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目的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管理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项目管理 供应链管理 作用 竞争力
1.引言
在短短的几年中,全球经济发生大巨大变化,如:关税的降低、世界经济区域的划分、市场竞争的全球化等。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在企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企业可以将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运用到供应链管理中,以“组”为单位的顾客服务模式,建立起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新的组织结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地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有的潜在的客户随时都可能被别的企业夺走,企业的生存存在着不确定性,而且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此时,企业必须清醒的意识到: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并不只是由一个企业单独决定的,而是由产品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来决定的,产品之间的竞争也就演变成了供应链的竞争。
2.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含义
供应链是围绕着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的控制,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直至最后将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销售到广大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具有独特功能的网链结构的模式。供应链管理主要就是针对整个供应链关系的管理。
3.工程项目的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根据项目工程的特点,再结合供应链的定义,可以将项目供应链理解为: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现金流、物流的控制,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周期的网链结构模式。而项目管理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就是在整个项目建设、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它的系统化、协调化、集成化、同步化,并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寻找互补的外部优势,将所有参与的主体构建成供应链网链中的组织,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整体优势。这种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更能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供需双方的交流,降低了供需双方的市场风险。
4.项目管理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供应链的管理是企业姑那里企业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多个企业的合作起管理模式已经与原来单个企业的管理有所区别。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是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企业结合在一起的,不能像从前的一个企业的管理一样采取一种规范的、固定的部门建制。
5.项目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中的工作流程主要现有顾客开始,再经过零售商、经销商、制造商、供应商,通过一级一级的传递,将顾客的需求传递过来,再一级一级的将顾客所需的产品或服务传递回顾客那里。由此可见,顾客在供应链中不仅是起点还是终点。由于在供应链管理中有着不同的顾客层次,各层次剪得顾客需求不同,就迫使项目管理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方法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即:围绕顾客的项目。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整合出一条合适的供应链,将供应链的运营看作是一个项目来实施管理,并充分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经营理念来管理供应链。
5.1对供应链中不同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
在传统的企业组织机构中基本都属于垂直式的、职能式的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将类似的资源进行集中使用,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奠定了基础。这种组织结构的缺点在于:当涉及多个项目时,每个项目在资源的优先使用权上会发生矛盾和冲突。由于存在着权力集中的弊端,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不确定性,会导致项目决策经营状况与原来的预期不符,有的还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结局。
5.2充分利用企业项目组织结构中的人力资源
在企业的项目组织结构中,企业的项目经理可以从企业的租赁给吃了个或基层管理则中进行选择,他们的权利将是企业组织机构赋予的最大权利,有权利调动企业内部、外部所有资源,可以对项目小组内的大小事务进行决策,而不必通过企业的最高领导层。项目经理可以直接领导来自企业各部门的参与项目的人员。
5.3努力满足顾客的需求
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顾客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企业必须要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是企业实施供应链项目管理的主要核心。顾客可以划分为:关键顾客、合适顾客、一般顾客三种。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可以根据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为顾客整合出一条适合顾客的供应链。再由企业的项目部成立一个小组专门对顾客这条供应链进行管理,项目小组的权力很大,可以有权负责特定顾客的业务,如:顾客需求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生产计划的制定、产品的营销、顾客对产品质量的信息反馈。这个顾客项目小组主要目的是通过整合资源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
总之,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管理总是一个难点,而将项目管理运用到供应链的管理中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供应链中的各企业之间是一种良好的合作伙伴的关系,是由于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共同利益决定的。企业的项目管理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篇2
一、军事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涵
军事供应链管理军事物资供应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军事供应链进行的系统管理。它是从军事物资供应商开始,经由军队物资供应部门、战略级军事物流基地、战役级军事物流中心、战术级军事物流中心,直到部队最终用户的全要素、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军事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以部队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主导军事物资供应商与军事物资供应部门之间的供求关系为依托,以提高部队用户满意度为目标,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管理思想方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军事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有效规划与控制,从而将军事供应链上的成员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形成一个长期战略联盟。
要成功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使其真正发挥节约供应成本、提高供应效率的功效,就要抛弃传统管理思想,把军事物资供应内部以及军事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和各级部门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军事供应链集成化管理体系。通过对军事物资供应过程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将军队内部的供应链与军队外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达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以适应在新形势下军事物资供应的高质量、高柔性、低成本、快速补给和优质服务的要求。
集成化军事供应链是军事供应链的所有成员单位基于共同目标而组成的一个“虚拟组织”,组织内的成员单位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充分合作,优化军事供应链整体绩效。而军事供应链集成化管理就是对整个军事供应链进行管理,即对军事物资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军事物资供应部门、军事物流基地(中心)和部队最终用户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控制等,使其成为一个无缝衔接的过程,实现军事供应链的整体目标。
二、军事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
军事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理论,它既把构成军事供应链的各种实体视为一个系统整体,同时又把军事供应链中的各个业务环节看作一个整体的功能过程。通过信息集成、横向集成和纵向集成的过程,优化配置各种军事物流资源,整合军队物流与社会物流的保障力量,从而最终实现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军事“大物流”。军事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主要有:
(一)系统综合集成理念
军事供应链包括了军事物资供应过程中所涉及的军队内外的各种实体,涉及企业与军队两个不同领域,在军事供应链前端的企业供应链中,由于企业竞争所导致的优胜劣汰以及军队需求的变化,节点企业需要动态更新;处于军事供应链中后端的军队内部物资供应体系,也始终处于一个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进程之中,节点实体会因为流程重组而发生变化,因此军事供应链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在军事物资供应过程中,存在着从生产、筹措、储备到供应的多个阶段及各个环节,业务流程相当冗长,总体而言,军事供应链管理的任务极其复杂。这就要求军事物资供应系统“形散神聚”、高度集成,形成一体化保障模式。系统集成的核心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和技术平台,使人们清晰了解军事物资需求和军事物流资源状态,整合军事物流资源结构,提高军事物资供应综合能力。抓好军事供应链的系统集成,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立足长远发展需要,认真研究部队用户需求,由上而下、由总到分、由内到外、由远及近地对军事物资供应系统进行集成与分解。军事供应链管理在实现军队内部业务流集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展到供应商和部队最终用户,将军队外部供应资源和部队最终用户有机集成,共享需求计划。
(二)信息互联互用理念
信息共享是建立军事物资供应部门和企业供应链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之一。在军事物资供应部门与各级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中,军事物资供应部门需要了解供应商的资质能力、技术水平、经营规模、生产进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各种基本信息,对于军队而言,供应商的信息是完全透明的;由于军队需求的特殊性,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军事物资供应商不可能了解部队用户需求的每一个细节,例如:需求计划、部队部署、配送网络等等,部队用户的需求信息应经过必要的整合处理,通过安全保密的传输手段,实时适量地提交给军事物资供应商,对于军事物资供应商而言,部队用户的需求信息虽是半透明的,但基本能够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要加速军事物资信息资源建设,推进军事物资供应系统有效整合,逐步建立起一个信息能高度共享的军事物资供应网络平台体系,全面提升我军信息化战争军事物资供应保障能力。
(三)部队用户至上理念
军事物资供应部门的管理策略应以部队最终用户为中心,这也是集成化军事供应链的核心理念。军事供应链的形成、存在及重组均基于部队用户的最终需求。在其运作过程中,部队用户的需求是军事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军事供应链管理强调将军队物资供应部门以部队最终用户为中心进行整合,更及时地获取全面、准确的部队最终用户需求信息,在确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提供给军事物资供应商,使其能在保障军事物资供应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增值服务,从而满足部队最终用户的多样化和快速变化的需求。集成化军事供应链确保为部队最终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和适当产品,从而降低军事物资供应成本,提高军事物资供应效益,并最终实现部队用户满意。
(四)反应实时迅捷理念
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进程加快,战争时效性空前提升,为战争提供血液的军事物资供应也必须随之加以改进。对军事供应链而言,如果对部队用户需求反应滞缓,不能在一个要求的期限内,将部队用户所需的军事物资送达目的地,将直接影响到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乃至整场战争的最终结果,所以现代战争对军事供应链的时效性要求将越来越高。军事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必须协调一致地运作,信息流和物流必须快速而平滑地流动,以保证军事供应链能够高速运行。由于战时需求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需求的井喷式增长,要求军事供应链必须具备高柔性的特点。一旦战争爆发,军事物资供应系统必须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动员平时的军事物资供应商,针对部队用户的需求实现实时
生产和实时供应。
(五)战略合作共赢理念
各级军事物资供应决策部门之间可加强协调,相互充分配合,加强军事物资需求的透明度,从而可以降低不必要的军事物资需求,提高军事经济效益。在军事内部供应链中实施集成战略和协调战略,通过消除各职能部门间的障碍,充分共享军事物资供应信息,实现“透明化”后勤,从而降低保障成本,提高部队服务水平。
而对于军事外部供应链而言,军事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理解为军队需求方与供应商之间,立足战略、面向长期、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力求双赢的契约关系。这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的原因是为了增强信息共享和业务交流,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储备水平,通过合作产生更大的军事经济效益。
三、军事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
军事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寻求建立军事物资供应链上的军队物资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军队物资供应部门、战略级军事物流基地、战役级军事物流中心、战术级军事物流中心以及部队最终用户间的紧密协作关系,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及浪费,谋求军事物资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军事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总成本最小化、部队用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少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以及军事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中寻找最佳平衡点,以实现军事物资供应链绩效的最大化。
(一)供应链总成本最小化
众所周知,采购成本、制造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配送成本以及军事物资供应链的其他成本费用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军事供应链管理,必须将军事物资供应链各成员单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并使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的物流过程之间达到高度均衡。从这一意义出发,总成本最小化目标并不是指运输费用或库存成本,或其他任何军事物资供应链运作与管理活动的成本最小,而是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运作与管理的所有成本的总和最小化。
(二)部队用户服务最优化
军事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在于为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的有效运作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而由于服务水平与成本费用之间的背反关系,要建立一个效率高、效果好的军事物资供应链网络结构系统,就必须把总成本费用与部队用户服务水平均衡考虑。军事供应链管理以部队最终用户为中心,部队最终用户满意度是军事物资供应链高质运行的关键。因此,军事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以最小化的总成本费用实现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部队用户服务的最优化。
(三)供应链总库存适度化
“零库存”是企业供应链的理想状态,但由于战争的突出性特点,平时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储备,因此就储备而言,应实现军事物资供应链上总储存的适度规模。军事物资供应链总库存适度化目标的实现,不能仅控制单个成员单位的库存水平,必须实现对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的库存水平与库存变化的最优控制。
(四)总周期时间最短化
当今的市场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基于时间的竞争。而军事物资供应链与企业供应链相比,其对快速反应的要求更高,如何实现快速有效的部队用户反应,最大限度地缩短从部队用户提出需求、军事物资供应部门发出订单到获取满意交货的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的总周期时间已成为军事物资供应链顺畅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五)军事物流质量最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同样,军事供应链管理下的军事物流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军事物资供应链的存亡。如果在所有业务过程完成以后,发现提供给部队最终用户的军事物资存在质量缺陷,就意味着所有成本的付出将不会得到任何价值补偿,军事物资供应链的所有业务活动都会变为非增值活动,从而导致无法实现整个军事物资供应链的价值。因此,达到与保持军事物流服务质量的高水平,也是军事物资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军事物资、装备零配件供应的零缺陷开始,直至军事供应链管理全过程、全人员、全方位质量的最优化。
篇3
关键词:供应链;质量管理;面向目标;建模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current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companies in reality is competition of two supply chains. The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to involve all the enterprises along the supply chain become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to satisfy customer. However, because these enterprises are situated in various geographical locations and belong to organizations with different interests, there are three major difficulties in both research and practice:(1)the supply chain is a self-interested and distributed system;(2)information asymmetry exist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3)quality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accurately and no perfect inspection technology exists.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a goal-oriented modeling approach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Detail modeling process is introduced and case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Key words: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goal-oriented; modeling approach
0 引 言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所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原本各自独立的企业走到了一块,形成供应链上的虚拟组织来更灵活和有效地提品和服务[1]。整个供应链上的虚拟组织就像是一个纵向的企业,它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是,虽然供应链中各个实体在经营、资源、管理上都是独立的,它们之间除了彼此之间的合约外,没有别的法律约束,但是链中各个环节不是彼此分割而是环环相扣,整个供应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由于供应链的企业来自不同的地理位置,属于不同利益的组织,因此要改进供应链上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重要的是协调和整合所有这些企业的业务流程。这使得传统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从一个能兼顾整个供应链的角度进行改革。Robinson和Malhotra回顾了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文献,提出质量管理的观念有必要从传统的基于单个企业内部、产品为基础的思维,转向一个基于顾客、供应商和其他供应链伙伴之间组织间关系的供应链的,注重供应链成员的沟通与协调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兼容性的思维[2]。抛弃传统的基于企业本身的质量管理思想, 把企业内部供应链以及外部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活动及流程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并对此功能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这种改革可以通过同时利用供应链的伙伴管理和质量改进来获得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要实现这种改革,首先就要了解供应链质量管理与传统的企业内的质量管理相比所具有的特点[3]:
(1)供应链的成员企业来自不同的地理位置,分属于不同利益组织。如果供应链的成员属于同一个权利组织的管辖,管理供应链会比较简单。然而,在供应链中不同企业间的自利行为是不可避免的。缺少一个权力组织的统一管辖,其他企业的生产或者业务流程通常是不受外来企业控制或者甚至不可观测的。在供应链整合以及虚拟组织的文献中经常提到了这个困难[4]。
(2)由于没有完美的质量检测技术,质量难以准确测量,因此难以控制和改进。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一组固有特征具有满足顾客明示的或隐含的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能力(ISO 8402)。简单来说,“质量是指符合要求”[5]。质量难以准确衡量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质量要求(明示的或者隐含的),特别是非功能性需求,通常是含糊不清的,不明确的。把质量要求转化为功能性或者可测量的质量特征需要一个准确的转化过程,需要使用比如质量功能展开的技巧[6]。第二,准确评价产品的固有特征依赖于检测技术的正确性和准确性[7],不同的检测技术具有不同的正确性和成本。
(3)由于对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信息不对称性,使得道德风险存在并且可能引发质量欺诈[8]。这个课题也在市场营销和组织理论中提到,比如如何控制组织间关系的供应商机会主义和如何标志不可观测的产品质量。
这些特点给供应链的质量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要分析解决这些困难就需要一种建模方法可以反映供应链成员的不同利益,更好地表示质量的测量,以及减少和避免信息不对称。基于这种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目标的方法来支持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建模。在详细介绍建模过程之后,本文通过探讨几个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实例,证明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面向目标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概念模型
1.1 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本体分析
本体论(Ontology)这个概念来自于哲学,表示对存在的一种系统化的解释。近些年来,“本体”开始成为知识工程领域的一个词汇,代表对一些感兴趣的领域的共同理解、一种共享词表,也就是特定领域之中那些存在着的对象类型或概念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本体可以用来作为一个对所选的现象进行描述的统一的框架,表示一种模型,用于描述一套对象类型。一个本体通常包括了对某个领域的一种世界观。世界观,也就是对世界的概念化,是由一系列概念(如实体、属性和过程)、概念的定义和概念间的联系组成的[9]。
我们设计了协同供应链的本体来为质量管理做模型化的基础。这个本体包括了四个类别:主体(Actor)、目标(Goal)、资源(Resource)和任务(Plan)。
协同供应链的本体是由三个不同的层次组成的:元类层、领域层和实例层。图1表示了这种层次结构。现实世界的实例表示为实例层的实体。例如,一个奶农名叫Smith,一个名为Sanu的奶制品厂商,和一个名为Jack的顾客。实例层的实体是对应于领域层的实体类的实例,而领域层则继承元类的属性。
为了清楚的表现这种层次结构,在图1中我们省略了很多领域类和连接。我们提出的模型化方法正是为了更好地表示这些类。接下来会介绍模型化方法是如何建立一个更完整的本体的。
1.2 概念定义
针对供应链质量检测的知识层面模型化是一个使用图形化语言来进行概念模型化的过程。这套图形化语言包括:意图性的和社交性的概念,如主体、目标和依赖性;使得模型可视化的图形化符号;一系列的线性符号来对模型进行不同观点的分析,如与主体相连的线条表示供应链上的主体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与目标相连的线条表示从某个主体的角度出发分析目标与任务的关系,与资源相关的线条描述一个主体所拥有的资源。模型是通过对下列元类层上的概念的实例化得到的:
主体。对某个实体的模型化。这个实体包含了战略目标,拥有一些资源,并且在系统或者组织内根据理性原则进行有意图的一些行为。一个主体代表了一个物理的、社会的或者软件的智能体,也可称为角色或位置。比如,供应链上存在各种不同的实体像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和顾客。
目标。表示了某个主体的战略兴趣。一个主体可能依赖于其他主体来达到他的目标。比如,一个制造商依赖于供应商实现它取得良好的原材料供应目标,依赖于顾客实现它获得利润的目标。目标类对刻画供应链的协同特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目标类可以细分为两个类别:硬目标(Hardgoal)和软目标(Softgoal)。硬目标和软目标都代表了主体的战略兴趣,但是后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者准则来决定它们是否完成、达到。
任务。表示了在某个抽象层次上做某种事情的一种方法。执行某个任务是实现完成某个硬目标的一种方式。
资源。代表主体所拥有的资源, 即执行任务时运作或操作作用的资源。
依赖。存在于两个主体之间,表明一个主体由于某种原因依赖于其它主体来完成某个硬目标。前者被称为依赖方,后者被成为依赖者。
贡献。表明软目标和硬目标是如何贡献于对方的。贡献可以是正贡献也可是负贡献。
分解。把任务或者目标进行分解为更简单的任务或目标的过程。
目的―手段分析。为了达到目的,决定在现阶段的最佳策略的分析过程。
配置。在任务和资源之间,代表对任务配备一系列的资源。配置可以细分为输入配置、输出配置、程序配置和限制配置。
如图2所示,主体由一个圆形表示,硬目标为椭圆形,软目标为云形,资源为矩形, 任务为五角形。两个主体间的依赖关系表示为两条带箭头的线条,中间连着一个硬目标(椭圆)。资源和任务间的配置关系表现为把资源(矩形)放置在任务(五角形)的四个角上。目的―手段关系则表示为任务(五角形)和硬目标(椭圆)之间的带有箭头的线条。贡献关系则是表现为目标之间带有“+”或“-”号的不同线条以表示正贡献和负贡献。
因此,一个知识层面的模型就是一个带有方向、带有标记的图形。它的节点是元类层上实体的实例,如实体、软目标、硬目标、任务、资源。它的边就是元类层上代表关系的实例,如依赖、目的―手段、贡献、配置,以及和/或分解。
1.3 模型化操作
为了对协同供应链进行知识层面的模型化,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带有图形化解释的模型化操作,包括:
(1)主体模型化。主体模型化的过程包括辨别和分析供应链个体和信息系统的角色。如图3中表示了对制造商和顾客的模型化。
(2)目标的模型化。目标的模型化依赖于对每个主体的目标的分析。这里我们通过目的―手段的分析办法,把每个目标进行分解成子目标,并且通过对任务的执行来实现。或者说把目标分解为几个可以被某些服务达到的子目标。图4中为对制造商和供应商的目标进行分解。
(3)质量检测的需求分析。质量检测的需求分析是通过把隐含的或不明确的需求(软目标)通过贡献分析转化成明确的和可达到的目标(硬目标),这是目标分析的一个更细节具体的分析。图5是如何分析“取得良好的源奶供应”的质量检测需求分析的例子。
(4)资源―任务模型化。资源的模型化包括对每个主体的任务和资源进行辨别和分析的过程。如图6所示,每个任务都关联一个或多个资源,可以通过一个5元数组表示。I和O表示在任务开始时需要的和结束时产生的资源。C是一系保操作可以进行的资源条件,例如生产任务需要的设备条件。P是对服务操作的过程、程序说明。E是这次操作的效果,即某个硬目标的完成。
(5)目的―手段分析。目的―手段分析是一个分析什么任务可以完成什么硬目标的理性分析过程。如图7所示,供应商提供了一种任务(供应)来满足制造商的目标(获得符合要求的供应)。
2 案例分析
2.1 基于产品追溯和追踪的质量管理
在供应链质量管理的课题中,产品的可追溯性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特别是在比如食物供应链这样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严重的行业[10]。我们通过把产品流表示为资源来支持产品的追踪和追溯。
如图8所示,随着时间和生产流程的推进,某个特定的产品作为一个实例对应于领域层次的不同类别。产品贴上特定的ID标签有助于区分于其他的产品。在一些可追溯的技术如RFID的支持下,产品标签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产阶段会有不同的信息。从这样的信息标签上,可以找到有关于产品的供应商、生产流程、检测过程、生产设备等信息,从而使产品实现了可追溯和可追踪。
2.2 产品、程序和机器检测
对机器设备、生产程序的检测通常用来作为对产品检测的补充[11]。信息系统被用来辨别和记录生产设备和该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
如图9所示,现实中设备和产品被模型化为领域层次的资源。对设备、产品和程序的检测可以看成对资源的检测。通过检测与任务配置的资源来评价这个任务的执行情况。本文的模型化方法把资源都归类在执行任务的周围,因此如果要对某个特定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便可针对性的选择该任务所用的资源进行检测。
3 小 结
本文基于对供应链的本体分析,提出了一套面向目标的建模方法。通过探讨几个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实例,展示了该方法能有效地反映供应链成员的不同利益,更好地表示质量的测量,以及减少和避免信息不对称。这种方法通过对供应链成员不同目标的刻画,从一个创新的角度模拟了供应链中的合作和协调的过程,为测量、分析和有效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供了分析基础,为系统化地管理供应链中上下游的产品质量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邶,苏秦. 基于质量信息流的虚拟企业质量管理概念模型[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4):22-25.
[2] Robinson, C.J. and M.K.Malhotra.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ts relevance to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practice[J]. Int.J.Production Economic, 2005,96:315-337.
[3] Yan, J. A modeling approach for quality inspection in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D]. Ph.D. Thesi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0.
[4] Wang W.Y.C., and H.K.Chan. Virtual organization for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Two cases in the textile and fashion retailing industry[C]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article in press, 2009.
[5] Crosby,P.B. Quality Is Free: The Art of Making Quality Certain[M]. New York: McGraw-Hill, 1988.
[6] 李欣,黄鲁成. 质量功能展开中关联关系确定的RBF方法[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15(1):59-64.
[7] Brosnan, T. and D.Sun. Improving quality inspection of food products by computer vision-a review[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4,61(1):3-16.
[8] Akerlof, George A. The market fo‘Lemons’: Quality under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0,84:488-500.
[9] Uschold, M. and M.Gruninger. Ontologies: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J]. Knowledge Engineering Review, 1996,11(2):93-136.
篇4
关键词:土木工程 ;马尔科夫链;风险管理 ;随机过程
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风险到处存在,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在整个工程项目全寿命过程中,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其它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因其自身具有的一次性特点使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要比其它一些经济活动大,因而风险的可预测性也就差很多。所以,为了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地顺利进行,项目的各个参加方都要积极进行风险管理。
一、对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首先列出对整个工程建设有影响的风险,然后再分析对工程项目有重大影响的风险,确定工程项目的风险范围。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将风险划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人为风险等。这里的自然风险指由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工程项目风险;社会风险指由于社会治安、等的变化引起的风险,如在国外的投资建设项目由于该国的政权更替而引起的风险;人为风险则包括经济风险、行为风险、技术风险等。
二、对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对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价是对风险的规律性进行研究和量化分析。在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我们通常应用的是层次分析法(AHP)。按照项目风险因素的划分,把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划分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目标层是项目风险评价;准则层是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方案层是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人为风险。构造判断矩阵:建立结构层次后,通过对各元素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
三、建立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模型
1、马尔科夫链原理
马尔科夫链是一类重要的随机过程。马尔科夫模型建立的基础是"无后效性"和"平稳性"。设为一随机过程,其状态空间为,不妨设共有个状态。根据的无后效性,可得
(1)
即在时刻的状态的概率分布只和时刻的状态有关,而和以前状态无关。称为从状态到的一步转移概率。
记 (2)
称为一步转移概率矩阵。
用表示预测对象由状态经过次转移至状态的概率,由n步转移概率构成矩阵:
(3)
即称为步转移概率矩阵。其中的元素具有如下性质:
(4)
可以证明,据此递推得
(5)
设系统经过次转移后,处于状态的概为,则称为第个时期的状态向量。向量中元素具有如下性质:
(6)
第0个时期的状态概率称为初始状态概率,相应的向量称为初始状态概率向量。
可以证明,。
上式即为马尔科夫链第期的预测模型。显然,若已知初始状态概率向量 及转移矩阵,则可求出预测对象在任何一时期处于任何一个状态的概率。
2、工程中的马尔科夫链
因为项目风险的每一次的评价结果都只和上一次的项目评估有关,而和以前的评估状态无关。我们一般都是通过对上一次的风险评估的研究来预测下一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工程项目风险的损失尽可能的减小。且各风险因素的发生是随机的,能够用概率来度量。由此可见,项目风险评估具有马尔科夫性,可看作马尔科夫链。而每次各风险要素的发生就构造出了新的判断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的综合分析,就得到了各风险等级的概率分布,据此可有效地预测下一次风险的发生。各风险等级的划分就构成了一个状态空间I。风险等级每一次的评价结果是一个随机变量,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出发就得到一个随机过程,记为。设对项目的上次评估的状态为,本次风险评估的状态为,按照切普曼-柯尔莫哥洛夫方程,可知,为一步转移概率矩阵。
在工程项目风险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从"已知状态"出发,经过若干次转移变化后,项目系统的风险状态是什么,即应用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和步转移概率矩阵,由当前单位时间的风险状态预测未来某个时间的风险状态和概率。即根据
(7)
计算出。
马尔科夫链的遍历性和极限分布:给定马尔科夫链,其状态空间是有限的。如果存在一个正整数,使得步转移概率矩阵 中无零元素,即:。那么,具有遍历性,且极限分布是线性方程组
(8)
满足约束条件:
,且 (9)
的唯一解。
风险评估结果是有限离散的,由极限分布的定义可知当该随机过程具有遍历性时,就一定存在着极限分布(概率分布)。通过求解极限分布我们就能得到各状态最终趋于稳定的概率。
四、马尔科夫链应用实例
运用AHP法对某大型建设项目的风险因素分解,构建马尔科夫风险预测模型。业主开工前邀请相关专家,按照各风险因素对建设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目标的影响,对项目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表中B1表示"风险能够忽略";B2表示"风险较小";B3表示"风险一般";B4表示"风险很大";B1,B2,B3,B4构成了状态空间。初始状态概率:。
本次评判等级
一步转移概率矩阵为
由二步转移概率矩阵知,对一切,所以,该马尔科夫链具有遍历性。并且表明,无论从链中的哪一状态出发,都能以正概率经有限次转移,到达预先指定的其它任何一个状态。该马尔科夫链同时也是一个平稳分布。根据(8)、(9)极限分布满足方程组:,即
其中满足约束条件:
,且
可解得该马尔科夫链的极限分布为: 。由结果知,风险状态为"很大"的概率较大,所以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就要注意对可能出现的一般风险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项目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从而保证工程项目产品的质量。
在实际中,重要的是运用AHP法对上一次风险的评价结果,得出风险等级的划分,再结合工程项目风险的马尔科夫性对工程项目下一次风险发生的概率做科学合理的预测,从而按照预测结果作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将风险损失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铁军.工程风险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杜栋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和案例精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任宏,张巍.工程项目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5
企业管理模式的变迁是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息息相关的,在不同的环境下,企业会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总体上看,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经历了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嬗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下,企业的主要出发点在于对制造资源的占有和对生产过程的直接控制。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下,企业的眼光是朝内的,资源的概念也仅仅限于企业内部,为了增强竞争力,企业本着“控制”的理念,实行“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是与市场竞争不激烈、市场需求变化不大的环境相适应的。这种管理模式曾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生产逐渐进入了追求多元、适时生产、追求个性化和知识化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必然要发生变化。
原来的“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使企业承担了丧失市场机会的风险、迫使企业从事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活动,并使企业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的竞争对手,这些都增加了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而能够预防和规避风险,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质量和较快的速度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因此,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从原来的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过渡到基于扩展企业的管理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了夺回在制造业上的传统优势,开始向日本的企业学习精细生产方式。美国在向日本企业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强调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开放、共享和集成。
2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总体上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追求多品种、高质量的生产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追求多元、适时生产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追求个性化、知识化生产的生产阶段。供应链管理正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企业改变原来的基于控制理念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不仅将企业自身的人、财、物、时间、信息当做资源,企业外部的资源也可以为企业所利用,从而转变为“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也从原来纯粹的供需关系、利益竞争关系转变为密切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一个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当然,除此之外,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还是信息技术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物流发展的产物。首先,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市场需求千变万化,要确保需求信息准确地沿着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供应商的方向进行传递就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20世纪80年代的制造资源计划、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即时生产、20世纪90年代到世纪末的精细化生产、以及进入21世纪的快速反应供应链等都要求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沟通和传递,实现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是供应链发展的背景和条件。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外部存在着大量的资源。企业可以在经营好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双方的共赢。最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也离不开物流本身的发展。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是供应链发展的载体,没有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发展,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的同步化运作就成为一句空话。正是物流的发展打破了企业的边界,为实现节点企业之间的透明运作奠定基础。
3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1]。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界定众说纷纭,通常情况下,对供应链管理的界定都与对供应链的界定息息相关,有了一定的对供应链的界定就会有相应的对供应链管理的界定。全球供应链论坛则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供应链管理是包括从最终用户一直到初始供应商的向顾客提供增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流程的一体化。
尽管不同的组织对供应链管理的界定可能存在着差别,但是各个界定都抓住了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和精神,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质量向消费者提品和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供应链链条上的节点企业之间加强合作与沟通,打破传统环境下各个企业单兵作战的状态,彼此联合,积极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企业和企业之间的透明化、同步化运作,共同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供应链条上的所有节点企业,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开始,到信息从下游到上游的传递,也包括物流、资金流的传递,这些都属于供应链管理的范畴。
4 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更快的速度向消费者提供服务。为此,企业要打破原来的资源理念,不仅要将企业自身拥有的人、财、物作为资源,上游企业的人、财、物,下游企业的人、财、物,以及同行业企业的人、财、物也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为本企业所用。具体来看,供应链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篇6
【关键词】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绩效管理;优化策略
一、中国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背景环境
跨国公司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不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治理对于公司环境责任的要求以及消费者逐渐变化的消费习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跨国公司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主要的推动因素有以下两点:
(一)环保理念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
成功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跨国公司都将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并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充分体现环境保护对企业的重要影响,各行业中领先的跨国公司在考虑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与环境的关系的同时,更注重如何使环保理念与企业整体目标相融合从而成为推动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前进的动力,许多跨国公司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将环保理念
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的决心。
(二)明确的绿色供应链规划系统
有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长期的战略规划和短期的战术实施。跨国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中要对环境保护实施系统规划,短期的战术包括对废弃物的处置和排放的管理,随着战略等级的升高,依次为技术发展,重复使用和循环利用,直到企业从长期战略层面考虑的污染预防。
二、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未来跨国公司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供应链管理“绿色化”势在必行。虽然人们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和实施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目前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还是极少数,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来看也极不平衡。(1)时代要求企业必需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保证企业近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完美统一;(2)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国际社会十分注重绿色工程,许多国家要求进口产品进行绿色性认定,要有“绿色标志”,甚至一些严格的“绿色标准”被视为“绿色贸易壁垒”。
另一方面是供应链管理“绿色化”依赖两大主体的“绿色化”。企业所有员工,特别是企业高层领导要认识到环境保护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存的必然的、唯一的选择。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机结合是实施企业“绿色化”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要对企业各职能部门按“绿色化”要求进行新的职能确定划分和重组,适当调整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跨越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提高运行效率。
三、国外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国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及中国的跨国企业大量的“走出去”,“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挑战之一。因此引入和普及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中国企业主动挑战环境危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目前来说,我国汽车行业,电子行业比较重视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销售和废弃物回收整个过程进行环境管理,实现整条供应链的绿色化。
目前中国跨国公司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比较落后,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企业没有积极主动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这方面的意识还相当薄弱;二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限于比较浅的层次。即使有些企业实施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某些方面,但仅注重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而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其它环节关注比较少,如绿色采购、生态设计、绿色企业形象以及投资回收等。
四、中国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信息系统
客户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信息系统是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的前提和保证。要成功地实施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使其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武器,就要抛弃传统的管理思想,把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是一个整体功能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分布的、透明的信息集成系统,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和透明度。
(二)建立绿色供应链绩效管理体系
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相比,最大的改变是绿色供应链将绿色环保的思想融入到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之中,因此,如要要建立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绿色度应该作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评价指标。由于绿色供应链环节较多,各方面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如果使用单一指标作为绿色供应链的评价标准,很难能客观准确的做出绩效评价结果,所以必须对绿色供应链实施多层次,多角度的整体评价。基于此处提出基于平衡计分卡方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从如经营角度、运营角度、绿色度、财务指标等多层次多角度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进行评价。
(三)实施风险管理
对跨国公司风险分析纳入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供应链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意外紧急状况从而使供应链中断。同时由于风险会随着时间、生产线的变化,材料的变化等生产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还应建立长效风险评估体系,每半年对整个供应链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重新制定相关对应措施。
(四)完善供应商评价体系
实现每月对供应商进行评价,除了对供应商的交付、质量、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外,还应对供应商的环保和健康安全方面进行审核,并要求关键供应商必须获取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对考核不合格的供应商取消其供应资格;对达到要求但仍有不符合项的供应商,则向该供应商发出纠正预防措施改善表并规定其限期整改。
五、总结
本文主要站在跨国公司的角度面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进行分析,主要包含跨国公司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影响因素如何推动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管理,最后指出了对于跨国公司如何克服这些阻碍从而优化绿色供应链管理达到企业和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是从传统供应链管理出现的问题分析出发,探讨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新特性,最后对电子商务供应链和传统的供应链进行了比较。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网络进行的贸易活动,也就是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进行完整地实现。供应链管理(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融合了当今现代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是一种系统化、集成化、敏捷化的先进管理模式,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体化管理过程。
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都是一个从生产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增值过程,电子商务是在一个更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平台上构建的供应链,实现电子商务的价值增值过程就是一个供应链管理过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最有力的优势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来快速调整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物流运作等相关活动,体现了企业对市场的敏捷反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物流乃至供应链管理奠定了基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供应链结构向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发展
从上世纪末开始,“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思想开始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企业集中精力管理核心业务。“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物流的集成思想、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思想等的出现,供应链机构出现“网络化”的趋势。
二、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因此,企业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制定供应链运作的信息支持平台,如集成条形码、数据库、电子订货系统、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交换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一体,构建企业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
三、企业生产敏捷化、柔性化
上世纪末,美国提出了以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死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形成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敏捷制造提供了可能。而柔性化是指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调整生产的能力,该能力越大企业活力就越大。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供应链管理带了发展的机遇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相比,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主要有以下不同:
1.物流管理的方式发生变化。在传统的供应链形式下,物流是对不同地理位置的顾客进行基于传统形式的批量式空间移动,货物的运送通过集装箱、托盘或其他包装单元来进行,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可见性是有限的。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使得客户在任一给定时间都可以沿着供应链追踪货物的下落。
2.物流的目的地不同。传统供应链由于不能及时掌握商品流动过程中的信息,出现信息不及时等情况使得物流只能实现集中批量化运输和无差异性,从而使得物流的目的向集中运输方向发展。而电子商务供应链完全是根据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来组织各种物流活动,这种物流不仅要通过集运来实现运输成本的最低化,同时也需要借助差异化的配送来提高服务,其目的地是分散的。
3.顾客的类型不同。在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服务的对象是既定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能够明确掌握顾客的类型及其所要求的服务和产品。随着电子商务的到来,要求快捷、高速、划分细致的物流和商流方式,顾客是未知实体,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季节需求、价格以及便利性,进行产品订购。
4.供应链运作的模式不同。传统供应链是一种典型的推式经营,制造商为了克服商品转移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利用物流将商品送达到市场或顾客,商流和物流都是推动式的。在电子商务供应链中,商品生产、分销以及仓储、配送等活动都是根据顾客的订单进行,商流、物流、资金流都是围绕市场展开的,物流为商流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供应链是拉式的。
5.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不一致。传统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物流过程的稳定、一致,否则物流活动就会出现混乱,任何物流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波动和变异都有可能造成上下游企业的巨大损失。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却不同,由于其物流需求本身就是差异化的,物流是建立在高度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增值活动,因此,物流必定会出现高度的季节性和不连续性,要求企业在管理物流活动中必须按照及时应对、高质服务以及总体成本最优的原则来进行,体现“个性化、专业化”。
6.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不同。传统供应链管理中物流信息一般都是通过人工采集、传输、汇总,信息具有单向性,供求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一般都是单机系统,至多是一个局限于内部网络的局域网络系统。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信息的采集可以由供求双方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采集,信息具有双向性和对称性,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对供求双方开放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系统,信息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7.资金结算方式不同。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资金结算大都是通过现金、支票或转账方式进行;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因交易都是在线进行,以在线电子支付为主要结算方式。
总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它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同时他最大化地以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生产商、供应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极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供需双方在最适当的时机得到最适用的市场信息,大大减少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极大地促进供需双方的经济活动,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千里:供应链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
篇8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是从传统供应链管理出现的问题分析出发,探讨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新特性,最后对电子商务供应链和传统的供应链进行了比较。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网络进行的贸易活动,也就是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进行完整地实现。供应链管理(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融合了当今现代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是一种系统化、集成化、敏捷化的先进管理模式,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体化管理过程。
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都是一个从生产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增值过程,电子商务是在一个更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平台上构建的供应链,实现电子商务的价值增值过程就是一个供应链管理过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最有力的优势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来快速调整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物流运作等相关活动,体现了企业对市场的敏捷反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物流乃至供应链管理奠定了基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供应链结构向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发展
从上世纪末开始,“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思想开始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企业集中精力管理核心业务。“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物流的集成思想、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思想等的出现,供应链机构出现“网络化”的趋势。
二、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因此,企业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制定供应链运作的信息支持平台,如集成条形码、数据库、电子订货系统、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交换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一体,构建企业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
三、企业生产敏捷化、柔性化
上世纪末,美国提出了以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死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形成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敏捷制造提供了可能。而柔性化是指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调整生产的能力,该能力越大企业活力就越大。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供应链管理带了发展的机遇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相比,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主要有以下不同:
1.物流管理的方式发生变化。在传统的供应链形式下,物流是对不同地理位置的顾客进行基于传统形式的批量式空间移动,货物的运送通过集装箱、托盘或其他包装单元来进行,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可见性是有限的。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使得客户在任一给定时间都可以沿着供应链追踪货物的下落。
2.物流的目的地不同。传统供应链由于不能及时掌握商品流动过程中的信息,出现信息不及时等情况使得物流只能实现集中批量化运输和无差异性,从而使得物流的目的向集中运输方向发展。而电子商务供应链完全是根据顾客的个性化要求来组织各种物流活动,这种物流不仅要通过集运来实现运输成本的最低化,同时也需要借助差异化的配送来提高服务,其目的地是分散的。
3.顾客的类型不同。在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服务的对象是既定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能够明确掌握顾客的类型及其所要求的服务和产品。随着电子商务的到来,要求快捷、高速、划分细致的物流和商流方式,顾客是未知实体,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季节需求、价格以及便利性,进行产品订购。
4.供应链运作的模式不同。传统供应链是一种典型的推式经营,制造商为了克服商品转移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利用物流将商品送达到市场或顾客,商流和物流都是推动式的。在电子商务供应链中,商品生产、分销以及仓储、配送等活动都是根据顾客的订单进行,商流、物流、资金流都是围绕市场展开的,物流为商流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供应链是拉式的。
5.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不一致。传统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物流过程的稳定、一致,否则物流活动就会出现混乱,任何物流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波动和变异都有可能造成上下游企业的巨大损失。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却不同,由于其物流需求本身就是差异化的,物流是建立在高度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增值活动,因此,物流必定会出现高度的季节性和不连续性,要求企业在管理物流活动中必须按照及时应对、高质服务以及总体成本最优的原则来进行,体现“个性化、专业化”。
6.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不同。传统供应链管理中物流信息一般都是通过人工采集、传输、汇总,信息具有单向性,供求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一般都是单机系统,至多是一个局限于内部网络的局域网络系统。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信息的采集可以由供求双方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采集,信息具有双向性和对称性,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对供求双方开放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系统,信息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7.资金结算方式不同。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资金结算大都是通过现金、支票或转账方式进行;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因交易都是在线进行,以在线电子支付为主要结算方式。
总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它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同时他最大化地以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生产商、供应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极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供需双方在最适当的时机得到最适用的市场信息,大大减少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极大地促进供需双方的经济活动,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千里:供应链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
篇9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16-01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丰富产品的同时也导致了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使得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众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来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降低制造业对环境的负影响。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来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换言之,就是企业已经意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是何等重要以及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所在地区、国家乃至其消费者的环境安全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针对目前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业,环境管理和环境意识相对国外发达国家企业而言还非常薄弱,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求生存或艰难维持发展阶段。在这种环境意识相对较低、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对环境管理给予应有的足够重视。而且,大多数环境管理需要企业前期的投资较大,而投资回收的期限却较长,因此很难在短时期见到经济效益;另外,实施环境管理所带来的效益部分是隐性的,很难引起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本文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管理专家意见,找出可能促使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希望为推动中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这不仅可以使企业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对保护我国环境和实现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绿色供应链概述
1、绿色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它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将供应链各个环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用户)联系起来的全过程集成化管理。它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将产品送达顾客,但它仅仅局限于供应链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而忽略了其相关行为对环境引起的危害。目前,由于政府的法规和日益强大的公众压力,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使产品从原料获取、加工、包装、存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投入的减少,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防止企业因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大量消耗人类社会的有限资源,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因此,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
2、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在供应链中每个环节的各个成员必须实行环境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减少或消除对生态环境有破坏作用的供应链管理活动。因此,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绿色采购管理、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和绿色营销。其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和绿色包装又可以称为企业内部绿色管理。这些内容的共同目的是从整体上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二、从理论上探析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
企业环境管理有被动和主动两种激励因素,主动激励来源于构建和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被动激励来源于政府和立法部门。二者在绿色供应链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矛盾交织的融合与相斥的态势,表现在实际运行中既有激励作用,又处处存在发展的障碍。
1、激励性因素
(1)市场压力:最终产品的消费者是绿色供应链的原始发动者,消费者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并且显示了对环境友好公司的偏好。尽管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注意到环境系统将给其带来商业收益,但是市场将迫使其改善环境管理绩效。
(2)风险管理的需要: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避免因为政府规制等因素所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的风险,或是因为市场竞争要素变化而失去竞争优势的风险等。不仅如此,绿色供应链可以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保持并扩大市场份额。
(3)政府激励:根据德国和荷兰的经验,政府政策对绿色供应链的推动有以下三种功能:改变消费者需求;关闭产品链;使产品设计绿色化。通过直接制定法规、经济激励等手段,改变供应链上各方的激励因素,促进绿色供应链的发展。
2、障碍性因素
(1)成本:由于采取更有效的环境措施而使得成本上升,是企业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障碍之一。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要增加投入资本,使得成本上升,收益短期内得不到回报,是许多企业不采用绿色供应链运营的制约因素之一。
(2)信息披露障碍:绿色供应链的运营往往要求其成员提供有关环境因素的信息,这一要求导致供应商将要面对来自客户大量而频繁的审计和问卷调查,不仅可能造成企业与客户因繁琐的报告要求导致沟通的冲突,而且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及商业机密存在曝光的危险。
(3)技术障碍:对各行业而言,实施绿色供应链对技术的要求不同。为了满足减少有毒物质的要求,许多供应商经常发现他们难于找到替代材料, 或替代材料无法实现相同的功能与绩效,这客观上为绿色供应链的推动制造了障碍。
总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由激励性因素和障碍性因素构成,我国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够高效运营,创造最大价值。企业要与各相关部门合作,努力创造出经济、高效的绿色供应链条,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与时俱进,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艳梅.浅议绿色供应链管理[J].经营管理,2006(13).
[2] 吴清一.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一、国内外对供应链概念的研究
供应链这一名词直接译自英文的Supply Chain,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随着人们对这一概念逐渐的认识,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最初,供应链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物料采购、库存、生产和分销诸部门的职能协调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率。这种传统的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注重企业的自身资源利用目标。
之后,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将供应商纳入供应链的范畴,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还有些学者将分销商等分销渠道中的实体纳入供应链的概念。如《英汉物流管理大辞典》中:供应链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供应链亦称销售链,如果较强调客户则称需求链。这种观点仅仅局限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关系和各企业的独立运作,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其后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企业的外部环境,并将用户、消费者纳入供应链的范围,认为供应链是一个涵盖了整个产品“运动”过程的范畴。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Handfield & Niches(1998)认为,供应链包括了从原材料阶段一直到最终产品送到最终顾客手中与物品流动以及伴随的信息流动有关的所有活动。史迪文斯(Stevens,1999)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陈国权(1999)认为:“企业从原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这些定义注重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
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对供应链的认识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哈里森(Harrison,1999)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马士华(2000):“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在我国2001年发表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以上的概念是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划分的。随着人们对供应链认识加深、扩广,供应链的长度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从单个企业一方面向上延伸到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另一方面向下延伸到顾客以及顾客的顾客直到最终的消费者;供应链的结构则从“单链”扩展到“网链”。
还有的学者从其它角度给出了供应链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价值链。马士华(2005)认为它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王金圣认为,供应链虽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2)业务流程。沈厚才(2000)认为,供应链实际上是一种业务流程模型,它是指由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的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链组成,完成由顾客需求开始到提供给顾客以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整个过程。(3)合作伙伴关系。陈功玉(2003)企业与其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业务往来关系,而是结成了一种全面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被称为“供应链”。
二、国内外对供应链管理概念的研究
供应链是供应链管理的客体。对供应链不同范围、不同角度的认识决定了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和角度,也由于人们对供应链有不同认识,相应地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说法。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概念首先在西方被提出来,但对这一概念的起源并不清楚。Gordon Stewart,Mike Adhajanian认为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大卫・布莱纳(David Bremner)于1869年出版的《苏格兰工业》。Simon Croom & Pietro Romano认为,从Forrester(1961)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源于使用工业动力技术的分销和运输。还有些学者认为供应链管理起源于后勤学,因此早期的供应链管理的观点主要集中于物流管理。
其后发展的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范围更为广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哲学。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强调了它的系统观、战略观、合作观、顾客导向观、价值的创造、集成的思想。Houlihan(1988)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强调战略决策,是一种新系统方法―整合而不是接口连接。Dornier(1998)认为供应链管理本质就是在追求企业合作的效率,以较少的产品前置时间与营运成本的最佳,来获取企业营运的竞争优势。Fisher(1997)等认为应围绕市场产品需求设计供应链,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马丁・克里斯托弗(2006)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是从供应链整体出发,管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以更低的成本传递给客户更多的价值。马士华(2006)认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思维观和“流”思维观,对供应链中的一切活动的优化要以整体最有为目标,对各个环节的运作管理要实现小河流水般的顺畅。
第二,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具体性的管理方法体系,体现了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控制、协调、决策。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在企业组织之外的包括消费者和供应商在内的物流活动。1998年,CLM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供应链管理不仅包括物流,还包括对物品、服务、信息进行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计划、实施、控制,以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全部过程。赵先德(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即对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客户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陈国权(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
第三,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流程管理。Lalonde(1997)明确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的流程思想,认为供应链管理所管理的是伙伴关系、信息和物料流的流程,该流程超出了企业的边界。Rhonda R. Lummus & Robert J.Vokurka(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将所有供应链中的活动整合并集成为一条无缝连接的流程。马士华(2005)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第四,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关系管理。Harland(1996)将供应链管理描述为对商业活动和关系的管理:组织内部,直接的供应商,供应链中一级和二级供应商与顾客,整个供应链。陈功玉(2003)认为,如何建立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被称之为“供应链管理”。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没有统一的概念。综合以上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观点,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供应链管理的主体:核心企业。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结构,核心企业相对于链中的其它企业或实体具有一定的优势,必定由其担当起实施供应链管理、执行管理职能的责任。供应链管理的客体:供应链即一种功能网链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体,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流,包括物(包括物质、非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和流程,将供应链中各个实体实际连接起来的是流或流程。合作关系,是与流和流程相对应的将供应链中的实体联系起来的虚线连接。供应链能够正常运转的精髓在于企业间的合作。供应链管理的拓扑结构:网链。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供应链中的灵魂,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之中,包括系统观、战略观、集成观、顾客导向、价值的创造和网络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应体现管理的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领导。而这些要素中的基础是合作关系,关键是管理思想和理念。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2] 陈功玉:论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 刘刚:供应链管理――交易费用与决策优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