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修复原理;建设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篇2
全国1/6耕地重金属污染
由湖南镉超标大米事件,人们得知,湖南大量耕地早已遭受重金属污染。
关于耕地重金属污染的消息近年来不绝于耳。长期关注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张维理就曾表示,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呈日趋加剧的态势,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据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2011年10月份曾表示,全国3亿亩耕地正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占全国农田总数的1/6。环保部文件显示,在对我国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时发现,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
耕地受重金属污染影响严重,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专家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区划所研究员陈世宝博士表示,重金属污染耕地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下降,出口受限,同时也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环保部门的一项统计显示,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污染不仅加重,而且还在转移扩散。
修复资金需求超数万亿元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提出:“要尽快采取措施,对现有受污染的耕地进行修复处理。”
与大气和水污染相比,土壤修复显得更加困难。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专家组成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苏德纯表示,不仅土壤污染危害严重,并且与一些有机污染物不同,土壤中的重金属无法降解,与土壤分离难度非常大,修复非常困难。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也曾表示,即使是轻度污染的地方,要除掉土壤中的重金属最快也要三到五年。
“理论上讲,重金属污染土壤是可以被修复的,但完全恢复其生态功能却很难。”陈世宝表示,目前,世界各国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提出的修复措施有很多种,但每种措施都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再进行修复非常困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陈世宝说。
以上世纪70年代日本富山县土壤修复为例,一共863公顷(12945亩)农田,总共投入3.4亿美元,花费了33年时间进行客土法修复完成,平均每亩修复费用近18万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于大米的镉限量标准为0.4mg/kg,而我国镉米限量值仅为0.2mg/kg,健康风险控制是要严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大米中镉限量标准严,意味着土壤中镉的质量标准也相应地严格。
据业内人士透露,即使采取较便宜的办法如植物修复法修复土壤,每亩的修复成本也达到两万元,还需连续种植数年,总投入数额惊人。如果按照每亩地修复成本两万元、以罗锡文所称全国3亿亩耕地重金属污染计算,总体算下来,我国耕地修复总体所需资金将达6万亿元。
当务之急是控制源头污染
在专家看来,目前很难预估我国耕地修复需要多少时间和投入。陈世宝认为,具体污染土壤修复需要多长时间,要结合污染程度、污染元素种类、污染面积、采取何种修复措施,另外,还要根据所制定的修复目标,不能一概而论。
2006年,国家环保部与国土资源部组织了一项耗资10亿、为期3年的全国性土壤污染调查,但迄今为止调查结果始终未向公众公布。
“现在我们有太多的未知。”苏德纯表示,首先,我国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污染元素种类、污染面积均是未知;其次,我们的修复目标到底如何?怎样才算修复好?是达到国家规定的土壤二级标准?还是说仅仅达到农作物的重金属限量值?
有专家表示,由于土壤污染底数不清,导致污染原因、种类、范围和程度也成为盲点,防治措施也相应缺乏针对性。“技术上问题不大,但修复资金肯定是一笔巨资,这笔钱由谁出,也是一个大问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说。
据悉,根据《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将达300亿元,包括受污染农田、城市“棕色地块”及工矿区污染场地。“这点钱用来修复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塞牙缝都不够!”一位业内人士说道。
针对耕地污染的修复,苏德纯建议,根据现有耕地污染情况,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耕种制度和耕种结构,“当前的状况,只能是边修复边生产。”陈能场则认为,推动被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当前急需完善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辽宁彰武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 640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 04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 342.21 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 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 166.7 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 206万元。对2 153.3 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 814 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 166.7 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 115.55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 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 500 hm2,灌木700 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 333.3 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 200 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 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 333.3 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 500元/hm2,种植3 333.3 hm2菊芋,年可获利7 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 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2] 郭海荣.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9.
篇4
关键词:地震 , 极重灾区 ,生态修复 , 困难 , 对策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5.12" earthquake beichuan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propos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restricting beichu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ut forward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for an earthquake disaster area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earthquake, extremely tol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地震造成的森林植被损失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集中在四川省西北部的龙门山区,沿龙门山地震带分布的北川县、汶川县等10个县(市)被国家认定为极重灾区,造成灾区内物种栖息地破碎、区内土地覆被物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地震灾区生态屏障功能受到影响。据估计,重灾区的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广元、雅安等6个市(州)林地严重退化面积29.8万hm2,草地退化面积9.4万hm2,北川、青川森林覆盖率损失面积在20%以上,重灾区因崩塌、滑坡导致的水土流失相当于全国一年的水土流失量。
据调查: “5.12”特大地震致使北川89.66万亩森林植被受损,占幅员面积的19.36%,占林地总面积的23.16%,损失林木9000余万株,苗木1700余万株。从损毁的地类分,有林地损毁43777.3 hm2,其他林地损毁16000 hm2;从损毁的林种分,生态林38573.3 hm2,商品林21200 hm2;从损毁坡度上分,25°以上47820 hm2,25°以下11953.3 hm2;从损毁程度看,地极重损毁14800 hm2,重度损毁12000 hm2,中度损毁16800 hm2,轻度损毁16173.3 hm2;有林地覆盖率由56.3%下降到41.1%,下降了15.2个百分点。
表1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损毁情况
表2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林种损毁情况
表3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坡度损毁情况
表4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损毁程度情况
二、地震对极重灾区生态影响
1、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加重
地震造成植被大面积遭受了严重破坏、地形发生了重大改变、山体松动,加之雨量丰富,降水集中,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发生的频繁,土壤侵蚀量增加、水土流失问题重,水保持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灾害性气候增加。据调查:震后北川水土流失比震前增加272.76 km2,达1430.03 km2,占幅员面积的46.32%,比震前增加23.6%,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比震前增加10%,土壤侵蚀面积达1637.38km2,占幅员面积的63.37%,比增震前增加340.95 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震前的3800t/(平方公里.年)增加到5800t/(平方公里.年),河道阻塞严重,主要河流河床抬高5-10m,大量农田耕地、林地淹没损毁。
2、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地震致使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部分动植物生存环境丧失,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生存环境改变、食物来源骤减。据统计:本次地震造成北川县59733.3 hm2森林植被受损,损失林木9000余万株,苗木1700余万株,有林地覆盖率由56.3%下降到41.1%,下降了15.2个百分点;境内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全部受灾,16000 hm2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栖息地受损,占栖息地面积的 21%。
3、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增加
地震致使山体裂缝、松动,地质结构发生变异,山体稳定和地质环境变差,地表创面增大,植被对土壤固着能力减弱,潜在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不可预见性增加,加之北川是有名的暴雨集聚区,极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到全县及下游地区人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据调查,震后北川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达 881个,比震前增加843个,112个村的山体出现大裂缝, 40个村因此需整体异地搬迁,涉及3万人。
三、影响生态修复的主要制约因素
1、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地震造成北川境内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据调查:北川境内1487km道路路基损毁达90%以上,特别是通往县内13个乡镇的生命线至今仍无法通行。根据北川灾后生态修复总体规划,3年内生态修复面积达59733.3 hm2,工程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同时,由于北川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山多谷深,自然条件差,山高坡陡,土质脊薄,施工强度大,增加了工程实施难度。
2、潜在次生灾害频发
震后北川境内大面积山体裂缝、松动,加之余震仍频繁发生,极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潜在的次生自然灾害持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将制约生态修复和实施进度,甚至对生态修复造成二次甚至多次损毁破坏,影响到生态修复成效,并威胁到重建人员的生命安全。
3、政策条件的限制
3.1生态修复的资金不足。林业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灾后生态修复预算资金严重不足。据概算:北川县生态恢复到震前需要投入3亿元,而中央预算重建资金仅35864万元,缺口达25104.8万元。
3.2生态修复的承担者与受益者不一致性。生态建设直接参与者是上游地区,直接受益者是社会和下游地区,但目前国家政策没有对生态修复的承担给予应有补偿,承担者难以从生态修复中获得收益,受益者是无偿的获得生态效益。
4、生态修复与灾后安置及产业发展矛盾
根据灾后“就近安置”的政策,灾后农民就近安置在沿河、沿路的平坝与缓坡地带,大量25°以下土地被征占用于安置,为确保人均不低于0.5亩耕地,需对林地实施土地开发以增加耕地,由此造成了灾后农民安置与生态修复用地冲突;同时,灾后发展农村产业和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需用大量土地,形成了生态修复与灾后产业发展用地矛盾。
5、技术条件制约
生态修复主要分布在坡度大、土质脊薄等地段,其表层植被和土壤遭到损毁和破坏,立地条件变差、自然环境恶劣,实施生态修难度增大,运用现有一般技术措施难以恢复和实施,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和长期修复措施才能修复。目前,北川缺少有效技术措施对震后土质脊薄、干旱地段进行治理,以及最佳生态修复种苗品种。
四、生态修复的原则
1、坚持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地质安全综合治理的原则,树立大生态理念,通过环保、林业、国土、水务、农业等部门协作共同治理。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将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3、坚持以国家宏观政策与顶层设计调整地区利益,从宏观上、长远上解决极重灾区、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政策障碍。
4、坚持先恢复后提高,注重成果巩固,确保不反弹。
5、坚持科技治理的原则,大力推广和引进新技术新成果用于生态修复治理。
6、坚持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灾后恢复重建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五、生态修复的对策
1、实行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在全面分析灾区生态建设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客观评估地震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制订生态修复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与进度,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生态环境受损程度,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震后生态修复,并将生态修复同农田水利、国土综合治理有机相结合。同时,对地震造成无法居住、震后次生灾害多发地段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有计划的实施生态移民,对移出的地块实施由政府统一实施生态修复建设。
2、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根据生态的受损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对坡度缓、土层厚立地条件好的区域采取人工植苗造林的措施进行修复,主要树种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如桤木、桦木、柳杉、厚朴等树种;对坡度缓、立地条件差的区域,可实行人工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以先锋树种或草种行期治理,改善期生境,再生境得到改善后再人工栽植目的树种,如树种以酸枣为主,草种以白三叶为主;对坡度较缓、立地条件较好、受损程度较轻的区域以人工点播措施进行修复,主要树种以酸枣、青杠等本地乡地树种;对坡度大、立地条件差、土层脊薄且人工措施难以实施及潜在次生灾害区域实行封山育林。
3、完善政策措施
3.1加大资金项目的整合,充分利用国家灾后重建基金、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产业强县等资金项目实施生态修复与治理,发挥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和带动农户和业主投资生态修复工程。
3.2在国家对震后生态脆弱区农户进行补偿后实施生态移民,由国家统一收购或租用实施生态修复建设;也可鼓励和支持公司租用或购买土地使用权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与产业发展;或者实行农户土地入股,公司参与建设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建设和产业发展。
3.3推进林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保护林农的合法权益,完善林业金融创新改革措施,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户实施生态修复。
3.4对震后森林分类进行调整,因地震致使部分区域地质地貌发生根本性改,其森林的主体功能相应发生改变,应结合实际适时进行调整。
4、运用科技实施生态修复
有针对性的引进受损林地植被恢复的林草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运用生态植被恢复、林灌草给合等有利生态恢复的实用技术;建立专家咨询机制,聘请国内外专家组成专家咨询组,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对生态复修进行技术攻关;加强生态恢复技术培训,定期与不定期组织项目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县生态恢复管理技术水平。
5、实行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发林业有生态功能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功能,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木本中药材、特色干果等林,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修复互补;对因震异地搬迁后的地块实行集中规划,通过林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以解决农民长远生计与生态修复的矛盾;建立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联系机制,实行产业发展应反哺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服务产业发展。
6、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长效机制,从政策源头上由国家制订以“东部补西部、以下游补上游”的具有法律化的补偿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产、水、生物等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收费制度,通过国家或地方转移支付对生态效益产出主体的生态建设和维持成本进行补偿。
参考文献:
篇5
1研究背景
伊犁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部边陲,是新疆地区生态环境比较优越的地区之一。伊犁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到2006年为止,伊犁地区经普查勘探和评审认可的煤炭资源有292×108t,预测伊犁河谷煤炭资源量可达3009×108t,占新疆煤炭预测储量的18.84%。伊犁地区大规模的煤炭资源开采和相关工程的建设势必会对煤炭开采区的陆地生态系统造成大范围的扰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影响。本文以《新疆伊犁伊宁矿区总体规划》[1]为例,对该煤炭矿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出对策和建议。
2研究对象概况
新疆伊犁伊宁矿区总体规划区域范围位于伊犁河南、北两岸。矿区由伊南矿区和伊北矿区组成,矿区范围为1178km2。矿区开发建设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的方案,煤炭开发总规模为生产煤炭31.10Mt/a,全部采用井下开采,矿井及地面工程建设用地约1653.8hm2。
3伊犁矿区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伊犁地区的生态系统环境不稳定,已经表现出退化趋势,为了避免伊犁地区今后在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同时,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伊犁地区的优美环境,提出如下生态补偿机制建议。
3.1伊犁伊宁矿区煤炭开采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原则根据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在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过程中,须遵循原则如下。a)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基本原则。在矿区内实施煤炭资源开发的单位或个人有责任和义务在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生态建设中获得利益的一切受益者,也有责任和义务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自身的价值给予补偿[2];b)预防为主。为保证生态环境与煤炭资源开发的同步发展,要预防为主,保护与建设并举地进行矿区内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c)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矿区规划范围大,生态环境具有差异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矿区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补偿方案;d)合理、公平。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生态补偿资金的再次分配应做到合理、公平。
3.2制定矿区生态补偿机制管理条例伊犁州人民政府应制定伊犁伊宁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管理条例,以确保在统一尺度下,开展矿区内生态补偿。首先确定,伊犁伊宁矿区内煤炭资源开发者必须做到煤炭资源边开发边保护,各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环境保护要求,环保主体工程与工程设施要求“三同时”;煤炭开发企业受伊犁州人民政府和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其次:煤炭资源开发者也是煤炭资源开发的受益者,矿区内煤炭开发企业必须出资用于矿区整体修复,这是煤炭企业进入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先决条件。
3.3伊犁伊宁矿区生态补偿实施主体伊犁矿区煤炭生态补偿建议政府作为生态补偿实施方和实现主体。由伊犁州人民政府具体承担矿区煤炭资源生态补偿。总体负责矿区内新矿和老矿的生态恢复治理。
3.4确定生态补偿方式生态补偿的发生存在区域差别和行业差别,从补偿接收方的便利考虑,以资金补偿最为灵活方便、受欢迎[3]。本矿区采用资金补偿方式进行生态补偿。
3.5生态补偿费用通过对矿区煤炭资源开采产生的环境损失,通过经济估算的方式,确定为减少或恢复这种环境损失需要付出的资本,从而确定补偿资金。
3.5.1矿区地表生态修复成本费用矿区总规划面积1178km2,到规模末期,初步估算地表沉陷面积达到946.9km2,必须采用多种修复工程进行地表恢复。矿区地表生态修复费用采用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课题组(国合会)给出的吨煤计提地表生态修复费用(见表1)作为矿区体表生态修复成本确定系数。伊犁伊宁矿区地处丘陵地区,矿区地表生态修复费用按6.16元/t计算。矿区规模煤炭生产目标为3110000t。经计算,矿区地表生态修复费用为1915.76×104元。
3.5.2地表工程占用草场补偿费用矿区总体规划总计永久占草地1450hm2,属于二等二级草场。按照新计价房[2001]500号中牧草地补偿标准进行补偿,二等二级草场补偿标准为148元/亩。地表工程占用草场补偿费用合计为321.9×104元。
3.5.3占用耕地补偿费用矿区实施永久性占用一般耕地65hm2,需要按照国家要求补偿征用耕地补偿费用,该费用包括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a)土地补偿费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新计价房[2001]500号的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10倍。伊犁伊宁矿区征用耕地主要种植小麦,按照亩产小麦800kg计算,市场价1.9元/kg计算征用耕地补偿费用,按照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8倍计算,土地补偿费用合计约1185.6×104元;b)安置补助费用。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地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4倍~6倍。但每亩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本文按照被征用耕地征用前3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6倍计算,安置费合计约902.88×104元;c)青苗补偿费用。伊犁伊宁矿区占用农田青苗补偿费用按照一年种植小麦产能计算,按1520×975元进行补偿,合计约为148.2×104元。
3.5.4人员安置费用矿区地表最大变形值大于建筑物的允许地表变形值,井田开采范围内各建筑物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开采过程中对集中比较大居住区采取留设保护煤柱,确保其不受开采的沉陷的影响。而对井田范围内的北房字村和牧民定居点在开采受影响比较大,必要时采取搬迁措施,可搬迁至井田外的附近村庄,拆除房屋约7200m2。新安置场所房屋面积不得小于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按每户补偿18×104元计算。
3.5.5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价值损失伊犁伊宁矿区生态系统主要为草原生态系统,为了避免生态系统价值损失核算与前面重复,本论文核算将从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价值损失的评估。谢高地等人通过计算得出我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生态服务价值(见表2)。
3.5.6煤炭开采水资源污染造成的价值损失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与矿井水的治理费用,采用恢复费用法进行核算。矿区生活区年排放生活污水2044000m3,矿井涌水量4632210m3。矿区产生废水经处理后尽可能综合利用。根据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污水净化厂的调查,净化污水平均成本费用为5.4元/m3。废水治理的总费Q=排放废水A×净化污水的平均费用m。
篇6
【关键词】水土流失 成因与对策 洗马河
一、洗马河概况
洗马河为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普渡河支流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昆明倘甸产业园区 轿子山旅游开发区(以下简称“两区”)联合乡多依树村。流域位于北纬25o32@~26o05@、东经102o41@~103o06@之间,河道呈反“S"形。河流自北向东南流经联合乡,于任家湾转向西进入牛街坝子,西流途中,于凤合镇董家湾、水潮寺两处分别纳入大黑龙泉点、新城河两条支流,至倘甸镇小龙街村又纳入马街河,并于两河交汇口转向西北流过转龙镇,后分别于转龙镇恩则河村、马桑树村尾纳入恩则河、清水河两条支流,在转龙镇小荒田村再转向南,于禄劝县九龙镇岔河村与九龙河交汇后直接汇入普渡河。
二、洗马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洗马河流域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人为因素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
洗马河流域面积888.6k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8%。流域内包括倘甸镇、转龙镇、凤合镇、联合乡和乌蒙乡共3镇2乡47个行政村,聚居人口13.6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2%;统计耕地面积12.78万亩(实际耕地面积约为统计面积的3倍),占全区统计耕地面积的51%,其中25°以上坡耕地有5.2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基础和潜在条件,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则是产生水土流失并加速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洗马河流域是“两区”人口主要聚集区和粮食主产区,也是两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流域内人类活动频繁,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扰动和破坏程度较深。区域内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毁林毁草开荒、陡坡开垦种植、过度放牧、各类生产建设项目破坏地表植被和水土资源后不及时进行治理和恢复、随意倾倒废弃土石渣和不合理的坡耕地耕作方式等,同时,随着“两区”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大批生产建设项目相继上马,不同程度的加剧损坏水土资源、扰动损坏自然生态环境、也不断大量弃置废弃土石渣,而治理和恢复生态的工作又相对滞后,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这些方面都是人为造成新增水土流失并加剧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原因。
三、洗马河流域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自然因素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基础和潜在条件,而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施加的影响,使土壤侵蚀由正常侵蚀的自然过程转化为加速侵蚀状态,人为因素是导致洗马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突出、水土流失危害越来越严重的主导因素。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是历史长河中地球地理环境不断变化引起并日积月累而成的,通过短期的治理很难取得成效。要治理好洗马河流域现有的水土流失,首先必须对人为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进行预防和治理,对造成水土流失的人类活动进行限制、约束和规范,对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进行首先和重点治理,并根据不利的自然条件特点进行长期、积极的自然侵蚀治理,才能取得积极成效。因此,针对洗马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特点,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农业工程措施
洗马河流域目前有统计耕地面积12.78万亩(实际耕地面积约为统计面积的3倍),占全区统计耕地面积的51%,其中25°以上坡耕地有5.23万亩,这些大面积的坡耕地是人类活动、扰动剧烈,洗马河流域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发生、发展严重的重要策源地,改造坡耕地是治理洗马河流域水土流失的重点,也是当务之急,必须首先予以开展,具体措施有:
1.禁止新开垦种植25°以上陡坡地;逐步对现有25°以上陡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经济林果;
2. 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对流域内5度以上、25度以下的坡耕地进行综合治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整治截排水系统、修建梯田、水土保持耕作法、土壤改良等水土保持措施。
3.现有25°以上陡坡耕地难以退耕还林还草的,进行综合治理;5度以上、25度以下的坡耕地适宜并能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4.在农村逐步实行舍饲养殖,推进以煤、电、沼气、太阳能替代薪柴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建设。
(二)林业工程措施
1.争取项目、动员并组织社会力量在洗马河流域内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逐年实施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区域内的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逐渐减少地表的面积的时间,逐步降低区域内的土壤侵蚀强度;
2.在洗马河流域内地广人稀、降雨条件适宜、水土流失相对较轻的山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封育管理,通过封育保护,依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提高区域内的植被覆盖度,减轻水土流失。主要做法有:①封山禁牧、轮封轮牧、休牧、改放牧为舍饲养殖,保障生态用水,促进植被恢复。②加快这些地区的基本农田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集约高效农业。③发展沼气和以电、煤代柴,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施生态移民,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促进大面积生态自然修复。
3.加强“四荒地”治理。对洗马河流域内的荒山、荒坡、荒沟和荒滩进行综合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承包治理“四荒地”。主要措施是造林、种草、封禁等,必要时配以小型水土保持工程并与经济开发相结合。
4.制定科学合理的洗马河流域林业采伐方式,严禁乱砍滥伐,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各类防护林只能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严格控制皆伐。在林木采伐方案中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并监督落实。
(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1.组织编制洗马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总体规划,彻底摸清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状况、特点、成因和发展趋势,以正确的方针和原则、科学的技术和方法、适当的程序和时序指导区域内具体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2.努力争取国家项目、整合资金并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在洗马河流域积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流域是江河水系中的基本集水单元,只有小流域治理好了,才能全面治理好整个流域乃至一个区域。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要从坡顶到坡脚、从坡面到沟道、从沟头到沟口、从毛沟到干沟、从上游到下游全面布置各类措施,层层设防,因地制宜,分类施治,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渔、建设等各业用地,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做到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形成综合防护体系,发挥最大效益。通过实施各个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连片、集中、连续的综合治理,控制并减轻洗马河流域水土流失的不断发生和加剧发展。
篇7
关键词:鲁西北; 黄泛平原; 沙化; 动态变化; 分析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23802
1鲁西北黄泛平原沙化土地现状
聊城位于冀鲁豫交界处,西靠漳卫河,东部及东南部濒临黄河,南依金堤河,受黄河多次改道及自然侵蚀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了局部微度起伏,岗坡洼相间的平原微地貌形态,缓平坡地、河滩高地,决口扇形地纵横其间。全市黄河冲击平原面积8467 km2,占全市面积的98.6 %。全市有1/5的耕地林地为沙化土地。经第五次沙化荒漠化调查显示,全市有沙化土地105852.51 hm2,人工半固定沙地55.97 hm2,人工固定沙地33330.76 hm2,沙化耕地72456.32 hm2,风蚀劣地9.46 hm2。全市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见图1。
鲁西北黄泛平原主要指聊城辖区,地处东经115°16′~116°30′,北纬35°47′~37°03′,鲁西黄泛平原的沙化土地涉及11个县(市、区)的97个乡镇,3个林场,1个苗圃,主要是指处于黄河故道及其周围黄泛冲击区的沙荒地、沙质耕地、盐碱地和其它退化土地,由于具备丰富的沙物质基础,并受季节性干旱和多风的同步影响,季节性风沙危害十分严重,可用耕地多属中低产田,农业生产低而不稳,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黄河故道风沙区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防护林体系以及退耕还林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生态修复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加快该地区生态修复进度,遏制风沙危害,扭转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被动局面,改善黄河故道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2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第五次沙化监测是2014年开展的,通过采用地面调查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判读相结合划分小班,现地调查各项因子,并利用“GIS”技术建立沙化土地资源档案、图库及属性数据库,提供各级行政单位的沙化土地面积和分布。通过本次监测数据和第四次监测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沙化土地的动态变化情况,植被状况的变化情况,以及沙化治理所取得的成效等。
2.1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情况
通过5年的沙化治理,沙化土地面积比第四次监测时少了9879.93 hm2。其中,人工固定杀敌减少了5966.96 hm2,沙化耕地减少了3968.25 hm2。由于东阿大桥镇1个小班、鱼山镇2各个小班、牛角店2个小班黄河覆堤工程和其他工程措施的影响以及茌平博平1个小班、洪屯2个小班的树木轮伐后栽植苗木小郁闭度小于0.5,有55.97 hm2的人工固定沙地转化为人工半固定沙地。由于阳谷闫楼1个小班和阿城1个小班由9.46 hm2风蚀劣地(表1)。
2.2沙化程度变化情况
通过保护性耕作、人工造林(乔、灌)、间作、轮作、作物配置、植被改良等治理措施的治理,本次比5年前,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了420.93 hm2,重度沙化土地减少了265.9 hm2,中度沙化土地减少了3443.82 hm2,轻度沙化土地减少了6143.02 hm2(表2)。
2.3沙化土地分布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新农村建设和其他工程建设及沉沙工程蓄水占用,以及开发建设等影响,有林地减少了8706.38 hm2。由于有保护性耕作和轮作等治理措施的治理,沙化耕地减少了3968.25 hm
2.4沙化土地分布区植被盖度变化情况
14 %植被盖度大于等于80,16 %的土地上植被盖度在50~79,剩下不足2 %的沙化土地上植被盖度低于50。通过与第四次监测数据对比,变化幅度较大的有植被盖度大于等于80的少了14145.03 hm2,植被盖度在50~59之间的增加了6821.78 hm2(表4)。
3结论及建议
第五次监测结果与第四次监测(2009年)相比,黄泛平原地区的沙化程度有明显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
全市依然有1/5的耕地林地为沙化土地,沙化状况依然严重,保护与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沙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破坏容易恢复难。加强沙化综合治理,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沙区生态和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要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治理、适度利用的原则,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依法防治,依靠人民群众和科学创新,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抓好沙化防治工作,为沙区群众建设更加美好的绿色家园。
参考文献:
[1]
张重阳,董杰,王倩 聊城市土地沙化现状及防治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5):51~52.
[2]姜岳忠,秦光华,马玲 .鲁西黄泛平原沙化土地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3):11~13.
[3]山东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实施细则[R].济南: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2014).
[4]山东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汇编.[R].济南: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2009).
篇8
历经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湖南省娄底市资源瓶颈趋紧,环境污染严重,部分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程度加剧,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等问题日趋显现。
娄底市国土资源局从自身现状出发,不断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新时期积极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着力打造绿色矿业
矿业开发给娄底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过度和无序的开采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隐患。因此,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全面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着力建设绿色矿业。
首先,对矿山环境保护实施源头控管、过程监督、闭坑审验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与矿业秩序整顿、采矿许可证审批(含延续审批)、年检工作融为一体,加强动态检测。其次,逐步完善以矿山企业为主体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投资体制,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政府推动、国土资源及环保等部门监督、矿山企业负责、社会各界参与、全方位治理的环境保护体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含分期验收)为契机,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复垦力度,有效地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同时,要不断探索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资源保护、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因地制宜建立生态补偿标准,明确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和使用的监督机制,拓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补偿资金多元化渠道,按照“谁投资,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建立公司化运行机制。此外,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市场途径,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收存力度,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代价核算制度。如果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超过开采矿产资源的预期收益,采矿权登记发证机关可直接驳回采矿权申请,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娄底市作为地质灾害多发区,每年地质灾害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发展城市,娄底市应不断优化措施,加强对全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首先必须对全市地质环境的现状有充分了解。要充分利用地质勘查队伍的技术优势,对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调查与建档,把地灾隐患点情况摸清楚,找原因、定措施、早规划。对于一些灾害严重的村庄、居民点,要做好整体搬迁的准备。特别是要继续深入开展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详查,重新确定全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隐患点,逐一落实好监测预警和应急处险措施,为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依据。
在充分了解地质灾害状况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对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严格实行“谁破坏,谁治理”的方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选址、设计、施工等环节提出指导性或指令性建议,防患于未然。
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预测。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以村庄为单位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行政措施并举,综合治理。要按照“量力而行,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因地灾造成的损失。对地质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地区,要尽快实施生态修复。
突出资源生态管理
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在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以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逐步推进管理方式转变,实施资源和生态的双重管理,把生态管理放在更加突出、贯穿始终的位置。
坚持规划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娄底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地质地理实际和资源禀赋条件,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以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使国土规划统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管护。同时,严格开发准入条件,明确国土空间开发鼓励、限制和禁止的方向,实行红线管控,设置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红线,保障粮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大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力度,修复治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坚持节约集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加强节约管理,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在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决策方面,统筹安排保重点,区分轻重缓急,优先保障新型支柱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继续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抓好划拨用地和园区用地节约用地工作,推进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索和推广节地型城市建设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
篇9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成效;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
1.1自然条件
洮南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1°38′至123°20′,北纬45°2′30''至46°1′20''之间。属于嫩江支流洮儿河和霍林河流域。全市辖18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8个国营农林牧渔场,221个行政村,628个自然屯,总幅员面积5103平方公里。
洮南市位于科尔沁沙地的东部及大兴安岭余脉,地貌类型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洮蛟两河冲击平原,南部为松辽平原的沙丘覆盖冲积平原,地势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多以起伏不平的沙丘、丘间平原组成。海拔高程在134~662米之间,地面起伏较大。洮南市北部半山区为水蚀区,现有侵蚀沟2295条,沟壑密度为5.6km/km2,地面坡度为5°~55°。
洮南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春夏季干旱,春秋冬季多风,最大风力8级以上。多年平均气温4.8℃,5~9月份大于等于10℃的积温291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05.3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9.3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83毫米,无霜期136天,干旱发生频率为57%。
主要土壤类型有淡黑钙土、风沙土、草甸土、山地石质土、粟钙土和碱土。地表植被北部为大兴安岭山前天然次生林植被类型,中部冲击平原为人工林植被类型,南部为草甸草原植被类型,主要有柞树、樟子松、榛柴、榆树、杨树、黄蒿、兔子蒿、羊草、苜蓿、沙打旺、芦苇等。
境内有洮儿河、蛟流河、霍林河流经全境,有额木太河、那金河、双发河、古树河、野马河、老龙河等季节性河流流经市境。全市水资源总量7.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8亿立方米,地下水4.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2亿立方米。
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状
多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洮南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按照国家制订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经过多年的保护、治理与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治理基本农田面积496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面积9724.77公顷,经济林面积12464公顷,种草面积2529.4公顷,封育治理面积27065公顷,其它面积为3.4公顷;坡面水系控制面积6845公顷,长度388.1千米;修建塘坝池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109座,设计蓄水量为483万立方米。竣工小流域209条,挖鱼鳞坑9.5万个,竹节壕4.5万延米。
1.3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控制
通过综合治理,全市形成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与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配合的综合防护体系,林草覆盖率提高到22.57%,水保工程年蓄水483万立方米,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到3868t/km2.a,完成治理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明显降低,危害程度减小,有效保护了道路、桥梁、村庄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以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治理为主体的那金镇孤山小流域,多年来培植的山杏林如今已经旧貌换新颜,山上的杏林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每到杏花开放时节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日渐呈现,这里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功典范已经远近闻名。
1.4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市的农业生产条件,治理中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效保护了农田,全市有4个乡镇实现了农田水利建设达标,通过综合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稳产增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可靠保障。
2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思路
洮南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科学布设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目标,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和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结合,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开发。结合水土保持治理特点,对流域内的天然次生林实行以封育为主的保护,部分地段采取人工补植、补种的方法,改造林相;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人口密度集中区,对多余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自然修复;对治理区内管理粗放的经济林,通过更新改造促进林木生长,提高覆盖率和郁闭度,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减轻水土流失危害。
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防止边治理边破坏。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的特点,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协调运作的原则,本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农则农的原则,调整农、林、牧、副各业生产用地比例,提高植被覆盖度,减轻土地风蚀沙化程度,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做法和经验
3.1坚持“北治山,南治沙,中间治涝洼”的治理框架,理清治理开发思路
3.1.1强化生态意识,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在既抓经济效益又抓生态效益的同时,明确生态效益优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的植被状况进行认真核实,按照植被分布规律,对多余坡耕地按照植物的生长特点,制定总体规划和分类措施,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3.1.2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落实治理成果。向农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一法两例”等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法律法规,教育他们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其充分认识风力侵蚀的严重危害性,提高他们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并通过印宣传画、散发传单、挂横幅、修筑永久性标志加强宣传教育。
3.1.3建立管护机制,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市水土保持主管部门要把生态修复建设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日常工作,同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方案,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作为乡(镇)、村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签定任期目标责任状和年度目标责任状,分兵把口,各负其责。通过工程围栏和人工种草治理的,必须签定合同,明确产权,法律公证,使治理成果与产权人的利益相结合。同时制定监督管护方案。市水土保持机构抽调业务骨干作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职人员,同时乡(镇)水利管理站配备兼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各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的治理项目安排、监督检查、技术指导等项工作。每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围栏小区都配备一名由群众推选,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工作能力强的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制。对违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制度法规、政策、乡规民约的事件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对护林护草人员定期付给适当报酬。
3.2建立生态修复建设技术档案
技术档案以封育区为单位建立,目的是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结束时全面评价建设效果提供技术数据与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2.1生态修复项目调查规划设计文件。
3.2.2治理区植被生态演替观测资料,包括多度、频度、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四度一量”观测。
3.2.3治理区土壤理化性质观测,以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
3.2.4水土保持效益观测。
3.2.5治理区植被利用活动记录,评价人为活动对封育的影响。
生态修复建设的技术档案由洮南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建立并负责管理保存和年度观测资料整编、汇总,以备验收和检查。
以封育管护区为单位建立技术管理档案,为综合治理结束时全面评价试点效果提供技术资料。技术管理档案包括项目调查规划设计文件、开工施工文件、检查验收文件、各项监测数据记录及各类审批文件均需归档,以封育小区为单位分别记载封育措施数量等情况。
4.结语
按照有关的规划要求,经过比较论证,得出如下结论:
篇10
关键词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建议;安徽黄山;徽州区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44-02
Abstract The sit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n Huizhou District was found out,the problems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was sorted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n Huizhou District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sustainable utilization;current situation;suggestion;Huangshan Anhui;Huizhou District
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保护正面临严峻挑战[1]。在新形势下,应当正确、妥善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4],实现可持续发展。现针对黄山市徽州区的耕地资源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达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1 耕地资源现状
1.1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渐尖锐
根据1995年调查结果,徽州区耕地面积为4 360 hm2, 2000年减少至4 320 hm2,2010年减少到4 100 hm2,2014年减少到4 070 hm2(徽州区统计年鉴1995年、2000年、2010年、2014年)。对比数据可以看出,1995―2014年中,耕地面积共减少290 hm2,减幅达6.65%(图1)。人均耕地面积从0.045 hm2下降至0.040 hm2,降幅达11.1%。徽州区耕地总量下降明显,人均耕地远低于这条警戒线,由于全区经济发展对建设占用耕地需求长期存在,生态建设对生态退耕的要求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原因,在短期内这种现状是难以逆转的。
1.2 耕地资源质量欠佳,中低产田比例高
根据2008―2013年徽州区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资料显示,现有耕地中低产田约2 976.2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72.59%(图2),其中三级地约1 758.9 hm2(占42.9%)、四级地约909.0 hm2(占22.17%)、五级地约308.3 hm2(占7.52%)。一、二级地集中分布在休屯盆地和丰乐河沿岸一带地势平缓区域,该地区水资源丰富,生产水平高,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灌溉水田。三级地主要分布于岩寺镇、西溪南镇、潜口镇、呈坎镇的高Y田及部分旱地及富溪乡、洽舍乡、杨村乡等较平缓地区。四级地和五级地在全区各乡镇零星分布,主要分布在富溪乡、洽舍乡、杨村乡,该地区地貌类型复杂,地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中低产田面积所占比重大是影响全区粮油产量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中低产田提高粮油生产产量的潜力巨大,改造中低产田是今后徽州区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
1.3 耕地土壤酸化,土壤改良任务艰巨
土壤酸化的土壤结构易被破坏,土壤易板结,物理性变差,抗逆能力下降,农作物抵御旱、涝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据统计,pH值在5.5以下的耕地面积占徽州区总耕地面积的63.61%,pH值为5.5~6.5的占33.38%,pH值为6.5~7.5的占2.26%,pH值为7.5以上的占0.75%,酸性土壤占96.99%。2008―2013年pH平均值为5.19~5.54(徽州区2008―2013年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全区土壤pH平均值呈强酸性,酸性土壤所占比例非常高,土壤改良任务极艰巨。
1.4 施肥不平衡,施肥结构不合理
通过对徽州区西溪南镇100户农户水稻施肥调查发现:氮肥施用水平20%偏高,70%以上仅施基肥和分蘖肥,不施穗粒肥;52%农户磷肥施用水平较低,22%农户磷肥施用超高;90%以上农户钾肥施用量低,施K2O 60 kg/hm2以下的农户占68%;100%农户都不施硅肥。通过对30户蔬菜种植大户施肥调查,施硼肥不到50%,施镁肥的仅16.7%。大量元素之间施肥不平衡,硅、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投入又相对不足,这样施肥不平衡、施肥结构不合理现象还大量存在,同时这也是造成全区耕地土壤养分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1.5 有机肥施用减少,土壤有机质下降
根据徽州区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地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9.00 g/kg,2008―2010年为26.50 g/kg,2011年为26.64 g/kg,从这组数据也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较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下降程度较大,说明有机肥资源利用越来越少。通过调查发现:一是有机肥施用量相对较大,商品有机肥价格又高,粮食的价格较低,导致农民施用商品有机肥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年轻劳动力多外出务工,劳动力严重不足,从而使化肥在全区农业生产上的投入逐步取代有机肥的利用,有机肥施用越来越少;三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养殖家禽的农户很少,导致有机肥源少;四是农民施用有机肥的意识减弱,大量秸秆得不到合理利用,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不高。
2 建议
通过人工措施进行合理经营和管理,可以使土地生产性能提高[5-6],因此根据徽州区土壤资源实际情况提出全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2.1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应当兴修新的水利设施,修复、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水利设施,注重发展节水灌溉,缓解农田用水供需矛盾[7]。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大力发展大棚滴灌、喷灌以及水肥一体化等设施,要根据作物类型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2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培育肥沃健康的土壤
积极引导和强化有机肥的投入,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将其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进一步扩大秸秆还田面积,不断加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增加还田总量。推广“秸秆―饲料―肥料”模式,充分综合利用秸秆,加快发展畜牧业,同时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培肥土壤。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根据耕地资源变化特点,形成相应的耕地利用制度,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转变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在耕作以及秸秆利用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持续性为重要目标[7-8]。
2.3 控制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量,保护好耕地土壤的弹性
为了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保持其自我恢复的能力,使土壤具备弹性[9]。施肥方面,应积极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作为基础,尽量减少肥料的浪费,有效提高施肥效率。农药使用方面,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积极应用各项农艺措施减少病虫草害发生,减少杀虫剂使用(可应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尽量利用物理和化学诱杀等技术杀虫。以生态农业观点为指导,保护土壤弹性,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
2.4 合理调整耕作措施,探索用地与养地新模式
在几千年的农耕历史上,人们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总结并实行了长期的自然与人工养地相结合方法,使土地逐渐熟化,耕地肥力不断提高。采取合理的耕作措施,实行水旱轮作,如稻-经轮作,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耕作,采用免耕法、沟垄耕作法、防风防蚀耕作法、修筑梯田等保护土壤耕作法,都有较好的控制土壤侵蚀的作用[8]。因此,今后应在提高农业效益的同时,积极探索科学和适应当前生产实际的用地与养地相互促进的有效模式,减缓耕地退化和侵蚀速率,在生产发展和效益提高的同时又不断地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2.5 双管齐下,加大土壤酸性改良的力度
酸化土壤必需通过施用碱性改良剂降低土壤酸度,改良剂中和土壤酸度,提高了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活性铝的数量,消除了作物生长的障碍因子,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最近一些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秸秆农业废弃物对酸性土壤有一定改良作用,但不同有机物料的改良效果不同。
徽州区耕地面积95%以上都是酸性土壤,而且全区农业生产中每年产生大量的秸秆有机废弃物,目前还不能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置,一些作物秸秆被农民就地焚烧,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徽州区土壤改良要在传统方法施用石灰、石灰石粉等碱性物质的基础上,将有机废物用作酸性土壤改良剂,加大土壤酸性改良的力度。
2.6 研究保护和修复土壤环境的有效方法,制定耕地资源保护政策
为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应当确保耕地绝对数量不减少[9]。因此,徽州区要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积极开展全区土地整理和开发复垦耕地资源工作;严格控制耕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变,完善全区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保证耕地的绝对数量不再减少;狠抓农村的教育事业,提升惜土意识,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土壤污染监测,严控污染源,增强土壤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土壤修复研究,贯彻执行相关法规制度。
3 参考文献
[1] 赵其国,周生路.中国耕地资源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J].土壤学报,2006:43(4):662-672.
[2] 侯占领.许昌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13(9):252.
[3] SMIL V.Who will feed China?[J].The China Quarterly,1995,143:801-813.
[4] 张士功.中国耕地资源的基本态势及其近年来数量变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374-378.
[5] 李元.中国土地资源[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6] 浙江农大.耕作学(南方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0-25.
[7] 王玉芳.湖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5,4(4):71-73.
- 上一篇:酒文化起源
- 下一篇: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