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硕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03 18:0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专硕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专硕研究方向

篇1

【 关键词 】 网络检索;系统;java

1 引言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到自己需要的内容,网络搜索引擎为人们查找到需要的内容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半的网民对搜索引擎非常依赖,当查询不到相关内容时,会通过更换关键字重新进行搜索。人们对于网络搜索引擎的依赖性呈现出增强的趋势,已经成为网民上网的一种习惯。

2 需求分析

网络中的信息众多,根据用户的查询检出相关的文档,并分析评价其相关度,对其结果排序,将其结果反馈给用户。

2.1 功能性需求

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人们对于信息的搜索有了更高的个性化要求,在信息的搜索过程中,用户之间对于信息的需求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系统通过对用户的兴趣进行分析,从而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相关的数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网络检索系统采用个性化的搜索技术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检索的效率,同时还针对用户的行为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达到吸引用户使用的效果。

网络检索系统中检索器的主要功能有几种。

(1)短语搜索

通过对词语加引号的方式,形成短语以精确搜索。例如,“计算机高级游戏”与计算机高级游戏是不同的,对于计算机高级游戏来说,计算机、高级、游戏三个关键字是可以进行互换的,而加了引号的“计算机高级游戏”则作为一个单词进行查询,其顺序不能发生改变,这样就缩小了查询范围。

(2)近似搜索

在信息的查询搜集过程中,很多使用者无法将自己的真实意愿很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只能给出一些模糊的关键字,近似搜索以这些给出的关键字为中心,给出一些相近的、相似的词反馈给使用者进行搜索,以便于使用者不断地向目标信息靠近,最终达到搜索到相关的信息内容。

例如:在搜索“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过程中,在搜索结束后会得到相关的结果,另外还会给使用者一些近似的探索,列出与该关键词相关的搜索关键词,如“专硕与学硕的区别”、“专硕与学硕的学费区别”、“学术与专硕的区别”等,使用者就可以在提示的关键词基础上进一步的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关键词。

(3)二次查询

在信息的查询搜索过程中,很难达到一次就将需求的信息明确地标识出来,但是需求的信息很多都已经包含在搜索的结果当中,在搜索的结果里通过新的关键词进行再一次的搜索分类,可以使结果更加清晰明确,离真正需求的搜索结果更加接近。

2.2 排序需求

搜索结果出来之后,哪一个结果在前,哪一个在后,关系到用户找到需求结果的效率。当前,对于搜索结果进行排序,主要采用的理论基础是谷歌的页面排序原理,该原理累似于论文集的引用机制,哪个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在相关搜索过程中,该论文排列的名次越靠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pr(a) = (1-d) + d (pr(t1)/c (t1)+……+pr(tn) /c(tn))

(公式1)

在公式1中,网页1,2……n都与网站a相链接,其中系数为(0,1)之间的数字,一般为0.85。通过公式可以看出,链接a网站的网页越多,即n的值越大,a的级别越高;反之,a的级别低,n的值也越小。

在将结果反馈给用户时,其排序采用的方法是:优先考虑查询匹配的结果;其次对结果在网络中出现的权重和频率进行计算,优先排出最大值的网站;最后考虑用户的满意度,满意度高的排列靠前。

3 总体设计

3.1 系统架构

每一个软件系统要设计之前,都要首先分析其总体结构,即系统架构,当前,三层架构体系是在原来两层架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客户端和数据库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层,即组件层,这三层分别是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其中表示层主要是用户用于接受数据的返回,将信息展示在应用程序上;业务逻辑层是对数据层进行操作

,完成具体的问题;数据访问层是对数据进行处理操作,与数据库紧密相连。

3.2 系统模块

整个系统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分别是启动模块、管理模块和查询模块。在系统的启动模块里,有注册注销模块、xml预处理、选举模块、网络服务等组成;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登录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词库管理模块、资源缓存模块、服务器初始化模块、定期事件模块及资源缓存模块等;查询模块主要包括解析模块、过滤模块及错误检查模块。

系统模块有效地描述了网络检索系统的各个具体的功能,但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其主要的工作流程是:首先通过搜索器对索引器进行查找,对没有出现过的生词进行存词操作,将其存放索引文件之中,其次再利用检索器进行查找,送查找请求给搜索表单,将其结果进行格式化,使系统能够识别,最终找到相应的网页。具体如图2所示。

3.3 系统数据库

根据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模块和主要工作流程的分析,网络检索系统的数据库中就主要包括以下数据表:中文词表、英文词表、资源表、任务列表、完成任务列表、临时结果表、命中表、命名规则表等。其表间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4 结束语

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当前,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系统被极少一部分企业所掌握,使行业的发展处于垄断地位。本文所设计的网络检索系统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还比较弱小,但给出了整个功能结构框架,给软件开发人员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读者在此基础上,可以将自身所掌握的算法适当地应用到该系统中,使网络检索系统更加的强大。

参考文献

[1] 冯惠玲,王立清.信息检索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卢亮,张博文.搜索引擎原理、实践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9).

[3] 易爱平,廖祝华,张惠.基于 google 的个性化搜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第 164-165 页.

[4] 白丽君.基于内容和协作的信息过滤方法研究[j].情报学报,2005(6),第 304-308 页.

篇2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 江苏 无锡 214028)

摘要:机器人行业企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日趋壮大;机器人相关职位应运而生,人才需求出现缺口。五年制高职需充分把握时机,抢占新技术高地,及时有效地开发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为职校生创造更广阔的职业空间。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2-0034-04

作者简介:过磊(1980—),男,硕士,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讲师,机电专业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研究课题“五年制高职机器人技术应用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3254,主持人:过磊)

一、课程开发缘起

(一)技能大赛为指引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赛项始于2008年高职组,2011年后更名为机器人技术应用赛,2012年、2013年该赛事分别在广东顺德、安徽芜湖连续举行。2012年,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开始添设中职组,至此,该赛项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全面展开,在五年制高职院校中,1~3年级学生可报中职组,4~5年级学生可报高职组。高职组竞赛目标为引导职业院校关注行业在机器人技术应用(尤其是自主识别、自主决策技术)、智能输送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培养企业需要的机器人使用、维护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中职组目标为引导职业学校关注行业在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机器人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使用)的普及。

(二)人才需求为支撑

1.全国机器人相关职位调研

2013年7月,全国机器人相关职位共有1 630个,其中硕、博职位82个,本科职位758个,大专及以下职位790个,2013年7月大专及以下机器人相关职位地域分布如下页图1所示。统计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职位少于10个的归于其他(数据源于智联招聘)。按学历划分,职业院校毕业生胜任职位占总数的48.5%;按地域划分,机器人职位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广东、北京、辽宁等地,与这些地区的机器人产业规模相关。为增加可比性,将同期数控相关职位作为类比,数控职位共有2 789个,其中硕、博职位12个,本科职位305个,大专及以下职位2 472个,两者的比较如下页图2所示。对高职毕业生而言,职位绝对数量不如数控,约占1/3,但其发展空间巨大,深造机会更多。

2.“长三角”地区机器人相关职位调研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已有10个城市在2013年7月通过智联招聘征召机器人职位相关人员,其具体分布如下页图3所示,比重如下页图4所示。共有机器人职位274个,上海龙头地位突显,占总数的59.9%,排在其后的分别是苏州、南京、杭州和宁波,无锡和常州并列第6,各占总比重的2.2%。值得一提的是,昆山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人才需求明显,共出现18个职位,占苏州一半的比重。从职位绝对数量分析,无锡需求数量偏少,机器人企业分散,以研发、为主,对学历要求高,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但周边城市上海和苏州机器人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大专及以下人才需求明显。因此,五年制高职院校应尽快开设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的课程,随时关注机器人产业动态变化,积累经验、抢占高地,积极为专业开设提供条件。

二、职业职位分析

以“长三角”地区龙头城市上海的164个大专及以下机器人职位为样本,其职位类型细分如图5所示,比重排序依次为:销售类占19%、机械类占18%、电控类占17%、培训类占15%、制造类占14%、行政/服务类占8%。可见,机器人专业开发除机械、电控、制造等技术类课程外,还需营销、管理、培训、文秘等服务类课程,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开发相对简单,应以技术为主,比重占49%(机械、电控、制造三者相加)。

适合职校生的12个典型职位(不完全统计)如下页表1所示,包括职位名称和职位核心要求。职位要求分析表体现出需求集中在机器人安装、调试、使用、维护、销售、培训等方面,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机器人常识,安装、调试、维护能力,编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英语(日语)水平等。

三、课程开发流程

职业学校在技能大赛指引下,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调查研究,对新技术、新项目转化为新课程和新专业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在条件具备时,从企业真实职位出发,分析职位能力,分析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在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合作下,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再由教师设计学习情境,对典型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课程标准,并通过教学实施加以评价、改进。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如图6所示。

由此可见,职业分析需与教学分析相结合,旨在通过职位、工作过程分析,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形成学习领域。经专家、骨干、教师群体分析讨论,机器人技术应用学习领域集中在机器人常识、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上,并据此进入学习情境设计。

四、课程核心要素开发

(一)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机器人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传感技术、计算机控制等专业技能,成为能从事机器人安装、编程、调试、操作、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

课程基于项目式教学法,设计提炼5个典型项目,以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训练平台ZKRT-300为载体,介绍机器人技术应用知识。项目循序渐进,通过项目描述、目标、实施、评价、总结、拓展和巩固等形式,熟练掌握机器人技术应用。机器人技术应用学习情境项目设计如表2所示。

(三)课程评价

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评价按项目划分,每个项目结束后,师生共同完成项目评价表,评价方式分为自评、组评和师评,比重分别占40%、30%和30%,项目评价表如表3所示。

机器人竞赛逐年增加,机器人技术开始普及,机器人职位日益增多,对五年制高职而言,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的开发刻不容缓,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才会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空间。笔者通过对机器人技术的调研,提供了上述五年制高职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开发的典型案例,希望能为职业院校机器人教育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2013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应用技术项目(高职组)”规程[EB/OL].(2013-08-22).http://wenku.baidu.com/view/8c7c2de019e8b8f67d1cb903.html.

[2]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规程[EB/OL].(2013-08-22).http://wenku.baidu.com/view/6fc158ece009581b6bd9eb88.html.

篇3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课程教学 问题导向教学法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5.029

Graduates' Class Teach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Ability Training

LI Li, SHI Kechao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graduate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as object, analyzes the ability of classroom training deficiencies exist and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henomenon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target the problem-oriented teaching methods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ideas and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mechanical fault diagnosis," teach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blem-oriented teaching can train thinking ability,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help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s a graduate student effective method of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graduate; course teaching; problem-oriented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随着地方性高校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大力发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教育已成为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以三峡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为例,从2011年开始专硕招生,到2014年专硕人数已占到该学科研究生的50%以上,发展非常迅速。然而,由于受研究生培养规模的限制,专硕专业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仍保持基本一致,并采用合班上课,因此,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兼顾学术能力培养和应用能力培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2014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也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讨论稿)》,对加强课程学习在研究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①鉴于此,笔者根据长期从事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积累的经验,在客观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基础上,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法。该方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在不改变原有课程教学过程的条件下,只需对课程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即可开展,简单易行。该方法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课程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问题导向教学可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应用、科研等方面的能力。

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研究生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学习,二是科研训练。课程学习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体系开展,课程体系一般包含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专业课程开设的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研究解决本专业相关课题的能力,为研究生今后的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专业课程对研究生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本科课程,研究生专业课程具有更深、广、新、专等特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然而,当前我校绝大部分研究生专业课程还是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缺少针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和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导致课堂教学难以承担对学生能力培养任务。②归纳问题和主要原因如下。

1.1 教学方法单一,压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目前普遍采用的“一言堂”式讲授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和控制,只要把握自己授课内容即可。然而,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和实践经验,更希望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深入探讨一些专门问题及其意义。单纯讲授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机会,加之课堂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少,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理论实际相脱节,降低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从研究生视导反映问题看,研究生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或偏实践没有进行理论升华,或偏理论没有联系实际应用,导致学生无法从课程学习中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另外,许多专业课程理论缺乏前瞻性,授课内容大多比较陈旧,也是一种理论实际脱节的表现。在信息和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这种课堂教学必然使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应用能力也无法获得提高。

1.3 教学过程不足,制约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很多教师课堂教学讲授较多,把“教”的任务完成了,但不给学生布置思考题、练习、讨论题等课外学习内容,对学生“学”的任务没有要求,忽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显然教学过程不充分,也是不完整的。学生不通过一定量的课外学习消化课堂知识,不应用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科研能力是得不到培养的。

2 问题导向教学法设计

针对上述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改革方法,③④⑤⑥但多数方法需要对教学过程和环节进行较大改变,对长期形成授课习惯的专业课教师具有较大的挑战,很难适应我校目前情况。鉴于此,本文提出“问题导向教学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和优化,在最少改变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 教学法基本原理

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以教师提出问题为中心,学生搜集资料、处理和整理文献,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获取和应用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目的。问题导向教学法不是一般教学中简单的课堂提问,也不是例题、习题的讲解,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以问题为抓手,逐步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研究方法开展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法学习过程和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如果学生参与度一般,那么教学过程是“问题―探究―解决”; 如果学生参与度高,那么教学过程变为“问题―探究―解决―新问题”,并循环往复。由此可见,问题导向教学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生必须参与,课堂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教学重在让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这种方法具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作用。

2.2 设计与实施步骤

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教师需要强化问题意识,认真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把问题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问题导向教学可以遵从以下三个步骤开展。

(1)课前――设计问题。问题设计是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核心,合适的问题首先应该具有一定深度,涉及某一课程内容本质,同时还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去研究;其次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和多种手段;第三是问题的解答不唯一,但有最佳。因此,问题的设计阶段不仅要求教师对专业课程内容非常熟悉,还要求教师有一定教学经验,使课堂以问题为导向。

(2)课中――提出问题。问题提出是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应用问题导向教学带来的效果,教师既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引出问题,又要让问题思路伴随教学活动,并随时启发、鼓励和激发学生,创造探究问题的课堂氛围,让教学围绕着相关问题展开。

(3)课后――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是问题导向教学法的重点,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更多内容和扩展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课后作业掌握。因此,在课中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课后围绕问题查阅文献、开展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课堂发言、师生讨论等手段,陈述思路和观点,这个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巩固课程学习和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3 教学应用与实践

3.1 课程教学背景

随着机械设备向高精度、大型化和集成化发展,机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使机械故障诊断成为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了解获取机械信号的检测技术,掌握正确分析、识别和判断典型机械零部件运行状态的技能,并了解掌握故障诊断知识的更新及发展动向等。由于课程涉及诊断理论、检测技术、信号处理等较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内容,需要课程讲授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如果按传统讲授方法教学,很难在有限课时内系统全面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必须对课程知识进行整合优化,采用科学教学方法,同时对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才能完成课程教学,达到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3.2 教学改革应用

自2012年开始,机械故障诊断课程教学引入问题导向教学法,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步骤,针对每一章节内容设计、提出和解决问题,通过三轮教学实践,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以“绪论”和“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二章的课堂教学为例介绍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应用。

3.2.1 第一章,绪论

绪论内容包括机械故障诊断概念、机械故障诊断的内容、机械故障诊断的作用以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及趋势等,通过讲授给学生一个本课程的大致轮廓。然而,由于机械故障诊断是伴随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而诞生的一门交叉性课程,后续的理论和技术可能来源于机械动力学、机械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模式识别以及信号处理等不同学科,如果按部就班讲授,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头绪繁多,知识凌乱,而陷入某一方面知识理解而忽视其他方面知识学习。因此,必须在讲授课程时对内容进行优化设计,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抓住关键内容。

首先,设计问题为“如何理解机械故障诊断本质问题?”并将其作为绪论的副标题引起学生注意。然后讲授课程时采用大量图片和工程实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同内容不同应用提出问题的一些重要概念,启发学生思考故障诊断本质的一些术语,如故障的征兆、特征、识别等;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分析,指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观点说明问题,得到不同的合理解释,增强学生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最后,将这个问题布置给学生课后学习,要求学生在下次课堂上陈述自己的观点。通过问题导向教学法实践,发现课堂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学生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从学生陈述情况看,学生通过解决问题锻炼了思维、应用和科研方面的能力,有些学生还把自己归纳的本质问题进一步发展,提出新的问题,在后续学习中加以研究。

3.2.2 第三章,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本章内容包括机械故障诊断常用的振动诊断技术、油液分析技术、温度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其中每一种技术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都不同,教师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四次课,8学时)全面介绍这些技术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堂选择讲授振动诊断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更多技术则通过问题导向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章设计问题是“结合自己研究方向掌握一种故障诊断技术(指课堂未讲授过的)”。课堂教学在第一次课(2学时)后提出并布置给学生,教师讲授振动诊断技术过程中,有意识启发学生掌握故障诊断技术的关键问题,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学习其他技术;从第三次课开始就可以让学生将课后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分享和讨论,同学们通过对不同技术学习拓宽了知识范围,学习和应用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通过上面二个教学实例分析可知,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思维、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能力,增强课堂效果。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学生反映很好,有2名学生在学习课程后还将研究成果整理后公开发表了研究论文。

4 结论

针对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问题导向教学法,探讨了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通过在机械故障诊断课程教学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克服了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理论实际脱节和教学过程不足等问题。实践表明:在不改变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采用问题导向教学可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应用、科研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师生互动,是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方法。

注释

①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讨论稿).2014.11.

② 韩李涛,阳凡林,王瑞富.全日制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18:17-18.

③ 吴明作,杨喜田,赵勇,陈景玲,王谦.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堂教学方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7):50-51.

④ 郭琦,黄欢.研究生有效教学案例分析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59-61.

篇4

题。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现状,文章提出现阶段高职教师教育应实施分层次的教师教育体系,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的培养

标准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教育“双师型”教师

[作者简介]孙蓓雄(1965-),男,上海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

高职教育管理。(江苏无锡214153)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59-02

高职院校承担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经济社会发

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教育是教育链条上极其重要的

初始环节,只有造就一流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治学方面

的主导作用,才能达到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

养目标。教师教育实际就是对教育者本身实施的一项有计划、

有目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我国高职教育

需要的教师教育体系,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育工作现状

1.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现状。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以

前的中专校升格,其教师队伍来源及结构较为复杂。升格前的

教师大部为本科毕业或中专留校后续学历人员,只有极少数硕

士研究生,少数教师有中专高讲职称、大部分为中专讲师或其他

较低职称。升格初期,为了高职高专评估需要,各院校不得不从

其他大专院校、本科院校、企业大量引进高职称人员,这批人员

大多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有副教授、高工、注册会计师等高级职

称,由于受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习俗和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影

响,这批人员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式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及校园

文化建设影响巨大。青年教师多为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缺少

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高职院校升格初期,学院领导大多由

原中专校领导担任,近年学院领导层多从本科院校选调更替,新

老领导管理理念和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具有高职

高专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缺乏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师

教育的系统规划。

2.高职院校教师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第一,职前教育先

天不足。高职院校的教师一部分是由原大、中专学校转型,他们

专业基础较扎实,教学技能较熟练,但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

陈旧,对新技术、新知识了解不多。一部分是由社会引进或聘用

高学历、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或能工巧匠,这批人员

大多职称高、动手能力较强,有一技之长,但缺乏必要的、系统的

师范训练,教学态度、教学艺术等方面还比较欠缺,教学方法较

陈旧。一部分是对口专业的研究生和少量本科毕业生,这些青

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外语水平较高,能很快掌握适应现

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较弱。

第二,入职教育培训不够。高职教育的特定要求必须坚持

从社会引进和聘用高学历、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充实到高

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但由于这批教师原有的思维定式对高职

院校的建设影响巨大,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的理解

差异反而增加了入职教育的难度。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

化没能完全形成,环境育人的功能尚不具备,新教师入职教育的

说教成分可能更多。近年来,因评估工作需要,大部分高职院校

每年从新毕业生中大量引进新教师,大量的课时任务使得入职

教育就像开大会一样流于形式,也使得入职教育空洞无趣。

第三,入职后更新教育缺乏,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绝大多

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对本专业没有实践经验,严格来说还不能

算一名合格的高职专业教师。而这些教师由于不懂实践,对实

践教学也存在畏惧心理,所以更加剧了其偏重于理论教学的倾

向。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入职时也许还掌握着一定的新知识新技

术,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太快,几年后原掌握知识早已落后。国

内高职院校虽然也强调双师型,但目前大多双师为速成型,且人

才引进过分追求高学历、高职称,缺乏务实精神。特别是要求五

年以上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到高职任教的难度较大,目前采用

短期下企业锻炼也只能解决一部分教师有下企业的经历,实践

经验不足的问题还需通过与企业长期合作完成项目等途径。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建立分层次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针对高职院校教师不

同的知识结构、教育背景和职称系列等,笔者建议现阶段教师教

育应实施分层次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培训体系。对新入校的青年

教师主要进行入门期培养(助教阶段),强化其岗前培训。近年

来高职青年教师大都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学校引进教师也主要

从专业发展方向和个人业务水平考虑,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接

受过正规的教育专业训练,也没有研修过师范生必修的教育专

业课,现有的入门培养远远不够的,可对青年教师采取导师制,

实行岗前培训合格证等方式重点培养其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

教学技能。对工作五年获得中级职称的教师主要进行成才期培

养(讲师阶段),这个阶段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已逐步成熟,对

他们的激励机制应大于培训和培养,应重点鼓励青年教师向获

得更多成就方向发展。引导青年教师积极钻研业务,提高教学

质量。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科研活动,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通

过对教师实行严格考核,竞争上岗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

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聘任时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十

年以上已获高级职称的教师进行发展期培养(副教授阶段),这

个阶段教师的业务能力已成熟,具备了较深厚的教学功底,已形

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能将自己

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方法渗透到教育活动中,成为专业教学的

骨干。这时应按照教师个性发展的趋势,从学科带头人、教学名

师、管理人才、研究型教师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培养,使其能更

好地发挥才能,做出突出成绩。

2.制定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的培养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

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师资队伍建设与普通本科院校有较大

的不同,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

伍。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

中提出“双师素质”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二年以上相关岗

位工作经验加教师职称;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加本专业实际

工作的中级(或以上)的专业职称;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

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己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

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的目的就在于希望能够为“双师

型”教师的评定找到一种可操作、最基本的社会权威标准,但由

于这些内涵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将随着职业教育的发

展和变迁而不断深化和更新,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理解:一是

“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具备传授专业理论

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

“双师型”

力,不仅涉及文化知识素养水平,还要注重包括施教能力、组织

管理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优化。二是“双师型”教师应具

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具有与社会经济、技术更新

同步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的突出特色在于其显著的

“双师型”

实践能力,包括工艺能力、设计能力、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应具

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三是“双师型”教师具

有高尚的师德,不仅在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上具有感染力,还要

在人格塑造上也具有感召力。此种隐性知识对于学生的成长更

为重要。“双师型”教师应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的敬业精神,做到

用博爱之心待学生,用诚挚之心育后人。四是“双师型”必须具

备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应该熟悉和了解并精通专业

领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并通过言传身教,完成对学生完美

人格的塑造,为日后的择业、创业奠定基础,并具有指导学生择

业及创业的能力。

三、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的教师教育经验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是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其对教师教

育培养更有独到之处,国内学习者众,虽然我国现行的人事制度

无法实现新加坡的选人方式,同时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也远远

达不到让人羡慕的地步,但许多作法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是南洋理工引进教师时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毕业和高学

历,只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但强调五年以上直线专业对口工作

经验。要求教师既能从事项目开发,又有教学经验,是真正的

“双师型”教师。被聘用的人员,一般先签订两年的合同,经两年

考核后如不合格则不续聘,合格的则可签订续聘三年或长期聘

用合同。

二是“以师为本”的学院生存理念,强调只有依靠强大的师

资,才能构建学院生存的命脉,准确无误地把握学院前进的发展

方向。学校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其服务的对象是社会、企业和

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的好坏完全由师资队伍决定,师资队伍建设

是学校首要工作。

三是每年有

20%的教师不上课,专门承担企业项目开发,培

养教师的研发能力和新专业开设能力,鼓励教师自我提升。要

求教师必须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

5年以上,每位在编教师每

5年

必须回企业接受

3个月新技术培训。每年用于教师培训的费用

占工资总额的

6%左右,每年每个员工平均培训

200小时。提倡

终身学习与综合发展,甚至对

50岁以上的老师如果需要也会投

入资金进行培训提高。

四是新专业开设调研充分,充分展示其教学工厂理念,新专

业开设之前就确定了支撑专业的大工程项目,并确定该项目的

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专业专向培训的核心内容,强调大工程项目

一定要有企业投入资金购入项目所需要的实验设施与设备。小

项目是根据大工程项目技术、技能培训的需要安排的。小项目

的确立可由学院根据大项目的要求确定,其确定原则主要是为

学生提供完成宽基础培训与学期小型项目实施,如果一个专业

没有大工程项目支撑,就不能开设这个专业。

我国高职院校由于地域特征和不可复制性,使得高职院校

若想保持其独特性只能自己培养自己的专业教师,高职院校也

只有在青年教师教育培训和培养机制上下工夫,探索并建立一

套切实可行的教师教育体系,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才能

够达到有效配置和开发人力资源的目的。通过对高职教师在道

德觉悟上严格要求,在能力培养上宽严相济,结合社会实践上形

成合理准入和退出机制,倡导去一流企业挂职,使青年教师在学

历提升途径、能力提升途径、政治地位提升途径均有路可行,建

立一支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冀静平,郑鹏,王炳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完善教师教育体系[J].清华大

学教育研究,2005(S1).

[2]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

2002-04-06.

[3]许震,郑之左.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研究[J].江苏经贸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4]高芸,李杰,郭平原.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

育,2006(7).

[5]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

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4).

[6]杨金玲,张志.国内外“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与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

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S1).

[7]董桂玲,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新解[J].天津工程师

范学院学报,2005(2).

篇5

祝帅

亟待“正名”的书法专业教育

祝帅(北京大学研究员)

时至今日,有关书法是不是一个专业的质疑仍然会时常蹦出来。这里所说的书法专业,主要是指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包括书法教育的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等各个层级。我们的假设是,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书协一家独大的情形不同,在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书协的作用渐渐退回到了“普及”,其一度通过“国展”“兰亭奖”等建立起来的“提高”的职能,在21世纪以来逐渐被渐次兴起的各层次高等书法专业教育所取代。然而,书法专业教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本应建立起一个厚实的基础,但似乎它现在还并没有完全达到我们的期望。这里我先泛泛谈一些有可能展开深入思考的现象和话题,点到即止,作为抛砖引玉。

回溯历史,我国的书法本科教育起源于六十年代初的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起初潘天寿的想法是,书法在中国的传承不能中断,每年哪怕只招收几个人,但要让这个传统传下去。于是,第一届书法专业本科生在浙江美院应运而生。可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好景不长。我国第一届书法专业的研究生招生则要到了1979年,还是在浙江美院。这一届研究生无论是导师阵容还是学生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美术院校虽然有博士点,但长期以来,博士招生仅限于美术史论类专业,书法这样的艺术实践类专业最高学位就是硕士。书法专业开始招博士,还是1993年欧阳中石在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开始的。1998年,欧阳中石开始在首都师范大学招收书法博士后研究人员。至此,书法专业教育的体系完全建立了起来。在某种意义上,书法专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创举。在世界高校范围内,书法学科的设置更可谓独此一家。因此,书法教育从不必担心“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反而是国外的汉学家研究书法的著作还要回到中国来找市场。在高校愈来愈以英文“SCI”论文和国际同行评议为评价导向的今天,书法专业更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对抗国际化的一个特例。

然而,几乎是从一诞生开始,书法专业教育就始终围绕着争议。六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建立应该说与潘天寿的个人坚持是分不开的,同时期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就没有开出这样的先例。这种情况一直影响到后来的书法专业硕士招生,除了浙江美术学院,当时培养书法专业人才的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都没有专门的书法师资,而是书法、绘画、篆刻一起教。至于博士教育就更需要正名了。圈内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最早在国内招收书法博士的欧阳中石教授找到启功先生,邀请后者与他一起带书法博士。据说启先生给欧阳教授的回复是:“什么是博士水平的字?什么是硕士水平的字?你能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我就和你一起带。”当然欧阳教授无言以对,启先生自然也没有指导过“书法博士”。笔者寓京多年,终究无缘拜见启先生,而欧阳教授虽有一面之缘,但此事自然也无法向当事人求证。不过,熟悉启先生的人都知道,这桩公案颇符合启先生一贯的观点和神采,应该八九不离十。

到今天,围绕着书法教育,争论仍然没有平息的迹象。还有很多学校围绕着是否该上书法教育而喋喋不休。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而且支持者、反对者各自都有自己的道理,各自都坚持自己的主张。就本科教育而言,应该是争议最大的。原因是,尽管书法专业本科教育已经是既成的事实,但学科目录上至今没有书法专业的字样。时至今日,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美术学也已成为一级学科,但一级学科中并没有“书法学”,而美术学一级学科下面又迟迟没有设置二级学科。既然名不正,自然言不顺,至于各高校管理者关心的就业问题,自然也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在北京有上百所高校,几乎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其中设立书法本科专业的只有中央美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4、5所而已。显然这与全国上百所学校设置书法本科教育的现象极不相称。反正我们能够看得到的现象是,很多开设书法专业教育的学校,往往校领导都是“书法迷”。校领导爱书法,对于书法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对于学科设置而言究竟是否是件好事,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研究生教育就更泛滥了。北京只有4、5所大学有书法本科专业,但以各种名目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的却难以统计。原因是,书法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不一定在美术学的名目下,很多文学、史学、考古学、设计学等相关专业都可以招收书法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甚至各招生单位可以自主设置学科授权点。于是全国范围内,各种名目的书法硕士应运而生,有依托于地理学硕士点的“书法地理学”,有依托于管理学硕士点的“书法艺术管理”,有依托于心理学硕士点的“书法心理学”,还有依托于传播学的“书法国际传播”……不一而足。招生的名目又分为“科硕(学硕,三年制)”和“艺硕(专硕,两年制)”。还有各种科研院所,没有本科教育,却可以大量招收硕士研究生。笔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给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时发现,该院有的导师指导的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竟多达数十人。书法博士的招生数量虽然远少于硕士,但上述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其实在今天,启先生问欧阳教授的那个问题,仍然没有获得很好的解答。我们并不能够通过量化或者质化的任何一种手段,清晰地分辨出哪些人受到了专业的书法教育,哪些人没有受到专业的书法教育。如果是以中国书协的“国展”作为一种衡量标准的话,很多书法专业的博士也入选不了“国展”,反而很多“国展”“兰亭奖”获金奖的选手并非出身于书法专业――他们很可能大学都没有上过,谈何“书法专业”?可是,如果说书法博士的水平不体现在创作,而体现在研究方面,那所谓“实践类”“理论类”博士的区分和不同考察方式(前者除毕业论文外还需要毕业创作)又是如何呢?很多书法专业的师资,自己就不是书法专业出身,有国专业转来的,还有研究埃及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至于书法博士,没有念过本科或者硕士阶段,或者本科或硕士阶段学习的是无线电通信工程、计算机等根本和艺术无关的其他专业的,更是数不胜数。为什么一个工科背景的人可以轻易转入书法专业博士学习,却很难转入美术学其他专业?反之,如果一个人本科学习的是书法专业,却很难考上无线电通信工程或者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

恐怕这一切的根源都要从书法本科教育说起。书法本科招生属于美术类,但却和“美术学”专业一样,是仅有的两种不需要通过各省“联考”的美术类,也是唯一的一种不需要通过绘画基础测试的美术实践类专业。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书法、美术学等专业本身门槛设置过低,以至于很容易让一些“文改艺”或者其他专业的考生钻了空子,即不需要按照这门专业的特点特别备考,仅需根据自己以往习字的经历就可以轻易考取。在美术院校中,书法专业也很像一些另类:既不是美术学这样理论类的专业,又不用画画。2001年前后,中央美院曾经进行过本科实践类不分专业的改革,即统一设立“基础部”,一年级学习素描色彩等造型艺术共同的基础课,二年级才分入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等不同专业。可是仅仅由于书法专业的存在,就使得这场改革不到一年就以失败告终。

笔者曾听一位书法专业的博士生导师谈起自己招收博士生的被迫与无奈:如果其他学校都开始招收书法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了,自己的学校还坚持不招书法博士的话,那么许多优秀的生源就会流失。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在80年代,我国书法教育最高学位只到硕士的话,那时候硕士的含金量要远远高于今天的硕士甚至部分院校的博士。可现在大家都招到博士了,为了和硕士拉开距离,自然要降低硕士的培养标准。至于本科教育的标准,更是要“水降船低”。而博士招生的英语门槛又使得很多书法真正有水准的人考不上书法专业,所以笔者早就指出,在美术院校普遍流传的“博士不如硕士,硕士不如本科”的段子,到了书法和美术史这两个专业这里恐怕要改写,即本科水平并不突出,博士水平很可能也高不到哪儿去。――这里说的只是一般的情况,而不包括一些天才的个案。毕竟,专业教育的经历不能直接等同于一个人的专业水准。

当然,书法专业教育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笔者的看法是,当今书法教育蓬勃发展,但当代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却并没有与专业教育的“”同步发展,其原因在于,如果没有书法教育的推波助澜,这些年来的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很可能将更差。因此,笔者认为书法专业教育还是有成绩的,只是这种成绩还很不够,“专业”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专业”水准人才的成材率太低。专业不等于职业,专业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书法专业教育需要重新设置门槛,调整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而对于一部分优秀的人才和一些优秀的学校,要保留它们不参与、不介入书法教育的权利。在未来,很可能一流的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人才梯队是这样构成的:他们不一定是书法专业教育出身,但一定有靠近书法的相关专业,如文学、史学、艺术学的博士学位;他们不一定专门从事职业的书法研究和书法教育,但能够拿出一流的书法研究成果,与职业的书法人士相对话。那时,“专业”将回归它的本义:专业是一种价值判断,而职业则仅仅代表一种经历,仅此而已。

高校也是如此。要允许甚至鼓励一些一流高校不设置书法类专业,甚至不聘请专门的书法教师。不设书法专业,不代表一所一流大学没有一流的书法品味和书法研究能力。没有专业的书法教师,也不必然意味着一所学校的书法品位就很低下。笔者所在的北京大学多年来就没有赶书法教育的时髦。至今没有一位书法专业的师资,笔者本人在北大除了开设书法讲座外,也不任教专门的书法课程,但这并不妨碍北大在书法研究和创作方面的学术地位。北京大学老一辈的书法研究者,从马衡、刘季平到沈尹默,没有一个人是书法专业而没有其他专业作为支撑的。而且笔者认为,以北大为代表的综合大学,还是不设置艺术类专业好。毕竟术业有专攻。所谓双一流,指的是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学科相配合。C合大学盲目设置书法专业,欲与具有多年学术传统的专门美术学院相抗衡是不明智的。不能说一流的北京大学,配上的却是三流的书法师资、二流的书法专业。若是将来没准哪一天,北大设了专门的书法教师甚至书法专业,北京大学在书法界反而不会像今天这样受人尊重了吧?

其实,关于高校与书法的亲密接触这个话题,很多关键的问题取决于学校领导。一所学校可以不设书法甚至艺术实践类专业,但学校领导一定要有艺术的常识甚至高水平的艺术鉴赏力,要接触包括书法界在内的艺术界的顶尖艺术家。高校领导不仅要等人上门,只关注那些来到学校办展览的艺术家,还要走出去,了解整个书法界、艺术界发展的总体水平。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在不设书法专业的学校中滋生:即一些二三流水准的艺术家(还不限于书法家),看准这些高校享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却又没有懂行的领导的这一漏洞,以各种名义打入高校内部,与对艺术缺乏专业鉴赏力的高校领导打得火热,或者高调以专业人才的名义引进高校担任教授,或者设立各种名为“研究院”实为个人在高校名利双收的平台的机构,利用高校“不懂行”的漏洞为自己谋利。这种现象在目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得不令人忧心。

书法教育:零星回顾与断想

杨频(故宫博物院馆员)

谈到书法教育,首先容易想到的,是一些个人化的所见所感。

前段时间到成都,跟侯开嘉老师做了一个访谈。侯老师回忆了自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学习书法的艰辛经历。当时是中学阶段,两位曾做过中学校长的恩师发现了他的潜质,倾力加以培养,不但没有课酬的观念,周末还吃住在老师家,临帖指导,视同己出。由于时代氛围的限制和身份的敏感,两位老师对于传统诗文书印方面的传授,都非常谨慎低调,生怕给难得的学书苗子招来麻烦。但运动并没有放过这样的前辈先生,他们受尽折磨摧残,最后自杀或病死,让人感慨不已。

那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书法能够成为专门招生的学科,并且培养出大批专业化的人才。

感慨之余,我也觉得传统艺术与时代大势,乃至国族命运之间,有着某种玄奥难言的关系。什么样的时代,会在大众精神层面也需要书法?需要的是什么面孔的书法?什么样的书法教育又是好的教育?又怎样才算的上是好的教育者?

这些简单的问题,并不容易回答。

面对书法教育这样一个内容庞杂的领域,笼统言说,容易含混和无效。如作简单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或者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当代书法教育的五重后果

刘德龙(常州大学副教授)

近年来,书法教育发展迅猛。书法成为艺考中越来越热门的专业,开设书法专业的高校也越已达120多所,迅速建立起了书法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整套完整的高等教育学制,客观上提升了当代书法创作、研究、教学的专业水准。书法热提升书法教育水准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总的来说,书法教育应该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引导学习者习得书法知识、历史、技能、审美、创作表达等能力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书法认知就有什么样的书法教育。书法教育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我想除了高等教育体制自身无可避免的弊病之外,对书法本体认知不够清晰才是核心原因。

第一,西式教育体系抽离了中国书法的文化核心。

近代以来,在科学精神的鼓舞下,教育文化全面向西方学习,寄望以此来改造甚至拯救中国传统文化。但事与愿违,“自近代以来,西方学问和知识体系以不可遏止之势取代中国的学问和知识体系,国学式微,只留下痕迹于中国历史文献的研究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之中。”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了不少问题,甚至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灵魂丧失殆尽。

相反,最近二三十年以来西方汉学兴盛,出现了一批研究中国书画的大家,如:高居翰、柯律格、雷德侯、苏立文以及海外华人方闻、白谦慎、徐小虎等人。他从西方文化视角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艺术的窗户,对中国本土艺术研究者颇有启发。但是从艺术实践层面来看,他们的认识和结论离开我们的艺术感知颇有一段距离,就是我们常说的“隔”,这样的“隔靴挠痒”挠不到痒处,却带来了不少困惑与摇摆。

实际上,中西方思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诸如:整体性与分析性,意象性与实证性,直觉性与逻辑性,模糊性与精确性,求同性与求异性……这些不同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体现在中国传统艺术上便是其独特之处。文化传承者如不对两者差异性保持警惕,文化发展就必然走上虚无彷徨之路。

比如:“天人合一”便是整体性思维感知世界的方式,对传统书法和绘画的影响巨大,强调身心合一,神形合一,心手双畅,物我两忘。而分析性思维则将整体进行拆分逐一研究分析,下文所讨论的“书法精细化训练”和“书法形式构成分析”均是沿用此思路,当然西方当分科之学走不下去的时候又衍生出了“模糊数学”理论试图将细分之后的局部再整合起来,而在当前学院书法教学中却没有什么办法把进入微观的训练拉回整体思考的创作之中,只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全看各自的悟性与机缘了。

再如:意象性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蔡邕在《笔论》中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谈到点划的特征时说“‘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意象性以“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为特点,充满着浪漫和奇特的想象,也为书家追求个性书风留下充裕的想象空间和诸多可能。若将其以“对象性”、“实证性”的思维将书论中的意象与客观对象一一对应,那么书法将失去表现的可能。

总的来看,以西方思维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是“中医西医化”、“国画素描化”、“书法空壳化”……共同的特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被抽离之后徒具形式的空壳。书法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墙已大部分倒塌,书法自然也逃脱不了被西化、图像化、空壳化的命运。

第二,书法精细化训练模式消解了书法意蕴的丰富性。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在潘天寿、沙孟海、陆维钊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下开创了高等书法专业教育,及至八十年代逐渐成熟,在总结前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书法训练教学法。

1989年陈振濂出版了《书法教育学》,又陆续推出《大学书法教材集成》系列书籍。据1990年《陈振濂书法教学法――大学书法本科实践课程设置与训练程序》一文的介绍,陈振濂将教学设置分为五个单元:准确的临摹、分析的临摹、印象的临摹,从临摹到创作,创作。

这种教学法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关注书法用笔、动作、点划、行气、墨色、形式等视觉问题,从握笔、毛笔的运行动作、点划的立体感、线质到线条的方向,单字与单元字块图形的归纳,再到行间距与行轴线的体会与理解等等细节提取出来进行单项训练。

但是,模式化的点划限制了个性风格的突破,整齐划一的精细化训练催化了当前书风面目的雷同,当前行、草书法风格过于趋同,就是源于取法及训练方法过于一致,像“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同时,仅仅关注于视觉可感的字结构与章法等外在形式,将经典作品从其独有历史文化语境和个性化情感表达中抽离出来,忽视字体演变的独特阶段,漠视作者丰沛的情感,抽离书法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如此一来,纸面上的形式、节奏等视觉效果是第一位的,书写内容已经不重要了,文化意蕴丰富的书法变成了纯粹的视觉表达。

第三,书法形式构成分析导致了对实践感知分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美学热”,书法美学的讨论一度甚嚣尘上。沃尔夫林从视觉符号、视觉方式与艺术风格演变的关系出发提出形式分析的方法,成为二十世纪艺术史研究最重要的成果。将形式分析的方法转借到对书法上,使诸多原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细微局部,似乎瞬间就变成为可以感知、度量、对比的空间实在,所以一经提出便成为书法教学、研究、欣赏等活动中的王牌工具,颇有一统江山的味道。

书法形式构成分析多采用参考线,几何形,箭头等的方式提示观者注意书法中的字空间,行空间以及章法的空间布白关系,对比书法线条组成的图与底之间的关系,增强对抽象空间的敏感度,特别是线条缠绕的黑白对比与大小跌宕的节奏关系能更清晰的表现出来。书法形式构成分析在教学中能够帮助学习者以多种方法体会书法的视觉呈现,理解点划的细微变化、结体空间分布、行气以及章法布白等问题,相对之前的意会式理解更容易体会书法的空间分布,已被广泛接受而成为普遍的书法形式分析法。

书法形式构成分析成为当前书法教学深入“读帖”的主要方式,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长期依赖此单一方式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书法创作风格表现的单调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作用。艺术创作关注心灵,是以人为中心的创造活动,书法创作也不例外,书法形式构成将书法领会性欣赏中对“人”的关注转到对“物”的分析,舍弃了书写过程中的“时间”因素,只对书写结果的“空间”呈现进行几何及数理比例分析,舍弃了书法背后的文化和书写者的情感因素,同时这种事后分析又与书写过程中书者的感受相分离。曾见到有人用红线将王羲之手札上下文字的几何空间关系,做了错综复杂的示意标注,密密麻麻的红线箭头,几何形,看的头晕。真不知道这些细致入微的对比解说除了束缚学习者的手脚和思维之外,还真能对其自由书写和创作时有指导作用吗?况且由于风格而导致的结体、线条、空间的差异,每个人的书写的动力形式和结构都是大相径庭的。

为了体现形式构成分析中的那种起伏变化,便采用反复设计的方式制作“小异大同”风格的书法作品,使书法丧失了自然书写和情感表达,视觉因素成了书法唯一关心的东西,甚至写什么内容都无所谓,重要的是那一堆线条组成的独具形式美感的视觉呈现,如此一来,书法的空壳化愈加明显,果真成了西方视野下的“抽象艺术”了。

第四,重知R、轻情感的教学模式,加速了书法空壳化倾向。

沙孟海曾在《与刘江书》中提出书法家要有一门学问作为支撑,这是极有见地的思想。仅仅“写”是不能作为书法家的唯一专业的,书法必须借助有深度的文化研究来支撑书写,艺术之所以能打动人,除了高超技巧之外还有对生命的理解,对人情练达的观察和体悟,启功、沙孟海、陆维钊、林散之等老一辈书法家在此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沈鹏曾说:“‘书法家’的文,有其独立于书法之外的一面,也直接关系到书法作品的气息。书法家的人文素养,既是知识积累,也是一种精神境界、精神状态在书写中的直接流露。从事各类艺术都要‘博学’,而书法家的博学有书法家所要求的特殊性,直至渗透到数不清的‘一画’之中,深藏在‘一波三折’之中。”教学中常将传统文化修养等同于文化知识的,修养是深入骨髓的文化存在,是活泼泼的人生体验,知识是干巴巴的记忆,将知识转化为文化才是关键。

文化是对高格调、高品味心性的引导,使之远离庸常思维模式和低俗审美取向。我们平日里也能见到一些开口就“之乎者也”的“书法文化学者”,但一看他们的书法便大倒胃口――恶俗。我们熟知的某书画“名家”张口就背诵《离骚》,登央视大谈哲学、玄学,一副“国学大师”的模样,但仍然掩盖不了其单一、呆板,俗不可耐的书画风格。我们知道视觉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表达方式,文史哲知识不能直接转化成书法的品味,书法需要依托于文史哲的精神内涵之上,但不能等同,况且在网络时代培养一个会“行走的书橱”是毫无意义的。将看不见的文化转化为书法中可见的书卷气、文气是至关重要的。文化和审美是靠多样化的熏陶和体悟,不是几门文史专业课就能解决的。

第五,开放性与包容性不够,限制了学院书法实验的可能。

现代教育以营造多元文化学习环境为特征,当代学院书法是在西方学科分科视野下的教育模式,吸收了当代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艺术史研究的相关成果,呈现中西复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学院书法教育总体上仍然是“以古为徒”的思路,由于抽离了蕴含其间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导致书法徒具视觉形式的情况越来越明显,虽然书法作品表面上呈现一些“现代”的影子,但由于课程设置几乎全部都是面向经典,以承继为主,再加上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尝试的创新氛围不够,书法专业学生的视觉艺术视野不够宽阔,能够以新思维新的书写方式和表达方式尝试的人数较少。

书法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门类,虽然我们一直试图避免书法过于视觉化的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思考书法。高校从课程设置上要保证学生一定量的中西方艺术史、设计史、特别是现当代艺术观念及创作方法等当代视野的综合性课程,让学生明白书法是个开放的艺术系统,鼓励他们在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当代艺术的创作,将书法形态由传统向当代形态的转变,进行多媒材多空间的实验。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有极少数教师自己也在做书法的现当代艺术实验,却罕有在书法专业教学上进行此方向尝试的。同时我们也常看到各高校设计专业和实验艺术专业的学生从传统书法资源中汲取元素进行现当代艺术创作的,其作品往往更具艺术性和实验性,这说明在当前书法专业开设现当代艺术拓展和实验课程面临着知识、观念、技能的困难,需要做更多的铺垫与准备。学院的这种情况与当前的书法界极少有进行实验性尝试的现实也是相吻合的,同样说明书法从业者需要更多的关注现当代艺术理论与方法,进行更多的实验性尝试,避免陷入技术性抄写的工艺美术层面,让书法真正成为文化表达与艺术创作。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所有书法专业的学生都要去做当代艺术,任何事情都有左中右,针对于当前学院书法教育过于保守的现状,多增加一些实验性课程未尝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