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进一步推进*市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诚信守法意识,规范企业市场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建设“信用浙江”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5号)和《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94号令)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信用*”建设,加强企业诚信教育,增强企业的信用意识,营造诚信发展环境,维护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市场经济秩序,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二、总体目标
2006年9月底前,初步建成以企业经济户口为基础、以监管对象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手段、以信用格式为内涵、以信用评价为杠杆、以信用资产培育为目的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政府各部门监督管理企业行为提供依据,为社会各界查询企业信用信息提供服务。
三、基本内容
由市政府授权,以工商企业登记注册信息为基础,以政府相关部门职能为依托,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归集、整合企业信用信息资源,通过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反馈、信用提示、信用培植、信用披露等方式,对企业实施市场准入、存续、退出全过程的信用监管,实现企业信用信息互通共享,建立政府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系统。
四、工作任务
(一)建立*市企业信用信息平台。负责全市范围内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整合、评价、使用和管理,承担全市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企业信用网站的建立、日常维护和管理。具体办公地点设在市工商局。
(二)建立企业信用监管制度。一是制定相关运行制度,主要包括出台关于加强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企业信用信息交换目录、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软件用户手册等;二是建立信用信息成员单位例会制度;三是建立信用管理考核制度,企业信用监管工作列入市政府对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三)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子系统组成。
1、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主要功能是全市企业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和存储,包括政府企业信用信息数据交换软件系统和信息共享中心软件系统。
2、前端采集系统。适用于信用信息征集采用网络自动传入的部门。主要为前置机软件,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经贸、环保、卫生等政府部门采用网络向企业信用信息中心提供企业信用信息,实现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和整合。
3、企业信用评价系统。主要功能是应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信用评价系统软件,自动提取企业信用信息,依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字模型,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等级评定。
4、企业信用信息网站。主要功能是对外、公示、查询企业信用信息,作为政府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和建设的对外窗口。
5、网络及安全系统。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以政府内网为平台,并与其他网络严格物理隔离。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提升我市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企业信用监管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篇2
一、推进“监管清单”改革,实行标准监管
出台《区监管清单改革试点方案》、《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工作规划(2015-2017)》、《区市场主体经营事项监管分工指引》等文件,同时选取环保、安监、食药、劳动保障等监管领域开展“监管清单”试点改革,对监管标准进行全面梳理、细化和完善,着力解决“谁来监管”、“怎么监管”、“标准如何”等现实难点问题,并逐步向全区推广。监管清单包括监管主体、监管范围、监管标准、监管协同、监管数据、监管服务六大模块,各部门按照上述类别编制“标准化”监管清单,着重对信任审批、分级分类、风险评估监测、应急管理、现场检查、监督抽查及后处理、行政执法等重点环节规范进行查漏补缺、完善优化。同时,将该区“监管清单”、“权责清单”与审批监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进一步融合,为实现智能监管奠定基础。
二、打造大数据监管中枢,实现智能监管
设立区大数据管理局,依托大数据管理中心,建设审批监管大数据平台,打破多头采集、分散管理的“信息孤岛”,整合各监管部门信息数据,通过标准化监管流程设置,实现监管信息数据共享,并推进数据模型的综合分析运用。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在环境保护、安全监管、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等领域建设信息化监管系统,实现智能检测、智能评估、智能预警、智能反馈。对涉及生态环境、重大危险源等实行在线即时监督监测,对重点产品形成信息化追溯体系;将审批监管大数据平台与廉政风险智能防控系统实行对接,对行政审批、监管与执法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实时监控、预警、处置,完善行政审批系统和电子监察,健全行政审批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目前,该区环保领域已率先实现在线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移动执法系统、污染源快速识别系统和环境数据中心的信息共享,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监管信息化系统也已基本搭建。下一步将扩大至全区各监管领域,逐步推进条、块各部门纵横向系统的全方位对接。
三、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促进协同监管
一方面实行审管相对分离,成立行政审批局。首批选取直接影响投资效率、企业呼声强烈的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事项,从原有职能局剥离并纳入行政审批局实行集中审批,涵盖建设项目的立项、土地供应、规划报建、施工图和建设、竣工验收全链条,对外实施“一窗式”政务服务新模式,切实提升投资效率。另一方面整合市场监管队伍,成立市场监管局。由市场监管局统一行使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商务执法等监管职能,推进“综合化”监管执法。并建立监管部门与公、检、法机关案情通报和案件移送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健全公众参与监督的举报奖励机制,充分发挥该区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培育、壮大电子通信、食品、钢铁、化工、汽车配件等行业协会。
四、突出关键领域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创新监管
在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监管方式。以设立行政审批局为契机,探索决策、审批、监管相互协调、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创新中介技术机构监管,出台《区环境保护技术服务机构诚信管理办法》、《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诚信考核标准》等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性文件。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监管等领域,建立以分级分类监管、“双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建立信任审批告知承诺内容检查制,探索运用责任保险。在抽样检测、危险因素监测、规范认证等方面大力推行向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购买服务。以中新广州知识城被确定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建立与司法保护配套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机制。
五、建立健全激励惩戒机制,推行信用监管
篇3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与血液,不仅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在优化资源配置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金融主要依靠金融资源的导向作用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绿色金融对环保产业和环保技术的支持,带动了资金与资源向该产业转移,从而使低能耗、高能效的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由于没有金融资源的支持而逐渐萎缩,进一步使环保产业吸引更多的其他生产资料,经济资源在各个产业部门间得到重新配置,绿色金融在助推环保产业中发挥着启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绿色金融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助推环保产业的政策建议。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绿色金融政策日趋完备我国绿色金融政策己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完善绿色信贷的政策文件。2007年,《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将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与严格信贷环保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标志着绿色信贷全面进入我国节能减排领域。2011年9月27日,“三部门”联合启动“绿色信贷”评估研究项目,并计划建立“中国绿色信贷数据中心”,为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管理和评估风险提供权威的信息支持。2013年12月18日,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指导全国各地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督促企业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推动了环保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
绿色金融规模结构初具规模我国绿色金融初具规模,但产品结构发展不平衡。随着全球在环境保护等问题上不断形成共识,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实现与推广。政府相继推出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等金融产品,掀起了一场大范围的绿色金融风暴。三种金融产品中,由于后两者刚刚起步,国内相关市场欠成熟,形成了以绿色信贷为主的产品结构模式。据统计,截至2012年末,全国五大行绿色信贷规模累计达1.36万亿元。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电厂脱硫除尘、河湖整治等环保项目得到了重点支持。同时,各银行全面收紧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等行业信贷规模,加快了其退出市场的速度。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国内唯一的“赤道银行”一一兴业银行,截至2013年3月末,在全国已累计为节能减排领域提供融资2432亿元,融资余额达到1269亿元。此外,兴业银行推出“绿金融全攻略”方案,实现了从产品、模式到解决方案的多层次服务,能有效满足企业客户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多种金融需求。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一、绿色金融现存问题
1.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积极性不高
绿色金融的外部性问题是导致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的内在原因。由于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品,绿色金融服务具有特殊的正外部性。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对公共环境具有正的溢出效应,但其所提供的正外部性往往难以得到有效、合理的补偿,经济主体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不足。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往往采取直接颁布相关政策法规的手段约束金融机构行为,缺乏实质性的约束激励机制,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金融机构内部约束激励机制欠完善是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中国金融行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以经济指标为主,环保相关指标几乎未纳入考核范围。在利益的驱动下,各金融机构主体基本很少考虑服务对象的生产或服务是否具有生态效率,为了完成经济考核指标而忽视了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绿色信贷政策推行较好的建设银行,截至2012年底累计发放环保相关的贷款2396.37亿元,仅占全行贷款总额的3.37%。金融机构内部的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意识,被繁重的经营考核压力和诱人的经济效益所冲淡。同时,绿色金融业务往往风险较高而收益偏低,进一步导致了金融机构偏向于选择传统金融业务,绿色金融市场难以扩大。
2.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备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以间接融资市场为主,直接融资市场发展十分滞后。完备的市场体系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欠完善,限制了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在绿色金融间接融资市场中,绿色信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未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缺乏创新的绿色金融产品,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环保企业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单纯的银行信贷模式,无法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金,难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资金利用效率低。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具有“新兴+转轨”的双重特征,存在结构性问题,导致资本市场弱式有效。在直接融资市场中,政府未引起高度重视,缺乏相关政策安排,绿色证券举步维艰。一方面,绿色证券的市场准入机制尚未成熟,环保企业通过上市融资难度十分大;另一方面,证券监管部门缺乏完善、高效的环保监管体系,导致一些企业在上市之后不兑现环保承诺,绿色证券效果大打折扣。
3.相关政府部门配合不到位
绿色金融的健康长效发展离不开政府、金融机构和环保等多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现今,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环保部门的政策支持,金融机构的业务推动,多为单兵作战方式,未充分发挥三者的协同效应。政府、环保和金融部门没有明确的分工,彼此间未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严重影响了绿色金融服务效率。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行业,国内对该行业的了解和研究都还不够充分,在环保质量评估、项目收益与风险评价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并未形成统一标准。由此发展起来的绿色金融,更是集高风险性、高技术含量和高操作要求于一身。金融机构缺乏专业领域的技术识别能力,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企业环保信息,必须依靠环保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并协助审核,借助政府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强大的资金支持,集三方共同的力 量,高效地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助力中国环保产业。
二、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建议
1.健全绿色金融约束激励机制,提高市场主体积极性
合理健全的约束激励机制是推动绿色金融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方面,我国政府应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约束激励机制,解决好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的外部性问题,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政府可采取出台相关优惠、补贴政策,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相关要求,对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服务效果实施奖惩政策等措施。在绿色金融发源地之一的德国,政府出台的相关环保政策中,政府支持给予清洁、环保的节能项目和企业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由此产生的利率差,由中央政府以贴息的方式补贴。另外,被认定为环保、节能绩效好的项目,可获得不到1%贷款利率,持续周期为10年。结果表明,德国出台的利率补偿政策,促进了环保节能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杠杆效应”十分显著。另一方面,各金融机构应逐步建立起符合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的公司约束激励机制。在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体系中增加环保因素,使绿色金融的服务效果与每一位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内在地激励员工能动地开拓绿色金融服务市场。
2.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拓宽环保产业融资渠道
完善、有序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是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所在。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健全绿色金融间接融资市场,培育和发展绿色金融直接融资市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首先,要创新绿色信贷等直接融资品种,扩大绿色金融间接融资市场规模;我国间接融资市场相对比较完备,将承担绿色金融发展主力军的角色。其次,大力发展PE、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机构,规范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标准,鼓励、支持有实力的环保产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环保企业前期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投资风险较高的特点,决定了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更适合该类企业。最后,可适当放松企业债券市场的限制,健全债券市场的担保、信用评级等制度,支持与鼓励环保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
3.加强各政府部门的协作,提升环保产业配置效率
篇4
关键词:征信体系;现状;优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912.28;D913
一、引言
征信(Credit Reference)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分、信用评级等服务,帮助信用交易方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征信体系是由与征信活动有关的法律规章、组织机构、市场管理、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现代金融体系得以安全运行的有效保障,也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1]。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讲:“信用崩盘是没有赢家的赌博[2]。”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再次将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推向风口浪尖,促使世界各国重新审视征信体系在信用经济时代的重要意义,并将促进征信业规范发展和加强征信监管视作当务之急。
我国征信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的真正起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活跃在市场上的征信机构有300多家,但仍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征信业依然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性征信机构,且各省市、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11年3月公布的“评级结果可以在信贷市场使用的评级机构名单”,全国共有80家征信机构榜上有名,其中沿海发达地区占有近60%的比例,山西、江西、宁夏等中西部10省无一机构上榜。随着我国经济及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社会各方对信用信息平台的需求愈加迫切,因此,加快并逐步优化我国的征信体系,已成为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题中之意。
二、征信体系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
就征信制度而言,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市场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和会员制模式(见表1)。
(一)市场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
市场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以美国、英国、加拿大及北欧部分国家为代表,在该体系模式下,征信机构采用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政府只负责对征信业进行必要、有限的监管,其征信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信用发达的国家,征信法律体系一般都有十几部甚至更多的法律为征信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以美国为例,以《公平信用报告法》为基本法律的征信主体法、以《公平债务催收法》、《信用卡发行法》、《平等信用机会法》等为征信关联法,共达17部之多[3],为征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2.征信机构市场化商业运作
市场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一般是由企业或个人投资组建,以企业形式存在,按照市场化的商业模式动作。仍以美国为例,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以艾飞可(Equifax)、益百利(Experian)和环联(Trans Union)3大个人征信局为代表的个人征信机构,以邓白氏(Dun & Bradstreet)为代表的世界最大的企业征信机构,这些机构以盈利为目的,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征信服务范围的扩大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3.有完善的征信监管体系
以美国为例,对信用行业的主要监督和执法机构有两类:一类是银行系统的机构,包括财政部货币监理办公室、联邦储备系统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另一类是非银行系统的机构,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司法部、国家信用联盟办公室和储蓄监督局,其中联邦贸易委员会是征信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同时,以美国信用管理协会和联合信用局为代表的民间信用管理协会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政府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兼有私营征信机构的社会征信体系,该体系以德国和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为代表。政府主导型模式又称公共模式,“中央银行信贷登记系统”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公共征信机构,具有基础性地位,但并不排斥民营征信机构的发展,例如在德国有政府出资建立的全国性基础库,也有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和邮购公司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民营机构,且覆盖人群广、信息来源多、信用记录全面,因此民营机构在德国也处于征信行业的市场主导地位。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信用经济时代在全世界达成广泛共识,原本征信业发展缓慢甚至未起步的国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征信机构,但在发展的初期基本上是完全依靠政府的推动力量建立起来的,属政府主导型征信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世界共有17个国家建立了公共征信系统,但有别于德、法等国完善的征信体系,其各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比较薄弱,建立公共征信体系为现实选择,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比较单一,且多为基础性的,基本没有增值服务(见表1)。
(三)会员制模式
由于行业协会在日本经济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其征信体系也明显区别于前两种模式。采用的是以行业协会为主建立信用信息中心的会员制模式,为协会会员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息互换平台,通过内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目的。征信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依靠法律和行规运作,只有会员才能享受到信用信息机构提供的信息,同时各会员单位有义务向征信机构提供其及时、客观、全面的信用信息。该体系下大致以银行业协会、信贷业协会和信用产业协会等三大行业协会为主要征信机构,在日常信用管理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效用。
三、我国征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征信业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发展迅速,成就斐然,目前我国已经构建起一个覆盖面广泛、结构基本齐备、以公共征信为主导的多层次征信体系。第一层是拥有大量基础信息的公共信用数据库和若干个专业信用数据库,该层次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数据库为代表;第二层次是掌握特定经济信用信息的政府职能部门、投资金融机构、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该层次以工商、税务、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代表;第三层次是对信用信息进行搜集、调查、加工并提供信用产品的专业征信机构,既包括有政府背景的地方性征信机构,也包括国内民营征信机构及在我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外资征信机构。截止201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累计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1691万户,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超过790万户;个人征信系统累计收录自然人数7.77亿,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数2.20亿多,且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个人征信数据库。但是,我国的征信体系和信用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征信法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且层次较低
1.缺乏系统的征信法律法规
我国的征信法律立法基本还属空白,尽管关于规范征信的相关制度散见于诸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注册会计师法》、《律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之中,但是与规范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立法严重缺失。直至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征信活动的法律法规,从2002年《征信管理条例(初稿)》的起草到2009年10月《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历时七年,而且征求意见稿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2.立法分散,法律效力层次较低
当前规范征信领域专门的法律规范,分散地分布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办法和地方各级政府主导下的征信管理办法之中,如《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等,虽然有一定数量,但全部是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层次较低,缺乏具有较强法律约束刚性的全国性法律,在实际执行中的效力有限[4],不能满足我国整体征信业发展的需要。
3.立法规范的范围较窄
现有的直接规范征信活动的法律规范,其规定的内容往往局限于一个侧面,在信息有效公开共享与隐私保护的权衡方面、失信惩戒方面无保障可言。虽然最新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从九个章节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但过于原则化和笼统化,远未达到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目标。
(二)征信机构市场竞争力较弱,协作机制缺失
如前文所述,我国征信机构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各地方、各行业征信系统、中资征信机构、中外合资征信机构和外资征信机构中国办事处并存和竞争的发展局面。活跃在我国市场上的300多家征信机构,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当有限,可提供的增值服务还有待提升,以我国最大的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为例,止2010年末也只有1691万户客户信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公司动态存储着来自世界各国5700万家企业的信用档案,几乎所有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将之视为经营决策的可靠商业伙伴。2010年7月11日,中国独立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北京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表明中国争夺国际征信市场话语权迈出重要的一步,但我国征信产品在世界上的公信力还有待提升。同时,因我国本土评级机构实力与资力不足,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我国实行的“战略进军”迅速控制了我国评级市场的2/3份额,严重威胁着我国金融安全。
同时,由于我国公共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定位不明晰,严重缺乏协作机制,因而信用信息形成了严重的条块分割。首先,我国现有信用信息分散于银行、证券、工商、税务、海关、公安、法院、检察院、财政、环保等企业或政府职能部门,且各部门在建设自身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时,在信息标识、基础技术、统计分析等方面缺乏全国统一的标准,客观上造成了系统之间难以横向交流,最终导致信用信息的分割;其次,银行、相关职能部门出于自身经营管理、隐私等方面的考虑,主观上造成了社会信用信息的分割局面[5]。再次,由于人行征信中心两大征信系统封闭运行,导致中央银行征信系统中丰富的基础信用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极低。
(三)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
1.征信市场监管缺乏组织保证
根据信用发达国家经验,征信体系的建设需要全国性的统一协调指导机构和建设规划,而在我国,还没有成立专门指导和管理征信体系建设的机构,尽管《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征信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征信管理局,但该局仅是国务院的一个职能部门下的一个专业部门,它在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及各省、市级单位之间协调指导的有效性还十分乏力。
2.没有成立行业协会对征信业进行自律监管
前文述及美国、日本的征信体系,行业协会在征信业监督管理中的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而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征信业协会,《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只是讲“征信机构可以依法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实行自律管理”,但并没有解释推动行业协会建立的牵头部门及实施规划。所以我国各征信机构之间还存在着征信产品和服务公信力差、恶意竞争、提供虚假信用报告等不良现象。
3.缺乏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使得守信用者得到鼓励,使失信者得到应有的惩戒,可以将信用交易方失信者的失信行为,扩大为失信方与全社会的矛盾,使失信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使失信个人求职、消费活动受阻[6]。但我国长时间的信用环境空洞导致失信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惩戒,相反,失信收益往往大于失信成本,这不仅降低了守信者的积极性,也削弱了对失信者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四)信用文化建设和征信教育宣传滞后
在信用发达国家,信用报告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珍爱信用记录”已经成为“经济人”的一种习惯。而在我国,人们虽知道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在在长期信用文化缺失的困境下,社会信用环境不容乐观,信用文化建设水平低下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达的征信市场、完善的征信体系,与一个国家的征信教育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目前我国的征信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善征信体系的主要推动者――征信专业人才也相当匮乏。以我国征信业比较发达的上海为例,全市专门从事征信和信用评估的专业人员也不过千人,其中初级专业人员占有较大比例[7],具有系统化征信知识的高学历、高水平信用管理人才更加有限。培养高素质征信人才的大学教育,也只在近几年得到了探索式发展,从业资格管理从2007年才开始起步,公众信用知识普及水平远远不够。
四、我国征信体系优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征信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型的行业,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根据对征信发达国家征信体系的研究和借鉴,以及我国征信业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符合我国征信业实际的“1213”优化发展路径,即以市场化行业运作体系为主导方向,以民营征信机构和公共征信机构为两翼,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两大系统为基础,以完善征信立法、完善行业监管和加强教育宣传为三大保障的征信体系(如图1所示)。
(一)完善征信立法,使行业发展“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我国征信体系优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对征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影响深远,必须尽快完善征信法律体系。一是要尽快颁布征信主体法,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弥补这一法律空白;二是逐步推进征信专业法的颁布,目前最重要的是借鉴美国信用信息共享方面的法律,出台我国的《信息公开法》,在处理好信息公开共享与保护国家和商业机密、个人隐私权的前提下,从法律层面引导我国信用信息的有效开放共享;三是升级我国现有征信管理相关法规层次,例如将《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等升格为国务院法规,保证征信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二)构建征信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三位一体”监管体系
征信体系的完善亟需建立全国性协调统一的行业监管体系。首先要解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权威性不足的尴尬局面,成立专门的具有较高层次的“中国征信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其次要成立具有约束力和影响力的征信业协会,切实担负起行业监管的自律性监管职能,强化会员的守信和维权意识;再次,要运用市场的约束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促进征信行业的有序开展,构建我国“三位一体”的行业监管体系。
(三)加大市场培育力度,打造征信行业腾飞“坚实两翼”
市场需求产生的源动力是征信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完善我国征信体系的重要途径。我国需要从供需两个层面打造征信行业腾飞的坚实基础:从市场供给层面,应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基础数据库和国务院各职能部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大力推进征信机构结构优化,在信用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前提下,将人行征信中心“裁判员兼运动员”的身份瘦身,专门从事行业监管工作,重点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民营征信机构发展壮大,使其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权威征信机构,以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质的征信产品和增值服务;从市场需求层面,应营造政府、企业、个人全方位的征信产品需求网络,使信用产品的使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巨大的市场需求动力成为征信机构盈利和创新发展的坚实之翼。
(四)强化征信教育宣传,培育行业发展“不竭动力”
良好、诚信的信用环境是促进征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目前社会信用环境有待提升的前提下,应加强征信教育和宣传工作。要做好征信行业的教育工作,不但要从大学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征信行业资格认证三个层次做好征信人才的培养,为征信体系优化提供根本动力,还要做好针对社会信用活动主体的参与者企业和个人做好教育工作,比如将征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以政府各职能机构为主要推动力量,组织银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进行宣传工作,常态化地组织“征信宣传周”或“征信宣传月”活动,打造征信宣传的长效机制,同时要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惩戒”的浓厚氛围,提升社会各阶层诚实守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培育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戴根有.征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网站。厉以宁:信用“崩盘”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赌博[EB/OL].(2009-10-09)[2011-06-16]..
[3] 唐明琴.促进征信市场繁荣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广东视角[J].南方金融,2010(1):78-82.
[4] 刘玲.加快我国银行系统征信体系建设初探[J].现代财经,2009,(6):85-91.
[5] 郑良芳.我国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征信,2010,(1):39-42.
篇5
首先,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完善港航发展规划体系,完善港口布局。科学利用岸线资源,优先向集装箱专业码头、大型散货码头、江海联运码头、邮轮母港码头和临港工业配套码头倾斜,加强港口岸线资源与桥梁等跨拦临河建筑物使用通航资源的严格管理,为港航发展留足空间。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积极推进南沙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建立并完善与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与措施。加快建设船舶交易市场及信息平台,发展航运人力资源供求市场及信息平台,研究临港大宗货物交易市场及信息平台建设,创新发展航运金融与保险业务,开发编制具有鲜明特色的珠江航运指数。
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业,积极推进南沙国际物流园区、南沙保税港区、广州保税物流园区建设,完善与现代物流业相匹配的基础设施。积极引导港航企业延伸服务产业链,拓展经营网络。加快推进港口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内陆港”的对接和联动发展,提升港口在物流链中的集聚效应。
其次,广州港务局将按照广州市“三个重大突破” 工作的要求,积极发挥港口区位优势,实现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率先突破,适度超前发展。推进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建设,加快建设南沙集装箱三期等重点工程项目,积极开展南沙散货码头、集装箱四期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黄埔、新沙港区码头结构改造升级。加强与广铁及省、市有关部门衔接,着力推进南沙疏港铁路建设。追求质量打造航道建设精品工程,高标准建设维护航道工程,并积极开展深水航道拓宽工程立项工作。
按照“三打两建”的要求,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重点加强对船舶清油污公司、“两代”公司的规范管理,建立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建筑垃圾水上运输监管,规范定点装卸码头管理,加大航道联动执法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航道偷排偷卸违法行为。加强港口建设市场监管,推行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机制。认真贯彻实施《广州港出海航道水域调度管理规则》,确保出海航道公开、公平、公正使用。
篇6
关键词:道路运输;市场发展;创新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快推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加快,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人口数量的增加等等,方方面面都给道路运输业发展带来多重压力,同时也带来良好的机遇。要求道路运输业与之相适应、相匹配。道路运输能力的有限性同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将是较长的时期道路运输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市场监管
1.加快法规体系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规范,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交通部颁布的行业管理规定为依据,以各项行业管理规范为补充,制定与其配套的行业管理制度和规定,实现道路运输市场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目前的市场准入机制,要求对申请从事客运经营和客运站经营的企业(公司、车队),必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交通部颁布的行业管理规定的要求,同时要符合道路运输布局规划的总体要求,拒绝弱小松散的经营主体进入道路运输市场。
2.建立诚信经营机制。要求道路运输经营者要做到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优质服务的诚信经营原则,具体而言就是:依法经营要做到经营主体资格取得行政许可,并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进行经营活动;诚实信用要做到对消费者保持善意、诚实可信、恪守信誉,不得有任何欺诈行为;公平竞争要做到依照同一规则行事,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正当手段进行竞争,不得使用暴力、强制手段和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的手段限制、干扰和影响其他经营者;优质服务要做到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道路运输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不断变化的运输需求。
二、加大运输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1.大力推进运输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进程。加快道路运输企业改革步伐,鼓励运输企业实行多方式、跨行业、跨区域的联合与重组。客运企业继续加快股份制改造,加速集约化、规模化进程,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和业务领域,做大做强,提高市场份额、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客运线路、站场、车辆等日益完善的客运网络体系,以客运站为支点,以客运线路为依托,以区域化经营为延伸,大力发展客运产业。
2.加快推进运力结构调整。积极制定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和优惠引导政策,建立车辆动态监管和退出机制,严格市场准入,加快运力结构调整和更新,引导节能、环保的市场适用运力发展,推进客运车辆快速化、舒适化、安全化,货运车辆厢式化、大型化和环保化发展。
三、规范发展农村道路运输发展
1.走高抗风险发展道路:①鼓励农村客运企业采用滚动式发展,积极吸纳具备营运资格条件的社会车辆以及非法营运黑车融资经营,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②引入市场化机制,在市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现联营、合资、融资等形式的集约化发展模式;③鼓励农村客运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多职能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按照相应的职责进行齐抓共管和监督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④导入客运企业行业自律的机制,在提倡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形成企业监督企业、企业督促人员、企业协助管理部门维护市场秩序的有利局面。
2.理顺市场机制,促进农村客运市场均衡发展:①行业管理部门履行好安全监管职责,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为农村道路运输市场提供安全管理的制度保证。②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向农村客运发展,向农村冷线发展。根据线路的不同竞争状态、收益水平对农村客运线路的发展线、饱和线、延伸线、空白线及热线冷线等给予不同的政策导向。③改善运输组织方式,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在严格把好市场准入的条件下,对农村客运发展不平衡进行合理调控,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向农村客运发展,向农村冷线发展。合理安排线路、班次,扩大班车覆盖面提高客车通达深度。④本着“多予、少取、放活、休养生息”的扶持农村客运市场政策导向,采取“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非法营运治理方针,为农村客运市场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把行业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强化市场监管上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重点强化对市场准入、市场运行和市场退出环节的监管,完善行政执法、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及时淘汰不符合行业要求的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建立运输经营监督考核体系,对运输企业开展日常定期考核,规范运输服务质量,倡导建立运输诚信经营机制。强化对运输经营场所和客货集散地的日常监管,加大维修场点、综合性能检测站、驾校的检查力度,从源头上加强运输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经营,鼓励公平竞争,保证合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
五、加强运管队伍建设,提高道路运输行业整体水平
1.加强运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运管队伍用人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优化队伍结构。统一运管机构设置,规范职能职责,理顺管理体制,确保行业管理高效协调运转。加强运管队伍教育培训,建立岗前培训和在岗轮训制度,提高队伍法律素养、管理技能和职业道德,增强为民服务和依法行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队伍素质。加强运管队伍的监督检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加大执法行为投诉举报查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执法人员,推进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树立行业形象。
篇7
蹄疾步稳推进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
遂宁市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3月,遂宁市被批准为全省“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试点市。根据省创建推进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引领”发展战略,围绕“绿色消费、放心舒心在遂宁”总体目标,厘清创建思路,细化创建举措,压实创建责任,蹄疾步稳推进全市“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全力主导,构建“13526”创建模式
将“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全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办实事项目、地方财政预算、全市诚信体系建设和政府目标绩效考核,与推进“六大兴市计划”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多城联动”创遂宁名片等工作相融入,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市工商局、市商务局等31个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着力构建市政府主导统筹,市监察局、市效能办、市目督室等3个部门督促落实,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局等5个牵头部门集中推进,市农业局、市旅游局、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等26个市直部门深入实施的“13526”创建工作模式。
二、推行“痕迹”管理,确保创建工作成效
出台创建工作台账管理制度,各创建单位制定的与创建工作相关的文件制度、工作进展情况、宣传报道信息等每月及时报送市创建办汇总,市创建办建立全市创建工作台账,对创建工作实行“痕迹”管理,对不按要求报送台账的单位进行全市通报批评。同时,建立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督查督办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和工作情况通报等制度,对部门联席会议召开方式和程序、部门联络员的工作职责、督查督办的内容和程序、消费维权应急处理程序和时限、情况通报的类型和范围等进行具体规定。为层层压实创建工责任,市政府对创建工作进行单项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年度绩效目标考核挂钩。目前,我市已出各项创建制度 4个,编发创建工作动态4期、情况通报1期,对创建推进不力的部门和单位进行了点名通报,并要求限时整改落实到位。
三、紧扣绿色消费主题,深入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围绕“绿色消费”主题,实施“绿色工程”。在创建中突出遂宁特色,坚持“绿色引领”,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健康消费理念。打造绿色消费环境,大力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加快市场改造升级,推进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参加绿色产品市场拓展活动;与市绿色经济发展办公室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我市促进绿色消费指导意见、出台我市《绿色产品》目录;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实施“绿色品牌工程”,以“遂宁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龙头,彰显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节能环保及新能源领域的示范性绿色品牌,积极推动达到国家约束性指标要求的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四川质量奖、市政府质量奖。二是围绕“和谐消费”主题,实施“和畅工程”。倡导和谐消费理性维权,完善维权网络畅通申诉渠道,开通线上线下消费维权一体化,在3个创建示范街区、示范企业聘请有影响、有威望的社区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设立消费纠纷调解工作室,已启动运用12315系统建立消费纠纷调解视屏系统20个;整合市级部门消费投诉举报热线14条;在全市法院系统开展“消费纠纷专项审判活动”和消费纠纷巡回法庭工作,提升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效能。三是围绕“诚信消费”主题, 实施“诚信工程”。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通过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企业诚信经营“红黑榜”,开展“百城万店无讲诚信”主题实践活动,抓住“3.15消费者权益日”“6.14信用记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诚信宣传、组织和发动群众参与道德评价等措施,提升全社会诚信意识。目前,市文明办已牵头组织向社会诚信经营企业“红黑榜”3期。
四、地区行业先行,积极引领示范创建
根据创建规划,我市在船山区、遂宁开发区、河东新区探索试点“一条街、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示范创建模式;同时抓住行业创建先行,在我市保险行业、投融资行业、快递行业、餐饮行业、家居建材行业齐推放心舒心消费城市试点创建,以行业带动企业,倒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遵纪守法。目前,我市船山区运用政府微信公众平台向全区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各市场主体发出创建“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倡议书,在中央商务区步行街、喜盈门建材城、家福来电器有限公司积极开展示范街区、示范行业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河东新区开通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建立小额预先赔付制度,制定“红橙黄”三色消费投诉处理预警机制,在五彩缤纷路商业区规范经营户240户,设置诚信经营承诺公示牌240块、12315消费提示牌100个,发放宣传资料600余册。遂宁开发区积极推进综合执法,实行整体划一监管。围绕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消费热点问题,组织区质检、工商、食药监等执法部门对婴幼儿用品、电动自行车、牛奶、月饼等商品开展质量抽检297个批次,对抽检结论显示销售不合格商品的商家,全部予以立案查处。市保险行业协会积极开展“诚信消费、放心保险”创建活动。市快递行业协会制定了全市快递行业创建标准,在全市先期选取了8家行业基础较好、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企业开展“放心舒心快递”创建。市交运局、市出租车行业协会以问题为导向,在主城区建立了出租车从业人员信用监管体系,将全市7家运营公司旗下1885名巡游出租车从业人员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的信息归集到遂宁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对严重失信的从业人员实行市场禁入。
五、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经验,我市制定了创建工作宣传总体方案,通过电视、广播电台、《遂宁日报》、 “遂宁新闻网”、“四川新闻网”、微信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积极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在《遂宁日报》开辟创建专栏,在遂宁人民广播电台开展“两心创建•我们在行动”热线访谈活动。目前,省市级新闻媒体先后宣传报道我市创建工作40余次。面向全国征集了创建宣传语,并从征集到的1000多条创建宣传语中最终评选出“诚信点亮一座城、舒心消费在遂宁”等4条原创宣传语广泛开展宣传。同时,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进校园、食品企业和餐饮消费体察、和谐医疗等活动,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广场、进学校、入社区进行宣传演出,先后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犀牛堤广场等地演出10余场(次),发放各种宣传手册600余册、宣传资料8000份,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目前,我市创建工作已全面铺开,但由于“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市创建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创建指标体系不健全;消费维权快速调处机制不完善;创建工作进度不平衡;消费者对创建认知度还不高。按照我市创建工作规划,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制定指标体系。突出“绿色消费、放心舒心在遂宁”总体目标,围绕加强产(商)品质量安全、提升消费环境安全度、营造绿色消费环境、推进“诚信遂宁”建设、构建市场监管统一协作机制、形成维权共治机制、保障创建责任落实等方面细化创建指标,落实每一项指标内容、要求、时限和分管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制定比较完善的创建指标体系。强化社会组织评价作用,委托第三方机构适时对全市创建成效作出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创建指标进行补充、完善。
二是规范维权站点建设。不断规范“12315”和“一会两站”基础建设,完善“12315”热线及质量、旅游、价格、交运、食药、商务等部门和银行、水、电、气、通讯等公用事业单位咨询投诉热线融合机制,坚持把街道(社区)、行业、企业作为创建活动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不断完善“互联网+视屏”消费纠纷视屏调解系统,引导消费者及时维权、理性维权;聘请律师、社会法律工作者、“3.15”志愿者等各方人士在示范街道(社区)、大型超市、大型企业等场所成立消费维权工作站点,倒逼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篇8
1、完善和整合现有征信系统。以人民银行牵头,将人民银行现有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为依托,整合各部门的信用信息以及企业之间的商业交易信用信息,尽快建立起国家级统一的征信平台。其实质是建立一个公共数据库,主要负责以信贷信息和企业信用销售信息为主的数据采集、归集、分析等,并根据政府部门行政管理职责需要,有限度地提供公共信息共享,以强化管理的协同。同时,数据库应逐步向信用中介机构和企业开放,以应用促采集,降低信息使用成本,提高数据库使用效率,扩大征信系统的影响力。
2、尽快推进信用法规建设。信用交易活动涉及授信人(债权人)、受信人(债务人)、信用工具、征信、信用服务等诸多关系主体,其信用活动的规范,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依托法律为支撑。因此,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一套以“信用交易行为”为核心的信用法律体系:一是信用交易行为规范,对授信人、受信人行为,以及各种信用工具的开发和使用进行规范,强化对债权人的法律保护,为打击信用交易中的恶意失信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二是征信行为规范,通过立法,规范信用信息征集、披露和使用行为,规范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和业务运作,合理保护授信人、受信、征信机构三方的权益,既促进信用信息的合理传播,又保护好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三是信用服务行为规范,规范债权保障服务、商账追收服务、信用管理咨询服务等信用服务行为,规范各类信用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合理保护信用交易中债权人、债务人、信用服务提供者三方的利益,促进信用服务行业发展。
3、推进信用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培育包括信用调查、信用登记、信用评级、信用担保、信用保险、商帐追收、信用管理咨询等机构在内的中介机构,为信用交易提供服务。将征信系统向他们开放,在降低信用中介机构获取信息成本的同时降低信用交易的成本。
4、理顺信用服务体系的监管体制。目前,信用服务体系多头监管、监管不到位、市场不规范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信用评级机构由人行、证监会、发改委三家管理;信用担保机构由经委管理;信用管理咨询等机构暂无人管理;商帐追收的机构不允许成立。因此,应理顺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建立起规范的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的行为,维护信用市场的正常秩序,提高信用服务行业的公信力和服务水平。随着法规和市场的逐步完善,信用服务体系的监管可逐渐向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过渡。
5、大力推进行业监管体系建设。督促有关企业和个人市场行为管理的政府监督部门,围绕强化管理职能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分类管理机制的建设。建立起征信系统与行业信息数据库的信息共享机制,各部门将本行业监管对象的评价信息报送到征信系统,征信系统为行业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6、加大信用宣传教育的力度。开展多层次的信用宣传活动,针对不同的对象,如社会公众、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政府部门等制定不同的宣传计划和方案,积极探索信用宣传的长效机制。开展信用专题研究,采取职业教育和国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信用行业专业人才。
7、推进企业、银行类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自身的信用建设。推进企业等市场主体自身的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信用信息在企业信用交易中的应用,探索企业商业信用信息采集的途径,夯实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基础。企业信用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拓宽企业直接融资,防范信用销售风险,强化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理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各方面关系,推进“金诚”工程建设
1、理顺人民银行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建设与各部门互联互通的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人民银行作为牵头部门,要有效履行职责,推动工作开展,关键是要处理好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人行应在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制定详细的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具体分工、实施步骤及建设标准。特别是督促与信用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有关部门,如工商、公安、商务、发改委等部门,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其重要职责来抓,纳入议事日程,取得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配合,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合力。同时,应建立相关工作考核机制,督促工作落实,增强工作实效。
在技术层面,人民银行应继续推动金融业统一平台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金诚”工程共享平台。以公安、工商管理、环境保护、质量监督、商务、海关、税务等部门建立的本行业全国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利用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全面的信用信息记录、登记、展示、共享的平台,实现“金诚”工程目标。
2、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现“金诚”工程与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中央应在统一规划、协调法规建设和数据库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中央层面,国家主要负责制定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和行动纲要、制定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建设全国统一的数据库系统。而地方则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协调信用服务行业的监管,推进市场主体信用建设,以及推进信用宣传教育。当地人民银行作为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应在中央的统一规划指导下,协助当地政府,协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地方政府既可以通过自身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汇集辖区内各政府部门的信用信息,并通过“金诚”工程的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也可直接依托“金诚”工程实现信用信息的汇集和共享。以此满足地方政府公共管理需要,并推动地方信用体系建设。中央各部门在建立和完善本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行业内的全国联网和数据集中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满足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和信息共享需求。
3、理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各行业分
类管理体系建设的关系。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共同建设、信息共享、互为补充”为原则,完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跨系统、跨行业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管理部门对管理对象的业务资质、行政处罚信息及行业协会自律评价信息的共享机制。如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采集法院执行案件信息,为商业银行全面掌握信贷客户的信用状况服务、同时缓解法院执行难服务;与教育部合作,推进信息共享工作,为更好地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服务;与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方面展开合作,采集各部门掌握的企业违法和企业分类监管信息,更全面地掌握企业信用风险状况,为上述部门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和行政执法服务。从而形成行业分类管理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之中,社会信用体系为行业监管和行政执法服务,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良性合作关系。
三、抓紧完成筹备规划工作,尽快形成规范有序的日常工作机制
国家应从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工作制度、工作机制等方面着手,为尽快完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期筹备、规划等工作提供保障。
1、完善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机制,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人民银行牵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一职责是在国务院对总行的三定方案中明确的,对牵头工作没有具体的意见和安排,同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涉及部门多,协调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对人员队伍要求十分高。因此,应尽快搭建部际联系会议的工作机构,确定联系会议的部门、人员组成;应界定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由部际联系会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
2、研究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划,为牵头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目前许多地区、行业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政府工程”、“行业品牌”甚至是“创收工具”,这种不讲科学、没有统一标准、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短期行为将给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埋下极大的隐患。国家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制度先行、统一规范,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统筹规划、分部实施”的总体思路,制定短期、中长期发展目标,稳步实施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时,应大力推动《征信管理条例》等基础制度办法的出台,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加强征信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3、完善配套机制措施,为牵头工作提供政策保障。一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机制,对数据采集、更新、共享等进行考核,对工作推动、效果进行跟踪。根据部分地方实践表明,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文明建设等工作中具有较好的推动效果。二是提供资金支持。应出台相关的资金支持政策,督促各级政府切实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开支。三是确保技术支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平台,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因此,应出台相关的技术保障措施,为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徐宪平、黄卫东、王地宁等。社会信用体系知识读本。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缪曼聪、王一兵、王地宁、黄健、胡海波、向晖、唐羽、梁宏梅、郑义、唐造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重点课题(2005)――湖南社会信用体系模式研究与设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0
3.缪曼聪、王一兵、王地宁等。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2004年十佳材料汇编――关于湖南省社会信用体系规划的研究
篇9
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因素
近一个时期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环保要求提高、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出口依存度高、劳动密集型的下游中小企业盈利大幅下滑。在经营形势日益困难的情况下,我国小企业资金供需矛盾突出,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和私募股权公开筹集资金,资金来源上只有依靠银行贷款。但是,中小企业又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且贷款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二是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美国、英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有较完善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建立了涉及政策性银行、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基金和资本市场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而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也缺乏规范运作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三是社会征信体系缺乏。由于社会征信体系的缺乏,很大一部分小企业虽然具有先进的技术、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商业银行对此缺乏了解,致使很大一批财务制度健全、发展状况和信用记录良好的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
由此可见,我国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复杂性是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发展、社会诚信建设等重大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根治这一难题并由此促进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在国际经验与具体国情结合上下功夫,寻找可行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促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安排
鉴于我国以银行为绝对主导的现行金融格局,改进和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重任在相当长时期内将主要落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肩上。从2005年开始,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就促进银行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和部署,并不断加强与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合作,使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制度创新
我国银行监管部门根据研究小企业贷款与银行传统贷款业务在监管原理和方法上的区别,致力于建立差别化的小企业授信业务监管政策,推出了六大方面的制度创新,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监管体系:第一,完善开展小企业授信业务的指导性文件。了《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鼓励银行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重点从小企业授信体制机制、经营管理、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产品和担保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和尝试。
第二,建立小企业贷款不良资产问责和免责制度。了《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引导商业银行规范授信管理和流程,明确尽职工作的最低要求,严格控制道德风险。同时,通过有条件免责方式,消除银行和信贷人员的顾虑。
第三,改进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了《建立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通报机制的指导意见》,建立了小企业授信业务统计制度和违约信息共享机制,为银行更好地规避信贷风险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
第四,制定了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小企业授信划分标准。重点引导银行改善对“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下,销售额30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提高各项小企业金融服务政策和工作的针对性。
第五,制定专门的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分类标准。规定凡是对小企业贷款实行分账考核的银行,可以按照贷款逾期天数与担保方式相结合的矩阵对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准确度量小企业授信的风险,降低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业务的成本。
第六,在市场准入和机构布局上对小企业授信业务的领先银行实行鼓励和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政策引导
针对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小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困难,银行监管部门密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调整信贷结构。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针,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改善资产期限的配置结构,并坚持总量微调和结构优化相结合,确保新增信贷总量用于改善信贷结构,真正用于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一是要单列规模,单独考核。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的原则,单独安排小企业的新增贷款规模,单独考核。二是要单列客户名单,单独管理,单独统计。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将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以及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三是要单独定价,合理浮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支持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在提高自身效益的同时履行好社会责任,对小企业贷款利率在风险定价的基础上合理浮动。
增强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督促各大中型银行推进小企业授信事业部制,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地方性商业银行机构要结合自身特点致力于县域和社区金融服务,充分运用所增加的信贷资源加大对当地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在民营经济相对活跃、民间资本雄厚、金融需求旺盛的地区,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增设机构网点。
大力推动金融创新。推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方式,发展信托融资、租赁融资、债券融资和以信托、租赁为基础的理财产品,逐步推进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并创新小企业贸易融资手段,探索非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将银行融资与保险公司的信用保险紧密结合,为小企业融资、理财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
科学考核和及时处置小企业不良贷款。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风险覆盖和可持续原则,减少金融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采用先进技术对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小企业不良贷款控制指标。按照新的金融企业呆坏账核销管理办法,对小企业贷款损失依法及时核销。
转变工作作风。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深入小企业做调查研究,做到贴近业务,贴近客户,贴近市场。要从银行自身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出发,培养一批优秀的小企业作为将来忠实的优质客户群体。
优化小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仍待完善
尽管当前我国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在监管政策、体制机制、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距离根治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差较远。因此,以银行监管部门为首的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增强做好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更加宽广、更加长远的视野来做好小企业授信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使小企业金融服务迈上新的台阶。为此,有关部门应立即或尽快采取如下十二项措施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
第一,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基本面比较好、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也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困难或财务困难的小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全面清理银行信贷政策、法规、办法和指引,根据当前特殊时期需要,对《贷款通则》等有关规定和要求作适当调整。
第二,以下发《关于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为契机,指导和督促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按要求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实行对小企业不良贷款、信贷综合成本等单独考核,形成有特色的激励约束机制,并提高专业队伍培训的能力。进一步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银行认真落实小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大对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第三,落实对中小企业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在内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所占比重。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
第四,完善中小企业板市场各项制度,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逐步形成各层次市场间有机联系的股票市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加大对上市公司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升市场效率,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加快建设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为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提供平台。
第五,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稳步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加快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
第六,加强对社会资金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鼓励和引导。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投资的规定,落实和完善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七,创新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在进一步规范信贷资产重组、转让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允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发展以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贷款等为标的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适度分散信贷风险。
第八,加快征信体系建设,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
第九,放宽商业银行呆账尤其是中小企业等小额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简化税务部门审核商业银行呆账核销的手续和程序,促进商业银行适时化解不良资产,防止信贷收缩。小企业贷款实施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账销、案存、权在”的原则,自主核销贷款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贷款损失。同时授权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重组和减免。
第十,支持地方政府对地方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增量部分给予适当奖励,以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增加信贷投放。
第十一,研究将增值税适用范围扩大到服务业,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引入设备资产,可与自行购置或贷款购买享受同样的税收政策,以促进金融租赁公司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第十二,支持和鼓励地方政府为改善金融服务创造良好条件。地方政府应在保护银行债权、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处置抵贷资产、合法有序进行破产清算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信贷投放的环境。继续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推动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培育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文化,促进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改善。
篇10
关键词:供应链;质量监管;食用
一、引言
食用油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较大,消费频率较高,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普及,顾客购买食用油的现象也在逐步增加。但是,近几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食用油也不例外。例如,地沟油,食用油重金属超标等问题,这使得人们对食用油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这些问题的发生暴露出了我国食用油质量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没有建立覆盖整条供应链的监管体系,各部门职责相互交叉而造成监管漏洞。由于食用油供应链各个环节相互影响,都可能存在对食用油的质量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因此,本文从供应链视角出发,给出了构建食用油质量监管体系的一些建议。
二、食用油的监管及研究现状
(1)监管现状。食用油的生产和供应环节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油料预处理、毛油压榨、精炼、包装、装箱入库、贮存运输和销售。这其中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各环节之间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和信用缺失的情况,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这就使得食用油供应链存在较高的质量安全风险。目前我国对于食用油的监管涉及卫生监督、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环保、公安等多个部门,这就导致了监管过程中缺乏协调,各部门各自为政,在许多环节出现重复监管或者监管真空的现象。2010年7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意图加强对于地沟油的监管。但是,同样由于涉及部门众多而导致意见实施以来地沟油仍然屡禁不止。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食用油在原材料生产和收购环节由农业行政部门和检验检疫部门负责;生产环节属于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管理;流通环节属于工商部门管辖;最后如果形成公共安全威胁则会涉及公安部门。但是纵观近几年来的地沟油事件,它们都是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破获的,质监及工商部门出现了监管缺失的情况,这就表明我国的监管体系存在着不足。具体而言,我国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律体系不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法律,但是我国的法律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食品安全所涉及的法律条款众多,但是相对分散,这也导致各地对地沟油的处理结果不尽相同。其次,食品安全标准制度存在缺陷。我国现行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是2005年10月实施的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这一标准与欧盟和日本的同类标准相比存在标准偏低和不完善的情况。并且我国的标准的时效性较差,部分标准的已经超过20年未得到重新修订。最后,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准入制度存在着重许可,轻监督的情况,相关的部门只重视对申请企业相关条件的审核,而对发放许可证后的监督却并不重视。并且各个检查部门分别建立检测机构,投入资金购买相近的设备检查结果不能共享造成设备利用率较低,资金出现浪费现象。
(2)研究现状。由于近几年的食品质量问题愈发严重及目前食用油监管中存在问题较多,已有部分学者对食品质量安全及监管进行研究。李书国(2005)分析了我国食用油市场的质量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赵瑞峰(2008)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广西省的食用油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陈卫康(2009)对国外的监管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的监管体系提出了意见。蒋慧(2011)指出要在立法上区分食品、药品和毒物的概念和标准,通过比较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与我国的差异,重新界定和阐述了监管权限。慕静(2011)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在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存在的弊端,并基于供应链角度,在分析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创新成因的基础上,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创新体系。陈秉恒,钟涨宝(2013)基于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管理研究的进展,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监管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原因。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分散性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安全监管埋下祸患,产销各环节的评价体系的差异性导致了安全监管难。倪妍(2013)分析了国内食品监管的现状,并指出监管模式为多部门联合监管的模式,将监管环节划分成段进行监管,而这种模式往往职责不明,定位不清,导致监管失灵。这些研究大多从食用油生产销售的整体角度出发,没有针对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措施。针对以上分析的问题,本文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针对食用油在流通中的各个环节,即食用油的生产、储存、运输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设计了一套由第三方检验检疫机构统一对食用油生产流通进行监管的监管模式。
三、监管模式
根据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那么食用油的供应链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和供应环节、压榨环节,包装环节,仓储环节,运输到销售终端环节。基于食用油供应链,本文对食用油各个环节的监管模式进行阐述。
(1)对于原材料的监管。我国目前油料市场主要由大豆,棕榈油,葵花籽和油菜籽四种作物所主导,以下以大豆为例说明监管体系的构建。食用油生产企业对于大豆采购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国外进口,国内收购,其中国外进口所占比例最大,约占全部大豆来源的80%。因此,对于国外进口大豆的监管是重中之重。对于进口大豆,应由检验检疫部门在货物入境后,按照GB1352-2009大豆标准等国家标准对其进行检验,并且严格按仓库监管规程对大豆换装存储的监管仓库进行卫生监督,避免大豆在运输、换装、存储等环节出现安全、卫生隐患。在大豆从监管仓库调离起,将该批大豆报检号、重量、运输工具号码等信息,及时传真到工厂检验检疫机构,确保运输、加工环节实现无缝隙监管。对于国内收购的大豆,应从大豆种植环节开始进行监管。由农业各级部门对化肥,农药生产企业进行监管,将无生产许可证、无批准文号、无生产标签的三无企业上报市有关部门并依法予以取缔。安排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利用传感器等工具对种植企业的土壤、水质、气体、进行实时监控,以防止污染的发生。在大豆成熟后,按照大豆国家标准对大豆霉菌、害虫、农药残留、重金属、化学污染情况进行检验。一旦发生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应及时找出污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大豆在出售给食用油生产企业时,应由质监局对大豆进行抽检,监督其封装运输过程,并将该批次的大豆信息包括重量,运输工具信息等及时发送给食用油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部门。
(2)对生产过程的监管。目前我国食用油生产制造企业有5000多家,它们生产能力良莠不齐,而且存在一些作坊式企业,对于这种情况,应由工商部门加大查处力度,防止三无企业制造的产品流入市场而且要严格食用油生产企业的准入制度。在食用油生产企业内,由第三方质量检验机构严格监督其原料来源,防止地沟油现象的发生。核对入库的大豆批次信息与收到的是否一致,并再次进行抽检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霉变等现象。对于食用油的生产过程应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对食用油生产加工的设备进行检测,通过传感器对食用油的生产过程及车间卫生条件进行实时监控,严格监督其添加剂的使用,防止发生人为或者意外的质量安全问题。应按照SB/T10292-1998《食用调和油》、GB 10464-2003《葵花籽油》、GB 1535-2003《大豆油》、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对食用油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标准包括食用油的标签、感官、酸价(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杂质、烟点、含皂量、冷冻试验、加热试验、铅、砷、黄曲霉毒素B1、溶剂残留量等项目。当监控指标到达警戒值时,应迅速找出污染源并进行治理。生产环节监控过程如表1所示。除对食用油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外,还应按照GBT 17374-2008《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9688-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等国家标准监督其包装过程及包装材料,确保包装材料的质量安全,依据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监督其标签,禁止虚假标注,虚假宣传。
表1 生产环节监控过程
关键控制点 显著危害 关键限值 监控 纠偏 记录
对象 方法
食用油生产环节 致病菌、化学物污染、添加剂 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SB/T10292-1998食用调和油等 产品(致病菌、化学添加剂)、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乙炔)、环境(温湿度) 气体、传感器、环境传感器,企业对产品自检 找出污染源,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监测数据上传服务器、自检报告
(3)对仓储及运输过程进行监管。由企业内的质量监管部门按照LS/T 1211-2008《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对储存及运输条件进行监管,防止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霉变等现象。记录运输的批次信息,包括批次号,数量,目的地等并及时发送给销售终端的质量监管部门。具体仓储和输运环节监管过程如下。
对于食用油在仓储过程中主要的关键控制点就是整个仓储过程,从食用油的入库开始到开始配送这一过程,在这个储存过程中,食用油最显著的危害就是发生霉变,从而产生霉菌,特别在物流仓储设施比较简陋的环境下,仓库温度往往不能保持平衡,这种情况就容易导致食用油发生霉变。基于此,仓储管理人员主要参考LS/T 1211-2008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来对仓库内的温度条件进行设定。仓库内食用油质量监控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产品(霉菌)、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乙炔)、环境(温湿度)三个方面,企业可以运用气体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对产品进行自检,其频率主要依据传感器实时监测,从而对产品定期自检。其监控人员企业可以考虑聘请外部专业的企业检验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测,从而可以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检验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找出污染源,并将监测数据上传服务器,生成自检报告,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而政府也要起到监督作用,不定期的组织人员进行抽检,这样一来企业,专业人员、政府共同努力,加强仓储过程中食用油的质量监测。对于食用油运输过程中的监管关键控制点在于从出库到最终销售终端这一配送运输过程中,由于有时运输时间过长,运输设施又较封闭,食用油最显著的危害仍然是霉菌。在运输过程在注意控制温度前提下,还应注意运输过程中挤压现象而导致的食用油破裂。对于运输过程监管的对象集中在产品(霉菌)、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乙炔)、环境(温湿度)三个方面,对于采取的方法以及对于问题的处理,基本上与仓储过程相似。运输的过程其实是食用油的储存位置暂时发生的变化,所以整个过程的监测可以参考仓储过程。
(4)对于销售终端的监管。由于销售终端情况较为复杂,包括众多的小型粮油店,又包括大型超市等业态,要实现全部的覆盖监管难度较大。因此,应对出货量大的大型超市进行重点监控,对于销售量较小的粮油店等可以进行抽检。在大型超市中,应安排第三方的质量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对于进入的每批次食用油,应与仓储运输部门发送的批次信息进行核对。加强重点区域治理,探索和建立日常监管机制,这样可以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其次,要加强流通渠道治理,严格监督进货渠道。在有效拓展信息的基础上,积极与交通、公安等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积极研究探索有效监管方法和措施,从而防止来源不明的产品流入市场。对于小型的粮油店,应不定期对其销售产品进行抽检,并说明其进货渠道。政府应制定放心粮油销售店的考评办法,对年满一年的粮油店进行资格复审,并要求销售店索取厂家的营业执照,每批进店的质量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及时做好台账。小型粮油店还要注意店内环境的改善,做好柜台整洁卫生,仓库内粮油商品能单独存放,做好温度和湿度的管控。对于出现问题的超市,要加大惩罚力度,使得销售终端站到消费者这一边,来维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允许受害人进行集体诉讼,让超市不能在食品安全事件中轻易脱身。这样一来,食品安全的压力,才会真正沿着整条供应链向上游有效地传导,从而从源头加强食用油安全的监管。
四、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不是简单的企业责任,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约束来彻底解决,要有专业化的政府机构去管理。但监管部门首先要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整治模式,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构建起更加完善有力的监管体系,从源头上封堵漏洞,也从销售终端截流,而不是被动地原地“亡羊补牢”。以中粮集团的做法为例,其食品质量管理从工厂向零售终端延伸,新增了主动的市场抽检制度,工厂品控人员及销售人员定期到市场零售点对产品进行检查,对产品的保质期、包装、内容物等进行目测,对存疑产品,直接从零售店购买,返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消费者通过零售店购买的每一瓶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其次,食用油企业要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披露机制,以工作组、市场部、销售部为主的媒体沟通小组,第一时间与媒体沟通,保证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基于物联网的逐步应用,使得食用油安全信息能够在整条供应链得到共享。第三,政府要引导和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及消费者参与监管。行业协会以自律机制参与监管有助于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整合行业资源,加深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互信。行业协会自律可以减少政府的干预,降低监管成本,弥补政府监管所存在的滞后与失灵。消费者是液态奶的质量安全的最大利益相关方也是最关心质量安全的一方。因此,应引导消费者参与监管,鼓励消费者进行举报。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套食用油的质量监管体系,包括原材料监管,生产过程监管,仓储及运输过程监管,销售终端监管四个部分,该体系能够有效地保证食用油在供应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且有利于食品溯源体系的构建。但是,本文对于该体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包括具体细节,各项标准等,且该体系涉及众多方面,具体实施难度较大。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董银果,王丽.我国乳品安全监管失效的制度因素[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95-99.
[2] 蒋慧.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和出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6):154-162.
[3] 陈秉恒,钟涨宝.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监管问题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