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概念隐喻;隐喻表达;文化术语;英译
1 引言
隐喻的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有文化、语境等。隐喻与文化之间具有
不可分离性。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不仅可以反映说话人/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还可以构建一定的观念或现实,影响听话人/读者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本论文在George Lakoff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把中国传统文化术语中的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透视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并揭示了蕴涵的中国文化模式,本论文同时也对隐喻概念理论研究现状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概括。
2 隐喻概念理论研究现状概述
20世纪80年代,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的研究出现了向认知的专项,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的提出。1980年,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该定义的具体内容是指隐喻是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使源域到目的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意象图示结构(invariance hypothesis)。
(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在国外,与隐喻翻译相关的研究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规则性限定,即要求隐喻的翻译依据特定的规定性方法进行,Newmark(1980)最先提出的几种隐喻翻译方法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它们包括:直译、明喻;对等议、意象重现、解释性翻译等。第二类研究将隐喻翻译方法与文本类型联系起来。Newmark(1995)将隐喻分为死喻、标准隐喻、改喻、新隐喻及创新喻等若干种,译者可依据它们包含的信息量确定在不同文本类型中的处理方法。第三类研究将隐喻翻译与文化联系起来。概括来讲,第一类研究列举了隐喻翻译的处理方法,而后两类研究则涉及隐喻翻译中策略使用的限定性条件。隐喻的翻译既受到语篇的制约,也受到文化差别的限定。
(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国内也有较系统的评述,如林书武(1997,2001)的《国外隐喻研究综述》、《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束定芳(2000, 2002)的《隐喻学研究》、《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李福印(2000)的《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等。束定芳(2011在《论隐喻的运作机制》一文中谈到:隐喻涉及两个处于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互相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王斌(2002)在《隐喻系统的整合翻译》中从交织的角度解释翻译中的隐喻结构,通过对隐喻结构源语(域)与目的语(域)的整合分析,论证了隐喻结构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在于泛化个别整合模式;若能发挥其动态整合功能,为翻译的全面解释提供契机。
3 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翻译策略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表达研究中,作者发现隐喻翻译过程中意象的不对称极为明显,时而丢失、时而变换、时而添加,形成一种有趣现象。根据 Newmark(1980)的隐喻翻译理论,下面将结合实例,探讨中国文化术语翻译中的三大策略:即直接对等译法、意象代替翻译法和意象转换法。
(1)直接对等翻译法:直接等喻法是保留相同的隐喻意象,即进行直译,这意味着在目标语中重造一个相同的意象,即在译入语中再现相同的喻体和比喻手法,条件是让译语读者感到自然。例如:“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译为:Four Virtues (golden heart, refined language, civilized behavior, green environment)。
(2) 意象代替翻译法:不是所有的隐喻都可直译,毕竟在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中都存在着大量特有的隐喻.隐喻不可避免的被烙上鲜明的民族特色,拥有一些独特的文化特征。当我们遇到这些找不到等同意象的隐喻时,就要用目标语中的常用意象来替代源语中的意象。例如:“红人” 译为:sb’s man of hour;“台柱教授”译为:star professor;“交际明星”译为:our social butterfly “提心吊胆”译为:on pins and needles 等等。
(3)意象转换翻译法:在处理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翻译时,也会遇到意象转换的情况,会使用意译。意译是直译的一种补充手段.这种译法传递了原文的意思,而未保留原文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段。这种译法多运用于一些文化标记鲜明,某一文化特有的隐喻.例如:“爱吃醋,吃不相干的醋”译为:being jealous, and it’s over nothing。
4 结束语
隐喻的翻译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隐喻翻译如果没有深刻而多元的思维,就不可能反映原文的文化意味,也不能真实达意。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在翻译隐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语境等因素,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有效的交际,并为中国文化的翻译研究带来一个较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汉唐时期;饮食文化;西域
[中图分类号]K8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017-04
虽然西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曾具有不同的空间、政治文化内涵,但新疆大地自公元前2世纪迄今,却总是中国西域大地上的核心处所。它居于亚欧内陆腹地,古代丝绸之路枢纽,向为(尤其是公元10世纪以前)我国与中亚西部、南亚、西亚交往、联络的孔道,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可低估。季羡林先生认为:“世界上四大文化都汇流在一起的地方,只有新疆一处,此外没有任何地方。新疆是一个文化多元、民族多种的地区……丝绸之路横亘其间,东西文化不远千里来此交流,为东西各国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亚考古学家王炳华先生亦认为:“新疆地区是全世界惟一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交相混融的所在。”
本文所指西域主要指古代新疆。古代新疆在公元前60年就统一于西汉政府的管辖之下,而早在先秦时代,中原与西域就已存在着经济、文化联系。在秦王朝以前,中原内地居民就已进入西域。《史记•大宛列传》载有:“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秦人”当指祖居中原、后来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居民。中原汉人与当地民族共同创造了西域文化。
饮食文化是认识、研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汉唐时期,祖国内地饮食文化与西域饮食文化形成互动,前者极大地影响了后者,后者又丰富和发展了前者。本文在此主要探讨汉唐时期祖国内地饮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饮食品种的西传
粟原产于中国内地,早在汉代之前就已西传西域。
桃和杏是我国内地最早培育成功的水果,这是西方学者普遍承认的事实。桃和杏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时传入波斯、印度等地。而当它们西传的时候,首先在祖国西陲生根繁殖。如在尼雅遗址就发现当地居民在住宅附近不仅栽有成排的葡萄,还有桃树和杏树。
曾有学者认为:“古代吐鲁番地区可能种有核桃和棉桃,但未种桃。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古代吐鲁番地区葡萄的名称有写作蒲陶、蒲桃、浮桃、桃、陶、桃的,而桃则是这一地区葡萄的特称。”但是,除尼雅遗址之外,桃在汉晋时期的楼兰遗址内,吐鲁番晋、唐古墓中均能见到,出土物均是桃核。可见,桃应是吐鲁番人们的口中美味之一。吐鲁番古墓地内也曾见到杏核。吐鲁番阿斯塔那随葬品中发现有属于唐西州时期杏干,出土文书《古写本医方一》中也有“杏人”(应是杏仁)入药的记载。
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了唐代饺子和馄饨实物,形状与现代同类食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1959年发掘的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墓葬中发现了食物,如“301墓发现面制饺子三个,分盛于三个陶碗内。饺子长约5、中宽1.5厘米。301和302墓都出有面制龙形残段,是用面皮捏合成的,外面压划文饰。另有面条、面饼之类,并有面制插座。至于粮食,除上述粟、黑豆之外,还发现有紫穗麦”。在对阿斯塔那古墓群进行第十次发掘时发现“饺子5件。72TAM151:88。薄皮、内有馅。长4.5、宽2.2、厚1.1厘米。另还发现面俑2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画册中也有“饺子”的图文介绍:“ 饺子 唐(618~907),长6厘米、宽2.3厘米,1960年自吐鲁番阿斯塔那339号墓出土。为小麦面质,形如月牙,皮薄,内有馅,与现在水饺无异。饺子在当时称‘水角’、‘角子’或‘牢丸’等。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之一,早在唐代就已成为了吐鲁番地区居民普遍食用的一种面食。”
二、 生产技术、日常饮食用具等的西传
汉晋时期,内地一些饮食用具已传至西域,如俎、匕、木箸等。“从出土文物来看,汉晋西域一些饮食用具又和内地属于同一系统。罗布泊、尼雅两地发现了一种下有四足的木器,同类之物在信阳、长沙等地亦有发现。此物即是古代切割和陈放肉食的木俎。新疆出土的木俎上有刀痕,正是在上面切割肉食之证。古代俎匕连用,俎是‘载牲体之器’,匕是‘取牲体之器’。木匕在罗布泊、尼雅也屡有发现,形制简朴,而和湖南长沙、湖北云梦、江陵等地出土的木匕或漆匕仍属同类工具。尼雅出土一件木匕上写卢文,证明匕是当时的少数民族使用之物。特别重要的是尼雅遗址还发现了木箸,说明这种我国特有的吃饭用具早在汉晋时期即已传入西域。”
出土的漆器与瓷器制品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饮食用具。“据考古资料可知,漆器是仅次于丝绸而最早传入西方各国的,而古代新疆各族人民不仅是漆器西传的传播者,也是精美漆器的享有者。新疆地区出土的大量漆器就是中国漆器及漆器制造方法沿丝绸之路西传中留下的珍贵文物。”就新疆地区出土的瓷器来看,既没有发现瓷器窑址,也没有逐步制瓷业年代的发展史。从考古资料、实物和在新疆地区流散在民间的瓷器分布情况可知,新疆所发现的瓷器都源于内地。
内地饮食用具西传西域的具体例子还有釜和甑等,如吐鲁番晋墓中发现的陶制釜和甑就是内地常见的一套炊器。“在挖造阿斯塔那墓葬的时代,人们似乎使用过漆成黑色的木盘。木盘呈四边形,边角都做成了圆形,备有两个鱼尾形的把柄。在已被断代为541年的一座墓葬中也曾发现过一件这样的器皿。在阿斯塔那古墓葬中发现的日用品形状的古老性使所有的考古学家们都感到震惊,因为这些物品与中国汉代所使用的器皿常常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吐鲁番地区,经常使用的似乎就是汉地的器皿,至少在高昌城完全是这样的,人们曾经在那里发掘到了一些筷子。某些女供养人就餐时所使用的就是典型的汉地碗和汤匙。”
早在西汉时期,祖国的文化就不仅遍及南、北两道,而且到达天山以北游牧民族地区。诸多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1961年,昭苏县西汉乌孙墓葬中出土的陶器,圆唇小口,底小腹鼓,是汉代陶罐常见形式。
三、 饮食礼仪、观念的西传
察吾呼沟三号墓地的资料明显反映出西域曾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在察吾呼沟其他几处古墓地,墓主人的头均向西北,而三号墓主人则头向东方,与吐鲁番地区的魏晋墓葬情况相仿。M18出土的项珠中有两枚雕刻得非常精美的玳瑁龟,这是我国古代十分贵重的东西。相传龟有千年之寿,“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墓主人项戴乌龟项链,以祈长命百岁。这表明由于汉朝统一新疆,经济文化交往频繁,汉文化对西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而深远的。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中原和西域的文化交流逐渐深入,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魏晋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出土大批同时期的汉文文书、典籍抄本及艺术品。由于唐代文化空前繁荣,因此,汉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汉与西域的政治交涉从武帝时开始以来,有汉之军人和官吏驻屯于天山南路各地……汉文化不言而喻也随同他们进入这里。这从近来东西探险队所获许多属于汉文化的资料可以看出……谁也不能否认汉文化从古以来就已及于此地的事实。”大量考古资料表明,乌孙、楼兰、鄯善、龟兹、高昌国的埋葬制度深受汉晋中原文化的影响,如覆面、握木、男女合葬等现象。变量衡制、中原铸币的形制等也都渗入西域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通过考察隋唐时期西域的多种文明交流情况可发现,这里受中原文明的强烈影响,同时又向中原输送来自印度、西亚、中亚的宗教、艺术和某些科学技艺。中原文明对西域的影响可以上溯到两汉、西晋、五凉。这些都决定了中原饮食文化、饮食礼仪对西域饮食文化浸染的必然性。
从以下具体实例不难看出中原饮食礼仪、观念对吐鲁番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
两晋南北朝时期阿斯塔那墓葬随葬器物普遍为灰陶,有灯、釜、甑、罐、壶、盆、瓮、盘、碗等,器型较大。瓮上有墨书“黄米一”、“白米一 ”,反映了汉魏中原地区风尚在这里的影响。
祖国内地饮食礼仪西传的另一具体体现为中原内地节日饮食礼俗在吐鲁番大地的再现。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最主要的节令食品是粽子。“在南北朝时,粽子的名称已逐渐代替了角黍,其制作原料也由黍米改为主要用大米了,而且粽子也成为夏至和端午两个节日的节令食品。”“汉代至魏晋是端午节初步形成的阶段,而南北朝至隋唐则是端午节定型化、成熟化的阶段。”几千年来,这一民间习俗广泛流传,每逢端午,凡炎黄子孙几乎都在沿袭用之。旅顺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整理拣选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碎片时,曾发现了混于文书纸屑中的一件草编粽子。粽子采用草篾编制而成,共有五枚,均呈等腰三角形,与今日北方部分地区民间所食用的棕子的形状如出一辙。从这件草编粽子的形式看,应是悬挂于儿童身上的饰物。时至今日,在端午节这一天仍有很多人要用五彩线编成小粽子,挂在孩子们的胸前以讨个欢欣和吉利,而旅顺博物馆所收藏的吐鲁番出土的古尸中也恰恰有一具儿童干尸,这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印证。端午节吃棕子这一民俗事项何时传入新疆地区,已无据可查,但至迟在高昌时期就已经得以流传。
另如寒食节。寒食节的形成源于周代仲春之末的禁火及春秋时晋国故地山西一带祭奠介子推的习俗,在寒食节的形成及传承过程中,后一源头的影响越来越大。寒食节在清明之前一二日,从先秦以迄隋唐,寒食节均为一个大节日。隋唐五代时期,“无论贵贱贫富,对过寒食节都是非常重视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唐课钱帐历》共41件,其中第34件记有“张三便二百文,许过寒食五日内分付了”,说明唐代吐鲁番人也过寒食节。
冬至、腊日、三月三、七月七是内地传统节日,文书中也有高昌人民过这些节日的记载,就连寺院都不能免俗。如《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斛斗帐历》中记载:“9 二斛五斗,尽,供冬至日用。”“17 四斗,得钱一文,买麻子。五斗,用作羹。尽,供腊日用。”“麦二斛四斗七升半,用上19 六升敛。粟四斛五斗,用买驮被毡一领。枣三斛,供腊日用。”“38 斗,供三月三日食。”“58 祀天。麦二斛七斗,得钱三文,麦一斛五斗,作面,麦斗买落。栗五斗,作饭, 59 三斗,作羹,尽,供七月七日食。”“由于唐朝政治大一统事业的实现,三州、四镇的汉人既有内地移民,又有高昌土著,而又总纳入大唐盛世的文化氛围之中。因此,不少全国性的节日必定影响至此,例如年终腊祭、重九登高,八月十五仲秋夜阖家庆团圆,七月七日乞巧节等,此外,从高昌祀部文书中还可了解到六月十六日祭贰谷天大坞阿摩,献羊,三月二十四日为丁谷天树石,虽是纯地方性节日,亦必照旧承袭下来。”
中原饮食文化与西域饮食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西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而从公元前2世纪末开始也有大批内地移民在这里居住。他们和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经济上互通有无,生产技术上互相学习,生活习俗方面互相摹仿。”
四、结语
自古以来西域既保存了其土著文化,又大量保存了中原文化及西来文明。西域文化从总体上讲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汇聚、绿洲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与屯垦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文化。饮食文化的交流促使西域饮食文化具有多元成分:土著饮食文化、汉饮食文化及西来之饮食文化。上述中原饮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情况体现了西域人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西域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体系中的西域饮食文化既有中华饮食文化共同的性质,又有区域性饮食文化相对的差异性。
[注释]
王炳华主编:《古代新疆居民及其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陈习刚:《吐鲁番文书中葡萄名称问题辨析――兼论唐代葡萄的名称》,《农业考古》,2004年第1期,第154~162页。
王炳华:《新疆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第106页。
新疆博物馆考古队:《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3~4期,第147页。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4册,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新疆博物馆考古队:《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3~4期,第11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百石缘工美有限公司主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香港金版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王进玉:《北朝以前漆器在新疆的流传》,《新疆文物》,1997年第4期,第59页。
殷福兰:《阿力麻里出土的元代瓷器及其相关问题》,《新疆文物》,2002年第1~2期,第125~128页。
法•莫尼克•玛雅尔著,耿译:《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81页。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王炳华、杜根成主编:《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1990-1996》,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页。
日•羽田亨著,耿世民译:《西域文明史概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2~164页。
张广达:《论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几个特点》,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第1~4页。
姚伟钧:《汉唐节日饮食礼俗的形成与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8期,第73页。
王珍仁,孙慧珍:《吐鲁番出土的草编粽子》,《西域研究》,1995年第1期,第116~117。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50~651页。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5册,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307页。
篇3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特色课程群建设;食品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48-03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知等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不断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院是以食品冠名的国内唯一高职院校,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以“诚信+良心”为核心内容的食品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食品文化艺术,将“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形成了“技艺与素质并行,知识与能力并重,教学与体验共举”的素质教育思想。通过创新建设思路、优化课程结构、开发特色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开展艺术体验等建设措施,构建了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人文理念,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提炼食品资源,开发特色课程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指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我们学院作为以大食品类专业为主体的工科高职院校,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课程体系构建,在努力建设食品类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同时,从学生需求出发,也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注重开发具有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
1.创新思路,优化结构。公共艺术课程本身就是由多种艺术学科交叉、多种艺术门类相互渗透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必修课,同时也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有目的地开设内容广泛、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较强的选修课程。近年来,我们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在各专业课程体系原有五大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开发了覆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类的公共艺术课程120余门。如“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茶艺、普通话、形体、音乐欣赏、插花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文秘”专业开设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形体训练、职业装束与化妆、美学概论、书法等课程。各专业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与公共艺术选修课相得益彰,优化了专业课程结构,完善了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的构建,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结构更为合理,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性、合作意识、知识应用能力和人文艺术素养等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共同支撑起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半壁江山。
2.提炼食品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学校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是专业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品味,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环节。学院作为以“食品”冠名的全国唯一的高职院校,食品大类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60%,食品大类专业在校生占全校学生总数67.9%,食品大类专业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58.6%,形成了食品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优势。我们利用学院的“食品”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了食品制作工艺、食品养生与保健、饮食文化、食品艺术、淮安当地食品饮食习俗研究等五个课程群,设置了整套课程建设流程。依靠具有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立,学生选择性地学习,使非“食品”专业学生分享食品特色课程,使食品大类专业的学生互享食品特色课程。
二、构建公共艺术课程群,彰显食品特色
通过几年的建设,食品特色公共艺术课程开设每年呈递增趋势,由2011年的12门次增至2013年的41门次;全院选课人次平均每学年达2000以上人,占全校公共选修课程选课人数的三分之一(见图1)。
五类食品特色课程建设分属不同的二级学院,在建设中也各有交叉,已呈显著成效,已建有食品加工制作工艺类的5门课程(面塑欣赏与制作、日本饮食文化、葡萄酒品尝与鉴赏等),食品营养与保健的8门课程(中华传统养生等),食品安全的7门课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讲座等),饮食文化与习俗的12门课程(饮食文学欣赏、茶文化赏析、酒与酒文化、中外饮食文化趣谈、旅游美食、西洋酒知识等)和淮安当地食品饮食2门课程(淮安名人与美食、淮扬菜鉴赏)。每学期,公共选修课程安排表中开设包括食品技术、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食品艺术、食品赏鉴、食品文化、餐饮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学等“食品特色群类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学生选课踊跃。食品类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群建设,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内涵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的开发,培养学生具有食品行业所需的综合职业素质的需要。通过食品特色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建设,丰富了公共选修课程的类别,凸显了我院食品特色,实现了全院学生共享食品教学资源,每位毕业生都打上了“食品”的烙印。
篇4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食品文化教育;食品类专业大学生
作者简介:黄群(1977-),男,湖南武冈人,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杨万根(1974-),男,土家族,湖南吉首人,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湖南 吉首 41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3]223号)、吉首大学2011年校园文化精品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1JSUWH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50-03
自1999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日益深入,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就业岗位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人才竞争激烈异常。但随之而来的就业难矛盾日益尖锐,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面对这种严峻局面,国家千方百计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其中增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能力、创业精神与能力是有效途径之一。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的新形势下,克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硬件软件资源发展滞后、教学资源因学生数剧增而短缺、社会人才需求多层次多元化等众多问题,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不可回避的战略性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对食品类专业学生进行食品文化教育、在该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与意义、在食品文化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之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提供借鉴。
一、食品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食品文化
食品文化是所有与食品相关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等。食品文化作为食品相关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是与食品相关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是人类食品领域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食品文化产业的进步促进了食品加工制造、食品科技和食品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发展。食品文化的功能包括信息记录功能、认识和解决问题功能、规范教化功能、凝聚人心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和显声扬名功能。
食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食品类专业学科结构的重要内容。因此,国内一些食品、农业、旅游、商业及师范等高校纷纷开设相关食品文化教育课程,进行食品文化教育,旨在继承与弘扬我国历史悠久的食品文化,同时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对食品类专业学生而言,还能全面巩固学生的专业意识,陶冶学生食品文化的情怀,引导学生寻找创新创业亮点,全面培养学生在食品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
2.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已经凸现且将长期存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全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着力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使更多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把自主创业、科技创新作为人生价值的实现目标,积极主动适应就业环境、应对社会挑战,是就业压力有效缓解的可行途径,更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地促进了社会的高速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内在灵魂,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知识总量和科技质量的竞争。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对发展国家经济、提升综合国力有着不可替代、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化教育的今天,社会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才竞争的异常激烈要求高等学校培养更多的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用人单位越来越青睐具备敏锐创新思维、超常创新理念、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这些可以通过创新教育而实现。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多方式、多渠道实现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转变,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而且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
创业是当今时代的潮流,高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均渗透着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由此可见,推进创业教育、培养创业能力、塑造潜在创业者、服务就业创业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创业能力是指:“在校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以及刚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的教育,发现和捕获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即将自己的创业设想成功变为现实的能力。”包括了首创和冒险精神的意识层面,以及技术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的行动技能层面。大学生全面、具体的创业能力培养主要有四个内容: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工作方法能力的培养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二、食品文化教育在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1.实践教学载体的作用
在食品文化教育中,参观感受企业食品文化、调研食品文化现状等是实践教学的形式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食品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以的实践观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食品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时展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培养职业能力、进行职业定位、谋求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大学生成才、谋求职业生涯发展又是实践教学的目的。食品文化教育通过学生对企业、社会及学校食品文化的调研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起推动和促进作用,为高级实用型食品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旗帜,为食品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有效载体。
2.教育引导的作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三聚氰胺、地沟油和瘦肉精等一系列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刺痛着人们的神经,严重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企业病”仅靠法律、法规不可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的一揽子问题,道德文化等国家软实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文化在软实力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精神规范作用的食品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食品文化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先进食品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对食品专业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行为起指导作用,把食品专业学生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引导到食品行业职业道德所确定的目标上,以高度的观念形态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和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位食品专业学生,使他们毕业后有高度的捍卫食品安全之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3.激发灵感的作用
加强食品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校园食品文化活动,对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愿与信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使学生具有开拓进取、朝气蓬勃的良好精神面貌。食品文化蕴涵了与食品相关的信息、知识,在食品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伴随着困扰发展的问题,获得成功的经验。通过食品文化教育使学生敏锐地发现食品文化产业中存在的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经营困境,吸收前人经验与教训,从而激发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灵感,在以往已学专业知识基础上采用科学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挖掘创业商机,并形成你追我赶的激励机制和激励环境,使创新创业精神成为大学校园价值的精华、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内容。
4.锤炼意志的作用
创新创业是一个磨练意志、长期坚持的人生规划,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承受得了失败挫折。但是,目前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人数偏少、热情偏低,缺乏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和科学严谨的意志品质、学术作风,部分学生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如在创业中存在“热情渐涨、行动迟缓”的现象,“求稳怕风险”的心理使多数学生在就业压力下被动选择创业,而非理想职业选择。通过举办食品文化相关的论坛、讲座和竞赛等实践活动帮助食品专业学生克服在创新创业中表现出的缺陷,提升创新精神和培养创业能力,锤炼创新创业意志以养成锲而不舍、团结和谐的优秀创新创业品质。
三、食品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开设食品文化相关课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食品文化也中外贯通、古今交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食品类专业大学生开设食品文化相关课程有助于学生拓展眼界,了解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食品文化,熟知基本饮食礼仪,构建良好的饮食习惯,深入研究饮食文化,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在传承中创新弘扬优秀食品文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设“食品文化概论”或“饮食文化”等相关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专业特长、寻找相关研究切入点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2.成立相关社团组织
高校学生社团是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而自愿组成、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结合食品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殊性,成立食品与饮食文化协会、食品科学技术协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协会、食品安全与营养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配备在食品文化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贴近生活并富有娱乐性的宣传食品文化、普及食品知识、关注食品文化的校园及社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获得创新创业意识、发掘创新创业机遇。
3.开展食品文化艺术节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食品文化艺术节能丰富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素质,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和弘扬中国食品文化,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提升学校办学声誉等,对校园文化建设品位的全面提升、营造食品文化氛围和优化育人环境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争取学校相关单位支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每年连续举办具有影响广泛、收效理想的食品文化艺术节活动,融合不同院校的专业特色,融入厚重的中国食品文化,在增强全体师生食品安全意识、普及食品文化的同时激发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4.举办相关论坛讲座
邀请食品文化研究专业人士、食品行业成功创新创业人士或校友等为在校大学生开展食品文化、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整专题讲座,分享主讲人研究成果与创新创业经验教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内寻找创新创业灵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强化当代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创新创业品质。比如邀请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民族文化学者深入大学课堂或课外素质大讲坛给学生传授食品文化与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并进行案例分析,将食品文化在创新创业中的地位、应用贯穿其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给予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进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与动力。
5.充实校企合作教育内涵
校企合作培养是一种开放性的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理想模式,充分利用企业和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各自优势与资源,实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融为一体的校企双赢,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利用校企合作中建设的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等平台与形式,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体验企业技术开发、经营管理中的食品文化,感受食品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灵魂地位,比如江苏雨润的“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加多宝倡导的“民族责任感”等,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毕业后在本职工作中潜移默化地践行食品文化。
参考文献:
[1]曲云进,姜松,刘凤英.中国传统节日与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以食品类大学生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33-135.
[2]文勇杰.朝鲜族食品文化及其产业化初探[D].延吉:延边大学,2012.
[3]龙伍晴.论食品文化战略[J].企业家天地,2010,(11):16-17.
[4]陆伟家,张厚军,施险峰.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2):72-74.
[5]邹建芬.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路径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1,5(6):91-95.
[6]侯爱香,覃思,王远亮,等.独立学院《食品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轻工科技,2012,(8):121-123.
篇5
关键词:民族艺术;美术教育;价值;教学形式;时代感
一、民族艺术在现代生活得到的关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也在提高。一个个宣传民族艺术的、研究民族艺术的、发扬民族艺术的个人或机构在不断的成立涌现。
(一)传统服饰艺术的延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国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装化、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世界服装界曾把旗袍誉为中国的国装,这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的形成可说是汉、满、蒙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结晶。它的演变又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杰作,因此它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国际性,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旗袍在现代生活中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与它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以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民族艺术也会转化为世界性,在“洋服”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民族服装更应视为珍宝,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二)岭南民俗艺术的延续
岭南地区的“跳禾楼”是一种古老的祭祖和庆丰收的仪式,由岭南地区的瑶族所创,以后逐渐失传。六年前,云浮市文化局找到一个70多岁的老先生,根据他的记忆和一些史料,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终于复活。在第三届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中,《禾楼舞》经过了再次编排,音乐和动作也更丰富,使岭南民俗艺术得以延续。
(三)四大名著的延续
中国古典名著商标正在狂遭日本网游企业抢注,2006年3月初,当这则消息在中国人间传播开来的时候,四大古典名著只剩《红楼梦》没有被日本企业抢注了。其中,日本巨摩公司向我国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的“水浒传”商标已通过初审进入公告期,而《三国志》为期三个月的商标异议期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就在去年,端午节域名遭一家韩国公司抢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被韩国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不知道有多少体现我们民族艺术文化在消失。
既然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我们就只用考虑怎样将民族的再发展。而要发展民族的文化却既不能脱离当前国际的环境,又不能失去民族的根本,更不能有违历史的洪流。也就是说要把重点放回到对自身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艺术
(一)“技”的传授方式
“技”的传授基本上是以严格的师徒传授制来完成的,呈严密的封闭状态。这种师徒相传、父子相承的教学方式,利弊相衡,得失互抵。一方面,它有助于某种技艺向精深圆熟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形成封闭保守,拒斥新意的机制,甚至导致某一技艺的失传消泯。
目前,这种“技”的传授仍然是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利用口诀进行传授的教学方法。口诀往往言简意赅,要领突出,既利于学习,又便于记忆。
(二)“艺”的传授方式
另一种属“艺”的那一类具有某种学术层次,受到官方的垂青和文人墨客的推崇。早在三国时期的画家曹不兴就已留名青史,晋代画家顾恺之则因提出了“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的“传神论”,更是名播遐迩。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许多才华横溢的艺匠,纵然创造了精妙绝伦,价值恒久的艺术珍品,也只能落个寂寂无闻的佚名者。我们可以看到,以官方和文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是倚重怡情悦性,陶冶情操的。
在中国,纯精神意义的美术之所以受重视,自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比较重视个体内心世界的修炼,以求通过个体身心的平衡和稳定,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平衡,而对物质世界则较少进行分析性的研究和探索。“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否具有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1]
三、民族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反映
在现今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严格。尤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一)民族艺术在课程内容上的体现
1.国画课程教学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爱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国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其所能地通过观察,凭借感觉和自身独特的视觉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允许他们的感觉方式和能力自由地去表达。只有当学生开始明白自己的表达得到重视时,他们才会以更大的兴趣去努力学习。美育专家说: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对孩子潜在的创造意识有启蒙作用。因此,经常让学生欣赏名师作品,了解国画大师们的作画风格及生活小故事。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大师的作品直接临摹,让学生一下子就开始触摸艺术顶峰的作品。
2.剪纸课程教学
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普及和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是民族民间风俗活动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因而剪纸教学必须要渗透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不然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以剪刀为主要工具,纸为材料,通过多种手法制作成各类形象的民间工艺。它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纸虽植根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相当深广,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往往跟民间的生活、风俗紧密联系,并在寓意丰富的剪纸中,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学生通过了解剪纸,在剪纸艺术的熏陶下,生活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剪纸的魅力,健全人格,促进审美情趣的养成。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
3.皮影课程教学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其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表演的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同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于皮影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更能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中国是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艺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现代的美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民族艺术在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艺术
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通过收集的图片向学生讲解,教师要根据渗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呈示的教具,包括范作、图幻灯、电视录像、电脑多媒体课件等,并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民俗欣赏课的开设还可以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初等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如各种脍炙人口的童谣、儿童故事、童话剧本等;中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题,可以采用影视和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的电影、电视、地理、历史、各种文艺节目;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参与进来,自排自演中国的民俗文化。
2.对当地民俗文化参观考察
组织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参观考察,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中接受教育。参观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体会祖国优秀民俗文化。南京文化部门曾组织过一次“南京民俗文化”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馆址——甘熙故居古建筑群,了解南京民居特色;观看南京地区民俗、民艺系列展演活动;聆听中华古典诗词楹联协会袁裕陵老师精彩的、深入浅出并富含知识性、趣味性的《古典诗词楹联趣味》知识讲座;欣赏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现场演奏会和传统皮影戏、口技表演;品尝南京传统风味小吃的同时,进行南京民间饮食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在吃的同时,对民间饮食文化有所了解;现场向南京地区民间老艺术家们观摩学习剪纸、折纸、葫芦画、魔术等民间传统艺术,极大地扩充了孩子们精神文化生活。把民俗文化夏令营作为时光隧道,把营员们带回到已远去的岁月,亲身感受我们祖祖辈辈传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四、结束语
我们现在在社会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信心,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餐桌文化 价值观 影响 对策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让更多的人去研究吃的问题,生活中也充满了用吃来形容的某种事物或行为,如把人称为“口”,把职业称为“饭碗”,等等。又如,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1]吃的过程也慢慢成了人们拉近感情的一种方式,以至于到现今难题大多要在餐桌上才能解决。餐桌在当代的中国交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在大学生当中也同样被重视。觥筹交错、划拳猜令居然也成了大学里流行的事情,这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掌握基本情况,我们在大学生流行文化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了餐桌文化的相关题目,于2010年6月在广州、武汉、长沙三地的高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3份。在回答“你过生日时有没有请同学大吃一顿”的问题时,19.22%的学生选一次,22.25%选二次,23.97%选三次及三次以上,34.55%选从来没有。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有超过65%的学生在过生日时有请同学大吃一顿的经历,这些学生中又有超过三分之一经常在过生日时大请同学,这足以看出餐桌文化在大学之流行。那么大学里餐桌文化为什么会流行,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大学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一、餐桌文化在大学流行的原因
餐桌文化在大学流行的原因显而易见,即受了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中觥筹交错的风气,父母经常参加某种聚餐的“示范”,让学生耳濡目染。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为分析问题,先来看本次调研中学生是如何看待餐桌文化的。
表1 问题:你对过生日宴请同学怎么看?(多选)
数据显示,认为餐桌文化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是最多的;其次是选“无所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概对餐桌文化持一种应付的态度;再次,显示出许多学生的一种心声,那就是迫于无奈。结合调研,可以分析出餐桌文化在大学流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能增进同学间感情。不可否认,餐桌上确实能增加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许多相互之间不太打交道的同学能够在餐桌上相互了解与交流,许多在课堂中或平时的交流中都没机会说的话在餐桌上能抓住适当的氛围说出,一些憋在心底里很久的话也可以借着酒兴道出。这就是为什么表1中选“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的是最多的原因。可问题是增进同学间感情是否一定要建立在餐桌上,过生日本来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可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却成了被宰之日,这能否真正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2.对锻炼交际能力的渴求。大学生到大学来绝不仅仅是要学习知识,还需要抓住机会锻炼能力,能力的锻炼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交际能力是重要的一项。在当今开放的世界,交际能力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是将来大学生毕业后的生存本领之一。因此,许多大学生自发地寻找机会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而当代的大学生受电影、电视、社会的影响极大,电影、电视和社会中经常会出现餐桌上解决问题时主人公所表现出的过人交际能力的画面,当这种画面反复出现时,学生就会以为餐桌上是最能体现交际能力的地方,于是竞相模仿。
3.迫于无奈。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宴请同学,因为他们中许多人根本没有资金。可是无可奈何之下,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请同学们一顿,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还情,二是顾全面子。人家过生日请了你,你过生日不请人家感觉有点对不住,情是一定要还的,于是乎痛下决心请一顿。而有的学生想的是人家过生日请了全班人,我又不比他差,我也要请,而且档次不能比前面的人差,不然多没面子,于是乎不顾一切地要请全班人。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
二、餐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非常容易受社会文化影响的时期。餐桌文化在社会中有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带来一种奢侈、浪费之风,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导致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请人聚餐是要花钱的,当请的次数多了,并且参加别人请客的次数多了,便会认为到餐厅请客吃饭是一种常态,是经常会做的一种事情,从而对其花销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是生活的一种必需。久而久之,学生的奢侈、浪费之风便成形了,便会认为人的一生就是应该每天这样潇洒地度过。
2.改变学生对周围人的看法。人与人相互之间有无好感,与对对方的看法是有很大关系的。经常沉溺于觥筹交错中的人会认为酒中豪杰是他们所要交往的对象,能在餐桌上游刃有余的人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而一些老实的或不善言辞的人却变成了他们嘲笑的对象。长此以往,他们所能交到的朋友大多是一些酒肉朋友,很少能交到真心、知心的朋友。
3.改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餐桌上大家夸夸其谈,谈天说地,而说到实际问题时,时不时还推心置腹。一些平时说不出口的话,借着酒兴也可以让人感动。高兴之余一些实际问题确实能够得到解决。这让许多学生错误地认识到解决问题一定要到餐桌上才更好,从而引发了对社会认知的改变。他们会以为餐桌是社会交往和解决问题的履带,是社会的中心,动不动就会想到餐桌上解决问题。当然,这与我国的饮食文化有重大关系。
4.不利于学生务实精神的培养。餐桌上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这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却并不能体现一种务实的精神。许多外国人都不理解中国餐桌的重要性,因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已经养成了讲究实际的习惯,一件事情能否解决是由客观实际决定的,而不能凭餐桌上一时的热情与冲动。当学生见惯了甚至习惯了在餐桌上解决问题的方式后,在碰到难题时便会一味地想到通过餐桌来解决,而不去做一些实际的工作,这是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真正发展的,也会影响到个人务实精神的培养,不利于个人的良性发展。
总之,餐桌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大影响,将会改变大学生对周围人与事及社会的看法,从而影响到良好习惯的形成,影响到个人的良性发展。
三、对策
针对餐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不利影响,大学教师理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纠正。
1.加大勤俭节约思想品德的教育与宣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大学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这门课程最容易讲得枯燥无味,如果学生不听,则教师讲得再多也无益。因此,教师应注意平时结合活动多宣传勤俭节约的思想。许多学生往往就是在一些平时的活动或小事中偶然感悟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应多帮助学生组织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赛、座谈会,或组织类似帮助贫困生、城市里困难户的活动,或组织学生去考察、慰问一些山区的村落与学校等。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勤俭节约在当今依然非常重要,从而从思想根源上消除动辄花钱请客吃饭的奢侈念头。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甜如蜜。餐桌上看似亲密的朋友,在实际中却并不一定是真心朋友。真心的朋友在平时会对自己有许多的帮助,而却不会计较收获,也不一定看起来很亲密。一些对自己会有所帮助的朋友,或品行都比较优秀的朋友,因为性格的原因不一定会看起来很友好。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正确地辨认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3.剖析社会,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经常沉溺于餐桌之中,会让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向。教师应该向学生深入剖析社会,社会绝不是以餐桌为中心和履带的,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以创造社会价值为中心。社会也是复杂的,餐桌仅是社会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是所有事情都要通过餐桌来解决,因为人们会越来越现实、客观。
4.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大学生将来要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就必须有一种实干精神,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只有当学生有了这种精神后,才不会碰到问题就想一些歪门邪道的办法,自然也就不会想着通过餐桌解决问题。这一点要向西方人学习,林语堂先生曾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不足道中。”[2]中国人确实不应该那么看重吃的问题。就交际手段而言,美国《礼仪事典》一书中讲到宴请的目的时作了如下的总结:“向提供服务者表示感谢;对刚刚达成的一笔交易表示庆祝;为了赢得客户或新客户的信任;请人帮忙;引见他人;建议或讨论某些想法。”[3]可见西方人在交际中并不是不吃,但他们的吃都是比较实际地解决某一问题,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被赋予更多、更为重要的“使命”。中国人应该学习西方的务实精神,而学生应该从小培养这种精神,这将是餐桌文化中不良风气转变的一个根本。
5.典型示范与“杀一儆百”。学生属于群居体,示范的作用在学生中体现得相当明显。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注意树立一些勤俭节约的典型,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的榜样。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及时对动辄大宴同学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对这种坏榜样的m头进行遏制,如此才能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
总之,餐桌文化在当今大学生中的流行不能不引起重视,其对社会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也较为重大,大学教师应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并纠正餐桌文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当然,餐桌文化也并不是一文不值的,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并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采取措施时应注意把握一个度。
参考文献:
[1]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7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原因;表现
文化差异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各自文化截然不同。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而西方社会,在经历了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政治改革等重要阶段之后,逐渐形成现代文明。
一、中西文化差异出现的原因
从地理方面看,中国封闭的大陆性环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的思维倾向于内向型,而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内敛、自省、知足常乐的性格。中国人推崇中庸之道,思想较为保守、缺乏创新、进取、开拓精神,且对未知事物缺乏好奇。而西方国家大多是处于开放的海洋型环境中,其航海、贸易、商业发达。这一开放包容的地理环境特征,塑造了西方人热情、奔放、创新、开拓、进取、乐于探索未知的个性。
经济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小觑。中国经济是农业经济的典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社会占据主导地位。这造成人们比较安分保守、求同求稳、知足常乐的性格。西方国家属于海洋经济,所以西方人性格较为外向,喜欢探索未知。西方国家较早爆发工业革命,这使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拼搏意识。
思想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占据着主导的统治地位。中国人向来尊崇儒家学说,“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儒家学说精髓部分,儒家学说要求人们以大局、集体为中心,反对过分表现自我。这就使得中国文化以群体性为主要特征。对西方价值观影响最大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主张发展自己、表现自我。所以西方文化以个体性为主要特征,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
总而言之,地理、经济、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习惯及风俗。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以群体性为主要特征。这种群体性文化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一切,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中国人强调遮掩锋芒和中庸之道,讲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思想较为内敛、保守、中庸。这种保守、中庸的性格体现在科学层面上则是中国人更相信前人的经验,较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探索精神,且思维较为感性。在科学发展进程中,一直在模仿前人,故中国科学体系建设较为缓慢。
西方文化以个体性为主要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极力推崇个人主义,认为一切行为应当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故西方人性格较为争强好胜,更重视个体利益,崇尚自由,强调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西方人勇于探索,重视实践,且思维趋于理性,体现在科学层面上则是不迷信权威、勇于挑战,故而西方国家最终较早的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2、社会交往
中国人性格内敛,讲究辈分、长幼关系等,故而在称呼方面,等级、亲疏关系明显。在中国,叔叔、伯伯、姑父、姨夫是不同的概念,而在西方社会,这些人都叫做uncle。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只有比较熟悉、亲近的人才能直呼其名;而西方社会则较为开放,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多以朋友相处,对老师、长辈、上司都可以直呼其名。中国人尊老敬老,认为老者是智慧、威望的代名词,所以就有了老张、老李这样的称呼,而张老、李老更透着尊崇、尊敬;在西方社会,这样的称呼是不被接受的,西方人通常将老和 “老而无用”联系在一起,所以,这样的称呼在西方社会是引人反感的。
民族性格的差异也体现在社交方面。中国人的整体民族性格是内敛,而西方人则是开放。例如“小意思,不成敬意”,“东西不好,请笑纳”等是中国人送出礼物时爱讲的话,如果西方人听到诸如之类的话语,会认为你看不起他们,拿了不好的礼物来送给他们。西方人更倾向于在送出礼物时说“我希望你能喜欢(I hope you'll like it.)等客套话。在收到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会先表达谢意,等客人离开之后再拆开礼物查看,而西方人则会当面打开礼物并表达谢意。面对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会说“哪里”“不才”等话语,以表谦虚,而西方人则会直接说“thank you”“I am happy to hear that.”。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问“您贵庚?”“您在哪儿高就?”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熟人之间见面则喜欢问“你吃了吗?”“你去哪儿?”等问题以表亲近。在西方社会,与人交谈时,年龄、婚姻、收入、等私人问题是不能问的。西方人对此类问题非常反感,他们认为这种问题是非常不礼貌的,有窥探别人隐私之嫌。西方人更倾向于谈论天气、新闻、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等话题。
3、日常生活
饮食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用料考究、制作复杂、菜系繁多、口味多样。中国人在烹饪过程中强调色香味俱全,其中尤其注重对味道的追求。煎、炸、炒、炝、爆、焗、焖等众多烹饪方法,将食材加工成丝、块、条、片、丁等多种形式。但是,其加工过程中的“煎、炸、炒、炝、爆”,都会使食材的营养成分被破坏,在追求美味的同时,忽略了对营养的需求。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中国简单,对食物色香味的要求不如中国,但西方人重视食物的营养,他们讲求各种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得当,营养成分是否能被充分吸收。西方人在饮食上重视营养,与西方社会历来重视科学是密不可分的。
禁忌的不同,也是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中国人的禁忌、偏好,多与谐音有关。中国人喜欢数字8,因为8与汉字“发”谐音,象征着财源广进;中国人喜欢数字6,数字6象征着”六六大顺”“一切顺利”;中国人则认为数字4不吉利,因为4与“死”谐音;生意人忌讳出门看到蛇,因为蛇与汉字“折”谐音,会有亏本、入不敷出之嫌。西方人忌讳“13”这个数字,因为最后的晚餐中,出卖耶稣的犹大正是第13人,夏娃给亚当吃禁果之日就是13日。所以,西方的很多大厦没有第13层楼;有些航空公司没有13号班机。西方人也把星期五视为凶日,因为传说夏娃偷吃禁果适逢星期五,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也是星期五。如果13日恰逢星期五,那这就是“不详中的不详”。所以在13日星期五,许多人不出门,许多舰船不出航。
文化差异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在对动物的喜好上。在中国俗语中,狗是个绝对负面的词汇。狗腿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中国人对狗的鄙视,由此可见一斑。而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第一狗”和总统、第一家庭、第一夫人都是新闻媒体追捧的热点;在英语中也有很多和狗有关的词汇,例如“lucky dog”代指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 ”译为“凡人皆有得意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而在西方社会,龙是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被视作恶魔,甚至在有些地区还有“打龙节”。文化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三、结语
由于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的原因,使得中西方在文化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强,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语言背后文化的学习。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定位文化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尊重其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积极提高自身文化适应性,使中西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杜艳如.浅议中西文化差异[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04).
[3] 李雪梅.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J].理论导刊.2006(06).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8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 文化适应;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13-02
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的概念在西方诞生。“全球化”绝非只是一个纯经济性质的运动,同时也是一个通过经济的扩张而推行其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的历史过程。因此,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全球化、社会的转型和网络的普及给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与传统革命文化完全不同的很多新符号的冲击,成为青年人新的自我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青年个体被置于一系列新知识、新语言、新习性和新背景的认同和表达中,并且其中“总是包含着将其他意义带入了我们自己所有的意义之中”[1]。因此,在社会变革过程中,青年大学生们面临着个人文化身份如何构建的问题。良性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构建,能使广大学子在自我和他者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游刃有余,进而促进整个文化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共生、共荣。相反,如果这种文化认同与构建存在缺失,必将导致青年大学生面临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产生身份准确阐释的焦虑,由此引发价值观的动摇甚至缺失。因此,如何引导青年学生以自觉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全球化语境,在积极的适应中理性地建构自身的文化认同,就成为当前教育界面临的一道课题。
一、全球化背景下对大学生群体的审视
1.全球化语境对本土文化及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冲击和影响
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上全球化或趋同化现象,它使得西方的(主要是美国)文化价值观念渗透到其他国家。而在对大学生的影响上,外来文化已构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巨大冲击,加上青年学生惯有的心理逆反,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都有退化的可能[2]。全球化给大学生的生活开辟了新天地,使他们有机会分享世界各地多种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异域文化正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念。
信息是影响人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抢占信息传输主体以及对信息传输工具的成功研发,使美国在媒体传播领域占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美国信息时代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主导整个媒体,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美国大力加强了对外传播的力度,通过广播、报刊等媒体以及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大片等各种文化产品,形成了美国的“话语霸权”地位。在大量的信息输出过程中,美国通过饮食文化、影视文化和电脑软件文化等,逐渐改变着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
面对美国等西方大国强大的价值观输出攻势,一些青年学生的本土文化感情正在逐渐淡化,逐渐以西方文化时髦为标准,崇尚西式价值观,而对自己的历史、语言文字等不以为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正在逐渐淡化。
2.大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主体”构建的关键时期——“个人化—反省”的认知时期[3],属于信仰形成的承前启后时期。这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传统信仰能够避免的紧张冲突又会出现。处于这种信仰模式中的人们,其信仰容易发生改变,常常是一场鼓舞人心的演讲或一个引人入胜的观点,就会使某个已经选择好了的信仰发生转变;同时,他们又通常会全心全意地选择一种信仰形态而排斥其他信仰。在这个时期能否顺应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内在需求,并在纷繁多元的文化背景下确立自身的健康的文化身份认同,将直接影响着他们能否树立科学、进步及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将来能否成功地融入全球化时代的开放型社会,能否在频频出现的跨文化语境中自由游走且不失本色。
二、民族本土文化对大学生根源性的影响
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是文化的物化形态,如汽车、楼房和文艺作品等这些被人所改造或创造的实物;中间层是文化的制度形态,它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所创造的各种制度和体制系统;最核心层是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风俗等。一般来说,表层的变化较快,中间层与核心层的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困难[4]。大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追捧和迷恋,是由现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特点所导致的,是与主体分离的一种扭曲的异化镜像。
实质上,民族文化身份在大学生多元身份中的根基和核心地位是目前全球化语境所不能动摇的,只是认识主体可能不自觉而已。从出生伊始,本民族文化就开始了对个体塑形的过程,母语、民族经典文本、共同的历史记忆、习俗体制以及心理情感方式等,皆为形塑个体文化认同的符码。人类有寻根意识,需要传统带来的稳定感、亲情和友情带来的温暖感、故土家园带来的心灵归属感,也需要在加速流动的环境里运用熟悉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指导生活以整合自我,保持人生意义的统一性。对本土文化的依恋已深深镶刻在人类深层意识之中[5]。
三、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的模式探析
1.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内涵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所接触的文化体系或文化元素正向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取向[6]。个体或群体对所属文化在文化符号、文化传统和价值规范等诸方面体现出来的区别于他文化的特性的感知和认可,构成了认识主体内在的文化“自我”,成为人们赖以确认身份认同的依据,成为个人或集体界定自身、区别他者、加强彼此的归属感以聚拢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它引导着人们热爱和忠实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从而传承和推广民族文化,并最终将其内化成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这一深层次心理结构之中[7]。文化认同是增强社会群体、团体或组织的凝聚力的一种天然纽带,它规范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构架,决定着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维系着社会的生存和稳定。
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等在《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中提出了文化适应的一般定义:“用以理解如下一些现象,即当具有不同文化的各群体进行持续的、直接的接触之后,双方或一方原有文化模式因之而发生的变迁。”人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适应生态环境而创造出来的,它是各民族为适应其生存的生态环境而做出调适的产物,因而带有很强的适应性特征。
2.文化认同与适应的具体模式
根据个体在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中的不同表现,加拿大心理学家贝理提出了在不同文化的双向互动中会出现的四种不同策略:整合、同化、分离 和边缘化。当个体既重视保持原有文化,也注重与其他群体进行日常的交往时,他们所采用的策略就是“整合”;当个体不愿意保持他们原来的文化认同,却与其他文化群体有经常性的日常交流时,他们所使用的策略就是“同化”;当这些个体重视自己的原有文化,却希望避免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时,就出现了“分离”;最后,当这些个体对保持原有文化,以及和其他群体进行交流都没有什么可能性、也缺乏兴趣时,这时的策略就是“边缘化”[8]。
从历史的视角审视,整合策略是符合我国传统文化自身特色和内在发展需求的最佳选择,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在儒、释、道三教合流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谐共生”、“和而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历来的主张,在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上意味着保持自己的特色并参与到更为宏观的组合中[9]。所属母体文化在个体文化结构模式中的根基性,也决定了青年学生在面临纷繁复杂、精彩纷呈的文化万花筒的时候,能够看清自身,尊重异己,整合图式,注重相容,和谐共生。
从整合的内涵和外延来看,有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是纵向整合与横向整合的有机统一。纵向整合即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更新,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出发,汲取传统文化的精义,吐故纳新,培育其现代性价值。横向整合是在本族文化受到来自外来文化的某些文化因子持续作用后,将其中有用的内容有机地置入固有文化之中,实现外来文化的民族内化过程。文化的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是任何文化得以生存和传承的生命源泉,而对外来文化的整合是其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整合观如果体现在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上,就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从文化发展的纵向看,是反思本族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落后、消极的东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从文化发展的横向看,是在全球化带来的东西方文化的频频交流和互渗中,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而优秀的成分,并在对二者整合的基础上综合创新[10]。唯其如此,才能在“自我”和“他者”之间保持合适的张力和平衡,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获得自我身份认同和群体归属感。也就是说,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又与时俱进,能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展现民族文化的成果。
四、结论
文化的全球化固然会影响文化的民族性,但不会也不可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更不可能消解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当前,要想改变我们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交流中被动接受和成为西方强势文化输入国的不利局面,举措之一就是要构建肩负祖国建设重任、承载祖国未来的广大青年学生适宜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引导他们采用整合的策略来应对全球化语境下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复杂局面。要利用参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历史机遇,获取有益于我国文化健康发展的营养,提高民族文化的自我反省和更新能力,加速文化的现代转型,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跃迁。此外,还要在继承和学习中创新,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构筑中华文化的万里长城。
参考文献:
[1] John Storey.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3.
[2]鲍宇.整合与重构:全球化视阈下的中国文化重构[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7.
[3]玛丽?乔?梅多,理查德? 德?卡霍.宗教心理学[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孙洪斌.文化全球化研究[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5]丁琴海.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2).
[6]徐立坤.文化统战概论[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7]白晋湘.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 应[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
[8] John W. Berry,et al.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M].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篇9
关键词:隐喻;文化;世博会;隐喻象似性
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69-02
一、引言
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抽象思维通过隐喻也更好地在生活中得到诠释。而今隐喻主要是从认知学角度来研究。隐喻也与社会情景,文化知识的联系紧密相关。如大家所熟知春节期间将“福”字倒着贴,它意味着“福到”。这就充分显示出了常规隐喻体,同时也表明隐喻具有文化性。本文试着从有关中国世博会所体现出的一些显著的中国元素来诠释隐喻象似性。
二、隐喻
(一)隐喻的定义和分类
隐喻是涉及两类不同的事体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是两个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比较和映射。丰富多彩的世界和生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出现了林林总总的隐喻,对此出现众多的隐喻理论也不足为奇。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方法来诠释隐喻。L&J将隐喻分为三类:结构喻,方位喻,本位喻。结构喻是用一个概念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的概念。使得二者之间相衔接,变得通俗易懂。方位喻运用诸如上下,内外,中心-边缘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一概念系统。它是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是人们将抽象的概念映射到具体的方位概念上。本位喻是用有关的概念或概念结构来理解我们的经验。如将抽象的概念喻说成具体的物体,使后者的有关特征映合到我们前者上去,可分为三小类:实体和物质隐喻, 容器隐喻,拟人隐喻.把事体视为具有人性就是一个明显的本体隐喻。主张将语言中所有比喻性说法都是隐喻。
(二)隐喻的特征
隐喻主要具有下列特征:跨学科性与普遍性,新奇性,开放性。隐喻广泛运用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在经济学中,我们说市场经济是只看不见的手,安全网。隐喻应用到新闻标题中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如绿化用地成“唐僧肉”, “金凤凰”飞起来。在日常生活中用“解套”来指离婚;用“买保值公债”来指未婚青年出席朋友婚礼馈以礼金,使之富有新奇和创造性。隐喻的精炼,新奇,间接和委婉等特征增加了语言的修辞效果;大量使用成语,寓言,谚语,歇后语增添了语言适应中的说服力,如沧海一粟,失败是成功之母,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隐喻还使得语言的描述显得简洁和生动,委婉和高雅。在饮食文化中,商家也倾向于用高雅的语言来吸引顾客。尤其是美其名曰的菜谱:佛跳墙,明珠仙裙,天女散花,芙蓉燕窝等等。从语言学的角度,我们从中受益匪浅的就是创造新词和术语,大量同音词,多义词出现,从而学者从词汇的角度来研究象似性以及增加表达的精确性和形象性。从诗歌功能来看,隐喻是诗歌的灵魂,诗人用西风来指代寒冷,萧瑟,凋零。如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在《天静沙,秋思》中写道:“古道西风瘦影,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隐喻象似性
皮尔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象似性,象似符包括映象符,拟象符和隐喻。象似性是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也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能指分别指称为“声音,语音,符号,名称,名……”,所指指称的是“意义,语义,事物,现象,思想……”。认知语言学将象似性分为二大类,拟象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隐喻象似性是指从一个概念投射到另一个概念,从一个认知领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领域的过程,包括隐喻语言的运用,隐喻概念体系等。威廉斯把隐喻象似性分为三类:一语法隐喻,是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二是诗歌隐喻,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三是约定俗成的隐喻,即常规隐喻。这类隐喻的喻体意想经过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筛选沉淀,已经在人们头脑里形成根深蒂固的联想。隐喻除了上面陈述的几种隐喻,还有创新隐喻。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文学作家根据生活的素材和自己独特的思想来构造新思想,新概念。网络语言及不同新颖现象的出现折射出创新隐喻的成果。象似性与隐喻是相互作用的。象似性是隐喻的基础,它可以激活意想-图式,而后者是构建隐喻的基础,他们的相互作用体现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象似性为隐喻准备条件,而隐喻则把深层象似转换为表层概念。认知语言学所揭示的隐喻象似性包括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
(四)隐喻与文化
文化的研究源远流长,在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很多学者留下了珍贵的知识财富。而今,我们引经据典,写出妙笔生花的文章,毫无疑问会接触到很多隐喻现象。可知隐喻已经成为中国经典文化的一部分。隐喻首先体现为语言现象,其实它指代富有深意的心理现象。任何心理现象都源于在文化中所受到的熏陶。不同的民族,他们的民族语言,习俗,生活习惯,可能不大一样。作为隐喻的一种语言方法,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同一颜色有着不同的感受。在我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吉祥,我们用“走红”,“红极一时”来指代顺利和成功;它还象征美丽,漂亮,我们用“红颜”来称赞美貌的女人。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指代贬义较多。它象征残忍的行为和发生的事件,如“red hands”,它还象征比较激进的革命运动如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它也象征危险,不安a red flag。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气息。成语谚语是各民族生活经验和历史文化的智慧结晶,最能反映不同的文化价值观。隐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从而体现出我们对生存文化的认知。跨文化隐喻分析会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人如何构建现实的概念,如何交际,如何完成认知过程。
三、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元素文化所体现出的隐喻象似性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但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让外国游客体会到中国的风土人情,品味不同的文化氛围。本文将分析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元素文化中所领悟到的隐喻象似性,吉祥物,中国馆,石油馆所运用到常规隐喻,拟人隐喻,创新隐喻以及所体现的语言的隐喻象似性。
(一)吉祥物“海宝”
海宝的名字和吉祥物的形象密不可分,寓意吉祥,符合中国吉祥称谓原则,吉祥物主体以人为核心创意,即反映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世博会徽的设计理念让我们觉察出拟人和创新隐喻的运用。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海宝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对世博会的举办地一目了然。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生活的主题。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从而体现出中国人友好,热情额待客之道,体现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中国馆-“东方之冠”
极具中国特色的东方之冠外形设计,中国馆以“城市发展的中国智慧”为主题,由于外形酷似一顶古帽,而被命名东方之冠,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二部分组成。国家馆居中突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似斗拱。它有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4根大柱子支撑起一个“斗冠”,斗冠由56根,象征56个民族,象征了中国人民“只要团结,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思想主旨,也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56个民族的大团结。象征也是隐喻的一种。作为国家盛典中的标志性建筑,光有斗拱的造型还不够,还要传达出力量感和权威感,这就需要用四组巨柱,像巨型的四脚鼎将中国馆架空升起,呈现出挺拔奔放的气势,同时又使这个庞大建筑摆脱了压抑感。斗拱是一个极具象征性、并能引发散发性思维的意象。它的外形既像宝鼎,又像一盏巨大的酒杯,高高举起,盛情欢迎五洲四海的朋友;同时它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冲天而起,预示着中国将翱翔万里。通过对中国馆外形的观看就体现了我们所熟知的文化背景知识,一个欣欣向荣,繁荣富强的中国也不言而喻的显现了象似性。东方之冠,高高耸起,象征着中华的鼎盛与繁荣。
“中国红”展现民族形象,中国馆代表喜悦和鼓舞的颜色,一种大气,稳重,经典的颜色。中国馆以大红色为主要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红色为主题的理念,更能体现出喜庆的气氛,让游客叹为观止。中国馆披上了“中国红”,传达出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展示着“热情、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红色的象征意义运用了常规隐喻的。这是对中国特色的又一最好解读。
(三)石油馆
石油馆外形建筑被喻为“油立方”,寓意“地下储油岩层”,象征着石油和天然气是人类社会的主要能源,在绿色生活、低碳经济中承担重要责任。整体外形犹如一个巨大的能源处理网络体系,寓意地下蕴含的石油正是美好城市的主要动力源泉。石油馆吉祥物取名“油宝宝”。“油”取自“油气”,即石油和天然气的总称。“宝宝”,寓意“成长和希望”。“油宝宝”色彩以金黄色为主。石油素有“黑色黄金”之称,采用金黄色为主色调,体现出石油的珍贵。黄色又是“阳光的颜色”,彰显出“油宝宝”个性的活泼和明快,象征石油人无私奉献的温暖形象。石油馆尾展造型采取倒螺旋结构,四周为悬浮的“油宝宝”,主体为带有祥云图案的红色飘带,凌空舞动构成火炬的抽象图案。在中国文化中,祥云和红色都传达吉祥如意。在火炬点燃的过程中,四周的油宝宝按照向上螺旋的顺序,逐级点亮,一直到绸带的顶部。这时,用光效制造的火焰会腾空而起,挂在顶部的LED显示屏会同时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礼花,寓意石油创造了人类的七彩生活。金黄色,红色的色调,带有祥云的图案表明出常规隐喻,其独特的设计把创新隐喻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结语
以上我们简要讨论了隐喻的相关知识,隐喻的本质是借助我们生活中的经验来更通俗易懂地来认知抽象的事物。隐喻所具有的文化性,是通过人的信念,态度,行为方式来反映文化内容的。隐喻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纽带,对文化知识传承具有重大意义。日常语言中就充满着隐喻性的思维,而隐喻是有理据的,因此承认隐喻的认知功能就是确认了象似性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惠山祠堂群 文化价值 修旧如旧 特色保护 发展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25-03
祠堂,又称祠庙、祠室,也有称作家庙、宗祠的,是旧时祭祀祖宗的所在。《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正屋)。”即天子宗庙有七所,三所昭庙,三所穆庙,连及太祖之庙共七所。诸侯宗庙五所,二所昭庙,二所穆庙,连及太祖之庙共五所。大夫宗庙三所,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只有一庙。庶人则连一庙亦没有,其祭祀合并于嫡子之家举行。《礼记》关于天子、诸侯、士大夫和庶人设立宗庙的规制,对中国以后的祠堂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标志着中国祠堂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的正式诞生,从而影响了中国整整两千年来祠堂建制的发展。
作为祭礼的物质形式和空间场所,一个完整的祠堂包含三个要素:祠堂是祭祀的建筑,有着纪念和感恩的意义;祠堂祭祀的对象有三类:家族先祖,名贤先哲,山川、天地和神灵;祭祀场所为房屋,堂者,房屋也,是在房屋内举行祭祀礼仪,三者缺一不可。作为一个家族的中心,祠堂象征着一个家庭的团结,通过祠堂祭祖和其他活动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把族众牢固地团结在一起,成为严密的家族组织。祠堂文化从夏、商、周朝开始兴起,到宋代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展到高峰。从历史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及其发展状况。
如何理解当代祠堂建筑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如何在城市化背景下保护与继承祠堂建筑及其文化便成了本文研究的对象。
1当代祠堂价值
1.1文物价值
祠堂作为文物建筑,承载了诸多历史、人文、科学、艺术、建筑、民俗等多方面的信息,是我国珍贵历史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祠堂的文物价值得到了更集中的关注,全国及各省市都将祠堂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且成为数量迅速增加的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对祠堂建筑文物价值确定级别,能够让有关部门有的放矢地制订相应的修缮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利用有限资源对现有祠堂进行有效修缮与保护,这些被列为文物的祠堂经修缮后对外开放,起到了很好的历史文化教育效果。
1.2教化价值
在很多祠堂的墙壁上,往往挂有家训、族规、家法内容的牌匾,它包含了以忠、信、孝、悌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这些观念长期延续,代代相传,从而积淀为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当然,其中有不少如“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属于需要批判的封建糟粕。但有些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友兄弟、尊师长、睦近邻、祟简朴、恤孤寡、戒逸、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对今天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也能起到的推进作用。
从宏观角度审视,很多祠堂建筑均已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动、直观的祠堂文物,使数以万计前来参观、学习的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受到深刻教育,这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1.3寻根价值
祠堂是宗族祖先的“根”。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寻根热的兴起,文化认同成了所有海外华人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宝岛台湾与大陆不仅有着连成一体的地缘关系,更有着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1987年,台湾开放了大陆探亲的政策,台湾同胞赴大陆寻根形成一个热潮。近20多年来,台湾每年到大陆探亲寻根的人数都超过百万。一批批回大陆的探亲人中,有的手持族谱来寻根,有的寻找祖墓来祭祖,更有不少凭借祠堂来寻源。这种寻根心里,在长期漂泊在海外的侨胞身上也表现得很突出,他们大多数人对祖国、家乡都怀有亲情,强烈地渴望到家乡寻根问祖。四海漂泊梦,天涯游子心。许多回乡寻根问祖的海外侨亲,正是借助族谱、祠堂的记载,找到自己的祖根与血缘关系的。
1.4旅游价值
由于旅游业的需要,村落成为城市人口旅游的热点,很多祠堂已经转化为旅游景点或者人文公园。各地在规划城乡发展计划时,很多地区都将以祠堂为代表的传统历史文化作为政府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这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改革开放后,随着旅游业的勃兴,这些保存下来的祠庙,有的由于规模宏大,建筑特别,装饰富丽,好看好玩,被当作名胜古迹开发使用。这些祠庙所以能吸引游人,主要原因还在于其本身的价值。祠堂建筑还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外国客人来大陆参观访问,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1.5文化娱乐价值
宗祠“神庙剧场”,本是中国民间戏曲重要的演出场所。不少规模巨大的祠堂,往往建有戏台,逢时过节,为族众和村民演出。发展到现代社会之后,农村戏曲仍然与神庙有着不解之缘,在宗祠中布设大量的戏曲壁画、戏曲雕刻,经常演出戏曲以戏敬祖娱神,便成为祠堂文化和农村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现代城市不断组织着各种“艺术节”的时候,这些逐渐城市化的农村(社区),又在强烈的自觉意识中延续民间的祠堂祭祀演戏、谢神演戏的传统,不断地在“菩萨生日”或其他民间节日里请戏演出,构成了特别的“民间戏曲艺术节”。实际上,绝大多数村落社区在祠堂新建的戏台,同时又兼做了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在很多地方,社区公共生活空间几乎是空白。经过修缮后的祠堂,则成为老年活动的一个理想场所。老年协会是地方政府认可的合法组织,传统的祠堂与村庙组织往往假借老年协会名义进行活动。
今天,经过20世纪历史的洗礼,传统的祠堂功能已大为减弱,但古老的祠堂因系着过去而越发受到重视,它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开始承载着许多新的文化功能,这是古代祠堂功能在新形势下的不断延伸与发展。
2惠山祠堂群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惠山祠堂群现状
惠山祠堂群位于无锡市锡山与惠山的东北坡麓,东西以黄埠墩和惠山寺为界,南北位于锡惠大桥和通惠西路之间,主体在无锡市惠山横街、直街至宝善桥以东惠山浜一带,面积约20万平方米,占古镇总面积的56.8%。今存比较完整和可以修整的祠堂及其重要的建筑遗址118处,年代自唐至民国。祠堂的建筑总面积共47000余平方米,大小房屋1500余间,形制以硬山式江南民居为主,也有规格较高的歇山式厅堂或阁楼,不少有附属园林。黛瓦粉墙,小桥流水,古朴清幽,饶有特色。形成了沿河、沿街、近泉、靠山密集的祠堂分布群落,是较为系统有序、完整、典型地保存中国数千年祠堂文化发展的实物载体。祠堂群从性质来区别,可分为宗祠、专祠、神祠三大类。祠堂涉及的历史名人达80多人,其中宰相、尚书、御史25人,儒家学者17人,忠节之士30多人。祠堂群还集中荟萃了运河文化、名人文化、泉茶文化、园林文化等多种文化,祠堂群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
2.2惠山祠堂群面临的困境
2000年,无锡市就惠山正式向建设部申报全国100个著名古镇(历史文化街区)称号。2008年9月惠山古镇首次向公众开放,至今主体项目分为新锡路西侧0.3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与东北侧0.7平方公里的风貌协调区。核心保护区主要涵盖听松坊、天下第二泉、横街、直街、中心祠堂群、上下河塘、惠山浜、宝善街:风貌协调区主要是在原来迁移工厂的平地上所建设的仿古商业街区,为核心保护区提供旅游等服务。虽然惠山古镇开发耗资巨大并被给予厚望,但是通过实地考察及网络调查发现:游客对于惠山古镇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当地的原住户也对于目前的保护开发不是很满意,总的来看,惠山古镇开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过度商业化
自从惠山古镇祠堂群被开辟为旅游景区后,不少居民将沿街房屋改造为店面从事商业经营,仅在横街和直街的餐饮店就有数十家,诚然,商业化的运营模式给惠山古镇带来了一定的繁荣,当地居民也可从中获益,但是这种过度繁荣的局面于祠堂文化的传承益处不大。
空城凸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城区改造不但推倒了古老的建筑,也割裂了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血脉关系,根据调查,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如今惠山古镇区域内居民的地域归属感和空间认同感与以往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原来的住户有1309户(多数是看护祠堂的祠丁及其后代),这些居民均被拆迁至锡惠苑、惠麓东苑等小区;现在的住户基本上是外来的居民,对于祠堂的感情比较淡薄。以往惠山直街上秋风酒楼、清琴丝竹、米市、布市等场景如今已很难觅,昔时过往客商熙熙攘攘,许多菜农挑着新鲜的菜来贩卖;诸如此类生活场景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来说来说应该是一种损失。(图2-4)
招商效果不佳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许多店面早晨开门营业时间较晚,下午4点左右便陆续打烊了,就连一些展览馆如“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馆”、“市民捐赠物品陈列展”、“赵红育锡绣大师工作室”、惠山救火会等古迹的大门也多半是大门紧锁。本来进祠堂参观的游客就不多,再加上部分祠堂从今年开始需要收取一定的参观费用,因此到了下午五点过后,整个景区便完全沉寂下来,毫无生气。
3惠山祠堂群的保护与发展措施
上述问题表明惠山祠堂群在开发过程中并未克服古建筑在修复保护与旅游开发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自身不恰当的开发与运营使祠堂群在祠堂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面临着困境。在未来发展中应按照“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的原则进行适宜调整,才能在“修旧如旧”的保护开发中找到一条合理的路径。
3.1建立全面保护的规划原则
按照建立“无锡历史文化展示舞台”的理念,全面发掘和保护惠山老街的历史文化遗存,在确保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的基础上实施合理改造和修复。对街区的保护性修复坚持整体规划、分阶段推进,做到试验先行、慎重建设。将街区保护性修复与无锡历史名城建设有机结合,文物保护与街区风貌有机结合,街区环境整治与环保截污有机结合,街区建筑恢复与危旧房改造有机结合。老街的保护性修复,能够切实维护和保障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满足人们对生活、工作、休闲的要求,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积极探索老街搬迁新模式,创新融资平台,探索市场化保护性修复的新路子。
3.2构筑“一河、两馆、三街、四片”的保护格局
“一河”及惠山浜龙头水系。惠山浜是无锡工商业文化、市井文化的重要见证,龙头河是清代皇室巡游惠山所必经的“黄金游览水道”,其两侧上、下河塘区域形成了祠堂群中最具历史价值的核心地区。疏通地下水系,使龙头河龙嘴再吐汨汨山涧清泉;控源截污,搬迁河道两侧的企业,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实施关闭,将老居民迁入新居后,做到污水全部实行接管处理。生态修复,改造河床,进行清淤,使河底土壤发挥功能;进行生物治理及生态修复,投放观赏鱼等动物,种植鸢尾等植物用于吸收氮、磷,使河道达到最合理的生态平衡系统。修复后的下河塘,可以成为历届中国(无锡)吴文化节惠山庙会巡游的必经之地,再现当年“乾隆下江南”的盛况;从而将吴文化变成“活文化”,实现动态展示。(图5-7)
“两馆”及中国泥人博物馆、祠堂博物馆。祠堂和泥人是街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中国泥人博物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集文化推广与产业整合于一体,将工艺展示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祠堂博物馆集聚了丰富的族谱家乘,成为认知历史、剖析社会的微观窗口,成为追源溯流、寻根问祖的情感源泉。根据老街民俗文化、市井文化的特色,充分尊重原住居民的生活习俗,将保护街区形态与传承展示文化有机结合,惠山泥人前店后坊的结构,使游人可以与老祠丁互动体验制作泥人的过程,过百龄棋院前街后宅的构造,使游人可以与老艺人切磋围棋技艺;惠泉酒坊前店后馆的形式,是游客亲睹老居民酿制黄酒的传统工艺,展示无锡黄酒文化的悠久历史。
“三街”即惠山直街、横街、宝善街。其构成的三条线性空间串起了惠山直街的所有精彩地段,是街区的特色所在和保护重点。恢复原有形态修缮宝善桥,以老街民俗生活风情为主题,形成多层次的亲和空间,增加符合老街业态、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华老字号,营造亲切舒适的传统老字号一条街。三条街共同勾勒出街区特色鲜明、高度复合的历史空间轮廓。在传统节日来临时,可以进行撕纸、剪纸、糖塑、面塑、九连环、藤编等吴地工艺表演,邀请一些民间团体来“三街”开展戏曲清唱、民乐合奏、汉服巡演等自娱自乐的演出活动。整饬惠山豆腐花、惠山油酥、秦园小笼包、惠山小馄饨等具有惠山民俗特色的小吃一条街经营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展示吴文化的窗口。(图8-10)
- 上一篇:家庭财产保险案例分析
- 下一篇: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