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算式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03 18:0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算式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7-0050-01
审题,是解题时的第一道关口,它和题目的立意息息相关。其实在为题目解答的过程中,审题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我们不要把解题与审题截然分开,因为两者之间是几乎融合在一起,有机结合在一起――审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要较好的解题就必须认真审题,彻底把题目的内容及含义弄透,才能真正为解决问题打通道路,两者是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就能帮助学生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分,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一、看准,心读,脑记
作为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能够自主的读题,但是与低年级不同的是他们要从有声读题向无声读题转变,要从用嘴读题向用心读题转变。而这时一些学生就会对读题大打折扣,漏字,漏句,或是添字等情况出现。有的学生急于求成恨不得一目十行,有的甚至不看题目凭经验做题,他们会自己以为题目是这样的就不看原题盲目解题。
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差错,就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读题习惯。虽然做题时不要求读出声音来,但是题目中的每个字,每个句都要在心里读出来,同时要在头脑中思考。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对于不理解的题意,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读。看准,心读,脑记这是对认真读题审题的第一步。
二、动手操作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学生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利用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审题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1.画画点点
如在五上的《找规律》中,有这样的题目:■■OOO■■OOO……照这样排列第21个图形是( )。当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将一组组图形隔开:■■OOOl■■OOOl……。这样帮助学生比较准确的把握题意,找到解题方法。
2.折折剪剪
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三、动脑思考
1.推敲
在认真读题的过程中,要仔细推敲题目中的字词,特别是在解决问题当中许多字词需要学生去动脑思考。语言文字是题目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
其次,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如“同学们修补图书。五年级修补127本,比四年级多修补28本。四年级修补多少本?”对此题有的学生一下子分辨不出五年级修补的多还是四年级修补的多,这就要抓住“比四年级多修补28本”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内容把这个简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补充完整,使之明朗化。
2.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情景,展示数量关系。有些题目可通过指导学生列表、画图等方法模拟应用题的情景,使应用题的情节、数量关系直观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扫除理解题意的障碍。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数形结合 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对纯粹的数字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而且在理解数量关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教学就能解决教学中遇到的这些难题,而且数形结合既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形结合在小学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与转化,把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的图形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实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完成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下面,笔者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谈谈认识。
一、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理解算理过程中
计算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中,它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重视算法的多样化,却忽视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这就需要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算理的理解中,将抽象的算理直观化,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提高数学能力。
例如:计算97-40等于多少?这样的题对有些学生可能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来解决。教师在讲台将解决方法演示出来。先将小棒摆成9捆和7根,每一捆10根,9捆7根也就表示9个十和7个一,然后从9捆中拿出4捆,也就是说从9个十中减去4个十,还剩下5捆,就是5个十,最后将这剩下的5捆和7根加起来,也就是5个十加上7个一,得出57。所以97-40=57。通过对这一计算原理的演示,学生能更直观地得出结果,明白其中的原理,从而在以后的计算中从数量关系联想到图形,从图形中联想到数量关系。这种数形结合的过程将抽象的算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初步认识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图式。
二、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概念教学中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概念才能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题。小学生普遍对于直观的、具体的图形和事物比较感兴趣,也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抽象的概念兴趣不浓,接受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其中,运用直观的、具体的图形使概念形象化、简单化,以便于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从而掌握概念,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题。
例如,在初步学习乘法时,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摆苹果的例子。用PPT课件先出示一排苹果,问学生有几个苹果(5个),再出示一排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算式?(5+5=10),再出示一排苹果,继续问学生此时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算式?(5+5+5=15)……依次出示至求7排苹果一共有多少个时,学生依旧将八排苹果的个数相加得出总的苹果数。然后问学生如果有20排苹果、30排苹果,怎么计算呢?此时,学生肯定会犯难,如果继续用相加的方法计算,肯定会很麻烦,学生会绞尽脑汁寻求其他的方法,此时教师告诉学生当求多个相同的数的和时,可以用乘法运算。例如5+5=10,用乘法运算写作5×2=10或者2×5=10,5+5+5=15用乘法运算就是5×3=15或者3×5=15。这个例子中,教师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进行乘法概念的教学,出示相同的图形来引导学生列出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正是乘法的初始状态。学生在算直观的、具体的一排排苹果的总数时,运用抽象的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来求,然后又将抽象连加算式转换为更为抽象的乘法算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换,从中不仅理解了乘法的概念,还懂得了怎样运用乘法更快的解决问题,懂得了相同加数相加是乘法的简便运算。可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进行抽象概念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入木三分”的理解,有效地避免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一知半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出发,不失时机地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中,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直观形象“形”,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和无形的解题思路通过“形”的转换变成具体化、形象化。数形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发展,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在小学数学学习知识点中,“简单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大块内容中都适合并且容易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目前,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效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静.例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数学教学与研究,2013(11).
篇3
[关键词]问题导学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87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大问题导学”,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何谓“大问题”?它是指触及数学本质,能够涵盖教学重难点的数学问题。那么,如何借助大问题导学,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关联新旧知识,创新数学思维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制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会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设计并借助大问题导学,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关联新旧知识,调整已有知识结构,不断改造、重组,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的创新策略。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后,为了让学生巩固新知,并能够借助旧有的知识体系实现问题解决,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大问题”让学生思考“9+9+9+5+9=?”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经过讨论后认为,采用乘法计算更为简便。我进一步引导:“进行乘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学生认为,乘法计算的关键是要找到算式中有几个9,题目中现在有4个9,因而可以转化为9×4,还剩下一个5,因而加上5,就是9×4+5,转化成这个算式后再进行计算,就能够得到答案。顺着学生的这一思维,我继续提问:“你还能找到更简便直接的方法吗?”有学生发现,可以将5当做9,这样就有了5个9,但是这个9多出了一个4,因而要减去4,由此,将这道算式转化为算式9×5-4后再进行计算。
在教师设计的大问题主导下,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乘法知识,顺利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转化,将5看做是“9-4”,并能够根据加法算式提出乘法的简便运算策略,这就是一种创新思维。
二、积累数学表象,提升形象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大多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需要依靠已有知觉的唤醒和表象的积累,才能实现思维提升。教师要借助大问题导学,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表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例如,在教学“余数”这一概念时,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余数的概念形成过程,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14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人,请问每个人能得到几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可试着用学具进行操作。”我让学生说出摆学具的过程和自己的发现。学生认为,要先摆出14个苹果,然后给6个人每个人发1个,还剩下8个;再给每个人发1个,还剩下2个。由此,可以得到结论,14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2个,还剩下2个。
学生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对余数的概念有了初步建构,此时我继续设置大问题:“有16根香蕉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能分几根香蕉?还剩几根?你发现了什么?”此时不用动手操作,只需借助头脑中的表象,学生就能轻松解题。
教师紧扣余数的概念本质,借助开放性的大问题设置,让学生通过操作在头脑中建构数学模型,从而深入理解余数的概念,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探究数学本质,发展逻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较为薄弱,考虑问题往往容易陷入肤浅的认知误区,为此,教师要借助大问题导学设计,带领学生经历论证过程,探究数学本质,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我先出示算式“(1)9÷3=3;(2)90÷30=3;(3)900÷300=3;(4)9000÷3000=3”,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进行观察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发现,从算式(1)到算式(2),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从算式(1)到算式(3),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商不变;从算式(1)和算式(4),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0倍,商不变。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进行观察,学生发现,从算式(4)到算式(3),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了10倍,商不变;从算式(4)到算式(2),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了100倍,商不变;从算式(4)到算式(1),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了1000倍,商不变。由此,学生经历了规律探究论证的过程,对商不变的性质有了深入的认识。
通过这样的大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整个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过程,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篇4
一、“以形助数”在直观中理解数
借助图形的直观性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运算等形象化、简单化,给学生以直观感,让学生以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理解数学的本质,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思想的目的。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尤其在课改之后,老师们注重了算法多样化,在计算方法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工夫,却更加忽视了算理的理解。而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策略也是不同的。我认为,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二、以“图助学”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解题思路
线段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它是学生从直观向抽象过渡的桥梁,有助于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在教“几倍求和的应用题”时,我出示了如下例题:
小明家养鸡24只,养的鸭是鸡的5倍,养的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解题,而是先让他们画线段图,然后我让学生自己尝试做题,在交流时,一些学生除了用“24×5+24”这种方法,还用了“24×(1+5)”的方法。我问你们是怎么想的?他们都说是看到线段图后想到的,由此可见,线段图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数想形”帮助理解各种公式
在教学有关的数学公式时,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只会将知识学死。如果学生稍微碰到有变化的图形问题,就不能灵活解决。所以,我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时候,就让学生借助图形充分理解公式的含义,求长方形周长大体有三种方法:①长+宽+长+宽,②长×2+宽×2,③(长+宽)×2。通过对学生的检测,我发现学生对于前两种方法应用的比较多,第三种应用的比较少。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第三种方法没本质上的认识,只是知道有这样一个公式可以求长方形的周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于是,根据自己的检测我设计了让学生边说边摆小棒的方法介绍第三种求周长的方法。
四、以“情导学”使计算中的算式形象化,利于学生理解算理
在小学数学中计算教学占了相当一部分的内容,学生理解算理是计算教学的关键,在教学时,老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而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算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如: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创设情境:小区铺一块绿地,每小时铺这块地的1/2,照这样计算,1/4小时能铺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在引出算式1/2×1/4后,我采用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学生独立思考后用图来表示出1/2×1/4这个算式。
第二,小组同学相互交流,优生可以展示自己画的图形,交流自己的想法,引领学困生。
第三,全班点评、展示、交流。这样把算式形象化,学生看到算式就联想到图形,看到图形能联想到算式,更加有效地理解了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篇5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小学生创造想象的发展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因为任何创造发明都开始于创造想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创造想象的发展呢?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要有新设想、新方法、新思路就是创造想象。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以后,复习时要求学生把下题补上问题再解答出来。题目是:“甲乙两地相距234公里,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从甲地开出的汽车平均每小时行42公里,从乙地开出的汽车平均每小时行36公里……”学生补充的问题是:①几小时两车相遇?(3小时)②开出两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公里?(78小时)③开出四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公里?(78公里)④从甲地开出的汽车到达已站时,从乙地开出的汽车还高甲地多少公里?教师特别肯定了第④个问题补得好,并说:虽然这题现在你们还不会计算,以后就会计算出来。这就是肯定了学生的创造想象。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因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1.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思维过程中,只有先发散而后收敛,才能产生最佳的思维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偏重于要求学生用一种解法,求得题目的唯一答案,只重视求同思维的培养,忽视求异思维的培养,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在的教师都需要注意发散思维的培养。例如:一年级数学有一道要求学生看图口头编应用题,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编出了18道应用题。又如在进行“比”的复习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表述:“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的意思,结果学生说了不同的数学语言。以上这两种练习,不仅使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方法,许多学生通过这种训练后解题能力大大提高。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必须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例如学生解如下题目:“某校同学分成5组种树,三、四组共种树330棵。一组比三组少种12棵,二组比四组多种15棵,五组种120棵。全校一共种树多少棵?”如果照习惯思维总是这样分析:要求一共种几棵,必须知道各组种几棵;要求第一组种几棵,先求第三组种几棵;要求第二组种几棵,先求第四组种几棵。结果有的同学求得330÷2=165棵,作为三四两组各种树的棵数,造成思路的错误。这里就是要改变习惯思维,先求出一、二组共种树的棵数,即330-12+15=333棵,然后求出种树的总棵数。为了克服学生思维定势,可通过数学兴趣课对学生进行摆脱习惯思维的训练。
2.鼓励学生运用直觉思维
就思维形式来说,有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两种。直觉思维全凭形象、色彩、气味等直觉认识进行思维,思维得快,能产生设想,但准确性差。逻辑思维是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思维,思维准确性高,但不易产生设想。创造性思维就其方法来说,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两者紧密结合,教学应用题时,先用线段图进行分析,再进行解答,就是使两种思维同时得到培养,进行直观教学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直觉思维。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技能技巧
培养学生掌握创造性活动所具备的技能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时可以课内和课外两方面进行:
1.在课内应通过教学内容尽量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做到多种感官并用
在教学分数意义时,叫每一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用几种方法折出它的四分之一来。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叫学生用小圆圈摆出5×3和3×5。又如要求学生运用计量工具量出各种物体的长绘制统计图表。这些活动都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技能技巧的形成。
2.在课外通过丈量、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技能技巧
如教过平面图形以后叫学生自制七巧板,在课外活动时,进行拼七巧板比赛;还可以让学生自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型。
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心理品质
创造性学习的心理品质有:①进取精神:对现有知识不满足,不轻信现成结论,富于幻想,敢于探索。②浓厚的兴趣:爱好数学,喜欢解难题,当题目求得解答时,感到极大的乐趣。③坚强的意志:有毅力,不怕困难,对数学题能刻苦钻研,千方百计求得解答。
2.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机,教师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和想法。即使学生的想法看来很幼稚,不甚合理,也要肯定,不轻易否定,更不能讽刺,教师检能及时表扬有创见的学生,这样,学生的创新动机就得到激发,这就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3.创设创造性学习情境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 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不旦是语文课要解决的学习任务,数学课也经常存在阅读理解的问题,在教学中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在数学中不光有数字运算,还有空间关系和逻辑思维的问题。而阅读理解能力常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数学文本问题的必要前提。
一、小学数学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阅读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小学数学也涉及文本的问题,如应用题、文字题、图表等,这些数学文本由数字、抽象符号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在目前,我们教师也意识到小学生阅读跟数学技能的水平很不对称。有的学生面对文字题、应用题时就“傻眼”了,难以应对。事实上,很多学生对数学中的基本语言甚至关于解题要求都不能准确理解。数学中的语言总是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小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时,常用到“加法”方式,要通过自己的数学知识,补足或扩展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意义,才能充分理解。因此,在数学活动指导中应该有意识的提高学生对数学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小学数学阅读理解的过程理解
小学数学文本由数学语言、词汇以及以非常简洁的形式符号组成,小学数学文本理解过程至少有三个层次:
第一、正确理解词汇和符号。小学数学应用题常常用一些词汇来表述,这些词汇有些是数学中的专门术语,有些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因此,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这些词汇的内涵是正确理解问题的前提。对于数学术语的理解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而那些来自生活中的常用语的概念来说,放在数学中就有了新的内涵,即由“日常概念”变成了“科学概念”。然而小学生却往往不去注意两者之间的差别而误解其意义。例如:“垂直”在日常语言中最基本的含义可能是指与水平或地面垂直,于是有的学生以为在数学中也应该这样理解“垂直”的含义,这显然没有抓住“垂直”作为科学概念时的内涵。小学生对这些符号的掌握必须是准确的,并且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第二、正确解决词汇和符号之间的“互译”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用词汇表示概念与用符号来表示概念之间需要相互翻译。如在解决应用题时,需要用文字表述列出算式,也可以根据算式来编应用题,这样就涉及到了词汇和符号之间的互译问题。目前小学生在这方面常常面临许多困难。
第三、在应用题、用符号表示的数学方程表达式中,也涉及到理解符号关系和数量关系的问题。如在四则运算中,同时出现了加、除、括号等,这就必须理解这些符号的关系,才能确定计算的顺序。
三、小学数学阅读的困难和对策
小学生在数学文本的理解中面临的任务以及困难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导致学生数学阅读困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根据主要原因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对策。
1、在数学理解的不同步骤上加以训练
小学生对数学文本的理解有不同的层次,因此,在实践中每个学生的数学阅读困难也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不同学生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小学生理解的困难可能是不能理解数学术语和符号或者不知道将两者互译,还有可能是不善于理解数学的“语法结构”等。
对策:对不能理解词汇和符号进行互译的学生,指导过程中要训练他们用多种方式理解和处理同一个数学主题。如:可采用根据一个应用题文本列出几个算式;或者反过来,根据一个算式编出多种数量关系结构或类型不同的应用题。对于不善于区分不同数量关系的学生,可以让学生根据其中包含的集合关系(算术应用题中的组合问题、比较问题、变换问题)的数学题进行分类;也可采用一些“完形填空”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对数学表达方式的敏感性。
2、指导学生构建“活的”、结构化知识
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前提,在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对数学文本的理解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可能是如下原因:缺乏用于解释文本信息的足够的已有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虽然很充分,但不知道选择合适的知识点与问题情景联系起来;学生对问题理解与题目表达的含义不一致。
对策:根据以上原因,在实践指导中要发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形成有结构的知识体系。如:可以引导学生用画“概念”和“概念网络结构”的方法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和组织化,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条件性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如:老师不仅要讲解一道题目的计算方法,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应用这些方法等,这样知识才能变成“活的”、可用的知识。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多了解一些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及生活经验,可以为问题解决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
3、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适当的元认知训练
小学生在理解数学问题或文本时,其认识活动不仅是指向外在问题文本,还指向自己的认识活动为对象的认识,就是“元认知”,就是对认识活动的认知。在对数学问题理解过程中的元认识活动包括很多内容,如事先计划预测结果、时间分配、自我控制、自我质疑、自我评价等,从以往的实践证明,许多学生不善于理解数学文本,可能是因为元认知能力的缺乏造成的。
对策:提高数学阅读理解中的元认知能力的方法很多。如:可以通过数学习作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目前小学生都是学习现成的数学教本,解决教师或书本上提供的问题,实际上可以把这些工作部分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如让学生学习编写数学练习题并给出答案,这样他们就要斟酌如何表述问题,如何调整自己的思路,让别人明白,从而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加强口头解题的思维训练,这样有助于维持问题理解的注意力,也有利于不断调整自己的理解活动。最后,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评和修改,同时也可以提高自我反省能力。
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发挥数学潜能的重要前提,但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在数学课中应该重视阅读理解教学。从过程看,数学阅读理解包含了前后相依的三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上学生都可能面临困难,我们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包括建构结构化的知识、适当的元认知训练等。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存在的问题;对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就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而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质量的下降,教学质量的滑坡。
1、关于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定势思维的错误。教育心理学理论说明:定势是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会使人按照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定势思维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小学生数学计算的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表现为旧法则对新法则的干扰,直接产生积累知识的错误。例如关于整数加法法则“数位对齐,个位算起”,学生计算整数加法时往往忘记了个位对齐,最重要的知识点。又例如计算530÷53=10,780÷78=10,这些都是学生口算的试题,学生接着计算530-53时,因为定势思维学生把减法错误地看成了除法,530÷53=10。
1.2感知信息的错误。进行计算的小学生,进入眼帘的是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然而,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感知事物的主要特点是既笼统也粗略,更不要说具体了,他们注意的是一些孤立的事物,看不到事物的联系、看不到事物的特征,对算式在大脑中的印迹往往缺乏整体性,另外,计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造成了学生的疲劳,当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没看清楚,就急急忙忙动笔计算,导致计算顺序颠倒、写错符号或写错数据。例如十号写成÷,68写成86,168写成188等等,不一而足。
1.3记忆的短暂遗漏。一道计算题有许多计算步骤,计算时需要学生进行短崭的记忆,因为小学生具有抢时间、毛躁、怕麻烦的特点,致使储存的信息一部分消失或记忆中断,造成了记忆的短暂遗漏。例如连续退位减法忘记了退1,计算结果可想而知,算式:4000-299,一些学生计算成4000-299=3711,这样的错误结果与储存、记忆不完整有着密切关系。
1.4不稳定的情绪。小学生的情绪不稳定是人所共知的,情绪状态的不同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计算,而小学生都希望自己计算快,第一个算完,求胜心切,算式简单的轻视麻痹大意,算式复杂的畏惧厌烦,致使错误不断,情绪更加低落。例如:4×25-4×25算式极其简单,大部分学生一眼就产生4×25-4×25=1,不按运算法则进行,运算顺序出现了错误。
1.5教师对计算教学的轻视。一些教师不把计算教学当回事,既不注重计算教学方法的研究,也不重视计算结果,注重学生练习,多做题,进行题海战术。学生计算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帮助分析原因,就是一句话计算马虎了事,时间长了,学生计算能力越来越差,见到计算题就头疼。
2、关于解决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2.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计算教学一定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形成一种定势,不算则以,要算就对,让学生愿意计算,必须计算,学会口算,学会心算,学会笔算,学会使用工具计算,最终达到算得准、算得快。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每天的教学实际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练习一定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例如游戏、竞赛方式的训练,卡片、小黑板听算,限制时间的笔算、自己遍体的计算,这样的训练既能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2.2注重坚强意志的培养。坚强的意志是学生进行准确、快速计算的重要保证,既能促进计算教学的顺利进行,也能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每天坚持计算几道题,周而复始,养成计算习惯。教师一定注重口算,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教师一定要注重笔算,根据每天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些笔算试题,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克服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试题,不愿意做复杂的试题,帮助学生消除不正确的计算障碍。
2.3重视学生口算能力培养,打好计算的基础。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注重学生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运用自如了,计算可以有了保证,因为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口算能力强,就可以加快笔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有效率。每一位学生都要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时时进行口算训练,掌握运算的科学方法,把不断提高学生口算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2.4注意估算问题的教学。必要的估算促进了学生数感的进一步发展,估算在计算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计算教学一定向学生渗透估算意识、估算方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找到自己解题中估算的错误,把估算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自己的估算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树立全新的计算理念,研读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法则、定律等等达到运用自如,指导小学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训练一定持之以恒,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了就训练,不高兴了就不上心了,这样的结果是难见成效的。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做到不断思考,勇于探索,不能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必须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紧密结合,摒弃计算教学的单一性、枯燥性。这样,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能得到更大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敏婷.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
[2]佘亚龄.浅谈珠心算教学如何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结构体系[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
篇8
为提高我院初等育专业的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扎实的数学教学技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质量合格的小学教师,我们在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途径、考核方法做了进一步调整,初步建立了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体系。
1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的训练内容分为数学技能和综合技能两部分。
1.1 数学技能
数学技能是指学生承担数学教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读写技能、绘图技能、计算技能、应用题解题技能、教具学具制作技能等。
1.1.1 读写技能
内容:数字书写;整数、分数、小数、常用字母、符号、公式和小学数学算式的读写。
要求:熟练掌握数字、常用字母、符号和公式及小学数学算式的规范读法、写法,书写正确、规范、工整,具有一定的速度。
1.1.2 绘图技能
内容:小学数学教材中常见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小学数学中常用的统计图表;应用题的线段图;简笔画作图等。
要求:正确使用三角板和圆规等绘图工具完成小学数学教材中常见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绘制;正确、美观地画出小学数学教材中常用的统计图表、应用题的线段图;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用简笔画绘制情景图,突出教学重点。
1.1.3 计算技能
内容:笔算、口算、速算、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运算;估算;近似计算等。
要求:掌握笔算的算理、算法,算式书写规范、工整,具有一定的速度;掌握常见的口算、速算和估算方法,熟练进行口算、速算和估算;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运算法则、性质,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进行四则混合计算。
1.1.4 应用题解题技能
内容:小学数学应用题基础知识;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的解答、分析、讲解等。
要求:讲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出算式,语言表述清晰、简洁,解题步骤完整;能用多种思路和方法进行解答,说理有理有据。
1.1.5 教具学具制作技能
内容: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正棱锥、正棱柱等常用的立体几何模型;制作钟表模型、数位表、七巧板等小学数学常用教具等。
要求: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制作简单、便于操作的教学用具,能够讲解所做教具的使用方法。
1.2 综合技能
综合技能是指为顺利进行课堂教学而必须具备的综合技能技巧,包括教材分析技能、教案编写技能、课堂教学技能、说课技能和数学课件制作技能等。
1.2.1 教材分析技能
内容: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等。
要求: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前后联系,明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法。
1.2.2 教案编写技能
内容:教案的内容、类型、格式等。
要求:能完整、有条理地设计一节小学数学课;编写教案,格式规范,结构清晰。
1.2.3 课堂教学技能
内容:数学语言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技能、板书技能等。
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能进行教学片段的讲解,完成预定的教学步骤;数学语言准确,重点突出,讲解具有启发性、趣味性,适当地板书教学要点。
1.2.4 说课技能
内容:说课的内容、要求;说课稿的撰写等。
要求:恰当地说清楚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说出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具体教学思路、步骤及依据;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学法能够提出充分的理论依据;仪态端庄、得体,语言表述流畅,理论依据充分、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语速恰当。
1.2.5 数学课件制作技能
内容:常用制作软件的使用;制作综合课件等。
要求:掌握小学数学课件常用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途径
2.1 实行数学技能辅导员制度
每学期初组织选拔数学技能好的同学作为数学技能辅导员并定期组织培训。初等教育专业每个班配备一名数学技能辅导员,每周一个早自习、一个晚自习对学生进行辅导。各年级制定统一的训练内容及展示内容,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板书板画训练,将小黑板摆放在指定位置,由专人负责检查、评分,并将学生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再由任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2 开设小学数学技能训练课程
为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将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体系。根据训练内容分别在第一学期开设数学技能训练课,第三学期开设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课。通过课堂教学,集中讲授各项技能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训练目标等,同时给与及时地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技能,然后分组训练。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根据训练内容布置小学数学教学任务,训练方式以模拟试教为主,每个学生都要备课、讲课,由其他同学扮演学生角色。讲完后师生共同点评,在此基础上再加以修改完善。
2.3 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和指导
初等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等环节。
2.3.1 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安排两次,分别在第二、四学期各两周。第一次见习的任务是了解小学的一日常规,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及教学情况;初步接触小学教学实践,观摩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在全体学生试讲的基础上,择优试教。第二次见习的任务是掌握听课的方法,会做听课笔记并即时点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初步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
2.3.2 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和班级管理,教学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恰当,语言准确、流畅,板书设计科学、合理,书写规范、工整。
2.3.3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在此期间学生将以准教师的身份独立走上讲台,教学技能的各方面都将得到综合提升。
为确保实践教学的成效,每次见习、实习前都组织有针对性的辅导。见习、实习过程中由技能训练指导教师全程指导,确保见习、实习效果。
2.4 定期举行数学教学技能比赛
为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增强训练意识,展示学生训练成果,定期组织速算比赛、应用题解题比赛、教具制作比赛、板书板画比赛、教学片断比赛、说课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技能比赛。
3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考核办法
技能考核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综合素质过硬,学有专长的小学数学教师,是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
3.1 制定考核标准及成绩管理办法
由数学教研室负责初等教育专业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的考核和成绩管理工作。针对各训练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对各项技能规定质和量的要求并制定出考核标准明细表。
学生的考核成绩将记入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成绩档案,要求学生在教育实习前通过各项技能的考核。在各学年的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等活动中,教学技能的成绩都作为考察因素。
3.2 改革考核形式
在考核形式上,采取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结合、单项考试与综合考试结合等形式。
篇9
一、提前渗透代数式的思想
1、计算中渗透。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难度较大,为了教好计算,教师们往往让学生死记硬背计算法则,但一些难题,还是让学生望尘莫及,无从下手。计算的目的就是将算式算出结果的过程,也就是得到数的过程,在学生的感觉中,算式就是算式,数就是数,一个算式是不能理解为一个数的。其实, 事物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一个算式计算的结果就是一个数,算式可以理解为一个数的另一种表示方式,是一个数的过程展示。为了某种需要也可以将一个数改写成一个算式来表示,如73×101=73×(100+1),这里就是把一个数101改写成100+1,这100+1就是101这个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了数与算式的关系,不但有助于学生对代数式的理解,也能加强简便计算的理解。
2、在问题中提高。在解决问题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快地使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我们经常让学生先列出分步算式,然后再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在这引导过程中,可以将分步的一个算式理解为一个数,最后得到一个综合算式。如这样的问题:在对列中,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先让学生分步列式10×8:80, 80×3:240,在这基础上,指出这里的80就是10×8得到的,我们可以将80改为10×8,得到一个综合算式10×8×3:240。当学生体会到一个算式可以表示一个数后,教学时就可以进一步抽象,不要再出现分步列式的过程,直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一个数量,这样为学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如,“三年级学生去茶园劳动,女生56人,男生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引导学生理解:三年级的学生数÷4=-共可以分成的组数,这里的三年级学生数就是男生与女生的和,列成综合算式应该是男生与女生的和÷4,即( 56+64)÷4把56+64这个算式理解为一个数,参与到列式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了算式与数的关系,懂得了添括号的原因,为以后理解代数式创造了条件。
二、方程思想的渗透
1、渗透方程的意识。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它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是形式上的认识,也是感受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建立模型的过程。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小学生往往把运算中的等号看作是“做什么”的标志。如在算式“5+3”的后面写上等号,往往被理解是执行加法运算的标志。他们通常把等号解释为“答案是……”。于是在学生作业中就出现了4x6=24+9=33之类的书写错误。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等号看作是相等和平衡的符号,这种符号表示一种关系,即等号两边的数量是相等的,也就是在5+3与8之间建立了相等关系,而4x6=24+9=33却不存在相等关系,应改为4×6+9=24+9:33。使学生形成等式的概念,为学习方程做准备。另外,教材中出现6+()=8之类的算式,除了渗透字母表示数外,还能将方程的意识渗透在里面。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未知数是可以与已知数一起参与列式。同时,学生在求括号里的数的过程,就是简单的解方程过程。在这类问题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等式、方程的名词,但学生已蒙胧地感受到了方程的存在。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兴趣
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兴趣,就能有主动性,学好数学。所以,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学时,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操作活动,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为抽象的数学学习提供充分的感性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的兴趣,逐步发展到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例如: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节的例1:(34+25-59)时,让每个学生准备6捆小棒(10根一捆),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拿出34根小棒(三捆零4根)在拿出25根小棒(2捆零5根),问:“一共拿出多少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兴趣很浓。实践中学生们发现,不用把4根5根相加(得9根)再把3捆2捆相加(得5捆),最后用9根再加5捆(得59根)就行了。这时,教师告诉学生34+25写竖式的时候,要把十位上的2和3对齐,个位上的5和4对齐。并着重说明,先加个位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同时在黑板上板书给学生看。
二、通过课堂游戏引发学习兴趣
把游戏引进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适合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如采用找朋友、开火车、对口令、猜谜语等游戏配合教学,很受欢迎。
“找朋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之一,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搞,“算式找得数”、“算式找算式”、“条件找问题”都行。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请两个学生分别拿着“5×4”、“4×5”两个算式站在讲台左右两边找他们的朋友,另外请若干名学生分别拿着“4个5”、“5个4”、“5+5+5+5”、“4+4+4+4+4”、“四五二十”等卡片,学各种动物,边唱边跳站在他俩旁边,让他俩辨认谁是自己的朋友,当两个学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朋友时,全班同学高兴地热烈鼓掌。
“开火车”游戏中老师当司机,发号令。学生一人当一节车厢,要讲出算式。“司机”喊“前进”,是前接后;喊“后退”,是后接前;喊“往右开”是右接左;喊“往左开”是左接右。例如老师指定某位同学为第一车厢,喊:8――前进!第一车厢讲出一得数为8的算式;“2×4得8”前一节车厢同学接答:“16÷2得8”……老师喊:“往右开!”这时,最后讲算式的那节车厢右边的同学接答“24÷3得8”再右边的同学接答:“40÷5得8!”……最后,老师喊:“停车检修”让学生指出哪节“车厢”要修理(哪位同学答错了),也可指明当机修工。“开火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手势指挥行车方向,这样做,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通过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课外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课外活动中,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学习兴趣浓,效果好。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组织课外学习小组,开展学生考学生活动,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每周安排一次趣味性的数学知识竞赛,并适当给以奖励。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育实践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墙报、黑板报介绍数学家的生平、数学小故事、数学谜语、趣味数学题等,还可以设立“数学信箱”、数学医院等专栏,开展问题征答、病题求医等活动,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
四、通过鼓励探索引起学习兴趣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追根究底,主动探索。探索有得,就会兴趣盎然。
例如,学生学习“在除法,不能用零作除数”,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下列除式写成与之相应的乘式:
(1)6÷0=( ) ( )×0=6
(2)0÷0=( ) ( )×0=0
启发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自行研究。结果学生得出:在(1)中,找不出能填在( )里的数,0除6的商是不存在的;在(2)中,“( )”里的数有无限多个,0除0的商是不确定的。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不但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习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思维,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阿茹娜,兴趣・习惯・能力[J]内蒙古教育,2002,5
[2] 张海燕,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1,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