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4-01-03 18:0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一、扎实学生的基本功
在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既需要“站在高处”尽可能地“向远处看”,为学生规划未来,也需要“站在当下”关注学生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奠定知识基础,掌握基本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面对问题时拥有行动能力,才能在学习活动中结合个人的学习体验、生活体验完成自主探究活动,参与创新实践。因此,笔者建议,在开展中职音乐教学实践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音符、音程、和声、节奏节拍、音乐鉴赏、音乐创作等基础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只有拥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才能完成创新活动,才能将爱好转变为现实的能力[2]。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有强烈的参与创新及展现个人价值的愿望。拥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利于他们将这种愿望转变为参与自主活动、合作交流的动力。而在有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后,中职学生还会具备学习的自信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上文已经说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关注了学生的个体价值如何得到展现,关注了学生如何拥有核心素养。在中职音乐教学实践中,笔者建议,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养成,借助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变得积极向上;利用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活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与艺术家之间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碰撞,进而释放他们的天性,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知识的美,促使学生生成健康的心态。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职学生正青春,他们喜欢音乐知识,想要进行积极地创作。这种教育优势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因此,在开展中职音乐教学实践时,笔者会引导学生欣赏多种特色的音乐素材,给学生展现个性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展示自己心中的美,生成创作的需求和欲望。学生可以借助绘画、书写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中职学生是一群花季少年,他们的内在养成需求更为强烈。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在帮助学生塑造思想、塑造情感、塑造内心世界。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也在全面地成长[3]。
篇2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审美 改革
音乐往往能够为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安慰,人们的烦躁心情有时候也能借助舒缓的音乐来进行缓解,人们的激情往往会被激昂的音乐带动起来。如今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音乐教育理念,人们也开始逐渐接受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模式。
一、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的演变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大教育方式,就古代历史上来看,教育家们也都十分肯定音乐教育的价值。然而,因为长期受到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教育总体上还是对培养人的“礼”更为重视,就音乐教育的“乐”、“美”而言,实际上都是为了服务于此,因而导致了古代教育中对“美育”的忽视。如今,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出现在音乐教育中。以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认为美育的重要作用在于一定程度上支持智育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就美育的发展来说,智力的开拓又为此奠定了基础。应该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基础教育理念贯穿到音乐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对音乐的持续学习来将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起来,并使其人格不断健全。
二、音乐教育如何以审美为核心
(一)处理好制约与顺应的关系
就审美规律而言,要想通过音乐教育帮助学生真正进入音乐中来,就务必要了解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以便促使其真正进入到审美状态中来。因而还需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考虑:一是每一位学生是不是都有审美欲望。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是乐于去倾听音乐的,可总是会遇到学生在特定情况下没有审美欲望的时候。怎样才能将“出于审美目的”的倾听问题解决好?二是每一位学生是不是都喜欢课本上的音乐作品。教学计划事先就已经为学生安排好每次音乐课的内容。却没有去全面地研究选择的音乐作品是否就是大家都喜欢的,有没有与每个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相符。怎样才能将“选择适合自己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作品”倾听问题解决好?
教育必然会带有制约性。就音乐教育来说,要想实现以审美为核心,就一定要先将制约和顺应这对矛盾思考并解决好。“制约”要是对学生的个人审美需要和趣味等完全不考虑的话,就无法帮助学生真正进入到要求的审美状态之中。完全的“顺应”也就可能导致无法维持课堂教学。如今更多存在的是制约性因素,顺应性因素十分缺乏。可在上课第一阶段就通过一些活动的设置来激发出学生的音乐审美热情或审美欲望;借助一些现代手段来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从而做到尽可能地与其审美能力和趣味相适应。例如可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或者是通过创造条件来提供给学生音乐作品库,一人一个耳机,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音乐。
(二)音乐“绿色食品”的选择
要想为学生创造丰富的音乐资源,就必须重视音乐资料库的创立。并且要确保资料库音乐内容的“绿色”,音乐作品具有健康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那么这就是音乐“绿色食品”。几乎没有欧洲和中国的现代主义作品,尤其缺少现代通俗音乐。我国的传统音乐只有很小的占比。总的说来,全球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不论是传统、流行,还是现代专业音乐,只要是健康的都可以加以利用。从中将适合普通学校教育的音乐选出来,尽管可能会减缩内容,但是却比现在丰富的多。这对中国普通音乐教育来说,无疑生机无限。
通过上面的论述,基于音乐美学的基本原理,要求音乐教育改革考虑好几个问题:
(1)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令其对以往被灌输的音乐概念进行大胆突破,并且对世界上的音乐文化审美资源进行积极地开发。
(2)怎样才能对不同的音乐文化方式进行区分。对不同文化中的音乐加以引进时,怎样才能将转换文化方式把握好?
(3)怎样才能将音乐审美中感性、理性关系处理好,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并真正做到在此基础上感觉的深刻性。
(4)怎样才能借助多媒体等相关手段,来转化音乐审美教学中的理性信息,使其成为感性信息,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对音乐审美的理解能力,使其审美体验得到强化。
(5)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组织好一些亲身体验活动以感受审美,例如可以走进民间,亲自体验本土的音乐活动;甚至对于音乐创作等也可以亲自动手。通过亲身的体验,往往有助于促进外部的知识、信息的内化,使其变成自己的真实感悟和自己的知识。
三、结束语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也带动了文化全球化的趋势,这就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多元性、开放性的特点,要求其必然要进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音乐审美教育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整体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武宗琪.音乐审美在音乐教育改革中的价值导向[J],价值工程,2011,(31).
篇3
关键词:音乐 教育 审美 改革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正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没有被确立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也就是美育。它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最早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说:“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比如唱歌课的教学,很多教师就是形式上单一地教会学生唱某个歌曲,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会唱某首歌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即便是进行了识谱教学,也因绝大部分学生对识谱不感兴趣,对这种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更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诸如此类的种种弊病最终导致整个音乐教学不可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及审美愉悦,与“审美核心”背道而弛。
二、“专业化”与“非艺术化”倾向使得审美教育的作用难以发挥
1、“专业化”——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非艺术化”——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哲学家尼采所说:“语言作为现象的器官和符号,绝对不能把音乐的至深内容加以披露,有的教师把音乐课上成算术课。我在几年前曾接触过一位音乐教师,她在给学生讲授乐理知识时,一堂课从头至尾简直就是在做算术题,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诸如这样一些问题:“四分之一的一半是多少?”“二分之一加上它的一半再加上四分之一等于多少?”(解释节奏型)。这样提了几次问下来,学生头脑里全是些数字符号,而完全没有了音乐意象,还谈什么音乐教育的艺术化呢?还有的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尤其在教唱某首教育性质很强的歌曲时,有的教师往往花很多时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道德品质的教育,以“说理”代替“审美”,这同样是不可取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音乐教学中,更要突出音乐的艺术性,我们的教育是审美教育,必须坚持走艺术化的道路。
三、充分利用文化市场中的文化艺术观赏及文化娱乐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篇4
关键词:高师 音乐教育 审美 革新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这种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符合音乐艺术自身的特征及我国当前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但是,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音乐课的这一价值并未得到足够地重视。音乐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一些音乐知识与技能,这样不仅让学生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失去了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这与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也是背道而驰的。
纵观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种种弊端。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喜欢音乐,这符合青少年发展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但是为什么一到课堂上,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就全无,这种结果不得不让人担忧。音乐课程的价值完全丧失了,审美教育无从谈起。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没有很好地把握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正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没有被确立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也就是美育。它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最早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说:“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这是他对审美教育目的的精辟概括。审美教育的根本形式是艺术教育,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当中,音乐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审美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环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新修订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大纲中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作了明确的阐述:“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以“把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课程的最基本的理念,“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这些音乐教育的新理念给新世纪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既符合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也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审美素质是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从美好的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主要表现在没有把音乐这门课程真正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无论是唱歌教学、欣赏教学还是音乐知识的教学,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完全无法达到审美教学的要求。比如音乐欣赏教学中,有的教师就是找来许多的音响资料,整堂课放音响,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而这种长时间的被动状态注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当然也无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及审美能力。诸如此类的种种弊病最终导致整个音乐教学不可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及审美愉悦,与“审美核心”背道而弛。音乐审美教学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及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培养。
(二)“专业化”与“非艺术化”倾向使得审美教育的作用难以发挥
其一,“专业化”――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
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或音乐专家,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末不能倒置。我们只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的训练,切不可按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其二,“非艺术化”――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
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上有着艺术教育的特征,而艺术教育是围绕美育展开的,它为达到美育目标服务。因此,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要始终围绕着审美教育这一核心,走艺术化道路。然而,现今的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并不象一门艺术课、美育课,而更像一门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把音乐课型尤其是欣赏教学上成语言替代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音乐与语言虽然都是艺术,但是音乐这种非语义的艺术,是语言永远都无法取代的。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述音乐所要表述的形象、内容,而应更多地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听,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流动的音响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鉴赏能力,感受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以语言替代的教学效果完全不是音乐本身给人的感受,这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也无法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
二、关于革新的探讨
1.教育观念的转变
如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传统的应试教育须全面转为素质教育。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改变传统单一的、简单的、机械的教育模式。如:师一句生一句的唱歌教学;重歌唱轻乐理的教学方式;或毫无生气、死记硬背的乐理教学等等。应转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仅满足于让学生不断重复、模仿。教师应更多的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地创造与实践。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并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体现这一教育思想。
2.教育方法的创新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师要特别注重教育手段、方法的艺术性,注重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创新的思想。创新教育未必要求每个学生能创作高水平的音乐作品,未必要求每个同学能较好地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营造学校大的艺术氛围,布置教室与教学相关的艺术气氛,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多变的教学导入方式,采用唱游、律动、伴舞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重视节奏教学与简单的节奏创作;尝试曲调的简单创作;尝试给歌曲填词等。多成立些艺术兴趣小组,定期组织活动和演出。
3.教育评价的更新。
音乐课并非“唱歌课”。若简单的以一曲来断定学生的音乐成绩,必定要挫伤那些因嗓子条件不佳学生的积极性。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可以用嗓门演唱,也可以借乐器演奏;既可以尽情的表演,也可以静静的感受。不同特长的学生可以不同的形式来表达。教师应采用平时和期末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演唱与演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特别要注意学生创造意识的体现。如平时的提问、回答、讨论情况;对音乐作品的想象、理解、领悟情况;参加艺术实践的合作、组织、创新情况。音乐成绩以“五分制”或“等级制”为宜。另外,学校对音乐教师的评价也应改变传统的只看比赛或个别尖子生的状
4.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任何音乐教育中,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然而,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非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人。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是如此。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协同好音乐知识技能训练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合理地适当地进行有关技巧训练,而不能以它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相关音乐知识的认识当然必不可少,但是这些只是为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辅教学。唱歌教学中,也有技能训练的内容,如吐字、发声、气息训练等,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在普通音乐教学中,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歌唱潜力得到一定地发掘,学生在歌唱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美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让我们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展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
参考资料:
篇5
【关键词】 高中 阶段 声乐 教育 审美 个体 实践 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65-01
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为内容,以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必修课程。高中阶段的声乐教育也是通过必修课程的唱歌课和歌咏活动,以及选修课程的声乐课和合唱课来实施和体现的。
1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
2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选择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
3 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普通高中音乐课课程中的音乐创作,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
4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如果把高中的音乐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比较,其不同之处首先是将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或模块进行了延伸。普通高中的音乐教育,在课程内容或模块上,将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方面,延伸到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个方面。
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并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
歌唱、演奏,学生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创作,是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园地,也是学生进一步获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音乐基本理论的途径。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关系,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
其次,为普通高中的艺术特长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中所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为具有音乐特长、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选择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
正是这样的理念,使高中的艺术教育在20世纪末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后,随着普通高中的艺术教育不断深入,许多学校不仅专门招收艺术特长学生,而且还办起了艺术班,有的学校发展为独立的"艺术高中"。它们不仅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输送了大量的生源,而且还以在艺术教育上的成就和特色,创造学校的品牌,提升学校的地位,改变学校的发展。
篇6
关键词:音乐教育;彩色周末;新童谣创作;情感记忆
正文:
音乐是表演艺术,她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态①。音乐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
儿童音乐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下的校内音乐教育和校外音乐教育。
一、儿童校内音乐教育状况
在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下的校内音乐教育中,《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对儿童的音乐教育课程标准和内容标准都作了详细的解读。
整本《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际上包括和涵盖了三个具体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与技能。②这三个具体目标改变了校内音乐教育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儿童校内音乐教育由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决定:儿童校内音乐课属于美育的范畴,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所以说儿童校内音乐教育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
儿童校内音乐教育虽然重在体现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但在学生受感染的过程中,换句话就是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还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做基础的。这就要求校内音乐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情感审美的同时,也要巧妙渗透音乐知识和技能。
在渗透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方面,要注重方法的巧妙:既不破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意境,又能把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用交流的形式传导给学生。这就对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音乐素养要有高水准、高标准的层面,只有对音乐知识熟练掌握,并且能举一反三,才能更好地驾驭校内音乐课堂,让儿童校内音乐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儿童校外音乐教育状况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③从音乐教育的目标来说,儿童音乐教育无论是哪种途径,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应该把这一目标始终放在第一位。
儿童校外音乐教育不像儿童校内音乐教育那样有完整的课程标准和全国统一的课本教材,但校外音乐教育一般教学设备比较先进,师资力量比较强,再加上校外的音乐教育机构为儿童提供的实践机会比较多,舞台表演的机会也很多。
这就需要对儿童校外音乐教育的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便更有效的利用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让儿童音乐教育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以石家庄市的“彩色周末”为例:石家庄市从每年的三月下旬到十月底,每个周六的晚上会有“彩色周末”文艺演出。演出的形式是露天联欢会,属于群众性娱乐活动,由街道办事处承办,或者由辖区知名企业承办。这个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记得刚刚发起“彩色周末”的时候,演出节目几乎被老人们所垄断,近几年,中小学的少年儿童成为了“彩色周末”的主要演员。更有祖孙两代同台演出的节目不断出现。这是为校外儿童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彩色周末”虽然不是音乐盛会,但让演员和观众难忘,让儿童在自己的家门口体验了音乐的魅力,领悟了音乐的震撼力。
在周末,我们很容易看到某个儿童音乐训练中心的大门前,熙熙攘攘的父母们领着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艺术训练班、提高班。这些训练班的设备先进,师资力量强大,学费也是昂贵的。家长付出了学费,当然希望花费的学费和孩子学习物有所值,再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做祟,还有家长之间的相互攀比,于是便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有许多孩子甚至是哭着、闹着、极不情愿地被家长推进了学堂。这样的校外音乐教育,全然不把儿童的感受考虑在内,更谈不上顾及音乐教育的核心及目标,于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作”④便成为空谈。
这就是儿童校外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三、校外音乐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严格意义上的校外音乐教育不单指那些专门的校外音乐教育机构的音乐教育,还有来自家庭、社区、社会等非音乐教育机构的音乐教育。出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经过儿歌、童谣的滋养。
那时因为媒体传播的落后,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很贫乏。那时候的儿童音乐教育往往是亲耳聆听学来的。没有什么专业的音乐技能培训。当长辈们轻轻哼唱着歌谣哄孩子入睡,那挥舞的蒲扇就是节拍器,随着歌谣的节奏,蒲扇送来阵阵凉爽的风,孩子们也枕着歌声入睡。这就是最早的来自家庭的校外音乐教育。
改革开放后,城市街头的公园里有舞蹈队和文艺表演队,每天的早晨或傍晚,那些非正规团体的队员们(大多是一些离退休的人员),在一招一式的训练排练,这些社区音乐训练吸引了附近的孩子们,孩子们在观看中不经意地学会了一招半式,并在学校的课堂中表演给老师和同学看,这是社区音乐教育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商场或者生产厂家也会搞一些促销活动,而这些活动为了吸引人往往用文艺节目穿插其中。在这些场合中往往少不了孩子们的凑趣,不管是当观众还是当演员,孩子们乐意参与这样的活动。于是,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又成了校外音乐教育的另一种形式。
四、儿童音乐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⒈河北省文明办举行的“新童谣创作”活动是校外音乐教育的创新。
河北省举行“新童谣创作”活动的目的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传唱民族歌谣,创作反映民族风情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石家庄市的各个中小学都组织参加了这次活动。当参赛的获奖者接到石家庄市电视台的颁奖晚会邀请通知时,孩子们的再创作激情被激发了。当桥西区红星小学杨丽旋同学的作品被评为一等奖后,这篇优秀诗歌吸引了音乐老师,于是音乐老师为作品谱曲并教会学校的孩子们歌唱。
活动到了那个时候仿佛一下子进入了,因为那些优秀诗歌被每一个孩子关注,石家庄市电视台也进行了追踪报道。还有的作品被省内的专业作曲家谱曲,也被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谱曲。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和出自业余作者创作的音乐作品,被放在一起传唱、评论。石家庄市内的各中小学也都参与到活动中:或者举行吟诗会,或者编创成剧本,或者以合唱合奏的形式表演这些优秀作品。
一次活动引起这样大的轰动,大概连举办方――河北省文明办也没有料到吧?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⑤
这次的活动虽然不是一场音乐盛会,但有了孩子们的热情参与,就成为了一次校外音乐教育的创新。这不就是音乐教育所要求的最高境界吗?
⒉欣赏音乐会是校外音乐教育的另一种创新尝试。
音乐是情感、感受和心绪细微变化的语言。能否敏锐地感受和领会音乐语言,要看儿童对民间和作曲家作品领略得如何。儿童校外音乐教育对孩子欣赏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通过用欣赏音乐会的形式来提高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
在欣赏音乐会时,首先应该教会儿童参加音乐会的最基本的注意事项:提前入场,万一迟到了要在中间音乐休息的时候再入座。不大声喧哗,不在乐曲中间部分喝彩或鼓掌,以免打断音乐。不带婴幼儿参加音乐会,不要中途退场。
笔者曾经多次欣赏音乐会,在石家庄市的艺术中心观看过爱尔兰“舞之魂”舞蹈团演出的踢踏舞《舞之魂》。那次演出伴随着爱尔兰舞蹈的令人震撼的激情,以及演员与音乐天衣无缝的配合之下,演员以一列高速列车般的速度跃动着,你甚至可以感觉到你的座位上传递出的热量!演员的舞姿、技巧和精确的击打令你为之不由自主的震颤!
《舞之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踢踏舞发源地爱尔兰的活力风情、弗拉门戈戏剧的韵味、古典芭蕾的深邃、萨尔萨舞火热的激情及爵士舞的浓情融合在了一起,是将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的壮丽舞剧。
在观看这场演出之前,笔者对儿童的欣赏水平还不了解,持票入场时看到好多儿童也在入场,还曾担心儿童观众因为不了解爱尔兰风情和爱尔兰音乐,在音乐会上会坐不住,影响演出效果。结果在演出中,舞蹈“以力量、步调统一、欢快的节奏感”感染了观众,观众和着音乐的节奏击掌伴奏。听着它的音乐你会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快乐。那些令你头疼的烦恼,只会随着轻快的节奏消失的无影无踪。所有欣赏那场音乐的会的孩子都很优秀,他们用自身的音乐修养吸取了异族音乐文化的精华,表现出自己的音乐素养,升华了自己的音乐追求。
在欣赏音乐会的过程中,观众的情感记忆得到发展,对旋律美的敏感性和感受性得到增强。也许看一场音乐会并不能使儿童增强多少鉴赏音乐的能力,可是在日积月累的日子里,总会让儿童从音乐中领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心境。这样在没有给儿童介绍音乐术语之前,他们就掌握了形象语言,这不仅对音乐教育,而且对整个情感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于提高儿童音乐修养的方法,我们不妨让儿童多听听专业的音乐会,这也是儿童校外音乐教育的另一种创新尝试。每一次的欣赏音乐会,都是在音乐素养的积累上迈出了一大步。为了教会儿童听懂音乐,就要介绍表达思想感情的音乐手段。这个介绍在欣赏音乐会之前先有家长、老师来给孩子渗透,等欣赏过音乐会了再来和孩子一起讨论音乐会的感人的地方和曲目创作背景。
笔者总是在欣赏了音乐会后,和自己的学生们探讨一番,有时那些孩子们的看法让人耳目一新,也许这些学生的看法就成了你撰写论文的出发点了。
如此地良性循环肯定可以提升儿童的音乐素养,提高儿童的音乐欣赏水平。儿童校外音乐教育应该从实践出发,从儿童的兴趣爱好出发,注重儿童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不要让儿童校外音乐教育成为限制儿童创新能力的夹板,不要让盲目的攀比心作怪,要让琴童有展演和创新的舞台。
注释: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②教育部制定《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7
【关键词】大学音乐;音乐教育;人文素养;培养
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接触音乐,人们在做各种与音乐有关的活动,有的人是音乐家,有的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虽然也有部分不喜欢音乐的,但是我们不可能离开音乐。在大学教育中引入了音乐教育专业,目的是为了后继有人,同时也为喜爱音乐的人提供一个共同交流和系统化教育的平台。在音乐教育的功能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因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1.大学音乐教育的功能
前苏联有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1】由此可知,音乐在对人的培养上有一定的作用。现代的孩子早在胎教时就已经听过许许多多的歌曲,为何音乐对人的作用如此大。音乐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人的健康高尚情感。音乐是一种艺术,音乐中有优美的旋律,有动人的歌词,有明快或深沉的节奏,能够让听者引起共鸣,或者触动欣赏者的心灵,能够感化人,亦能教化人。每一首好听的歌曲都透露着作者或歌唱者的美好情况,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于听者的心情和情感,从而激发或者强化听者的情感。
1.2促进人形成良好心态。学习音乐也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在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中,人们会形成一些独特的品质与心态。例如合唱,它需要一个团队精诚合作。音乐与其他专业一样,需要经过日积月累才能成功。长时间的艰苦磨练锻炼出学习者坚强的意志,耐心和细心。当学习者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遇到困境时,就能从容地应对。
1.3发展人的创造力。音乐教育不仅教育人的动手能力,而且能提升人的悟性,在艺术中,非常讲究悟性,即理解能力,有些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学习者慢慢体会,因此,音乐能够培养人心灵手巧的能力,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活力。音乐作曲本事就是在不断地创造,再创造的过程。
2.大学音乐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指的是人们所达到的品质或发展程度。人文素养不仅在文科专业中能够体现,而且在工科,在音乐教育中能够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好感。大学音乐教育能够培养一个人的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人的气质,塑造品格。
2.1加强人文素养,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现在社会是和谐发展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的社会。在当今学校的教育中,除了要讲授相关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有相应的人文知识,例如政治、思想品德、自然、礼仪等课程,使学生不仅在专业上与工作目标相近,同时也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这些是专业课中所学不到的知识。【2】
2.2培养人文素养是推进全面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积极提倡素质教育,讲求全面发展和共同发展,在高校教育中,更应当注重对学生政治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高校是连接学生与社会的桥梁,人们说高校是个小社会,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才能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素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管理与教育理念已经社会各行业和各个教育机构中充分运用,高尚的人文素养反过来将推动教育更上一层楼。
3.大学音乐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的措施
3.1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是授业解惑之人,虽然当今强调素质教育,教师不再是主角了,但是教师的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引导得好坏对学生的成才成长意义深远。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具有责任感、敬业精神,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社会各个阶段。教师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还有人文知识的教育方法。人文知识是最基本组成部分,一是包括哲学知识,要用辩证地、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世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历史知识,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虽然需要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是美学知识。拥有发现美的境界,善于从社会中提取美好的事物,使学生与世俗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生活才更有活力、有价值。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文精神。【3】首先教师要有责任感,因为教育是良心事业,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其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当有自己的目标追求,以身作则,对于什么是教育应当正确地对待。人文方法是实现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工具,人文方法包括直觉,此直觉非彼直觉,直觉是一种观察或洞察,在教学中观察能到洞察学生的内心想法,从行为了解到行为背后的思想动因。人总是要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因此人文方法还包括内省,通过内省可以自我批评,自我总结。
3.2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注意引导。引导是现代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的主要指导方法,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部分有针对性或者是经典的课,让学生学有所得,并且认为课程有意义。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导性作用,抛砖引玉,让学生主动地互相沟通,或者客串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其思维,为音乐素养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教师要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艺术教育中,有良好的想象力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而想象力是后天形成的,所以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对思维及想象力的导引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从常规与非常规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与想象,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认真思考。
3.3在教学中渗透对心灵的思考以及对美的关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艺术中思考音乐的内涵,进行认真的思考。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是对人性的思考,即人为什么活着?人性善还是性恶?从这些思考能够对人生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对自己包括他人的内心世界有初步的认识,才能更真实地认识外部世界。【4】学习者在不断的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过体验与感受作者所蕴藏的深刻内涵与情感,随着学习的日益深入,音乐教育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习者的思想和能力。通过音乐教育尤其是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艺术的魅力,引导学生如何鉴赏音乐,提高审美能力与分辨音乐好坏的能力。例如可以平时组织学生欣赏世界著名的、经典的歌曲或是音乐公开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的心灵,净化其人格,贴近生活,走进现实。
4.小结
总而言之,在大学音乐课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不可缺少的一课,需要老师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对于教师来说,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必须的,不仅要拥有人文知识、人文精神,还要有实现上述两种的方法即人文方法。具体地讲,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渗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渗透对心灵的思考,思考人的价值;渗透对审美的感悟,提升鉴赏美的能力。音乐教育与美术设计一样,需要有美的眼光与灵感,培养人文素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当代学生的毅力和坚持。
【参考文献】
[1]刘文婧.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8):230.
[2]方青.浅谈大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渗透人文关怀[J].课堂与教学,2011(1):80.
篇8
关键词:音乐哲学 基础音乐教育 内联性 分析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基础音乐教育就是情感教育。作为音乐教育中的基础部分,它最能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本质特点――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它是提高人类素质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从而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1]
而基础音乐教育为何需要音乐教育的哲学,音乐教育哲学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关系是什么?在教学实践中,虽然许多教师理解哲学和音乐教育之间的紧密关系,但是有些教师却不理解,甚至认为不需要音乐教育哲学。认为哲学是象牙塔猜想,与课堂实践隔着无法跨越的鸿沟。实际上,随着时代的蓬勃发展,在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音乐教育家们提出了多种音乐教育哲学观,这些观点使得基础音乐教育丰富的内涵和功能逐步得到最佳的发挥。并对基础音乐教育实践向着科学方向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什么是音乐教育哲学
音乐是一种感性的意识形态形式,在生活中可以处处触及到。而哲学则是理性的、抽象的社会科学形式,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为实践提供规律性的学科。但是为什么在音乐教育学中要融入音乐教育哲学,透过表象我们可知,这两个看似不相及社会文化现象的却切实地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交融共通的合理性。即遵循了哲学与音乐之间的共同原理,两者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它通过实践性、创造性等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会人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因此,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哲学是研究音乐教育观的一门学问,是音乐教育学的基础理论。音乐教育哲学对一切音乐教育、教学现象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它反映了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并且对各种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2]
二、当今世界上的几种音乐教育哲学观
1.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观
由美国音乐教育的权威贝内特・雷默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音乐就是认知,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教育。而情感体验是表现认知方式的最佳形式,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关注人的认知过程,着眼于产品,是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自律性的音乐教育哲学。
2.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观
由雷默的学生,美国音乐教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在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埃里奥特的认为:“音乐教育的价值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音乐实践中实现自我成长、自知自觉、音乐沉浸和自尊”。 落实到音乐教育中,就是指音乐的学习在于践行,在于做。是以音乐表演为中心的亲身参与。实践论强调行动,看重过程。其优点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认为:
3.功能音乐教育观
由美国保罗・哈克提出。哈克关注音乐教育的社会效应,认为:“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总是倾向于孤立主义的‘为艺术而艺术’,这样就大大限制了音乐所能起到的功能,不能使音乐教育在广泛、多样、基本的功能方面表现出应有的作为”。功能音乐教育的要点是:“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有关音乐的功能的素养。理解音乐对人类行为的多种影响,以及音乐在社会中的多种功能,使他们能够使用音乐的高尚的功能,更有效地满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和挑战,使他们能够避免当今技术文化中音乐的消极社会效应”。[3]
4.文化音乐教育哲学观
由美国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耐特尔提出。耐特尔认为:“对音乐最好的理解是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发展一种音乐的世界性质的概念,以便确定对音乐整体的审美和批判的态度。”还认为,“一个社会的普通音乐教育不该是以所谓专业音乐为基础的。而是我们必须进行世界音乐的学习,因为这些音乐存在,学习它们将无限拓宽对我们音乐和我们文化二者的理解。当音乐被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语境论是民族学、人类学发展的产物。
5.创造音乐教育哲学观:
“音乐创造为核心”的哲学观,是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民族音乐学家王耀华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修订会议上提出的。他认为音乐是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应将“创造”贯穿于音乐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他认为“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指的是将‘创造’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创作、 表演和鉴赏的全部实践过程,使师生同为音乐的创造者、音乐教育的双主体,在观念、行为、能力方面得以健全发展”。[4]
三、音乐教育哲学与基础音乐教育之间的内联性
雷默曾经说过“音乐教育的哲学是关于一个领域的本质和价值的一整套根本信仰”。 可以说,音乐教育哲学具有的这种一般方法论的功能,成为了与基础音乐教育之间内在联系的纽带。
1.多类型音乐教育哲学的结合是基础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2000年至今,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进行了大规模、大幅度、全方位及全新理念的改革,其最重要的成果《音乐课程标准》的出世。无一不广泛汲取了当前国内外音乐教育哲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作为指导和引领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以此来提高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悟性和能力。尤其在2011版课标中,提出了“音乐审美就是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它将我国传统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中的美育理念,与美国的审美、实践两大哲学观点紧密结合,将之前旧课标版音乐审美的内涵在重新挖掘与深化,强化了其价值。在理论上给予了全新的阐释与提升。因此,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多种音乐教育哲学观的融合使用,为音乐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养料。并逐一呈现在新课标的目标体系当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审美哲学、功能哲学、文化哲学;过程与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音乐创造论和实践论;知识与技能的理论基础是文化论和功能论哲学”。
2.基础音乐教育活动在实践中需要音乐教育哲学的引领
2011年版课标中提出了“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的理念。将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从理论的层面提升到了实践的层面。突出了其引领作用。在这里音乐是综合和宽泛的、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并且,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以音乐实践活动的方式,将创造、感受与欣赏、表现、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模块有机地贯穿在了一起,使音乐变成活态的、动态的实践课程,彰显了其学科价值。体现了音乐教育哲学对教学实践的重要引领作用。[5]
3.在精神本质上是同一性
音乐与哲学,看似不相及,但在基础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却紧密相关。音乐是最贴近人的情感的艺术,而哲学是人类情感的概括化和普遍化。二者虽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和思维方式,但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形式,都深刻、优美地反映着客观世界这一对象。从此意义上说,二者在最根本的立场上是一致的。
在人类创造的诸多艺术形式中,音乐是与人类生命活动联系最紧密的一种。这不仅在于,音乐的核心要素节奏、和声和旋律,是生命与宇宙运动相统一的艺术表现,而且也在于,音乐是人的生命的自由和创造力的表现,是一种现实人性的自由表达。在某种意义上,它符合人类心理和生理结构的乐音律动,它萦绕着、浸透着人类的心灵,使人类返归于自我、返归于内心自由情感的宣泄。“乐无意,故含一切意”,这其中的“一切意”,当是环绕人类的生命和情感经验的音乐审美境界。音乐在所有的艺术中,最早被赋予宇宙和生命意识,使其成为人类哲学和美学思维的起点和根基。这是音乐的审美本质之所在,也使得人类哲学具有一种音乐精神。音乐的本质就是一种哲学、美学的感受、创造和接受。正因如此,马克思说,艺术、科学和哲学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但它们在精神本质上是同一的。基础音乐教育与音乐教育哲学交融共通,是教育实践的本质要求和至高境界。
4.基础音乐教育过程充满着丰富的辩证性
音乐作为“时间艺术”、“听觉艺术”、“表现艺术”、“动态艺术”、“表情艺术”,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哲学有着不解之缘。这是因为,基础音乐教育过程本身就充满着丰富的辩证性。音乐意象的塑造,是靠音乐要素的对立统一运动中完成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这些音乐要素,互相渗透、互相联结,不断变换。乐音 “此时”被肯定,又在“彼时” 消失而被否定,随生随灭,随灭随生,否定之否定,活跃的乐音始终处于稳定与不稳定的相对静止和绝对变动的矛盾状态之中。整首乐曲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这种丰富的辩证性,是音乐教育哲学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基础。古希腊时期的先哲柏拉图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渗入心灵的最深处”,因此能够成为“思想和哲学的导线”。[6]
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进步,多类型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对音乐教育的促进与发展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既有着共性特征,同时又有着各自的个性,其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表现美,教化人的心灵。而做为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明确自己的音乐观和音乐教育观。关注和探索音乐的价值,积极汲取优秀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成果,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了解二者异质而又互动的特殊性特点。是每一个音乐教育者不容忽视和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12.
[2] [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普伦蒂斯厅出版社,2003:10.2.
[3]崔学容.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J]中国音乐2008.2;第144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5]王耀华.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J]中国音乐教育2007.7
[6] 仁增旺姆. 多维音乐教育哲学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1.2
篇9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各个民族的相互交流、融合和发展,形成了我国各具特色、色彩斑斓和光辉灿烂的文化。音乐是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方式,体现着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文化特征。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应该继承、弘扬我国文化特征,以促进我国文化和教育发展的相得益彰。目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文化取向需要注重多样性、创新性和人本性等向度。
(一)传统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化。中国的音乐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上世纪80年代,河南贾湖发现了骨笛,这证明了中国音乐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以前。在这8000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智慧能干的中华儿女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无数先辈对音乐文化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并留下了不少让人佩服的音乐文化思想和成果。比如老子关于“大音希声”的哲理不仅对中国文化艺术影响深远,而且连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师梅纽因都常常把德文版《老子》带在身边,作为自己生活指南。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所赞颂的《韶》乐,体现了当时的齐鲁文化,即“心平气和”、“清明在躬”等。而我国古代的庄子则倡导淳朴和实在之美,他体现的是湘楚文化,如他对“咸池之乐”的赞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些人物和思想是我国深厚社会历史与传统音乐文化的例证之一。如何挖掘、继承和弘扬我国漫漫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传统音乐文化,是目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未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学校音乐教育往往是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固有的“知识宝藏”。结果是不少通过学校音乐教育的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有些音乐人连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名的或最有影响的一些音乐文化也不甚了解。著名音乐教育家黎英海先生曾经指出:“我们应该承认,在我们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至今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必须改变这种局面。”所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必须以继承、弘扬、创新我国传统文化为己任,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梳理和筛选,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积极的传统性音乐文化。这是我国音乐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文化弘扬的需要。
(二)多元性100多年来,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变革,我国音乐教育经历了巨大而具有历史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音乐教育文化建设受到了不少的波折,音乐教育中不论是教育方法还是教育观念,曾对文化的重视都显得不够,这也体现了我国音乐教育文化受到的损害。著名的音乐教育家管建华先生曾经指出:“中国的音乐教育观念及课程建设还没有完全走出20世纪上半叶殖民的阴影,也没有完全消除半殖民对中国部分音乐家在认识论和文化心灵上的浸染。”不可否认,我国的音乐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我国学校应该有足够信心和充分资源建构我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每个民族的音乐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光辉灿烂且特色各异的民族文化应该成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文化取向。而且,我国地域广阔,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在中华大地上相互交流、融合与相互促进,形成了我国和谐共生的多元性文化特征。因此,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文化取向的首要向度应该是多元性。事实上,学校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取向已经是国际社会的普遍选择,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早已是世界各国的文化取向。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多元文化的典型体现,其学校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取向非常突出。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国际音乐课程、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等在美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得到了设置,不少大学甚至将是否开设了多元文化音乐课程作为考查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如今的美国音乐教育中,多元性的文化特征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就属于比较主要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各有特色,但又相互交融混合,相映成辉,让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这片土地上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也促使其中小学音乐教育显得生机勃勃。我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着56个各具文化特色的民族,各个地域和各个民族以及各个时代的音乐文化交相辉映,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多元性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充足的资源。
(三)人文性人文,其实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辞海》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文艺复兴的角度看,人文则主要是重视人的文化。我们平常所讲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或人文思想等词汇中的“人文”,主要是指人类文化中那些先进的、优秀的或积极的文化。这些人文的核心应该是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是先进的规范,尤其是优秀的法律和制度规范。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应当体现人文性的文化取向。音乐在学校教育中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效应,音乐通过让人舒心的方式陶冶人的情操、感染人的灵魂、影响人的认知。当今世界,人文性已经成为诸多发达国家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比如,西欧强国德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将音乐教育的目标从重“艺术作品”转向了重“文化中的音乐”。而当今世界音乐文化的繁荣之地美国在音乐教育基础中所强调的六个方面也是将音乐作为文化来定位的。众所周知,音乐教育的对象是人。卡尔•奥尔夫指出,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的人文性首要的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在当今社会,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目的之一就是应为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音乐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曾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的育人特性决定了它的教育目标,那就是以人为本,培养有修养、讲道德、有创造力、个性特征明显的个人。中国讲教育的目的是“止于至善”。《礼记•大学》篇中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说得十分透彻,教育的目的不是止于知识、智慧,而是止于至善。所以教育包括音乐教育首先要重视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因为成人是成才的基础,而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康德语)。艺术教育本身应该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它对人的生命整体的尊重。优秀的音乐是人的高尚品德、美好心灵必需的营养剂,应当为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别是教学法应积极鼓励学生在自我探索和创造中学习音乐,这将能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文化取向的实现路径
为实现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文化取向的向度目标,我们需要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路径。毫无疑问,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文化取向的实现路径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路径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建立一支文化意识强烈的音乐教师队伍。有什么样的老师,才能有什么样的学生。很难想象缺乏文化意识或不具备文化素养的音乐老师能够培养出有文化素养的学生。建立有文化素养的学校音乐教师队伍,应当从音乐教师教育中开始做起,特别是职前也就是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做起。因为目前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这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高校音乐教师教育“更多的是注重专业技能课的训练,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艺术概论等方面的理论课的开设情况不尽如人意,同时这方面的师资也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甚至连许多高师音乐系(科)的老师自己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也知之甚少。”可见,具有文化素养的音乐师资培养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建立一支文化意识强烈、文化素养较高的音乐教师队伍,需要注重前述三个文化取向的向度,即培养出来的教师应当是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文化视野和具有人文情怀。其次,要编写一套文化味道浓郁的音乐教育配套教材。在这一系列的教材中,除了应该有专门的中国传统文化类、多元文化类教材和人文读本,如中国音乐文化史、民族音乐概论、多元文化音乐、音乐美学等,还应当在各类操作性音乐教材中贯穿、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在视唱练耳、钢琴、声乐、乐理、和声等教材中加入我国传统文化、人文修养及多元文化的要素。同时,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还可以广泛融入我国那些历史悠久且地域特色浓郁地方音乐特色文化和音乐资源。各地的民歌,比如四川自贡的盐工号子等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如北京的京剧、京韵大鼓、单弦,山西的梆子,内蒙古的长调、二人台,天津的时调,东北的吉剧、评剧、二人转,山东的琴书、吕剧,福州的闽剧,苏州的昆剧、评弹,江苏的江南丝竹,浙江的越剧,福建泉州的南音,安徽的凤阳花鼓,江苏的扬州花鼓,广东的粤剧,广西的文场,河南的坠子,四川的川剧、清音,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西的鼓乐、秦腔及各少数民族音乐等,都可以成为当地音乐教师教育教材体系的一部分。最后,要创造一个适宜于音乐文化发展的教育环境。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社会以及媒体、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因为音乐教育是一种非常注重技能训练的教育类别,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部分民众对学校音乐教育效果的评价带有功利性和世俗性。要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文化元素,就需要在全社会尽量营造一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多元文化和注重人文情怀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体,要对民众进行正面的引导和宣传,多播放、打造健康积极、优秀的音乐文化节目,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文化取向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三、结语
篇10
一、影响音乐教师教育的主要因素
宏观的教育政策是影响音乐教师教育的主要因素。正如有学者指出,“教育从来都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它必须服务于国家、民族的人才培养目的”[1],服务于社会文化的变革。教师教育受到的政策影响更为突出,因为它涉及更长远的人才培养问题。显然,音乐教师教育不能局限在纯艺术的窠臼中故步自封,相反,应当从国家教育政策改革的总体趋势中汲取自身发展的力量,透过教育变革,分析宏观的教育政策改革目标和原则,进而将政策主张转变为研究证据,用以支持音乐教师教育的发展。
教育政策的改革将产生新的教育标准、评价体系、课程要求和教学需要。以美国的教育政策改革为例,自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出台以来,对教育教学绩效的强调已经成为美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相应地,不同培养阶段的音乐教师教育也深受影响,具体体现在音乐教师资格认证、音乐课程标准改革以及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
在音乐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方面,美国学者结合2009年推行的“力争上游”(Race to Top)计划,分析相关政策对大学层次的音乐教师教育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以州为例,依据相应的联邦经费申请、州级认证规则改革等政策文本,探讨“音乐教师认证制度的相关政策有何变化?教师认证政策改革的理由是什么?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是谁?初级的政策目标包括什么?当前的政策变化对音乐教师教育产生哪些影响?”等问题。结果发现,新的政策既为音乐教师教育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例如,“降低了职前音乐教师候选人的多元化程度;取消了难以转换为量化评价结果的音乐教育活动和音乐教师教育;忽略了发展性的教师学习方法”[2]等。
也有研究者指出,由于美国《中小学教育法案》(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强调了音乐与艺术学科的核心地位,相应地,国家音乐教育标准也随之改变,体现出“逆向设计”的特点,即从鉴定学习成果出发,以获取期待的成绩为目标来设计教育蓝图。其中的核心要素包括:“支持学习者形成相应的哲学观和终身目标;强调艺术过程(创造、表演、回应)和过程要素;在设计表演标准和课程目标时,辨析基本观点和基础问题;建构评价的基础模式”等[3]。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挑选、分析和解释音乐作品,同时,在不破坏音乐学科专业特征的前提下开展跨学科的学习。这一系列要求都为音乐教师教育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教育政策改革对“绩效”的诉求,各州开始在音乐教师的职前教育项目中加入了与确保绩效有关的课程内容,包括评价类课程[4]。有研究者认为,将评价融入到音乐教师培训项目中,能够帮助教师意识到学习者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从而为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和学习活动做好准备[5]。
在政策的宏观导向下,许多学者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教师教育的核心宗旨上,试图探究提升音乐教师教育质量的决定性要素。
二、音乐教师教育的核心要旨
研究表明,教师教育的核心是“教师逐渐形成有效的、符合现实的专业身份认同感”[6]。建立适宜的专业认同感意味着教师有强烈的意愿来内化教育与专业经验,这不仅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直接有益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有效的专业身份认同应当与教师的工作性质、教师的自我概念相一致。
一般认为,音乐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与其“自我效能感、教学法和音乐技能、反思能力和反思策略、实际工作经验、知识的形成”[7]有关。其中,教学法和教学实践的作用备受关注,有研究表明,“与音乐专业教学相关的核心概念或工具性概念直接影响了音乐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的形成”[8]。也就是说,音乐教师对于“什么是或不是教学”、“专业的音乐教育者应当如何教学”等问题的客观认识,直接决定了他们在组织和反思音乐教学活动时的自信心,进而影响了他们对自己音乐教师专业身份的认同感。
那么,什么是适宜的音乐教师专业身份呢?是“希望获得专业发展的音乐教师更倾向于追求音乐素养的提升?还是更重视深入理解教学法的原则和人类普遍的音乐能力发展规律?”[9]换句话说,在“教师成为音乐家”与“音乐家成为教师”之间是否可以取得平衡?
事实上,这个问题揭示了目前音乐教师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倾向,正如有研究者将被试划分为“表演型音乐教师”和“教育型音乐教师”来进行观察比较一样,人们倾向于先将音乐教师的专业身份划分为泾渭分明的“音乐型”与“教育型”两类,之后再探讨二者融合的可能性。显然,只有既建构了复杂多元的音乐专业概念,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模式的音乐教育者,才更有可能形成兼具“音乐家”和“教育者”特点的专业身份认同感。
基于此,也有研究者提出,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形成创造性的身份认同[10],这就意味着应当将教师的任务与产生独特音乐创意的要求联系在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扮演好引导者、表演者、倾听者、指挥者、作曲者和即兴创作者的综合身份。我们在教师教育的基本途径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整合化的趋势。
三、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职前的教师教育与入职后的在职培训是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两条基本途径。在对音乐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深入思考下,这两种传统的教师教育途径也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
1. 职前教育:重视教育实践与教学技能
职前音乐教师教育研究的讨论要点在于:如何帮助音乐师范生为将来的教学实践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对此,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组普遍的原则:“师范生首先应当具备成功地演奏音乐的能力;其次,具备教学能力;第三,具备在学校教育背景下继续学习的能力”[11],其中,教学能力又涉及音乐教学法、表演与教学实践指导的综合运用、厘清教学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些原则指导下,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十分重视师范生的实习活动,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剖析和借鉴能力。例如,巴西的研究者在本土开展的“PIBID”项目支持下,设计了“观察―参与―干预”的课程循环,为师范生提供接触实际教学场景的机会,研究发现,“师范生在计划、反思、系统组织实践之后,变得更独立、更敏感,并且得到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12]。在关注实习活动的基础上,研究者们更深入地探究了师范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管理能力[13]、分析思考能力以及对有效教学的识别能力(讨论辨识教学技巧的教学是否有效,课程目标,师生行为,学习气氛,文化因素等)[14] ,依据现状,为教师教育提供发展的方向。
而为了解释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问题,研究者对当前音乐教师教育中“教学法”课程进行了反思,发现“我们在教法课中采用的方式可能培养或破坏师范生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信心”[15],这取决于课程是否能够有效贴近师范生的期待和偏好。研究者在调查、对比美国三所大学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后发现,师范生希望在教学法类课程中侧重“搜集音乐资源;和孩子们一起唱歌;将音乐与其他内容领域整合起来;音乐律动;音乐创造”等方面的支持,此外,他们也认为,课程设计―教学―反思的循环对于自己的专业发展而言十分重要;相反,音乐基础、音乐历史、钢琴演奏等方面的内容则被认为并不是最关键的[16]。
2. 在职培训:侧重普通教师的音乐素养
通常,在职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这种形式能够灵活地根据政策变化、现实需求为教师提供补充性的专业发展支持。目前,在职的音乐教师培训大多体现出“侧重于提升教师音乐素养”的特点。究其原因,大致包括以下两点:首先,在世界各地,音乐教育和艺术学科作为核心科目的地位正在逐渐得到确定与巩固,但是专职师资的短缺却令我们无法保证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音乐教育;其次,许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配置大多为“随班教师”与“专科教师”的组合,其中随班教师需要承担低年级所有科目的教学,包括音乐学科,但这类教师往往缺乏专业的音乐技能培训以及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自信心。因此,研究者认为,有必要融合过去对普通教师和专职教师的二元划分,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支持普通教师走上音乐化的道路。
要实现这个目的,关键就在于辨识普通教师在设计、区分和评价音乐活动时遭遇的困境,为他们提供音乐技能发展的支持。例如,有研究者尝试在学校内部建立“学习社群”开展校内培训,并选择以歌唱为切入点设置培训课程,综合地为教师提供“班级内的指导、合作教学、教学研讨以及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等支持。一项行动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为教师提供支持、资源、教育和培训,那么,他们就能够不再犹豫地开口歌唱,并且组织有效的音乐教学实践。其中丰富的行动反馈是非常有价值的”[17]。
更多的研究者通过开展工作坊、教学观摩等活动,对在职的普通教师进行非正式的音乐素养培训。例如,有研究者将“发展音乐观念、提供有助于能力提升的活动(如身体协调能力、注意力),在声音和律动中感受音乐模式”[18]设置为培训的主要目标,并依据“以游戏的方式开展音乐培训活动,包括音乐韵律练习等,令教师全身心沉浸到音乐的知识和美妙的音响之中;巩固、深化此前掌握的音乐知识,更好地掌握音乐教学和音乐理解技巧”,同时,进行发声技巧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培训,提升普通教师的音乐素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学工具。此外,常见的工作坊还包括音乐体验、身体律动和互动实践等活动。
显然,音乐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的关注点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出整合的趋势,正如有研究者精辟地指出,单靠课程结构的改革不可能带来有效的教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强调学科内容、教学知识和方法论三个方面,才能真正改变教师的教学习惯[19];同时,每一个普通教师作为个人应当在艺术方面获得有价值的成长,才能提供更好、更全面、更有效的学校艺术教育。这一点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与专职教师、校外机构的合作能够为整合艺术课程提供强大的动力、长期的支持、必要的资源和重要的指导。
与此同时,在音乐教育宏观发展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跨学科的综合艺术教育也逐渐成为教师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具体涉及师范生(普通教师)是否能够识别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效的音乐(艺术)教学实践;以及如何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渗透综合艺术教育的理念、方法、手段,支持音乐教师有条件、有可能胜任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视觉艺术在内的整体性艺术教育活动等。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研究者超越了对“音乐教师”的关注,进一步开始重视音乐教师教育者的培养问题,例如,探讨高等院校培养音乐教育博士生的课程。研究者认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博士生应当能够观察学生和课堂教学、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监管学生的教学经验,并且参与各种不同形式的与教师有关的活动,参与多种学术性活动”[20]。这样无论是职前或在职的音乐教师教育才不会流于孤立化、表面化,才能真正符合音乐教师职业标准的要求。也许,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教师教育者的培养问题是根本性的,具有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宝贵价值。
参考文献:
[1] José-Luis Aróstegui, Gabriel Rusinek. From Advocacy to Evidences: Transnational Policy Reforms and the Politics of Music Teacher Education[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 167.
[2] Daniel Hellman. Teacher Certification Policy Influences on Music Teacher Education[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 60.
[3] Glenn Nierman. Re-imaging the National Music Standards (USA): Implications for Preservice Music Teacher Educators[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 61.
[4] John Seybert. Preparing Music Teachers for the Age of Accountability: A Degree Program Content Analysis[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 272.
[5] Edward P. Asmus. Embedding Assessment Seamlessly Into Existing Music Teacher Training Courses[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 219.
[6] Julie Ballantyne. Supporting Identit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Early Years of Teaching. Initial Analysis of a Project from Australia[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 371.
[7] Cynthia Wagoner.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Exploring Music Teacher Identity Construction[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 371.
[8] M. Cecilia Jorquera, Javier Duque Gutierrez. Aiming at Improving Music Teachers’ Classroom Action by Reflecting 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Instructional Models[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 370.
[9] Judith Bond. A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Music Teachers in Europe[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 387-389.
[10] Clint Randles. Creative identity: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 389.
[11] Craig Resta.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A Discussion of Music Teacher Education in American Context[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60.
[12] Alessandra de Castro. The PIBID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Training[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46.
[13] Janet Wyvill. Did You Hear the One About…? Stories of Behavior Management Issues Faced by Post Graduate Pre-service Teachers[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34.
[14] Cecilia Wang, David Sogin. Preservice Teachers’ Observation of General Music Teaching in a Different Cultural Setting[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26.
[15] Alena Holmes, Sharri VanAlstine. Learning to Integrate Music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Beliefs, Attitudes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mindedness of Pre-service Elementary Classroom Teachers[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200.
[16] 同[15].
[17] Carol Timson. Examining th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Primary Teachers: An ‘In-School Programme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Using a Singing Based Music Curriculum[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66.
[18] Lia Pelizzon, Isabel Bonat Hirsch. Musicalization: a Proposal for Teacher Education[R]. in ISME 2014 World Conference Abatract. 2014(7):67.
- 上一篇:计算机专硕研究方向
- 下一篇:幼儿园语言教育核心经验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音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