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在经济中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03 18:0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在经济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险在经济中的作用

篇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也是一个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影响很大,往往一次大的自然灾害,就可能导致部分农民返贫,开展农业保险对增加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恢复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现代农业,而开展农业保险,完善多层次的农业灾害转移分担机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外成熟的经验以及国内一些地区的实践证明,以市场化的手段,以保险的方式来规避农业风险、补偿农民损失,是行之有效的。

一、农业保险的重要性

1、农业保险对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恢复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农业保险是国家使受灾农民的农业灾害损失得到及时有效补偿,解决农业民收入无保障的问题,确保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稳定。

3、农业保险的开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农业,而开展农业保险,完善多层次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则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二、农业保险的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农业保险工作是一项新生的事物,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认知度差,导致参保率低。同时,部分地方的农民由于认识的问题对参保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这是增加农民负担的另一种形式或者说是保险公司赚钱的新花样;而且许多农民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如果风调雨顺,上保险没有意义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参保意识不强。

2、缺少资金。农民收入低,可支配收入少,对农业保险的支付能力有限,乡村两级财政也无能力为农民解决投保资金,从而导致参保率低的局面。

3、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上级政府对地方官员政绩的考核,有的地方政府不重视发展相对缓慢、投资回报率低的农业,支持农业保险工作的政策较少,从而影响了农业保险工作的进展。

三、对开展农业保险工作的建议

1、开展农业保险必须有政府强力推动。农业保险是新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三高”特性,即高风险、高赔率、高亏损率的特性。如果农业保险实行不亏损的完全商业运作模式,就必须提高缴费标准、降低赔偿责任。这样影响了参保率,所以政府的给予政策支持是农业保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一是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使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主动要求参保。二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视力度,把它作为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一件大事来抓,在具体的理赔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参与其中,起到充分协调作用,并出台鼓励性参保政策,对于参于农业保险的农户,给予资金补贴及政策方面的优惠,鼓励引导农民参保。

2、开展农业保险必须坚持科学的制度设计。农业保险 不同于一般的财产保险。实现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找准公司、农户、政府能承受的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保险标准上,坚持低保障起步;在保险对象上,坚持以保种养大户为主:在风险责任上,坚持以大灾为主;在理赔时间上,坚持早赔快赔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参保积极性,实现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3、开展农业保险,必须依靠农村基层组织。农业保险面广量大理赔定损情况复杂。保险公司缺乏在乡镇、村一级的工作网络体系,以及懂农技、定农损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要实施农业保险,特别的是搞好农业政策性保险的理赔工作,必须依靠乡镇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乡镇农技人员,农业熟,业务强,情况明的优势,切实做好现场查勘、定损理赔等工作,确保参保农户及时定损赔付、迅速恢复生产。

篇2

关键词:保险消费;经济增长;行为;金融机理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消费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的重要位置日渐提升。其中保U业发展速度飞快,并成为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中的一部分,保险消费能够缓解人们对于未来预防性心理制约,增强消费信心,鼓励居民将手中的剩余资金进行合理的消费,以此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了解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金融机理,能够透过现象掌握该经济现象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利用保险消费,优化和重组保险资源,从而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一、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行为金融机理分析

1.静态模型分析

保险作为一种安全,应纳入到人们消费范围当中,将保险消费划分为生产与生活两类,前者多以生产要素进入生产领域后的产出为保险对象,促进经济增长。而后者多是围绕着养老、医疗等风险为主,与人们生存存在密切联系。无论哪种保险类型,都具有保障作用,能够满足人安全心理需求,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且能够弥补社会保障方面的缺陷[1]。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保险消费具有稳定作用。在研究中,我们假设生产要素是必要条件,保险赔偿将成为一种事前准备。因此物质资本与保险消费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具体函数如下:

其中K为物质资本。资本与0越接近,资本的边际产品趋向无穷大。

2.协状态相位关系

一般来说,当财富资本存量递增,则财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边际生产力较小,生产消费中的保险处于递增趋势。生产与生活消费保险存在密切联系,二者呈反比关系,前者越多,后者越少,反之,后者越多,前者越少[2]。消费品价格对应的影子价格积累的资本量,会对人们消费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3.敏感性分析

针对保险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稳态方面来看,非货币性固定资产折旧率,对于资本存量的影响判断难度较大,而针对消费品价格的影响更为直观。同时,贴现率与时间偏好率等也会对产生相应的影响,如贴现率具有负向影响。

4.动态机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随之增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效劳动力难以确定。在稳定状态下,人均生产消费保险与普通消费增长额既定增长率并不会保持在稳定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3]。保险总消费弹性增加,会影响消费增长,使得经济发展缓慢。

二、研究结论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时,经济系统中存在保险消费最优点,且最佳配置条件是生产保险消费与边际成本保持一致。如果贴现率提高,将会造成物质资本边际成本下降,进而使得保险产品在市场的投入减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保险业持续性发展。另外,嵌入保险消费中,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更佳明显,但是持久性不长。而调节嵌入保险消费缓慢,但是作用效果更为明显。究其根本是,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于保险消费支出更大,积极购买保险产品,为保险市场注入了更多活力,且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人口变动时,人均总消费递增推动经济发展目标能够实现。通常来说,贴现率越低,保险费用需求会上升,导致保险商品价格增加,能够实现对保险资源的重新优化和配置,以最少资源投入,创造更多的产出。随着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人们风险意识愈发增强,将保险消费纳入到家庭开支当中,对于保险消费的贡献率有所提升,拉动经济增长[4]。嵌入生产和生活性保险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较为明显,且能够产生较高的人力资本增加效应。

可见,保险作为金融服务产品,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存在于企业、家庭等方面,前者能够促进投资、保障生产,为企业持续性发展解决后顾之忧。而后者能够减少不良预期,改善消费意愿,增强人们消费信心,激活原有储蓄资金,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5]。二者共同构成了嵌入性投入,虽然数量不大,但作用机制具有特殊性、复杂性,与化学催化剂具有相似之处。虽然保险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增长点,并没有实体对经济促进效果明显,但是其间接推动作用巨大,不容忽视。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保险消费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保险消费,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创新,适当放宽保险资金运用限制,促进保险资金流通,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且能够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多实质上的保障。

三、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金融业在高速发展经济中占据关键角色,金融服务是后起之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从不同角度对保险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出保险消费的积极促进作用。未来,我国还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保险资金能够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同时,加强的地域性保险业务的协调,使得保险消费能够在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深化,从而充分发挥自身对经济产生的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

[1]蒲成毅,潘小军.保险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行为金融机理研究[J].经济研究,2012,(S1):139-147.

[2]曾智,姚鹏,杨光.我国保险市场非线性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ACE算法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4(12):14-23.

[3]肖攀,李连友,苏静.保险业发展水平门槛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10):33-43.

[4]张静,李星敏,解鹏.保险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路径探讨――基于VAR模型和岭回归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4(21):84-85.

篇3

关键词:农业保险;政府扶持;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上看,农业保险既带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又带有私人产品的性质,若交易双方成本利益出现失衡就有可能导致交易效率的损失,因而为了促进农业保险在经济市场中的稳定发展,政府应该从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方面对其进行扶持,以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业保险市场失灵

农业保险发展出现市场失灵的原因在于农业保险发展的供需双方出现矛盾,导致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保护作用削弱。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保险的价格高。保险价格主要由纯费率与附加费率构成,其中纯费率是保险人能够支付的索赔成本,是保险价格的主要部分。首先,由于农业保险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损失赔偿,而农业生产损失往往来自于不可抗力造成的大规模破坏,如旱灾、洪灾、地震等,这些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较大,所造成的损失规模较大,因而使得农业保险损失率较高,保险公司需要向投保人支付的索赔金额数目较大,使得保险商和投保人双方出现成本利益失衡。其次,农村地区由于其环境较差、设备落后,对保险的管理难度较大,使得保险商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的经营成本大大提高,加上投保人在地域上较为分散而业务量又大,保险公司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维持业务。这些因素迫使保险商提高保险价格,以维持保险公司的经营。但是,高价格的保险也使得农民对投保的需求降低,从而造成农业保险的供需矛盾。二是农民收入低,对保险需求不高。虽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还很落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平均收入水平还很低,尤其在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民根本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能力,而东部发达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规模相对较小,这就使得市场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足,造成农业保险在市场中出现失灵现象。三是道德风险影响。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具体表现在有的投保人缴纳低保险费后从事高风险农业生产,又或是故意制造损失事故来骗取保费,导致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降低,经营成本升高,甚至出现保险公司赔付不起的情况,使得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供给下降,使市场中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下降。基于以上三点,保险双方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农业保险市场,导致农业保险在市场中发展不顺,需要政府给予扶持。

(二)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

造成农业保险无法形成稳定市场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保险本身的正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的非市场化影响,而正外部性则是指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在不投入代价的情况下受益。从农业保险的经济学角度分析,当农民购买保险后,由于保险所具有的保障作用,使得农产品的供给增多,价格下降。而消费品价格下降,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就会增多,而生产者剩余可能增多,也可能减小,即消费者剩余总是正的,而生产者剩余则有可能是正可能是负。但是,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剩余增量总是正的,这就使得农产品消费者受益增多,而作为生产者的农民则没有受益或受益减小。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在购买农业保险后,不仅作为保险消费者的农民受益,而且其他社会成员也会受益,且从长远来看,农民从农业保险的经济受益要小于其他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这就使得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严重下降,在没有政府扶持补贴的情况下,农业保险无法产生有效的市场需求。因此,农业保险产品既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又具有其给社会带来福利的公共物品属性,而作为农业保险中公共的部分则应由政府来负担相应的代价,对农民在保险中损失的经济利益进行补偿,使农民在保险中的受益与社会利益相等,这样才能产生有效的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保险市场的形成。

二、政府对农业保险发展的扶持

由于农业保险自身带有的正外部性,其所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论是投保方还是保险商都无法对其进行收费,因而必须有政府提供第三方的支持,以弥补在农业保险投入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效益外溢。政府对农业保险发展的扶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经济扶持

经济扶持是政府扶持农业保险发展的最直接手段,政府可以采取的经济扶持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经济补贴。经济补贴的对象不仅包括保险商,而且还包括农民投保方。政府在给予农民适当的经济补贴后,农民支付的保险费用会降低,投保需求会增加,从而增加农业保险有效的市场需求。各地政府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本地的农业风险情况为农民提供保费补贴,以刺激农民的投保热情,增加投保需求。且政府对农民的保费补贴能够填补农民在投保过程中经济利益外溢的部分,增加农民经济受益,使农民受益与社会受益相等,从而削弱了农业保险消费方面的正外部性。再者,政府在给予保险商适当的经营补贴并给予管理费用等经济支持后,保险商自身的经营成本降低,农业保险供给增多,从而增加农业保险有效的市场供给。我国政府一般是以管理费用的形式对保险商进行补贴,刺激保险商增加农业保险业务,增加保险供给。政府对保险商的经济补贴也能够弥补在保险过程中成本费用外溢的部分,降低保险商的成本投入,从而为健康稳定的农业保险市场的形成做准备。

经济补贴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政府根据农业保险的不同险种来为农民提供相应比例的保费补贴,刺激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投保需求。二是给予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商适当的费用补贴,降低其农业保险经营成本,增加保险商对农业保险的供给。三是对农业保险发展提供再保险,保障农业保险行业的稳定发展,为农业保险发展保驾护航。具体的经济补贴政策则要根据各地发展情况来确定,其经济补贴的费用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农业保护政策进行调整,减少对农产品的出口和价格补贴,增加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二是将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灾害救济和补偿的节省部分投入到可积累的保险金中,既保障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又实现了救灾资金的滚动利用。三是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控制行政经费的支出,将多余的支出部分用于农业保险发展支持。

2.经济扶持的另一种方式是税收优待。税收优待是通过给予农业保险经营方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刺激保险商对农业保险的供给。给予保险经营方的税收优惠,一方面可以通过免征其营业税,减少保险商的税收成本来实现,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在特殊时段内适当减免经营方的所得税或其他税种来实现。另外,税收优待不仅仅是给予保险经营方,而且还可以给予投保方。对投保方投入保险部分的个人收入可以给予免除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以激发农民投保的热情。

(二)法律法规扶持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是保证农业保险稳定发展的前提,只有让农业保险做到有法可依,农业保险才能实现依法经营。用法律的形式对农业保险的性质、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基金管理、经营范围及费率、赔付标准等方面进行界定,能够实现农业保险市场的规范化,避免农业保险市场交易过程中因缺少法律法规限制而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法律扶持方面,2013年3月我国开始施行最新的《农业保险条例》。《农业保险条例》的实施对于发展农业保险、发挥农业保险机制、分散转移农业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条例的颁布施行对于规范国家扶持农业保险措施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政府对农业保险发展的扶持措施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条例》共分为总则和五章内容,分别对农业保险经营规则、合同签订、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条例的颁布施行使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使农业保险发展做到了有法可依。

(三)行政扶持

政府给予农业保险发展的行政扶持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成立专门的保险管理机构,对农业保险发展进行管理并附有理论研究、组织实施、政策制定等职能,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管理水平;二是各级政府机构应高度重视各地农业保险发展,针对各地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对农业保险实施相应领导并负有对农业保险机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促进的责任,促进本地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针对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及在经济市场中出现的供需失衡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扶持,从经济、行政、法规等多个方面进行。同时,又要注意实施保险补贴的效率,从各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入手,制定适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保险补贴政策,使农业保险能够真正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宇,徐润宁.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需求与财政补贴问题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04).

[2]孙香玉,张帆.我国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现状、需求及发展对策——以甘肃省岷县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3(03).

[3]郑可青,罗亭林.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基于浙江省的情况[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3(06).

[4]王步武,高云玲.对江苏省农业保险实践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2).

[5]张丽,吴应珍.天祝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6]谭璟,汤娌娜,童晓琼.论“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保险——以郴州市苏仙区为例[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06).

[7]张倩倩,陈盛伟.政策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参与主体行为特征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篇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体制改革方面的不断深化,我国国内商业保险的相关发展规模以及发展速度方面取得了较为良好好的成绩,但如果结合当前保险业在市场上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优秀发展机遇进行分析,那么我国现有保险市场的具体开发力度还非常低下。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医疗、养老、旅游等消费将越来越成为我国居民的基本主要消费方式,而这些消费无一不与保险密切相关,故居民消费方式的改变从客观上必然应推动商业保险的更大发展。我国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情况为我国国内的相关商业保险市场拓展以及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其良好的先天条件。

二、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析

保险主要是投保人根据相关市场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进行支付保费,而承保的相关保险公司根据合同具体约定的大概风险情况,在风险真正发生时进行一些相关补偿或者给付保险情况。保险服务在经济中的相关作用主要有如下一些方面。

1.保险保障功能能够有效保障社会稳定发展

社会稳定问题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社会基础问题。保障的功能是保险业的最重要的基本职能之一,保险可以通过转移相关市场风险及提供给予保险人经济方面的补偿,在保障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实现稳定方面,正不断发挥着极其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我国间接的进行保障社会相关经济方面的稳定快速增长。社会公民及其个人家庭的生活安定问题是我国整个社会稳定的最基本因素。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相关保险行业,因为这可以满足我国国内公民及其家庭能够在社会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发生的的一些风险进行保障需要,可以保证人们在人生中遭遇风险时能够及时的获得相关保险赔偿金额或者给付经济收入,这对于维护我国的公民个人及其家庭的安定以及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社会个人和家庭方面外,我国的相关企业也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之一,保险业也充分对企业发挥着作用。

2.保险有利于提高储蓄向投资的相关转化水平

险诸多功能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保险公司能够通过收取保费的办法把某些集中在某一企业或个人身上的比较大的灾难事故以及人身事件的发生而可能导致巨额的损失进行平均社会分摊;当被保险人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发生风险时可以通过给予被保险人一些适当的经济补偿活动从而达到有效分散个人风险的最终目的。保险行业这种有效地进行分散风险、补偿相关经济损失的投资功能尽可能设法减轻我国社会生产中的个人或者企业某些经济损失,从而最大限度上保障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久健康和谐稳定增长。

3.保险通过进行资本积累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一方面保险机构可以通过收取保费的业务,有效转移企业以及居民遇到的某些部分风险,另一方面我国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进行收取保费聚集大量的闲散资金,进行投资活动。保险公司的社会投资渠道正在日益多样化,具体投资的权限以及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这为我国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以及大量投资创造了客观条件。保险机构能够通过集中社会大量资金实现对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市场项目进行优先投资,从而解决社会上这部分项目面临的资金短缺不足等相关问题,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增长做出积极贡献。保险业还可以通过银行个人存款,进行参与一些国家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相关金融市场来不断满足企业对于社会融资的需求,这有利于社会上企业进行资本的合理优化配置,有效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经营绩效,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总而言之,我国保险作为三大金融中介之一,在社会资本积累中有明显优势。

三、结论

篇5

摘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保险业的数据搜集,采取了ADF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了四川省经济增长与保险业发展的关系,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相关实证分析显示:四川省的经济增长能够促进保险业的发展,但是保险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基于分析的结果,本文对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和保险业的发展做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业、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近几年来四川省的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迈开了重要的一步。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四川省的经济情况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尤其是地震,泥石流等一些自然灾害的威胁,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保险的保障作用,保险则能在很大程度上面保障四川省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无法预料的风险,再加上四川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这就决定了保险业在经济增长中必须要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强有力的保障四川省经济的稳健增长,但是四川省的保险业发展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一、文献综述

在国外研究方向中,早在1965年的时候,Arrow就对转移风险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如果转移风险机制存在的时候,投资者通过转移分散风险,就可以确保投资者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仍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正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会增加产量,然后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通过引入风险分担机制,风险规避者就可以制定出最优的生产决策,因此可以提高市场效率。Harold(1998)详细的阐述了保险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他认为保险业的发展能够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更有效的管理风险,提高储蓄的流动性,促进贸易和商业的发展,如果发生风险,也可以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

Soo(1996)通过模型的运用,把个人借贷来最大化声明其效用,得出的结果表明寿险业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Aiyagari(1994)在不确定性的最优增长框架下面研究表明了保险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的影响。Pearson(1997)通过对英国1700-1914年保险业发展历史的研究得出了保险创新是英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的结论。他构建了历史阶段的模型解释了保险的创新如何促进英国的经济增长。Ward和Zurbrueg(2000)采用面板数据,对OECD九个成员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保险的发展是否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因国家的异质性而不同。Haiss和Sumegi(2006)采集了欧洲29个国家的数据,他们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寿险的增加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证据并不太确凿。

在国内的研究当中,曹乾(2006)对GDP和保费收入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整关系,但Granger原因是单向的关系,经济增长是保费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保费收入的增长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刘晴辉(2008)认为保险业的发展能够形成储蓄结构效应,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增长。赵尚梅、李勇、庞玉峰(2009)在借鉴Odedokun(1996)和Wang(1999,2000)利用两部门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包括保险业与非保险部门的两部门模型,以研究中国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结果,表明保险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且保险业对非保险部门存在溢出效应。保险部门的这种溢出效应比保险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各有意义,体现了保险业的本质特征。张帅,朱浩然(2011)通过建立VAR模型对我国保费收入和消费、投资、净出口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对保险业的发展没有显著的影响,保险业的发展对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影响作用在短息、中期和长期是不一致的,保费收入的方差贡献率始终大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方差贡献率。

二、实证分析

本文用四川省的GDP增长率(SCGZ)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用保费收入的增长率(SCIZ)作为保险业发展的指标,用保险深度(SCBS)衡量保险业的地位。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该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保险深度取决于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保险业的发展速度。我国的保险业在八十年展的并不太好,没有太大的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所以我们采用1990-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能更好的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通过GDP平减指数对GDP数据进行了处理,这样能更好的反应经济增长的实际程度。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因此本文对上述两个变量取对数。

本文数据来源于成都市历年统计年鉴(1999—2010年),《成都五十年》,《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0),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整理和计算。本文所有的实证分析均借助于Eviews6.0软件完成。

1、单位根检验

结果显示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各变量序列没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变量都是非平稳的,具有时间趋势。而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拒绝有单位根假设,表明差分变量都是平稳的。我们对非平稳的经济变量采用协整方法进行分析。

2、协整检验

通过一阶差分变量成为了平稳的数列,但是这样我们会失去总量的长期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分析问题来说又是必要的,所以通过协整分析,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SCIZ不是SCGZ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是06634,说明四川省保险业对四川省经济的保障作用不是那么强劲。SCGZ不是SCIZ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是08664,说明四川省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完全带动四川省保险业的发展。SCIZ不是SCBS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是01884,说明四川省保险业的发展是四川省保险深度的主要推动力。

4、脉冲响应分析

三、 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知,四川省保险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四川省经济的发展对四川省保险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保险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保险业具有风险转移和经济补偿的功能,对于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而且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能够融通资金,促进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提出了现代保险功能的理论, 认为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与社会管理的功能。四川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灾害很多,在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的压力很大,保险业的全面发展能够对四川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发挥保障作用。保险作为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重大灾难面前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四川省的保险业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近年来四川省的保险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保险机构的数量迅速增加,保费收入的增长也很迅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这些成绩的取得并不是因为四川省经济的发展所带动起来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的影响。特别是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之后,人民群众参与保险的热情和意愿空前高涨,从过去不懂保险,不在乎保险逐步转变到现在主动去了解并且购买保险来安排生产生活。而且地方政府对保险业的重视程度也高度增加,充分认识到了保险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通过保险的保障功能,能够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发挥重大的作用。四川省的经济结构以及全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限制了保险业的发展,再加上人们的保险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人们。总的来说,四川省保险业的发展还不成熟,保险的经营和监管还不太健全。

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和保险机构都应该加大保险功能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让保险的概念深入人心。并且针对四川省的特点,保险机构应该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促进保险覆盖面的扩大,比如自然灾害方面的保险产品,来满足二三线城市的居民的需求。不断完善保险市场的产品,提高保险的服务质量,提升保险业的形象。(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

参考文献:

[1]Aiyagari S R. Uninsured idiosyncratic risk and aggregate saving[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109:659-684.

[2]Corneo G, Marquardt M. Public pension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growth [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0, 75:293-311.

[3]赵尚梅,李勇,庞玉锋.保险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保险研究,2009,(1).

[4]谢利人.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求索,2006,(8).

[5]曹乾,何建敏.保险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理论假说与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6,(3).

[6]郭逢春.经济增长对保险业发展作用的研究[J],科技创业, 2005, (7):70-71.

篇6

第一,要科学判断我国保险业所处的阶段。我国保险业发展从总体上看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一是规模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总资产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一家较大保险公司的规模。2002年我国保险深度3%,保险密度29美元,远低于7.8%和393美元的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金融总资产中,保险业总资产仅占3%,远远落后于银行业和证券业。尽管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这是在低水平上的高速度。二是粗放经营。展业主要凭关系,竞争主要靠价格,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三是服务质量不高。保险公司理赔服务意识不强、重业务拓展、轻售后服务。诚信经营、依法经营、规范经营不够。四是保险作用发挥不充分。在发达国家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事故,保险业在防灾减损、保障人民安全和维护国家稳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我国则主要依靠财政支持、优惠政策和社会救助,保险只起到补充作用。同时,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畅,也制约了保险作用的充分发挥。五是竞争力不强。中资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相比,管理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活、产品科技含量低、服务创新水平不高。六是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保险业在利用国际保险资源、开拓国际保险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方面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相比还不适应。

第二,要深刻认识我国保险业面临的突出矛盾。我国保险业在初级阶段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是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人们需要的许多保险产品保险公司还不能提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责任等保险产品还不能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保险还没有渗透到经济各行各业、社会各个领域、生活各个方面,保险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要明确我国保险业当前的主要任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保险业恢复发展二十多年来得出的一个基本经验。目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相称,还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保险业规模太小。因此,加快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把保险业做大做强是所有保险人的共同使命。做大,就是不断加快保险业的发展,扩大保险市场的规模。做强,就是提高保险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做大和做强是辩证的统一。没有大,谈不上强;不能做强,大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在做大的同时必须做强。既要保持较快的速度,又要有较好的效益;既要不断扩大规模,又要有合理的结构和较高的质量。

第四,要正确处理我国保险发展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是保险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和社会是保险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为保险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保险业必须置身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切实肩负起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社会责任。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保险业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职能,本身就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衡量一个保险公司经营的好坏,不仅要看利润指标,也要看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不能就保险论保险,如果只狭隘地考虑公司的商业利益,路只会越走越窄,既不可能有好的社会效益,也不可能实现本身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要坚持在发展中防范风险的思路,把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统一起来。只有保险业发展起来了,防范风险才有坚实的基础。没有发展,防范风险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四是保险监管与保险企业内控机制的关系。国际保险监管实践表明:保险企业只有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保险监管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如果没有严格的内部管理和良好的内控机制,保险监管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因此,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自我约束是防范风险的基础。必须通过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促进保险公司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建立公司内部相互制衡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经营风险,保证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五是保险业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在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发展国际合作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关系。

理论创新本身是一项艰苦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为了提高理论创新的效率,优化理论创新的成果,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第一,坚持保险理论创新面向保险实践,服务国民经济全局的原则。保险理论是社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了保险实践,保险理论研究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与此同时,保险实践也是保险理论研究的落脚点,不以保险实践为最终目标,保险理论创新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站在宏观、全局的高度研究保险理论,力争走在实践的前面,对保险实践起到战略性的指导作用。

第二,坚持保险理论与相关学科理论相结合的原则。理论的创新往往来自于不同学科之间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与融合,而金融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也为保险理论的纵深扩展提供了时代背景。因此,保险理论需要在借鉴和吸收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进行理论创新。

第三,坚持以中国国情为主,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的原则。要积极吸取世界各国保险业发展的先进成果、先进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进行消化、吸收、提高、创新。中国的宏观环境、法律制度、资本市场、保险业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过程中,尊重我国国情的特点与现实要求。

当前,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在遵循上述三项原则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以下三个重大理论课题。

第一,现代保险功能理论。要充分研究和挖掘现代保险的功能,以保险功能的理论创新带动保险制度创新、产品服务创新,使保险业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上参与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工作中去。

第二,现代保险发展理论。从目前来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相称,还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深入研究如何扩大保险市场的规模,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保险发展理论,推动保险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努力做到业务规模大发展、保险功能大增强、保险地位大提高,形成以经营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经营方式集约化、政府监管法制化、从业人员专业化、行业发展国际化为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发展模式。

第三,现代保险监管理论。当前,我国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正在由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作为政府职能在保险领域的体现和延伸,保险监管如何适应我国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的转变,适应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如何建立现代保险监管体制,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险监管理论,是当前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加强三个保险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近期还应在以下两个领域积极开展研究与探索,力求在理论上取得突破,带动实践发展。

第一,如何使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涉及到社会的每个家庭和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紧密相连,是关乎国运、泽及子孙的大事。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商业性养老、健康保险有利于减轻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负担,解除广大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商业保险是我国多支柱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产品开发、投资管理、客户服务以及精算、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有责任也有能力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发挥好保险业的优势,使保险业更加深入、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之中,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与探索。

篇7

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它并非单纯的保险业问题,而是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政策、农业与其他部门或产业的关系甚至各级政府责任划分等,这些因素如果协调得好,就能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因此,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一个通过立法手段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复杂利益关系进行综合协调的过程。我们必须进行多重因素的考量,形成不同的类型。任何一种或几种模式的选择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这需要立法的不断推进。

一、农业保险法定模式选择的考量因素

纵观中外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变迁史,我们发现,农业保险法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业保险自身特点

农业保险具有风险的可保性差、交易费用高、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对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农业风险的可保性差使保险组织与投保农户在农业保险市场上难以自发成交,从而决定了农业保险不能全盘照搬一般商业保险的模式。由经营技术难度高、逆选择与道德风险特别严重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农业保险产品的交易费用过高,决定了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应以是否有利于成本控制为一项重要标准,并以组织制度和运行制度的创新为基本原则之一。此外,农业保险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政府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干预成为必要,这决定了政府主导或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应是各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想选择。

(二)宏观社会经济政策

一方面,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发达国家将农业保险作为农村社会福利政策的一部分,因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很强;发展中国家视农业保险为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政策的一部分,故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显得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产业政策的影响和外贸政策的影响。如在外贸政策的影响方面,根据WTO规则,政府不可以依黄箱政策对农产品进行直接补贴,但可以依绿箱政策对农业保险实施补贴,并向农业生产者提供与产量无关的收入补贴以支持农业。现在,许多WTO成员国正在充分利用这一绿箱政策,在国内以立法形式建立或完善以财税扶持为核心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通过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农业保险中的政府扶持作用凸显。

(三)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体现为该国或该地区政府财政收人和国民人均收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财政收人就越好,国民人均收入就越高,反之,则相反。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尤其是农业保险补贴支持,同时农户也须采取“选择性进人”的方式,即只有付费才能享受相应服务,而不同农业保险模式对政府支持能力和农户付费能力及保障程度的要求有别,因而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国际比较角度看,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特别是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实力差距大,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也就千差万别。而在一国内部,亦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选择多样化的农业保险法定模式。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均衡,是此类混合式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实践经验和教训

在已制定实施农业保险法的国家和地区,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既可能深受该国或该地区相关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影响,也可能受他国或他地区相关实践经验和教训的一定影响。以加拿大为例,在1959年联邦政府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之前的20多年时间里,虽然该国没有开办农作物保险,但有一些与保险的功能相似的为因灾受损的农场提供经济补偿的政策项目,这些政策项目在实施中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许多不足。这些源于国内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为<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的制定与实施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此外,促使该国政府下决心举办农业保险,也与其邻国美国20多年试验农作物保险所提供的较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有关。

(五)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理论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经济生活总是会表现出相应的杠杆指导作用,这点在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中也不例外。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起着直接或间接的指导作用。美国农业保险理论认为,要取得农作物保险的成功,此类保险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掌握全面可靠的统计资料。受此观点影响,美国政府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十分慎重,在1938年开办农作物保险之前已对1900年一1938年的灾害损失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对拟采取的模式进行了可行性论证,1938年《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获得通过后,该国政府就设立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设计、维持和完善农作物保险制度。德国及其他一些西欧国家农经学界,从19世纪以来就一直认为农作物一切险是不能成立的。受该理论影响,西欧除少数国家(如法国、瑞典)外,迄今一般都不发展一切险农作物保险。

二、外国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具体选择

受上述诸因素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在立法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模式、以市场为主导的商业性模式和合作性模式三大类。从保险体制和组织机构的角度来看,农业保险模式又大致可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篇8

关键词:社会保险体系;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

一、社会保险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命运直接由政府控制,致使企业在没有竞争的社会里,不考虑自身的“存”与“亡”,也不用考虑负担的“轻”与“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市场经济的发展,冲破了多年来企业依赖政府生存的旧观点,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是严酷的,更要求平等。因此,作为政府的重要社会政策及社会发展重要标志的社会保险制度,发挥着平衡企业负担,为企业竞争、生存创造平等的外部环境,使各类企业、职工都能享受均等的社会保险待遇。所以。社会保险制度被人们生动地称作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和职工面临着企业的“兴”“衰”、待遇的高低等问题,客观上要求社会保险以市场经济为着限点,建立一个为企业和职工进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总目标,把企业的生存、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具体问题与社会保险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保险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企业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社会保险制度为企业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保驾护航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在走向市场经济时,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亿万职工的社会保险问题。职工从进入企业上班起,直到生、老、病、死由企业一包到底。而全民企业和非全民企业、全民企业职工和非全民企业职工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界限。劳动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打破了企业、职工不同性质的界限,企业有了用人自,推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化管理和优化组合。分配上功效挂钩、绩效考核,突破了原有等级,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工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之船驶向经济大海的救生圈。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为劳动力流向市场铺平了道路。劳动者作为具有自由择业权的个体,在市场上同企业形成平等交换的关系。市场在运行中,向效益倾斜,鼓励竞争,而从不自发地追求公平和保护弱者,只有政府通过政策和再分配手段才是体现这种保护弱者、实现社会公平最好的减震器。这就要求社会保险运用社会公平的原财调节由竞争引起的在职职工、失业人员、退休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费用负担,平衡职工由分配差别带来的社会生活水准的悬殊。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盈亏直接影响了职工的利益,忧虑使更多的人担心自己的目前与未来。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社会保险发挥社会保障职能,为企业用工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使企业和职工轻装走向市场。近几年失业人员待遇稳步提高,退休职工工资连年增加,劳动力有序流动,企业不断深化工资改革等,所有这些,都源于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

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人员全国流动范围日益频繁,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因此,企业和行业部门也应加速省级统筹。打破所有制界限,实行不分所有制形式、不分经济成分、不分行业部门的社会保险办法。为参加社会保险者广开门路,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制度,使所有的统筹基金合并使用,共同承担社会风险,消除统筹中的不平衡现象。因为,社会保险制度的本质就是社会互济,统筹层次越高,保障功能越强,抗御风险能力越大。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跨省转移社会保险关系的管理办法。

四、社会保险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从市场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看,市场经济对企业和社会劳动者的优胜劣汰分化作用越来越明显,劳动者就业与经济无保障的风险呈增大局势,物价波动因素也将会给失业、离退休人员、伤残人员的正常生活带来威胁和影响,客观上要求强化社会保险,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重要的社会环境保障。

社会保险作为政府行为,是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在利益机制全面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关系几代人的生计问题,它作为“安全网”,不但能解决竞争和优胜劣汰作用下产生的失业、贫困、收入无保障等社会问题,而且也能防止社会动荡,保障经济高效益地顺利发展。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越来越显现。从2005年开始,连续7年为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为失业人员调高失业救济金,为低收入人群增加保障。

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功能和结构条件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它已经不再只是具有“减震器”、“安全网”、“调节器”作用的“杀毒软件”,而是迅速成长为整个经济社会系统中的“操作系统”,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有着相互影响。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适应这种外部结构、自身特点和政策对象的发展变化要求,并且保障公民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实现人人保障这个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最高目标,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佳:论我国社会保障融资制度的规范和创新[J];东岳论丛;2008年05期.

篇9

    论文摘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离不开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在通过参加各种经济组织融入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更需要社会保障。组织化的农村经济与松散的家庭式的农村经济相比更有利于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如果没有建立各种农村经济组织,仅仅依靠政府和农民家庭,支撑不起来稳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各种农民经济组织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着中坚作用。

    解决中国农民养老问题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及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推行,使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同时,家庭也发挥着养老保障功能和作用,但由于工业化、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的变革,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大大削弱。通过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和努力的重点。民政部1987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多年来,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面临重重困难。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学术界主要有以下研究:在采取和实施战略步骤方面,童兆颖等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应实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做好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第二步是构建以国家责任为主体的政策性保险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第三步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工业化进程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影响方面,孙文基等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王舟、方锐帆提出了在区域发展非均衡的条件下采取区域类聚的逐步推进模式。在统筹城乡制度方面,刘玲玲、赵传芳等认为在中国基本养老制度建设中,面对城市与农村分割,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分立,形成多种退休制度并存的碎片化状况,应建立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在适度差异的情况下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并保持衔接,最终实现一体化。在构建的责任问题上,陆解芬认为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责任不到位,财政支持不够,政府应起主导作用。

    以上研究一般都是宏观的战略步骤上的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责任、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笼统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基础方面,而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微观责任主体—农村经济组织的基础作用则缺乏研究考察。本文将从农村经济组织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关系的新角度研究农民经济组织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作用,为建立稳固长久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找到依据。本文的创新之处还在于首先总结我国20多年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失败教训是忽视农民组织化,在农村经济组织不发达、农民分散化经营的情况下,即便政府花大力气推动也很难建立持久的大面积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然后,再结合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较成功的地区的经验,来研究农村经济组织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仅仅依靠政府和农民个人支撑难以稳固长久,只有政府、个人和农村经济组织三个微观责任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特别是农村经济组织发挥基础作用才能支撑起稳固长久的覆盖面宽广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一、几个相关概念

    农民组织化是指农民自愿参加某一个农民经济组织,这种农民经济组织一般是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人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有的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组织。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指农民加人这些组织的人数多少及合作的紧密程度。农民经济组织的主要特征:一是不改变成员的财产所有权关系;二是退社自由;三是专业性强;四是民办、民营、民受益;五是可以突破社区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专业合作。

    农民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按照农民合作的紧密程度,可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一)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形式,可以认为是农民联合自助组织的目标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人社,退社自由,平等持股,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合作经营。这类合作组织一般是实体性的,内部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由此形成劳动者约定的共营企业和社会利益共同体。农民入股需交纳一定股金,合作社除按股付息外,主要按购销产品数量向社员返还利润。专业合作社也是企业,有的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为企业法人。

      (二)股份合作社

    股份合作社是在合作制基础上实行股份制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其本质特点是实行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与一般专业合作社不同的是,资本在股份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收益分配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类组织一般也是实体性和紧密型的,全国各地都有,尤其在东部较多,近年发展较快。农民在兴办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合作组织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储藏、资源开发和水利建设等方面多采取这种形式。

    (三)专业协会

    专业协会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形式,包括农业服务协会和专业协会等。农业服务协会为农户提供综合性系列化服务。专业协会主要是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的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它着重为会员提供技术和运销服务,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社团组织,其前途是向具有实体的合作社方向发展。凡是从事专业生产并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民都可以加人协会,协会对会员进行无偿和低偿服务,人会农民根据协会的要求进行生产销售。

二、我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深刻教训:忽视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和作用

    1991年6月,民政部组织了较大规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并于1992年制订并颁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该方案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到2000年末,我国约有6172万农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占整个农村从业人员的11%。2001年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陷人停顿不前的困境(参见表1),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的状况是:(1)业务处于停滞状态,难以扩大;(2)参保比例微乎其微;(3)领保待遇低。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意义不言而喻,可以说政府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现如今却产生了“政策微效”的现象,即政策结果距离政策预期有很大的差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突出的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经济组织覆盖面小。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从2007年才开始重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目前,95%以上的家庭仍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分散的自然经济最适合家庭保障,不需要社会养老保险。

    在这种分散的家庭经济基础上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很困难。由于养老保险的长期性,即便是政府花大力气推行,勉强有一些成效,一旦政府负担吃力,或有所放松,就会马上倒退回去,很难持久。

三、苏州市的经验:发展农民经济组织发挥其基础作用

    江苏苏州市,地处苏南,经济发达。苏州市为了村级经济的持续发展,从2001年开始探索发展村级经济的新路子,大力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组织建设。“三大合作”组织近年来发展很快,到2007年底,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累计已达到2089家。其中,社区股份合作社1032家,涉及集体经营性净资产87. 1亿元;土地股份合作社258家,人股土地面积13. 9万亩;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77家,股金总额达2. 55亿元;富民合作社286家,社员股金总额13. 08亿元。全市加入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农户100. 3万户,其中拥有股份的农户74. 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2%。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农户的广覆盖为苏州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奠定了基础,目前苏州市在江苏率先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参见表2)。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决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集体经济状况,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经济基础,直接或间接决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规模和保障水平。

四、国外的成功经验

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发达的国家,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都非常高。

   (一)日本的农民组织化与其社会养老保险

    194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合作组织法(农协法)。在这个法规的引导下,日本农村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各种“共济”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日本的“共济”,实际上是一种互助互济事业,它以农民的相互扶助为指导思想,由一定社区的农民组合成基层共济组织,来共同承担基金筹集的责任。在内部成员年迈、疾病、死亡或遇到灾害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共济”事业与商业保险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以实现国家社会政策为宗旨,个人负担不是直接根据将来给付的需要,缴费与给付之间不是直接对等关系,共济单位不是商业性保险公司。

    1948年,“北海道共济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开始兴办农协共济事业,后来各地也相继举办此项事业。1951年,日本“全国共济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宣告成立,标志着日本农村民办官助社会养老保险网络的形成。

    共济组织在管理上实行的是统一筹划、分级负责的制度。社区基层农协共济组织是最基本的单位,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承保、保管契约,然后以全额分保的形式向都道府县共济联合会投保。都道府县共济联合会在接受基层单位的分保以后,将其中一定比例数额向全国共济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进行再分保。日本的共济事业普及率相当高,养老保障把全部农民都包括进去了。 

    (二)法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通过“农业社会互助金”的形式来实现的

    法国农村已经脱离了自然经济状态,各种农业经济组织发达,雇佣被雇用普遍,农民组织化程度高。法国农业社会互助金的保险对象和发放标准,也分为领薪农业人员和非领薪农业人员两部分。领薪人员包括农业有限公司的经理、雇工和农校的学生、领薪的总经理以及这些成员的家属。非领薪人员包括农业雇主、农业经营者、农业企业主等。

    法国农业社会互助金的管理机构为全国性的“农业社会互助金管理处”。参加保险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10%,囊括了所有农村人口。

    国外成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有很多方面的经验,诸如宽泛的覆盖面、保险的强制性、制度上的立法性等,但是,最稳固的基础是依赖于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高、工业化程度高,这样才能建立起长久稳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五、农村经济组织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基础作用分析

    (一)工业化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前提

    在工业化以前,基本养老保障问题主要依靠家庭或家族来解决,不需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传统的家庭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解体,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剧增,农村的农业生产高度组织化,农民加入各种经济组织。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就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为保障农民(或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障所设立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二)农村经济组织化集约化程度越高,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越强烈

    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经营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它既能有效地解决分散农户与国内外市场的连接问题,又有利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甚至形成产业集群。这必然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风险,例如经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基本生活保障风险等。这些风险带来的损失或灾难比以前白然经济状态下更多更大,这些风险依靠经济组织更易防范化解或得到补偿。

    农民经济组织不论是在应对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方面,还是在满足基本养老保障方面,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农村经济组织覆盖面广使社会养老保险更便于经营管理

    分散的农民所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小、共济性差。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一般是一个县的一小部分,这与保险精算的大数法则的数量要求存在差距。此外,当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太小时,不变成本(包括机构设置、管理系统、信息系统装备等)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分摊,边际成本在较小的数值上移动,小规模不经济性在此时就非常明显。

    组织化较强的农民更容易组织参与,参与的人数众多,各类人员普遍参加,不容易出现逆选择,实际发生的各种风险指标、人口指标与保险精算要求更趋近一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六、结论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责任主体有个人、政府、农村经济组织(乡镇村集体组织、各种经济组织),其中农民组织不可或缺,发挥最基础的作用。

    在以家庭为主的分散经济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责任主体实际只有个人和政府,这就难以支撑起长久的覆盖面宽泛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原因是:第一,政府的财力有限,如果主要依靠政府,养老保险的长期性易造成严重政府财务危机。第二,如果由个人为主或个人全部缴纳费用,参加社会保障与自己把钱存人银行或到商业保险公司投保没有什么区别;况且在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并不富裕,处于基本温饱状态,有的甚至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

篇10

一、社会保险统筹的意义

1.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提高和改善,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加快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部分。社会保险统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目前的形势下,我国要不断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其成为国民稳定生活的重要保障。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为了使更多的国民受益,社会保险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同时,社会保险体制改革深化对化解社会矛盾以及促进社会稳定团结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实现保险统筹也已经被纳入到相关章程中。

2.实现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虽然我国的经济一直以直线的方式向上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问题,因此,也就导致社会保险因地域的不同而出现政策的差异,而地区因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所以也导致缴费和费率有一定的差异,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企业社会保险负担费用也不相同,严重导致企业成本出现了优劣势。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所需要缴纳的保险费用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企业节约了不少成本资金,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而在我国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企业需要负担较高的社会保险费用,因此,也就致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占据优势。地域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这种现象极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社会保险统筹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社会保险统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实行社会保险统筹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实行社会保险统筹管理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而建立社会保险统筹的意义有:构建社会保险统筹制度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立社会保险统筹是为了实现不同地域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建立社会保险统筹利于流动劳动力的利益。可以说社会保险统筹极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保险统筹制度的不断推进实施,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问题也变得极其重要。第一,确保社会保险统筹安全的前提条件就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经济两者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社会保险统筹在运行过程中讲求的是社保资金效益,只有处理好社保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两者的关系,社会保险统筹才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另外,社会保险统筹的安全运行,既是社会保障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第三,我国社会保障相关部门在对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方面比较分散,资金的透明度低,缺乏监督,所以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社会保险统筹的安全;第四,我国实行社会保险统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实现社会主义以及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在改革之后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经济收入方面有特别大的差距,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实行社会保险统筹不仅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和公平,而且也有效减少了社会中矛盾和经济冲突,为我国的经济市场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因此,社会保险统筹和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重要的联系。

三、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议

社会保险统筹制度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得到完善,虽然我国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了社会保险统筹的制度框架。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统筹制度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社保资金短缺、社保基金管理混乱等方面。而且,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针对社会保险统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

1.社会保险统筹管理要明确责任

社会保险统筹和社会保障资金是一样的性质,所以社会保险统筹的资金管理责任也需要划分层次,因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两者相辅而成,缺一不可。在实际情况中,政府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责任高于资金筹集,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的保证并制定了社会保险统筹资金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并根据政策及制度展开实施工作,且在运行过程中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个人和企业是社会保障资金的缴纳人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因此,个人和企业应根据自身在社会保障中的角色,依法承担自己的一份社保资金责任。

2.加强社会保险统筹管理的有效措施

对养老保险政策进行加强和完善工作,彻底落实并实施我国养老保险的政策,将现收现付模式转向筹资模式,实行部分积累;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事业的政策扶持机制,保证财政补助资金能够按时并足额到位,发展与养老保险资金相匹配的资金,以避免养老保险长期在空账的情况下运行;建立养老资金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增强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资金的支持力度,并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对养老保险资金制定相应的拨付制度。

3.社会保险统筹需要加强法制建设

我国目前所实行的社会保险统筹的虽然推进了社会保障制度,但这仍然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在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的立法制度的同时,通过立法的方式推进社会保险统筹制度的。第一,立法制度建立在形式的基础上,从而统一社会保险统筹,以有效提高社会保险统筹的可实行性;第二,分散社会保险统筹内容并推进集约立法,从而确保社会保险统筹的内容实现统一,在为国民提供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的同时提高社会保险统筹管理制度。

4.加强社会保险统筹资金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