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概论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群众文化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群众文化概论

篇1

作者:朱春霞 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政府

由于人们不断增强的健身活动意识,以及不断提高的全民参与度,充分地发挥了一些群众文化载体(广场、校园、社区等)的功效,目前,在群众文化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今天,群众文化随着人们不断丰富的物质文化追求,其重视的已不仅仅是量,其更强调的是质的飞跃。同时,部分地区群众文化活动既包含纵向交流也包含横向交流,即这些群众文化活动主体除了本体外,还包含有其他群体,这种活动形式不仅丰富了本体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其活动质量,同时使增加的参与成员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

由于群众文化工作好比一套软件设施,它不如一些专业团体等比较容易拿业绩,它的业绩在短期内不能够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低效率与低成果性容易使人们忽视对其的关注。致使曾在一段时间内,因为没有宽阔的思路、没有灵活的方法以及没有足够的办法招数使得群众文化工作只能流于传统以及形式,不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进步。然而,相关部门忽略了一点:只要有群众,群众文化便能够得以存活,群众文化存活了,群众文化工作便能够得到实施。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就必须要坚持以“群众”为中心,以这一点为基础来推动公共文化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其中群众是文化最直接的来源,文化最原始的存在便是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文化工作最主要的任务便是赋予文化最原始的存在以艺术色彩,然后将其展现在舞台上,展现在大众的视线里,将最原始的群众生活以文化的形式来展现,以此来愉悦心境、陶冶情操、歌颂美德。此外,由于不同层次的群众的需求各异,而其作为文化享受的主体,因此对文化的需求也因人而异。因此,有必要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文化工作。对于不同的主体,开展不同的工作,比如要对农村群众供给充足的文化数量,对城镇社区群众则要提供公共文化产品,而对校园群体要增加对主题的教育引导等等。同时要确保群众文化真正植根于群众中,只有植根于群众中的群众文化才能有效地发展壮大,并且取得有效地成果。因此,在群众文化工作开展中,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搜集信息,信任并依靠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挖掘出散落在民间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优秀的传统礼仪等。并且在进行调查搜集民族文化时,要以尊重文化原创性为准则,将群众本意原封不动的表现出来。同时要以群众易于接受并且有兴趣参与的活动进行整理创作。在管理过程中对搜集到的民间的有效资源要善于整合研究,并要与时俱进,对管理中的理念要开拓创新,争取对群众文化由“办”向“管”转变。比如,可以把在农村普遍存在并且深受大众喜爱的乡村剧团以及乐队等进行整合培训并且对其加以拓展,为当地群众提供就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且要及时地归类入档每一个成功的群众文化内容,这样方便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积累总结,并学习经验进行更好的提升。由于群众文化工作需要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对其进行组织、沟通及管理,所以,政府应当对群众文化进行合理地管理,并配置完善其机构编制,并且对群众文化工作中需要的人才与设施设备做好配备,同时完善对人才的管理制度。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群众文化事业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它是与时俱进、不断前进。同时它是一项长期的光荣事业,因此,文化工作者们应该任重而道远,这项事业既不能够一蹴而就,也不能够一劳永逸,它需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的坚持努力与奉献才能够成就。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的特点,并充分利用好其特点,同时要加大对其的发展力度,使群众文化扎根群众,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面对新的形势,群众文化也要体现出新的发展姿态,既要体现时代特征又要营造多样性的活动主题,奋力追赶当下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

篇2

论文摘 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对于较全国农村更为落后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任务显得更为艰巨和迫切。

“文化经济”是以人的智慧成果即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贵州发展文化产业,应通过对广大农村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适度技术化、组织化,直至加以知识产权专属化、生产资源资本化,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产品(产业)的自主开发。贵州广大农村的发展,已不大可能再走沿海农村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却很有可能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文化含量高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资本化开发的文化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贵州农村文化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贵州农村文化产业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群众文化的时代表征

所谓农村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一定区域的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村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的程度。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的精神状态、思想道德水准、科学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农村文化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乐观的境遇。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审视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不良现状,这是“三农”建设必须面临并要解决的问题。

广义的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特定民族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特定农村区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规范、文化发展模式以及由之产生的功能机制。当代农村文化强烈地反映着农村社会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区域特征,它除具备区域文化的一般性特质如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悠久性以外,还彰显着鲜明的时代表征。

第一,农村文化的原生性形态与当今的经济技术形态一体互动。与传统的农村文化不同,如今的农村文化不仅凸现其原生性形态,而且也显现其经济技术形态。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力”和“文化资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农村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大批的文化资源转为文化产业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技术财富,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一体互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

第二,农村文化的个性化特征在多元文化格局竞争中凸现整合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区域不断互动,农村文化的发展视野不再是独立的、小范围的行政区划单元,而是超出地域限制,纳入了现代文化区域的交流圈甚至更大的范围之中。农村文化一方面传承其独特的优秀文化,彰显其地域的个性化特色,同时又不断吸收和利用外来文化。过去单一的、传统的农村文化逐渐退缩。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大量的农村文化在不断吸纳异质文化的基础上,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配置。在文化经营上,农村文化也从分散、自发状态,经过联合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农村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出现了新的整合和创新。

二、农村群众文化的涵义

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因此,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实质上是在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软环境”及和谐共存的“精神生态”。在价值层面上,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文化发展的归宿;在技术层面上,要坚持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保持文化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农村文化发展能够反映时代要求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的解放,最终推动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方法措施上,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坚持先进文化发展主旋律的前提下,形成多样文化的和谐发展。 转贴于

三、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对策

新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是指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文化产品在表现形式上有: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戏剧、音乐、歌曲、舞蹈、绘画、雕塑等。优秀的农村文化产品是对农村新风貌的反映,体现着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的善恶判断和理想追求,体现着农民的政治倾向、道德理想、宗教信仰、审美趣味和哲学观念。当前,农村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必然使意识形态包括文学艺术多样化。

第二,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农村文化工作者是农村文化产品生产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者应加强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是努力学习,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二是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创造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三是要有奉献精神。文学精品凝聚着文化工作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不付出代价和艰辛,没有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作出精品的。

第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指: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有线电视、乡村图书馆、文化馆(站、室)和其他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指广大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涉及饮食、服饰、医疗卫生、体育、娱乐以及人际交往、家庭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地积极地参与,文化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朴今海.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5期.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群众文化 保护与利用

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保护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文化研究的热点。本文在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综合性、普及性、传承性的各类文化活动。[1]群众文化是我国主流文化中的具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它具有主体的群众性、风格的通俗性、来源的基层性、效果的实用性、作用方式的渗透性等显著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是the Cultural Intangible Heritage的翻译,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起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所设立的项目“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译成中文则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杰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中要特别强调的是“非物质”的涵义为“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

1、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为基础、互相丰富

群众文化起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体现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不断发现、创造、积累的文化艺术财富。那些动人的先民故事以及神秘的远古神话,手口相传,经过几代的积累,形成了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本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它是民族个性及民族审美习惯的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技能。它的形式主要有: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俗、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这些都是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群众文化中。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也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也传述着童话和故事,这就是不识字的小说家的作品;他们,就都是不识字的作家。”[2]鲁迅先生这段话十分生动地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置根于群众文化之中的道理。应该说,不论何种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们或是劳动者协调动作、抒发心声、调剂精神、消除疲劳、提高效率的 “工具”,或是劳动之余的自我娱乐。

2、群众文化的繁荣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群众文化的生存、积累、发展、创新与繁荣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利用。群众文化要在群众中扎根,就必须具有鲜明的、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的特色。当群众文化重视了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群众文化就繁荣;当脱离或摒弃了民族民间文艺遗产,群众文化就萧条就衰退。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应当是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断增加新内容,创造新形式的大众文化。群众文化主要表现形式,大多取自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世世代代口传心授、熏陶习染、承传积淀下来活在当代的智慧结晶提炼出来,使之传承发展,发扬光大。例如民间秧歌、民间传说、民间戏曲、客家山歌等。

二、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及存在问题

博罗位于珠三角东北端,历史悠久,自秦时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岭南文明古县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文化、南粤文化、医药文化、宗教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罗县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挖掘、申报,目前博罗县省级非物质文化质遗产项目有石湾镇端午龙舟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质遗产项目有福田舞春牛、龙华大鼓、罗浮春酒制作技艺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观音阁德源楼糖果、湖镇围点灯习俗、横河扎灯技艺等。

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保护,受到外界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保护意识淡薄。由于宣传工作滞后,一些地方对保护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对保护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造成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相关知识知道得不多,保护意识淡薄。

2、流失破坏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一些经济项目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综合环境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使得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及流失。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一些地方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3、开发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了文化上的趋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装饰替代了传统装饰,现代建筑替代了传统民居。民族民间的口头文学、史诗自然流失。

4、人员资金不足。基层保护机构非常薄弱,博罗还没有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缺乏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和正常的进出机制,专业人员极其匮乏,且业务素质普遍不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

5、体制机制尚不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抢救性的工作,而且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但目前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还不够大,工作面较窄,效果不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但目前却只有文化部门在唱“独角戏”,未能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以上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开展,影响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纽带、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可喜的是,博罗各级政府、有识之士及民间群众已开始意识到非物质文化既是宝贵的资源,同时又面临着严重的流失的问题。今后,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利用:

1、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遗”、保护。博罗积极配合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非遗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挖掘申报工作。今后应当加大工作力度。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挖掘非物质文化资源,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整理和申报工作。

2、启动知识产权保护程序,对非物质文化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利用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进行域名登记和商标注册保护。

3、将非物质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运用学校教育手段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把非物质文化引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就受到非物质文化的熏陶,在学会自己民族的传统技艺和潜移默化中融入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4、利用节庆搭台,充分展示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繁荣群众文化。民族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塑造民族心理的平台。利用节日展示、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民族传统节日。同时,吸引了众多游客,有效推动博罗文化旅游的发展。

5、强化对外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一是创作原生态歌曲,拍摄电影、微电影等,弘扬传统文化;二是编辑书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文字或图片的形式永远保存下来;三是利用各种传媒宣传传统文化,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遗产宣传。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对于可以实现产业化开发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要从全局出发,在了解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着重把那些既能显示民族特色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资源,确定为非物质文化资源品牌经营的战略目标,并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和经营创新,集中力量培育优势品牌,组建非物质文化支柱产业。在开发利用上要重申适度、合理原则,不能过多过滥,因此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开发,有序开发。

四、结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博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依然艰巨繁重。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工作,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提高认识,加强引导,统筹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完善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加强督导,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文化传人,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与保护、市场机制与规划调控的关系,保护和利用好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新时期群众文化。

参考文献:

[1]吴一平.群众文化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篇4

关键词:探索实践;群众文化;自我提升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71-01

一、群众文化的美术实践是民众生活的趋势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天”,它都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生活是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而人与社会之间的需要的差异,导致了时代、地域的差异,那就是生活化。何谓生活,生活就是人们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我们从生活中领悟,生存,得到,生活也反过来带给我们对于自然地一个思考和进取。总的来说就是,生活给了我们原动力。

自然是美丽的,生活也赋予了我们欣赏美丽的能力,即审美。身体的各种感官接触,视觉、听觉、嗅觉等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美。审美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加上一切的心理活动,感觉自然对人得大脑的的刺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了实践才可以将生活中的表象,真善美,丑恶进行区别。学习也是实践的一种,狭义上来说指的的人类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媒介,主动获得社会的知识与个体经验的活动。由上可知,在社会生活中获取个体需要,即美术活动需要生活。

在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美术已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越来越被认识的艺术的人文性质让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关注生活会让我们的群众美术生活化体现在内容、交流、评价诸多方面。那么现在就此关注自我发展,提升探究的深入度。我们知道群众美术主要是指群众性的美术创作,而因地域文化差异,社会需求不同,美术创作力量强弱,又形成各具地方特色和水平不一的群众美术。如何提升群众文化美术的实践力是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群众文化美术实践中的三度探索路径

群众文化的美术实践是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手段与途径,不仅仅在于向别人传授美术知识,也不光是对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美术实践,使群众自我心中有一种审美精神,良好的心理得到培养,各种心理因素都能得到平衡,并提高人的审美价值和生活价值,为实现美好的生活目标奠定基础。现在针对

(一)群众美术实践的内容生活化

美术的内容是多元化的,在日常的小事里也充斥着美术,房子的装修,版面的设计,物件的摆放等,这就需要美术的品味。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美术是在漫漫的实践和发展才产生的,它的产生缘由是实用性再而才是欣赏性的。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华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的,那生活中的美术是有感情的,因为美术也是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升华的,注入了每代人的情感,对生活的热爱。美术现在体现的也是人得审美情操和理想。生活中,美术变化在内容、形式、材料等,例如,中国风加入到服装中,使得世界上对中华民族的认识有了新的层面上。另一方面,人们之于美术是有了质的的变化。在20世纪的3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将时代技术引入到艺术家的理念,从而影响美术教育。结果就是现代艺术材料、摄影和视觉涌入到美术的学习交流之中。人们在生活中的服饰就知道了,越来越多的理念,当下的潮流印记在了普通的T 恤上。自行设计满足了他们个性的张扬,也满足了生活的美术化。

(二)群众美术实践的交流生活化

众所周知的,平等是交流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平等的条件下交流才具有了开放性,显示了不同的兴趣点。交流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人类的有所发现,发明,创造也是在不断的交流中迸发出来的。

的思想中的重要观点: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运用适宜的组织交流形式,造就和谐的交流氛围。生活中的美术馆,设计室,艺术实践室等就是运用了好的环境,引入了美术的理念到生活中去。

如书籍装帧,用记录片的手法,摄录一盘农村建房的录像带,让刚建成未经粉刷的房子喻做作者的手稿,到入住的中间装饰过程,我们便已解释了书籍装帧、书籍装帧析释作者,而装潢体现了居者的体验;这样能让在缺乏生活经验的教材理论的抽象阐述中。通过与生活事例暗喻,在感觉亲切与浅显的同时,很好地对比性理解内容,发挥发散性思维。其次.我们应“借用”生活中的科技手段。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为艺术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物质手段,促进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此外,科学领域内的某些重点发现对人类的美学观念产生渗透和影响。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而,我们应巧妙地运用,如摄影、摄像、电脑等。如在电脑的使用中,在构图教学里,物体的摆置与增减,屏幕能更多而迅速地提供对比性。设计中的电脑制作能缩短制作周期。同时.排除手绘能力的干扰。获取成功体验。运用生活中熟悉的东西.依照生活化的次序,我们总能事半功倍。

还应考虑群文美术实践者的自身语言定位,这需要我们的语言生活化。我们面对的对象不是专业人士,我们的交流也不是学术报告。因此,我们应考虑交流的对象的生活实际,做到生活化通俗、深入浅出、亲切的互动。语言应用能体现启发、平等、亲切的共同探究方式。语言不应卖弄自己的修养,而应是为需要提供参考的表述。

(三)群众美术实践的评价生活化

评价是的重要目的是对美术学习的检验,艺术无所谓的高低,无所谓的大小,不同的人对于艺术是有不一样的领悟,所以评价的标准就不能太古板和单一,尽量多元和照顾个性发展,不通的对象分化出不同的评价标准。

艺术有其本身的修养,它的修养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中外古今名家的修养是重于关注自我发展的艺术修养,他们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艺术有自己的个人领悟。但是,那是对于名家而言的,就群众来说,评价有助于去我们的成长,也会是学习上的自我度量。美术旨在培养人的对美得素养,促进个性的发展和引导我们建立社会的共同价值观是我们所追求。社会生活系统对美术教育的推动作用在美国的美术教育事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样德国的著名的魏玛的包豪斯学院也是在同样的环境之下诞生、发展、壮大的。群众美术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创造、生活功能之上,从而人们获得了艺术知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文化素质的提高。美术创作带给人们快乐,美术交流提高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因而,这就更需要评价的生活化了。为了达到评价生活化,我们要做到过程评价,公众化评价,以及自我实践评价等。

三、结论

群众美术实践者的三度实践:内容、交流、评价生活化。让更多的参与者完成了美术作品,丰富了生活,不去计较它的形式,它的结果,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衡量美术的尺子,可是有的是一把完善美术的尺子,完善我们生活的尺子。飞鸟没有计较飞翔的姿势、高度、距离。只要它享受了想了去飞翔,那么就足够了的。运用新的理念,在平等的开阔的空间里,愉悦的状态之下,创造,实践,那就你想要的美术了。

参考文献:

[1]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滕守尧.西方艺术教育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李萍.社会信任与群众文化互动的伦理辨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陕西教育出版社,2007.

篇5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齐市广场文化的状况,针对齐市广场的现状,我们应结合实际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以改变其现在的使用现状,使广场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发挥出它的作用,让广场文化真正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把它的价值体现出来,成为群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而非边缘化的构成,真正为整个城市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作用。在《齐齐哈尔市广场文化研究概论》一文中我们已经给出了部分意见,下面从其他角度再补充一些:

一、地域特点影响最小化,利用季节特点“做文章”

齐市地处东北地域,其特点决定了她的四季。季节分明,对于广场的使用影响很大。尤其是冬季基本上是不使用的,也是形成空置的因素之一。这样广场文化就出现了断层现象,在时间上只有大概8个月左右。这种现实是不可忽视的,但同时也是影响广场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那么其余的4、5个月的时间我们如何使用广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东北地域特色在冬季体现的非常明显,人们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的冬季活动,丰富了生活。我们可以利用冬季活动的开展,把它和广场结合起来,组织一些可以操作的项目。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冰雪文化宣传活动或者体育活动,让广场摆脱季节和地域的局限,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广场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互利双赢。比如,我们可以把我市的关东文化节、边疆旅游、冰雪旅游等旅游项目与广场结合起来,在大型广场举行宣传、演出、展览、比赛等相关事项,既宣传了旅游又发挥了广场作用,更使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多元互渗影响,共同发展。由于广场类型的不同,中小型的广场我们可以开展宣传、展览等适合的活动项目。总之,利用一切资源发展广场文化,在打造广场文化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其他文化类型的发展,形成共赢的局面,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

(二)广场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更健全完善

广场的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对于广场的使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基础。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齐市广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好,但是辅助设施不是很完全。场地、草坪、休息长椅等这些基础设施对于参与者来讲是吸引他们来到广场上的原因,而辅助设施是把他们留住的根本。现在所建的广场一般特点都是规模大,环境美,功能多。比如环境优美,可以建有万余平方米的花岗岩硬质广场,还可以建有大型的表演舞台和大型电子屏幕、绿地等,这样的广场冲整体上就非常吸引人,再加上辅助设施完备的话,那么广场的人群自然会不断增加,活动会丰富多彩,其价值在多样的活动中就得到很好的实现。

营造良好的广场文化,需要对广场不断完善。针对有些广场配套设施非常缺乏,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按照宜文宜体、宜学宜玩、宜唱宜跳、宜老宜少、宜男宜女的要求,把完善广场设施功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完善广场配套设施。像设立演出的舞台、简易的化妆间、厕所、报刊阅读栏(宣传板)、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分区设置、健身器材多样等。还要改进广场设施布局。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广场状况和使用情况把广场划分区域,比如娱乐区、演出区、健身区、休闲区等,多方位、多角度、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整治广场及周边环境,做到有绿化,无污染,交通方便。对于正在规划的广场,除以上要求之外,还要注重考虑选择交通便利、群众容易参与的地段,否则就会出现空置的现象。

(三)广场建筑要具有人文色彩,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与城市的形象非常重要,文化资源、文化特色在城市当中的定位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这就涉及到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问题。文化资源,是指一个城市的地理、政治、人文、艺术等等人文文化的积累和存量,它积累什么、保存什么,就是它的文化资源。那么什么叫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一个社会学家提出来的,是说文化教育修养的一个具体获取,成为个人以后成长的资历和资格。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是其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广场文化作为城市文化新资源,她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非常重要。不是我们修建了多少广场,不是数量上取胜,而是广场的价值和作用,在质量上取胜。那么我们在建设广场时就要注意如何把质量提升上去。对于要新修建的广场我们可以在建筑上多下功夫,建筑本身的风格和整体设计均要体现出人文色彩,形成文化气息,成为吸引人群的基础。而对于现有的已建成的广场,我们要不断完善。比如我们现在已有的建筑,像和平广场的手印墙,以鹤文化为底蕴的系列建筑物,依湖而建的劳动湖音乐广场,这些都彰显着作为鹤家乡的齐市城市的特色。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它,从基础设施的建设,辅助设施的完备,各种渠道的宣传,多样的活动形式等等,让它的文化气息得到不断发散,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通过广场文化的建设可以使我们的城市文化资源得到不断积累,散发出其所特有的魅力,让人们共享文化资源,从而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使我们的城市得到不断成长,它的资历和资格不断增加,而我们城市的综合实力也自然得以上升。

(四)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提升城市文化整体实力

广场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城市整体建设的规划,它必须要在所在城市的整体发展框架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城市建设而自行发展。我们要把握定位,将广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广场文化建设应与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要把广场建设与整个城市建设规划结 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建设一些环境优美的广场,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空间。在建设广场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广场的绿化和基础设施,更要考虑到广场的活动空间,就是说要有一定规模的硬质地面的广场,也要考虑到有适宜表演的舞台,以便方便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我们的相关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要对全市广场文化活动进行总体策划,通过精心的组织,周密的安排,加强对广场文化的正确引导,用健康、优秀的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像我市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几十个公园就可以在整体规划的框架里把广场这一块精心打造,让它成为公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活动空间。同时,我们还要尽量挖掘和调动本地文化的资源,可以通过广场这个载体让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继承和发扬,同时根据时代要求把他们改造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化。

从广场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它从最开始的自发无序到自觉有序,由零碎松散到组织集聚的转变,这其中就蕴含着广场文化鉴赏性的提升。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广场文化活动改变了原来那种行政命令式的、灌输式的宣传和教育,转变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精心策划和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 就是希望通过活动传播健康文明的思想、科技知识和生活知识,力求与群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逐步培养和提高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能力,提升市民的艺术鉴赏力,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只要我们组织的活动是真正地为群众着想,充分发挥广场文化功能,就能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力,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扩大城市的整体影响力,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五)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要素

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的传承发展,为齐齐哈尔积淀了比较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辽金文化”、“流人文化”、 “闯关东文化”、“马恒昌文化”、“冰雪文化”、“鹤文化”等。这些资源如果和广场文化相结合,它们会成为广场文化重要的支撑要素,丰富广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自身的宣传与发展找到一条好的途径。比如我们在建设以鹤文化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城市文化整体构架中,可以把广场文化加入其中,现在的市政建设处处都能体现出鹤文化的标记,如果再利用广场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那么不仅是鹤文化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城市的标志,广场文化由于有了鹤文化的展示,同样会得到非常好的发展,人们对此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使用率也会逐步上升,价值和作用自然会体现出来。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让它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要素,这是我们在建设城市广场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的一条途径,也可以为我市城市发展特别是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城市增添力量,起到推动的作用。

作为城市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广场文化的价值有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展示城市文化的个性。〔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地提高,广场文化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管是健身还是演出,人们的参与度是越来越高,广场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缩影。

广场文化活动范围遍及城市和乡村,对于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娱乐审美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得到不断体现。 因此,我们对于广场文化的认识就要转变角度,认真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齐市实际,打造符合自身需要的具有城市特色的广场文化,推动齐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2〕

〔参 考 文 献〕

篇6

【关键词】舞台实践;高师音乐教育;对策

一、舞台实践课程在高师声乐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意义

以往的高师声乐人才注重“双基”的训练,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从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来看,音乐教育必须强调其文化内涵的传承,在新形势下就对高师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音乐人才的培养角度来说,即应该从培养专一的重技术人才转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师声乐人才的培养以“站好舞台,站稳讲台”为培养目标,应当让学生具有唱(教学示范)、讲(声乐理论)、教(懂声乐教法)、导(指导声乐活动)等综合能力。就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2015年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而言,从35%的就业率中有九成以上的学生考取了基层学校成为专职音乐教师,他们的授课对象大多是1-9年级的学生,我们的毕业生面临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怎样把自己所学融入到新的工作中。在大三下学期即开展说课讲课的训练内容,这项工作已然成为学院的特色,被教师和学生重视,也让学生在毕业实习和找工作过程中不会感觉茫然不知所措,从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来看得到的成绩甚至超出了大家的预想。如八年级音乐课本中的《茉莉花》,学生不只是教授歌唱,还在课堂里排练了舞蹈,把知识衍生到民族音乐概论中,可以看出来我们舞台实践课时有这些元素的导入,让学生很自然地活学活用,把音乐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可以发现,学生能从单一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向受教对象传授文化内涵。怎样把学院音乐人才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是高校音乐教师要面临的课题。就声乐人才而言,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会唱,更应该会教,声乐学习应当与伴奏、舞蹈、表演、创作、器乐、歌曲赏析等音乐学科相互结合,力求把声乐与文学、声乐美学、歌唱心理等相关学科相结合,提高声乐人才的综合人文素养,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奠定扎实的基础。2015年12月,由遵义市音乐家协会与遵义市群众艺术馆联合举办了合唱指挥培训班,邀请了国家一级指挥孟大鹏亲自授课,培训学员由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和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组成,两天的培训课精彩纷呈,通过基本理论学习加排练实践让学员受益匪。这次培训是高师音乐人才如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典范,让国家级专业从业者直接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沟通交流,更好地了解基层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也让基层的音乐文化宣传工作更专业更规范。

二、舞台实践课程实施现状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人才主要面向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音乐基础教育,声乐作为贯穿始终的基础学科,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作者通过对高师音乐专业开设舞台实践课的了解,发现了以下问题:该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没有健全的教学大纲及评价体系。没有了这两个硬性指标,导致我们培养的人才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仅仅在舞台唱几首歌曲远远不够,更别说通过舞台锻炼学生的表现力。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专业了解不深入,对参加演出和比赛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对舞台实践课的态度不够认真。学生只重视一对一的声乐小课,无法对舞台表演提起兴趣,敷衍准备两首歌曲,有时甚至连歌词也不背,更难说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让老师无从下手指导。平时的功课无法完成导致考试时态度不端正,也是敷衍了事。师资力量不够,高校音乐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音乐教育专业,老一辈的该专业没有开设舞台表演的课程,新一辈的教师又没有足够的舞台经验,使得该课程教师专业不够雄厚。硬件条件达不到,舞台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由演员的精湛技艺、导演的精心策划、舞台的灯光、音效等综合艺术组成,没有好的硬件条件,无法让演员投入到节目中,也就无法呈现精彩的演出效果。

三、舞台实践课程实施对策

针对这些现象及作者多次担任高师舞台实践课的教学得出以下建议:

1)课程设置为四年,按年级分层教学,大一以集体课形式聘请文艺团体专家授课,教授在舞台上的基本体态,介绍舞台各工种以及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例如舞台美术家如何构建声、光、色、形的创意空间,如何根据演出场景类别设计灯光等;大二则让学生舞台实践,由于专业程度尚浅,曲目不做要求,但需要求不同专业做音乐分析,例如调式、和声、创作背景等,让学生养成严谨认真对待舞台的习惯;大三则可以增加实用性能较强的内容,比如合唱排练、自弹自唱、自创节目编排等,为毕业后与社会接轨打好基础;大四可以排练一些剧目,例如中外歌剧选段、小型室内乐曲目等,以增加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

2)建立严格的评价标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50%,让学生没有侥幸心理,认真完成每一次课后作业。

3)招贤纳士,聘请各种艺术门类的一线演员给学生授课,由他们带来直接的舞台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舞台没有恐惧心理,毕业后能尽早融入角色,学以致用。

四、结语

“做音乐比听音乐好”,这是德国音乐教育家欣德米特说过的话,他说的“做音乐”大概就是指音乐实践。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求我们培养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必须能唱会教还要具有组织编排能力,高师舞台实践课这门新兴课程为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平台,集演、教、排为一体,为培养更全面的音乐教师打下扎实基础。这门课程还处于尚未健全的阶段,需要引起音乐教育专家同行的足够重视,势必他会成为锻炼学生综合执教能力的最好平台。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教育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7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目标定位偏高、强调“做事”教育、未能体现高职特色等现状,文章提出: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应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调整人才培养方式;应重视人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高。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目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为:“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能够胜任专业文艺团体等单位的音乐表演、研究、教育的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定位与本科院校相似,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明显偏高。第一,高职学生无论文化成绩还是专业成绩都不如音乐学院的本科生,因此培养“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这一目标,对于高职类院校音乐专业来说是不切实际的。第二,“专业文艺团体”要的是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演员,“研究”“教育”应是研究生或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2.过于强调“做事”教育。由于受传统“就业至上”价值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忽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状况。高职表演艺术类课程过于强调专业学习,强调“做事”教育,强调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的“做人”教育,诸如精诚合作、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教育,以及与人共事的能力培养;追求所学课程的完整性,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学生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孤立的,不具备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所以,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技能单一及知识面狭窄的状况,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高职教育不仅是“做事”教育,更应该是“做人”教育,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也是如此,否则,学生就无法在竞争的社会中立足。

3.未能体现高职特色。目前有不少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上较多地沿袭了本科教育或是中专教育的模式,没有很好地理解并落实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在艺术内容与艺术实践上对学生的要求,强调课程本位而忽视艺术能力,艺术素质教育抓得不力,使高职表演艺术教育发展成了“本科压缩型”或者“中专增补型”教育。

二、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确立高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确立岗位群及就业方向。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群众性文化娱乐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对具有一定音乐文艺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艺术培训学校、青少年宫、幼儿园、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单位及社会文化活动阵地都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表演技能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表演艺术音乐专业正适合于培养这种人才。所以,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学生的岗位群和就业方向为:艺术培训学校、青少年宫、幼儿园、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单位及社会文化活动阵地。

2.依据职业岗位群和就业方向,并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1)具有应用能力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2)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忠实肯干、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第一线工作;(4)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这些要求,并从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学生职业岗位群与就业方向的实际出发,将高职院校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应用能力所必备的音乐知识和表演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能安心服务于第一线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

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的特色,调整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1.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合理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有了明确的就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就可以此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教学计划不必以学科教育为中心,也不必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应强调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来制订教学计划。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为艺术培训学校、青少年宫、幼儿园、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单位及社会文化活动阵地,这些岗位需要会唱、会奏、会跳、会讲、会教、会编、会组织策划等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技能性、科学性。也可让用人单位、企业专家、行业专家直接参与制订,这样制订的教学计划才会更加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合理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2.优化教学方法,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职业性课程教学。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成效。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教和学互相脱离的弊端。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优化教学方法,譬如钢琴、声乐、舞蹈三大技能课程可以用渗透教学法,让学生做小老师亲力亲为。

就以钢琴课为例,可以采用大课、中课、小课等各种授课形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大课上,讲解有关钢琴史、钢琴演奏技巧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法等,并让学生参与分析、总结演奏技术难点;也可由老师作现场示范、学生学做老师进行现场试教,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点评,找出问题所在,让学生在校内钢琴课堂上就能亲力亲为,体验教学,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在中课上,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分组进行教学。从进校就可以把学生的演奏水平按照级别进行分组,可分成初级,初中级,中级,中高级,高级。根据每个级别进行授课,这是中课,一般中课的人数在5~6人比较合适,中课尤其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的教学更为方便,可以在此学期安排进行钢琴考证,做到教学考证一体化。小课上,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展开细化教学。尤其到大二后,选修钢琴学生来说比较合适。这三种授课方式也可灵活结合。

除了优化教学方法外,还可广开渠道,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职业性课程的教学。譬如艺术策划与组织、群众文化课程等可以从群艺馆或文化馆聘请专门从事艺术策划、各种文艺演出的专业人士担任教学。幼儿音乐教学、幼儿视唱教学、幼儿舞蹈教学等可以请具有艺术特长的幼儿园老师担任教学。像器乐选修课程既可以聘请相应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担任,也可把授课地点放到实践基地进行,可以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教学条件进行教学。

3.改革考核方式,多方结合全面促进课程教学的成效。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三大技能课程教学成效的考核一定要实行多方结合,即专家现场参与、教师评分、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平时成绩等几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专家现场参与学生技能考核,在考核结束后专家要给予评价,对总体教学水平或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现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集体评分,并在现场给学生客观科学的评价,包括在专业演唱演奏、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点评。学生自评主要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和横向差距。学生互评主要是学生之间相互评分。总之,考核方式一定要多方面结合,这对促进课程教学的成效是有明显作用的。

四、重视人文艺术教育,提高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个体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角色素质和健康素质五个层面上。思想品德素质体现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一系列道德要素的有机结合;智力素质反映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面的广博等情况;心理素质主要指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角色素质为角色规范、角色认同、角色适应、角色整合诸方面的素质;健康素质则指体力、精力、耐力、毅力等生命指标。这些素质的培养都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仅仅强调专业能力是没有远见的功利行为,一定要贯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型艺术人才。

人文艺术教学对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在培养人才上,除了教授知识和技能外,不能忽视人文艺术的教育。人文艺术教育的渠道是多种的。

1.开设人文艺术课程。如文化概论、中外音乐史、美学、艺术鉴赏等必修课或选修课,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了解文化、了解历史,学会审美和鉴赏。并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这些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这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和心理素质。

2.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节和文化节上,学生有机会进行直接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展示自己虽不成熟却充满热情的作品;体会运用艺术形式进行交流的感受,体验艺术创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素质。一是与实践基地紧密合作,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重视艺术才能的挖掘。实践基地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单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舞台,这一舞台在学校内部是无法复制的,有其不可替代性。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可以根据就业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社区、音乐培训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活动应有计划地进行,不能走过场,要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挖掘艺术才能的作用。二是在竞赛和考级中使学生的艺术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专业竞赛也是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专业竞赛,学生不但可以获得比赛的经验,还可以在比赛中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教学与比赛一体化,教学成效在比赛中得以体现,比赛更促进教学。象作品排练、合唱指挥课程可以专门与比赛或演出内容相结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就直接把教学内容与竞赛演出体现出来。专业考级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学生对待专业考级比较重视,所以,每一次考级都是对学生智力素质、心理素质、健康素质的一次提升,根据每个学生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对文化艺术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社会需求、高职教育特色尽快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专业人才,投入到社会中去,既能当辅导员又能当演员,为日益丰富和提高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水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基础教育新概念(第1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艺术歌曲;产生;交融;民族;以西为师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

1 艺术歌曲的产生

在西洋声乐史上,十九世纪上半叶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由于法国大革命的启迪,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兴起,人们对艺术的喜好有了很大改变,艺术歌曲也开始走上舞台,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展现出非凡的魅力。

现多指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的、声乐技巧较高的,一般采用美声唱法演唱的声乐作品。

2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兴起

中国艺术歌曲是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多次碰撞、交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经过引进模仿、学习借鉴、吸引融合后形成的。是在借鉴德奥艺术歌曲“诗歌、音乐、钢琴伴奏三位一体”并融入中国传统音乐而形成的。那么,艺术歌曲在中国兴起的条件有哪些呢?首先, “五四”时期,使得许多知识分子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呼吁民主与科学,与这时期中国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加之出现了大量的吸收古诗文学的白话文的出现,使得艺术歌曲的发展有了广阔的空间;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他们兼学西方音乐中的作曲理论技法向有和声和复调思维的西方创作方式上迈进,出现了运用西方创作技巧来创作民族风格歌曲的新气象;一批留学归来的音乐家如赵元任等人用音乐会的形式来演绎欧洲艺术歌曲。给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3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

掀起并推动了新文化的热潮,随着西乐东渐,我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和音乐家引用西方音乐的曲调上歌词,在学堂中教唱成为学堂乐歌,如李叔同的《送别》等,开始了中国音乐史上的学堂乐歌时代,并成为我国最早艺术歌曲的雏形,当时这类歌曲称为“艺术歌”。

艺术歌曲发展于20-30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要城市的演出活动也越来越多:如一些世界著名的演唱家演奏家到国内来举行旅行演出;上海等地先后建立了主要由外国音乐家面向外侨演出的音乐团体等;在音乐思想和理论上音乐家对如何建设我国新音乐文化存在不同的认识,但总得看来看,大多数音乐家还是偏重于通过“以西为师”的方法来构建我国新音乐文化。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对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萧友梅和赵元任是当时影响颇大的著名的作曲家。

萧友梅,其声乐作品《问》,作于1920-1921年,G大调,4/4拍,一部曲式(多句式)结构。在题材上表现为个性意识的觉醒,体现了对民主、科学精神的发扬及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的恢弘。作品在四个均匀的乐句之后,以两个三度下行叹息的音调、三连音的连续上行跳进,将歌曲推向,最后又以感叹的旋律结束。深切表达了青年知识分子对山河残破的祖国深沉的忧虑。也运用了大量的和声织体关系,在G大调上用I-V-I的动力布局,使得乐曲忧虑中带有积极的一面。他彻底改变了学堂乐歌的“选曲填词”的创作方式,使我国近代的歌曲创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创作并编配了有钢琴伴奏谱的艺术歌曲。但在曲式调式和和声布局上尚缺乏对音乐民族性的研究和探索。

赵元任,代表作《叫我如何不想他》一曲,主调E大调。3/4拍,是变奏分节歌形式。采用西洋同名大小调调式布局、大小调的转调,和声配置与钢琴织体中的中国民族五声音调交融一体,使旋律具有民族色彩。词曲配合十分口语化,采用中西结合的自由合尾式(选自中国京剧西皮过门的音调)变奏曲式,很有民族韵味。他的音乐写作上以欧洲的功能和声体系为主导,在和声上加入了中国民族和声元素,以民主精神为创作主题。给后人提供了重要的作曲经验。

20世纪30年代,城市音乐生活更上一步,群众文化生活和新音乐活动开始走向初步的繁荣。中外专业音乐家音乐活动颇多;音乐思想上和音乐理论研究上也比较活跃等。青主和黄自是这一时期很有影响力的作曲家。

青主是中国音乐理论家,美学家、作曲家,中国近代研究美学第一人。其中,作品《大江东去》是我国最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首艺术歌曲,是20世纪20年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代表作品,它诞生基本奠定了我国早期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体现了中西音乐交融之后新音乐的形式,对我国民族艺术歌曲创作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青主先生在艺术创作上具有鲜明的德奥艺术歌曲风格和中国传统音乐特征和古典诗词的韵味。

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在创作上突出表现了雅致的风格、精湛的技巧、层次分明的结构、和声上做了深入的探索。调性关系复杂多变。《春思曲》中,系列的离调F宫-#f羽-E宫-#C羽-F宫。和声上也都做了音阶的扩展,歌曲旋律上以五声音阶向大小调七声音阶和半音阶的扩展。钢琴伴奏上,借助舒曼艺术歌曲钢琴织体的写作手法,充分运用前奏、间奏、尾声来突出意犹未尽的感情思想。

通过以上四位作曲家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艺术歌曲在起步阶段,作曲家大多选用的是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诗词。使得旋律与歌词紧密结合,更加交融。此外,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的炮声震撼了中国乐坛,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革命音乐家,使艺术歌曲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如《铁蹄下的歌女》《黄河颂》,这些呈现出了以抗战爱国为主题内容,富有群众性和战斗性的特点。并在创作中加强了中西贯通,使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进一步融合。为艺术歌曲更深更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20、30年代艺术歌曲之意义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为中国民族本身的音乐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歌曲词曲的紧密结合,音韵上的完美结合,都更加提升了人们的审美素养。同时,也是我国声乐教学中使用最广的作品。艺术歌曲以其独有的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以钢琴为伴奏的和声衬托、结构精致、内容丰富并且需要演唱者具有一定高的演唱水平为特点,体现了创作家们的锐意创新大胆突破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艺术歌曲的风采,在音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排舞运动;开展状况;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83-02

0 引言

排舞源于70年代的美国西部乡村舞曲,也叫牛仔舞。是一项新兴的融舞蹈、音乐、体操队形为一体的,具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价值,以排排成行、队队成路、强调群体的联系方式,体现团队团结、凝聚力的运动项目。舞步多元,风格创新,简单易学的舞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更能提高生活质量。排舞运动作为一项集体性、综合性的运动项目,虽然传入我国仅仅几年,但是已经拥有众多爱好者,能充实人们业余文化娱乐生活,达到活跃身心、健身强体的目的,进而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排舞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场舞蹈形式,它赋予了传统广场舞新的内容而广受社会大众的热爱,成为城市生活的亮点和风景线。这为和谐社区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以运城市市区排舞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主要以广场、公园中的排舞参与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及总结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旨在探讨排舞运动对运城市市区居民文化建设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运城市南风广场、航天公园、运城市体育馆、河东广场的排舞参与者为研究对象,以参加排舞运动的人群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①问卷调查法,编制调查问卷在以上选定的4个广场居民中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4份,回收率97.00%,有效率97.94%;

②访谈法,对排舞参与者以及广场管理人员就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以及排舞活动组织情况进行访谈,在访谈过程中是随机选择访谈对象;

③观察法,对南风广场、航天公园等预先选定的4个娱乐广场进行实地观察,从而了解场地设施情况以及居民参加排舞运动的情况;

④数理统计法通过Excel2003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使本文所调查内容得以量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城市市区体育活动项目开展情况与分析

通过对运城市四个广场活动人群的观察,可以看出他们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有所不同,其中主要集中在排舞、太极、毽子等。

可以得出:不管是在南风广场、运城市体育馆、河东广场还是航天公园参加排舞的人数都是最多的,通过对参加排舞人群的走访发现:他们基本能每周进行三次以上的排舞运动,而且每次活动时间都达到两个小时。

2.2 运城市市区排舞参与者对排舞运动锻炼身体重要性的认识情况与分析,如表1所示。

在排舞运动参与者中,认为排舞运动对锻炼身体非常重要的有104人,比例为54.74%,超过调查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认为排舞运动对锻炼身体重要性一般的80人,比例为42.10%,他们认为,参与排舞运动以来,自己的身体素质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认为排舞运动对锻炼身体不重要的6人,比例为3.16%,这些人身体素质较差,且参加排舞运动的时间短,通过参与排舞运动后身体素质没有任何变化,进而否认了排舞运动对锻炼身体的重要作用。

2.3 运城市市区排舞运动参与者的性别构成情况与分析

调查表明,由表2可以看出,运城市参与排舞运动的人群中女性有157人,比例达到总人数82.63%,男性有33人,仅占总人数的17.37%。说明排舞运动的女性参与者明显高于男性,在调查访谈中也发现,男性不参与排舞运动锻炼的原因很多,他们认为排舞中夹杂有舞蹈的因素,更适合女性,而男性多选择的是跑步、篮球足球等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

2.4 运城市市区排舞运动参与者的年龄分布情况与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运城市市区排舞参与者的年龄分布是,21岁以下的排舞参与者占总人数的12.10%,21—30岁年龄段的排舞参与者占总人数的15.26%,31—40岁年龄段的排舞参与者占总人数的30.00%,41—50岁的排舞参与者占总人数的27.37%,51岁以上的排舞参与者占总人数的14.74%。

总体来看,运城市的排舞参与者的年龄分布为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

3 结论与建议

3.1 排舞运动在运城市市区开展状况良好

运城市的四个广场,排舞运动的参与者均是最多的,可以说排舞运动在运城市市区的发展状况还是非常好的,同时我们应当进一步努力让排舞在运城有更好的发展。

3.2 运城市市区排舞参与者对排舞运动锻炼身体重要性的认识很明确

运城市市区排舞参与者认为参加排舞对锻炼身体非常重要,可见大家对排舞运动的健身价值还是有较高认识的。

3.3 运城市市区排舞参与者的男女比例失衡以及年龄分布不均衡

运城市市区排舞运动参与者的女性人数明显高于男性,参加这项运动的男女比例失衡,因此应进一步挖掘排舞运动中的男性参与者。排舞运动参与者的年龄集中在31-50岁之间,而30岁以下和51岁以上的排舞参与者较少,呈马鞍型分布。

参考文献:

[1]焦敬伟,郑丹蘅.对新兴休闲运动“排舞”及其推广的研究[J].2008,24(4):7-10.

[2]陈燕.排舞的健身价值与学校推广的对策研究[J].科协论坛,2008(4):46-80.

[3]孙林.健身排舞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5):555-556.

[4]许宗祥.休闲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篇10

许昌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汉魏故都——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地处中原腹地,三国文化底蕴深厚,钧瓷艺术独具魅力,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环境优美,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旅游城、国家园林城、国家森林城、国家卫生城、中国花木之都、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称号。2013年许昌学院被确定为河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在2014年教育部本科院校学生满意度排名中位居河南省第三位。

许昌学院占地1700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2.6万册。学校设有25个教学院部,举办有57个本科专业和14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拥有10个和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4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两万四千人。

学校校园文化独具特色,艺术气息氛围浓厚,学生社团十分活跃,在全省全国竞赛活动中屡屡获奖。先后获得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表演金奖,第十届河南省音乐舞蹈大赛金奖第一名,舞蹈啦啦队获全国第四届健康活力大赛亚军,并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啦啦队锦标赛。 作为河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暨高校教师书画摄影作品展的承办单位,长期以来,许昌学院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艺术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硬件建设不断加强,校园艺术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大学、加拿大荷兰学院、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比灵斯)、美国西俄勒冈大学、美国肯塔基州莫瑞州立大学、美国缅因大学、英国伍斯特大学、印度斯坦文理学院等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共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与大连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

学校秉承"崇德砺志、博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教学神圣、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型“的办学定位,坚持融入地方办学,强化内涵提升,突出特色建设,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

艺术类学院简介

美术学院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绘画等专业。 美术学院下设有中国画教研室、油画教研室、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视觉传达教研室、产品设计教研室、基础技能教研室、基础理论教研室、成人教育研究室;有工笔画研究所、书法艺术研究所、设计艺术研究所、钧瓷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学院现存图书资料16000余册、期刊30余种。

美术学院现有专职教师 6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出国留学人员2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8名,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美术学院师生多次在美术作品比赛中获奖,完成科研项目省级10项,地厅级43项,出版著作15部,艺术作品获得国家省级以上奖励238项。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我校的先进行列。

2008年河南省教育厅批准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为了“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2月美术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课程试点”单位,2013年产品设计专业被批准为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图形设计、商业摄影、数字设计基础、编排设计、插图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产品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展示设计等、市场营销学、多媒视觉传播设计、品牌与传播设计、出版物设计和视觉艺术设计赏析等。

[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审美艺术素养、良好创新性思维、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专业人才。主要就职范围为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公司、出版单位、新闻媒体、影视动画公司、传媒及媒体艺术机构等。

2、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素描、色彩、室内制图、效果图技法、摄影、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基础、人体工程学、中外建筑史、公共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制图基础、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面构成等。

[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化设计工具及手段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熟悉并了解环境、建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专业设计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外环境、展示、家具及装饰工程等方面设计工作的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

3、产品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中国画基础、平面设计软件、泥釉料配置、模具成型、手工成型、窑炉、拉坯技法实训等。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备陶瓷艺术设计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陶瓷装饰、陶瓷造型、陶瓷创作和其它各类艺术设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陶瓷企业的设计部门或工艺美术部门、科研和教育单位从事产品设计、创作和教学工作。

4、美术学(书法)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古代汉语、中国书法史、书法研究、篆刻研究、书论选读、隶书技法、楷书技法、草书技法、行书技法、书法创作、篆刻、现代书法研究、国画基础、诗词赏析、书法创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美术学(书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具备较强的书法艺术表现和创作能力,能在各级学校、艺术教育机构、博物馆和出版社从事美术书法素质教学、创作、研究工作,从事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工作的书法专业人才。

5、美术学:(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美术概论、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色彩学、解剖学、透视学、水粉水彩、素描、中国画基础、文化艺术名著导读、书法、构图学、美术表现、设计与制作、美术鉴赏与批评、设计基础等。

[培养目标] 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初、高中美术教学及美术教学研究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音乐舞蹈学院现有舞蹈学、音乐学、音乐表演三个本科专业。下设舞蹈专业课程教研室、舞蹈公共课程教研室、钢琴教研室、声乐教研室、器乐教研室、艺术实践教研室、理论教研室、音乐表演教研室、音乐公共课程教研室等9个教育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7人,博士2人。

近几年来音乐学院共完成省级以上项目20余项,论文作品300余篇,分别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奖项的专业作品45个。先后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金奖和铜奖、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银奖,是河南省高校中包揽“荷花奖”比赛金、银、铜奖的院校。《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是目前河南省的一门舞蹈类省级资源共享课程。《河南民间舞蹈史》是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后承办河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器乐、舞蹈和戏剧专场演出;河南省首届学生舞蹈节等大型演出活动。

学院教学设备齐全,建有音乐厅、音乐欣赏室、数码钢琴教室、电脑音乐制作室等大型艺术实践场所。教学设备中拥有施坦威三角钢琴1架,教学用钢琴210架,各类乐器197件。资料室拥有各类教学参考书籍、音像资料16000册(盘),供师生选用。

6、音乐学:(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合唱与指挥、中国音乐史、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分析与创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声乐、钢琴、形体与舞蹈、音乐美学、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教学法、器乐等。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音乐理论基础和艺术知识技能,能够从事音乐创作、音乐教学研究以及社会群众文化活动的专门艺术人才。

7、音乐表演:(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声乐、钢琴、器乐、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舞台艺术与表演、乐理与视唱练耳、和声学、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合唱与指挥、音乐美学等。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各文化艺术团体、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从事音乐表演、组织演出活动等工作,同时具有一定的研究、编辑、制作、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8、舞蹈学:(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编导技法、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中外舞蹈史等。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舞蹈理论与技能,并且能胜任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创作和舞蹈教育教学的专业人才。

文学与传媒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对外汉语四个专业,在校生共计2100余人。

文学与传媒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职称结构合理。现共有专、兼职教师6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45人。其中优秀教师1人,曾宪梓奖获得者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普通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教师教学效果显著。在河南教育工会和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中,有3人荣获一等奖,1人荣获二等奖。近年来全院教师共承担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6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获地厅级科研奖励41项。

为适应大学生素质拓展需要,文学与传媒学院积极开办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河南省近三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中,我院共荣获17个一等奖,22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学院创办有红帆船文学社、九歌剧社、风信戏曲曲艺社、古典文学社、大学生电影协会、影之秀摄影协会、播音主持协会等学生社团。红帆船文学社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出版物文学社”。九歌剧社在2012年度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团评选中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奖”,排演的经典话剧《雷雨》、《生死场》、《暗恋桃花源》、《青春禁忌游戏》等在全校公演,引起轰动。学院还注重新的艺术形式探索,首创摄影剧,拍摄创作的《阳光下的青春》、《长大接过雷锋的枪》、《杨水才》等微电影,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文学与传媒学院拥有多功能演播厅、非线编实验室和多个播音语言实验室等,教学硬件设施较为完善。同时,还在河南影视集团、许昌电视台等建立了专业实习(见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9、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影视文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戏剧史、外国文学史、戏剧剧本写作、影视编剧与实践、世界电影史、外国戏剧史、中国电影史、戏剧影视文学评论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影视制作公司、音像公司等文化传播机构以及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戏剧影视创作、评论、策划与理论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0、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课程设置] 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广播电视概论、播音创作基础、播音表达训练、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摄像与编辑制作、舞台艺术与台词表演、大众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化妆与形象设计、形体训练、社交礼仪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播音与主持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及法规,能从事播音、节目主持、采编、制作和其他相关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考试科目、录取原则

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

录取原则

视觉传达设计

笔试:素描(100分)、色彩(100分)

8K纸,考试时间每科3小时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环境设计

笔试:素描(100分)、色彩(100分)

8K纸,考试时间每科3小时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产品设计

笔试:素描(100分)、色彩(100分)

8K纸,考试时间每科3小时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美术学

笔试:素描(100分)、色彩(100分)

8K纸,考试时间每科3小时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美术学(书法)

笔试:临摹(100分)、创作(100分)

考试时间每科3小时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音乐学

面试:专业主科(100分)

视唱(40分)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音乐表演

面试:专业主科(100分)

视唱(参考分数)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主科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舞蹈学

面试:剧目(100分)、

技术技巧(40分)

文化课上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戏剧影视文学

笔试:文学常识、影视评论等。

考试时间2.5小时

文化课成绩×50%+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播音与主持艺术

面试:自备、指定稿件播报;即兴评述

文化课成绩×50%+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报名条件与办法

1、凡报考艺术类的考生必须符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条件的规定 。

2、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的艺术专业基础和艺术专业基本能力。

3、凡参加我校在当地组织的专业考试,须按当地招办规定办理报名手续,不接受函报。

4、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在我校招生信息网查询打印“专业考试合格通知单”,参加2015年全国普通高招统一文化考试。

5、凡我校安排有专业考试的省份,依据“专业考试合格通知单”、依据高考成绩与志愿和当地招办规定进行录取。

6、音乐学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可兼报,不重复收费。

7、学费标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美术学(书法)、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5700元/年。

8、欢迎考生第一志愿报考许昌学院。

联系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许昌学院招生办公室

邮编:4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