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利与弊范文

时间:2024-01-03 18:0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的利与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教学的利与弊

篇1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继医学基础教育后,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充实专业知识、培养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医学教育,是院校教育过渡到继续医学教育的桥梁。我国目前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对初级临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种培训制度,是毕业后医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环节。通过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全面临床能力的临床医师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目前实行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内容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培训、临床实践培训和理论培训,一般五年为一个周期,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2~3年),培训对象参加本学科及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训练,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基本诊断、治疗技术以及相关专业技能,同时学习有关医学理论和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成为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住院医师;第二阶段(2~3年),为专业定向培训,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定向培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学科临床专科工作的各种技能,能担负住院总医师工作,达到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规定的主治医师的基本要求。

(二)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我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处于探索阶段,它是对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医师进行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种培训制度,是培养合格全科住院医师的重要途径。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造就一支具备全科医学思维能力和诊疗策略,在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中发挥技术骨干作用,能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生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主力军。培训内容主要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培训、业务培训和全科医学理论等培训,一般四年为一个周期,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个月)为理论学习;第二阶段(33个月)为医院轮转:第三阶段(12个月)为社区实践。通过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规定的全科医学专业主治医师的基本要求。

二、毕业后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积累了经验,但由于毕业后医学教育起步较晚,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培训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制度尚不完善

由于对医学教育这一特殊的、必要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各地区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没能按照各专业学科人才的实际需要,确定统一的人才培训标准和培训内容。由于培训体制的影响,缺少行业的权威性认定,评估机制不完善,导致培训质量不统一的问题比较严重。在人事制度上,虽然设置了全科医师系列职称,但没有具体的细则,使全科医师队伍不稳定。

(二)培训对象概念模糊

由于我国医疗体制的缘故,各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医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后进入各级医院,在选择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和全科住院医师培训时还存在着盲目性。例如,一些以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模式为主的医疗卫生单位的住院医师,也进入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他们没有机会接受全面的、符合二级学科要求的住院医师训练,引起住院医师培训流于形式。

(三)实践环节不扎实

毕业后医学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强调临床能力培养的培训,部分毕业生分配到基层医院后,没有机会接受严格正规的住院医师培训。例如,毕业生分配到专科医院,无法接受全面的、符合二级学科要求的临床相关科室轮转培训,从事全科医疗的住院医师由于本单位人员不足,医疗工作无法脱身,难有机会到上级医疗单位进行临床实践培训;另一方面,虽然卫生部制订了临床基地管理办法,但对基地的管理、评估没有制度化地进行,临床基地、社区实践基地管理不规范,带教指导医师缺少严格规范的培训也影响实践培训的质量。

(四)培训经费问题

毕业后医学教育均在本专科毕业生进入单位的最初4~5年里进行,一般医疗单位没有专项经费,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卫生院,经济压力更大,而政府又难以提供全部的培训经费。经费难以落实,给毕业后医学教育带来很大的阻力,特别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许多内容需要到综合性医院进行临床培训,更是矛盾的焦点。

三、发展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

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中,法制和行政手段是核心,对毕业后医学教育运行起着制约和导向作用,具有强制和约束力量。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要运用法制和行政手段,以保证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实施;同时,加强对培训的过程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使培训的每个环节达到预期的效果。毕业后医学教育应该与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相结合,实行培训、考核和使用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明确界定培训对象,营造教育支持环境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参加毕业后医学教育是每个住院医师应有的权利,也是必须经过的教育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分别是对从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住院医师和从事其他临床二级学科住院医师的培训,根据所从事的二级学科不同,分别进行严格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其他二级学科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此同时,必须建立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外部支持环境,例如,要建立全科医师专业设置和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的具体条例,使进入不同培训的住院医师有奋斗目标,可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三)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科学研究,寻找适合我国医疗模式的毕业后医学教育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及相关学科整合的综合教育,因此发展毕业后医学教育必须根据医学教育规律,结合我国现行医疗服务模式,加强科学调研,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模式。高等医学院校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毕业后医学教育不仅在医疗实践方面,而且在理论方面都需要进行研究,通过学术研究,才能促进毕业后医学教育发展,同时,要围绕培训标准的制定、相关政策、培训基地的标准与认定、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等内容进行研究,为制定政策、计划和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发展毕业后医学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按照专兼职结合,以兼职为主的原则,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要发挥高等医学院校在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导作用,同时对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社区全科医师实习基地的带教指导老师进行统一培训。使他们熟悉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严格要求培训对象,完成培养计划。

(五)增加投入,保证经费

篇2

本文就成都小学教育改革的具体做法,分析改革的利与弊。并将成都与乐山相比,通过走访调查乐山教育现状,分析在乐山实施教育改革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探讨今后实施教改的方向和措施。

关键词

小学;教育理念;西部教育;改革;争论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健康人格的现代人,然而,中国千百年来的应试教育,重智力开发轻身体健康,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如同用模具塑造各种标准样式的人。近年来,“素质教育、教育改革”轰轰烈烈地兴起,笔者以小升初招生考试的改革为例,探讨乐山教育改革实施情况及其利弊。

1争议中的成都小学教育改革

为了选择优质的生源,2016年部分学校小升初考试实施了不同形式的选拔方式:笔试环节——测试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面试环节——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综合素质;体验测试——考查身体素质;心理测试——考查家庭教育、人格发展、行为习惯;云课堂——考查学科知识。出于不同的考查目的,侧重考查的方面不同。

(1)学校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也注重了解家庭教育状况。比如,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不仅考查语文方面阅读理解或写作能力;也考查家庭教育方面,会问孩子是否会做家务,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孝心。而在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则要求提供一张全家福照片,借此了解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2)成实嘉西师则采取了保守加创新的方式考查学生。在语文方面注重阅读,会问能否说出最近在看的书;涉及到学生自己的见解时,会问读书感想、自己的观点、看法和疑惑等等。这重在考查孩子日常积累,考查理解力,分析力和表达力。在数学方面,现场解题,解决多几何题,并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这重在考查孩子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正确性。

(3)还有学校为了考查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提出朋友闹矛盾了,你该怎么办?老师上课出现明显错误,你会怎么办?小明因为奶奶是马路清洁员而被同学嘲笑,小明非常伤心,你该怎么劝劝他等一系列的问题,专注考查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4)为考查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程度,某些学校提出如何看待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看待手机进校园的事,对丝绸之路有什么看法和见解。还有学校则要求学生以外国友好同学的接待员身份,围绕“游遍成都”、“吃在成都”等主题,模拟导游推荐成都名胜古迹、介绍诸葛亮的逸闻趣事、赏析杜甫的诗作等等,以此考查同学们的文化积累、策划能力和实践能力。综上所述,成都小升初考查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反应能力、行为举止、家庭教育、学习习惯等各方面的内容。题目涉及历史、地理、建筑、风俗、典故、智商、情商等多方面、大范围的考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进而择出优质生源。

2成都市小学教育改革的利与弊

在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呼喊声中,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率先做出表率,开始了小升初的教育改革。成都此次教改,犹如一股新鲜的源泉,让人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它带来的不利影响。

2.1成都小学教育改革的利

成都教育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这一改革,让社会各界看到教育的曙光:

(1)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都教改促使老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式,不断接收新想法、开拓新视野。为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学生接触知识的渠道增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老师就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发展自己,开阔教学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2)教育改革必然影响课堂教育的转变,单纯知识传授的课堂教育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的课堂会随之出现。课堂教育的转变,不仅于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也有利于老师与学生更好地交流。

(3)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未来将出现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社会现实来讲,中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衡量,提出综合性人才需求指标。国家有这种需求,是因为中国尚且还缺乏相应的人才。此次成都的教育改革方案,是从学生、老师、甚至是国家长远发展考虑的。

2.2成都小学教育改革的弊端

成都市小学教育改革,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自主学习,由老师灌输学习到引导学生学习的确进步很大。但是此次改革的弊端也不容忽视:(1)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被忽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牢固掌握了课本知识,才能够进行发散思维。课堂上,老师教学虽然突破了传统教学理论,使得学生对课堂不再那么排斥,甚至是喜欢上这样的课堂,但是老师忽视课本的解读,使得学生对待传统型的考试还是倍感无力,甚至可能感到迷茫。基础不扎实,文字与语言表达就会苍白,毫无说服力,不利于学生今后的社会交往和知识点的实践与应用。(2)考试方式的转变成为某些辅导班赚钱的帮凶。为适应成都地区小升初的招生考试,众多的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奥数班、语文班、冲刺班、面试辅导班……这些补习班占领了小学生周末的时间,看似提高了学生素质,实际上将学生推向应试考试的深渊。成都在小学教育改革方面成为了典范,是因为具有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成都具有优秀的教师资源,软硬件设施优于西部其他地区;成都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要先进于西部其他地区的老师。其他地区想要达到的成都教改的效果也是很困难的。

3乐山实施教改的方向和措施

乐山教改不可能盲目模仿成都教育改革,“拿来主义”并不适合乐山的教育。乐山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老师应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学科课本的掌握和理解,善于运用正确的教学理念,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营造活泼、热情的教学课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是保证学生在教学课堂积极主动探讨问题的前提。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为营造活泼、热情的教学课堂创设条件。

(2)立足长期发展,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找寻幸福的能力。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学习各种技能。于是,孩子在家长的命令下变得烦躁,继而失去了方向。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化“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乐山地区首先要做的便是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加强德育。小学教育要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应该培养拥有丰富学科知识且有真正素质内涵的学生。

(3)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学生因为个性的不同,擅长的科目和领域不同,因此,不能施行“同一论”,按照一样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考察学生。乐山作为一座四线发展城市,由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因此家庭背景和教育理念也就不同,对孩子的期望也就不一样,造成孩子间的差异很大,所以更加需要个性化培养。在乐山有些学校已经开始个性化教育。根据孩子的喜好不同,学校开设了书法班、绘画班、音乐班。虽然还不是特别完善,但这的确是乐山实施教改的先行者,乐山教改也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行。

(4)注重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强化社会实践的参与。将学生学习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来教授。语文注重的是口语交际,能够直接运用到生活中;英语不再是看重高分,能够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基本的防卫知识,让学生学会自救;参与社会调研,学会思考社会现象;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定时出去游玩和参与献爱心活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5)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路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来。举办多种多样的亲子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近况,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学校主动和家长沟通,交流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学校和家长成为合作伙伴,有利于更加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在学习、生活、实践方面取得进步。

总之,学习的道路很长,甚至还充满了各种挑战,孩子要学会保持正确的心态,在行进路途中找寻使自己幸福快乐的方法,等待拨云见日那一天的到来。这就需要老师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未来道路中走得更远。

作者:曹莉佳 聂小丽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项目来源: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成都小升初教改探析乐山教育模式转变》,项目编号:201510649058

参考文献

[1]王宗敏,张武升.教育改革论[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刘瑛.谢广田.“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的开发与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3).

篇3

摘要: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将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有效融合,创设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状态下学习,让学生由厌学到乐学,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电工学 兴趣 类比法 实验 多媒体 知识树

电工学即是学习电工专业知识必备的理论基础,也是电工操作技能的理论依据,具有抽象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公式多,记不住;原理难,不会用;听懂了,题不会。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其次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将教学手段多重并举,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主要做了以下尝试。

一、以生活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喜好和追求的一种倾向。兴趣可以对人的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一旦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知识。他们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就成为绪论课的一个首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以现实生活作为切入点,精心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第一次讲授电工学课程时,单刀直入先讲电工学定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电有哪些规律,电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学生们回答问题非常踊跃。有了这样的开场,学生们对电工学的兴趣有了萌动,好奇心开始增强。讲到电流的热效应时,学生们会根据生活的体验,感知电流热效应的利与弊。在学习点动、接触器自锁、电动机正反转等控制线路时,借助绞馅机和豆浆机等实物,让学生现场通过操作,体会知识点。利用电工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尽可能多地把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会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多元化教学手段并用,充分实现立体化教学

学习兴趣被激发后,接下来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大都是在“听”中学,如何让学生在实验中学,在做中学,在多媒体中学,在知识树下采摘学习果实,变单一教学模式为立体化教学?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多重并举。

1.用类比法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类比法是一种推理和思维的方法,它能帮助人们从已知事物的有关理论建立假设去说明新的事物,用某些已知的属性来说明未知的属性。它具有开拓思路、触类旁通的效果,让学生“由此及彼”。在学习电路概念时,让学生先想想水路、旱路,帮助他们理解电路。讲到电位这一概念,先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说到它的高度我们总是说,海拔8844.43米,从而引出山的高度与选择的参考点有关,继而交代电位的概念,重点要强调电位和参考点的关系。讲到电位有正有负时,结合了温度,-5℃只是说明温度比0℃还要低,A点电位-5V,说明A点的电位比参考点低5V,这样的类比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正负电位的意义。讲到自感这一环节,为准确理解自感是由于流过线圈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列举了班级中的某位同学自我感悟、自我进步、自我提升的例子,目的就是要强调“自感”和“本身”的关系。

2.借助实验直观教学

实验是电工教学的灵魂和魅力所在。实验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化所学的知识。通过实验,在验证理论正确性的同时,又便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我们在课堂上做了很多实验:在通电直导体周围,放一个小磁针,小磁针偏转,说明电流周围有磁场;让两条相距较近且相互平行的直导线,分别通以相同或相反方向的电流,可以观察到两条导线何时靠近,何时远离;右手螺旋定则、左手定则和安培定则学生很容易混淆,三个定则的学习更是通过实验来完成的;处在闭合路径中的导体,90°切割磁力线比α角度(0°<α<90°)切割磁力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大;通过一个二极管与灯泡串联的电路,加某一方向电压时灯泡发光,反过来灯泡不亮的现象,让学生理解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这些实验的趣味性、启发性、知识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寓教于乐。

3.将多媒体引入课堂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片、录像带等已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创新教学手段。多媒体恰恰能弥补这一缺憾。多媒体将文字、表格、图像、声音、色彩、音乐、动画的完美组合,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多样化的刺激和诱导,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立体起来,所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载体,创新了教育情景,促进了学生的认知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比如三相负载做星形连接时,中线什么情况下能取消,什么情况下不能取消,其原因是什么。利用三维动画技术模拟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一个是对称三相负载,另一个是不对称三相负载,利用动画效果,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完成。学生一目了然,看清楚对称三相负载时,中线上没有电流,所以可以取消中线,三相四线制可以变成三相三线制;当负载不对称时,中线上有电流,自然不能取消中线,不能在中线上安装熔断器和开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更易于接受,既化解了难点,又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效果动态化,平面图形立体化,扩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有效地整合了知识点,使电工学课堂生动活泼。

4.引导学生善于梳理知识体系

公式多,定律多,知识零散是电工学的特点,如何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掌握、巩固和提高有一个科学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总结出用知识树将电工学的知识系统联系在一起。知识树就是以树状的形式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知识树直观,脉络清晰,便于教师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它一改电工学知识的复杂,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学生可以根据知识树从整体上了解知识结构,寻求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一个层次,一个类别地实现学习目标,使学生复习时由原来的无序到有序。梳理知识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归纳法、表格化等,可以齐头并用。楞次定律是个难点,虽然定律的内容就是短短的一句话,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但里面包含的内容很多,有感应电流、两个磁通、阻碍、变化等。学生学起来很迷茫,为帮助理解,笔者归纳总结出“增反、减同、出正”。增反、减同说的是原磁通和感应电流磁通方向上的关系,出正说的是发生电磁感应元件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极性。有了这六字方针,判断电磁感应就方便得多。三相交流电路部分,有三个纯电路、R-L串联电路、R-L-C串联电路部分,内容繁杂,我们就用分类列表的方法,把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相量图、波形图、相位关系、频率关系、电流、电压、阻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等列在表中,学生便于比较、理解、记忆,进而掌握。

三、小结

篇4

关键词:化学教学;整体设计;设计艺术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0-002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众所周知,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是化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更是一种组织协调的导演调控艺术。如何把握好这门艺术,使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广大同仁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那么,如何去追求这种化学教学整体设计艺术呢?

1统筹安排,突出整体性

化学课堂教学是由多种成分和要素组成的,只有艺术地体现自己的教学思路,即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哪里为,哪里为收笔,对哪里作铺垫,哪里作照应等构成一节课的各种要素作合理搭配,才能达到整体的和谐美。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贯彻整体性原则是实现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艺术性的第一步。

1.1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先进理念。据此,教师要充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首先要分析学情,明确教学的起点。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进行教学目标的分解。要揭示教学内容中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分析蕴涵于教学内容中的教育因素,力求设计一个全面、具体、适度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提高其整体功能,发挥其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案例一:在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① 依据九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学情分析,以及本节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达到“做中学”,进而“学中用”,确定知识目标是:能用自己的话依据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以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一些化学问题。

② 从“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出发,一步一步地揭示出学生是通过哪些途径构建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并能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用图表以及化学语言表达相关的信息,确定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思维、总结等能力是否得到发展。

③ 运用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让学生在设计一个利用化学方法粗略进行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方案的过程中,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自然凸现“主动参与社会”、“互相合作学习”这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1.2整体设计教学内容

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把教材中各部分分散的知识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建构和整体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加工处理教学内容时,力求使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和深度广度得当,重点、难点突出,排列有序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理解、巩固和迁移,为达成教学目标(落实知识,形成能力)服务。

案例二: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节时,抓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使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这一核心问题,按照“物质变化的现象物质变化的特征物质变化的判断变化、性质的区别”的线索,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区别、联系和判断。

2脉络清晰,体现层次性

如果说“整体性”是串起化学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一根红线,那么,在这根红线上,开头串上什么,中间串上什么,末端又串上什么则体现出层次性。一般而言,一堂化学课的教学往往包含教学活动的若干环节,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这些环节,使下一步设计层次的输入正是上一步设计层次的输出,步步衔接,环环相扣,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脉络清晰,层层递进,形成鲜明的教学艺术性。

2.1学生学的层次性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个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浅到深,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一认知规律,适时引导学生从一个层次的学习递进到下一个层次的学习,逐步深化,螺旋上升。这实际上也体现了教学中对人的关注。根据化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一般可将学生的学习简单划分为以下几个学习层次: 动机阶段获得信息理解信息储存信息信息输出信息反馈。每个层次的学习决定了学生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即学生会形成什么样的能力。

2.2教师教的层次性

根据学生学的层次性,教师的教也要追求层层剥笋。首先在信息的取舍上注意层次性。如在教学目的要求上,认知要求、技能要求与情感要求做到搭配有致;在教学内容上,哪些是需要学生理解的,哪些是需说明、解释、区分、判断的,还有哪些是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层次的,教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不可轻重不分,本末倒置;在课堂提问上,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身才华和显示自己存在价值的机会等。其次,是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启发诱导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进入层次化学习阶段,善于将教的诸事件与学的各阶段有机对应联系起来,形成教的层次性。即:激活动机点拨指导刺激识别增强保持促进迁移及时反馈。这样,教与学相得益彰,波浪式推进,顺畅自然,使学生能够在富有美感的规律性变化中学习。

案例三: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一节课堂教学层次设计(见图1):

3灵活多变,具有动态性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不能不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要运用各种媒体、教学情景、组合方式使教学事件的呈现具有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特点,符合一种有生气的变化规律,正如乐曲里的“渐强”和“渐弱”一样,通过规律性的变化,体现出一种动态美。

3.1教学程序――动静结合

所谓“动”和“静”是就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而言的。化学课堂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疲劳,保持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动”是指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敞开思路,广开言路,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静”则是指因教学目的需要,在课堂上有意安排短时间的宁静状态。静是为了动,静的目的最终还是动,即让学生冷静地思考问题,消化吸收所学习的内容。高明的导演总是在闹场之后又安排一个静场,以调节观众的情绪。许多优秀化学教师的教学也都非常重视动与静的科学合理搭配,使学生在动与静的状态和交替过程中,轻松愉快的学习,即“动静搭配,学习不累”。

案例四: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肥料”一节如按照动静结合的模式来组织教学,程序可是:认识化肥的种类并观察其样品(动)阅读教材“氮肥、磷肥、钾肥的作用”(静)讨论施用化肥的利与弊(动)自学课本“常用化肥的简易鉴别”(静)探究并体验(动)总结归纳填表(静)。

3.2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着丰富的内容。既有通过讲练结合、演示实验与探究体验、播放视频与视频信息处理、展示课件模型等知识层次上的交流互动,又有教师借助亲切的语调、恰当的肢体语言等与学生进行的情感层次上的复杂的交流互动。教师的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目标,从引导、示范、创建情景、诱发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任务来激励学生行动;而学生的动则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以兴趣投入、思考问题、动口、动手、完成任务,动脑、动情,提高求知欲为准。师生互动才能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案例五: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一节时,可实施“三促动”策略,即情景促动、问题促动和任务促动。教师首先通过播放“水在敞口容器中逐渐减少”、“温度不同水减少速度不同”的动画情景,促动学生的兴趣;接着通过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的实验观察,促动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提出任务:敞口容器中的水为什么会减少?为什么温度不同水减少的速度不同?品红为什么能扩散?促动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则在其中穿针引线。整堂课在伴随着知识信息交流的同时,情感也在互动。如教师期望的眼神、幽默诙谐的语言、会心的微笑、鼓励的手势都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以平等的心态创设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和体验。

4 讲究艺术,注重审美性

从美学的观点来看,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审美的活动。教师和学生既是美的感受者,欣赏者,又是美的创造者。教师的教达到预期目标,学生的学达到自我要求,即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于是就感到满足、幸福和愉悦,从而产生美感。这种审美体验也恰恰有助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如何使化学课堂教学具有审美性?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

4.1提高审美意识

化学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审美性,关键在教师。一方面,教师要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同时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陶冶。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眼中,既是教育者,又是被审美和评价的客体。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一个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书匠,而是要具备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较强的组织协调等能力,具有语言美、行为美,从而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审美形象印在学生的心目中。

4.2营造审美氛围

美的氛围本身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化学教科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美的因素,在化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现美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感到美的气息扑面而来,产生求知欲。课的开头,引人入胜,留下悬念。课的中间,波澜起伏,开合有度,使学生领略到节奏美和结构美;借助新颖的板书、精美的教具(各种教学媒体,如挂图、模型、实验仪器、视频、动画等)、生动的语言、优雅的教态等,给学生带来美的氛围。课的结尾,余音不绝,回味无穷。

篇5

                 (一)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前提之一是学生有没有学习的需要。这个问题往往被大多数教师所忽视。请看“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断:     T:我们先复习一下前面学习过的内容。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         (1)a是b的12倍,b是a的几分之几?         (2)320是500的几分之几?         (3)55是100的几分之几?         (4)4是16的几分之几?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动笔计算。     T:谁来汇报一下?     S1:第一题是b/a。     S2:第二题是320/500=16/25。     S3:第三题是55/100=11/20。     S4:第四题是4/16=1/4。     T:他们做得对不对?     S齐答:对!     T:下面请大家把这些分数(第二题至第四题)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学生们立即纷纷动笔在本子上计算起来。     T:谁来说一说?     S1:把16/25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4,得到64/100。     T:为什么同时乘以4?利用了什么性质?     S1: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T:好的,这两题呢?     S2:把11/20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5,得到55/100。     S3:把1/4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25,得到25/100。     T:好!我们利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可以把一个分数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象这些分母是100的分数,我们把它们叫做百分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百分数的意义”。(在黑板上出示课题)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从这一案例中,我们感到教师自身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是表面的、肤浅的。由于认识的肤浅,因而带来教学中一系列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教学中需要怎样的复习铺垫?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没有学习的需要?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二)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数学课中复习铺垫这一环节的利与弊。复习铺垫的好处是帮助学生检索与新授内容有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回忆,以便使学生顺利理解新授的内容,缩短新授的时间,这样就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做练习,当堂效果也会比较好。这种赫尔巴特的四段式“复习---新授---练习---小结”的教学模式,由于其容易操作,而深深地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心中。     不可忽视的是,复习铺垫同时也带来了问题。第一,由于复习铺垫内容和新授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往往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新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这样会大大地缩小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学这个载体的作用如何发挥?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考?第二,新授内容的学习有老师帮助检索有关的旧知,离开教师学生是否能独立解决问题呢?学生自己选择信息检索旧知的能力怎样培养?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的学生说:上课都听得懂,回家自己做练习就发生困难。或许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复习铺垫带来的危机。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问题需要自己去选择信息、检索已有知识并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高层次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由此看来,那种带有暗示和限制学生思考的复习铺垫是要杜绝设计和应用的。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中学生学习需要的问题。第一,令人感到纳闷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发出这样的疑问:“以前不是要化简吗?为什么要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呢?”或许学生心中的疑问还没有泯灭,只不过是他们要配合教师忠实地执行教案罢了。于是我们看到,全班学生的思维一致沿着教师预设的教案轨道走,按照老师的要求“你教我化100,我就化100”。长期这样的教学已经把我们的学生变得木讷和机械了,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这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记忆的学习,学生只会做练习题却不会思考,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第二,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自然体验不到百分数的由来,他们又怎么可能真正认识到百分数的意义?!这是一种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教学,隔裂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前提。要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学习,学生应该具有一种内在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                  (三)     最后我们来讨论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间接的知识。英国数学教育家斯根普在其著名的《数学心理学》中所说:“今天的学习者处理的,远非古展之初的原始资料,而是一般教科书中经整理、编排的资料处理系统,一方面这样做有绝大的好处,因为聪明的学生能够在一年之中学完前人几个世纪才发展出来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也把学生暴露在危机之中。因为这么一来数学并不完全能由日常生活环境中直接学到,只能由教数学的老师处间接学到。”因此,需要教师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还数学本来面貌?     我们知道,日常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却是直接的,小学生认识的起点往往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或事例,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 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要注意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要把小学数学间接的知识与小学生直接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感受从社会生活背景中抽象出的数学,从而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数学学习的真实意义。     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要注重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真实的学习”。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把数学知识镶嵌在这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这些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内容或技能,学生面对要求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学生需要采取新的认知加工策略,需要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这是真正从内心感到需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例如,上面案例中的“百分数意义的教学”的问题情境可以设计为:实验室有两种溶液,甲种溶液中每100克溶液含砂糖55克;乙种溶液中每500克溶液含砂糖320克。问哪一种溶液含砂糖成份高?这样,就把百分数的意义的知识镶嵌在这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了,学生面对要求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会激发他们学习的需要和高层次的思考,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检索已有的知识,并要对多重知识内容或技能进行整合:(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55/100,320/500;(2)比较分数55/100和320/500的大小。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检索和整合,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备课时教师要估计学生可能有的答案:第一种,化同分母(最小公倍数)55/100=275/500<320/500;第二种,化同分母,55/100<64/100;第三种,化同分子,3520/6400<3520/5500,显然,这种方法比较麻烦;第四种,化小数,0。55<0。64;等等。只有课前对学生学习的可能有充分估计,才有可能在课上充分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各种状态,从而利用学生的各种资源进行真实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化同分母的情况,其实只要化成同分母(不一定是最小公倍数,除0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就能比较大小,在化同分母的过程中体验分母化成100的好处,然后,教师介绍生活中的约定俗成而产生了百分数。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由来,继而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真实的意义。     问题情境设计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历史材料的改造,处理和加工,使之适合学生的“再创造”;(2)教材中的应用问题前置,把知识的应用问题提到知识教学之前出现;(3)生活中的现实材料。如在200米的比赛中,运动员为什么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不一定是每堂课都能设计问题,可以在进入一个单元学习的开头设计问题引入本单元知识,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关键是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前提,既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又为学生的思维发展留有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

【关 键 词】影子教育;校外补习;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39-02

一、我国影子教育的概况

影子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区别于主流学校教育但又与之如影随形的一类教育服务方式,一般我们广义的把课外补习教育称之为影子教育。影子教育最初盛行于东南亚地区,现在基本上各国都有不同形式的影子教育。我国的影子教育形式相对多元化,从开设对象来说,有的属于学校开办,有的属于个人或是机构开办。从参业人员来说,以公立学校专任教师、退休教师、辅导机构专任教师、高校在校生为主。据相关调研显示,我国在2004年时,城镇在校生中,有55.5%的学生参与了影子教育,具体到各阶段,小学比率为73.8%,初中比率为65.6%,高中比率为53.5%,市场可以说是相当庞大。政府对于影子教育的政策是针对开办主体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对公立学校来说基本上持“禁止”的态度,对公司机构来说持支持允许的态度,但由于缺乏合理的监管方式,目前公立校换名开班或挂靠皮包公司,私立机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现象越发突出,政府正面临着规范市场的社会压力。

二、我国影子教育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总体收入还处于中低水平,特别是刚工作的青年教师群体尤为突出,他们除了要满足日常的花销外,还要顾及家里的老人与孩子,那么这部分群体就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来通过劳动力换取一定量的收入报酬。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特别是对于课外教育的需求越发明显,并且校外补课已经成为了一种家长之间金钱与权利攀比的形式。

(二)教育体制原因

首先,我国经常会听到的一些话就是“知识改变命运”、“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个好大学才能有好出路”等,我们儒家的思想类似“学而优则仕”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我们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目前评价“学优”主要方式就是考试分数,正所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样影子教育自然就会应运而生,来满足所谓“学优”的需求。其次,我们对学校有普高、准重点、区重点、市重点之分,这样就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进入低一级学校的学生家长就会想办法使自己的孩子不落后,那么进入影子教育系统进行“充电”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第三,我国的国家课程授课方式是大班教学为主,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教师也仅能是针对班级的平均水平进行授课,这样就使得教师不可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均等获取知识的机会,那么对于“尖子生”来说,当前课堂的知识很难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对于接受知识相对慢的学生来说,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重复知识,他们参加校外补习班,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家课程授课方式灵活性的缺失。

(三)社会舆论原因

每到高考结束后,各省(市)的市(区)都会自己市(区)的高考分数情况,于是各学校就会在自己的校门口挂出横幅或照片来宣传自己的优异成绩,此种方式自然而然的使家长或是学生感觉到考试的压力,那么家长就会想办法来通过课外补习,来减缓孩子的这种压力,影子教育系统则会在此时夸大宣传自己的教育成果,来吸引大量的学生进入到自己的系统之中。而且,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一些招聘信息中有着严格的学历限制,这时候文聘就成为了一块敲门砖,影子教育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就业的渠道,增添自己的就业机会。

三、我国影子教育现存的问题

首先,我国影子教育尚处初级阶段,补习机构数量上“百花齐放”,质量上“良莠不齐”。公立学校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挂靠皮包公司“暗渡陈仓”,在职教师为了补贴家用“铤而走险”供职于补习机构,且教师群体认为参与补习应区别对待,不应一概禁止。其次,政府为了给学生减负,名义上禁止公立学校私自办班。但是很多家长希望在校教师进行补习,认为那样值得信赖,缴费也没关系,而地方教育局认为此种行为是要坚决制止,基本处于矛盾的局面。第三,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并不均衡,影子教育实施不得当会造成社会阶层分化进一步加大,过重的影子教育负担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在校学习状况,有些学生由于精力有限则会放弃在校的学习内容,完全依靠补习教育作为其“拐杖”,或者是认为自己已经补习过了,学校教育的内容会与补习内容重复,使学生产生抵触公立学校的心理,冲击学校教育。

四、针对我国影子教育现状的对策建议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方面

由于历史性原因,在很多地区有着所谓的市区重点学校,当地居民也对市区重点学校有着更强烈的入学欲望。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非重点学校也拥有着良好的硬件条件及优秀的教师资源乃至更为敬业的教师队伍。当地居民之所以对重点学校有更强烈偏好的原因是重点中学的升学率,但是重点中学升学率高的原因主要还在于它们拥有更好的生源,所以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宣传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能够均匀的分散在不同的学校当中,杜绝变相设立重点学校。针对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或学校,应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师范院校与学校的合作机制,师范院校培训有意愿进行课外辅导的在校生并颁发资格证书,让这些辅导老师进入薄弱校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补习报酬是由当地政府、学校规定的合理薪酬,这样既可避免补习乱收费问题,又可让师范生增加一线教学经验,薄弱校的学生也可得到相应的课业帮助。

(二)舆论导向方面

家长盲目跟风参加影子教育是因为很多补习班进行虚假宣传,过度夸大影子教育成效所致,家长群体自然会产生了非合作博弈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每年的补习效果做出数据统计,究竟影子教育能够对学生成绩提高多少做出客观的书面报告,引导家长的合理消费,帮助家长了解影子教育的局限性,从而降低相关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三)监管方面

当前我国还未有完全针对补习教育的完整制度,所以完善补习教育体制制度建设迫在眉睫。同时,我国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影子教育市场的关注和调控,通过建立民众监督体系和退出机制,规范补习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对于投诉率较高的机构应向社会公布,加强辅导机构中教师的认证,对教学效果进行复审和评估,提高补习教育市场的质量。

(四)公立学校管理方面

一方面,政府对于公立学校从事影子教育的态度基本上是反对的,但是公立学校通过挂靠公司开课或是暗地进行补课现象屡见不鲜,与其各校暗箱操作与政府打游击,不如将补习明面化。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公立学校现有教育资源,作为补习机构的“取代品”,提供具有公办特性的补习服务。比如,美国的“Magnet program”、“program for talented ”都为政府所开展的影子教育。我国的公立学校可以够借鉴美国的补习方法,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开发不同的补习产品,如可以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开办非基础知识方面的拓展课程,为自主学习能力薄弱或是接受知识能力缓慢的学生提供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内容,这样便可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于公立在职教师的补课禁令也应改为禁止在私营机构进行补课,但可以在本学校所开设的课外班进行有偿性授课,收费机制由各地方政府统筹,这样可使目前教师收入低下状况得以缓解,辅导机构乱收费现象得以遏制。而且作为本校学生的老师,与本校学生相处的时间是最多的,对于孩子实际学业水平知根知底,如果由本校教师亲自为学生进行辅导,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城镇居民教育就业情况调查”课题组.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75―82.

[2]戴勋.刍议我国“影子教育”现状研究[J].企业导报,2012,01:187-188.

[3]杜琳,施祖毅. 国际视野下的影子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13,14:49-53.

[4]苟银.影子教育的利与弊:从公平视角下探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9:336.

篇7

关键词: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生涯;自我实现

作者简介:姜运隆(1971-),男,重庆万州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与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4-0026-04

在“互联网+”、“创新发展”、“供给侧改革”等已成为发展关键词的时代,高职教育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其培养目标的确立显然已成为首先应该解决的课题。然而,由于高职综合职业能力内涵交叉重复,在培养目标定位中无法归类,造成能力目标含混不清,由此,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探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综合职业能力概念辨析

以往研究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定义较多,如周大农等认为综合职业能力是受动机影响和个体控制的职业胜任力;石伟平指出综合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赵志群认为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与交流能力以及个性能力等,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物质化表现;叶亮认为综合职业能力是由知识、能力、态度组成的紧密联系的三维结构;钱景舫认为综合职业能力是由一般能力、群集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所共同构成的一个可迁移的素质结构;另外,还有其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综合职业能力进行了诠释。这些研究涉及到技能、动机、个性、品质、态度等一系列内容,但较少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去思考、判断、评价和选择,在实践中往往把人当作实现非人目标的手段。其实,人作为尚未完善的存在,不仅是当前社会的创造物,也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只有在“本质的关照”与“创造的驱动”中压抑本性的欲望和现实的冲动,才能发掘出永恒的内容和意义。因此,综合职业能力就需要在基于人的视角基础上,在社会与个人、职业流动与职业发展、未完善与自我实现的相互冲突中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经历从就业、职业、事业的职业生涯发展轨迹,在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求的驱动下,通过主动建构,促进“善”的价值观念形成、个性的和谐发展、个体社会化的实现,在对自身的超越中不断体现其社会价值。基于此,我们可以给综合职业能力定义为: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轨迹中受需求驱动、在各种冲突与平衡中主动建构起来的、能维持个体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价值考量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如果只是单纯地传授一门高度专门化的手工技能,这注定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定位中,“应该站起来并环顾周围”,不断践行“思考着未来,生活在未来”的教育先行梦想,不仅要让学生为工作做好准备、为工作变化做好准备、为更有尊严的生活做好准备,也要为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做好准备。

(一)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悖论融合

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重于社会价值,教育应根据个人的发展与完善开展教育活动。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目的是让个人从属并服务于社会。由此看来,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似乎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不然,社会作为人的群体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创造了文化领域,成为全部文化的保存者和转化者。“人是社会的,因为人是文化的创造物;人是个体的,因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1]。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就如“鸡和蛋”的关系,他们在相互创造中交叉融合,又怎能分辨出谁轻谁重,谁先谁后?但是,正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终究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只是文化的前提条件。因此,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作为两难选择对象的命题不成立。

鉴于上述观点,高职院校定位综合职业能力目标时,就不要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蒙蔽了双眼,错误地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等同于工厂流水线上的简单技能,从而失去了学校教育的“独立特行”。不错,我们是在强调高职教育的经验性,但我们不是将学生降格为技术世界中的齿轮,而是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进行检验。由于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因此我们定位综合职业能力目标时,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利益集团的现实需求,但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当前的这种需求,谋求对现实的超越,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留有可舒展的空间。另外,我们奉行“独善其身”,不是要砌起“圈养”的围墙,让学生与社会脱轨。“小心翼翼地保护一种大学,使其独立于世界各种活动之外,是扼杀兴趣、阻碍进步的最有效途径”[2]。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让学生走近行业,走入企业,践行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让学生为未来职业生涯中的生存、发展、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职业流动与职业发展的路径表征

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在组织革新、市场变化、机构重组、企业改造等因素的作用下,职业的流动更为频繁。个体通过自省的职业自我概念,形成与职业有关的职业锚并进行价值抉择,通过职业流动重新获得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为自己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期实现就业预期和发展预期。“个体职业流动表面上是个体寻找和变换工作,但其本质则是个体在一个分化的社会结构中变换自身社会位置的过程及结果”[3],亦即是说,在职业预期与职业现状的矛盾冲突中,由不平衡到谋求新的平衡,使工作单位、职业类别、工作地区等发生改变,起到“重塑个体身份”的作用。因此,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内涵就应包含学生的职业评估能力,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地区的适应与迁移能力。

一旦职业流动成功,职业的稳定与发展将成为毕业生职业生涯奋斗的愿景。这时,综合职业能力的能级将对职业胜任力、职业发展力起到重要的检验作用,如能级>岗位要求,则可以通过向上、横向、向中心岗位运动等方式获得职业发展;如能级

(三)从非完善到自我实现的现实可能

人是非完善的存在,他们与动物相比,没有与生俱来的猎食本领,这就决定了人必须不断学习以增强能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和学习过程。正是由于人的未完成性,“他总是不同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5]。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感悟,逐渐充盈自我意识,能以清醒的头脑认识自我,无论是现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还是镜中的自我,都有一个辩证的思考,对自己和他人的价值都有一个恰当的情感体验。这种自我意识力量一旦服从并服务于价值目标,就会用尊严、意义、价值这些超生命的东西来支撑自我实现的重量,在心灵内部唤起一种自信,从而着眼于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做到按社会要求设计自我、完善自我,不断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自我实现的快乐与完满境界。

很多高职学生曾有过中学阶段学业失败的经历,在中学以成绩和升学为重要考核标准的氛围中,他们往往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排斥,失败和挫折感时刻伴随着这些学生,使他们自设樊篱,放弃努力,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导致自我概念缺失。而到了高职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就成了学业失败的“遮羞布”,人们无限放大了人与人之间智能的微小差异,好似学生生来就应该分为三六九等。我们姑且不论当今中学的教育体制、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等问题,单就学生个体而言,其学业不仅受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而且,其个体的兴趣、爱好、习惯更是关乎学生学业成绩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尚未完善的高职学生来说,宽厚与关怀是教育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教育必须以人类的自我认识所获得的价值作为自己的崇高目标”[6]。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让他们主动争取将来的发展形式,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对人的‘超越’实际上是对自身的超越――是对自身欲望的驾驭和对自身力量的创造性应用”[7]。要做到这点,就需要让学生树立自信,这种自信的确立,莫过于提出最近发展区,产生皮革马利翁效应,逐渐蚕食畏惧和自卑,并用这种自信所带来的“高峰体验”,不断激励他们挖掘自身潜能。“自我实现不是做大事情,是挖掘自己的潜能”[8]。通过对自身潜力的挖掘,超越自我的既定状态,将个体的本质力量在创造对象的过程中显现出来,从而实现创新与创造,真正体现自我价值,完成从自我缺失、自我发现、再到自我实现的蜕变。

三、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内涵探析――基于变化着的职业生涯

在知识逐渐变成信息的时代,职场环境与个体内在需求之间相互作用,使个体的职业生涯在层级内部,以及层级的横向和纵向之间产生着持续的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适应”和“创新”理应成为支撑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两大支柱。为此,以生存、稳定、发展需求为驱动,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遵循就业、职业、事业的发展轨迹,积极主动地过有意义的人生,就成为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内涵所在。

(一)以职场入职为核心目标的就业竞争力

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人之不存,何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高职教育来说,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生存的能力,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说“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但在这纷繁复杂、充满变数、充满竞争的职场中,高职毕业生要想生存与发展,就业竞争力已然成为他们“能就业”与“就好业”的前提条件,亦成为综合职业能力的最基本内涵。

要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首先就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定位职业方向与目标并形成职业锚,因此就业评估能力就成为综合职业能力的首要能力。其次,毕业生能否通过招聘人员的面试,能否在工作和生活中融入新职位和新岗位同事之中,能否融入社会并被社会化,作为媒介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理应成为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关乎专业的技术技能是高职生进入职场赖以谋生的手段,它是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的最基本保障,也是满足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前提,因此专业能力理应成为综合职业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第四,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虽然接受了“岗位无缝对接”或者“零距离上岗”培训,但是,由于学校所学和实际岗位要求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不同、职业流动造成的工作对象和环境的变数、数字时代知识老化半衰期的快速缩短等原因,再学习的能力(含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五,爱岗敬业、责任意识、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作为个人职业声誉与企业文化的载体,这是毕业生在新职位、新岗位上得以立足的最基本要求,理应成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必备条件,否则,连试用期未到就可能被“炒鱿鱼”,更不必谈职场的发展。

(二)以职场稳定为核心目标的职业胜任力

一旦入职,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社交和尊重的需求开始显现。在中国“出人头地”观念的影响下,社交与尊重常常捆绑在一起,要想在社交中获得尊重、在尊重中获得社交,综合职业能力中就业竞争力所含内容已不能满足需要。这时,就需要在完善上述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职场的发展获得尊重和社会地位,职业胜任力就成为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不二之选。

职业胜任力首先需要有较强的进取心,此时的进取心其实就是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一般情况下属于缺失性动机,即为了满足缺失性需要(亦称匮乏性需要)为主,包括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在这种动机的驱动下,对职场发展的利与弊、优与劣进行权衡并做出抉择。二是合作能力,主要指能胜任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集体劳动。在当今“精益模式”逐渐取代“泰勒模式”,劳动组织方式逐渐趋于扁平化的趋势下,一个工作岗位往往涉及生产、技术、资金、服务等多个领域,在工作中单打独斗已被团队成员之间的深度合作逐渐取代,统一的集体行动目标、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谐的工作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强烈的归属感成为合作能力的主要内容。三是管理能力,包括项目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不仅包含思想和理念,而且包含项目的组织、流程、方法和工具的管理,囊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职能,起于信息收集,止于执行与反思。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指在基于反思的基础上,根据职业要求,自我制定工作计划并对自己的思想与行动进行转化与控制,使其满足职业发展需要,做到主动改变而非外在的行为监控,实现自我驱动管理。

(三)以职场发展为核心目标的职业创新力

职业人一旦工作稳定,生理、安全、归属、尊重、社交等缺失性需要已经满足,这时,满足自我实现的成长性需要就会逐步展开。“自我实现的人是利他的、献身的、超越自我的、社会性的人”[9],自我实现在利己的同时,服务社会,利益他人;同时,由于这种自我实现关乎价值和社会文化进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我国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不仅包含就业竞争力、职业胜任力的能力要素外,还应包含职业创新力。

首先,自我激励能力是职业创新力的首要能力,这种能力受内外因条件的驱动,内因是职业锚,外因是工作报酬、工作环境等,但外因终归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但其中最关键的纽带就是反思,只有具备反思的品质,才能对内在的价值观与外在的环境进行平衡,通过“高峰体验”驱动自我实现。二是领导与决策能力,其中包括分析问题、逻辑判断、组织团队、决策与决断等能力,只有具备领导与决策能力,才能够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事情的发展进行预见、在团队行动中进行统筹协调、在职业实践中打破常规灵活应变、在心理上具有先行先试的承受度等。三是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高职学生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在职场中主要以技术创新为主,通过自我实现愿望的驱动,批判性思维、勇于探究精神的作用,在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对创业来说,除需要对上述各种能力进行综合利用外,还需具备机会识别、机会评估和机会利用能力,这样,才能为成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提升创业成功率,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有机融合。

综上所述,在变化着的职业生涯中,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内涵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职业流动与职业发展、未完成性与自我实现之间的交互作用下,通过不同层级的驱动,形成了“就业竞争力”、“职业胜任力”、“职业创新力”三类依次递进,且后者包含前者能力要素的能力结构,并以自我实现驱动的职业创新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最高愿景。

参考文献:

[1][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68.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2001:112-113.

[3]周运清,王培刚.农民工进城方式选择及职业流动特点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6):39-42.

[4][美]E.H.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仇海清,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127-129.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7.

[6]金生v.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9.

[7][英]劳伦斯・甘恩,等.尼采[M].张韶宁,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