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区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区经济发展

篇1

1.1新入驻企业数量较少,产业布局相对分散目前国内数家具有实力的企业已入驻东城并进入不同建设阶段。但投资该区域的新建企业数量目前还不多,涉及产业领域少,产业布局相对分散,没有形成集群,产业集聚效应还未显现出来。

1.2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有待继续完善兰州东城区相比老城区,各项经济指标相对落后。东城区建设以来,为加快该区经济发展,政府加紧了交通运输、自来水供应,网络建设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公路交通运输项目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又新确定了三条由西向东的主干道,目前已经贯通一条,还有两条已经在规划建设中④。地铁建设已进入开工期。兰州东城区的自来水建设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但目前已有的基础设施项目距离东城区的建设目标还有一段距离,部分街道还存在脏、乱、差的现象,自来水管道还未实现完全贯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1.3工业污染问题兰州东城区原有的一些工业企业,像榆中钢铁厂生产排污超标,造成当地空气质量下降,还有一些工业企业污水排放量超标等,相关企业目前正抓紧治理污染,但污染情况依然存在。工业污染问题现已成为影响当地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2兰州市东城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东城区的经济建设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需要从各方面考虑,以协调和发展东城的经济。

2.1积极吸引投资兰州目前是国家重点开发的经济区域,是带动甘肃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兰州东城区处于经济开发初期,区域开发潜力大,企业经营有较大利润空间,目前是对东城投资的极佳时期。因此当前东城区需大力对外宣传,积极吸引多方投资。

2.2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人才是企业成功经营必不可缺的基本因素,东城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发挥的作用。兰州东城区现已有几所高等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同时,东城区的企业也应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对人才的培养。

2.3加速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东城区的发展是兰州城市外延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外延会导致社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当地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变。东城区要增加城市人口的数量,大幅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繁荣当地经济,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兰州东扩给东城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东城区原有的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需不断升级,企业应注重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此外,东城区自然景观秀丽,有利于东城区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的继续发展。区内新建产业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旧产业的基础之上协调发展。在东城区新旧产业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需不断进行优化,以适应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4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经济效应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相关产业在某一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可以产生集群效应,为每一个企业带来经济利润。东城区的产业布局不宜分散,随着更多企业入驻东城区,该区域的产业布局需进一步合理规划。

2.5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兰州东城区的基础设施正加紧建设,但目前还不完善,新城区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因此政府还需大力支持,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篇2

【关键词】城区经济 城市新区 开发 促进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城市由城区组成,每个城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城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城区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一、关于城区经济

1、城区经济的定义

城区经济一般指以地级以上城市的区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区级行政机关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率为特色的地域经济体系。

2、城区经济的特点

城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其独立性,又有其相对性。

(1)城区经济的独立性。城区经济的独立性以区级独立财政为标志,通过对独立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与使用,进行产业的选择和布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科研成果的研发与转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硬软环境的创建与完善、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健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整治等,从而行使管理服务本城区的功能,发展本城区经济。

(2)城区经济的相对性。城区经济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城市的地域空间被分化成各个城区个体,各城区个体又组成为一个有机的城市整体。城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承载体。因此,城区经济在进行独立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遵从整个城市的制度安排、整体规划、产业布局、资源配置、资金分配、产业选择、市场搭建、对外联系与交流等等,其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3)城区经济的重要性。城区政府要为本城区管辖范围内的城市发展提供软硬两个方面的基础条件,从而促进城区经济乃至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区级政府提供这些基础条件的实力又直接取决于本城区经济实力的强弱,即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只有城区经济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才能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本城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中去,从而促进辖区整体经济环境和人民生活素质的提高。否则对各项事业的投入也只能是捉襟见肘,城区政府服务城市的功能就会大大减弱,也就丧失了城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二、关于城市新区开发

随着我国对城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空间愈来愈不足,新区开发现已成为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适应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区经济发展对土地空间的需求。

1、城市新区的定义

城市新区指在城市以外规划用于重新安置人口,设置住宅、产业、公共服务中心的空间单元,是一个大规模成片开发、相对独立的城市新社区。城市新区应是具有较高品位的现代化新城区,包括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科技、交通等各种社会性基础设施,且都应是高质量的。

2、城市新区的分类

(1)按新区的功能分类,可将城市新区分为住宅区、金融贸易区、工业区、高新技术区、旅游渡假区、综合开发区等几类。

(2)按新区的内涵分类,可将城市新区划分为单一功能和综合功能两种。事实上,现实中的新区大多是多种城市功能的混合,只不过有的新区的某种城市功能特别突出,而有的新区则是多种城市功能齐头并进。

3、城市新区开发的重点内容

(1)政策扶持。城市新区开发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协调推进,需要一系列相关政策的综合引导和推动。针对新区开发的不同阶段,可以依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来推动新区的建设进程。如在新区开发初期,为鼓励投资者在新区开发建设,政府可给予新区的基础设施经营以财政补贴,制定优惠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或其他政策,以确保新区能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适当减让地价、减免有关税费等措施,在土地政策、户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等。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可实行鼓励政策,允许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等,并实行鼓励大企业总部和金融机构入驻的政策,对其建房、租房给予一定的补助等。总之,应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有效激发城区经济的发展活力。

(2)功能定位。现各城区之间存在产业趋同、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为避免这些问题,城市新区的开发首先应做好新区功能的科学定位,使资源配置得到有效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区开发应紧紧围绕各城区的优势和特色,加以准确定位,打造城区特色经济,凸显各城区的不同功能。

特色就是差异,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各城区应形成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形成自己的特色企业、特色产品、特色街道、特色文化、特色景观等。由于各城区的区位、功能、区情条件不同,发展的重点和模式也不应相同。有的城区可发展园区经济,有的可发展楼宇经济,有的可发展旅游经济,有的可发展服务经济,有的甚至可统筹发展多种特色经济等。总之,各城区应结合本城区特点,正确定位并科学制定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城区的特色优势、比较优势,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切实提升城区的综合竞争力。

(3)规划先行。新区规划是城市新区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性部署,它旨在制定城市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根据功能定位确定城市新区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市新区的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城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新区规划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原则上要服从城市的总体规划、新区的规划方案,并要与原有城区规划结合紧密、过渡自然。新区规划的基本原则是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并要重视规划的超前性、权威性、严肃性、系统性和配套性。规划是龙头,要有一个高起点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实施蓝图,并保证严格实施,才能营造城区的品牌形象,创造富于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凝聚人气和资本。

新区规划是建设城市新区和管理城市新区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新区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只有科学规划,才能正确地指导城市新区建设和管理,有效地提高新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成片建设的城市地区,应实行综合开发,配套的交通、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建筑和市政设施必须同步甚至先行建设。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对于加快新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先进的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是新区各项建设和发展的支撑,是决定新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它将带动整个新区的开发。作为新区的启动工程,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可以营造新区良好的投资居住环境,提升新区品位,使新区土地增值,而土地收益又可为新区的建设提供可靠的资金,从而营造良性互动的发展环境。对于重点区域更要加快配套设施的建设,吸引房地产业的集聚发展,做到开发一片,繁荣一片,从而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整个新区的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5)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土地是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城市新区建设应按照“政府垄断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市场,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的原则进行开发。政府应将新区经营性用地全部纳入储备库,然后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向开发商出让,并同时注意调控供应市场,采取适当紧缺供地、饥渴供地方式,做到非饱和供应。这样既保证了新区建设的有序进行,又提高了单位土地的出让价值,提升了新区品位,从而保证新区建设资金的再投入,为新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提高土地资源运用效率方面,应当积极盘活存量,要求开发商限期开发,按照有关规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两年内不开发的,应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处置。要优化整合,向空间要土地;因地制宜,向整理要土地;集约利用,向管理要土地。如对农民的拆迁安置,采取集中统一安置的形式,撤村并点,由原来的分散低层安置变为集中建设多层住宅安置。另外,在符合土地规划的前提下增加容积率,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

(6)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城市新区建设普遍面临资金短缺、资金利用效率低、融资困难等难题,要打破新区建设的资金瓶颈,必须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投资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共建机制,积极吸引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参与新区的开发建设,为新区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同时创新投融资体制,采取“融资运作、经营生财、滚动发展”的策略,加快新区建设,并进行市场化运作,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积极争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级拨款和中长期贷款,适度负债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提高投融资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另外,政府也可通过经营权拍卖转让、资本置换、BOT、TOT和PPP等方式广泛吸收各种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及国外资本,参与新区的开发建设。

(7)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城市新区要注重城区工业的转型,要由传统型工业向都市型工业转变,创新城区工业形态,大力发展与城市功能、生态、文化、居住、环境等相协调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都市工业。

另外,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现代会展业,现代咨询业、现代管理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服务富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的重要战略。通过服务业领域的拓展,增强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和能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从而使城区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就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

三、城市新区开发对城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拓展城区经济发展的空间

近年来,由于各城区的发展扩张,老城区普遍存在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建设用地不足、各项成本急升、城市交通运输、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堪重负等一系列“城市病”的情况,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增长空间等的相互矛盾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拓展了城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为城区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2、有利于调整城区经济的结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紧张、成本大幅攀升、竞争激烈等情况愈来愈突出,城区经济要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进行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上述情况,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实现产业升级,淘汰和转移落后的传统工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提升城区整体形象和城区综合实力,使城区经济效益最大化。

3、有利于加强完善城市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开发基于利益动机,过分追求高建筑密度、高容积率,造成了新的环境恶化。城市新区开发的目的就是解决老城区内由于历史原因或发展过快而形成的布局混乱、密度过高、负荷过重等问题,又或为了比较完整地保护古城的特色风貌,在老城区进行集中成片的开发建设,以达到疏散和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调整和缓解老城区压力、完善和改善老城区环境等目的,从而加强与完善城市功能,繁荣与发展城市经济,推动城市社会进步。

总之,城市新区开发是一项全新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在城市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下进行,在开发中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的结合,在具体的建设时序上,要注重速度和质量的统一,使其能满足城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保证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均衡发展,以新区开发促进城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协调发展、互利多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烨峰:城市新区发展研究初探[D].东南大学,2006.

[2] 张永梅:城市新区开发中的政府角色和作用分析[D].同济大学,2007.

[3] 刘亚臣、马晓晖、韩凤:市场导向的新城管理模式初探――以沈抚新城管理模式为例[J].中国市场,2008(14).

[4] 李燕:城市规划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的作用[J].研究探讨,2005(5).

篇3

根据总部经济理论的有关原理,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具备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等六大基本要素。围绕基本要素,相比较周边区域范围而言:

(一)相对比较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是“长珠闽”的共同腹地,沪昆高速、赣粤高速、105国道、320国道、京九铁路、浙赣电气化铁路从境内穿过。中心城区距南昌昌北、长沙黄花机场均只有2个小时车程,并已纳入上海、杭州、广州8小时经济圈。作为发展总部经济必要的空中交通,××明月山机场将成为××占领赣西地区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中心城区较为完善的立体式交通网络,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2、产业基础优势。全市9个工业园均为国家批准的省级开发区。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全市已基本建成医药、纺织、盐化工、煤电、建筑陶瓷、鞋革等6大特色产业基地,中心城区也已形成以医药、机械、机电汽摩配件、新型建材等为重点的支柱产业。这些特色产业基地的建立和一批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为中心城区充分依托这些现有优势企业的集聚发展,有效鼓励引导相关企业的行政总部、营销总部或结算中心入驻××提供了良好条件。

3、城市品牌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品牌。××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具备既适宜投资兴业又适宜居住的环境。近年来,中心城区已获得五张国家级名片。目前正在大力实施“13579”工程和人口五年倍增计划,致力打造中部最佳宜居城市,使××真正成为宜业的热土、宜居的福地。随着××对外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生态宜居这一城市品牌将最有可能成为引进企业总部落户××的一个卖点。

4、人力资源优势。据统计,全市拥有劳动力总数达337万人。设在××的赣西实训中心规模位居全省之首,年培训能力达1万人左右。尤其是中心城区设有××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全日制高校,其中,××学院是拥有800多万人口的赣西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大学,在校学生达1.6万人;××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达1.1万人。这两所高校将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5、兴业成本优势。除劳动力资源丰富外,××的特色矿产和农产品资源都非常丰富,土地、用水、用电等价格相对较低廉,企业职工年工资也大大低于沿海发达地区。

6、政策环境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深化市直单位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着力解决市直部门“中梗阻”顽症,严肃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在去年的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52个行业、系统中,我市总评列全省第一名。

(二)相对比较劣势

1、经济实力不够强。与全省相比,我市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仅以去年为例,我市gdp总量和增幅分别列全省第5位和第9位;人均gdp只有萍乡的54.8%、新余的38.1%。总体实力不强还表现在市本级经济较薄弱,去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列全省倒数第二,只占南昌的6.67%、新余的20.8%。中心城区目前的经济规模尚难以形成对企业总部落户的吸引力。

2、配套服务不完善。××地处赣西内陆,不临江不靠海,大宗货物运输只能通过铁路和公路,不但货物吞吐量小,且运输成本高。中心城区到目前仍没有大型的物流企业和现代物流市场,加上信息流不甚畅通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服务行业方面,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难以满足较高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更无法对外产生吸引力。特别是在五星级大酒店、高尔夫球场等一些高端服务设施方面的空白,难以让企业高管人员在××真正进得来、留得住,这也成为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一大“软肋”。

3、金融服务水平较低。一个地方发展总部经济,需要这个地方在资金信贷、企业融资、资金结算等方面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就当前中心城区来说,存在信贷总量相对较小与金融资源相对丰富不匹配、信贷投向分散与信贷需求集中不匹配、融资渠道单一与行政资源丰富不匹配等矛盾。以企业融资为例,目前中心城区企业中,仅有江特电机获得交通银行3000万元贷款,占比不足全市异地融资(不含丰电)的5%。目前,除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外,股份制银行、合作银行和跨区域的其他商业银行及其办事机构在中心城区还是空白,这不仅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也给企业在资金结算上带来了不便。

4、高端人才较为紧缺。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大批量的高级专门人才。总体上说,当前我市人才总量不大,高层次人才缺乏,尤其是企业所需的经营管理、熟练技术工人非常紧缺,且行业分布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较突出。在人才引进上,也存在着“难引进、易外流”的现象。不少企业反映,由于中心城区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人才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使得许多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的现象,特别是难以聘到企业紧缺的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

二、模式和路径的探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条件,但相对劣势和差距不少,我们只有进一步理清思路,扬长避短,寻找自己的模式和路径,才能不断培育、发展和壮大总部经济,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

1、明确发展思路。以打造中部地区最佳宜居环境为目标,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构建适宜创业发展、生活居住的软硬环境为支撑,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本土培育与引进做强相结合、发展总部经济与产业项目经济相结合,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建设区域性企业总部中心。尤其要重点吸引、扶持和培育与我市几大支柱特色产业相关的总部企业入驻,加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经过5-10年的努力,建立比较完善的总部经济发展环境、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

2、制定发展规划。按照总部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充分调动市、区政府和企业三方共建的积极性,加快构建分工合理、功能突出、配套完善、优势互补的总部企业区域布局。精心规划宜阳新区、经济开发区、明月山风景旅游名胜区的功能定位,宜阳新区以打造中心商务区为核心,强化金融、信息、中介、商贸、会展等服务功能,吸引现代商业、金融、保险、咨询、证券以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经济开发区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为依托,集中设置企业管理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成果孵化中心等建设项目以及物流配送中心、培训中心等职能型总部;明月山风景名胜区主要定位为休闲娱乐区,进一步加快完善酒店、娱乐、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发展休闲、娱乐、健身、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3、出台优惠政策。借鉴外地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成功做法,抓紧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有关扶持措施,细化促进总部经济的配套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在出台扶持总部经济的有关政策时,一是在税收优惠上,要在××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再适当放宽;二是在办公条件上,要提供舒适的场地、场所,并在房产过户时给予一定的减免,在拟规划的商务集中办公区,要预留部分地块,用于建造商务办公楼的建设用地,必要时为其免费提供办公场地;三是在生活条件上,对引入的企业总部的领导、员工及家属子女在辖区内落户、就业、就学等方面给予一定关照和减免;四是在金融服务上,给予总部企业优先信贷、融资,上门服务;五是在资金奖励上,设立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集团总部迁入××的直接给予奖励。同时要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增强总部企业对××的信心。在具体工作中对有可能把总部迁入××的大公司、大集团,例如宝成鞋业、百神药业、金特建材等,要列出单子并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地靠上做工作。

4、加大引进力度。突出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以具有较好基础、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如以济民可信、仁和药业等为龙头的医药产业,以江特电机、沃得集团等为龙头的机电产业)为依托,积极引进一批国内、省内知名企业入驻××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积极引导一批国内外名牌产品在××设立总经销或分销中心(赣西片区);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公司在××设立物流、信息、会计审计、投资顾问、咨询评估、法律服务、会议展览等中介服务企业总部。具体操作上可采取“内强外引”的办法:一是大力支持市内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或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其总部设立在中心城区;二是采取分拆引进方式,对于辖内企业,如高安、丰城大型建筑陶瓷企业、上高鞋革企业、奉新纺织企业等,利用中心城人才、行政、运输、市场方面的优势,引导其将行政总部、销售总部和研发中心迁至中心城区;三是积极鼓励××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将企业总部迁至中心城区或设立分支机构,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篇4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多措并举稳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原州区始终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定期分析研判经济运行趋势,针对性地解决苗头问题,确保了经济始终在合理区间运行。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14亿元,增长8.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1亿元,增长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24亿元,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7亿元,增长8.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463.2元和7296.1元,增长8.6%和9%。

二、精准施策拔穷根,扶贫攻坚成效明显

建立“四级联动、责任双到、两不脱钩”帮扶机制,实施“53211”产业扶贫计划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拓展闽宁协作、对口帮扶和机关单位包扶等社会扶贫领域,创新金融扶贫工作,撬动金融贷款4.5亿元,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全年整合投入各类资金6.4亿元,完成张易上马泉等28个“销号村”脱贫任务,减少贫困人口1.7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4%。全国“三西”扶贫开发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对扶贫建档立卡户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摸底、精准核查,编制全区扶贫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行政村村级规划,形成“1+21+153”扶贫模式,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继续抓好生态移民工作,市区劳务移民安置区二期工程如期竣工,县外搬迁安置移民1470户0.6万人。

三、全力以赴调结构,产业发展取得实效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新流转土地2.7万亩,培育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20家、专业大户50家。邀请中国农科院编制了《原州区循环农业规划》,为农业防污节本、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冷凉蔬菜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带动作用,高标准建成3个万亩、6个3000亩示范基地,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通过农超对接、冷链保鲜、错时上市、设立外销窗口等措施,冷凉蔬菜进入广州、成都及香港、中东等国内外市场,菜农种菜收入占比达到40%以上。马铃薯产业以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为抓手,建成天启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原原种生产能力达到1亿粒。建成万亩种薯基地6个、一级种薯整村推进村22个,种薯面积达到13万亩,马铃薯育、繁、推一体化产业模式趋于完善。草畜产业狠抓母畜扩群、良种繁育、饲草调制和园区建设等关键环节,新培育规模化养殖园区8个、养殖示范村15个,新建千亩牧草基地7个,牧草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2万头、83万只。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42亿元,增长4.2%。全国第十届牛产业大会、全国杂粮生产技术培训会及自治区马铃薯机械化植保、蔬菜机械化移栽等7个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在清水河、圆德两个园区设立企业服务大厅,加强招商项目落地建设跟踪服务,引进巨凯电器等4家企业入园建设,入园企业总数达到116家,新投产企业8家。建立县级领导包抓企业责任制,扶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古雁建材、盾安风电等7家企业跻身规上企业。推行重大项目领导包抓、跟踪协调、督查倒逼机制,确定的60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积极走出去、主动请进来,全年开展重大招商活动10次,引进项目29个(其中国内500强企业2家、投资过亿元项目7个),到位资金25亿元,完成区、市下达的招商任务。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86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成功举办第三届须弥山石窟文化旅游节暨第十一届六盘山山桃花节,须弥山景区入选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收入8000多万元。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编制完成电商发展规划,建成2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0个乡镇物流配送站、9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润农电子、嘉泰生活等9家电商企业上线运行,供销一家、特易购、京东商城等12家企业电商平台开工建设,区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86亿元,增长7.2%。

四、统筹发展夯基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篇5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驱动因素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05

推动低碳城市发展,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三五”期间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自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北部湾经济区借助区位和政策优势,积极推动经济发展,2015年其人均GDP达到了54737元,是2008年的2.86倍,超过2015年全国人均GDP水平(49351元);2015年其城镇化率也提高到约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4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43元,正逐渐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区域。当前,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行业包括钢铁、化工等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特点的传统产业,其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以及因此造成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已不利于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转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消费方式,合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和改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借助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运用低碳技术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本文拟从2008-201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各项污染指标分析入手,对比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效,并对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的驱动因素展开论述,以期助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与长远发展。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的成效及现状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结构的“资源化”和“重型化”现象对其节能减排目标的按期完成造成一定影响,经济区需要从工业治污、建筑节能、交通运输等方面寻求突破口,经济增长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渐转向创新驱动转变,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低碳城市的发展。在我国的海湾中,北部湾水质优,与2014年相比,2015年北部湾水质不断好转,一、二类水质占比达98%;2015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85%;2016年防城港市环境空气质量全区排名第一,连续两年居全区首位,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5%,同比提高5.3%;2016年1-11月,南宁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7%,“南宁蓝”成为常态。

1.1“三废”排放状况

虽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也从2008年的26850万吨降至2014年的16055万吨,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也增至72%,但是也要看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仍普遍不高。同时,北海主城区原有的191个雨污合流排放口,目前已消除135个,但仍有56个雨污合流排放口没有消除;防城港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为100%,水质为优,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新增城镇污水收集管网150多公里,生活污水日处理量达7.38万吨;南宁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提升至85万立方米/日,市区生活污水处理量在今年1至9月已达2.0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6.21%,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6%,提前实现自治区要求的95%以上的考核目标。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由2008年的126404吨升至2014年的130079吨,用液化气人口也从2008年的4229000人降至2014年的2038800人,供气总量(人工、天然气)由2008年的2688万立方米升至2014年的12562万立方米,用气人口也从2008年的373300人升至1290100人,从占比率上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用气方式已经发生大幅转变,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8年的133600吨降至2014年的8138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下降,为低碳城市的建设贡献很大力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4年的工业固w废物综合利用率也大幅增至98%,较2008年上涨了26%,对工业废物利用率普遍较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增至93.12%,北海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几乎达到100%的无污处理,钦州在生活垃圾无害化还没达到90%,防城港生活垃圾无害化也才刚达90%。

1.2建筑节能改造状况

“十二五”期间,广西重点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新建居住建筑节能178.6万吨标煤,新建公共建筑节能169.4万吨标煤,既有公共建筑建造节能17万吨标煤,节能型照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70万吨标煤,相当于节电130.3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74万吨;新建绿色建筑1466万平方米,绿色建筑示范项目112个,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64.9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值,但公共机构办公建筑改造69万平方米,较规划目标值还差11万平方米,其他民用建筑改造12.1万平方米,刚完成规划的60%。“十二五”期末,广西21个设市城市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均完成了“限粘”任务(“限粘”是指限制使用粘土制品的墙体材料),有68个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完成了“禁实”任务(“禁实”是指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实心页岩砖);提前完成了国家要求的任务,全区共关停淘汰762家落后烧结类墙材生产企业、25家蒸压灰砂实心砖生产企业、52家年单机单班在2.5万立方米及以下的混凝土砌块生产企业,折算共淘汰117.5亿块标准砖,实现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耗下降20%的目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墙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1.3植被绿化状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绿地面积由2008年的37899公顷升至2014年的6838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由2008年的10477公顷增至2014年的21202公顷,占广西整体的绿化覆盖面积比也由2008年的42%升至2014年的49%,平均每公顷绿地日可以吸收1.767吨二氧化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4年植被绿化每日吸收二氧化碳量达到3.75万吨左右,年固碳能力为1349万吨二氧化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至39.26%,较2008年增长率增幅超过10%,2015年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森林覆盖率年超过50%,自然碳汇作用明显,但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2020年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60%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其中防城港不断压缩围填海总量,增加生态保护空间,扩增红树林和海草床修复恢复工程,两年来红树林面积增加了26公顷,红树林面积共达3000多公顷,海草床面积扩大至70多公顷。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

驱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的动力及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2.1新材料、新能源推动和环境污染压力

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产值占比依旧很大,其比重从高到小的顺序依次为防城港(73.1%)、钦州(51.9%)、北海(50%)、南宁(39.46%)。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动脉,新材料、新能源的利用,是影响城市实现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区域地理特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直处于能源不足状态,培育发展新动能,对钢铁、水泥、矿产、电力等高耗能、高排污工业部门进行能源技术创新改造,开发新材料,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产业,进而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在眉睫。同时要积极推动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逐步加大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与供应量,改变传统以燃煤为核心的产业链,使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等新能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建设增添新动力,并成为推动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2.2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推动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的第二产业占比都较大,其中,南宁39.46%、钦州51.9%、防城港73.1%、北海50%;且较2008年,J州、防城港的第二产业占比还大幅上升,而北海虽有下降但依旧很高。需要将城市中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经济效益差、占地大、密度低的工业企业转移至符合规划的工业聚集区,推动钢铁、煤炭、水泥、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出发,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通过发挥技术创新、加强管理、更新改良生产设备等途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生产能耗,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更好地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构建生态绿色宜居城市需要

一个生态绿色宜居的城市,可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资金等,更好地推进低碳城市的发展,而低碳城市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促进生态绿色宜居城市的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可以根据自身功能定位、发展条件、经济基础等积极打造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如2016年南宁市生态宜居水平不断提升,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其坚持“生态立市”,全面建设生态南宁、中国绿城,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水城”;北海市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区域性国际滨海旅游城市,打造“美丽北海・生态乡村”;钦州市定位于建设枢纽港,发展国际贸易;防城港主打工业发展,但防城港铁腕治污,对环境违法“零容忍”,对违规排放企业限制生产、停产整治,依规罚款,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积极打造生态绿色宜居城市,更好地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

3结论及启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在“三废”排放、建筑节能改造、植被绿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效,但是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同时由于受到新材料、新能源推动,环境污染压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

发展需要,构建生态绿色宜居城市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更具急迫性。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首先,应最大化发挥各城市自身优势,明确低碳城市的发展方向,集中人才、技术和资金,结合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第二,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等对外平台,积极引进外资、技术,加大投资力度和创新平台建设力度。第三,要加强废弃资源的回收开发利用力度,继续推广绿色出行、绿色交通,改变出行方式,加大对新建筑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普及低碳思想,对家庭新建节能建筑给予适当的节能补贴,推广太阳能的使用。第四,企业要创新生产技术,升级技术装备,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设备,在工业垃圾、污水排放处理上,严格要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董友涛.创建低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研究[J].经济论坛,2013,(1):5862.

[2]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20160408.

[3]南宁:“南宁蓝”成为常态[EB/OL].http://,20170207.

[4]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主城区雨污合流排放口整治细化方案的通知[EB/OL].http://,20160809.

[5]防城港空气质量两年连居全区之首[EB/OL].http://,20170208.

[6]中国南宁.1―9月我市污水处理率保持96%[EB/OL].http://,20151022.

篇6

“十一五”以来,邯郸市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战略目标,正确研判形势,沉着应对挑战,凝心聚力谋发展,创新克难求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15.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2779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858.01亿元、9363元,年均分别递增14.87%、14.15%。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部财政收入201.3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80.2亿元,年均递增13.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44亿元,年均递增19.2%。邯郸以占全省6.4%的土地、13.5%的人口,创造了全省11.8%的生产总值和8.17%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武安市、涉县和邯郸县进入全省县域经济30强。2008年,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比中,邯郸市跻身百强,名列第98位。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2009年三次产业比为12.1:55.1:32.8,结构逐步趋于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达到66%,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7.2和2.2个百分点。2009年粮食总产452万吨,棉花总产14.8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9.37%、23.3%。工业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建立了门类齐全、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煤炭、电力、纺织等产业基地。持续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工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09年工业增加值达1110.4亿元,占全市GDP的55.1%,是2005年的1.9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42个,比2005年增加了361个,实现增加值808.2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440.6亿元。服务业繁荣兴旺,餐饮、商贸、房地产业市场繁荣,文化、旅游、信息产业步伐加快,金融、保险、物流业日趋活跃,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竞争有序的服务体系,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66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5年增长1.58倍,年均递增12.7%。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2006年-2009年,累计建成5000万元以上市重点项目345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4个,分别比“十五”时期多129个、48个;累计争列省重点项目424个,比“十五”时期多256个,2009年争取中央和省项目建设资金11.15亿元,501个项目得到中央资金支持,邯钢优质板材基地、中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兴装备材料及物流基地、力尔新型建材基地等121个项目列入省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6.9亿元,年均递增31.5%,比“十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高13个百分点。2006年至2009年是邯郸市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最多、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921.3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2397亿元,增长157.3%,超过了1950年-2005年55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国电龙山发电厂、邯钢热轧薄板、纵横钢铁中宽带轧钢、邯峰电厂一期工程、邯郸热电厂2×125MW机组扩建、利达专用车、中国重汽邯郸路神专用车、邯钢彦亭煤化工、裕泰煤化工、彭楠煤化、圣戈班陶瓷、718所特种电子气体、邯郸机场、青兰高速公路冀鲁界至邯郸段、中华大街北延、鑫港国际商贸中心、稽山新天地等一批工业生产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有力拉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市区面积拓展到462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了28平方公里,人口达147.4万,比2005年增加了6.55万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2005年的37.77%上升到2008年的43.1%,提高了5.33个百分点。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998.7万平方米,人均16.3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分别达到45%、38%和13平方米,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主城区集中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100%和84.1%。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510公里,536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5351个村实现村村通客车;邯郸机场开通至上海、重庆、广州、大连等9条航线。电力、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建设快速发展,在城市实现了全面普及,在农村实现了广泛覆盖。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建成沼气池30.4万个,农村街道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取得新突破。

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以国企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改革、医疗卫生改革、公用事业改革等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农村改革扎实开展,初步建立了土地所有权有偿转让制度。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与100多个国家建立经贸合作关系,韩国现代、法国圣戈班、德国西门子、美国沃尔玛以及中粮、中棉、中冶、中国恒天等一大批国内外大企业、大品牌、战略投资者纷纷落户邯郸。邯郸市荣获全国十大开放型政府杰出奖,是河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2009年,邯郸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67794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80.8%,年均递增29.5%;出口55586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74%,年均递增14.8%;实际利用外资33282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18.3%,年均递增21.6%。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科技成果14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730万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92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13项,17个县(市、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考核,武安市、永年县被认定为国家科技进步县,邯郸市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网络基本形成,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招生分别比2005年增加1.67万人、5.68万人,在校生增加5.09万人、13.12万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明显,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形成了遍及城乡、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网,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技术人员分别比2005年增长174%、35.9%和128%,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武安平调落子等24个项目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居全省第一。广播覆盖率达到99.9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8.89%。邯郸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命名为全国“太极拳圣地”。

篇7

【关键词】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 城乡发展 途径

武陵经济协作区包括重庆市渝东南的一区五县、湖南的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13个县市(区)、湖北的恩施州和贵州省的铜仁地区,这里“老、少、边、山、穷”集于一身,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集中贫困地区。武陵山贫困山区能不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如何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是理论上需要迫切回答特别是实践上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对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进行调研,实地感受到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对贫困县如何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初浅探讨。

一、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障碍

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陲,东连芷江,西南北三面与贵州毗邻。全县总面积1510.83平方公里,全县辖23个乡(镇),297个村,总人口26.5万人,其中侗族占77.6%,属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10400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8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4.36:1,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范围1.5: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94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62元,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之比为:3.37:1。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之大,农民生活条件远远不如城镇居民,随着消费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居民已处于不同的消费层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消费滞后,已成为困扰城乡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产业支撑乏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靠工业的发展来反哺农业、带动农业发展。对于我们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尽管近年来新晃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主攻工业,工业经济崛起势头十分看好,但工业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差、反哺农业能力不足,工业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低于20%,导致财政“造血”功能弱,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控能力有限。在农业产业方面,新晃县近年来规划发展了黄牛、烤烟、右旋龙脑项目,但这些产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和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全县农业生产方式依然粗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从县域经济来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极少,已有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由于缺乏产业带动,以城带乡发展的互动能力弱。

3、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甚远。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步。近些年,城镇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县、乡财政收入少,但支出压力却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筹资渠道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非常有限,并且大部分项目建设质量等级低,易老化、已损坏。2010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20455万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293万元,占97.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162万元,仅占2.6%。目前,全县还有45个村不通公路,有些通村公路虽实现了水泥硬化,但公路硬化不够,路面等级低,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23个乡镇还有69个台区没有进行电网改造,农村电力供应不足;有1.5万人饮水存在安全问题,部分村寨没有自来水,用水不方便;广播电视、手机信号弱,收听、收视效果差。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

4、农村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在医疗卫生方面,卫生资源分布极不合理。全县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各个乡镇,村级卫生站有名无实;科技投入不足,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事业较为落后,乡镇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设施,绝大多数村组都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精神文化生活形式单一,难以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在教育方面,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90所,其中职业中专1所,高中1所,均在县城。优质教育资源向县城集中、城乡师资水平差距拉大。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乡镇和农村的学校教育设备陈旧、缺乏、教师素质急需提高,教学质量普遍较低。

5、管理体制落后。在户籍管理制度方面,虽已对农民放开户口管制,但较多限定了获得户口的条件。对农民在城镇就业,子女入学教育等仍存在一些歧视性政策。在城镇土地制度方面,主要采取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将较长年限的土地出让收入以出让金形式一次性收回,城镇化的“门槛”较高。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仍然将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排除在绝大部分社会保障享受对象之外,妨碍了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虽然在政策上有所放松,但法理上还很难操作,制度仍很僵化,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创业的动力不足。

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1、以产业为支撑,构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平台。支柱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脊梁,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载体。新晃县作为武陵山地区欠发达贫困县,产业发展滞后,但资源丰富,只有实现产业和资源优势的组合,择优发展特色经济,才有利于城镇、乡村的统筹、协调发展。首先,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按照“绿色环保、优质精品、标准生产、品牌经营”的思路,着力抓好万亩烤烟、万亩龙脑、万亩茶油、万亩金银花、万亩超级稻“五万工程”建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就目前来看,黄牛、烤烟、龙脑等特色产业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下一步,要围绕打造三湘黄牛第一县的目标,突出加大对嘉信、老蔡、龙脑樟公司等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力。同时,要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推进农企联合,促进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统一化服务、品牌化销售,使企业走上健康有序发展之路。其次,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利用全县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抓好矿产品的深度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和先进设备、工艺、发展壮大重晶石等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把新晃建设成为矿产品加工基地。利用新晃县独有的铸造技术优势,抓好机械制造企业的优势资源重组,优化生产力布局,专门批量生产汽车、拖拉机、摩托车、水泵、烘缸等铸件产品,把新晃建设成为优质铸件生产基地。再次,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统筹城乡发展。发挥民族地区的文化、区域优势,大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为导向,开发旅游产品,发展旅游服务业。重点以丰富的夜郎文化资源为依据,打造夜郎文化品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夯实基础,全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新载体。继续发挥重点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拉动作用,突出推进城市建设,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切实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首先要做强县城,用城镇承载统筹。应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中心集镇为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继续完善县城交通物流区、商贸文化区、旅游休闲区、政务服务区和环舞水生态带的“四区一环”城市功能布局。将县城向舞水河拓展,把新晃镇、兴隆镇、大湾罗乡、方家屯乡四个乡镇临城郊范围纳入城区规划,将长昆高铁客运专线新晃西站所在的方家屯乡张家湾一带开发为人口1万以上的县城“次中心”,不断拉开城市骨架,促进城市提质扩容。同时,加强农村集镇规划,加快扶罗、中寨、凉伞等建制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其次要积极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差距,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就在于基础设施,因此要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着力促进城乡建设同步进行。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1.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深入实施农村清洁示范工程,积极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新建沼气池。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与县城居民的距离。切实加快交通建设,积极推进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启动步头降至米贝公路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天堂坡隧道和凉伞至玉屏旅游公路改造工程,大力推进通乡公路改造和通畅工程建设。再次要加快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要把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结合起来,增强县城与重点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提高农民技能,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根据山区县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梯次转移的思路,积极推进人口由高山向山下、由偏远自然村向中心村、由农村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加快人口集聚。

3、提高素质,充分激发统筹城乡发展新活力。首先,抓好职业技术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有文化、有能力、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着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努力构建较完善的农民培训体系,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和参与,整合和优化各级各类培训资源。走农科教结合之路,使农村、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日臻完善。其次,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政策,不断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着力构建“小学以乡镇为主、初中以中心镇为主、高中以县城为主”教育格局。二要致力缓解城区学校办学压力。规划城区学校布局,扩张城区中小学校办学容量,扩大高中规模,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的进程,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特别是缓解城区小学“入学难”、“大班额”问题。将进城务工农民和外来经商人员子女入学实行暂住地就近入学,享受当地城镇学生同等待遇,构建公平、公正的受教育体系。

4、深化改革,大胆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首先,要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抢抓国家积极推动城镇化,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居民户籍限制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适合县情特点的户籍制度改革办法和措施。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放宽城市户口迁移限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进一步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自由流动,吸引农民进城就业、购房。使进城农民在子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形成有利于农民进城就业和创业的良好环境。其次,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目前,部分“农民”变“市民”,土地问题上有后顾之忧,担心成为失地“农民”。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改革,建立符合县情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继续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加快农村土地、林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实施以土地换社保、作价折资、租赁等方式,逐步建立土地流转和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的新模式。再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上实现农村和城市对接,要加快完善城乡统一公共服务制度,真正赋予农民同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不断扩大农村五保供养面。

【参考文献】

[1] 刘应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旋转[J].人民论坛,2008(20).

篇8

论文摘要:本文以江苏扬州水休闲产业与宁镇扬经济板块为例,从扬州城内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策、宁(南京)镇(江)扬(州)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三方面进行思考,旨在探讨城市水休闲产业与区域经济板块联动发展的对策。

旅游产业是从事旅游活动的经济产业,是企业性质的经营行业。旅游业对游客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在满足游客这些要求的同时,从事诸如饭店、宾馆、商店、车船的旅游行业也获得了盈利。可以认为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和收入的增量都是由旅游者的直接消费引起的,为了满足游客的直接消费,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又带动了相当一批其他行业的发展。然而,从旅游产业结构看,旅游直接关联的行业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发展不平衡。从对GDP的贡献度而言,游、购、娱三个方面的贡献度最大,然而这些方面仍然是扬州“水文化”旅游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城区河道沿岸的生态绿化配置、商业旅游型建筑、广场娱乐设备和休闲疗养设施项目极其匮乏,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些都影响了整个滨水地带旅游活动的综合产出效应。

扬州城内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构建“水文化”休闲格局

积极做好水文化休闲设施及经营场合的系统整合工作,让水休闲营业场所和旅游景点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在扬州城区水域沿岸的商业设施建设上突出旅游休闲功能,招商模式充分考虑游客的其他旅游消费需求,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消费模式。城区游览水域的休闲设施布局除突出质量意识外,还要注重扬州当地的水文化特色。因而,水休闲产业与“水文化”旅游的充分融合既要按照常规的发展模式,搞好城市休闲广场、水文化特色商贸中心、体育健身场馆等文化、保健、娱乐设施的建设和休闲社区的建设规划,更要发挥滨水居民生活设施在旅游产业中的效应。此外,要更好地促进城市“水文化”旅游与水休闲产业间的有机协调,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放开水文化休闲市场的准入条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水文化休闲产业,开发水休闲资源,兴办水文化休闲企业,充分利用扬州人居大环境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大力吸引民资进入水休闲领域,扩大休闲产业的对外开放,同时通过引进投资和发挥知名品牌的示范效应,提升扬州休闲产业的档次。

(二)完善水休闲产业体系,延长休闲产业链

集合城区水域的要素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以拓展旅游领域,增强旅游吸引力,这样也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优势的发挥。除旅游和餐饮消费外,文化、商务、娱乐休闲等相关旅游享受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这也要求旅游接待地适时建设相关场所、完善旅游服务形式。因此,集中力量保护性开发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发一批具有扬州地方特色和水文化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完善一批有地方特色、适应当代人消费观念与潮流的娱乐休闲设施和产品;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旅游从业人员,是今后水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此外,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应该保持一定比例才能协调发展,扬州城区水域的关联产业间要实现良性互动,除了在数量结构上要协调,更要在层次结构上协调,还要加强旅游景点同旅行社、饭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衔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

完善交通站点与水域景点的互通联系工程,规划开设区域旅游专线;在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景点协调好停车场所,根据淡旺季变换更替停车场地的规模及费用;设定区域级旅游集散网络自驾旅游租赁服务网络,提倡快捷型联网售票模式;建议加强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停车场、道路标识系统、通讯、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并不断完善水域景区景点的服务设施,比如建立双语指示标志体系等。树立大旅游的产业集群意识,摈弃旅游收入等同于景点门票收入的错误观念;着眼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加强城区滨水地带各种休闲设施的建设,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提高居民居住、游客旅游的满意度,增强城区水域在周边乃至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扬州体验水上休闲旅游。

宁镇扬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

(一)联动发展优势分析

宁镇扬三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融合南京“博爱之都”的沧桑、镇江“城市山林”的雄奇、扬州“淮左名郡”的秀雅,宁镇扬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优越条件。可在借鉴长江三峡、环太湖、环渤海等地区旅游合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以长江、运河、大桥为纽带,推动建立三地旅游协调机构,成立宁镇扬旅游行业协会,联合编制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联手强化合作营销、联手推出主题线路、联手打造旅游交易会、联手共建信息平台、联手推出服务承诺、联手统一旅游交通标识,建立要素配置、旅游信息、旅游交通、市场营销、行业管理一体化,实现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共同放大宁镇扬名城效应。同时,主动开放扬州对宁镇两地居民的旅游年票,促进宁镇扬三地早日实现旅游年票同城待遇。

(二)联动发展缺失性分析

政府间的合作相对较少;区域内尚未考虑到中长期规划,而且缺少产业的融合性;区域旅游合作缺乏鲜明的整体形象设计,尚未形成板块内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资源特色各异,但规划缺乏整体性,开发缺乏合理,不仅产品不够丰富,而且资源旅游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品牌形象不够鲜明,旅游产品开发不到位。因此,在未来的宁镇扬经济板块水休闲旅游产业整合中,宁镇扬区域要充分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尽快利用现有的水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出更全面的水休闲旅游产品,创新水休闲旅游产品组合,规划精品旅游路线,营造鲜明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

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

(一)优化宁镇扬区域水环境整治工程

编制与实施区域供水水源保护规划,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严格控制水源地有机毒物等污染物排放,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共同提升区域河流环境质量,加强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快区域规模化、集约型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创新环境保护政策与制度。推进环保协同执法,建立健全保障宁镇扬经济板块生态安全的监管体系;按照建设沿江生态风光带的要求,积极推进宁镇扬三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通过在区域共同政策实施中采取税收、统计转移、项目投资等形式对可能带来的地方利益损失进行补偿。

(二)合理化开发国内外水文化休闲旅游客源市场

1.针对性的对国内外客源市场进行调研,同时根据国内外客源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细分客源市场。宁镇扬沿江地区的旅游城市可进行联动开发,对国内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三个层次的入境旅游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地调研,同时明确并选择合理的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和推广相应的旅游产品,在稳定一级客源目标市场的同时,努力开发二级和三级市场,做到“主次性开发”、“前后性到位”和“同步性完善”。

2.丰富旅游产品,最大程度的满足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多元化心理需求。首先,从整个宁镇扬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来看,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在宁镇扬入境旅游目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中观光型休闲旅游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由此应着重开发其多元化参与性休闲旅游活动。此外,要不断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来满足不同客源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如滩涂观光、宗教文化游、美食旅游、考古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工业旅游等。要根据不同级别市场中客源的心理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开发能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源需求的特色水域休闲旅游产品。

3.友好联络国外客源地的旅行商和媒介人士,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以拓宽销售渠道。宁镇扬地区的旅游部门应同国外旅行商及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邀请其做考察旅游并认真做好海外记者和旅行商的接待服务工作,借助媒体和旅行商的力量来开发市场,从而不断拓展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此外,开创区域联合促销,并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旅游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宁镇扬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进行旅游宣传教育,做好“内部营销”和旅游企业内推销工作,使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能树立起宣传促销的意识和观念,掌握相应知识和技巧,并形成随时随地进行品牌宣传促销的行为习惯。

4.重视宁镇扬地区对国内外客源的接待工作,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要在国内外客源市场中树立形象与品牌,除了积极主动地向外拓展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完善自己的旅游软硬件建设——做好一条线的“流程服务”,要求直接提供旅游服务的单位、设施与以间接方式参与旅游服务过程的单位、设施总体平衡;建立健全宁镇扬地区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标准,提高区域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力求为国外游客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保证是配套齐全的旅游设施,这要求我们在注重软环境的同时,完善设施以更好地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三)创新开发水文化休闲旅游的战略模式

1.创新“网络”战略模式。完善“交通网络”建设——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汽渡沟通着宁镇扬地区,润扬大桥的通车更使两地区间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312国道、宁启铁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等不仅沟通了宁镇和宁扬,而且使宁镇扬三地区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化的交通网络。此外,南京禄口机场是宁镇扬共同的航空港、常州机场成为镇江与扬州的后备机场、沪宁高速铁路的筹建等更将宁镇扬三市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发展区域旅游创造了极为优越的交通条件。优化“互联网络”建设——首先,完善旅游网站关于“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专栏,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开辟区域论坛及俱乐部专栏,用“多语言模式”组织国内外旅游爱好者参与讨论,同时也应设立反馈栏目以让旅游部门直观地了解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补及改进措施;其次,应邀国内外知名旅游网站的合作,制定适当的旅游网站合作推广计划,统筹安排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信息的传播,“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旅游形象的塑造、网上口碑、网上舆论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全方位提高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享誉度。最后,要吸纳国内外著名区域规划理念,使宁镇扬区域的水休闲旅游规划与整个区域中的城市空间发展、项目建设、行业发展、产业动向等紧密结合,同时规划要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要符合市场动态深度分析宁镇扬沿江区域旅游的走向和增长空间。

2.创新“多元化融资”战略模式。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投资体系应实行多元化进程。首先,树立运营区域的宏观理念,结合市场机制及财政手段盘活存量土地,深化水休闲旅游资源的建设工作;其次,依靠民主决策,引导区域居民通过专题事项讨论来增加投入;再次,通过有效开发区域水休闲旅游资源筹集建设资金,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旅游事业建设,包括水域空间资源的有偿开发、堤岸绿化经营权的拍卖、广告经营权的出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另外,利用诸如南京国际梅花节、镇江金山文化旅游节、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推广,发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品牌效应,同时改革区域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体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投入到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中来;最后,鼓励个人和组织通过海内外良好的商业联系,积极介绍和宣传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投资的市场机会和前景,区域政府或协会组织对于积极招商引资的人士和组织根据资金到位的比例予以重奖。

3.创新“营销管理”战略模式。区域营销管理中政府始终处于指导地位。现阶段,政府合作仍停留在表面阶段,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工作。比如,涉及不同行政区域的宁镇扬水休闲旅游联合营销,其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模式、组织结构、实现机制等的构建。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政策的制定、联合营销策略的组织与协调等方面都与宁镇扬相关政府推动分不开。政府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势在必行,它也是整个宁镇扬旅游圈发展的前提所在。此外,作为权威的政府机构,宏观的战略眼光必不可少:首先,应从战略的角度认清联合营销的重要性,并能逐步建立宁镇扬地区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机制;其次,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为契机,促进旅游联合营销与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发展并建立相互信任机制,以便今后更广义、更深入的合作;再次,抓住机遇,利用2008奥运、2010世博会加强国际营销,在重要的国外客源市场上树立区域国际形象;最后,应注重宁镇扬地区联合营销人才的培养,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4.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战略模式。通过近年来召开的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年会,宁镇扬地区开始筹谋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一个专门的区域旅游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资源开发整合、景区规划设计、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区域管理机构的组建将会推动宁镇扬城际旅游直通车的开通,同时保证宁镇扬地区旅游景点的年票互惠。此外,宁镇扬区域城市联手进行境内外旅游宣传促销,其中境内主攻武汉、重庆、成都、安徽市场,境外主攻日韩、东盟五国市场,依托省旅游局完善欧美市场等等。宁镇扬区域城市达成共识,将共同强势推进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资源开发一体化、旅游配套服务一体化和组织架构一体化,实现无障碍旅游和无间隙服务,以此来推动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业的系统规划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次中心城市;经济联系;空间互相关模型;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4-0024-07

一、引言

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不足是山东省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蓝黄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省经济发展显现出巨大活力,但各市间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尤其与济南、青岛两个中心城市相比,其他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2012年,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济南、青岛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80367亿元、730211亿元,而其他城市则大多在2000亿元~3000亿元。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来看,济南、青岛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3256975元、3214473元,而其他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东营和烟台达到30000元以外,其他城市都在25000元左右。可见,济南、青岛虽在经济发展方面处于龙头位置,但向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并没有充分展现。因此,在济南和青岛以外增加适当的次中心城市,对加快区域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大多从城市发展角度入手。早期Ebenezer Howard针对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念,被学者们不断完善和应用,并衍生出了新的城市模式“卫星城”[1]。其后,Chris Taylor对德国城镇布局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①。Krugman通过创新和集聚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分析了中心城市之外的新城市及其发展[2],Masahisa Fujita和Paul KluglnRn则在归纳总结一系列新经济地理学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内次中心城市的形成条件。[3]近期,学者们对交通、人口等社会因素方面进行了分析,如Hideo KoniShi分析了交通成本优势和人口集聚因素对枢纽城形成的影响[4],Vernon Henderson等研究了政府政策对次级中心城市的产生、发展的影响[5],Kloosterman等提出了关于主中心城市与次级中心城市共存的多中心城市区域问题。[6]

国内对于次中心城市的研究虽然已有部分文献,但相关的定量研究仍然不足。李锦章、初玉岗等以次中心城市GDP占主中心城市的比例对中国城市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是因为缺少次中心城市的带动,并提出了次级中心城市形成的条件和机制。[7]59曹佳对成渝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进行比较,并以城市间空间距离、城市、人口这3个指标为基础建立引力模型并进行量化研究。[8]郑治伟和孟卫东借助空间引力模型建立一个综合评价系统,对成渝经济区次级中心城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9]伍月云、胡德茂运用实证分析法从经济功能、区域空间、周边关系、建设模式等四个维度对芜湖进行综合评分,最终确定芜湖为安徽省次中心城市。[10]

目前,相关研究多是对次中心城市的选择标准进行定性分析,定量方面的分析还有所欠缺。因此,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山东省15个城市(不包括济南、青岛)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因子分析选出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城市,然后利用空间互相关引力模型分东中西三个区域来考察山东省各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利用威尔逊模型对各城市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最后综合这三个量化结果,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城市作为山东省次中心城市,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三、次中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构建

山东省城市格局和全国大多数省市和区域的格局一样,人口、资源等不断地向区域内的中心城市聚集,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就经济辐射来说,仅靠济南和青岛这两个中心城市以“摊大饼”模式带动整个山东省经济的发展较为困难。由于中心城市数量太少,需带动城市较多,从中心城市辐射出的能力最终到达每个目标城市的经济能力大大降低,辐射成本也将大幅提高,辐射效率低下(见图1a)。增加次级中心城市使其在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间发挥关节点的作用(见图1b),一方面能降低中心城市辐射成本;另一方面能加大各市间经济联系,弥补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空缺,提高城市间的合作效率。

图1次级中心城市带动下的经济辐射效果示意图

在传统的中心城市结构中,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各方面差距很大。次级中心城市空间组织体系构建以后,人口、资金、人才等资源被吸引到次级中心城市中来生成新的中心。在众多中心作用下,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各方面差距减小,区域经济得以更健康协调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8月

第31卷第4期李治国,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次中心城市选择

四、实证分析

(一)指标与数据选取及处理

所谓次中心城市是指那些在生产总值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接近于主中心城市并明显超过区内其他城市的较大城市。它具有较强的生产、科技、物资集散能力,既有较强的辐射扩散能力又有较强的接受辐射和扩散的能力。[7]59鉴于此,本文认为次中心城市的选择标准至少应包含三点:一是内部较扎实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外部与周边城市较强的空间联系能力;三是较优越的发展环境。

基于这三个标准,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全面、可操作的原则,建立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公共服务水平4个指标,并确定具体指标的选取原则:必须符合次中心城市的真正内涵,必须符合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必须符合经济增长特征。本文选取了14个二级指标,涉及山东省各市的投资、工业、财政、对外贸易、人民生活、公共服务、就业等领域,见表1。

表1山东省各市的综合竞争力指标

指标类型具体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GDP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总产值

一般预算财政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对外开放水平出口总额

实际使用外资

人民生活水平

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公共服务水平

邮电业务量

公路里程数

卫生机构床位数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

对于指标的量化,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15个城市(不包括济南、青岛)进行综合竞争力分析,利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山东省各市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2012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为消除因各指标量纲不同而对指标大小差异造成的影响,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

Yij=(Xij-EXj)/δj, i=1,2,…,n;j=1,2,…,m(1)

式中,Yij为标准化后变量值;Xij为实际变量值;EXj为第j个指标平均值;δj为第j个样本的标准差。标准化后,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指标进行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表2KMO和Bartlett’s Test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MO度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卡方估计自由度显著性

0707383520910000

由表2可知,KMO值为0707,说明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拒绝了原假设,即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卡方统计值为383520(p<0),拒绝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本研究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模型的量化分析

1.综合竞争力分析

城市综合竞争力指一个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人文及社会的能力集合,因此城市全方位功能的综合竞争力指标应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等综合发展能力指标。本文研究对象为山东省除济南和青岛以外的15个城市,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这15个城市2012年度14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其中信息量在98%以上的主因子进行综合计算。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给出的数值以及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可以计算出各城市的因子得分情况,并根据最后加权得分进行从高到低降序排名。加权后总得分R是利用各主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的,在这里选取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综合计算公式为:

Ri=贡献率×因子得分,i=1,2,3,4,5,6(2)

R=R1+R2+R3+R4+R5+R6(3)

由式(2)、(3)计算得到山东省各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名,见表3。

表32012年山东省各市的主因子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名

城市第一因子第二因子第三因子第四因子第五因子第六因子综合得分排名加权综合得分排名

烟台0761077104440064122402273491107051

潍坊0707-0297-021313840781-042319383052

济宁059-0362-04010326-1199-0502-1549110333

淄博0382-08980301-0942264800571548401334

临沂0193-0624-04441601-012220292634200945

泰安-0061-061-0363-016302390278-067910-01636

菏泽-0167-008-115709-0508-2013-302513-01817

枣庄-0247-0337-0771-14550253-1155-371214-03388

聊城-0433-0367-0729019210220221-00947-03829

威海-06905330693-0781-05540387-04129-039710

德州-07240026-03921344-0252-0385-03838-047811

日照-07610394-0696-1168-0611-0923-376515-057412

滨州-1143040100280713-0579095803786-070713

东营-1149-049832810409-0228-086209535-070914

莱芜-12030171-0559-1514-05821716-197112-090315

由表3可知,2012年山东省中部的潍坊、淄博由于靠近济南和青岛这两个中心城市,处于两个中心城市之间,受两个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综合竞争力较强;东部沿海的烟台和威海,由于烟台靠近青岛,受青岛的辐射带动,综合竞争力远超威海;西部的各市中济宁综合实力最强,远远超过鲁西的其他城市,对于鲁西来说,济宁市作为这片区域的次中心城市非常合适;西北部的德州、滨州、莱芜三市虽然与省会济南很近,但综合竞争力依然很低,这也说明了济南市作为山东的省会,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在济南和青岛之外,培育新的次中心城市是当务之急。此外,选择次中心城市应考虑地理位置的合理分布,所以,在以下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力的考察中,将山东省分成几块区域进行研究。

2.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分析

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即城市间空间互相关程度,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对外辐射、带动的能力以及接受周边辐射的能力。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充当着节点和枢纽的作用,与中心城市以及周围地区在人口、资金、资源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经济互动行为。本文用经济联系强度来衡量次级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公式如下:

Rij=PiGiPjGjD2ij (4)

式中,Rij为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量,PiGi、PjGj分别为城市i、城市j的人口数量和GDP。但是该引力模型过于简单且存在缺陷:考虑指标不全面,仅仅考虑了人口数量和GDP对城市间空间经济联系的影响;模型中的两城市间的距离为空间距离,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城市距离。因此,陈永林等对原有模型进行了修正,把各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加入到空间经济联系的量化研究中,并采用更科学合理的通达指数Dij表示两城市间的实际距离。[11]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为:

Rij=3SiPiGi3SjPjGjD2ij (5)

Dij=12Tij∑Tin+Tij∑Tjn (6)

式中,SiPiGi、SjPjGj分别为城市i城市j的建成区面积、人口数量和GDP;Tij为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最短交通时间,∑Tjn、∑Tjn分别为城市i、城市j与区域内其他n个城市的最短交通时间,各市之间距离以两市市中心之间距离为准。Dij值越小,说明两个城市之间相对于整个区域的通达性越好,Dij>1说明两个城市之间的通达性低于区域平均水平。据此,把Tij的值带入式(6)可计算得到2012年各市的通达指数Dij,见表4。

表42012年各城市间的通达指数Dij

城市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济宁淄博临沂泰安菏泽枣庄聊城威海德州日照滨州东营莱芜

济南―1381420830750510408308504815504313064088054

青岛138―064061350971124147123152075148052108087105

烟台142064―0751651111351631711531450215309129096147

潍坊08306075―138046114105138141060921081066054082

济宁075135165138―113075055041056071740861119137075

淄博05097111046113―10907211911908212807511036053047

临沂11135114075109―072094048115147112062107109066

泰安04124163105055072072―08061065175061102086108031

菏泽08314717113804111909408―069078178093117122139099

枣庄08512315314056119048061069―09916309608812313508

聊城04815214510607082115065078099―155058137089108088

威海15507502092174128147175178163155―162102141109161

德州0431481531086075112061093096058162―136067083082

日照1305209081111062102117088137102136―121108097

滨州064108129066119036107086122123089141067121―045064

东营088087096054137053109108139135108109083108045―089

莱芜05410514708207504706603109908088161082097064089―

由于受距离衰退的影响,次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范围,所以,在选择次中心城市时要重点考虑各城市与周围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量。本文按地理位置把山东省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根据各市政府网站中对各自城市的定位来划分所属区域。本文将处在两个不同区域边界的城市同时放到两个区域中进行空间经济联系能力的考察。由此将山东省城市划分区域如下:东部包括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东营;中部包括潍坊、济宁、淄博、临沂、泰安、枣庄、日照、滨州、东营、莱芜;西部包括济宁、临沂、泰安、菏泽、枣庄、聊城、德州、莱芜。

将各市相关经济数据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人口数量和GDP及表4中的各城市间交通通达性指数Dij代入式(5)计算得到各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见表5、6、7。

表52012年山东省东部各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

城市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东营

青岛32455849231101595710723684416329590872372497

烟台―1486635211420767534146830544781594

潍坊14866352―4453391742292559118850369

威海114207675344533917―1442298215543372

日照414683054229255914422982―11596011

东营447815941188503691554337211596011―

合计13769901733543403651216577024109779857190771346

Tij=Pjexp(-βrij)(8)

由式(8)可知,采用逆过程可以计算β,并且各城市间β是存在差异的。

β=-LnPjTijrij(9)

很显然,β越小表明经济资源阻碍越小,政府办事态度和工作效率越强。通过计算可知,2012年山东省各个城市分别接受济南和青岛的经济辐射时的相应β值,从而可度量政府的办事态度和工作效率。根据式(9)计算得到2012年度山东省15个城市政府对资源的阻尼作用因子及其综合排名,如表8所示。

表82012年山东省各市政府对资源的阻尼作用因子值

城市济南青岛合计排名

烟台0010561000804800186091

威海0011702001109400227962

临沂0014731001026700249983

菏泽0016862000923900261024

济宁0016813000955500263695

潍坊0016623001125000278736

枣庄0018265001106900293347

德州0021483001030900317928

聊城0022043001024900322929

日照00162110016408003261910

淄博00200710012602003267311

东营00193470013865003321212

泰安00223180012227003454513

滨州00219170012876003479214

莱芜00332300018023005125315

2012年山东省的烟台、威海与济南、青岛两个中心城市的联系中阻尼系数较小,总体发展环境分别排在第一、第二位,说明东部沿海城市经济较为活跃,政府工作态度好,办事效率高,在发展环境方面占据较大的优势。而地处中西部较为偏远且城市规模较小的城市如泰安、莱芜、滨州则与中心城市的阻尼系数较大。因此,在山东省各区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选择并确定合适的次中心城市来促进区域的发展尤为重要。

(三)综合评价及次级中心城市的确定

综合竞争力、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和发展环境的关系是一体两翼的关系,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较好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和较优越的发展环境则是一个城市成为次中心城市的两项关键条件。

本文根据重要性的不同对综合竞争力、空间经济联系和发展环境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依据专家反馈意见,综合竞争力权重赋予04,空间经济联系量赋予03,发展环境赋予03。三组数据的赋分规则如下:15个城市各单项按排名由高到低顺序赋分,第一名为30分,第二名为28分,第三名为26分,以此类推,最后第十五名为2分。对三组数据的单项排名结果经过赋分后再各自乘以权重,分别得到综合竞争力、空间经济联系量和发展环境的分值,再将三个分值相加得到综合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见表9。

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在山东省的东中西3个区域中,烟台、潍坊、济宁综合得分最高,分别是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的第一名,因此烟台、潍坊、济宁作为山东省的次中心城市是可行的。山东省东部可以烟台为次中心城市,和青岛这个中心城市相呼应,带动威海、日照、东营等地区的发展;中部可以潍坊为次中心城市,在济南和青岛两个中心的共同作用下,承东启西,更好地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西部以济宁为次中心城市带动泰安、菏泽、枣庄、聊城、德州的发展,更好地弥补济南和青岛在西部辐射和带动能力的空缺,从而形成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烟台、潍坊和济宁为次中心城市的全新发展格局。

表92012年山东省各市的综合得分及排名

区域城市综合

竞争力经济联

系强度发展

环境综合

得分排名

东部烟台303030301

潍坊282620252

威海1228282163

东营142481524

日照822121345

中部

潍坊282620251

临沂2224262382

济宁262022233

淄博2430102164

泰安202861825

枣庄1618181726

日照812121047

滨州62241028

东营4168889

莱芜21425610

西部

济宁2628222541

临沂2226262442

菏泽182224213

枣庄162418194

泰安203061885

聊城122014156

德州1018161427

莱芜2162628

五、次中心城市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除济南、青岛以外的15个城市中,烟台、潍坊、济宁三市是综合竞争力、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和发展环境三方面能力综合起来较强的城市,适合作为次级中心城市。烟台、潍坊、济宁作为山东省的次级中心城市必须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山东省域内各市连成一个功能互补的有机整体。首先要明确济南、青岛在山东省内双核中心城市的地位,其次明确烟台、潍坊、济宁三市与双核中心城市是主动呼应和接受辐射的关系。次级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限制了烟台、潍坊、济宁三市的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次级中心城市在接受辐射的基础上,构建与中心城市互补的经济发展模式,发挥自身在区域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二次辐射能力。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对内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北濒渤海、黄海,是中国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城市;对外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省海外交流的重要跳板。所以,从国内角度来看,烟台应该加强与山东半岛各市之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辽东半岛、京津唐区域的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从国际角度来看,烟台应该积极与日韩合作,引进国外资金技术,重点发展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与周边城市对接,承担起次级中心城市的功能。

潍坊市位于山东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接淄博、济南,南依日照、临沂,北濒黄河三角洲,是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是山东半岛资源进出的交通枢纽。胶济铁路横贯潍坊东西,交通便利,与区内各市间的联系较强。潍坊市同时受济南、青岛这两个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是两中心城市理想的经济腹地。因此,潍坊市应充分利用其有利区位条件,加强与济南、青岛两个主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制造业、汽车、纺织业、海洋化工等产业应积极与其他各城市互动,发挥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腹地,东邻临沂、枣庄,西接菏泽,南邻江苏徐州,北面与泰安、聊城相望,拥有较好区位优势。济宁是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济宁应将浓厚的孔孟文化、运河之都、生态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定位,充分发展旅游产业及相关文化产业,并加强城区与县域城镇的建设。同时加大航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区域次中心城市的功能。

注释:

① 见Chris Taylor的“The Virtual Organization”. The Futurist, March, 1994版,第17~32页。

[参考文献]

[1] Ebenezer Howard.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M]. London: Commercial Press, 1898:2545.

[2] Krugman P. First Nature, Second Nature, 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3(2):129144.

[3] Masahisa Fujita,Paul KluglnRn. When is the Economy Monocentfie Yon Thiinen and Chamberiin Unified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5(25):505528.

[4] Hideo konishi. Formation of Hub Cities: Transportation Cost Advantage and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0(48):128.

[5] Vernon Henderson,Hyoung Gun Wang. 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7,37(3):283313.

[6] Kloosterman R C, Lambregts B. Clustering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The Case of the Rand Stand [J].Urban Studies,2001,38(4):717732.

[7] 李锦章,初玉岗,周志斌.次中心城市与区域城市发展[J].汉江论坛,2003(2).

[8] 曹佳.成渝经济区次级经济中心的选择及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9] 郑治伟,孟卫东.成渝经济区次级中心城市选择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3943.

[10] 伍月云,胡德茂.省域次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以皖江示范区芜湖市为例[J].理论建设,2013(2):7176.

[11] 陈永林,钟业喜,周炳喜.基于交通通达性的江西省设区市经济联系分析[J].热带地理,2012,32(2):121127.

A Study of Choosing Subregional Central Cities from the Coordinate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Data of Shandong Province

LI Zhiguo, PAN Cui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Abstract: The subregional central c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o it is crucial to choose the reasonable subregional central city. Taking Jinan and Qingdao for example as the "two core" central cites of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quantifies 14 indexes, and then all the results are evaluated and ranked. Finally, Yantai, Weifang, Jining are chosen to be the cultivating subregional cites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Yantai, Weifang, and Jining echoed with Jinan and Qingdao. The new subregional cites together with the previously "two core" central cites can make a secondary radiation and create the new reduplication and mutual complement advantage.

Key words: subregional city; economic linkages; space interaction gravity mode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篇10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廊坊

2014年2月26日,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标志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进入提质的实质阶段。在此背景下,廊坊以其独特的地缘、人缘优势,为其破解城镇化进程的诸多困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所的机遇。

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城镇化发展状态

京、津、冀三地无论历史沿革、文化传承,还是地缘、人缘关系,自古以来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区域内协同发展在地缘、人缘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仔细分析发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京、津两个超大城市在人才、资源、市场等高度聚集,中小城市实力不强,吸纳能力有限,小城镇发展水平不高,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截至到2012年年底,区域内的常住人口约107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6347万人,占总人口的58.9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36个百分点。但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严重失衡,京、津地区已经跨入高度城镇化阶段,而河北绝大多数城市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京、津、冀三地城镇化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2012年京津两地城市非农业人口已经分别达到86.23%、81.33%,而河北仅为46.80%。

第二,区域间的竞争发展模式导致各地竞争多于合作。区域间的竞争发展模式下,京津冀各地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不断被强化,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成为一种现实的政策选择,因而形成地方保护主义再所难免。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京津两市采取了一系列手段,筑起各种壁垒,设置屏障,对外来产品、人员的进入进行制裁或者限制,对行政区内资源、人力、技术、商品交易,实行封锁或者垄断,如京津两市采取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扩散更多地集中在行政区内等措施。

第三,京、津、冀间产业同构,相似程度高,产业协作、转移及承接存在困难等。从表1京、津、冀三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主导产业的比较分析来看,京津之间和津冀之间主导产业发展相似程度比较高(京津都将航空航天工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及装备制造业作为各自的主导产业,津冀都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各自的主导产业),京津和津冀间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其竞争倾向高于合作倾向。

二、 当前廊坊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既面临其自身的问题,也有其区域性的共性问题。

(一)廊坊市城镇化速度和质量相对不高

自1989年建市以来,廊坊的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非农业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10.51%增加到2012年的32.12%,除了在2000~2005年间非农业人口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外,2005年之后城市化进程明显放缓,年均增长仅0.4个百分点。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京津相比更是差距巨大(如图1所示)。

(二)城镇体系发展不完善,中心城市的影响力不强

廊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区域内的城镇发展自北向南呈现梯度发展态势:北部的三河、大厂和香河处于京、津之间的一块“飞地”,受京、津影响巨大;中部的固安和永清受天津的影响强于受北京的影响;南部的霸州、文安和大城则主要受天津的影响。因此,区域内的城镇化水平表现由北至南由高到低的状态(霸州除外)(如图2)。廊坊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强。

(三)环境污染引发生态发展不平衡

近些年来,廊坊市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如2011年全市单位GDP能耗1.5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0年减少0.48吨标准煤/万元;加强扬尘、燃烧、机动车尾汽、烟气及重点污染产业的治理工作,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仍然面临巨大压力。2014年1月至10月廊坊市城区空气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为126天,增加了28天,达标率提高8.4%;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8.59,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4%。这说明廊坊市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压力仍然严峻,环境治理工作任务艰巨。

(四)产业发展水平、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1年《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将廊坊的发展定位为“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健康休闲、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改造。三次产业增加值所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4年的17.0:53.8:29.2调整为2013年的11.0:54.0:35.0,但第二产业在廊坊经济发展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三、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选择

(一)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城镇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因此,产业发展是支撑城镇持续健康发展最为重要的内生动力,是解决城镇就业创业问题的关键所在,一个有活力的城镇,它是具有产业支撑、人口适度聚集和空间合理开发的区域发展载体,有良好循环的就业和收益。

廊坊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京津产业转移、要素外溢的有利契机,一方面,加快产业的“承接”、“对接”与“升级”,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布局和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以扩大就业为导向的产业政策的调整,逐步建立以就业规模、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匹配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督促城市经济发展的真正转型;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提高劳动者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适应能力,提升就业的质量和稳定性。产业发展、产业聚集的趋势,同时必须考虑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因素,使之成为能够自我发展、自我升级的经济体。

(二)充分发挥地区中心城市和次级中心城镇的作用,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中心城市和次级中心城镇作为区域的核心城市,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和经济实力,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中心城市和次级中心城镇要协同周边城镇进行发展,形成城市功能、交通、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等一体化的建设,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廊坊市处于在京津走廊的中间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市区为轴心分别向北京和天津延伸的经济带、跨区域的城镇体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提速的背景下,打破既有行政管理模式,以两条经济带为基础构建“共生的产业体系”,提升中心城镇的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是提升廊坊市城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如在北京与廊坊之间,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以休闲度假为特色,重点发展阳镇、大厂镇、淑阳镇、夏垫、皇庄、安平、渠口等村镇;在廊坊区划内部要重点发展肖家务、万庄及杨税务等村镇,在津廊之间,以霸州为核心区,重点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产业,建设成为市域南部次中心。

(三)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近些年来,房地产扩张,廊坊与全国许多城市一样,以钢筋水泥化为主要特色的城镇化高歌猛进,但是原来居住于土地之上的农民,包括城郊城市化、城中村改造中的原农业人口及涌入城市务工的外地农民,则长期面临着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境遇。工业化和人口聚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廊坊也出现了交通拥堵、能源短缺、大气和水源严重污染等“大城市病”,在很多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是成正相关的。

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实现从过去的“土地”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转变。推进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农村转移人口身份、职业和生活方式的转换。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向重视城市文化、城市生活品质等软件建设转变。城市文化、精细化管理程度等软件因素已取代高楼大厦、先进的基础设施等硬件因素,成为彰显城市生活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构成。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角色的定位

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发展型地方政府的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城市重建及房地产开发项目,地方政府因经济利益高度介入城市空间发展的扩张之中,导致城镇发展中的利益偏向。地方政府是城市空间发展权的垄断者,是城市空间发展权博弈中主导的一方,便形成了城市开发中不对称权力关系,导致城市土地的低买高卖、强制拆迁等行政霸权现象和“上访”、“种房子”、“钉子户”等处于博弈弱势的被拆迁者的反抗行为。

地方政府是公共政策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者,控制着土地、金融机构等关键资源,在城市规划设计、基本公共设施改造、公共服务提供、社会福利保障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仍然需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应该只是回应经济力量,也应该尊重城市各群体的利益需求。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必须始终站在社会普遍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立场,培育其与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避免偏向局部地区、行业利益或集团利益;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须致力于破除政府、企业、城镇居民、本地居民等多方面形成了已经固化的利益格局,使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能够真正站在“社会普遍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立场。廊坊市政府2013年组织编制了《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对城市空间结构、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道路交通、生态建设保护及文化、体育、教育、医疗设施等方面的硬件建设做了详尽规划,但在强化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软环境的发展建设层面涉及的较少,这也是未来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N].人民日报,2014-02-28.

[2]张耀军,何茜,岑俏.京津冀城市群健康发展协调发展的建议[N].中国人口报,2014-04-14.

[3]宣晓伟.京津冀一体化究竟难在哪[N].中国经济时报,2014-05-12.

[4]郑武.依托产业打造城镇自身造血功能[N].闽商报,2014-06-02.

[5]吕晓东,夏南凯.从权力视角解读城市开发秩序[J].规划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