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本科网络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本科网络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本科网络教育

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

前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现在已经在各领域发展建设内广泛应用应用,并且已经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各领域在网络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专业人员需求量逐渐增加,在这种背景之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育所具有的责任就十分艰巨。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有关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修的一个课程,在整个教学结构内具有作用。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及技术繁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学目标与教学陈国脱节的情况,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改革就十分必要。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改革工作开展的前提,教学目标要是能够明确制定,教学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就能够明确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方向。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目标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网络基础应用、网络管理人员及网络有关科学研究。网络基本应用主要就是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知识及技巧进行了解,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及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资源;网络管理员主要就是能够对于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知识及技能进行了解,并且在某一个领域十分完善,能够独立完成网络规划设计及网络管理维护等等工作;网络科学研究不仅仅需要拥有十分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能够对于计算机网络理论进行深入习惯研究。

网络基础应用是我国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人员所必须具有的功能,并不需要接受系统的学习, 通过培训及自学就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技能。网络管理员及网络科学研究就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还需要接受过专业知识。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目标就是在对于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将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同时具备创新精神。所以,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育应该以培养网络管理员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围绕该教学目标所开展[1]。

二、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网络技术发展十分快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对于先进的网络技术机型学习,紧跟网络技术发展节奏。网络课程教师不仅仅需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我国现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所拥有的教师数量虽然较多,教师对于有关理论知识也十分了解,但是教师所拥有的教学经验十分有限。所以,笔者建议创建一支“双师型”教师团队,网络教学的教师不仅仅拥有专业技能的,还拥有过网络工程师职业资格。现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大部分都已经获得了网络厂商的认证,网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经常参与有关技术教育等等。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提高网络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能够了解教学重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于先进的技术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2]。

三、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按照教学目标及内容,灵活的将各种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工作中。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多媒体能够有效将图像、文字及动画全面结合到一起,所具有的形式较多,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十分便捷。网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全部教学之间,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课件。多媒体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将原本抽象化的知识以更加直观性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实际理解上面更加容易,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3]。

(二)利用各种工具软件辅助教学

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重点及教学难点就是网络体系结构所涉及到的各种协议,学生需要对于各种协议内所具有的字段内容及格式进行掌握,要是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了解程度有限,就无法将这个协议所具有的功能落实。但是网络体系结构各种协议知识十分枯燥并且乏味,正常情况下,教学质量都较低,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鉴各种供给软件,对其进行辅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于协议数据结构进行学习。

(三)重视案例教学法

网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需要对于专业知识进行掌握,还需要将能对于计算机网络问题实际解决方法进行了解。计算机网络课程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理论课程或者是应用课程,而是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所以,在对于教学内容设计上面,在提高对于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及工作技能重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对于网络工程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对于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也能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4]。

四、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对于学生实践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对于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实验教学不仅仅能够对于理论知识进行填补,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建设优良实用的网络实验室

学生能力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实践环境十分重要,实践环境是网络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按照教学目标及内容,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网络实验室建设计划,采购专业的网络设备及服务器,创建多种网络实验室,例如网络集成实验室、网络编程实验室。这种网络实验室形式不仅仅能够满足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实际要求,还能够满足科研需求[5]。

(二)利用虚拟网络实验平台

网络技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实验室内设备要求也越加严苛。高校所拥有的教学经费一般有限,实验室内设备更新速度根本无法跟上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实验室环境虽然十分优越,但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需要受到较多因素的限制,虚拟网络实验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将虚拟机应用到网络计算机教育内,学生通过计算机就能够创建虚拟网络环境,与主机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够完成有关实验。虚拟网络实验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进行网络实验训练,并不会对于网络设备情况担心,一个学生就能够完成对于网络结构设计及实验工作[6]。

结论: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在经过改革之后,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积极性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再也不枯燥乏味,教学环境十分愉悦,学生拥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能够显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也应该紧密与时代相结合,不断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石建峰,那仁图雅.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14,06:153.

[2]李学锋,郑毅,文松.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职业化教学改革[J].计算机时代,2014,10:59-60+63.

[3]汤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0:146-147.

[4]毛建景.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167-168.

篇2

关键词: 网络教育 统考工作 发展现状 对策

随着我国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教育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育部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教育的规范管理,提高网络教育的社会声誉,确保网络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网络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决定对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实行部分课程统考[1]。考试的对象是2004年3月1日(含3月1日)以后入学的高起本、专升本的网络学历教育的学生和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学生,考试科目包括《大学英语A、B、C》、《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A、B》和《高等数学A、B》八门课程,按专业划分了考试科目,只有统考科目成绩合格才能申请国家承认的学历。

统考工作开展几年来,考试形式、考试内容、报名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06年最初的纸质试卷考试到2008年部分课程实行机考考试,再到2009年全部实行机考考试,考试形式对学生来说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才能参加考试。从考试内容来看,统考课程的考试大纲在2005年、2007年、2010年、2013年进行四次修订,英语考试题库达到2万题,计算机达到1万道题,内容修改比较频繁。学生报名方式也从学习中心集体报名改为个人报考。这一系列变化给统考考点开展工作带来了较多的困难,需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一、山东省网络教育统考工作发展现状

山东省电大(青岛电大除外)从2006年开始承担教育部统考工作,最早有16家统考考点,经过几年快速发展,2013年发展为26家电大系统考点、1家奥鹏自建考点、1家高校自建考点共28家考点规模。本研究采用数据主要源于山东电大系统内数据,不包括奥鹏自建和高校自建考点学生数据。通过对山东历年统考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1.统考考生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基本维持在1万人左右。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参加统考考生人数总体的趋势是上升。从2006年3月的3981人快速增加到2007年4月的16398人最大值,2008年以后个别年份有涨有跌,2009年4月份以后基本上都维持在1万人左右,说明电大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本科学员的规模经过前期快速发展以后,近几年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表1 山东省历年统考考生人数一览表

图1 山东省历年统考报名人数一览表

2.报考学生的所属院校数目呈增加趋势,学生分布越来越分散。从表2和图2来看,报考学生的所属学校数目从2006年的26个增加到2010年的73个(包括12家地方电大),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下降到59家,是最低值,主要原因是网考委规定从2012年取消个人和集体直接跨省异地报考,导致跨省报名学员迅速减少直接导致所属院校减少。

从学生分布情况来看,前三名被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所学校所包揽,主要是由于山东电大全省招生开放教育,学生数量比较多;山东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所学校都属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在山东具有较高知名度,网络教育招生具有地区优势,学生数量较多。从历年三所学校的学生占当期考生数目来看,2010年之前都稳定在70%以上,2007年10月达到最高值85.14%,2010年12月以后开始下降,2012年9月降到最低值59.45%,究其原因是网络高校招生数目增多,以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为首网络高校在山东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降低了三所学校学生所占比例。

表2 统考涉及高校数量和三所高校学生占总人数比例一览表

图2 统考涉及高校数量和三所高校学生占总人数比例一览表

3.从历年各考点报考人数来看,济南、潍坊、淄博、滨州、德州的报考人数较多,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电大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招生人数位于前列。东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周围报考考点距离较远,报考人数也比较多。从表3 2010年—2013年的报考科目来看,大学英语B和计算机两门课程报考率为97%以上,大学语文和高等数学报考考生较少,说明参加网院高起本学习学生数量比较少,大多数报考学员是专升本学生。

表3 2010年—2013年统考各科目报考人数和计算机、英语B所占比例一览表

4.从表4和图3可以看出,全国的计算机和大学英语B及格率与山东省相比,总体走势是一样的,都是先下降后上升呈“V”字形,但是下降幅度大小不一,最近几年趋向与平稳变动,变化幅度较小。究其原因是考试形式变化和考试大纲不断修订,考试题库数量增加,对考生计算机水平有了更高要求,考试难度加大了。从数据上看,山东省英语及格率水平在20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以后低于全国水平并且差距再扩大;山东省计算机及格率2010年之前高于全国水平,2010年以后总体来看低于全国水平但差距较小。

表4 全国和山东省统考课程及格率一览表

数据来源: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提供历年合格率及山东省考试成绩计算得到数据。

图3 全国和山东(计算机和英语B)科目历年合格率一览表

二、山东省网络教育统考工作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山东统考工作经过七年多稳定发展,考点分布更合理,考试安排更协调,考试透明度更高,公平性更强。但是,随着考试形式变化和考试大纲不断修订,山东统考工作发展中面临着很多困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1.学生作弊手段越来越隐蔽,监考难度加大。自开展统考工作以来,学生违纪和作弊现象屡屡出现,从准考证作假到身份证作假再到U盘手机作弊,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高明。虽然网考委采取远程视频监控、身份证识别器和暂停常规的个人及集体跨省异地报考等措施,加大了替考处罚力度,但仍然有少量学生铤而走险,给老师监考带了难度。

2.学习中心老师统考辅导难度加大。随着考试形式改变和大纲不断修订,对于辅导教师来说,把握考试重难点的难度在加大,课程辅导资料更新越来越频繁。但是大多数辅导老师都是兼职教师,还有很多其他工作,投入精力有限,资源建设和更新频率往往跟不上教材变化。再加上辅导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参与网上教学的积极性不高[2],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老师辅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非法机构虚假宣传扰乱正常考试秩序。最近一些培训机构打着提供考题或者认识监考人包过的口号,引导学生通过捷径方式通过统考,导致部分学生赔了金钱还没有通过,耽误毕业的宝贵时间,也给各考点考试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三、促进山东省统考工作良好发展的对策

网络教育统考课程是否顺利通过关系着广大考生能否按时毕业拿到学历。因此,做好统考工作至关重要。要做好网络教育统考工作,需要命题单位、学习中心、考生及教育主管部门四方共同合作,确保考生的利益。

1.对于统考命题单位来说,题目难易程度决定大多数考生能否按时顺利毕业。因此,命题单位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出发,做到题目难度适中,尽量照顾大多数考生的利益。同时,也可以在职权范围内,提供给学生复习的大致范围,更好地让学生复习。

2.对于学习中心来说,本科学生统考是否通过,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顺利拿到毕业证进而影响到今后学校的招生工作,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长远发展。因此,让学员通过统考,教学辅导非常重要。辅导老师首先要把网考的情况和试题构成及难易程度给学员做详尽的分析和说明,帮助学员树立应考的信心[3];其次,充分收集相关的试题,把握网考核心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考生综合能力;最后,冲刺阶段及时通知学员参加考前模拟练习,让学生熟悉考试环境和操作步骤,节省考试时间,提高应试能力,争取最大限度地帮助考生通过考试。

3.对于考生个人来说,需要提高对统考课程的重视程度,把统考课程放在与学历课程同等或者更高的位置对待,通过积极参加学习中心老师辅导和网络提供资源学习,可以采取两门课程分开报考的策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抱着不考虑歪门邪道和不相信捷径通过的心态,踏踏实实认真学习,就一定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4.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需要为网络教育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部门应该从入口处就把好关口,实地对申报培训机构进行考察,不符合要求的机构坚决不予审批。对于已经审批的学习中心,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要求尽快整改,问题严重的应该立即取消资格。对于那些进行网络教育拿钱包过买卖学历或者扩大宣传误导学员的培训机构要严厉打击,妥善安置被骗学员,净化培训市场,保护合法守规矩的培训机构利益。同时鼓励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监督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曝光一起查处一起,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总之,统考课程只是网络本科学员拿到学历证书的一个先决条件,只要学员认真准备和学习中心老师精心辅导,就比较容易通过,能够顺利拿到学历,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通知[J].教育部公报,2004(5):21-22.

篇3

关键词:网络教育;认识误区;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83-03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教育是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时起,就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也饱受争议,并形成了观点对立的两大派别。一派崇尚网络教育,认为网络教育可以更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育目标。另一派则不认可网络教育,认为网络只是技术手段和传输工具,缺乏教育理论支持,不能实现教育目标。崇尚网络教育的派别主要是从事技术研究的人员,不认可网络教育的派别主要是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员。从网络教育的发展来看,存在许多投入了大量经费支持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网络教育项目。香港学者张伟远在《国外高校网上教学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剖析》一文中指出:“网上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错误地认为网上教学就是通过网络把现有的课程传递给大量学习者从而获得高利润;错误地认为网上教学是低成本的;错误地认为著名高校可以凭声誉把课程直销到世界各地而无需顾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者特征[1]。”通过对网络教育失败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对网络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明确人们在网络教育上的认识误区,找出有利于网络教育发展的因素,对于网络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

二、相关概念界定

在我国,远程教育一词来源于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是一种函授教育的教学形式,其教学传输的载体是磁带、光盘、视频、广播和电视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和互联网成为了远程教育学习的主要载体和传输媒体,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教育成为了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并被称为网络教育。国内学者认为,网络教育就是“E-learning”或“online learning”。国外学者认为,“E-learning”是强调电子化和数字化的学习,不认为“E-learning”就是远程教育或网络教育。对于“online learning”,国内国外学者的意见基本一致,认为“online learning”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网络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局域网。网上学习是“远程教育”的一种模式。皮斯库里齐(Piskurich,2003)在《网上学习手册:有效设计、实施及技术解决方案》一书中提出:“网上学习是使用计算机网络或者万维网作为传递或者媒介的学习[2]。”阿利(Ally,2004)提出,网上学习是学习者通过网络与学习内容、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交互。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学习支持服务,从而获得知识,并使经验得到增长[3]”。国内学者顾日国认为,网络教育从概念上讲,包括网上资源开发、学生获取资源、学生利用资源、学生生成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支持服务、对学生生成的知识和技能作评估与承认、质量监控与保障、社会对质量的认同等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而不仅仅是一种手段。网上学习并不等同于网络教育。简单地利用网络作为教学手段只能算是网上学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育。网络教育绝不是传统教育的网络化[4]。

本文中“网络教育”的内涵是:学生和教师在空间上是分离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是主要传输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通信反馈;学习以集体学习为主、个别辅导为辅。本文中的“网上学习”是指“online learning”。

三、关于网络教育的认识误区

1.关于网络教育适合人群的认识误区:网络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适合各类学习者

学习者的构成及学习者的特点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必须首先考虑的要素。如今,网络教育已经覆盖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领域,如高等学校有网络学院,中小学有网校等。学习者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其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决定着网络教育的成败。网络教育适合于成人教育,不适合于未成年人教育。从年龄角度看,网络教育适合20岁至45岁的学习者。学习者可以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在职成人学生,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专科学生、本科学生、研究生)在年龄、学习背景、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方面大致相同,而成人学员间的年龄、学习背景、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等差异很大。因此,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和在职成人学习者的网络教育应该是不同的。在职成人学习者对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需要非常明晰,通常结合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展开学习,寄希望于用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能来解决工作面临的问题。在职成人学习者追求学习的直接有用性和高效性,喜欢“边用边学”。他们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独立学习,具有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和社会阅历,这都是进行网络教育的有利因素。而未成年人(中小学生)的学习具有依赖性,缺乏主动的自我学习能力,不适合进行网络教育。

2.关于网络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数量的认识误区:网络教育可以同时培养大量学生

学习者的网上学习主要是通过网络课程及网络教学平台来实现的。现在来看,一门课程进行网上学习究竟适合多少学生尚无定论。参与网上学习的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一门课程在网学习的人数。如果是成人学习,学习者数量可以较多,而对于未成年人(如在校中小学生),人数就不能太多甚至不能采取网络教育的形式。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考核方式也会影响网上学习者的数量。对于像学历教育这样考核要求比较具体和严格的教育类型,网上课程学习人数不宜过多。更直接的制约因素不是来源于课程和学习者而主要来自网络教育本身。一门课程的学习完全靠学生在网上自学是不现实的,至少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每门课程都需要专业的教师进行辅导和答疑,需要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专业教师的数量限制了网上学习者的数量。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个教师在网上对50名同学进行辅导,其工作量就已经很大了。可以说,50人基本上是网上学习学生数的上限了。这样就可以推算出网络教育的班级规模最好不要超过50人[5]。增加辅导教师的数量、提高技术对于课程辅导的贡献率是扩大网络教育班级学生数量的有效途径。

3.关于网络教育成本的认识误区:网络教育成本低廉

成本是经济学的概念,是指生产一件产品的全部费用。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一名学习者,社会和学习者自身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可以计算的显性成本和不易计算的隐性成本。网络教育成本是否低廉,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得出“网络教育成本低廉”这样的结论,基本上是从网络课程制作的角度进行计算的。实际上,网络教育成本不仅包括网络课程制作成本,还包括硬件环境搭建、教学管理、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成本。国内外学者在网络教育成本效益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Greville Rumble将网络教育成本分为在线资源开发成本、在线资源传送成本、日常管理成本和基础设施成本[5]。美国马歇尔大学学者摩根(Brian M.Morgan)把网络教育成本分为技术特性成本、人力支持成本、行政管理成本、课程开发成本、课程教授成本、隐藏成本[6]。清华大学吴庚生、李海霞将网络教育成本分为开发成本、传送成本、教学与支持成本、日常管理成本与基础设施成本[7]。认为网络教育成本低廉者多是不了解网络教育的全部成本包括哪些内容。实际上,各高校网络学院及其他网络教学机构的主要投入是在硬件建设方面和课程开发方面。网络课程开发成本和传送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另外,网络教育成本与学习者的规模和数量也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硬件设施一次性投入后会随着学习者数量的增加而使学习者的平均网络教育成本降低。

4.关于网络教育质量的认识误区:网络教育比传统教育质量低

产生这样的认识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学习任务、学习动机、学习者特征、教学方法等都影响着教学质量。网络教育只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基本原理,恰当地使用技术和方法,其教育质量不会比传统的学校教育差,这一点从非学历教育(如企业职工培训)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证实。一些网络教育机构盲目地追求规模效益,忽视了教学质量管理,影响了网络教育的社会声誉。二是网络教育出现的时间短,社会对于网络教育的认识不够甚至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网络教育学历含金量低,以至于一些用人单位抵制和排斥网络教育人才。三是网络教育机构对于进入网络教育的生源缺乏严格的审查,网络学院的学生来源不能像参加高考的学生那样经过严格的选拔。四是网络教育提供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不能满足网络教育的需要。实际上,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不对等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5.关于网络教育时间、地点的认识误区:网络教育不受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约束

一些人认为网络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网上学习。事实上,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网络教育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但在当前的实际操作中还不能实现。网络教育学习地点的选择受到计算机设备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制约,这一点随着移动学习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和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会逐步得到解决。另外,学习者需要一个不受干扰的场所,家庭和办公室往往不能达到这种要求:有时因为接打一个电话,学习的兴趣和思路就会被打断,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会严重影响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网上学习者通常要制订一个完整的课程学习计划。这个学习计划一经制订,其学习时间基本上就固定了。如果因为突发事件或在学习期间受到打扰,计划就可能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完全做到网络教育不受学习时间限制其实也不现实。

6.关于网络课程的认识误区:大部分课程都适合做成网络课程

不是所有的学科、课程都适合进行网络教学。适合于做成网络课程的通常是学习内容中包含有大量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资源,学生在普通教室不能很好利用上述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的课程。对于那些只需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便可以掌握的浅显内容,不需要制作成网络课程。不能为追求网络教育的形式而将所有课程制成网络课程。这样做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不符合教育成本核算原则。只有适当选材、恰当使用,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功效。

7.关于网络教育与个别化差异学习的认识误区:网络教育适合个别化差异学习

网络教育中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对每个学习者的个人资料、学习进程、学习状态等进行跟踪记录。根据跟踪记录的结果可以为不同的学习者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提出不同的学习建议。但在对个体需求的满足和适应上则十分有限。一方面,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一般都由任课教师统一准备、安排,教师只能考虑大部分学习者的需要,不可能满足到每一个学习者的要求。一些学习者错误地认为网络教育可以实现针对每个学习者制订计划、单独指导。事实上,网络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于每个学生进行单独指导,更谈不上“因材施教”。通常教师只是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处理。网络教育中所谓的个别化差异学习通常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学习需要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例如,可以重复收看某段课堂实录或重复进行网上测验,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次进行浏览,合理调配自己的学习时间等。现阶段的个别化差异学习只能是在教学资源比较充裕的前提下,学习者的“各取所需”。

8.关于网络教育与自主学习的认识误区:网络教育可以实现学习者自主学习

我国现行的网络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网络课程及相关学习资源。教师制订课程学习计划,安排网上教学和学习活动。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定期在网上下载学习任务、上传作业、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学习资源包括视频、音频、动画、课件和文字材料等。如,教师上课的实录(视频),教师的课程讲义和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阶段性检测(文字)等。这种模式是一种有组织的教学模式,学习者的自由度较小。另一种模式是把课程的教材和学习光盘发给学生,光盘里包括教师上课的实录和相关的学习内容。学生自己安排时间来进行观看学习,并定期访问课程的学习网站参加社区讨论、答疑等。这种模式下,学习者的自由度很高,但是完成学业的比例不高。这种网络教育模式对学习者的自律性、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控制力的要求很高,一般的学习者很难坚持下来。大部分学习者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期间常常因为各种事情而间断学习,而临近考试的时候又紧张地进行学习,造成学习的效果较差。大部分网络学院采用第一种模式,学习者还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9.关于网络教育对学习者计算机操作技术要求的认识误区:学习者需要具备很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实际上,网络学习对于学习者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要求不高,通常只需要会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即可。如会访问学习网站、会下载和上传资料、会收发邮件、会文字聊天等。通常情况下,网络教学平台或学习网站都会有比较详细的操作指南和使用说明,学习者只要跟着操作指南的步骤就可以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在进行网上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一些网络应用技巧,如快速准确地检索需要的材料、有效地在网上与人交流沟通、避免网络冗余信息干扰、提高网上学习效率等还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论

网络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众多因素影响着 网络教育的成败,其中对于网络教育的认识是重要因素之一[8]。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网络教育的正确认识是网络教育成功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对网络教育的正确认识是有效开展网络教育并进行正确教育决策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张伟远,吴廷坚. 网上学习的发展和三大理论派别的形成[J].中国远程教育,2006(9).

[2]Piskurich, G. M. The AMA Handbook of E- learning: Effectiv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technology solution. New York: AMACOM.2003.

[3]Ally, M. Toward a theory of online learning. In T. Anderson & F. Elloumi (Ed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line learning. Athabasca University.2004.

[4]王一波. 解读网络教育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2 -08 -30 .

[5]汪琼. 网上教学成功四要素[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Brian M.Morgan. Is Distance Learning Worth It? Helping to Determine: the Costs of Online Courses [DB/OL].http: //mar shall.edu/distance/distance learning .pdf.

篇4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大学;继续教育;现状;挑战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上网人数仅次于美国,经常上网人数已达3000万,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已进入到了可以通过宽带上网的互联网发展新时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远程教育带来了新形式、新内容和新挑战。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网络及卫星数字通讯技术为支撑,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世界各国在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时都深刻认识到,学习资源的可共享性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对于网络远程教育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决定性意义,这种开放性的教育必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1、现代远程教育的全球趋势

新世纪,各国政治家都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现代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共识。为迎接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的挑战,各国政府对远程教育备加重视,并制定专门计划加以支持、实施。

英国政府计划在2002年底以前,建立全国教育网络,使全国的学校免费与因特网相连,给每个学生配备电子邮件地址。英国政府还把1998年定为网上教育年。至今,英国全国各级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学校。美国的远程教育发展迅速,正在实施第二代Internet工程,加快网络运行的速度。前总统克林顿要求在2000年以前把信息高速公路通向每一所学校、教室和图书馆,通向每一个儿童。他在演说中表示,要使美国每一个儿童8岁进能够独立阅读网上信息,12岁能借助网络学习,18岁能够上大学。美国政府近年来用于网络教育的开支每年高达100-200亿美元。美国的网络大学有300多所,80多所大学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得学位。日本文部省1994年制定了一项5年计划,到1999年,日本公立小学两个人拥有一台计算机。到2001年所有的中学,2003年所有的小学将全部上Internet网。1996年,文部省又提出了21世纪媒体技术的发展报告,要求在大的研究机构充实网络和远程教育设备。目前,日本已经拥有20%的光纤网络,到2010年,100%的日本家庭都将可以访问高速、高效的多媒体业务。法国教育部制定了为期两年的紧急培训计划,即从1998年秋季开始,在各培训学院对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有关培训,以便引导儿童能够提前熟悉网络,使教育能够提前实现现代化。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拨出专款初稿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总统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1届年会的开幕式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多媒体超级走廊,这是一个完整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计划。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展了远程教育。远程学习既支持一般的课程,也支持系统的高等教育学习。两国的教育部门都买断了加拿大开发的Wab-ct教学管理平台,供学校免费使用,极大地推进了以网络为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1]。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2、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

我国远程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函授形式,第二个阶段是广播电大形式,第三个阶段即部分高校试行开展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多媒体技术学习的远程教育形式。教育部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指出:“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重点支持并加快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建成一批网络学校。”

1994年,我国开始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1999年1月3日,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我国网络大学教育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已经由最初教育部批准的4所院校(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发展到2002年4月的67所。目前网络教育主要分5个层次:一是“研究生课程进修”如清华大学等高校提供这一层次的教育,主要针对已获得普通高校或成人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二是“专科起点升本科”,绝大多数的试点高校提供这一类型的远程教育;另外三种形式分别是“第二学士学位”、“高中起点攻读本科”和“专科”。在专业设置上,多集中在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学科上。从教育模式的应用上,网络大学所采用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远程实时授课模式和远程课件模式两种。前一种模式可以简单表示为:直播课堂+网上自学课件+讨论答疑+教学站辅导。后一种模式则可表示为:自学课件+网上讨论答疑+教学站辅导。在学制上,主要实行弹性学分制[2]。

截至2001年底,已开设8个大类51个专业,组织了近300门课程和一批素材库、案例库,网络教育的覆盖面已达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校生达24万余人,教育部投入资金达3.6亿元,社会投入资金达10.7亿元,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建设[3]。

3、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开展起来,但历经四年的发展,网络教育给人的总体印象,无论从社会效果还是从整个产业的发展来看,并没有占据远程教育的主体地位,与预期目标相差较大。网络学院的招生计划并没有显示出远程教育的特色,而是成为全日制招生计划的补充。不少试点高校只是流于远程教育的形式,其教学计划、内容、形式和教材选用都与全日制面授教学没有本质差别和改进,而学费却是全日制的两倍。

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以下挑战:

(1)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仍需继续建设。尽管教育部已经组织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专家组,2002年4月还下发了有关现代远程教育的文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核心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日前也由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制完成,由教育部9月23日在京宣布,但对于一个新生事物,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仍需完善和补充,以此来规范网络大学的教学行为,保证网络大学的教学质量,提高网络大学毕业生被社会认可的程度。

(2)经费投入不足和相关的师资力量不足仍是困扰网络大学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只有清华等少数大学实行了远程实时授课模式,大部分试点院校实行远程课件模式,教学上仍以面授为主。这就要求我们多在融资渠道上下功夫,如同国外和国内的网络大学和互连网运营商加强合作,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如“网上人大”的建设。在对外合作上我们需加大合作的范围和力度,但各开设现代远程教育的院校应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远程教育模式,不要都是一个面孔,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远程教育形式上,我们提倡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网络大学要加强对现有教师计算机水平和网络应用水平的统一培训,建设一个科学的现代远程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3)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学科布局和教学课件的建设上仍需加大工作力度。在学科建设上,由以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向以多学科共同发展转变,调整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的关系,科学地做好学科规划工作。在教学课件的建设上,不局限于远程教育学院本身,可以和其它学院共同开发;不局限于一所学校本身,应加强和其它远程教育学院和国外网络教育学院的合作。目前,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使用的管理软件多,来源复杂,同一类软件也有多个版本,且互不兼容,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大多数管理软件的设计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稍有变化即难以使用,造成一些软件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大多数软件的应用局限在单机或小型局域网上,缺乏在大型网络如办公网、校园网、城域网、互联网上应用的软件。我们要减少重复建设,协作开发丰富的高质量的网上教学资源、试题库及网上测试系统,保证网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并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形式和运行机制,形成网上教育资源建设的滚动发展机制,促进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4)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问题。在网络的建设中,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具体情况,局域网的建设要同外部的因特网相适应,相协调。这方面我们有些负面例子:如内蒙古的一所高校,1998年投入700多万元建设校园网,但是却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原因就是完善的校园网与外界的通道太窄,与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带宽是64K,与中国电信的带宽也仅2M,造成“信息孤岛”,与外界交换信息困难。这要求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有整体规划的概念,这样才能保证局域网发挥应有效果。

(5)在校园网的具体建设中,还要注意基础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网络应用建设和信息人才建设共同发展。所谓基础建设就是对学校的需求进行认真分析,提供一套完整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其需求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基础建设中既要保证与外界的畅通,又要保证整个方案适合实情。信息资源建设要求我们做好各种信息库、教育资源库、图书库等的建设和更新,否则,网络信息会成为“无源之水”。网络应用建设要求我们要实现在线课程管理、在线答疑和考试的功能,要建设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要将整个学校管理和信息传送、信息在互联网上实现。信息人才建设要求我们建设一支掌握硬件维修和软件开发维护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在校师生员工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的培训,使全体师生都能熟练掌握上网技能。

篇5

(一)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促进网络教育逆势发展

纵观几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总是伴随着严重的“就业危机”、“人才饱和”和“文凭贬值”等问题的出现。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失业,这些有过工作经验的待就业人员,需要知识更新以获取社会竞争力。同时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700万左右规模进入就业市场,这类人群,有很好理论知识和工作激情,但缺乏实践经验,需要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社会对高校再教育提出更加紧迫的需求。经过多年的高校扩招,多数大学教师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再者传统大学硬件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扩招更多的学生。这些现实情况迫切需要利用网络技术来突破传统大学的限制,把学校扩展到家庭甚至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让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都有条件和机会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

(二)网络教育便于扩大知识的传播范围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而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教育。同时,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非常明显,如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在教育投入方面明显要大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在教育的投入明显大于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虽然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了贫困地区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比例增长10%,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间的不公平分配现象依然存在[5]。网络教育通过网络传输教育资源,是弥补这一不平衡的重要手段。

(三)网络环境和网民基础的改善,促进了对教育观念的改变

经过最近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跃居世界前列,无论是固定网络的规模,还是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都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加大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刺激经济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3,776,909Mbps,半年增长率为10.9%,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相比2013年底上升2.4个百分点,首次超越80.9%的传统PC上网比例,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6]。这些都将大大促进人们对教育传统观念的改变,从而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顺势抓住机遇探索适合国情的网络教育长效机制

(一)扩大网络教育的开放程度,保障网络教育质量

开放性是网络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坚持开放,扩大办学的开放程度,是加速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网络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教育质量是衡量一种教育形式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社会对其的公信度将决定网络教育的生存。因此,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充分运用宏观调控和评估监督等手段,保障网络教育质量,提高网络教育学历的社会公信度,进而从学历层次、专业范围和规模等多角度、全方位地扩大办学程度。同时积极推动网络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形成以现代教育为手段、社会教育为载体的全方位开放的教育网络体系,以满足自主化、终身化学习社会对网络教育的需求。

(二)加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在以终身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型社会,教育正在呈现出合作化趋势,高校与高校的合作,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国际间的合作……合作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是时代的特征,大势所趋。我们应当看到,高校作为知识和智力最密集的基地和中心,有着独特的人才资源优势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各种条件限制培养人数有限,教育成本较高;二是高智商的教育力量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与此同时我国的网络教育却因为缺少优秀合格的教师队伍而举步维艰,把普通教育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实现两种教育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又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真正发挥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这将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扩大教育的规模与范围,提高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使更多的人接受素质教育[7]。

(三)调整网络教育的办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层次化

目前我国网络教育基本上是以学历教育为主,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等客观实情,导致我国的网络教育层次较低,无法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随着金融危机压力、国际竞争加剧、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人们对终身学习需求的提高,劳动者对知识更新的要求将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办学模式和办学层次,大力发展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使网络教育的低端、中端和高端分层,实现人才培养的层次化;同时应加大新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并根据实际发展要求,积极探索网络教育的创新模式,学分制学习、课程包学习、资格认证学习、职业技能培训学习……满足社会不同类型人群对学习的要求。

(四)推进网络教育的产业化进程,规范市场化运作

经济市场化必然引发教育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网络教育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经济市场,拥有了发展契机,具备产业化的条件;同时,网络教育产业化、规模化既是全球教育竞争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而且网络教育自身产业化、规模化,唯有如此,才有可持续的发展计划和投资目标,才能开发高质量的课程和高效的学习支持系统。因此,产业化、规模化是中国网络教育的必然趋势[8]。但是,在产业形成的初级阶段,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业界和消费群体对这一领域的概念和模式都比较模糊,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也没有及时到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网络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要大力推进网络教育的产业化进程,就必须借助政府政策的鼓励和引导,在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宣传的力度,把网络教育的观念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融合在一起,让消费者了解网络教育、从业者认清投资方向,从而保障网络教育的规模化运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网络教育产业必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

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实践与探索

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自2002年教育部批准我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来,网络教育学院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依托学校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经过多年建设,网络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但形成了高水平的网络硬环境,也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模式等软环境;不但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各类应用人才,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支持学校的发展。

(一)高水平的网络教育硬件环境

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教育科研网的节点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国际一流通信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同时网络学院专线连接了电信、网通、联通主流网络,让每一个远程网络用户都能流畅使用我校网络课程资源。网络学院建立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网络教室,拥有千余台计算机、配有液晶投影机、视频展台等多媒体设备;成立了拥有50台开发机的教师工作室;建立了20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远程多媒体教室,配备有集中控制的全自动多媒体平台、投影仪、实物展台和计算机等;建立了我校现代远程教育的课件制作与传输系统;建立了两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能集中控制并进行网上实时传输的直播教室;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课件制作室,作为网络教育学院课件制作基地;建立了集网络课件点播、VOD点播、视频实时录制、视频广播于一体的远程教学系统。这为网络教育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网络化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聘请校内优秀教师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并为网络教育学生安排网上辅导及必要的面授串讲辅导。同时电子资源建设颇具规模,截至2013年底,共引进国内外网络数据库系统74种,包括148个数据库,并通过Internet连通OCLC、DIALOG、BDS等国内外大型联机系统,已建立起一个以电子信息及相关学科领域文献为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2013年新引进EPS、超星视频、世纪中数图外文电子书、SAGE回溯期刊等,电子文献资源总量已达770G,为我校网络教育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电子资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站式检索和资源保障。为了避免资源建设的重复性建设,我们积极与其它高校合作,加强交流合作和资源的共享,积极探索学分互认的建设机制,为学生学习创造更为完善的环境。

(三)灵活的学习模式

早在2001年建成了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教育网(),向社会开办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起点本科、专本连读和专升本的高等学历教育以及研究生班教育。学员选择相应的授权学习中心报读网络教育,采用网上学习、网上作业、网络答疑辅导、业余时间面授串讲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工作学习两不误。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泛在学习(U-Learning)的普及和实现,网络教育平台已经转变为必不可少的第二课堂。新兴信息技术如QQ、微信、微博的使用使师生交流方式更灵活。根据网络课程和专业,老师可以建立培训微博、开通微信公众号,咨询QQ群等,将参与学习的学生组织在一个网络空间。这些工具可以存储老师的内容让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时、非实时的交流互动,这样的网络空间把分布在四面八方的学生组成一个圈子,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交友功能,让网络空间具有人情味,同学之间更具有归属认同感,形成一个良好氛围,提升学习效果。

(四)极具特色的专业学科设置

我校已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打造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特色学科,以工为主,理工渗透, 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理工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等;文史类:会计、市场营销、商务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经济管理类: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项目管理等。这些都是我校具有优势与社会需求量大的学科,教学团队稳定,学习资源丰富,学生有良好的就业渠道和薪酬待遇。

(五)多途径的办学规模

经过多年的布局选择,电子科大已经在全国25个省市设立上百个学习中心、3个直属教学班,在校学生数以万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各类应用人才。学习中心是根据生源分布情况在当地征集具备教育能力的法人机构。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并经我校亲临考察软硬件资源符合办学要求后,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地省(直辖市)教育厅审批备案,办理相关手续后就可以进行招生录取工作,并组织平常的学习、辅导、考试等活动。

四、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本科高等院校;网络教育资源

一、网络教育现状及分类

网络教育早已不是新鲜事,却依旧是教育界不可忽视的潮流,网络教育资源作为比较成熟的教育教学资源已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公认的有效教育过程。当今社会,无论是幼儿园、中小学、各类职业院校或者本科高等学校,还是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网络教育的辐射。网络教学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由于其方便、快捷、冲破时空局限等优势吸引了不同环境、不同要求的人逐步融入进来。学习者们根据自身的需求轻松地在互联网上敲入关键字,相关的网络教学课程及相关资源便瞬间呈现在屏幕上。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答案,或者预习扩展新知识,或者复习补充查缺补漏,或者与来自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的学习者、教师、专家沟通与交流,通过网络教学资源摄取知识,实现自主性学习的目的。与此同时,网络教育资源的构建者或设计机构除了可以从中获取利益外,对于设计教学资源的教师也完全可以自己搭建合理科学的网络教育平台,高效整合特色网络教育资源,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能通过与学习者的交流,了解到访问者的需求,不断更新、构建更有吸引力、更科学的网络教育资源框架,全面提升自己对于网络教育的认识和设计构建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教育资源现状调查

当下,面对不同学习层次和年龄,提供给学习者的网络教学资源形式多样,层出不穷,但看似非常丰富的网络教育大潮中却隐藏着种种危机。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及优化同样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研究的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应用型教育为主的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目前完全适用于应用型本科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及资源并不完善,为了深入了解目前应用型转型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对网络教育平台及资源建设等相关方面的了解和认知,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问卷并进行调查。

(一)问卷设计及调查

设计“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调查向本院学生下发并收回有效答卷309份。

(二)数据归纳与分析

从收回的有效问卷中,我们针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数据显示,这次参加问卷调查的计算机类、电气类等理工科学生约占98%,而文史类大学生参加比例仅占2%左右。而对于其他问题,我们从答案中提取了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关于学生对网络教育的认知度调查

约有84%的学生了解网络平台,7.4%的学生非常了解,而余下8.1%并不了解;而309人当中有78.64%使用过网络教学视频或平台,21.36%没有使用;经常使用的比例占14.56%,只使用过几次的占75.08%,根本没使用过的占10.36%。由上述几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接触和使用网络教育平台或资源的时候,一部分人虽然听过、见过,却没有深入地使用过。也就是说,现在的学生对于网络教育的真谛不了解,最多只能说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对于网络教育教学的了解程度可能仅限于“网络教育就是网络上存在的一些谋利的网络软件或者网络平台,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查找作业或者试题的答案”,“而所谓的网络教育资源就是这些平台上呈现或者说罗列在一起的文稿、PPT、图片、声音、视频等”。对于网络教育,学生们只看到了最表层的现状,对这种高效的教育过程的精髓基本不了解或者根本不了解,更不用说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构建有什么要求或者憧憬。

(四)本科学生接触网络教育的途径调查

对于了解和接触网络教学的途径,有60%的学生是自主通过网络搜索感兴趣的网络教学资源,28%的学生通过校内教师的提供和推荐,8%的学生依靠查询学校的网络教育资源库,而剩下4%的学生则是相信有经验的同学的推荐而接触网络学习,而从另外一个问题的回答上可以看出76%的人对网上教学资源感觉基本满意。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和学校所能提供给学生的有价值或者吸引人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不多,学生在校内接触的网课或者网课资源并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这种情况给教师和学校提出诸多课题:什么样的网络教学平台才是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需要的?什么样的网络教育资源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框架才能真正达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

(五)本科学生对网络教育接受程度的调查

有69%的学生喜欢网络教育;89.64%的学生觉得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对网络教育过程本身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60%~62%的大学生接受并喜欢在课堂或者课外利用网络教学。这说明本科院校的学生们对于好的网络教学平台及资源还是非常期待的。

(六)关于本科学生对网络资源期待度的调查

针对本科院校学生的网络教育资源可能很多,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殊性使得该院校的学生不单是本科学生,还要着重在应用上发展和深造。这就要求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整合。从后面问题的答案中,我们得知学生们对当下网络教育资源现状“表示基本满意、无问题或无效回答”共77项,约占25%,其余回答中大多数学生反馈对于网络资源平台中很多感兴趣的课程或者知识搜索不到,网络资源课程范围小、内容有限、分类笼统不细致,“资源的整合度不够,有一些资源它会分散在各处需要你到各个地方去寻找,检索不方便,资源不全面”,“应该逐渐更新,有的视频现在都不适用了”,“资源更新不及时、尖端知识的网络学习资源少,平台设计不吸引人”,“提供的需要不够精确”,“缺少完整的系统化教学体系”。而对于网络教学资源中的课程讲授情况,同学们普遍反映课程授课语速不适中,无法互动,还是讲理论知识的多,实践动手的教学资源少,不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希望教师或者资源整合者可以根据应用型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实施活动、构建特色教学资源;好一些的课程资源绝大多数要付费,而且限制太多。同时,大多数使用过网络学习平台等教学资源的学生反映:对于他们喜欢的网络教学资源,不仅能用电脑端,而且也喜欢使用手机APP软件形式,希望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资源涉猎面广、更全面、详细,特别是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有更多的实践操作或者讲解,使学生简单、便捷地进行全方面的学习。

篇7

【导语】北京专升本考试频道了解到,北京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考试科目北京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一)高起本: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二)高起专: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三)专升本: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考试形式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统考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考试科类 考试科目 录取类别 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理工类经管类农学类医学类校考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附件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旅游管理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法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生物科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电子信息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服装设计与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工程管理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交通运输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 高等数学;2. 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土木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口腔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临床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护理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麻醉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药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医学检验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医学影像学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针灸推拿学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中药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动物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动物生理学、遗传学);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北京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北京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北京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统招专升本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本科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派发本科就业报到证。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有别于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等非统招学历。

篇8

【导语】贵州专升本考试频道了解到,贵州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考试科目贵州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一)高起本: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二)高起专: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三)专升本: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考试形式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统考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考试科类 考试科目 录取类别 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理工类经管类农学类医学类校考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附件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旅游管理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法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生物科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电子信息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服装设计与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工程管理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交通运输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 高等数学;2. 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土木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口腔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临床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护理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麻醉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药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医学检验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医学影像学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针灸推拿学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中药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动物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动物生理学、遗传学);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贵州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贵州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贵州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统招专升本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本科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派发本科就业报到证。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有别于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等非统招学历。

篇9

【导语】甘肃专升本考试频道了解到,甘肃专升本考试是大学专科(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学习的选拔考试的简称,是中国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考试科目甘肃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一)高起本: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二)高起专: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三)专升本: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考试形式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统考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考试科类 考试科目 录取类别 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理工类经管类农学类医学类校考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附件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旅游管理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法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生物科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电子信息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服装设计与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工程管理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交通运输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 高等数学;2. 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土木工程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口腔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临床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护理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麻醉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药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医学检验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医学影像学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针灸推拿学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中药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动物医学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动物生理学、遗传学);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甘肃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甘肃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甘肃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统招专升本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本科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派发本科就业报到证。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有别于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等非统招学历。

篇10

关键词:校园网 教学资源 资源库 信息化

校园网是教职员工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一个平台,是现在网络环境下不可或缺一个构成一般包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流资源。硬件资源包括计算机机房、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等,软件资源和信息流资源方面,校园网系统可以由网络办公管理系统、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等组成,使校内的教学、科研、办公和管理都有了网络环境,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

一、硬件资源

我校校园网目前有网络服务器五台,分别是三台HP高档服务器、一台镜像服务器和一台磁盘阵列。分别为:联网用服务器,提供DNS服务;网站WWW服务器,提供学校网页、各教研组和师生网页;数据服务器,提供FTP文件传输服务、视频服务和在线播放等服务。

校园网主干采用光纤连接,实现百兆桌面的快速以太网架构,办公楼、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等都接入宽带网。网络拓扑结构如下:

二、软件资源

校园网的教育资源主要来自:校园网上的资源库、因特网上的各类资源库和分布在因特网众多网站上的资源。

1、校园网资源库

2、网上教学资源

3、教育资源的分类

教育资源分为:资源素材层、资源管理层和资源应用层。

(1)资源素材层分为音视频、动画、图文等CAI素材,电子教案、教学案例录像、实验操作录像,各类习题、试卷电子文档,教育论文等。

(2)资源管理层分为资源系统与权限管理,资源分布式自建管理,资源建立与、等

(3)资源应用层分为基于资源的网络课程制作,资源分布建设与应用评价,资源应用分析与个性化服务等

4、教育资源的使用

教师使用的素材库包括:学科素材库(mpg视频、avi动画、jpg学科图片、wav配音)、同步教学(高中各学科各章节知识点同步的教学、知识要点、教学辅导、教案、练习测试等)、教研论文库(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验、素质教育等)。

学生使用的素材库包括:学科知识博览(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美术、计算机等学科相关的知识资料)、课外百科(军事、科技、天文、书法、医药保健、汽车、生活常识、娱乐游戏、日常礼仪、纪念日节日、国家与国旗、文学、艺术等丰富的课外教育资源)、通用音效库(midi库、人类、动物、按钮、开关声、工具声、公共场所、交通工具、警报、军事、卡通、乐器、日常生活、音乐、游戏等)。

三、教育资源的建设

具有了上述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功能,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有机结合,成为现代教育中一大亮点。

1、购买国内教育资源库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资源的产品越来越多,我校购习了多套计算机辅助教育软件、清华广信资源库等。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库很多,现列举以下几例,供有关学校参考。如:K12教育资源库、K12智囊教育资源库、K12学科资源库、K12建库王、K12分布式建库王、K12网络课程制作平台、K12信息技g教育资源库、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CNKI基础教育知识仓库、真源多媒体教育资源库&平台、清华同方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库和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库等。

2、建立有关网站

依照学校的业务,利用校园网满足学校的管理、备课、教学、学习、Internet远程教育的需求。我校专门建立有关子网站,供校园内师生共享资源。分“备课子网、教学子网、学习子网和管理子网”等。

①、备课子网。在备课子网主要满足教师的备课需求。教师用来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资料查询、多媒体资源汇集、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等工作。借助于备课子网,还可以共享并借鉴共享网上教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手段,丰富、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②、教学子网。教师利用计算机信息设备手段,进行计算机课堂教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形式丰富课堂内容;通过网络,教师实时抽调网上课件资源。利用信息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扩大信息来源范围和信息量,传递给学生大量的知识、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③、管理子网。使学校管理人员有效收集校内校外信息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有效掌握学校的各个方面的状况,并为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决策提供极大的帮助。借助于相应的管理软件,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随机干扰,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3、自建教育资源库

对我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收集的教研论文、学科教案、说课教案、备课参考、课堂教学心得、试题库、教学用多媒体和网络课件、课外知识和竞赛辅导等有关素材收集起来,加以整理、分析和删除部分重复资源,以网页形式供师生调用。

在校园网上建立论坛和聊天室,开设心理辅导站、学习交流园地、教师网上答疑等栏目,开设校长信箱和家长信箱。

四、资源库建设中的几点说明

1、各软件公司各做各的,造成许多资源的浪费和不对口。

软件公司在开发各种教育软件时,聘请了许多教育专家和计算机专家,但可能是第一线的教师比较少的缘故,生产出来的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出现类同和与教材不相符的现象。往往看上去还可以,到实际用时却用到的东西很少。

2、软件公司的开发周期长。

目前教育资源库的内容大多以教学用素材为多,而提供基于校园网的教育资源却很少。教材的更新也给软件开发商带来了不便,开发周期长,带来很多负面现象,由于跟不上教材,甚至有的教师不愿意用。

3、资源开发要做好总体规划,要抓好资源的审批与工作。

我校在进行网上教育资源的建设,以“整体设计,分工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为指导,避免重复建设,保障教育资源的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建立资源库内容的严格审批制度,使得教育资源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2008。

2.《计算机辅助教育》,何克抗,高等教育出版社。

3.《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计算机研究中心。

4.《中国电化教育》,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2000。

5.《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育技术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