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线上课程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线上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通过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特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歌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的有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彝族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的特点和丰富的音乐文化,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音樂,如:蒙古族民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宽广悠扬,声音要求粗犷。藏族民歌活跃热烈、朴实优美,声音要求自然流畅等特点。又如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起共鸣,其中我们非常了解的歌曲《桔梗谣》、《阿里朗》等,在学习时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聆听自己体会和总结歌曲特点,慢慢的增加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
二、构建开放课堂,拓宽地方音乐文化教学时空
新课程理念倡导构建开放性课堂,对于地方民族音乐教学来说更需要从多方面创设开放性教学,这种开放主要是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和实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唱多首歌曲来提高学生对家乡文艺感性认识,并能对所学歌曲进行分析,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要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让学生交流互动,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做演员的荣耀和做评委的自豪。
结合第二课堂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民族乐器和民族歌曲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开展培训和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学校还应邀请当地民间艺人到学校为师生献艺,让学生充分与民间文艺接触,感受来自身边的原生态音乐作品,让心灵在纯朴的音乐中得到净化,让情感在浓郁的地方文化中得到熏陶。
民族文艺的根在农村,魂在大自然,只有走进村野才能领略到民间文化的灵魂。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深入村庄,组织当地的学生一起体验在山野放歌的感受,放开嗓子对唱,含着号子劳动,让歌声在山间回荡,让情感在田园间跃动,享受那种一山歌起千山唱,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感受,这种不是教学胜似教学的效果岂不比课堂教学要好的多。
三、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多样拓宽音乐教育的渠道
绚丽多彩的民族器乐和大批优秀的民族器乐曲,长期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据我所知,现在的学生,学民族乐器的少,对民族器乐曲更是知之者不多,因而才会出现不知刘天华只知刘德华的那一场景。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开辟民族音乐专栏,对民族音乐进行系统地介绍;成立民歌兴趣小组;全校掀起中华卡拉OK民歌大家唱的热潮,班班有歌声,人人唱民歌,通过这些活动,更充实了学生的精神食粮,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民族音乐。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组建一支民乐队,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的兴趣。试想,如果一所学校组建了民乐队,那对学生学习民族音乐该有多大的促进呀!他们会为自己是一名民乐队队员而感到自豪,对全校的学生也会产生很大的磁铁般的吸引,更使得大家对民族器乐的认识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四、演唱与律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都有歌善舞的特点,他们的音乐律动感和舞蹈性都很强,而且各有特点,因此我在上课时除了让学生学唱之外,也让学生们学一学他们的舞蹈动作,我感觉这样对深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特点会有很好的作用,例如在学唱维吾尔族歌曲《哇哈哈》、《青春舞曲》中就可以让他们戴上小花帽敲起手鼓,模仿学习一些简单的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又如欣赏《赛马》时学生就可以边听边律动,学生如醉如痴模仿二胡演奏,模仿骑马奔驰,表演蒙古族舞蹈等,学生非常兴奋,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律动中体会了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愉悦身心边唱边舞,在这样特定的音乐情景中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
五、开展主题活动,为展示地方音乐文化搭建平台
民间音乐文化是群众艺术,传承她需要全民的力量。营造学习、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气氛对宣传地方文化非常重要,开展地方性文艺汇演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艺术加工把群众艺术搬上舞台,邀请家长和社会人士观看学生的表演,使传统音乐艺术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这样不仅活跃了群众艺术,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篇2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小学数学; 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20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135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他特别强调教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已经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尽管一线教师对它有了一定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如内容选择无从下手、活动组织力不从心、教学重心有失偏颇等不少问题,因此,设计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时要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2001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它是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是指导教材编写、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课程标准》较《大纲》新增加了综合和实践领域。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设计与研究课题研究目标一是摸索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二是通过研究引导教师形成理论扎实、教风朴实、严谨有效的课堂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本校数学课堂教学特色。三是在研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精神。
教师在课前设计时,要认真研读教材,搜集资料,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明晰训练重点,同时,在学生明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活动环节,放手不是不管,而是在关键方向上把握。
一、创境导入,激情引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着眼于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时,先用课件播放了这样一段视频:“学校要开运动会了,六年级五个班选出的5名运动员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参加跑步比赛,运动员们谁先跑完自己的跑道一圈谁就获胜。”教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都说这样不公平。一段视频,创设最佳数学情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二、改编内容,突出时效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现行的小数教材很多地方还经常出现很久之前的统计信息,内容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当今最具时代特征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及时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时效性。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现代科技,改变传统的教材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比如,在教小学数学《简单的统计》时,事先我用手机、数码相机拍摄了一些当今最鲜活的教学素材,然后将所拍的图片或视频存入电脑的“共享资料包”里。上课时,我打开“共享资料包”,一幅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身临其境的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统计研究。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大发。
三、动手操作,感悟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体验、探索、实践,使数学课堂教学获得生机。
比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察物体》时,教师先用课件出示若干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然后让不同的学生随意拖曳,搭出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然后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每个立体图形,再将从正面、上面、左面将看到的图形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保障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学生的兴趣高涨,这比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要好得多。还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中,要求教师利用七巧板教会学生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等现象。教师可让学生在一体机上通过移一移、转一转的方式尝试变换图形,将七巧板平移到相应位置,最终让学生知道平移和旋转是图形运动的两种主要方式,这两种运动方式只改变其位置,不会改变图形大小,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寓教于乐,培养能力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贯彻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80-02
新课程改革在神州大地已进行了十几年,我们的数学课堂与之前相比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改革的年代里,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具吸引力,更加高效,一直是一线教师们钻研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践行新课改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那么,具体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总结如下,望与同行共同切磋进步。
一、加快教师角色转变
教师在旧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直扮演着高高在上的领导者的角色,教师要求学生如何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师生关系不是平等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扼杀。新课改后,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转变自身的角色。
首先,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研与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必须做好的功课。在工作中,教师要在认真备课的同时加强教师用书的钻研,在书上批注,做到每个知识点严抓细扣,准确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体现备课的实用性。上课做到精讲精练,巧讲巧练。抓住根本,讲求实效,重视数学基本功训练,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在学生当疑之处设疑,以求启思,在学生有疑之时点拨,以期寻得答案。教师要使学生会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同时,以有趣的教学形式去吸引学生的探究,让学生爱上学习。教师要学会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需要在学生独立思考时引领一下,在小组学习时检查一番,发现情况后及时引导。
最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既不能采用包办的方法去解决,也不能袖手旁观,要将自己扮作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平等地商议如何进一步去探究,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学”,以期达到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打造出高效的课堂,课堂40分钟是不变的,在时间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是向课堂要质量。这就要求教师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的联系和衔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力争做到每堂课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引导得当,学生钻得起劲,课堂氛围活跃而有序。要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数学课堂上还要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以便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我们讲求的素质教育并不是要看学生会做多少习题,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数学课堂上,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总之,在教学中一定要把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例如:在做练习时,我们会遇到一些半图半文字的习题,我就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运用所学来编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遇到题目较长或是较为复杂的习题时,我教给学生解决这样的题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为了提高二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我还利用每节课的前3至5分钟举行口算练习擂台赛,让同学们在乐趣中达到口算的熟练。又如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理的,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呢?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学具来辅助教学,把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过渡到乘法的意义上去,有效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大班教学中,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位成长环境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呢,所以我们更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我们所实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教学中,特别是对于学困生,一定不要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面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在教学中要注意降低难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课堂小组讨论时,教师分组要科学,优差搭配,最好是一个优生帮带一个差生,课上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中采取灵活的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同桌间相互交流,达成共识,让学优者找到成就感,让学困生及时跟上大家的节奏。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因人制宜地进行辅导,对学困生的进步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赞赏,对学优生要让他们成为学习探究的开路先锋,大力拓展他们的数学视野,达到共同走向优秀的目标。
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方方面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力争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因不懈探索而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化 生活中感知 生活基础上建构 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现实生活离不开数学,小学数学内容绝大多数和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因此,数学教学应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基于以上指导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笔者从以下方面重视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1 教学方式生活化。
1.1 课前收集生活中的数学资料,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小学数学虽然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但小学生生活经历缺乏,有些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前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如“折扣”教学,首先让学生观察并收集生活中购物的促销广告;“百分数”的教学结合农村实际生活,了解粮食实际收成占预计的百分比,用种子做发芽实验统计发芽率,记录出勤人数统计出勤率等,有了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及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学生上课放得开,积极参与的建构过程,这将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
1.2 课堂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通过学生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是教学的“灵魂”。小学生虽然认识有限,但许多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已有体验,在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用生活经验理解教材内容,自主建构知识。例如: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简便运算”时,利用平时购物付款“付整找零”的经验,设计了如下环节:第一,老师上次买衣服带了323元,想买一件297元的衣服,你觉得老师应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第二,让学生讨论给老师一个最省事的建议,并说说为什么?学生想了很多办法,大多数学生认为应付300元找回3元加上留下的元,剩下26元,要列算式则为:323-297=323-300+3=26(元),而这种思想恰恰是“凑整简算”的思想。如果没有生活经验的支撑,学生理解算式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减数为什么变了又加3?”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意义,主动建构了新知识。实践使我认识到,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1.3 课后延伸,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参与生活实践。注重实践活动,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知识的理解只有在应用中才能深刻。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三句话很有哲理,让学生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是学生建构知识、理解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了“平均数”内容后,我让学生统计生活中的数学内容算出平均数,学生有的统计了全班同学的身高,分别求出了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全班的平均身高;有的统计了全班同学的年龄并求出了全班平均年龄;有的调查了身边亲属的吸烟量,求出了日平均吸烟量,给大人提出了戒烟建议等。在四则运算的应用中,我让学生利用星期天去买东西,或帮家长卖农产品,并记录实际买卖情况,编成应用题求解。学生编出了许多超出要求的多步计算应用题并求解。其中有一个学生编了这样一道题:“妈妈给了我10元钱让我买苹果、葱、姜,我买了2千克苹果,每斤1.5元,3千克葱,每斤0.8元,我想给自己买支2.1元的钢笔,所以生姜只买了0.5千克,每千克2元,你知道我还剩多少元吗?”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准确深刻的,如果在过去只在书本上出现这样的应用题,许多学生解答起来是很困难的。
2 教学内容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基本上是以教材上的内容为蓝本,然而由于教材在编写上受客观和主观因素影响,难以使教学内容符合当地的生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具生活化。
2.1 改变不适应学生实际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寄宿性的农村小学,我经常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改变教材的内容。如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我把教材内容改为:“我校学生每人每学期生活费为578元,咱班的18名寄宿生一学期的生活费是多少元?”由于内容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2 增添符合学生兴趣特点和生活气息的内容,使学生在玩中学。为了把社会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数学大课堂,笔者在充分挖掘教材中生活因素外,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增添了一部分有趣的生活气息浓的教学内容。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小图书文具店”,让学生当顾客买自己喜欢的书和有用的文具。学生个个情绪高涨,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在思维训练课上增加一些历史名题:“庐山高有八十里,山峰顶上一粒米,米粒一转只三分,几转转到山脚底。”将这些贴近生活有趣的题材展现在课堂上,课堂成了孩子们愉快思考的场地,他们在玩中学、用中学,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思维灵活、学得愉悦。
3 利用开放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开放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组合,进行分析思考,找到有关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例如:“焦小花家距学校500米,陈静家离学校800米,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这显然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在讨论中考虑到了各种情况:①学校和焦小花家,陈静家在一条直线上,两家在学校两侧。②学校和两家在一条直线上,两家在学校的同侧。③学校和两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情况答案各异。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学会了解决实际的问题。再如:“小明家今年收了2500千克小麦,留足五口人一年的口粮,剩下的能卖多少钱?”这种题按条件是无法解答的。学生要完成,首先要调查每人平均一年吃多少粮,每千克小麦售价多少元?才能解决问题。
篇5
那年夏天,清晨,朝阳区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42个孩子坐在教室里准备上数学课:一个女孩翻看着课本,不时写写画画;两个男孩悄声“预谋”着什么,大概是放学后去哪里玩弹珠,一切与平常无异。
几个陌生人走进教室,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袋,他站上讲台,不苟言笑:“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进行一次数学测验。”
孩子们瞪着略有惶惑的眼睛,看着那人从牛皮纸袋里拿出试卷,旁边的人帮着分发。孩子们埋头答题,几个监考老师踏着轻稳的步子来回巡视,炎夏的教室,只有书写的沙沙声呼应榆树上缠绵的知了鸣。
时过90分钟,一位监考老师很紧张地几乎是喊了一声“现在停止作答,全体起立!”孩子们有些莫名奇妙地站起身,彼此张望怀疑,总觉得这次考试神秘兮兮的。
监考老师迅速收起试卷,清点后便默然急急离开,教室里关于此事的猜想议论立刻炸开了锅。
这些试卷被快速送到学校教学研究室,几位专家和教育局的领导在半小时之内完成评卷工作,成绩令所有人惊异:100分以上的超过10个,平均分超过95。
不能遗漏一个关键注脚:这次测验的试卷是北京同年的小升初统考卷,而当年全市的数学平均分不到75。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普通班级,在突然袭击的数学考试中能交出如此答卷,其时整个教育片区齐然为之一震。
在这个教育奇迹背后,站着一个叫做马芯兰的女校长,最初选择教育并不是她的本意,但来之则安,一安就是半个世纪,如今已年近古稀的马校长依然心明眼亮,语声舒朗:这辈子给教育,我值!
小教师之“轴”
19岁,马芯兰刚从北京第二师范学校毕业,成为朝阳区幸福村第一小学的教师。当时恰逢开始,教育环境一片雾霾。
学生把粪车推到教室里边,说是担心给人偷了;书扔得满教室都是,因为没有用;一个姓张的校长,学生随便骂他,奚落他,“臭老九”该骂……
“就在这种情况下,我进去了。”
马芯兰从教室地上散乱的书堆里顺手抽出一本,故作神秘地说:“这本书你们谁看过,写得特别棒!”正飞檐走壁的学生们都停下来,先是有点迷惑,马芯兰假装偷偷打开书,像窥视珍宝一样止不住笑,学生们都好奇地围过来。
“我给他们讲这故事,可以说是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还有点忽悠的意思。一会儿给他们说得特紧张,一会儿又特高兴,一会儿皱着眉头,一会儿还掉眼泪或什么的,学生完全被我吸引了。得,我说成了!”
故事开了头就能有条不紊地讲下去,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个上课像说书一样有趣的年轻女老师,她教孩子们语文数学,认为这才是学生该学的,老师该教的。
在周遭一片盲动混乱中,只有马芯兰带的这个班是安静的;全校,也许全国的老师,只有马芯兰在教学生知识。
学校反对传授知识,马芯兰就顶着压力偷偷给学生上课;有人说马芯兰“走白专”,马芯兰说“怎么叫走白专,学习文化知识就不是为了国家?”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时候不知道有那么危险,“我这人就是‘轴’!”
马芯兰好学,那时喜欢捣腾废书,但好书大都毁迹,翻来复去也只剩下小学数学800例详解、千题详解一类的无涉政治思想的工具书。反正闲来无事,就看呗、做呗。“别人在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时候,我就在那做数学题。”最后做到什么程度?眼睛一扫题目,结果就出来了。
这一做马芯兰竟然爱上了数学这一学科,也爱上了教师这一职业,小学数学12册书,跟看小说似的,津津有味。
因为对于数学的热爱和熟知加上自身的创造力,马芯兰的数学课变得机趣盎然,学生喜欢,学得也好。
不久重返课堂潮流起泛,一天前来视察的教育局领导无意中走进了马芯兰的课堂。
那堂课是讲应用题,素材是大牛小牛,马芯兰根据一道简单的应用题,编出几十道彼此关联又涉及不同知识的题目,让学生解答。下课时,铃声刚一响,听课的领导就站起来使劲鼓掌。评价是,看着简单,却把小学数学加减部分的知识都勾连起来了,学生说话语言流畅,内容也到位。
教育局领导认为马芯兰的教学方法很有开发价值,便问她,你为什么这样教呀?马芯兰愣着说,没想过。领导略作沉思,这样,明年你从一年级开始教,一边教一边记录整理你的方法和思路,我要亲自过目。
马芯兰只能应允,她不太清楚领导的用意,对于后面故事的迭起,她更是连想都没想过。
“革命者”之勇
第二年马芯兰有了自己的实验班。
她难忘一幕情景。
小学升初中考试,老师紧张,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十分钟看一次表;学生一个个小脸都吓黄了,还有哆嗦冒冷汗的,考场安静得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
马芯兰一边心疼一边下决心,我要我的学生今后不怕考试。
教育局长嘱托学校重视马芯兰的实验班教育,副校长就隔三岔五凑到实验班教室窗户上“偷听”,但只听了两个星期就有点听不下去了,马芯兰讲得全是什么小马、大牛、小牛,但副校长也不好发作质问,只能“忍耐一点,再听听看”。一直到第三周,副校长不得不叫了一声“哎呀!”两拨应用题,涉及的知识点超过半本教材,全班竟然一下子都会了!
马芯兰说自己没有三头六臂,就是爱琢磨。
一开始琢磨孩子怎么才能不怕考试,于是施行题海战术加深入提炼,让孩子见遍各种题型并懂得其中关联,考试时“你考的东西我全会”,孩子自然临危不乱。
接着琢磨怎样提高课堂效率,给孩子们减负。结果她把课堂结构打破了,每天讲课15分~20分钟,引导孩子动脑分析课程最基本的核心概念,接着做练习题,写完了可以去打乒乓球。
“那时候教室后面就有一张破木桌子,做完题的孩子一溜跑去叮叮咚咚打起来,没做完的那个着急呀,他就有个特别强大的动力。”孩子课上把问题都解决了,课外也用不着留作业了。
再到后来,马芯兰开始琢磨“数学教学革命”。她研究儿童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研究中外小学数学教学资料,最终把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共同点和不同点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及规律进行组合,将十一类应用题总结成四个基本类型,组合成教学的中心环节,从纵和横两个方面重新调整,组合成新的知识结构;将540多个概念归纳成十几个一般基本概念及“和、差、倍、分”四个重点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又提炼出一个大概念:“和。”
“和”这一个概念在教材中没有,传统的东西是孤立、分散的。我是连贯地目的很清楚地讲,这样一点点的学生越学越清楚,因为他理解了最基本的东西,相关的知识就省事了。
——那是70年代的中国。
马芯兰的实验教育第一学期结束时,教委领导决定进行一次全区数学摸底测验,所有的目光向着马芯兰聚焦。
“当时那种紧张可想而知了”,那几天夜里睡不着觉,白天忧心忡忡;两个学生为玩纸牌打架,其中一个死不认错,马芯兰没忍住竟然揍了他屁股两下,这是她第一次打学生。
终于捱到成绩公布。
教育局领导走过来,表情不悲不喜,马芯兰忐忑地把手心掐出红印。“98.7分,马芯兰,好样的!”那时候全区的平均分是七十几,哎哟,当时真想大哭一场。
老校长之情
马芯兰教学法日臻成熟,更在那次小升初数学测验中声名大噪,北京市教委先后组织三轮推广马芯兰教学法工作,全市572所学校、6000名教师、22.9万名学生参与其中,之后影响很快蔓延至全国。
马芯兰被任命为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马老师成为马校长,而马校长还是马老师,她离不开那方三尺讲台,教学研究也停不下来。
上课期间,安静空阔的操场上一群孩子发出阵阵笑闹声。
两队学生相对而立,站在各自的起跑线上,马芯兰喊一声“开始”,学生便开始相向而行。“停!”学生止步。马芯兰一边比划一边说“这就叫‘同时相向而行’,明白吗?”学生“哦”然明了。接着“相遇”、“各自行走距离”、“二次相遇”等概念也都一一由学生们自己在演绎中感知。
在信息高速时代,马芯兰这位“十几年前,学校第一个学会电脑打字的”的老校长可一点也不落伍,学校视频、网络、多媒体课程欣欣勃发。
马芯兰61岁,在朝阳区实验小学执教40多年,终于退休。
退休后不到一个星期,回到家里的马芯兰就开始变得无所适从,“你说我该干什么呢?能干什么呢?”先生陪她旅游,两人在一个陌生的村庄里散步,夜色寂静,行走变得默然无声,又漫无目的。
马芯兰有点想念教室和孩子们了。
5月,门前的芍药开得正好,马芯兰正浇花,一个电话打来,朝阳区教委要新建一所“马芯兰教学法”实验学校,希望由她来负责管理。
马芯兰答应了,放下电话,望着水光灿灿的芍药,不由得微笑。
篇6
文/谭善堂 李秀婷
【摘 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关键词 唤起学习兴趣;在探索中创新;体验创新快乐
面向新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的面前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呢?我认为应该走一条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数学之路。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原型。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根据小孩的天性,只要他对数学产生兴趣,他就会很积极地去研究它、探讨它,并且会越来越喜欢它。根据儿童好奇、好胜、自尊心强的心理特点,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向学生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用突然发问来惩罚他们的错误,不要故意用偏、难、怪的问题使他们感到难堪,以至于挫伤了积极性和自尊心,而且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教师应综合运用表情、语气、手势、教具等各种因素,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回答老师的提问是一种光荣,是一份乐趣,是一种享受,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记得在教三年级的时候,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新课时,设计这样一组问题:(上课时出示三个盘子,分别放三个梨,四个梨和五个梨)①哪个小朋友能把三盘里的东西分得同样多?②你能用几种方法把盘中三份不相等的东西分成每份相等的数?③所平均分得的每份叫什么数?通过这样的问题引路,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之中获得“平均数”的概念。
提问要抓住时机、看准学生的情趣。仍以“求平均数应用题”为例,当学生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不相等的几份数平均分成相等的每份数时,老师接着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如果要求我们班上全体同学在第一单元考试中数学的平均成绩,仍用刚才“移梨”的方法行不行?②如果不行,那又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提问后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计算的方法。这种利用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适时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学习,在探索中创新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们就从孩子们的生活中获取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从而解决数学问题等,使他们感受到今天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真正来自于生活之中,从而使进入学习的一开始就感到数学的价值。这时教师出示:用4.6元每千克的水果糖4千克和8.2元每千克的奶糖2千克混合成什锦糖,什锦糖多少元每千克?
1.让学生想一想:从题目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2.分组讨论:要求什锦糖总千克多少元(数学问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数学信息)?怎样求出什锦糖的总千克数和什锦糖的总元数(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情况:学生列出算式,并小结出求平均数的基本关系式。
3.小组讨论后归纳出:(基本结构: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4.要注意什么?(各份数的总份数和与总份数相对应,根据题目的条件,通过计算出总数和总份数)
以上小组讨论学生们都有对平均数数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对题目的条件进行了变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问题:同学们心中有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支撑的拐杖,做起题来真是得心应手。
水果糖4千克,共18.4元,奶糖2千克,每千克8.2元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算式:(18.4+8.2×2)÷(4+2)
如果奶糖的总价和总重量知道,而水果糖只知道单价和总重量,又如何列式?
……
不停地变换着条件和问题,如果学生能将算式脱口而出,我会欣赏孩子们流畅的思维;我会赞赏孩子们这种勇敢的精神;我会为孩子们在同学面前精彩的表现而欣慰。
三、运用于生活,体验创新快乐
蓦然回首,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所追求的是学生答案的正确,满足的是学生又学会了一个新的知识,重视的是学生能按照程序正确的计算。所谓的“成功”课堂教学,不就定位在学生能否在若干组数据中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数,把数据的反复变化和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对平均数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可能忽视了对平均数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如:三年级平均身高134厘米,五年级平均身高140厘米,大家认识的梁刚亮在三年级,刘军在五年级,刘军肯定比梁刚亮高。你同意吗?很多学生会说出不同意,理由呢?因为梁刚亮实在比刘军高。如果大家都不认识这两个人,那是不是无法比较?从而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感知:平均身高并不是实际身高。平均身高反映的是各班的平均水平。
翻开《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欣然看到有这样的一个例题:“一名身高1.4米的学生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3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危险?”于是我把这个问题与学生们共同分赏。学生只有在准确理解“平均水深1.3米”含义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回答此问题。这个问题的设计不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情境中准备把握平均数意义的素材吗?这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当然,求平均数应用题千变万化也离不开总数量与总份数的对应关系,然而给我带来的是反思,今天的“平均水深1.3米”给我带来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
站在新世纪起跑线上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重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仅要对学生今天的学习负责,还要对学生的明天负责。使学生具有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备课 ; 方法; 经验
备课是教师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备好课也是上好课的关键。同时,备课又是教师一项重要基本功。只有认真备课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如何才能备好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思索的问题。“备课”作为上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老师们所重视。现以我多年的经验、实践并结合老师们的备课案例谈几点方法。
一、深入了解学生
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学目标确定的必要依据: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必须的条件,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多少学生没有掌握?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去教?哪些地方可以作为学生的亮点出现?只有对学生有了相当准确、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熟读《数学课程标准》,掌握其所教学段的目标。其次应当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弄清所教的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占的位置,明确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目标后,要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后确定知识的重点、难点;哪些知识是关键,可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什么。最后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只有把握好教学目标,课堂上落实好学习目标,才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课备好。
三、精心设计新课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能否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新课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精心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直观、形象、具体的事物,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下愉快地学习。我听了一位老师在教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有余数除法时,她自编了一个小故事引入,效果很好。课一开始,她就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淘气“敏敏分糖”的故事;“去年的‘六一’儿童节,班主任王老师买回100颗水果糖,叫敏敏分给全班30名小朋友,小敏对同学说“你们共30人,每人分3颗,剩下的一颗就留给我啦!”他怕同学不相信,还列了竖式。老师知道后,批评教育了敏敏一顿,指出敏敏自私,欺骗了同学。弄得全班同学莫名其妙。故事讲完后,老师接着问;“敏敏不诚实,欺骗了同学的理由在哪里呢?学习了今天这节课大家就知道了,你们想学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想学”,于是学生的积极性很快就调动起来了。
四、合理把握教学过程与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包括如何开课,怎样出示复习题,如何导入新授内容部分。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有那些可能性的答案,还要写出解题的方法和计算过程,以及归纳的法则等。课堂教学要以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证学生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既要使学生学会,又要使学生会学、愿意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课堂练习,是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如果能以学生的知识自主构建的过程为出发点,根据知识的纵、横联系设计合理的课堂练习,就能展现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就能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学习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处理、最终内化成知识的过程,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一个好的准备练习,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的线索,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一个好的尝试练习,能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探索新知。而教师要设置思维障碍,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并在知识的关键处、思路的阻塞处或学生的疑惑处加以引导、疏通、启发。 一个好的巩固练习,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能力的形成,纠正对新知识理解上的错误。
五、写好每堂课的课后反思
写课后反思可以将平时星星点点的启发和顿误、有特色的教学经验和典型问题记录下来,既要记成功之举,也要记“败笔之处”:既要记学生的见解,又要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变万化法,更要记下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能为写教学论文提供题材,为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8
一、问题情境化,激发和唤醒“问题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巧用学科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和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的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让他们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如教学“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时,我出示了一叠本子(本数是全班人数的2倍),说明:老师要把这些本子分给各小组(各小组的人数不等),用平均分的方法(总本数÷组数),这样分公平吗?该怎样分?学生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急于论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灵活的状态。又如教学“反比例”时,课前准备:每六人一组准备3瓶500克的水,3个容量分别为25克、50克、100克的杯子和一个水槽。上课开始,要求每小组同学分工倒水,并填明倒水记录表如下:
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发现了哪几种量?哪些量是变化的量,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这样学生会更好地理解每杯水量×杯数=大瓶水的重量(一定),从而更形象直观地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巧妙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中,能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的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动态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生活数学化,培养和形成“问题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把生活中的问题变成数学研究的对象,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和形成的良机。
如教学“比例尺”时,我先让学生动手画长28米、宽15米的篮球场平面图,当学生都说纸不够大不能画时,我又出示中国旅游图,使学生产生新的疑问:祖国这么广阔怎么画到地图上?学生通过画操场平面图,观察中国旅游图,产生探究心理,不由自主地提出有关比例尺的问题。又如学习了比的知识后,“比的后项不能为0”就与学生在观看各种球类比赛中,比分的后项可以是0(3∶0、15∶0)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于是问题由此产生,“在什么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我们所学的比与球赛中的比是一回事吗?”再如,学校开运动会,400米比赛,一些学生观察到:每位运动员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于是,提出了“400米赛跑,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400米赛跑,相邻跑道的起点的距离应该是多大?”……这样,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原型,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就能产生数学情感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自觉地培养和形成“问题意识”,并养成习惯。
三、学习合作化,完善和矫正“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下的学生的特殊认知活动,学习虽然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但所表现的应该是学生的群体智慧。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之间就会“互动有无”,“智慧共享”。
四年级实践活动课“铺地砖”教学中,课前,我安排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开始,我让学生拿出事先按比例缩小的硬纸模板,按三种规格分三组讨论。以铺规格是30×30(边长是30厘米的正方形)的地砖为例。同学们七手八脚地摆起来,横着摆正好摆15块,但竖着摆只能摆10块,还多余20厘米。这时问题出现了,同学们提出:多余的20厘米怎么摆?(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与难点)这时,我鼓励学生: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发现了问题,那么大家讨论讨论看多余的20厘米怎么摆?看谁想的办法好。同学们情绪高涨,配合操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不够一块,把地砖切下20厘米(30×20)来铺,不就正好吗?把每块地砖余下的10厘米(30×10),再拼接起来,这样铺共需160块;接着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你这样铺跟课本上小明计算的一样,拼接得太多,影响美观。应都铺切下来的20厘米(30×20)的地砖,剩下的10厘米(30×10)的地砖留作它用,这样既不浪费又美观,这样铺共需165块。这时教师小结,并加以演示,验证学生的答案,最后形成共识。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在小组学习中发现问题,当问题的解决发生冲突时,又激发学生进一步思维。学生还通过小组合作,得到同学的启发和点拨,产生顿悟,学会把别人的想法集中整合,在交流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矫正。
四、教学民主化,善待和呵护“问题意识”
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保护学生创造的天性、丰富的潜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甚至善意地保护学生在提问中出现的“可爱的错误”。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我对本校低、中、高的一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各个年级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在课堂上除老师提的问题以外有自己的问题;有近百分之四十的学生上课不敢提问是怕老师和学生笑话。由此可见,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像露珠一样,美丽而脆弱,是多么需要呵护。
篇9
一、搜集切近生活的数学素材,调动学生的探究学习激情
现在数学教材都注重选取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来作为探究的问题,而教材又有地区之间的局限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数学素材常常是虚拟的场景,忽视了让学生亲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编排体系,提供一些激情操作素材,让学生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量一量、掂一掂等,通过动手操作,互相比较,调动多种感官情绪,用数学激情解决数学生活问题。
例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来调动学生探究的激情:同学们经常在圆形假山池和圆形花池赏花玩耍,你会用什么方法量出这两个直径很大的圆形池的周长呢?学生通过实践和操作想出了好多方法:(1)用绳子绕游泳池一周,化曲为直量出。(2) 用呼啦圈在游泳池的圆周上滚动,根据呼啦圈周长及滚动的圈数求出游泳池的周长。(3)先用绳子量出圆形花池的直径,再由直径求出周长。回到课堂互相交流测量结果,看哪个组最准确,这时,你会看到一副兴高采烈、兴趣盎然的欢乐图。
二、课堂上要用教师的激情调动学生的激情
教师应精神饱满,讲课充满热情,用丰富的课堂语言、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有时,甚至一个热切的眼神,都能传达出教师的热情。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说: “我一直在努力读懂他们,真诚地和他们站在一条战线上,友善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努力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们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使它迸发出情感与智慧的火花。”可见老师应该是一个极富激情的演讲者,时常在课堂上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让学生在热烈而又不失精彩的课堂中成长,让数学的课堂上汇集着期待的深情,滚动着澎湃的激情。
如在“求平均数”一课刚开始,我别开生面地向全班提出:“咱们分两组来做拍球比赛好吗?”孩子们自然喜出望外。“怎么比?”眼看每人来拍球时间来不及,大家提议“选代表”,于是每组派4人,并根据每一位代表的拍球个数当场作了统计。不一会儿,一组发现本组拍球总数超过了二组,高兴地欢呼起来。而此时,我自告奋勇也参加比赛,并把我的拍球数加入二组中。教师也是孩子中的一员,老师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位学生,顿时二组的总数明显增多。孩子们很不服气,喊道:“这不公平(一组4人,二组5人)!”那么,怎样才能公平呢?有人说:“一组也再加一人。”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个孩子站起来,显得很激动,用手比划着说:“把每组几个人拍球的个数匀乎匀乎……”(教师的激情带动了学生的激情,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这一“匀乎”,表明孩子们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入了“平均数”,随即与大家共同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赞可夫曾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在这堂课中老师自始至终都有着高昂的情绪,从一个侧面来讲是激情领着孩子主动进入了数学知识的殿堂
三、课堂上用拨起激情的资源,牵动学生的激情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理应是主动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他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好奇好动的特征,自然决定了他们涌动的激情。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通过家访深入地进行交流、访问,我发现不敢说的学生多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不自信的学生,怕回答错误,自然也就不敢举手发言了;不想说的学生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而他们中大部分人是知道答案或者说是理解的。
&
nbsp;数学课堂,资源无处不在,要求老师们用敏锐的眼光、积极的心态去创设和发掘。还有当“资源”不期而临时,我们要能灵活地面对和妥善地处理。而“资源”又往往和课堂上的激情是分不开的,死气沉沉的课堂中就算资源再丰富也是贫瘠的,独角戏谁爱听?课堂正因有了激情才使资源显得格外光亮。请看我的一个教学片段:
在一次学区的观察课上我选取了课题“年、月、日”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邻居的一个小朋友,他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他班上有一位叫小芳的同学,她爷爷今年64岁了,只过了16个生日,你们能告诉小芳这是为什么吗?”一个学生答:“因为小芳的爷爷那时候穷,所以才过了 16个生日。”学生们笑了,场上听课的教师也笑了。我非常尴尬,随即果断地下结论:“学完这节课你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课题,进行新课。
篇10
1.吸取生活的源泉,感受数学就在我的身边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找准每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两者相结合的情境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这节课时,把教学内容改编成本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的分布情况,并制成统计表贴在黑板上,学生从表中可以了解所有的数据情况。为了表示得更形象具体,还可以用条形图来表示。怎样用条形来表示,条形图有什么优点,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多?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少?……师生围绕上述展开讨论,学生个个热情高涨,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情境中进行自主建构。又如:学习了“确定位置”后,我让孩子们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确定位置?”孩子们想到了门牌号,并通过门牌号描述自己家所在的位置;有的孩子想到了图书馆的书架,通过编排的号码说出自己喜欢的书在第几层第几本;还有的学生指出搭乘火车、飞机、看电影等也要找位置。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登机卡去乘坐飞机,应该先找什么?再找什么?登机卡上那么多数字,哪些对我们找位置有帮助呢?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素材,把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作为学生进行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有效载体,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觉得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情境中学习,回到生活中解决问题。通过教学,把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使“数学味”与“生活味”有效地融合。在生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对数学的体验与感受、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2.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数学作为一种普通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新课程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价值、有用的数学都是来自生活,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有着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训练学生的应用技巧,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并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任何功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即孩子自己学会,学会了能灵活应用,能解决实际问题,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例如:学习了“升与毫升”之后,我让学生通过眼药水的瓶子亲自体验:“1毫升水大约有多少滴?”“一只手掌大约能捧多少毫升水?”“你能测量一个苹果或一块石头的体积吗?”让孩子们在操作、交流体验等活动中直观感受到量的变化,切身体会容量单位“升”、“毫升”,加深对“升”与“毫升”的认识。学习“方向”后,我首先请学生回去观察自己家周围的八个方向都有些什么,画一画;然后观察自己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画出上学的路线图,最后向好朋友介绍,请认识的朋友看看路线图对不对。学习了“圆的周长”,学生知道圆形物体在直线上滚动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课后我布置了一份亲子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测量自行车车轮的周长、自行车的车轮每分钟能转多少周,并计算自行车每小时大约能行多少千米?估算从自己家到学校自行车大约要转动多少圈?……这样的作业,摒弃了传统的形式,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探索余地。问题的解决也因学生自身而各显独特,他们都能按自己的思维角度获得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甚至其他学科知识来思考问题,从而打破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体现“大数学”的开放教育,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经验进程的能力。
3.创造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魅力
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美丽的大世界,生活中的数学同样也有许许多多美丽之处。要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如:学习了《对称、平移和旋转》一课后,我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让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的。学生经过细致地观察,有的说窗户是对称的, 有的说教学楼是对称的,有的说轿车是对称的……我还提倡孩子们利用所学的图形对称、平移、旋转的知识来设计一些漂亮的图形。开展了“图形设计”、“数学小报”等数学活动比赛。孩子们自己去生活中搜集数学知识,经过整理、加工后,创作出许多惊人的作品:如蝴蝶、蜻蜓、窗花、中国结、建筑物的图案等。还有的孩子把一些自己画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等方式后制作成一个精美的图案并涂上颜色,漂亮极了。
一个学期过去,我提议孩子们期末自己整理一学期学习的内容并办一张高质量的数学小报。有的孩子们把生活中一些有关对称知识应用的图案设计在小报上;有的把自己常出错的题目整理为“数学医院”;有的把自己解决问题想到的好办法称为“奇思妙想”……让孩子们通过办数学小报来改变以往单一的作业评价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真正做到了从生活去寻找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并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数学小报闪烁孩子们无限的光芒,美的不仅是小报是数学,更是他们前进的足迹。
4.联系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品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的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长期以来,教师的职责是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出现,人们意识到单纯只有知识是不够的,从而更多地关注到人的能力的发展。一个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在“小组购物”的活动中,我准备了一张画得乱七八糟的纸币让一个学生去购物,售货员不要他的钱时,让学生就“你是怎么对待钱的”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然后得出结论:要爱护人民币,保管好人民币。在“模拟购物”活动中我还特意创设一个捐款站,引导学生可以把剩余的钱中的一部分捐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资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捐款站的“工作人员”要把捐款情况记录在统计表上,看哪个小组的学生最乐于助人。通过这样一次模拟购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悟出爱护人民币、乐于伸出援助之手的良好品质。可见,联系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不仅丰富了数学课堂,而且在数学知识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开拓了数学课堂资源。
- 上一篇:房贷公积金政策
- 下一篇:初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