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元素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机化学元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无机化学元素

篇1

关键词: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教学

无机化学是学生进入大学以来所接触到的第一大类专业课,这就表明了无机化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作为后续知识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而无机化学中的元素化学又是在整个无机化学教学中的核心要点,正因为是核心要点,元素化学的知识系统十分繁杂,知识的散乱、繁多、涵盖面广等它本身自有的特点让教学变的困难,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吸收。如何有效改变这种现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与探讨。

1理论知识不可少

1.1基础理论的掌握

其实化学科目的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讲已经是不陌生的一个范畴了,从初中的一些基本入门知识到高中的对于知识的一些升华,再到现在大学对于知识的打散再拼凑,这些过程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何系统化的掌握并消化运用从前的知识对于学习无机化学也是一门学问。到了大学所涉及的无机化学,其实它与元素化学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但却息息相关。因此,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后面的课程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1.2理论知识的归纳

无机化学是基础,元素化学是核心。那么元素化学它本身的知识理论就没有系统化的结构,所以想要在课堂上有规律、有节奏、有系统的讲授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元素化学基本上都是一些叙述性的材料,在课堂上整个就是讲述——接受的过程,死板且难,很多学生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趣味性的减少,难度的增加都是一些不可抗的因素。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可以自己先归纳一部分进行简单讲解,注意结构与性质相联系的教学方法,因为物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依据它的结构来推之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又由性质去看结构,二者相互联系,加深理解。上下册知识的结合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记忆和理解,并有效的帮助他们梳理归纳总结一些特殊的规律和性质变化。

2创新创意效率高

2.1丰富教学教材

其实学生们在接受学习知识时,最直接和直观接触到的就是他们的教材,教材的排版、知识的涵盖等都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本身来讲,无机化学和元素化学就很枯燥,理论知识很长很多很杂,所以说如果在原有教材做出一些合理的改变,对于教学和学生们自己自主学习都有帮助。例如,我们可以在课本上设计一些色彩鲜明地注释讲解或者说是穿插一些图片什么的,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再者,可以在教材上适当地添加一些思维导图,串连一下这一部分的相关知识,再细致点的话,还可以标明页码方便同学们可以快速的找到;或者,可以在书本上用鲜艳的颜色将重点划出,分成几个板块,重点、次重点、非重点等。或者可以分成规律性总结和了解记忆知识这两大板块,让学生们更好的总结掌握。

2.2多媒体器材的使用

时代在日新月异的改变,课堂上也出现了许多先进的器材供我们教学使用,合理把握应用这些器材也可以事半功倍。多媒体可以通过图画、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一些在黑板上无法展现出来的功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因为它强大的功能性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的直观、生动和形象,从而能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的互动性,而且多媒体的投入使用还可以让老师们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以一种更加新颖的方式进行上课教学,顺应时代的潮流。元素化学课程侧重于介绍各种各样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存在、制备、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内容繁杂,但上课时间有限。这种情况就要求老师们既要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不打乱以后的课程安排,又要赶上现代化教学的步伐,同时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对一个老师很大的考验。所以说,这就需要老师们在课堂上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尽可能多的使用多媒体这些图文并茂的讲解,将一些难以理解的元素化学紧密联系的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以及相关化学史等以图片、动漫、影视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将讲解费力而又难以展开的内容制成动画,以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比如通过三维动画模拟显示一些元素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对于缺乏实验条件或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对身体有危害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视频材料及其他方式生动、逼真地模拟;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某些实验仪器的结构和操作。

2.3新潮化的语言

如今的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多,学生们关注这些热点也越来越频繁,年龄的差距让学生们平常不敢靠近老师,因此在课堂上也是庄严肃穆的气氛,课堂的活跃度低,学生投入的激情就少,知识的传授就更加的困难。所以,老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一些笑话或者是合适的健康的段子有利于增加活跃度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互动性的增加可以更好地处理解决一些学生平常不好意思问出口的问题或者是疑虑。而我们的元素化学课程不可能只通过一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师可以适当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师生双向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的欲望,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课堂轻松的氛围里大家的思维就会越活跃,可能会营造出一种畅所欲言的感觉,老师和学生走得更近了,一些新奇的点子、想法和一些困难的问题就在这样不经意间的谈话和讨论中解决了。

3了解历史聚精神

3.1化学史的穿插

学习一门学科其前提就是应该要了解它的历史来源,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总是忽略了这一部分的内容,但是其实每一种元素的发现或者是合成物的发现都是有来源的。适当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关于他们的故事,说不定哪一些故事就进入到了学生的心里给了他们一些启发,然后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故事往往有着吸引力,讲述的过程中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提高了教材的趣味性。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下,一方面打破了沉寂,另一方面还将哲学思想和一些理论知识讲授给了他们。元素化学其实也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着联系,学生们在自己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会更加的投入,从这些现象着手教学,不仅能让他们认真听课,还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也会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魅力。

3.2化学动态的追踪

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们就会慢慢的主动去关注化学方面的新闻动态,在看到越来越进步的新闻时,他们就会生出自豪感,自己慢慢的收集相关知识,把握实时动态,培养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其实在目前的信息时代,化学学科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无机化学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的运用到了新型材料的开发、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领域,而且也多多少少的涉及到了一些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学科等方面。

4动手实践相促进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动手实践,理论掌握得再好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操作就相当是一张白纸。元素化学亦是如此,元素化学中的实验是元素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简单的实验还是复杂的的分离合成实验都是考验学生的基本操作。在实验过程中,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感悟出实验的不易,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态度,操作试验或者是学习时抱着认真的态度,细致观察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专研精神。因此,在元素化学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实践环节以促进理论教学,使整个教学体系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当学生们自主完成某一项实验时,他们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从而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就更好地被激发了出来,在学习元素化学的过程中你不可能全程都是靠老师的讲解,没有自己私下的理解和探讨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和掌握串联起来自己所学的知识,因此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于教学也是一项很重要的目的。

5结束语

通过无机化学的基本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理念知识,能够认真的学会归纳总结,从而更好地来接受元素化学的知识,在对元素化学的教育上,懂得开拓创新、丰富视野、了解历史发展、把握时代潮流、实践理论相结合等这些特点和方法,会更好的促进无机化学中的元素化学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知识结构,为进一步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朱贤东,张琴.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学的教学研究与探讨[J].广东化工,2010,37(8):238-239.

篇2

co是有机物。CO(钴元素)一般指钴(化学元素),元素符号Co,银白色铁磁性金属,表面呈银白略带淡粉色,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27,原子量58.9332,密排六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2、+3。

狭义上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碳化物、碳硼烷、羰基金属、不含M-C键的金属有机配体配合物,部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M-C键的物质)等主要在无机化学中研究的含碳物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3-0112-02

高等职业院校化学药学专业最基本的基础课就是无机化学,它是研究无机物的构成、性质、组成以及化学反应过程的一门学科。从内容角度分析,无机化学主要包括元素化学以及化学基本原理两部分。它的学习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与此同时,无机化学链接了高中的化学知识,延续了大学的教学内容。和高中化学相比较,无机化学的内容更有深度,其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难度更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呢?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理解无机教学,为以后的无机化学的学习铺好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巨的问题。笔者就此结合相关文献和资料,并利用实际调查的相关数据,对无机化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进行具体的研究,通过教学实践得到认证,在无机化学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就此提出相关策略,仅供参考。

1 教学大纲中对高职院校无机化学教学的规定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无机化学来说,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相关要求和规定。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知识更新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教育的发展应该和科学的发展相对应,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新教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下一代的教学工作。而且教育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很好地促进科学的发展。对于教学来说,化学是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应该和现代社会交融、渗透、发展。化学的这些特点都应该在无机化学教学内容中很好地体现出来。

面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转变,对高等职业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从传统的教学、从单一的以化学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要积极容纳医学化学、材料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等进行交叉模式的转变。其转变必须要体现在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当中。

2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无机化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很多。首先,高等职业院校无机化学教学内容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落后于科技水平的发展。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科当中,无机化学是发展比较早的一门学科,且是一门充满活力、发展潜力非常广泛、发展速度惊人的学科。但是在高等学校教育当中,怎样才能够让无机化学教学一直保持这种高速发展的状态呢?既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又能够符合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要不断地进行探索。

教学模式比较落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必须要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观念转变成为重点传授学生获得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西方一些比较发达的教育当中,特别注重教育,要求加强基础教育,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学。而且,最近几年来,通识教育已经在我国得到很多学者的肯定,高等教育要培养适应全球化、国家化以及信息化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加强基础教育工作,在课程体系当中要积极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养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具备完美人格、心理健康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药学人才。这一教育理念必须要反映到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当中。化学是一门非常复杂,范围非常广泛,融入的知识非常多的学科。化学是充满活力的学科,和生命科学、药学、生物学、材料学等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丰富化学的知识和理念。所以,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只有不断地进行变化,才能够融入化学教学体系当中,更好地进行教学。因为学校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改革总体趋势总是在不断地压缩,相对地减少了教学时间,使得高等职业院校面对如何才能够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

化学教学内容相对古板,没有一定的灵活性。经过相关研究表明,国外的一些无机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外国教学当中,学校可以进行教材的编辑,教学内容可以从自身的特点和创新进行编辑,内容和习题有相对的互补性,其习题多半是为了内容的深化,而不是为教材例题翻版而服务的。所以说国内和国外相比较而言,其教学内容还是比较枯燥和固定化的。在教学方法上面也显得不先进,教学学习和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围绕某个知识点反复进行讲评。大学每节课的信息量非常大,其知识的范围比较广泛,不能够像高中讲课那么深入。许多学生在大一的时候不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导致连续几门学科都变得不及格。所以说,在对新生进行授课的时候,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3 高职院校无机教学教学内容以及方法的改革

首先要改变教学内容,使其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把每章所讲授的内容能够全面地被吸收。要重点讲述当前高等化学的讨论点,能够使学生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关系。也可以就某一研究历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将其过程以教学的方式教给学生。能够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代科学。

改善相对应的教学模式,要注意科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就目前我国重大的药学技术活动来说,其大多数是由很多药学工作者合作而得来的成果。这需要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密切的合作,需要多个学科之间的结合,需要有系统的、有计划的、相互配合的技术,这是目前我国技术领域的主要工作方式。所以说一个成功的药学工作者必须要具备合作的理念和意识,要有一个合作的素养,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想法。为了能够让学生做到这点,就应该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懂得表达力以及理解能力,使得工科专业的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历史、人类以及经济,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社会责任感。

不同的学科之间会存在连续的内在关系。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对于东西认知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文社会学科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高度分化然后又高度综合的走势。从教学内容角度出发,要重视一些难度和重点度比较高的教学内容。压缩教学内容,拿出精华所在,重视基础性教学,找出其中最为重点的部分,分散难点,有利于教授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自学。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目前学校理论课教学时普遍压缩的情况,选择一些有深度的教材内容,减少和中学化学、基础化学、分析化学重复的内容。

从教学方法角度分析,对教学方法改革。在讲解化学四大反应的时候,所涉及的公式很多,计算量非常大。学生可能在计算的时候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其计算方法。所以说就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公式之间的区别,也就是重新推导公式,找出相同的规律,找出不同的特点。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在讲解化学元素这一部分,单纯地依照理论进行讲解,学生的理解程度是非常低的,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所以说这个时候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把其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然后布置给各个小组,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写报告的形式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掌握其内容。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无机化学来说,要改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角度进行分析,改变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当中,应该着重把握其教学内容的重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刘冰,黄涛,杨汉民,等.元素无机化学教学中“归纳总结法”的研究与探讨[J].广东化工,2012(13):153.

篇4

关键词:周期表;短周期元素;反常现象;性质

20世纪以来,周期表和周期律成了近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无机化学家得心应手的工具,它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无需多说。按照周期律的现代律文:核电荷递增时,元素、原子、电子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当把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成周期表时,电子构型重复由S1到S2P6的变化,元素性质就呈现周期性。然而,随着对元素和化合物研究的深入,表明元素周期性并不是简单地按一个模式重复,而是表现为复杂的变化规律,在周期性的变化中常常表现出一些“反常”。笔者现将短周期中元素性质的不规则性总结如下:

一、氢的不规则性问题(氢属位置不确定的元素)

1.氢的原子序数为1,电子结构1s1,碱金属电子结构ns1,均可作为还原剂。说明氢与碱金属具有相似性。然而,氢与碱金属的性质差别十分大,这用不着多说。

2.从获得1个电子就能达到稳定的稀有气体结构看,氢应与卤素类似。

确实氢与卤素的某些性质相似,都可作为氧化剂。然而,氢与卤素的差别也很大,表现在下面五个方面:

(1)H的电负性2.2,仅在与电负性极小的金属作用时才能获得电子成为H-负离子。

(2)H-负离子特别大(154 pm),比F-(136 pm)负离子还要大,显然其性质不可能是同族元素从I-到F-即由下到上递变的延续。

(3)极易变形的H-负离子只能存在于离子型的氢化物,如 NaH中。

(4)不能形成水合H-负离子,在水中将与质子结合生成H2 (H-+H3O+=H2O+H2)。

(5)在非水介质中,H-负离子能同缺电子离子, 如B3+、Al3+等结合成复合的氢化物。如:4H-+Al3+=[AlH4]-。

3.若将H的电子结构视为价层半满结构,则H可同C相比:

(1)电负性相近(H:2.2;C:2.5)。

(2)H2同C一样,既可作为氧化剂,又可作为还原剂。

(3)H2与金属形成氢化物,碳与金属生成金属型碳化物。

二、第二周期元素的特殊性(对角线关系)

1.Li

Li的电负性大,Li+半径小、有极强的极化力,其化合物不如其他碱金属化合物稳定。如:

Li2CO3Li2O+CO2 Na2CO3加热不反应

相反,Li+与半径大的、易极化的H-却能形成稳定的共价型氢化物(LiH),而其他均为离子型,易分解。

LiH很稳定,2NaH2Na+H2

但Li与同它成对角线的Mg相似,如:能直接与N2反应生成氮化物,且Li3N稳定;Li、Mg都易生成有机金属化合物,但其他碱金属不具这两条性质。

2.Be

Be、Al相近的离子势导致相近的极化力和酸碱性。如,Be、Al的化合物共价性较强,许多盐可溶于有机溶剂,碳酸盐不稳定,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呈两性,其盐易水解等。

3.B

B与同族的区别在于它几乎不具金属性,在性质上与对角的Si相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都不能形成正离子。

(2)都能生成易挥发的、活泼的氢化物。

(3)卤化物都易水解:

BCl3+3H2O=H3BO3+3HCl

SiCl4+4H2O=H4SiO4+4HCl

4.F

F在同族中的特殊性尤为突出,它的电子亲合势特别小:

EA(F)=328.18kJ・mol-1 EA(Cl)=348.57kJ・mol-1

原子的半径也很小:

r(F)=71pm r(Cl)=99pm

化学活泼性特别大。通常用贴近F原子的孤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来解释。由于F半径小,导致F的电子云密度高度密集,因而对任何外来的进入F的外层的电子产生较强的排斥作用,从而对F参与形成的键的键能产生削弱作用。在O和N中也出现类似的效应。

总之,第二周期元素与同族其他元素在性质上出现变化不连续的现象,却与第三周期斜对角元素相似,这被称为对角线关系或对角线相似。

同周期从左到右阳离子电荷升高、半径减小,极化力增强;同族从上到下阳离子电荷相同,但半径增加、极化力减弱;处于对角线的两元素,两种变化相互消长。使极化力相近,性质相似。

为什么第二周期与第三周期同族元素性质明显差异?探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第二周期元素在成键时只限于使用s和p轨道(以s-p的杂化轨道成键);第三周期元素还可使用3d轨道(如sp3d、sp3d2、sp3d3…杂化轨道成键),共价数前者最大为4,后者出现5、6、7…;

(2)第二周期元素作中心原子时,只以σ键同其他原子键合,而第三周期元素和更重元素除生成σ键外,还能生成p-dπ键。如 SO42-中,S、O之间除生成SO外,还因O原子上有2p孤对电子,而中心S原子有空d轨道,在对称性匹配条件下(如2pz-3dxz)可重叠生成p-dπ键,这样,σ-p键的生成使S-O键的键长比正常的单键短。

综上所述,由于H原子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它在周期表中位置的不确定性和性质的特殊性;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差异,一方面由于原子的电子轨道差异(第二周期没有d轨道,无d电子参与成键不生成p-dπ键,只生成σ键);另一方面由于对角线元素的离子势(Φ=Z+/r+)和电极电势相近,导致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的不连续,反而与其对角线元素的性质相近。

参考文献:

[1]朱文祥,刘鲁美.中级无机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无机化学: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王麟生.化学元素性质数据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师 化学知识 无机元素化合物 教龄 职称

1 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学科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中,一位教师所内化的知识的性质、数量、类型和程度不同,其创造性的程度和方向也就不同[1]。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那么,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目前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状况如何?能否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需要调查做出判断。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化学核心知识内容之一,包括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有机化合物知识。本研究以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编制调查问卷,测查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旨在揭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知识的现状,分析不同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是否存在差异,从而给教育培训专家提供培训内容和依据。

2 调查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问卷编制过程如下:一是基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构,寻找出题点;二是通过深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确定出题点;三是知识点深度的掌握,所涉及知识点的深度不超过大学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最后结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的教授、长春市1位化学教研员和2位省级重点高级化学教师对调查问卷的审阅意见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形成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导语;第二部分是个人的基本情况,以单项选择题形式呈现;第三部分是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设有11道单项选择题,2道简答题,涉及钠、铝、铁、铜4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氯、氮、硫、硅4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

此次问卷发放的对象是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部分高中的化学教师。发放问卷145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回收率为96.55%。问卷调查采用匿名填写形式,答题时间在20分钟左右。最后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和SPSS Statistics 17.0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录入及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3.1 测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问卷中,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教龄、专业类型、学历、职称、曾教过毕业班的次数、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教师的各项基本情况详见表1。

3.2 高中化学教师对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问卷中13道题以赋值的方式进行统计。1~11题,答对得1分;不答和答错得0分;第12题通过氢氧化铁的溶度积常数进行计算,得出使三价铁离子形成氢氧化铁沉淀,溶液的pH为3.7左右,得1分;第13题用拉平效应,水是拉平溶剂解释为什么高氯酸的酸性比硫酸的酸性还强,得1分。统计结果显示,没有教师取得满分的成绩,最高12分,最低3分。8~9分的人数最多,占教师总数的52.86%;10~12分40人,占教师总数的28.57%;7分以下的26人,占教师总数的18.57%。第1、3、4、6题,教师的得分均值在0.90分及以上;第2、5、8、10、11题在0.60分以上;第7、9、12、13题在0.30以下。明确教师得分不同的原因,需要对题目做进一步分析。

3.2.1 金属及其化合物

(1)钠及其化合物

第6题考查Na2O2的强氧化性知识。选择正确答案“B.NH+4、Fe2+”133人(占95.00%),C项2人,D项5人。Na2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与Fe2+反应生成Fe3+;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O2,H2O2分解为O2,OH-与NH+4反应生成NH3•H2O,NH3•H2O在加热条件下分解放出NH3和H2O,所以溶液中Fe2+、NH+4大量减少。

第7题是一道关于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题。仅有25.00%的教师选择正确答案B项,液氨能够溶解金属钠生成一种蓝色溶液,将溶液蒸干,得到金属钠,钠的这一性质是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中重点介绍的内容;选项C是正确的叙述,“1∶1的Na2CO3与Na2O2的混合物常被用作高温氧化剂”,96位(68.57%)的教师因大学化学知识欠佳,而错选此项;A、D两项涉及的均是高中化学内容。

可见,教师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钠及其化合物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对大学无机化学相关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2)铝、铁及其化合物

第8题是一道关于铝是否是两性物质,是否具有两性的概念题,选择正确答案“B.铝具有两性”95人(占67.86%),说明大部分高中化学教师能够明确“两性物质”和“物质具有两性”2个概念。35人(占25.00%)选择“D.铝不属于两性物质,也不能说具有两性”,单质铝不是两性物质,是两性金属,“两性”指铝能与酸反应显示其金属性(共性),与强碱溶液反应显示其非金属性(特性);A、C两项选择人数均为5人,两性物质是化合物,而非单质。

第10题是关于Fe(OH)3和Al(OH)3计算的题目。选择正确答案C项88人(占62.86%),A、B、D三项选择人数依次为21人、5人、16人,另有10人未作答。可见,教师对化学计算的知识能够较好地掌握,但因计算的繁琐性,对一少部分教师来说有一定难度。

第9题考查铁的氧化态知识。选择正确答案D项30人(占21.43%),A项22人(占15.71%),B项88人(占62.86%)。高中阶段介绍了铁的常见价态+2和+3,高考试题中出现过铁的最高价态+6,然而,铁还有+5、+4、+3、+2,在某些配位化合物中,也呈现更低的氧化态。可见,教师对铁的氧化态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

第11题考查Fe3+、Fe2+、Zn2+的沉淀知识,教师只要理解题干,再经过细心分析就可做出正确答案。统计结果显示选择正确答案B项125人(占89.28%),C项4人,D项9人,另有2人未作答。一位合格的教师,对于所教授的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笔者设计了第12题,考查教师对题干“使Fe3+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溶液的pH应为3.7左右?”的理解。Fe3+完全沉淀时,Fe3+的浓度为1×10-5 mol/L,25℃时Fe(OH)3的溶度积(Ksp)为2.64×10-39,即c(Fe3+)•c3(OH-)=Ksp(Fe(OH)3)=2.64×10-39,从而解得pH约为3.7。根据教师的回答情况,归类成8种情况:给出正确解答的32人(占22.86%);45人(占32.14%)认为是Fe3+发生水解;32人(占22.86%)认为pH为3.7时,Fe3+完全沉淀;4人写到“通过Fe(OH)3的溶解度常数得出”,这是一个不准确的表述,应是溶度积常数;4人认为“Fe(OH)3在pH=3.7时溶解”;5人写到“防止Fe3+水解”;1人认为“pH为3.7时,三价铁离子水解能力大于电离程度”;另有17人(占12.17%)未作答。

综上分析,教师能够较好地掌握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铝、铁及其化合物知识,对与中学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化学学科层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3.2.2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硫、氯及其化合物

第1题考查消毒剂知识,但内容对教师来说均较为熟悉,难度不大。选择正确答案“C.二氧化硫”140人,和预期的结果一致。二氧化硫,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不能用于环境消毒。二氧化氯、过氧乙酸、漂白粉均可用于环境消毒。

第5题考查氯气相关化学反应知识,答题时,教师可按照题干所给信息逐一展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D项125人(占89.29%)。

第3题“关于浓H2SO4的叙述错误的是?”。选择正确答案“A.浓H2SO4可干燥SO3、CO、H2等气体”126人(占90.00%),错在浓H2SO4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CO;D项涉及利用固体卤化物与浓H2SO4直接反应,制取HF和HCl,无氧化性的浓H3PO4代替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制备HBr和HI;B、C是对浓H2SO4的脱水性和盛放问题的正确叙述。

第13题源自于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强酸是100%电离的,但是为什么说HClO4比H2SO4的酸性还强?”。水是拉平溶剂,用多种非水溶剂进行测定实验,水中一些常见强酸强度的顺序为:HClO4>HI>HBr>HCl>HNO3>H2SO4(一级电离)[3]。根据教师的回答,归类成9种情况:给出正确解答26人(占18.57%),写到“在水中,高氯酸、硫酸把质子全部给了溶剂水分子,完全电离,即拉平效应,水是拉平溶剂,醋酸是区分溶剂,在醋酸中高氯酸的电离程度大于硫酸,故高氯酸酸性强于硫酸”;28人(占20.00%)比较S与Cl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20人(占14.28%)错误地认为酸性的强弱取决于释放出氢离子的程度,写到“HClO4的电离度更大”;认为HSO-4不完全电离和HClO4中O-H极性强于H2SO4的教师均有11人;9人从非羟基氧的个数分析;从2种酸的结构和比较2种酸给出质子的能力分析均有5人;另有21人(占15.00%)未作答。

综上分析,教师对于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硫、氯及其化合物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对与中学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化学学科层面的知识比较薄弱。

(2)氮及其化合物

第4题考查单质与浓HNO3反应的知识,教师可结合选项逐一展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B项136人(占97.14%),D项2人,另有2人未作答。“B.Ag、P、Al、Pt”涉及除了Au,Pt,Rh和Ir等少数金属外,许多金属都能被HNO3氧化;碱金属一般都生成硝酸盐,S,P,As等非金属单质可以被浓HNO3氧化成高价的含氧酸[4]。

(3)硅及其化合物

第2题是一道关于硅酸性质的题目,教师只要对硅酸的制备和用途清楚,就可得到正确答案。选择正确答案D项111人(占79.28%),A项2人,B项23人(占16.43%),另有4人选择了B、D两个选项。D项阐述的是硅胶的制法。A项是对硅酸制备的错误描述,SiO2不溶于水,硅酸不能用SiO2与水直接作用制得;B项可溶性硅酸盐与酸作用生成硅酸是利用了强酸制弱酸的性质,而不是利用了由可溶性酸制难溶性酸的性质;C项表述错误,硅酸难溶于水,但是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

3.2.3 不同化学教师对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性

性别、专业类型、学历、学校所在地,均是2个独立的样本,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其在问卷得分上是否有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学历、专业类型教师的问卷得分均值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地区学校教师的问卷得分均值存在显著差异。

教龄、职称、教过毕业班的次数、学校类型为多水平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其在问卷得分上是否有差异。4个变量的方差检验相应的Sig.小于0.05,因此认为每个变量各组之中至少有一组与另外一组差异显著,但不能说明是哪2组之间差异显著,进而笔者在SPSS的OneWay ANOVA过程中指定多重比较方法。

LSD法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教龄中1~3年和7~9年、10~12年、13~15年、16~18年、18年以上之间,4~6年和10~12年、13~15年、16~18年、18年以上之间的Sig.都小于0.05,差异显著;高级和中教一级、中教二级之间的Sig.都小于0.05,差异显著;教过毕业班次数中0次和2次、3次、4次、4次以上之间,1次和4次以上之间的Sig.都小于0.05,差异显著;省级重点和其他类型学校之间的Sig.小于0.05,差异显著。

4 结论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对高中化学教师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1)高中化学教师对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不能很好地从化学学科层面去分析和理解教学中的问题。

(2)部分教师比较依赖于网络资源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批判地对待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应是教师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

(3)并非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学科知识就好,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不断反思的结果,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4)教龄、职称、教过毕业班次数、学校所在地和学校类型对高中化学教师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何彩霞.化学教育,2001,22(5):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篇6

关键词:新课程;元素及其化合物;三维目标;探究研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113-02

从高一必修1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感悟最深的一点: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化学必修1)的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它是高一的一条拦路虎,更是高三总复习一大难题,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效教学非常必要。

一、新课标背景下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虽广东、江苏、山东、海南、宁夏等省已先行实施,但在我省实行新课程至今才两轮,认真总结和反思,结合各教师的“抱怨”,我认为,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理解不透

个别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只是简单的教材结构调整,对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变革精神没有真正领会。沿用老教材的罗列式教学方式,对学生施行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期望学生能将满堂灌的内容尽收脑海。结果却背离了新课程教学课标与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负担,削减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新思维――探究、研讨式教学对长期的应试教学形成思维定势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2、时间不足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一学年完成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其中必修1包含了高中阶段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所有知识,与旧教材相比,知识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而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内容相应拓宽,加强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修1和必修2教材增设了“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及“概括・质疑”等活动性栏目。因此,在每周3课时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以上内容,并让学生能在比较系统地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清楚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和相关知识,时间明显不足。结果势必:教师的“教”达不到新课程教学的探究式模式和灵活的引导激发式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不能实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的领悟无从实现,更不用说实现方法与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样,为高三总复习埋下隐患,因为知识的繁、杂、多、生疏,高三的复习课犹如炒夹生饭,无论你怎么烹饪依然熟不透,匆匆忙忙的,好象上新课,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在案例分析中探究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

下面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通过新旧授课模式的对比、评课、反思来尝试体验新理念和具体实施策略。

课例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第四章 第一节 镁和铝(第1课时)

1、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镁和铝”

【引入】开门见山的提出课堂内容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镁和铝

物理性质:

相似点和不同点

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跟非金属反应

2、与酸

3、与碱

4、与某些氧化物

5、用途

三、反思

以上课例展示的是一节元素化合物部分的传统的新课。以上的结构看起来象是在“编制一张绝妙的网,不管大鱼小鱼,一网打尽”,其主体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它们之间严谨的关系利用课堂40分钟,按一定的程序慢慢的输入学生的数据库。学生被动地听课与笔记,观看实验,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来。当然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学生的大脑毕竟不象电脑,它没有存储功能可以过耳过目不忘。所以实际所达的效果远远没有预期的好,往往只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些实验中的精彩片段或讲解中有特色的一小部分知识点。在练习和作业中,无法回忆起知识点,就更别谈灵活应用与创新了。

课例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鲁科版 必修1

第四章 第二节 铝 金属材料(第1课时)

1、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铝与铝合金”

【联想.质疑】先把问题抛出来,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图片产生兴趣后,对本节内容产生求知欲

【交流.研讨】讨论:

1、铝作为一种金属,它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2、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这可能与它具有的哪些性质有关?

【师】展示铝样品,并引导学生归纳。

【生】总结

【观察.思考】[实验1]铝在氧气燃烧,观察现象

[实验2]铝和三氧化二铁的反应

【师】通过观察现象和实验过程所用的药品,描述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生】讨论和交流,利用氧化还原知识,书写反应方程式

【师】引导回忆实验室制氢气的方法

【生】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师】思考能否用铝Al与浓HNO3、稀HNO3、浓H2SO4、稀H2SO4、浓HCl、稀HCl制氢气?

【生】(以旧知识为生长点)快速回答:常温下,铝在浓硝酸和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能制备氢气。

【师】追问其他几种酸的情况,结合实验。

【生】观察: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得氢气

写出方程式:(略)

综上推出: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单质都不能制氢气,因为它具氧化性。浓盐酸因其易挥发,与活泼金属反应无法制取氢气。

【师】总结归纳:

可以选用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

反应特点:①与氧化性的酸(硝酸)反应无H2

②与非氧化性酸(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产生H2

③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常温下)

【生】学生探究讨论发现这不仅是铝还是镁和铁等活泼金属单质的通性(铁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也发生钝化)。预习发现铝的特殊性在于:

它不仅有上述性质,还能与碱溶液反应: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四羟基合铝酸钠)

【师】总结铝为唯一一种两性金属单质。既能跟酸反应也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且都生成氢气。

【生】由实验和探究联想到现实生活关于铝的用途:制各种合金、飞机汽车、导线、铝锅炊具、铝泊包装等。其中与食物直接接触的用途应尽量限制用量。因为文献查阅显示:长期服用会造成体内铝的积累,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

【师】谈自己的看法,并布置课后预习与思考: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两性是怎么体现的?

(探究继续……)

2、反思

课例2与传统教学不同,既是一堂实验探究课,又是一堂阶段性的复结归纳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回顾了前面章节和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还对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等必修1重要考点进行了巩固。以旧的知识为生长点,引出了新知识铝与其他活泼金属单质具有的相同点,同时学了铝的特性,它有其他金属所没有的两性,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师适时的引导与归纳总结,使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让发散的思维又得到适当的收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探究理念,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新课与复习课、训练课很好的融为一体。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和枯燥的讲解,显得意味深长。

三、启示

对以上两个课例,考与学的效果迥然不同,关键在于教学理念的差异。前者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清晰的讲解下获取知识,目的是使学生能由此获取全面的知识。但是,很大程度地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的开发,导致学生慢慢地散失学习的兴趣。而课例2则注重学生的内在需要,体现了新课程“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理念,由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勾起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辅以教师适时引导和归纳总结,学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的教与自己主动的学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力得到尽可能发挥,达到的效果自然要比前者好得多。

对于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其思想内涵是结合生产、生活、环境问题,通过丰富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各阶段的分组实验让学生对知识有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课堂的交流研讨和探究配合教师的引导、归纳、总结逐渐形成理性认识。在以上学习的程序中,不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巩固高一必修课程的几个重要工具: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知识。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观点“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的因素是他的先备知识”,也就是说新的知识,高一级的知识是以原有的旧知识为生长点,延伸学习的。当然,鉴于以上提到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首先得着眼于课标,不能一味地追求知识容量,把删去的或在新课程标准中不要求的内容随意的增加到课堂教学中,认为教得越多越好,结果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削减学习的兴趣。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在清楚解读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过程准确把握课标精神,把握好度与量;加强课堂驾驭的技巧,极大限度地利用课程资源,以学生的探究研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这样才能顺应新课程理念,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在新高考中运筹帷幄。

参考文献:

[1] 唐爱党.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2] 陈露春.必修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3] 王 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包朝龙.任志强.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微探[J].化学教育,2008,(4):13-16.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7

(吉林建筑大学基础科学部,吉林 长春 130118)

【摘要】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历经了几十年,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针对工科普通高校所开设的四大化学课程,列举了当前化学教学的现状及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几年工科普通高校的化学教改趋势应以“新”、“老”相融合为主的观点。

关键词 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观点

A Discussion on Teaching Status and Reforming Trend of Chemistry Curriculum in Engineering College

GUO Yan LI Xiao-dong

(Basic science Department,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reforming of chemistry curriculum has gone through decades,that obtained many achievements,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need to be improved. In this paper, about four chemistry course in some engineering colleges,the author list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emistry teaching and the phenomenon, proposing a view that education reform trend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in the next few years should merge by “new” and “old”.

【Key words】Chemistry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ing; View

工科普通高校的化学课程基本上都设置在低年级,以讲授《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的内容为主,根据各高校的教学培养目标需求,可将四大化学的知识进行筛选、分配、组合及应用。这些课程在工科院校,以专业基础课居多,有的还是主干课,其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很重要。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及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要求化学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刻的理论基础,故促进四大化学的优质教学,加快课程的整体改革进程,清晰目前的教学、教改现状,合理的构建化学课程,是摆在每位化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 当前四大化学教学的现状及易存在的问题

化学的教学改革已经历经了几十年,从教材、教法、内容、应用、理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变更和创新,发展至今天,出现了非常繁盛的景象。当化学为工科专业教学进行服务时,教学改革更显得极其重要。目前,四大化学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或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1.1 四大化学的教学内容设置过于重复

教学内容重复的主要原因在于开课教研室对化学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构建考虑不周。例如在《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中都设置了很多学时来讲解化学热力学基础,若教研室没有辨清该内容在两门课程中的教学目的和侧重点,则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导致同样的内容在《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中各讲一遍,而这个现象目前还普遍存在。

1.2 四大化学的教学内容未能满足专业需求

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教学大纲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匹配,或主讲教师不够了解专业课程对化学的需求,且对此专业的了解偏少造成的。不同的专业需求的化学知识侧重点不同,例如,对工科的环境工程专业,在讲授《物理化学》课程时,若仍旧耗费相当多的学时来讲述“化学热力学”以及“化学平衡与相平衡”等章节,而电化学、胶体化学、界面化学等贴近专业的内容只是略讲,那就偏离了专业的需求。另外,若授课教师了解一些污水处理的基本流程,使理论与实例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化学知识为专业服务。这也是一些高校在引进新教师时,倾向于有工程实践背景人才的原因。

1.3 四大化学的精髓掌握不清

四大化学的理论博大而精深,若想掌握其教学精髓之处,需要几轮的课堂讲授功底、多年的研究及阅读大量的文献。以《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为例,《无机化学》偏重于定性和原理,而《分析化学》偏重于定量和分析[1],若不理解这一精髓的话,课程的讲解就无重点可谈,教师和学生都会很茫然。笔者认为,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构建,其本质都是化学元素的地球行为和能量守恒原理、物质不灭定律的综合体现。

1.4 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在很多教师的思想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认知:“只是在课堂上把教学内容讲清楚,照抄照搬教材内容就是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想法忽视了对知识的更新和对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视,其不仅是个人的原因,也是大环境下评价体系或监督机制不健全、不严格的造成的。学习无止境,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有着对新知识的渴求欲望,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和传授知识,需要我们具有革新的思想和敢于实践的勇气。

1.5 科研知识无法灵活纳入理论教学

当前,很多教师都同时承担教学与科研工作,有的老师甚至在科研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是在课堂上却没有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其主要原因多在于找不到话题切入点。对于化学学科来讲,一些科研实验的理论(或原理)恰恰就隐含在化学基础知识中,而在教课过程中,哪些是科研实验的理论支撑,需要其细细体会才能提炼出来。例如,《分析化学》中“重量分析与沉淀滴定”一章,在讲解沉淀的形成时,就完全可以与科研实验中纳米材料的制备联系起来。

2 未来几年工科普通高校化学课程的教改趋势探析

化学教学的改革推陈出新,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的改革方案和建议,各持己见。根据对近几年化学课程教改的观察、学习和研究,笔者认为未来几年教改趋势应以“新”、“老”相融合为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融合经典化学与现代前沿化学为一体

四大化学中各有经典内容,例如物理化学中的化学热力学、胶体化学、化学动力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中的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这些经典内容,是每个高校化学课程的必讲章节,也是其专业的必修知识。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前沿化学的研究及交差学科的出现,化学课堂仅仅讲授经典化学理论是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渴求的,需要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将新知识有机地穿插在教学中,使得化学课程不再是单一的授业和灌输,而是具有科技性和时代性。

2.2 融合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教学理论

在现代课程的视野中,知识不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过程中[2]。这句话道出了新时期“教育”的新概念。多年来,虽然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即便如此,现代的化学教学思想仍需要重视和实施,这一思想包括:课程的开放性、学习的互动性、敢于对知识的质疑性等等。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充满挑战性、灵活性和想象力的,人们要勇于革新。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其不拘泥传统直线型、平面型的建筑风格,创造了后现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曲线构型的圣家族教堂。想象无止境,想象是我们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2.3 融合与调整四大化学的交叉内容

《无机化学》一般都作为大一新生所接触的第一门化学课程,该门课程作为高中化学和后续化学课程的衔接内容,起到很重要的铺垫作用,这也是《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部分章节重复出现的原因。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无机化学》中的所涉及的一些内容量大而不精,使得一些经典的概念被支离破碎。以化学热力学部分为例,一些公式推导被略去,教师讲起来很机械,不严谨、不科学,学生听起来也一头雾水,而这些内容又要在《物理化学》中从头讲起,前后耗费了不少学时。因此,如何调正和融合四大化学的交叉内容,是一个长远和大胆的尝试。

2.4 融合与构建高中、本科、研究生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

这三个教育阶段的化学内容和目的各有不同,阶梯式地阐述了化学的本质和精髓。大学化学课程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拓展与精讲,也是研究生课程的基础,在整体化学教学安排中是关键阶段。因此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清晰本阶段的教学培养目标是什么,高中时期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还要设计好知识的前后次序,只有这样才能详略得当、有的放矢地讲授,才能灵活地驾驭课堂,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与构建工作。

以上四个观点尤其适用于建筑类、医药类、食品类的工科院校,其四大化学仅是基础课程,学时少、任务重,在培养方案中,规定需在220~260个学时内完成全部化学的教学内容。目前对这种情况的教改研究偏少。

3 结论

化学知识犹如一幅多彩的画卷,需要通过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手循循打开,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地娓娓道来。如何诠释好这一幅画卷,需要用心去寻求最好的方式。工科院校化学教学的改革目的也是如此,我们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遵照专业设置的需求,遵照社会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向求知者展示化学世界带给人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赵春玲,王薇,胡立新.工科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广州化工,2012,40(20):136-137.

篇8

1 从“碳化”与“炭化”的混沌说起

高中化学历来有蔗糖与浓H2SO4反应的教学演示试验。教学中很难讲清楚两个问题:①反应是生成黑色的炭,还是生成黑色的碳?②反应过程是称“炭化”,还是“碳化”?

读者不要以为这是一个不值一议的钻牛角尖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广大化学教师彼此都心照不宣而又各行其是的普遍问题。此因归结于已有的许多化学文献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的不统一(见下表)所致。

不难发现,同一出版物,如权威化学词典⑥和⑤,旧版⑥用碳化,新版⑤用炭化;高校权威化学教材⑦和⑧,旧版⑦用炭化,新版⑧用碳化;同是高中⑩和11,旧版教材⑩用碳化,新版教材⑾回避了炭化,而用黑色的炭、海绵态的炭等;③与④则避而不谈炭化与碳化(根本不出现“炭化”和“碳化”词条)。《现代汉语词典》②居然“碳化”“炭化”不分,等同并用。仅有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①,仅用了炭化,而没有出现“碳化”的词条。

据此,对于蔗糖与浓H2SO4的反应,在教学上出现的碳化、炭化不分的混沌现况,实在是有根有据的见惯不怪了。不过当下的学术界广泛的废弃“碳化”而用“炭化”已成主流。近20多年来的中学化学教材一直坚持使用“炭化”的做法,应当说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2炭、碳鉴源

汉文化有5000多年的历史。“碳”是一种史前元素,“炭”字的出现无法考证。据考,“碳”字是1930年首次被《王云五大字典》收录。在此之前,一律只有不带石字边的“炭”。比如辞源、辞海、康熙字典等大型典籍都只有“炭”字,而没有“碳”字。如古代字书,后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有炭。《说文》上说:“炭,烧木余也。”炭,就是烧木后留下的余灰,即木炭。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的第一句:“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在100多字的这篇诗歌里,就出现了7个“炭”字。据专家考证,“炭”字的使用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

有专家指出,“碳”字的出现不会早于上世纪20~30年代。应该说“碳”字的出现和正式使用也有一个早期的孕育过程。有文献指出[1], 上世纪20年代是“碳”字的重要孕育期。在此期间,仅以常见的五种气体元素H、O、N、F、Cl为例,有的沿袭徐寿先生所译,称为轻气、养气、淡气、弗气、绿气;有的用日文名称叫做水素、酸素、窒素、弗素、盐素;也有人提议将这五种元素分别称做、氰、氨、氟、 。“碳”字就在这个时期广为流传。所有这些都给人们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化学命名的这种混乱局面,也客观上催生了化学物质命名的规范。近代化学家郑贞文(1891-1969)先生,可以说是催生和规范化学物质命名的助产者和总设计师。他先后组织和领导编辑的《无机化学命名草案》、《化学命名原则》、《自然科学辞典》先后在1930年~1934年相继出版。自从《化学命名原则》公布后,化学上用词用语就有了一个化学界共同遵循的标准,这五种元素统一称为氢、氧、氟、氯,且一直沿用至今。也正是这个时期的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1月26日,前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专门公布了有郑贞文等化学家为代表所起草和制定的《化学命名原则》,其中第七条把多年来业已通行的化学元素命名的制定原则加以总结,做了如下的归纳:“元素之名,各以一半表之:在平常状态下为气态者,从气;为液态者,从水;金属元素为固态者,从金;非金属元素为固态者,从石。”同时附元素命名表,第一次把第6号元素正式命名为“碳”,从而确定了“碳”字的法定地位。所以,1932年11月26日,应该是“碳”字的正式诞生日,今年当是75岁。在众多的汉字中,它显然是个小字辈。

应当指出,“碳”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是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顺应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出现的发展形势应运而生的。就其创字的用意而言,它是专指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6的非金属元素“碳(C)”。近年出现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辞海》(1978年版),都充分肯定了这一点,在“碳”字条目下特别说明,是指非金属元素,符号“C”,别无其他意义,更没有其他可以派生的意义。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订委员会事务中心曾经多次拟定和提出了规范使用“碳”与“炭”的意见[2]:

(1)元素碳对应的汉字名称是碳。

(2)涉及碳元素、碳原子的名词及其衍生词、派生词,均用碳。比如碳元素、碳原子、碳键、渗碳、碳14、碳60、纳米碳管等。

(3)碳的化合物的名词,及其衍生词、派生词,均用碳。如碳化物、一氧化碳、碳酸盐等。

(4)以碳为主含有其他物质的混合物则用“炭”。常用于各种工业制品。如炭电极、炭布、炭化等。

3 是当称“无定形碳”,还是当称“无定形炭”?

这是目前化学学术界最具争议的一个化学专用字和化学术语。如果以化学文献为据,那用“无定形碳”的占了绝大多数。但是我们知道,科学上的是非真伪历来都不是靠表决来判定的。

对于木炭、焦炭、炭黑是该称无定形碳,还是无定形炭?对于蔗糖、棉纤维与浓H2SO4反应是该称碳化,还是炭化?下面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写的《无机化学》的三次修订版本的情况。

对于同一个称谓,真可以用朝令夕改,朝三暮四来形容。据此,笔者实在是觉得有必要既符合事实又符合逻辑地对碳和炭的使用进行规范。

中学、大学的化学教材历来都有这样的叙述:“通常称为无定形碳的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不赞成称“无定形碳”的人的观点认为:总称与分称相脱离,犯有逻辑上不合理的毛病。既然所有个别的炭素材料都是用“炭”字来加以叙述,而在总称上又是用“碳”,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如各种人的总称是人,各种人的分称――大人、小人、男人、女人、黄种人、白种人、黑人等的分称也都该落实到“人”字上。再如树的总称是树和树木,那各种具体的树也应该叫“××树”,如柏树、松树、樱桃树、李树、柳树、白桦树等。即总称与分称应该一致,不能分离,这是很明显的道理。笔者认为,称“无定形炭”比称“无定形碳”,更为科学,更准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有了许多合理的变化,也需要我们去了解。对于无定形物质,原来是指那些原子和分子的排列没有周期性结构,即不具有点阵结构的非晶质固体物质。后来的研究发现,过去认为像炭黑、玻璃炭等典型的非晶质材料也是结构有序(短程有序)的微晶型材料,而且无定形这一名称还容易与粉状的“无定形”相混淆。故不希望用“无定形”这一术语。当然也就从根本上不赞成无定形碳和无定形炭的说法了。

4“碳”“炭”用词的实用性判据

只要稍加留心和注意你就会发现,在化学教学和化学用书中,对碳、炭使用混淆的情况极为普遍。为了尽快结束这种混乱局面,笔者以为对碳、炭的用词有必要把握以下两点实用性判据:

第一,要有碳的元素意识。即凡是与碳元素、碳原子有关的词语,一律用“碳”。如元素碳、化学碳、α―碳、β―碳、伯碳、仲碳、碳的同位素、碳素钢、渗碳、碳化物等。

第二,要有炭石墨和炭素材料的意识。即凡是与炭石墨、炭素材料有关的词语,一律用“炭”。如木炭、煤炭、活性炭、无定形炭、焦炭、炭化、炭素材料厂、炭素工艺、炭渣、骨炭、炭纤维、炭糊、炭黑、热解炭、炭棒、生物炭、炭条、玻璃炭等。

最后还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碳素”与“炭素”的区别。

“炭素”中的“素”,应该是指炭的各种材料或素材,但“碳素”中的素,则是指碳元素。前者是炭材料,后者是碳元素,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比如:作为一种炭材料,燃烧就化为乌有了,意味着这种材料就不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碳元素,燃烧的结果只是改变了这种碳元素存在的形式,而并不是说这种元素真的不存在了。鉴于“碳素”称谓的歧义成分特别大,在没有强烈的元素意识背景条件下,建议以少用或不用“碳素”为好。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 元素化合物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54-02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应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同时要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基于铝的学科知识,按照物质中心模式进行编排,即“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存在形式―工业制备原理―用途”,其结构上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环境下如何设计和有效地开展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活动,是当前化学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标化学必修1“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教学为例,阐述基于新课标环境的高中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了解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知道铝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形式,了解工业上从铝土矿中获得铝元素的方法,并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概念,知道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通过解读铝土矿制备铝的工艺流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完善流程使学生学会分析化学流程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新流程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验证物质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上,通过方案解读、验证、改进、创新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了解炼铝方法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通过对大耗能工业的分析,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至社会生活,积极关注社会热点,运用化学知识对相关生产生活问题作出合理分析。

二、教学设计及流程

(一)了解铝的用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有效动力,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更好地投入学习之中。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多种方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充分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或化学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影像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对化学认知产生充分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教师就能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化学问题的核心,逐步建立化学认知。

在学习“从铝土矿中提取铝”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回忆,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物质氧化铝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图片,并提出问题:你能说出该物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具体用途吗?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忆,纷纷解答:铝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在日常生活中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等。这两个问题已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提出设问:既然铝及其合金有着如此广泛的用途,那么工业上是如何获取铝单质的?从而引出这节课“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课题。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初步了解铝及其合金的一些重要应用,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了解铝的结构、性质、存在形式及制备流程,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要变得更聪明。”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是学习的主体”,认为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根据建立生本教育理论,教师应让学生在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无限潜能。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应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能力。

在上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对如何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充分好奇。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铝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以及主要存在形式;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含有哪些杂质?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元素需要除去哪些物质才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氧化铝,然后通过电解能够得到铝元素;根据课本上关于制备铝的工艺流程思考讨论每一步骤所得产品。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分析和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加深学生对铝元素制备的认识。

(三)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提高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水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科学科,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得(下转第62页)(上接第54页)化学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学生能够从化学实验中清晰、直接地观察基本化学现象,从而更好的总结和理解化学知识。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探索化学的奥秘。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化学实验前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和实验重点,从实验的整个过程中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并真实、及时地做好各项实验记录。化学实验前要指导学生仔细检查各项实验仪器、试剂等。最后要对实验现象做出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及时纠正实验中的错误。

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就是开展制备铝工艺流程的实验,在实验前首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在制备铝的工艺流程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过滤后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通入CO2酸化的作用是什么?盐酸能够替代CO2酸化吗?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在NaAlO2溶液中加入盐酸进行实验,并解决教材中的问题,完成制备铝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教材中还为学生详细讲解了电解法制铝,请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将教材知识与实验相结合,并讨论几种流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四)总结铝及其制备相关知识,加深巩固所学知识

化学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归纳总结和训练内容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总结可以采取教师引导的方式或小组总结的形式,而训练内容应是教材学习内容和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在体现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基本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本节课的巩固练习设计为学生课下探讨活动:探讨镁和铝提取过程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以此扩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三、教学反思与感悟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实践出发,将化学知识融入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运用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化学,使化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去。因此,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下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抓住教材的核心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以及实验,丰富化学课堂教学。例如在“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教学设计中,不仅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铝的基本知识和性质以及铝土矿提取铝的方法,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学习的辨证思想,将化学学习与社会实践和科学思想相互融合,使高中化学课堂更具有思想性和科学性。

篇10

关键词 钎料;硅含量;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092-02

0引言

钎料是用于某型号发动机上的蜂窝钎焊材料,由于蜂窝钎焊工艺对发动机的质量和性能影响较大,并且没有分析方法对该材料中的化学元素进行定量测定。于是对该材料中的化学元素的测定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钎料中的化学元素有: C、Cr、B、Si、Fe、 Ni(基体)元素,入厂要复验的元素有:C、Cr、B、Si、Fe。该材料中的硅含量范围是4%~5%。C元素可用碳硫分析仪测定, Cr、B、Fe 元素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光谱仪(ICP)测定。由于该材料中的Si含量较高,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光谱仪(ICP)无法测定,因此Si元素含量还采用化学法测定。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钎料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硅钼蓝光度法。试验证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和精确性都较好。对于钎料中硅含量的测定,该实验方法是可行的。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8453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惠普公司)。

硅标准溶液:1mg/mL。

铬标准溶液:1mg/mL。

镍标准溶液:10mg/mL。

氢氟酸:ρ=1.15g/cm3; 盐酸:ρ=1.19g/cm3; 硝酸:ρ=1.42g/cm3饱和硼酸溶液; 钼酸铵溶液:50g/L; 酒石酸溶液:200g/L; 抗坏血酸溶液:2g/L。

所用试剂(未注明的)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一次蒸馏水。

1.2 实验方法

1)称取试样0.1000g置于200mL塑料杯中(镍基试样补加铁50mg);

2)加盐酸14mL,硝酸1mL,摇匀。置于沸水浴中加热,滴加氢氟酸10滴,直到试样溶解完全,在50℃~60℃水浴中保温15min,取出冷却。加入20mL饱和硼酸溶液,摇匀,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即倒回原塑料杯中;

3)分取上述试液5.00mL于200mL塑料瓶中,加水20mL,加10mL钼酸铵溶液,摇匀,在常温下放置15min ,加酒石酸溶液5mL,立即加入5mL抗坏血酸溶液,摇匀。放置20min后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倒回原塑料瓶中,在700nm处测量吸光度;

4)参比溶液:分取实验方法1.2.2中试液5.00mL置于200mL塑料杯中,加水20mL,加酒石酸溶液 5mL,加钼酸铵溶液10mL,加抗坏血酸溶液5mL,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试剂空白:用同等量的全部试剂按实验方法1.2.2~1.2.4与试样同时进行;

6)工作曲线的绘制:取8.0ml镍标准溶液(10mg/mL)数份置于数个200mL塑料杯中,分别加入0.0mL;3.0mL;5.0mL;7.0mL;9.0mL硅标准溶液(1mg/mL),以下按实验方法1.2.2~1.2.5进行。用硅含量为横坐标,相对应测量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成曲线。试验数据见表1中。

表1

2 结果与讨论

2.1 波长的选择

取4.5mL硅标准溶液(1mg/mL)置于200mL塑料杯中,按实验方法1.2的2)~1.2的4)进行,在不同波长处测其吸光度,测得的数据列入表2中。

表2

从表2可看出:波长在500nm~810nm段,吸光度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增大,波长在810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为了该实验方法适用于多种型号分光光度计,故选择700nm做为合适的波长。

2.2 硅钼黄的酸度及稳定性

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硅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硅钼黄的形成完全与否及其稳定性。硅钼黄一般要在弱酸溶液才能生成。当室温为25℃~30℃时,加钼酸铵后10min硅钼黄显色完全,并至少可稳定2h。当室温低于10℃时,需20min以后才能充分显色。因此,当室温为20℃~30℃时,选择放置时间为15min。当室温低于10℃时,采取加温或放置时间20min以上。

2.3 试剂用量的选择

2.3.1 钼酸铵的用量

取数个4.5mL硅标液(1mg/mL)置于200mL塑料杯中,按实验方法1.2.2~1.2.4进行,在加钼酸铵溶液时按5.0mL;8.0mL;10.0mL;15.0mL;20.0mL的量分别加入,测得的结果列入表3中。

表3

从表3可看出:加入8.0mL~15.0mL的钼酸铵溶液所测得的吸光度稳定,因此选用10ml钼酸铵溶液为合适用量。

2.3.2 抗坏血酸的用量

取数个4.5mL硅标液(1mg/mL)置于200mL塑料杯中,按实验方法1.2.2~1.2.4进行,在加抗坏血酸溶液时按1.0mL;3.0mL;5.0mL;8.0mL;10.0mL的量分别加入,测得的结果列入表5中。

表4

从表4可看出:加入3.0mL~10.0mL的抗坏血酸溶液所测得的吸光度稳定,因此选用5mL抗坏血酸溶液为合适用量。

2.4 共存离子的影响

在数个200ml塑料杯中分别加入4.5mL硅标液(1mg/mL); 8.0ml铬标液(1mg/mL)和4.5mL硅标液(1mg/mL); 4.0ml硼标液(1mg/mL)和4.5mL硅标液(1mg/mL); 4.0mL铁标液(1mg/mL)和4.5mL硅标液(1mg/mL); 8.5ml镍标液(10mg/mL)和4.5mL硅标液(1mg/mL)。按实验方法1.2.2~1.2.4进行,所测得的结果列入表6中。

共存

表5

从表5可看出,控制好测硅的其它条件后,大量的镍以及少量的铬、硼、铁离子均不干扰测定。

3 样品分析

3.1 合成样品

取含有7.0mL铬标液(1mg/mL)、3.0mL硼标液(1mg/mL)、3.0mL铁标液(1mg/mL)、8.0mL镍标液(10mg/mL)的合成标液6份置于200mL塑料杯中。在这六个塑料杯中分别加入1) 4.0mL硅标液(1mg/mL)3份;2) 5.0ml硅标液(1mg/mL)3份,按实验方法1.2.2~1.2.6进行,测得的结果列入表7中。

表6

从表7中可看出:该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都较好。

3.2 钎料样品

称取另件号为2001-81的钎料0.1000g 2份置于200mL塑料杯中,按实验方法1.2.1~1.2.6进行,分析结果列入表8中。

表7

从表8可看出:另件号为2001-81的钎料中的硅含量在合格范围内。

4 结论

用该实验方法测量钎料中的硅含量,其准确性和精确性都较好。该方法可运用于生产中复验钎料中的硅含量。

参考文献

[1]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