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研究进展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免疫学研究进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理论免疫学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免疫学问题,以及对免疫学相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的一门科学。随着高通量方法和基因组数据的出现,理论免疫学从受体交联和免疫原理、Jerne的相互作用网络和自我选择等经典建模方法开始向信息学、空间扩展模型、免疫遗传学和免疫信息学、进化免疫学、分子生物信息学和表遗传学、高通量研究方法和免疫组学等方面转变。
【关键词】免疫学, 理论;数学模型;生物数学
Advances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JIN Yan
(Basic medical college, Liaoning Univers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Shenyang, 110032,)
【Abstracts】Theoretical immunology is to develop mathematical methods that help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logical problems, and to study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n immunology. With the advent of high-throughput methods and genomic data, immunological modeling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shifted from receptor cross linking, Jerne interaction networks and self-non self selection, toward the informatics, spatially extended models, immunogenetics and immunoinformatics, evolutionary immunology, innate immunity and epigenetics, high-throughput research methods and Immunomics. Immunology, Theoretical; Mathematical Models; biomathematics
理论免疫学[1](Theoretical Immunology)是指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免疫学问题,以及对免疫学相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的一门科学。理论免疫学是免疫学与数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也称数学免疫学(Mathematical Immunology),是生物数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免疫现象复杂,从免疫学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往往也十分复杂,需要进行大量计算工作,因此从近年兴起的复杂系统研究的角度来讲[2],理论免疫学也称复杂免疫学(Complex Immunology)。理论免疫学的任务就是揭示免疫系统运行的规律和机制,及其病理机制。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s)和数据分析是理论免疫学的主要方法,计算机是研究和解决理论免疫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虽然从上个世纪中期,数学模型已经开始应用于免疫学,但传统的模型大部分是基于微分方程[3]、差分模型和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4]。这些传统模型以少数成份(一种受体和一种抗原,或两个T细胞群之间等)参与的简单动力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直到2000年,人们才开始对免疫学的复杂性进行数学建模。随着高通量方法(High Throughput Methods)和基因组数据(Genomic Data)的出现,理论免疫学开始转向信息学(Informatics)方面[5]。与分子免疫学的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分析一样,当前免疫学研究中与复杂性有关的主要研究目标大多集中在高通量测量计划和系统免疫学(System Immunology)或免疫组学(Immunomics)计划。在数学模型水平上,分析方法也从以微分方程为主的简单系统转向广泛应用Monte Carlo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s)。这种向更多分子和更多计算的转变态势与复杂系统涉及的所有研究领域出现的转变极为相似。同时,理论免疫学中另一个重要转变是,人们关注焦点从对外源性的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转向更多考虑固有免疫系统的平衡。
1理论免疫学经典模型
免疫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领域,很早就认识到了数学建模和数学分析方法的作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数学模型已经应用于免疫学的不同领域,例如:抗原-受体的相互作用、T和B细胞群动力学、疫苗接种、生发中心动力学、病毒动力学和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6]等。现在的许多免疫学原理和观点都是数学模型的结果。
1.1 受体交联和免疫原理
受体交联[7-9](Receptor Cross Linking)和免疫原理(Immunon Theory)是由Alan Perelson提出、Carla Wofsy作了进一步分析。这个原理根据的事实是,低价抗原不能激活B细胞,而高价抗原(即抗原拥有多个重复基序)即使在抗原密度非常低(3-4目)的情况下也能够激活B细胞。Sulzer和Perelson[10-13]据此发展了这个理论和数学模型并提出,抗原能够聚集B细胞受体,从而激活B细胞。这个结论是B细胞免疫的基础之一。
尽管数学模型对免疫学发展的贡献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免疫网络(Immunological Networks)的概念和自我选择(Self-Non Self Selection)问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2 Jerne的相互作用网络
假设受体库(Receptor Repertoire)是满的,即受体库中每一个分子都有其相对应的受体,并且这些受体可以特异性地与其它受体相互作用。Jerne据此提出免疫调节网络[14](Regulatory Immune Networks)的存在。抗原激活的淋巴细胞可产生新受体,这些受体对于其它淋巴细胞来说是抗原,等等,以此类推。这个网络的概念对理论学家来说很有吸引力,特别是在提出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中的认知行为(Cognitive Behavior)概念之后,提出了更多的免疫网络模型[15][16]。有人用元胞自动机和布尔网络(Boolean networks)建立大尺度行为(Large Scale Behavior)模型,有人用常微分方程(ODEs)来建立自身调节网络模型(Local Regulatory Networks)。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Jerne网络学说逐渐失去了兴趣,其主要原因是Jerne网络学说的理论模型和实际的实验证据没有很好的相关性。
1.3 自我选择
调节性网络实际上是理论免疫学中自我选择这个大课题的一部分。假设表达自身反应性受体的淋巴细胞被机体清除(阴性选择)。大多数阴性选择可能是由于中枢性耐受(Central Tolerance)所导致的(T细胞在胸腺,人和小鼠的B细胞在骨髓)。阴性选择机制失败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们通过多种途径对自我选择展开研究。有人从分子的角度和基于特殊的选择机制来研究,而有人则建立了更为复杂的模型,例如Polly Matzinger的危险模型[17][18](Danger Model)和Irun Cohen的侏儒模型[19-27](Homunculus Model)。这些模型都是想反映真实的复杂系统,尽管仅通过检测免疫系统的成分,人们是无法接近问题的实质,但是他们的尝试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直到今天,关于获得和打破(自身免疫性疾病)耐受的途径,也没有一个公认的解释。
2理论免疫学的现代模型
理论免疫学的模型和问题现在正逐渐向分子理论免疫学方向发展。这种理论方向的演变与大量基因组全序列的检测、分子生物学工具的巨大进展、高通量测量技术的发展、空间分布(Spatial Distribution)作用的测量和建模能力的发展等实验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同时,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建模技术的发展也是影响现论免疫学的重要因素。
2.1 Immsim、Simmune和其它复杂模型
免疫学中,最大胆的尝试可能就是建立一个免疫系统的系统模型。第一个建立这样模型的尝试是上世纪80年代由IBM公司Philip Seiden开发的IMMSIM模型[28-31]。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计算机上进行免疫应答试验。IMMSIM采用了克隆选择原理的基本观点,认为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独立地识别抗原,免疫细胞被竞争地选择,以产生更好的识别抗原的克隆种类。IMMSIM模型的基础是空间扩展的元胞自动机,它用位串(或比特流,Bitstrings)代表受体、抗原和MHC分子的可变性。到目前为止,抗原和受体多样性的位串表示方法已被许多其他研究者[32,33,34]所采用。IMMSIM包括了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所有主要成份:CD4和CD8 T细胞、B细胞及其相应的受体,MHC Ⅰ类和Ⅱ类分子和一些细胞因子。但是IMMSIM模型仍然是对免疫系统的粗略描述。因此,人们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其它的开发。
第一个较有影响的是由Martin. Meier-Schellersheim开发的Simmune[35-36]。这个系统尝试建立一个足够宽广和复杂的平台,从而能够对免疫学的任意实际过程进行模拟。它不仅是一个特殊模型,更是一个建模技术或语言。
还有应用了Monte Carlo模拟[37-38]或称免疫模拟(Immunosi m)、状态图[39](State-Charts)等多种数学模型,试图涵盖免疫系统所有可能细节并建立动力学模型。在这个方向上,最有影响的是Sol Eforni的模型。此模型尝试提供胸腺空间扩展动力学的完全模拟,并以此来研究细胞选择[40]。这些综合模拟的优势在于他们涵盖了当前免疫学的所有细节。但是这些模型也有缺点,他们过于复杂,因此对于所观察到的动力学变化,我们无法充分理解其原因及模型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
2.2 空间扩展模型
从分子水平上讲,免疫学复杂系统分析的最大进展是细胞内分子定位[41](Molecule Localization)测量技术。免疫突触(Synapses)的发现就是利用了该技术。人们建立了多个细胞膜动力学模型,用来解释突触的形成以及突触的分子动力学。细胞膜动力学模型也应用于B细胞。这些模型中,有的是假设一个固定的细胞膜在二维晶格上(2D Lattice),有的假设一个自由漂浮的细胞膜[42-44]。另一个研究方向的是受体动力学,以及受体与其它细胞膜成份,比如Src家族激酶和脂筏[45](Lipid Rafts),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此领域的所有模型都是以广泛的数值模拟(Numerical Simulation)为基础的。
空间扩展模拟的另一个领域是生发中心动力学的模拟。经典模型主要采用ODEs来描述一或两个总体的均匀动力学[46](Homogenous Dynamics),而现代模拟主要应用Monte Carlo模拟[47-49]来研究多空间扩展或者均匀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是采用ODEs。
2.3 免疫遗传学和免疫信息学
不同基因组的排列和不同等位基因的序列使免疫遗传(Immunogenetic)数据库得到了全面的发展[50-51]。免疫遗传数据库IMGT储存了多个物种的T和B细胞受体基因序列(B细胞H链和T细胞β/δ链的V、D和J基因,L链/α链/γ链的V和J基因)。该库也包括了最新的MHC分子的基因序列(包括经典和非经典的)。另外,IMGT数据库还包括了大量的淋巴细胞受体重排序列。
这样庞大的数据库是伴随着免疫信息学(Immunoinfor matics)工具的大量发展而建立的。其中包括用于junction分析[52]、免疫基因对准(Immunogene Alignment)以及系统发育的工具[53-55]。所有这些工具的基础都是将生物信息学理念应用于免疫学。免疫遗传数据库日渐显现的重要性表明,免疫学建模逐渐向基因化方向转变。
2.4 进化免疫学
与B细胞重排受体多重序列的测量一样,多细胞生物中免疫基因的不断积累,使免疫系统发育学(Immuno-Phylogenetics)得以快速发展。目前研究的主要焦点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起源。适应性免疫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通过随机基因重组以适应新病原体。很明显,在软骨鱼类(Cartilaginous Fish)分化之前,适应性免疫最早出现于有腭脊椎动物(Jawed Vertebrates)。然而,这样一个复杂系统起源的来源还不清楚。T细胞受体结构域(Receptor Domain)和B细胞受体结构域之间的相似性、RAG1和RAG2分子(RAG1和RAG2可起到随机连接基因的作用,又称重组激活基因)在重排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其物理性相邻(Physical Proximity),使许多研究者认为,淋巴细胞受体重排的起源是转座子(Transposon)横向转移到原始免疫受体(Primeval Immune Receptor)中。这个领域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系统发育分析(Phylogeny Analysis)及其相关的所有数学模型[56]。
另一个系统发育概念和方法的应用是B细胞的体超变异[57](Somatic Hyper Mutations,SHM)分析。在生发中心反应过程中,通过活化诱导胞嘧啶脱氨酶(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AID),B细胞的受体基因发生超变异。随着克隆性增殖,B细胞受体基因平均每分裂一次就发生一次超变异,导致突变克隆的产生。这些克隆表现为微进化(Micro-Evolution),可以很容易地在实验室中研究。对B细胞系统发育树(Phylogenetic)以及它们与其它因素关系的分析,比如老化和自身免疫疾病,也已开始研究[58]。
2.5分子生物信息学和表遗传学
在分子生物信息学(Molecular Bioinformatics)和表遗传学(Epigenetics)的研究过程中[59],随着分子信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在免疫学中应用模型水平的精细程度也不断提高。免疫学的一个特殊方面是需要将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与基因重排结合起来建模。现已建立了不同条件下的B和T细胞内的基因重排过程和淋巴细胞信息转导的模型[60-61]。从分子角度来讲,另一个重要的分子建模是在抗原提呈给T细胞之前,对抗原处理过程的分析。
2.6高通量研究方法
免疫学是典型的、以免疫假说和免疫原理为基础的研究领域。免疫学是最晚转向以数据为基础的、目前已在其它生物学领域中应用的高通量方法。近5年,在这一领域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些进展是依靠来自生物学其它领域的经典基因表达的自适应和定位技术[62][63],以及针对免疫学的新技术的发展取得的。免疫学领域主要依靠实验手段,但实验所取得的结果却是应当属于理论免疫学的范畴,并且与复杂科学密切相关。
在基因重排过程中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64](FISH techniques)来定位基因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对免疫学来说更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进展。这些测量手段使我们在研究基因重排过程中,能够确定受体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个对免疫系统来说具有针对性的工具是抗原芯片(Antigen Chips)的发展。这些芯片可同时测量B细胞对成百上千种抗原的应答,并提供整个免疫系统的系统表达[65]。在这类分析中使用的主要数学工具是聚类方法(Clustering Methods)。
2.7 免疫组学
目前,在理论免疫学中,最璀璨的研究领域可能就是新产生的免疫组学。这个年轻的学科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杂志《immunomic research》(省略)。免疫组学的主要目标是全方位地研究免疫系统[66][67]。这个领域采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工具。免疫组学目前正在研究的项目有:全部T细胞抗原决定基检测;全B细胞抗体库的定义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方式;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所有基因位点的检测。这个新生领域的成果还有限,但是在不到10年内,免疫学建模将会从基于预定假设(Predefined Hypotheses)的理论问题研究转向对免疫系统受体和靶目标充分认识的、具有针对性的建模。
当前,理论免疫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许多方法和理论还很不完善,它的应用虽然取得某些成功,但仍是低水平、粗略,甚至是勉强的。许多更复杂的免疫学问题至今未能找到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研究,还有一些免疫核心问题还存在争议。这就需要未来的医学工作者具备更多的数学知识,对免疫学和数学都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才有可能让免疫学研究更多地借助数学的威力,进入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漆安慎, 杜婵英. 免疫的非线性模型.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8:iv.
[2] Raina S. Robeva, James R. Kirkwood, Robin L. Davies, et. al. An Invitation to Biomathematics. 北京: 科学出版社, 53-129.
[3] 马知恩. 种群生态学的数学建模与研究. 安徽: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5-40.
[4] 陈兰荪, 孟新柱, 焦建军. 生物动力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77-177.
[5] 李涛. 计算机免疫学.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147-203.
[6] 陆征一, 周义仓.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58-73.
[7] A. S. Perelson and C. DeLisi. Receptor clustering on a cell surface. I. Theory of receptor cross-linking by ligands bearing two chemically identical functional groups. Math. Biosci. 1980, 48:71.
[8] A. S. Peielson. Receptor clustering on a cell surface. II. Theory of receptor cross-linking by ligands heaiing two chemically distinct functional groups. Math. Biosci. 1980, 49:87.
[9] A. S. Perelsoii. Receptor clustering on a cell surface. III. Theory of receptor cross-linking by multivalent ligands: descriptioii by ligand states. Math. Biosci. 1981, 53:1.
[10] Perelson, A. S., and C. DeLisi. Receptor clustering on a cell surface. I. Theory of receptor cross-linking by ligands bearing two chemically identical functional groups. Math. Biosci. 1980, 48:71110.
[11] Perelson, A. S. Receptor clustering on a cell surface. II. Theory of receptor cross-linking by ligands bearing two chemically distinct functional groups. Math. Biosci. 1980, 49:87110.
[12] Perelson, A. S. Receptor clustering on a cell surface. III. Theory of receptor cross-linking by multivalent ligands: description by ligand states. Math. Biosci. 1981, 53:139.
[13] Perelson, A. S. Som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receptor clustering by multivalent ligands. In Cell Surface Dynamics: Concepts and Models. A. S. Perelson, C. DeLisi, and F. W. Wiegel, editors. Marcel Dekker, New York. 1984, 223276.
[14] N. K. Jerne. Towards a network theory of the immune system. Ann. Immunol. (Inst. Pasteur), 1974(125C), 373-389.
[15] Coutinho A. "The network theory: 21 years later". Scand. J. Immunol. 1995, 42 (1): 38.
[16] Campelo F, Guimares FG, Igarashi H, Ramírez JA, Noguchi S. "A Modified Immune Network Algorithm for Multimodal Electromagnetic Problems". IEEE Trans. Magnetics2006,42 (4): 11111114.
[17] Polly Matzinger and Galadriel Mirkwood. In a fully H-2 incompatible chimera, T cells of donor origin can respond to 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 in association with either donor or host H-2 typ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1978(148): 84-92. [18] Matzinger P. The danger model: a renewed sense of self. Science 2002; 296: 3015.
[19] Cohen IR, Young DB. "Autoimmunity, microbial immunity and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Immunol Today 1991; 12(4):105-10.
[20] Cohen IR.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and autoimmune disease," in Molecular Autoimmunity, ed. Talal N., Academic Press, USA 1991, pp.438-453.
[21] Cohen IR. "The cognitive paradigm and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Immunol Today 1992; 13(12):490-4.
[22] Cohen IR. "The meaning of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Isr J Med Sci 1993; 29(2-3):173-4.
[23] Cohen IR. "Kadishman’s Tree, Escher’s Angels, and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in Autoimmunity: Physiology and Disease, eds. Coutinho A, Kazatchkine MD. Wiley-Liss, Inc.1994 pp.7-18.
[24] Cohen IR. "Peptide therapy for Type I diabetes: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and the rationale for vaccination." Diabetologia 2002 Oct;45(10):1468-74.
[25] Gonzalez G, Montero E, Leon K, Cohen IR, Lage A. "Autoimmunization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 component of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Autoimmun Rev. 2002 Feb;1(1-2):89-95.
[26] Cohen IR. "Immune system computation and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MoDELS 2006, in O. Niestrasz et al. (Eds). Springer-Verlag, Berlin, pp. 499-512, 2006.
[27] Cohen IR. (2007) "Biomarkers, self-antigens and the immunological homunculus." J. Autoimmun., 2007 Dec;29(4):246-9.
[28] Roberto Puzone, B. Kohler, P. Seiden, Franco Celada: A Discrete Models of Cellular/Humoral Responses. ACRI 2000: 117-125.
[29] Roberto Puzone, B. Kohler, P. Seiden, Franco Celada: IMMSIM, a flexible model for in machina experiments on immune system responses. Future Generation Comp. Syst. 2002, 18(7): 961-972
[30] Stefania Bandini, Franco Celada, Sara Manzoni, Roberto Puzone, Giuseppe Vizzari: Modelling the Immune System with Situated Agents. WIRN/NAIS 2005: 231-243.
[31] Stefania Bandini, Franco Celada, Sara Manzoni, Giuseppe Vizzari: Modelling the immune system: the case of situated cellular agents. Natural Computing 2007, 6(1): 19-32.
[32] De Boer, R.J. and A.S. Perelson (1994) T cell repertoires and competitive exclusion. J. theor. Biol. 169, 375-390.
[33] Perelson, A. S.1989. Immune network theory. Immunological Reviews 110, 5-36.
[34] Sulzer, B., De Boer, R.J. and A.S. Perelson (1996) Crosslinking reconsidered. I Binding and crosslinking fields and the cellular response. Biophys. J. 70, 1154-1168.
[35] Meier-Schellersheim M, et al. Key role of local regulation in chemosensing revealed by a new molecular interaction-based modeling method. PLoS Comput Biol. 2006;2(7):e82.
[36] M. Meier-Schellersheim, G. Mack. SIMMUNE, a tool for simulating and analyzing immune system behavior. 1999 cs.MA/9903017.
[37] Meyer-Hermann M.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germinal center morphology and affinity maturation. J Theor Biol 2002;216:273300.
[38] Kleinstein SH, Singh JP. Why are there so few key mutant clones? The influence of stochastic selection and blocking on affinity maturation in the germinal center. Int Immunol 2003;15:871884.
[39] Efroni S, Harel D, Cohen IR. Toward rigorous comprehension of biological complexity: modeling, execu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thymic T-cell maturation. Genome Res 2003;13:24852497.
[40] Efroni, E., Harel, D. & Cohen, I. R. 2003 Towards rigorous comprehension of biological complexity: modelling, execu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Thymic T cell maturation. Genome Res. 13, 24852497.
[41] Alexandros Pertsinidis, Yunxiang Zhang, Steven Chu. Subnanometre single-molecule localization, registration and distance measurements. Nature, 2010 466(7), 647651
[42] Nudelman G, Louzoun Y. The role of lipid rafts in cell surface BCR antigen binding dynamics. EMBC 2004.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43] Nudelman G, Louzoun Y. Cell surface dynamics: the balance between diffusion, aggregation and endocytosis. Syst Biol (Stevenage) 2006;153:3442.
[44] Chakraborty A. How and why does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 form? Physical chemistry meets cell biology. Sci STKE 2002;2002:PE10.
[45] Li QJ, et al. CD4 enhances T cell sensitivity to antigen by coordinating Lck accumulation at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 Nat Immunol 2004;5:791799.
[46] Kesmir C, De Boer RJ. A mathematical model on germinal center kinetics and termination. J Immunol 1999;163:24632469.
[47] Kleinstein SH, Singh JP. Toward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of germinal center dynamics: biological and modeling insights from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J Theor Biol 2001;211:253275.
[48] Meyer-Hermann M, Beyer T. Conclusions from two model concepts on germinal center dynamics and morphology. Dev Immunol 2002;9:203214.
[49] Meyer-Hermann ME, Maini PK. Cutting edge: back to ‘‘one-way’’ germinal centers. J Immunol 2005;174:24892493.
[50] Lefranc MP. Nomenclature of the human immunoglobulin kappa (IGK) genes. Exp Clin Immunogenet 2001;18:161174.
[51] Bromley SK, et al. The immunological synapse. Annu Rev Immunol 2001;19: 375396.
[52] Monod MY, Giudicelli V, Chaume D, Lefranc MP. IMGT/JunctionAnalysis: the first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immunoglobulin and T cell receptor complex V-J and V-D-J JUNCTIONs. Bioinformatics 2004; 20(Suppl.):I379I385.
[53] Ruiz M, Pallares N, Contet V, Barbi V, Lefranc MP. The human immunoglobulin heavy diversity (IGHD) and joining (IGHJ) segments. Exp Clin Immunogenet 1999;16:173184.
[54] Ruiz M, et al. IMGT, the international ImMunoGeneTics database. Nucleic Acids Res 2000;28:219221.
[55] Lefranc MP, et al. IMGT, the international ImMunoGeneTics database. Nucleic Acids Res 1999;27:209212.
[56] Mehr AJ, Ardakani MJ, Hedayati M, Shahraz S, Mehr EJ, Zali MR. Age-specific seroprevalence of hepatitis A infection among children visited in pediatric hospitals of Tehran, Iran. Eur J Epidemiol 2004;19:275278.
[57] Kleinstein SH, Louzoun Y, Shlomchik MJ. Estimating hypermutation rates from clonal tree data. J Immunol 2003;171:46394649.
[58] Eason DD, Cannon JP, Haire RN, Rast JP, Ostrovd DA, Litman GW. Mechanisms of antigen receptor evolution. Semin Immunol 2004;16:215226.
[59] Gay NJ, Gangloff M, Weber AN. Toll-like receptors as molecular switches. Nat Rev Immunol 2006;6:693698.
[60] Mehr R. Modeling the meta-dynamics of lymphocyte repertoires. Arch Immunol Ther Exp (Warsz) 2001;49:111120.
[61] Mehr R, Edelman H, Sehgal D, Mage R. Analysis of mutational lineage trees from sit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Ig gene diversification in rabbits and chickens. J Immunol 2004;172:47904796.
[62] Argyropoulos C, et al. Mining microarray data to identify transcription factors expressed in naive resting but not activated T lymphocytes. Genes Immun 2004;5: 1625.
[63] Choi YL, et al. DNA microarray analysis of natural killer cell-typ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of granular lymphocytes with purified CD3-CD56? fractions. Leukemia 2004;18:556565.
[64] Singh N, Bergman Y, Cedar H, Chess A. Biallelic germline transcription at the kappa immunoglobulin locus. J Exp Med 2003; 197:743750.
[65] Quintana FJ, Hagedorn PH, Elizur G, Merbl Y, Domany E, Cohen IR. Functional immunomics: microarray analysis of IgG autoantibody repertoires predicts the future response of mice to induced diabet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4;101(Suppl.): 1461514621.
[66] Lauwerys BR, Wakeland EK. Genetics of lupus nephritis. Lupus 2005;14:212.
篇2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免疫紊乱;固有免疫;体液免疫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47-02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RAU), 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 Recurrent Oral Ulcer, ROU ) 或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RAS) ,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口腔粘膜病。其主要发生于唇、颊和舌缘黏膜,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和硬腭中很少发生[1,2]。RAU的发生较为常见,病因十分复杂,但其发病原因不详,致病机制不明确,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病情严重程度、间歇期和持续时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目前关于ROU病因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遗传因素、细菌、病毒、基因、食物过敏、胃肠道疾病等。近些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免疫功能紊乱在RAU病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对其免疫学方面的病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免疫学病因的首次提出
1969年,Lehner首次发现RAU前驱期病损即有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 其中溃疡前期是T辅助细胞(CD4,Th)占多数,溃疡期则T毒性细胞(CD8, Ts/c)为主,愈合期又回到T辅助细胞(CD4)为主,提示T淋巴细胞在RAU 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3]。近年来,有学者认为RAU是由于机体免疫活性细胞亚群失衡所导致的疾病[4]。机体中免疫功能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各免疫细胞系及各细胞亚群之间相互协调,维持免疫状态的平衡,一旦平衡被破坏,则导致免疫调节紊乱而发生疾病。如果针对性地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可能对于临床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疗效[5]。
2RAU与固有免疫
虽然T细胞是参与口腔溃疡的初始细胞,但并不是口腔局部组织损伤的唯一细胞类,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能够介导组织损伤。已有报道证实免疫复合性脉管炎是RAU的发病机制之一。在口腔黏膜局部堆积的免疫复合物通过招募中性粒细胞释放组织降解酶,从而损伤粘膜,产生溃疡[6,7]。还有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可能在RAU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人体中的NK细胞能够杀伤被这些病毒感染的细胞,而在RAU患者的急性期和后期,NK细胞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从而诱发机体发生RAU[8]。在RAU患者中存在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和NK细胞活性的下调,说明固有免疫功能的紊乱是RAU发病机制之一。
3RAU与体液免疫
口腔免疫状态受局部及全身免疫状态的影响。唾液免疫球蛋白是全身体液免疫球蛋白的组成部分。口腔免疫防御体系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SIgA )在口腔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它参与机体的局部免疫, 被认为是机体抗感染、抗过敏的重要免疫屏障。因此,口腔的免疫状态主要取决于SIgA的含量。吴慧华等研究发现RAU患者唾液S IgA检测结果较正常对照组低, 一方面免疫力降低使之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与感染,导致RAU的发生, 另一方面在免疫反应的过程中消耗了SIgA。此外,炎性刺激可以加强唾液腺体的分泌,由于唾液量的增加使SIgA的含量受到了稀释, 因此RAU患者唾液SIgA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RAU患者唾液IgG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说明IgG在口腔溃疡中,不具有特异性。在实验家兔的血清中检测到了抗口腔黏膜抗体, 抗体的效价随着免疫次数增加而升高,且实验家兔口腔黏膜溃疡发生的频率亦随之增加,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发现,试验家兔的口腔黏膜溃疡处、黏膜棘层、基底层及基底膜有IgG沉积。所有这些检查,与人类RAU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4RAU与细胞免疫
许多研究证实,多种细胞因子分泌紊乱在RAU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RAU患者唾液和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在发病的急性期尤为显著。用TNF-α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RAU的发生与发展,说明TNF-@在RAU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16]。TNF-α刺激上皮胞质细胞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1型和2型抗原的表达,T细胞识别这些细胞抗原以后触发细胞毒性反应,并导致口腔黏膜形成溃疡[17]。TNF-α还可上调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趋化并促进T细胞复制,对上皮细胞产生直接的细胞毒作用。而且,TNF-α能够诱导其它细胞分泌IL-6、IL-8等。IL-6既促进辅T细胞生长和分化,也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化;IL-8则能通过招募更多的细胞毒性T细胞至溃疡损伤处进一步发挥破坏作用。因此,RAU患者体内TNF-α上调与RAU患者体内TNF-α上调与RAU密切相关。
5RAU与粘膜抗体
部分RAU患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到循环免疫复合物和自身口腔粘膜抗体,同时在口腔中可检测到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因此很多学者认为RAU的发病与Hp感染及交叉抗原有关。王淑丽等发现口腔中的Hp感染不但与RAU的发生相关,而且在血液中,由Hp与人上皮细胞表面抗原等结构类似的多糖抗原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机制中的重要因素。这些均表明RAU与Hp和上消化道疾患关系十分密切。其实口腔粘膜与胃肠粘膜同属消化系统,均来自外胚层,其结构、功能、生理、病理必然有许多相似之处,彼此有着共同的抗原成分,有类似的发病机制。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口腔粘膜自身抗原致敏淋巴细胞产生抗粘膜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局部的补体,导致多形核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导致组织细胞溶解,最终导致灶状粘膜损害和溃疡形成。诱发胃肠粘膜病损的抗胃壁细胞抗体与诱发口腔粘膜病损的抗口腔粘膜抗体相互作用并形成交叉自身免疫。
作为自身抗体的粘膜抗体被认为在RAU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普遍存在的抗核抗体尚未在RAU患者的血清中找到。
6结语
综上所述,RAU患者免疫学方面改变的各项证据均说明免疫因素在RAU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以及功能测定在RAU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作为临床检测的参考指标。但这些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在RAU中的作用及机制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相信随着近一步的深入研究,人们将揭开RAU的发病机理并找到其防治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Natah SS, H ayrin en-Imm on en R, H ietanen J, et al Increased dens ity of lym phocytes bearing gamma/delta T-cell receptors in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t ion ( RAU) [ J] O ralM axillofac Surg, 2000, 29 ( 5 ) :375- 380
[2]Zuzanna ?lebioda1, El?bieta Szponar1, Anna Kowalska 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 genetic aspects of etiology [ J] Postep Derm Alergol 2013, 2: 96102
[3]Sun A, Chu CT, Wu YC, et al Mechanisms of depressed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in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 [ J] Clin Immunol Immunopathol 1991, 60( 1) : 83- 92
[4]Horton T L, St ew art R, Cohen N, et al Ontogeny of X enopus NK cells in the absence of MHC class I antigens[J] Dev Comp Immunol, 2003, 27( 8) : 715- 726
[5]Natah SS, K ont tinen YT, EnattahNS, et al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 today: A rev iew of the growing knowledge[J] 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4, 33:221- 234
篇3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分类;应用
近10多年来,当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CLIA))的更新换代速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是建立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理论的基础上,以标记发光剂为示踪物信号建立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标记免疫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和容易实现自动化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特别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实验结果,因此深受检验医学工作者和临床医师的好评。
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含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分析两个系统[1]。免疫分析系统是将化学发光物质或酶作为标记物,直接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经过抗原与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在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的发光底物,化学发光物质经氧化剂的氧化后,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中间体,会发射光子释放能量以回到稳定的基态,发光强度可以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进行检测[2]。根据化学发光标记物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可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被测物的含量。
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分类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根据应用发光体系应用于免疫分析中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标记发光物质的免疫分析,酶催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直接标记发光物质的免疫分析,目前常见的标记物主要为鲁米诺类和吖啶酯类化学发光剂。
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临床应用
CLIA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成为替代RIA的首选技术。Amersham公司针对AmerliteTM发光增强酶免疫分析系统研制出的试剂盒项目有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促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游离甲状腺素,与性激素有关的有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雌二醇、睾酮,以及其他方面的如癌胚抗原、铁蛋白、地高辛等。Amersham公司虽然研制出这10余种试剂盒,但因操作不够简便,检测项目仅限于蛋白质类大分子化合物,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检测。
美国Ciba Corning公司研制的ACS:180自动CLIA系统能非常精确测量闪光。经过不断的改进,实现了ACS:180CLIA系统的全自动化,推出全新产品"ADVIA系列"。现有检测项目47项,更多的项目还在开发之中。主要有甲状腺系统、性腺系统、血液系统、肿瘤标记物、心血管系统、血药浓度及其他一些检测项目。
经过改良后,金刚烷衍生物在碱性磷酸酶作用下可发出高强度的辉光,光信号可持续1~2 h。随后国外生产厂家研制出以碱性磷酸酶为标记物的试剂盒,与之相匹配的有DPC的IMMULITE全自动CLIA系统和Beckman的ACCESS全自动微粒子CLIA系统。IMMULITE全自动CLIA系统可检测项目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性腺激素、传染病、药物、血清学、血液病、成瘾药物、糖尿病、过敏检测和肿瘤标志物。ACCESS全自动微粒子CLIA系统主要可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液系统、内分泌激素、药物、肿瘤因子、心血管系统和糖尿病等项目。
目前商品化的ECLIA分析系统只有Roche公司的ECLIA全自动分析系统。主要特点是本底信号极微,特异性更高,最小检出值可达1 pmol以下,操作十分简便快速,是CLIA优点较为集中的完美分析技术。已提供试剂盒的项目有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内分泌、传染病、心肌标志物和维生素类等项目。
王阳[3]运用了电化学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了3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l9片段(Cytokeratin 19fragments,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对肺癌诊断有实际应用价值。张忠英[4]等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尿CK19片段,结果显示尿CK19检测对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诊断和复发监测具有敏感性高、无创伤性的优点,优于血清CK19和尿细胞学检查。动态观察尿CK19片段含量的变化可降低急性尿感患者的假阳性率。王利娜[5]等应用ECLIA测定和酶免疫测定(EIA)检测乙肝标志物。结果:应用ECLIA方法检测HBsAg精密度,最大批内变异≤8.30%,最大日间变异≤15.33%,HBsAg灵敏度0.05 ng/ml,HBeAg灵敏度0.03NCU/ml。HBsAg检测范围0.01~7 000 COI。显示ECLIA检测HBsAg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检测范围宽。检测HBeAg灵敏度可能更高。李锦洲[6]等采用ECLIA法对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及健康妇女血清CA125分别进行测定,ECLIA用于第二代CA125(CA125-Ⅱ)测定,使CA125测定更加敏感恒定,每日之间差异较小。黄琛,汤汉红等[7]在ECLIA法检测与蛋白质芯片法多肿瘤标志物结果差异的研究中显示:两种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P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医学的临床应用已非常成熟,有取代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分析技术而成为诊断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的趋势。国外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系统价格昂贵,普及有一定的困难;国内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系统虽然价格较国外产品便宜很多,但其检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提高。研究者在如何提高免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发展新的分析体系和检测技术便携化等方面仍需要不断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李美佳.当代免疫学技术与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549-561.
[2] 翟艳,王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进展.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619-621.
[3] 王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意义.Chin J Lab Diagn,2006,10(3):294-296.
[4] 张忠英.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尿CK19片段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50-53.
[5] 王利娜,姚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乙肝标志物的应用.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8,14(1):48-50.
[6] 李锦洲,洪锡田,吕晓娴.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8):1456-1457.
[7] 黄琛,汤汉红,王敏民.蛋白质芯片技术与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多肿瘤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天津医药,2008,36(12):942-944.
[8] 张瑞,贾良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HCG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6(3):108-109.
[9] 田润华,郑春喜,王士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临床应用.齐鲁医学杂志,2004,19(5):464-465.
[10] 周建光,杨梅.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临床应用.医疗装备,2010,23(5):23-24.
篇4
关键词: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抑制剂;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 高胆固醇血症概况
高LDL在美国人群中较为常见,美国心脏协会2015年的报告显示其比例高达人口总数的31.7%。10月24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我国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持续升高,冠心病死亡率快速增加,专家预测随着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持续升高,可能导致2010~2030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社会人们的饮食普遍超标,并且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因此导致胆固醇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从而引起很多健康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单纯依靠饮食控制、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以及戒烟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不足以有效控制胆固醇水平。因此,美国最新的胆固醇指南建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特定高危人群应适当服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2]。
2 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方法
目前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包括他汀、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汁酸螯合剂、贝特类、烟碱酸、Omega-3脂肪酸等,其中他汀是世界公认的支柱药物。根据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的成人降低ASCVD风险的血胆固醇治疗指南,大量证据表明他汀可以预防和治疗ASCVD以及除心衰患者心功能NYHAⅡ-Ⅲ级和正在接受透析治疗之外的所有高风险个体。另外,这些指南建议如果他汀治疗无效、有禁忌或因副作用不能耐受时前述的非他汀类降胆固醇治疗药物可以作为单药治疗或者联合治疗的选择,这表明他汀不耐受患者及他汀治疗无效患者需要合适的药物来替代他汀。
3 PCSK-9抑制剂
3.1 PCSK-9基因及PCSK-9蛋白 PCSK-9基因是研究人员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的患者中发现的,该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3],它可以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表型,PCSK-9的功能获得和功能缺失型突变可以分别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突变导致FH及该人群中血脂的代谢过程陆续被发现[4]。PCSK-9是除LDLR和APOB外第三个与FH有关的基因,其位于染色体lp3.32,DN段大小为3617bp,该基因编码的PCSK-9前蛋白共有692个氨基酸,大小为72kD,属于不具有活性的糖蛋白,该前蛋白在内质网中可进行自身催化,并裂解产生成熟的PCSK-9蛋白(62kD)[5]、前结构域和C-末端结构域等片段。自身催化裂解过程对于PCSK-9蛋白极为重要,是其从细胞内排出并发挥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6]。正常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与LDL颗粒可以结合并通过内吞进入肝细胞,LDL颗粒在溶酶体内降解,而LDL-R则回到细胞表面并继续结合另外的LDL颗粒[7],但LDL-R与PCSK-9结合后其也成了降解的目标。肝细胞表面LDL-R具有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结构域A(Epidermal Growth Factor Like Repeat Domain A,EGF-A),成熟的PCSK-9蛋白可以与EGF-A结合成复合体,并通过细胞胞饮作用转运至内涵体/溶酶体,从而导致LDL-R降解[7,8]。因此,LDL-R可以避免返回细胞膜表面循环利用降解LDL,从而抑制了循环血LDL的分解代谢[4]。如果PCSK-9基因发生获得突变,其高活性可以使LDL-R过度的降解,进而减少了LDL在血中的移动,因此增加了LDL水平[9],这一过程受体内PH、性别、日夜、空腹饱腹等因素影响。如果突变是PCSK-9基因外显子中的鸟苷酸变为胞苷酸P1位点处出现前PCSK-9蛋白原氨基酸,其可以抑制PCSK-9前蛋白在内质网中的自身催化裂解,因此PCSK-9成熟、分泌减少,从而导致肝细胞表面的LDL-R降解减少,LDL水平降低[10]。另外,PCSK-9蛋白与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载脂蛋白受体结合也可参与影响极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地降解[11]。LDL-R与PCSK-9的作用很弱,几乎只发生在肾上腺和大脑区域,因此不会通过上述途径剥夺胆固醇;目前动物实验和体内试验研究表明PCSK-9超表达以及敲低表达都会对胆固醇的含量产生影响[12,13]。
3.2 PCSK-9抑制剂作用机制和现状 PCSK-9蛋白属于肝脏内前蛋白转换酶家族,内源性的PCSK-9原则上是在小肠和肝内合成的,其作为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转化酶可以通过细胞内自催化转化分裂,并进入血循环中与LDL-R结合,形成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该复合物可以在内涵体或溶酶体内被降解,因此可以直接影响血浆LDL浓度。相反,如果PCSK-9蛋白酶缺失,则受体在与血胆固醇结合后会被运回质膜,从而增加循环血LDL-R的转运,加速LDL降解,PCSK-9表达下降会使LDL-R活性增高从而导致LDL降低。因此,PCSK-9抑制剂可以通过LDL-R分解脂蛋白来降低病人体内的LDL水平[4],干扰PCSK-9的活性即这类新药的关键作用机制。目前市面上的PCSK-9抑制剂有小干扰RNA、反义寡核苷酸和单克隆抗体三类[14],前两类也合称RNA干扰技术,均是通过与PCSK-9的信使RNA结合使其沉默或者干扰其活动从而导致LDL浓度降低;目前研究比较多的 PCSK-9抑制剂是主要目标为PCSK-9基因的单克隆抗体,此类药在不抑制肝细胞摄取循环中LDL颗粒的基础上,主要和PCSK-9蛋白内部结构中可以与LDL-R作用的相邻的重要区域结合,阻止与LDL-R结合,从而降低血液中PCSK-9的活性,以此来达到降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FDA批准的这两种结构的药物均是皮下注射剂型,而单克隆抗体可能引起点反应、过敏反应或关于注射执行部位的区域毒性[15],但目前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它们均有相对良好的耐受。这类药物启动时的目标指向FH,不过大量临床试验表明PCSK-9抑制剂可以作为他汀不耐受或对他汀有不良反应的患者的替代选择。PCSK-9抑制剂是近年FDA批准的降低血胆固醇治疗药物中极引人注目的一类,因其潜在的良好药效极有可能超过或改变目前胆固醇的治疗模式。2015年7月24日FDA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PCSK-9抑制剂,即赛诺菲公司的Alirocumab(Praluent)。Alirocumab被FDA批准表明除了饮食和最大可耐受剂量的他汀外,杂合型FH或临床ASCVD成年患者有了降胆固醇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2015年8月27日FDA批准了第二个PCSK-9抑制剂Evolocumab(Repatha)。Rephtha被FDA批准用于成人杂合子FH、纯合子FH或临床ASCVD疾病除饮食及最大可耐受剂量他汀治疗的联合治疗。
3.3临床试验 PCSK-9抑制剂正在进行很多Ⅱ期和Ⅲ期试验,目前的试验主要针对Evolocumab和Alirocumab,临床试验涉及Alirocumab的包括ODYSSEY COMBO Ⅱ、ODYSSEY FH和单药治疗Ⅲ期试验;涉及Evolocumab的包括GAUSS-2试验、OSLER试验和RUTHERFORD试验,研究已经对其在短和长期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做出了评价。
3.3.1 Alirocumab
3.3.1.1 ODYSSEY COMBOⅡ COMBOⅡ是欧洲、美洲、韩国等126个中心参与的为期104 w的双盲、双哑、活性控制、平行组试验,该试验主要是比较有心血管高风险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最大可耐受剂量他汀治疗仍控制不佳时Alirocumab和依折麦布作为辅助治疗的效果[16]。患者被随机分成2:1,两组同时接受最大可耐受他汀治疗的情况下每2 w皮下注射Alirocumab75 mg同时口服安慰剂或口服依折麦布同时皮下注射安慰剂。试验的初级目标是计算从基线到第24 w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变化的百分比,Alirocumab组为-50.6±1.4%,依折麦布组为-20.7±1.9%,其差距达到-29.8(P
试验结论是Alirocumab被证明比目前标准治疗药物依折麦布具有更有效的降低LDL-C效果,且Alirocumab在患者中耐受良好,因此提供了与依折麦布类似的干净描述[16]。
3.3.1.2 Alirocumab单药治疗 这个Ⅲ期、随机、双盲、双哑研究评估了对于有中等心血管风险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且此前没有接受他汀或其他降脂治疗,在接受Alirocumab与依折麦布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17]。患者每天口服依折麦布10 mg或每2 w皮下注射Alirocumab75 mg且假设第8wLDL-C≥70 mg/dL,在第12 w时将滴定剂量增加到每2 w皮下注射Alirocumab150 mg。试验初级终点是Alirocumab与依折麦布组从基线水平到第24 w平均LDL改变的百分比,Alirocumab在24 w时可以比依折麦布降低更多的载脂蛋白B、总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lirocumab组有69%的患者经历了治疗紧急不良事件而依折麦布组的比例为78%, 每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治疗紧急不良事件但他们最后都康复而且完成了试验。结果显示在24 w时间内,Alirocumab比依折麦布有优势。适当心血管风险患者中,每2 w皮下注射Alirocumab75 mg对于超过50%患者在降低LDL水平方面都是有效的。Alirocumab表现了与依折麦布相当的可耐受性和安全性,因此可以替代依折麦布成为他汀不能耐受患者的备选药物[17]。
3.3.1.3 ODYSSEY FH STUDIES ODYSSEY研究是一个由三个试验(FH1、FH2、HIGH FH)组成的汇编,该研究是随机、双盲、安慰剂控制的,目的是评估Alirocumab治疗FH的效果,试验对象选取在最大可耐受剂量他汀稳定治疗≥4 w仍不能控制血脂水平伴或者不伴其他降脂治疗的患者[18], 患者被随机分成2:1皮下注射Alirocumab或安慰剂。初级效果终点为从基线到第24 w计算得出的LDL百分比改变,这些研究目前仍在进行,将会评估Alirocumab在治疗FH方面的有效性和长期有效性[18]。
3.3.2 Evolocumab
3.3.2.1 GAUSS-2试验 该试验为随机并通过安慰剂控制的Ⅲ期临床试验,在不能耐受他汀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身上比较了皮下注射Evolocumab和口服依折麦布的效果。GAUSS-2表明elovocumab在10~12 w和12 w时有LDL水平突出的降低,即使用Evolocumab治疗的患者较依折麦布更容易达到LDL-C目标水平。肌痛作为治疗过程的主要副作用在约8%的患者中发生,但同时肌痛普遍发生在服用低剂量他汀的患者身上(他汀和非他汀比例为17%与6%)。最后数据分析表明Evolocumab在他汀不耐受患者中可以明显降低LDL的水平,且在高风险患者中经Evolocumab治疗的患者超过75%可以达到低于100 mg/dL的水平,依折麦布组则低于10%。
Evolocumab试验证明大约96%的患者可以耐受该药。另外,Evolocumab治疗收益可以作为LDL水平明显上升而他汀不耐受的患者潜在的替代治疗手段,同时也许会在胆固醇管理方面替代依折麦布等药物[19]。
3.3.2.2 OSLER 该试验比较了Evolocumab与标准治疗(Standard Of Care,SOC)在降LDL水平方面的长期效果。参与者被随机以2:1样式分成两个治疗组,并接受每四周注射一次Evolocumab420 mg和SOC(736例)或单独接受SOC(368例),接受Evolocumab治疗较基线水平相比LDL-C有持久稳固的降低。试验结果表明肌氨酸激酶和转移酶升高并不明显,患者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背痛等症状,并且有一例患者在Evolocumab及SOC组试验期间死亡,但是这位患者有明确的冠心病病史;另外,在持续5个月的OSLER试验中发现一例心室动脉瘤患者[20]。总之,该试验表明持续52周的试验可以观察到LDL水平明显降低,Evolocumab和SOC配合使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比单独使用SOC更有效。
3.3.2.3 RUTHERFORD 试验属于多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其属于双盲、安慰剂控制,涉及全世界20多个血脂诊所,试验主要比较患者接受每4 w一次皮下注射Evolocumab350mg或420 mg或者安慰剂总共观察12 w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两种Evolocumab剂量都比安慰剂在降低LDL-C方面有效,每4 w一次Evolocumab 350 mg和420 mg降低LDL-C的百分比分别为43%和55%,而安慰剂只降低LDL-C水平3%(P
总之,Evolocumab治疗组较安慰剂可以更有效的降低LDL-C水平[21]。这个研究表明在伴他汀治疗,伴或不伴依折麦布条件下,Evolocumab均可成为降低杂合子FH患者LDL-C水平的有效辅助手段。
4 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影响广泛,目前多使用他汀进行治疗,但是仍有很高比例的患者因为他汀不耐受等没有接受合适的胆固醇管理。新批准的PCSK-9抑制剂已经被许多试验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这类药的临床研究目前多在临床Ⅲ期,其中Alirocumab和Evolocumab最近已经被FDA批准,这也意味着其他PCSK-9抑制剂在胆固醇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PCSK-9抑制剂将为目前不适合他汀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另外,有研究表明小鼠肝细胞内PCSK-9诱发的LDL-R退化与MMP-2相关[22],还有待进一步临床前试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诸俊仁,高润霖,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6,10:937-953.
[2] Stone N, Robinson J,et al. 2013ACC/AHA Guideline on the Treatment of Blood Cholesterol to Reduce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Risk in Adul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4,63(25):2889-2934.
[3] Timms KM, Wagner S, Samuels ME, et al .A mutation in PCSK9 causing autosomal-dominant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a Utah pedigree[J].Hum Genet,2004,114(4):349-353.
[4] Santos RD, Watts GF,et al.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PCSK-9 inhibitors are coming[J].Lancet,2015,385(9965):307-310.
[5]Benjannet S,Rhainds D,et al.NARC-1/PCSK9 and itsnatural mutants:zymogen cleavage and effects on th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re-ceptorandLDL cholesterol[J].J Biol Chem,2004,279(47):48865-48875.
[6]Michel Farmer. PCSK9: From discovery to therapeutic appli-canons[J]. A-rchiv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2014,107(1):58-66.
[7]Lo Surdo P, Bottomley MJ, Calzetta A, et al .Mechanistic implications for LDL receptor degradation from the PCSK9/LDLR structure at neutral pH[J].EMBO Rep,2011,12(12):1300-1305.
[8]Zhang DW. Lagace TA, Garuti R, et al .Binding of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like repeat A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decrea-ses receptor recycling and increases degradation[J].J Biol Chem,2007,282(25):18602-18612.
[9]Horton J, Cohen J,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PCSK-9: its role in LDL metabolism[J].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2007,32(2):71-77.
[10]Mayne J, Dewpura T, Raymond A, et al .Novel loss of function PCSK9 variant is associated with low plasma LDL cholesterol in a French Canadian family and with impaired processing and secretion in cell culture[J].Clin Chem,2011.57(10):1415-1423.
[11]胥雪莲,何川.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与动脉粥样硬化[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1(37):50-53.
[12]Rashid S,Curtis DE,et al.Decreased plama cholesterol and hypersensitivity to statins inmice lacking PCSK9[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5,102(15):5374-5379.
[13]Frank-Kamenetsky M,Grefhorst A,et al.Therapeutic RNAi targeting PCSK9 acutely lowersplasma cholesterol inrodents and LDL cholesterol innonhumanprimate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8,105(30):11915-11920.
[14]冯丹阳,王立明.PCSK9的发现和进展[J].河北医药,2016,5(38):759-762.
[15]Joseph L, Robinson J,et al.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PCSK-9) Inhibition and the Future of Lipid Lowering Therapy[J].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2015,19(31):19-31.
[16]Cannon C, Cariou B,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irocumab in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patients with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hypercholesterolaemia on maximally tolerated dosesof statins: the ODYSSEY COMBO II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5,36(19):1186-1194.
[17]Roth EM, Taskinen MR,et al. Monotherapy with the PCSK-9 inhibitorAlirocumab versusezetimibein patients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results of a 24 week,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J].Int J Cardiol,2014,176(1):55-61.
[18]Kastelein JJ, Robinson JG,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irocumab in patients with 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not adequately controlled with current lipid-lowering therapy: design and rationale of the ODYSSEY FH studies[J].Cardiovasc Drugs Ther,2014 ,28(3):281-289.
[19]Stroes E, Colquhoun D,et al. Anti-PCSK-9 Antibody Effectively Lowers Cholesterol in Patients With Statin Intoleranc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4,63(23):2541-2548.
[20]Koren MJ, Giugliano RP,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nger-term administration of Evolocumab (AMG 145) in patien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52-week results from the Open-Label Study of Long-Term Evaluation Against LDL-C (OSLER) randomized trial[J].Circulation,2014,129(2):234-243.
[21]Raal F, Scott R,et a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s of AMG 145, a monoclonal antibody to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serine protease in patients with 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the Reduction of LDL-C with PCSK-9 Inhibition in 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Disorder (RUTHERFORD) randomized trial[J].Circulation,2012,126(20):2408-2417.
篇5
117自身抗体诱导的血管性疾病动物模型 许倬,管剑龙,韩星海
118 细胞表面硫酸肝素蛋白多糖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任天华,刘文励,孙汉英
119 HBV前C/C基因变异与宿主T细胞免疫的关系 朱传武,罗端德
120抗血管生成因子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刘樑英,辉
121粘膜免疫 杨淑静,马清钧
122抗心肌球蛋白抗体研究进展 江杰,杨作成
123白介素-4受体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徐勤枝,刘忠令
124 HLA超型与表位肽超基序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 黄健,蔡美英
125基因免疫机理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廖国阳,姜述德
126 T细胞免疫耐受研究现状与探讨 陈慧,李玉华
127 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角色 王慧娟,季晓辉
128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缺失与自身免疫病 施小明,叶冬青
129 CD40-CD40L共刺激分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沈华英,张学光
130脐血移植GVHD与GVL效应的分子机制 杨会志,孙自敏,王祖贻
131 B7介导基因治疗恶性肿瘤进展 秦雪梅,徐从高,张茂宏
133羊水与脐血中家庭尘螨变态反应原的检测 魏加雨,赵惠斌
132 BACEⅠ对Alzheimer's病的治疗可能有重要意义 吴军
134 γ干扰素作为卵巢癌的一线疗法:一种随机的三期尝试 赵一平,王育文
135马铃薯乙肝疫苗的研究新进展 吴军
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毛飞,许文荣,MAO Fei,XU Wen-rong
RNAi DC在移植免疫耐受诱导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包杰,郑磊,BAO Jie,ZHENG Lei
IL-21的免疫调节作用 徐林,XU Lin
γδ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曹妍,CAO Yan
粘膜免疫相关载体和佐剂研究进展 黄相刚,HUANG Xiang-gang
IDO、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 张文颖,ZHANG Wen-ying
BAFF信号的免疫调节作用 李晓琳,LI Xiao-lin
FcγR Ⅲ研究进展 丁雄,DING Xiong
CD4+CD25+Tr细胞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表达的生物学意义研究 杨巍,于春雷,YANG Wei,YU Chun-lei
细胞黏附分子与移植免疫 张桂铭,ZHANG Gui-ming
可溶性CD83与免疫抑制 王洋,WANG Yang
Fas/FasL系统参与的几种生物学效应 桑威,SANG Wei
RANKL/OPG系统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周忠启,ZHOU Zhong-qi
树突状细胞与自身免疫的关系 蒋廷旺,邓安梅,JIANG Ting-wang,DENG An-mei
树突状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罗妹,LUO Shu
涎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超声表现4例 孙琪玮
CD80和CD86介导的共刺激信号的比较及其生物学作用 陈洁,孙中文,邱玉华,张学光
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治疗 马春,王爱民,朱长义
怀孕对免疫机制的影响 郭慧琛,孙世琪,刘在新
负性共刺激分子与自身免疫病 孙燕,张怡,朱本章
重症肌无力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徐若男,黎燕
CD40L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周璇,张学光
转录因子Blimp-1在浆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邓少丽,程小星
NOD1、NOD2:两个重要的天然免疫胞内识别受体 黄鸿眉,程茜
肝免疫耐受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机制研究 袁晓园,陈隆典,侯亚仪
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的负性调节 姚文琴,楼正青
白细胞介素21免疫学效应研究进展 许晓群,张建
白介素-6与心血管疾病 刘巍,李为民
细胞因子在风湿性心脏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王萍,侯宗柳
调节性T细胞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胡珏,杨欢,肖波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负向调控 厉倩,曹雪涛
Th1/Th2漂移与HCV感染慢性化 陈显兵,管小琴
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及意义 高翔,刘平,李懿宏,洪晓丽,任欢,李殿俊
Medline(PubMed)免疫学杂志文献搜索引擎开发研究 魏凤香,曲章义,罗佳滨,吕学诜
读者·编者·作者
γ干扰素在临床皮肤病学中的意义 范菁,王侠生
对啮齿枸椽酸杆菌的应答:肥大细胞预防全身扩散而非结肠炎 杜兆丰,王欢
布鲁氏菌DNA疫苗的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 曾政,邓小红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宋文全
瘦素、白细胞介素-1与脑梗死 解建波,付伟
NK-CTL--一种新型的HLA-E限制性T细胞亚群 吴春晨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细胞粘附关系的研究进展 肖晖
活性维生素D与多发性硬化 张凤
CD40L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魏枫,任秀宝
脂多糖对抗原提呈细胞作用的影响 王健
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 顾克菊,张建芳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逃逸 张晶
DcR3及其配体的研究进展 原江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伍昌林
可溶性MHCⅡ类分子四聚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龚卫娟
CD1限制性T细胞 杨春晓,吴江
热烈祝贺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网开通
篇6
混合DNA样品池应用的研究 童大跃,伍新尧
细胞外基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袁发焕,李惊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潘欣,戚中田
纤维蛋白原的生物化学及检测方法进展 程烽,朱忠勇
碱性磷酸酶及其糖链结构的研究 傅红梅,吕元
朊病毒的实验室检测 刘家云,于文彬,丁振若
乳腺癌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王虹,鲍依稀,康格非,罗春丽
凝血因子V突变对妊娠的影响 李东至,林其德
一氧化氮与寄生虫感染 郑春福,康格非,陈雅棠
固相萃取技术在药物及毒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朱晓东,黄繁嫱
微卫星DNA的研究概况 胡波,周新
幽门螺杆菌分子疫苗研究进展 于长青,解庆华,邹全明
P53基因与肿瘤细胞凋亡 王志洁,范维柯
Selectins的细胞粘附与抗粘附的研究进展 邢天娥,秦冰,钟,李世明
包涵体蛋白的复性技术 杨晓梅,陈瑞
结核杆菌及其耐药性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 芮勇宇,俞守义,王红
卵巢肿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其检测 张润玲,赵进昌
蓖麻毒素与肿瘤治疗 邹立波,詹金彪
Invader分析--一种新的核酸检测技术 张宁,唐轶,张黎
胆固醇和其他脂蛋白成份检测中的几个问题 陈姗,董燕麟
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胡晓琳,王金良
HPLC技术检测细胞核酸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任铭,张亚卓
抑癌基因P53的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刘枫,李兆申,许国铭
输血传播庚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邢颜超,程维兴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新进展 彭涛
SLE患者性激素水平与Th1/Th2的免疫应答 卢志明,车至香,孙汶生,李桂琴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罗云,唐宗山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赵晓晏,夏时海
人抗动物抗体对免疫学检验的干扰 王景阳,朱毅堂,孙艳,王庆敏,王秀文
MBL及其补体激活的LECTIN途径 贾天军,李萍,刘士先
膀胱肿瘤的耐多药机制及逆转 邹琳,罗春丽
缺血性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测的标准化 王玻,韩靖云
网织红细胞四项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调查 陈则清
低温对ABX-MICROS 60血球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的影响及纠正 丁海峰,周剑涛,万利强
硒、GSH-PX、SOD、MDA测定在探测肝脏疾病过氧化脂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彭庆远,钟辉秀,尹朝伦
小儿肾病综合征尿中五种蛋白质检测及分析 李敬霄,赵玉春,陈艳霞,赵志健
甘胆酸与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用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意义 龙泽荣,腾国召,秦德英
自身免疫病研究:挑战与机遇并存 仲人前
趋化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 刘中娟,林嘉友
胰岛素抵抗中游离脂肪酸的作用 陈辉,涂植光
葡萄糖激酶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马春宇,段勇
2型糖尿病与HLA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任春锋,黄清水,杨红英
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周亚莉,涂植光,杨明清,黄文芳
糖尿病与HCV感染 李红梅,董解菊,姚磊
抗环瓜氨酸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张淑兰,冯忠军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张蓓,沈立松
实时定量PCR应用中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蔡刚,李闻捷,沈茜
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顾国浩,彭群新
免疫PCR的研究进展 王丽娜,葛凌云
小凹-小凹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武明花,苏琦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陈力学,曾照芳,康格非
抗氧化物新概念与微营养分析 蔡爱玲,高良俊,唐爱华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实验室诊断进展 黄梁浒,兰风华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 马红雨,王艳华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徐朴,李艳
21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新进展 尹向东,陈新黔,廖琳,丁显平,魏霞,康格非
肝纤维化的临床生化指标研究 高耀华,廖小林,范维珂
781份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分析及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 赵雅,李秀娥
肿瘤和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探 颜永乾
端粒酶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侯振江,张风巧
细胞低温损伤机理与血小板冰冻保存 余福桥
心肌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吴庆
肌钙蛋白I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研究中的应用 江华,曹红,程正江,孙伯良
末梢全血的放置时间对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倪琛,成玲
血清总补体(CH50)活性自动分析与临床应用 戴婉如,李宁,伍严安,王钦利,陈慧丹,张友华
兰州地区不同人群HBsAg阳性调查分析 苏娜
商丘地区对氨基糖甙类呈高耐药性肠球菌的药敏试验分析 高宗玲
关于CD34-造血干细胞的新观点 叶建新,缪竞诚
生长抑素及其受体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 立彦,夏伟,瞿卫,王自正
食管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黄国福,李迅,郭建琳,谌宏鸣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阮卫,杨祚升
IκB激酶的研究进展 高小玲,黄爱龙
钙结合蛋白S100A6基因的研究进展 张丽君,刘银坤,朱运松
儿童多动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仲爱芳,赵汉清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冯英凯,杨庆华,徐剑铖,钱桂生
免疫比浊法中钩状效应的防范 康红,王兰兰
篇7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159-02
doi:10.14033/ki.cfmr.2016.8.091
浓度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极微的荧光就能被特别的感光结构感应到,使其检测灵敏度更高。ELISA和MEIA对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均有较高的特异性,但ELISA的敏感性低于MEIA[12]。
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检测法(CMIA)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化学发光法。谭璐[13]报道ELISA和CMIA灵敏度差别不大,但从自动化程度和方法学角度看CMIA法优于ELISA法。
3 分子生物学法
3.1 HBV DNA检测技术
HBV DNA是HBV具有传染性和复制的标志,是判断抗HBV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14-15]。检测方法有PCR、支链DNA(bDNA)、核酸杂交、杂交捕获系统、基因芯片技术。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采用荧光技术和闭管检测,完全克服了常规PCR方法操作繁杂,不能准确定量、产物间的交叉污染、重复性差和强致癌物溴化乙啶的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16-18]。目前的试剂盒多采用FQ-PCR进行HBV DNA的定量检测。bDNA技术的缺点是放大倍数少、检测范围窄、敏感性低,不适用于低水平检测。袁静等[19]报道FQ-PCR用于HBV DNA含量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bDNA法。核酸杂交包括斑点杂交和液相杂交。基因芯片技术为近几年发展的新技术,根据HBV高度保守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寡核苷酸探针制备基因芯片,将待测患者的样本进行PCR扩增,PCR扩增的同时进行产物荧光标记,标记产物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杂交结果经扫描仪读数并输出图像,然后通过计算机分析,从而检测样本是否存在病毒感染[20]。由于基因芯片可以一次性对大量序列进行检测分析,具有快速、高通量、并行等特点,解决了传统核酸印迹杂交技术自动化程度低、检测序列少、操作繁杂、效率低的缺点[21]。
3.2 HBV耐药性检测技术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HBV耐药性检测主要是针对HBV DNA聚合酶P基因的检测,鉴别野生型(YMDD)及耐药突变型(YVDD、YIDD),检测结果可为抗病毒药物治疗中HBV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用药和监测病情。常用的检测方法有FQ-PCR、核酸杂交和基因芯片技术等。
3.3 HBV基因分型
常用FQ-PCR、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DB)、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DNA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BV基因分型。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基因测序除能准确确定病毒株基因型、亚型外,还能发现其他方法很难鉴别的重组病毒株,是检测病毒基因变异公认的金标准,但是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很难常规开展。实时荧光PCR、多位点基因芯片技术等只能检测单一突变位点[22]。刘蒙等[23]用PCR-RFLP技术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Fok I基因的多态性在慢性乙肝患者的分布,并进行基因型分析,认为VDR Fok I基因的多态性与慢性乙肝患者的不同临床表型存在一定的关系。等[24]用PCR-RFLP技术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第4内含子1176G/C多态性,认为HMGB1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联。
综上所述,由于HBV是一种变异较高的病毒,免疫学方法检测的是表型指标,而且免疫学指标的出现晚于HBV DNA的出现。随着对HBV的不断深入研究,PCR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HBV检测的准确度,实现了对HBV DNA的定量检测,能够准确地判断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但是这些检测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在国内的普及有一定难度。因各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同,在临床中,医生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为提高临床确诊率,必要时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
参考文献
[1]何林咏,仲晓燕,肖琦.阻断乙肝妊娠患者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158.
[2]卢雁英,李少芳,赵丽萍,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的检测结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9):81.
[3]石华,董涛,刘丽红.乙肝病毒的检测进展及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3):454-455.
[4]崔春霞,解希帝,郑瑞芬.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3,7(4):229.
[5]冉光义.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64-265.
[6]王健,闵福援.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13-115.
[7]郑卫东,田彩霞,左万超.1427例乙型肝炎患者PreS1、HBV DNA和HBV-M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7):802-803.
[8]杜立树,平龙玉,王际涛,等.HBV-DNA定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5):147-149.
[9]王荣香,祝建军,王祖芳.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血HBV、HIV、HCV、TP在门诊患者创伤性操作前检测的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6):1419-1420.
[10]王克珍,安社刚,顾培芬.TRFIA与RIA定量检测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的分析与比较[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2):123.
[11]富宏然.乙肝五项标志物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对比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1):38.
[12]彭仕芳,傅蕾,谭德明.MEIA法测定HBV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意义[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3):161-163.
[13]谭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乙肝标志物的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94-295.
[14]雷平.HBV血清标志物与HBV-LP及HBV-DN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33.
[15]贾红龙.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1):110-112.
[16]孔建新,王保龙.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病患者HBV DNA[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2,17(4):252.
[17]钟永根.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HBV DNA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师杂志,2003,5(7):968.
[18]马洪熹,周淑贤,黄晓,等.FQ-PCR和TRFIA联合检测乙肝标志物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68-69.
[19]袁静,马为民,周伯平,等.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与分支链DNA信号扩增法检测血清HBV DNA的比较[J].广东医学,2000,21(10):839.
[20]谭少明,杨友新.分子诊断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诊断中的应用[J].内科,2013,8(3):307-308.
[21]马丽国,徐兴伟.基因芯片在乙肝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270.
[22]王念跃,孙梅.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1):870.
[23]刘蒙,赵龙凤.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关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22-24.
篇8
医学科学部
2011年度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包含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和“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医学科学部根据优先资助领域,经专家研讨确定重点项目立项领域。“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主要鼓励已取得重要创新性研究进展而当年的重点项目立项领域未能覆盖其研究领域或方向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围绕医学科学前沿开展的基础研究,这类申请可不受重点项目立项领域的限制,申请人可结合自己的工作基础和学科前沿,直接申请重点项目。
有关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请参看本《指南》中重点项目总论部分及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部分。特别要求申请人在提交的纸质申请书后附5篇代表性论著的首页复印件。对于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申请人根据下列重点项目立项领域,自主确定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准确填写立项领域后面所标出的申请代码;附注说明应写明项目申请所属的重点项目立项领域名称。
对于“非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申请人可自主确定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自主选择与研究内容相对应的申请代码;基本信息表附注说明栏应选择“非领域申请”字样。此外,“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除了按常规要求撰写申请书外,还需要在申请书正文部分的最后增加一项800字左右的“关于已取得重要创新性研究进展的情况说明”,在此说明中着重阐述与本次申请密切相关的重要创新性进展的实质性内容、相关研究结果以及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情况等。对于本次申请所依据的“已取得重要创新性研究进展”的代表性论文,要求必须是申请人近期发表的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论文。
未按照上述要求撰写重点项目申请书的项目申请,本科学部将不予受理。
医学科学部2011年度计划资助重点项目80项,其中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拟占资助计划的80%,“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拟占资助计划的20%。资助强度约为200万~400万元/项(如特别需要增加资助强度应加以说明,但最高不超过500万元/项,平均约300万元/项),研究期限为5年。请申请人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合理申请项目经费,除了填写经费预算表之外,还需要写出尽可能详细的预算说明。
2011年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立项领域
1.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H01呼吸系统)
2.出凝血调控异常及血栓形成的机制及干预(H08血液系统)
3.血管损伤、修复的机制及干预的基础研究(H02循环系统)
4.胃肠道粘膜损伤相关性疾病的机制研究(H03消化系统)
5.肾脏进行性纤维化的发生机制(H05泌尿系统)
6.宫内微环境改变与子代重要疾病发生的关联机制(H04生殖系统)
7.胰岛细胞功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H07内分泌系统)
8.重要致盲眼病的发病机制及眼损伤修复与视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H12眼科学)
9.精神疾病遗传易感性及发病机理研究(H09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10.神经电活动异常与发作类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H09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11.多功能造影剂与分子探针的基础研究(H18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12.小动物活体成像的理论方法及基础研究(H18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13.重要人体寄生虫病原学及致病机理研究(H19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14.炎症性及免疫性皮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H11皮肤及其附属器)
15.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H06运动系统)
16.脓毒症致多脏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干预措施研究(H15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
17.蛋白质修饰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H16肿瘤学)
18.细胞自噬与肿瘤发生发展(H16肿瘤学)
19.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H16肿瘤学)
20.性激素与肿瘤发生发展(H16肿瘤学)
21.营养素及食物中生物活性物质与慢性病防治的基础研究(H26预防医学)
22.环境与职业暴露人群早期健康损害防治的基础研究(H26预防医学)
23.免疫生物治疗的细胞与分子机制(H10医学免疫学)
24.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排异及免疫耐受的基础研究(H24医学免疫学)
25.药物高效传递系统基础研究(H30药物学)
26.胰岛素抵抗与药物干预新靶点研究(H31药理学)
27.重大疑难疾病中医治则治法的基础研究(H27中医学)
28.穴位效应与穴位配伍的生物学基础(H27中医学)
篇9
通讯作者:乔清
【摘要】 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视神经和脊髓受累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该病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随着水通道蛋白4的发现,它们属于两个独立疾病的观点,已渐被国内外学者认同。文章从病因、机制、病理学、免疫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对视神经脊髓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并将其与多发性硬化进行鉴别,二者在免疫学、病理学、病程发展、临床表现、治疗、预后、流行病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文章还重点介绍了水通道蛋白及其特异性抗体的发现、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对于上述大分子的研究不仅利于人们对视神经脊髓炎发病机制的理解,更为今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水通道蛋白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又称Devic综合征、Devic病,是视神经和脊髓先后或同时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脱髓鞘病变。本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具有选择性、侵袭性损伤视神经和脊髓的特点,呈单相或“复发-缓解”多相病程,亚洲人居多。NMO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随着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的发现,NMO被认为是一种离子通道病[1],区别于MS。
1 病理学研究
NMO的典型病理学改变:脊髓中央坏死病灶,累及大部分灰质和部分白质,病灶以血管为中心,同时存在血管纤维变性,最终形成空洞[2]。病灶中少突胶质细胞丢失明显,广泛的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B细胞浸润,管周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以IgM为主)的沉积和补体的活化。病灶内极少有髓鞘再生,病灶周围是髓鞘保留区[3]。
2 免疫学研究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寡克隆带(oligoclonal bands, OBs)阳性率低且容易消失(转阴);急性期、复发期脑脊液细胞数常≥50×106/L,蛋白增高,病情好转后细胞数、蛋白量很快减少[4]。Nakamura等在其研究的23例NMO中仅发现2例IgG寡克隆带(+),且这2例NMO-IgG(+);他们的共同点是病程较长,合并自身免疫病(MG重症肌无力、Sicca syndrome干燥综合征)――提示当长期处于自身免疫状态时可出现OBs(+),但这与NMO无直接关系。
Lennon等[4]在NMO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一种称为NMO-IgG的自身抗体,作为NMO特异性的标志,其诊断美国人的NMO和日本人的视神经脊髓型MS(OSMS)的特异性分别达91%和100%(目前有学者认为西方的NMO就是东方的OSMS[4])。NMO-IgG分布在病变的微血管和Virchow-Robin间隙以及软脑膜和软脑膜下。随后的研究[1,5,6]发现NMO-IgG能与构成血脑屏障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一种蛋白质复合物――水通道蛋白4(AQP4)结合,即NMO-IgG是抗水通道蛋白的自身抗体,从而提示NM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通道病,并由此解释了NMO发生脑水肿的机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NMO-IgG/AQP4-Ab在NMO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抗体在NMO复发期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近年来研究发现CD19+细胞的数量与AQP4-Ab相关,特别是在应用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的治疗过程中,二者平行变化[7]。
3 病因与机制
如前所述,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免疫学因素(,如B细胞免疫缺陷、Th17细胞异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此外,尚与感染、遗传等因素相关。可能的诱因包括外伤、接种疫苗、药物反应、过劳或紧张、虫咬伤等。曾有学者怀疑NMO与线粒体DNA的多样性有关,但经研究没有支持性证据[9]。
目前比较公认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异常,血清中出现循环AQP4-Ab,该抗体沉积于星形胶质细胞,并与其表面的AQP4蛋白结合,激发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星形胶质细胞足突的崩解,从而破坏血脑屏障;同时,由于AQP4蛋白缺失,使得血管源性水肿的吸收延迟,压迫神经组织,产生缺血性损伤,这种病变极易累及视神经和胸段脊髓(特别是中央灰质)等对缺血敏感的组织[3]。
4 临床表现
4.1 发病 发病年龄5~60岁,多见于青壮年。约1/3患者有发热、头痛、肌肉痛、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等前驱症状。
4.2 视神经炎 急性或亚急性,多为单侧(65%~85%),可伴有眼痛,约40%病例进展为完全失明。有证据显示,对于仅有亚临床视觉障碍的脊髓炎病例(无症状,但有引起视觉异常的潜在因素),脊髓和视交叉均有病理学改变,故应归为NMO[10]。
4.3 脊髓炎 急性或亚急性,约50%可致严重的偏瘫或全瘫。运动、感觉、括约肌症状较MS更为常见,且有明确的弥漫性脊髓病变表现,如部分/完全性脊髓炎、Brown-Sequard综合征、脊髓空洞症样综合征。Lhermitte征、强直痛性发作很常见,需要抗癫痫药物对症治疗。最终的颈髓病变可引起呼吸麻痹,导致死亡[10]。
4.4 病程 NMO单相型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急速相继发生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复发型更常见,常在反复发作中视觉和肢体功能障碍累积加重。
5 诊断
2006年,Wingerchunk在1999年版NMO诊断标准的基础上,重新做了修订:(1)必要条件:视神经炎和急性脊髓炎;(2)支持条件(以下3项至少满足2项):①脊髓MRI病灶长于3个椎体节段;②头颅MRI不符合MS的诊断标准;③NMO-IgG血清学阳性。与旧版标准的85%敏感性和48%特异性相比,新版诊断标准的敏感性(94%)、特异性(96%)都大大提高。2007年,Wingerchunk再次提出了NMO的早期诊断标准:(1)脊髓MRI的纵轴上有超过3个节段的弥漫的脊髓灰质和白质病灶,而脑MRI正常;(2)CSF中OB(-),但多形核细胞增多;(3)NMO-IgG血清学阳性。
近年提出的NMO-IgG――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8,11],对诊断本病有70%敏感性,而对NMO和NMO相关疾病(如复发性横断性脊髓炎和复发性视神经炎)几乎有100%特异性,广泛开展该项指标检测并长期随访有助于证实其应用价值。鉴于相似的临床或血清学(NMO-IgG均阳性)特点,近年来提出NMO谱群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NMOSDs)的概念[12,13],包括NMO、复发性纵向弥漫性横贯性脊髓炎(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transverse myelitis, r-LETM)、复发性视神经炎,将其作为一类疾病进行研究。
6 与MS的鉴别诊断
NMO和MS的比较,具体见表1[1, 3,14,15]。
表1 NMO和MS的比较
7 治疗
7.1 常规治疗 国内外临床上一般使用的常规治疗,包括急性期的激素冲击或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或血浆置换疗法(plasma exchange, PE);缓解期予小剂量激素配合硫唑嘌呤口服维持。由于干扰素(IFN)-β有使复发增多的风险,目前不主张用于NMO治疗。
7.1.1 激素 甲基强的松龙,每日0.5~1 g静脉滴注,连续5~10 d,继之足量强的松口服并逐渐减量。研究证明,皮质类固醇在NMO急性期的有效率为80%;但有些患者可出现激素依赖,即停用或减量后复发。
7.1.2 免疫球蛋白 2004年Bakker等报道2例长期用传统的类固醇激素加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治疗无效,仍反复发作并恶化的NMO患者,改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先冲击治疗5天,0.4 g/(d・kg),再每月一次0.4 g/(次・kg),2例患者无复发,且视神经和脊髓功能明显改善。
7.1.3 PE 利用NMO的自身免疫特性,主要用于对激素治疗无反应的病例[10]。有研究称,应用PE、淋巴细胞去除法治疗对激素、免疫球蛋白冲击无效的病例,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甚至MRI病灶可以基本消失[16]。
7.1.4 硫唑嘌呤 开始每日50 mg,此后每周增加50 mg直至2.5~3.0 mg/(kg・d)。分量或(和)食物一起服药,能增强其耐受性。若WBC
7.2 研究进展
7.2.1 米托蒽醌(Mix): 是人工合成的蒽二酮(anthracenedione)类物质,主要通过抑制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增生,减少抗原传递,来治疗复发型或急进型MS。研究显示其在减少复发、改善MRI表现方面有积极作用[17]。本药多用于复发型病例,静脉给药,每月12 mg/mm3,连续6个月;此后每三个月给药一次,连续三次[10]。
7.2.2 促红细胞生长素(EPO) 近年来Diem等利用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研究发现,甲基泼尼松龙可以通过抑制激活有丝分裂的蛋白激酶(MAPK)的磷酸化,来诱发神经细胞的凋亡,不利于视神经节细胞的存活[4]。2005年,他们进一步研究了甲基泼尼松龙加神经保护剂――EPO干预作用,发现可以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7.2.3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是B细胞抗体CD20的单克隆抗体,属抗肿瘤药物。Cree应用其抑制B细胞的机制来治疗恶化型(worsening)NMO;经治疗复发率明显下降,神经功能得到部分改善,扩展的残疾功能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也有所降低。Jacob等[18]总结了两种用药方案,375 mg/m2,每周一次,共4周;1000 mg×2次,间隔2周。可以与之联合应用的药物,包括硫唑嘌呤+泼尼松、泼尼松、IFN-β。疗程结束后再次应用的指征:(1)间隔6~12个月;(2)复发;(3)CD19+B细胞(+)。研究证明,利妥昔单抗可以减低NMO的发作频率,使病情平稳或改善神经功能。
7.2.4 抗血小板、抗凝集类药物 应用于抗心磷脂抗体(+)的病例,可能为血管作用机制。但也有学者提出疑问:该抗体是否参与NMO的发病?是否需要人为干涉?或者该抗体只不过是多克隆B细胞激活后的产物,并不具有组织特异性?[15]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7.2.5 其它 霉酚酸酯、格拉默等,还都缺乏更多的临床应用经验[16]。
7.3 中医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NMO属暴盲、青盲、痿证、不仁等。本病主要累及肾、脑中目系,且与肝脾有关。发病多因外感邪热或劳伤过度,先天禀赋不足等。综合上述理论,临床辨证施治可分为热毒内蕴、肝郁血虚、肾阴亏损、肾阳不足四型,分别给予清热解毒、舒肝养血、滋阴补肾、温补肾阳治疗。此外,临床尚可见痰热、寒凝、脾虚湿阻及血虚风亢等不同证型,可根据个人经验组方用药。本病后期辅助针刺疗法常有助于视觉功能或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恢复[19]。
综上,随着近年来对NMO的研究,其与MS为两个独立疾病的观点,已渐被国内外学者认同;而特异性免疫标志物NMO-IgG的发现,更使得NMO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但在治疗方面,药物研究多限于试验模型,临床应用样本较小,受患者病情影响,临床仍以联合用药为主,单个药物的作用并不明确。此外,目前治疗基本均从免疫学入手,尚无针对NMO变性、坏死所采取的神经保护治疗。鉴于我国属NMO好发地区,更要求医务工作者对NMO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Lennon VA, Kryzer TJ, Pittock SJ, et al. IgG marker of optic-spinalmultiple sclerosis binds to the aquaporin-4 water channe1. J ExpMed, 2005, 202: 473-477.
[2] 赵忙所, 耿同超. 视神经脊髓炎:有别于多发性硬化症的自身免疫通道病.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4(5):479-481.
[3] 陈孝东, 王光胜, 曹勇军,等.视神经脊髓炎的研究进展.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32): 190-192.
[4] 陆正齐,胡学强.视神经脊髓炎的免疫、病理和治疗研究进展.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8): 567-569.
[5] Roni Eichel, Zeev Meiner, Odd Abramsky, et al. Acute dissem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in neuromyelitis optica. Arch Neurol, 2008, 65(2):267-271.
[6] Patrick Waters, Sven Jarius, Edward Littleton, et al. Aquaporin-4 antibodies in neuromyelitis optica and 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transverse myelitis. Arch Neurol,2008,65(7):913-919.
[7] S.Jarius, F.Aboul-Enein, P.Waters, et al. Antibody to aquaporin-4 in the long-term course of neuromyelitis optica. Brain,2008,131:3072-3080.
[8] Tomoko Okamoto, Masafumi Ogawa, Youwei Lin, et al. Treatment of neuromyelitis optica: current debate, in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SAGE publications, 2008, 1(1): 43-52.
[9] Gavin Hudson, Catherine Mowbray, Joanna L.Elson, etc. Does mitochondrial DNA predispose to neuromyelitis optica (Devic's disease). Brain,2008,131:1-5.
[10] R.Bergamaschi, A.Ghezzi. Devic's neuromyelitis optica: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Neurol Sci,2004,25:364-367.
[11] Lennon VAL, Weinshenker BG. Identification of a marker autoantibody of neuromyelitis optica. Neurology,2003,60:A519.
[12] Pittock SJ, Lennon VA, Jeromede Seze, et al. Neuromyelitis optica and non-organ-specific autoimmunity. Arch Neurol, 2008, 65(1): 78-83.
[13] JA Cabrera-Gomez, A Saiz-Hinarejos, F Graus, et al.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 in acute relapses of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Multiple Sclerosis, 2008, 14(2): 248-251.
[14] 王莹, 张朝东. 视神经脊髓炎与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 13(5): 372-380.
[15] Brian G Weinshenker. Neuromyelitis optica: what it is and what it might be. The Lancet, 2003, 361: 889-890.
[16] 胡学强, 王玉鸽. 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的治疗进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6(3):5-8.
[17] Bianca Weinstock-Guttman,Murali Ramanathan, Norah Lincoff, et al. Study of Mitoxantr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neuromyelitis optica (Devic disease). Arch Neurol,2006,63:957-963.
[18] Anu Jacob, Brian G Weinshenker, Ivo Violich, et al. Treatment of neuromyelitis optica with rituximab: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5 patients. Arch Neurol,2008,65(11):1443-1448.
篇10
【关键词】 病毒感染免疫;检验;进展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常规病毒检验方法已渐渐难以满足各种病毒感染的检验需求,免疫检验法应运而生。免疫检验法是在机体感染病毒后,通过所引起的免疫应答机理,根据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发挥的功能来对病情进行判断。免疫检验还能较快的检测出待检标本中的病毒,并根据抗体产生的速度、类型和浓度对患者进行早期的病毒感染诊断,其作用不容忽视。
1 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性损害及机制
病毒是一种比较微小的生物,主要依靠宿主细胞而生存,其对宿主细胞的功能有一定损害作用,因此,会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会使机体的免疫病理发生改变。免疫抑制指的是通过感染免疫细胞而使免疫分子的表达下调,从而使免疫分子在血清中的有效浓度得到一定降低,进而使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有所减缓。免疫损害指机体因病毒感染而出现病理性免疫应答,从而使非免疫应答组织或器官出现免疫损伤,进而对组织或器官受损。
2 早期病毒感染的免疫检验方法
2.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叫ELISA试验,它能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催化作用相结合进行分析,并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吸附在反应平板上,再进行酶标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试验模式[1]。在病毒检验方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检验蓝舌病、猪伪狂犬病等病症的标准检验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常用方法是双抗夹心法和间接吸附试验,其中,双抗夹心法是早期病毒感染抗原抗体检验中最常用的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将酶的化学反应与抗原的抗体反应相关特异性结合,进而促使 ELISA试验变成一种敏感且特异的免疫检测方法。
2.2 免疫荧光试验 免疫荧光试验是一项由荧光抗原法和荧光抗体法组成的免疫标记技术。由于荧光素能与已知抗体结合形成荧光抗体,并将反应后的荧光抗体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根据散发出的荧光,对待检标本中的抗原进行鉴定和判断[2]。还可以采用免疫荧光试验将荧光素与蛋白质结合,对抗体进行检测和定位。免疫荧光试验具有特异性、高效性和灵敏性,但检测结果不够客观,检验流程也过于复杂。
2.3 放射免疫技术 反射免疫技术又叫RIA技术,最早源自于1960年德国科学家创造的放射免疫分析技术,这种技术能让抗体与被同位素标记和未被标记的抗原产生竞争性抑制,是一项体外微量性分析技术。放射免疫技术具有特异性、简便性、灵敏度高、取样数量少等特点,现阶段主要用于对乙型肝炎病毒的鉴定与判断。但由于检测时会产生放射性物质,会对研究者身体带来一定的影,且有可能出现假阳性的检测结果,还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异常。
2.4 血细胞凝集试验 血细胞凝集试验主要针对在当机体感染病毒后,会让病毒表面的抗原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血细胞沉降率增加,形成血细胞凝集现象。这种试验方法能对病毒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如果机体内存在病毒抗体,就会抑制因病毒而引起的血细胞凝集现象[3]。这种试验方法通常用于检测梅毒螺旋体等病毒,这种方法目前只能确诊梅毒患者,对其他病毒感染尚无法确诊。此外,研究人员还根据病毒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和对相应抗体的抑制特性设计出了血凝抑制试验。
2.5 中和实验法 又称标准试验法,主要包括固定病毒-血清稀释法和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两种。这种方法主要检测病毒的感染力,以病毒受到血清中和后的残留感染力为依据,来对该免疫血清抑制病毒扩散的能力进行判断。临床上常用它来分析坚定病毒的类型和病毒的抗原性等。
3 新型病毒感染免疫检验方法
3.1 重组免疫试验 重组免疫试验主要对HIV抗体和HCV抗体进行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相比,重组免疫试验能将各种横线式抗原结合在硝酸或纤维素膜的横条上,并置于长条凹槽反应盘中,加底物显色后就能显示血清中存在的针对性抗原。同时,这种试验方法也能用于口蹄疫病毒的临床检测[4]。
3.2 胶体金技术 以胶体金作为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中的一种新型免疫检验技术,具有特异性、简便性、安全性等特点。胶体金是一种能在还原剂作用下聚集形成较小金颗粒,并能与蛋白质结的生物药性,它还能与其他多种生物分子结合,因此多用于免疫学、组织学、病理学等领域,以及对HIV的筛查和人体血清甲胎蛋白的检验。
3.3 发光免疫试验 发光免疫试验是一种将化学发光物质与机体免疫反应相结合,并通过光反应来表示待测物质的免疫成分和浓度的新型检验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利用放光剂作为标记物,保证检验在安全可行的环境中进行,是一种无害无毒的安全检测方法。同时,发光免疫试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病毒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临床检测的需要,在现代化病毒检测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 结 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病毒感染检验技术正在被众多新型检验技术取代,越来越多安全、高效、快捷的检验技术被试验人员接受。同时,在对病毒感染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如测量方法不当、试验流程混乱、浓度超标、标本选取时间及方法不当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增大了病毒感染检验的难度。因此,在病毒检验过程中,要采用更高效、更安全、更简便的新兴检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病毒检验技术的发展,也能更好地为病毒感染检验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贾春玲,吕殿红,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几种犬源人兽共患病检测中的应用[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2,19(6):314-315.
[2] 董波,郭家香.刍议病毒感染免疫检验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2,31(27):191-192.
-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 下一篇:景观生态规划与修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