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03 18:1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

篇1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76-04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虽然“需要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各教育教学要素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方能奏效”,但是更“需要侧重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读写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的过程。”[2]

为此,培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涉及两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以达到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何“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的路径,才能够促进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任何教学活动“就是为达到某个特定目标而设计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活动。”[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知识、能力“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以及学生学习的评价者,面对以上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中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必须调整其语文教学理念及方法策略。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对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中调整教学理念及方法策略给了启示。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包含两种涵义:一是他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即“事是怎样做的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么样做”。二是他认为,“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中,“做”是核心,做中教、做中学,强调的是“做便是教”,“做便是学”。

“做”即实践,学生的语文学习及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自身的体验实践。可见,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为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确定方法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撑:以“教”导“做”,指导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做”语文;以“做”促“学”,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语文。

一、转变理念,以“教”导“做”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内部动力作用下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目标转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内因决定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的目标、性质、过程和结果。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发展变化的外部条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的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解决真实(或创设接近“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所需要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学生的任何能力不可能直接通过教师的教而获得;学生的能力只有在自身运用知识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逐渐形成。同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关注的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解决真实(或创设接近“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所需要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也不可能通过教师的直接教得到培养,只有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即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不断地经过自身的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过程,才能得到培养与发展。为此,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自身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树立“教”是为了“做”的理念,从重视自身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从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向重视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语文的学习结果向重视语文的学习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既重视继承又重视创新转变,以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培养的指导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借有效方法、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自觉的语文学习“做”的实践活动,摸索、积累和体悟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逐渐形成能力,最终促进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以“教”导“学”,重点不是“教”,而是以“教”作为“‘导’做”的一种行为方法,“做”才是“‘教’导”的目标指向;“导”本身也不是目的,而是随宜点拨,为了更有效地引导、促进学生的“做”。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导”学生“做”什么?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导学生的语文认识规律,导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是指导和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力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过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能力具有密切相联性,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能力的关注,也应该是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容之一。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则是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原理和方法,通过引导、检查、评价等活动,科学地指导和引导学生课堂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语文学习活动,调控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经过自身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学习实践行为,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作业、学会复习,掌握语文知识经验,形成语文运用技能技巧,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是指导和引导学生不断吸引外部信息,增强主体力量的过程。究其本质是一个指导和引导学生的认识活动。人的认识活动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过程。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导学生的语文认识规律,即指导和引导学生掌握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体验实践过程中,学会自觉运用由浅入深的客观规律指导自己的语文学习;学会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较大范围内迁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利用具有共性的一般规律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学会在分析归纳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概括出本质的语文学习规律,提高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二者构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活动的复合共同体,并以各自的思维方式贯穿于培育活动的始终。这就是说,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相对独立的“教”的思维和“学”的思维存在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培育活动主体之中。但是思维具有可引导性,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易受外界因素的暗示和感染,在外力作用下,人的思维的发展方向、速度和效果都可能随之发生改变。成功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活动实施过程,教师“教”的思维轨迹和学生“学”的思维轨迹应该是相互渗透、有机交织在一起的。为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导学生语文思维发展,就是教师依据思维的可引导性,在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审视、判断的基础上,导学生的思维兴趣、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较为具体地讲,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发现语文学习困惑、调节语文学习情绪、强化语文学习意志,激发思维兴趣;就是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体验实践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求同思维和存异思维,学会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学会再造思维和创造思维,形成思维能力,逐渐培养自身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批评性的思维品质。

二、开辟路径,以“做”促“学”

情境教学理论表明,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际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下,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进行的。也就是说,任何语言交际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情境是语言交际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面对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4]这就说明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离不开在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中,经历“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

从语文学科教学规律来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着眼于语文学科的独有特点,并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学习属性,要坚守语言学习是语文学科学习的核心。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能从学习语言,到理解、研究语言,最后形成能根据具体的真实情境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过程既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发现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整体发展与提升的过程。虽然经历这一实践过程的主体是学生,但是要让具有特殊“生情”“学情”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经历这一实践过程时,始终能够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并最终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构建者,使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与提升,就需要作为学生语文学习和语文知识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以“做”促“学”的绿色通道的路径,即创设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语言运用情境。

以“做”促“学”,“做”是手段、方法,“‘促’学”才是“做”要达到的目的。说明了,以“做”促“学”就是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语文学习、运用的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语文学习经验产生的过程,从而在良好的循环实践体验中,促进语文学习经验的积累,促进语文学习“意义”的建构。

为达到以“做”促“学”的目的,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语言运用的情境创设,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要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学习目标、任务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学习目标、任务既是学习活动的依据,又是学习决定行为的指南,只有学生明白了学习活动的目标、任务及其努力的方向,才有可能产生追求目标、完成任务的欲望与内驱动力,才有可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依据目标、任务,矫正和调整自己学习行为的方向,确保自己的学习活动始终保持正确的目标取向。其次,要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殊的“生情”“学情”。“人类的实践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实践就是知识参与下的实践,实践的程度和范围是受人类知识状况制约的。”[5]同时,“语文教学需要重视构建共同知识和能力基础,并且实现学生个体化发展的目的”[6]。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特殊“生情”,个体间形成了语文学习起点明显差异的“学情”。所以,只有当我们在情境中展示的语文学习内容,吻合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的智能准备,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努力通过自身的“分析情境、l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智力动作”的学习体验实践活动,形成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也只有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通过“交流结果”的实践,积点成线、积线成面、积面成体,形成智能合力,才能逐渐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个体间存在的语文知识、能力差异,最终达到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群体重新形成接近统一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基础,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再次,要考虑给予学生“做”的方法及其“做”的条件。有人曾将教学情境比喻为“渔场”,要让学生在这个“渔场”捕获到“鱼”,就得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捕鱼”方法,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捕鱼”工具。由此推论,作为培育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核心素养载体的情境,要让学生能去有效地为达成某一目标去实践、去“做”,就要为其提供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进行语言学习的技巧,用以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实践的条件。所以,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语言运用情境,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适宜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情”“学情”的语言学习材料;必要的语言运用原理和听说读写的方法;语言运用的条件。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充分发挥“情境”在培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语言运用的探求、积累和体悟“做”的实践经历,得到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语文学习、运用综合能力的提升,真正体验到语文核心素养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获得学习经验,逐渐建构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2]顾之川.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

[3][美]Paul D.Eggen、Donald P.KauchaK.学习与教学策略[M].伍新春,朱瑾,夏令,秦宪刚,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吴欣歆.探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可操作性表达[J].中国教师,2016(5上).

篇2

关键词 陶行知;职业教育;生利;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4-0076-05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为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倡导的生活教育和平民教育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特色

(一)强调以“生利”为准心,以“三农”为重心发展职业教育

1.以“生利”为准心

陶行知认为“生利”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所在,职业教育就是围绕“生利”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他认为只有以生利为目的,具备生利功能的教育才是职业教育,凡培养不出生利之人的教育,皆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他在《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写道:“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有二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生利主义既限于职业之作用,自是职业教育之特别目的。”[1]

陶行知重视平民教育意在改造当时的中国社会,他把职业教育作为平民教育必要、具体的内容和一条重要的实现途径。因此,在陶行知眼里,职业教育的生利既是生个人之利,更是生社会之利,是二者的有机统一。陶行知在《目前中国教育的两条路线——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一文中就号召职业教育工作者解放读书人的双手,“使他们为自己生利,为社会生利,为国家生利,为民族生利。”[2]

虽然陶行知没有明言优质职业教育的标准,但据上可知,陶行知是以职业教育生有益于受教育者和社会生存发展之利为质量,作为判断职业教育优劣的标准。也就是说,能生有益于受教育者和社会生存发展之利的职业教育,才是优质职业教育。

2.以“三农”为重心

陶行知提出生利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是希望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出各行各业的生利人才,以尽快改造当时的中国社会,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为早日实现其愿望,陶行知又根据当时中国农民人口最多、农村最贫困、农业最重要而又与教育分离的国情,把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农”字上,以农民为重点教育对象,以农村为重点教育区域,以农业为重点教育内容。

1926年,陶行知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提出,“乡村教育关系三万万四千万人民之幸福!办得好,能叫农民上天堂,办得不好,能叫农民下地狱。”[3] 他在此文中还呼吁教育与农业携手,过去农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问闻。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促进的媒介。”[4] 为此他提出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还说,“我们想要中国活起来,就得要在农业上安根,在工商业上出头”[5]。

陶行知开展以“三农”为重心的职业教育,旨在提升农民素质,推动农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实现职业教育生利的最大化,并使原先农民、农业、农村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恶性关系转变为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

(二)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

1.以学生为中心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生本主义思想,他的生本主义教育思想在其职业教育实践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在陶行知看来,发展生利的职业教育是改造中国的重要途径,而职业教育生利目的的实现,有赖于培养具有生利技能和思想的学生。因此,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尽力创造相应条件,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利技能和思想,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生利之目的。

第一,帮助学生选择最合适的专业。陶行知认为学生只有选择自己最有才能、最有兴趣的专业,才有可能取得较大成功。学生选择这样的专业,才算是最合适、最符合个人及社会利益,才能生出最大的利。如果专业选择不当,则学生毕业后是否能成为生利之人,是否能做生利之事仍是疑问。因此,陶行知重视学生的专业选择,并提出了帮助学生选择最合适专业的办法——办职业试习科,学生经过试习科的学习,对各行业有了真实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个人能力选择最有兴趣的一科进行学习。

第二,创造培养学生生利能力的条件。尽力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师资。陶行知认为“职业教育既以养成生利人物为其主要之目的,则其直接教授职业之师资,自必以能生利之人为限。盖己立而后能立人,己达而后能达人,天下未有无生利经验之人而能教育人生利者”[6]。为此,陶行知还提出理想职业教育师资的三条标准,即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生利的经验、生利的学识和生利的教授法。

因此,陶行知认为,实验实习设备是进行职业教育不同专业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尽力为学生提供能够培养生利能力的实验实习设备。“必先有种种设备,以应所攻各业之需求,然后师生乃能从事于生利;否则虽有良师贤弟子,奈巧妇不能为无米之炊何!”[7] 缺乏物质设备的依托,职业教育也就无从开展。“易言之,有生利之设备,方可以教职业;无生利之设备,则不可以教职业。”[8]

第三,开展提升学生生利素质的教学,以及有利于学生生利能力培养的优质课程。陶行知认为,有了良好的师资及充足的设备还不完全算是好的职业教育,还必须有能够培养学生生利素质的优质课程。在课程内容上他不主张传授系统完整的理论,而主张“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9],内容安排上遵循循序渐进的逻辑顺序。他说:“定课程者必使每课为一生利单元,俾学生毕一课,即生一利;毕百课则生百利,然后方无愧于职业之课程。”[10] 为了使职业教育课程致学生充分生利,陶行知指出在职业教育课程配置上,应以一二事为主,同时兼授其他事,学生除习得一二生利之正业外,还可兼会其他生利之业,这样,每年每月甚至每日都可凭所学之业以谋利。

采取有助于学生生利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为提高学生课程学习质量,根据职业教育“以生利为主,按事施教”[11] 的特点,陶行知认为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必须采用小班制,“以便生利课程之教授也。”[12]

贯彻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理念。陶行知认为,学生生利目的的最终实现,既有赖于学生生利能力的培养,也有赖于生利意愿及其利群精神的养成。没有生利意愿,纵有超强的生利能力,也不能产生生利的效果;只有生利的意愿,没有利群的精神,其生利只会为自己生利,为社会生弊。因此,陶行知强调职业教育应“侧重发舒内力以应群需”[13]。这里的“发舒内力”,是指职业教育不只是传授技艺,而且还要促进包括学生利群品德在内的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这样方能“以应群需”。

2.以实践为核心

陶行知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还进一步体现在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中。“教学做合一”要求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做”中学,“做”既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归宿。不难看出,这里的“做”是指实践,“教学做合一”是以“做”即实践为核心。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学生学到真才实学,形成生利能力的关键,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充分而生动的体现,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主心。因此,“做”即实践不仅是“教学做合一”中的核心,而且是整个“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核心。

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一)各级政府和职业院校应维护、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利功能

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社会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社会经济发展更加需要职业教育为其培养足够的合格人才。因此,今天职业教育的生利功能不应削弱,而应增强。其为社会生利的功能不仅要实现量的扩张,即为各行各业服务,而且要实现质的提高,即培养的人才不能只停留在能“农产谷”的层次,而是要达到能“高产谷,产好谷”的水平;不仅要提高学生近期的生利能力,而且要为发展学生远期的生利能力作准备。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生利功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它在某些地方、领域反而被削弱、异化了。例如,有些中职学校办学质量低,学生辍学现象普遍存在;有些职业学校被地方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的冲动所绑架,沦为给工厂提供廉价、年轻、驯服劳动力的中介公司,职校生花掉不菲的钱财,非但什么也没有学到(要理论没理论,要技术没技术),反而体验到了被学校四处“倒卖”当“学生工”的痛苦[14]。因此,今天发展职业教育,各级政府和职业院校应该吸取陶行知生利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精髓,维护、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利功能。

(二)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为维护、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利功能,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我国各级政府应更加重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当今我国虽然不同于陶行知所生活时代的中国,但农业大国的面貌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三农”问题仍然长期存在。当然政府的扶贫开发项目对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但这一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它只是在分利,而不是在生利。只有投资职业教育,让农民掌握生利之技术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质和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却正面临招生困难等危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农村建设人才的培训也都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政府应大力扶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实效,这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举措。

维护、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利功能,政府除了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问题,还应考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问题。在观念上政府要引导人们更新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在财政上政府要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思路上,政府要做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包括创新体制,理顺对职业教育的监管,赋予职业院校应有的办学自,为职教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职业院校要切实围绕学生的发展开展教育工作

“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早在七八十年前就备受陶行知推崇,今天“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得到了更多教育者的认可。但是笔者认为,当前的职业教育实践并未折射出教育者清晰、浓厚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如果说今天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不够高,还未办成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那么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得不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当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职业教育,有赖于教育者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从“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这是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走出困境,为学生和社会生大利的关键。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借鉴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笔者认为当前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职业院校应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改善学生专业学习的条件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前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少年轻教师缺乏实践和教学经验,而专业骨干教师则往往跳槽或在外身兼数职,造成优质师资的显性流失或隐性流失。为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质师资。首先,要注重选聘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较强的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也可聘用行业企业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其次,要有效实施教师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最后,要努力稳定师资队伍,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二是完善实验实习设备。现在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设备陈旧过时,数量不足,以至于开设的实验实习课,只能是教师在“做中教”,而学生没机会在“做中学”。有的学校实习基地缺乏或数量太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为此,要加大投入,添置、更新实验设备,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外实习条件。

三是优化专业课程设置。要按照社会需求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设置专业,删除那些不合理的、过时的课程,按应用性、实践性、发展性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按实用性、灵活性、针对性的原则建设课程体系,做到结构和内容的有机结合。

2.引导学生选择合适专业

为降低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学校在新生报名时,应加强对学生选择专业的指导咨询。根据现在学生报名后一周内仍可调整专业的招生录取政策,学校可以在入学教育中,增加如何正确选择专业方面的内容,指导学生在作自我分析和对学校专业情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为其将来能生出最大的利创造条件。

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国目前有些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仍然忽视“做”,不少学校的专业实习形同虚设或名存实亡。为此,学校要切实重视教学中的实习实训环节,落实学生实习实训的课时、场所、师资,提高学生实习实训的实效。教师应大胆创新课程教学模式,采用或仿照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尽量创设出类似工作环境的教学环境,然后围绕工作项目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在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真正实现学生先“做”后“知”,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真正实现陶行知所提倡的“教学做合一”。

4.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现在不少职业院校注重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却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明显弱于科技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遭到大幅度删减等。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职业院校难以培养出当今社会所亟需的既能为自己生利,更愿意为社会持续生利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人才。为此,当今职业院校应充分吸收和发展陶行知“发舒内力以应群需”的思想,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避免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冲击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职业院校宜整合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拓展人文素质教育途径,做到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努力提高人文教育课程教学实效,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校园网站的教育功能,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隐性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人文精神。

5.严格执行学生课程考核标准

陶行知认为,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安排要循序渐进,并要求达到“俾学生毕一课,即生一利”[15]。而现在的职校生课程过关乃至毕业门槛过低,几乎只要是形式上完成了课程学习即可过关。由于门槛过低,学生学习压力较小,再加上学习兴趣低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以至于不少学生毕了第一课,却不能生第一利,又由于学生没有做到循序跟进,待毕了第二课、第三课后,更是无法生第二利、第三利。这些学生毕业后,只能是分利而不能生利。这样执行课程考核标准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为此,应严肃考试纪律,严格执行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考核标准,促使学生依靠自身努力真正达标过关。

参考文献

[1][3][4][5][6][7][8][9][10][11][12][13][15]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3.156.156.178.4.6.6.7.7.7.7.3.7.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599.

[14]庄西真.小李和小王[J].职教论坛,2011(16):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ought of Tao Xingzhi and Its Enlightenments

CHEN Zhi-xing

(Jiangxi Biologic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200, China)

篇3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小学;教学改革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含义

陶行知先生不仅在教育实践上取得了许多成就,而且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这些教育思想在新n改背景下的运用,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陶行知教育思想首先体现在其强烈的改革精神和民主意识。他提倡主动打破传统考试制度的桎梏,以培育创造性人才为教育目标,主张活到老学到老,办教育要为人民。其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就是“生活教育”思想,大力提倡“教学做合一”,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必要性,主张学生的“六大解放”。在师德建设方面,他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做到平等、民主,不偏不倚,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求真事,做真人。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教学法改革中的实践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先生认为:传统教育只注重机械灌输,死记硬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他要求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小学语文为例,如果教师采用机械的讲解、模仿和背诵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学生仅仅学会了模仿,没有学会语言的实际交流能力,这种情况一旦在小学阶段形成习惯,必然影响后续阶段的学习。为此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练,“学用练合一”,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语文的学习最终目的是实际应用,因此语文的学习一定要与实践相联系。陶行知先生说:“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要“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收“手脑相长之效”。“做”就是实践。以“做”为中心,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加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展现到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师再联系己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课文内涵。例如在学习像《有趣的发现》这一类科学类的课文时,不仅让孩子学习文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达尔文是通过“质疑一观察一比较’,的方法,最终得到答案。这样使得学生得到生活的体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小先生制”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首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在通地文盲的旧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而且对我们当今社会的教育教学仍有借鉴意义。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强,他们都非常希望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和鼓励,成为同学的榜样。“小先生”是一种荣誉和实力的象征,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为了能当一名让大家信服的“小先生”或有机会当别人的“小先生”,学生会特别积极主动过去学。已有教学实践表明小先生制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真正做到乐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在真正的学生参与下提升教学效果、学生成绩、学习能力及学生素质。为了使小先生制顺利实施,要求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从座位走上讲台扮演老师的角色,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可实行三种“小先生”结对方法:一是优秀生与学困生结对,优秀生通过“教别人越多,他们自己学得也越多,把知识冷藏在脑子里的人学得最少。”二是水平相当者结对,这是最具有竞争力了。三是学困生当检查背诵的“小先生”,这是最具有效果的辅导学生的方法。学困生往往因为学习较吃力,在班级中较不自信,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时让他们当班级中学习佼佼者的“小先生”,能够有效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先生认为实施创造教育必须做到两点:第一,教师要相信儿童有创造力,并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第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发现、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不做扼杀儿童创造力的事情。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确立新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学习的方式等等,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地发展以改变传统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训练的现状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造就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综上所述,在目前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工作者应认真体悟其思想内涵,并根据本校现实情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继承和发展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努力为教师和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师的教育方式,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熏陶学生,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国昌,程功群.论陶行知的教学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6,01:116-121.

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思想;教学改革;启示

一、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幼儿教育相比于普通的中小学教育,它不需要面对繁重的课业,不需要为了应对升学考试而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所以它更需要注重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的培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包含三个重要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作为一名现代化幼儿教师,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有着以下认识和理解:

1.生活即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生活就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小朋友在学校中最应该学习的是如何融入集体生活,这也是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打下基础,在原来的生活中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是父母掌心的花朵,但是来到了学校,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学生,都是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即是合作,有些小朋友很聪明,什么事情都想要一个人完成,久而久之合作对于他来说已经渐渐不太可能,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加大力度培养小朋友团队合作的能力。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社会即学校”所要阐述的观点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各类社会现象都会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产生影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获取实时的各种社会热点,这些热点或好或坏,但是它们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同样的,现在的小朋友很小就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iPad等高科技产品,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特别快,过去的教育更多的是源于书本,但是书本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信息化社会的教育应该要源于网络,源于社会。作为幼儿教师,如果我们不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给予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对于他们未来之路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如何让这三者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成为了一个教学难题,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只要注重“教”这一个重点,学和做也是推动教育进步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以学养教,以做育教,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教而不学,师之惰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得过且过,必须让学生真真正正学到所教之物,“做”是检验学的标准,对于幼儿教学,没有考试这种检验学习的手段,就更加需要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运用师之所教,己之所学。近年来,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么一种现象,老师布置的小作业,往往由孩子的父母代孩子完成,使孩子失去了锻炼自身的机会,久而久之教学由于缺少实践而失去了意义。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督促小朋友在做作业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过多的依赖父母,这样才能使教学变得有意义。

二、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对于教育来说,行动是教育的根本,知识是教育的结果,创造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创造教育,就是要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幼儿教育处于教育过程的最初期,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1.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正如陶先生的这句话所说,纵观古今中外各种发明家,无一不是通过不断动手实践,并加强思考最终取得成功的。

2.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儿童的创造力毋庸置疑,但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创造力往往由于传统教育的限制而被忽视,并渐渐消失,最后能保持这种创造力的孩子少之又少。作为现代化的教育,不仅应该更注重孩子创造力的保持,并且应该使孩子的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3.培养学生的自动力,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探求。传统教育的模式决定了它必须遵从老师教,学生学的框架,但是仅仅依靠老师课堂上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作为现代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学习自动力的培养。

三、师德思想

作为现代化的教师,师德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师德的建设也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授知识,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做人的道理,师德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的核心。

1.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众所周知,人的成长离不开教师,教师可谓是人类发展的明灯,二战后的日本,在一片废墟中重建,并从一个弹丸之地发展成世界上一个举足轻重的经济体,就是因为他们大力推行教育。

2.爱满天下。

幼儿教育在需要我们给予知识的同时,更需要的是我们的爱,这是一个缺少爱的社会,人们经常对着周围的弱者视而不见,这种现象需要改变,只有让我们这最年轻的一代感受到爱,才能让他们学会如何爱人。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室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小家庭,而老师就相当于这个家庭里的家长,特别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这个小家庭里的家长就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楷模,作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是小朋友模仿的对象。现代的教师已经具备了很高的素养,所欠缺的就是如何把这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小朋友,让他们真正从学习生活中学习到这些优秀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时间就是在课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保持最好的姿态。新课改的理念是贯彻新的教育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新的课程观,我想这与陶行知思想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新课改也应该成为实践陶行知思想教育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3]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篇5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1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不免为这样一所小学校叫好,因为“这个学校不但教学生读书,并且教学生做事。”

  即使是现在,在人们的观念中,还是以为学校就是学生读书的地方,教他们做事,学生家长也认为没有这种必要,只是认为在这里能够接受知识即可,这里所讲的知识,主要是讲书本知识。而燕子矶小学,却在短短的半岁时间内,使学生从原来的七十人,加到一百二十四人。思考其原因,我想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了一些合乎生活需要的学问,学生在学校里既然肯做事了,会做事,在家里也肯做事,会做事了,自然也赢得了家长对他们办学理念的认可,所以这所学校在短时间内规模扩大也应是在情理之中的。

  燕子矶坡上因为经常有人倒垃圾,很不干净,丁超校长就领学生们把所有的垃圾扫除一空。村民不知道卫生,仍是时常把垃圾倒在这个地方,但村民只要往这里倒,他就会去打扫,村民倒一回,他就打扫一回,后来,邻居竟然也责备起往这里倒垃圾的人了,燕子矶也就从此干净了。

  看到这儿,我不禁对丁校长的行为竖起了大拇指。对于村民们乱倒垃圾的行为,他既没有抱怨,抱怨他们素质差,不懂得讲卫生,也没有在那里竖一块“此地禁止乱倒垃圾”的牌子。他采用的方式是别人倒我就扫,正是这种无声的举动影响了村民,使他们自己在内心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后来形成了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情形。

  “润物细无声”,在无声之中他的这种行为影响地也不仅仅是燕子矶小学的师生了,而且影响了村民,让一种好的行为影响到周围所有的人。

  是呀,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与我们的理想不一致的时候,与其抱怨,不如放平自己的心态,通过自己的行动努力去改变。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2

  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不可获缺的。假期之中,我阅读了名著《陶行知文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我们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一、实施爱的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一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爱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开展“我与父母通信”活动,使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

  二、实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学生们自编小报,自己写稿,自己设计版面,幼稚的作品中体现着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每组织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尽可能好的实效。

  三、实践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五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

  1、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

  2、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

  3、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

  4、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

  5、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3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读罢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每当读到一段精彩之处,总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或娓娓道来,或一脸严肃。先生说:“以教人者教已”是根本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和“生活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论对我们这些教书匠来说,无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灯。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要用心去学、去体会、去实践,这样才会进步。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每天都问问自己进步了吗?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学生,总是不会错的。”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奉献精神是我们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正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其意义有二: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第二,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兴趣是探索真理的钥匙,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这种困惑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和正面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苦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这种兴奋感是学生对困惑感的否定和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体验可以塑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进一步强化其探索行为,从而激励自己继续进行新的创造。陶行知先生还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坏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们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们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材。我们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思想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老师施爱的被动对象。当老师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有可爱之处。我们在对学生教育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冷静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要多注意他们一点,多关心他们一点,老师对他们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你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篇6

学校文化对学校每一位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引领,建构以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为主体的中职学校文化体系;以“立业树人”为学校文化的内核,凝练并建设中职学校特色文化;在学校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中,培塑人格健全、品格高尚,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强力提升学校教育力。

关键词:

行知教育思想;中职学校;学校文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为师生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提供了鲜活灵动的载体,但文化多元也使得社会环境变得更为异质、复杂和多变,学校文化铸魂的压力日益增大。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也或多或少给职业教育抹上了功利的色彩,“重技能,轻素养”,忽视文化育人的倾向,导致学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才是个体发展的精神动力,学校文化育人的任务日趋紧迫。学校文化是彰显一所学校个性、魅力、生命力的关键,一般都有其本土性色彩。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地处南京市栖霞区,栖霞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源地和实践地,学校一直致力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2008年12月学校承办了江苏省陶研会职教专委会的成立大会。2009年9月被南京市教科所授牌为“行知文化项目研究中心”。2010年11月被南京市陶研会授牌为“陶行知实验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已彰显一定的品牌效应。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中职学校文化建设旨在传承并不断创新陶行知教育思想,凝练中职学校特色文化———“行知文化”,并在学校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中,促进学生社会化、个性化和文明化,塑造人格健全、品格高尚,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实现学生自身不断地发展与超越。

一、建构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学校文化的体系

文化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如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并发挥着作用。文化还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其作用于人的方式也是系统的,因而,学校文化建设首先应建构文化的体系。以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为主体建构学校文化体系,其中理念凝练为主体,行为建构和环境优化为两翼,形成“一体两翼”的学校文化架构。办学理念的凝练重在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结合时代精神和学校校情,形成要素齐全、贴合时代、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则从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课程文化三个角度建构。办学环境重在优化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结构图如下)以“立业树人”为学校文化的内核,根据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和中职教育特点,凝练“行知文化”的内涵,形成“向善、向上、勤学、勤训”的校风,“立德、立志、精技、精业”的学风,“博爱、博学、善思、善教”的教风。形成“自立、自强、自治”的“三自”学生文化;亲知、闻知、说知“三知融合”的课程文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文化以及“爱满天下”的教师文化。

二、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行知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意识地、不断地从行知教育思想中汲取、提炼营养,又不断吸纳周围新鲜的优秀文化,并将其与学校自身文化有效融合,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的过程。

(一)孕育“自立、自强、自治”的“三自”学生文化

陶行知先生主张:“智育要自学,体育要自强,德育要自治”[1],强调教育要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具有独立人格,自制能力和自治精神。学校以思想自立,身心自强,行为自治的“三自”为学生培养目标,培养阳光自信,自食其力,具有主体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开展班级文化、专业文化建设评比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思想上自立;开展军事拓展训练、太极拳展演、“爱我中华”摄影比赛、“青春不落寞,梦想扬风帆”金秋艺术节、“文明风采”大赛、经典诵读比赛、技能节等主题系列文化活动以及身心健康教育等,让学生在文化活动中体验到身心的愉悦和精神的富足;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发展的幸福,提升精神品位,引领学生强心健体,身心自强;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和学生自治群体活动,吸纳和融合优秀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精髓,强化诸如敬业、合作、守纪等,与企业核心文化紧密相关的训练内容,进一步规范学生言行,强化学生职业化行为的训练和模拟。社团模拟企业化经营与管理,引入优胜劣汰的晋升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和劳动纪律观念,形成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责任担当、团结协作、效率管理等,历练学生社会化的职业素养和品质特性,实现自治。

(二)建构亲知、闻知、说知“三知融合”的课程文化

“墨辩”分知识为闻、说、亲三种。闻知是别人传授的,说知是自己推想的,亲知是自己经验出来的。陶行知先生认为,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和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方能发生效力”。[2]亲知注重体验、闻知遵循本源、说知激发创新,“三知融合”的课程文化建构即以生为本,把实践体验作为首要,把理论传授作为根本,把创新发展作为目标,为学生内在精神品质及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提供载体和活动形态。课程文化建构首先立足于“课程”,着重对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建设以及课程实施加以研究和实践。课程首先要符合时代要求,合乎社会和个人能力发展之需,因此,课程内容须与时俱进。按照时势和社会要求,结合实际的教育情景和具体学情,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它教学资源,进行重构和二次开发,形成校本教材、学生工作页等,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及新时期中职学生个性需求。如语文和德育学科开发了《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职生就业创业指导》等活动性课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开发了《实例、实验、实训———PLC技术应用》《照明电路安装与检测》《虚拟电子工作室》等校本教材;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发了《仓储作业实训》《运输作业实训》《物流单证实训》等综合实训项目,都是融合实践、理论和应用于一体,对课程内容的完善、补充、延伸和重构。综合课程和综合项目的实施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激发灵感,通过行动改变认知,并在习惯中积淀品质。建设和利用数字资源,“三知融合”改变课程呈现的方式和效果。制作微课,微视频,开发小型仿真软件等,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数字化采集、加工、开发和拓展,将枯燥的、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识数字化,编码为形象可视,可体验,易于接受的信息,使之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风格,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并通过二维码链接到开发的校本教材和学生工作页中,学生随时可以扫描开展学习。借助课程资源、实训设备和信息化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在网络世界、数字海洋和实践操作中主动学习。引导学生遇到问题能有意识、有目的地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教师、同学开展交流和讨论,直至问题解决,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在“做”中感悟、体验和收获;教师在“做”中激发兴趣、明晰问题,活化知识。“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培育“爱满天下”的教师文化

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3],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爱满天下”不仅仅是关心、关爱学生,还应善于赏识和激励学生,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传承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以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丰富教师文化的内涵,融学陶、师陶、研陶于教师文化建设中。每年都开展“行知杯”课堂教学能力竞赛、“行知杯”说课比赛,“行知”名优骨干讲坛、“行知文化”班主任节等系列活动,用文化活动多形式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锤师能,铸师魂;开展“行知杯”共读共写活动,教师们共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我的教育理想》《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做最好的自己》等教育书籍,结合教育实践撰写读书心得,并开展读书心得评比和交流活动,在读书与分享中健全人格,濡染性情,启迪智慧;开展“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等,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多元地、全面地认识中职学校的学生,关爱、赏识并激励每一位学生,内化行知教育思想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培养“爱满天下”的教师情怀。

(四)优化学校办学环境

学校办学环境,指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特指校园内诉诸视觉和听觉的物化形态。[4]办学环境优化就是将完善且提升后具有行知思想特色的办学理念、“三风一训”等以文本、景观石、广播和大屏幕播放等形式视觉化,听觉化,直观地将学校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借助物化形式展现,用文化景观带给师生文化思索。如,用陶先生的雕像作为标志性景观,陶先生的名言警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做成景观石。将教师宣言、各项大赛获奖师生、名优骨干教师风采、实验实训文化、富有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等通过走廊和橱窗等展示,让师生在与学校文化景观的无声交流和对话中,解读各种无法言表的文化信息,获得新的生活感悟,形成行知思想引领下的学校文化的价值观念。优化学校铃声和广播,增加听觉环境的互动性。如,在课间铃声中增加温馨的提示语,问候语和道谢语,选择悦耳柔和的音乐作为铃声,营造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

三、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

文化建设是个渐进的过程,由表及浅至深需要时间的积淀,“行知文化”建设历经数年,熏陶浸染,润物无声,在培植学校高品质文化的过程中,强力提升了学校教育力,其文化张力已初步显现。

(一)营造了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

通过主题式学校文化建设,师生全员参与学校文化活动,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对“行知文化”的内涵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在“行知文化”的精神引领和环境熏陶下,营造了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全体师生建立了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友善的交往模式。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和江苏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二)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素养

“行知文化”建设在学校全面推行后,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和班风。融陶行知教育思想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系列文化实践活动,学生法规意识、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增强,言语更文明、举止更得当、行为也更规范,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得到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学生参加国家和江苏省文明风采大赛获奖228项,江苏省创新大赛获奖12项,江苏省技能大赛获奖52项。学校教师参加全国和江苏省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5项,江苏省微课大赛4项,21人次在省市各类师培活动中开设讲座,产生了一定的辐射效应。

(三)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受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兄弟学校以及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学校先后两次承办南京市教科研开放日活动及南京市职业学校优秀教育教学成果推广交流现场会,介绍交流“行知文化”的建设经验和成效并展示“行知文化”引领下的特色课堂,展示学校“三知融合”的课程文化及“教学做合一”的课堂文化。省内一些友校的班主任研修班等就“生活”德育和“三自”学生文化建设来校观摩交流。“丝网夜灯”学生创业项目2010年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成果展”,得到教育部专家的一致好评。2012年学校承办了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组织的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栖霞专场)———“分享青春故事,开创精彩人生”,展示了学校优秀毕业生的精神风貌。2016年学校应邀参加在南京举办的世界职业教育大会暨展览会,学生社团现场展演了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才艺,与德国和我国的诸多知名企业共同献上了一场以“智造”为主题的内涵丰富、高端的职业教育视觉盛宴。南京市电视台教科频道相继以“特色校园”、“校园之星”等栏目采访学校师生,报道学校文化育人成效共计28次,社会反响较好。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篇7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高师 实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58

一、简介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教学做合一”理论诞生于“五四”时期,在“五四”时期科学与民主思潮的推动下,人民开始觉醒,要求独立自主,要求科学民主。陶行知以科学的态度,勇于实践,勇于自我改造,以追求真理的态度来研究当时学校教育中的问题,把教育上一些普通问题提到科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对杜威的“做中学”思想进行批判的继承,参照杜威的“做中学”的方法,针对中国教育情况的实际,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理论。

(一)“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基本内涵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先生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精髓所在,有着丰富的内涵:一个活动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是学,对人之影响是教。不同角度看,具有做教学三方面意义。教与学须以作为中心,在做上统一,否则教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这是教学法,也是生活法。以生活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学做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手脑并用,与哲学的实践观相契合。

(二)“教学做合一”理论是方法论问题

1.要求“在劳力上劳心”。针对传统教育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割裂,造成“田呆子”“书呆子”,长不出科学的种子。

2.因为“行是知之始”。行是知是的重要来源,教育必须从行动开始,而以创造完成。

3.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自己,有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

4.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即教育要与实践结合。教是服务于学的,而教与学又是服务于生活需要的。“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具体内容

他的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既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学理论,也是一种社会改革学理论,他创立的“社会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内容为组合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正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他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与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相吻合,是辩证唯物主义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对于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我们不难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不难受到陶行知敢探新理敢闯新道的开拓精神、勇于实践求真务实的研究作风的教育和感染。

二、“教学做合一”理论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实习工作中的体现

(一)“教学做合一”理论促进了教师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既是对杜威“做中学”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又是对中国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和改革。高师生职业技能的养成,离不开实践,各种教学理论的学习,最终需要实践的检验和实践的练习加以佐证。

首先,陶行知指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实习就是将高师生的教与学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所以说,实习是对“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充分体现。

其次,实习是对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双重检验。1926年,陶行知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一文中回答师范学校“教什么?怎样教?教谁?谁教?”等问题时,指出“教学做合一”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所建议的答语是: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样学就怎么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教师。”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高师教育中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最后,在“教学做合一”理论逻辑结构和方法实质问题方面,陶行知把“乡村教育”“生活教育”“师范教育”“技能教育”几个方面糅合、借鉴,最终形成了“职业教育思想”。他的这种思想,进一步确立了“教学做合一”理论对高师实习的指导意义,指明了实习是促进技能提升的有效手段,是对“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切实反应。

(二)“教学做合一”理论是对当代高师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准则

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陶行知坚持对“教学做合一”理论进行深化,使他所提出的“民族解放教学做”“民主学校教学做合一”及“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汇集成完善的教育理论。

高师实习生应本着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原则,即“怎样学就必须怎样教,学得多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要让支教生有了各方面充分的准备,才能促进支教学校学习效果的提升。因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既是完备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论,又是对当代高师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准则。

(三)“教学做合一”的创造教育思想为高师生实习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创造教育在陶行知先生众多精辟的教育理论中具有独树一帜的标志性。他认为:“要担当起改造中国的重任,必须具有主动性、自觉性,必须是创造型的人才。”因而,当前的教育应该是创造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在掌握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是一个先进而完备的教育理论体系,它的创造教育思想为高师生实习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教育者的创新。因而,我们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探索和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做合一”理论在高师实习中表现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下转第85页)

(上接第160页)

(一)在高师院校方面

高师院校对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导致了师范生在实习中对教育专业理论的运用程度低,实际操作能力差,综合能力有待加强。

(二)在实习生方面

实习要求学生必须适应实习和工作两种职业文化,角色转换困难,阻碍了教学实践。

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既要进行理论变身实践的转变,还要进行学生变成老师的转变,学生变成社会人的转变。外界社会环境的交往比大学校园内部的交往更为复杂,更有难度。

(三)在实习的学校方面

实习的学校对实习生的重视程度存在一定的看法,可能是因为不是正式教师的缘故,在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偏见,这样就打消了实习生的积极性。实习的学校的学生也会因为是实习生的缘故在态度上有一定的偏见,会因为是实习生,可能会质疑实习生,不听实习生的话,不尊重实习老师的现象。这些使得实习生的心理上有一定的伤害,也使这一实践活动在实施起来受到了阻碍。

四、“教学做合一”理论对高师实习的启迪

(一)提高教育学专业课在师范院校的地位

将师范教育和实习支教紧密结合起来,借鉴外国和其他高师院校在高师实习方面的宝贵经验,增加教育学专业课的数量,提高教育学专业课在师范院校的地位,并继续完善教育学、心理学、三笔字等教育学专业课,积极寻找转变教师授课方法,激发高师学生学习教育学专业课的兴趣,保证每个支教生在岗前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增加在支教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运用型课程,如扩大微格教室的规模,开设关于中小学生管理方法的课程。在岗前组织学生到所要去的实习的学校,提前了解当地中小的学生状况,并使支教生在真正到达学校之前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把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的教育联系起来

实习效果是对地方师范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高师生要将实习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成文的总结,实习后进行反思,改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岗前培训是师范院校教学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前期工作。岗后教育培训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教学技能、完善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升华过程。实习前要把教给学生最新的知识,比如新课标,新课程理念,新教学方法等。实习中要边学边教边做,做到“教学做合一”,实习后要根据实习生反映的实习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做到岗后补课。

(三)增强高师院校之间交流,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科研

首先,要加大学校对教育科研方面的投入,提倡高师院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投身教育科学研究。其次,各专业要完善高师生教学能力的各项考核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最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该逐步与其他的高师院校建立远程网络,使实习生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学到最新的教学技术,了解多中教学方法,然后运用到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五)健全实习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实习生的利益

健全法律法规,一方面规实习生在所教学校的责任、义务;一方面要保障实习生在所教学校的权益,不断提高实习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促进教学的和谐健康发展,积极实习生奖励措施,将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将高师实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逐步提高高师教育水平。

五、结语

高校师范院校的实习工作是实习生在正式上岗之前的必修课,应该使高等师范院校的实习作用得以最大的发挥,就是需要实习生、学校和所教学校共同的努力,但是要想在教学过程中贯彻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就需要实习生不断的完善自己,这样才会使“教学做合一”理论给我国的高师实习指明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就要求我们沿着这条路,不断完善高师实习,培养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金林祥,胡国枢,屠棠.当代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8.

[2]白宝林,武富荣.实习支教规范与实践[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1.

[3]金林祥,胡国枢,屠棠.当代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积贫积弱,农村遭到重创。陶行知、梁漱溟希望通过乡村教育运动达到挽救中华民族的目的。他们同是从乡村教育入手,但角度不同,教育思想也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对两者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可以探讨其乡村教育思想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关键词 :陶行知;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178-03

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乡村社会遭到重创,农村破产,农民生活困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5%左右,要想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关键在于农村。于是,许多致力于救国的知识分子纷纷把眼光转向农村,从不同的途径发起了一场旨在通过乡村教育改造乡村生活、推进乡村建设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教育实验,即乡村教育运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在南方有黄炎培的农村教育改进实验、陶行知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和山海工学团,在北方有晏阳初的河北定县实验区、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等。

陶行知领导的晓庄师范学校和山海工学团实验以及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农学校实验,具有独特的价值与见解,是同一时期不同的乡村教育思想理论,分析比较两者的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陶行知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中国近现代提倡乡村教育的先驱者之一。陶行知批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①,因此必须进行改造,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②,通过创造适应农民生活需要的教育来改造乡村,而要实施这种适应农民生活的新乡村教育,必须先培养新的乡村教师,新的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③。

在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生活教育是核心,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新儒家代表,也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代表。他认为当时中国问题的实质是文化失调问题,“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因此,救治的方法就是要依靠乡村建设。梁漱溟认为教育对于改造千疮百孔的乡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乡村建设应以教育为方法,教育应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两者实是一回事,而实现这种一体化的组织便是乡农学校。④乡农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推动社会,组织乡村”,最终创造新的文化,使民族得以自救。

陶行知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比较

作为从事乡村教育的知识分子,陶行知和梁漱溟皆有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关心贫苦农民,主张均富,而且都具有较高的人生境界和献身理想的精神。⑤虽然他们的立场、角度不同,但他们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共识: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离不开教育;而要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又离不开乡村。

1928年的春夏之交,梁漱溟参观了南京城郊的晓庄师范学校,并对此评价很高,认为这是“一件有兴味的事”,并说“晓庄学校有三点很合于我们意思的:(1)有合于教育道理;(2)有合于人生道理;(3)注重农村问题”。⑥陶行知和梁漱溟都希望通过乡村教育运动达到挽救中华民族的目的,但他们的入手角度不同,思想也有诸多差异。

(一)陶行知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实质不同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实质上是教育救国论。他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教育改造事业,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造就真正的共和国民。他倡导发起平民教育运动,在此过程中,他注意到“中国以农立国,十之八九住在乡下”,所以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复兴,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

1926年,陶行知开始积极筹划乡村教育运动,他先后考察了一系列优良的乡村学校作为改造之依据,提出“教育必须下乡”的主张。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中,提出了“募集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这一通过乡村教育改造乡村社会的伟大设想。陶行知提倡“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以乡村实际生活为中心,依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培养千百万乡村建设的教师人才来改造乡村,从而实现教育救国的目的。

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实则是一场文化救国运动。梁漱溟认为,中国之所以出现问题,使“近百年史即一部乡村破坏史”,是因为西洋文明的输入,使儒家思想丧失了独尊地位,破坏了伦理本位的礼俗秩序。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文化失调,造成了农村混乱。他认为,要想实现救国的目标,就要创造一种新文化。这种新文化实质上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种重建,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点,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而这种新文化的重建着眼点应在农村,中国要从头建设,只有从乡村开始,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民族自救运动最后的方向”。

(二)陶行知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不同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主要体现为生活教育理论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⑦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只有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才是有用的、真的教育。因此,陶行知认为,生活决定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要根据生活的需要,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把传统的旧学校比作是一个“大鸟笼”,它让学校与社会之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陶行知提出的“社会即学校”,是在积极呼吁对脱离实际生活的学校教育加以彻底改造,让学生从脱离社会的学校中解放出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他主张在以生活作为教育内容的同时,也以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使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校。(3)“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就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做三个法子是合一的,不能分家的。一件事,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对事说是做。他指出,教、学、做三者不是并重的,应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乡村建设上 梁漱溟关于乡村建设的具体推进方法是以乡农学校为形式的,乡农学校是一种新型的集政治与学校为一体的社会组织。梁漱溟指出,只有通过乡农学校的形式,把乡村农民组织起来开展自救,才能解决中国乡村存在的种种问题。乡农学校按入学的地域范围可分为村学与乡学。乡农学校主要是一个团体,包括校长、校董、理事、教员以及一村中或一乡中的男女老少。课程有两大类:一类是各乡农学校相同的功课,如识字、音乐唱歌、精神讲话等;一类是各乡农学校不必相同的功课,即各地方因地制宜的课程。⑧梁漱溟对精神讲话特别重视,因此,专门在乡村建设研究院讲授“精神陶炼”课程,该课程包括合理的人生态度与修养方法的指点、人生实际问题的讨论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三部分,皆以“民族精神”为核心。⑨“指出中国文化的特别处(长处短处),从而领会其民族精神,这是历史文化分析的意义。合理人生态度的指点,是正面的讲明民族精神。人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是指点如何应用民族精神”。⑩在乡农学校里,梁漱溟极度重视教员的“推动设计”作用,一切工作都“须以教育工夫行之”。首先,他要求教员从日常事物中提引问题、促使讨论,如匪患、兵祸、天旱等问题。其次,根据提出的实际问题去萌动村民的自觉意识,鼓舞他们产生解决问题、改造社会生活的愿望与勇气。再次,教员与村民可相互商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指导和带领乡民付诸实践。乡民是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主要力量,把他们发动起来开展自救,乡村社会便可复活过来。

(三)陶行知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价值不同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从劳苦大众出发,为劳苦大众服务,提倡经验联系生活和劳动,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

他提倡“生活即教育”,进行乡村教育就应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他说:“它与装饰品之传统教育根本不同。它不是摩登女郎之金刚钻戒指,而是冰天雪地下的穷人窝窝头和破棉袄。”?輥?輯?訛

陶行知曾留学美国,眼界开阔,受当时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他认为思想文化是不分地域国界的,只要对我们当前生活有用,即可拿来。他在《生活教育之特质》一文中,认为“生活教育”有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是以教育为枢纽、用教育的力量进行乡村建设。他认为,乡村建设是整个社会文化重建和民族自救的要求,乡村建设不单是文化问题,而是集政治、经济、教育诸问题的综合解决。梁漱溟很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教育应尽其推进文化改造社会之功,使文化繁衍、社会进步,使社会生活不断地趋于文明,臻于完善。

梁漱溟作为新儒学的代表,其乡村教育思想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注重探求中国的自救和建设,具有明显的民族性质。在他的乡村教育思想熏陶下,一大批乡村建设骨干为山东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为保家卫国、维护民族尊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对当代的启示

陶行知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都重视乡村教育与乡村的建设、改造,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均未能真正地找出社会的病根,未能实现挽救国家的美好愿望。但他们在实践探索中所得出的理论成果,对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发展教育应立足农村

当前的农村教育问题层出不穷,仍是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今日的中国与陶行知、梁漱溟所处的旧时代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的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但今日的乡村教育与城市相比,差距仍是巨大的。要想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关键。我们应向前辈们学习,学习其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伟大精神,积极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中,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此外,政府也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使精神引导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去,传播知识,普及教育,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新型的农村社会。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陶行知猛烈地抨击了当时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教育,认为这种脱离实际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这种培养人才的形式就如同“闭门造车”,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梁漱溟也批判这种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教育并不符合“教育的道理”与“人生的道理”。无论是“生活教育”还是“乡村建设”都要求打破隔在学校与社会中间的高墙,将教育的范围扩展到社会,使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

(三)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应相互结合

陶行知和梁漱溟都批判当时脱离社会实际的教育,认为教育要根据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因此他们的乡村教育思想都非常注重普及社会教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正规教育的发展。

虽然现如今非正规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相对而言,正规的学校教育更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能经济有效地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满足国家建设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因此,应当使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结合起来,统筹兼顾。

注释:

①②③徐莹晖,徐志辉:《陶行知论乡村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9,9,31页

④许波:《陶行知与梁漱溟农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电大教学》2000年第五期,第32页

⑤崔玉婷:《异源同流和而不同——梁漱溟、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比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一期,第26页

⑥⑨⑩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2,156,176页

⑦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等:《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3页

⑧朱永新:《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87页

篇9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着》,读罢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每当读到一段精彩之处,总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或娓娓道来,或一脸严肃。先生说:“以教人者教已”是根本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和“生活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论对我们这些教书匠来说,无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灯。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要用心去学、去体会、去实践,这样才会进步。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每天都问问自己进步了吗?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学生,总是不会错的。”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奉献精神是我们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正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其意义有二: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第二,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兴趣是探索真理的钥匙,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这种困惑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和正面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苦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这种兴奋感是学生对困惑感的否定和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体验可以塑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进一步强化其探索行为,从而激励自己继续进行新的创造。陶行知先生还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坏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们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们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材。我们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思想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老师施爱的被动对象。当老师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有可爱之处。我们在对学生教育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冷静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要多注意他们一点,多关心他们一点,老师对他们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你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篇10

关键词:生活教育;中职;教育教学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具原创性的教育理论,它结合了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为当时的中国教育改革打开了一面新窗。它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抓手,解决了近代中国学校人才培养中集中体现的“教不能用”的弊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迅速上手,并在毕业工作后成为业务骨干。所以,时至今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对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其理论是我们中职学校办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以“生活即教育”为理念,强化教育教学的信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所在,它强调生活本身就是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所以陶先生强调:“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按其理解,当时的学校教育很多脱离了教育的实际,导致学生学习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毕业后却不能实行简单的技术操作。不仅陶行知这样看待,当时的其他教育家如黄炎培等人也认为,中国的学生“毕业即失业”,所以要注重技能培养。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活即教育”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当下的中职教育的核心指导理念,并以此为中心,谋划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作为教育者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将“生活即教育”理念贯穿到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首先,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校园文化。理念先行的集中表现是校园文化的确立,我们当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在校风、学风等方面确立“生活即教育”的观念,具体做法包括在学校以宣传栏、宣传旗帜、网站、标语等方式,让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明确生活教育是我们当下的唯一主旨。这样,以隐形课程的方式将“生活即教育”贯穿至校园文化始终。其次,强化教师的“生活即教育”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将生活中必需的、必要的内容引入课程当中,编订适合学校、地区教学的课程及校本教学内容,以实用、适用为主导思想,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还需要积极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湖北省陶行知研究会学习,引入中陶会、湖北陶研会的专家机制,通过专家引领、专业发展,让每个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必须扎下“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思想。最后,帮助学生形成“生活即教育”的终身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借助“生活即教育”大课程观的确立,以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等方式,同时以政治理论课、职业实践课、见习课等多种课程的配套学习,引导学生形成“生活即教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外化为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来证明这一观念的重要性,从而确立起全校性的生活教育核心思想。通过上述的三个流程,我们强化了“生活即教育”作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转变了学生、教师的思维模式,从“要我学”、“要我教”变成了“我要学”、“我要教”,体现出了“生活即教育”强大的时代生命力。

二、以“社会即学校”为场域,扩大教育教学的范围

陶行知先生看出中国教育的学校困境,所以倡导推倒学校的围墙,将社会纳入整个教育的体系当中,故而他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观点,他强调,“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流通的”。确实,打破教育的牢笼,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多的教育资源进入学校,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因此,借助这一观点,我们当下的中职教育应该扩大教育场域,将广义的大教育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当中来。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首先,从“人”字着手,建立系统的人才库,将城市当中的有应用技能强项的人员统统纳入人才体系当中,从中遴选合适的双师型人才,聘为学校校外指导教师,将教师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这样也有助于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如以十堰为例,十堰以车闻名世界,我们就应该将造车、修车能手聘为双师型教师教授我们的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学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其次,从“财”入手。既然有人,但没有财力调动,社会中的双师型人才必然难以为我所用,所以我们要与相关部门协同,将更多的财力资源投入职业教育,明确职业教育优先发展的策略,适度建立中职人才专项培养聘用基金。最后,从“物”入手,扩大与社区、社会协同的能力,将社区中的物资纳入教育体系当中,因地制宜,建设社区教育应用平台,让学生在社区实践当中学习进步。如我们还可以将汽修教学课堂直接开设到修车厂、十堰东风汽车制造厂中;美发专业教学开到美发室;酒店管理专业开设到相关酒店当中,让学生在实地学习、实地工作、实地成长。另外,学校还应该从课程体系的角度进行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减少理论课的安排内容,扩大社会实践课程的内容,将见习、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程大量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从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三、以“教学做合一”为方法,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