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教学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与教学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篇1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02

一、素质教育的理念

素质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尊重主体能动性、注重智能开发、培养个性特征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提倡认知、实践、共处、生存,反映情感先导、能力续进、知识支撑的教育价值取向。从内容上说,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全方位的教育。

二、钢琴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人的内在品格和修养。它不仅促使人的身心与性格和谐发展,也让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个性得以展示。而作为当今高校音乐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的钢琴教学,不仅能够开发人的智力、锻炼人的协调能力、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以及提高人的审美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智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塑造人的真善美的优秀品质。钢琴教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钢琴教学本身就是素质教育。钢琴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硬件优势

钢琴有着其他乐器所没有的优势。首先,它的音域宽广,共 88 个键,表现力极其丰富,音色、力度、和弦的变化能够使不同的情绪和乐思得以很好地表达。其次,钢琴用不仅可以独奏,也可以协奏,既可以用于表演艺术的伴奏,也可用于课堂教学辅助工具,其实用性很强。

(二)钢琴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

首先干钢琴教育能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钢琴教学通过对于钢琴曲目的欣赏和学习,使得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钢琴曲目中的一些优美旋律也有利于舒缓学生的紧张感和烦躁感,使他们的心理保持最佳状态。其次钢琴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在品评中外曲目的过程中,对曲目的人文背景和内涵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加深对音乐作品艺术成就方面理解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人文观念,感受到不同的人生境界,从而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然后,钢琴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一些钢琴作曲家的优良品性和人格,会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影响,有利于他们塑造相对完美的人格。

(三)钢琴在儿童智力开发中的优越性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使众多乐器中最难学的,它对人的眼、耳、手、口、脑、身,甚至是脚的协作能力要求非常高。钢琴是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听觉力、想象力、节奏感、表现力和情商的特殊技能教育,它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也能提高儿童的记忆力,此外对儿童智力的开发也起到很大作用,使钢琴受教育者受益匪浅。

(四)钢琴能够陶冶性情,有益于人的气质培养

钢琴教育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它不但可以使人的灵魂得以净化、人的道德素养得以升华,而且它能用优美动听的音乐形象陶冶人的情操,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其次,在钢琴教学中对听力、读谱、背奏、旋律、节奏、速度、情感、理解力以及表现力等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能够陶冶性情,提升审美品位。学生要学好钢琴必须去挖掘和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人文内涵和作曲家的生平作品,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且能提升他们的音乐修养和音乐素质。

三、在素质教育中发展钢琴教学的探索

钢琴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对钢琴的教学。加强钢琴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钢琴艺术因其传承和学习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科学的认知体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学校钢琴教育中,钢琴技能训练只是培养钢琴素质的必要手段,而非最终目的。

2.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钢琴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的钢琴教学。钢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智商、情商等能力对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目的性的加强。并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使学生能适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这样学得更快,学得更精。

3.改善钢琴教学的方法。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 作为21世纪高校钢琴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素质教育时代。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加强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要引导教师转变钢琴教育的落后观念,应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去对待钢琴教学。

4.审美教育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传授演奏技能固然重要,但是钢琴作为一门高雅艺术,它的本质是艺术,而审美是艺术的本质,所以理应把提高审美品位作为钢琴教学的重要部分。心灵的净化和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才是钢琴艺术音乐存在的价值所在,同时也使得素质教育得以实现。因此在曲目演奏时,要正确引导学生去用心感悟音乐美。每一部曲目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绪。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演绎来引导学生去体味和想象,增加学生学习钢琴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一味的寻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成绩,采取“灌输式”教学,却忽略了授课时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标准,但只追求成绩的钢琴教学模式也是畸形的,应当果断摈弃。钢琴教学的发展需要寻求成绩和能力平衡基础上的相得益彰。钢琴教学应做到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并通过提高能力促进成绩的更进一步提高,做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钢琴教学的一大宗旨,而全面发展又依托多元化的培养。钢琴教学的多元化指在钢琴教学环节中,融入多方面的音乐元素,即专业化水平和学生知识面的拓展程度。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对中外曲种的学习和欣赏,不仅使自身的音乐知识得以丰富,也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篇2

关键词:科研;教学;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段庆茹(1979-),女,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阚连宝(1979-),男,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BC1211024)、东北石油大学水分析化学重点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10-01

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是本科高等院校的重要特征。张舜徽认为教学与科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实践与探索,诸多高等院校形成了一条新思路:以科学研究的强劲势头为依托,形成教学与科研良性运作,不断强化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科研与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为辩证统一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关系:其一,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科研可以多渠道筹集教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又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其二,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决定了科研队伍的结构和水平。其三,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科研促进教学

1.加强科研设施和经费对改善教学条件的支持力度

(1)提高科研设施对改善教学的支持力度。要求凡是用科研经费购买的科研仪器必须服务于本科教学,科研基地必须赋予教学实验和实训功能。用科研经费购买的科研图书资料必须从课题组转到各系、部资料室,要做到共享。要保证在科研中改善教学条件,在教学中促进科研,要做到教学和科研的一体化,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提高科研经费对改善教学条件的支持力度。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科研经费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要将10%~15%的科研经费用于购买科研教学仪器和科研图书资料;课题科研经费5万元以上的,要将15%以上的科研经费用于购买科研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

2.加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支持力度

为了促进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特别对于省自然基金和哲学社科基金的研究成果要采取优先资助的办法。

(1)加大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的支持力度。为了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根据高等院校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办法,每年将优先资助博士论文及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出版,加大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的支持力度。

(2)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进入课堂。科技论文、科技活动和科研项目是教师科研促进教学的最好作品。通过学生助研、学术讲座等系列活动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活动。积极倡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造能力。

3.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以科研促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

(1)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高校在科研经费预算中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预算项目,用于支持大学生科研创新和课外科技活动。为“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业计划大赛等竞赛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2)组织具有科研潜力的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确立或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开展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进行科研立项活动。对学生提出的科研课题经校专家评审通过就可以获得大学生创新基金支持,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指导教师由负责课题的学生自行聘请。同时要求教师在确立课题时要吸收部分学生参加课题的研究过程,要让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了解科研,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大型的学术科研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科研处协助组织好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大学生科技节、文化节是培养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有效载体。科研处将协助校团委、学生处组织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在大学生科技论文、优秀调查报告征集、大学生科普系列讲座、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原创FLASH动漫大赛、“奇思妙想”创意大赛等方面做好引导工作。做好学生科技文化作品评审组织工作,确保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达到引领大学生了解科技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科技知识的普及、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及展现个人风采、挑战自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下转第28页)

(上接第10页)

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养的目的。

三、在教学实践中促进科研

在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针对所提出的的问题进行再学习、再提高、再创新。例如,有关“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的一些问题,[2]开始时学生并能不完全掌握,在讲述水分析化学过程中,试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来克服当氯离子浓度较高时测高锰酸盐指数测量方法的不足,学生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找到了解决学习中所遇到问题的方法。通过进行更多的中、外文献的查阅和互译才能全面理解作者的风格和整套的理论体系,才能使重要的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变得既深刻又广泛,而且还能帮助自己提出许多问题。例如,某些选修课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进行文献检索,自己讲授,跟同学一起交流研讨,从而训练并提高了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另外也培养了学生钻研科研的创新能力。[3]

四、科研与教学结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4]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使学生增加知识,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以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教学改革甚至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可以促进师资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高等院校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5]教学与科研相融合具体还表现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对于高等院校,科研丰富的学科要注重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使专业知识的教育跟上学科发展,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钱伟长院士曾说过:“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科研过程教学化,最终形成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二者对大学而言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高等学校成长过程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教学和科研,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促进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学与科研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两个关键环节。科研是源,教学是流,两者共同构建高等院校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扈旻,房丹,等.高等院校本科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121-124.

[2]黄君礼.水分析化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彭培英,崔海亭,等.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14-16.

篇3

【关键词】传统课堂教学 网络教育 观念角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14-01

若把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育比作一个生态系统的话,那么两者的关系应是共存且互补的。网络教育不应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替代品,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终结者。

首先,不能过分推崇技术而贬低传统课堂教学,那样会因为信息技术而异化了教育的真正目标。我国目前的网络教育仅仅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不论是从其普及率还是影响力来看,都不能替代传统课堂教学。同时,也不能只看到网络教育的不足,而否定网络教育存在的意义。当前,我国的网络教育的确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只重视硬件不重视软件、只重视形式不重视内容、只重视物不重视人,造成了教育与技术的背离与失衡越来越严重。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从解决观念问题入手。

一 建立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继承观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课堂教学会对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发生深刻的变革,因此有人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缺点总结为:填鸭式、没有个性化教学、无法培养创造型人才等。但是,经过网络教学一番炒作后,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是在扎实稳健地开展中。事实上,数百年来,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流地位从未动摇过。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的相对优势包括:避免网络课堂学习中学习的随意性过大的问题;避免学生脱离教学目标,造成网络痴迷;能够促使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有利于系统的传授科学知识;有利于师生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师教育人格魅力的培养和学生相互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等等。因此,传统课堂教学还是有很多优点的,需要富有创造力的继承,使之继续发扬光大。

二 建立网络教育的学生主体观

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以人机交互模式为主,有利于突显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适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适宜培养出创造性人才。在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既是课堂的中心,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在网络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他们能体验到探索带来的乐趣。教师不再是一直板着面孔灌输知识,学生也不再是不可选择地接受,真正地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从而在和谐的氛围中讨论、争辩和探究。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学生主体观并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教育本质上来说,教育是具有阶级属性的,是依存于一定社会文化的。从教育的过程来看,不论是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或教学进度,都必须让知识更占优势、经验更丰富的教师来把握。所以说,不能以所谓的师生平等和学生主体性为由来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 恰当应用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互补观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都各有其优点与不足,应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新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从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中得到启发。在网络课堂教学中,从技术方面要加强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通过使用电子网络教室软件的网络教室监控和远程遥控等功能,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网络课堂教学的交互性,通过灵活使用网络电子教室的语音广播、语音讨论等软件功能来加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进一步改善网络教学的效果。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势能够恰当的补充传统课堂教学的缺憾;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又恰好能弥补网络课堂教学的缺点。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优势互补,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 建立网络教育发展中的开放合作观

我国的网络教育存在着校际壁垒、区域界限、利益争夺等方面问题,在客观上阻止了各校的网络教育之间的合作与联盟,这违背了互联网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通过整合全社会的网络教育资源,来改变现有各自为战的恶性竞争环境与理念。互联网教育必须依赖网络之间的联合共进,网络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依赖于全体教育系统工作者们的合作与开放。只有在平等共享的网络教育信息平台下竞争,才是真正的有序竞争;只有包含着合作的精神,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综上所述,网络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各有优势和不足。将两种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合起来,发扬传统课堂教学在人文因素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发扬网络课堂教学在提高教师备课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和要求下恰当地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篇4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师生关系

一、创新课堂形式,营造轻松的氛围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当知识能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小学生的眼前时,大家的积极性也会被带动起来。多媒体技术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能够将死板的书本知识用图文声像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让小学生有更好的视觉体验与感官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喜爱,也有助于改善课堂环境。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课堂活动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例如小品、短剧、演讲、配乐朗诵等,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泼,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徜徉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

二、提高教学质量,激活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将课本内容深度发掘,要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自身联系起来,将学生融入其中。同时,老师在准备课件的过程中,应对文章的词句以及深度含义仔细琢磨反复研究,不仅要将学生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做好标记,同样也需要深刻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将作者的情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三、提高自身素质,用语言传达情感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掌握学生特点的同时,更要用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成长。而语言是开展教育的载体,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中所承载的情感。教师可以在课下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最近的心理动态,听听学生身边的小故事,这会让学生感觉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是自己的长辈,这会让很多在课上不愿意发言的学生打开“话匣子”,愿意和教师分享自己的心情。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

当今,素质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将更新、更科学的教育方法融入语文教学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情感教育的开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发展

一、爱护和关注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大人们心中的宝贝,在学生离开家庭走进学校的时候,教师变成了学生最为尊敬和亲近的人。此时,小学生的迫切要求与心理动机是让自己变成教师心中所认为的好学生、好孩子,因此教师的爱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同时教师的爱也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与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倘若能够体会到教师的那种爱,他们的心底就会产生一种温暖。教师爱学生就应当关注与爱护学生,而且要为学生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只有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才能够使学生完全地相信教师,甚至是崇拜教师,从而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最终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将数学知识跟实际生活相统一,以有效地渗透情感教育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实际生活中时时处处充满了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传统意义上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就是教师所教授的数学知识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比较大的距离,有些数学知识是非常抽象的,这样,学生在单调和乏味的学习当中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而学生会对实际生活当中的事物充满兴趣,倘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实际生活当中的事物跟数学问题相统一,那么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针对学生家庭当中的水费和电费问题,这不但牵涉到家庭的开支,而且也牵涉到了环保和节能方面的事项,这跟学生的距离是非常近的,学生在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并且也能够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购买彩票是不少人都想参与的事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对中大奖的可能性进行估算,以使学生明确中大奖的概率有多大,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才能够获得幸福。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以更加深入地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就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以间接经验作为主导,对数学知识缺少切身的体会。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课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这也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情感教育的实施。课外活动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像建立数学课外活动小组,以使学生去搜集和探究数学信息以及组织智力竞赛、讲数学故事和做数学游戏等,这能够使得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愉悦感;激励学生写数学日记,以使学生表达自身的数学学习体会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可以创建数学乐园,指导学生办数学手抄报,激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数学书籍,要求学生将自身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发现编进手抄报或者是数学乐园,而这个过程需要绘图和设计等,这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创造美的乐趣。以上的一系列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能够使得学生的数学探究和学习活动延伸到教学课堂之外,渗透到学生实际生活的多个方面,不但使得学生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丰富,而且有效地对学生实施了情感教育。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并非单一性的,良好的情感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最终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欣.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1(04).

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活动

体育事业是我国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发展的强弱能够体现我国的综合国力。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是符合我国提倡的全面运动的要求的。在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怎样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是每位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初中生处于中考的压力之下,课业紧张,在生理以及心理上难免会出现一些状况,而初中体育教学正好能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缓解学生的压力。初中体育教学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课堂的理论教学,这一部分的学习是让学生对体育知识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另一个就是课外的活动教学,也是学生在校内参加体育课以外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其中体育课堂教学是为了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教学任务,而课外的体育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以及班级活动等方面,这两者之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如何维系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初中生的教学安排任务表中,一周必然会安排大概两节体育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有关的技能和锻炼方法,为他们更好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做了技术和精神上的保证。其次,课外体育活动的进行,是没有时间的限制规定的,需要学生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有效锻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又可以练习体育课上未掌握的体育技能,弥补了体育课教学课时少、练习少的不足,为下节课的体育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随着体育社会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体育方面的研究不断推陈出新,仅仅依靠课堂的体育教学是满足不了学生的体育发展需求的,因此,在做好课堂体育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双向促进学生发展。学校领导、体育教师以及班主任要加强引导,同时也要做好监督工作,避免有些学生趁此机会偷懒。

总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语文 教学模式 个性化 关系

1.前言

语文学科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语文学科是整个素质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掌握其他知识的根据,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大语文学科的重视度,提高其教学水平。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必须要在延续使用传统优秀教学模式的同时重视教学个性的使用。通过利用教学个性进行教学,激发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为国家创造更加符合社会发展人才而言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2.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1)教学模式。指的是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开展而产生的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和流程,这种模式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规范和程式化,最后演变成为一种大家普遍任何的教学工具。可以说,教学模式是人们普遍追求的、合理科学且高效的教学活动操作原则。

(2)教学个性。是一种教学能力,指的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独具个性的气质和手段,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个性比较难以形成,主要原因是语文教育相对与其他很多教学活动而言比较缺乏变化性,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阶梯的进行学习,不能够随意变换顺序,所以在其中创造教学个性相对比较困难。但是,这种比较死板的教学模式无法融入当前时代,满足不了时展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既要学会熟练运用规范的教学模式,又要学会灵活发挥教学个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内容,简单来说,教学模式是综合,而教学个性是具体,教学模式能够运用在所有教学活动中,而教学个性则相对而言比较受限,适用范围比较小,但是却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目的的更好实现。教学模式相对于教学个性来说比较抽象,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教学个性则比较具体,以实际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是相辅相成的相关存在,教学个性离开教学模式就会导致课堂无重点、无中心、凌乱不堪;教学模式离开教学个性就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呆板、无味。所以说,这两者缺一不可,一同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

3.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如何提高综合教学水平

(1)勇于创新,实现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一致性。教学无论采取何种教学形式,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从而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的发展自身。多年实践结果也证明,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懂得合理应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最大的教学目的。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学模式是根本,因此必须要始终坚持。但是,在教学改革要求下,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不断创新,实现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的完美统一,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对某一个敏感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充分感受在自己是课堂的一个主体,其产生的意识和见解正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是自身的一种觉悟,而并非是教师认为的个性化。

(2)结合学生特点,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都是人,也就是学生,所以,为了提高综合教学水平,需要重点从学生方面着手。由于每个学生资质、性格各不相同,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2]。如性格比较开朗大胆且资质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外向型的表现机会,如口头表达,如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安排这些学生大声朗读,而性格比较安静、爱思考的学生则负责寻找文章的重点难点,然后所有学生对文章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和谈论,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学要及时解惑,从而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探求心理的同时解开他们的疑惑心理。这种教学方式,不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总是,及时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不断的实行教学个性,结合学生特点,开创出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实现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3)勇于发展教学个性,但不能脱离教学模式。教学个性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运用各种方法来发挥教学个性,如在语文阅读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动画展示形式、课堂演讲形式、小组讨论和辩论形式等多种形式来发挥教师个性和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所有教学个性的进行均不能够脱离教学模式而存在,如语文阅读,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其始终要坚持的就是以教材为依托和根本,在教材中发散思维,其形式不同,但是本质却如一[3]。学生在不断拓展思维、发展个性的同时,仍然在执行教学目标任务,实现教学最终目标的同时发展个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一同为整个教学活动服务,两者体现的是综合与具体,抽象与实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以说这两个内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一不可。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个性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重要,对于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整个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尤其是语文教学互动中,更应该要努力发挥其个性魅力,创造更具特色的、足够吸引人的教学课堂,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甘洪强.浅谈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的关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20(05):78-79.

篇8

中学化学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中学生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红花碧草、莺歌燕舞……大自然曾如诗如画。然而,机器的轰鸣,林立的烟囱吐出的长长的“黑龙”,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大量污水的任意排放,将人类无情地推入污浊的世界。

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三大污染。防治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关系到国计民生。人类要能够继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改善我们的环境,保护好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为了达到这一共同的目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责无旁贷。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问题,实现环保教育,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社会意义。

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重点介绍空气、水体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有关空气污染的教学

人类和动植物都需要洁净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等因素的影响,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大大增加,使得进入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了人体健康,破坏了生态平衡。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主要有:CO、SO2、NOx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消除措施:减少污染源,采用低硫的煤,或者对含硫燃料进行加工脱硫;开辟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风能的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化害为益。

教学策略:播放视频,向学生宣传全球最大的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以“地球一小时”活动为契机,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到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尽可能地带动身边人实践环保。与学生共勉:节约能源,杜绝浪费!

有关水体污染的教学

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1977年联合国召开的水里会议就向人类提出警告:“水在不久以后,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水体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1、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3、水的富营养化的危害。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活污水的排放,促进水中藻类丛生,植物疯长,使水体通气不良,甚至出现无氧层。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颜色深、细菌多,这种水的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

教学策略: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触目惊心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水体污染及水资源缺乏的严重性,认识到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一水多用的良好习惯。介绍节水标志、中国水周,与学生一起讨论生活中的节水小窍门,使学生明白要养成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的好习惯。

挖掘教材内容,树立环保意识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如: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塑料、固体垃圾、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等。在教学进程中,我们应当挖掘这些内容并作适当补充,把它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时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篇9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studied on the trend of English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 and tri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aking the English teaching more effectiv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in vocational school by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and school specialty setup.

关键词:英语改革;职业教育

Key words: English reform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15-02

――――――――――――

作者简介:宋涛(1983-),男,山东淄博人,英语教师,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0 引言

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英语作为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类教育的大力扶持,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也在努力转变着角色,从原来的注重分数到现在的注重能力和素质。然而,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改革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作者本人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1 当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1.1 学生因素 职业学校的生源大都是初中学校里所谓的“后进生”,成绩不理想,尤其是英语成绩。对英语这门课,他们都有着很强的敬畏心理,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理障碍。如何消除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本文认为,首先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普遍自尊心、自信心不足,我们应当在开学之初就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并不是被某些普高或者被社会抛弃才来到这的,而是他们自愿并且充满希望的选择了职业类学校,尤其是也要向他们讲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只要好好学习,比那些普高的学生更有发展前途。作者所在的学校多年以来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学校不放弃你,你不要放弃你自己。并且老师们也都一直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与对学生严格管理相结合”的这样一个原则。学生学习英语的恐惧心理也因此消失。同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原则,学校现在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并且成为全国千所国家级示范学校。

1.2 教师因素

1.2.1 职业学校的英语教育与普通高中英语教育不同,职业类的学校要求英语教师对学生有更强的耐心耐性。然而相当一部分的英语老师对于学生缺乏热情,和学生谈话时也总是带着一种俯视的目光,学生感受不到老师们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上也总是用一种不屑的语气来和学生对话,这样的英语老师忘记了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本来就差,不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同时这些英语教师们也应该明白,他们是来受教育而不是接受你的羞辱或怜悯的。

那么怎样才能端正这部分老师们的教学态度呢?作者所在的单位采用了校长信箱的方式,学生如果有和老师关系不和谐的时候可以直接给校长写信,说明自己及老师的一些问题。如果所反映的问题属实,校长会对学生,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做道歉。对学生道歉类似于“对于我校的员工在工作方法上对贵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代表学校和全体教师向你道歉”。对家长则是“我校的员工在教育方法上存在不当,因此对贵子女造成不好的影响,我代表学校和全体教师向您道歉”。对于老师则是“我校的学生让您生气了,我代表学生向您道歉”。校长会向三方道歉,似乎看上去是校长丢了面子,但是实际上是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学校是非常重视学生的。而老师也会感到受到了学校的尊重,会认真仔细的反省自身的一些行为,并且会更加热爱和尊重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彼此的矛盾,并且对于转变教师的工作作风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2.2 教学方式单一,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 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讲课本上的语法单词,听写做作业等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单纯地提高考试成绩还是有效的,但是职业类学校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已经是经历了很多年,那么多年没有学好,在职业学校三年你就能学好?况且职业学校学生来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一技之长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单纯的语法教学能叫他们有兴趣吗?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学采用的是分层次教学和分组教学的模式,把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成绩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每节课完成的任务也不尽相同,这样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能顾及到大部分的学生,学生也能在学习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2.3 教材与专业的不符 尽管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还算优秀,但是教材却严重滞后了英语教学的发展。我们所采用的教材是省编教材,属于公共英语的范畴,与学生所学专业基本毫无关联,学生不感兴趣,老师也教的没劲。虽然难度保持在初中三年级的水平,但是失去了兴趣也基本上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上课时认真听讲的寥寥无几,虽然我们采用任务教学,驱动教学和分组教学的方式,但是仍然没有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认为,学这样的英语对于他们来说作用微乎其微。加之基础较差,更加丧失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据了解,南方像江苏浙江上海那边的职业类学校大多采用的是专业英语的教材,公共英语课只是作为一名公共选修课,并且公共英语采用的是上大班的一些形式,有条件的学校还聘用外籍教师来上公共英语课,这样学生们所学的内容就会实用化,节约了教师资源,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2 职业类学校英语改革发展的趋势

2.1 英语教学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来展开。老师要鼓励学生探索实践,而不应该仅仅是把英语教学限定在课堂内,应该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英语实践的能力。比如英语教师可以和专业课老师一起在实习车间上一堂课,碰到一些专业上的问题时,学生可以向专业老师和英语老师共同来寻求解决方式。

2.2 英语教学应当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在英语教学当中,不应该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而是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做到学多少就能掌握多少。学生可以自己去讨论,去研究,老师们只要给他们定出一个教学目标即可,而不应该过多的参与。而我们的目标也应该定位于只要学生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即可,而不应该是我们这节课完成了多少内容,上课的纪律好不好等等。学校也应该转变思想,不应过多地给老师强调上课纪律,强调你应该完成哪本书的教学,而不去检验老师们到底完成的怎么样。同时,应该加快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改革。教师可以尽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使英语教学变得直观、形象,而不是仅仅把教学限定在课堂里面。

2.3 英语教学应该改革课程设置,坚持教学为实践的理念 职业类学校的英语应该分为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两大类。这两大类英语都应该以实践为目的。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是为了能用到专业学习里面去,我们可以大尺度地放松对英语语法等一些传统基本要求,学生只要掌握住与专业有关的一些英语就可。而在公共英语的课程设置上,也应当加大口语听力内容的力度,减少甚至杜绝“哑巴”英语的现象。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可以适量的开设英文电影欣赏、英美文学赏析等选修课程。

为了实现英语教学改革的课程设置,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现实性,采用与学生专业和现实生活有关的教材,如果是在教材的选择上面有难度,可以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基本情况自编教材,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3 结语

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是比较复杂和富有挑战性的。在对职业类学校的英语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和对英语课程的设置上面,我们一定要根据职业类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职业类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校专业设置等情况,力求使职业类学校的英语教学达到一种有效、实用和符合现实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10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美国艺术教育家科汉和盖纳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不同性格的儿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习状况的研究,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探究了美术与诸学科学习间的意义。他们认为:美术并不是一种脱离学习活动的消遣,儿童的发展研究表明美术活动为新概念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并使之通俗易懂而得以强化,认为通过美术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益的经验。西方一些国家的艺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会产生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活动可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的提高。尤其在小学和中学的课程中,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为密切和频繁。由此可见,美术学科与语文、数学学科不仅有关系,而且关系甚密。那么,这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如何体现的呢?以下,将结合美术教育的目标与功能就这一问题进行浅略的分析。

美术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在众多学科中,美术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

首先,学生利用静态的图像交流各种思想并结合各种图像分析和阐述各种主题。从形式上来看,具体表现在,任何一本语文教课书上都少不了各种静态的插图来润色文字,如:照片、图画等;而任何一本美术书中也少不了文字的描述。从内容上来看,这种关系更是无处不在。分析任何一幅美术作品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学生必须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各种判断(对于大师的、自己的或同学的作品是喜欢还是讨厌,或有其它更多的感受);必须学会系统的阐述、展示、表明他们产生各种观念和判断的原因(为什么会有喜欢这种感受,是喜欢作品的内容、构图、色彩还是其它的方面)。而小学时期初学写作的第一步—“看图说话”也基本运用了美术教育与语文教育的这一关系。

其次,从美术教育的目标来看,美术教育为学生学好语文,即更好的开展语文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美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儿童画画,更重视通过美术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来提高儿童的素质。而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这些智力因素又是学好语文所必不可少的要素。事实证明,观察力强的学生十分善于抓住人物的客观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外貌特征(大眼睛、鹰钩鼻、眉骨突出等),行为动作习惯(紧张时喜欢摸鼻子、说谎时不敢正视对方等)。一旦抓住了这些特征,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就塑造成功了。丰富的想象力对学好语文也十分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有一点十分重要,这一点是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体验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在学习《春》这一课时,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轻松的进入角色,感受春天的美景。

美术教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

新西兰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认为,美术与数学之间也有明显的联系。学生参加美术学科的学习后,能强化、发展和实践数学课上所教的一系列数的能力,例如:

1.在设计和制作艺术作品时,使用种种测量的方法

写生静物时,用铅笔测量物体的长短、大小、高低及物体间距离的远近,是开始绘画的第一步。绘制二方连续等图案时,运用各种数学工具进行测量又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必须首先将方形或圆形测量后等分,才能开始将具像化的花卉、植物及动物等题材填充进去。

2.认识和使用节奏、图形、排列以及其在空间中的关系

也就是美术课中所需解决的构图的问题,是绘画中继造型之外的另一基本问题。而“经营位置”、“疏能走马,密不透风”这些古人总结出的理论正是这一关系的具体写照。《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明确肯定了数学与美术的这种关系:经是度量、筹划,营是谋画。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而“疏能走马,密不透风”则具体规范了布局的原则:疏的地方要宽可走马,而密的地方则要密不透风。也就是要注意虚实疏密繁简的原则。

3.使用和解释各种曲线图、图表以及规划和制作从事活动的各种表格

在数学书中大大小小的各种图表不仅随处可见,甚至在某种层面上而言,要学好数学必须要学会画图表。从小学数学课上“两辆列车相向而行……”的应用题,到中学数学里的解抛物线、做几何题,都离不开运用形象的图表来分析解原本复杂枯燥的题面,进行解题。而苏教版美术书中第七册上学期“生活中的图表”这一课,正意在教会学生规划和制作各种表格。学生可通过各种形象的、卡通化的图表范例,掌握各种图表的特性;通过构思制作各种图表,潜移默化的吸收有关数据统计的知识。

4.在艺术作品中使用重复、次序和变化并运用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