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合同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合同的好处

篇1

关键词:DSP;信号处理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

由于社会的需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重要的新式技术,其中集成化数据信号处理器DSP的出现,为数字信号的处理算法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DSP可通过扩大数字信号处理的适用范围,为相关的科研领域作出贡献,同时也促进了数字信号处理自身的发展。现今DSP已经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医学仪器、消费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用DSP作为信号处理器能够很好地对实时信号进行快速敏捷的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其中DSP在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是DSP在教育科研方面的一个典型应用过程,其对于改进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DSP的优点

DSP技术在现今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具备的特点能很好地符合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需求广,传播快捷的要求。其中,DSP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具有可控制性

在基于DSP技术的信号处理系统中,能够通过使用不同软件而处理不同类型的信号任务,使得使用者能很好地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DSP的这一可控性主要来自于其多样化的信息处理过程。比如在计算机行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给DSP载入相关的数据采集程序,发挥其数据采集处理器的作用或者添加调制解调的程序,使其成为调制解调器。不同于其他仪器,采用DSP技术所制作的数字滤波器能够通过编制不同程序来完成各种滤波任务,并且不需要改变其内部的硬件构造。DSP技术的这一灵活可控的特性,为其使用途径拓展了宽广的道路。

(二)对于数据的高速处理能力

DSP的高速处理能力来源于其独特的芯片结构,该类芯片结构采用了哈弗结构,使芯片中的程序和数据的储存空间互相独立,各自形成自己的运行线路和数据线路。不同于普通的微处理器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同时进行指令和数据处理,能大大提高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效率。DSP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的基础是DSP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现在使用的DSP大多都设置了单独的DMA总线和控制器,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能达到百兆字节每秒的传输速度,并且不会影响到DSP的处理数据速度。DSP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传输能力使得很多复杂的信息算法都能通过DSP进行计算和处理,使其能运用到大量复杂信息处理过程中。

(三)芯片体积小集成度高

DSP芯片是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制造的高速高危单片计算机。其具有体积小、功能多样、耗能少、系统性能好、使用方便的特点。

二、DSP系统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平台的意义

由于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这一课程涉及的观点较多,且知识点的覆盖面较大,很难使用传统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来完成这些内容的教学。传统的实验设备都十分零碎且笨重,在使用时操作麻烦,得到的实验结果也不直观。在教学中涉及到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时,常常使用计算机来演示数据的处理过程,但是计算机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演示时,很难对处理过程的卷积、滤波、傅氏变换和希尔伯特变换进行演示,而DSP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能力恰好能够帮助改善这一情况。在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中涉及到的大部分信号都能被DSP处理器精确的处理,结合DSP的可控性,能够将大部分的实践过程都转移到同一系统上进行处理,增加了时间效率和实践作用,充分体现出电子信息工程实践课程的综合化特点。

三、DSP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实践运用

在运用DSP对电子信息工程时间系统进行设计时,应将DSP作为信息处理的核心单元,通过这一核心创立一个能够对信号进行高速、实时处理的实践平台。并且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和装配,实现与系统进行对话操作。其中综合实践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微机单元和DSP单元,下文将对这两个单元进行详细讲解。

(一)整机系统的结构

该实践操作平台主要由电脑组成的微机单元和DSP系统组成的处理单元构成。其简单的运作过程给操作者带来较大便利,通过微机端将信息输入后,可将其传递到DSP处理器中,最后由微机端将结果显示和表现出来,完成整个实践过程。微机端主要由操作者和DSP处理器两方面进行控制,分别完成数据的输入和输出;DSP处理单元则主要负责数据的控制和存取、数据的处理和加工以及传输。

(二)微机单元

微机单元是连接实验处理过程和相关实验人员操作的单元。在相关实验单元选定实验内容后,由DSP内的数字滤波器、FFT、数字调制解调、语言分析与合成、信息加密解密等功能来完成信息采集分析、数字变频、图像处理、自动测量等实验过程,同时在DSP中假设DSP教学功能。在该结构中,通讯接口将传达实验人员的试验指令,微机处理单元在接受这一信息后负责对主控制器进行相关的操作,并保存、分析相关DSP的处理结果,为操作者提供功能控制选项,使操作者能简单地对计算机上的界面进行操作来加载实验程序,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功能。

(三)DSP处理单元

在DSP的结构中,信息在输入后通过模拟低通滤波器来保持真实度,达到不失真的效果,并在输入端放置放大器,用来放大输入信号的电压,使得电压要求能符合输入通道的要求。在传输后随着开关的开启,将这些信息全部通过A/D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传递到DSP处理中心。DSP将信息处理完成后,通过另一端的D/A转换器将信息进行还原并输出,通过功率放大器来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显示。在这一单元中,DSP芯片为核心单位,通过自身的运行来进行信号的处理,同时对信号的存取、输出入进行着控制。

四、结束语

DSP系统在运用到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多样可控性、高速处理和传递数据的能力和集成度高、体积小的特点。通过将多种程序应用在一个通用的DSP处理平台上,使得众多的实践过程能够在这一平台上实现,在使用过程中,能充分地根据教学实践内容的变化来进行不同软件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的效率,改善了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在实践过程中能充分突出电子信息工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作者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陈玉,杜普选,闻跃等.基于浮点DSP的轨道信号开发平台的研究.测控技术,2014,33(11):133-136.

[2]徐晓霞,丁建功.基于主从式DSP的测井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电子设计工程,2014,25(12):148-151.

[3]蒋峰,孙志毅,何秋生等.基于DSP的视频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工业控制计算机,2012,25(05):28-29.

[4]吴怍余.DSP的信号处理系统在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中的应用.科学导报,2015,23(08):245-245.

篇2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外贸交易的企业呈现扩大化趋势。利用互联网签订国际贸易合同,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特别是在小额交易上,更是如此。通过这种方式签订的国际贸易合同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双方互不认识和了解;二是这种方式订立的贸易合同金额不大,一般金额在几万美元到十几万美元之间。

尽管通过互联网订立合同给双方带来了好处,如方便快捷、给双方节省许多交易费用。但同样,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给双方带来损失。例如,由于双方不是面对面,又互不认识,仅是通过网上联系,很容易造成片面夸大其辞,误导一方。又例如,由于涉及的金额不大,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处理起来很不容易。因为涉及国际贸易,当事人要付出较高成本,有时是得不偿失,有时有些当事人往往放弃,进而蒙受损失。

北京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陶春明先生告诉记者,他曾经处理过一起国际贸易纠纷。一家外国公司通过互联网与国内某公司订立购买酒店用品合同。在此之前,双方互不相识,仅凭国内卖家在其网上介绍,就通过互联网签订了买卖合同。结果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由于合同是在网上签订的,双方仅在第一页合同上签字和盖章,没有在载有仲裁条款的第二页合同上签字。在争议发生后,另一方否认双方签有将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导致索赔方陷入困境。再比如,还有许多在网上进行交易的当事人,往往由于习惯性的原因,在一些重要文件上不签字就发送对方,当争议发生后,一方否认时,有可能不被认可。

来自海合会国家的律师告诉本刊记者,现在很多阿拉伯国家不承认电子签名的法律性和权威性,主要是为了规避由此造成的商业骗局。

对于如何避免及防止网上国际贸易纠纷,来自业内的专家给出了专业性的建议。

在订立合同之前,双方特别是买方对卖方公司的状况、产品等应该有所了解。例如,可以要求对方提供营业执照以及公司规模等证件和资料。如有可能,最好亲自到公司实地进行探查了解,或者委托当地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

其次,一定要订立一份完整的贸易合同,不要掐头去尾。在实践中,由于通过互联网订立合同,当事人或者由于疏忽,或者由于专业水平不够,导致经常出现不完整的合同,例如,合同缺页、合同缺少签字、合同缺少重要条款等等;或者在纠纷出现后,由于通过互联网,一些信息的传递不及时或不全面,在法律诉讼中,经常出现有理而输了官司的情况。

再次,保留和记录交易过程中所有电子邮件。在交易过程中,最好用电子邮件记录每一个交易环节,并告诉对方,要求对方作出相应答复。另外,将电子邮件打印出来归档,以便日后查阅。

最后,如果争议发生,一定要聘请法律专业人士,予以解决。因为在纠纷出现后,法律专业人员能从专业领域考量,更好地防止或纠正当事人即将或已经造成的不利局面。

篇3

关键词:EDI技术的应用;系统;无纸报关

中图分类号: TP31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166-2

0 引言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根据事先达成的协议中的贸易伙伴的技术,按照一定标准的经济信息格式,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变化和自动处理之间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贸易伙伴可以发出命令,通过EDI查询商品信息、接受订单货物运输和银行结算事宜。那是,贸易相关的程序不能使用的纸质文件,那么完整,EDI也被称为无纸贸易。

①研究背景。

EDI的最初设想是从交通运输业出来的。1968年美国交通运输行业建立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对电子通信标准研究和开发的可行性)。1978年、美国建立了国家X12 EDI委员会,制定了X.12标准。欧洲紧随其后,在1986年也同时推出了“行政、商业和运输电子数据交换标准-业。后来在联合国的协调和联合国EDI标准制定的主持下,UN / EDIFACT,作为国际标准,在1990年三月开始正式推出,UN / EDIFACT标准是国际标准化正式接受为国际标准ISO9735组织。此后的EDI发展十分的迅速,同时 EDI终于实现了在国际标准全球化的统一。贸易、海关等相关领域的快速普及和推广,使无纸化贸易的第一个模式。

②本文的研究内容。

自1990年中国引入EDI技术,EDI的应用和推广,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举行了中国EDI标准研讨会和国际贸易无纸化策略和技术研讨会,根据会议的结果EDI列入85个重点应用。1991年、国家科委、外经贸厅,联合组织成立了“中国促进EDI协调小组”,申请海关等部门综合管理,成为亚洲EDIFACT(ASEB)的组成成员,有效地促进我国EDI技术的推广应用。

1 EDI技术在海关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逐步推广和普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实际应用,法律和技术方面问题渐渐突显出来。

1.1 EDI报关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1.1.1 法律方面的问题

①在EDI的报关过程中,计算机可以根据交易双方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发出要约和承诺,因此,EDI合同的成立,并不需要当事人的现场参与。理论界对该要约的有效性和接受性的有效性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否认观点认为,主体是没有资格的,更多的是考虑到当事人主观意思和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而肯定观点认为,当事人双方可以在合同中事先约定计算机程序,那么计算机的“行为”可以被认为是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意志的体现和执行。因此,合同当事人双方应该承担责任,承认计算机系统做出决定的有效性。类似的规定欧盟委员会已经在合同签订由EDI的研究报告。

②要约撤回问题。

关于撤销和撤回要约以及撤回承诺,《合同法》是这样规定的:提供(承诺)退出,退出(承诺)提供的意义应该在(承诺)要约到达对方之前或同时到达其他侧;要约撤销通知应发送接收受要约人的要约的通知到达之前。然而,EDI的主要特征是电子数据传输,计算机可以非常快速的处理和发送和接收信息,其功能是全自动处理,尤其是EDI系统,几秒钟只能即可完成发送邀约,也可以几秒钟内地对要约做出承诺。这么短的时间内,对于要约或承诺的撤回,几乎不可能做到“送达前”或“在同一时间”。那么在电子商务中这就出现了很难解决的问题。我国合同法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对此学者有些观点可做参考:受要约人应当提供全部背出来的时间(特别是法律规定的),使其能够撤销要约;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只要行为没有造成任何损失或不便,得到另一方的同意,要约或承诺可以撤回。

③合同的书面形式。

当今大多数国家对贸易都要求采用书面形式,即书面合同是有效的要件和证据,这正是提倡“无纸贸易”的EDI迥异,这个现今成为EDI发展应用实际中的最大的法律障碍。早在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即成立了工作组(现在称为电子数据交换工作组),对EDI无书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足可体现出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经过研究该组织提出如下结论:鉴于许多国家都有法律规定,必须有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才能完成贸易,有的是有效的作为合同文件,有的作为证据。对书面形式的法律要求,也许是针对不同的需要:对合同的存在及其内容是有形的证据,以减少纠纷;使当事人明白合同的法律后果,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书面合同或证书信任;基于管理,如税务、会计、审计。因此,报告指出,在法律上彻底废除了书面合同形式是不可能的,那么设法使电子EDI书面形式化,即可解决此问题。我国新合同法中的第十一条规定已在电子数据交换中作为合同的书面形式之一。

④争议的管辖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EDI交易纠纷的管辖权问题,因为在EDI交易,传统冲突规范的连接点的一部分是不被适用的,例如传统的合同签订地很容易被判定出,即是合同双方签订合同的该地地理位置。但是在EDI贸易中,合同双方可以不到现场,可以各自在不同的地方,通过计算机即可签订合同,那么合同的签订地就很那确认。对于此类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在合同签订之前在合同中对此类问题争议纠纷在合同中做好规定,适用于合同法适用的合同纠纷适用的法律。

⑤电子文件的证据效力问题。

传统书面合同的一项重要法律功能是证据效力,也就是说书面合同是确定合同成立和证明贸易内容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EDI合同由一系列的电子数据组成,其存在的形式和传统书面合同的形式非常不一样,并且由于电子数据非常容易被修改而且不留痕迹,这些特征使得EDI合同在诉讼中作为证据很难被采纳。对这个问题,学者们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案:设定一个中立的第三方作为仲裁者,例如电子合同的备份的EDI服务中心的争议作为仲裁证据,但这第三方的法律地位和权利责任义务,并由谁又来监管它的中立立场,又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1.2 技术方面的问题

①互联网兴起对EDI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更方便更经济,建立贸易平台简单,并且快速产生庞大的用户群体,使得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快速普及,互联网电子商务逐渐被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所采用。这给EDI平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显著的例子是沃尔玛宣布与IBM合作,全球采购和物流控制的建立互联网统一标准平台,这意味着它从传统的EDI切换到更便宜的网络技术。

②EDI服务中心重复建设,分散了用户,无法实现规模经济。

③EDI技术受地域限制。目前EDI技术只在发达的地区得到应用,而相对偏远的地区,由于没有专业技术人才,没有大量贸易的需要,EDI的技术使用并不普及。

1.2 中国海关EDI与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的发展历程

①初步调研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海关开始EDI报关的研究工作。开始是通过参加各种关于EDI的国际会议,研究组织,渐渐中国海关自己掌握EDI报关的核心工作和核心技术,并且开始自主研发EDI报关软件开发。

②研究开发阶段。

1992年9月,海关总署办公会议正式批准EDI电子报关系统工程项目设项,并且建立专门的EDI项目领导小组的指挥软件开发,并从全国海关抽调计算机专家与海关事务专家形成工程组。工程组先后完成了EDI电子报关系统需要14 EDIFACT标准报文子集;系统设计的总体技术方案,普货通关软件设计,快递货物通关软件设计。根据运行平台的EDI电子报关系统,基于两种α和英特尔的服务器;根据应用范围,为普通货物(陆地、海上和空中运输)和快递货运(快件货物)两种;从EDI应用深度,有仅支持货物进出口报关业务的,还有不仅支持普通进出口海关报关业务的,还支持特殊海关事务的系统。

③试点应用阶段。

海关总署的统一部署下,1994年初,EDI通关系统试点应用首先开始在北京首都机场海关,同年的九月在外高桥保税区、浦东、上海海关也加入试点测试。起初,仅用于一般货物进出口清关。随着EDI通关系统的开发成功,将系统的业务范围拓展到各种特殊业务的使用。

④推广应用阶段。

EDI电子报关系统在北京和上海两个海关试点成功后,海关总署用了近3年的时间开始推进EDI普及使用的计划。到了1997年底,基本全国范围完成了EDI电子报关业务的普及,各重要海关口岸基本都使用EDI系统。 EDI系统处理的普通货物进出口报关占总报关量的1/5,而快递货物的报关量则占到总体报关量的4/5。

⑤快速发展阶段。

在实现进出口报关的EDI通关后,海关又将EDI的业务拓展到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外汇结算和支付、出口退税申报核查等更多的业务范围。例如,海关总署于1998年8月,制定了进出口报关单海关申报表网络核查制度,该系统利用中国电信公共数据网络、WWW服务器技术、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据加密、传输加密、审计追踪一组等安全措施。该系统先是投入国家外汇管理局和银行外汇结算和支付申报核销业务的进出口企业的申请。其系统用户,包括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当地分公司,所有国内外汇业务经营的银行单位和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

2 结论

目前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下,EDI已经成为报关主要方式 。然而,互联网的开放性有安全风险,因此所带来了安全隐患,这让海关以及广大的企业用户感到担忧。但从未来的发展来看,随着加密算法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的突破,会为EDI的发展拓展更宽广的平台。

参 考 文 献

[1] 李俚,程鑫,黄海院.一种面向海关EDI通关系统的物流数据交换方法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06:44-46.

[2] 徐伟.日本口岸通关详解[J].中国海关,2014,06:34-37.

[3] 陈红升,李碧华.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国家单一窗口建设与通关便利化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4,11:22-30.

[4] 陈穗敏.浅谈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引进原因及应用[J].广东科技,2015,16:88+77.

篇4

一、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

(一)电子商务的交易原理(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客户通过打开网页上的数据控件向服务器发送了一定的数据,商家通过一定的管理权限对这些数据和自己预定的数据进行管理。客户和商家不直接见面,而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交易前的准备、交易谈判、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等交易事务。

(二)电子商务的技术原理(如图2所示)

根据电子商务的技术流程可知电子商务的整套开发技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网页界面。电子商务过程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最后通过网页画面反馈给客户。客户通过这个界面向服务器端传送和接受反馈数据,所以互联网开发必须具备网页制作方面的技术。

2.后台程序。所谓后台程序,就是在服务器端运行的动态语言。它是电子商务开发技术的核心,程序开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简单地说,它决定了一个交互式网站的功能定位。

3.数据储存。当客户端接受了数据后如何处理这批数据,那就必须有个数据容器来负责储存数据。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来说,必须应用数据库来储存数据,利用数据库的好处是可以储存大量的数据,同时便于查询、处理数据。

这三部分是组成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基础。

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设置

(一)电子商务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

为了电子商务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开设一些专业基础类课程,使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知识,以便于以后各部分内容的学习。这部分的课程应包括:西方经济学、商务学、电子商务经济学、计算机基础、Internet基础、C语言设计、电子商务概论等。其中,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理论对学生将来分析问题很有必要;商务学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掌握一般的商务规则;电子商务经济学是要说明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市场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摩尔定律和梅特卡夫法则是指导学生分析市场的主要法则,数字产品和信息产品生产的易复制性和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特征也将成为学生分析电子商务产品的主要理论依据;计算机基础、Internet基础、C语言设计作为技术基础部分为学生以后学习更深的技术奠定基础;电子商务概论是一门电子商务的基础课程和总述课程,使学生把握电子商务的整体框架,以更好地把握电子商务的运作。

(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专业核心课

依据电子商务的交易原理,电子商务专业中的专业核心课需要开设网上支付与结算和电子商务与物流两门课程。为了更好地分析客户可以开设客户关系管理课。另外,电子商务信息检索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对于学生比较重要。

依据电子商务的技术流程,需要开设三门课,即电子商务的前台技术――网页制作(如:dreamweaver、frontpage)、电子商务的后台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如:Asp、Java)和数据容器部分――电子商务的数据库技术(如:Access、SQL Server)。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把握电子商务的技术原理并能够独立建立电子商务网站。

(三)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的专业拓展课

为了保障电子商务能顺利进行,我们还需要开设一些相关的管理课程,这些课程有: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安全与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电子商务项目实施管理、网络营销等。其中,电子商务项目实施管理课程可以作为专题集中介绍,短时间解决。另外网络营销课程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把它放在后期学习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并制定完整的网络营销方案。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数字鸿沟。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和商务理念,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与管理,而且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了重大影响。电子商务促进了贸易效率的提高,降低了贸易成本,简化了交易过程,但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也对国际贸易提出了新的挑战。

1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冲击。

1.1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冲击。

传统的比较优势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流贯穿于电子商务活动的始终,信息是电子商务重要构成要素,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信息比较优势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之一。信息比较优势是指国与国之间对信息的生产、传播、反馈与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信息技术因素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和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国家或企业的信息处理效率成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和信息产业的规模比重都极大地影响了一国在国际贸易甚至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实力和竞争地位。这种情况也使发展中国家原来具有的自然资源及廉价劳力的比较优势和重要性降低,在信息流动的自由贸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少好处的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1.2对赫———俄新古典理论的冲击。

赫———俄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各国的要素丰裕程度不同,从而产生要素价格的差异,结论是一国利用相对较低价格的要素生产产品并进行国际贸易就可以获得比较利益。该理论主要侧重从供给方面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流向,忽略了分析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电子商务的交易迅捷性和网络互动性使需求成为一种主动创造性的行为,电子商务更加强调企业对客户需求的满足,企业的生产成为按需生产,定制生产,即可以根据网络汇总的需求和市场信息的变化来迅速调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需求对国际贸易生产和流向起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为修正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此方面的不足,以需求出发来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和流向应当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数字鸿沟可能加剧国际贸易中的“马太效应”。

随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断加深的“数字鸿沟”。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文件,“数字鸿沟”是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全球的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尤其表现在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以及发展信息产业方面的差距。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收入最高的1/5的发达国家人口拥有全球GDP的86%和因特网用户的93%,而收入最低的1/5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拥有全球GDP的1%和因特网用户的0.2%。从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领域的差距远远大于目前南北经济总量的差距。

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强大,技术发达,电脑普及率高,企业人员素质高,而且信息化程度高,因此发达国家在电子商务方面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牢牢占据了信息革命和电子商务的制高点,也必将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目前大多尚处于工业化阶段,部分国家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时期,而在新一轮的电子商务竞争中,信息、人才、技术等成为生产函数中极为重要的内生变量,这客观上弱化了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普通劳动力、土地和资源优势,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使得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分工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电子商务,在前期需要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高投入,背负重债和财政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无力承担大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与信息秩序和电子商务相关的规则制定中几乎无发言权和影响力,在发达国家制定的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中,发展国家容易被边缘化,客观上提高了他们参与国际贸易的门槛。

这对原本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可能导致在新一轮的贸易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的拉大,加剧国际贸易中的“马太效应”,扩大“南北差距”。

3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影响。

当前的有关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大多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基础上制定的,而电子商务大多应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交易媒介,突破了传统的有纸贸易,因此原有的法律法规很多已经与这种贸易方式不合拍,这必然对原有的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形成挑战。

3.1电子合同的法律规范问题。

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后,贸易合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是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是不见面的;二是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被数字签名所代替;三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同,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合同形式的变化,给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都出了一个难题,而且容易被改变和伪造。不仅如此,除了修改并完善现有合同法,适应新的国际贸易形式外,世界各国还面临着制定电子合同法,对电子合同的要约与承诺、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电子合同履行的方式与地点、电子合同履行中的验收、网上格式合同的法律规范等作出规定。

3.2电子商务中的管辖权问题。

管辖权是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手段对特定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在电子商务参与国际贸易后,由于其具有跨地区、跨国界的特性,管辖权的冲突会更加普遍,如果管辖权得不到解决,会极大的影响诉讼效率。

3.3知识产权问题。

1994年GATT/WTO签订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有所涉及,但不十分完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新问题随之出现。(1)版权问题。如何解决网上版权保护问题已经引起WTO的注意。(2)域名和商标的关系问题。(3)出版问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电子商务领域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上作了不少努力。今后,WTO面临的政策挑战主要有:如何修订TRIPS协议,使之能够全面陈述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如何和WIPO合作,对电子商务所引起的新概念(如域名)、新问题进行统一的界定,并采取一致的、国际通行的准则来保护知识产权。

3.4其他问题。

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电子商务市场的法律规范问题、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都是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后不容回避的问题,世界各国必须在这些方面加强立法,才能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

4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传统税收制度提出了重大挑战。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传统税收制度提出了重大挑战,现行的税收在很多方面都无法适应于这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尤其是电子商务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之后,使得原本复杂的问题更加烦琐,引发了现行税收制度的一系列矛盾。

4.1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加剧。

国家税收管辖权的问题是国际税收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税收管辖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体有按照税收控制要素即住所、机构、收入来源实行三种或两种管辖权的,也有实行一种的。但不管实行怎样的管辖权,大多坚持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优先的原则。但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地域的界限,商业交易已经不存在地理界限,即使有也很难确定,大大加剧了跨国家、跨地区交易的发生。但是税收还是必须由特定的国家主体来征收,而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收入来源地和住所来源税收,因此会引发一些冲突,例如重复征税的问题。假设一个中国公民在美国的电子商务网站上订购货物,而且要求将货物发往法国,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该公民将同时得到三个国家的税单。首先,按照住所税收管辖权,中国政府将有权向该公民征收所得税;按照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话,法国政府也有权向其征收流转税;而美国政府有可能以交易发生地为依据,也可根据来源地,有权向其征税。在传统贸易中,可通过双边税收协定来解决,而在电子商务中,由于来源地及交易者身份都难以判定,从而增加了解决国与国税收冲突的难度。

4.2传统贸易与网上贸易赋税不公。

首先,电子商务是虚拟的网络交易,网络贸易与服务经营往往比较隐蔽,一般税务机关很难得到交易信息,因此难以对网上交易进行稽查,导致以有形交易为基础的现行税制难以对网上交易征税,使得从事网络交易的企业可以轻易避税。其次,有些国家比如美国等国家为了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在线交易免税或者实行较低的税率。上述情形导致即使相同性质的交易,由于采用不同的交易方式,最后承担了轻重不同的赋税,有悖税收中性和平等原则。

4.3电子商务带来的税收转移问题。

电子商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进行商务活动的方式,原来由人进行的商业活动更多依赖于软件、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来进行,这样必然增强了商业的流动性,公司可以利用在免税国或低税国的站点轻易避税,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对高税率的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而言,会促使他们通过互联网,从低税率的国家和地区购买商品,此外电子商务加速了跨国公司的一体化,鼠标一点即可将其在高税收国家和地区的利润转到低税区。综上,电子商务对不少国家的税收收入产生了影响,使得不少国家国际贸易税款流失,电子商务导致的国际贸易中的税收转移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4国家之间尤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税收征免方面存在分歧。

由于电子商务能降低贸易成本,提高效率,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而且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已经在未来的电子商务领域占据了比较有利的位置。超级秘书网

为了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一直坚决主张电子商务免税。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免税区存有戒心,因为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意味着税基的大幅缩小,税收流失增加,财政实力大为削弱,从而南北经济实力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5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是国际贸易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它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在国际国内有关非法侵入计算机网络的事件层出不穷,给各国的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在Internet上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商务活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任何电子商务系统必须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完整的综合保障体系,来规避信息传输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满足开展电子商务所需的机密性、认证性、完整性、可访问性、防御性、不可否认性和合法性等安全性要求。

只要能满足这些条件,电子商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与此相关的贸易活动才得以顺利展开,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周升起等著:《国际电子商务》[M].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2002年版。

[2]娄策群,王伟军著:《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导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刘刚著:《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齐玲:《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立法的影响》[J].《江汉论坛》2000年第12期。

[5]王有刚,龚应梅:《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4年第18期。

篇6

关键词:海外工程;报关业务;操作流程

一、 电子报关与现场报关

电子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有关要求,向海关传递报关单电子数据,并备齐随附单证的申报方式。

在一般情况下,由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人向海关系统发送电子数据报关单,海关收到数据后,对报关单进行电子审单或人工审单,并向申报人发送回执,其回执结果有“不受理申报”“放行交单”和“现场交单”等。当申报人收到系统发送的“接收申报”的电子报文后,凭已打印的纸质报关单并附上其他必需的单证,提交给海关。报关员须认真审核企业提供的合同、批文、发票、箱单、司机资料、加工贸易手册、运输单据等,并录入正确的电子数据报关单,然后向海关发送电子数据。海关受理此单后,在回执单上会标明对这份报关单进入的是何种状态,是进入“现场交单”还是“放行交单”。《海关法》规定:”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海关申报手续,应当采用纸质报关单电子数据报关单的形式;“这一规定确定了电子报关的法律地位,使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现阶段法定报关方式是纸质报关单和电子数据报关单同时使用。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进出口收发货人或其人在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单独使用纸质报关单向海关申报,同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氮素使用电子数据报关单向海关申报。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全面推行电子报关是报关方式的发展方向。

根据实际的报关经验来看,对决定海关是否检查货物,这两种不同的交单方式对其影响是很大的。对常规的贸易方式,海关一般不会进行查验货物,都会直接进入报关系统进行电脑审单程序,结果一般为“放行交单”,如来料加工(0214)、进料对口(0615)、一般贸易(0110)等一般贸易方式。而如免税货物(1741)直接退运(4500)无代价抵偿 (3100)等特殊贸易方式,一般都会进入人工审单程序,进入“现场交单”,都会涉及海关布控查验货物。由此可见,报关系统会根据贸易类别来设定概率来决定货物是否查验,一般贸易方式概率较低,通常会是“放行交单”而对于海关严密监管的企业如C类甚至D类,在系统中就设有很高的概率来对货物布控和检验。

在报关实际操作中,电子数据错误会导致海关审单处不受理此单,根据《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办法》,电子数据申报错误每次都会导致报关员扣分。当报关员申报电子报关单后,海关审单处不受理时,应及时和海关审单中心联系(回执单中又审单中心联系方式),找出错误以免申报的电子数据再次错误。如报关员收到的是现场交单的回执,报关员应该要做好海关查验货物的准备;报关员应对发货和提货日期做相应的修改,因为海关查货有可能会延误进出口的发货和提货日期。

二、预备报关资料及装订问题

为加快效率,务必要准备好预备报关的资料。从H2000通关系统中打印出纸质的正式报关单,备齐基本单证和随附单证并签章后,到海关现场接单岗位办理报关手续。报关委托单(一式两份,盖公章;另加盖法定代表人的章,一式三联,全国统一用)、货物出口报关单(一式两份,盖报关专用章,有的货物入海关监管仓需盖公章)、存(出)仓委托书(盖公章),整柜出口不需要存(出)仓委托书、装箱单(一式两份,盖公章)、发票(一式两份,盖财务专用章或公章)、 销售合同正本(一式两份,盖合同专用章或公章)(注意有效期和企业代码和贸易条款,当贸易条款为CIF 或C&F时,需提供买卖单价)、核销单)(一式一份,盖公章)等单证和按海关税则规定的附随单证。进口货物除基本单证以外附随单证也有要求,随单证根据货物性质,出口国,包装箱以及是否减免税等不同亦有所差别。由于报关资料过多,对这些单据的合理装订,对提高通关效率极其重要,同时也方便海关的资料查找和管理。

三、配合海关查验货物问题

(1)整齐堆放货物。有些货主不注意货物的摆放,整个货柜的货物都是乱堆乱放,搅在一起。这样就给海关查验增添了难度,必然增加装卸和查验的时间,最终是给自己造成损失。(2)备好资料并及时到场。在海关通知查验后,货主应及时备齐有助于说明货物品名、规格、数(重)量、产地、价值等情况的资料,例如装箱单、提单、备案合同、发票、产品说明书等,在规定时间内赶到海关查验区配合查验。这些资料及时提供给海关,将对缩短货物查验时间、减少双方意见分歧非常有利。(3)防止受骗。近年来,总是有个别报关员、人利用货主对海关查验不了解的机会,在查验收费、“好处费”等方面诈骗货主。其实,海关在监管区内实施查验是不收费的,货主需要承担的是查验过程中货物的搬移、开拆和重封包装等费用,而搬运公司收取这些费用都会开出正式的发票。至于个别不法报关员、人以海关的名义向货主索要“好处费”,货主更要警惕,不能上当。

四、关于报关改单的问题

报关出错实行的是扣分制度,每个报关员每年都有30分,报关资料和数据错误都会涉及改单,在现场报关以后或者报关过程中,每次报关错误引起的改单都会扣分,和机动车驾照一样,扣完分后必须接受重新上岗的培训。并不是每次改单都会扣分,若改单完全是因为企业或者货代原因引起的制单错误,在改单时由企业方向海关说明,报关员就不用因此扣分

五、海关放行和结关

海关放行是指货物经过海关批准,可以离开海关监管码头或监管仓库;而海关结关是办完所有的海关手续,货物可以自由进入流通领域,不再受海关监管。两个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本质的区别是是否受海关监管。对与特定减免税货物或保税货物以及其他暂时准许进出境的货物,海关放行并不意味着结关,因为暂缓缴纳、减免缴纳或没有税费,海关仍然对货物进行监管,直到办理完核销手续后,才办理结关手续,不在对货物监管。而对于上述所列举的一般进出口货物而言,海关征收了全额税费,审核了相关的进出口许可并对货物查验或不予查验,按规定签印放行后才予以海关放行,此时,进出口发货人或其人就可以拿盖有海关放行章和检验检疫放行章的进出口货运单办理相关货物提取或装运手续。这意味着,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海关放行也就办理完了所有的海关手续了,也就结关了,货物不再受海关监管,可以直接进入流通领域进行生产和消费环节。

六、结语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海关报关员需求不断加大。我国报关业逐步形成以专业报关为主,报关、自理报关并存这样一种报关服务体系,并且最终过渡到专业报关行业为主体的报关服务大市场。而报关是一种知识性广、技能性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智力劳动。报关员需要熟悉掌握海关的基本法规、海关监管制度、海关操作程序、进出口贸易估算、进出口公司、外贸运输保险以及英文知识。当务之急是优化报关员队伍,提高报关员素质,使我国的报关员队伍逐步同国际社会接轨,提升货物通关效率,保证提货、发货时间,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斌义.报关员业务操作指引[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从政策层面看电子商务的特点

1.电子商务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的概念

一般而言,基于全球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是超越国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带给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便捷、低成本地进入全球市场。这样,就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创造出大量的“网络”商人;也能够使拥有一网计算机和信用卡的消费者成为“全球”消费者。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能够有效地缩短供货时间和生产周期、简化定单程序、降低库存,而生产企业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将使得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传统交易中的进口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将变得毫无意义。交易的低成本和进入的低门槛,使得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拥有了参与电子商务的均等机会(就此意义讲,发展电子商务是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的较有效的工具),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变和改善了企业组织结构和市场竞争结构,使得经济的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电子商务国际性的特点,要求其交易规则和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应尽可能地一致,理想的情况是绝对的相同。这正是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制定电子商务国际规则的根本出发点,并且发达国家力争谋求制定规则的主导权,以体现本国的利益。对我国来说,在充分认识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作用机理的同时,把握其国际性的特点,是制定相关政策的关键。从我国的现状看,存在着与国际市场隔离的两大因素:一是电子支付系统的国际非通用性;二是大多数网络用户的语言障碍。

2.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远比网上购物宽泛

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远远超过通常的网上购物的概念。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不仅包括企业对消费者(BtoC)的商务活动,也包括企业对企业或企业内部(BtoB)的商务活动。一般的观点,是将电子商务视同网上购物

其一,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往往是过去商务关系和商务活动的延续,而这一商务关系是构筑在高信任度和商务合同基础上的。

其二,企业对企业的大宗交易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电子商务的潜在效益,并通过供应链的集中、采购的自动实现、配送系统的高效率而得以实现。

这一特点反映在政策层面意味着两点涵义:一是如果只认识到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就可能囿于现行政策、制度、配套系统的不完善,因为企业和消费者都需要较长时间的认知、认同阶段,以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在政策环境存在明显缺陷的条件下,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会受到较大的制约。二是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部分抵消制度缺陷的制约影响,这样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和制度的同时,通过发展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就此意义上说,似乎存在着企业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的先后逻辑,当然也不能僵化地、绝对地分阶段发展电子商务,只是发展的重点要有所侧重。

一系列新的政策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商务活动而言,建立在新介质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引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问题,主要集中在安全性、隐私权、电子合同的法律效用等方面,同时也对税收、国家的权力、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以及其商业活动的监督、统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问题的引出,主要是由于电子媒介的如下特点而引发的:一是,互联网已消除了传统的物理国界的概念;二是,交易过程十分迅速、便捷;三是,电子合同和文件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进行修改、复制和删除。

对我国而言,电子商务带来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策的一致性和制度框架的设计问题。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交易过程的全链条中过去适用于传统交易方式的法律、制度均提出了挑战,何况我国计划体制下条块分割、行政分权的明显残留物,导致了难以形成一个跨部门的、一致性的政策框架。

电子商务引出的政策问题包括:

税收和关税问题。虽然电子商务的出现,不能改变原有的课税和关税原则,但必须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税收、关税征稽系统和制度。

相关的法律问题。主要有:电子合同的法律效用;传统交易方式中具有法律效用的原始合同、签名等如何在电子介质中应用;纠纷出现后电子形态的证据如何被法庭所接受,等。

安全问题。主要有:交易主体的身份识别;交易过程的商业秘密;电子通讯的安全,特别是未经授权的中途拦截和篡改;交易和其它记录的保存和管理,等。

如果不采用有效的加密技术电子交易是极不安全的。企业和消费者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其交易行为才可能实现,而相互信任的基础是交易过程的安全保证、保密(对消费者而言是其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保密,以免被他人盗用)、受法律保护,而这些只能通过政府颁布安全标准、建立安全制度和安全系统才能实现。否则,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度制约。

电子支付系统的建立和协调。

消费者权益以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未经许可采集、分析、使用个人信息变得十分容易,从而存在个人隐私被侵犯的潜在风险,为此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的保护。

电子商务活动的真实统计以及政府的宏观管理。

从全球情况看,电子商务的发展普遍快于政府政策、标准、法律的建立、修改和完善。就我国而言,虽然电子商务仍处在导入期的初始阶段,但由于法律法规缺陷较多,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提出电子商务引出的政策层面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只有等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完善以后才能发展电子商务,而是面对能够显著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新生事物,如何适时、合理地制定、完善、修正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尽快消除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瓶颈,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总体而言,政府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作用是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和软环境:一是建设快捷、价廉的物理通信通道——互联网;二是构建适宜电子商务成长和发展的政策和法律软环境,以及相关配套体系的建设,如电子货币、银行电子支付系统的建设。

当前急需要的政策选择是:

第一,由于电子商务涉及生产、金融、税务、物流、贸易、法律等众多政策问题,建议指定并授权国家经贸委为协调机构,并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制定发展电子商务的总体政策框架,并组织政府相关部门有重点地制定操作层面的政策、标准、法律法规。

第二,重点制定安全性标准和安全性法规,同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要作出相应的

篇8

近日,在东莞智通人才市场,一家塑胶模具制造厂的招聘工作人员向每个前来应聘的求职者都作如此介绍,并强调辞工也不会扣押员工的一分钱工资。招聘方工作人员表示,实行日薪制主要是为了方便核算员工工资,日薪固定,不像其他的一些工资计算方法那样繁琐也能保证员工的工资不被拖欠。

前来应聘的刘先生说,自己曾经转战广州、东莞的一些企业,很少遇到像这家企业这样实行日薪制的。他表示,这种日薪制对求职者而言有一个好处就是工资不会被拖欠,辞工也能如数拿到工资,但那样是不是意味着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年假、探亲假和其他福利待遇了?而招聘现场一位电子企业的工作人员亦表示,“日薪制”的确可成为企业“闪电”解聘的法宝。

应当说,尽管大多数人习惯于按月领取工资,但是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事先约定清楚,按日计算和支付工资也无可厚非。其实只要双方建立或形成了劳动关系,无论采取何种工资制,职工每月工资都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而且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 日,每周工作时间也不能超过40 小时,超时加班的应按规定支付加班费。那种认为企业实行“日薪制”就可以不提供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至于“日薪制”会不会成为企业“闪电”解聘的法宝,这需要具体分析。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如果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当然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即使解除合同一般来说也应提前三十日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有的地区规定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合同,但是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应提前三十日通知。另外根据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但是,如果企业与员工签订为期一日的劳动合同,是否就能随时解除劳动关系呢?现行法律的确没有规定劳动合同的最低期限,你很难说它不合法,但由于劳动者所处的地位相对弱势,劳动者未必是真正出于自愿。而在现实生活中,合同短期化的现象正愈演愈烈,企业即使长期用工,劳动合同也是一年一签,甚至一月一签,所谓一日一签只是把这种行为类推到极端罢了。

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中小贸易公司;影响;对策分析

Internet正在改变世界,而国际贸易领域更是深受其影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并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崭新的运作模式和方式。

一、中小贸易公司的含义

2003年,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出台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对我国中小企业制定了标准界定,“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中小贸易公司是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规模较小,产品品种多等特点。这些都很符合网络营销的特点。同时,我国中小贸易公司与大型贸易公司相比较在经营机制、管理等方面都简单的多,有利于公司的调整、管理,便于较快的贯彻、接受新鲜的经营理念,快速的以更新的经营体制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大潮。《2005-2006年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年度报告》显示,“中国2005年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766亿元,同比增长56.7%,已经占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的38%左右”,可见。中小贸易公司在我国市场尤其是电子商务市场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电子商务对我国中小贸易公司的影响

电子商务无纸化、低成本的特点有效弥补了中小贸易公司在资金、技术、规模、形象等方面的缺陷,为中小贸易公司提高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1降低中小贸易公司的成本

首先,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采购成本。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贸易公司可以通过网络个人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供应商,通过网络传递商业单证,网络拍卖更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绝好的采购途径。

其次,电子商务降低了营销成本。中小贸易公司可以建立网站,产品介绍、技术信息、售后服务等信息,进行产品形象和宣传。更重要的是,电子商务使中小贸易公司的客户维系成本明显降低,电子邮件和在线聊天代替了原先昂贵的长途电话费用。

最后,电子商务降低了库存成本。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降低自己的库存水平,进而合理规避经营风险。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子商务可以直接将供应商的商品提供给顾客,甚至不需要存储到仓库,实现零库存,同事加快中小贸易公司对市场客户的反应速度。

2提高中小贸易公司的业务机会和运作效率

中小贸易公司的最大问题是业务量小,而电子商务天然的无国界的特点会为他们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大大拓展他们的市场机会,电子商务使传统的贸易流程得到简化,使信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接收,处理和传输,从而使中小贸易公司用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资料,顺利完成交易,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显著提高公司运作效率,有利于中小贸易公司把握商机,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从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3缓解中小贸易公司的基础设施难题

电子商务为中小贸易公司营造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和商务贸易环境,中小贸易公司甚至只需要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个猫和一根电话线就可以开张了,解决了中小贸易公司由于资金短缺出现的基础设施问题

总之,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中小贸易公司不但可以获得以前他们无法获得的信息,而且获得了和大公司一样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对中小贸易公司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在我国中小贸易公司应用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三、中小贸易公司实施电子商务的现实问题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小贸易公司目前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传统电子机制使得其实现实现电子商务的成本居高不下,这些矛盾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深入。

1中小贸易公司电子化程度低

中小贸易公司因为业务量少,一般用人力就可以解决,所以普遍存在电子化程度低的问题。首先,资金少使得其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电子化处理水平较低;其次,人才的缺乏使得其现有设备的维护也出现难度;最糟糕的是,中小企业还没有形成电子化单据处理的工作方法和相应的数据库,不具有主动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导致很大一部分公司网站成了“摆设”。如网站内容单调,仅限于产品目录,或者长时间得不到更新,使得对方无法快捷的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等,从而在竞争中失利,甚至错过很多贸易机会,阻碍了中小贸易公司发展国际贸易。

2立法不健全,观念未改变

传统意义上的贸易合同必须书面订立,通过手写签名或印章来辨识身份,在电子商务的网络交易中,大量运用电子货币和电子签名,导致有形合同的法律规定很难适用于网上无形的合同,对于网上合同权利义务的规定,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及规定。比如我国并没有专门的电子商务合同法规,只是在原来的合同法中进行了简单说明。使得钻法律漏洞的的行为常常发生,甚至有人利用网络贸易进行诈骗犯罪,这些都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之许多中小贸易公司还在利用电子商务发展贸易机会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3电信资费较高

我们国家的电信机制是集行政管理与经营于一身的垄断体制,经营成本高,效率低下,使得资费标准较高。这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对于资金实力本就不是很强大的中小贸易公司来说,高额的资费标准更是导致其对电子商务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不改变这种现状,在成本增加的前提下,中小贸易公司大多宁愿选择熟悉的,传统的经营模式,但这样就使得公司本身无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无法跟上时展的潮流,造成恶性循环,这不利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普及,更不利于我国中小贸易公司的发展壮大。

此外,开展电子商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当前前网络安全技术及其相关的认证都不完善,如电子商务合同的应用和有效性认证,交付商品的质量保证,网上支付的安全认证体系等。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成为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在信息安全保密方面,计算机专家在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上虽然采用了多种措施,但仍然无法有效防止网络黑客的攻击。也正是由于种种风险的存在,使得各方当事人对电子交易疑虑重重。因此,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引导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

四、我国中小贸易公司有效开展电子商务的对策分析

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对中小贸易公司的影响,结合中小贸易公司实施电子商务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积极转变自身观念

中小贸易公司应主动推进电子商务,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中,使公司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目前我国许多中小贸易公司仍认为电子商务仅限于网上信息,网上获取订单,而忽视了电子商务真正带来的优势——通过业务流程的电子化,从而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不应当仅限于“眼见为实”的传统观念,要打消对网络交易真实性的怀疑和戒心,认识到电子商务距离自身已经非常的贴近,把发展电子商务调高到关乎中小贸易公司存亡的高度上去理解,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发展大潮中去,主动推进电子商务,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中,为自己的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抢占一个制高点。

2加强基础建设和人才建设

电子商务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网络信息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息基础建设正是制约网络贸易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目前在信息基础的投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网络架构已经基本完成,但与发达国家的高投入及密如蜘蛛网的信息高速公路相比,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仍严重不足,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这方面的落后,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小贸易公司的发展。因此加强信息基础建设刻不容缓,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以求实现利润最大化,加快中小贸易公司的发展步伐。

另外,电子商务的关键是人,公司贸易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中小贸易公司普遍工作素质比较低,对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非常有限,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很少或没有,这种情况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环境以及在面对外国企业和国内大型贸易公司优势的时候,显得尤为突,出,需要尽早解决。一方面引进新人才,针对目前的技术,管理需要,引进一些接受过系统学习、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以应对公司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留住原有人才,中小贸易公司本身也应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对原有的人才进行新式的培训,让员工更好的接受新知识。了解新技能,以便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出色的作用。使公司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

3着力塑造网络品牌

对于中小贸易公司来说,商业机会更是维系公司生存的关键。我国中小贸易公司大多处于品牌创建初期,以提高品牌知名度为主要任务,应该大声地、异口同声的告诉大众“我的品牌是谁?我的品牌下的产品有什么优势?”。首先让公众知道品牌的存在和特点,这就要求公司网站要简单易用、网页设计要能吸引客户。接着应花力气宣传品牌。充分利用互惠连接、搜索引擎等方法进一步推广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赢得消费者感情上的认可与偏爱。

4重视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对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尤其对于中小贸易公司这种先天客户关系资源就缺乏的个体来说。好的客户关系管理能为中小贸易公司把握住市场机会,不仅能促进产品贸易的顺利实现,而且有助于实现长期合作,中小贸易公司可根据客户特殊的要求为其量身定做某类产品或者可以及时的了解售后情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等等,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公司获得到稳定的商业机会,取得客户的信任。另一方面,对于中小贸易公司本身也起到了一种宣传作用,可以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和壮大发展的机会。

5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网络贸易环境

政府鼓励和引导对于国际贸易网络化作用明显。美国曾经出台政策要求对网上报关优先处理。我国政府要加快建设,改变目前的贸易方式,使那些贸易业务还在网下的贸易公司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在积极引导的同时,出台实际的优惠政策,例如,适当调整电信资费标准,为中小贸易公司提供电子商务有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等。真正为中小贸易公司解决网上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使中小贸易公司从被动参与到积极将公司的贸易活动整和到电子商务上来,让中小贸易公司真正的体会到好处,这才是政府需要思考的切实问题。

篇10

我国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却发展迅速。我国政府自90年代初开始,就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金关”等一系列工程,己初有成效。1998年3月,中国银行和世纪互联网共同完成了国内第一笔电子交易,这意味着我国电子银行建设的启动。1998年7月8日,外经贸部组建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运行,这是第一个由政府组建的网上交易市场,标志着我国在网络贸易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5年4月1日,我国第一部对电子商务的单独立法—《电子签名法》正式开始生效,此法将对我国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合同订立产生深刻影响。

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三。如何完成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型,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创新优势寻求贸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我国这阶段外贸发展的主要问题。电子商务引起的贸易创新将给我国经济及外贸企业发展带来以下影响:

(l)调整外贸产品结构。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更加突显。各类高科技产品、开发软件、视听产品、法律服务等产品和服务需在政府产业扶持与出口诱导下快速发展。

(2)改变贸易条件。电子商务突破服务贸易的时空限制,为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供良机。对于我国,因为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在中间产品和标准化制成品方面,商品缺乏相对优势。但是在电子商务引导的创新领域,相关数字产品的商品和服务,却具有共同的起点。

(3)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电子商务向我们开放了全球市场的每一个领域,它扩大了可贸易的范围,深化了国际分工,更新了交易手段,改造了国际贸易的经济主体和经营方式,分化了国际消费偏好,使得国际贸易的成本和收益结构都发生了改变,从而深化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

目前,我国的出口结构基本实现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初级产品的替代转型。这种替代能够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但也蕴含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优势面临矛盾:一方面根据资源享赋,我国目前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这些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些优势还必须利用。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票赋和交易条件决定的静态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但比较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竞争优势是国际竞争中更具能动性的因素。

就我国的情况来说,我国对外贸易的生产要素基础由于长期历史和政治的原因,至今仍停留在以资源、劳动力要素为主的阶段,形成了粗放型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虽然电子商务所带来的贸易创新给我国带来了不少好处,如信息在国际范围内通过信息网络自由流动、信息处理的跨国传递和资源共享突破了一些国家、地区、行业和某些大型跨国公司对市场信息的限制和垄断,信息技术导致的这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消除了一些贸易及投资障碍,信息的公开性特点、平等获取原则使我国的对外贸易企业具备了与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竞争的条件及抓住世界市场的机会,为其创造了一个极好的发展空间,但也使我国原来具有的自然资源及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重要性降低,机遇和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