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化;职业院校;教学质量;重要性
以前,老师教学生主要是依靠传统的板书形式,传递的信息量非常的有限,但是任用了信息技术之后,传递的信息量大大增强,传递的信息更新更快,传递的范围更广,这些优势为整合教育教学中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教与学提供了新的环境,创新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弥补教与学过程中传统手段解决不了的困难,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
随着社会信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招生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将会决定高职院校的生死存亡,相反提高教学质量将成为学校最有说服力的工具,这其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必不可少,这其中从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帮助搜索资料、安排学习计划、辅导答疑、作为伙伴与你同等讨论、谈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最常做的事情。然而要想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我们还必须利用计算机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发了自己的精品课程以及教学资源库,为的就是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让广大的学生都能受益。随着人们的要求的变化,为适应新时代学生的特点,为此我们也在不断的努力,除了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目前又开始发生了一场新的革命,学生又把注意力转向了新兴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身上,那为什么它们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就拿慕课来说吧,其实就是大规模的自主学习,在传统的课堂中,高职的学生非常容易分神,而慕课作为新兴事物,在慕课中,学习者比在课堂中更易集中注意力。一个人自主选择学习,也可对不懂的地方多听几遍或者放慢,也可跳过比较容易的部分,10分钟的零碎时间可以利用起来。其次讲授者课程实际教学更注重内涵。教师看问题的视角、批判思维,以及整体设计都可以通过慕课展现出来。还有优质资源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进行共享,促进全面学习、终身学习。最后.慕课课程证书得到高效承认,学习更加自主。微课的好处在于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网络学习,内容少,效果立杆见影。而翻转课堂的优势就在于1.学生利用课前看视频,课上更多是和老师交流互动; 2.将更多的教学转化成学生的主动学习;3.信息量大,可选择余地大。基于新兴事物的优势,又正好却合了现在高职学生的特点,自然不用引导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适用这些新形势的要求,继续保持我们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可以教师自学,也可以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来加强我们获得信息技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当前信息技术也存在很多的误区,认为信息技术就是多使用电脑教学,多使用网络资源,如是很多传统的课程本应采用板书的也都搬到多媒体上去教学了,很明显是过度强调和追求多媒体而忽视了传统教学的效果了,有的时候为了追求课件美观而忽视了内涵,这样就导致了恶性循环,本来不需要用多媒体的课程用了多媒体,像高等数学等传统课程,再加上有的时候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美观上去了,势必用在研究课程内容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减少了,这样就有种得不偿失的味道,没有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有的时候为了赶潮流,为了使用网络而使用网络,忽视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其他传统资源的利用了,然而现在的高职学生自控能力都不强,太容易被网络的外观诱惑进去了,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德国有个教育学角说的好:“教师教授的不是知识,而是培养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然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只管自己示范,忽视了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的培养;对于上课的时间,多数老师都能认真完成教材上的知识任务,可是对课后再去关注学生的老师就非常的少了。换句话说,我们的老师只管自己如何“教”,对于学生学得怎么样,如何“学”重视的就不多了,“教”与“学”脱节了,学生没有能正确运用好网络,本来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就没有发挥出,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没有达到比较令人满意的程度。
篇2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
1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发展
1.1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省级综合性医院,山东省省直文明单位,现有职工400余人。我院自2004年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已经有10个年头,起初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途径为外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术会议,参加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公共课程考试,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和等。所获取的学分都是以纸质学分证书或者各类证明的形式提供到到医院,医院再一一进行整理核对后,再采取手工登记或录入的方式,将每个人的学分证明等登记在学分登记册或录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1]。
1.2自2006年开始,随着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我院职工开始参加由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主办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从最初的几十人参加,到现在全院已经基本普及,说明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可,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整个二、三级学科,学科覆盖率达到100%,任何专业均能找到相应课程进行学习,讲课教师均为相关专业国内知名专家,项目内容均为各专业最新知识及技术,医务人员可利用工作之余的任何时间、地点进行选择学习,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等问题。医院每年扩编,医护队伍也越来越大,很多人员为了提升学历开始学习第二学历,外出进修增加,外出学术活动增多,学分来源也越来越多,但仍然采取人员手工管理,并且登记学分册,给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带来非常巨大的工作量。
1.3 2013年,由有着多年继续医学教育行业经验的华医医学教育中心负责技术开发及维护的"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正式由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下文在全省范围内使用,标志着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时代到来了,由管理系统代替人员手工录入的自动关联管理系统出现。2013年6月4日,山东省省直属医疗卫生单位开始使用"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完成了当年的继续医学教育任期考核及护理人员的注册期考核,由原来的每单位管理人员收集每个参与考核人员的纸质学分材料,统一整理统计,填写学分登记册,然后将所有材料统一运至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中心来人工审核,审核通过手工填写任期考核证书及注册期考核证书,到现在的单位管理员在本单位系统内初审,然后上报至上级行政部门进行终审,终审通过,由审核机构在系统内自动生成一张任期及注册期考核电子证书,原来历时2个月的工作量,现在仅仅15d就能完成,大大减轻了各单位、各行政部门工作量。
1.4 "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平台"不仅为卫生行政部门了解、指导、督导辖区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开设了行政入口;为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本单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开设了单位版入口;还为每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单独设立了个人查询入口,每位医务人员能够随时登陆个人账号,及时查询了解自己当前及历年取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情况和个人信息[2]。避免了从前只有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员才能查找职工学分的弊端,更有利于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我院职工现有400人左右正在使用华医网上网学习卡参加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习、考试通过后,系统自动将每个人的学习考试数据关联进本单位的管理系统,然后自动记录到每位参考人员名下,从中体会到了信息化的优势和好处。
2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医学宝、医卡通的优势
医学宝和医通卡是山东省继续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配套硬件,配合各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使用的刷卡考勤设备。主要功能如下:
2.1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主办单位设置项目信息,学员通过刷医通卡进行人员考勤,学分数据采集,会议结束,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审核授分[3]。
2.2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单位或科室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时,通过刷医通卡记录出勤数据,自动上传至管理系统内,由管理人员设置考勤分析,实现自动授分。
2.3可作为卫生行政机构或单位组织会议签到及出勤管理工具。会议结束后可对参会人员导出签到表格备案。
我院组织各专业业务学习培训3次/w,使用医学宝和医通卡进行考勤管理,培训前只需将所培训内容录入系统,并同步至医学宝,会议结束后再上传至管理系统内,然后再给每位参会的职工统一授予院内二类学分,整个过程,只是轻松操作几下电脑,完全避免了原来的人员手工逐条录入系统的大量工作量。每位职工可随时根据自己的医通卡号或者身份证号码,来查询自己相应年度或时间段的学分数据。
我院通过使用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软、硬件,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管理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实用性、规范性、高效性,实现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制度化、手段现代化、管理网络化,促进了管理工作高效、便捷开展极大减轻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者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江捍平.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课堂;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14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那么,在信息化的今天,初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更是信息化教育的一部分,这也是未来初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教育信息化对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1.加速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推广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是由我国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并针对这一概念提出详细的概述。黎教授认为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网络资源背景下,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科学地安排教学的任务,以此实现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初中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课程设计具有丰富和推广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对于创设教学情景、细化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教学任务等也有很好的作用。
2.完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当前,很多初中学校也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学。那么,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背景,教师可以不断地完善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情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软件,通过教师教学终端对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不断进行自作尝试。同时,可以创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相互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感受到彼此的进步,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构建交流平台,了解学生信息反馈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并没有引起过多的重视。教师的教学时间过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教师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及时完善教学资源。教师就很难使学生在学习的质与量之间保持平衡。那么,教育信息化的平台可以帮助教师较好地创设交流平台,提供教学资源共享、站内交流、邮件发送等功能。
二、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实践
1.创设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完成任务
我们知道,初中计算机课程属于公共教学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学校也没有过多重视。但是,目前基于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有效落实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促进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教学信息化的背景,创设教学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例如,为让学生熟悉办公软件Office,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平台,围绕某一个主题,如奥运会、艾滋病防治等来开展。然后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分配均衡,各个小组成员分配的任务也要均衡,然后鼓励学生上网查资料,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份宣传报。
2.创设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背景,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创设交流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创设班级QQ讨论群、网络资源共享库及精品课程分享。同时,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个主题创设班级内部计算机操作比赛。例如,假设学生是某一学科教师,围绕授课内容做一个精品课件。让学生上网搜集素材,并科学地围绕课程内容完成课件制作。课前让学生相互分享课件内容,教师观看学生的课件展示并给出针对性的评价。然后教师在班级讨论群或者邮件共享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辛苦,并珍惜学习机会。
综上可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育也逐渐渗透到我国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那么,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初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更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那么,本文就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针对初中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育技术 教育信息化 教育技术素养
一、运用信息化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然途径
(一)新时代下教师要具有优秀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这种能力同当代信息技术结合,成为信息时代的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通常把信息素养归纳为“6 A(Ability)”: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加工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输出信息的能力。此外,还应包括认识信息的能力,能认识到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性,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敏感度的能力;遵守信息道德等。
新时代下,教师要对信息、教育信息化、信息社会有基本正确的理解,认识到信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关系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教育信息化工作;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具有一定的专业信息;要认识到获取信息资源对于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敏感度,能够快速有效的获取信息,并能够具有较强的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新课堂下教师要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的能力
新时代下的新课堂,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有效的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资源,提高教学的效率。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设计,而在于教学环节的不同。这由于信息技术广泛传播并运用于教学,从而引起教学过程的变换。但在教师中对教育技术和学校的相关技术工作还不够了解,文科教师了解的就更少;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种类单一,主要是多媒体计算机,一般学校教师只会使用PowerPoint教学,且以文字为主,效果一般;教学软件主要是教师自制,技术、艺术方面都急需提高。教师应充分各种信息资源和技术来支持学习,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的能力。
(三)新情况下教师应具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
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等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很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能力。通过整合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从而促进课程体制的转型和变革。信息化时代的教师除了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基本的信息素养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让技术更大地支持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教师通过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会逐渐明确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整合中的必要性,由此明确信息技术运用于课程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而树立应用信息技术的决心和信心。
二、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快速发展
新时代下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育技术资源的开发、设计、管理,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教育的改革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指导,教育理念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技术的支持。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和网络教育成为时代的焦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二)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教育的空前变革
发展教育技术,不仅仅是教育手段、方法的问题,而是教育现代化很多因素中一个新的动力,将全面促进教育观念、教育过程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推动教育的空前发展。因此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教师真正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水平。在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中,需要不断研发新的教育技术,改善使用教育技术的教学环境,加强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育技术工作更加深入,运用更广。
三、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是教育发展的动力
教育技术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必要途径,教师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因而必须实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生对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反映是最直接,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某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学生问卷调查统计表明,学生普遍认为教师使用的教学软件表现力比较一般,学生认为“不好”的占46%;教师对媒体的驾驭能力不强,包括运用媒体能力、操作教学技术能力、排除故障能力;有高达65%的学生认为教师使用媒体教学的作用一般,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因而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迫在眉睫。
总之,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教师也应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素养,教育技术素养是当前高校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信息化,当务之急要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使得教师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技术,整合课堂教学,将新的观念和方法教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不断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阮若林.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培养研究 [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0)
[2]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8,(2)
[3]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述
在现代会计领域中,会计信息化是发展方向,是指将会计信息看做一种会计信息资源,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为工具,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处理、存储等工作,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决策方面的依据。会计信息化的重点就在于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实现对于传统会计方法与会计处理工作的优化升级,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在会计处理工作中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从而在全社会中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通过会计信息化,能够提供更多完善准确的会计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更加重要的会计信息基础。会计信息化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在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会计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处理,从而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目前中职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对会计信息化理念的认识不足在过去传统的会计教学活动中,大部分中职学校存在着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往往只是将会计信息化看作一种教学工具与教学内容,仅仅将会计信息化作为会计处理的一种新形式与新方法。大部分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会计信息化在会计处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势,但是却没有看到会计信息在现代企业改革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与创新性。这种片面观点,导致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中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缺少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的安排比较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课堂时间去学习。其次,中职学校对会计信息化所需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没有给予学生完善的实践环境去进行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最后,我国中职学校在会计信息化教学队伍建设上也比较薄弱,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二)教学手段尚不完善会计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一门对实践与理论教学都十分看重的学科。对于实际情况中的会计教学活动来说,教师一方面需要做好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安排,另一方面也要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机会来进行会计处理方面的实践。这一要求对于会计信息化也是一样,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我国中职学校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填鸭式教学的情况。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缺少实践性与互动性,一方面理论教学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死板,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活动仅仅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上机操作当中。这就导致学生对于会计信息化方法与理念的学习,往往只是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在理论教学中没有充分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具体内涵,在实践中也没有时间去充分锻炼会计信息化中的具体操作。
(三)课堂教学缺乏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如同前文所述,会计是对于实践与理论教学都十分看重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只有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够实现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目标。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安排中,要给予学生更好的实践机会去锻炼。但是由于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认识的不够与会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完善,我国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实践课程安排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由于对于会计实践教学活动的不够重视,大部分中职学校在实际情况中都缺少社会上正常经营的合作企业来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环境。其次,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会计实践缺少系统性的指导,表现在实践活动缺少合理的规划,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这就导致实践教学很难对学生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发挥帮助,对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三、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积极改革教学观念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所具备的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创新性与实践性,另一方面也要深刻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理念在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这也就需要中职学校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给予会计信息化教学足够多的重视,将信息化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其次,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的比重。最后,中职学校要不断提高对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投入,做好在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中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与整合会计信息化的教学活动需要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作为支撑,这是完成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就需要中职学校做好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工作。首先,中职学校要做好会计信息化教学队伍的建设工作,会计信息化的教学与其他会计相关课程教学的要求不同,它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掌握好必备的会计教学知识,还要求教师在信息化方面也能够达到教学标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做好会计信息化教学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选聘符合要求的优秀教学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其次,要做好教学活动的创新工作,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做好课程内容的选取与创新,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去理解会计信息化的理念与手段。
(三)全面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教学是保证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重视起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教学,坚持产学研三者结合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做好中职学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会计信息化的实践需要现代化的信息设备以及贴近现实的模拟环境,这需要学校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其次,教师要做好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要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比重和教学内容。最后,中职学校要在社会上寻找合适的企业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实践场所,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结合。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处理工作将在我国的现代化企业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中职学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工作,利用“互联网+”理念,不断改革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优化和整合会计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全面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登.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改革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02).
[2]邹娜娜.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当代会计,2017(01).
[3]谈先球.基于多方合作共享的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3).
[4]徐玮.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教学研究——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方法优化视角[J].新会计,2016(09).
篇6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管理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充分考虑教育教学的内外因素,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过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教学管理作为高校综合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信息化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校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改进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水平,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事业迈上一个新的阶段。
一、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开展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但重视程度不够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为响应号召,企业信息化和政务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而高校信息化建设虽有所发展,但就社会整体发展状况来看却明显滞后,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在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重视不够,热情度不高,投入较少,严重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高校信息化人才短缺,阻碍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更新的速度很快,高校只有不断更新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才能真正高效合理的进行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目前,高校中信息化管理人才短缺,还需要一大批高技术人才来进行系统维护和更新,以及各种软件的集成和开发。目前,各个高校中专门从事信息化技术的人员较少,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也较低,很多教师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要求,掌握不了新的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导致了利用率低、管理效果差的问题,阻碍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发展。
(三)缺乏系统科学的布局规划和协调
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普遍缺少全局性,没有战略眼光,没有从全局、全面、全员的角度去规划和构建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方案,建立的通常是比较分散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学校的各个部门各自为政,信息资源无法科学地整合和规划,给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增加了前进的阻力。
(四)教育教学的管理软件开发不够,软件的实用性较差
高校的教育教学软件通常是由聘请的外部专业人员来开发和设计的,由于设计者本身并不是学校的教育教学一线人员,没有教育教学的实际管理经验,对其具体的内在情况了解不多。同时,通常都是很多所高校使用同一套软件系统,使得软件的实用性比较低,不适合每一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和目的。
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一)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水平,实现学生工作优化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教学管理,需要把实际的教学管理活动纳入到网络信息环境当中,通过逐步完成教学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可以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流程。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学管理是遵循信息化理念、利用信息化技术而产生的新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是高校教学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重要表现,也是高校教学管理与时俱进的体现。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更加凸显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高校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也能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
(二)加强校际联系,互通信息,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升,加快了高校教学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更新速度。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如何汲取最新的管理理念,用于教育教学的管理之中,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建立校际教学管理网络,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借鉴他校的成功经验,实现合理化制度的分享互用,避免资源重建,更好更快地促进自身健康发展。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引入信息化,将极大地增强校际沟通的能力。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高校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
(三)有助于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
我国高等教育很早就提出了实现规范化教育的问题。合理的领导管理体系是实现这种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实现高校教务处与各个学院的协调沟通,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保证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发展。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可大大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建设程度,教务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为各个学院及时掌握学校教务信息,帮助学生及时实现个人选课、成绩等相关信息查询,从而使教育教学管理实现有序化和规范化。
三、加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对高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高校教学管理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体现为信息收集、管理、反馈的思维模式的固定和僵化,不能将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有效利用。加之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必须通过合理的培训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要求,导致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因综合技能不强,不能适应信息化的管理工作。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领导要重视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去抓,统筹规划、加强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员培训。统一管理学校信息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及时更新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做到效益最大化、利用充分化。
(二)更新观念,完善制度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重在建设,贵在应用。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应要求教学管理主体对陈旧的教学管理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进行客观分析和取舍。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为先导和动力,实现管理创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并非少数管理人员的事情,要靠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教务部门制定并完善与之配套的相关管理制度,在学校中营造一个人人乐于用、人人会用的氛围,创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和学习的大环境。
(三)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高校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标志,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领导要重视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当代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库和优质的数据共享服务体系,是高校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两大任务。
为此,学校一方面,学校要对已有的信息资源提炼整理,进行合理的分类,建立具有搜索功能的门户网站,网站内容可以分为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使校内师生只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获得网站上的教育信息;另一方面要统筹规划全校的数据资源系统,统一标准,分级分层开发,科学系统管理。在开发教育信息资源的过程时,要依据国家有关网络教育技术的标准来进行,正确定义和描述各类数据库信息,按照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统一各级各类软件的信息编码和信息采集,使校内和校际间的教育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共享并可以进行互换。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更高层次、范围更广的教育资源吸收系统,把一些高质量的图书馆和更专业的数据库资料吸收过来,在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前瞻的、更加专业的资料。
(四)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培训,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是信息系统的管理者和具体的操作使用者,其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由此可见,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综合性人才团队的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事关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高校应不断加大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适应社会需求,促进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五)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实效性
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不能完全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代替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完全依赖于网络多媒体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在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和积极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对科学技术多元价值取向的研究。要做到既要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对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方面的作用,又要谨慎地对待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负面影响。高校只有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合理、充分的利用,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对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
(六)提高教务管理系统的质量
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必须参与到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当中去,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尽可能多的建议和信息,并且要有专人将所有的信息系统化,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提供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有专门人员对系统进行监控和调试,随时根据具体需求对系统加以改进和完善,提高系统的实用性、便捷性和安全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搜集用户的使用感受和建议,对系统进行升级改进,从而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扩展应用功能。
(七)加强高校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
为保证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必须要建立一支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队伍,以及技术过硬、符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维护队伍,以便能够合理的使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并能及时处理网络、计算机设备等方面的故障。对于高校的教师,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实践,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同时,信息技术人员要定期参加技术培训,不断深造学习,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八)转变教学管理职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
教学管理信息化不仅是硬件的更新和使用,而且涉及教学的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变革问题。通过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以院系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体制;下放管理权限,扩大院系部教学和管理的自主权:出台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反馈功能,提高对日常教学活动的信息监控和反应能力、实现信息管理的分流。通过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教学管理职能的转变,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从原来的全方位、全程式的计划管理转变到宏观调控和增强服务上来,从而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应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规章制度,在制定这些制度的时候,注重制度的系统性,保证教学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的实现。在执行过程中,用制度来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同时,也要根据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7
会计信息主要是指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并加以解释,是会计和学校管理所需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核心是财务信息,载体是会计资料。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的服务管理职能结合计算机、网络以及通讯等信息技术,从而获得会计信息并加以处理和运用。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会计信息处理电算化。将会计信息结合信息技术,收集、录入会计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提高会计合算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处理后的会计信息经信息技术进行输出和运用;第二,会计信息网络化存储。会计信息的存储和管理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利用专业的财务管理以及数据库软件进行统一管理,网络化存储是会计信息电算化的基础;第三,会计信息个性化运用。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使用者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根据个人的需求进行会计信息的查询和运用,并能够直接生成财务报表。
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忽略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专业课之间的课时比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首先,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过多且过滥,难以明确会计信息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导致学生所学知识的知识面广,但所学不精。其次,院校开设的课程中,没有主次分明,很多课程的内容出现重复的问题,会计信息化的课程过少。有限的专业课程中,学生只能学习到基础知识以及简单的操作,难以系统性的掌握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最终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薄弱,实践操作能力难以满足会计需求,不能够体现出专业特色。
(二)缺少系统、实用的实践训练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缺少系统化、实用性的实践训练,不仅没有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也缺乏科学的实训教材。因为会计信息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很多企事业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保障商业机密,因此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习,不接受外来人员接触和掌握本单位的会计资料和财务情况。这一现象增加了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难度,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进行实践教学,通常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既能够解决学生的实践问题,又能够聘请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教学,满足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间的融合。但会计信息化专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国家改变政策后,模拟实训教材难以及时的更新,从而出现会计模拟实训的教材陈旧、漏洞较多,与实际工作脱节,难以达到实训的目的。
(三)缺少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不利于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会计信息化教师大部分都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大部分的教师没有专业技能证书。另外,受到我国传统教学的影响,大部分的学校重视教师的教学经验,忽略了专业技能,教师的考核和绩效大多以课时为标准。这一现象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忽略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教学,难以培养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缺乏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
考核与评价是会计信息化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检查和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能力。各个高职院校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但是对实践教学却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目前,大部分的院校会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进行评价,但通常只重视结果,且考核不具备时效性,难以及时的反馈实践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构建高职院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方案
(一)以增强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时要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实践课程要在所有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占比在40%以上。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实践训练教学。建立完善的模拟实验基地、与企业合作,促进学生的实践训练能力。
(二)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型”的教师培养,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到企事业单位中进行专业技能的锻炼;其次,要聘请专业型的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将理论结合实际,强化学生的综合模拟操作和财务会计的技能操作。
(三)利用ERP系统,构建完善的实训模式
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时复杂的,不仅包括融投资管理,同时还包含经营管理活动。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经济管理的知识,还要掌握其他的管理知识,满足工作的需求。目前,ERP系统被广大企业应用到管理中,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ERP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掌握其他知识。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中要综合实际需求,按照业务流程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出跨专业、多层次的综合实用性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
四、结束语
篇8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成为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教育成为教育的新手段和新形式,也为学习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教育事业的改革也日益深化。信息技术为教育工作带来了全面的变革,使得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方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信息化也成为国家的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教育思想和观念产生了转变,深化了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提高,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手段。
1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促进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的发展。“社会信息化”广泛体现于各个行业,同时也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政府也通过各种形式,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充分体现着信息技术的特点,要求教育中必须充分体现数字化,要求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教育过程在体现智能化,教育形式实现多媒体化,充分体现开放、交互、协作和共享的特点特征。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水平的提高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促进教育的改革,实现教育的目标。国家也多次相关规划、政策、法规来布局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同时国家教育部每年都印发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以指导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
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育
高校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必备的几种基本技能,其中就包括英语技能和信息检索能力,随着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化,英语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日益重要。同时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中规定,学校必须为英语教育配备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其中提出了生均座位数7个的最低标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高校英语教育水平,是高校英语教育的基本要求。
2.1 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各部门对于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对于网络建设、计算机机房建设的热度非常高,但对于英语教育的信息投入则不足,对于英语教育信息建设的意义重要性严重认识不够,而且英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性不够,没有长期的持续的更新和建设。
2.2 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不均衡
在高校英语教育信息的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重硬件轻软件的趋势,没有能够为英语教育提供支持。据统计,我国高校中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比例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90%,而英语学习软件的开发和人员培训的投入一共仅占10%,这个比例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30%的平均水平。
2.3 高校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的不高
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中,女老师的比例占到80%以上。基于女性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女性普遍对信息技术具有恐惧心理,在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方面普通不足,这也导致高校英语教学信息化水平不够。英语老师的课件制作普遍比较粗糙,内容普遍比较简单,形式相对不够丰富,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的吸引力显得不足。
2.4 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质量不高
高等学校基于其学术性和创新性,本是新技术新方法诞生地和使用地,信息技术在高校各学科的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中已经得到最大化的使用,促进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相对民间以新东方为代表的英语培训机构,高校英语教育的信息化质量不高,充分体现在英语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不足、教学的信息化管理不到位、教学的信息化手段不丰富、教学沟通的信息渠道不畅等多个方面,亟待改善和提高。
3 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软硬件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首先是必须构建英语教学信息化的软硬件环境,这是英语教学应对信息化浪潮,加强信息化教学的前提条件。首先,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设施建设的基础是网络设施,信息化是在网络上来进行信息的传输和转换,也通过网络来构建信息资源(英语教学素材),现代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网络一般是采用ATM进行分组的交换网到以ATM+TCP/IP网络协议;其次,英语教学基于其包含语音教学的内容的特性,很早以来就有语音室建设,这也是最原始的信息化硬件建设。现代语音室建设包括网络服务器、学生学习终端、教师主控设备、以太网交换机和视频交换机等设施;再次,硬件的建设是为了支撑软件的运行,因此也必须加强数字语音软件的采购、英语学习的资源软件、英语教学的素材软件、其他资源如电子课本多媒体体光盘和数字课件等;然后,?@些数量巨大的音频视频资源需要高密存贮设备来进行保存,所以必须配备调整的基于网格的网络服务器和具备三级缓存的高存贮的硬盘设施。
3.2 加强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
高校英语教学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为英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但更需要英语教师充分利用软硬件设施,充分挖掘其中的资源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必须能够熟练使用设备,能够把资源的使用率发挥到最佳;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在课前对课程进行设计,要能对英语教学软件的功能开发充分熟悉。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能够利用英语教学信息设施开展英语教学工作,同时也能够利用这些设施来提高自身,为更好的英语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英语教师要能够在英语教学中通过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通过多元化的视频和音频以一种科学性、启发性和逻辑性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理解知识要点、把握英语学习技能、掌握英语学习规律、发展英语思维习惯、拓展延伸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还体现在英语教师的认识、获取、选择、加工信息的能力,体现在英语教师在信息社会行为的信息道德素养,体现在了解、搜集、评估、分析、传播信息的能力,体现在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来开展信息调查、信息鉴别和推理的能力,这些能力将促进教师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升华。
篇9
现如今,旅游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并且得到快速的发展,这对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综合素质的要求。高等学校的旅游专业能够为旅游行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的人才,但是就目前很多高校的教育现状来看,其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模式和目标已经明显的滞后了,这就需要高校的旅游专业老师对其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在高校的旅游专业合理地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充分发挥旅游学的实用性、经济性、综合性和多重性的特征,建立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当下,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旅游专业单一的传授基础技能和知识的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所以,高等学校旅游专业的老师必须采取网络信息化的教育方式,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全方位地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积累信息化的教学资源
(一)选择适宜的旅游专业教材
我国高校的旅游教学历史较短,旅游教材也存在很多弊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学科体系。在高校旅游专业的很多教材中,出现课程内容重复的情况极为严重,且各科的教材之间关联性不强,对于基础课程内容、技能课程内容以及专业课程内容的区分不是很明确。现在,高校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时间都被用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严重忽略了技能以及实践的重要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注重理论的现象根本不符合旅游专业培养的目标。例如《旅游学概论》,就应该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虽然其中内容也涉及道路旅游学的知识,但也应该有专业、独立的领域。因此,必须加快建立教材学科体系的力度,加强对旅游专业的基础研究,使我国高校的旅游专业教材能够展示出一个新面貌。
(二)建立信息化的旅游教学平台
现如今,我国高等学校的旅游专业教学已经无法跟上社会的步伐了,很多老师进行授课的时候大多照本宣科,完全不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这就导致了高校旅游专业学科之间没有密切的关联、对学生的创新培养和素质培养不够重视等现象发生。高校可以建立信息化的旅游教学平台,开展网络选修课程等。在进行开发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过程当中,老师必须负责提供与专业相关的科研进展情况以及教学资源配置的情况,另外,负责开发网络平台的技术人员可以与教育工作人员互相协作,一起研发信息化的教学平台、教学交流的平台、资源库的管理平台以及网络课程的汇总平台等。
三、运用信息化旅游教学的手段及方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高校的旅游专业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图画、文字、声音、影像的表现功能合理的应用到教学中,把旅游的景点和事物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以及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讲到峡谷旅游长江三峡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软件将三峡两岸的名胜古迹以及自然风光展示给学生看,无论是图画还是视频,都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以及培养学习的兴趣。使抽象的旅游事物和色彩画面清楚的在课堂中表现出来,活跃了课程气氛,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这就有效地提升了旅游教学的质量及效率。
(二)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旅游专业是一个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必须十分地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在很多高校里面,由于受到诸多客观原因的限制,使高校职业化的旅游特征得不到完善,这就使学生错失了很多实践的机会。所以,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争取和更多的旅游公司、单位达成合作的协议,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实践的机会,充分培养其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可以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给旅游企业、旅游单位投递实习简历,争取把课堂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旅游工作当中。例如:中国旅行社、康辉旅行社等众多旅游单位每年都会招聘大量的旅游专业人员,这就是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的一个实践的好机会,学生透过网络投递简历获得实践机会之后,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幅度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是严格考验其综合素质的机会。这种实际工作的方式,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操作,也为将来的就业打下结实基础。
(三)借助网络资源教学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旅游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如今,旅游产业不断向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的趋势发展,这就突显了网络资源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例如: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建立一些交流学习网站,使旅游的各个学科都能够拥有一个交流的场所。另外,师生之间也可以在交流网站上面互相探讨问题,进行学术讨论以及提供咨询服务等。所以,高校必须对老师的网络技术进行培训,便于其更好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旅游专业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会计专业 会计信息化 实践性教学 改革
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成整个会计教育目标服务。会计实践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模拟实务,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目前实践性教学仍是我国会计学科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2009年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迎来了会计信息化的第二次浪潮。在新的形势下,高等院校在知识结构、能力培养中要重视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与技能,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从事会计审计和有关监管工作的能力,着力培养熟悉会计审计准则制度、内部控制规范制度和会计信息化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适应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改变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成为当前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改革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 一 )国外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Gordon,Floyd和Jeanne1995年对于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表明:50.6 %的教师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加以改变或修正;56.8 %的教师认为现在的实践教学方法无法激励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43 %的教师认为个案教学应扩大适用范围。从研究数据中不难看出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开展个案教学的重要性。Tatikonda1993年指出在会计教学方面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取代课堂教授及鼓励个案教学,实况模拟。Williams 1993年提出个案讨论、项目讨论、模拟实务教学等有助于学习人与人相处的能力,教导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独立做判断与决策。Joe & Phyllis也认为要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思考能力,其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即为个案研讨。David 2000年提出了以团队学习、主动教学、小组讨论等作为实践教学过程的改进。
( 二 )国内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阎达伍教授认为世界各国的会计教育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朱音、蔡利安等认为现阶段会计教学中充斥着“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知识,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实践知识,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验教学”的“三重三轻”的现象,教学中所重视的是介绍会计核算、预测、决策、分析等方法,但却忽略了应如何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胜、赵道明两位学者借鉴美国会计教育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指出应鼓励并督促教师走出校门,实际参与实务界的工作;同时,政府管理部门、会计实务界为长远发展考虑,应协助并支持会计教师步入会计实践。案例教学成为高校会计实践的改革重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案例作为教材,通过小组讨论、推演、模拟等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总的来讲,国内外关于会计实践教学的研究文献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参考,但目前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在微观层面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研究很少。
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意义
(一)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006年2月15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标志着我国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是在我国不同地区,会计发展水平仍然不平衡,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企业的会计水平也存在差距。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有差距的,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相对落后,会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了会计学科的均衡发展。会计工作与信息化水平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等院校通过推进会计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能够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会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为其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专门人才。会计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是实践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推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渐形成集“知识、技能和技巧”为一体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教学要求,实践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所以,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势必会增强高校会计学科的实力和社会影响,增强高校会计学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