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新要求范文

时间:2024-01-03 18:0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时代教育新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时代教育新要求

篇1

关键词:理念;师德;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39-02

当代教育就是指通过一定切实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等素质的基础教育。它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通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保证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当代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要胜任素质教育需要,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因此,教师要适应当代教育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素质。1997年,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具有良好的师德;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因材施教,面向每个学生,平等、公正,要逐步掌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估的方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那么,当代教育对我们教师素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

第一,教师要从思想上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改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理念,这是教师的当务之急。我们教师要把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不能只把素质教育落实在口上,而实际做的仍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要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深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变成了路”的道理。第二,教师要注重师德,树立楷模形象,打造人格魅力。我们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是“用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始终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为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我们教师必须首先塑造自己高尚的师德。我们教师应当具有坚定明确的政治方向,要始终如一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永远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其次,教师应当做到言行一致。教师要培育学生高尚的人格,自己必须先具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立教”的高尚人格。另外,我们教师还应当用先进的思想、优秀的品德、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作风来教育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去追求高尚人格。第三,教师要练就基本功,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如果说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那么,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练就基本功,不断地探索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模式,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育人能力。

一、要练就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必须以语言作为主要载体,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掌握语言艺术,把握说话技巧。我们教师的语言要做到“准确、简明、形象、亲切、鲜明、生动、诙谐、风趣”。教师的语言如果是状物,就要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是抒情,就应该给学生以温暖春风的感受;如果要言志,就要使学生满怀豪情;如果是说理,就要使学生由衷信服……

二、要提高自身的文字表述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备课、写教案、讲课板书,还是制定教改方案、表述教研成果,总结教学经验等,都需要把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感、所悟”用笔表达出来,因此,当代教师又必须大力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述能力。

三、要锻造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们每个教师必须具备能够组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这是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

四、要学会掌控自身感情的能力

教师教书育人,这种职业需要我们时常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的角色。而实际上,我们教师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富有各种情感的人,我们也难免有自己的苦恼和忧愁,因此,教师就必须学会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长期修养,保持情感的积极性、稳定性、深刻性、自制性,决不把消极情绪带进课堂,应该始终在学生面前总保持一个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奋斗者的形象,通过这种形象来教育感染每一个学生,使它们成为一个健康、积极、向上、发展的人。

五、要掌握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

有人说:进入21世纪,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一门外语、不会电脑,你就是新时代的文盲。而实际上,一个教师如果不会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就不是一名称职的教师。

六、要提升自己汲取新知的能力

历史进入21世纪,科学知识在飞速地更新发展,边缘学科也越来越多,各种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知识内涵会越来越深刻。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我们必须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营养、拓展教育视野,使自己的头脑具有更崭新的科学内涵和创新思维,做到通晓多学科知识,一专多能会。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职业,担当起素质教育的重任。

七、要具备创新教育科研的能力

篇2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技术 创新 教学模式

发展知识经济必须依靠教育技术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实现教育技术创新才能加快素质教育变革,真正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才能形成满足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资源。

1 素质教育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和体制为先导

教育改革是教育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它是多维度和深层次的,是其系统内各要素都要更新与发展的变化。简单地说,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完成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既是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这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教育模式实质就是具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具有一定导向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占据指导地位。素质教育观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根本对立的。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视素质,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样教,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大势所趋。但是,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计算机已成为基础课程,但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考核,仍然用笔答试卷进行,仍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操作能力。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素质教育或接受素质教育。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如果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和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

2 素质教育要求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排斥一切课外活动,忽视劳动职业训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惟一目的,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要为社会所淘汰。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中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即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能力。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提出了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和以“以学为中心”的糅合与优势互补,它基本保留“传递-接受”的教学过程,以接受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强调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即实现意义学习。显然,“双主”教学模式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

3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新型教学模

新的教育模式重视培养认知能力、创造能力,而能力培养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应用的摸索,提高接受和理解能力。因而教学中要增加实际练习、自由操作、社会实践等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学和学习工具,把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正在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步成为一种基础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可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必须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

3.1 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工具 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不仅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另外,各类计算机网络还构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递信息的工具,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反馈都要在此基础上进行。

3.2 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资源 

素质教育重视知识和能力,不再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在这种基于“学”的环境系统中,必然要选择与应用大量的教与学的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磁带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网等,而且,Internet本身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学资源库。

3.3 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环境 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Internet的远程学习系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指导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

3.4 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合作学习

篇3

    一、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挑战。

    1、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教育者的主题地位受到冲击。新媒体网络的存住在以及普及主要在于其所具有的两大优势,一方面,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在完全非受控的状态下任意发放和接受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个传播工具,价格低廉且方便快捷。因此,高校德育的主导工作就必然会受到网上的多元文化以及各种信息强流的攻击。以前,借助于可控媒体的单项传输,具有强大的舆论优势和时空优势,主导性显而易见。如今,受众信息的时空性,几何级数的持续增大且被多元分割,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大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情感好恶选择。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所营造的德育环境江河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空间交织在一起,以致处于劣势地位,德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成长空间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冲击。

    2、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现有教育方法受到挑战。在新媒体的开放式系统中网络成员之间沟通的交互性,使得青年学生乐在其中。在新媒体网络上,大学生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将自己的观点、想法在网上,也可以毫不负责的说三道四。他们既是信息的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彼此间相互沟通,又相互影响,在这里没有领导和下属之分,也没有主次之分,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双方的资格都是平等的。在这种交互式平台上,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地调动起来,同时认知方式和情感评价也随之相互感染。这对传统的单向的教育方式的冲撞也随之表现出来。

    3、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德育教育模式受到挑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背景是全新的,挑战也是全新的。它的快速发展,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变模糊了,把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了,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而这种认知方式不知不觉的剥夺了大学生的独立性知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虚拟时空”的存在,以致青年学生失去理性和自我。面对新媒体的挑战,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自身改革的速度却跟不上新时展的步伐。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和高校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的教育环境已经远远落后,尤其在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缺乏实践的系统的研究,对新时代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缺乏前沿认知。

    4、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媒体时代,不仅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深厚的理论素养、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和使用电脑及网络信息技术。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队伍中不少管理干部新媒体技术意识薄弱、网络技术水平差,接受新事物的敏锐性和观念更新不够,个别的甚至缺乏电脑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很难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思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的需求。因此,从事青年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人员,应加紧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从而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对策。

    1、建设新媒体教育平台,构筑青年学生德育教育阵地。在新时代,将新媒体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把校园网络文化和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短信、博客、网络论坛等手机文化纳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总规划中,譬如专门开设手机短信平台、博客和网络论坛,从而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应该走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战线,积极探索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把新媒体的教育功能纳入高校德育教育主题中。在此背景下,积极开发与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高质量的新媒体资源,构筑青年学生教育新阵地。在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逐渐建立起是一个新时展需求的立体化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新局面。

    2、加强新媒体时代德育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有些老师上完课便走,很少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互动,他们甚至不愿意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新媒体时代,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和手机与学生进行互动,开展网上教师博客、论坛等,与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不仅可以让他们及时的了解老师的想法,而且可以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老师和学生不仅仅是传统的师生关系,而且还是心灵沟通的好朋友,这样不仅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变化,而且便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4

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学素质培养在当今社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而想要做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就需要从根本做起,即将以生为本作为以人为本的基础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中学教育中进行应用。而思想政治理论的性质以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需要进一步进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树立,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生为本”所面临的挑战

1.中学教育中对“以生为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够重视

在中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班主任在其中起到一个引导性作用。但是在许多的中学学校中虽然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起来,思想教育课程的开设形同虚设,学生去听课也是应付,并没有实现思想教育的意义。再加上班主任日常工作比较繁杂,琐事众多,还需要担任一定的课程教学,根本无暇顾及思想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学校更是不以为意,没有认识思想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只是重视对学生的应试教育。并且中学学校都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上,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学习思想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2.多数学生主观意识强,比较自我

在中学学校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还是未成年,都还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并且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当学校或教师强行的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观念进行填鸭式教学时,如果与学生自身的思想有所不同,就会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这就导致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正常实施,同时又因为此时的学生主观意识强,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就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因为他们根本不屑于这些理论的表述,总是信奉自己的说辞。

3.中学课程思想教育方法落后

在当代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中,教育方法也在进行不断的创新,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创新之后的教育方法并没有真正的应用到实际当中,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中依然沿用以往落后的教学方法。每个学校的学生大体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校学生家境基本上都不错,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是心理上并不存在自卑心理,而有的学生虽然出身于贫困家庭,但是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是心理上经常会有自卑心理存在。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陈旧的思想教育已经对新时代的学生没有了影响力。

二、坚持“以生为本”搞“活”政治教学

1.建立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壮大师资力量

要获得学生对思想课程教学理念的认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它是一个长期努力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中学学生来说,要想保证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接受思想教育中的观念,就需要学校有一个健全的思想教育体系供师生参考,并不断的壮大师资力量,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严格要求学生,将整个学校的学习学风及思想政治学习都搞上去,只有让学生能够从学习中看到自身的成长,才能够真正的得到学生的认可。

2.弘扬校园文化,加大传播力度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学校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舞,提升学生的精神修养,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纠正部分学生中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想法,这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工作都十分有利。大力弘扬校园文化,开展有意义、有趣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总结和发现真理。加大传播力度,从院校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人以行为上的约束,精神上的启迪。

3.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育

对于中学学生来说,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思想还没有真正的成熟起来。部分学生因为成绩差,分数低等经常会受到教师或学生的特别对待,这就导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成绩学习好的学生相对比有一定的自卑心理,所以学校一定要引起重视,负面消极的情绪要及时的给予健康指导,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育工作,可以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教育工作的进行。

4.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全新面貌

以往传统的思想教育已不能适应新时代下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需求,所以一定要改变原有观念,打破陈规教育模式,改革创新,用新颖的传授方式及诙谐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比如说可以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鼓动学生踊跃参加,让学生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比老师讲出来的要有感染力的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困难,但是我相信它的未来前景还是具有一定的可观性,是美好的。因为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实践,为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新方法的出现与建立提出了新要求,是现时代的新兴产物,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随着独立学院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10,(5):47-49.

篇5

很显然,既有的体育新闻教育格局已经不能适应融合的媒体现实,基于传统媒体业态构建的体育新闻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传媒业对人才的需求,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因此,本文以全媒体时代的媒介变革作为考察体育新闻教育的主要视角和出发点,通过剖析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归纳出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梳理其存在的困境,进而对体育新闻教育的时代转型进行理论探讨,以期对我国体育新闻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有所助益。

1全媒体时代及其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

“全媒体”是指媒体机构通过记者采编活动,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表现手段,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一媒体内容的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n]。当所有的信息传播普遍地以这一方式运作时,就进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这使得,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新闻业务流程都呈现出开放、兼容、多元、承接的特征。

1.1媒介形态变革下的体育新闻教育

在全媒体时代到来前后,以体育媒体的形态变革与发展态势为风向标的我国体育新闻教育大致走过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1.1.1单媒体领跑——以印刷媒体为主的人才培养阶段(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体育新闻教育将平面媒体——报刊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媒体面向,教学与科研均以采写编评为主,课程设置、动手能力培养也以此为主线,以为印刷媒体培养从业人员为教育重心。此时,被誉为“体育记者摇篮”的上海体育学院第1批毕业生(1989年)全部在平面媒体就业,这与当时体育媒体纸”独大的业界态势分不开。

1.1.2多媒体共存——由印刷向电子媒体转变的人才培养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起,体育新闻专业毕业生开始进入广电媒体,引发了学界与业界对体育新闻教育的审视与评判,由此催生了对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的广电媒体道德准则、运作理念与操作技能的需求与规范,对体育新闻教育提出了向广电媒体转变的挑战,也迫使其进行了第一次教育转型。体育新闻教育应时而动,开始进行全面变革,各院校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始兴建演播室、虚拟演播系统、播音主持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针对多媒体业态的实验设施。

1.1.3全媒体盛宴——以媒介融合为主的人才培养阶段(21世纪以来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体育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草根新闻从业者摧毁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垄断权,并将新闻从说教变为了对话。跨形式、跨手段、跨感觉的全媒体将促使身在体育赛事周围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体育信息的记录者和者,甚至新闻记者往往要依靠他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这将不只是传受双方位置的简单融合,其势必引起体育新闻教育赖以依存的媒介环境的震动。当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受到新技术的挑战,当主导传播流程的传播者地位受到动摇,体育新闻人才将如何应对这骤然变革的媒介业态?如何处理传统理念与实际操作的冲突?如何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记者的舞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7这将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也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领域的最大变局。

1.2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体育新闻传播活动的“全媒体化”,可以借用世界著名新闻媒体出版集团——美国道琼斯公司的“水波纹”理论进行形象地阐述。当一个重大的体育新闻事件发生时,首先报道的是通讯社,然后是网站,接下来是电视台、系列刊物、报纸,最后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录入商业资讯数据库,以方便付费用户进行检索。“一条新闻卖7次”不仅道出了全媒体时代的精髓,也对体育新闻学子提出了全媒体型的素质要求。结合体育新闻行业的特殊性,以及融合贯通的业界态势,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可表述为技能全面、思维融合、基础宽厚、内外兼备。毋庸置疑,这一要求从思维方式、知识基础到技术运用、能力发展为体育新闻教育打上了全媒体的时代烙印,从人的全面塑造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理角度来审视这一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可将其归类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对人的培养的4个维度:专业技术、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1.2.1技能全面的体育新闻专业技术对体育新闻专业技术最为形象的表述应该是“T”型架构,即以文字、图片、图像、网络新媒体表现形式等报道技术为支撑的专业基本技术,应该做到对赛事赛况准确完美的呈现,对球员、参与者的形象生动刻画,这是对体育新闻人才一般性技术操作的要求,怡似“T”的一横;能够在不同媒介技术中间进行灵活转换,娴熟进行媒介形态、技术与体育赛事赛场动态的无缝组合运用整体表现形式达到传播技术编排设计与体育精神、运动理念的最优效果则是对体育新闻人才专业综合技术的更高要求,这就有如“T”的一竖。这种整体优势突出的专业技术才更能适应媒介融合与体育赛事报道的实践需要。

1.2.2思维融合的体育新闻专业态度全媒体时代,体育报道将更为突显其多种媒介表现形态、立体传播效果的优势和特色,这决定了体育新闻人必须要冲破原有的传统媒体思维和固有的媒体界限意识,以融合性的理念分析、处理、组合体育新闻信息。这意味着,对不断尝试新事物、新概念、新方法的追求,改进现有的方案和规则,找寻和创造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与作品形态,这些敢为人先的新措施与新尝试是对思维能力的不断超越。同时,必须要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对社会充满责任感、不断满足受众的体育信息需求、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与挑战、加强体育参与与体验等,这些也都是体育新闻人永不过时的专业态度和准则,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报道有深度、有特色,蕴含着理性与批判的光辉。

1.2.3基础宽厚的体育新闻专业知识全媒体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与共享,不同国家、种族、信仰之间的碰撞,使得体育新闻人在报道体育赛事或事件时要能够运用运动医学、生理学或是其他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去剖析问题,将高深莫测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报道,把晦涩难懂的专门术语转化成明白如话的大众语言,把枯燥无味的数据转化成活灵活现的视觉形象。这些都建立在体育新闻人对体育专业知识的专杂结合,对新闻传播知识与技巧的融会贯通,以及对观众心理的把握和信息呈现美感的处理等。因此,广博的知识积累和宽厚的人文基础是体育新闻人才的立身之本,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新闻传播知识是其突围之路,唯有这样才能应对不同的传播环境与态势。

1.2.4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具体指,媒介融合实践中能够顺利完成体育新闻报道的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体育赛场,能够为受众筛选、探寻、鉴别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整合、呈现,帮助受众更加真实、系统、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体育赛事与体育精神M。同时,在全球范围体育交流实践中,能够擅用沟通能力在各种信息、观点、文化背景,甚至是价值观的摩擦与碰撞中,巧妙而准确地传递知识、表达立场与态度、沟通感情和交流思想。最后,对于不断变化的受众需求、赛场环境、工作难度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的技术形态和传播观念,能够运用其敏锐的受众需求触觉、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等适应能力予以克服,直至臻于完美,这些都将成为奔跑在体育赛场报道一线的体育记者不可或缺的专业能力。

2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

全媒体时代,作为培养全媒体型人才的体育新闻教育应该具备鲜明的特征,以适应这一时代背景对体育新闻人才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体育新闻教学与研究领域、体育媒介传播实践领域和体育赛事研究领域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2轮(共计30人次)咨询与访谈,结合教育学、新闻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等相关文献,对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从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剖析教育活动,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是在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中得以突显的。作为对时代要求的回应和超越,体育新闻教育在厚基础、重融合的时代性的教育理念引导下,通过融合性的课程设置与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呼应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考试评价、作业评价、课堂表现、第二课堂、作品评价以及媒体实训等具有弹性的、多元的教育评价对体育新闻人才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予以检验。虽然,其中还必然包含教学方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其他环节的配合,但突出强调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理念的时代性、课程设置的融合性、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和教育评价的多元性等特征,而其他环节的完善与改进则隐性地蕴含在这4个特色鲜明的关键环节中(见图1)。

2.1教育理念的时代性

时代性的教育理念是整个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活动的核心,引领着体育新闻教育活动的方向,其突出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与时俱进。专门型的精英、复合型的人才是体育新闻教育为适应不同媒介背景和业务操作需求的产物。然而,体育新闻教育当前所面对的媒体或专业领域正在发生变化,泾渭分明的介质差异正在缩小,报网融合、网络电视台、电子出版物等融合形式层出不穷1变化的实务需要打通隔阂的全媒体技能,融合的媒体需要适应全媒体流程的全能记者。全媒体时代不仅对体育新闻操作流程进行了翻天覆地的革新,同时也从体育赛事报道技术与能力的角度对体育新闻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日益升级的赛场争夺使得媒介技术不断精进、媒体技能不断革新,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的采编流程向传统的体育新闻教育理念发起了冲击,具有鲜明体育特色的全媒体型人才已经成为时代之选。跨媒体的操作、融合性的报道编排才能迎合瞬息万变的体育赛事节奏,适应跌宕起伏的竞争态势,这当然不只是对人才技能层面的要求,而是同时涵盖了知识、能力与专业精神,是对体育新闻人才地的全方位塑造,是极具时代特色的理念更新。

2.2课程设置的融合性

鲜明的融合性特征得益于媒介融合的催促与“大新闻”观的关照,它是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活动的关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随着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崛起,网络对于传统媒体的渗透之势愈演愈烈,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马力全开,同质媒体与异质媒体的融合可谓一日千里,这使得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得不将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体功能的精进以及媒介融合的深入等因素考虑到课程编排理念中。因此,面向多媒体态势的融合与全媒体业态的强盛,以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新媒体的融合性特征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为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的打造提供了知识与技能支持;体育特色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互为支撑,突显体育新闻人才的职业特征与优势,使体育知识与技能特色成为人才竞争的标签跨媒体类、新媒体类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跨媒体工作能力,使其适应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专业英语类课程使得学生对日益国际化的体育赛事与事件的解读做好了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能够发挥出体育这项国际性语言的魅力;通识类课程与专业类知识的有效融合,起到了良好的“厚基础”作用,培养学生宽厚的人文底蕴与精深的专业知识。

2.3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实践教学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重点,更是人才培养活动的着力点,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开放性突显在实验教学体系的兼容并包、实验教学设施的跨界融合、实习基地建设的广泛覆盖以及实践教学的系统有序c媒介融合下的体育媒体最为突显的就是对于信息技术的跟进与结合,全能记者、全媒体型人才的打造都是建立在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基础上的。新旧媒体融合的基础性实验课程、贯通全媒体技能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课程以及跨校作战的拓展类课程将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与实习过程的灵活性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得以充分发挥。除此之外,尤其应该突显的是实践教学中体育精神、体育赛事对于新闻技能训练的融合与引导,这不仅是实践教学的重中之中,也必然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人才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实践类课程的全媒体打造、体育特色实践的丰富多样强化了学生贴近业界形态的动手实践,锤炼了实战演练的意识与技能,使其实践经验得以积累、融合性思维得以形成。创造性地打通全媒体形态的体育新闻实践教学,既兼容并包地吸纳了传统模式的精华,也开放豁达地引进了时代需求的新生力量。

2.4教育评价的多元性

弹性多元的评价体系是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个性得以彰显的重要保证,更是检验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成效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实践性、个性化、融合包容的思维方式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人才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质,它们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形态、多种渠道的评价方式得以实现的。课程学习的定量考核、课外活动的定性评价、实践作品、项目设计与媒体实训考查的定量与定性结合不仅丰富了评价形式,更呵护了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同时,体育赛事、事件或人物作为体育新闻学生的主要关注点,也应该引入评价元素,无论是在作品、作业、考试评价,课堂表现、第二课堂考核,还是媒体实训、校外实践中,都应该以此作为其专业素质考核的中心。这样,不仅检验了学习效果,更是鼓励、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重视,起到突显专业特色的导向作用,为时代性教育理念的贯彻、融合性课程效果的达成以及实践教学的重心前移保驾护航。

3全媒体时代我国体育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

3.1教育理念困境:囿于专识、定位失准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理念最直接的体现,体育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的紧密联系,必须在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专业面向以及体育媒体发展的基础上予以制定,尤其应该体现时代性。因而,面对极具变革的全媒体时代,掌握多种媒介技能、具有融合理念与思维方式的跨媒体人才才是应对媒介形态与技术精进的不二之选。但作为体育新闻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体育院校培养目标似乎并不乐观见表1。在列出的11所体育院校新闻学专业中,7所院校提到了“专门人才”或“专业人才”,除此之外,“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等描述是对人才规格的进一步定义,均没有体现出全媒体业态、跨媒体需求对于人才培养导向的影响,没有从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关注与跟进当下乃至未来人才发展的时代条件,因而无法及时、快速地跟进媒介发展态势,树立全媒体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反观国内外知名新闻院校的改革实践,对于新时代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最先体现为对于培养理念的变革与培养目标的整合,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引。很显然,我国体育新闻教育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框架下的人才培养视野中,尚未对全媒体变革与媒介融合的到来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还没有意识到媒体行业调整与行业导向变化对人才培养活动的影响,这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图景,更无法满足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技能全面、思维融合的要求。

3.2课程设置困境专精有余、融合不足

与中美综合性大学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相比,各体育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传统、陈旧,整体构成类似,基本上是“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体育理论或项目课”,以媒体种类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采用的是大而全的编排理念,其课程内容安排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4方面。(1)缺乏跨媒体类、新媒体类课程,融合类课程缺失。仅有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和西安体育学院开设有1~2门体现网络或传媒新技术类的课程,其他院校均是以传统的报刊、电视新闻业务为重点。(2实践类课程不突出。学生缺

少贴近业界形态的动手实践,缺乏实战演练的锤炼与引导,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与融合性思维的形成。(3)缺乏专业英语类课程。仅有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和西安体育学院开设个别体育新闻英语采写方面的课程。(4通识类课程广博不足,“拉郎配”现象明显。与专业类知识缺少有效融合,导致学生“基础不宽,专业不专”。总的来说,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实质上是专精有余、融合不足,在有意识地向融合或是新媒体靠拢的过程中,还仅是停留在对多个不同媒介专业技术知识的灌输,跨学科、跨介质的课程融合没有真正实现,融而未合,课程设置几乎没有体现出融合的特征。

3.3实践教学困境设施陈旧、覆盖不全由于体育新闻专业的建设时间较短,几乎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形成规模,国内体育新闻专业现有的实验室等实验教学设施除部分发达城市的院校有所改进外,大部分院校仍是沿用传统新闻传播格局的建设,相对于体育新闻实践的高要求来说,其投入显得异常单薄。实验室建设与使用尚未形成规模,缺少具有融合、跨媒体理念的实验教学平台,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更谈不上与媒体发展同步。从实验室建设较为良好的院校来看,上海体育学院相对较为完备,但其已建成的7个实验室中,仅有媒介创意实验室能够做到网络实践,贴近新媒体教学;

紧随其后的成都体育学院,已建成的5个实验室也皆是为传统媒体实践教学服务;其他建成数量相对较少的院校更难体现对新媒体或是全媒体的跟进。

另外,从实习基地的签约面向和时间维度来看,地处上海与北京有利地缘与媒体条件的上海体育学院与北京体育大学的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不甚理想(见表2、表3,仍然存在新媒体覆盖不足、层次结构单_、稳固程度不足等缺陷,可想而知,尚不具备如此有利条件的其他院校的情况。

3.4教育评价困境:刚性划一、导向失责

体育新闻教育的评价体系忽视了自身的特殊性,割裂了体育新闻教学与实践的天然联系,套用单一、呆板的理论考试方式检验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养成,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尽管部分院校已经开始注意第二课堂或是实习实践考察的重要性,但囿于定量的刚性考核体系,难以将实习作品、实验项目、运动体验、体育技能掌握等极具体育新闻学科特色的方式作为衡量学生动手能力、业务思维与专业技能习得的标准,过于规范化的指导和考评,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对于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体育新闻采、写、编、评等专业类课程,以纸笔作答为主的考试消解了新闻作品、项目设计等实践因素的关键性作用,忽视了学生诸如对赛场状况的镜头选择、报道画面的构图设计、报道节奏乃至话外音运用水平的考察和体现,无法有效地贯通体育新闻专业技能,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各个业务流程之间的联系:对于锻炼和培养学生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体育特色类课程,刻板的考试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缺少运动体验与感受将直接导致学生对体育新闻或事件的敏感度降低。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仍然是书本到书本、实践归实践,无法做到对其全面发展的评估与引导^,无法体现其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专杂统一,又何谈应对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报道要求的不断升级。

4全媒体时代我国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媒体图景的狂欢,更是体育新闻教育时代转型的新契机6]。为此,必须将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以全媒体变革为基础,将媒介融合嵌入到课程设置中去,将学生的实习实践、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转以及评价体系与方式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要求予以调整,用创新性的融合教育减少改革中的摩擦损耗。只有这样,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之路才会畅通无阻。

4.1体育新闻教育理念转型:培养基础宽厚、思维融合的全媒体型人才

体育新闻教育必须从专精的人才培养理念向厚基础、重融合转变。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工作者面对的将不再只是如何做好单一媒体新闻报道的问题,而是在面对重大体育赛事或体育事件时,如何根据已有的体育专业知识和职业敏感选择最快的传播媒介,平衡不同媒介的要求,有效地进行多层次、递进式传播的问题。从培养目标的角度具化对人才培养理念的改变,引导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型。结合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对培养目标进行系统策划与改进,在突显和贯穿体育特色的基础上,从2个维度入手,以“总体目标一年度目标”和“模块教学体系一专业目标体系”为切入点,构建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

4.1.1打造统分结合的纵向培养目标体系总体目标一年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素质渐进性发展的规律,在总体目标的统领下,增设各年度阶段分目标,初步提出学生每年度应该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标准,注意在新闻技能教学之外融入体育知识与专业能力的锻炼,以知识了解到运动体验再到体育行家为渐次目标,为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奠定基础,进一步细化和突显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

4.1.2构建协调有效的横向培养目标体系:模块教学一专业目标基于体育新闻专业较强的实践性与专业针对性,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第二课程等社会活动搭配进行,通过模块式的整合方式锻炼、培养体育新闻人才的各项技能,及其与体育特色的有效结合,在引导“体育”与各模块搭配组合的前提下,深化学生的知识习得与职业行为养成,探索各类专业素质在培养目标体系中的位置与形成渠道。这样既有利于依据具体的子目标,设置相应所需要的课程、实践环节以及课外活动,使课程设置有理可依,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根据培养目标的层次与要求进行自主选择,最终形成一个镶嵌式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4.2课程设置转型强化通识教育,打造融合课程

体育新闻教育在面临全媒体时代变革与现实危机的双重挑战下,打造融合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和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成为其应对的有效措施。

4.2.1突出前沿,打造融合课程理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衔接关系,遵循体育新闻实务流程与课程设置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现有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可以考虑将新闻采、写、编、评课程进行相应的合并,打通平面媒体、广电媒体以及新媒体的界限,实现跨介质的融合。删减部分明显不适应目前媒介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课程,代以由于媒体融合而急需设置的理论或是业务课程,如融合新闻业务、媒介科技、网络传播、网页设计等的课程,着力打造“大新闻”概念,力求在加快知识更新的同时,为拓宽就业面打下基础。

4.2.2突出特色,强化通识教育体育新闻工作者面对的经常是全球范围内的比赛,会涉及到不同国家、种族、信仰之间的碰撞,因而,必须注重媒介业务课程与人文、社会课程的深层次整合,用专业精神和人文主义素养引领舆论方向只有在知识和业务层面上进行整合,才能使学生对复杂的体育事件、重大的体育赛事做出跨学科分析和跨媒体传播。同时,增设英语类的特色课程,做体育英语类精品课程,形成拳头产品,为做好体育赛事的国际化传播锤炼传播素养,以适应不断深入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时代的挑战。

4.2.3突出实践,增加实践课程比重以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建设适应全媒体形态的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课程体系: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的基础性实验课程着力打造学生的基础性技能,并辅以对新兴媒介技术的认识与了解;以贯通采、写、编、评、摄、录、播全过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重点强化学生各类媒介技术操作与运用能力,为跨媒体运作打下基础;以新媒体体育传播流程为主线的创新性实验课程实现对多种媒介形态的综合设计与应用,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媒体需求;作为强化课程建设进行跨校辅修的拓展类课程,强调对厚基础、重通识理念的贯彻。

4.3实践教学转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实践教学重心前移体育新闻教育应该抓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契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紧密对接体育传媒行业,将体育新闻实践教学重心前移,缩短学生入职后的适应期,将职业训练与动手操作前移到校内的实践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适应能力。4.3.1推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构建跨媒体的融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实验设施已经不只是教育内容的辅助,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成败。在不断完善信息(尤其是体育信息采集、编制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多元设备、多元功能、多元扩展空间的全媒体实验平台,将新媒体实验室的建设融入其中,使全媒体操作与应用成为可能,与媒体实践接轨,前移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校内实验教学成为职业工作的有效铺垫1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将大大提升学生在技术层面上的理论思考能力。

4.3.2 构建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实验教学体系以功能全面的实验中心为基础,构建旨在培养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打造集基础性、综合性与创新性为一体的实验教学课程系统。充分利用融合性的实验教学平台与实验中心,以新媒体体育传播流程为主线,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实验内容贯通体育新闻采、写、编、评、摄、录、播;实验项目覆盖体育新闻传播全过程,即可模拟或实现从体育新闻、体育赛事、体育广告创意策划、数字化制作到播出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

4.3.3与媒体携手共同打造多层次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中央到地方不同层级的纵向实习带,建构不同媒介、不同形态的横向实践基地,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实践教学网络,为学生深入实践第一线提供不同面向、丰富多样的专业平台,使教师与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为其职业角色提前预热。同时,促成学校与媒体共同设计规划实习基地,联手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这是将人才培养与体育新闻实践融为一体的有效过程。

4.4教育评价转型:由单一的理论考试转变为综合性评估探索弹性多元的评价方法体系,改变传统的以纸笔作答为主定量评价学生的方式,结合媒体实践、课堂表现、第二课堂、作品与项目设计成果等多种渠道,形成主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实证评价和人文评价相统一的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体系。注重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评价中来,突出对体育新闻教学实践特色的倾斜,改革接受性学习为拓展研究性学习、增加体验性学习。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探索综合性全过程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有效集成。在考试内容、考核方法上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融合性思维、多媒体技术自主设计实验项目,自主完成实验作品,以实验项目和作品的体育传媒特色和设计制作的创新性作为其评判的标准w。在体现学生自主选择性与兴趣发展性的基础上,着重实现体育特色的延伸和拓展,体现体育新闻教育的特色内涵,设立“创新实验学分”或“专业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完成以体育特色为主体的作品创作,对实践能力优秀或是体育特色突出的学生给予免修部分课程的奖励,以此为学生从事体育新闻传播工作创造更大的空间。同时,进行毕业生考核环节变革,改变以往修满学分、通过毕业答辩即可走出校门的简单考核,转变为“1+1”式的综合毕业评估模式。即1次专业素质测评(综合考核学生的体育新闻职业技能与素质和1个毕业设计(综合考量学生实际运用体育新闻技能的水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基础,从综合性、多角度、重应用出发,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进行全方位的终末评估,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给出一定的建议和指导。

篇6

关键词 班主任 德育 境遇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班主任是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专门人员,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现实中班主任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其德育工作的境遇却不尽如人意,导致了德育的实效和自我工作的幸福指数大打折扣。

1 班主任德育环境的时代境遇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节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种影响也渗透到学校领域。班主任德育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变化。

1.1 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

教育的根本要义在于“立人”,造就怎样的人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命题。中西方古代教育的唯一目标是培养有德行的人。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智育的重要性被提升,德育的绝对优势被打破。现代社会的发展,功利性的评价方式直指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育也进一步被异化,经教育培养的人其工具性被凸显而人性则被漠视,德育的危机已成为现实。

我国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成长一直非常重视。但是,从学校到家长,对德育的态度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学校方面并每周专设的班会课、德育工作计划等都体现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但由于德育的效果不如智育可测,这就迫使学校将重心放在与分数相关联的内容上,德育自然处于被漠视。家长方面,虽然认为德行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现实环境下,也成为教育功利化的有力推手。

1.2 各种因素影响着班主任德育环境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环境。我国学者严耕等人提出了网络道德的三大特点:从依赖型道德到自主道德;从封闭型道德走向开放型道德;从一元道德走向多元道德。①实体环境下,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是实在可见的,而网络环境下,人人都是信息的提供者和享用者,因此,他律道德完全失去了控制。学生对网络信息不作区分全盘接受或吸收,将不利于青少年道德养成。

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隔离了人的生活。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由亲历转为从网络、电视、报纸、收音机等其他媒介获得。由于非亲历,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社会的旁观者。旁观者的心态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将助长了人际间的道德冷漠。现代的学生是在冷漠环境下或者被冷漠的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造就有爱心的下一代也是班主任德育的特殊问题。班主任同样不能逃脱当下“冷漠”的环境,被环境影响的班主任在不自主地被改变着。“爱”这个教育的基石逐渐地被驱逐,班主任变成了麻木的工作机器。

2 班主任德育内容的时代境遇

德育内容是德育所传递的核心。事物的变化发展的规律要求主观符合客观。现代社会已与古代社会不可同日而语。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也应当与社会变化发展相一致。

2.1 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德育精华被遗忘

中华文化传统为人类文明创造了很多优秀的精神文化。培养和塑造具有德行的“君子”、“仁者”、“士”是古代教育的目标。古代德育的内容围绕“仁、义、礼、智、信”来进行。这其中很多内容到现在都还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然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只加剧了人们的功利性,在功利的驱使下人们见利忘义,不讲信用,人与人之间出现为利而行的“假仁假义”等现象都折射出我国优秀的文化精华被人们所遗忘。

2.2 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体系未确立

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自由竞争。为保障社会环境的公平,就应该正视个体的主体资格。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公平导致的无序竞争时有发生。竞争要求有序性,在竞争中可以互相学习,竞争中也可以。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对德育的新要求。此外,法律与道德并非绝对对立。现代社会道德需要法律的保障。法律可以在道德的空间中有所作为,对于哪些是二者可以合作的内容,目前还存在争议。

上述变化的德育内容,客观地摆在班主任面前,班主任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3 班主任德育方法的时代境遇

3.1 时代要求班主任德育方法推陈出新

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任务服务的;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的活动方法;方法可以分解为更具体的多样方式。②古代教育是师道尊严的时代,教师可以用灌输法、惩罚法、榜样法等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这些方法有些仍然可以在现代德育中运用,如内省法、榜样法。但时代德育发展的新形势要求与之配套的方法也进行推陈出新。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方法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是教师设计教学方法的出发点。班主任进行德育时必须适应学生变化发展的新要求。改变过去说教式脱离学生生活的空洞德育方法,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将德育生活化。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真正好的教育是受教育者没有感受到在被教育”。班主任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采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效果将更加明显。

3.2 班主任在新旧德育方法间艰难前进

时代要求德育方法推陈出新,但班主任在执行德育工作时却是在新旧方法间艰难前进。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相对还是稀缺,很多学校的班级人数巨大,超出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班主任老师想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不断成长,但现实学生数量的巨大、完成一般的教学任务都成为应付的情况下,如何能对学生因材施教,显得非常苍白。

此外,在分数指挥棒下的评价体系下,围绕着各学科的评比是学校考核的中心,班主任要疲于应付来自学校行政部门的各种要求,想对德育方法推陈出新只能望而却步,心有余而力不足。

4 班主任德育时代境遇的实质

班主任德育时代境遇的实质是社会的道德需要与人们的道德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人们道德生活的体现。道德在维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德育的工作环境、内容、方法等变化都是生产力在社会生活的体现。这些改变要求班主任工作顺应改变,只有主动去适应改变或者去引导改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危机为契机。

5 突破班主任德育时代境遇的路径选择

基于上述班主任工作的时代境遇,班主任要提升德育的效度和自身工作的幸福指数,本文仅从微观层面为班主任突破当前德育境遇提供一些建议:

(1)班主任教师要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信念是支撑班主任教育事业的引擎。班主任只有对教育事业有坚定的信念,不仅仅将教师视为谋生的职业,才能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

(2)班主任要从新进行角色定位。社会学认为角色是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体现着与人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权利义务和基本责任。班主任的角色比一般的教师在学生心中赋有更大的权力。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新时代的班主任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接受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平等对待学生,宽容对待学生的不足,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这样才能建立起既有利于学生成长所必需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又能使教师自身充满职业幸福感。

(3)班主任主动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合力。班主任对学生德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借助各种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除了最大化利用学校提供的德育资源外,还可以运用校外资源进行德育。如:可以与社区合作或者动用家长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在对教育资源进行利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使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来进行德育,这样可以减少资源成本问题,同时使学生顺利进入教育情境。

(4)班主任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会享受教育的幸福。班主任的学习既包括理论学习也包括实践学习;既包括自我总结学习也包括向他人学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供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班主任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将学、思、行相结合,变枯燥的学习为兴趣化学习,这样学习就会成为班主任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幸福资源。

基金项目:2012年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的青年项目“中小学班主任德育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JY47)

注释

篇7

为此,我想结合自己多年新课标教学的实践,就“新课标地理”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体会。

一、教师要充分把握高中教材和高考大纲

这次新课标课程改革使教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使原有的一种教材作为“法定文化”的地位日渐动摇;教材的地位也由“控制”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只占50%,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内容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性生成的内容。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将教材作为一种“材料式”文本和工具应用于课堂。

确立“材料式”教材观的意义在于:

1.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提高教育质量。

2.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状况,提高其职业素养。

例如我在讲到《城市和城市化》时,把课本上的案例只作为教学的引子,而将我县近几年来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考查、调研活动:了解我县县城城市化变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平常的教学实践中。

二、注意师生关系的转换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怎样看待师生关系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师生关系也正在发生着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准确定位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树立起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师表意识和民主意识。通过这几年的课堂实践,我由衷地感到由于师生的平等交往,已使学生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已使教师的上课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与学生的一种分享和理解。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了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三、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换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对于长期生活在江南地区的教师,在讲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对比时,可展示南方和北方普通传统民居图片给学生看。可提出问题:为什么南方房屋屋顶坡度比北方房屋屋顶坡度大、门窗开得大、墙体要窄?这个问题来自于平常生活现实,又可以激发学生探讨的积极性。

提供给学生的问题是死东西,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源泉,关键在于教师怎么教、怎么去引导。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将关注学习结果误认为是关注了学习过程,这对教师真正掌握和理解新课程该“怎么教”的内涵非常关键。由此看来,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程和结果的界定一定要清晰。

四、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世纪新课标,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生存、发展自己、终生受用的生存技能。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变革。新课标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1.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自主学习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学习意愿”,也就是愿意学习、自觉学习、喜欢学习;第二个层面是“学习技巧”,也就是学习时讲策略、讲方法、讲窍门。

2.合作学习

美国约翰逊兄弟的研究发现,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有5个: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自评。

3.探究式学习

篇8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专业化发展 专业素养 综合素养

素质教育对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体现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职业素质、教育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教师应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教学技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实施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学生为中心,深入研究教学需求,深入领悟素质教育新理念,为此我们要站在时展前列,不断吸取和总结各种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新方法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我们必须充分关注和重视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其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1.整合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教材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不仅要根据具体教授对象、教学内容和环境等创造性地应用教材,必要时可以适当突破教材,还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定期进行系统专业培训,对小学数学教师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数学教育理念及及时更新数学教育理念和提升数学教育思想水平产生巨大的考验。

例如,在小学数学“几何的初步知识”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几何空间感接受能力和教授班级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熟悉点、线、面及几何图形的联系和概念及定义,并将其关系穿插在一起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明白几何图形的表面积是怎么来的,不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避免造成不会应用题目的情况,结合实际图形或多媒体教材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几何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其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几何知识。

2.多方面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因其教授对象的特殊性,不仅要传授数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和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涉及心理学、文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历史知识等众多方面,满足学生主体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实现教学质量最优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智力发育状态制定和调整教学模式,选择学生容易接受和喜爱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小学数学“长度”知识点教学中,教师要先向同学们介绍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对教室里可以测量的一些物体拿尺子实际动手测量,并让学生对不同物体的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学生对同一物体测量得出的不同结果,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测量误差。

3.总结和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每一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扬长避短、查漏补缺,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此构建完备的教学知识结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做题给予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里暗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问题,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深入研究课程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结果的检测,以此不断完善自己。

例如,教学“简易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方程的理解透彻和灵活运用,往往觉得方程十分容易运用和理解,但对于小学生而言,方程中X、Y的设定很有难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仔细给学生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对X、Y设定的不同,使学生理解分析的过程,并自己分析题目,完成方程设置,完整解答题目。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不仅对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效有一定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对实际教学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促进各方面发展,从而更好地帮助小学数学教学向完善方向发展。小学教师只要能坚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专业化发展要求,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就能在反思和总结中不断成长和进步,为小学数学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毛华彩.浅谈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J].散文百家(下),2015,(11):166.

篇9

【关键词】中国梦 创新 创业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高校作为广大青年学生的聚集地,应抓住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的特点,充分激发其创新创业智慧,挖掘潜在能量,为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作出贡献,助力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密切联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路径,都会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长河中烙下深刻的印迹。中国梦教育要有效贯穿于学生的常态化学习中,以“课程教学、校园社团活动、校外实习实训”三个课堂联动为途径,融入“中国梦”教育,使“中国梦”深入学生的灵魂与思想。当前,众多地方高校处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转型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对人才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常规教育已远远满足不了教育需求,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新一代人才教育的通行证。

创新创业教育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在G20杭州峰会演讲中谈到,“点击‘创新’这个‘鼠标’,世界经济这盘‘棋’就可被激活”、“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创新,作为引领,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作用。创新创业犹如一对孪生子,创新是理念与宗旨,创业则是将这一理念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携手并进,方能成就社会的美好未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助于树立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远大志向,是积累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科定位不够清晰。据调查,107所“211”工程高校中仅有41所高校开设了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且多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仅是以选修课为主,多数院校开设的是创业导论性课程,创业教育以入门知识为主。个别高校设置的创业类课程,列属于经济学或管理学学科之内,没有较为明确的归属。学科定位不够清晰,导致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层出不穷。教育方法上,很多高校沿用较为传统固定的授课方式,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大相径庭。师资队伍上,很多高校没有专职教师,一般是以就业指导教师兼职,或经济学、管理学教师兼任,因双重或多重角色的身份,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这些教师往往难以全身心投入于创新创业教育事业中。

教育目标不够契合。创新创业教育是各高校开设的较为“年轻”的教育内容,主要教育载体为课程,且所设课程参差不齐,缺乏整体规划,容易形成“两张皮”现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度不够。要克服“两张皮”现象,就需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紧密联系相关行业或企业,听取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建议,开启“校企合作”模式,共同思考和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塑造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出谋划策,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使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互融合。各高校特别是应用技术型大学要注意调整好创新创业课程、实践课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实行“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互促”的教育方式。即把学生培养分为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三个阶段。在大类培养阶段,学生用1.5年时间修完以通识通修模块为主的课程。随后,学生进入专业培养阶段,用1.5年时间修完以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为主的学科专业模块课程,进一步强化专业素养和专业训练。最后,学生通过类别选择,进入不同的发展途径,即多元培养阶段,这一阶段为1年时间。

管理水平不够高。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务处负责课程改革指导,学生工作处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团委负责学生竞赛,各教学系部负责具体实施。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学系部等多个部门参与其中,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科学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设立“创新创业部”,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创新创业类教学、活动、教育资源等,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良性发展。

中国梦教育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把中国梦教育的精神实质有效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国梦蕴含着真抓实干、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实质,这也是新时代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质。将中国梦教育有效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抓好《创新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建设,将中国梦精神融入教学,使学生深刻认知中国梦与个人梦的统一性、艰巨性与曲折性。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与感染,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办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良好的“三风”形态等,都将成为推动学生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

充分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载体。挖掘教育新载体,创新教育方法,打破固有的传统课堂模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等,经历创业的艰辛与收获,体会创业的真谛。高校制定“学分奖励、资源提供、教材辅导、平台创造”等激励政策,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的实现。以校园创业为重要平台,组织创新创业成长论坛,邀请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畅谈经验,为创业成功人士与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坚持开展SYB创业培训,开展“职业特训营”,增强学生创业的专业化与合理化,带动更多的同学走进众创业空间,帮助有创业意向的青年成就靓丽人生。

积极营造具有中国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中国梦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其获得了全体人民的思想认同与行动统一,创新创业教育同样需要如此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校园内悬挂创新创业名言警句,运用校(院)报、校电视台、广播、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媒介方式,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风采,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小品、歌舞、相声、情景剧等弘扬创业精神,召开创新创业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创新创业观,使创新创业思想意识深入学生头脑中。以赛促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类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体验奋力爬坡的过程,明白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失败,培养其身处逆境但依然迎难而上的创业精神,使其从中获得成长与进步。

高校还应建立一套科学的长效机制,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性、可持续性。重视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改革教师考核办法,提高师资水平,鼓励教师“走出去”创办公司或到相关行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注重现有教师的培养,学校要定期不定期组织教师前往相关院校或500强企业进行培训,学习其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和模式,为学生带来宝贵的一线成功经验,增加教学的筹码,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采用“引进来”方式,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或一线生产专家为外聘教师,给学生授课或开设系列讲座,为其提供鲜活的案例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建立相关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水平,设立专项经费,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注:本文为201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MKS140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意识;协同育人机制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信息知识资源和自然物质资源同样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伴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已经发展成为社会聚焦的研究热点。在201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大数据作为社会基础性战略资源,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正如美国《纽约时报》在2012年所宣称的,全球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必然会对政治、经济、科技以及文化及其他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一全新的发展趋势在为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挑战、趋利避害,充分融合传统优势与新技术,利用大数据思维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及特征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使得网络信息资源正以每年接近300%的速度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我国互联网用户也在不断增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高达53.2%。可以说,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社会,进而使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果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和提高。早在1983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经典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就已经将大数据赞誉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进入2013年,大数据(big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同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的出版和发行则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催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要求与新方法,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利用大数据的各种特征,将大数据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融合的教育活动。大数据时代,网络已经发展成为青年大学生日常接触最为频繁的必需品,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并产生海量的信息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及时快速搜集、汇总和分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相关的信息数据,可以从深层次挖掘大学生行为的本质原因,从而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以便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数据信息更全面伴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已经由单一的文字、图片为主的静态数据逐步扩展到音频、视频等共存的动态数据发展,进而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采取相应的数据信息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形式。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相比之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从而有效克服了基于经验或直觉进行教育决策的不足。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大学生如上课情况、日常消费情况、宿舍上网情况、学习成绩、网络社交行为等各种样本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的采集,进而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大学生的真实状况,进而开展更具针对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教育模式更灵活大学生在出现各种思想问题时一般不愿意主动和教师沟通,这就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缺乏实效性和灵活性。而大数据的重要核心功能在于“预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对大学生在特定时间的行为变化如社交行为、游戏时间以及消费行为等进行研判和前瞻,进而动态捕捉大学生的各种思想情感变化,构建起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到关注个性差异、挖掘优势潜能。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早发现、早跟进、早诊断”,进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做好“思想预防”而非“祛病治疗”。3.教育方法定量化数据信息作为决策的物质基础与主要依据,其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决策的科学性。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种处理对象,而是发展成为一种基础资源,借助于复杂网络分析技术以及数据采集技术等科学方法,可以实现定量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而有望“让数据说话”。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限于各种因素更多的是偏经验式的研究范式,而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则量化了大学生的全部信息,进而构建起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显著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进而有助于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4.教育主客体交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的主客体关系不仅是一种重大变革,同时也是一种创新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首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增强其教育能力,使其可以接触到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其次,“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已经冲击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政工作中的地位。“互联网+”体现出来的亲民性、平等性以及草根性等鲜明特征,已经逐步消解教育主体的传统话语特权,其已经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唯一主体;最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逐步向平等化发展。伴随着青年大学生使用新技术的意愿和能力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比思政教师更为积极和强大,进而形成对思政教师的文化“反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由传统的强制灌输的对话者逐步演变成为平等交流的沟通者。5.教育沟通隐私化在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一般主要采取“一对多”的公开教育方法,伴随着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日益加快且个人隐私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其最终服务的对象也是大学生,因此其本质上而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而这种沟通并非“一对多”的面对面交流,而是透过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开展一种非面对面交流的“隐性沟通”,这种沟通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契合了“互联网+”时代沟通方式进一步转变的时机。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大学生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信息爆炸使得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更加激烈,高校同样难以独善其身。由于青年大学生恰好处于塑造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容易产生各种逆反思维、极端思维、从众思维以及唯我思维。而大数据以其诸多先进特征逐步开启信息传播的新时代,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方式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和隐秘,思想异常活跃多元的青年大学生在接收各种大数据信息的同时,很容易受到各种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进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动摇和怀疑,从而影响到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2.大学生隐私泄露面临的挑战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使得青年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均被覆盖于互联网之中,同时大学生群体也是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大学生在网络上购物、交友、阅读、游戏、聊天、娱乐或者注册,这些网络活动所产生的包罗万象的数据信息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分析而得出相应的思想动态提供了客观依据。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社会大众在享受着计算机网络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各种个人隐私权纠纷屡见报端。另一方面,由于大数据具备很强的关联性,数据有可能会说出个体所不愿意公开的内容,进而偏离初衷而侵犯个人隐私。3.思政教育者能力面临的挑战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力面临着各种挑战。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个人而言,目前主要由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担任,前者主要从事对教育对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关注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后者主要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工作,主要关注教育对象的理论教育。因此他们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理论和新技术,使得他们思想观念已远远跟不上社会时展的变化、知识宽度已经跟不上政治制度变革的步伐、阅历深度已经落后于教育对象观念多元化的趋势、思想教育开展跟不上教育对象思想的活化等等。如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仍然继续坚持传统角色定位的话,就难以及时准确地捕捉到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无法对敏感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研判,也就难以对教育对象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现“对症下药”,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4.思政研究方式面临的挑战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各行各业对其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但对于如何科学把握和诠释则成为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种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冲击和改变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式。首先,大数据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清理各种难以整理的复杂信息,进而克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因为主观经验而产生的错误决策。然而,由于数据忽视了教育对象行为背后的价值以及背景等各种重要因素,进而有可能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解决思政问题时迷失于繁杂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数据关系之中。其次,在大数据时代研究者很容易出现“唯数据主义”,进而摒弃经验研究,在解决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单一地依靠数据,如果采集到的数据本身存在缺陷的话,则难以实现量化目的,甚至有可能带来很大的误导性甚至错误,从而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挑战、趋利避害,充分融合传统优势与新技术,积极探索出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挑战。1.更新思政教育观念,培养大数据思维意识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求观念的现代化,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教育观念和大数据培养必须要先行,师资培训已经是当务之急。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主动学数据相关知识,以便加深对大数据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更好地记录、存储、分析和挖掘数据信息更多隐含的意义,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现状;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构成应向多元化发展,积极吸纳一些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硕士、博士加入思政教师队伍中,从而思政教师可以将个人专业背景与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进行有机融合。当然,最重要的是培养思政教师的大数据思维,技术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大数据思维,必然会导致思政教师欠缺对数据的洞察力和科学使用的能力。思政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大数据中蕴含的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用大数据思维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生成教育的主体合力“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传播途径和内容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整合原有思政教育资源的前提下,构建良好的思政教育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才能顺应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在大数据时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思政教育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以生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合力:首先,应主动推进思政教育育人主体协同。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重要的思政教育主体,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大数据时代,应以学校思政教育为支撑线,同社会思政教育、家庭思政教育共同建立起一个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教育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建立起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通过搜集、汇总和分析大学生数据信息,全面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应主动推进思政教育育人载体协同。载体是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活动平台。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日益多样化,为此,高校必须协调好各种思政教育载体的关系,积极推进高校思政教育育人载体协同,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后,应主动推进思政教育育人环境协同。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应努力挖掘文化育人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特色文化、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统筹推进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积极推进高校思政教育育人环境协同,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文化育人功能和引领作用。3.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大数据的隐私保护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每一个教育对象都是数据源,每时每刻在生成、传播和存储包罗万象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便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知教育对象思想动态的重要内容。由于这些数据信息都是存在于虚拟网络环境之中,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并进行二次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不断加大数据的隐私保护力度。首先,应坚持现实性和虚拟性相互结合的教育原则,在虚拟的互联网中批判地、合法地获取数据信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占领“互联网+教育”阵地,掌握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其次,应重视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必须始终将社会责任意识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引导大学生提高对大数据信息的识别选择能力,以避免虚假网络信息大量繁衍传播。最后,应不断加大对数据信息的隐私权保护力度,部分大学生由于没有正确认识数据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使得他们没有妥善处理好而容易泄露,进而使得自身隐私权受到非法侵害,这就要求国家必须投入相应的经费加强技术防范隐私泄露风险。4.构建思政教育机制,发挥大数据积极作用应该说,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一个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机制建构过程中必须将大数据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体现大数据的潜在教育价值。其一,应积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预警机制。大数据的重要核心功能在于“预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对大学生在特定时间的行为变化如社交行为、游戏时间以及消费行为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研判和前瞻,进而预见、推测大学生思想情感动态变化,构建起“早发现、早跟进、早诊断”的思政教育数据预警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做好“思想预防”而非“祛病治疗”。其二,应积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共享机制。由于没有对包罗万象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共享,使得许多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数据信息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从而使各种大学生思想政治行为数据信息之间建立起有效关联,进而产生良好的共振效应。其三,应积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管理机制。大数据时代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求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规范体系,因此,应及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数据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数据化服务水平。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前瞻性的发展眼光认识大数据,及早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稳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从而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5,(3):113-115.

[2]魏魏.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2):36-38.

[3]王学俭.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