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常见的技术要求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制图常见的技术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程整合;课程内容;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6-0047-03
“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是机械、机电和数控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现代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喻为工程技术界的“语言”。在“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培养熟练掌握并利用机械制图知识和Auto―CAD绘图技术正确、合理地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与此同时,现在绝大部分企业的设计和生产已经逐步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要求技术图样都在计算机上完成,传统的手工绘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然而,目前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门有关系的课程进行单独讲授,这会造成重复教学,学生学习负担加重,教学效率降低。为此,我们通过“机械制图及AutoCAD综合性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门课程进行了有效整合。
一、“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思路
本课题组织了多名对“机械制图”和“AutoCAD”学科教学有精深研究和丰富经验的教师,对江苏省常州市特别是溧阳地区机械加工制造类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聘请了富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论证,遵循系统性、发展性、实用性整合原则,按照“专题调研一编写初稿一专题研讨一专家审定一组织实施一修订完善”的流程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两门独立的课程整合成“机械制图及AutoCAD”,建成了完整的教学资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满足实际生产过程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聘请企业生产专家和技术设计人员参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引进企业生产和学生实训真实使用的具体实物。
本课题在调研现状、专项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其课程内容由数控车床刀架制造实例引入,按照“任务书”“任务描述”“知识链接”“任务实施”“拓展知识”“拓展训练”“任务评价”几个部分递进完成。采用任务引领的课程教学,按照2012年的“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最新国家标准,将机械制图与CAD技能和知识点融入任务之中,在符合学习者认知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六个课题和二十八个任务,再细化为多个项目任务的教学内容。每个任务从典型零件着手,选择实际的数控车床刀架作为载体,通过认识该刀架的零件以及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供学习者在实践中掌握机械制图中的国家标准,提高CAD绘图技能和识图能力。
二、“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内容
本课题以数控车床刀架作为载体,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培养知识运用的能力,基本内容包括6个教学主题:平面图形的抄绘、组合体视图的识读与绘制、机件图样表示法的识读与绘制、常用件与标准件表达法的识读与绘制、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课程内容针对零部件绘图设计过程、知识的连贯性与深浅程度依次设计,安排上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专业发展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具体内容及其结构特征可以通过树形结构进行表达,如图1所示。
三、“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实践
(一)调整“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教学策略
整个教学过程以数控车床刀架为中心,围绕各个任务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工作任务,即读懂数控车床刀架零件图与装配图,能够熟练地用计算机绘制数控车床刀架零件图与装配图。注重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模型、实物、工程图纸、PPT、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建立立体概念,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于数控车床刀架零件制造的实际工程中,使学生不仅会读图,还能够熟练地绘制常见零部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技能,达到课程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习目标紧密结合的目的。
(二)优化“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考核方式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借助教学资源平台,采用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分析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发挥评价的启发激励作用,解决学生反馈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水平,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在考核方法上,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实现“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教学“够用、实用”的目标
充分考虑实际工作对于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的要求,以看懂图形为基本要求,以绘制图形为能力要求,降低了手工绘图的基本技能,增强了计算机实际绘图的能力,作品的完成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实现了课程教学“够用、实用”的目标。
四、“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整合的反思
(一)“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整合具有“动态性”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全面贯彻2012年的“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最新国家标准,有效处理新旧标准过渡,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并存、兼容的关系,使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和先进性。“Auto-CAD”贯彻最新“AutoCAD”国标,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在制图领域中的运用。与此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坚持采取“实践一开发一反思一改进”的循环式开发模式,动态调整教学目标,不断满足企业技术更新后的岗位需求。
(二)“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整合具有“技术性”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通过三维零件图就能直接生产出产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领悟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内涵,充分发挥任务驱动的教学功能,用三维模型替代三面正投影图,以基本绘图和基本编辑为重点,在学习机械制图与AutoCAD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图形的技能水平,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其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的整合具有“实用性”
针对中高职教育的需求,“机械制图及AutoCAD”内容的编写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循序渐进,大量增加机床零件与部件等实例,突出应用,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特别是在拓展知识和训练方面,不仅考虑到中职学生的需求,而且也能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使研究的成果适用度更广。课程整合以学生为本,彰显出鲜明的应用性特色。
篇2
1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介
计算机辅助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在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作出图形,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作出判断和修改;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与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复制和旋转等有关的图形数据加工工作。
2 机械制图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意义
2.1 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构形能力
和传统的手工绘图相比,计算机本身的高效性和快速性具有优势。不仅如此,准确性相对较高,而且修改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应用中,学生们首先应该培养自身的构形能力和思维方式。这也正是教学目的的集中体现。所以说,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机械制图工作中,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计算机辅助制图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观念的高度创新,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形态具体化是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体现。
2.2 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进入社会之后多数都将投入到产品的生产制造以及开发和营销等岗位。因此,对于这些人才本身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实践能力过硬,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岗位上占据一席之地。学生在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依靠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完成机械制图是一种重要的平台。教学过程中的机械制图可以提升学生们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经过测量和分析,学生还可以明确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所以说,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机械制图的教学工作中,从宏观上还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3 计算机辅助机械制图的策略分析
3.1 利用多媒体技术机械制图环境
教师在进行机械制图教学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技术。这是一种将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科学的数据信息来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有形的图像和声音等来向学生进行表达。将设计方法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在机械制图的时间中,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营造了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相关的制图工具设置文字以及图形的样式和颜色,为设计实践奠定基础。
3.2 将计算机制图和手工制图相结合
虽然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机械制图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一些特殊的制图教学却不能单纯地只依靠计算机来进行辅助,也需要传统的手工来完成。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是最科学的选择。如果机械图形相对比较简单,只是单一的二维图形,在实际的绘图中,学生们选择手绘地方式不仅有助于找到图形设计的规律还能够对各个参数之间的比例进行明确。如果是对相对比较负责的装配图进行讲授时,可以适当地选择计算机进行辅助。一般来说,计算机的CAD技术是比较常见的应用软件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本身的动手能力,还可以直接提升教学的总体效率。将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和传统的手绘方法相结合在现如今的多数高校中都有所应用,效果明显。因此,逐渐成为机械制图专业教师们的首选教学方式,对于达到教学目的,提升课堂氛围都具有借鉴意义。
3.3 利用剖视图和剖面图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方面,利用制图中的剖视图进行教学。在制图中,当对两个相交面进行剖切时,在获得一个直观视图效果的同时,又能对多个剖切位置的剖视效果有所了解。教师要对剖视图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为以后机械制图的设计与实践教学打下建设的基础。利用制图中的剖视图进行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对一个或者多个相交剖面的零件设计和实践的能力,利用实例进行演示的话,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实际设计中如何利用好该类型的剖面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另一方面,利用实际操作绘制的剖面图进行教学。先要绘制三位模型与剖面图之间的截交线投影,投影是封闭的曲线,然后在封闭的曲线内绘制剖面符号。在绘制内孔的投影时,要将其作为透明的实物进行分析,依据剖视图的定义,对其投影的绘制出了剖面和孔内的投影外,对不可见投影如果视图无法表达清楚的话,就直接忽略。
3.4 机械制图的内容与机械CAD结合
机械制图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基本方法、正投影的基本理论以及培养学生对图样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CAD则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手工制图需要的绘图工具都被一个显示器和一个鼠标就所替代了,并且CAD的绘图功能要远远超于手工绘图,无论是绘图的效率还是质量都远在于手工绘图之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机械制图没有意义,如CAD中的三维模型虽然取代了手工制图方法,但是它并没有违背机械制图的理论和规范,CAD巧秒的弥补了传统制图的缺陷,两者要交叉使用,相辅相成。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对其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将机械制图与机械CAD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篇3
论文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教学体系
1.引言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图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掌握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并能熟练利用合理的表达方案进行绘制机械产品装配图和零件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传统课程。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毕业生机械制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形式已很难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探索新的教改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众多大学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本科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体系、教学过程设置、助学、考核着手,探索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2.机械制图教学现状
2.1学生素质差异大,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加大,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大。就机械类大方向来说,不同的专业学生入学成绩也存在差异,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差距较大。因而,教师若按同一标准组织教学,存在一定困难。相比五年前,当前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也逐步下降。很多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单纯地追求考试过关,而不潜心研究知识体系,学习缺乏钻研精神。总体来说,课堂学习积极性较以前毕业生明显降低,课堂上容易出现听不懂的状况,从而对课程的学习产生厌倦和畏惧心理。
2.2教师教学活动单一,易缺乏科研经验
目前,许多高校机械制图教学是由专门的制图教研室进行,任课教师长期从事单一的制图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也只是局限于制图教学研究、教材教案编写和课件试题库开发等。这样容易造成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化,缺少实际设计研究经验。此外,随着高校教师队伍整体学历的提高,大量从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直接参与制图教学,这些人缺乏实际专业应用经验,从事教学后也不能有很好的机会在机械学科方向上开展实际设计开发研究,知识构成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不断退化。教师本身教学的单一性使得高校制图教学更偏重于图形投影知识,而不能有效地同机械类学科特点结合在一起。
2.3多媒体教学节奏快,课堂讲解难以深入
为适应“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平台化”的本科通识教研模式,许多高校对机械制图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大幅缩减了制图课程的学时。此外,由于招生数量的增多,一些高校制图课程都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学生人数众多,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板书和挂图等。为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快速掌握制图理论知识,各高校基本摒弃“挂图+模型+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更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用幻灯片代替传统的挂图,利用丰富的动态直观图像创造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授课内容较多、每张幻灯片停留时间较短,授课时省略了边绘图边讲解的过程,学生对课件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往往一节课结束,学生只知道几个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根本不懂如何绘制投影图。
2.4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脱节,教学实效性弱化
由于学时的减少,机械制图课程中有关画法几何的内容大量减少。而画法几何是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空间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空间最后再回到屏幕的逻辑思维方法。减少对学生相关思维能力的训练,则会减弱学生对空间物体表象的感性认识,削弱学生空间构造能力的发展,最终影响学生基本制图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机械制图教学一般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机件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轴测图、零件图和装配图。其中,组合体和机件表达方法部分内容较多,重在培养学生画图和读图能力。零件图和装配图部分的内容没能很好地结合实际。总体来说,机械制图教学内容过于偏重机件的详细画法,即侧重培养学生“画”和“读”技能,而与机械行业具体实践关联性差,使得整个教学与培养机械人才的大方向产生了些许偏离。
2.5课程开设孤立化,学生缺乏相关基础
大多高校在大一开设机械制图课程,此时学生还未进行机械专业的入门课程学习,有些专业的学生甚至还没参加金工实习,因此学生对一些常见机械加工方法、工艺结构等实际应用知识缺乏初步认识,从而导致机械制图的整个教学过程难以同产品设计开发、实际应用环节有机整合,削弱了机械制图课程同后续专业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关联性。等到毕业设计时,学生的绘图能力严重不足,很难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案绘制正确的投影图,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也十分随意。孤立地开设机械制图课程,人为切断该课程同整个机械学科的联系,使得该课程基本没有体现真正的实效性,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制图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教学改革思路
3.1教学体系系统化
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性和基础性非常强,讲授的知识面宽并且设计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必须与相关课程形成良好的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整体学习系统。应当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教学需突出实用性,并有效融合机械相关知识。
将机械制图课程定位于培养设计制图能力,而非单纯的制图技能。在机械制图课程开设之前,可进行金工实习以及机械基础知识入门学习;利用机械制图课程设计,初步将机械制图训练过程与机械设计联系到一起,体现设计制图的思想。并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开设中,指定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形成以设计—工艺—绘图为主线的课程学习体系,将制图课程的学习深化到后续课程之中,使学生的制图水平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
3.2教学设置实用化
以遵循国标规定为前提,进行绘图表达方案讲解,加强设计制图能力的培养,并注重手工绘图能力的训练。教学开展过程中,可从如下几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变革:
(1)改善师资结构,强化教学实用性
打破教研室限制,不设置专门的机械制图教研室,改由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专业课教师直接担任机械制图课程。利用专业课教师丰富的实际课题研究经验,避免了制图教学过程的单一性。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研究成果、经验和成功开发案例引入制图教学,从而实现制图教学同实际应用的有机联系,使得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真正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读图绘图训练,从而更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改善单纯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适当采用绘图软件增加授课效果。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教师必须进行实际绘图,逐步细致讲解绘图过程。由于受教室场地、光线、学生人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黑板作图只能对教室前几排的学生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黑板作图耗时费力,影响教学进程。这时,教师可利用二维绘图软件(如AUTOCAD)模拟完成黑板教学,既可保证图形的清晰性,又加快了绘图速度。通过对某些局部的放大显示,保证了图形的良好可读性。此外,可利用三维软件现场建模,及时帮助学生构造形体的空间形状,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3)强化课程设计环节,注重理论学习的创造性培养
延长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时间,将单纯的零件测绘实践改为“测绘+设计”的模式。首先,给出某种产品的部分零件实物,让学生完成零件的测绘;然后,根据测绘数据、依据具体设计装配要求,自主设计个别主要零件;最后,绘制完成整个产品图纸。这种课程设计模式,既训练了学生对卡钳、游标卡尺、量角规等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创新设计简单零件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设计制图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交出成套手绘草图、AUTOCAD电子图稿和全套打印图纸。经过课程设计,学生通过零件的测绘、设计,可熟悉产品出图的全过程,并加强了自身徒手绘图、计算绘图能力。
3.3助学形式网络化
开发网上助学系统,开展网上学习、测试和答疑。校园网络的普及使学生能够更为方便地接受远程教学,更好的吸收知识。可利用校园网络优势,研制开发网上助学系统,系统设置学习模块、测试模块、答疑模块。学习模块主要提供教师上课所用的课件和教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并配备了相应的例题解析;此外,该模块还链接其他高校制图精品课程网页,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针对机械类不同专业教学需要,在训练测试模块设置了不同难度的测试习题。系统开辟教师在线答疑专栏,学生通过网上留言或发邮件方式向老师提出问题,同时师生间也可通过BBS论坛交流学习信息。学生可利用该系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习情况,选定相应难度的试题,利用系统的二维绘图功能完成解题过程。系统自动对学生输入的答案做出判断,给出学生成绩,并提供正确答案以供参考。
助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生动、直观、形象、和交互的特点,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又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能根据情况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教师学生互动学习、人机交互的良好教学机制。助学系统的主体框架如下:
图1助学系统框架
3.4测试方法的人性化
制图考试形式不能仅局限于简单的书面测试,而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分段考试,机械制图成绩构成如下:
制图基础考试(40%)+课程设计(30%)+软件知识考试(15%)+平时成绩(15%)=机械制图总成绩(100%)
(1)对于制图基础部分的内容涉及得都是基础知识,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及读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是可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评学生的掌握程度。当然,可采用标准化考试模式,即采用考试选题系统,直接让学生上机考试。该部分考试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40%。
(2)设计制图部分,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设计绘制机械零件图纸及装配图纸的能力。由于该部分内容跟专业结合较紧密,应作为考核的重点。该部分可通过“测绘+设计”课程设计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个机械零件图纸绘制过程,既考核了学生对零件图、装配图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并考核了学生手工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该部分以图纸形式提交给教师,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3)AUTOCAD软件的考核部分可借鉴AUTODESK公司工程师培训要求,采用试题库的形式进行。
考试直接在电脑上进行,每个学生的试题均从试题库随机抽取,题型各不相同。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AUTOCAD软件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5%。AUTOCAD软件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考评则在课程设计中进行。
(4)此外,根据学生平时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多个因素,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该部分占学生总成绩比重的15%。
4.结束语
本文针对当前机械制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并在试点班级进行了改革尝试。结果表明,该班级的学生机械制图素质较其他班级有很大的提高。从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反馈信息来看,试点班级的学生设计图纸的可读性高,错误率低。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发展的过程,需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成效,文章提出的相关教学改革措施对其他高校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汪溪,李建国.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探讨[J]. 农机化研究,2004,1.
2 卜国平. 《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1.
3 余明浪. “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反思和探索[J]. 工程图学学报,2009,5.
篇4
关键词: 机械制图 培养 综合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目前职业教育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制图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贯穿着该门课程教学的始终,学生综合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研究认为,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自学能力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言为心声。在这方面,职业中学学生既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因为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这两种能力都是必备的。而自学能力则是一个人踏上社会后获得知识再提高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力,也是自我发展的需要。机械制图课要求学生不仅会看图、制图,还要能清楚地表达出来,能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因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例如在讲授组合体三视图和零件图习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偿试着自己先去完成,然后再令学生描述组合体及零件的结构形状,逐步引导学生将组合体、零件的结构形状用语言表达清楚。又如在看装配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有意识安排几节“今天我当教师”活动。教师提前一周时间将装配图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学生通过自学,整理出教案交给老师批改,上课时,随机抽学生上讲台讲课。经常这样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
二、培养学生读图和手工绘图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既要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绘图能力。读图主要是能够看懂机械图样所标注的内容,明白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而绘图尽管对职业中学学生要求不高,而且目前有计算机辅助绘图,但手工绘图作为学生一种基本能力训练还是必不可少。
如何培养学生读图和手工绘图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总体把握,巧作安排。一是提前多准备一些现成图样。可以是教学挂图,也可以制成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反复研读典型机械图样,事先设置好有关问题,让学生读图后回答,教师再进行点评。经过多次练习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二是精心挑选部分图形和零件实物,让学生进行抄图练习和实物测绘画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讲解中注意边讲边画,做好示范,学生跟着一起画。教师应明确练习内容,提出目标,并不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通过反复练习,学生的手工绘画能力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空间想象能力
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尤其重要。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不仅对学生看图有益,而且对学生绘图也非常重要。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相似内容来提高其观察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各视图所反映的方位关系,深入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图样,还可以通过一些补视图、补漏线、纠错、看图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从制图投影基本理论知识入手,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空间的概念和模型,然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逐步养成由物思图、由图想物的良好习惯,不断联系实际,明确图和物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经过反复练习可不断拓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
四、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和团结协作能力
现代社会是人主宰的社会,现代社会的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人都应该学会人际沟通,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构建新型的合作关系。
当前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是否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要求越来越严格,而作为培养一线技术工人的中职校,必须加强在校生人际沟通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人际沟通和团结协作”既是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应该在各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如笔者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把一个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个课题,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最后共同完成作业。如布置某小组设计一台虎钳任务,台虎钳由若干个零件组成,小组负责人进行总体分工,每人完成相关零件设计工作,最后组合成一整的虎钳。在设计过程中相关零件有关尺寸是关联的,小组内成员需要互相讨论、互相沟通、互相协调,才能共同确定。通过这样训练,可使学生团结友爱、互相依赖,最终可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和团结协作能力。
五、培养学生欣赏和审美能力
教育是人类的永恒的主题,它的目的在于求真、求善,也在于求美。而最求美的教育意境则是教育的重要要求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缘的。”在我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只不过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乏欣赏和审美的能力。
机械制图以图样为核心,本身就与美存在着重要联系,只要我们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欣赏,不断增强学生审美能力,机械制图课程就会变得不再枯燥和抽象。欣赏和审美能力是现代社会文明人应有的基本能力。职校生作为审美主体,应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能正确辨别美与丑,学会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东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和审美能力。如在开始讲授图线时要求图线不仅画正确,而且要“黑”、“圆润”、“明亮”,线条有质感。字体和数字要合乎规范,具有美感。在讲授画物体的正等测图时,可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常见的美学规律,如立体美、整体美、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等,使学生大脑中想象出该正等测图的图形,进而可让学生去发现美,而后愉快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而在后面的零件图样教学中,更要让学生体会到所有画好的图样不仅是一张图纸,同时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逐步增强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总之,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机械制图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同时更应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以上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美学 作图技能 机械制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226-02
“美”是非常的令人陶醉的、令人向往的,从古至今,无论到哪种社会当中、哪个国家当中、哪个民族当中、哪种肤色的人们都有着爱美之心、欣赏着美的东西和追求着美的意境;追求美是当今人们乃至整个的生物界的本性,也是一切非生命物体,例如:建筑、桥梁以及于工程机械产品的自然的属性。当人们化妆、美容以及穿着华丽服饰,无不显示着追求美以及显示美的具体的表现性。生活用品以及机械产品上都涂上鲜艳的颜色或者对其进行美学方面的设计,使图色泽放射出非常夺目的光辉,使人们产生着美感,这就是追求美以及于显示美的一种真实性的反映,所以生活当中以及市场竞争当中是离不开美学和对于美的刻意的追求。同时,作为是一种“工程性技术语言”的机械制图而言,是对于图样的绘制以及阅读也是存在着对美学的追求以及于显示的。
1 关于机械制图中的美学教育
工程当中机械制图是运用了投影法的相关原理,通过于各种的图线构成的平面图形来说描绘机器零件,直观性能非常差,一般学生看不懂,必须要掌握好较高的图学知识,并且具备有空间想象能力,方才能够看得懂,机械制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们较强的绘图以及读图的能力;而同时,培养出学生严谨、细致以及于认真的工作态度,这是制图教学过程当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一张非常好的图样,既要符合我们国家制图的标准,要表达正确的,非常合理的,还要求做到图面要整洁以及美观,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因而,在于教学过程当中,注重于对学生们进行适当的美学教育也显得尤为的重要。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图学的发展等,对于图样的画法制定了一系统需要共同遵守的准则,形成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制图标准既作为工程技术语言的语法的规则性,也是充分的显示这其中内在的美学性特征。统一以及变化、对称以及均衡、节奏以及韵律、尺度以及比例、对比以及调和这些形式美的基本性法则,在于机械图样当中得以体现。寓美学教育处于制图教学之当中,更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 机械图样中的美学体现
2.1 图幅和谐美
和谐的意思是:要素间的自然的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的协调性,给人们以非常恰到好处,轻松自如的感觉。那样在机械制图中的和谐美在哪里呢?如果画一张零件图而言,首先是要根据图形的复杂性程度以及于总体长、宽、高等尺寸选择合适的图幅来进行绘制,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是:首先要对于机械图样的图纸幅面及格式等作了相关的规定(G B/T14689-1993)。所有的图纸幅面均要呈出矩形,给人们以规整、大方以及于平稳的感觉,同时,要给人们带来谐的美感。图幅标题栏配置下,图幅的右下方等,使得图幅重心性下移,给人们以稳定性的感觉。同时,要考虑到标注的尺寸、技术要求以及于文字说明所占据的位置,合理的选择我们的图幅。画基准线之前要求认真的确定各种视图在于图纸中所占的位置等,要力求于图形之间布置的匀称性,距图框线间距相等的特点,不适合偏置或者过于的集中在某一角。同时要求预留尺寸的相关标注、技术性要求、标题栏的相关位置等,要把各种视图有机的组合成一幅非常和谐的整体,给人们读图以美的享受。
2.2 图样对称美
“对称”为几何的概念,对此通常是指图形或者是物体对于某个点、直线以及于平面而言,在于大小、形状以及排列当中具有一一对应性的关系。在数学当中,我们把某些的具有关联或者是对立的概念视作为对称,就是“对偶”,与语文修辞当中的“对偶”来相比较,相似之处是在于它们都有着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是与内容上的相互映衬性,而且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性的效果。自然界当中,有着很多的事物都具备着,非常绚丽多彩的对称性,它是对于自然美的一种最和谐、最为直接的展示性。在于机械制造这个行业领域当中,也是存在着非常大量的“对称”零件,因而,在于机械制图当中,就存在着对称图形,特别是轴对称图形,在于作图中运用对称原理,就可以非常容易的将图形进行简化的处理,这样的话,就大大的减少了制图所用的时间。
2.3 视图对比美
上文当中提到“对称美”,那么:什么才是对比美呢?如果对称美是因上下左右的部件完全相同,因而产生的共同美的话,那么,对比美就是于通过两者之间的明暗、疏密以及于凹凸等,差异性表现出来的个性美。在于机械图样式当中,剖视图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表达的方法,剖视图以及视图来相比,就可以在于对称的基础上又增加对比感,那就会让人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例如:图1,左边的图,以实体的视角制图形成,而右边的图而言,则是以剖视图的角度来制图而成。剖视图是通过增加剖面线而达到了与实体图达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性,展现出剖视图独立的个性美。
2.4 字体性协调美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T14691-1993)所要规定的图样中的字体大小的要求,字体要是有若干号数,字体的号数要和图形大小相互协调。图样大,字体号数也要相应变大。如果要突出某种要素,应该采用大一号的字体来显示。比如,在图样的标题栏当中,采用不同号数字体,图名采用大号字体,单位或校名用中号字体,其它内容如比例、材料、图号、数量以及于描图等,内容采用了小号字体,这样的标题栏,给人们以非常主次分明、整齐和谐的视觉感觉,国家的标准还对于字母以及数字的写法作了规定,同样的,图样中的字母以及于尺寸数字也要与图形的大小之间来进行相关的协调性,此外,要求所要书写的汉字、数字以及字母等,都必须要做到字体工整、间隔均匀、排列整齐、笔画清楚,汉字方面应该写成:仿宋字体,数字以及字母应写成直体或者斜体,这样的话,让整个的图样显得非常的端庄、严谨,更加会给人以美的感觉。
2.5 图线秩序美
“秩序”是要求所有的事物要有一定的次序、规则以及条理。人类要针对于自身的弱点建立好秩序,受益于秩序,也要欣赏于这一秩序,于此基础之上,产生的秩序美。秩序美在于机械制图当中,所蕴含于大小相同、间隔相等、横平竖直的严格的模式当中。例如:图线画法当中,规定点划线一般应伸出轮廓3~5 mm并各处相等,再例如:标注尺寸时《机械制图》所规定:互相的平行的尺寸线之间间隔要尽量的保持着一致,一般的话,约为8~10 mm;尺寸线以及尺寸线之间以及于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之间以及尺寸线与轮廓线之间要尽量的避免相交性;在于标注并且联尺寸时候,应当将小尺寸放于里面,大尺寸放于外面,这些无不是秩序美的相关的体现。
另外来说,机械制图是国家标准对于各种类型图线都作了相关的规定。如果图线宽度分粗细为两种,粗线宽度(b)在于0.5~2 mm之间的相关选择,细线的宽度是于粗线宽度的三分之一(b/3)。这样而言,同一图样上的图线粗细分明,对比有非常鲜明,轮廓要素清晰可见,层次要分明。国家标准对于图线的线型以及于画法及用法都做出了非常明确的相关规定,虚线、点划线以及于双点划线的线段要长短适宜、间隔大致的相等性,给人们以节奏美、条理美等。尺寸线终端的箭头要画得细长而且锐利,给人们以肯定、明朗的感觉。原来总是有学生在抱怨制图的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规矩,连线的宽度,长度都要求限制,然后就越觉得机械制图制造非常的枯燥,最后,画完的图总是让人感觉模糊、凌乱、丑陋,总而言之,只要是我们从美学的角度来出发,来理解这些条条框框的硬性的规定,就能够理解它们的用意了。
3 结语
总而言之,美学是无处不在、也是无处不有。同样的,在于机械制图教学过程当中,也是应该注重于美学的渗透,充分的运用着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方法来展现机械图样的美,引导着学生们正确的认识机械图样的美所在,学生们在认识美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高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于美学熏陶中掌握机械制图的作图技能。同时,要通过对于机械图样中美的认识以及实践,必将对于培养学生们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可强.机械制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 王旭晓.美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9.
[3] 王幼龙.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机械制图?必修课?学习
当今的世界,机械行业发展很快,机械类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越来越多,机械制图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基础内容,与机械类其他专业课和生产实习课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门课非常重要。如果制造业学生看不懂制图,就像军人看不懂地图一样,后果不敢想象。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锻炼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习惯,为了学习好这门课,除了勤奋、苦练之外还要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一、养成自学制图的好习惯
要想学好机械制图,自学是学好这门课的重要环节。首先对课本有个粗略的浏览,以便对教材有个初步概括的了解,要注重教材在识图与制图、工艺设计、编程、加工与制造等系列项目先后顺序,对所学部分的内容、重点、难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标记下难懂存疑的内容和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要大胆质疑,对于不懂和不会的内容要多问个为什么;然后,整体把握,整理课本的内容层次,采用安排由易到难的学习方法,把繁杂、冗长的知识进行一层一层的梳理,注重每章每节各知识的链接、知识的贯通,抓住主线,清晰知识脉络,使知识简单化、概括化,把课本由厚变薄,激发学生学习制图的积极性;最后,要加强预习和回顾,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认真听课是学习制图的关键
制图中很多知识的学习光靠自学是很难理解的,尤其是重点和难点知识,如果没有老师的点拨,根本没法进行下去,因此,提高听课效率是学习制图的关键。
学习新课前要先复习上一节课内容,预习本次课,为听好新课做好准备工作。
听课时必须认真,时刻注意老师的讲授及所举事例,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和方法,积极地进行思考,提高空间想象力。对老师所讲的重点内容和知识要记录下来,做上记号,便于以后复习。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对于堂课内容要做到及时消化,对于画图,不要眼高手低,要反复画,在理解基础上画,必须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三、抓住制图内容的核心,掌握制图的精髓
学好机械制图并不难!制图学习自始至终贯穿一条主线:“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是机械制图的核心,也是制图的精髓,无论多复杂的图纸都符合这个原则。不管图纸中的结构如何复杂,都可以根据上述原则来确定各个视图中对应图线在结构中的位置。
要掌握制图精髓,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深巩固基本内容,多看图、多思考、勤动手,学习别人如何画图,思考别人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画图,找到相对应的实体,总结绘图规律,培养立体感觉。
二是通过勤练习完成绘图基本技能的训练,制图习题册必须做到每题都要认真完成,出现错误的用不同笔做好记录,课下多看一些三维动画,以对立体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在脑海中建立起空间和立体的概念,对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或机械零件,摆好一个位置不动,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进行观察,然后在图纸上遵循绘图原则绘出。
三是制图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正确的练习实践来提高绘图技能,尤其是各个机械零件图,如果要绘制,如何下手、从哪儿入手、哪条线用实线绘制、哪条线需要用虚线,要做到融会贯通,用正确的方法完成练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制图的学习重在练习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学好制图就要杜绝眼高手低,要强加训练。尤其是课本例题和习题册上的图形,都具有代表性,会画一个图就可能会画这一类图,只有常练习,制图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在平时一点点积累,才能够熟能生巧,到用的时候才能够游刃有余;只有多做练习,看的物体多了,画的图形多了,才能有足够的图形印在脑海,从而培养的空间想象力。在练习时,尽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根据平时积累的一些图形结构,充分利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把简单结构的三视图搞懂,然后把简单结构组合成体。这样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就是由简单的结构组合成,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就容易学习制图。制图中还有剖视图、断面图、连接件、标准件、常用件等画法,对于初学者来说,看着会感到很复杂,其实只要细心,确定好画线的位置、长度,按要求认真画好,不要漏画线条也不要多画线条,这一部分还是最好学的。此外,在画图时要遵守国家标准,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与平面图形画法,学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布局合理、符合国标。不要过早要求快,先要认真画好,熟练了自能生巧。
五、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学习制图时,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观察实物内部和外部,然后与平面或立体图形相结合,提高学习制图的兴趣,多看一些三维动画,以对立体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在脑海中建立起空间和立体的概念,建立一定的空间表达能力,能够随时运用所学知识及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实现理论知识向应用和能力方面的转化。在看一些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或机械零件时,先从有规则的简单的物体开始看,如长方体的储物盒、杯子、圆球等,仔细观察其形状后,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出它的样子,用不同几何体绘图方式反复练习。然后看一些复杂的实体,主要注意各个实体的连接处,比如一些相贯线、相切线、连接线等的表达。还要注意各种机械零件实物与图纸的对照,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对于制图中出现的问题,可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跟熟练掌握制图的同学分享学习经验,讨论交流,虚心学习,有时别人的一句点拨比你努力几天都有效果。再则可以借助互联网寻找解决方法,网上有很多绘图识图的视频,绘图的方法一目了然,了解他们的绘图习惯,学以致用。
此外,生活中制图的学习还必须具有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要学好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内容,这些知识可以在机械制图中的零件结构、表面质量、加工方法、材料选择、技术要求和连接装配关系等方面为学习好制图奠定基础。
六、小结
总之,机械制图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 ,根据自己对制图的理解,建立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仅局限于制图的概念、定义和规则,最重要的是有想学好制图的愿望,从内心喜欢这门课。只要作图时做到严谨、细心,并且会正确、合理、全面地运用制图知识,就一定会学好这门课。
参考文献:
[1]郭建尊.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 机械制图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H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169-02
一、按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以“理论够用实用,应用为主”为原则,精选并整合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强调的是应用性,毕业生的从业岗位决定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应用为主。特别是机械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岗位上后,必须先读懂图样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而现在的教学模式机械制图教学课时偏少,因为面对的是学习基础差、空间想象能力弱、自我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群体,因此,按照“理论够用实用,应用为主”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采取“精简与整合”。对一些与读图、绘制知识关联不紧密的内容予以删除,使教学内容调整优化,提存精练,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强化机械制图中有关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例如:教材中“几何图形画法”这部分内容与识读机械图样基本没有联系,而且该内容在几何课教学中已经讲授;再如教材中“截切体”内容可以删除。因为学生在掌握三视图及其投影理论知识后,不单独讲授“截切体”,并不影响学生绘制及识读机械图样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个别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时,教师对其进行个别辅导,使问题得以解决,且节省较多授课时间。对教材中“尺寸标注”方面内容,在几个章节中反复出现,对此内容应重新整合,集中讲授,使重点内容更加突出,以利于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与掌握应用型知识和技能。
二、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
(一)认真分析学情,设计好“导入教学”,开好头
中职学校面对的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兴趣,对实践操作相对比较感兴趣。机械制图课程概念抽象,三维立体思维性强,学生普遍会感觉该课程内容枯燥难懂,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此课程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结合生产实际,运用好导入教学,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角色,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十分有效的。
1.设计好、讲好“绪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绪论”课,就能吸引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求知欲,使之兴致勃勃地进入角色。尤其是在上绪论课时讲清机械制图这门专业技能课的“用途”“发展前景”“如何学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最常见的与生活有密切关联的汽车为例,把汽车的设计、加工制造、检测、使用、维修等过程与机械制图的关联详细讲给学生,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愿意学习和钻研这门专业技能课。
2.设计好每一节课的“课程导入”。在每节课讲授新知识前,使用与新知识相联系的,且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实物、模型、挂图、课件等演示,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注意力、产生兴趣,在兴趣中增长求知欲望,由此导出新课。例如讲“三视图”这部分知识时,笔者通过学生最常见的粉笔盒为例,引出学习这部分知识的目的,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粉笔盒的实际形状是由这个物体的三个方向的形状综合构成,而一个视图,只能表示粉笔盒一个方向的形状,不能完整准确表达粉笔盒的真实形状,所以必须学习“三视图”的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二)设计工作情境,利用实物演示讲解理论知识,并配合多媒体辅助提高教学效果
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缺乏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按常规的授课方式讲课学生难以理解,学习效果差。为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可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尽量结合实物演示营造工作情境使学生能看懂听懂所讲的理论(在听懂知识后)辅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掌握所学理论知识。例如:在讲剖视图内容时,先领学生到实践现场观察,选择典型零件,看操作人员的加工制作过程,与操作人员交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时再给学生讲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所接触工件的形状有时是很复杂的,同学们将来到工作岗位后,为了设计、制作、检查、使用、维修这些工件,必须掌握绘制特别是识读剖视图的知识。在讲授该理论知识时,用典型工件做实例演示讲解剖视图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照实际工件,自己观察思考。知道讲课所用的典型工件各部结构和形状在剖视图中是如何绘制的,而剖视图中各部所表示的内容,又是如何与实际工件各部形状、结构相对应的。从而悟出理论与实际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作为辅助手段演示理论知识连续的过程,这样使抽象难懂的抽象内容转变为直观、具体、有趣、形象易懂。切不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或单一教学方式进行机械制图课教学,学生思维跟不上课件内容的演示,必然会失去学习兴趣,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模拟工作情境,设计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强化所学知识
本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力求根据知识特点设计模拟工作岗位,让学生在模拟工作岗位中完成任务,即自己动手画图和读图,在图与物的相互转换中,使学生能够多画图、多读图、多思考,经过这样反复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图示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讲授完每次课内容后,把学生分成小组,选择出一两个与本节课堂知识相对应(有关)的工件或模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观察分析所选工件或模型(物体)的空间形体结构、形状特征、工件或模型与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集体研究画出物体的视图,从而实现从实物转化成视图之学习任务。其次,在学生掌握了绘制机械图样的基础上,再给出相关典型机械图样,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把机械图样所表示的工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用泡沫块或橡皮泥制作出实物模型,经过这样的操作演练,效果十分明显,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极大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经过不断地从实物到绘制图样,再由机械图样到制作实物模型的训练,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和投影分析能力,为以后的专业技能学习和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反思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教授的内容是机械类学校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在大多数专业课的学习中都要用到它,特别是在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首先要看懂图样,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可以说学生不掌握机械制图这门专业技能知识,就不能进行机械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毕业后更不能在机械行业中顺利适应工作,所以应该加强机械制图教学,多一些教学时间,以强化教学,使学生真正学会并掌握这门专业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好基础。
篇8
【关键词】机械制图;能力;任务驱动
一、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制图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熟练绘制简单三维立体的三视图以及读懂零件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帮助;机械制图的教学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不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知识,而是能够利用机械制图的知识,达到识读机械图样、测绘机械图样的综合能力,为胜任制图员和工艺员等就业岗位打基础;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应用机械制图的能力,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
(二)能力目标
1、知识能力: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和其他有关规定的能力。2、识读能力:能够识读机械零件的三视图,识读立体图(轴测图)。能够熟练运用四类常见零件的表达方法,能够识读零件图,能够识读装配图。3、绘图能力:能够尺规作图或徒手绘制平面图形、三视图、轴测图、零件图。4、测量能力:能够目测或利用常用测量工具测量零件结构尺寸。5、查找资料的能力:能够利用网络或机械加工手册查阅机械零件、常用件、标准件、材料、功用、结构设计特点、加工方法等。6、空间想象能力:由图形想象成物体的空间形状的能力。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和贯彻机械制图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素质目标: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2、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一)利用模型实物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模型有模型、挂图、幻灯片和投影片等。机械制图的实践性很强,必须要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本课的核心就是物与图的相互转换,这也是本课程的核心。如何快速使学生把抽象的图样转换为感性的认识,使机械制图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应多利用实物模型,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对图样的观察能力以及构思空间形状的能力,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例如点的投影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就可以利用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各个顶点,通过在模型上体会顶点的投影,理解点的投影原理。也可以拟定A、B两点,假设两个学生就是A、B两点,教师说出两个点的坐标,学生随之移动判断两个点的位置,此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能是学生加深对点的投影的理解。例如在识读组合体读图时,首先根据视图的特征分解形体,再利用三等规律确定其性状,然后想象整体的立体形状,最后给出该形体的模型,让学生对自己想象的形体与模型进行比较,这样可以使组合体读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直观的教学语言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能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来讲解,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讲授“投影”这个概念时,就可以利用物体在太阳光或灯光照射下,在地面或墙壁上出影子导出,从而使学生对“投影”的概念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
(三)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
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教学,能激发学生研究热情,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突出能力本位的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的关注焦点放在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成果,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完成任务,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在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研究学习知识,最后掌握知识,使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为了使学生在仅有的学时下,达到识读机械图样和对一节简单的图样问题处理的能力。对原有的教学内容作了如下调整:1、依据任务驱动原则,将原有基础知识、国标规定学习模块溶入到情境教学中,突出教学内容的岗位针对性和适用性。比如将点、线、面的投影知识融入到绘制组合体三视图任务中,绘制三视图的同时理解投影原理,在对组合体形体分析时,掌握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知识,以任务为载体学习理论知识。依据岗位工作过程和机械零件图样生成的投影原理,将某一基本体三视图中各点、线、面的画法进行归纳整合后作为课程的起始任务,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从相对简单和直观的基本体外形图样开始,进行投影训练,为后续学习打基础。2.强化组合体和机件的表示方法,重点放在零件、装配图的识读上。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整理岗位所需的典型性工作任务。3、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性工作任务,以轴类零件图的识度为例,通过识读零件图发现轴上键槽、螺纹等结构、断面图、剖视图等图样表达方法,进行讨论、学习、研究,既节省了学时又强化了知识的运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我认为机械制图的教学应该是由生动引出抽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再由兴趣循循善诱,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借助直观与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深化制图教学,巩固教学效果,最终目的使学生具备识图和作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海滨.探究机械制图课堂教学【J】.新课堂改革与实践,2010(24).
篇9
关键词:校企合作 机械制图 创新教学 企业味 职业能力培养
2010年11月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指出:“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行工学结合,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但目前学校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企业生产之间仍存在着脱节,学校教的不一定是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而企业生产中需要的技能,学生又不一定学过训练过。这种学校本位的封闭式教育模式,无法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这就需要学校转变观念,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教学以社会需要和企业需求为准则。
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是中职学校机械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机电、汽修等工科类专业的主要课程,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目前中职学校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开展了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制图教师的教学应在这大背景下,努力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了解合作企业、熟悉企业生产工艺、分析岗位对本课程能力要求,使教学内容具有“企业味”,机械制图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提升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索。
一、教师了解合作企业、熟悉生产工艺,分析本课程对员工的能力要求
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中职学校带来的是无限光明的前景,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中职教育中的专业基础理论怎样结合专业技能,更好地为学生专业学习和专业能力提升服务,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一线的专业课教师。目前中职学校机械制图的教学模式还是以课本为指导,教师为主体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做习题的讲练形式,辅以多媒体、模型教具等手段辅助教学;近年来尽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应用媒体演示效果更形象、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的课件,尽量选择教学内容好、实用性强的教材;在课上尽量精讲多练,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还是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有些基础不好的学生需要教师进行强制学习,个别同学甚至干脆就放弃本课程,教师怎么说教都没有用,学习的效果也就很难达到工作时所需要的能力。
我们以前一直误以为校企合作只是学校与企业的某种约定,教师下企业也只是教师在企业里配合企业管理学生,与《机械制图》这些专业基础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关系不大。教师应该借校企合作这一平台,带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在实习的过程中,作为机械制图老师要去分析企业岗位对本课程的能力要求。笔者在近几年下企业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企业对中职毕业生这些技能型人才的制图技能的要求更注重生产的实际应用,也就是对学生制图技能要求越来越趋向于集识图、草图表达、测绘、计算机绘图于一体。具体来说要求能看懂图样,正确理解零件的加工要求;能绘制草图,工作现场能有效且高效地沟通解决技术问题;能正确使用量具测量尺寸,将具体零件通过测绘形成技术图样;能理解工艺、合理标注图样;能应用绘图软件、存储电子图档。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草图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实用技能,淡化仪器绘图要求,提升计算机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这些与我们根据制图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教材理解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相差甚远。
二、引入合作企业第一手资料整合教材内容,优化知识体系
机械图样是企业的重要的技术语言,是企业技术部门表达技术意图的载体,也是质量控制检验的依据,生产部门零部件制造、整机的装配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图样。就某个零件的制造过程来看,涉及的图样包括毛坯图、各工步的工艺图、最后的零件图,图样由简单到复杂。企业生产的这些机械图样和零件实物是我们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最好素材。笔者在本校的订单班的教学中本着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同步进行的教学思想,运用项目化教学理论,按照“够用、实用”原则,对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变革传统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注重突出理论教学与合作企业的实训教学、生产实践的联系。教学内容设置不再按教材章节,以订单企业生产中常见的零件为载体,以完成其全套图样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将原来的教学过程变为工作过程设计的四个学习项目如下。
项目一,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本项目以冲压零件为素材,使用尺规绘制简面类零件图,目的是通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明确常用图线的种类及应用和应用尺寸的识读、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及平面图形的画法等内容学习。
项目二,识读视图。本项目以绘制零件毛坯图与工序图为任务,由简单几何体形状的毛坯入手绘制三视图,按所见即所得的直观感觉绘图,理解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辅以视频展示从毛坯到零件的加工的工序,按步骤完成工序图的绘制。采用过程细化,一个工序一张图,难度由浅入深,用图用实物引导学习过程,企业生产工序图样作为学生练习的对照图。由于工序图绘制过程自然包含有切割、叠加等形体分析过程,抽象难懂的截交线、相贯线知识还原为最直接的问题,学生完成了任务即完成了抽象知识的提升。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有针对性地概括,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升职业能力。此项目淡化了画法几何部分的内容,突出以形体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强化了立体实物与视图的内容联系。
项目三,识读零件图。本项目以绘制完整零件图为任务,以企业实际生产的零件及图样作为绘图样本,在任务过程中,老师展示加工的全过程及细部结构加工的生产现场视频,目的是培养学生工艺知识,使绘制图样与生产相结合。再以类似零件布置学生绘制草图。安排学生思考练习遇到问题后,带领学生分析讨论。通过任务的完成掌握机件常用表达方法和局部放大图、常用简化画法等局部结构表示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零件图中尺寸和技术要求标注方法与要求及识读零件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项目四,识读装配图。本项目通过识读企业中的部件装配图来完成。在任务过程中,老师要准备的素材有:(1)部件装配过程视频;(2)出厂检测过程视频及检测过程报告;(3)客户翻修情况记录;(4)企业相关产品装配图。绘图过程涉及的知识点有:(1)装配图图样的绘制方法;(2)标准件,常用件的画法;(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4)装配的技术要求;(5)明细栏的填写。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作业互评、老师讲评、生产场景比对发现问题,以企业图样比对发现不足并提有建设性的意见等过程完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对培养产品设计的关联性意识。
在每个学习项目中,分若干个工作任务,从对零件的图样和实物对比识读、测绘等真实任务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个工作过程将各基本知识点贯穿,传统的教材为学生的工具书。以学生为主体,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始终融入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在解决任务过程中,学生学会测绘、识图、电子存档等技术,再通过几个拓展项目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改变教学模式,使教学具有“企业味”
以企业生产图样和零件实物教学,强化感性认识。刚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制图,空间想象力不够,学习难免会觉得枯燥,采用实物教学辅以生产现场的观摩或生产视频可以给学生很直观的视觉信息,克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三维二维之间转换难等问题,特别是解决了初次接触投影面时,难以理解投影图的问题。这为他们由初中普通知识到中职专业知识学习的转变起到跳板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学生专业意识做很好的引导,而且使其身临其境,感受企业的生产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采用以企业生产零件和图样为项目任务,把机械制图课程由理论课变成与专业实习训练课一样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学资料的查阅自己思考提出解决方案,大家共同评价各种图样表达方案的合理性,最后决定正确方案。这样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和社会交流的学习能力。
在原有多媒体教学体系、实物等的教学环境基础上,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境。将学生在企业生产现场观摩或实习纳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部分,教师精心编制以企业生产实例为项目任务的教学案例素材,让学生们带着疑问进入企业,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中去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度,启发、引导他们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案例中企业所面对的各种真实问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他们社会交流能力,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在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以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为出发点,用企业的生产实际案例为教学素材,使教学具有“企业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他们的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意识。
参考文献:
[1]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篇10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
机械制图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要培养学生看图和画图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机械制图课对学生来说,学起来并不轻松,每学期的考试成绩往往比其他课程低得多,是什么原因导致制图课难学?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第一,职校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较弱。第二,普遍应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考核方法阻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针对上面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优化教学内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制图课的教学内容分为基本知识、投影作图、机械图样的表达和机械图样的识读,在教学中,不是泛泛地把书本知识从头到尾讲一遍。因此,制图课的教学侧重点应在“技”而不在“理”,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装配图是制图教学的目的,教师要紧紧抓住机械制图课的主线――读图,使所有教学活动都为读图(读懂零件图、装配图)服务。
为达到教学目标,需合理优化教学内容,以“够用”和“必需”为原则,以投影理论为线索,国家标准规定贯穿始终,再附以各种绘图、看图所规定的表达、标注方法加以强化说明。避开一些难度大、学习困难的部分,尽量使所学知识简单化,强化教学效果。如:相贯线的画法,要讲得简单些,降低难度。相贯线是在加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没有必要准确画出,可用简化画法代替。尺寸标注是制图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没有加工实践,对标注认识不足,就应该将尺寸标注的教学从“标注”转移到“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要相互配合讲解,从装配图引出零件图,零件图和装配图采用同一部件,使零件图和装配图有机结合,这样可使学生体会到零件与相邻零件之间有尺寸、结构和工艺方面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读图能力。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法,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教学方法不只有“教师讲”、“学生学”这一种,而是由许多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成的,是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学对象选择的。
在制图课的初期,学生需要了解机械制图课的性质及重要性,可以带学生到工厂或实习车间观摩工件制作过程,带学生到作品展厅进行参观,或拿一些工厂中使用的图纸,让学生了解一些实际生产知识。
在投投影作图阶段,我们以讲练结合为主。由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也可由教师边讲边画做示范,然后布置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学生在画图训练时,教师在旁边做指导,对没有掌握画图方法的学生随时集中辅导,这样课堂气氛活跃,目的明确,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这个阶段授课可用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等辅助教学。把传统的教学与动态的课件教学结合起来,用丰富多彩的三维动态模型演示枯燥、难懂的投影作图,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使教学过程生动直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在机械机件图样表达阶段,可采用讨论式教学,首先将班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一个模型,经讨论每个小组提出表达方法,讲出理由,最后教师进行评议,选出最合适的表达方案,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在读零件图和装配图阶段,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课前教师搜集一些生产上用过的典型零、部件或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设备,让学生分组研究其工作原理、拆装过程、装配关系、加工工艺、尺寸标注和表达方法,然后将这些原理应用到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改进考试方式,突出能力的培养
衡量学生的成绩,不能只凭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定依据,要建立合理的学生成绩评定制度,注重过程评价。长期以来,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而且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采用这种考试方式,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弊端。有些教师为了达到高合格率,导致学生出复习题、出复习题答案等,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根据教学目标,机械制图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分阶段进行测试。以章节为单元,每一章节学完后进行测试,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每一章节的测试形式可以不同,有些章节可以用笔试完成,有的章节可以画张大作业完成,有的章节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完成。如:投影作图章节采用笔试形式,机件表达章节采用大作业形式,零件图、装配图章节采用师生一对一问答形式。注重学习过程评价,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订适合学生特点同时又能达到本学科教学目的、要求的课程改革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制图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水平,提高人才素质。
参考文献:
[1]孙保福,唐爱华.基于现代制造技术的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之初探[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9):35-39.
- 上一篇:农业农村年度工作总结
- 下一篇:对无机化学的认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机械制图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