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用科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用科学研究

篇1

罗伊特林根欧洲商学院体现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业特色:将科学方面的高要求与实践紧密结合D其课程设置跨学科,面向实践应用具备鲜明的国际特色。对于我国广大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罗伊特林根欧洲商学院教育中体现的学生应用能力本位、实践性教学、国际化办学方向等特色非常有借鉴意义。

引言

作为现代大学的发源地之一,德国的高等教育曾在百余年中领先于世界各国。德国传统大学强调纯学术性,但德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特别强调实践和应用。上世纪70年代初成立的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以下简称FH)为德国工商企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被德国科学委员会称之为“现代工业社会的高等学府”。

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2009年,在我国678所本科高校中,有356所高校开设有工商管理专业,占学校总数的53%。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投入的研究型大学以外,中国绝大多数高校主要还是培养服务于本地区或本行业的应用性人才。因此,研究德国FH商学院的教育办学模式,吸取其在培养适应企业等实际部门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方面的经验,对中国绝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德国FH商学院的工商管理教育

(一)德国FH及其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1.德国FH概述

为了满足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水平提出的新要求,1971年开始,德国各联邦州开始将属于中等教育的高级专业学校和工程师学院进行整合,通过重新组合和充实高水平师资组建应用科学大学(FH)。FH的目标是填补职业界的空白,也就是要提供有坚实科学基础的职业教育,并使其符合职业生涯中对实践的需求。FH的学业特色是将科学方面的高要求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实习学期有机会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尝试性地运用到企业或其他机构上去。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应用科学大学已经成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分支。目前,德国有157所应用科学大学,2006-2007学年登记的注册学生有517,000人,占德国大学注册学生总数的27%。德国60%以上的注册工程师、50%以上的计算机和商务专业人才毕业于应用科学大学。根据德国《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未来德国高等教育将形成以FH为主体的高等教育格局。

2.FH的工商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由于历史沿革的原因,德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我国有所不同。本文所指的工商管理专业基本上相当于德国传统的经济学专业中的企业经济学(Betriebswirtschaftslehre,BWL)。企业经济学(BWL)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的分析、设计和领导及经济发展。通过运用数学辅助方法可以得出企业指数(原材料、生产资金、工作流程、销售数据,等等),并完成经济性的计算,以便对企业实施理性管理。企业经济学分市场营销、人事、业务研究、银行业务、控制(会计)、税务、生产、材料学/后勤和企业管理等方向。

3.罗伊特林根欧洲商学院基本情况

罗伊特林根欧洲商学院(ESB Business School Reutlingen,以下简称欧洲商学院)是一所综合型商学院。作为德国国家级重点商学院,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欧洲商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顶尖的国际化管理人才。良好的教学质量和全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欧洲商学院在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the 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CHE)组织的全德应用科学大学专业排名中连续多年位列工商管理专业第一名。

(二)学制和学位

德国传统的FH只设置硕士学位(Diplom)。欧洲商学院积极响应波罗尼亚进程,实行学士和硕士两级制的学位制度。学士学制为6-8个学期,其中一般有1至2个实习学期,全部学期考试合格可获学士学位(Bachelor)。硕士学制为3-4个学期。全部学习结束考试合格后学生可获得商务硕士或企业经济学硕士。

(三)专业设置

欧洲商学院一共开设13个学士和硕士专业。学士类专业包括对外经贸、国际商务、国际管理、生产管理和物流管理。硕士类专业包括全职及在职MBA(国际市场营销方向)、国际商务发展、国际财会与税务、国际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欧洲商学院还和国外大学合作,提供国际学位项目。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可以在欧洲商学院获得国外合作院校的学士和硕士学位。欧洲商学院开办有远程教育项目,以方便在职人员获得MBA学位。

(四)开设课程

欧洲商学院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和经济工程师。按照这一目标,欧洲商学院课程的特色是:鲜明的国际特色,跨学科,面向实践应用。

以对外经贸学士专业(AuBenwirtschaft,以下简称AW)为例,该专业一共6个学期课程。各学期学习安排如表1所示。第2学期的所有课程(第二种必修外语除外)用英语授课。其他各学期也融入了英语教学。第4学期,学生要在国内或国外的企业完成6个月的实习。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将他们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并积累有价值的实践经验。第5学期,学生在欧洲、亚洲、北美洲或澳洲的30个合作院校里学习一学期。国外的学习阶段是教学的一部分,所取得的成绩全部被公认。第6学期的学士论文原则上与合作企业合作完成。

对外经贸(AW)学士专业的具体学习课程包括以下三个重点部分:

1.“传统的企业经济学”课程。包括企业经济学概论,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会计学,审计学,金融,国民经济学,法律,税务,人力资源,经济计算机和定量分析方法。

2.“国际性和实践性”课程。包括出口管理,外贸金融,国际贸易,外语,由企业代表进行客座演讲和研讨会,到企业进行学术考察。

3.“关键能力”课程。包括社会能力和技巧,个人发展,系统反馈,沟通和团队能力。

对外经贸(AW)学士专业的学习安排和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出了欧洲商学院强调的“鲜明的国际特色,跨学科,面向实践应用”的课程特点。学生到国外大学学习,掌握了2门以上外语的同时,增长了见识,扩展了视野。为学生开设的以经贸类课程为中心,综合了管理、法律、社会能力等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则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到国际化企业考察、实习,与企业代表研讨等实践性课程,让学生与企业实际接触,具备了国际化企业的实习经验。欧洲商学院先进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2008年,该校约70%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就与雇主签订了工作合同。

(五)教学方式

与我国很多高校对每门课程规定所使用教材相比,欧洲商学院的教学,除了第二外语课程外,都没有指定的教材。

各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和课程提纲放在学院网站上供学生下载。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所学课程的基本情况,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教授在授课时使用自己准备的讲义,学生在每次课结束时都会拿到下次课的讲义,方便学生进行预习。由于讲义的内容都比较浓缩,所以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每次课的重点所在,而且如果要完全理解讲义的内容,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外,课后必须进行大量的资料搜索和阅读。这种不指定教材的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没有了固定教材的束缚,使得老师在课堂上能够把最新的信息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克服了教材内容陈旧的缺陷。

(六)师资队伍

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都是由本校老师来教授,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欧洲商学院为学生配备了强大的师资队伍。包括54名全职教授、173名来自大学、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界、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兼职讲师。教授一般都具有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科学理论知识;同时大都具有5年以上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富有实践经验。大部分专业课程都是由教授和兼职讲师共同教授。课程中的理论部分由本校教授完成,兼职讲师负责专题讲座或是座谈会。讲授的内容都是他们自己公司的案例。这种由企业界人士参与的课程,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课程,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七)学术科研

欧洲商学院凭借自身的科研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和经济的改革创新。学院成立了“罗伊特林根大学欧洲商学院研究院”,研究课题广泛涉及前沿的学术理论和企业的实际应用。研究院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应用课题、企业管理创新教学模式和保证教学质量的研究、生产,沟通及物流领域的技术课题。在研究项目上学院密切配合合作高校,以保证研究课题与国际风向标一致。同时,商学院主办有《市场营销与管理》杂志。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欧洲商学院研究院已出版40余篇著作,并发表了包括:《知识经济2007》、《研发费用的全球化》、《聚类和网络》等在内的10余部研究项目。与企业接轨的科学研究,使得欧洲商学院的教授们能够更好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启示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受传统大学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财经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系统理论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型,这种基于精英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定位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德国FH商学院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提供有坚实科学基础的职业教育,培养工商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即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和经济工程师。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除少数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国家重点院校之外,数量众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改革课程设置,强调应用能力本位

“鲜明的国际特色,跨学科,面向实践应用”是欧洲商学院的课程设置特色。其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知能结构上体现复合性,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广泛性,在教学环节上体现实践性。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借鉴欧洲商学院的成功经验,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紧密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具体来说,一是增加实践性教学课程比重,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到企业实习、考察和研讨,加强对企业的认识和结台;二是增加如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社会能力课程,提高学生的情商,培养能够适应复杂社会竞争的毕业生。

(三)加强校企合作落实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德国,国家提供经费补贴、企业具有参与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相关的法律基础和崇尚技术的社会氛围是德国FH学生在接受专业理论教育的同时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实践教学和培训中的现实基础13。我国目前尚不具备以上基础,一些高校建立的各类企业实训基地实际上很少发挥作用,校企之间缺少实质性的合作。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不能坐等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更应该主动出击,与相关企业加强沟通和联系、寻找合作共赢机会,力争保持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确保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

篇2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 公共英语 “应用”特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29-02

南宁学院坚持科技应用大学的理念,以贴近市场,服务社会为己任,采用灵活、透明的办学模式,向学生传授就业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行为责任心,为学生提供各种高水平的专业教育。这种灵活、务实的办学方针对科技应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打造“应用”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以南宁学院为例,从课堂教学内容、模式、师资等方面分析应用科技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探讨如何通过协同创新走应用技术之路,提出从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师资培训及校企合作着手,逐步形成公共英语“应用”特色。

一、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公共英语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并将其作为交流工具综合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课程学时数多、影响面广、学科特点明显,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各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南宁学院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也存在着学用结合不紧密的状态。

(一)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主

应用科技大学明显的特征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相结合,除了理论学习以外,教学形式有讲座课(lecture)、研习课(Seminar)、实习课(Practice)及学业交流(Academic exchange)等。目前南宁学院英语教学以课堂讲授和学生参与为主,多沿用传统以来的教学方法,采取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不断以专业为背景扩充教学内容。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一贯地以听、记为主,虽然不断强调以学生为主,但由于实景、实地操练机会少,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欠佳。

(二)教学团队年龄结构年轻化

目前南宁学院公共英语教学团队多由年轻教师组成,队伍年龄结构年轻化,以校内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合作承担全校本专科公共英语课程。南宁学院本专科兼招,走科技应用大学之路,教师队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一,南宁学院英语教师与学生的人数比例严重失调;其二,校内教师虽然75%为中级和副高职称,但多为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科研能力欠缺,缺少“双师型”教师;其三,外聘教师所占比例,管理不够规范。其四,任课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对企业内部运作和产出方式不了解。

(三)课程大纲实践比重小

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其培养计划和课程大纲中,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南。因此,公共英语教研室对课程设置、课程数量以及考试形式等都作了具体规定。目前公共英语课程大纲以课堂听说读写训练为重,约占课时80%。另20%的实践内容多为课堂上英语技能模拟训练、等级考试实际操作和各类技能比赛,且参与面较小。

(四)考核方式依然单一

目前公共英语考核由平时表现和期末测试组成,经过一系列探索改革,逐步将考核重点从期末测试转移到学生的平时参与和实践活动。由于改革还在摸索,尚未形成完整的考核体系,仍然以平时表现、期末测试、等级考试等指标作为考核方式。

二、打造应用科技大学公共英语课堂“应用”特色的途径

(一)选择具有“应用”特色的教学内容

应用技术大学的核心比较优势是实践性与应用性,其办学模式强调面向社会办学,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所以其办学模式是开放的办学模式道路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与传统的大学教育不同,应用技术大学遵循“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能教什么、技术发展到哪里、我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环境的设计上,严格按照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开展教学。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整个教学场所的设计和布置可参照办公现场、口译现场、导游现场、笔译现场甚至是各类技能大赛现场等实景布置,采取理论教学和操作训练“一体化”的方式进行,强化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形式可有讲座、研习、练习课、实习课及学术交流等,学生可以对本专业相关的专题进行透彻的探讨,形成外语技能服务专业技能的协同机制,达到“有多个入口和出口,没有死胡同”的学习效果。

此外,在教学考核环节,多种考核方式可通过传统考试、企业教师现场考核、工作效果考核、贸易成交量、考取相关证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轨、实践中获得优秀表彰等,如此各种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进行考评。

(二)全面提升公共英语教师综合素质

应用科技大学教师不同于综合大学,他们必须是“双师型”教师,强调学术与实践的统一,研究工作侧重于科技开发和应用,这样的教师既有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除了教学任务以外还应承担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为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工艺改革。公共英语教研室目前师资可从以下方面加强教师技能和素质:

1.到企业一线去。公共英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搭桥牵线,争取到企业实地学习和应用,这样才能有“满桶水”的能力去指导学生在应用技术大学边学边实践。

2.培养“双师型”教师。应用技术大学的公共英语教师,既在本专业领域内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将技能应用到社会服务中;又能掌握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

3.聘请企业能手任教。应用科技大学还从社会和企业聘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受过良好职业训练并有丰富经验的实训教师在生产一线指导学生,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提升了企业和应用技术大学参与的积极性。对企业而言,可以根据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培训后备技术工人,节约了以往企业新招用人员的培训成本,产生的工作效益也大于企业为其支付的补贴。对学生而言,不仅可以了解企业和市场的真实需求,获得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还可得到一定的生活补贴,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低的失业风险。

(三)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应用课堂

德国最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双元制”对应用科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所谓“双元制”是以学生接受实践技能训练为主,一元是企业,一元是学校,主要特点是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动脑与动手、教育与就业、专业与职业机敏结合起来,并体现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进入企业的“适应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质量成本。

公共英语学习“双元制”模式,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配备指导老师或企业能手,将课堂搬到户外,商务会议、旅游景点、学校课堂、会计核算、进出口贸易等等都可以作为英语学习场所。通过校企合作能有效解决英语课长期以来实践教学薄弱的短板,学生可以真正地“上岗”工作,运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甚至可以作为毕业设计内容。同时,大学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共赢,大学不仅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且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学雷.寻求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世界教育信息,2012(6)下

篇3

关键词:多媒体;学科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在近几年中,科技快速发展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了,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更为突出,现在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更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逐渐的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黑板、课本。

一、多媒体课件的含义

简单的来说就是教师在上课时的辅工具,主要是制作出具有大量信息适合教学的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就可以把平时很难同语言表达的知识用多媒体课件生动的表现出来,多媒体课件主要是把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集成在一起进行融合制作出生动的课件。

二、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具有生动形象性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师用言语无法表达的东西给表达出来,可以通过图片,影像,声音来进行展示,内容丰富,表达生动形象。这样就会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充满了魅力。

2.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

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的使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多媒体课件一般是教师在课下准备好的。一方面,多媒体课件可以表现教师无法用语言表现出来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堂的时间,教师可以减少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次数,并且声情并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

3.方便教学并且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

一方面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在课下准备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轻装上阵了,也不用拿很多上课要用的图书了,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中插入很多新的内容,在上课的时候发现有错误的地方还可以及时的进行改正。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师生间进行交流,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的交流增多。

三、多媒体课件在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时不应该仅仅只是简单把课件播放给学生,而是教师应该把课件与自己的讲课进行结合。但是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师生过度的依赖

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中不仅是老师依赖它,而且学生对于它的依赖也很强。在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比如说停电的时候老师就不能上课,过分的依赖课件就不能说教师在讲课只能说教师在放映,变成了放映员了,学生对于课件的依赖主要表现在上课的时候很多的情况都是在抄老师课件的东西,很少在听老师讲课。

2.制作简单

教师在制作中知识按照书本的内容摘抄下来的,很少加入图片,声音,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聊,对这门学科感到厌烦,甚至有的教师奉行“拿来主义”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点也不用心,把别人的东西用在自己的课堂上,导致自己对于课件的不熟悉,有的时候无法进行正常上课。课堂上应该是活的,有的教师就只是按照自己的课件进行讲解,我认为更多的时候课堂应该变化的,运动的,在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定时产生的灵感师生之间进行交流。

四、对于多媒体课件在学科中应用的建议

1.正确地认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是教师的辅的工作,而现在的教师却把课件当作是主要的工具,没有认识到课件的正真的作用,把课件当作一堂课的主导,一堂课的主导应该是教师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现在有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是照着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这就使多媒体课件失去了本身的作用。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幻灯片中插入在书本中没有的东西,动静结合,声音与图片结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课件与其他教学方式进行协调

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在很多的地方都比其他的教学方式都有优点,但是其他的教学方式也不能忽视,比如说理科生的实验就不能用多媒体课件表达出来,如果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起来的化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的。在教学中,黑板和粉笔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有的时候不能丢掉黑板与粉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是如果在黑板与粉笔结合的方式中加入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要把多种教学的方式进行结合,打破单一的教学方式。

3.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水平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教师的辅工作,教师在课堂上要提高教学的质量,那么就一定要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水平,教师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自己亲自的去做,而不是在网上下载别人做好的课件,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声情并茂的给学生们进行讲解,也使课堂更加的生动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成绩自然提高。

五、总结

在多媒体发展的今天,在课堂中加入多媒体这样就会使整个课堂加入了亮点,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学科教学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的,这就提醒着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更为用心的制作,认识到多媒体课件的地位。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学科竞赛;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学科竞赛可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升华,并能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在2007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颁布的高等教学质量与改革意见(教高[2007]1号)中明确提出了要继续开展学生竞赛活动,并把它作为品牌专业评估中创新能力的重要考察指标。可见,学科竞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学科竞赛目的性强、教学形式自由,致使教学策略、方法等内容被忽视。教学效果评估偏向于竞赛成绩这一指标。本文以体验式教学理论为依据,重点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学科竞赛中的应用研究。

一、体验式教学内涵

体验式教学最早是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 David Kolb 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体验式教学根据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呈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曼教授认为“体验式教学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体验式教学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不仅关心人教学获得的知识,还关心人的生命意义的彰显。体验式教学既包含知识的体验也包含人生的体验。体验式教学中的体验是知、情、意、行的亲历与验证,它具有亲历性、过程性、不可传授性。

二、体验式教学在学科竞赛中的构成形式

竞赛具有亲历、感知的成分,因此体验式教学容易展开。体验式教学在竞赛中的构成可分为预备层、核心层和延展层。预备层指学科竞赛开展前学生需具备的理论知识能力及其他能力,如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预备层中教师根据学生和竞赛情况,有组织地开展体验培训;核心层指竞赛的展开。实战竞赛本身就是一种心智体验,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竞赛水平的发挥。从创新研究型竞赛角度来说,竞赛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是体验式教学方法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延展层指竞赛后。在这一层面中,学生知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并能得到长久的沉淀与升华。在人生体验方面,学生友情、师生友情得到延展。竞赛接触的社会文化内容让学生感受深刻,并影响学生后续学习和生活。

三、体验式教学在学科竞赛中的表现形式

(一)体验式教学的目的取决于学科竞赛的选择

学科竞赛可让学生感受不同层面和深度的体验,特别是对生命的体验是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因此,知识体验和生命体验都应是学科竞赛评价的指标。体验式教学能否发挥好取决于学科竞赛的选择。学科竞赛从知识角度上可分为基础技能型和创新与研究型。基础技能型考察的知识面稳定,多是实战考试模式;创新研究型注重学生综合知识和创新能力,多是答辩方式。学科竞赛从主题内容角度可分为主题式和非主题式。主题形式题目固定,而非主题式依赖于指导教师对竞赛内容的定位。对学生而言,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兴趣的产生。学科竞赛从组织机构角度可分为政府主导与企业主导。企业主导竞赛多会提供参观、实习或培训。这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认知。学科竞赛从实战场地角度可分为现场型和非现场型。现场型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及对实战地文化的体验认知。学科竞赛类型多样,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应从体验的深刻性来判断选择学科竞赛,而非盲目以组织机构层次来认证大赛的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的多元特性在学科竞赛中表现灵活

1.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学科竞赛中的多元化应用

教学方法从外部形态上可分为语言传递式、感知式、训练式、欣赏式及引导式。在学科竞赛的预备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相关的体验式教学进行竞赛知识培训。在有条件情况下,教师可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市场学习,获取第一手感官认知,即感官式教学。学科竞赛开始时,教师需要在方案的开展、设计、实施中进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构想阶段教师可营造情景环境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找到方案切入点。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遵循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通过语言的传递来实施。也可通过案例的解决来启发学生,即欣赏式案例教学方式。在方案实施环节,学生因实践能力有限而达不到目标。教师可采取训练式的教学方法,对此环节的学生能力做突击训练。训练内容需明确,效果要突出。学生在碰到新知识时,教师可在综合上述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以使学生解决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是主动地体验过程的表现,竞赛完成后,教师可组织学生总结经验,为新的学习环节做良好开端。

2.情感体验的多元化在学科竞赛中的应用

情感体验在学科竞赛中主要包含自我管理体验、友情体验、文化体验。自我管理体验包括团队协作能力的体验、自我时间管理体验、自主学习能力体验。团队协作互动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既有成员之间的协作,也有师生间的协作。自我时间管理体验体现在竞赛与学习生活的合理分配。队长因其有对团队成员的管理和竞赛管理,其体验过程更深刻。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在自主搜集资料、自主解决问题等。友情体验包括成员间友情、与校外团队的友情及师生情。师生关系摆脱了以往传统方式,互动增强,氛围民主和谐。文化体验体现在竞赛设计的调研阶段、对其他团队的认知及异地竞赛时风土文化的体验。

3.体验场地的多元化在学科竞赛中的应用

为突出学科竞赛实际效果,教学组织场地可灵活安排。实验室是竞赛实施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内相关配套设施可使学生操作技能和认知得到展现。实验室内其他实验项目的开展可使学生感受学科氛围,拓展视野。实验室内研究生可充当学生指导教师。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学地点可设在企业。企业参观与培训成为可能。这可加深学生对行业动态和企业文化的了解。在调研环节,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提供地点让学生进行调研。如产品设计专业可实地调研用户需求,或到市场考察现有产品状况等。竞赛实施过程中的体验场地由教室转入实验室或校外,学生认知体验增强。

四、体验式教学在学科竞赛中应用的关键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学科竞赛中指导教师素养很关键。首先是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学科竞赛并未纳入正式教学监管范畴,因此教师对教学的管控及对学生的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竞赛中,虽学生为主,但教师仍需把关。只有如此才能了解学生需求,以更好的设计教学环节。其次是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好的专业素养体现在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方面。丰富的专业经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再次是教师对体验式教学的领悟与运用。体验式教学不仅有知识的教学,也有人的生命塑造教学。教师要理解体验式教学内涵,并能灵活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注意教学对话的合理运用。教学对话包括启发式、引导式及鼓励式。如参加国际竞赛会遇到国外参赛队伍,教师应鼓励学生与外国学生交流、学习,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相关部门与政策的支持

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除有教师、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外,还需各方的支持才会更加完善。首先,教育机构或学校应给予经费配合。体验性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一定的经费做支撑。其次,实验室共享机制的建立。共享式实验平台可节约资源,并将实验平台的优势发挥充分。在实验室管理上,可采用指纹密码式方便学生出入。最后,校方应对指导教师的劳动价值有所体现,以促进教师自觉能动性的发挥。

五、结语

体验式教学在学科竞赛中表现灵活。指导教师应重视学科竞赛指导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知识境界与人生境界的升华。体验式教学在学科竞赛中的应用能促进学科竞赛取得圆满效果,并为新时代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徐辉,郁汉琪,褚南峰.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2).

[2]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篇5

关键词:微课;基础会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7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38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学科,在应用中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而且,学生要是能熟练地掌握住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会计生涯会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课时有限,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很难一一解决,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教师教学效果不佳。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微课的出现激发了学生对基础会计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 微课的概念与特点

(一) 概念

微课程又被人们称作为微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微小教学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微课作为教学素材,还可以将微课做成帮助学生预习、复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微课以视频、短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把握住学习重点。微课教学深受国内外教师的喜爱,并在课堂上广泛应用,在线教学与移动教学模式得到了教师们的好评[1]。

(二) 特点

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播放视频内存较小,通常3、5分钟就能播放完,而且学生在课后还能将微课进行下载,随时随地观看,可以有效地巩固教学中的知识点,从而减少在课堂上学生人数较多不能对问题进行一一解答的问题。虽然我国正处于微课教学探索阶段,通过教育人员不断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微课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 微课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优势

(一) 将教学资源共享

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将信息资源进行不断研究,再将其共享到各个教师之间[2]。随着微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共享方式,并将其不断创新,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与时间的限制,教师只需要使用多媒体就能将教学资源进行共享。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点,从而做到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进步的教学目标[3]。此外,教师可以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与难点剪辑,并将其制作成资料库,学生通过标题就能找到对应课时的知识点。

(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快速的提升,视频教学深受学生们喜爱。微课教学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学生还可以自行掌握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学生的喜爱。

(三) 将教学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

在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一、麻木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没有任何的生动形象的表达,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掌握住一些知识点。微课教学的出现能够将各种知识点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学生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轻松环境下就能了解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 微课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 科学合理教学方法

只有不断的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名教师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也正是如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4]。教师根据适当的题材为学生准备对应的教学软件,进行微课教学,对于那些难度较高的方式教师仍应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比如说教师在讲解费用这一课时,就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案例:光明电厂在采购人员在出差时,预支旅游经费为800元,回到厂子内进行报销,准予报销500元,那么剩下的余款需要以现金的形式进行返回。会计人员在编制时需要准确表明该人员向厂子借:管理费用500元;现金300元;贷:其他应收款为800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列举多种实例,让学生学会编制会计分录,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问题时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遇到问题时不会气馁。

(二) 创设教学情境

学校是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地点,同时也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一个地点,因此学校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关系。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都跟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向学生播放对应的微课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牢牢掌握住基础会计课程的知识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立课堂亮点,创立全新的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对基础会计的了解。比如说在对企业的现金和银行存款进行记账时,需要引入一些企业的某个月份的存款数据进行核算,并采用全真日记账簿,将数据进行逐个登记,并做到日清日结,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好公司的库存现金额度。使学生了解教学内容。

(三) 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虽然说课内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知识补充延伸,但是课外拓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5]。微课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学生观看更为直观的教学内容,从而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外拓,同时实践了解更多知识,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基础会计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因此教师想要更好的表达其中的知识点就应该进行微课教学,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本文对中职会计应用基础课程在微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专业人员加强对会计应用基础课程在微课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会娟.浅议微课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5(18):73.

[2] 陈涵.微课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提取现金业务的办理”的微课设计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5(9):304-305.

[3] 陈浩.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27.

篇6

一.基本操作过程。

(1)提出要求:即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大纲》精神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

(2)分组讨论:即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一组进行阅读、讨论、老师有重点地指导,讨论后抽一组,推选一人上讲台讲课。

(3)学生讲述:学生在讲课中,教师除对某些实验和难点进行辅导外,最好不要讲话,而是注意全班同学听课情况、讲课同学的思路和存在问题。

(4)补充答疑:教师要及时补遗答疑,强调重点和要点。

二、指导讲课法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

(1)开始阶段:教师在开始阶段不能马上指导学生讲新课,教师可上完一部分课后,再按照基本操作过程指导学生复习提问,使学生初步掌握讲课的技巧。

(2)第二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讲要点。即在开始阶段讨论基础上,老师可在黑板上写出若干问题,请学生讨论讲解。

(3)第三阶段:指导学生讲课。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自己列出题纲,经过小组讨论后进一步完善。对于其中的实验,教师可带部分同学共同准备,由学生完整讲述新课内容。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可以训练学生表达能力:通过讲课,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当众表达机会。由于是讲课,学生不仅要大胆地说话,还要清楚、简洁、有层次,让人听懂。这种登台表演极易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表达能力得到极好训练。

(2)可以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讲课”,不仅要有说的能力,更要有内涵,经过积极预习准备和老师的指导可完全记往书本上的知识,提高记忆能力。

(3)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学生讲课既要从生活实际、实验现象、图表曲线进行分析思考,还要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比较抽象,对物质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对比。因为有“努力把课讲好”的内动力,极易形成较强的思维积极性,在对不同内容“讲解过程中,使多种思维方法得到训练。

篇7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研究性;教学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用性兼具的学科,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国家未来建设者的思想品德素质。但因其学科知识具备严密、严谨的特征,使得许多高中政治课教师误认为该门学科的教学是无创新可言的,只能照本宣科地进行知识灌输,这使当前高中政治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期望的目标相差甚远,改变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高中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高中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内涵是:高中政治课教师创设一种具有研究特征的课堂情境,每节课或者每几节课设定一个专题作为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课实施研究性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大胆发现、小心求证、积极发言,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在的创造思维能力,并且可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知识转化为体验的兴奋感,进而更积极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基本素质。

二、高中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

目前,高中课堂的研究性教学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所采用的研究性教学程序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理论学习,创设问题,课题研究,评价总结。每一个步骤都是由若干个具体环节构成的。

1.理论学习

高中政治课理论的学习主要是针对教材的学习。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在学生理论学习阶段应十分注意发挥方法的指导作用,主要引导学生熟悉教材,然后对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自主探索。例如,在学习高一“经济生活”内容中《投资的选择》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抽取其中一节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首先导入课程,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材料,并让其找到其中的难点、疑点以及关键点,建议同学间相互交流信息,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的联系点,教师尽量少解说,让学生多思考,令其通过思考提升内在理论水平。

2.创设问题

在高中政治课的研究性教学过程中,主要依靠两个途径来创设问题:一是学生在通读课文内容时产生的一些疑问,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情境与目标提炼出来的问题。具体的问题创设过程由两个方式主导:第一,设置悬疑点,用疑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例如,在《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一课中,可以利用“2008年中央银行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这是2003年9月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首次下调,也是2004年10月29日以来的首次降息”为背景,提出“央行下调双率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以及“银行利息下调以后我们该怎样投资理财?”等问题。第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现实的情景,以此激发学生产生疑问。例如,利用“中国被批准加入世贸组织”等多媒体音像资料,制成课件或者网页让学生浏览,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运用相关观点进行分析。

3.课题研究

这是组成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操作阶段。第一步,组建专题小组,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每个小组的人数不超过6人为宜,一般是每组推选一个小组长,以起到组织和领导作用,并由小组自主制定或者由教师指导制定一个专题学习研究方案,分配好小组成员的任务;第二步,设定一个研究的最终目标或者任务目标,增加学生动力;第三步,学生分工协作,收集资料和信息,并进行处理,正式进入研究性学习阶段;最后,将资料汇总,以教师规定的形式,如小论文或者调查报告的形式体现研究成果。

4.评价总结

评价总结是研究性教学的收尾环节,能起到激励作用。通过评价总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优化,并且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通常可以使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来进行成果展示,评价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果展示、综合评价、课后延伸,这是学生对自己探索成果进行分享的一个过程,能够激发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三、如何加强高中政治课研究性教学

首先,要不断促进政治课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创造性教学与实践学习,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在教导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模范作用。其次,增强政治课内容的时代性,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引导学生重视实践,培育其创新思维,这是进行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标。

总之,作为高中政治课的教师,要根据高中政治课的特点,改变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正确认识高中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理论学习、创设问题、课题研究、评价总结四个步骤,不断加强高中政治课研究性教学。

参考文献:

[1]谢燕贞.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时代人物,2008,(03)

[2]肖强.对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华章,2009,(10)

[3]张建军.高中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J].新课程(教师版),2007,(01)

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支撑系统

一、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形式对比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形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中课下与课上环节的颠倒,将传统教学形式中,课上的知识传递过程与课下的知识内化过程颠倒过来,在课前实现知识的传递,在课上完成知识内化的一种新形式。各学习阶段对比如下表:

通过上表可看出,翻转课堂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地位和作用的本质性转变,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变革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流程采用课前在线学习和课上面对面交流、合作的形式,通过课前的知识获取和课上知识的内化,分解知识的难度,增加知识内化的次数,促进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实现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

二、翻转课堂优势分析

1.有助于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

在翻转课堂中,课前、课上和课后,学生都能够依据自身情况,设定自己的学习步调,而不必去追赶步调快的学生或等待步调慢的学生,真正实现了分层次学习。

2.有助于教学相长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系列丰富、有趣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对学习对象进行分析;需要对学生开展多元化学习价。翻转课堂教学形式是对教师技能的挑战,也有助于教师教学相长。

3.有助于发挥信息化在教育中的作用

翻转课堂中,教师可通过网络环境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翻转的课堂可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分层次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弥补了时间和空间不便,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互动。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1.翻转课堂教学支撑系统

(1)提供教学资源

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需要多种工具软件的配合,比如录屏软件、在线交流工具、文件共享工具、在线测评工具等等,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需要前期大量的准备、计划和时间。

(2)提供监督与指导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识别和跟踪,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诊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信息,辅助他们顺利完成相关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3)提供交流空间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资源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提问,老师可在空间中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有针对性的问题提取出来,到实际的课堂中讲解,对学生们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2. 翻转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基本经历课前学习资源准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活动―反馈与评价四个阶段。翻转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流程如下图:

(1)课前学习资源准备

教师利用化学实验翻转课堂支撑系统制作学习资源包。首先,制订实验教学计划,根据需要录制微视频片段,并查找和搜集所需资源;其次,布置学习任务单。

当教师把学习资源包中的内容准备好之后,打包并上传至服务器,学生则在电脑上下载学习资源包进行学习。

(2)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的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自主学习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课堂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学生下载学习资源包,按任务单的内容进行学习,同时可进入交流空间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相关内容,完毕后,填好任务单上交。

(3)课堂活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活动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课前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学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教师从传统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间,组织学生进行协作探究、小组讨论、知识竞赛和完成课后作业等活动,并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4)反馈与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翻转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为下一次教学实践提供参考。通过反馈和评价,教师们可以掌握到学生是否能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调整和修正教学策略, 除了通过学生对翻转课堂进行评价,还建议多个教师可以参与课程互评,相互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从而提升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

通过上述翻转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可得出,翻转课堂的课前知识学习,课堂知识内化的做法彻底颠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魍辰萄模式。它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教学方式变革和实现教育教学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方面比传统教学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怡.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陆P.推进课程共享与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大学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

篇9

一、微课的内涵与特点分析

1.微课的内涵

微课教学将视频作为重要载体,单独教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块和内容。课堂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此外还有教学设计、素材、反思以及课堂测试等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微课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发生变化,对传统教学进行继承与创新,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2.微课教学的特点

首先微课教学的时间比较短,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基本上是在40分钟左右,高职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讲课、学生睡觉的现象。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是十分困难的,根本听不懂,即使花费大量的时间也得不到有效的成绩。微课教学这种10分钟之内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

其次微课教学的内容比较少。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比较差,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他们需要的知识是重点以及难点内容,并不是系统化的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的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自由进出教室,玩手机、吵闹等现象。

最后微课教学方法娱乐性比较强。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微课教学法的娱乐性比较强,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以及展示的平台。比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学生的有效互动与交流,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的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应届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有一定的高中英语基础,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但是英语基础还是比较差的。还有一种是中专、技校的学生,他们的文化课录取分数比较低,英语水平相对于高中毕业的学生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不会基本单词的拼写,更不会讲英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比较差。

大部分学生进入到高职院校后就失去了学习的压力,开始放松自己,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没有合理的规划,很多学生开始混日子。由于缺乏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也不足。还有些学生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得到毕业证,在今后的工作中其实并没有用处,因此就更不愿意学习英语。

在高职学生看来,英语学习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学生在英语学习前不预习,课堂上不听讲、不回答问题,很多学生上课时玩手机、睡觉,并不配合教师教学,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

三、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一种教学视频,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灵活的运行,在英语教学的复习、新课导入、重难点教学以及课后拓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微课的应用使得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加生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知识复习中,教师可以将之前学习的知识制作成复习的视频,能够使英语专业知识和词汇得以巩固,强化专业术语和核心内容,能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导入时,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以及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微课内容的设计,保证微课内容的设计与社会以及企业需要相适应,微课内容的设计要有连贯性、系统性,避免杂乱无章。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依据学校每年组织的社会调研以及毕业生回访情况,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依据不同的专业设计科学的英语微课。比如酒店管理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电话预定”、“客房服务”等微课情境,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专业英语知识,形成科学的微课体系。

在教学重难点问题时,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语言以及专业知识的难点,这些难点经常会使学生感到头疼。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微视频,通过小组讨论、案例讲解的方式使抽象的英语知识更加直观形象。

在英语拓展训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微视频,实现专业英语知识以及内容的延伸,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课后阅读资料,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在自主学习中应用微课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微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微课教学视频被广泛的应用,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微课视频的点播以及观看,实现英语知识的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不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能够使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被打破,使课本上繁杂冗长的文章以及词汇得以简化。同时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主性的逐渐提升能够使知识的积累逐渐增多。微课教学比较短小精悍,学生弄懂了一个小知识点后就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进而更加有动力学习英语知识。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不同,通过微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有目的的选择教学视频,使教学效率更高,促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好地发展与进步。

3.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当前英语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逐渐加快,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为英语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就需要教师努力提升自己,学习新知识,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微课的开发设计过程中,需要教师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地解决策略,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微课的设计与开发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要求教师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实现视频的制作与剪辑,使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

篇10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应用英语;具体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97-01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素质教育已提上日程,由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交际性,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教学双边活动运用的是否成功,因此,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应更强调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呢?笔者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几点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交流、沟通、协商、探讨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是在彼此平等、倾听、接纳的基础上,激发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实现教学共振,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互动式教学的具体方式

(一)课堂生成,实现双边互动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间动态交互发展。在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的课堂教学中,其教学过程不可能与教师课前的预设完全吻合,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摆脱预定教案的束缚,而是随着课堂的动态发展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求调动学生积极性,并采取恰当措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并及时调整、补充,设计有针对性和思考性的问题,以灵活安排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异言怪举”,我会“接下茬”,由此及彼,顺势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如在教The silver screen的brainstorming内容时,就有较多的学生提到 supergirl 及李宇春等,我及时地为学生搭建平台,巧妙诱导:To be honest, I like them as well, we can learn a lot from them,然后结合post-reading中的Exercise 2,讨论what characteristic do they share? ? What do you appreciate?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针对学生的错误之处,我会将错就错,顺势挖掘,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拔,引上“正路”,如在教定语从句时,就有学生造出I have a brother who works as a teacher和I have a brother, He works as a teacher.我顺势沿着第二个学生的思路,适时地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一些基本点,并与限制性从句在结构、表达、中英文翻译的异同上加以比较,效果较大。

(二)注重情感教育,实现双边互动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且也要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与交际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作为教师可采用对学生倾注满腔热情,达到以情育情的方式,采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及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可采用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等,也可采用寄托作者丰富情感的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如:在讲授Cultural relics中,我让学生描述中国的长城与故宫,并思考国家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原因及意义,从而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也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及责任感教育,而且还实现了双边互动。

(三)创设和谐环境,实现双边互动

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而语言交际能力主要是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才能实现,而语言交际活动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语言交际环境,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我遵循真实性,人本性,趣味性、参与性及交际性原则创设语言教学环境。真实性即贴近学生生活,产生学习需要,使学生主动参与;人本性即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本;趣味性即教师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参与性即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交际性,即教师要设计有意义的真实的语言场景,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语言交流。如在教授My English teachers中内容时,我创设了有效的问题情境,上课伊始,我提出第一个问题:Do you remember your old teachers?然后又问:What do you remember about them ?Do you like\dislike him\her? Why? Do they help you in English? 这些问题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仿佛使他们又回到了童年。他们兴奋极了,纷纷畅所欲言,虽然有的语句错误,但他们有话可说,他们愿意表达。他们反过来又问我:How old are you? Which oneteacher do you still remember? Why? 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我都认真对待,因为这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的桥梁。在课堂上,同学们的笑声不断,他们一会儿高声议论,一会儿又侧耳聆听,仿佛进到了真正的语言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既复习了学过的词汇又掌握并应用了新的词汇。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更融洽了师生关系。

总之,要实现英语教学的双边互动学习,教师就要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采用不同方法,创设双边互动学习的氛围,从而实现英语课堂高效、有序进行,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与统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