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内容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象观测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象观测内容

篇1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气温测量;

Abstract: The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hould be defined as: the use of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s and eyesight, on the near ground atmosphere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as well as to the free atmosphere in some phenomena are observed.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everal elements of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to study the ground meteorological work has direct sense!

Key words: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P41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地面气象观测的内容很多,包括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风向风速、云、能见度、天气现象、降水、蒸发、日照、雪深、地温、冻土、电线结冻等。地面气象观测的许多项目都是通过固定在观测场内的各种仪器进行的,所以气象站的站址和观测场地的选择以及维护,仪器的安装是否正确,都对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有极大的影响。

一、气温的测量

气温是衡量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表示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的大小。我们通常用摄氏温标(t)来表示,也有用华氏温标(F)表示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常用绝对温度(T)表示,其换算关系为:t = 5*( F─32 ) /9t = T ─ 273.15测量气温的仪器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玻璃温度计:感应部分是一个充满液体的玻璃球或柱,与感应部分相连的示度部分是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玻璃毛细管,测温液体通常用水银、酒精或甲苯等。(2)金属温度计:能够自动记录气温连续变化的仪器。感应元件是双金属片,由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两片金属焊接成,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随温度变化而发生位移,位移量与气温接近线性关系。

(3)金属电阻温度表:利用金属丝的电阻正比于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常用的金属丝有铂丝、铜丝、铁丝等三种,阻值在几十到一百欧之间,其中铂丝稳定性最好,可用来作标准温度表。电阻温度表适用于遥测。(4)热敏电阻温度表:感应元件由几种金属氧化物混合烧结成的导体电阻,电阻值通常几十千欧,其电阻温度系数大,灵敏度高于金属电阻温度表,但稳定性稍差,广泛应用于高空遥测。(5)温差电偶温度表:利用温差电现象制成,将A和B两个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金属导体,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称为热电偶。测量时,将热电偶一个接点置于恒温条件(如冰水溶液中)称参考端,另一个接点放在欲测物体上称工作端,两个接点的温度不同,就会产生温差电动势,电动势正比于两接点的温度差。

二、湿度的测量

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含量或干湿程度,在气象观测中常用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三种物理量表示。 (1)水汽压(e):是水汽在大气总压力中的分压力。它表示了空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的大小,以毫巴为单位。空气吸收水汽有一定限量,达到了限量就不再吸收,这个限量叫“饱和点”。(2)相对湿度(rh):湿空气中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E的百分比,即rh =(e/E)* 100%。相对湿度的大小能直接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的相对程度。(3)露点(或霜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形象地说,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三、降水量的测量

在一定时段,从云中降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在无渗透、蒸发、流失情况下积聚的水层深度,称为该地该时段内的降水量,单位为毫米。在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测定降水量的仪器,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 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取降水量毫米数。

虹吸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仪器。其上部盛水漏斗的形状和大小与雨量器相同。当雨水经过漏斗导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浮子将随水位升高而上浮,带动自记笔在自记纸上划出水位上升的曲线。当量筒内的水位达到10毫米时,借助虹吸管,使水迅速排出,笔尖回落到零位重新记录。

翻斗式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和测量累积降水量的有线遥测仪器。分感应器和记录器两部分,其间用电缆连接。感应器用翻斗测量,它是用中间隔板间开的两个完全对称的三角形容器,中隔板可绕水平轴转动,从而使两侧容器轮流接水,当一侧容器装满一定量雨水时(0.1或0.2毫米),由于重心外移而翻转,将水倒出,随着降雨持续,将使翻斗左右翻转,接触开关将翻斗翻转次数变成电信号,送到记录器,在累积计数器和自记钟上读出降水资料。

四、云的观测

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小水滴和(或)冰晶微粒组成的可见聚合体。常规气象观测要测定云状、云量和云高。

(1)云状:主要指云的外形特征的不同形态。由于云的形成原因不同,引起外形特征的差异,分成积状云、层状云和波状云。积状云的形成主要是不稳定大气的对流运动,云中气流垂直速度很大,常有几米/秒甚至20米/秒以上。云体孤立、分散,垂直伸展与其水平扩散范围具有同一个数量级。常见的积云和伴有雷电现象的积雨云就是积状云;层状云由大范围系统性缓慢上升运动形成,多发生在锋面、气旋或低槽的气流辐合区,云层范围宽广,均匀幕状,无明显起伏的连续云层。(2)云量:云量多少,全凭目测云块占据天空的面积来估计。因为是目测,当然并不十分准确,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全世界的气象站至今还是用这种目测方法估计云量。天气预报广播中的晴、少云、多云和阴,就是根据云量的多少划分的。通常将整个天空划分为10等份,碧空无云或被云遮蔽不到0.5份时,云量为“0”;云遮盖天空一半时,云量为“5”。云量多时,应估计露出的青天,再推算出云量。云量少时,则直接估计云所遮蔽天空的份数,如云块占全部天空的1/10时,云量为“1”;云块占天空2/10时,云量为“3”,余类推。(3)云高:指云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通常用目力估计,也可用气球、云幕灯,激光测云仪测定。五、天气现象的观测

篇2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学习要点;要求

Abstract: The surface weather observatio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key learning points of the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observed, the final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good surface weather observations for future work surface weather observations provide a reference.Key words: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learning points; requirements

中图分类号:P4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一、地面气象观测的概述

1.1地面气象观测的内涵。地面观测是指,在各种地面观测平台上,用仪器及目力对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和技术。地面气象观测用目力和借助仪器对云和近地面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观察和测定。观测项目有大气压力、空气温度、湿度、地表温度、地中温度、风、降水、云量、云状、能见度、辐射、日照、蒸发、积雪、电线积冰等天气现象。除气压外,地而气象观测都在观测场内进行。国家基本站每天进行2 时、8 时、14 时、20 时四次观测,昼夜守班。除此还要根据需要增加观测项目和次数。高空气象观测借助仪器对自由大气中各高度的气象状况进行观察和测定。观测项目有空气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主要的探测工具有无线电探空仪和测风气球,以及气象飞机、气象火箭和气象卫星等。

1.2地面气象观测的发展进程。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中开始最早、发展最普遍的一类。在没有气象仪器之前,全凭目力(风、云和各种可见现象) 和感觉(冷、热、干、湿)判定。在气象仪器发展的基础上,17~18世纪欧洲陆续组建了气象观测网(见大气科学发展简史)。至19世纪末,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基本建成了系统的气象台站网。此后,由于各种气象仪器的创制和新技术的应用,常规观测逐渐向自动化遥测过渡。

1.3地面气象的分类。地面气象观测按其不同的内容和用途,可分为天气观测、气候观测、专业观测和专项观测等。(1)天气预测。天气预测主要是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气象情报进行的观测。按其作用不同,它又分为基本天气观测、辅助天气观测和补充天气观测三种。基本天气观测按世界气象组织统一规定的观测时次和项目进行,为日常天气预报绘制地面天气图提供气象资料。观测时间为世界时00、06、12、18时(相当北京时间08、14、20、02时)。观测项目为:气压(包括测站高度订正至海平面的气压值、3小时气压倾向和特性)、气温(包括测时气温和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湿度、现在和过去一小时的天气、云况(云量、云状、云高、云向)、风向、风速、水平能见度、降水量、地面状况和特殊大气现象等。海上船舶天气观测还要测定船的航向、航速、海水温度,波浪的方向、周期和浪高,海冰和海上特殊现象等。观测结果经记录和计算,编成电码,在规定时次的正点后十分钟内发出情报。辅助天气观测是为绘制辅助天气图提供气象情报进行的观测。观测时次为世界时03、09、15、21时(相当北京时间11、17、23、05时);其观测项目和基本天气观测大体相同。补充天气观测是在以上两类观测的时次之间,为更及时地观测天气的变化,或满足某些特殊需要而进行的观测。其具体观测时次及观测项目按需要而定。(2)气候观测。主要是为气候分析研究积累资料而进行的观测。其观测时次和项目由各国自定,中国气象部门规定:时次和基本天气观测一致,项目和天气观测类似,另增加日照时数、各层土壤温度、蒸发量和积雪等。(3)专业观测。指适应各专业需要而进行的观测,如农业气象观测、林业气象观测、水文气象观测、航空气象观测等。它们的观测时间、次数、项目都按各专业服务的要求而定。如农业气象站,通常都加测各层土壤湿度、作物发育期和物候现象;航空气象观测要求着重对能见度、低云高、低层风向风速、以及雾、雷暴等危险天气现象的观测;水文气象站则着重对降水、蒸发等的观测。(4)专项观测。指采用一些专门的设备,分别对云雾物理、辐射、天电、大气臭氧、大气污染等进行的观测。其观测项目(单项或多项)、时间、方法和设备,均按不同需要而定。如辐射观测包括连续记录太阳总辐射和天空辐射,定时测量直接太阳辐射,记录日照时数等。

2.气象要素观测的学习要点在气象要素观测中,“新规范”对部分观测项目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并对仪器维护和记录的订正查算做了具体规定,较大篇幅地增加了新型观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和安装维护内容。因此,在学习“气象要素的观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2.1随着观测仪器的发展更新,充实了大量新型观测仪器,应掌握新仪器的探测原理、安装和维护要求,并正确处理和掌握同类仪器之间的区别,以及探测结果可能出现的差异。2.2能见度观测给出了“夜间灯光能见距离与白天能见距离的关系表”,日常业务中,注意区别不同条件下(黄昏和凌晨、月夜、黑夜)同一目标物所反映的能见距离的差异。2.3视程障碍现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满足服务需求,在天气现象的观测中,增加了雾和沙尘暴的等级定义,以及“扬沙”、“浮尘”现象起止时间的记录[1-3]。当出现能见度

3.对做好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

3.1 提高思想认识。首先从观测员思想抓起,重新认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其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培养认真细致、耐心负责的工作态度,明确工作职责,加深对涂改为造等行为的危害性和恶劣性的认识。

3.2 提高对各项规章制度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组织业务学习和讨论, 加深对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重要性的理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注意调节人际关系,加强团结协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3.3 注意技术现代化。加强文化教育,提高文化层次,多进行技术交流,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对规范规定和技术规定的正确理解;同时提高计算机水平,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相结合,努力适应现代化设备的要求,积极由单纯测报员角色向综合的、多种角色发展。

3.4 加强心理素质。新观测员应努力克服心理紧张的问题, 同时老观测员应该发挥“扶上马送一程”的精神,对新观测员多提醒点,实行“一帮一”的方式,帮助新观测员度过“紧张期”;而对老观测员,当仪器设备或业务运行方法发生变换时,一方面观测站应该学习、观测,比较差别;另一方面,老观测员应调整心理状态,打破惯性思维,克服依赖以适应新情况的变化。

3.5 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观测员应注意班前休息,适时调整自已的生物钟以适应观测工作的要求,在观测前,勤动手勤动脑让思维活跃起来,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庀螅惶炱预报;依据;地面观测

中图分类号 P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8-0035-01

天气预报为人们的生活出行以及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而气象观测数据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气候,可以让人们预知未来的天气状况,做好应急措施。因此,做好气象观测工作意义重大。为了提高地面观测质量,笔者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借鉴建议,希望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1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含义

地面气象观测也可以称为地面观测。在工作过程中气象观测人员凭借自己的目力及气象仪器辅助,记录气象要素与天气现象,并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预测结果,这一过程就是地面气象观测。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尤其是科学水平的提高,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气象仪器的发明是在17―18世纪,从欧洲一些国家中兴起,最初建立了气象观测网,在19世纪时逐渐形成了气象台站网。在这以前,气象观测人员都是依靠目力、感觉和以往的经验观测气象。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气象仪器的使用和普及,为观测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并且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但气象仪器的使用也会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仪器的某个零件损坏等,会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加上观测人员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不当或是其他人为因素影响到观测数据。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气象仪器的影响,要想提高观测质量,需要从气象仪器以及观测人员入手。

2 影响地面观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气象仪器越来越精准,地面观测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偏低

地面气象观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业务性,在观测过程中,观测数据的准确与否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并且在进行观测工作时,需要工作人员实时监督与管理,因此,工作人员对观测工作质量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气象部门中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较少,并且缺少创新精神,对于新的知识与技术的学习能力不强,加上气象知识储备不全,导致工作中业务水平偏低,从而影响到整个地面气象观测工作。

2.2 各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性

近年来,我国的气象工作得到了不断完善与改进,业务不断调整和优化,同时加快了观测业务体制改革,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气象站采取了业务分工的方式,将业务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在新的体制下,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存在沟通不畅、缺少协调性等诸多问题,严重情况会产生矛盾,导致各部门之间不和,影响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在新形势下,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2.3 气象观测仪器的技术水平偏低

目前,在国内一些气象站中,因此资金限制,气象仪器的技术水平并不高,会对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而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一问题逐渐成为气象站面临的难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一些气象站开始引进了先进的气象仪器,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对先进仪器的了解较少,很难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

2.4 工作人员的态度有待改善

地面观测工作具有较强的难度系数,尤其是观测数据的记录、计算和分析,不能存在任何偏差。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往往存在“偷工减料”,应付了事的问题,最终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 提高气象观测质量的措施

3.1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的根本措施,也是地面气象观测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气象站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的团队。首先,要增强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其次,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考核与监督,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最后,制定管理制度,对于员工工作懒散、怠慢、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及时调整和监管。

3.2 普及气象观测知识,做好基础工作

基础知识是观测人员能够顺利进行气象观测的关键条件,只有具备相应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观测中遇到的问题及数据分析,并且地面观测工作相对复杂、数据多,这就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技术。一名优秀的观测人员必须熟悉掌握观测技术和丰富的知识,确保观测数据的精准性和可参考性。所以在各级气象站中必须加强知识的普及力度,特别是业务部门,每一名员工都应该掌握基础气象知识,并鼓励员工学习计算机知识,熟练使用先进技术与观测仪器,减少人分为因素对地面气象观测的影响。

3.3 完善地面气象观测制度

制度是所有工作顺利开展的标尺,尤其针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专业性要求严格,一旦工作中失误,直接影响到观测结果,而观测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往往是因为违反了操作规范和制度。因此,各级气象观测部门应该不断完善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业务制度,并将制度严格落实到工作中。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新气象观测仪器

气象观测工作除了需要专业的人才外,更多的依赖于气象仪器的精准性。各级气象部门应该重视到对气象仪器的更新,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设备,并严格监督工作人员对气象仪器的维护和管理,延长仪器的使用年限。

4 结论

综上所述,气象观测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由于工作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观测质量不高,尤其是地面观测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业务性,难度系数非常大。为了提高观测质量,各级气象部门必须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更新气象仪器、建立完善的业务规范制度并严格监督,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秦青梅.浅谈如何提高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J].农业与技术,2015(4):195.

篇4

关键词:综合气象观测;问题;解决方法

综合气象观测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其作为气象工作的基础和支撑,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气象预报预警、制作气象服务产品、发展气象科学研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与积累重要的历史资料。为了让气象工作能够更好地为防灾减灾及人们的生活便利作出贡献,一定要有效解决综合气象观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保障综合气象工作能够高效进行。

一、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现状

综合气象观测是气象部门工作的核心内容,其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为天气预报预测、气候分析以及气象信息服务等各项气象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近年来,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能力不断得到优化,已经初步建立由天基、地基、空基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综合体系,大力推动该业务的发展,将使气象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目前,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仍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的问题,值得继续探索研究。

二、综合气象观测存在问题

(一)业务一体化改进不够彻底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包含了农业气象观测、地面气象观测、生态观测等,用于预报与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以告知给气象用户未来的天气情况,提醒人们提前做好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减小损失。目前已有80%以上的观测项目实现了自动化监测、网络传输及无纸化服务,但仍有部分工作是人为进行观测操作的。在人工观测的这些项目中,部分观测站仍然是专人专岗,没有形成一人多能的综合气象观测模式,这是工作人员岗位调整满足不了一体化业务运行的体现。一定要得到及时的改进,才能促进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开展。

(二)业务功能集约化能力受限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包含多个方面,包括观测、探空、设备保障等。而我国气象业务的发展使得其实现了多领域自动化的格局。然而,仅仅要求多个部门形成连接式配合是远远不够的,应让所有业务人员加强学习各类业务,了解并掌握其工作方式方法,以达到真正的集约化综合气象发展模式。否则,一定会使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功能受到限制,从而阻碍这项业务的继续开展。

(三)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仍需提高

推动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水平的提高,除了需要更加精密先进的观测设备外,更多的还要依靠在岗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稀缺,很多观测岗位人员趋于老龄化,认知与操作还停留在从前的观测工作中,无法适应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改革与发展。而新招入的人才因岗位编制限制,人员数量远远不够,使得该项业务的人才队伍建设发生了严重“脱轨”的现象,综合气象观测改革与提升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整个气象业务的快速发展。

(四)业务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整体来看,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管理制度仍然不够完善,不管是人员的考核制度还是业务一体化的要求规定,都不足以有效管理与约束业务人员的工作情况。很多业务人员在工作中比较自由散漫,积极性不高,处于“混”着工资等退休的状态,从而导致无法提高综合气象观测工作效率。完善管理制度,制订可行性方案,是目前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中的关键问题,必须得到妥善处理,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动这项业务的发展。

三、综合气象观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进行一体化改进,实现功能集约化

就上述提到的综合业务分工明确、专人专岗的问题,应对其进行一定的岗位调整,实现一人多岗、多责。但是,要不断减少改革中的业务岗位人员调整频次,根据岗位的要求来制订周期轮岗的计划,逐步实现一体化改进。同时,要顺应基层业务改革的需求,建立起专门的业务管理部门及相关的科研培训机构,从而加快完成岗位整合,更好地实现功能集约化。岗位的责任划分同样不能被忽视,一定要明确岗位的责任,可以制订专门的考核目录,不能使其责任界限模糊。

(二)培养与引入专业人才,提高综合能力

工作人员对于任何一个部门都是极其重要的,观测人员的工作能力决定了观测质量。针对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高素质人才缺乏的状况,可以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提高就业补贴、加大对专业教育培训的投入,来培养与引入优秀的人才。在选择人才方面,要注意选择适合综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学习能力较强的年轻员工,进而带动综合气象观测水平的快速提高。

(三)完善业务管理制度,确保工作效率

在综合气象观测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不断修订人员考核方法及考核要求,在发展中改进和完善业务体系与管理制度。要根据业务的一体化、集约化的工作要求,逐步完成综合气象观测改革,坚持“统一中分类,分类中统一”原则,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现如今,气象工作对我国的多个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对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综合气象观测中存在问题应引起重视,并制订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提高我国综合气象观测水平,进而提高整个气象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富莲.地面综合气象观测能力提升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7(9):47.

[2]吴佳丽,刘畅,李若楠.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6(27):241.

篇5

当前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蒸发量的误差在气象观测中,影响蒸发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日照情况、风速、问题、湿度。目前,我国大多数下级气象部门都是采用小型蒸发器来进行蒸发量的测量,这种仪器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果观测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做好蒸发量的监测工作,就会影响观测记录的准确性。温度表液柱的问题在气象观测工作中,温度表是最容易产生故障的设备之一,其中故障的突出表现就是温度表液柱的中断,一般解决温度表液柱问题的办法有手甩、冷却、加热、撞击等方法,其中,撞击法是解决温度表液柱中断最为有效的方法。气象站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高低主要由气象站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决定。目前,我国很多的气象站的气象观测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气象专业培训,专业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胜任当前的工作,加上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气象站的设备也得到了更新,工作人员不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就更加难以适应气象观测工作的新要求,与此同时,许多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应有的责任心,这些主观存在的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气象观测工作的发展。气象观测的工作责任不明确在我国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并没有规定每个工作人员应当负责的工作责任,经常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不仅需要值班,还要处理工作中的日常事务,这就相应地减少工作人员的值班精力,导致测报工作频频出错。

应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问题的对策

完善气象观测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定严格的气象测报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单位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各大气象站必须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的分析,根据实际来调整目前正在实施的制度,并增加一些新的制度,规定工作人员的接班时要仔细检查所有仪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转,能够正常接收信息,查看值班日志,清点相关的报表和文件,防止数据的丢失,在接收报表和文件之后要及时签字确认。同时,规章制度中也要制定处罚措施,提高观测人员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工作人员散漫的工作态度。对于测报工作人员来说,要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作要特别留意,如更换仪器、危险报以及一些不正常记录的处理等。做好地面气象观测月报表的预审工作气象观测的月报表预审工作是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气象观测工作质量的基础。因此,气象站要定期组织观测人员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更新,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要对气象站计算机的原始数据进行定期审查,每天将天气情况与云状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原始数据是否吻合。此外,要将气象要素的数据与原始数据的极端值进行对比,看两者之间数据是否一致,如果发现两者数据不一致,就要在第一时间参考原始数据做好修正工作。提高气象站观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目前,很多气象站的测报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技能有限,且不注意气象观测知识的积累,气象观测工作完全依赖测报仪器,在仪器出现故障时就手忙脚乱,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观测人员在平时一定要努力学习测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同其他的观测人员做好沟通交流工作,防止缺测、迟测、漏测以及漏报问题的出现。此外,气象部门可以定期组织观测技术培训,邀请专业的气象观测人员进行讲解,组织整个气象部门的观测人员参与培训,帮助观测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气象部门可以派单位的观测人员作为代表,到国家级或者是其他省市的地面气象部门去实践,学习其他气象部门的观测手法等,回来之后再将先进的经验传递给各位同事。此外,气象部门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学习积极性高,成果好的观测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工作态度不端正的观测人员给予适当的处罚,不断增强测报工作人员居安思危的意识,激发出其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观测工作人员提高观测能力。

本文作者:李伟工作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兴城气象局

篇6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质量提升;对策

在实际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经常会因人为操作不规范、仪器故障等因素而发生数据异常问题,进而影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因此,观测人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影响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并探索出一些提升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对策,以期促进气象观测业务的有序开展,为人们提供更加有效以及有价值的数据参考资料。

1影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

1.1测报业务工作制度不严格

在地面气象工作中,经常因没有制定健全以及严格的测报工作制度作为支撑,而致使观测人员在测报工作中消极懈怠、不认真,甚至不按规范操作,经常因此而无法获取最准确的地面气象测报数据。同时气象主管部门缺乏管理能力,未能严格落实这些制度,没有安排好工作人员的交接班工作,也没有做好测报仪器设备的检查工作。这些因素均会导致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出现差错,进而对气象测报业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1.2观测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现阶段,苏尼特右旗的一些基层气象台站的测报人员大多数都未接受过专业化系统的培训,业务改革后的测报业务了解得不深入,操作能力较差,假如遇到突发性状况,其随机应变能力差。还有些测报人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得过且过,不愿意深入学习新的测报业务知识及技术,也不能及时总结自身测报业务经验,缺乏积极上进心,这种懒散的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地面测报业务的顺利开展,最终致使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无法提高。

1.3地面测报仪器问题

随着测报业务的改革调整,大量的现代化仪器逐渐替代了繁琐的人工工作,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许多工作均要凭借仪器来完成。所以,仪器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对观测结果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在实际的测报业务中,如果未经常对仪器加以清洁维护,再加上观测人员如果没有依据操作规范流程操作,极易发生故障,这些因素均会对测报数据的有效性与完整性造成影响。

2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质量提升对策

2.1建立健全业务工作制度

结合台站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各类业务规范、文件数据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等相关制度,严格约束气象观测人员的操作行为,使其能够认真对待测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交接班以及值班等相关制度,规定观测人员在值班以及交接班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工作内容,并详细查看所有的仪器设备。另外,要实行奖惩处罚制度,对于表现好的观测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表现相对差且操作失误率频繁的观测人员要给予警告或相应的处罚,这样可以培养观测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有效降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出错率,确保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1]。

2.2加强观测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强对高素质观测人员的培养工作。(1)培训业务规章制度、气象观测知识以及操作技巧,要求每个观测人员能熟练掌握并应用到各项业务中,减少操作失误。(2)定期开设技术经验交流会,地面气象观测人员之间可以积极沟通交流,分析讨论测报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以寻出科学合理的处理对策,进而有效提升全体观测人员的操作技能。(3)经常安排优秀人员听取气象学专家讲座或深入经验丰富的台站进行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学习,学成归来后要将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技巧传授给其他观测人员,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4)培养测报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实际观测工作中不仅要一丝不苟,同时还要有良好工作状态,认真对待每一次观测,以减少错情率,确保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完整[2]。

2.3加强观测仪器的日常维护管理

观测工作人员要加强仪器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值班人员需认真严谨按操作规范进行观测,以防不正当操作损坏仪器设备。同时及时做好气象观测记录。下班前检查各项操作事项是否完成,交接班时同接班人员交代清楚仪器运行状况、气象要素观测数据详细情况及下一步目标任务等,认真查看班内各项记录,以防因大意导致差错,影响气象观测业务正常开展。另外,要做好仪器设备的雷电防护工作,定期检测仪器设备的避雷装置。观测业务计算机严禁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系统,及时对仪器设备查看巡视,定期对计算机系统杀毒,防止木马等病毒对业务软件系统侵袭,使新型自动气象站能够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李艳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观测质量提升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4):295.

篇7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自动站仪器;误区

Abstract: 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s a serious threat to national security and people's life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natural disasters. A loss caused by disasters often reach billions of even ten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the disaster areas to social economy produce fatal blow. Meteorological operations to raise the level of work,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The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as the meteorological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ole of need we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study.

Key words: the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Automatic station instrument; error

中图分类号: P4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地面气象观测的概述

(一)地面气象观测的内涵

地面观测是指,在各种地面观测平台上,用仪器及目力对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进行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和技术。地面气象观测用目力和借助仪器对云和近地面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观察和测定。观测项目有大气压力、空气温度、湿度、地表温度、地中温度、风、降水、云量、云状、能见度、辐射、日照、蒸发、积雪、电线积冰等天气现象。除气压外,地而气象观测都在观测场内进行。国家基本站每天进行2 时、8 时、14 时、20 时四次观测,昼夜守班。除此还要根据需要增加观测项目和次数。高空气象观测借助仪器对自由大气中各高度的气象状况进行观察和测定。观测项目有空气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主要的探测工具有无线电探空仪和测风气球,以及气象飞机、气象火箭和气象卫星等。

(二)地面气象观测的发展进程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中开始最早、发展最普遍的一类。在没有气象仪器之前,全凭目力(风、云和各种可见现象) 和感觉(冷、热、干、湿)判定。在气象仪器发展的基础上,17~18世纪欧洲陆续组建了气象观测网(见大气科学发展简史)。至19世纪末,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基本建成了系统的气象台站网。此后,由于各种气象仪器的创制和新技术的应用,常规观测逐渐向自动化遥测过渡。

(三)地面气象的分类

地面气象观测按其不同的内容和用途,可分为天气观测、气候观测、专业观测和专项观测等。

1、天气预测

天气预测主要是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气象情报进行的观测。按其作用不同,它又分为基本天气观测、辅助天气观测和补充天气观测三种。基本天气观测按世界气象组织统一规定的观测时次和项目进行,为日常天气预报绘制地面天气图提供气象资料。观测时间为世界时00、06、12、18时(相当北京时间08、14、20、02时)。观测项目为:气压(包括测站高度订正至海平面的气压值、3小时气压倾向和特性)、气温(包括测时气温和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湿度、现在和过去一小时的天气、云况(云量、云状、云高、云向)、风向、风速、水平能见度、降水量、地面状况和特殊大气现象等。海上船舶天气观测还要测定船的航向、航速、海水温度,波浪的方向、周期和浪高,海冰和海上特殊现象等。观测结果经记录和计算,编成电码,在规定时次的正点后十分钟内发出情报。辅助天气观测是为绘制辅助天气图提供气象情报进行的观测。观测时次为世界时03、09、15、21时(相当北京时间11、17、23、05时);其观测项目和基本天气观测大体相同。补充天气观测是在以上两类观测的时次之间,为更及时地观测天气的变化,或满足某些特殊需要而进行的观测。其具体观测时次及观测项目按需要而定。

2、气候观测

主要是为气候分析研究积累资料而进行的观测。其观测时次和项目由各国自定,中国气象部门规定:时次和基本天气观测一致,项目和天气观测类似,另增加日照时数、各层土壤温度、蒸发量和积雪等。

3、专业观测

指适应各专业需要而进行的观测,如农业气象观测、林业气象观测、水文气象观测、航空气象观测等。它们的观测时间、次数、项目都按各专业服务的要求而定。如农业气象站,通常都加测各层土壤湿度、作物发育期和物候现象;航空气象观测要求着重对能见度、低云高、低层风向风速、以及雾、雷暴等危险天气现象的观测;水文气象站则着重对降水、蒸发等的观测。

4、专项观测

指采用一些专门的设备,分别对云雾物理、辐射、天电、大气臭氧、大气污染等进行的观测。其观测项目(单项或多项)、时间、方法和设备,均按不同需要而定。如辐射观测包括连续记录太阳总辐射和天空辐射,定时测量直接太阳辐射,记录日照时数等。

二、地面气象观测的场地及仪器安置

(一)气象观测场

气象观测场安置室外仪器设备和进行观测的场所。要求设在对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点,如:四周空旷,场地平坦,远避坡谷、水泽和林木等地形地物的影响。场地的标准面积为25×25m,场内保持不超过20cm高的均匀草层,围栏涂以白漆,防止辐射影响。

(二)仪器安置

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仪器安置在百叶箱内。百叶箱的种类很多,常用的百叶箱为木质结构,四壁呈百叶窗式,一面为门,箱顶和箱底由高低不同的几块木板做成,箱内外涂以白漆,以使箱内仪器免受太阳光直接照射和降水、强风的影响,且使箱内外空气自由流通。箱下支架固定在气象观测场上,箱门朝北,箱底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箱内干、湿球温度表球部距地面的高度为 1.5m,最高、最低温度表则略高于 1.5m。测定气压的气压表安装在通气而无空气流动、光线充足又不受太阳直射、气温变化小的室内。测定风向风速的仪器,其感应部分装在观测场内距地面10m高的测风杆上。观测时读取两分钟内的平均风向和风速值,可在杆旁直接观测,也可由电缆通到观测室内记录和读数。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安装在观测场内的雨量器(计),雨量器(计)口离地高度一般为70cm。各种自记仪器分别安装在室内(气压计)、百叶箱内(温度计、湿度计)、观测场内(雨量计、日照计),定时上自记钟发条和更换记录纸便能自动记录。由目测发展到仪器测量,再由仪器测量发展到观测过程、资料传递、计算和储存的自动化,是观测技术发展的方向。

三、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更换

地面观测仪器在两种情况下需要更换,一是性能不符合要求;二是仪器运行到使用有效期。更换仪器时应保证观测数据序列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如今,利用自动站仪器进行观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动站仪器不同于人工常规观测仪器,它主要由传感器和采集器通过通讯电缆和主控电脑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自动站仪器的更换有其特殊性。一般情况下要求不能带电接插各种接线端口,不要带电撤换或安装传感器。在更换各类传感器时(雨量传感器除外)应先关闭采集器,然后再和传感器的电缆连接。对温湿传感器进行常规的年度检测时,建议先将一支合格的新传感器置于百叶箱中,一旦检测现用传感器超标后,可立刻更换这支预先放置的温湿传感器。对地温类传感器(地面、浅层和深层地温传感器),建议先将其感应部分置于其工作环境中,以便使其感应部分尽快达到环境温度,然后再迅速布置电缆,电缆布置好后再连接到地温变送器,更换温湿传感器因不需要重新布置电缆,只需预先将其放入百叶箱中一段时间后,再连接电缆。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测温类传感器一开始的工作记录就尽可能成为可用数据,避免人为的不正常记录,因每一个传感器所记录的数据不仅有定时数据、分钟数据,还有日极值等数据均来自该传感器的记录,如果记录异常,很多数据都要进行人工干预,影响记录的准确性。雨量传感器由于其特有的电路工作原理,在更换时可以不用关闭采集器,但应注意先把信号线拔下再更换,避免出现人为的降水记录。自动站在更换仪器时应避开正点,最好在正点的前半小时内完成检测或更换。

四、地面气象观测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地面气象观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一些误区,深入学习《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完善的进行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我们要积极强化自身,杜绝因个人主观因素形成的误区。

(一)雾的形成或消散与轻雾的关系

观测员习惯于在雾的形成前、消失后记有轻雾,使记录看来连续、完整。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雾形成或消散都要经过轻雾阶段。辐射雾是本地辐射冷却促使近地层水汽凝结,逐渐加浓形成雾,必须经过轻雾阶段;而来去比较突然的平流雾,或St等因高度降低至地面形成雾,或雾因增温抬升成St、Fs等情况下雾的形成、消散可不经过轻雾阶段。

(二)垂直能见度差时日照记录的处理

垂直能见度差而又无云时,日照感光迹线时断时续或全天无迹线,记录应视为正常按实际迹线统计并在自记纸背面注明原因,而不应以感光药剂失效、日照计感光孔堵塞等原因将未感光时段或全天日照按缺测处理。

(三)垂直能见度差时云的记载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常出现万里无云但天空浑浊,水平能见度未达雾、浮尘、沙尘暴等视程障碍现象标准,此时如果未注意天空的连续演变,不仔细观测比较,往往会认为天空被云覆盖,造成记录严重失真。

(四)夏季阵性降水与露的同时记载

篇8

关键词: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全球天气变化十分突出,各个地方频繁发生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观测和预测是气象站的重要工作,气象观测站准确的接收天气预报,为社会服务。天气预报的信息来源于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站的防雷技术可以为天气预报的准确接收起到保证。

1 气象观测站防雷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气象观测站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它需要建立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近几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城市气象观测站的地址在不断的向外移动。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对周围环境、地势的要求很严格,气象观测站需要建在地势较高而且空旷的地方,当前的气象观测站大多采用的是自动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天气观测工作是露天作业,因此需要对气象观测站进行防护。尤其是在雷雨天,气象观测站的防雷工作尤为重要。

雷电属于气象灾害,雷电可以分为2部分:直接雷击和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直接雷击是由于云地之间的闪电形成,这种雷击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坏以及人员的伤亡等。在生活中接收到的雷击灾害信息有:建筑物遭受雷击出现裂缝、桥梁被雷击而坍塌、某人被雷击昏厥或死亡等,这些都是由直接雷击引起的。雷击电磁脉冲的产生是由于在雷雨天,云地之间放电以及云层间的放电所致[1]。这种雷击又被称为感应雷击,感应雷击产生的电流强度很大,可以将地面上一定范围内的导体、半导体的电压升高,产生千伏以上的高强度感应电压,在金属导体进行事故现场的条件下,会引发严重的雷击事故。

为了防止以上雷击事故的发生,在气象观测站进行防雷技术工作尤为重要。防雷工作主要是对雷击进行拦截,将雷击转移到观测站以外的区域,并建立雷击接受设备和防雷击设施。

2 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工作

气象观测站的防雷技术工作从结构上可以分成3部分:

2.1 防护直接雷击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直接雷击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关注,观测避雷针引下线、数据线以及所有的金属设备。在发生雷击时,如果雷击将传感器避雷针的引下线击穿,就会导致避雷针杆体因自身的导电性将信号线击穿[2]。如果是长时间的雷雨天,就会将信号线的击穿概率增加,为气象观测站的安全埋下隐患。

2.2 共用接地

除了气象观测站观测现场的金属设备共用接地以外,其他地方的金属设备也要和建筑物进行可靠性共用接地,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安全。

2.3 防护感应雷击

该部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的应用过程,雷电信号以及防雷信号的接收是工作的重点内容,同时还要保证可以对感应雷击进行很好的防护,获取准确的雷电活动信息。

在一些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例如易燃易爆现场),要设立完善的安全保证措施和紧急事故处理系统,工作人员按照要求、操作规范进行各项工作,减少违规违章事故的发生。对安全防护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加大金属设备所在区域的检查力度,及时的处理地面连接线松动问题。在进行防雷技术工作时,要加大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力度和规范操作,尤其是在雷雨天气来临之前以及雷雨天时期,要加大对电子信息系统的检查力度,及时、有效的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气象观测站的防雷技术工作要进行准确的定位,认识到防雷技术工作的重要性,其他部门的防雷技术工作定位也要充分重视起来,在当前的气象观测站中防雷技术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并且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防雷预测信息失真,所以气象观测站的防雷技术工作要先将定位工作确定,保证预测到的信息具有准确性和及时性[3]。

3 气象观测站防雷的主要措施

对于雷击中的直接雷击,可以采用设置避雷针的方法,将直接雷击产生的影响进行规避。我国《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对建筑物的防雷工作有要求,常规建筑物要安装防雷设备,例如避雷针、避雷带等。而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风杆有10m之高,风传感器在风杆上安置,所以要在风传感器上安装避雷针。避雷针的下段要安装防雷引下线,并在风杆固定住的方向,将引下线引出地面,接到避雷网上进行固定。

避雷针只能对直接雷击产生作用,对感应雷击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感应雷击一般是通过电压对用电设备进行攻击,避雷针没有办法将感应雷击产生的影响消除。对感应雷击进行的防护一般是对机房、电源线路、信号系统、接地等进行雷击防护。机房是气象观测站的控制中心,所以其防雷工作非常重要,机房设置时,可以将地板设置成防静电地板,将静电产生的危害降低。另外,减少各种设备、系统之间的电位差,可以进行等电位连接,将机房内的设备、机柜、机架等相近的电位进行连接,将电流引到地下。电源线路是气象观测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源线路将各种信息传输到机房,然后通过机房传输到气象中心,所以电源线路的防雷工作非常重要。要在电源线路上安装电源电泳保护器,将雷击时产生的电压压力减轻,电源线路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安装电源电涌保护器只是一部分,电源电涌保护器对电源线路的保护有三级,安装在总配线开关处、安装在各个分配电开关处、安装在用电设备前的开关处或插座上,通过三级保护,当发生雷击时,可以及时、有效地保护用电安全。

感应雷电通过各种信号将电压引入到设备中,进而破坏设备的芯片或者接口,造成设备的损坏,所以要在信息线路上安装避雷设备,防止设备因雷击产生损坏[4]。接地线的防雷工作有独立式和联合式2种方法,当前主要采用的是联合式接地,接地防雷技术要和其他防雷技术相结合,将气象观测站的雷击事故发生率,降低到最小。

4 结语

以上是分析的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在气象观察站采取防雷措施对气象观测站进行保护,保证各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气象观测站的防雷工作要不断的加强和规范,保证防雷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俊,覃永烈.刍议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05):54-55.

[2] 邹玮玉,胡燕辉.自动气象观测站防雷技术探讨[J].安防科技,2010(09):87-88.

篇9

关键词: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S16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32067

引言

随着以新型自动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气象综合观测体系的快速推进,综合气象观测在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发展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就要要实现县级气象机构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气象观测和综合气象保障等各项业务综合化。对于县级气象台站而言,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县级气象业务以观测为主向综合气象业务的转变。这种转变减轻了观测员的负担,但是对观测员的综合素质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对于进一步加强县级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作了一些思考。

1 县级台站基本业务现状分析

县级台站受编制等影响,人员较少,兼职多,职责任务繁重,与不断增长的气象业务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业务人员在学习业务知识或应用研究方面缺乏时间保障;服务任务繁重时,出现连续多天值班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级整体业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县级台站综合业务流程和服务意识有待强化,由于县局人员少,习惯于以观测业务为基础,服务意识也相对淡薄。县级台站人员大多还停留在不出错情即可,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还须转变。

2 提高县级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措施

2.1 引进人才,加强现有业务人员培训

随着仪器和网络的不断发展,在县级台站占基数比较大的老业务人员感到比较吃力,高素质的年轻人,特别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较大。新进的高学历年轻人对网络、仪器保障等接收比较快,同时科研能力相对较强,可以为县级台站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解决了人员少的问题。对现有业务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市局或者省局要定期对业务人员分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天气预报的学习,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综合分析预报能力,熟悉现代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和系统操作使用以及对预报指导产品的订正应用,能够准确及时制作各类服务产品,应用各种服务产品。使每个业务人员成为多面手,都能胜任综合气象业务岗位。

2.2建立健全业务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

县级台站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适应综合业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在制订之初要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制度形成后要严格落实。业务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密切结合气象业务的特点,提高基层人员业务能力,从而全面促进气象业务的发展。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对各项制度进行适时调整、完善。为使业务质量不断提高,要建立一体化业务流程,建立和完善集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警预报、气象观测和综合气象保障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气象业务流程,实现岗位多责化、业务一体化。业务流程要区分日常工作和临时性工作,日常工作要单独列出,临时性工作要紧随业务工作的变化而制定和修改,提早计划流程,使每个业务人员每天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做完一项登记一项,未做完要对接班人员交代好,做到日清月结,责任到人。

2.3 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

健全以观测、预报、服务、保障等综合业务质量为主的业务考核、创优等评价激励机制,激励县级综合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基层台站业务比较繁杂,很多临时性难以责任到人,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提高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要体现多劳多得,有奖有罚,不能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孬一样,激励大家去争先创优。

2.4 加强气象服务工作

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面向社会公众和决策部门等领域开展的多项气象信息服务过程,气象服务的基础本质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县级气象部门处于气象工作的最基层,直接与工农业接触,是气象服务的最前沿阵地。做好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首先要实现县级气象机构的公共气象服务、气象观测预警业务及气象技术保障等综合业务的一体化布局、分工,统筹协调发展。气象部门应及时通过微信、手机短信、大喇叭等多种方式,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公众提供气象服务,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2.4.1 做好决策气象服务

根据工农业生产、气象防灾减灾、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的需求,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呈阅件、重要天气预报、气象服务快报、特色气象服务专报等。特别是灾害性、关键性天气来临前,及时通过呈阅件、重要天气报等向领导做好决策服务。

2.4.2 做好公众气象服务产品

每天向公众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短期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重要实况监测信息等内容以及春运、节假日、高考等重要时段的气象服务信息。特别要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开展实时气象灾害监测,开展强对流天气和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及短时临近预报的订正业务,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警。

2.5 做好综合业务保障工作

综合业务保障工作主要是仪器维护和MDOS一体化。综合气象业务中做好仪器维护至关重要。仪器运行良好可以提高设备正常运行率和数据可用率,避免出现仪器故障,进而提高业务质量,同时为气象服务提供具有代表性、正确性的原始气象资料。在实际工作中除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巡视仪器外,要进行仪器的日常维护,特别是易出现故障和异常数据的仪器。同时要加强质量监控,通过业务软件发现有故障或异常时要及时排除。

MDOS一体化后对原先报表审核人员减少了工作量,月初不用再月报表,但对一般业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注、纪要信息需要在规定时限内上传到一体化系统,同时省局反馈下来的异常数据要及时作出处理,并反馈给省局。这就要求每个业务人员每天至少3次到气象资料业务系统查看国家站数据质控信息处理和区域站数据质控信息处理,若有疑误信息及时判断反馈。

3 结语

篇10

关键词:地面观测;识别与记录;基础;要求

Abstract: The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analysis, of which the artificial observation and other surveying project is a unifie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in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project also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accurate visual for the weather and climate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vide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ground observation; recognition and recording; basic requirements;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地面气象测报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气象观测是气象的基础, 它对一定范围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 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 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及其发报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每个气象台站的根本任务之一, 要想做好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必须严肃、认真、负责。首先, 从主观上要树立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 严守工作岗位, 密切监视天气演变。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和岗位责任制, 严肃对待每项观测、每个数据、每份电报、每份报表。本文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观测员观测质量的要求,如何控制和降低测报错情率。

1.地面观测的基础。

作为一名合格的测报人员, 应掌握地面气观测、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电码、气象学、天气学等基础知识。

1.1地面气象观测

讲述了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内容包括云、能、天、温、压、湿、风、日照等天气要素的观测原理, 各种观测仪器的使用和维修方法及概况等。

1.2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现测工作的业务规范和技术规定, 对观测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以保证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气象记录。它是一部操作性很强的技术规程, 对观测工作的任务、项目、程序、时制和日界、钟表对时、观测工作的基本要求都作了详尽的阐述, 并且对云、能、天、温、压、湿、风、日照、雪深、雪压、蒸发、地温、冻土、电线积冰等气象要素的观测以及记录报表的编制都作了规范性的叙述, 是我们进行观测工作的操作指南。

1.3气象电码

指的是基本天气报、补充天气报和航危报及旬月报的编码规则和具体说明,在观测的基础上, 认真填写电码, 及时准确的发报是提供真实可靠气象信息的保证。气象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完整翔实的地球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这些现象演变规律的科学论述。

1.4天气学

天气学的知识可以研究大气中天气变化的规律, 并运用这些规律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测。有什么样的天气预示征兆就有相应的云、能、天的变化, 以及气象要素的演变。我们根据实际的天气背景, 就更能准确地对观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观测, 提高气象记录的三性, 而且还可以为天气预报提供事实依据。

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平均分布情况, 即天气和各气象要素长期的变化规律就是气候学 研究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 周期性地重复劳 动是测报工作的一大特点。每天、每周、每月、每季甚至每年周而复始,在什么季节一般有什么样的气候, 出现什么天气是有周期性规律的。在各种时候具体的气象观测中, 云、能、天及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肯定是呈现出相应规律性的变化, 这对于我们充分把握实际观测中出现的问题, 就有一个明确的尺度。为达到获得气象记录的三性要求必然是相得益彰。

2.地面观测的识别与记录

2.1地面观测的识别

无论哪种天气现象均以某种特定的天气条件为前提,只有具备对应的天气条件,大气中才会出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在气象观测项目相关的操作规范中对观测项目均有相应的规定,其所对应的作用也是特定的,因此每个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天气现象的识别与记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其一,要准确、熟练的理解各种气现象的意义,即某种天气现象是基于何种条件生成的,其表现形式、特征等均要熟练掌握。比如霰,其产生于扰动强烈的云中,云层中的过冷却水滴与雪花或者冰晶共同合并而成,其形状为圆锥形或者球形,颜色为白色,是颗粒状固态物。直径大概在2mm~5mm,当气温环境为0℃左右时会降落,通常在下雪前或者伴随着阵雪、阵雨同时降落,在落地时会反跳,且有松脆易碎的特点。再比如霾,它属于空气普遍混浊时的一种现象,出现霾代表有大量的非常细微的干尘粒在空中均匀的浮游,使得空气的水平能见度低于10.0km。出现霾时,远处的光亮物体会稍带黄红色,而稍暗的物体则稍呈蓝色,通常出现霾里,空气的相对温度不会超过80%。

2.2地面观测的记录

在记录观测结果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关于夜间雨后露的记录,通常降雨会在植物的叶面上形成很多水珠,而不大可能只在单独的叶尖上形成水珠。如果前夜出现了微量降水后,一些观测站没有设置夜间班,则早晨在观测时发现植物的叶尖上有露珠生成,此种情况可以记录为露。如果观测站设有夜班,假如上半夜有少量的降雨现象,则要等到雨停转晴后,把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植物的水滴清理干净,如果在后半夜或者早上重新在植物叶片上观察到水珠,则可以记为露。此外还有结冰的记录问题,不能只以湿球纱布结冰当作标准,记录结冰时要以露天水面出现结冰现象为准。

3.对做好地面测的要求。

3.1 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从观测员思想抓起,重新认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其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培养认真细致、耐心负责的工作态度,明确工作职责,加深对涂改为造等行为的危害性和恶劣性的认识。

3.2 提高对各项规章制度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组织业务学习和讨论, 加深对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重要性的理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注意调节人际关系,加强团结协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3.3 注意技术现代化。

加强文化教育,提高文化层次,多进行技术交流,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对规范规定和技术规定的正确理解;同时提高计算机水平,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相结合,努力适应现代化设备的要求,积极由单纯测报员角色向综合的、多种角色发展。

3.4 加强心理素质。

新观测员应努力克服心理紧张的问题, 同时老观测员应该发挥“扶上马送一程”的精神,对新观测员多提醒点,实行“一帮一”的方式,帮助新观测员度过“紧张期”;而对老观测员,当仪器设备或业务运行方法发生变换时,一方面观测站应该学习、观测,比较差别;另一方面,老观测员应调整心理状态,打破惯性思维,克服依赖以适应。

新情况的变化。

3.5 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观测员应注意班前休息,适时调整自已的生物钟以适应观测工作的要求,在观测前,勤动手勤动脑让思维活跃起来,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