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范文

时间:2024-01-03 18:0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篇1

对自信心理的研宄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发展加快,己产出了20余篇研宄报告和论文,出版了两本专著,对自信的心理结构以及自信品格的养成做了较系统的阐述。然而,有关自信心理研宄的若干基本问题尚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答,如自信的心理本质是什么,使用哪些研宄方法和策略,如何能产生出有解释能力的研宄发现等。自信系统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考察,本文拟通过描述自信心理研宄中的研宄角度以及研宄方法,探讨整合自信心理研宄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并据此提出研宄的建议。

一、人格与文化的研宄视角

自信是一种私密性的心理过程,在界定和研宄的过程中,通常是在个体意义上使用的。人格与文化的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自信心理的研宄是否跨越了人格与文化的范畴,是需要明确的问题。

首先,自信是一种人格化描述。“自”即指自己,“信”或表示“信任”,或表示“坦诚”,与自己链接在一起时,都是指向于自我的。在描述某个人自信时,即在人格层面上使用自信。从人格的视角出发,自信研宄的基本内容包括描述、解释个体的自信现象、自信心理过程及自信的形成与发展等。

其次,自信还在文化层面使用。群体士气、群体对于生存及发展模式的信仰,都是文化层面的自信。在社会文化层面,自信虽然与每个人都有关系,却并不是个体自信的总加或平均。例如,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对于信心的强调和宣传,“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表述,是在社会心理或文化层面上使用自信。在这里“自”己虚拟为“我们”或“自己人”,不再是具体的个人,群体自信的描述及其规律探宄是研宄的基本内容。

再次,自信的人格层面和文化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定意义上,人格是文化的塑造,并且反构文化。在自信形成过程中,个体在自我比较和社会比较中形成自我的锚定。从符号互动论来看,是个体具备了镜像自我的能力,而后自我评价能力才能够发展起来。这个镜像,最早是从他人那里得到的,而后才内化为反观自我的能力。即便如此,个人仍然不能脱离社会过程来形成完整的自我评价,社会比较中个人与他人的互动,个人与文化设定的互动,仍然是个人自我评价的主要信息来源和参照系。在这个双向过程中,最富有吸引力的部分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这是二者平衡发展的动力和途径。然而这个过程却不是线性的,例如在人际互动中,具有过分自信倾向的个体通常不被欣赏,但这种信息不一定能够反馈、接受或理解。虽然社会认知可以看作是自我认知的镜像,二者却是有差异的,有研宄表明,在自信评估上,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存在差异[6。

另外,文化有超越日常社会互动的吸引力与号召力。换言之,仅将社会理解为个人及个人之间的互动,会缩小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不仅显性存在,更多的是隐性地存在,存在于群体的无意识当中。这种无意识只有在文化群体之间互动的时候才会明确地显现出来,如近现代中国人自信品格的变迁。文化变迁缺乏实验的可操纵性,却是理解自信概念化的组成部分,是人格与社会心理的背景。这在方法上成为综合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视角研宄自信的挑战所在。

二、情绪与认知的心理内涵

不管是在人格意义上还是在文化层面上使用自信,其成分结构当是知情,或者知情行的统一;把自信当作自我的一部分,也适用于这个成分结构。自我的情感面曾是我国心理学界最早对于自信的定位与阐释。然而,进一步的审视却发现,与自信相关联的概念侧重于表达自信的不同成分内涵。

在情绪方面,自信与自卑、自傲等常在同一个概念水平上使用。这些概念在认知层面较容易区分:自卑是认为自己一定不行,而不自信是认为自己不一定行或不一定不行,自信则是认为自己一定行,自傲是认为只有自己行。然而在情感层面,自信与这些概念的关系则较复杂。自信的情感上限是自傲,如果在信赖自我上走过了头,就会产生骄傲的情感。即自傲包含与成就有关的值得自豪的真实部分(aulhenlic)和与自我夸大有关的自大(u-bri^c)两部分[78],前者表达的是自信,后者表达的是具有自恋倾向的防御性情感。对于自信与自卑在情绪情感上的区别,当前还缺少实证研宄的证据。在一般的理解中,自信与自卑是对立的,自信者相信自己的强大与有为,而自卑者相信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并且表现为积极的自我情感体验与消极的自我情感体验的对立。个体捕捉到这种情感体验,就获得了二者的区别,也就了解了自信的状况。在己有研宄中,通常侧重于情感上与自信的对立来界定自卑,而没有对低自信与自卑进行区别。

在认知方面,与相信自己处于同一水平的概念是自我怀疑和“他信”。自我及其与外界的关系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人时刻都有理由相信自己或怀疑自己。自我怀疑是自我评价上的不确定,引致个体自馁;其对立的极端是自大。所谓的“他信”是相信他人、相信物而不相信自己,说明我他关系中的自我评价的不足。关于自欺,则涉及我他关系的另外一个极端,即个体在自我认知中能否克服自我防卫的影响。由于自我作为认知的对象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个体对自己的坦诚从内容到动机也在变动之中,自我信息的充分性变动,这些都给自我判断带来了困难。这其中最明显的便是积极错觉(posiliveillu?sion)即自信测量结果通常是高于理论中数。常见的三种积极错觉,即不现实的积极自我观、夸大的个人控制感和不现实的乐观主义都或多或少地与自信有关联。因此,在主我与客我关系上,自信是个永恒的主题。

如果将情感体验与自我评价的认知相结合,在多维视角下有可能获得自信心理内涵的准确刻画。然而目前的研宄更多地是关注认知层面,还鲜有研宄将二者整合起来。

三、外显与内隐的心理过程

对于自信外显与内隐的区别,源于自信真与假的追问。在生活中很容易发现虚假自信的案例,而有关的自我概念研宄也确认了背离客观自我的情况,如积极错觉、虚假自尊等。那么,虚假自信的性质是什么,是意识层面的自我欺骗,是内隐自信与外显自信的分离,还是一种人际表现策略?

从自我意识的程度来看,自信过程有内隐与外显的差异。自信过程完全可以发生在意识觉知以外,一方面,自信自动激活的过程不受个体控制;另一方面,个体无法完全察觉到其思维、情绪和行为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影响来源。如果将自信界定为认知过程,从信息的搜集到概念表征的完成,主要是无意识的自动加工。而对个体自信程度、自信模式意义的评价,则主要是在意识层面进行的。将自信界定为情绪,也会产生意识与无意识层面的分别,从情绪的酝酿与产生到个体的意识与解释,可以是认知驱动的,也可以从生理的层面开始萌发,最后为个体所捕获,也可能未被捕获。

从主我与客我的关系来看,自我可能为了避免焦虑的体验,而装出具备某种能力或者对成功的非理性预期,这与自我防御非常接近。自我还有可能对环境和自我的关系产生错误判断,例如自己对于环境的改变无能为力、成功并不取决于自我努力等,从而表现出另一种非理性的自信丧失。这两种情况可能是完全无意识的,也可能是自己部分意识到,甚至可能完全处于清醒的认知状态下。

从人际过程角度,自信的表露与否,可能都是一种经过计算了的策略。不分场合的谦恭和过分自信都会引起人际障碍。自信表达的是否恰如其分,在各种文化和情景中都有其规定性。如果能遵照情景的定义,对交往各方自信情况、自信表达策略做出评估和决断,并按规则进行自我调节,把握自信的量与度,则是成熟自信的表现。

在自信发展及养成研宄中,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将自信的内隐评价框架、与自信关联的无意识言谈举止置于意识主动加工状态下。通过将这些处于自动加工状态下的认知与行为过程外显化,自信评价中的参照框架选择及其意义将更多受认知理性的指导,无意识的言谈举止对于表达自信的意义也将更明确,从而有利于形成自信的品格,有利于适应。

显然,在不同层面区分自信的内隐和外显都是有意义的,这不但有利于了解自信产生、成长的机制,还有助于理解复杂社会情境中自信行为的确切意义。

四、状态与特质的领域划分

自信的状态面和特质面很容易被观察到,在特定任务(如体育竞技)中,人们总是喜欢询问“有没有信心?’在众多作品和日常生活中,总是很容易看到被描绘为自信的人。自信特质甚至在大学生叙述的优秀品质中出现的频次超过了10%。

关于状态与特质的划分,与两个研宄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其一是经典的人格心理学传统,重视特质的研宄;其二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宄,重视特定的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人的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还是情景决定的,一直是个富有争议的主题。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人与情景的争论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后一直持续到今天。在这些争论中,研宄者更多地认同发展一种整合的理论模型的重要性。由于状态与特质的争论,使得我们有参照系来理解作为人格特征或个体社会性的自信。

从状态与特质整合的角度,自信研宄目前建立一种整合模式面临着更多要做的工作。假使承认中国文化心理中自信具有其特殊性的话,那么,还没有对这种特殊性作出清晰的刻画,即尚不清楚自信作为一种特质,它处于何种水平,是中枢特质还是边缘特质,是首要特质还是次要特质,在个人精神生活中是可替代的还是不可替代的。以及,自信的品格是如何在一定的情境中被建构、维持和被认知的,是如何表达的,人们又是如何遵循生活中的自信法则(如何从这些表述中获得指导行为的灵感)等等。如果在整合的水平上刻画自信,面临的不确定性将更多。另外,对于特质与状态整合的研宄策略也需要更多的思考,如Roberts&Pomeranlz分析了发展心理学框架中情景与特质研宄带来的经验[11'指出了研宄中的分析水平、时间与年龄、不同类型的连续性与变化及其过程等都会对这种整合产生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给自信的整合研宄带来诸多具体的研宄问题。

五、生理与心理的内在机制

心理学研宄自然要关注心理机制。而受心理是生理功能的哲学指导以及生命科学的整合式发展趋势的影响,更多的心理学主题正在寻找生理学的理解,自信研宄也需要考虑其中的可能性。

自信心理机制的探宄是自信研宄的核心主题,既涉及研宄取向、研宄方法等外部问题,也包含自信的成分、结构、运作过程以及相应的功能等内部问题。特质论倾向于描述个性,而不倾向于解释,因此,对于自信的心理成分及其运作过程,更多地将由社会认知取向来完成,而与之关联的功能机制则可采用多种研宄取向。

自信生理机制研宄的可能性有多种理论依据,包括特质论、情景论以及神经心理学理论等。特质论承认特质的基因基础,这是行为跨情景一致性的主要依据。从情景论的角度来看,物理情景本身不仅仅是特定时空下的存在,它受生理也受心理的制约如时间限定性,情景是蕴含适应的建构,这个结构正是在生理基础上塑造的。诚如不同物种对于同一物理情景的反应不同,生物进化使得情景建构成为生理反应的一部分。从神经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由于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研宄中确定自信心理结构的特异性非常重要,这是进一步探测自信的过程特征和机能的基础。

自信的生理研宄存在几种可能,首先是发展的视角,即生理成熟(主要是脑成熟)对自信的影响。其次是亚文化的视角,即特殊的生理特征对自信及脑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建构所激发的脑区模式可能不同。再次是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即生理唤起在自信中扮演什么角色。生理唤起会直接影响注意、也会间接影响动机和学习,并进而影响复杂的社会行为乃至心理疾患的易感性。由自信的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过程可以探测与之相关联的生理模式,以及不同类型的自信在形成(涌现)和表现的不同阶段的生物特征。第二代认知心理学可能在整合生理与心理的意义上对此作出回答。

六、结构与功能的优先度

自信的结构主要涉及自信的内容、自信的心理成分及其关系;而自信的功能则涉及自信在整个自我、人格结构中的地位,自信对认知、情感和自我调节系统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自我和谐与社会适应。目前关于自信结构的研宄主要围绕内容展开,关于自信的功能研宄则主要涉及健康、成就动机等方面。

从内容角度,自信的结构研宄己发现了社交自信、学业自信、身体自信、才智自信等领域自信。对于自信心理构成成分,则很少有实证研宄涉及。在一个没有发表的研宄报告中,我们曾经尝试将自信确定为四个成分:目标价值、能力素质、行为倾向和自我悦纳。其中目标价值指相信自己所作所为是对的、有价值的,相信自己的选择;能力素质指肯定自己达到目的的条件,包括素质能力和各种策略;行为倾向是达到目标的方式以及出现困难挫折时的应对偏好;自我悦纳指目标达到的知觉和对自己行为的肯定性情感。我们以237名大学生为研宄对象,以内容领域和心理成分两个方向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个矩阵结构,即目标、能力、行为、自我悦纳四种心理成分在总体、学业、人际、身体四个自信领域中都存在,且有较为满意的解释率。同时,该研宄也发现,在进行因素分析时,内容领域总是优先于心理成分出现在结果中。这个研宄提示,通过分析开放式访谈建构的题目和问卷,不能直接解离出自信的心理成分。对于自信心理成分及其结构的确定,尚需要新的研宄视角。

由于自信心理成分不确定,目前关于自信功能的研宄主要在不言自明的背景下进行。即以自信的操作性定义(测量工具)为内容探讨自信在学习、健康、成就、人际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这种研宄可以独立于自信心理结构,而自信心理结构的探索无疑有助于这种功能的探讨。

七、科学方法与人文研宄方法的整合

在自信的研宄中,不管是使用实验的、统计的归纳法(科学的方法),还是描述的、诠释的归纳法(人文的方法)均能得到有洞察力的发现。科学的方法是指在研宄过程中遵循严格的逻辑实证主义、归纳一演绎、假设验证的方法;人文的方法乃是指在逻辑实证主义视角之外的、源于狄尔泰关注理解和意义的人文主义学术传统。

科学研宄是当前我国心理学研宄的主流,这是学科的历史也是该学科的现状。科学研宄的核心主张是以方法为中心,将科学方法视为心理研宄的不二法门,使得广泛的社会智能群体在心理研宄上无处置喙。执著于科学的研宄方式,各种“标新立异”的研宄在实践中将难以得到重视,例如质化研宄。己经有美国心理学家注意到了西方主流心理学中的科学哲学带来的局限。Arneu在回顾6个主要的APA杂志后发现,其作者、研宄样本、编辑均是美国人主导的,这些研宄可能忽略了世界上95%的人。隐藏在这种现状背后的逻辑是“科学强调基本过程而忽略或除去文化背景”,这引起了广泛讨论(参见《美国心理学家杂志2⑴9年第6期的一组文章)。

仅遵从科学方法研宄自信问题,容易忽略有关文化独特性的内容。科学主义主张寻找通则,故而亚文化特殊性只是一种可能的变量,这就忽略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经验意义以及经验意义表征的差异。对于自信的研宄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局限。并非西方心理学未涉及自信,而是无法克服先入为主的视角对异文化中自信研宄内容的阉割。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对应自信的概念分别是自信(selfconfidence).自我概念(elfconcept).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其中的自信主要是应用在临床领域,表达的含义与自我效能感相同;自我效能感主要表达的是能力信念,是任务情境中个人对于自己的能力与任务对象关系的积极认知;而自我概念关注准确地认识评价自己,与自己的真实情况相符(这与行为金融学中过分自信研宄的出发点相同)。这几个概念用以表述我国文化背景中自信现象时,会发生一定的困难。例如,在内容上,“自信人生二百年,直挂云帆济沧海”、“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情怀无法在这些概念中找到对应的成分;在表述习惯上,自我概念是中性的,因此在表达自我概念“高”、“强”时会产生语言障碍;在性质上,这些概念力求中性地反映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无法体现出心理事实对于个人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缺乏积极心理学的特质与关怀。另一方面,我国所有对自信有过思考的学者,几乎都给出了不同于西方的界定。寻求通用的心理学概念体系是合理诉求,然而将某种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概念体系指称为通则,则淡化了诸如东方文化心理学发展理论和概念的使命。

自信研宄既需要研宄通则,探求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研宄发现,与此同时,也应当承认自信在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个体或群体的特殊性,需要研宄、展示这种特殊性。前者需要科学的研宄范式,而后者却更需要尊重人文传统的研宄,重视现象学、话语分析、叙事分析等方法。从研宄实践来看,归因理论所强调的朴素心理学家(naifvepsychologisLs)经验在解释行为中的作用己为广泛接受,而对这些经验的诠释离不开人文的方法。

总之,以科学方法研宄中国人的自信是有前途的,人文的研宄方法也是诠释自信心理学殊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或某一类方法,仅能获得此种方法独有的洞察力,若单纯追求以科学方法为核心,自信研宄就可能会囿于既成的话语核心,对于自信的完整理解,需要综合各种方法的长处,互为补充,才可能实现。

篇2

关键词: 现代前卫美术 传统审美理想 当代美术创作

在这个非主流能一夜之间成为主流的年代,保持独特的审美品位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今天一个所谓艺术家的涂鸦之作,明天就可能成为最流行的T恤图案——这已经成为事实。商业时代就是这样,商业时代的艺术也是这样。现代前卫艺术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

一、现代前卫美术对传统审美理想的颠覆

传统的审美理想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国的传统审美理想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水融、不可分割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能否存留下来,本来只是一个单纯的审美观念的问题,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却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诚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这一问题不可回避,其中,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固然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世纪之初,人们对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提出了“革命”、“改良”的口号,寻找的是“出路”;世纪之末,人们关心的是中国传统审美理想能否成为“主流”。

所谓“主流”是指世界主流,文化上的差异决定了不可能有跨文化的所谓“主流”。但是,西方文化长期以来的自我中心观念使“主流”这一概念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已经暗含了世界性。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文化在逐渐摆脱了政治图解、还其自身本来面目的同时,经受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冲击和荡涤,“主流”不仅是指世界主流,更可以明确为西方主流,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近年来,无论是西方学术界,还是东方学术界,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批评和缕析渐趋时髦,成为一时新论。但是,依然可以肯定,在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如此不平等的前提下,生存文化背景主要是西方的现代艺术家或者说前卫、先锋艺术家们对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而言,无疑是一种文化的扩张。

二、现代前卫美术对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转型时期,中国艺术是以西方现代前卫艺术为模式,取消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性,“并轨”到西方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去,还是在坚持自己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一些有益的东西,创造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审美精神的东西?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所谓现代前卫艺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西方的“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它们反叛西方传统的艺术,给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艺术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出现,所表露出来的矛盾、焦虑、悲观、彷徨的思潮,消除了传统审美本身的创作技能与艺术规律,也使艺术规避了对社会和人生应当承担的责任。可见,现代前卫艺术并非真正的“现代艺术”,那些“创新”、“革命”与“标新立异”,实际上是不了解中国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和理想,也没有真正弄清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的承上启下的关系。因而这种所谓的“前卫艺术”只不过是模仿或是“翻新”西方派早已经过时的花样和伎俩。

中国的传统审美理想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具体文化样式之一,因而,可以被看做是中国文化的存在和演化的一个缩影。对传统审美理想中一些典型现象的认识,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和演化的脉络后,才会有实际、客观的判断。对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探究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

探讨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文化背景,首先必须认识到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和继承的主要载体——文人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展示文人的生存状态,实际上也就是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理想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生存状态是与当下的商业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格格不入的,至少是不相协调的。而现代前卫艺术正是在后者这种社会状态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冲突的焦点便一目了然了。

三、文化的差异是导致传统与现代艺术冲突的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审美理想中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私人化状态和程式化现象。私人化的现状与当今社会文化公众化的要求使中国传统审美理想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逐渐颠覆。文化本体的推进,固然要以具体的文化样式作为载体,但是,以文人为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之中坚的中国传统文化,它的自律性在文化起源之际便在中国文人“神圣传统”的笼罩与控制之中,因而,传统审美理想作为悟道养性之径的功效也就愈加显著。而传统审美中的程式化处理,一方面是由于以情趣为审美主要对象的美学观的成熟,另一方面是由于更适合文士和人性的生活体验与生存感悟的表述而自觉形成的。

程式化从文化的题材到技法的全面渗透,其实际的价值就是使文化获得并拥有符号的基本功能。符号化的过程是传统文化摆脱为物形所役的手段,也是得以承载私人性体验与感悟的前提。因为唯有经过程式化的简化,形象符号才有可能依据私人体悟加以选择、组合,从而达到完整表达的目的。

篇3

一、田青民族音乐美学思想的特征

(一)民族音乐自觉论

田青的民族音乐自觉论是文化自觉理论在民族音乐领域的体现,主要由三点构成。首先,田青从美学思想高度强调以我(即中华民族)为主的文化立场。批判民族音乐中的彭修文模式、批评民族声乐唱法过度“统一”、强调回归传统也是一种发展、赞赏民族音乐的“新古典主义”等等,最终目的就是要重构以中国自我文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其次,田青强调以我为主,但绝不是音乐、文化单一论;相反,他积极倡导文化多元,主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元文化格局。抹杀我国各民族本来多元的民间艺术的多元性,只能是西方文化取而代之的单调,而不是文化应有的丰富态势。在实践中,田青为弘扬我国民间音乐尽心尽力,且成绩卓著。第三,倡导“原生态”民间音乐。“原生态”是生物学的词汇,首次被田青堂而皇之引入民族音乐领域,专指在原有特定文化、地理系统中存活的,具有朴实无华、情感真挚等特点的民族民间音乐。“原生态”民歌是与民族唱法、美声、通俗三种声乐相对的概念,但“原生态”却不是一种唱法,实际是由来已久形成的诸多民间歌唱方式。打破声乐界几十年来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局面,突显出民歌的魅力,既是民族音乐自觉论的实践,也是多元文化各美其美的例证。田青的民族音乐自觉论从思想理论到实践层面,都给当代中国音乐的走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没有继承,就不会有文化的发展,发展需要坚实的基础,而当下中国音乐的继承必须从民族音乐自觉起步。

(二)民族音乐特色论

田青从三个方面强调民族音乐独有的特色。首先,民族音乐具有注重真情实感的特征。强调音乐的本质是真诚,是情感随心所欲的表达,其思想根源是将中国民族音乐作为立足点思考音乐艺术,这是针对西方音乐影响下的中国当代音乐过分追求技术而言的。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唯乐不可为伪”的美学观,这种观念是深入人心,并体现在艺术实践之中。无论高雅的古琴,还是抒情的民歌,都是强调真诚的。田青认为,那些在现实音乐中能够触动人心灵的多是乡野民歌,而不是学院里“镀金”后的歌唱,前者是感性的产物,后者是“科学性”、“统一性”原则下训练的结果。其次,深受禅思想熏染的民族音乐拥有自由表达的独特方式。运用“不科学”的古琴谱、工尺谱等记谱法与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相结合,民族音乐不但能随心所欲表达更加自由的音乐时值,而且还能通过细化音级、强调音过程的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音腔,从而达到更加率性、自由、细腻的表情达意的目的。中国民族音乐二度创作充满即兴性、自由性的表达,正是音乐本质的体现,也是其个性的张扬。第三,不同于西方音乐“紧张——解决——紧张”的循环逻辑,中国音乐是单线性思维方式。中国独特的历史、哲学、政治等文化与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人在音乐上的线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所产生的民族音乐是能够满足中国人以自娱、自我陶冶为主,表演为辅的精神需求。但这并不代表一般意义上的简单与落后,而是民族音乐特色所在。

二、田青民族音乐思想的背景

篇4

在这个非主流能一夜之间成为主流的年代,保持独特的审美品位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今天一个所谓艺术家的涂鸦之作,明天就可能成为最流行的T恤图案—这已经成为事实。商业时代就是这样;商业时代的艺术也是这样。现代前卫艺术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诞生的。

一.现代前卫美术对传统审美理想的颠覆

中国的传统审美理想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水融、不可分割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存留下来的问题,本来只是一个单纯的审美观念的问题,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却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这其中,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世纪之初,人们对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提出了“革命”、“改良”的口号,寻找的是“出路”,世纪之末,人们关心的是中国传统审美理想能否成为“主流”。

所谓“主流”,所指的是世界主流,所谓世界主流,或者说是世界主流艺术,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标准在检视,得到的答案是多样的,而不是唯一的,—文化上的差异决定了不可能有跨文化的所谓“主流”。但是,西方文化长期以来的自我中心观念使“主流”这一概念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已经暗含了世界性。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文化在逐渐摆脱了政治图解、还其自身本来面目的同时,经受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冲击和荡涤,“主流”不仅是指世界主流,更可以明确为西方主流,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近年来,无论是西方学术界,还是东方学术界,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批评和缕析渐趋时髦,成为一时新论。但是,依然可以肯定,在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如此不平等的前提下,生存文化背景主要是西方的现代艺术家或者说前卫、先锋艺术家们对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冲击。

二.现代前卫美术对中国当代美术创作所产生的客观影响

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转型时期,中国艺术是以西方现代前卫艺术为模式,取消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性,“并轨”到西方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去?还是在坚持自己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一些有益的东西,创造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审美精神的东西?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所谓现代前卫艺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西方的“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它们反叛西方传统的艺术,给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艺术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出现,所表露出来的矛盾、焦虑、悲观、彷徨的思潮,消除了传统审美本身的创作技能与艺术规律,也使艺术规避了对社会和人生应当承担的责任。可见,现代前卫艺术并非真正的“现代艺术”,那些“创新”、“革命”与“标新立异”,实际上是不了解中国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和理想,也没有真正弄清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的承上启下的关系。因而我国出现的“前卫艺术”只不过是模仿或是“翻新”西方早已经过时的花样和伎俩。

中国的传统审美理想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思想,因而,可以被看做是中国文化的存在和演化的一个缩略。对传统审美理想中一些典型现象的认识,只有在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和演化的脉络,才能有实际、客观的判断。对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探究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探讨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文化背景,首先必须认识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和继承的主要载体———文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展示文人的生存状态,实际上也就是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理想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生存状态是与当下的商业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格格不入的,至少是不相协调的。而现代前卫艺术正是在后者这种社会状态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冲突的焦点便一目了然了。

三.文化的差异是导致传统与现代冲突的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审美理想中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私人化状态和程式化现象。私人化的现状与当今社会文化公众化的的要求使中国传统审美理想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逐渐颠覆。文化本体的推进,固然要以具体的文化样式作为载体,但是,以文人为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之中坚的中国传统文化,它的自律性在文化起源之际便在中国文人“神圣传统”的笼罩与控制之中,固而,传统审美理想作为悟道养性之径的功效也就愈加显著。而传统审美中的程式化处理,一方面是由于以情趣为审美主要对象的美学观的成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更适合文士和人性的生活体验与生存感悟的表述而自觉形成的。程式化从文化的题材到技法的全面渗透,其实际的价值就是使文化获得并拥有符号的基本功能。符号化的过程是传统文化摆脱为物形所拘的手段,也是得以承载私人性体验与感悟的前提。因为惟有经过程式化的简化,形象符号才有可能依据私人体悟加以选择、组合,从而达到完整表达的目的。

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历史,可以发现,私人化是嵌入于演化进程中一个弥久而常新的问题。历代各个历史时期依据各自的社会状态对这一问题加以追问或解答,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审美理想获得创造性转变的关键。那么,在欧风东渐日趋浓重的当今,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对中国传统审美理想加以追问,是否有可能澄清一些观念与问题,获得新的创造性转换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现代前卫艺术之所以能够如此自信地扩张,显示出无比的优越与自信,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共同地、天然地拥有了它们自身的商业文化(或者说是文化背景)的支援。它们生存于一个不需要论证其存在的现实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而对自身的当代文化(其实主要是依靠经济)的无条件认同,是滋养优越与自信的沃土。惟其如此,他们才能够面对世人,给出自信的评价、充分的赞美。问题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的当代中国艺术家,在附和他们,甚至把调子拔得更高的时候,依据是什么?

20世纪初,人们所关心的是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出路”。20世纪末,人们关心的是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能否成为“主流”。“主流”问题的提出,似乎意味着困扰中国文化一个世纪之久的“出路”问题已经解决,可以更进一步与世界接轨了。这大概就是“主流”问题生存的社会时状。在这一社会时状中,一些人要求中国文化的“主流”要融入西方文化的“主流”。虽然不一定就全盘西化,但至少是要以西方的标准来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准。由此可见,“主流”、“国际化”,这些概念一旦被绝对化,其存在的前提必然是对自我性的放弃;而对自我性的放弃,即是丧失了自我信任的基础,则必然会导致信任的危机。这是作为中国的艺术家所不愿意看到的。“正视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我们成为中国完美的长期伙伴”———/99《财富》全球论坛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也是一个富有启示的话题。多元的局面已经初见端倪。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自我价值和意义将在多元的局面中逐渐凸显出来。

四.重构中国传统审美理想

中国传统审美理想在现代前卫艺术的无情摧残下,变得伤痕累累、奄奄一息。为了重现艺术的崇高与美感,我们必须重构艺术的传统审美理想。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指出:美学在当代社会中危机深重,是因为审美泛滥无边,到了叫人忍无可忍的地步。韦尔施发现,当今审美化的流行不仅仅波及日常生活这一表层,而且它同样渗透进了更深的层次。美学不再仅仅属于上层建筑,而且属于经济基础。它的对象不再仅仅是一种“美的精神”,抑或娱乐的后现代缪斯,而且还是对现实的一种新的认知,这认知在本原上发端于一种审美的意识.这里的“审美”所指并不仅仅是美,它更多指虚拟性和可变性。我们发现虚拟性和可变性正是现代前卫美术的社会特征所在。为了重构美学,韦尔施主张建立“伦理/美学”。韦尔施指出,伦理/美学这个生造词由“美学”和”伦理学”缩约而成,它旨在意指美学中那些“本身”包含了伦理学因素的部分。艺术在现代前卫思潮的冲击下丧失了自身的规定性,观念艺术走向了哲学演绎,行为艺术与戏剧等表演艺术已无多大差别,多媒体艺术与影视艺术开始合流。至此,上帝死了(尼采)、作者和作品死了(巴特)、读者也死了,总之“人”在现代前卫的泛滥之中彻底死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现代前卫艺术其实已走向了终结与死亡。

篇5

人类对海洋始终怀有一份敬意,大海这一意象也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领域被广泛应用。海,可以说是资源的代名词,它孕育着生命,更加凝练着一种文化与精神。而只有文化,才能给予一个民族最持久的生命,让社会永葆青春与激情。两会期间文化自信再度被提及,可见,全国上下文化意识的觉醒。南海实验学校以“海洋”为价值核心打造的校园文化,正是其尊重文化、尊重传统、尊重人格养成的体现。

信心教育凝练自强意志

教育是需要投入真心与感情的事业,是关乎国民生存的大计,学校,是教育智慧与力量的汇集之地。对于南海人而言,又面临着特殊的教育困境:学校地处经济开发新区,各项设施都尚未完善,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学生群体构成相对复杂,这些现实问题迫使学校要去寻找一条科学的教育路径,去肩负起自己的职责。

信心教育,是学校在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坚守的教育信条。“我们的‘信心教育’是立足于精神引领,同时通过完善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实施和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理念教育,最终是在文化教育、习惯养成过程中,培养有高尚追求、有良好品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社会个体。”校长孙连福如是说。由此可见,对南海实验学校而言,信心教育不仅是观念的存在,更是其具体的育人目标。

的确,信心,是动力的来源。“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信心于社会、于个体都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对于伴随着海浪声学习、生活的南海师生而言,更加能体会到乘风破浪的意义。人、帆合一的校徽,时刻鼓舞着南海学子踏浪前行。诚然,在南海这个大家庭中,如何让“风格各异”的学生融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是学校首先面对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信心教育,正是学校在经历了多次探讨与实际调研之后,找到的让学生自主、自觉、自愿投入到学业当中的钥匙。学生有了自信,才能更愿意去展示自我,绽放魅力,在这样的时刻,学生们就能够获得彼此的尊重,这比一切口头的说理更加生动、有力,也有利于学校形成百花齐放、各自斗艳的良性竞争氛围,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另一方面,信心是一种内在气质的展现,是一种难得的“精”“气”“神”。“九层起垒土,南海蕴浩然”,校训中既体现了学校对自己科学的角色定位,又表达出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期盼。基础教育是一项奠基工程,是始于足下的第一步,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南海新区的一所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的综合性学校,学校是新区各界瞩目的焦点与希望所托,而学校的希望则是在学生的身上。学校立志将学生培养为身具浩然之气的未来建设者,以“气”养“神”,用正气去塑造完整的人格,去锤炼如钢的意志,让菁菁校园充满积极向上的能量。如若把学校比作海中行进的大船,那么,学生的成长就可以说是学校的航向,学校的一切努力都是因学生而生。

“立足海洋文化,助推信心教育”,学校在理解海洋文化的基础上还提炼出包容、博大、团结的大海精神内涵,并以此为突破,形成了以“包容、开放、创新、超越”为核心精神的学校理念系统,让师生真正去理解、实现“胸怀若海洋、良习若自然”。

外在的困难并不能成为进步的阻碍,相反,它会激发挑战的勇气。缺乏一线城市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却给了学校破茧而生的契机,使南海师生更加懂得自立、自强。这样难得的品性,正如大浪淘沙一般,是海洋带来的馈赠。

信心团队触发自我觉醒

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支高效的团队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保证。因此,学校将干部队伍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着力加强对干部思想、行动能力的培养:

其一,“四个一工程”助干部养成学习习惯。学校要求干部每人每学期要读一本自己分管工作方面的理论书籍、每月学习一所名校的先进管理与教学理念、每月形成一份专业学习材料、每月举行一次理论交流会,做到及时更新观念,维持学习常态。

其二,“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学校实行中层干部无缝隙轮岗制,从副校长到主任,从各科室负责人到教师,力图将职责落到个人,落到实处;要求级部主任每个课间都要到自己负责的楼层进行巡视,维持课间活动的秩序,并通过与师生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管理即服务”的理念,是学校对干部提出的另一点要求,敦促干部当好师生的勤务员,事事想在前,做在前;周一的工作例会,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会上每位负责人要及时总结一周工作情况,并对未来一周工作制定合理的计划与安排,明确学校各科室每周的工作重点,进行恰当的前瞻与协调。

此外,教师是最为贴近学生的群体,对学生的影响也更为直接与明显,教师永远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尊重教师,就是在稳固学校的根基。学校坚持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突出打造一支“信心型”教师队伍: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充分挖掘骨干教师的辐射价值,定期启动“青蓝工程”,不断完善骨干教师业务档案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立师生互助档案,要求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从导学案的编写、课堂互助小组的运用、课后批改、反思等实行一条龙负责制;开展每学期上一节全校示范课、举行一次专题讲座、一次经验论坛、一次成果展示的“四个一”工程;在青年教师的使用和培养上,坚持“注重培养、大胆使用、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方针,实行跟踪“听课――评课――再听课――再u课”的方式,在不断地听、评、改的过程中达到新老教师共同进步的目的。

同时,学校以 “名师读书交流会”“名师论坛”“课堂观察20问讲座”“课堂观察量表开发比赛”等多项展示活动为平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作用;开展教研组“六个一”活动:每月安排一名骨干教师做一次业务讲座、每季度安排一名骨干教师做一次读书推介、每学期召开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教师个人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一个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总结一条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教师成长;借助网络,加强名师与伙伴校的名师交流,选派名师赴外地学习取经,为其业务精进提供必要的条件与保障。另一方面,学校致力于打造自己的特色教师队伍,以外聘特色教师团队与培养本校特色教师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从根本上而言,干部与教师团队的素质就是学校品质的体现,只有自信的团队才能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储备不竭的动力。

特色课程揭开海洋面纱

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育理念的落地同样也需要课程的助推。南海实验学校的一切都离不开海洋,“海文化”业已成为学校的最大特色。得益于大海的滋养,学校才有了自己的名片,有了属于自己的色彩。以海洋为中心,围绕海洋开展特色课程与活动,是学校立足本土、尊重民俗文化的必然选择。

学校依据“让课程成为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的理念,初步构建了“海洋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分为“汇文”“健行”“涵慧”“践知”四大课程模块,并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作为实施信心教育的主要抓手。

学校通过精细的课程研读,结合自身特色,对国家课程进行了高度、有针对性的整合。“海战风云”与历史学科“海之意”与语文学科互为补充,将传统学科与“海洋学科”紧密结合,开阔了师生的视野,提升了其对社会、人文、历史的认知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制订了《海洋文化课堂评价标准》,要求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挖掘海洋文化教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海洋文化教育。

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学校也是精益求精。《美丽南海》《魅力南海》《美利南海》《梦想起航》四个系列教材,是学校自主编写的七至九年级的校本课程用书,它们涵盖了南海的人文、地理、历史、未来等诸多方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南海,认识家乡,增强其归属感与认同感;“海洋与生活”“海洋与环境”“海洋与文化”的教学主旨内容,教会师生懂得应该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大海,用怎样的行为去保护大海,用怎样的心态去接纳大海;“纸上得来终觉浅”,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去参与社会活动,到盐场、沙滩去清理垃圾、收集“财富”,既培养了其环保意识,又增强了其动手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早融入社会,是一场别具意义的“社会演练”。

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学校的特色选修课程,海洋贝雕、海洋剪纸、海洋沙画、海洋标本、海洋木工、海洋机器人等既有趣又有益的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南海师生的手中,一个贝壳,一堆细沙,一块木头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那大大小小的贝壳变成了植物、动物、帆船,甚至是文字,那剪纸上留下的是南海人美好生活的倩影,那沙画所临摹的是南海师生对大海、对生命的热恋,所有这些都有着他们自己的标签与印记,它们或灵动、或呆萌、或娇艳、或朴实,都是如此可爱与迷人。

环境建设筑造“海洋天堂”

环境润物无声,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风貌。南海实验学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自我内在要求的驱动下,大力推进学校环境建设,以“特色环境服务特色文化”为目标,努力营造“一景一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环境的育人功能。

不同于一般学校的花园或文化园区,南海实验学校的文化园也是以海洋为中心:生物园以海洋生物模型为主体,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广泛地认识海洋生命体,让他们对海洋产生初步的探究欲望;以“舟行”为主体雕塑,“鱼翔浅底”“生生不息”两个小型雕塑为辅助的海韵园,则是凸显海洋文化的所在,它们让身处校园中的师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海洋背后的精神价值与力量;“梦想起航”“晨曲”“日新月异”的雕塑,鼓舞着师生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去迎接未知的挑战。

本着对学生绝对负责的态度,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学校的实验楼,可谓是一个专门的“艺术楼”,这里是学生们的梦想与创造乐园,“立足特色海文化,践行蓝色中国梦”,是楼上的醒目标语。这里见证着学生们技艺的成长,从最初简单、粗糙的形象,到越来越见功底的作品,这些都是学生们乐趣与自信的来源,也是学校蓬勃活力的展现。

学校还构建了特色主题文化墙与文化长廊,让师生时刻被海洋文化浸染。办公楼与每一栋教W楼都有着专属的标语,楼主墙以海洋精神为主题,将海文化融入到师生头脑当中;实验楼设计文化励志廊、手工创意廊、书画作品廊、知识风采廊四个主题文化长廊,分别以海洋主题文化、学生手工作品、师生书画展示、帆船知识为主要内容,创设浓郁的海洋氛围,展示学生的工艺、书画作品,放大它们的光彩;教学楼设计班级文化廊,定期更换,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

学校专门建设了模拟海洋馆,馆内陈列了众多海洋生物标本,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同时辅以海洋宣传画册作为补充,充实了学生的知识库。另外,学校还有一间展示船舶文化的教室,让学生贴近船舶,让船舶走进学生,这些船舶都带有鲜明的历史印记,郑和下西洋、泰坦尼克号、勇者号等,使学生与历史更为亲近,将历史变得更易接受。学校还拥有威海市第一个帆船基地,让学生在历史与时空的切换中,立得更高,走得更远。

海洋是南海实验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学校,海洋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校也因为海洋而变成了一个梦幻式的蓝色家园。

自信校园演绎众川赴海

海浪翻涌,涛声阵阵,众川入海的景象壮美而激荡人心。在南海实验学校上演的正是如此精彩的一幕。在信心教育的指引下,在信心团队的带动下,在特色课程的践行中,在校园环境的感染下,学校的特色教育成绩斐然,达到了最初的预期,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事实证明,学校的海洋文化是值得坚守与传承的,多年来,在以“海文化”为主体的特色教育发展道路上,学校不畏艰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阳光、自信的笑容已经成为他们的标志,使得他们大放异彩:在两次威海市现场会上,全体学生分别作了“青春的浪花”大课间展示和“海文化”校本活动展示,赢得了与会领导的高度好评;学生沙画作品代表威海市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并在山东省举行的“中学生创新科技大赛”上获得二等奖;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2015年6月在济南举行的机器人能源争夺战中获得省级三等奖;8月参加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暨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赛区选拨赛中获得一等奖;12月VEXIQ机器人项目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九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上夺得初中组金奖。

在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大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至关重要。学校正是明晰该点,所以才丝毫不放松对教师的培养工作,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中,学校的教师队伍已经可以担负起与其教育理想相对应的育人责任:学校教师代表威海市在“山东省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大会上做经验交流;5名教师上过威海市级公开课;100多人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多名教师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多名教师获得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赛区选拔赛优秀教练员奖、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多名教师获得省书画摄影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电脑绘画优秀指导教师……

学校倾注心血的校本课程也被作为典型在文登电视台、威海电视台报道,其课程研究成果先后八次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等国家级报刊上报道,学校本身也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创新校”“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基地”“第六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区最佳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篇6

我紧接着又问:假如清晨醒来,你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菲律宾人,你还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吗?或者,你变成了一个卢旺达人,生活在非洲,经历过种族屠杀,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此时,你还能够自信地面对全世界吗?

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我能体会到,学生们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自信”的含义,大多数人都不能从自我中寻求自信;如果自信只能从自身本质以外的特征或事物来获得,那么你无法从容地理解世界问题、民族问题和关乎自我的问题。

自信最本质的来源是什么

我刚到耶鲁大学时,同班同学互相做自我介绍,有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同学给我印象很深。他是阿罗约的得意门生。他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讲解得特别详细:“我的名字(Vincent Perez)由两个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典型的英语名,第二个词是典型的西班牙语名,我的名字包含着菲律宾曾作为殖民地国家受多国文化影响的痕迹。”

他没有感到自卑,用平和的音调回顾了菲律宾的历史。他的自信来自于一种信念:没有人可以因为非我以外的东西来贬低我,没有人可以因为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贫穷来轻视我。他能够那样客观而冷静地描述历史,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绝对超然的自信。

2007年,我参加了北京宏志班的新年联欢会。孩子们各有各的故事,经济上的困难不但没能带走他们的笑容与快乐,反而造就了他们超人的毅力与勤奋、朴素的态度与性格,经历过磨难的他们更懂得珍惜。在他们教室的墙角,小山似的堆满了空可乐瓶和饮料罐,这些都是从不喝饮料的他们大大方方地到其他班级和学校捡来的。这些废品让他们攒出了几百块钱的班费。

他们是经济上的弱者,却是品德与能力上的强者。在他们身上看不到独生子女的娇浮,却能够看到很多我采访过的世界各地成功者们的习惯。他们学习书法,练习琵琶,用自己的行动显示出了一种自信。

我们都是平等的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差异既然客观存在,我们就应该坦然地面对。一个人如果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并为之不懈努力,就是一个强者,就是一个成功者。在人格上全世界的人都是平等的――真正的自信应该来自于深植于心的这种信念。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

在中国,很多家庭中没有培养自信的环境,父母并不尊重孩子的平等地位。我们可以为了孩子的前途把整个身心都奉献出去,但是我们总想把孩子的前途纳入我们的轨道和框架,孩子要按家长的设计去成长,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去发展,这就不是尊重。

无论在美国还是英国,每次在餐厅总会看到一个现象,父母不代替孩子点菜,而是让孩子自己去点。孩子会直接对服务员说:“我要一个三明治,其中火腿两片,鸡蛋要生一点,加生菜,番茄片加三片就可以。”他们点得精细、具体。对比之下,中国父母替孩子点了菜,等菜来了,孩子又不吃,说不喜欢。但是,给予充分的自由,让他去点,他又不会。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没有主见却挑剔人生的人。有一句英文说得特别好:“Charity begins at home”(一切美德源于家庭)。没有平等,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尊、独立和自信;从家庭中得到尊重,才能够建立发自内心的自信。

中国人的自信

我们在国际事务上,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和关系中,如果刻意地表现出自信、自尊,往往过犹不及。一个人的自信和自尊,以及独立的人格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鲁迅曾经讲,中国人没有个人的自大,有集体的自大。中国人都是背靠着一个伟大的祖国、古老的文明,来寻找自我的意义。经常说我是一个中国人,而不是说我是一个人。经常说我们有古老的文明,我的祖先怎么伟大,经常会有一些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不符合实际的认识,并容易以此为基础养成虚骄自大。而这种自大是缺少事实依据的,一旦遭受什么波折打击,立刻就变成极其自卑。

人的自信不是通过强调历史、强调遗产,甚至强调完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得来的。四大发明怎么样,有四大发明又怎么样?请到镜子中去看一下自己,从外套、上衣、裤子,到衬衣、内裤,上上下下,都不是我们发明的。因此,简单地比较谁发明了多少东西没有意义。泰山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就在我的家乡,我热爱黄山,但是,我知道世界上还有比黄山更壮观、更雄伟的,难道因为世界上还有黄石公园、乞力马扎罗山、富士山,我就自卑了?

我们不用依赖历史的传承,我们完全可以追求能够让自己幸福的目标。只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世界上的人不因为背景不同、文化不同,是否有悠久的历史,也不因为人口多少,国土面积的大小而在自信上有所差异。自信最本质的来源是相信平等,相信自己。我们不用太在意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如何评价我们,不用每次都要问他们对我的国家怎么看,他们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情。将目光转向自己,自信也许更加长久和坚实。

2008年10月,在上海的一次学术交流会上,我有一段发言:

将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横向的,平行的;一种是纵向的,垂直的。如果用横向来比较,没错,中国的确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无法比较,简直不能同日而语。但是,纵向来看,用今天的中国与30年前的中国比较,哪怕用10年前来比较,用5年前的中国与现在比较,或者用去年来比较,你可以发现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才是中国的进步。西方人经常习惯进行横向比较,认为中国还很落后,对中国多有不满,一旦你换一个视角来看,纵向地用发展的眼光,用历史的视角来看时,你才能发现全新的中国。

篇7

关键词: 音乐教师 人格魅力 《音乐之声》

音乐教师不仅是人类社会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而且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塑造完美人格的“灵魂工程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1]这就是说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楷模。然而,在当今社会中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人格魅力呢?笔者通过几次观看电影《音乐之声》,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并引起笔者的深入思考:这部脍炙人口的电影在成功地塑造女主人公玛丽亚这个完美女性的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形象。虽然,玛丽亚只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家庭教师,但她那充满个性、充满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真善美的人格魅力和优秀品质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人格魅力应如何塑造和培养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此,笔者试图通过电影《音乐之声》给予的启示与思考,针对当代的音乐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人格魅力,并结合现实教学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作出以下分析和探讨。

一、从电影女主人公玛丽亚个性分析探究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特征

(一)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只有音乐教师懂得热爱生活和音乐,积极向上,才能用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悟和激情感染学生,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所以,笔者认为,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应体现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他们只有把对生活的热爱投入到教学中去,以激情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用情体验生活,用心触摸音乐,才能把自己融入音乐教学中,为学生所接受。

电影《音乐之声》的女主人公玛丽亚不但自己喜爱唱歌,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心声,同时还教会了冯·特拉普少校家的孩子们唱歌。她通过歌声消除了自己与孩子们及他们家人之间的隔阂,使这个沉闷的家庭恢复了往日的幸福温馨。玛丽亚骨子里流淌着一种压抑不住的青春活力,不仅自己快乐,而且带给别人快乐。用自己的音乐感染周围的人,她的这种热爱音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是一个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人格魅力。[2]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尊重和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素质中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具体表现之一。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教师应当懂得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尊重那些有过错、被孤立、被拒绝及和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这一点在主人公玛丽亚身上体现得十分透彻。影片中玛丽亚懂得如何尊重关爱孩子,她以无私的母爱,尊重和关爱孩子们,把孩子们从之前单调乏味、军事化管理的生活模式中解放出来,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由此赢得了孩子们的信赖和喜爱及上校的青睐。[3]

因此,音乐教师就要像玛丽亚那样尊重学生,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和人格魅力,包容、化解学生的缺点及错误,让每一个学生都自由和健康地成长。[4]

(三)不畏困难,坚强自信。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同样,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那么,当我们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引导?玛丽亚在这方面所展示的人格魅力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玛丽亚刚听说院长要她去上校家当家庭教师时,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都很难管住自己,何况是要面对这么一群顽皮的孩子。但她在院长的鼓励下很快战胜了自己,满怀信心地赴任了。在她的关爱、自信、开导下,孩子们很快走出了由父亲严厉的军事管教而形成的呆板、沉闷,毫无生气的生活阴影,逐渐变得开心快乐起来。一方面用自己坚强自信的精神积极地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正确地引导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这些都是当今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格魅力。[5]

二、学生心目中音乐教师所具有的人格魅力特征

通过电影《音乐之声》女主人公玛丽亚人物个性的对比分析,探究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格魅力,我们不难发现,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关爱,对待困难的勇气等各个方面之中,然而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如何塑造与培养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将结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做的学生问卷调查报告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为了探究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如何塑造与培养这一问题,笔者的视线从电影银屏转向了现实教学。在现实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喜欢怎样的音乐教师,他们心目中合格的音乐教师形象究竟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应是最直接、最客观的,也是最真实的,能为探究和解答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与培养这一问题提供有力的依据。基于此,笔者深入教学实践,于2012年11月24日对湖南省益阳市大渡口中学七年级至九年级的384名学生,展开了以“你心目中的音乐教师”为题的问卷调查,以填表的形式,将自己心目中的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格魅力特征划上相应的对构,最后统计归纳的结果见表1和表2(表中选项每个学生可任选2~4项)。

表1 学生心目中的音乐教师所具有的人格魅力特征一

在问卷调查表1中,“学生心目中的音乐教师所具有的特征一”共12条选项,这些选项所显示的是音乐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风范、人格魅力特征。统计表明,排在前五位的选项依次是:有敬业精神(81.8%)、尊重关爱学生(65.1%)、知识广博(55.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52.6%)、活泼大方有幽默感(37.8%)。

表2 学生心目中的音乐教师所具有的人格魅力特征二

在问卷调查表2中,“学生心目中的音乐教师所具有的特征二”共8条选项,这类选项显示的是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与教育能力特征。统计表明,排在前五位的选项依次是:能歌唱示范(72.4%)、会演奏乐器(65.9%)、有指挥技能(55.5%)、教法灵活多样(50.0%)、有创作技能(38.5%)。

下面笔者结合以上学生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对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如何塑造与培养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与分析。

三、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与培养

(一)加强师德修养。

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人物。”我们提倡师德,注重道德建设。因为师德是教育过程的行为准则,是教师言传身教的标尺,是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和教育关系的需要。优秀的师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及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上问卷调查表1中我们不难发现,该表共12个选项,其中“有敬业精神”这一选项以81.8%的比率排在首位。学生以最高比率选择该项,这表明在学生心目中首先看重的是音乐教师的思想道德,也就是说要当一个学生认可的音乐教师首先必须注重师德修养。因此,笔者认为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要从提高师德修养开始。

(二)加强专业知识修养。

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是音乐教育新理念得以推行的前提条件。现代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目标与方法决定了音乐教师的素养必须扎实全面。主动性、创造性、音乐能力、文学能力、幽默、机智、热情、具有童心、幻想力与理解力,自信与引导自信的能力等,这些综合品格的形成与提高,除了通过教育行政机构的有力培训措施以外,音乐教师必须坚持自觉培养勇于探究自我更新的学习品质,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教师的知识体系应该是动态的、均衡扎实的、合理的、不断更新的。

在问卷调查表1中,“知识广博”这一选项以55.2%的比率排在前三位;问卷调查表2中,排在前五位的选项依次是:能歌唱示范(72.4%)、会演奏乐器(65.9%)、有指挥技能(55.5%)、教法灵活多样(50.0%)、有创作技能(38.5%)。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学生很看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认定教师一定储备了足够的知识能量。因此,笔者认为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除了要加强师德修养外,还要加强专业知识方面的修养。

(三)加强教学艺术修养。

《礼记·学记》载:“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要使学生“善学”,关键在于教师“善教”,一个有教学艺术修养的教师,就是一个“善教”之人,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就体现在“善教”之中。“善教”具体说就是教师教学中的教态美、语言美、风格美、体态美等。[7]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具有迷人的魅力。而音乐教学艺术,则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它的魅力应该是无穷尽的[8]。音乐教学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觉到乐趣,就必须掌握和提高音乐教学的技巧,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修养,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的教学风格。这样通过教师个性化的音乐教学,学生产生心灵的呼应,进而影响到个性的发展。

问卷调查表2中,“教法灵活多样”选项以50.0%的比率排在第四位,该结果表明,学生心目中音乐教师除了应具备一定的音乐专业技能外,在教学方法上也应灵活多样。因此,笔者认为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还应体现在提高教学艺术修养、提高相应的音乐教学能力上。

四、结语

从影片《音乐之声》给予的启示及通过对现实教学中学生心目中的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特征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自身的修养,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音乐的激情,源于对学生的尊重关爱与理解及面对困难与挫折所表现出的坚强自信,等等。电影《音乐之声》不仅从艺术与观赏的层面塑造了玛丽亚这个十分完美的女性形象,为当今的音乐教师树立了优秀的典范,而且为现行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9]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这些音乐教育理念意指音乐教师职业之伟大和高尚,音乐教师所担任的社会责任之重大。对于音乐教师,音乐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10]由此可见,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不断自我完善,逐步培养和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菊明.教师人格形象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186-187.

[2]王文渊.影片《音乐之声》女主人公玛丽亚性格特点及其现实意义[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5):111-112.

[3][4][5]旷忠意.从《音乐之声》的玛丽亚身上看教师素质[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9):52-53.

[6][7]田菊秀.浅议音乐教师的修养[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8(1):82-86.

[8]姜玲玲.学生喜欢怎样的音乐教师[J].教书育人,2002(5):26-27.

篇8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探究性学习 学习小组

探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任务设置

Unit 3 Healthy eating整个单元围绕健康饮食这一主线。话题反映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向学生渗透人文理念和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熏陶”要求,非常有现实教育意义,教师利用素材不但可以传授英语知识,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的方式将美食的概念做一个延伸,寻找自己的家乡九江地区各地的美食及其文化,发掘旅游资源,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以下是笔者们给学生的小组学习任务:

Task:Ge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special food of our hometown .

Your job is to make a 5-minute presentation to the whole class (suppose they are new comers who know little about Jiujiang food),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 if you want.

Every group member should play a role in the presentation. Any form (explanation/ play/ interview…) is acceptable.

2 实施步骤

(1)成立小组,引导合作。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保证了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根据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城区以外的其他县区的实际情况,可由各组员提议并向其他组员介绍自己熟悉的某个美食或地区风味小吃,最后综合各自意见来决定。一旦选定内容,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其中,或查找相关的历史材料,或筹划本组的调研活动及介绍形式,对活动内容以及自己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2)探究规划,明确任务。在学生行动前,笔者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让他们想想要向别人介绍某一个特色菜肴,要向对方提供什么样的信息,需要询问他人些什么问题。经过大家的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应包括some photos to show the dish; the ingredients , the origin or tales about it; how to cook it, etc.

由于介绍本地美食的外语资料如凤毛麟角,同学们找到的文字资料就要进行大量的翻译工作,另外还有如拍照、扫描图片资料、设计展示形式、对话台词、制作电脑软件(主要是powerpoint)等。这需要各组员各展所长,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

(3)收集资料,综合信息。资料收集和是贯穿小组学习始终的,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在准备阶段进行,也可在活动之间运用,也可能在合作之后需要收集,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究和创新。

(4)探究学习,展示成果。这是整个活动的最后形成和展示阶段,每人要各司其职,他们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选择最具特色的方式合作展示自己小组的考察成果。各小组在合作筹备、策划之后,根据已有的材料商议如何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或有角色分配的小品表演,或用声情并茂的介绍想来客推荐九江特色美食,或扮演大厨尝试美食烹饪,或扮演前来九江旅游的客人品尝采购九江特色美食,活跃了整个活动的气氛……每个小组都做到图文并茂,让观众直观地感受、领略到所介绍美食的诱人之处,介绍历史传统美食时有的同学还附上了动人的民间传说。

通过屏幕上令人目不暇接的图片展示,观众们可以看到让人垂涎欲滴的各具特色的九江美食,有闻名遐迩的庐山三石、九江茶饼、湖口酒糟鱼等,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成的醉石春酒、红米碱水粑、小乔炖白鸭及鄱阳流浪鸡等,也有颇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如都昌的南峰豆参、武宁的八宝什锦汤、永修的东坡肘子、修水的哨子等。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家乡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九江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这样在进行英语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好地渗入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5)总结成效,合理评价。活动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做好探究笔记,及时记载探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因此学习评价也以自笔者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只要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都应该得到掌声与肯定。学生只要对自己的某一方面满意,就是合作的成功。同时互评也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继续学习。

笔者在展示课结束后,学生写活动总结前,给他们分析了在他们的presentation中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小组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组织的材料缺乏逻辑性,对九江美食的介绍中有太多专业名词未能得到较好的翻译和体现,有的小组只是展示了图片却没作任何解释,让观众一头雾水,不知展示的美食是为何物,也有展示的美食本身就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但却缺乏深入挖掘和阐述等问题都影响了小组成果展示的最终效果,这些都要提醒学生今后注意改进和提高。

3 探究性学习的作用以及效果

(1)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交流合作中提升自我。小组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让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2)有利于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化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有利于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探究性学习加强了英语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和教学内容、语言、氛围、目的、活动方式及评价等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为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建立自信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合作共同完成任务。(4)通过学生对自己生长地的特色美食的调查研究来锻炼他们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具有用英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篇9

一、引言:多一点关注

近年来,在思虑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重构和发展的心路中,南国农先生曾多次提出“向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要智慧”的思路选择。先生指出:“在理论体系的重构中,要多一点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研究和使之现代化的探索;多一点关注传承自己祖先的宝贵遗产、精神财富。比如,可以从有关中华文化经典(特别是教育经典)中去撷取其精华部分,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的五育并重;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等等,并赋予现代意义,把这些融入新理论体系中,使之成为有机组成部分之一。”[1]“在寻求理论基础的过程中,多一点关注从我们祖先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去吸取营养,比如从儒家、道家、法家等精神财富中吸取智慧。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做得是很不够的。”[2]

的确,检视时下的教育技术学或教学设计研究,我们几乎是浸染在一片“欧风美雨”之中,匍匐在西方话语之前,顶礼膜拜。“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唯独少有自己的弦歌。“言必称欧美”几成我们的学科研究范式或文化图腾。我们认为,对自身传统文化经典的付之阙如,个中原因有许多,但文化价值的虚无、文化自信的缺失、文化自觉的淡薄、文化赓续的中断、研究思维的定势与转换的迟滞是其主要原因。

今天,在一个讲求文化对话、整合和创新的时代,“温故知新,古为今用”是值得每门学科发展认真再思考和践履的一种研究取向,说大一点,是一种文化责任,是文化强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前学科研究文化失衡的现象,讨论了学术寻根的内涵与方法,探讨了学术寻根的因由和指向,论述了学术寻根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指向性,提出了本学科学术文化取向的“学术寻根宣言”,以期在本学科发展中“关注”中华文化经典方面做一种尝试。

二、基点:学术寻根的内涵与方法

什么是寻根?什么是学术寻根?学术寻根的方法是什么?为何要学术寻根?学术寻根的指向何在?这些问题都是有效开展学术寻根必须明了的前提。

(一)寻根

所谓寻根,原本是指世界各个宗族、民族依据文献资料和口头传承文学来探究文化发展历程,追寻宗族或民族的根源。它的假设是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源头,寻根是反向追溯。“寻根”现象在全球华人界很盛行,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它主要通过民间习俗、节日庆典、宗族聚会、寻根游等多种形式开展,不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谨规范性。在西方,寻根主要是依据科学研究进行的文化历史研究,如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式。寻根的意义主要在于精神的凝聚、文化的传承和安顿心灵的归宿。回溯的是历史,服务的是现实。

从我们的研究语境看,“寻根”是指聚焦中华优秀经典文化,站在当下的学科发展现状背景下,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发掘经典文化中潜隐的文化思想,阐释和揭示经典文化对学科发展的意蕴,创设学科发展连接本土优秀经典文化的营养管道,促进学科之树茁壮成长。

(二)学术寻根

所谓学术寻根,是指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诠释学或阐释学方法,解读或揭示中华优秀经典文化与学科研究(知与行)之间的文化血脉联系,把握积极的意义,获得相应的启示,为学科发展提供一条“纵向到底”的学术给养管道。这种寻根追求严谨的学术规范。

一般说来,“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化论证。学术,从中文词源学的意义讲,“学”与“术”是两个词,“学”是指知识、学问或学习过程;“术”是指方法、手段、措施或技艺、技术。梁启超先生认为“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严复先生认为“学主知,术主行”。先生认为“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借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显然,“学”与“术”是两个不同且相互联系的范畴。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学”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术”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术”以“学”为基础,“学”为“术”服务。二者合二为一,方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体。可见,“学术”一方面是指知识、学问、原理,另一方面包含应用的技术、方法或手段。知与行,不论哪一方面的学术,都是智力活动或创造活动。[3]基于此,学术寻根,既要寻思想、寻哲理,也要寻方法、寻实践。学术寻根是寻学理、寻应用,二者并行而进。

根据我们的研究意图,学术寻根的意旨,一是“纵向到底”式的溯源、挖掘和驳接经典文化中的思想养料,拓展学科发展的滋养维度或管道。二是为“横向无边”的西方教育技术学或教学设计学科理论实现本土化提供必要的文化承接和融合介体;理解经典文化的密码,明确心理文化经验背景,使西方理论与我们传统文化经验产生有意义的联系。因为一种技术、文化或制度的引入,若不能契合引入地之文化的性格,是很难真正融入其中,有效改变其思维和行为结构的。三是为“融通整合”中西方相关理论建立某种关联,打通认知和情感的壁垒,破除思维的藩篱。

(三)主要方法

根据学术寻根的内涵和意旨,我们认为,学术寻根的主要方法是阐释学的方法。

所谓阐释学(Hermeneutics,解释学、释义学、诠释学) 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从广义来说,它是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阐释包括两个基本的意思:一是使隐藏的意义显现出来,二是使不清楚的意义变得清楚。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通过阐释学原理的应用,在解释者对世界所熟知的意义和世界拥有的某种未知的意义(文本) 之间架构起一道理解的桥梁,缩短二者之间隔阂的距离”。[4]阐释学的创始 者之一狄尔泰认为,阐释学应当成为整个人文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普遍方法论,因为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精神”或“精神世界”,对它们的研究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的方法,而必须使用阐释学的方法。[5]

阐释学的发展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是,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现代阐释学是19 世纪以后的产物。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阐释学已经发展成为人文科学领域内普遍有效的方法论。在阐释学的发展历史上,产生了两种主要流派:一是客观主义阐释学,以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学者为代表,极力主张摆脱个人的偏见和误解,纯客观地理解文本的意义;二是存在论和主体性阐释学,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和法国的利科等为代表。我们在运用阐释学的方法进行学术寻根时,应当有机地将两种流派的思想统合起来,灵活地应用阐释学的法则与原理。

1. 理解的法则

理解和解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教学设计思想意蕴,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性的心理过程。为了正确理解经典的文本的意义,应自觉遵循一些阐释法则。(1) 历史性原则: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的意义;(2)整体性原则:在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语词的意义;(3)代入性原则:进入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精神境地,重新体验或再现作者的原意;(4)移情性原则:通过“爱”、“同情心”以及“移情”等因素的作用,把自己“浸入”到作者当时的处境,看看自己在那样的处境中会如何思考。

2. 阐释学处境

任何意义的解释都是以“阐释学处境”为前提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理解的前结构”基础上的。阐释学处境或理解的前结构是由“前有”、“前见”、“前设”等三者构成,是产生理解或意义解释不可或缺的前提。(1)前有:是指理解之前先已具有的东西,包括解释者的社会环境、历史境况、文化背景、传统观念以及物质条件等,它们潜在地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理解;(2)前见:是指理解之前的见解,即成见,任何被理解的事物或现象总是具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而把它解释成哪一种,是由前见参与决定的;(3)前设:也叫预设,就是理解之前必须具有的假设,解释总是以某些预先设定的假定为前提的,任何解释都包含有某种预设。海德格尔认为,阐释学的任务在于追求存在的意义。意义不是万物所固有的,而是它们在与人(此在)发生关系中产生的。本质上说,阐释或理解,是建立在前有、前见与前设的基础上的。

3. 理解的视域

理解的视域是指解释者理解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先入之见”或“偏见”。它是任何理解的出发点,在理解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先见”问题。伽达默尔认为,任何理解都是受一定的历史条件制约的,那种所谓排除个人的先见或偏见的客观主义理解,是一种否定历史的错觉。因此,重要的不是笼统地否定“先见”,而是区别对待先见。先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合法的先见”,即来源于继承历史文化的先见,这是不应该否定也无法否定的;二是“盲目的先见”,即个人在现实人生中形成的先见,它们是可以也应该被清除的。

4. 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指在理解过程中历史与现代的汇合或沟通。理解是一种视域融合,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对象是人及其一切活动,包括历史、文献、思想、创作等文本,都是作者的历史“视域”的产物。当解释者以自己的“视域”去理解这些文本时,就出现了两种“视域”的对立。而只有把这种对立“融合”起来,即把“历史的”融合于“现代的”之中,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才会出现具有意义的新的理解。这一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理解的发展是持续变化的,新旧视域的融合将产生新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的理解又变成了“先入之见”或“偏见”,它将与更新的视域融合,又产生更新的理解。如此循环往复,走向一种“真正无限的对话”状态,形成阐释学的循环。[6]

因此,教学设计学科研究视角的学术寻根,一要选择密切相关的优秀典籍,如先秦诸子经典、历史上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经典文献;二要运用阐释学理论和方法,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理解经典的意蕴,并且与教学设计学科研究建立内在的关联;三是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

三、因由:学术寻根的意义或价值考量

为何要重视学术寻根?学术寻根的因由、意义或价值可从哪些角度来考量?我们认为,通过学术寻根,我们将再审察教学设计研究的学术文化取向,拓展学科发展的营养管道,校正学术研究的价值指向,或许更重要的是重新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重拾教学设计研究再出发的道路、方法和勇气。

(一)“物有所始”的学术溯源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荀子说·劝学篇》)学术寻根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本土取向,是一种拓展学术滋养之源的尝试,目的是茁壮学术之树,提升学术对话和融通学术源流的品质。立足本土现实,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教学设计研究的“体”和“用”。

理论上来说,教学设计研究有其学术寻根的可能和必然。“教学设计”概念虽然是一个舶来品,但它作为一种“自在”的活动几乎与人类的教育史一样古远。作为一种文化,教学设计的根系理应有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或源流。向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要教学设计智慧,乃是建立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水有源,树有根。百学同源,学术有根。如果说人类自有教育活动以来就有教学设计,那么,可以肯定,中国有关教学设计的思想观念和论述以一种“自在”的方式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或教学行为方式之中。中国海量的传统文化典籍里,汇集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经验的论述,例如先秦诸子百家等。这些典籍是我们学术寻根的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可能也应该是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学术之根。

无疑,在中国教育教学文化历史上,虽无&ldquo ;教学设计之名”,却有“教学设计之实”。一个人固然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成人”,但你不能说一个人在“成人”之前不是人。教学设计的智慧(认识论和方法论)可能散见或隐现于儒家“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五经”)的经典之中,也可能存在于道家、法家、墨家、宋明理学或禅宗之中。重温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耀眼的经典,对我们优化学术研究的文化取向、哲学基础、思维方法等方面都将大有裨益。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自在”的观念虽然在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与西方不尽相同,但并不等于文化价值的虚无,更不能成为否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的理由。在这个问题上,拿“接轨”来说事,不免有些简单或强施于人。文化需要接谁的轨?谁的标准?文化有标准吗?同质化研究是文化的希望还是末路?如果拿水果来喻说学术文化,西方文化是苹果,中国文化是梨,那么,你就不能拿苹果的标准来评判梨的样式或养分。然而,现在有学者却不时要拿着西方的苹果学术标准来鉴定中国的梨,还动不动要惊呼:啊,这是一个烂苹果!你不能揣着马铃薯这个学名,就说土豆、洋芋、馍馍蛋不是马铃薯。若如此,夫复何言?!

(二)“重为轻根”的基础夯实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之根,都有它自己的“圣经”,都有值得永恒赓续的文化经典、文化血脉和文化基因。老子说“重为轻根,轻则失根”(《道德经》第26章)。善待自身的文化传统,不怠慢,不匍匐,不虚无,不禁锢,才是一个理性的、开放的和有希望的民族。对于一门学科研究的成长来说,亦复如是。学科研究需要发达、厚实、深远的文化之根,厚重、深远,才能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否则,一切所谓的研究将失之于浮华、肤浅和轻薄,所谓的研究难免像无根之浮萍,在风吹雨打中飘荡不止,在乱云飞渡中无所适从。

其实,一切学术研究都是为了解决我们今天自身所面临的新老问题。教学设计研究到底要为我们的“中国梦”服务。从人才培养和民族复兴的角度看,如果说“教学设计与其说是设计教学,不如说是设计一个民族的未来”,那么,我们更需要从自身的传统文化源流中寻求教学设计的滋养和力量,让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智慧烛照我们的教学设计研究之路。

缺乏文化之根的研究,不仅难以洞观自身问题的本质,难以将外来文化本土化和实践化,也难有文化融合的介质,而且可能患上“学术失语症”,导致“学术对话”蜕变为单向的“倾注”。从中国传统经典中涵养教学设计学科研究之根,不仅有利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设计意义,更是承接和融合外来文化的重要基础。不同文化的有益交汇,关键要打通,互补互济,融为一体。忘记或不了解自身的文化特点,所谓的向西方学习,很可能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或买椟还珠,所谓的结合可能方枘圆凿、南辕北辙、貌合神离、同床异梦,最终背离我们预想的学术图景。

(三)“弥远弥少”的错位校正

《中庸》有言“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道德经》第47章)。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设计研究存在严重的“灯下黑”现象。这种“舍近求远”的认知错位,虽不至于“妄自菲薄”或“数典忘祖”,或“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后汉书·臧宫传》),但不能不说是一种老眼昏花式的思维视野。“远近”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我们必须警惕和纠正“灯下黑”的认知错位现象。

“舍近求远”的根因部分源自民族的文化心理创痛史。一百多年来,由于在物质和技术文化方面的屈辱,我们不禁过分迁怒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自强的悲愤心态中,一股脑地把脏水和婴儿一同倒掉,转向匍匐于所谓发达的文化。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来,面对各种西方教学设计理论、技术与实践,我们已经习惯趋之若鹜,唯西方马首是瞻。所谓的研究很多时候像是一个木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深受西方的左右和影响,听风便是雨,既没有定力,也没有主见,了无学科研究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这些都是没有学术自信的表现,也是没有学术“根系”的必然结果。轻薄或轻慢自身的传统文化必然走向“轻则失根”,使我们的学术研究如同无根的盆景——短暂的生机,瞬间的枯萎。

当代著名的思想家资中筠先生指出,“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取决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修养的深度……现在如果要从先哲的智慧中吸取营养,不应忽视长期处于边缘的诸子百家,包括被孟子斥为禽兽的墨子和杨朱。以笔者的孤陋寡闻,近年来也零星看到一些关于老、庄、杨、墨等诸子的新论,颇受启发。看来这方面的宝藏还远没有挖掘尽。这项工作只能靠深谙中国文化历史的饱学深思之士来做”。[7]

孟子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孟子·离娄》上)。这些年来,因为种种莫名的愤懑和浮躁,我们走得太急太远,一味地向往西方的“学术天堂”,却忘记了我们出发的基点,疏离了自己的文化故乡。其实,对于一切研究和人类活动来说,有文化故乡的回到故乡,没有或者忘记了故乡的人才会向往天堂。

(四)“文化自觉”的理性选择

学术是一种文化。文化离不开交流,交流是输入和输出的回环互动,否则就不叫交流,而是“恶意倾销”或“照单全收”。必须看到,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的文化存在巨大的“逆差”。这种“逆差”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文化赤字”,比贸易逆差更危险。比如,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逆差约为10 ∶ 1,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 ∶ 1以上。2004年,我国通过出版社引进图书版权10040项,通过出版社输出版权仅1314项 。其中,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8]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翻译西学著作1.6万多部,西方翻译中国著作才180部。对于我们的学科来说,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但可以肯定也存在类似惊人的文化逆差。迄今,我们学科有哪本著作被翻译输出?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教育文化几乎淹没在一片“欧风美雨”之中,而数千年的中国教育文化则“珠玉沉埋”。

“文化赤字”与本土学者缺乏文化自觉有很大关系。“现在一些学者过多地把精力放在私利上,没有意识到自身的文化使命。”“去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去了他们的书店和图书馆,发现中国在海外的书主要是关于八卦、算命的,还有一些看风水的、烹调的等,给老外的感觉就是中国没有经史子集,没有哲学,没有思想,也没有琴棋书画。”[9]如此,西方学者是否也不知道我们的教育哲学或教学设计思想?!

文化自觉需要重塑“文化输入与输出”的治学精神。王岳川先生认为,研修西学应该采取平视和对话的态度,需要自信和虚心……当代学者应该明确自己的中国本位立场。唐僧取经,不是留在印度,而是要回到长安。在“文化拿来”中做好“文化输出”的准备,使文化对抗走向真正的文化对话。文化输出的原则是“以我为主,东西互动,和而不同,重建中国形象,保持文化生态”。个体在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学术历程中要始终发扬两种精神:一是玄奘那种锲而不舍的“取来”与融会的精神,二是鉴真和尚将中国文化和宗教全面“输出”的精神。中国不是任何“他者”的文化附庸和话语倾销地……人类的长远目的是多元文化互动,使每一种文化都学会尊重文化“他者”……在思维的发散和迎接挑战时,学会领略和包容,学会既能远观那种高大的意向而又能平视身边事物。[10]王岳川在自己的学问人生中践行的十六字心经是“国学根基、西学方法、当代问题、未来视野”。[11]

文化自觉是一种责任,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在全球文化飓风的裹挟下,要有点“为往圣继绝学”之精神,“古为今用”是文化血脉传承的需要,是文化积淀辉映现实的意义,也是文化对话的需要。

在文化自觉方面,我们值得去回望一下林语堂先生。有人评价,林语堂最大的本事就是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林语堂先生给自己的评价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并非虚妄。他请梁启超手录此联,挂在“有不为斋”的墙壁上作为林氏书房里最重要的装饰。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与中国和中国文化有关。有评论说,“在今天的国际文坛上,中国作家的姓名能为世界各国人士所敬慕,恐怕也只有一个林语堂了”。这真是一位让人景仰的大学者,心怀《吾国与吾民》而又很懂得《生活的艺术》,难怪他对“中庸”的体悟和评点那么到位。的确,短了“中国文化”这一条血脉,在中国做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

赛珍珠在《吾国与吾民》的序言里写道:“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国人写的,一位现代的中国人,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过去,他丰硕的果实却结在今天。”

问苍茫大地,如今的林语堂安在?教学设计学科领域的“林语堂”安在?

四、结语:学术寻根的指向

今天,我国人文学术界开始关注学术寻根。比如,传播学者发出呼吁:中国传播学界需要学术寻根。[12]渐渐地,这种呼吁已转变为学者们一种自觉的学术行为。那么,学术寻根的指向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学术寻根并不是简单的“整理国故”或钻故纸堆,也不是用西方理论来装饰本土的教学文化。

其一,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的深度、宽度、广度、精度和适度方面整合或平衡“学术给养”,让学术之树在本土扎根、枝繁叶茂。一门学科的成长,仅仅靠“移植”或输血是不够的,这不仅容易悬置“中国情景”的问题,而且难以与中国文化产生融合,落地或扎根。学术寻根,就是要从中华文化典籍记忆中爬梳学术源流,追溯、关联和比对中外的学术元素,理解学科研究的本土文化基因,比较中外研究的思维特点、理论深度和研究方法等;就是要发掘新的学术给养和精神动力源,让我们更加精准地定位教学设计研究“再出发”的立足点、坐标系和动力源。

其二,是为了“复活”中华文化经典中的教学设计思想或教育技术学思想,回归失落的研究主体,在西方中心主义和话语霸权主义漩涡中“跳将出来”,接地气,植根本土,化合世界,防止学术殖民化或西方化,从本学科的角度彰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往大的方面说,这也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学科建设的文化自觉。

其三,学术寻根不是妄自尊大,不是发思古幽情的闲逸,不是对浩浩荡荡历史潮流的一种躲避,不是祭起学术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整理国故或从历史钩沉中获得一点可怜的自尊,更不是“今不如昔”的哀叹,而是以此为切入点,立足中国的教学设计现实,面对今天的问题,把握世界的现状趋势,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蓬勃学术生命。虽然历史不一定能直接解决现实问题,但历史从来就是为今天的问题求解提供智慧的启示。学术研究的视野不应该是封闭的、单向的、狭窄的和被约束的。

篇10

关键词:青少年 变声期 嗓音特点 嗓音保护

声音就是力量。声音就是我们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身份证,当它从我们的身体里呈现出来的时候,它正向世界展示着关于我们的一切。因此,声音就像一个比喻、一个向世界说明着我们是谁的标志。我们生活在“感知即现实”的文化中,如果你拥有自信的、有说服力的声音,那么你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开被重视与被忽视的两种不同感觉。

中国人历来重视内在美。但谁也不能否认,内在美绝对无法取代外在美。内在美如能与外在美结合起来,是更完整的一种“美”。对这种“完美”的追求,恐怕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对于“舌头”即言语表达来说,也是如此。一个人一开口,最吸引人的,当然是话语所携带的有用信息,即好的内容;但是,若没有健美的嗓音为物质载体,即好的形式,则其所负载的好的内容为对方接收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换言之,我们在说出吸引人的话语时若能运用上悦耳的嗓音,则是如虎添翼,表达效果与感染力都会得到提升。

现实生活中,不论是艺术嗓音行业的演员也好,非艺术行业的嗓音从业者也好,还是自娱自乐层面的普通民众也好,在用声方面都普遍存在着“崇高媚强”的心理。这是导致大量嗓音受到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要想保护好青少年的嗓子,首先要了解青少年嗓音变化时期的身体、生理等特点。因为嗓子是整个肌体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有医学书籍记载,血液病的咽病、神经系统病变的声嘶、营养缺乏、代谢紊乱、循环障碍等精神因素等,都有可能影响歌唱发音的各部器官。所以,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了青少年变声期嗓音的基本特点,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嗓音,使他们能有一个健康、清脆、明亮、甜美、雄健的嗓音。

变声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性腺发达所引起的第二次性征候,是咽喉在短时期内急剧长大而引起的。人们在儿童时期喉头、声带都比成年人小,大约只有成年人的一半左右。这时的发声器官比较脆弱,男孩女孩的声音差异不明显。但到了青春发育期,由于内分泌的作用,身体各方面迅速发育,喉部在外形和机能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喉头、声带等发声器官迅速生长发育与变化而引起明显的声音变化。这一时期在生理学上就称之为“变声期”。

整个变声期可分为变声初期,变声期(也就是变声的旺盛期)和变声后期。据生理学家和医学家观察的结果:“在变声期前男女儿童喉的大小相差无几,喉的形状与体积的生理变化也很小”。从嗓音特点来说,音质、音色、音量和音域都大体相近。据有关专家对变声期前儿童音域的统计结果表明:“男孩和女孩声音的音域几乎是一样的”。而在青少年步入变声期时,首先喉头的外形有明显的变化,如甲状软骨即喉结迅速地增大并向前突起,喉腔变大,声带变长。在变声前,女孩的声带长度为10—12毫米,男孩的声带为12—13毫米;而在变声后,女孩增长到14—16毫米,男孩增长到18—22毫米;到成人时,女性为14—18毫米,男性为18—24毫米。根据医生在喉镜下的观察,青少年变声期间声带有充血、水肿和声门闭合不严等症状。由此发声器官必然会引起声音的变化,如在变声初期青少年会有声音不稳定、持久性差、容易疲劳、唱歌吃力、音质粗糙等现象;在变声中期(即旺盛期),则有声音变化无常、控制力差、胸声增多、声音低沉甚至有沙哑和失声等现象;到变声后期,由于喉结与声带的发育基本趋于稳定,声带充血状态基本消失,声带闭合基本完好,声音已接近于成人的声音,并且男女声之间在音色、音质、音量上的差异也明显形成,在音域上男声的实际音高比女声降低了一个八度。由此可见,这些生理与声音上的变化,也可作为判断青少年变声期的依据。

我们了解到青少年变声期嗓音的特点与过程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好青少年的嗓音,笔者根据20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严禁大声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