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

篇1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下, 文化的活力逐渐被激发, 成为活跃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因素。把握国际贸易需要从文化视角进行解读,商品是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体,国际贸易实质上也是商品文化价值的交换过程;文化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根源和依据;文化比较优势是推动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发展的现实动力。

关键词:国际贸易 文化风险 文化差异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文化作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习俗习惯中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它以一种“共同理念”的形式影响人们的交易行为和消费偏好,促进或制约着国际贸易的生产和消费。因此,国际贸易与文化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是影响国际贸易发生、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因素。然而,综观现有的主流贸易理论,在阐述国际贸易的依据时,本质上都是从劳动、资源、产品、技术等纯经济要素来加以说明,几乎没有涉及文化禀赋问题,更没有将文化作为一种根本性因素来深入分析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经济、文化日益互为一体,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越发凸显。离开了文化,我们就很难说明许多贸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不能去把握贸易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因此,深入探讨国际贸易的文化根源,揭示国际贸易发生、发展的文化依据,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国际贸易文化依据的分析,也为国际贸易中具体文化问题的考察,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一、文化风险的根源

国际贸易中的“文化风险”概念旨在说明文化这一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给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带来损失的可能。也就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因不同的社会习惯而存在的产品市场差异,使人们难以预测哪种产品会在外国市场上受欢迎,哪些商品会得到当地国的抵制。为此,文化风险直接作用于出易中的商品和商品贸易中的目标市场。

如果文化差异未得到合理控制或管理,将会沿着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风险、这一路径产生文化风险,从而可能导致贸易公司运作的低效率,对贸易双方产生破坏性影响。文化风险的根源是文化差异,并表现在三个层级上。首先,国家的主导文化对国际商务影响最大,不但影响商业交易的语言,还影响交易的性质与种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存在不同的行为方式,经常表现为:价值观差异、种族优越感与种族歧视、对文化符号系统理解差异、政治文化的不同导向,以及不恰当地运用管理习惯。其次,文化风险还源于不同国家不同公司间不同的企业文化差异。企业文化是国家文化的反映,影响组织的各个方面,指导日常的商业交往。包括经理如何选拔与提升雇员、如何领导和激励下属、如何构造组织、如何选择和制定战略以及如何与其他商人谈判等。再次,公司内部员工来自不同国家,他们身上都有本国文化的印记,组织中个体文化差异也会带来文化风险。

■二、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诺斯指出: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一直忽略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在那里, 制度至多是经济增长的既定前提, 而不是原因。”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作为经济增长既定前提的制度包括两种: 一是正式制度, 即政治政策、经济规则、契约等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二就是非正式制度。所谓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 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 包括价值观念与风俗信仰、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这些因素都可以统称为“文化”。在制度对贸易体制的作用中, 正式制度当然占据主要地位, 但是非正式制度也是贸易活动赖以进行的影响因素, 它通过对人的行为选择和激励的作用, 以及对正式制度安排的制约, 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产生着重大影响。文化因素就是作为这么一项非正式制度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的。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价值观念与风俗信仰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一事物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是人们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这种评价或判断势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选择, 从而影响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比如人们对生命存在意义上的看法中, 认为平和安顺为好的人追求安静、保守的生活方式, 对新潮事物和产品不感兴趣;而认为轰轰烈烈才不枉人生的人则追求有刺激的生活方式和时尚产品。前者看重归属感, 后者追逐成就或权力。由此推断, 以前者为主流价值观念的国家, 对外交流的欲望不会太强烈, 人们对外来产品和服务不甚欣赏, 所以不利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而后者与之完全相反。

(二)伦理道德

道德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等力量, 使人们具有善与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 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 以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 人们的道德观念及其对人的约束力都不同。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例来说, 中国人倡导的“忠”、“义”、“孝”、“忍”、“稳”等观念, 在社会正常运行中对人们的行为有极大的规范作用, 形成了东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约束特征, 这与西方建立在契约制度基础上的社会文明有很大差别。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制发展史的文明, 所以法律在人们行为中的规范作用特别大,人们以为守法就是道德, 即使一些很有人情味的东西, 都以法律来规范, 形成了法律约束的特征。顺应道德观念, 利用道德约束展开贸易活动, 对于外来者非常难, 因为对不同地域道德观念的理解、掌握、运用是极其艰难而漫长的。所以, 各国不同的道德观念对国际贸易无疑又是一个阻力。中国很多企业回避反倾销诉讼, 中国制造的很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取得应有的市场份额主要是由法律原因造成的, 而很多西方国家的产品在东方国家的滞销则是由道德观念的差异造成的。

■三、降低国际贸易中文化风险的措施

面对这种无形的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进一步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使世界各国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 享受尽可能多的比较利益, 靠一种文化完全地压制或征服另一种文化是不可能的。消除文化因素对贸易不利影响的最有效方法是推动世界文化的融合, 形成一种协调配合、相互尊重和补充、杂交而成的多元文化综合体, 使文化因素对贸易的不利影响消失并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局面, 以下一些策略是不可缺少的。

(一)建立国际性文化交流

为了消除文化差异, 最宏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建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组织和文化交流中心, 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和交流, 以消除观念、习惯、语言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贸易阻碍。文化是有传统的, 但它也是可以交流的, 高层次的文化也是易于被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接受的。只要人们不懈努力, 文化大融合的一天终究会到来。近期中国举办的几次国际性的文化展览盛况空前, 充分说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可以被人类所共赏的。通过这些文化展览的成功举办, 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一定会加深, 更会增加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喜爱,最后带动中国产品在世界贸易中销量的上升。

(二)贸易策略与当地文化交融

国际贸易活动中最直接的主题就是企业, 当一个企业有志于开拓一个拥有不同文化的市场展开贸易活动时, 最为重要的就是其贸易策略的制定。企业在制定国际贸易策略的时候, 应该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 使文化渗透其中, 这是第一个步骤。然后是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 包括产品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等方面, 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 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 还要找到适合当地习惯的渠道, 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这些环节缺一不可, 只有把他们都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破除壁垒的目的。

(三)文化交融的培训与培养

为了与文化因素对贸易活动日益明显的的影响保持同步, 需要进行多种方式的文化融合的培训, 培养出推进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人才。通过文化融合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关键是具有文化融合意识和知识的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此, 应当进行这样一些方面的培训: ( 1) 文化理解的培训。即介绍不同国家的人文状况, 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制度法规等, 并与本国的相应方面作比较, 加深对国外文化的理解。( 2) 文化应用的培训。让被培训者了解其他国家的价值观、行为、态度, 清楚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态度,清楚针对他们的价值观应该采用的奖励方式, 并对当地的奖惩制度做出评价和改进的建议。( 3) 实地文化考察的培训。派遣培训人员到他们将来可能从事工作的国家进行实地的观察和研究, 使他们在与当地消费者的直接接触中理解他们的文化, 把握他们的动机。( 4) 相互交流的培训。邀请不同文化背景的贸易管理者与被培训人员进行适时的交流, 并经常组织有国外工作经验的经贸人员进行交流, 互谈感受, 加深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四)充分利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偏好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尽管一些习俗禁忌可能会阻碍外来商品的进口,但只要规避得当,同样会创造贸易需求,比如,绝大多数美国人喜欢蓝色和杏红色的家用器具,南欧人偏爱红色容器,而荷兰人则喜欢白色等,我公司面对这些风俗习惯偏好,制订了满足差异化需求的目标计划,结果其产品2008年在海外销量增加19%。文化差异对服务贸易的需求影响更是如此。当前,服务业已占世界贸易额的20%-30%,据估计它将以每年20%的速率增长,这意味着国际贸易中将越来越以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尽管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不像货物贸易中的物质文化易于移植,但其文化特质和文化个性更能影响服务贸易的需求。对于文化附加值很高的文化商品和知识商品而言,由于人们对异国民族文化的好奇和对高科技文明的追求,无疑是创造贸易需求的文化根源。对于一般的服务商品而言,服务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固有的感觉方式及其所有属性的重要程度在不同文化间存在差异,但文化差异优势能从根本上影响用户的满意度及服务商与消费者之间关系,文化因素仍是产生贸易需求的原因,例如,由于买方必须建立对卖方所售产品质量的信任,因而,服务的无形性使海外的服务贸易变得更加困难,但是一个公司品牌文化及良好的声誉却能改观国外贸易现状。

总之,国际贸易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经济与文化互动的过程。这一研究为我国新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启示:文化具有单纯的经济战略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如何发挥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比较优势,对我国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一方面,企业和外贸经营者要充分重视文化的价值,努力提高和优化贸易商品的文化品质;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要通力合作,确立正确的文化战略,以文化力提升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

[2]任净.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中国流通经济,2004

[3]刘锐.文化视野中的国际贸易.理论界,2005

[4]冯双鹏.试论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影响力.理论界,2005

篇2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主要运用汇款、托收、信用证等不同的结算方式,根据提交商业票据与否又分为跟单与非跟单两种结算方式。国际贸易中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国际贸易的透明性,杜绝作假的发生,缓解了国际贸易中货物与资金流通不顺畅的困难,将两者稳定配合相互作用,促使贸易双方拥有更加稳定的信任感,并由此降低贸易双方的风险概率。国际贸易结算一般联系到贸易融资,参与贸易的货品常常被视为抵押到各个融资机构的商品。但基于贸易和融资行为在许多时候都紧密结合,为了确保国际贸易的透明性,国际贸易中大都选用跟单要求。近年来,国际贸易中跟单结算有减少的趋向。研究表明,国际贸易与融资结算中有跟单要求常常会导致双方产生较为复杂繁琐的问题,但这些困难的形式使得融资向较为严谨的方式发展,将货币与实际互相分离,一定程度减轻部分阻碍,使国际贸易拥有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跟单方式在较大程度上大大加剧了维持成本与期间费用,资源的耗用大大超过了非跟单结算方式。但即便如此,严谨复杂的跟单方式,有时也难免有部分票据造假,交易欺诈等情况的产生。伴随着全球经济较为迅猛的整体发展,国际贸易交易活动促进了世界经济实力整体向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中跟单风险的防御与控制也引起了相关从业人员的重视。目前,全世界国际贸的7成由跨国公司经营,产生的GDP超越了全球的5成左右,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系统中拥有举足轻重的比例,国际贸易中跟单结算也成了一个明显特征。

二、国际贸易中跟单风险来源

跟单行为是在贸易过程中,通过订单重要内容向贸易客户传导进展近况,严格监控每一步实际发生的流程,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谨细密的保障,跟单员在贸易发生期间,作为联系企业与贸易客户双方甚至多方的紧密纽带,跟单员的工作在贸易中尤为关键。

(一)跟单信用证制度本身存在风险

按照以往国际贸易的规范模式,在贸易发生时操作人员只需保证各份单据之间数据值内容能相互证实,各类凭证之间内容相互符合,随后出口企业即可领取银行保证的货款,若产生其他原因,银行一般都不予考虑,根据习惯,银行等金融企业对票据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与标准性等任何形式都没有任何监督检查形式,并且不负任何单据的任何形式的责任。这种情况下银行对单据凭证的存在意义就只是在单据的表面形式进行检查,对单据的实际意义并没有任何形式的监督。在许多时候,银行对风险的产生也不能避免,欺诈行为也容易钻空子。

(二)出口商与运输业间产生的风险

利用各类制度缺陷,一些出口商通过造假单据凭证进行销售,或购入一些不存在、数量不足齐、质量缺陷严重、规格参差不齐的货物,甚至进行一些单据货物价值与实际货物价值完全不等比的混淆贸易行为,这类行为在以往的国际贸易过程中也屡见不鲜,造成了价值不菲的损失。

(三)我国信用证法律条款制度存在缺陷

长期的案例反复证实,我国跟单信用证条款存在一些缺陷容易导致风险。特别是在我国进出口商的和外商之间存在关于跟单信用证的风险问题,由于我国缺乏法律支持,处于被动形态。

三、国际贸易中跟单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贸易合作伙伴需谨慎选取

跟单信用证风险的产生,大多由于对贸易合作对象的不了解,特别是对方信用记录的查证不清。查证信用记录要注意的是:

(1)执行合约的效率以及方式方法;

(2)以诚信手段进行贸易合约的执行情况调查,包括企业是否进行客户服务信用记录的档案登记是尤为重要的,一定时期内进行再次审核也是不可忽视的。对合作对象的资金信用调查方法多种多样,可选择调查银行记录以及国家相关部门设立的相关调查取证团体与证实机构;也可选择在实际业务案例中进行调查,一般都会选择与驻外机构合作调查,或者在网络系统上进行考证联系。

(二)在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各条款单据

企业必须严格谨慎地对整体的单据条款以及各类凭证,对运行期间涉及到的双方条例进行系统审核,在最基础层面避免与预防造假数据产生的企业损失。企业应当在条款中列明合作商,严格审查信用证号码、运行日期、提单排码等相关内容,做到参与双方仔细严格参与每一个极小的环节,甚至在检查验收时也必须加派相关负责人进行检查与取证。

(三)必须附有商品检测条款

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后,为了防止合作方延迟甚至拒绝发出商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损害现象的发生,企业可以要求合作商在交易进行时展示当地政府核实检测的商品质量检测证书,或企业指定的合作方所在地的第三国相关机构出示的证实证书,在各个方面有效地进行欺诈行为的防御控制。

(四)提高贸易双方业务人员专业素质

国际关系日渐融洽,国际贸易行业得到不断的发展,市场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变化,这使得业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对自身专业素质有不断提高的要求。参与贸易的双方应当在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业务熟练,熟悉各项操作,这在国际贸易中跟单风险的防控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践的推动,贸易方式也拥有更加多种多样的变化,一旦相关从业人员对市场局势的观察能力不足,缺乏用宏观发展的眼光进行辨证判断,在国际形势下特别容易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害。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必须拥有端正的品德与辨证宏观的视野,更要提高在各类运输、保险、买卖过程中任何细节的知识与技能,必须将这些技术运用与操作娴熟,国际贸易中的跟单欺诈风险才能在根源处被防控。

四、结语

篇3

摘要:信用证是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绝对的比重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用证的独立性是信用证最根本的属性,是信用证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在带来巨大优势的同时,信用证独立性的存在也成为了欺诈、违法等行为产生的根源,为了保证信用证这一结算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商业价值,就要求有针对的立法和措施的实施予以改进。

关键词:信用证独立性欺诈违法

信用证全称跟单信用证,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结算工具,对增强贸易稳定性发挥了巨大作用。选择信用证作为结算工具,卖方、开证银行和买方都能从中获得诸多好处。首先对于卖方而言,传统的结算方式存在很大风险,即使卖方事前对买方的信用程度做过一定的调查了解,也不能避免在发生货物的价格下跌或买方与他人签订对其更有利合同等情况出现时,买方拒绝提货或者提出降价要求等不平等贸易现象出现。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卖方虽然可以通过诉诸法律等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然而出于对时间、人力物力等成本的耗费,这种做法也并不实际。若卖方选择信用证作为结算工具,则只需向开证银行交付信用证所要求的单据,经银行审查合格后,银行会对卖家先行偿付货款,此时卖家的风险几乎完全可以消除。另一方面,对于开证银行而言,增加信用证业务可以在不会陷入买卖双方交易纠纷的前提下增加其收入。最后对于买方而言,信用证的好处虽然不那么明显,不过至少银行会对卖方的交货凭证进行表面审核,一定程度上保证买家的利益。信用证在日常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的原因来自于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

一、信用的独立性原则的内容

为了确保国际贸易的安全进行,转嫁贸易中的信任危机,保证银行信用的信用证独立性原则应运而生。独立性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不可撤销的信用证(无论商业跟单或备用信用证),应该与该信用用证据以产生或作为该信用证基础的其他合同、协议、安排相互分离和独立,只是一种独立于原因关系和资金关系的当事人的货款支付方式。也就是说,信用证法律关系与货物买卖合同所产生的法律关系是相互独立的。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无因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第5条称,“开证行在作出付款、承兑或者履行信用证项下其他义务的承诺后,只要单据与信用证条款、单据与单据之间在表面上相符,开证行应当履行在信用证规定期限内付款的义务。当事人以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基础交易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所谓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无因性,即信用证条款的变更不必然随买卖双方的基础合同的变更而变更,信用证与可能作为其依据的销售合同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受其制约;受益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利用申请人与开证行之间或银行之间的合同关系。

(二)文义性

现行的国际商会出版物500号《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的第4条规定,“在信用证业务中,各个有关当事人处理的只是单据,不是单据所涉及货物和服务或其他行为”。UCP600中第5条规定,“银行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单据可能涉及的货物、服务或履约行为。”因此,信用证的文义性,是指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必须且只须在表面上与信用证条款相符,在单证相符的情况下,开证行必须履行其付款或承兑义务。

二、信用证独立性原则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一)信用证独立性面临的困境

虽然信用证独立性原则在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同时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即欺诈和违法。

1.欺诈

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在保证了其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为一些不法的信用证受益人提供了钻法律空子的机会。信用证中的欺诈,即不法行为人提供的表面信息与信用证的要求相符,然而实际上并不代表真正的货物单据,用以骗取支付货款的欺诈行为。欺诈形式有很多种,一般以虚假发货和以次充好为主,然后提供伪造的单据蒙蔽开证行付款。欺诈行为使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使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违法

违法在这里不是指信用证本身的法律关系的违法,而是指根据违反本国强制性法律规定基础合同而开立的信用证仍得到偿付的问题。

(二)信用证独立性困境的出路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了买卖双方贸易的安全、便捷进行,另一方面又是造成违法和欺诈行为的根源。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信用证独立性原则,避免不法受益人的欺诈、违法等行为的出现,应该辩证地运用信用证独立性原则,不应一成不变地固守对待独立性原则,在特殊情况出现时,应该允许独立性原则在适用上有所例外,灵活运用。

1.欺诈例外

信用证欺诈例外,是指在确定存在欺诈行为的情况下,允许银行对信用证不予付款,法院亦办法法禁制令禁止银行付款。

1941年,美国纽约州的Sztejn案件首次确立信用证欺诈例外,该案确立的三项基本原则是:第一,受益人在提交单据及装运方面有欺诈行为,而不是违反基础合同行为,且开证行在付款前就得知这一情况,则开证行有权拒付;第二,受益人的欺诈必须已为银行或开证申请人所确认成立,而不能是仅仅声称存在欺诈;第三,如善意持票人在不知单据是伪造或存在欺诈的情况下,买入了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并要求银行付款,则事实上存在欺诈,银行亦按信用证支付条款支付。自此,世界各国开始推行各项保障制度,针对信用证欺诈问题,也取得了很好地效果。在2005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详细规定了信用证欺诈行为的四种类型,以法律形式确定给出了信用证欺诈行为的存在方式,共四种,它们分别是:一,受益人伪造单据或者提交记载内容虚假的单据;二,受益人恶意不交付货物或者交付的货物无价值;三,受益人和开证申请人或者其他第三方串通提交假单据,而没有真实的交易;四,其他的进行信用证欺诈的情形。

在相关立法的保障下,当出现信用证欺诈行为时,受害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法律援助,申请法院裁决以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的有关款项,保障自身利益不受侵害。

2.违法例外

目前对于信用证违法例外,立法中尚无明确规定,有些学者则认为,信用证违法例外,是指允许以基础合同交易中出现的严重违法去阻止或限制本应该独立于基础合同的信用证本身的履行,使信用原则的适用在此特殊条件下产生例外。

在运用违法例外时,不应任意扩大滥用,而应在基础合同构成了严重违法,即刑事违法时才运用。在违法例外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对犯罪的界定,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标准,这对实践中对违法例外适用范围的界定造成困扰,大大降低了其实际可操作性。

三、结束语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由于其特有的商业和法律的特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全力支持信用证独立性这一特点,对信用证这一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然而,信用证独立性在发挥其巨大效用的同时,又是欺诈和违法产生的根源。如果不能很好地制止欺诈和违法行为的出现,信用证的独立性也将受到巨大的挑战。因此,法院应该在立法并实施的过程中,尽量保证在支持信用证独立性与防止信用证欺诈和违法的行为之间做好平衡工作,让信用证独立性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体现信用证这一支付手段在国际贸易中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汪元军.论信用证的独立性[J].知识经济,2010;15

[2]邝力飞.论信用证的独立性与欺诈例外[J].法治与经济(下旬),2010;05

[3]杨丽娜.建浅析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J].黑龙江史志,2010;05

[4]徐进.浅议信用证独立性原则[J].法治与社会,2009;34

[5]田丽莉.信用证独立性原则探究[J].大众商务,2009;16

篇4

论文内容摘要:在国际贸易运输中,海上货物运输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提单则是海上货物运输中最重要的单证,已成为国际贸易和航运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随着国际贸易和航运的发展,提单欺诈已严重的危机到整个提单的正常运作机制,阻碍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本文深入分析了提单欺诈的成因,以期更好的防范提单欺诈,使提单对国际贸易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国际贸易实践中,提单欺诈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由于提单没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对空白提单管理不严格,对空白提单的盗用,法律上也没有规定任何可惩罚措施,因此这种欺诈比较简单易施。从效益上来看,伪造提单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成本上都比较容易,这大概是利用提单欺诈日益猖獗的直接诱因。

信用证制度:提单欺诈的制度根源

导致提单欺诈的主要原因是信用证制度,更具体地说是根源于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以及由它衍生而来的严格相符原则。

(一)信用证制度及其基本原则

跟单信用证或信用证是开证行代买方开立的或开证行自己开立的、保证依受益人提交的与信用证条款和条件的要求相符的汇票或单据付款的承诺。跟单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融资的工具之一,是“英国商业天才所创造的机制”。信用证制度有以下两项基本原则:独立性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开证行对受益人的付款义务独立于受益人对他在基础合同项下义务的履行;开证行对受益人的付款义务独立于开证申请人对开证行的义务,即不可撤销的信用证一经开出,开证行即承担了第一位的付款责任。独立性原则在UCP600中主要体现在第3条、第4条中。严格相符原则。严格相符原则对于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受益人相信,如果受益人满足了银行承诺的条件(即信用证规定的条件),则银行作为“可靠的出纳员”的承诺即可无条件的付诸实施。这一原则是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衍生物。

(二)信用证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导致提单欺诈

跟单信用证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银行处理的单证而不是货物。提单是从大副收据发展而来的,大副收据本身是承运人的收货证明。后来经过长期的贸易实践,提单被等同于对物的物权凭证逐渐成为一种商业习惯,而且这种习惯在法律上得到认可,即提单作为一种物权凭证是可流通的或可转让的。因此提单的交付等于象征付货物。这一点是信用证下银行以提单作为主要的付款凭证的主要原因。跟单信用证的这一特征决定了提单的价值及其在信用证体系中的作用。

在跟单信用证制度下,使用提单是基于一个重要的假设,即提单的实质是其可转让性。然而提单的发展并未达到像货币流通那样的程度。但在具体案例审理中,则认为,对受益人而言,“不可撤销的信用证与现金同属一个级别,必须予以承兑”。这意味提单的可转让性在跟单信用证支付体系中得到了夸大,提单在可流通性上的缺陷却被忽视。其后果是:提单仍旧具有物权凭证的地位,但不再表现为其内在的物权作用与债权作用,此时提单的转让被视为货物所有权的推定交付,其可信度难以保证。不论是因该提单系完全伪造或因承运人时常难以确认货物的实际品质就签发了清洁提单,收货人均很难以之对抗承运人。他也不能要求保险公司予以赔偿。因此他得到的提单只是一张废纸或者大打折扣。为了不影响信用证交易的正常运行,提单的可转让性受到了极度的重视。

纵向观之,提单在现代商业交易中仍保证其旺盛的生命力,是由于法律是牺牲了其他准则的情况下,才发展了提单的可转让性。正因为提单的可转让性已发展到目前的程度,使得实施欺诈更加容易。坚持可转让性与防止欺诈在一定程度之外是不可能兼而有之的,只可能视交易的需求来决定哪个更重要,或者在某种范围内进行选择,即通过由当事人增加费用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欺诈。

提单制度自身的缺陷

上述的跟单信用证制度是提单欺诈产生的根源,它是人们之所以会利用提单进行欺诈的根本原因。此外,在国际贸易以及海商法领域所规定的提单制度本身亦存在着一些缺陷和矛盾之处。

(一)成套提单的问题

法国旧商法规定提单须发行四份以上,1966年海上货物运输法改为两份以上,意大利航行法规定为两份,德国商法则未规定,全依托运人要求而定,英国法对此也无明文,习惯上多为两份或三份,如三份托运人自留一份,另一份寄交收货人,再一份交船长。日本商法及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也承认数份提单的发行。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也依德日法例,承认数份提单的发行。大陆现行海商法未规定提单发行份数。但是依海运实务,提单一般发行一套三份。各国许可发行数份提单,理由不外乎提单遗失或被盗时备用;寄送提单给收货人同时,另交一份给船长收执以便核对。但时至今日,由于通讯发达,前述理由己非充分。因提单遗失或被盗与往昔相比己大为减少,即使发生此种情况,但由于通讯发达,也能立即完成补发手续;托运人或船长仅持有提单抄本即可;各国依提单份数课征印花税,为节省支出,发行数份也属浪费;现在交通发达通讯便捷,收货人已不必担心提单过于迟延。因此,与其发行数份,不如发行一份,若有需要,则签发给副本或抄本。

(二)记名提单的问题

在记名提单情况下,托运人与承运人的关系是以提单以及其所签订的其它运输协议为准,因为记名提单不可转让,所以对记名收货人来说仅仅是合同的受益方,在法律关系上应以托运人与承运人签订的合同为准。因此,如果托运人有任何改变运输合同的协议,都应该约束记名收货人,这一点与指示提单或不记名提单有明显的区别。笔者认为,构成物权凭证的基本条件必须是该凭证是可以转让的;转让该凭证转让对货物的推定占有权;同时商业贸易习惯视交付此凭证即为实际交付货物。因此,记名提单不具备物权凭证的功能。

(三)清洁提单的问题

信用证所要求的提单从理论上来讲必须是清洁提单。清洁提单表明承运人在接受货物时,货物的表面状态良好,因此,外表状态良好,并不排除货物内容存在凭目力不能发现的缺陷。UCP600第27条规定:“清洁运输单据是指单据上并未明确宣称货物或包装有缺陷的条文或批注的运输单据。”根据《海牙规则》第3条第3款的规定,承运人应如实记载货物表面情况,即承运人有批注权。承运人依据自身合理的判断对货物的表面状况进行批注,对确定海上货物索赔中承运人所负的责任意义重大。当货物运抵目的港后,收货人或取得代位求偿权的保险人进行索赔的依据就是将卸货后的验货单与提单中对货物质量和表面状况的规定、批注相比较,两者所差异之处就是承运人应承担的责任。因此,为尽量减少自己的责任,承运人都会对所收到的货物状况做如实的批注。同时,托运人希望取得无批注的清洁提单作为向银行结汇的凭证。各国关于提单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协调

提单的签发、转让和注销往往要经过多个国家,各国提单法律又有很大差异。提单法律存在冲突,自然就给予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正如施米托夫所说:“在法律冲突中,解决冲突的方法有两种:避免冲突的方法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冲突法的使用是解决法律冲突的方法之一,但关于如何使用冲突规范意见纷纭,如果不同国家使用不同方法,必将导致同一案件在不同国家审理会使用不同法律而后果迥异,这将直接危害到提单的可转让性。当然,世界各国也可通过订立统一的提单冲突规范来解决问题。但是,提单法律冲突规则不仅没有国际公约,连国内立法都很少见。

避免法律冲突主要靠统一各国的提单法,或更彻底的制定约束提单各方面问题的国际公约来完成。关于海上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目前己有三个,即《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但这些规则不是专门针对提单来制定的,对提单本身问题规定很少,而且这三个公约的效力还取决于国内法对提单问题的规定,如果提单问题不统一,这三个关于运输合同的公约的自身效力也会大受影响。

我国《海商法》第14章“涉外关系的法律适用”中,对如何确定提单纠纷的准据法没有专门规定,唯一有关的是第269条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合同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所以,我国要确定提单准据法只能依靠一般国际司法原则和参照票据法等法律进行。因此,现在已到了专门对提单进行统一立法的时候。这需要我国有自己的提单法,也应该制定一个国际公约,对提单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细致的规定。

国际贸易及航运方面的原因

在航运界文件变通处理的做法普遍存在,诸如:一艘班轮刚刚启航就会有不少的托运人拿着船上大副签发的有批注的大副收据找到班轮,要在出提单时,删去这些讨厌的批注。不愿意得罪客户,就将早已准备好专供托运人签发的保函拿出来,等候托运人签好该保函,在提单上删去大副批注是绝对不成问题的,而且还使托运人与班轮皆大欢喜。

托运人(或租船人)有时不是要求删去批注,而是要求把托运的日期倒签几日,以便他们能顺利结汇。对此,船舶既是举手之劳又不会拒人千里不近人情。这样一来又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发展下去,又出现第三种情况,当一批货刚装上,第一程船开往转口港,就预先签发了第二程船的己装船提单,此名曰“借单”。更普遍的是在船装完货之后,要求船方的在签发提单时把装船日期或签发提单的日期倒签若干天,即所谓的“倒签提单”。这些毫不显眼的陋习恰恰为欺诈案件的滋生和生存创造了环境。严格地说,这在法律上也属于欺诈性质,却因很少看到对此类事件的刑事指控而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己。但必须指出,正是这些陋习麻痹了人们对伪造文件的警觉性,为文件诈骗大开绿灯。

在亚洲,转换提单的陋习就更普遍。可以说,在这个地区营运的船东没有不知道存在着这种习惯的。这主要是政治上的原因,像台湾到大陆或从大陆出口到台湾的货物,由于台湾当局对大陆的“三不”政策,多数货物不能直接运往大陆出口。而这样短的航程,要是真的按台湾当局的要求中途转船的话简直就是荒谬,聪明的商人当然就想出更改文件的“掩耳盗铃”的办法。说是掩耳盗铃其实亦不尽然,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台湾政府其实是默许这种做法的。只要船东认可,谎报装货港并非大陆而是日本某一小港口,台湾当局一般都会放行的。这样做的结果是间接的助长了撒谎、不如实申报的不良之风,这在开始之时,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谎言,贸易双方还都有履行合约之诚意的,但在执行过程中一旦遇到某些阻滞的话,其中一方产生出歪念,性质就变了。由于转换提单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很多法院是不会受理这类纠纷的,这样更多的不轨行为就在没有法律救济的情况下发生了。

参考文献:

1.郭瑜.提单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邢海宝.海商提单法[M].法律出版社,2003

3.杨良宜.提单及其付运单证[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环境贸易壁垒 贸易影响 对策

一、环境与国际贸易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与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早就引起了各国的关注,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互动,这是各国国内政策近几年总结的经验。事实上,国际社会对环境与贸易之间关系的关注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发展现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绿色浪潮的发展为背景的。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对环境问题关注的焦点开始从国内问题转化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使得国内贸易政策的制定也日益由国内而转向全球化。一些国家试图利用贸易政策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力图改善环境,而贸易壁垒则是环境贸易政策的走向的另一个侧面。

二、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环境问题对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各国有关环保的贸易政策本身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维护经济持续发展。不利的方面是环保贸易政策所采取的措施往往形成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所谓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以阻止或限制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自乌拉圭回合谈判以来,各国利用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这样,在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要求的背景下,环境壁垒便产生了。概括起来,环境壁垒对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绿色市场准入,即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为名,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产品或课以 进口附加税,或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进行制裁;二是绿色生产,它是指进出口商品的生产、加工要严格执行制定的清洁生产标准,控制生产加工过程中有害物料、清水和有机溶剂的用量,采用清洁生产、加工技术和设备,禁止不利于环境的方法生产、加工产品,发达国家利用这一标准大做文章,抬高门槛;三是绿色技术标准,它是指进口国以保护环境的名义,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一系列强制性的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而对于进口国来说这些环保标准是很难达到的;四是生态标志,它是指由政府部门,或者由公共或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自愿的申请者颁发的表明其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要求的一种标志。此外环境壁垒还有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及绿色补贴等表现形式,这些贸易措施都客现上起到了限制外国产品进口的作用。

环境壁垒给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这是与它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绿色壁垒具有以下区别于以往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一)表现内容的合理性和表现形式的合法性

环境贸易壁垒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牛命健康为借口,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而且以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等公开立法为依据,具有表现内容的合理性和表现形式的合法性。

(二)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和实施中的传递性

涉及范围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而且还包括所有的关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不仅涉及到货物贸易领域,而且还涉及到投资和服务贸易等领域,较之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影响更大。而且,环境贸易壁争实施中易于传递,容易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另一个国家。例如1996年德国禁止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进口,结果法国、荷兰、日本也相继仿效。1998年我同输往美国的本质包装由于含有天牛病虫而受限制后,加拿大、英国也迅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三)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不像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虽限制贸易,却还有一定透明度。而环境贸易壁垒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有时实施主体环保和贸易保护两种动机相互交叉,要明确甄别其真实动机是非常困难的,这就使得环境贸易壁垒呈现出一定的隐蔽性特征。

(四)实施效果的歧视性

由于设置环境贸易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通常成为其牺牲品,因而环境贸易壁垒有其歧视性的一面。它的实施没有考虑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环保历史欠账,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现实,对各类不同水平国家的产品规定同样的市场准入条件,这是很不公平的。更为严重的是,不仅环境技术性规定本身可以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而且这些规定的执行过程中逐渐成为外国产品进入市场的严重障碍,执行过程中的一些争议往往导致旷日持久的调查和取征,即使最终认定有关商品符合抛定而准许进口,但这些商品的销售成本已经大大增加,或者可能延误了交货期以及错过了销售季节,从而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

三、环境壁垒的根源及存在的问题

环境壁垒的根源可以追溯至1947年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即以后的《关贸总协定1994》。《关贸总协定1994》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规定赋予了WTO各成员“环保例外权”,即各成员有权以“保障人民、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或“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为理由,而采取限制贸易的措施。这就足环境壁帛仔在的法律依据。以该条款为基础,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以下简称TBT协议)和《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以下简称SPS协议)部赋予各国为保护环境而采取措施的合法性。

然而,从理论和实际中我们不难发现,WTO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规定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在WTO各项协议中,有很多都对环境与贸易问题做出了规定,如《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关贸总协定1994》《TBT协议》《SPS协议》《农产品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以及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做出的《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议》等协议众多对此做出规定,但从理论和是集中分析,都有一定的缺陷,而这些缺陷正是造成环境壁垒的重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缺陷:

(一)WTO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规定,客观上成为各国设置环境壁垒的理由和借口,各贸易大国纷纷以此为机会筑起环境壁垒,目前WTO规则对此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二)WTO的有关环保条款,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首先表现在发达国家的制定的环境标准远比发展中国家复杂严格,严重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其次,世贸组织对各国制订自己的环保措施和标准未形成实质性的约束,也未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同家区别对待,仅建议各国的环保措施和标准应以国际标准为依据,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启示面前无能为力。(三)WTO有关环境与贸易的规定,不但没有有效地解决环境为题,反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进一步恶化。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受挫,而是本国企业更加没有能力治理与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成为废物及垃圾的跨国转移的

目标,污染产业也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四)由于历史和国力等原因,在国际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发达国家也起着主导作用,发达国家极力把自己国内的标准推广到国际标准之中,发展中国家只有被动遵守的份,没有表达意见的机会,结果国际标准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利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大多难以达到。

四、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一)农副产品出口受阻

我国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开发较晚,发展水平也较低,大多数地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还处于过分追求数量的粗放型经营状态,质量标准不高,受环境污染影响严重,已危及我国农产品和食品的出口。在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方面,1994年以来,我国的牛肉猪肉几乎不能出口到美国,欧盟也完全禁止我国的牛肉冻鸡肉及贝类产品进入其成员国市场。我国农副产品中的农药残量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进而影响到海产品、畜产品、纺织品、食品等,出口屡遭禁入、退货或索赔。2000年7月1日,欧盟执行新的茶叶农药残余限量标准,新标准不仅扩大了检测项目,且大幅度提高了标准要求。显然,我国农产品所受到的环境贸易壁垒限制将日益增加。

(二)工业产品出口贸易困难

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标准低,更未重视产品的绿色标准,在越来越高的环境标准面前,我国传统出口产品中的机电、纺织、建材、清洁用品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在服装和纺织品出口方面,德国等西方国家1994年起陆续立法禁止118种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进口,否则产品将被全部扣留或销毁,这使我国104种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出口中断,i999年损失超过65亿美元。国际环保组织制定的《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要求组成服装产品的每一个部件都应通过有关检测和认证。对机电产品,欧盟近年制定了“技术协调和标准新方案”,实行CE标志认证制度,规定其成员国有权拒绝未贴CE标志的产品入关。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德国也相继对电子、机械和电器产品实行认证制度,对我国电视机、收音机、灯具等出口造成了极大困难。

(三)包装材料、包装技术难以适应

在国际市场上绿色包装已成为新产品包装的主流和发展方向。绿色包装的要求是:节材、可重复使用和可降解。在这种趋势下,国外有关法规也纷纷出台。在欧美等国的环保法规中,对商品包装材料的易处理性和可回收率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而且鼓励对商品进行合理的包装,不提倡重复包装和过渡包装,以利于资源的节约。而我国包装材料落后,不易处理,可回收率低,对进口国的环境污染严重。这就造成了我国许多产品因为包装问题而不能出口。由于这些规定是按照发达国家国内资源条件、消费偏好等因素确定的,发展中国家必然难以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

(四)出口产品竞争力削弱

发达国家通过开展绿色认证、征收绿色关税及实施所谓的反补贴措施,使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大大增加,进而削弱了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绿色标志认证方面,我国外贸企业为了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不仅要支付大量的检测,测试、评估、购买先进仪器设备等间接费用,而且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使用年费等直接费用,导致这些产品的成本大幅上升,进而丧失价格优势,制约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五、中国处理环境与国际问题的应策

环境与国际贸易是经济发展中一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两个面,国际贸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二者就必须协调发展。正确科学的环保贸易政策,会有力地促进国际贸易健康的发展,相反,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限制和壁垒,种种因素都是制定政策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一)应选择可持续发展工业化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突破壁垒环境的根本出路就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大力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建立以信息化,高效率、低消耗、无污染的工业化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最终消除环境壁垒的前提和依据。

(二)完善环保法规

必须根据WTO相关规则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规,推行“环境标志”制度,保证贸易环境管理与国际通行法规相衔接。关注和研究世界各国环境政策的制订极其对相关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建立国外新环境贸易壁垒的数据库,分析其特点,及时预警信息。

(三)严禁国外环境污染转嫁

必须建立一系列法律体系,包括环境评价标准,鉴定标准,处罚措施,监督机制等,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国外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废旧物质和污染产业流入国内。

篇6

【关键词】中美轮胎特保案;国际贸易理论;顺差

一、关于中美贸易顺差的文献综述

(1)中美贸易顺差在于贸易结构失衡。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中美间的巨额顺差原因在于贸易结构的失衡,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向美国出口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从美国进口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现实中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与理论基本相符,进口商品结构却远非资源及技术密集产品。中国人民大学李亨将H-O理论下的中美贸易模型与现实中的中美贸易进行对比,认为中美贸易顺差的扩大及加剧,主要责任在美方。(2)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升值关系。国内学者主要以实证方法证明了,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顺差并没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驳斥了美国借顺差对中国汇率制度干预的行为,因此人民币升值在短期难以对中美贸易顺差产生调节作用,从长期影响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作用也不大。

二、中美顺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中国出口导向政策。从2000年起,中国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之一,也是美国最大的逆差来源国。2000年~2008年间,中美顺差增长迅速,顺差从297.36亿美元增加到1708.57亿美元,平均年增长速度达118.64%。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39.93%上升到51.19%,尽管到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出口均下降,其顺差额仍然很大。对比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增长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出口增长迅速且幅度大,进口增长相比之下较为平稳,出口的增长速率远远快于进口的增长。巨额的顺差更多地来源于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增加。这与中国在对外贸易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出口导向政策有很大的关系。(2)美国严格的出口管制导致中美贸易结构的不平衡。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鼓励进口高新技术产品的政策,但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增长不大,其根源在于作为我国第二大技术来源国美国对中国实行的严格出口管制政策。美国对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设备等方面实行严格出口管制,并扩大了对华出口管制许可证商品的范围,增加了两国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成本。

三、特保案的分析

(1)特保案的理论视角。假设美国对我国进口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不影响我国轮胎在全球自由贸易下的价格。根据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 美国增加惩罚性关税后我国轮胎在美国的价格将高于自由贸易下的轮胎价格,则对我国轮胎进口需求将大幅减少,大大缩减了从中国轮胎的进口。这项措施使美国轮胎厂商利益增加,美国政府从惩罚性关税中获得的税收收入,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却减少了,且生产者与政府获得的利益并不能弥补消费者及社会的整体损失。(2)特保案的利益分析。从中国角度看,美国对中国出口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对中国轮胎出口的抑制作用将会十分明显。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美国的惩罚性关税对中国的轮胎出口产业以重创。中国对美国部分汽车和鸡肉实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也并不有利。从美国角度看,特保案缘起在于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下滑和失业问题的严重,美国借巨额顺差为由,对中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是为了保护其国际、国内经济的稳定。这种贸易保护政策,对美国经济的恢复是无补于事,甚至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鸡肉占其总出口的20%以上。在汽车产业方面,为使汽车产业竞争力恢复,美国政府对汽车业的补贴十分严重,汽车业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若中国真的对美产的鸡肉和汽车实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美国经济将受到不小的冲击。

四、特保案的启示

中国的出口导向政策大大促进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美国对华严格的贸易限制造成了中美贸易结构的不合理,这两者是中美贸易巨额顺差的重要原因。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下滑致使中美顺差问题更加突出,由此不断引发了中美贸易摩擦。从2009年的中美轮胎特保案中,可以看到两国的贸易战对中美双方甚至是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是无益,此类贸易纠纷至少在当前是无法避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依赖于出口,外贸依存度相当高。全球经济下滑,中国主要的出口国家――美国愈发严格的贸易限制政策,毫无疑问地将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面对此形势,一方面中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稳定出口,并积极应对不断涌现的国际贸易纠纷;另一方面应逐步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内需,使国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日益加快,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出口的商品已经遍及很多国家,出口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是遭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为摆脱这一困境,必须在深入分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深层用意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促使我国制造业健康发展。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成因分析

 

(一)世界经济危机是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诱因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其根本原因则是生产过剩。资本家不断追求高额利润,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使供远远大于求,导致生产相对过剩,从而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产生以后,生产过剩的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需要通过一些措施来抵制他国商品的输入,以便于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这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就诞生了,发达国家正是运用了国际贸易保护的措施,维护本国经济利益,抵制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强进势头。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这成为了最近一次金融危机的开端标志。这场金融危机没有止步于金融领域,而是渗透到了实体经济中,引发了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的产生直接造成对中国对外出口的影响,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了抵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署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量下降了14.1%,对日本的出口量下降了23.8%。综上所述若全球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势头,各个国家都会从贸易自由与资本自由的往来中获利,因此就失去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动力;反观全球经济进入低谷,深陷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势必猖獗来保证本土产业不受影响。贸易保护主义从源头上讲与经济的持续恶化密不可分,而经济危机对于贸易保护主义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温床。

 

(二)WTO规则中的不完善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机会

 

WTO即“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该组织的成立是关税与贸易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关税贸易总协定运作47年后的一个飞跃。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促进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通过关税与贸易协定使全世界的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在当前经济危机持续肆虐,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猖獗的情况下,WTO理所应当肩负起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性重任。然而在WTO的规则中,虽然有周密且成体系的反贸易保护主义的制裁机制,但是仍存在一些弹性极大、内容模糊的灰色地带,这些难以界定的规则不但没有促进贸易自由化反而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方便,例如以反倾销、反补贴等各种名号对他国出口实行贸易保护,在倾销认定和价格计算等关键问题上都存在着不够明确或是过于宽泛的问题,使执法者拥有过于宽松的自由裁量空间,从而造成反倾销反补贴被成员方频频滥用,为贸易保护主义实施措施提供了机会。

 

(三)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助长了贸易保护主义不良之风

 

新贸易理论是指80年代初以来,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而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在一个层面上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结构,延伸了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在另一层面上,却又为贸易干预主义的出现提供了保障。新贸易理论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干预贸易行为提供的理论根据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一是通过实施进口征税、出口补贴、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增长,增强本国在国际中的竞争能力,抢占国际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和经济水平;二是通过关税和进出口补贴形成利润转移,把利润从外国厂商转移到本国厂商从而达到利润增长的目的;三是通过同一产业内部的厂商提供的信息共享和经验共享等手段,促进本部厂商的效率和管理技能,以此促进产业的发展。

 

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针对我国制造业产生冲击的途径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制造业产生冲击的保护措施主要有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两种。在关税措施方面,通过对WTO等贸易协调规则的逐步补充修改,在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上,很多国家都呈现为透明状态,以税率增长作为贸易保护的手段是不可行的。因而,当今对于贸易保护主义来说,最有效的抑制进口外国商品的手段便是附加进口关税,受到附加关税这一贸易保护措施影响最深的国家就是中国。据数据表明,从1995年到2011年,全球一共发起了4458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指向中国的更是达到917起,占到全球贸易立案调查总数的20.6%,位居世界第一。

 

而在非关税角度,最能冲击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就是增加技术限制。由国家质量检查总局得抽样调查的结果看出,在2011年当中,我国存在35.2%的公司曾受到其他国家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的限制。部分国家和地区,以环保作为借口,凭借自己在经济和科技上的领先,故意制定过分严苛的标准,借用这些虚高的标准来作为进入市场条件,以此打败国外同行对手。比如,欧盟和美国等诸多发达国家,冠冕堂皇的以环保为由征收部分进口产品的“碳关税”,而这种行为看似为保护环境,实质是一种贸易保护。在欧美的部分国家,特殊的贸易方针被用来换届时制造噱头,借此转移国内民众的矛盾和政治压力。为了想方设法得到选票,取悦选民,这些国家的政治候选人经常采取利用贸易保护措施,捞取私人政治利益从而转移民众的不满情绪的对象。例如在美国的大选中,都把打“中国牌”,与中国争抢就业机会作为各方获胜的政治筹码;以热爱祖国为理由,脱掉“made in China”,穿上“made in USA”。

 

三、中国制造业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针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实施的大量贸易保护措施,我国应积极面对并找到相应的策略。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参与WTO和自由贸易区在贸易保护措施的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针对一些对我国制造业发展不利的贸易保护措施的规定,积极地参与到国际规则制定中去,为我国出口商品顺利打入海外市场做好充足准备,为我国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面对国际上由制造业引发的贸易纠纷,政府部门应积极参与协调解决,规范自己的行为,与WTO等世界规则接轨,遵守各项重要原则的同时,不断完善我国国内的《海关法》等法律体系;二是出口加工业应该主动加强自己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方面的水平,转变经营理念。出口制造企业作为国内市场经济的主体和面向全球的对外贸易的直接参与者,企业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防止盲目恶性竞争,不做低价倾销的行为;充分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和价格策略,密切关注国内外的产品需求关系变化和价格走向趋势,全面增强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成由传统的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的蜕变;三是建立一些属于我国的自主品牌,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价值。积极开展针对海外的直接投资,培养本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主动参与全球范围的贸易活动,绕开日益盛行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篇8

关键词:社会倾销;企业社会责任;SA8000 

社会倾销主要由发达国家提出,对其有多种认定。一般认为社会倾销可以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因劳工标准低而致使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很低,由此造成的出口竞争优势;另外也有把跨国企业的低福利国家生产返销国内的行为也称为社会倾销。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蓝色贸易壁垒的概念。无论哪种定义,其核心内容都是劳工标准问题。社会倾销的提出并不是只针对发展中国家,但事实上,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此问题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前者常常成为社会倾销问题的核心。

与传统的商品倾销相类似,社会倾销一样具备传统倾销的特点,但由于其提出的特殊环境与时代,它又具备自己的一些特点,概括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性。就根源来说,最早的倾销概念的提出并不具有今天的褒贬色彩,但随着对于国际贸易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倾销的概念也被戴上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含义,社会倾销也不能例外。社会倾销的提出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于人权与劳工问题的关注,实质上由于国际之间劳工标准的差异,存在一些国家的劳工标准低于一些高福利水平国家,在劳动力成本上产生了差异,而最终导致了商品价格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高标准国家认为是低标准的国家享受了不公正的竞争优势而产生的。 

(2)隐蔽性。与传统的倾销形式不同,社会倾销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被认定为社会倾销的产品往往需要探究其在生产过程中员工所被对待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等问题。而这种问题需要长期而且繁冗的调查过程,并且调查过程中也存在较多主观因素,缺乏量化标准。

(3)国别性。社会倾销的产生除了有作为生产者的企业不重视劳工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原因外,还与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发展水平有很大相关。一些发展中国由于经济发展较晚,经济和立法制度不完善。然而这种不完善并不是刻意的。只不过是这些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1 社会倾销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

1.1 宏观方面

(1)随着WTO的影响逐渐扩大,GATT所宣传的促进贸易的理念得以延续,加之WTO对于发展中成员利益的重视。使得越来越多国家参与到规范国际贸易的行为之中,而关税这种传统的贸易保护政策的作用也随之淡化。因此保护本国贸易已经越来越需要依仗非关税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直至社会壁垒也应需产生。非关税壁垒较之关税壁垒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结果上也更易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以社会倾销为例,由于国际社会上对于社会倾销行为并没有统一的认定与限制,所以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认定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为社会倾销时就存在极大的主观性,也无需经过其国内繁冗的立法手段就可以实施各种反倾销行为。对于许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所需要面临的国际贸易壁垒形式由显现向隐蔽转换,使得国际贸易遇到的压力更大,防御和应对的难度也加大。

(2)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已由“物”的层次扩大到了“人”的范畴。国际竞争的焦点也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领域。加之许多国家都作为ILO成员国,该组织所制定的核心国际劳工标准也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劳工标准。“任何一国不采用合乎人道的劳动条件,会成为其他国家愿意改善本国状况的障碍。 ”也为社会倾销概念的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因此在发达国家国内劳工标准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下,社会倾销的概念较之其他倾销概念更易获得发达国家国内普通民众的支持。而这种社会倾销的矛头往往直指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政策或法律的不足以及对于执法的松懈,所以社会倾销一般不针对单独一国的某几个企业,产生的负面印象会波及此国相关行业,而形成对于该国产品普遍不利影响。

1.2 微观方面

(1)国内企业参与的对外经济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阶段生产位于国内,通过商品出口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其二阶段生产位于国外,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在其一阶段中,由于母国产品被指控为存在社会倾销的问题或者嫌疑,该国同类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东道国的难度加大,尤其是进入外国的供应链与销售网络的难度加大。许多大型的跨国零售企业会相应要求供应商拿出不存在社会倾销的证据,即企业已经承担相关社会责任的证据。比如在全球零售业占据重要地位的沃尔玛对社会责任十分重视,它有专门的工厂认证制度来保证其供应商生产的产品是符合社会责任的。在其二阶段,企业进入他国生产的过程中,更要注重社会倾销这个敏感问题。尤其在东道国中,存在社会倾销外延可能被扩大的可能性。德国最大的折扣连锁店利德,就是在进入他国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够重视员工的个人隐私以及休息权利,因此被指责为存在社会倾销,而受到东道国的批评和抗议。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作为经济个体的企业,受到社会倾销的影响是直接的。

(2)由于外国的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的转变,从“理智消费”时代经过“感觉消费”时代,转向“感情消费”时代。外国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判断是对企业满意不满意,与此同时,他们比原来更加重视产品的外延部分,而不仅仅停留在产品本身。他们通过购买企业声誉好、附加价值高的产品,来满足其“尊重” 以上的需求。他们更加注重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能够保护环境,乃至支持人权状态的改进。由于社会倾销观念在国际上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存在社会倾销嫌疑国家的企业往往在树立企业形象上难度更大,容易给外国消费者造成产品生产过程中员工缺乏人权对待的印象,由于文化环境注重社会福利和消费者个人注重产品附加价值,企业产品很易遭受到冷遇甚至抵制。 2 应对社会倾销的方法

2.1 国家对策

篇9

[关键词] 平行进口;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经济时代

[中图分类号] F752.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净出口额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国内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所引起的平行进口现象日渐增多。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之层出不穷。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潮中,如何正确理解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因此,为了保护我国知识产权人的利益,减少贸易摩擦,在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到来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平行进口问题值得思考与进一步研究。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而言的新经济形态,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先前的一些研究表明,知识能以很低的成本复制,知识的投入打破了一直以来所遵循的效益递减规律,而显现的是效益递增现象。科技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为人们所推崇的知识。而真正的知识并不只是单一的科技知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商业活动、工作中的经验知识和人们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知识等。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一般认为它包括版权和工业产权。知识产权是科技、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产物,在实质上体现了“知识”作为资源的归属问题,是一种激励和调节的利益机制,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深入探究发现,知识产权也是包含在知识经济内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和特征,知识经济时代也可以理解为知识产权时代。知识产权是知识投入人就特定的知识产品根据现有相关法律所取得的专有权,是特定的知识产品与法定权利的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没有特定的知识产品,知识产权定然无从谈起,但特定的知识产品若不能依法取得知识产权,其中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等,不能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所体现的激励和调节机制也就不能发挥作用。知识产权是由相应的法律,即知识产权法来确认和保护的,没有知识产权法就不可能存在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法虽然不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才产生的,但知识、知识产权与知识经济的特殊联系使得知识产权法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解释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法律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旨在鼓励发明、维护公平有序竞争的科学机制,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并在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法正是通过对特定的知识产品拥有者的专有权的确认和保护来鼓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从而最大化知识产权的经济增长效益。知识产权法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进步创造了良好的保障。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的扩散所产生的知识、技术以及信息是一种无形资本。如果不给予知识投入人以产权保护,知识就会被无偿使用甚至滥用,如此,创造的积极性必然受到重创,而且极有价值的无形资本就难以形成,依赖知识的知识经济时代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活力。换言之,知识产权失去了保护,就等于知识经济时代丢失了前进的车轮。

二、平行进口问题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关系探究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作为国家间的交易行为,一直是最为活跃的一份子。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之间更为密切的关系也出现在知识经济时代,这就必然导致在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交叉领域中产生许多复杂的问题。平行进口就是一个典型的因知识产权保护而引起的国际贸易问题。所谓平行进口,一般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或独占被许可人有无权利禁止合法生产的产品从国外进口的问题,即在国际贸易中,合法持有知识产权产品的一方未经进口国相关知识产权权利人同意,将该产品经由合法途径进口至该知识产权受保护的国家并销售的行为。平行进口问题在本质上集中反映了知识产权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的冲突,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自由化之间的矛盾,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热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中的平行进口纠纷也不断增多,.但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给出平行进口是与非的明确规定。平行进口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国际贸易问题,其合法性问题产生的理论根源在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原则”和“权利用尽原则”。

1.地域性原则

即知识产权只能根据一国法律在其地域内受到法律保护,权利取得方式、权利范围、保护时间长短都依该国法律而定,权利穷尽与否也依该国法律而定。受地域限制,一国法律规定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因销售而穷尽的效力仅发生在本国,不能施及全球。该理论认为,各国的知识产权法在保护的期限、范围和方式等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异,知识产权仅是一个国家法律的产物,因此,依不同法律产生的知识产权应是相互独立的。按照这一理论,平行进口构成对某一特定国家知识产权的侵犯,不具有合法性,应予禁止。

2.权利用尽原则

又叫权利穷竭原则,其含义是知识产权人或其授权人的许可而产生的知识产权产品,在首次投放市场后,权利人即丧失了对它的控制权,其权利被认为用尽。凡合法地取得该产品的人,只要不将其用于侵犯知识产权人的专用权即可以自由使用、转卖、处置该知识产权产品。“默示许可”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为权利用尽原则提供理论支撑。根据这种理论,只要商品的首次销售得到了知识产权人的许可,则以后任何转售不再构成侵犯其知识产权。权利用尽原则是为了平衡知识产权人专有权所产生的负效应而设置的,其主旨是对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加以必要的限制,以免产生过度垄断,阻碍产品的自由流通。这在商标权和专利权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在著作权领域也有所体现。

作为平行进口问题的上述两种互相对立观点,权利用尽原则和地域性原则两种理论基础在不同时期受到了不同的推崇。过去的几十年,由于技术相对落后,知识扩散缓慢,地域性原则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技术因素的增长导致一些问题并不能通过地域性原则得以解决,权利用尽原则登上了处理平行进口案件的舞台,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协调平行进口问题的相关建议

由以上探讨可知,平行进口问题绝不单纯的只是知识产权问题,更多涉及的是贸易问题,确切的说是一个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问题。平行进口问题,并不能单一的通过权力用尽原则或者地域性原则进行协调。根据平行进口问题的特质性,应综合各个方面进行协调方法的设计。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平行进口问题的相关建议。

1.合理协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平行进口问题

首先,专利权穷竭具有地域性。因此,专利权的平行进口是一种侵权行为,侵犯了专利权人的进口权。根据目前我国发展现状,要鼓励、保护和利用发明,以达到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同时,还要继续引进国外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进一步频繁,为了实现发展中所需要达到的种种目标,应该禁止专利领域的平行进口。其次,对商标领域的平行进口是中国贸易领域和法律界的一个新问题。在商标领域,应当采用权利用尽原则,允许平行进口。商标权用尽原则的核心在于,一旦某种商标商品由商标所有人自己或经其同意合法投入市场,商标权人在该产品上的权利即不复存在。有利于防止商标权人滥用自己的权利,促进国际自由贸易,打破贸易壁垒,从而更好地维护各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再次,著作权应当禁止平行进口。禁止著作权的平行进口,有利于保护国内版权人或被许可人的利益,既能鼓励创作又能鼓励作品的传播,在打击遏制非法盗版行为和走私行为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保护了作者和权利人(包括被许可人)的利益,才能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从而保护了创作源泉,最终能够实现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专业性越来越强,而行政机关具有追求效率和比较专业化的特点,要适应客观要求,制定相关的法律体系。其次,所制定的法律条款应要做到既利于鼓励知识的生产又要能促进知识的传播。知识经济既要求知识的大量生产,又要求知识的快速传播。知识产权法应当从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出发,实现它们的平衡来解决这对矛盾。再次,在处理知识产权的平行进口问题上,要做到既保护其合理性又防止其滥用。在完善知识产权法的同时,应建立一套相应的机制,使法律既能保护知识产权的合理垄断性,又能防止其滥用。最后,要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全球化、国际化与适当保护本国利益之间的关系。知识产权法在国际化的同时,要拥有相关的法律对策,来防止因过分保护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而给本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困境,从而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造成阻碍。

四、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全面来临的今天,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中更为凸显。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面对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新趋势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知识产权新形势,中国必须加紧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国家的技术等知识产权,促进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限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滥用。总之,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取得竞争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翠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

[2]钟海鹰,潘志敏.论知识产权保护视野下的平行进口[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

[3]徐莉.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3).

[4]李玉文,方秀云.平行进口: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3).

篇10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中国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11-0020-03

[作者简介]杨恬恬(1991-),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新贸易保护主义(New Trade Protectionism),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主要是以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为基础,以管理贸易理论为指导,与传统贸易保护理论一脉相承。新贸易保护主义擅长以公平贸易的名义,利用WTO规则和本国法规行贸易保护之实,因此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手段上的隐蔽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原因

2009年7月,世贸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3个月内,24个国家以及欧盟(EU)共计出台了83项限制贸易的措施,是同期贸易自由化措施的两倍多。后危机时代新保护主义盛行,其政策目的已不再局限于保护幼稚产业,而是侧重于保护国内产业,争夺国际、国内市场,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一)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同时国际市场需求快速萎缩,2012年全球贸易量同比仅增长37%,明显低于近年平均增幅。在此背景下,各国企业均面临着争夺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一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产业与贸易利益的动机,纷纷出台政策直接介入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重新抬头。

(二)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刺激贸易摩擦加剧

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过去1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快于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并且这种差异呈现出扩大趋势。在金融危机中,发达经济体贸易额萎缩227%,贸易量增速下降152%,其遭受的冲击明显大于新兴经济体。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发达经济体在战略层面和市场层面感受到压力和潜在威胁,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以转嫁危机,保护国内的产业优势和增加就业。在发达国家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下,新兴经济体出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层面考虑也更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设置贸易壁垒,加快国内弱势产业发展。

(三)国际货币关系失调阻碍贸易自由化进程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实行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既不是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协商产生的,也没有相应的规则、机制和机构来维持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价值和功能,其存在主要是依靠历史惯性。美元本位制使得美国经济走上了“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道路,而美国核心经济转变过程中衍生出的经济泡沫问题波及全球,导致世界陷入危机;而欧元的出现,则使得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欧元—美元”双本位制,加剧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成为全球金融失衡的根源。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活动的核心,建立完善的全球货币体系是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前提。国际货币关系的失调直接影响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新趋势

随着WTO主导的多边贸易体制逐渐成熟和日臻完善,早期的配额、自动出口限制和歧视性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受到限制,使其贸易保护作用受限。在这种情况下,新贸易保护主义转而寻求其他非关税贸易壁垒工具成为必然,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以下新趋势:

(一)技术性壁垒和绿色壁垒日趋增多

在反倾销、反补贴等合规性贸易壁垒措施继续频繁使用的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方法。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主要涉及到WTO框架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日、欧等国的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已从针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性能发展到生产、包装(含标签标志)和加工运输等各个贸易环节;涉及农产品、食品、纺织品、机电产品和化工医药产品等各个领域,包括它们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制成品。

随着全球范围内“环保”风潮的兴起,关于碳排放的绿色壁垒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重要措施。以美国为例,2009年3月,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提议征收二氧化碳关税以保护美国制造业;同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征收进口产品“边界调节税”的法案,实质是从2020年开始实施“碳关税”。显然,美国关于碳排放关税的提议是以保护环境和促进公平竞争为名, 行贸易保护之实。

(二)社会壁垒逐步强化

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社会壁垒主要是通过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等约束企业承担其作为市场主体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和人权意识的提高,对劳动者权益以及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关注度提升,各国际组织相继设立的社会责任公约达100多个。其中,产生于后工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道德责任标准(SA8000)是现行主要的劳工标准第三方认证体系,其设定主体是欧美国家,主要针对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部分相关的认证标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求过高,社会责任日益成为发达国家保护国内产业构筑的一种新型贸易壁垒。

(三)操纵汇率成为新手段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应对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不断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出台的措施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倾向。以美国的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代表,其政策目标旨在推动美元贬值以达到刺激贸易发展,加快经济复苏的目的。在美国的影响下,各国在汇率政策上互相竞争性贬值以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10年在韩国举办的G20金融峰会将汇率作为会议重要议题之一重点讨论,但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仍在继续,而相关新兴经济体也并未减少对汇率市场的干预。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操纵汇率已衍生成为一种新贸易保护手段。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不安,据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世界贸易预警(World Trade Alert)”项目监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40%的贸易保护措施针对中国。

(一)遭遇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最直接影响表现在贸易争端和摩擦日益增多,无论是在数量还是涉案金额上,均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10年共有24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75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双反调查涉案金额超过50亿美元,同比增长226%。2011年,共有20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69起贸易救济调查,降幅为68%。2012年,我国遭遇53起贸易调查,涉案金额24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7倍,其中,欧盟对我国光伏电池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成为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

近年来,我国遭遇贸易技术壁垒的直接损失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2010年我国出口遭遇贸易技术壁垒的直接损失达到582亿美元。

(二)出口成本增加,传统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

西方国家为缓和国内矛盾,维护其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有利地位,频繁指责发展中国家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恶劣的劳动条件为代价降低成本,将矛头直指中国,企图通过新贸易保护政策工具降低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很多国家已开始执行SA8000标准,对我国企业而言,该认证标准日趋成为获得订单、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条件。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来源主要是低廉的人工成本,SA8000标准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这一优势。国内企业申请认证需要支付一定的“认证费用”;同时,为了达到SA8000的认证标准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提高员工福利,增加环保节能支出,通过认证还需支付相关的“整顿成本”。这两部分支出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导致出口产品丧失价格优势。

(三)相关行业发展受限,出口结构调整压力加大

长期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外贸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这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是贸易保护主义进行双反调查的重点对象。保持全国外贸稳定增长,调整外贸结构已成为我国当务之急。然而在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范围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知识产权领域扩展,从纺织品、家电等产品向钢铁、化工、通讯设备、汽车等产品转变。2011年国外对华发起的69起贸易救济调查共涉及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等11个行业;其中,涉及冶金行业的案件数量居首位,有16起,占比232%,与2010年持平;其次是化工业,13起,占比188%,同比增加1起;位居第三的是机械行业,11起,占比159%,同比增加10起。频繁的贸易救济调查严重阻碍新兴产业的发展,影响我国出口结构调整的步伐。

四、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建议

(一)宏观政府层面

1逐步扩大进口,提升国际贸易话语权

世界贸易史证明,只有进口大国才具有强大的贸易谈判权,也才能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扩大进口规模,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只有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者,把国内企业的利益诉求充分反映到国际标准中,才能从根源减少贸易摩擦,为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条件。

2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

积极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是面对区域化贸易壁垒最有效的办法,区域集团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一国利益的实现方式和范围。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除了积极参与WTO主导的贸易自由化,从多边贸易体制中获利之外,还应该积极参与和发展双边及多边FTA,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二)中观行业协会层面

在面对各项新贸易保护壁垒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连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一方面,我国的行业协会应加快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同时加强对国际贸易规则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国内贸易法规的研究,帮助企业避免“触犯”相关法规,规范出口行为。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应引导企业贯彻和执行国家各项外贸政策和措施,从全局出发,切实做好出口组织和协调工作。

(三)微观企业层面

1充分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相关规则

企业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直接关系人,面对各国的新贸易保护手段,我国企业应充分了解世贸组织的各项规则以避免不公平的待遇。面对手段日趋多样性和隐蔽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我国企业只有了解和善于利用国际贸易的相关规则保护自身合理合法的权益,才能与其他国家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真正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首先,企业要增加R&D投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以及标准化水平;其次,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创建自主出口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第三,在保护主义盛行的贸易环境下,应重视发展贸易壁垒少的服务贸易,尽快实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的发展战略,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左安磊金融危机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贸易争端的新发展[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0(3)

[2]韩景华,任维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及应对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11(2)

[3]李清,孙东升,邓丽娜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