虑:一是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设备资源(X62W铣床、T-68床为原中级工排故考核项目)。二是X62W铣床、T-68床相对于新的考核内容M7130、C6150、Z3040、行车等设备电气控制线路较复杂,学生掌握了复杂的机床设备的故障排除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其他较简单的设备排故应该就能迎刃而解了。
2 合理调整教学次序,提高教学效率及效果
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项目很多,合计共有12个子项目(由表2可见),而每个子项目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技能考核时抽签决定具体的考核项目。目前,因我院现有的PLC实训室改造尚未完成,暂时不能满足PLC与变频器项目的培训与考核要求,因此目前该项目在我院的校外实训基地苏州万里培训中心进行,因在两地训练,若按原有的实训安排(逐个项目进行),4周已远远不能满足技能训练的要求,而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已不可能再增加课时,为此,经机电教研室的老师讨论,最终决定根据具体项目及学院现有实训条件对教学次序进行调整:第一周(5 d),全班集中进行电机控制系统配线并通电试运行;第二周
(5 d),全班集中进行机床故障排除训练。第三周(4 d),一半学生在校本部进行电子项训练,另一半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PLC与变频器的训练,第四周
(4 d),电子项与PLC项学生进行交换训练,最后预留1~2 d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将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实践证明,此项调整缓解了实训资源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解决了实训课时紧、内容多等问题,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3 采用灵活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训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教学效果。通常在指导过程中,笔者采取“三结合”的原则。其一,讲练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诸如万用表、示波器等前序课程中已学习讲解过,但很多同学仍不会使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系统训练实训中用到的工具及仪器仪表的使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其二,集体指导与个人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即在集中训练的同时,要注意一些项目的分散练习。如在进行电机控制系统配线并通电试运行项目训练时,必须采用集中练习,并且要求学生规范操作,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有些项目需分散进行,如学生在进行排故练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需要进行个人指导,对于在指导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再进行集中讲解,如此将集体指导与个人指导相结合使实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训练与考核相结合原则。在指导的过程中,采取阶段性练习与阶段考核相结合,可综合提高实训效果。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安排阶段考核,营造考试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且学生平时练习时,心态比较放松,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往往认识不够。通过阶段考核,教师给予点评指正,学生往往记忆更为深刻。
4 因材施教、创新学习评价体系
课程成绩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改进成绩的评定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训效果。经过探索尝试,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有2种考核方式:①采用“以证代考”的考核方式。②采用“阶段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所谓“以证代考”是指有的学生之前已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进行实训,已取得维修电工中级证书的学生可以不参加该课程的培训与考核,即可获得该课程的成绩,取得相应的学分。
如此,该部分学生可充分利用时间参加其他工种的培训与考核,掌握更多的技能。而对于未参加过培训且未取得证书的学生以及曾参加过培训但未取得证书的学生,则实行“阶段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学生的课程成绩 =阶段考核成绩×40%+专项考成绩×60%。其中阶段考核为每个项目实训过程中组织的考核,主要采用学生当场操作现场打分的方法。同时创造性地提出由实训技能较好的优秀学生与实训指导教师组成成绩评定小组,按照评分标准(苏州市的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考核鉴定标准)进行评分,最终取小组平均分。若学生本人觉得成绩偏低,可以继续加强练习,申请再次参加考核(为了便于操作,申请不超过两次),而专项考核则为最终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选派的考官进行的考核(即学生取得的职业技能证书上的成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感觉,能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平时不太认真的学生也有了学习的紧迫感,课堂充满活力,井然有序。另一方面学生感觉评分方法公平合理,学生“劳有所获”,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间的激励竞争意识得以强化。
5 积极总结交流经验,强化教学相长的作用
实训结束后,实训的总结交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主要采用口头交流与书面报告两种方式,口头交流采用先小组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出要求。而书面报告则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总结自己实训中的体会、收获、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的措施等。教师可通过此次交流和书面报告,了解学生对实训的建议和意见,并进行分类总结,得到反馈信息,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改进。
6 实训成效
经过近几年对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我院中级维修电工考核的一次性通过率均达到了95%以上,远远超过了苏州地区其他兄弟院校的通过率,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良的职业素质得到了监考人员的一致好评。通过技能实训与考核,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应用型专门
人才。
参考文献
[1] 解后循,宋卫东,赵世婧,等.汽车维修电工(中级)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2] 李广兵,吴兴锦.电工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 罗庚兴,宁玉珊.高职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4] 黄革勋.中职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09(2).
[5] 唐文荣.提高维修电工实习教学质量的途径[J].科技教育,2008(5).
篇5
关键词:电工电子;课程体系;专业技能;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264-02
现在的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不高,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低,较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行的本专业课程体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没有主动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困境,本文拟对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改革课程教材,讲究实效
目前中职电工电子教材过于注重学科体系,专业针对性不强,课程内容陈旧,理论多,技术实践少,缺乏职教特色,不利于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因此我们要以就业为导向,瞄准岗位目标,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和专业,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具有中职特色的课程和教材。
加强课程实用性。课程教材的编排要适应电子行业的发展需要,要适应现在学生的接受能力,减少一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灵活增加一些具有实用性、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教材课程内容应有所完善,使课程内容更具实践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应尽可能及时反映本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如新电子技术发展、新材料制作工艺、国家新标准等,教学时,理论要求应适度降低,必需、够用就行,不必讲究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在进行三极管的教学时,应以讲清三极管的功能用途,以及注意事项为主,对其内部NPN的结构形成,载流子的分配规律等微观内容可一带而过,甚至不讲。
增设电子工艺实训课。现在的中职电工电子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元器件测试、焊接、组装调试能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考虑增设电子工艺实训课,增加实训课课时,使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测量方法、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电路焊接与装配技术,使我们的专业培养更具中职特色,更加符合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就业需求。
编写校本教材。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企业联合开发校本教材,争取按岗位编写校本教材,这样开发出来的教材既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又能增强学生专业培养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现在我国实施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持证上岗,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可以结合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及“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考电工上岗操作证和初级电工证、中级电工证这些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校本教材中,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
设置专业选修课。目前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没有设置选修课,今后可以增加专业选修课,增设工厂电器控制、数控车床等课程,使本专业的课程更能体现电工电子行业就业的多方向性,满足学生将来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拓宽了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电子行业的新发展。
二、强化技能训练,加强实践
电工电子专业实践性很强,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上好实验实训课。专业教师要做好理论实践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本专业现有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制定实验实训课程教材,实验、实训要切合实际发展,学生在参加专业技能实验实训时,教师应采用检查、评讲、比赛等方式,及时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实训实验结束后要求写好专题实践报告,专业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验实训情况做出鉴定,并及时将鉴定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对实验实训的掌握程度,保证我们的实验实训教学达到本专业的要求,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开放实验室。中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复杂,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实验环境和仪器设备,在完成正常专业学习的前提下,中职学校还应面向在校学生全方位开放使用实验室,如开放家电维修实验室和多媒体电子实验室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开放实验室不仅能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动手试验,让学生能够自己设计直至调试出合格产品,同时还大大扭转了职业学校学生无所事事、容易打架斗殴的不良局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加强技能训练。专业教师平时应让学生到实验或实习基地逐个进行专业技能操作训练,让他们在实验室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掌握一些简单的电工电子操作技能,定期组织大型的技能操作竞赛,积极鼓励学生多参加“技能节”“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等竞赛活动,重视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学生中成立“家电维修”、“电子设计制作”等课外活动小组,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技能。
增加专业实习课。专业实习是学生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过程,是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校和实习单位要认真落实好实习基地和实习指导教师,明确实习要求和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和评价机制,安排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保证实习质量,不能以进入企业参观学习、听专家讲座、观看教学录像等形式来代替实习实践,与此同时,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应尽可能全部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个人要完成课题总结、实习单位做好鉴定。
三、密切校企合作,改善实训条件
为了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引企入校”、“ 引校入企” “集团化办学”等方式,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实践教学课。其中引校入企(企业作为职校的校外实训基地)这种校企合作形式层次较高,最有助于职校的培养目标。
校外实训基地是职校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必要补充,校外实训基地可以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企业环境中更能体会到企业文化的内涵,直接体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有助于将来学生就业后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另一方面企业又会将学生实践教学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尽快地物色到合适的员工,学校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增强了学生专业培养的针对性,突出了专业和职业的对接,教学的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对接,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岗位职业要求的对接,使中职学校的专业化教育适应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
目前,笔者所在校本专业已与多家在本市电工电子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技术先进、运行管理规范的企业合作,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不同时期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学习和生产顶岗实践,这些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体验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要继续探讨与大型企业深入合作,通过与企业签订相关合约,改善学生的实验实训条件,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承担科研任务,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帮助企业培训从业人员,支持企业发展,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
综上所述,本轮课程体系改革,应树立正确的专业课程理念,探索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不断创新专业课程,突出区域职教特色,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雷正光. 《职教课程实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2月.
篇6
1.中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基础理论薄弱
整体来看,中职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缺乏兴趣,很多基础的知识和概念都没有掌握,这样自然也就不能应用到实际中,影响了实践训练的整体质量,对技能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1.2实验课程安排不合理
对于电子电工这门专业来讲,理论同实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实训来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就目前看来,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过于重视基础理论课,导致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状况。
1.3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资金投入少是当前阻碍实训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资金就不能扩大实训基地,也不能引入先进的实训设备,实训教学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导致资源人均量大大降低,这对实训教学的整体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4实训教学评价不完善
对于理论基础课来讲,能够通过考试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考察,但是对于实训教学来讲缺少教学评价体系,没有把实训工作重视起来,学生自然也会认为只要答好基础理论试卷即可,这对实训教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中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激发学生对实训的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想提高实训教学的整体质量必须要把学生对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激发出来,这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让学生帮忙拿实验器具,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的好奇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更好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即便是在没有教师监督时也能够主动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质量。
2.2理论与实训的结合
电子电工实训的基础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有关电子电工的基础概念、规律等,学生必须要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安全操作规范的掌握,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学生在安装电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进行安装则极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学生必须要把理论知识同实训融合到一起,把掌握到的理论知识充分的体现到实训中,使二者相辅相成,更好的增强专业技术水平。
2.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电子电工实训中,有些操作是需要多个人共同完成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一方面能够使同学之间的感情更加密切,另一方面还能通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自己的研究解决问题,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总之,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对实训课程的开展起到极大的推动性作用,另外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也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2.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以身作则。对于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教师要以身作则,从一言一行中做好表率作用;其二,师德为首。对于中职教师来讲,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一名甘于奉献的教师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三,增强专业素质。专业技术和技能是一名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因此学校要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不断丰富教师的能力和经验,提高教学的质量。
2.5采取分阶段实训的培养策略
由于中职学生的整体基础较为薄弱,对基础的理论知识也没有充分的掌握,因此在进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循序渐进,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第一,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理论,能够辨别元器件的好坏,能够对机器、仪器进行简单的操作;第二,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实现电路的操作、检查;第三,学生能够在脱离教师辅导时独自安装各种电路,完成电路的各项检查工作;第四,在该阶段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独自选择线路、独自安装、编写报告等。总之,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断的进步中增强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篇7
关键词:电工实训;资源开发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所谓课程资源,就是指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形成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如教科书、科技图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报刊、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互联网、实验室、教师、学生等。对于电工实训课程,还可延伸到社会上相关的行业、企业及实训基地等。本文仅从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两个角度对电工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加以探讨。
校内资源的开发
校内资源主要是包括教科书、科技用书、实验室、教具、教师、学生等在内的课程资源,教师在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以灵活地开发与应用,这样才会使实训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
教科书、科技用书等文字资源的开发教科书、科技图书等图书资料都是重要的学科课程资源,要上好一门课,只看一本教科书是不行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依托教科书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从这些书籍教学资源中精选出相关的内容加以比较,从中吸取不同教科书的长处,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行加以归纳整理,使其成为自己的学习资料,从而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如在讲授电容识别与测量时,我让学生结合万用表的说明书和教师所指导的内容自行对电容元件加以检测,并根据实物上的数据标注对测量结果加以验证。实践证明,通过对说明书的阅读和教师的适当指导,学生很快完成了布置的任务,从中培养了使用相关工具书进行自学的意识和技能。
实验室、教具等实物资源的开发在电工实训中有很多可以开发的实物资源,如实验室、实验仪器、模型、挂图等,教师可充分挖掘这些资源激发学生进行电工实训的热情和进行产品开发的乐趣。例如,在讲完电阻、二极管、电容这三种元件之后,我用绝缘胶布、薄硬纸板把这三类元件包起来只露出两管脚,让学生看不到其外形。然后,让学生对露出的两管脚进行测量,根据万用表指针的偏转情况进行识别,学生对我开发的教具很感兴趣,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掌握了判别的方法。又如,我根据二极管的导电特性制作了黑箱,让学生根据露出的接线柱进行交直流电压的识别,学生也很快掌握了判别方法。另外,在电力拖动实训课上,我还积极制作示教模板,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工作原理及操作步骤的讲解,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实验室的工作环境我还要求学生随时保持干净,并对相关区域进行了责任分工,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都养成了较好的卫生习惯。
图片、动画、课件等信息资源的开发电工实训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仪器较多,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用数码相机、手机、摄像头、实物投影等将仪器拍摄成照片,然后插入到相关课件中,在讲授时播放,使学生对所教内容有直观的印象,加深对所授内容的理解。我也及时把学生的作品拍成图片加以存档,以建立实训资料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时我还积极开发课件、收集积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媒体组合教学,实现了课程内容的不断优化。
对教师、学生等的开发教师和学生是课程实施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自主开发与选择相关的课程资源,通过演示实验、自制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有效地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地调整授课进度,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产、生活以及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例如,在排除故障练习时,由于实训指导教师较少,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组合,每两名学生组成小组相互设置故障。实践表明,这样既快捷又高效,教师也可抽出时间和精力对较难排除的故障加以指导,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
除了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之外,社会性的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途径。电工实训课程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有着极为丰富的校外资源,例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科技馆、用电站、宾馆装修场所、电器维修站、电子市场、工厂、企业、实训基地等,教师要在实训之余,善于发掘和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和生产一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电工实训课程的学习。
互联网互联网是信息化知识的海洋,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电工实训教学资源,像一些电子产品网站,教师可引导学生快速、便捷地查到相关电子元件的种类、型号、作用、检测方法及应用等知识,为其电子实训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网站有相关实训项目的现场实录,教师可下载给学生观看或让学生上网观看。
实训基地等社会资源社会上有着与学生电工实训相关的多种资源,教师在讲完相关内容之后,可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提前接触这些资源,带领学生对相关的场所进行参观学习。如在讲完电气控制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提前带领学生到企业、工厂、实训基地现场观看电气控制的布线;在讲完照明电路之后,可带领学生到宾馆装修场所观看工人师傅如何对电路进行现场布线施工等。通过接触生产、生活,学生加深了对实训项目的感性认识,从中感受到了电工实训的实用价值,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电工实训的兴趣,树立了掌握技能、学好本领的决心。
行业、企业中的一线技术能手、专家如条件允许,教师应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生产企业的资源,如聘请行业、企业中的技术能手、专家给学生做报告,通过他们自身就业、创业体会的介绍,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就业、创业的艰辛和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掌握技能的信心,为其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并不只在于课程资源开发本身,其最终目的是使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基于资源的教与学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够扩展视野,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篇8
电工技术及应用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课程改革方案应该根据后续专业课(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设备、供配电等)及企业需要,而该方案的实施尽可能培养学生实操能力,紧跟后续专业课和企业需要,锻炼学生的基础维修电工合作协调能力和自学能力。
关键词:电工技术;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电工技术及应用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电工技术的学习和技能实训,了解电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技术通识和通用技能,为学生学习掌握后续专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奠定基础。本课程也是相关专业核心工种证书“电气设备安装工”的对应课程,学生可具备初级维修电工上岗资格。
一、课程改革的基础
第一阶段:2003-2007年,探索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开展“教学做”,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加大电工实训课学时数,使学生在技能方面有所提高。第二阶段:2008-2015年,将电工基础和电工技能实训课程融合,更名为电工技术及应用,为课程的建设阶段。这期间以省级示范校建设、国家骨干院申办为契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通过广泛社会调研,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重新调整改课程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调研反馈意见,细化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课堂教学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己设计实训项目,并注意联系实际应用,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提高学生在电工技术方面的实操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目的、思路与意义
课程改革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维修电工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改革思路:本课程针对车间应急灯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测、民用住宅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等典型工作岗位的作业流程和现场职业活动,分析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过校企合作,课程组自主设计民用住宅照明电路(两室一厅照明电路)实训考核装备为载体,结合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学习情境,组织电工技术核心技术的学习和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意义:通过课程改革,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正确对待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高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内容
(一)课程标准的实施
实验班与普通班的教学标准和大纲有区别,实目。引入项目为主的工程实践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群的特点,以职业活动为中心,构建职业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六个典型项目,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维修电工技能项目的综合设计应用能力。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需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融入每一个教学项目中去,同时锻炼学生与人协作、计划组织、自主学习设计能力,熟悉电气安全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成绩评估将过程评估与最终评估相结合,更加注重过程评估,成绩评估包括学生的个人表现、团队表现、项目实现的完整性及项目报告等内容。
(二)课程改革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实施
1.改革内容来源于企业通过企业调研,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学以课程组自主开发的实训设备为主要载体,兼顾其他维修电工设备,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序化。以实际工作任务的生产过程为基础,设计教学项目,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2.以赛促学整合教学内容电工技术及应用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采用六个项目内容,均以电工仪器仪表的应用、维修电工技能等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能够使学生具有维修电工技能。
四、课程改革试点对比分析
(一)课程内容的对比分析
1.课程内容涉及广度不同普通班的同学不愿意学习诸如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烦琐的节点电压、回路电流法等计算,只是机械地记住了一些基本理论,为了计算而计算,不能根据实际项目进行操作、故障诊断与分析;而实验班的同学不仅对小的项目进行设计计算,对各种复杂的计算公式及基本原理记忆深刻,并且能将多种技术及设计思路运用到实际中。例如设计两室一厅照明电路项目时,开始给学生讲述了大量的家装要领及电工布线的知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家用电的情况自行设计房间电路布线,如何选择线径的大小、如何防雷、如何安装插座、浴室的布线等问题,都做了周密的设计[1]。而普通班的授课只是讲了单相交流电的计算及单相交流电的测量等实验,从教学效果及学生掌握程度上,学生不愿意听,不感兴趣。
2.课程内容涉及深度不同实验班的同学工程实践上的设计能力及计算能力上约94%达到了初级维修电工的能力,而对普通班的学生只有约60%的学生,能够掌握电工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大致内容,但理解深度不够,动手操作能力弱,工程设计能力差。
(二)课程资源的对比分析
实验班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组设计的两室一厅等实践设备、动画资源建设、课件开发、课程教学录像、拓展参考视频等。通过这些资源能够将每一个项目的设计与运行过程完全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工程实践设计、操作及维修这些项目的安装调试。在虚拟资源中掌握了示波器的使用、触电急救措施、两室一厅电路等,可以更直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避免了触电带来的危害,降低了设备的损耗,实现了远程教学的目的[2]。对普通班的学生通过一些工程实践视频,不能真正了解电路各部分的原理结构,只能简单地排除一些故障。
(三)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
实验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核心课程在实训室完成教学,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理论加实验的教学模式。以两室一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与排故项目为例,简要介绍项目完成情况。
1.项目构思教师给学生提出项目要求。教师在给学生提出项目要求的时候,聘请企业专家进行现场教学,完成项目引入与构思。
2.项目设计根据学生在完成项目构思中所确定的专项技术,例如家用配电板的组成和组装,家居照明电路的布线规则和导线的连接,开关、插座、照明灯具的分类和安装等,让学生掌握有关的各类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所用设备的操作及各类技术的综合使用。学生利用仿真软件、网络、小组讨论进行两室一厅照明电路的设计。
3.项目实现建议5人一组,协助完成项目。每组同学可以做好分工,轮流当组长,根据所设计内容完成设备选型,安装与调试,从而实现两室一厅照明电路安装。
4.项目调试项目完成过程中加入挑战和竞争的元素,促进提高完成的质量。项目完成过程中,采用预评估、持续评估、最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照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理论加实验性质,学生没有分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实验班的学生的兴趣高。实验班学生的教学模式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主线,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教师边讲课,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将工作实际经验、产学研成果设计成教学案例,以“案例”“项目”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融合。积极开展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现场教学。将课堂教学场所放在实训室,充分发挥已有的两室一厅照明装置等实训条件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开放式实验教学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实践需求,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实验平台[3]。
(四)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的对比分析
经过对比调查,授课教师反映实验班的学生动手设计能力普遍高于普通班的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提高,上课主动提问,课下主动查阅资料,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同时,教师备课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师不断参与校外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随着学校不断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工程、挂职锻炼,使得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不断加强。
(五)学习状态的对比分析
实验班学生92%以上的学生喜欢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能积极与教师互动,课外活动参与面广,对校内外实践活动都颇感兴趣并积极参与。而对普通班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开小差、不主动参与课堂、不与其他同学和老师合作,甚至扰乱课堂的学生大有人在。
(六)考核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实验班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而对普通班的学生仅采用期末理论考核,这两种考核方式的对比,能充分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班学生的动手能力、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较强,而普通班只能停留在理论及相关计算上[4]。
(七)学生职业技能的对比分析
普通班的学生对比实验班的学生无论实验技能还是维修电工工程实践技能掌握情况都明显不足。对于两室一厅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这个实训项目,分别由普通班和实验班进行设计与调试,通过一周的实训后,普通班的学生从布线、安装维修等方面明显不足,小组协作能力差,设计无从下手;而实验班的学生从人员分工、计划制订、分组实施都非常有序,综合素质能力远远超过普通班的学生。五、结语通过对毕业学生跟踪调查,从2011年~2015年学生的就业率、获取双证率、学生获得各种大赛奖项及毕业薪酬等都有大幅度地提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学习,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大幅提高,实现“零距离就业”,就业质量高,包括哈电集团、龙源股份有限公司、优利康达有限公司、哈飞集团等单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黄冬梅,郑翘.电工技术及应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9):155-200.
[2]黄冬梅.电工电子实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75-90.
[3]潘高荣.信息化时代下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20-24.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效果;有效措施
随着高校和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总体素质相对较低,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都较差。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差,已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身为电子专业教师的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总结出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因此,在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时,要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学习兴趣。但中职学校当前开设的部分课程内容过深,而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有的连初中的知识都未完全掌握,按现行高中段的教学要求,不少学生想学也学不会,上课只能交头接耳或睡觉;教师仍处在“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传统式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深入领会大纲的精神实质,加大教材教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考试评价等教学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通过改革,降低教学难度,使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学得进,教学目标能让学生达得到,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喜欢,考试能让大多数学生过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克服厌学情绪,进而不断的提高学习能力。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步伐,促进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科学合理的认知,使学生将学到的电工电子知识理论,全面系统地在实践教学环境下得到模拟实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融汇贯通,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在讲解“常用低压电器”知识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更系统更清晰的展示各种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事项。
三、以练促教,强化技能训练
电子电工专业课,实验实习多。为此要注重“以练促教,强化技能训练”。考虑到在实验实习中,工艺过程复杂,需采用“分层模块教学”法,设定实验过程,分步骤分阶段逐个击破。首先设立单项分组训练,其内容立足于操作技能的达标和规范化;立足于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达标后再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例如,以“低压动力与照明混合电路配电盘装置的安装”这一项目为例,笔者制定如下的项目目标和考核标准:项目目标:①画出电气原理图,选择元器件,设计并连接控制电路;②照明部分:白炽灯由单联拉线开关控制,护套线布线;日光灯由双联平头开关控制,并配有一个单相两眼插座,线管布线;③动力电路接三相异步电动机,整个电路有漏电、过压保护功能。
根据不同的层次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同学们以自己所学知识去完成选项。其内容立足于强调整体装配的重要性,提高其熟练程度;立足于整体装配、协调处理的能力,培养群体合作精神,不断地提高学生认知和实践能力。
四、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大量的感性知识是由观察后思维而获得的,理性知识由此而发展起来。因此,技能教学中应注意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其中。例如,在电容器充放电实验中,要求学生用指针式万用表先练习对电容器质量的判断,让学生具体观察电容器短路、断路、质量不佳(漏电),以及容量是否减少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从各种示数中观察相对的变化与区别,即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用经自己判断容量合格的电容器做充放电实验,由此开拓学生的思维。
五、教师要不断的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或暗示来开发学生的潜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情境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现场检验他们的结论。如:在“荧光灯线路的连接”这一实训项目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请问荧光灯正常发光后,如果此时把启辉器去掉,荧光灯还会继续发光吗?”听到这话,学生心里会充满好奇,纷纷回答灯会熄灭或灯还会继续亮。这时候,教师不忙于表态,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实践。当结果出来了之后,教师重提这个问题,并给学生讲解荧光灯线路的工作原理,加深学生的印象。总之,在实训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六、改革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一般开展的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步骤、电路和仪器的选择都是教师安排好的,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实验。通过实验,虽然能巩固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一些仪器仪表的使用和一些操作技能,但学生不必过多地动脑,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实验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对实验内容作了一些修改。除了要求学生做过去的一些验证性实验之外,还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开展。具体的要求是,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之前,要对实验过程进行认真的预习,写出预习报告设计,画出初步的实验电路。预习报告包括方案选择、电路分析、参数计算、实验步骤和测试方法等。仪器、设备的这;择均由学生自己选定,教师只需检查学生电路设计是否合理,操作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样,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师要根据电工电子技能课程特点,讲究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好引导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君安.中等职业学校《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探讨
篇10
【关键词】中职;技能比赛;电子技术应用;改革
一、中职技能比赛的重要性
中职技能比赛的举办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一次大检阅。技能比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正以全新的面貌推动着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技能比赛引导中等职业学校改变中国自古形成的“重理论考试,轻实际技能”的教学观念,形成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职教特色。技能比赛一般由本地区或本行业的学术、技能带头人制定比赛内容和评判标准,注重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切实突出专业性、技能性和前瞻性,促使广大中职学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技能比赛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标准,不仅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出一批熟悉行业一线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具有良好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技能比赛中大多使用了现实生产中的新型设备,代表行业的先进水平,这就要求中职校切实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促使中职学校实训条件不断改善。
二、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技能比赛的现状
(一)在改革中发展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技能比赛在全国职业院校、行业科研机构及各类学术团体的支持下不断改革发展。广西区第九届电子技术应用技能比赛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决定了开放比赛、扩大比赛规模、增设5S专项考核等改革。本次比赛以现场观摩和网络直播的形式向社会开放,开放比赛增加了比赛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比赛分两组进行,由区直学校和市代表队组成A组,县级学校组成B组,比赛工位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162个,每所学校报名人数为52人,其中2人为学校确定参赛选手,另一名参赛选手由组委会抽签决定,比赛分组评出个人得分和学校团队总分,参赛制度的改革扩大了比赛规模和影响力。比赛内容上也做了改进,设定了比赛前后各10分钟作5S考核,由评委按标准现场打分,破解了往年职业素养要求不明确的难题。同时电路故障设置在一块独立的电路板上,避免部分选手因为故障排除失误而导致电路功能无法实现、电路参数无法测量的问题,提高了综合技能考核的准确度。
(二)为比赛而比赛
然而,部分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存在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脱节的现象,一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跟不上行业的发展,专业课程更新缓慢,技能实训达不到竞赛要求。由于教育经费紧张,实训设备、耗材和师资力量上的不足,一些学校在技能比赛中往往采取精英带组的形式开展专人专项比赛训练,真正参与技能比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甚少。这种“为比赛而比赛”的现象缺乏人人参与、层层选拔的群众基础,直接挑选个别优秀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有悖于以技能比赛带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初衷。有些学校为取得好成绩,甚至将师生送到企业集中培训,这种浪费教育资源的行为有违教育公平原则。部分教师由于专业水平有限,缺乏岗位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技能比赛指导工作力不从心,教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三、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技能比赛的发展趋势
(一)加大普及力度,落实多级指导
技能比赛是职业教育的大趋势,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大革命,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方向。普及职业教育技能比赛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发展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已经成功举办多届技能比赛,但更低层次的比赛市级、校级技能比赛依然很薄弱。高一级的专家评委应该更多参与到低一级的比赛组织、命题和评判当中,切实提高比赛的质量,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高水平的技能比赛中来。同时,专家评委应该更多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实训课堂,指导各校实训开展,对实训课质量和数量达不到要求的进行整改落实。
(二)丰富比赛内容,体现技能特色
技能比赛为职业教育树立了明确的方向,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只有丰富合理的比赛内容,才能让技能比赛公平公正,发挥其最大功效。现阶段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比赛竞赛内容不断完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焊接是电子技术应用的基本技术要求,应该设定独立的环节进行测评。同时应增加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测试,减少电子产品电路理论分析和撰写复杂的检修报告。比赛中可抽查YL135实训台的电路搭建和参数测量,以检查平时实训开展情况。为提高师资水平,应增设教师组技能比赛,让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操作技能在检阅中提升。
(三)服务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技能比赛是专业教学水平的一次大检验,更应该是专业师生的一次大聚会,专业发展的一次大讨论。在比赛期间还可以穿插举办各参赛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技能成果展示,邀请电子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专业发展论坛,召开电子专业现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明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方向,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实训条件,同时借助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服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电子产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根本目标。
深化技能比赛改革创新,加速发展职业教育是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之路。通过举办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技能比赛,在实践中改革、发展、创新技能比赛的内容和形式,让技能比赛在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建设和电子行业人才培养中产生更积极的意义,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史文生.论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导向作用[J].河南教育,2008(6).
[2] 魏虹.对中等职业教育造就高技能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2)
- 上一篇:情景教学法的核心
- 下一篇: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