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械制图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03 18:0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机械制图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机械制图 CAD 教学思考
1. 引言
机械制图课程是我国目前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图形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而CAD课程则是一门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绘图软件对传统绘图方式进行替代的一种制图方式。对机电专业学生来说,其绘图与识图的能力对其日后的工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广大的中职机电教育者们及时的对目前两门学科的教育状况进行掌握,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
2. 目前教学现状
目前,在很多的中职院校中,机械制图同CAD还是两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并由不同的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较为独立,但是其效果却不是很好,并且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还是学校中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全程由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动,课堂上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由于这种课程安排的方式将机械制图与CAD独立的分割开来,所以即使学生都对这两门课程进行了学习,但是在实际的制图操作中还是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中职学校的特点就是为社会企业输送拥有扎实技术、能够生产在企业第一线的工人,但是通过这种情况,还是不能够达到中职学校应有的作用。种种迹象表明,关于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还是存在了一定的问题,而这就需要我们对原有课程的系统进行打破,并以够用、实用的目的,将这两门课程融合到一起,成为一门新的课程即《机械制图与CAD》。通过这样的“二合一”方式,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负担进行减轻,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 整合方式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就是能够对学生的空间能力和绘图、识图能力进行培养,而CAD这门课程就是通过高科技技术对学生的绘图的能力及技巧进行培养。而在整合过程中,就应当取两者之长,将其进行结合。
当前,很多教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顺序上都十分相似。但是在实际的授课中,如果教师完全按照书本中的内容顺序对学生进行讲解,由于有些章节的问题学生反而不能够对其进行良好的理解。根据此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对这些章节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原来机械制图教材中,其几何部分的平面、点的实形、位置关系等章节内容不但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出现,使学生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根据实用性、够用性的原则,我们就可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删除。而应当先对学生讲解轴测图的知识,之后再对学生讲解三视图与投影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授课顺序则可以使学生能够在通过三视图不能很好的在脑海中构成物体形状时,则可以利用轴测图来帮助其进行问题的思考。而在CAD课程中,对于视图来说可以利用CAD进行建模,尺寸问题则可以通过CAD的尺寸标注进行讲解,而技术要求则通过物体表面的粗糙度中的属性设置与文字输入进行细致的讲解。通过以上的方式则可以有效的将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从而对课堂的趣味性与直观性进行加强。在以往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对于组合体视图内容的讲解是一个难点,而同两门课程的整合,则可以利用CAD对相应的三维模型进行构建,而学生则可以直观、动态的对其各个角度进行观察,从而能够使学生得到空间思维能力与立体思维能力的共同提高。
总的来说,教师应当在对两门课程仔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并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课时与进度,合理有效的对机械制图与CAD这两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安排。以此使这两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但能够同步进行,还需要相互渗透,从而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够对基础的制图知识进行掌握,还能够熟练的通过软件方式来进行绘图。
4.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合理分配课时
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可以适当的分配较多的课时给机械制图内容,而当课程进入到零件图、标准间阶段时,则应当安排较多的课时给CAD内容。同时,还应当在教学中合理的渗透适量的测量知识与公差配合知识。
4.2 加强实际训练
在两门课程进行整合之后,就应当以机械制图作为整个课程的核心,并在围绕核心展开教学的同时以CAD技术来辅助教学。而对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模式,也应当抛弃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古板模式,而应当将原有的课堂教学有机的分为教学与实训两大部分。因为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即使教师对内容讲解的再多、三维画面再形象,如果学生没有进行及时的练习,那也是典型的“光说不练”,离真正的教学目标还很远。所以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动手能力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掌握,并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同实际操作的结合起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对学生的绘图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
4.3 调整考核方式
在以往对于机械制图与CAD两门课程进行考核时,都是以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一次性的核定。而这种考核方式在机电专业这种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学科中却很难对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与作图能力的高低进行全面真实的考核。秉着为学生服务、为学生负责的目的,我们就应当对原有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使期末考试仅仅占据学生本学期成绩的30%,而最重要的作图能力考核则占据总成绩的50%,学生平时的表现占据总成绩的20%。通过这种分块、全程的考核方式,则可以更为客观、全面的对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成绩进行体现。
5.结束语
总的来说,无论是机械制图还是CAD,对于学生在今后知识的学习与工作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机械制图为学生的基本制图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CAD则是机械制图的深层次延伸,无论是对机械制图的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的作用。而将这两门课程进行有合理有效的结合,则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也是机电专业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改革。通过两门知识间的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提高、学习效率进行加强,还能够切实的有效的对教学质量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如英.关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一体化教学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1(07):74-75.
篇2
关键词 Auto CAD 机械制图 融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机械制图在Auto CAD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Auto CAD和机械制图这两门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独立存在的,一般是在不同的学期分开开课,先学习机械制图,后学习Auto CAD。在学习机械制图时,只是单纯的书本学习,学生由于缺乏实际模型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兴趣不大,而在之后学习Auto CAD的时候,学生在需要用到机械制图的知识时又想不起来,这种分离式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并且根据职业教育的政策实际和当今职业院校的操作实际,现在职业教育的顶岗实习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就造成了课时越来越短,因此,必须将机械制图和Auto CAD这两门课程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加快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方法改革,才能使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
2 机械制图与Auto CAD的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学校的机械制图和Auto CAD这两门课程是分开来上的,上完机械制图再上Auto CAD。学生在机械制图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比较复杂的投影关系难以理解和完成、投影几何学的认识不到位、难以比较和鉴别相似的原理和概念、国家标准意识淡薄、作图速度不快,而且传统的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有以下弊端:教学力式采用传统的模型加挂图,内容陈旧、单调,缺乏直观性不强,学生理解起来困难;教学模式普遍上是“填鸭式”、“满堂灌”,这就致使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只重视课本理论知识,不注重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2.1 融合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是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计算机绘图的基础是机械制图原理,同时又为机械制图提供先进的工具和方法。想要阅读工程图样、绘制出符合工程需要的图样,就必须要掌握机械制图的原理。Auto CAD和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这是由于工程类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和工作时,必须要和各种图样打交道,同时要对机械制图的知识十分了解。
2.2 融合教学内容
通过研究,想要将机械制图与Auto CAD这两门课程有效地融合起来,就必须在学生掌握绘图规范,国标制图标准的基础上,在学生熟练掌握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手工绘图之后,加强Auto CAD绘图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绘图过程中重点使用Auto CAD制图。从两门课程的内容来看,可将机械制图与Auto CAD分为如图1所示的几个互相对应的模块。
下面对机械制图与Auto CAD这两门课程内容的融合做一下简单介绍:(1)“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尺寸及识读与剖视图”等机械制图的内容与Auto CAD中“对象跟踪、捕捉等绘图辅助工具、尺寸标注命令及图案填充命令”相对应;(2)“投影概念和点、线、面投影” 等机械制图的内容与Auto CAD中“基本绘图命令、显示控制命令、常用编辑命令” 等结合起来讲授;(3)“常用件、标准件、装配图、零件图” 等机械制图的内容与Auto CAD中“块的创建、插入、文本输入、尺寸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相对应。通过将机械制图与Auto CAD这两门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之后,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CAD的学习、增强学生计算机绘图的熟练程度,减少学生手工绘图的出错率,同时也能减轻老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
2.3 重置考核方式
将机械制图和Auto CAD这两门课程融合之后,应该重置两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应该再将两门课程分开来考核,应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素质、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考核,把笔试和机试操作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对学生掌握机械制图与Auto CAD水平进行全面的考核。
3 机械制图与Auto CAD融合式教学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机械制图和Auto CAD这两门课程的实践性都比较强,主要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作图、读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Auto CAD是以机械制图为基础,能够有效促进机械制图的教学工作。只有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理解了复杂的投影关系、对投影几何学认识到位、能够辨别相似的原理和概念和增强国家标准意识,才能应用Auto CAD画出符合要求的图样。机械制图和Auto CAD这两门课程的融合式教学,并不是指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的思维,而是指利用计算机这一先进工具,甩开图版,加快绘图的快速度和准确度。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应把手工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同样重要这一理念灌输给学生,在完成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之后,让学生同时完成Auto CAD绘图和手工绘图,从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4 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将Auto CAD与机械制图有机结合在一起,保持两门课程的同步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两者相互补充、对照,使学生绘图和读图能力提高的同时,空间想象力也能得到提高。并且在机械制图中辅助Auto CAD制图学习,给机械制图课程增添了活力使其更好理解,在Auto CAD中利用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达到了教学效果有效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谷江南.AutoCAD与机械制图融合式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23).
篇3
关键词:机械制图 机械CAD 结合
中图分类号:TH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58-02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绘图工程图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图是工程师之间的语言。绘图不仅是工程设计至关重要的环节,而且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然而,工程图样的绘制是繁琐、复杂的一项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界的迫切需要,CAD(computer aided drafting,计算机辅助绘图)由此产生并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由此看来,机械制图与机械CAD的有机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其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构形工程图样与运用计算机绘图技术的能力,还能促进专业机械制图技术的发展。
1 机械制图与机械CAD的关系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与阅读机械图样原理和技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教学任务在于掌握绘制与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技能和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分析能力。机械制图是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等各项工作的必备武器。传统机械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在大脑里建立起三维模型—将实体投影到平面且绘出二维图—还原大脑的三维实体模型”这三个步骤。由于设计图形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改与完善,因此,“投影—还原—再投影—再还原”这一过程将会在设计人的脑海中不断重复,直到设计完成为止[1]。
CAD是Autodesk公司研发的一个计算机设计与绘图软件包,是现行最流行的设计、绘图软件之一,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各种指令绘制各种图样。AutoCAD里的工具相对于手工绘图工具而言是相当丰富的,许多手工无法绘制出来图形,在AutoCAD里面都能绘制,并且是手工绘图效率的10~20倍。因此,它是机械设计与机械制图的一场大革命,不仅能提高绘图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实现设计、制图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所以,机械制图就相当于是理论基础,而CAD是重要的绘图工具。机械制图与机械CAD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应当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学习。
2 机械制图与机械CAD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关键所在。随着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实际工程领域中,CAD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专业的CAD制图技术人员也越来越受到各工程单位的青睐。然而,在没有机械制图专业知识支撑的情况下去学习CAD的软件应用,不仅实际绘制的图样会漏洞百出,而且专业知识与技术的运用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机械制图课程的绘图原理与技巧均较为抽象、复杂,因此,在进行机械制图时会普遍感觉到难度大而失去学习兴趣;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熟练使用传统尺规进行绘图。机械制图与机械CAD的有机结合,除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练习CAD绘图,巩固制图知识。
由此可见,机械制图与机械CAD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机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3 机械制图与机械CAD的有机结合分析
CAD绘图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简化了机械制图的教学课程,改变了机械制图的教学方式,是制图教学的一场革命。具体的结合形式如下。
3.1 机械制图的内容与机械CAD结合
机械制图研究的是阅读与绘制机械图样的方法、原理,其课程目的在于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掌握绘制与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技能和知识,并培养学者的空间想象、分析能力。CAD是一种计算机绘图工具:把显示器当作是图板和图纸;把鼠标和键盘当作是铅笔、圆规和直尺。当然,CAD的绘图工具要比手工绘图工具丰富许多,并且CAD在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上也有明显优势。比如CAD的三维模型,它虽然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制图方法,但它并未取代制图的理论与制图的规范、标准,相反之下,它是依据机械制图理论与标准研发的一个计算机绘图软件,不仅丰富了制图的理论,而且还增设了CAD制图的标准。
当前学校所使用的教材都会存在着陈旧老化、面面俱到、实用性不强、交叉重复等各种缺点,难以适应当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需求,因此,应对其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与改革,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将机械制图与机械CAD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机结合[2]。
3.2 机械制图的课程与机械CAD结合
在机械制图与CAD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打破常规课程的专业性、系统性,强调实用性原则;减轻学生们的负担,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以绘图为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过去的实践教学中,通常是以培养学生的CAD绘图能力为重点,但基本没有学生从事绘图工作,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流水线上操作,只需要他们会看图即可。因此,应该进行正对性教学,对优秀的学生要求掌握绘图技巧,然后,对一般学生只要求会看图便可。为此,机械制图课程与CAD课程应当进行综合,结合为一门新课程《机械制图与CAD》。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两门课程结合起来一同讲授,要互相穿行,课时比例按1∶3进行,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先讲机械制图,后讲CAD,以机械制图为主线在整个课程中贯穿。在讲CAD时,要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贯穿始终,用以CAD带动机械制图,每节CAD课程,都要将机械制图的简要进行简单的介绍,特别是要根据机械制图的知识建立CAD三维立体图,以深刻地体会其作法[3]。
3.3 机械制图的教学方式与机械CAD结合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常会使用挂图与教学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再辅在黑板上进行课堂绘图,这一过程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但是倘若刻意去减少课堂绘图,又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仅能讲授少量知识,而且还会因为板书的限制,需要花费不少的事情去更新;与此同时,教师在课程绘图的过程中,无法与学生进行过多的交流,这对组织教学非常不利。学生需要通过习题练习以及手工绘图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然而,在做习题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教学中所用的模型并不能完全覆盖习题集,在没有模型参照的情况下仅依靠口述或者板书讲解,是很难把一个立体结构图形讲述清楚的,至少对于缺少空间想象能力或者实物感官能力的学生而言,要理解没有模型参照的口述或者板书讲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部分章节的重点、难点问题可以通过CAD软件加以讲解,比如整个机械制图教材的“装配图”里面的“零件的拆画”是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使用CAD软件的块功能与图层功能,将各种零件分别放置在不同图层中制成图块,若需要对其进行单独显示,只需打开该零件所在图层即可;若需要对其进行拆画,只需将其复制或者剪贴到相应的地方,再补画因为装配而没能绘制出来的轮廓线;最后还能从电脑中调出绘制好的零件的立体结构图形与学生的想象相比较对照[4]。
又如在机件表达中的关于机件内形的识读问题,特别是内部的相交、相贯轮廓线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CAD中的形体切割功能将物体先剖开再分离,然后利用旋转与缩放等CAD里的特殊功能从不同视角进行观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并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再如当需要选择零件的机件表达方法时,教师也可以利用CAD软件把立体机件转换成所需的投影,并进行比较和筛选,这在验证答案时非常实用,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效果非常好。
4 机械制图与机械CAD有机结合的完善建议
为了使机械制图与机械CAD更好的结合起来,以更好的提高制图教学的质量,下面给出几个完善建议。
4.1 加强教材配套改革
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受到篇幅与教学重点等方面的限制无法将机械制图与 机械CAD很好的融合起来,无法满足课程教学需要。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绘图与识图能力,充分地掌握课程所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学生练习绘制二视图的同时介绍各种线型的画法和技巧;并在练习具体接卸制图的同时系统讲解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等。这样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生动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应用,有利于学生理解课程结合后的教材知识体系,更好地将机械CAD的内容融会贯通到机械制图教学。
4.2 重置教学评价方法
机械制图和CAD两门课进行整合后,评价学生掌握程度的标准和方法就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改变。机械制图和CAD两门课进行整合教学后,我们不但要要求学生识读图,还要要求学生根据实物在电脑上进行制图。因此,在考试方法和学生评价上,我们必须尽量给出实物,让学生先测绘,再用电脑绘出最终视图效;还可以给出视图要求,然后让学生用电脑绘制出实物的立体图;最后根据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和电脑运用能力得出评分[5]。
4.3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机械制图与机械CAD两门课程进行结合之后的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应当改为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读图能力以及电脑制图能力,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当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主导理念,根据课程的知识结构框架,进行课程结合,将制图与识图能力并重,实行模块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5 结语
随着CAD绘图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工程界对其需求的日益加剧,机械制图与机械CAD两门课程的结合成为了教学专业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的需求,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尽可能地降低课程的改革成本,以加强专业制图能力的培养,并为培养高技术的新型专业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曲晓华,李文英.三维CAD与《机械制图》教学的结合实践[J].机械管理开发,2007,8(4):38-40.
[2] 冯斌.中职机械制图与机械CAD课程的教学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34):18-19.
[3] 王晓娟.浅谈计算机CAO与机械制图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J].职业,2012,9(27):85-86.
篇4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有效性
随着这些年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对于中职人才的需要也变得越来越高,中职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鼎力支持,国务院也为此出台过相应的政策,可是,在中职院校的课堂上,并没有出现生机勃勃的学习气象以及积极进取的氛围,特别是在机械制图这
门学科中,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并且灵活制图的学生少之又
少,教学效果可以说和教师的努力与付出严重的不成正比。机械制图又是一门专业方面的基础课,不学好对于以后的学习来说都是一种阻碍,面对这样的相关现状,施行有效性的课堂教学迫在眉睫。
一、帮助学生认清现状,懂得机械制图存在的必要性
1.学生一般对于这门课不知道有多么的重要,一般都是遇到了困难就喜欢做鸵鸟,躲起来,不予理会,教师这个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懂得机械制图课有它的实用性以及重要性,学生仅仅靠听是不会理解这其中的内涵的,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实践进行相关教学。
2.可以在进行授课前期带学生到学校的实训中心去了解高年级同学是如何实验的,让学生对此有一种好奇的心理,让学生看看高年级学生的工作流程,对于车工、数控以及钳工等实训过程,应该让学生进行零距离地和机床、图纸以及零件等接触,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去和那些实验班的学生沟通交流,他们就会自己明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会懂得学好这门课程才会学好以后的课程,以及想要熟悉相关机器和进行机器的具体操作都需要灵活学懂机械制图,它的地位和重要性会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学习。
二、学习需要衔接,机械制图需要在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直面困难的信心
1.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研究每一节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不能够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探索式地进行学习,有些关于初中数学方面的知识,很多中职学生比较欠缺,教师应该耐心讲解,对于基础没有打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自信心,能够直面自己的缺点,进而改进,能够更好地理解机械制图的相关内容。
2.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能力,建立一个机械制图与数学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体系,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分析调查以及摸底测试,了解学生哪些方面掌握得不足,进行漏洞缝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完善教学计划,教会学生温故而知新的害处,增强学生对于机械制图的兴趣。
3.教学的时候,每个学生在发展和理解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学生的水平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都是不相同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懂得灵活教学,适当地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可以施行课堂学习小组的模式,每个小组适当的分配人选,搭配一定要合理,避免一个小组都是资优,另一个小组都是素质偏低的情况出现,让学生在互相沟通的情况下,各抒己见,增进课堂机械制图的有效性。
4.环境决定了很多关键因素的成败,“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学生学习也需要教师有一个优良的环境,对于中职院校来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很多中职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心,慢慢地对学习变得消极,不喜欢和教师进行沟通,甚至离教师远远地,这种自卑心理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应该用爱走到每个学生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对于专业课程来说,制图是其基本也是其根本的部分,只有学好了机械制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技能的提升,应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机械制图课的重要性,让学生对此产生一定兴趣的同时,也应是加强学生机械制图的能力培养,在学生进行理论课的同时,注重实践方面的相关培养,对于学生机械制图应该贯彻到实际之中,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制图方面的合理创新,对于学生的思维来说也是一种发散,在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王璐.关于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09).
篇5
【关键词】现代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101-01
机械制图是机电类专业的入门课程,同时它是职业教育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画法几何知识、投影制图基本理论,读图和制图能力,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能否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关键也就在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从事机械制图教学二十余年的教师,笔者见证了从经典教学模型、实物、橡皮泥、挂图到现在多媒体、投影仪、动画视频、软件应用的教学手段的变迁,在这里略谈一些体会。
一 经典直观教学手段仍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需要适时运用诸如挂图、模型、实物等直观教学手段,并通过运用自己丰富的教学语言,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制图模型是教具室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囊括了从基本投影体系到基本体、组合体、轴类零件、叉架类、箱体类零件模型及简单的装配体模型,通过将模型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在观看、揣摩这些常见形体的基础上,再通过与相对应的挂图相结合就能更好地识记、理解内化此类空间图形所对应的视图,并促成学生思维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到空间的有效转化。如学生用橡皮泥堆砌、切割所绘物体这样的原始手段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将图像、声音、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有很好的直观性。但是任何好的事物也都有其缺陷,就像采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动态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所要绘制的物体,并且能很好地实现物体内部结构教学形象生动,节约了教学时间,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做到的,但是这些都比较偏于突出结果,而对过程并不能很好地展示,视觉效果固然好,但是过眼就忘,印象不深,进不了大脑。因而,电子教案不能代替一切,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切不可单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图形式、搞花架子,既要让学生看到结果,更要让学生知道过程。
如在讲授标准件和常用件这一章时,由于这部分内容大多为国标制图规定画法,比较抽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在图样中连接件的各个位置图线画法,制图教研室老师花费大量精力制作了各个标准件的制作、加工以及各种连接件的工作流程视频动画,在学生理解实践工艺流程的情况下,理解国标中关于标准件和连接件的画法就水到渠成了。
三 制图软件(CAD)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现在的企事业单位,手工绘制的图样很少,都是电脑绘制的图样。以前,高职学院机械制图与CAD是两门独立的课程,不仅增加了学习课时,而且教学效果差。我们经过课程改革,将两门课合并作一门课,按1∶2课时比例讲,先讲机械制图,后讲CAD,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CAD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时刻谨记国家制图标准,如线型、线条比例尺寸标注规范等,每讲一节CAD内容,都要对相应的机械制图知识进行强调,每一个节点的内容都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CAD制图练习,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理论课上机械制图五模型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大因素,现在利用CAD软件,在平面的机械制图学习中所遇到的图例,要求学生先在CAD中绘制其正等测模型,这样不只是解决了模型问题,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年实践的不断摸索,使得这两门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一点特别适合在组合体的视图画法这一章中使用,制图教学中,组合体视图的教学是难点问题。现在,用CAD制造三维模型,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大大加强了,特别是在利用CAD绘制正等测图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轴测图的尺寸走向及方位感。
四 零件测绘对机械制图学习的促进作用
篇6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课程
《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数控专业、模具专业这些机械类专业和近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是专业的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及专业的入门课程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经常把它比作一门“语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不懂外国语言的中国人和一个不懂中国语言的外国人在一起交谈,他们的交流情形是怎么样的。《机械制图》于初学的学生而言,就是一门“外国”的语言,在本人从事职业教育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发现即使是名列前茅的在校学生都没能完全把握《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这种现象值得所有职业教育工作者去深思。我也带着这个问题,从教师自身的教学出发,结合本人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实践,对《机械制图》教学进行了许多的思考和探讨,体会很深刻。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排合理的教学课时
相信凡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程的课时欠缺,实际安排教学课时远远少于课程所需的教学课时,即使是《机械制图》这么重要的课程也不能幸免。在课时远远不足的情况下,教师们也只能无奈的对课程内容进行削减。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使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前提就是教务部门安排合理的教学课时,依据有以下:①《机械制图》是专业的基础课程,所包含的章节并没有说削减就能削减的教学内容。②《机械制图》是开设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这是学生刚刚从普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的起步转型阶段,而且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需要时间去适应专业教学,更需要时间去喜欢上自己的专业。③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绘图,这只能在课堂完成。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勉强没有幸福,强拧的瓜儿不甜”,对于《机械制图》的教学更是如此。如果《机械制图》教学要靠教师一味的灌输知识点,一味的逼学生去学习,收效必然甚微,更可能适得其反。教师很有必要去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这也是任何课程展开教学的第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机械制图》产生了兴趣,主观性的想去了解、掌握《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机械制图》,不断的练习、思考、想象、讨论、下问。我相信,所有《机械制图》教师在教学中都希望能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为此,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我在授课的时候,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说,我在授课时向学生展示实物零构件、提供工件设计图纸作为参考、播放绘图员绘图视频。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这样他们在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始终兴致勃勃,而我的教学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课程基础
在《机械制图》教学的过程中,本人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正在讲授的绘图过程需要运用到之前已经讲授过的投影作法,学生却对这些投影作法一脸茫然。这就是没有打好课程基础所导致的恶果。一门课程的章节编排是有逻辑的,课程的基础一般是编排在开始的章节,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课程靠后的章节往往要综合运用到前面各个章节的知识。《机械制图》的基础也是编排在开始的章节,即是制图的基本知识和点线面的投影,《机械制图》教学要特别注重这部分内容,试问一个连制图基本知识都不知道的人如何制图?同时,学生对三维形状和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正是从《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部分开始逐步系统的形成,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对学生能否轻松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我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十分注重课程基础。
四、精讲多练
在我参考的许多论著中,《机械制图》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是精讲多练法,这个方法也贯穿在本人的《机械制图》教学过程。精讲,就是要求教师控制好讲授时间,讲授过程抓住课程要点,抓住学生绘图的错误环节,一击即中。多练,更多指的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绘图,让学生在教师的眼皮底下绘图。在本文中,我提倡的精讲多练法具体做法是:教师先讲――抓课堂要点讲;学生再练――按照教师布置,在课堂进行练习;教师观察――观察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这些错误往往是普遍的);教师再讲――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环节讲;学生再练――按照教师指导之后练。精讲和多练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一方面只有教师做到了精讲,学生才有时间做到多练。另一方面只有学生做到了多练,教师才能在观察学生的绘图过程中发现错误环节,从而针对这环节进行精讲。
五、模型教学
师生们普遍都认为《机械制图》很抽象,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然而模型能使抽象变为了直观。模型教学是《机械制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使本来是空间想象的存在变成了现实,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惊喜。比如,我讲授《机械制图》第十章第三节展开图的时候,在课前用纸皮做了一个斜口直四棱柱管模型,课堂上我直接用剪刀沿着模型的棱柱把模型剪开,斜口直四棱柱管的展开图立马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无不惊呼原来展开图如此简单。由此可见,模型教学是最直观的,给学生的视觉冲击是最强烈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必须要得到传承。
六、多媒体教学
篇7
【关键词】 机械制图;立体几何;教学方法;中职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1 引言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职院校机械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1]。而制图与读图是机械制图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都离不开空间想象。
2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研究发现,关于中职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多是从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这个角度去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中职教育普遍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加之中职部分教师对中职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的联系把握得不好,忽视了文化课学习对专业学习的一些重要影响。如何通过中职的立体几何教学,培养和提高数控专业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3 机械专业学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分析
3.1对待专业课和非专业课的态度差异
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职业学校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将来好找工作。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他们一般都比较努力,但是,学好专业课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立体几何的学习可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这一点学生却不够重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在机械制图课和立体几何课的学习中有以下不同的表现。
1、对非专业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的热情远高于学习立体几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跟学生选择专业的目的有关,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机械专业的目的就是要学好一门技术,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就比较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是学生对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不到位,认为要学好技术,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
2、惰性大、学习的习惯不好
调查发现,中职学生大部分觉得数学课的习题比较难,照抄作业的现象严重。然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前提,也是学好其它科目的前提,会给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基础差、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低
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在立体几何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即学生在立体几何学习中很少有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教学中部分老师忽视了中职生几何基础差,总是强调中职几何学习基础简单,从而降低了自我效能感,从而影响了他们学习立体几何时的情绪。
3.2中职立体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立体几何在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方法[2]。教学方法包括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活动。中职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另外教学中过多注重理论,很少给学生展现实物模型等,也不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方面
在教学内容方面,中职数学教师很少注重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比如财会专业应以学习函数、概率与初步统计等知识为主;机械专业则应以学习立体几何、平面几何等知识为主。但实际上,教师在教学中大都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有所侧重的讲授,缺少对空间模型的直观感受,故不能达到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
3、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看评价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脱离了与专业的联系,评价内容仅局限于教材。其次是评价的方式,教学评价等同于考试看分数高低,脱离了专业实践。最后是评价的主体,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与专业的联系,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3.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与教学实验
“教是为了不教”[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是现代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中之重就是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机械制图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而要学好这门课程,则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几何的学习,恰好是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探讨一下如何通过立体几何教学培养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1、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
初中与中职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是需要做好衔接工作的,这里我们只看立体几何部分。立体几何中的线线平行和垂直,线面平行和垂直等知识要与平面几何中的线线平行和垂直做好衔接工作,帮助学生顺利从二维平面思维向三维空间思维过渡。教师要密切注意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中的有关知识的联系,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借助实物与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开展模型制作课,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借助实物与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深刻理解几何形体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画图、识图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要学好机械制图课,必须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应重视立体几何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训练,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与领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 结论
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图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一事实,应引起中职数学教师的重视。如何通过中职的立体几何教学,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钱可强,果连成,李同军,等.机械制图[M].4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 课程整合 课堂效率 机械制图 AutoCAD
机械制图学科是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课,主要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图形表达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为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绘图能力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是单独开设机械制图、AutoCAD、公差与配合测量课程,甚至由不同的教师去教授这三门课程,导致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度较差,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与学科的相关度,笔者对课程进行了新的整合尝试:以机械制图基础理论为主,AutoCAD为辅,并穿插相关的公差与配合测量课程知识。改革效果相较于传统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增且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1 课程内容的整合设置
当前社会用人单位较为看重技校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中,要注意以实际技能操作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手段,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技能操作水平、提高课程效率的课程整合目标。笔者的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设置如下所示:
(1)制图的基础知识,包括课程的基本要求、制图的国家标准等;(2)AutoCAD 基础知识,包括AutoCAD用户界面、设置绘图环境和绘图的概念术语;(3)投影与视图的基础知识,包含点、线、面的投影、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4)简单图形的创建,通过平面图形绘制讲解AutoCAD中的绘图和编辑命令;(5)组合体的三视图及尺寸标注,包括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组合体的尺寸标注;(6)AutoCAD的尺寸标注及常用绘图命令的综合应用,上机绘制组合体视图并标注其尺寸;(7)零件图,包括视图选择、尺寸标注、极限与配合、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读图方法以及AutoCAD绘制零件图,并进行文字、尺寸、形位公差及粗糙度等标注;(8)装配图,包括装配图的画法,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明细栏,并要求AutoCAD绘制装配图;(9)专题项目测绘,强调综合技能的训练,利用两周的时间进行实体零部件的测绘,要求手工画出草图,再用AutoCAD绘出整套图纸。
2 课程整合实施后教学方法的改革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就是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法,着重强调加强机械制图与CAD课互动实践教学。
2.1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内容穿插讲授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对教学内容再梳理的过程。笔者将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都以ppt的形式呈现,再结合声音、动画等效果,让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立体、生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也高。在讲完相关基础后,可以同时利用AutoCAD 软件授课:(1)复习巩固。可以把基础知识中所涉及到的图形提前在AutoCAD 软件中建立模型,在授课时,通过对模型的旋转、剖切等操作,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承上启下,导入新知。可以把手工绘制图形的过程,在AutoCAD中演示,通过两种方式的对比,学生更能直观地体验到计算机绘图的高效、美观、便于修改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教学将两门课程的内容穿插起来讲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2.2 实施项目教学,将课程内容应用于实际
项目教学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处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至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教师仅为项目的开发者、指导者。学生通过所选项目的实施,了解和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并获得最终的结果。例如:在进行制图测绘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学校联系一些附近的工厂,合作绘制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零件图纸。根据工厂提供的零部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零件的测绘,从尺寸测量到手工图纸的绘制,然后根据手工图纸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实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最后进行分组答辩。答辩由指导老师及工厂项目负责人组成,从中评出最优秀的作品作为工厂拟用图,并将优秀作品在全班展览。项目教学的关键是“项目”是真实的,且项目实施的结果是“有用”的,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与实践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及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起着比较积极的作用。
3 评价、考核方式的改革助力课程整合实施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除了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评价与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应注重以能力为先,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考核与评价的标准以实践操作为主、笔试为辅,通过手工绘图作业、理论基础笔试及利AutoCAD实际上机绘图、独立完成的项目成果,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4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整合实施前的准备
4.1 培养能够胜任课程整合新课程模式的教师
职业学校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能力上也存在着差距。机械制图基本功扎实的往往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及工厂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但其计算机绘图能力水平就相对较弱。而计算机绘图能力强的新教师,机械制图基本功又不够扎实、教学经验不足。培养综合教学素养强的能够胜任课程整合的教师,便成为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学校应该搭建平台,让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应该多创造机会让有潜质、肯学的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交流,通过去工厂和下实训车间获取直接的实践经验从而加速育成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双能教师。
4.2 教材的研发
学校应开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使用的《机械制图与CAD》教材。加强课程整合的集体备课,提倡教学资源的共享,创建学科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不断完善教学系统,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掌握机械制图基础理论的同时,空间想象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学中,两门课程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在教学内容上避免了重复,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机械制图与CAD 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动态、循环反复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只有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才能将这两门课程整合得更优、更高效。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岗位职业能力 机械制图 课程改革 有效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53-02
在对机械制图课程制订教学要求的时候,笔者认为应当将实用以及够用的原则放在首位,在精选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同样要围绕这一原则来展开,只有有效地将教材当中的理论教学内容与现实当中的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才能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一、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要以制订合理的目标为前提
我们通常所说的目标主要是指人们希望通过努力想要达到的境地或者标准。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机械制图课程改革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如果一门课程没有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甚至教学的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的改革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和错误。
我国设立职业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的技能型操作人才,同时这也是国家赋予职业教育最为根本的任务和目标。在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中,其目标的设置应当是将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作为主体,将课程的培养目标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良好地结合起来。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机械绘图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思维能力,只有掌握了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基A知识以及了解国家的相关标准,具备一定的识图、认图能力,才能达成学习这门课程所要完成的任务。例如,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以操作为主,而并非是绘制复杂的机械图纸,因此在为中职学生制订机械制图课程的目标时就要降低绘图的要求,尤其是在绘图过程中的尺寸标注以及技术要求等难度较高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求他们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含义即可。因此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要以精选教学内容作为保障
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就必须要将机械制图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有机的结合,这就意味着职业学校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内容,而不是追求这门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校在选择学科教学内容时,应当选择适度的理论教学内容,然后在此前提下再根据学生能力的大小以及就业岗位的需求等因素来筛选出合适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要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关,同时还应该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可持续发展,在选择教材内容时还应当有一定的针对性,力求形成一个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体、以增强岗位技能要求为目的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努力追求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完美结合,让知识和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过程中,为了使学习内容更加明确和清晰,我们可以将课程的内容体系简化成四个主要模块,它们分别是:制图基础模块、制图的原理模块、制图的表达方法模块以及机械制图的图样模块。前面的两个模块分别属于基础理论知识的部分,而后面的两个模块则属于具体实践应用的部分。
三、通过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来提高机械制图课程效率
机械制图是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的理论课程,要想教好这门课程就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在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模式下,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忽视了实践与应用的重要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代学生的职业发展。大量的实践和数据都曾表明,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练习,在练习中进行学习才是提高职业学校教学效率的根本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较为注重让学生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运用理论课上学习到的知识,既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解“机械制图模块”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可以按照由简入繁的顺序来设计四个平面图形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要巧妙地将学生日常用的图线的种类和应用、尺寸的识读、制图的基本方法以及制图所要使用的工具等内容函括其中,学生在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也就学会了这些基本内容,这样轻松的学习方法很适合运用在初学者学习枯燥难懂的知识上面。
由于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因此在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所要发挥的作用也必须由传统模式中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还要切实把握机会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的协作能力,力求通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正确的工作态度来提高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职业竞争力。
四、良好的学情分析是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基本手段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相比于学习理论课程知识,他们更加钟情于进行实践操作。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重视培养学生的三维立体的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到无聊和枯燥,从而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笔者认为想要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生产实际的导入教学,只有利用课程中的亮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一)做好课程设计,讲好绪论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讲好这门课程的绪论部分,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彻底激发出来,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下面课程的学习。在绪论部分教师一定要将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目的、用途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都要讲清楚,只有将这些重要因素讲解清楚,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汽车,在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绪论时应当将汽车的设计、加工制造、检测、使用以及维修等内容中与机械制图课程中相关联的部分明确地讲解给学生听,学生在了解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性之后就会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地钻研和学习。
(二)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内容
篇10
【关键词】技校教学;机械制图;主体
机械制图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学生参加车工、钳工等工种鉴定(等级考试)必考的科目,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应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但从目前技工学校的机械制图课教学现状看,教学的成绩并不容乐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配合得当,就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活动协调有序地向前发展。
不知不觉中,我在技校带制图课已有四五年的时间,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制图课的兴趣及教学质量,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制图课的兴趣
教师每接一个新班,第一节课先不急着讲新课,而应对制图这门课进行简单的介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基本读图、绘图的技能,并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以最简单的车工和钳工生产实习为例,如果看不懂图就无法生产零件。让学生意识到,学好制图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制图课的积极性。
二、强调学生“主体”的参与
技校学生的普遍特点是:文化基础差,动手能力强,接受新的事物速度快,而自学能力不强。针对这一特点,要提高对制图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导”和“学”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课堂中的90分钟,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1、直观演示,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大约20分钟的时间,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挂图或播放多媒体动画课件,做到图、文、声并茂,让学生从中获得初步的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观立体感,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注意力。再经过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启发,使学生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下面的重点讲授打下很好的基础。
2、利用约40分钟重点讲授教学内容。本节要讲清、讲透,突出重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中也可借助实物模型、橡皮泥等讲述形体分析法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看图想象的能力。
3、课堂练习。利用约20分钟时间,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对本节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借此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整理,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从而教师也可以及时地得到反馈信息,给以及时辅导,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预习新课。利用最后约10分钟时间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先由教师对下节课的重点及难点之处进行简要阐述,让学生按此预习,以便联系巩固旧知识,对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以上四个方面,衔接紧凑,充分体现了教师“导”与学生“学”的相互作用,以教促学。
三、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主体”主动发展
技校的很多学生依赖性很强,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使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听、想、看、画的全面练习,掌握画图的基础知识和读图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应把重心由“如何教”转到“如何学”上,由“学”体现“教”,使学生由“学会”为“会学”。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始终要保持相互交流,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
四、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