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认识

篇1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高校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

社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怎样更好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培养出各种技能型的人才是所有高等院校所要解决的问题。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失业人员不断地增加,人们面临就业的压力。高校的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

一、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社会要求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要求也提高了,跟以往相比,现在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加重视所学专业的实践性。具体来讲,要求学生具备电气维修能力,电气看图能力和电气操作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对大型装置的维护、安装和调试能力。此外,还要求学生具备远程控制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编程能力,也就是应用有关的软件编写程序控制电气装置的能力。

二、电气自动化教学面临的不足

尽管高校都重视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可是还面临着一些不足之处,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课本的内容跟社会的发展相脱节,理论知识不够先进,比如不能够详细地介绍最新的变频器与智能表。

第二,当前形势下,高校面临着轻视实践和注重理论知识的问题,虽然教师也组织学生做一些实验,但是实验的目的也只是让学生初步地认识各种实验现象,并未让学生动手操作,因而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多学校的学生都存在着只看教材、不做实验的现象,虽然有部分课程有一些实验安排,但是这种实验只是帮助学生对试验现象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没有让学生切身体验,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即使有些高校安排学生实验,但学校的实验设备质量较差,不够先进,实验缺乏创造性,无法让学生充分了解设备原理。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讲解知识,不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当前,高校的很多教师不认真地对待学术研究,仅仅是完成了学校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授课之后就只顾着忙自己的事情,致使学生找不到教师,更谈不上受到教师的指导了。

三、电气自动化的教学改革

(一)确保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与时俱进,并改革教学模式。当今社会在飞速地发展,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是非常快的,高校需要明确这一点,一定要根据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社会要求来设置相关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高校需要不断地探索,在教材当中充分地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与理论,指导学生获取最新的知识信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在教学中不可以仅仅依靠教材,需要以教材作为基础,并借助社会案例,不断地延伸教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根据实践,指导学生了解有关知识是如何应用的。此外,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应用一些教学软件,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二)学生的实习需要和企业统一起来。一般来讲,一些先进的电气自动化装置在企业当中最先应用。因此,高校在组织学生进行实习的时候需要和一些企业进行联系,借助企业的装置实施培训,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指导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以使教师对学生的培训更具有针对性;第二,把学生的实习和企业相统一,让学生在一些电气自动化的项目当中应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以确保学生可以应用到最新的电气自动化装置。

(三)高校需要加大对实验装置的经费投入,制作出仿真的装置。电气自动化装置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实验装置的引进。为了确保电气自动化实验装置的实时更新,需要加大经费的投入。为了实现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目的,它的实验装置一定要体现出实践当中工业电气自动化装置的特点。这就需要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走进企业的第一线,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制作出一些跟实践当中电气自动化装置相近的仿真装置,以指导学生学会最先进的电气自动化生产技术和工艺。

(四)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要善于获取先进的电气自动化相关知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不同于基础学科的教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非常快,先进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往往先应用于企业,而后才能走进课堂。为了保证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不落后于当前企业的工业电气自动化,这就要求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要善于和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联系、合作。当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有新产品研制成功时,教师能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等,使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获得及时补充,同时,有科研能力的教师还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发新的产品,这就更保证了学校教学的前瞻性;第二,高职电气自动化的教师要深入电气自动化水平高的厂矿企业,深入了解当前企业电气自动化的生产力水平,把当前企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教学相联系,使学生获取的知识能直接应用于企业,达到高职的教育目的。

四、结语

针对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需要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作为导向。在设置课程的时候需要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基本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培养出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霞.马立修关于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8.

篇2

关键词:技术技能;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48-0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上。

在高职教育层次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技术理论及本专业领域的核心技能,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适应企业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构建服务于地方经济、适应时展、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路及原则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要求。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和学生求知、求技、求职、求升等多方面的成长需要。

1.坚持工学结合原则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角度出发的教育。人才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体系构建的全过程,才能凸显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学校应建立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对接平台和长效机制,与行业企业共同分析专业发展趋势和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结构,构建符合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合作,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标准,共同制订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标准,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贯彻全面育人方针

按照“夯实基础、突出技能、鼓励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重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文化素养、娴熟的专业技能及较高的职业素养、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使学生具有成长、成人、成才的基本本领和职业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3.搭建通用技术平台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专业应用领域广泛的宽口径专业,根据专业的特点,要考虑“学技终身,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线,坚持通用技术原则,搭建“平台+模块”基于职业技术技能的能力目标的课程体系,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通用技术应用能力,从重视增强学生的岗位针对性及促进学生零距离就业拓展到增强学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适应性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从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动化技术使用能力拓展到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理解能力、改进能力、决策能力及管理能力的培养。

4.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

《决定》中明确提出,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以职业技术技能提高为目标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双证书”制度,参照国际知名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开发“课证融通”类课程,把技术含量高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等引入教学内容中,将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

5.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针对高职层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人才的培养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做好课程设计,注重因材施教,实施有效教学。积极探索学生个性化培养,开展分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注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在实训教学中结合实际操作讲解理论知识,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专业教学特点,探索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灵活组织教学,实施精细化管理。

二、“平台递进、模块并行、通识贯通、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

结构

1.课程体系结构特点

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未来职业成长规律,从职业出发,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系统设计“平台递进、模块并行、通识贯通、工作导向”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技术技能的能力提高为目标,实现了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过程培养。整个课程体系体现“一贯通、四迭代、一全程”,纵向并行,横向交叉的“1-4-1”的结构。“1-4-1”的内涵是:“1”是突出知识应用性的“通识课程”贯通文化知识素养培养;“4”是突出理论及技术应用性的“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专业课程实现迭代递进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1”是突出技术应用与创新性的“专业实践与创新”实践环节,全程展开“一技之长”的培养。

(1)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应用数学、大学语文、信息技术基础、体育等课程组成。这类课程以人文素质和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课程可以分级,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辅以文化素质选修课,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陶冶人格、传承文化和提升人文精神,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这类课程设计成理论课程或“理实一体化”课程或整周开设的专业实践。在学时安排上,原则上理论课程中的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20%左右;“理实一体化”课程中的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应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35%~50%;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学时数占该实践教学总学时的20%左右。1)通用技术平台课程。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一般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相关的机械类通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构成的课程,是相关学科专业之间比较共性的通常都要开设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通用技术平台课主要包括:机械基础、工程制图与CAD。2)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一般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相关的电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构成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主要包括:电工技术应用与实践、电子技术应用与实践、单片机技术应用、PLC控制技术。3)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是涵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领域主要技术或技能的主干课程,是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必须学习的课程。该类课程是从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要求出发来确定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电机与控制、电气制图与CAD、自动控制系统与仿真、传感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技术、DSP技术应用。4)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限选课程,多门课程组成一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学生必须选修一个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是为了保证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或社会企事业单位特定需要量身定做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通过开设不同课程模块去培养不同职业岗位方向的学生。“订单班”采用方案内替换“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方式解决。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和供用电技术两个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光伏组件制造工艺及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3)专业实践环节。通过专业实践环节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技术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包括:低压电工运行维修实训、钳工实训、电子产品装调实训、单片机课程设计、光伏发电系统装调综合实训、电气柜装调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入学教育、军事技能训练。

(4)专业创新实践。专业创新实践以第二课堂形式组织,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由专业社会实践、科研创新项目、职业资格认证(高级及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专业技术讲座等组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企业、行业调研报告;高低压开关板(柜)装配配线工高级工的认证;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装调、单片机应用系统安装与调试等项目的比赛。

2.课程体系专业特点

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宽口径的特点,构建了以专业基础-专业技术-专业方向,三层次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典型特点,即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强电与弱电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在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宽口径特点的同时兼顾我校该专业的自身特色,通过专业方向课程把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供用电方向体现出来。

3.课程体系职业特点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具有职业特点的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必须体现职业特色。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面向装备制造业、电力行业(重点针对光伏发电领域)的从事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技术改造、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初始就业岗位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安装、运行及维护;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及维护;自动化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笔者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将职业标准融入在专业课程中,学生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后可以参加社会化考试,取得维修电工(中级)、低压电工、高低压开关板(柜)装配配线工、高压电工、维修电工(高级)等执业证书,建立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构建以职业技术技能提高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利于高职教育科学、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职业教育,2013,(10).

[2]成建生.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2).

篇3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s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research efforts to further,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cours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development,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made analysi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Key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0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电气工程已经步入了自动化控制的系统行列之中,电气工程的自动化也逐渐成为了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并且它还成为了科学技术领域的核心。在很多的国家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代表着国家的发展状况,因此电气工程的自动化逐渐受到重视。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能够有效的推动社会的进步,这就必须保证电气工程的技术的进步。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生产企业而言,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原有的人工的劳动强度,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的效率,提高检测的精度,并且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使用自动化的机器设备还有可能减少认为操作带来的错误,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针对电气自动化的问题分析和应对措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可以有所裨益。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几个方向

1.1电力系统方向

电力系统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方向,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器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介质工程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力系统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该专业方向设置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两个专业模块。

1.2电气技术方向

电气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方向。该专业是重点专业,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气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信息处理学科具有工学硕士授予权。

1.3电机与电气方向

电机与电气学科在一体化电机的理论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步进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感应同步器等。在电机的电力电子驱动技术方面,研究了电动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策略,变频电源谐波抑制技术。在高环境、高可靠电机与电器方面,研究了高环境电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航天电器的理论与技术、卫星姿控用飞轮的可靠性设计。在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研究了特种电机、磁性流体密封、旋转轴的在线平衡、电磁成型技术。其中在步进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等特种电机及航天电器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1.4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特色专业方向,特点是电气与电子兼备,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相融。培养从事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信号变换与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问题分析

2.1 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性不强

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是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提升的必经之路,我国目前一些电气自动化还处在多岛自动化的层次,多岛自动化具有互不连接、功能单一、信息独享的缺陷,不能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的功能和作用。

2.2 电气自动化的网络构架不统一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建立高效、快捷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但目前很多企业自身网络构架不尽相同,使得依托于网络结构而发展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另外不同企业和商家在软、硬件产品交换过程中,因为程序接口的不一致,影响企业数据和信息的传输交流,进而阻碍了企业数据和信息的共享,使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无法发挥应有的效应。

2.3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过于受主观支配不同的企业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开发中,由于技术人员思想理论及技术掌握程度的不同,过分根据技术人员主观习惯和意识支配,系统的开发平台各有不同,进而导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在实际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中的程序和成本增加,增加了系统整体的运行费用和负担。

3、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改进主要从科技、信息和开放度三个方面开展。

3.1 科技化是指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应当出现实用性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本着自主创新的思想,以节能降耗为切入点,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在材料的使用,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力求创新,采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研发新产品。

3.2 信息化则是指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地位应更加突出

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运行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机优化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分析的广泛应用以及电气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网络通信技术,都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3.3 开放化则是要与外界建立一个接口,实现与外界网络的连接计算网络是实现信息实时交换和共享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实现管理、决策、设计、控制和制造一体化的关键,它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元件和局部系统的管理、监视、调节和控制上,是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远动技术、调度自动化等方面的核心。

4、我国电气自动化未来发展方向

4.1电气自动化产品创新化

现今,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的不断发展,给电气自动化产品的不断创新提供了环境和技术支持。生产型企业要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定的目标任务的指引,在不断开放的条件下,提高企业原始、集成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生产研发出更多的、更高效的电气自动化产品与系统,使得产品在科技含量上不断提升。国家要将企业确立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断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相应政策,加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企业要将科学发展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企业发展方向,利用科学手段加快经济增长。

4.2电气自动化系统平台统一化

随着社会和工业等对电气自动化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系统将迎来统一化的新时代。实现平台统一化就可以使得自动化项目从设计实验到开机运行的各个环节得到技术支持,很大程度上降低项目费用投资和完成时间。另外,统一的自动化平台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最终用户需求和项目特点,决定统一运行代码的下载地址,是下载到基于Windows NT的软件PLC、嵌入式NT系统、硬件PLC或者是基于Windows CE的控制系统中,将开发平台从最终运行平台中独立出来,

4.3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通用化

对于一个合理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来说,结构通用化非常重要。如果企业要实现信息内部传递的畅通无阻,那么整个网络结构从计算机监督系统、现场控制设备到企业管理系统都要能够通用,这样管理层可以利用Intemet/Intranet技术很好地实现对现场设备的全程监督。在选择系统网络时,无论选择现场总线还是以太网,都要保证在整个系统范围内的无障碍通讯。

4.4电气自动化系统程序接口标准化

新技术和标准的不断推出,给电气自动化系统程序接口向标准化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接口标准化可以提高办公系统和电气自动化系统之间数据互递的效率,极大地降低工作费用和时间的消耗。当企业使用ERP或MES系统时,基于PC平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当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TCP/IP通讯标准时,Pc可以完成管理平台和自动控制之间接口的完美连接。程序接口标准化还能使得不同厂家的软硬件产品进行数据交换,使其实现无障碍通讯。

4.5电气自动化生产安全化

随着社会和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生产安全化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安防行业技术多系统集成一体化将在未来企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要在提升非安全控制系统性能的同时,尽量投入较低的资金完成安全控制系统的研究。电气自动化安全使用会成为未来自动化行业中的新向标,要结合目前中国自动化领域特点,逐渐地对自动化安全系统市场进行开拓,可以先从对安全生产重要性最高的领域入手,再逐渐向生产较为安全的领域转变。

5、结语

篇4

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集科学性、 先进性特色于一身的专业课建设与技能紧密结合,按照高质量、 高起点、 高标准的标准,不断提高学生自身实践活动的功能。本文阐述了自身参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的收获与反思。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实践 反思

几年来,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学生深入到对口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学习现场劳动,联系实际了解专业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技术流程,对其主要机构设置、人员分工等企业概况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好专业知识创造条件。在业务方面,通过认识实习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参观有代表性的工厂、研究所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使我们逐渐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方面的情况为今后从事工业电气自动化工作打下有力的基础。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探索

1.1 提升自身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再认识

1.1.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定位就是培养以强电为主、 强弱电结合、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培养的学生.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要求必须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分析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般都要为学生提供工程训练的机会, 并且强调在某一方面具有比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实践类型有技能实训、 课程实践、 毕业设计、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要求我们在知识结构方面必须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基本知识; 系统掌握典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工作原理和应用工具。 在能力结构方面: 具有一定的实践软件编程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能够进行小型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较强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和必要的基本工程技能。 在能力专长方面: 具有一般电子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制作能力。在设置学习方案时,要注意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从而使我们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1.2 提高认识. 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地位

首先要达成“实践才是工程专业的根本” 的共识,牢同树立“实践教学同理论学习同等重要”的学习理念。其次是积极参加校内实训中心,提高实验实训的使用效率。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到实训中心进行操作和技能训练, 在此从事科技实验、技术革新等多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技术训练。在参加校内实训基地等方面,鉴于目前学校的校企合作方式, 要求我们在加强岗位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增加一些技术革新、 产品设计、 方案论证、 管理训练、高技术操作等内容。在参加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 自己还要通过深入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生产、 岗位设置、 人才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规划等状况。 在最后一学期,根据自身的个人特长,通过顶岗实习、用工实习等多种形式,构建专项能力、 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相互独立的实践学习体系。根据专业定位目标对课程实验进行充实和改造。在综合设计性实践训练中,除了依据教师提供的一些小型设计课题,还要在自己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在完成教师交给的基本训练后.结合自己情况选择参加难易不等的实验项目课题。这样,我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得以体现,从而激发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1.2 要构建学习方案和自身发展体系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制造业产业转移、加速工业化进程的重大机遇期,而信息新技术要适应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和劳动者的新要求,就必须加大培养电气自动化知识的学习力度,在构建专业培养方案和发展体系中充分考虑。在实践方案和发展体系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一是要正确处理专业基础与强化实践相协调。专业学习不仅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征,还应表现在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结构时,要注意拓宽知识面,同时要注意加强实践锻炼;二是要正确处理理论应用与实践创新的关系。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擅长应用,也应该更多体现为与应用相结合。如进行技术改造与个人创新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着重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建立并制定创新目标,给自身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与时间等。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反思

2.1 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文化修养、身体素质等。除了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努力为学生打好管理科学、外语综合能力的基础。以致力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2 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以高素质的应用型课程作为主要目标,也就是将重视实践建设当做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经过参加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实践实习,使自己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深入的接触社会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学习将产生积极地影响。通过实践,希望学校能够在每个学年安排一定的教学计划,经过实践历练来逐渐增强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渐提升整体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l]张爱玲,韩富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l,19(01):71-73.

[2]韩力,詹忠贤,严欣平等.构建面向2l世纪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思考[J].高等程教育研究,1999:21-23.

[3]郑荣进,黄家善,陈兴武.培养电气T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07):54-56.

篇5

【关键词】校企项目结合 电气自动化 实践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2014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419;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GB2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8-01

在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形势下,为更好地满足企业对电气自动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民办高校转型与校企项目结合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气化专业与企业岗位的适应性和对应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是以校企项目与学校实践课程多元结合为基础,根据企业项目的需要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和深度,真正形成“产教结合、以产促教”的高效运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1.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现状

电气自动化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当前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状况如下:(1)实践教学设备是购置厂家生产的成品实验装置,而这些设备功能单一,只能进行“简单验证或非真实器件模拟”的实验,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技能训练要求达不到。(2)电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于一个项目的全周期开发包括:设计、制造、施工、编程、调试、维护等,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实践内容与工程实践相差甚远。(3)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历,缺乏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相关实践知识,实践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体现。

2.校企项目结合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校企项目结合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是从实践教学设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做到“产教结合、以产促教”的高效运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2.1 实践教学设备

解决实践教学设备可以从实践教学场地入手,校企合作建设的实践场所分为校内共建实践场所和校外实践场所。校内实践场所主要针对专业基础课及理论性强的课程,重点为后期实现整个项目的教学打下基础,校外实训场所分为一般见习性实训场所和实践技能顶岗场所。通过对实践教学场地的建设,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践教学设备落后、一些具有工程性的实验无法开展的实际问题。

2.2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主要以一个项目的全周期进行开发,包括:设计、制造、施工、编程、调试、维护等。具体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掌握生产过程的工艺性能及被测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被控对象动态、静态特性,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第二阶段,进一步掌握相关硬件知识;第三阶段,学习系统设计的软件;第四阶段:学习一个完整项目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如控制电路、操作面板等),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管理、监控程序及应用程序的设计)系统的调试及实验。把整个项目开发中的图纸、程序等有机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中,通过学习与训练,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2.3实践教学师资

师资方面,采用校内、校外教师结合的队伍建设。校外实习由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才负责专业课程的讲授和实训指导,并外聘为专业的讲师,保障校外教学的正常有序,并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对于校内教师通过企业学习熟悉并拓展了专业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找到教学与企业实践环节上的差别,明确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向,认识到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明确今后教学工作的方向。通过企业学习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当前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4 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课程考核,以具有一定工程性的项目为主,考核评分以项目设计全周期开发过程为主要情况作为评分依据。

3.结束语

民办高校转型与校企项目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整个项目全周期开发为基础,以实现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实现职业性和实践性,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达到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智林:基于“双能力”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第128-129页.

[2]邓海鹰,施华,龙艳红,等.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核心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广西轻工业,2011(8):208-209.

[3]马书英,刘晓宁: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测绘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期,第89-91页.

[4]张秦伟.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育,2014(4).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专业;课程体系;岗位

作者简介:夏志华(1976-),女,河北涞水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张德田(1981-),女,河北满城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河北 保定 07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保定市教科所“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适应保定经济的高职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114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79-01

地方高职院校的招生主要面向地方,其主要就业面向是区域。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工业第一线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生产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管理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使命。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是高职教学的主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建立适应区域经济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专业设置与保定区域经济特色相吻合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示范专业,是结合保定区域经济特色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专业。保定市形成以新能源装备制造、输变电设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三大工业板块为骨架,以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基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等五大产业基地为主导。保定高新区依托“中国・电谷”的快速发展,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呈几何级数递增。同时随着长城汽车公司自动化程度的发展,对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约为200人。目前,电气自动化专业每年有70%以上的毕业生在“中国・电谷”所属企业及汽车类企业工作,为保定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现代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电气自动化专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企业高职毕业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专业延展能力,实现毕业后能够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尽快融入到企业生产中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问题。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研究保定及周边地区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及应具有的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的,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以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为基础,构建模拟企业工作真实情境,确立专业基本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专业综合能力逐次进阶为特点的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以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为基础,将企业资源整合融入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确定培养方案;根据企业技术服务要求,对接企业先进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引入企业质量评估标准,完善现有的质量监督和教学管理体系;借鉴企业管理流程融入教学过程与学生管理;通过引入企业文化,帮助学生形成初步职业认识与定位。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利用现有的天威班、中兴班、长城班等试点班级,进一步推动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三、构建适应保定经济的高职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托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行业,与天威集团、长城汽车等一批骨干企业合作,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以校企共建专业为基础,以岗位(群)需求和工作任务为依据,以促进学生职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理实”一体化的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

1.开展社会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开展社会调研了解社会需要,分析人才需求,得到社会、行业对岗位的需求情况及职业能力要求,特别是分析重点企业的规模、性质,主要产品、设备情况,工作环境以及具体的工作岗位,来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表1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基于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电力线路设计测绘岗 1.电路分析与绘制;2.电子线路识图与绘图;3.电气识图与绘图;4.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5.室内照明及动力电路配线;6.现场总线应用技术;7.软件图库的熟练应用和元件库的创建;8.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

电气系统设备安装岗 1.电工工具及仪表使用;2.绝缘常规试验及分析能力;3.组装较复杂的试验仪器和设备能力4.绘制测试接线图;5.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能力;6.电子元件选择与质检;7.电气元件选择与质检;8.常用低压电器的拆卸与组装;9. 基本继电控制电路的配盘

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岗 1.电力变压器运行维护;2.电机拆装与故障检测;3.典型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4.单片机系统的程序设计与接口电路;5.PLC程序设计与接口电路的连接;6.通用变频器面板操作及I/O接线;7.通用变频器的应用与维护;8.常用电机驱动器件使用与维护;9.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维护岗 1.PLC系统组态设计;2.PLC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检修;3.自动生产线动力电机的运行维护;4.自动生产线控制器的运行维护;5.自动生产线检测部件的运行维护;6.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维护与运行;7.单片机系统的组态设计

继电保护岗 1.正确填写继电保护检验报告;2.常用继电器的检验;3.互感器试验要求及接线;4.继电器-接触器基本环节设计与调试;5.电力负荷参数确定;6.微机保护定值整定及现场调试;7.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8.继电保护系统的参数整定

企业供用电岗 1.变电站电气设备巡视;2.直流系统操作和检查、测量及维护;3.变电站自动装置运行及维护;4.变电站工业监控系统使用

2.由典型工作任务构建相应行动领域

依据校企的深度合作,参照企业专家研讨意见,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将这些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理,并进行学习性设计,参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归纳形成12个行动领域。见表2。

3. 依据行动领域设计学习领域,构建课程平台

对行动领域所对应的工作过程进行逻辑化转换,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特别是注重搭建可在相关专业群实现共享的基础课程平台以及专业课程平台。见图1。

4.校企合作,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通过进一步推广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将工作过程引入教学,学习领域表现形式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在学习情境中得到体现。根据企业的工作过程,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企业的工作过程相对应,构建学生学习的六大步骤,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价,实现教学内容任务化、教学过程职业化、考核标准企业化。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教学做一体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四、健全完善的实训体系是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条件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要求培养企业生产一线具有实践操作和分析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操作,节省企业培训时间。要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必须在校内外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已达到技能训练的要求。

1.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

我院建有的电工电子实训中心,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为以后专业能力的强化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开展社会及企业人员电气设备安装、电子设备安装等相关电气技术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工作;自动化与电力技术实训中心的建立,可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强化技能的实用性、生产性。同时开展社会及企业人员电气设备安装工、电子设备安装工、配电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等相关电气技术工种从中级工到技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工作。也可面向社会承接部分供配电系统和调速设备的设计与模拟运行;PLC实际应用的模拟控制与编程调试及单片机系统的开发等实际生产性项目。还能面向企业开展自动化领域先进技术的推广培训和为教师科研服务提供平台,使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达到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提升区域内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

2.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围绕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与保定地区龙头企业合作,在重点加强现有8个校外实习基地的软件基础上,再与保定天威英利、保定风帆集团、中航惠腾、三伊电子等部分企业合作,新建5个校外实训基地,到2012年建设成配套衔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软件完备的校外实训基地。并聘请企业专家做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学生的顶岗实习锻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实验实训条件软件建设

在注重实训基地硬件设备建设的同时,重视实训基地软件建设。探索并制定适应工学结合、素质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型课程体系的各种管理措施与办法;加强对实训设备进行再次开发,编写实训教材,充分挖掘设备潜能;制定技能标准,强化技能考核措施;改革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实训质量;适应技术发展及企业行业岗位需求,开发新的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项目,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针对保定“南车北电”的区域特点,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为途径,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立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学相统一的课程体系。大力发展和建设本专业面向教学与生产技术的技术服务平台,主动面向本地区,以本地区的产业群和职业岗位群为服务重点,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品牌优势,通过教育合作、技术技能培训和应用技术研发功能,在促进教学、生产、培训、研发一体化的同时,增强面向职业院校、企业的技术服务和区域对口支援功能。

参考文献:

[1]宋建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10).

[2]王艳君,白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7,(8):70-73.

[3]刘巍.“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开创职业教育发展新天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4):162.

篇7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器自动化工程;运用

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是指指对电气自动化工程的风险因素,并将这些风险因素降到最低的管理过程,是确保电气自动化工程合理使用的重要手段。电气自动化的风险因素较为复杂涉及到很多方面,不但有机械的危害,还有放射性危害这些因素也就使得电气自动化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安全隐患,这就使得电气自动化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风险管理电气自动化,降低电气自动化的风险因素,使电气自动化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1 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风险

风险是指生产目的和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包含两种风险类型,一种是有利的风险一种是无利的风险,风险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风险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性统风险。

1.1 工程质量风险。电气自动化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的质量关系到基础建设施工的质量。这就使得电气自动化工程质量变得尤为重要,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一旦相关工作不够完善,技术不够全面、管理水平低下,就会导致工程质量面临风险,必然会影响公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工程安全风险。电气自动化工程中存在许多电路,而这些电路中往往具有大量的电压和电流,因此这些电路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安全隐患,例如:如果电路中的温度过高就会导致线路的短路;电路中的电击还会引起绝缘击穿的现象;当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控制系统超负荷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过热就会引起线路短路,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火灾。

机械安全风险,其一是指机械在上升或下降时,受到重力作用,但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对重力的控制有限,一旦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很容易导致机械悬挂的重物不受控制出现安全隐患。其二是机械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磨损老化的现象,还会由于振动引起的危害。其三机械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导致周围环境温度提高,就会是一种风险,长期的热量不能排除会降低机械的服务年限,甚至引起安全事故。

1.3 监督缺失的风险。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财务需要相关的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控。现阶段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这也就导致了电气自动化工程企业的账目混乱,信息失真,财务管理的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控,这就会是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甚至会导致企业经济窘困的情况。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会导致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不够规范,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操作时,没能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和操作,就会导致施工人员对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设备损坏,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监督缺失还会引起相关的设计风险,由于缺乏足够的审核和审批工作,必然会降低相关设计存在设计错误和设计遗漏的情况,一旦发生设计错误和遗漏的风险会给电气自动化工程带来诸多损失。

2 风险管理在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应用措施

2.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首先需要转变工程领导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促使相关领导能够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对电气自动化工程的重要性,并由领导带头,促进全员参与到风险管理中去,促使员工能够在认真完成工作的基础行,加强风险意识,降低工作的风险因素。同时还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的配置各个岗位的员工,在提供工作效率的基础上确保相关工程能够及时完工。并通过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强化工作管理,促进工作及时完成,不断增加技术水平,降低工程的质量风险,从而降低或避免电气自动化工的质量风险。

2.2 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是强化电气自动化工程风险管理的要素,风险评估机制是了解风险识别风险的重要工作。在进行风险评估机制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等级和程度的评估工作,为相关管理层提供风险信息,促进相关决策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同时还要定期对电气自动化工程进行评估分析,确保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相关系统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降低电气自动化工程的风险因素。

2.3 加强电气自动化工程安全管理。通过加强电气自动化工程全管理,增加风险管理水平。电气自动化工程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考虑,并确保系统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停机。同时对于线路需要具有良好的绝缘隔热情况,对线路和内部构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降低线路短路和击穿现象的发生。

对于工程安全中存在的机械危险首先需要加强机械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对相关机械进行检测检验,尽早的将机械中的安全隐患发现,对一些老化、磨损的机械进行修缮和更换零件。同时机械工作时的高温也是影响机械安全工作的重要原因,对重要机械采取良好的散系统,确保机械不会因为过热而发生事故,同时还需要注意重力的安全隐患,降低重物不受控制的情况。

2.4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工作。有效的监督机制不但是财务的重要监管部门,还能对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作用,是确保财务透明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工作。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降低或避免财务管理的混乱和信息失真的情况,及时发现电气自动化工程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快速进行解决降低企业财务经营风险。

监督工作还能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约束,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降低或减少因操作违规引起的安全隐患和设备损坏。并制定有效的责任制度,将相关违规带来的安全问题直接落实到相关负责人,降低因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带来的安全问题。

还需要加强对相关设计的审核工作,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相关设计进行审核工作,对设计进行分析,确保设计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使设计能够满足电气自动化工程的需要,降低设计风险的发生。

3 结语

电气自动化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将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有效降低或避免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风险,从而促进电气自动化工程顺利推广,促进电气自动化工程为社会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纪马力,浅议风险管理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J].酒钢科技专刊,2011,02.

[2] 杨清月,浅议风险管理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3,10.

篇8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实践教学 能力递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事业部门急需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技术人才,社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级技能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并在高职教育中占主要地位,同时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目标要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具体要求,应当以市场需要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

1 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实践教学模式特色不鲜明 大多数随课实训和集中实训采用相对固定、单调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环境缺乏职业性,甚至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实践教学特色不鲜明,教学过程没有将高职实践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凸现出来,没有将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1.2 实践教学设施不足 实践教学场地有限,实训设备不足,几个学生要共用一套设备完成实训,不能满足每个学生都进行操作训练,实训效果不佳。有的实训设备购置时间较长,已不能满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发展需要,且出现设备老化现象,需要投入资金更新换代。

1.3 实践教师专业技能不强 实践指导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成为老师,缺乏现场实践经验,到企业学习的机会少,实践技能得不到锻炼。只能靠理论指导实践,自己慢慢摸索实践方法和技术,实践技能有待提高。因受到津贴待遇、工作时间等因素的限制,难以从企业聘请大量的兼职实践指导教师,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2 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是相对独立的,但要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以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核心,突出知识能力结构上的实用性、人才素质上的实践性和专业服务的针对性三个特点,实践教学的学时应不少于总学时数的50%。

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需求来突出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上将实验、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多层次实践教学活动连贯起来,建立从基本技能实践到专业综合技能实践的能力逐层递进的培养过程。

改革后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基本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和专业综合技能实践三个阶段构成。除了实验以外,实践时间相对集中,在三个阶段中分工不同,各有所侧重。

基本技能实践为技能培养的第一阶段,作为理论知识学习、巩固阶段,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引导学生进入工程环境,进行初步的工程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电路基础实验、电子技术实训、电力电子技术实训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仪表和元器件的使用、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操作训练,建立有关课程和工程技术的感性认识。

专业技能实践为技能培养的第二阶段,作为理论知识的升华,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该阶段主要包括继电接触器控制、电机运用与训练、电子电气制图(CAD)训练等,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相对较全面的工程技能训练,并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专业综合技能实践为技能培养的第三阶段,作为反馈强化阶段,综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主要包括PLC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开发训练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每部分训练都有设计内容和综合考核内容,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教学实施保障

3.1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增设校内实训场所,对已有实训设备进行改造、完善,并购置先进的设备仪器。按照职业活动环境来布置实训场所,建设校内“教学车间”,突出实践教学场所职业性的特点,使其能满足基本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和专业综合技能实践的需要。

选择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联系紧密、实力雄厚的企业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借助企业的场地、设备等优势,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场所,以满足校外实习、现场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使校外实训基地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3.2 “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 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和资金投入,探索兼职教师津贴制度,通过引进、培养、兼聘、特聘等途径,使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规范。实行“以老带新”指导制度,选派教学经验丰富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使实践教师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掌握企业生产一线的各种新技术。要求实践教师具有一个或多个专业技能证书,努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聘任来自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4 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改革

4.1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实践教学要按照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现场有关规定,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要求学生要有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教学车间”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例如,微机控制与接口技能训练、工控程序开发训练以“学中做”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技能,电子技能及工艺实训、施工用电与建筑供电实训以“做中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专业综合实践技能。

4.2 采用真实生产项目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以电气自动化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围绕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结合实际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校企融合共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项目,使所设计的实践教学项目兼具工作情景真实性和实践过程可操作性。每个实践教学项目都要有目的、要求、方案、实施步骤和考核标准,形成完整的训练单元。各训练单元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几个训练单元相互联系。在实践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方式,将学生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指导和评价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3 实行技能水平评价考核 实践考核内容既要有知识考核,又要有操作技能考核,还要有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加以运用的综合能力考核。根据考核内容的不同,考核形式可多样化,采取笔试、答辩、实际操作、产品制作、项目设计报告和现场解决工程问题等等。不能只对结果考核,更应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通过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结合、笔试与答辩结合、职业技能考核与职业素质考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技能、技术所达到的水平进行评价。

5 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强调注意人身及设备安全,对违反操作规程或故意损坏设备的行为应进行赔偿,以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和适应企业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生产一线参观、实训,利用现场教学直观、具体的特点,全方位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各工种的工作状况及要求;邀请相关企业领导、技术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介绍现代化电气企业对员工作风、纪律等方面的要求;通过作为兼职教师的企业技术人员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晓旭.论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2(3):153-154.

[2]李辉,贾晓薇.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2(25):215-216.

[3]汪荣青.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66-67.

[4]张天波,徐海娟,胡思扬,林振泰.基于行动体系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构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437-441.

课题项目:

篇9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办学模式 高技能 培养

一、发挥五年一贯学制优势,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自然衔接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迅速且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强弱电相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是“宽口径”专业。据调查,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将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而江苏省的加工生产企业更多,电气自动化高职高专人才需求数量更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这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及专业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点,在对江苏地区各类相关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面分析职业岗位对高职学生专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准确制定了五年制高职的培养目标,实现了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自然衔接。

中职培养目标(我校):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电气技术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从事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以及供用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的中等电气技能人才。

五年制高职培养目标(我校):

培养面向电气自动化行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具备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营销和初步开发等综合职业能力,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年制高职培养目标(××高职院):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控制基本理论,掌握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析和常用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具备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能力的技能型和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从上述三个培养目标的对比分析可以清晰看出,中职的培养目标是中级技能型人才,突出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注重的是一线的生产实施和组织。考虑到江苏电气企业生产的实际,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技术、生产管理人员的匮乏,可适当担负一些质量检验工作,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五年制高职非常明确地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并适当提高了技能操作的技术含量,学生能担任一定的生产设计工作,通过较长时间的综合训练,更加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目标;三年制高职相对目标定得更高,接近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由于学制的限制不可能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只能是具有中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所以定位于应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综上所述,由于五年制独特的学制优势,使得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现实,我校五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高级工证书的获取率接近90%(前提是获得中级证书、间隔两年),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二、强化中高职课程的沟通与衔接,统筹安排,避免教学内容的断层与重复

我们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研究了电气自动化领域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树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建立了以技术体系为主的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体系。即:专业基础理论类课程模块实行课程综合化;专业技术类课程模块实行理实一体化(课题化或项目化);技能训练类课程模块实行项目化。统筹规划五年一贯制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有效避免了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断层和重复现象。

中职开设的主要课程(我校):

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专业英语、电机与电气控制、PLC、电子CAD、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工厂供电、钳工实训、电子实训、电工实训、电机拆装实训、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考级、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

五年制高职开设的主要课程(我校):

专业基础理论类课程模块:机械常识、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基础;专业技术类课程模块: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LC编程及应用技术、单片机接口及应用技术、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供配电技术、组态控制技术、电气制图及CAD技术;技能训练类课程模块:钳工技术训练、电工工艺与技术训练(含电工测量)、电子装接工艺与技术训练、电气传动及调速系统实训、维修电工中高级实训、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

三年制高职开设的主要课程(××高职院):

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机械制图、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电子设备结构工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检测与转换技术、调速技术、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英语等专业课程。

分析以上课程设置情况,中职与三年制高职有接近70%的课程是重复的,而且有许多内容完全相同。而五年制高职采用五年一贯制统筹设置课程,按照工作任务和生产流程组织教学内容,有效避免了中职与高职衔接中的重复和断层现象,并且增加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内容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得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

另外,五年一贯制高职若与三年制高职相比,则更具有效性。我校五年一贯制课时总计为5484学时,其中公共文化课学时为1330学时,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时为2080学时,选修课时为614学时,企业实践课时为1310学时,毕业设计课时为150学时,入学教育与军训课时为60学时。从课时分配情况来看,五年一贯制高职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不弱于普通专科,而在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方面则明显强于普通专科。

三、高水平的校内外实训实践,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

根据五年制高职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我校坚持“高水平、高起点、高技能”的原则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以满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提高人才竞争力的必要途径,通过实训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很快适应电气自动化企业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

我校建立了由辅实践课程、专业基础实践课程、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毕业设计及实习制作实践课程等四个系列构成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第一系列的实践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编程能力和使用计算机作图能力,为后续课程提供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第二系列的实践课程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基础,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初步掌握常用基本仪器的使用,在实践中了解、认识、理解各类电子、电气元件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具备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达到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第三系列的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面对问题独立思考、制定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较高水平的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能力,达到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第四系列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制作等实习实践课程,是根据就业岗位及企业需求,制定相应的实习任务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个过程锻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设计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的能力,并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写作科学报告的能力,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

篇10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

电子技术及自动智能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更多的生产企业认识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及效益意义重大,使其得以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指的是生产设备在没有工作人员控制的状态下也依然可以根据人们所设定的模式来进行生产运作。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测试不但能够降低设施出现故障的频率和可能性,同时也确保了设备的可靠和正常运行。

1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几种常见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在规定的环境和时间里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完成情况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价即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可靠性测试不但能够确保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同时还能确保设备在安全和稳定的状态下运行,确保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有了一定提升。实验室测试、现场测试及保证测试是目前国内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几种主要测试方法。

1.1实验室测试

实验室测试即为在实验室里所进行的测试,也就是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借助其中一个可控制的环境条件或者其他条件来模拟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条件,被测试的设备就与其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的应力相同来开展实验,最后对失效数和时间等系列相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最终计算出该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实验室测试属于模拟的可靠性比较高的测试方法之一,其缺点在于测试条件很容易被限制。

1.2保证实验测试

保证实验测试指的是设备生产出来之后,出厂之前,生产厂家对其所做的一种无故障性质测试,我们又将其称之为“烤机”。由于组成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元件非常多而且繁杂,只要其中有一个元件发生故障则势必会影响整台机器的性能。同时组成设备的元件多而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测试的难度,且检测设备需要一系列复杂且耗时长的工序,这必然会让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很多企业对此带来的损失是很难承受的。所以,不少企业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一般会使用抽样检测,也就是从样品里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设备进行试验,然后依据试验结果来评估这一批设备的质量与使用寿命。这种保证实验测试方法通常运用在电路比较复杂但对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设备生产企业。

1.3现场测试

所谓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现场测试方法指的是于使用现场对设备进行可靠性测试,并记录与可靠性相关的各项数据,然后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继而获取到该设备可靠性运行的一些基本指标。通常现场测试的方法有下列几种:首先,在设备运行时进行可靠性测试,也就是在线测试;其次,测试时设备要保持停止状态,也就是停机测试;第三,将设备或其中的某个部件放于专用的测试设备上进行,这是脱机测试。现场测试有许多优势,包括工作环境具有高度真实性,无须测量其他不需要的设备,试验所获取到的数据信息在反映设备的可靠性上更准确,其缺点在于测试时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

2如何选择电气自动化可靠性的测试方法

由上述可知,目前国内企业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测试方法上主要有三种,但这三种测试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其特点比较如表1所示。所以我们在选择可靠性测试方法上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进行。首先,选择最佳的试验场地。对设备的工作环境进行了解分析并选择和设备实际的工作环境相似的试验场地,同时注意该设备在某种状态下所具有的可靠性情况,在选择试验场地时也需要同时满足该状态实现的条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测试结果是准确可靠的。其次,进行可靠性测试时要确保不存在特殊气候等特殊环境,而是选择和设备实际工作环境相似的环境进行试验。第三,结合设备的特征来设计和制定一系列科学、可实施性强的测试流程,包括时间间隔的设置等,注意测试过程中对数据信息的实时有效的记录以及后期的准确统计分析。最后,电气自动化可靠性的测试对于测试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所以企业必须确保所委派的测试工作人员具有丰富且专业的工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3提高电气自动化可靠性测试的措施

3.1合理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

在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上要求设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设备的具体要求与特征来选择适宜的散热装置、元器件等,分布上注意合理科学,这样才能降低设备各元件之间的互相干扰率,才能确保可靠性测试的准确性及其系统性。此外,还要注意确保构成设备的零部件和元件一定是由专业厂家所生产的,并尽可能选择最少的零部件规格及品质,以确保每一个零部件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让设备的装配程序和后期维修都得到简化和降低,让精度等级降低的同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准确度却能够得以提高。

3.2提高设备测试的气候防护力度

电子设备会受到潮湿、烟雾等恶劣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设备可靠性测试的准确度。所以我们在进行可靠性测试时一定要注意采取防烟雾、防污染等各种保护措施来减少环境对电子设备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还需要注意气候的空气湿度如果比较高,则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电路板和其他元件都可能会发生产色和凝露情况,降低设备的性能,可靠性测试的精确度也会受很大影响。

3.3对设备进行散热维护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其生产运行时,其所消耗的大部分电能都是通过热能这一形式来散失的,像大功率晶体电子管等需要消耗较大功率的元件更是如此,继而让设备在运转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一旦设备运行时外界环境的温度也比较高的时候,则设备运转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有效的散发出去,控制设备的温度就会继续上升,当温度大于元件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之后就会发生元器件的热击穿现象。由此可见,对设备进行散热防护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消耗功率较大的元件更需要安装散热器,这样才能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高设备可靠性测试的准确率。值得一提的是,在安装散热器时切忌不能大范围的和散热器外壳进行接触,发生接触的地方需要涂抹一定量的导热膏,并确保安装时肋片处于垂直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设备散热的效果,提高设备运行的正常和可靠性。

4结语

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安全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以及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我们必须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测试的可靠性。由于设备的设计安装、实际使用情况等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选择测试方法上必须严格根据设备特征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注意散热防护等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设备测试的可靠性,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文英.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0).

[2]朱建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测试探究[J].通讯世界,2014(21).

[3]李乐超.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2).

[4]有磊,张冲.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水平的有效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13(A32):161.

[5]费磊.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相关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