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精细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资源精细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资源精细化管理

篇1

关键词:园林管理;数字化系统;精细化水平

1 园林工作中数字技术的应用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国内专家学者和园林工作者投入了对园林专业信息技术理论的研究,并在一定的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俞孔坚建立的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理论模型,赵涛构想的风景园林综合信息理论框架,刘滨谊建立的景观信息系统理论框架等。在国外,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对园林规划领域的各项工作早已出现,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就得以了应用,大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园林专业设计机构也集中了大量人、财、物,致力于园林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开发和研究。相比较而言,我国园林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显得还十分落后。截至目前,我国园林行业从业人员在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方面,还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图样绘制或者数据库的建立,数字技术在园林行业中所本应具有的强大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由于社会各界对园林数字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加之园林行业涉及面广、问题复杂,特别是相关高层次的专业人士匮乏,使得园林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资源瓶颈的不断加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们对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园林行业则在此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和高强度的挑战,构建园林数字化系统,进而提高园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就显得越来越急迫。

2 数字园林系统的目标和特点

2.1 目标

数字园林系统是基于3S技术即地里信息系统GIS、遥感计算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开发的,是提供园林信息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工具。它能够实现对各类绿地、树木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系统管理、查询与统计,并且在局域网络条件下,实现信息的分级权限管理和共享浏览,使得所需单位能够通过局域网和其他人工方式使用本系统内信息,为园林行业提供一个有力的现代化管理工具。数字园林系统能够在园林规划和管理,园林绿地现状和历史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绿地的审批和执法,绿地改造与设计,古树名木的管理,植物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分析,植物保护等应用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2.1.1 变传统人工管理为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园林系统”建成后,通过建立园林绿地电子信息档案,直观高效管理园林绿化的全面数据,有效提高了园林绿化管理能力。借助定制终端的使用,实现一体化、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详细提供园林绿化的设计、维护、负荷能力等信息,最终实现园林绿化工作的一张图管理与服务。

2.1.2 变传统管养为科学管养。 以往园林绿化管理维护有时缺乏预见性,或是等资金到位,或是等出现损坏后再进行修补,这种养护方式不利于园林绿化的养护。“数字化园林系统”建成后,园林管理通过综合分析各古树古木、绿地等相关数据,合理安排养护计划,实现运行效能提高与管护费用降低的双赢。

2.1.3 变传统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管理。传统园林绿化管理过多依赖手工操作,存在凭经验办事的现象。“数字化园林系统”建成后,对原有的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和方法手段进行整合创新,使管理逐步由粗放转为精细,缩短数据更新周期,提高园林绿化的综合管理能力,发挥整体优势。

2.2 数字化园林系统的特点

2.2.1 整合性。数字化园林系统能够较好地把城市基础建设综合应用数据库、城市园林绿化的空间信息数据库等较好地整合起来,全面掌握城市地区建设、绿化建设方面的现状和规划情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对城市园林绿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奠定了基础,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园林绿化信息。另外,园林工作者由于能够通过数字化园林系统数据库,对园林绿地数据的了解能变得更加详实、及时、全面、透彻,使得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为园林管理部门职能的进一步发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2.2 高效性。数字化园林系统具有方便实用的绿化数据统计、查询功能,设计办公、审批业务处理功能,覆盖了整个园林业务管理流程,使得原来的大量统计、核查、计算等繁琐的工作变得相对简单高效。另外,数字园林将信息系统与日常业务工作整合的工作方法,促进了园林行业电子政务工作的发展,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提供了条件。

3 数字化园林系统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

3.1.1 科学性原则。完整的数字化园林系统按现代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的思想组织建设,实现园林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软硬件配置科学合理,具有先进性,功能效果达到最佳。

3.1.2 共享原则。数字化园林建设按照地区地理资源数据建设思路和要求,建成园林绿化数据库,实现与国土、环保、水利、农业的城市地理共享数据库的无缝链接,提供园林绿化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实现数据共享。

3.1.3 经济原则。数字化园林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园林的管理机制现状和信息化水平,广泛调动社会资源,避免重复投入,使得城建、环保等各部门现有的数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整合,做到资源共享,尽量节约成本。另外,要尽力优化系统的应用模式,确保系统的运营维护。

3.1.4 安全性原则。数字化园林建设,承担着本地区园林绿化管理的关键任务,数字化园林系统一旦投入使用,园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对它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大,整个园林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都要基于系统运行,这就对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使用先进的系统维护设计和技术,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靠性,才能实现园林管理的时效性。

3.1.5 适应性原则。数字园林系统的构建,要与园林从业人员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相匹配,要充分考虑政府及社会的现实需要,要紧密结合园林管理的现行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系统设计实用,操作快捷,界面友好生动,查询简便,不需要园林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具有较为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要做到与各方面的无缝对接。

3.1.6 标准化原则。数字化园林建设应遵循国家、行业现有标准,以及本地区地理共享数据库建设所制定的标准和规范,在此基础上补充建设数字化园林的相关标准规范。数字化园林系统只有采用标准化的技术和标准化的协议,才能实现数据的有效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才能保证系统的适用性和开放性,才能真正服务业园林建设,促进园林事业的科学发展。

3.2 构建方法及内容

3.2.1 收集资料,建立基础数据库。收集各类绿地文字和影像资料,实地拍摄景观图片,并将所有文字、影像、图片资料借助GPS系统进行整理汇总。

3.2.2 完善系统,建立空间数据库。提高对GIS、RS、GPS收集的各种资料按设计模块分类,进行各类信息提取分析,建立空间数据库。点击需要查询的各类绿地信息,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绿地静态的平面布置和文字信息,还可以链接声音、照片、遥感影像、视频动画等,进行动态的、多视角的、全方位的、多层面的浏览,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3.2.3 利用数字平台,进行信息管理。能够快速、方便地查询、统计、分析、编辑、输出所需要的园林绿化信息内容,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大大提高园林绿化日常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力度。

3.2.4 实现监测与管理的动态化。充分利用遥感技术,通过数字叠加分析,对区域绿地变迁、病虫害灾情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这对于促进城市绿化的管理、绿地流失的控制、植物保护的开展、优美人居环境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5 实现园林办公自动化。通过互联网,实现设计、规划、维护和管理等一系列园林管理工作,同时,搭建信息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市民的沟通,实现全方位的园林管理和监督。

构建数字化园林系统,必须结合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园林工作实际,实现快捷、准确、高效的科学化管理,进而提高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服务。(收稿:2013-05-09)

参考文献:

[1]蔡凌豪.风景园林数字化规划设计概念谱系与流程图解[J]. 风景园林.2013(01)

[2]杨宝红.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探讨[J].陕西林业科技.2010(04)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路径

一、概述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现代化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还是水利工程由传统向现代进行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水利工程现代化以及精细化的建设与管理更加的重视。因此,水利工程在管理中通过加大建设投资力度,引进先进的工程建设技术,不断完善利于水利工程管理的体制以及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力求使水利工程管理与建设在安全运行与科学发展的前提下,其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不断的提高,并且使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更加完整。

二、水利工程管理简述

(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涵义

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其中重要的保障不但需要水利工程的管理现代化,管理体系也应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设备进行更新,建设与管理的思想、方法也应现代化,形成符合我国经济体制的科学管理的体制。实现水利工程的硬件与软件同步进行不断的发展与进步。[1]

(二)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的基本涵义

所谓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要在“精”与“细”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管理。充分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的管理工作中的每一项都能切实的落实到位,不论是在细节的管理上、过程的管理上、质量的管理上以及效益的管理上,都力求达到最佳的状态,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精益求精。[1]

三、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路径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观念要先进

水利工程管理实现现代化与精细化,其管理的观念要改变,不能只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轻视了水利工程的管理,应当以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理论为指导思想,水利工程的管理者在树立先进的管理观念的同时,对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进行全面的发展。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应对水资源的保护加以重视,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进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建设规范化,一切以保证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2]

(二)水利工程管理的体制要完善

水利工程管理实现现代化与精细化,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运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在保证水利工程各项的工作有序、顺利运行的同时,实现水利工程在管理过程中规范化、制度化、细致化。1.水利工程管理运用流程化的管理方法水利工程在管理过程中,以充分了解各项水利工程业务工作后,细化水利工程管理的流程(人力管理、水情管理、水环境管理、项目管理、调度管理等),细化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标准(落实、细化到每一个管理部门、工作岗位等),使水利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得到有效的减少。2.水利工程明确落实岗位责任制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当明确的落实好各岗位的责任,以简洁高效的原则对各岗位进行管理,合理化分工,各岗位共同合作。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岗位聘用制,促进全体员工竞争上岗,并且合理的、科学的建立薪酬体系,对薪酬进行等级划分,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充分的落实,根据考核制度对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进行考核,并通过考核的结果进行奖励或惩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2]

(三)水利工程管理技术与手段现代化

水利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应当使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实现信息化。当前计算机的现代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利用的一种管理手段,因此,利用这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1)设置监控系统。通过对水位、大坝、闸门等重要位置进行实时监控,使最为原始的数据得到很好的掌握,为水利工程的各项工作(水资源的利用、防汛工作等)提供依据;(2)利用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汇总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对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充分进行了解,对于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有效的处理;(3)维护监控系统。为了确保整个监控系统能够更好的起到信息化的作用,应当对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巡查以及维护工作,真正的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练化进程。[3]

(四)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高素质水平

水利工程在管理过程中,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需要建立一个素质高、水平高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是水利工程管理发展的基础。水利工程通过积极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并且定期对员工进行强化培训,以此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等整体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员工的管理实行刚性化与柔性化制度并存的管理方法,充分调动起员工参与培训,自我提高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对知识的储备进行完善,使员工充满责任感,使员工成为水利工程专业知识与信息管理能力兼备的全方位人才。[3]

篇3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Application of Fine Management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in Dong-yu

(Jining City Liangji Canal Management OfficeJiningShandong272000)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ts construction quality will often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erefore,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Th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full play of the fine management in the practice, to meet the objective needs of China's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work at this stage, to promot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work, requiring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personnel to continue the management concept of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Fully aware of the fine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Fine management;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management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改善我国各地区之间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情况。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正是由于一些水利工程忽视精细化管理,依然采用粗放的管理方式,严重阻碍了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项目施工建设效率,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全面发展迫在眉睫。

1. 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概述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新兴产物,具体指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按顺序排列依次是: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精细化管理以常规管理为基础,将常规管理进一步升华,促使常规管理进入全新阶段。“精”,就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抓住项目管理中的重点,把握工作中的核心环节。“细”是指细致入微的将管理标准具体量化、从监督到考核再到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规律可循,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行为进行规范,强化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1]。

(2)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水利项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若想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模式,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能够使企业从细微处入手,在可控范围内降低成本,具有节约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特点,另外,节约了施工项目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避免资源浪费,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在同行竞争中获得利益并脱颖而出。

2. 水利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问题

(1)施工人员配置不合理。

我国水利工程机械化起步较晚,随着我国三峡工程的开工建设,传统施工方法逐渐被机械化所取代,然而现代化管理方式却没有代替传统的管理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一些水利工程项目企业仍旧采用粗放的传统管理方式,这种传统管理方式的不合时宜导致施工人员在各项目配置人员中均存在超员现象,占用企业单位用人名额,造成资源的浪费。

(2)一线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水利施工项目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他们具有吃苦耐劳、单纯热情、遵纪守法、易于管理的优点,但同时也具备一些缺点,比如: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低下等,由于农民工大多数都是临时工,极少参加综合技能培训,没有劳务合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人员流动性大,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以及机械故障等问题。开始一些员工由于没有任何技能,企业对其进行培训管理,使其逐渐成为熟练工,但后来由于各种自身原因不断有人离开也不断有人来到企业进行新一轮的培训,人员不断流动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困难[2]。

(3)成本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目前施工企业的管理还比较粗放,虽然他们对成本控制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并且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但是仍然存在系统控制观念不强的问题。缺乏成本意识、成本核算控制体系不完善、对潜在影响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因素认识不足、无法意识到施工部署和施工组织对成本的极大影响等等诸多问题,导致企业的发展滞后。

3. 精细化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1)转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观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体现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还能够指导企业进行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是对于精细化管理,各企业的看法褒贬不一:一些管理者认为精细化管理过于繁琐,不适合施工企业;还有一些管理者认为精细化管理固然是好的,但实行起来困难。市场化的脚步日益加快,企业粗放的传统管理模式和扩大外延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日益显露它的弊端。企业管理者应转变观念,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各部门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合理控制。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应重视对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依据水利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积极对施工现场进行跟踪管理,制定合理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相应改正措施进行监督,直至符合工程要求。在项目施工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依据才能对于施工细节进行指导,必须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数据对比,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控制,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

(3)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水利施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数众多,许多企业管理人员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更不用提他们对其他员工的管理,员工素质无法保证,工程实施效果也可想而知。一些施工人员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都比较低,所以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为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作出贡献,施工人员也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服从精细化管理制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以顺应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4)科学提升精细化的管理意识。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理论来源于发达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一理念被逐渐引进到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中,一部分水利工程企业开始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运用对企业进行管理,但还有一大部分企业只注重操作的简单方便,没有意识到精细化管理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巨大优势,仍旧应用粗放的传统管理方式。但经实践检验,粗放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顺从时代的发展,造成水利工程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只有推进精细化管理,接受科学的管理理念,才能推进水利工程企业进一步发展。

(5)积极推行量化管理考核机制。

将详细职责精确到个人,实现责任制,通过岗位职责定位、强化程序管理以及精细化的权利和责任等为参考,提出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绩效考核。水利项目工程与其他工业产品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此进行量化考核是为实行精细化管理做进一步的准备。在工作中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并对其进行分项、量化,形成数据信息,最终对比分析,确定绩效考核指标。

(6)把控生产要素管理的精细化。

简单硭担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对施工项目工作人员的管理、施工设备的管理以及施工建设材料的管理等不同的内容。人员管理主要是进行团队建设,班组建设,使管理更趋人性化,提高人员积极性和归属感。机械设备管理,主要是根据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设置检查点和巡检计划,落实保养和维护标准,制定缺陷和故障排除流程。在进行施工建设材料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建筑材料采购过多的情况出现。

4.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水利工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还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是为建设友好型节约型社会所走的必经之路。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施工项目(包括:现场、材料、技术、协调等方面)进行管理,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施工管理方式以及监督机制共同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实现水利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实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晨.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现状及对策[J]. 江淮水利科技,2016,(02):20+24.

篇4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mining area water resources shortage, improve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mine water, this paper started from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security,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reduce cost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alyzed some advanced 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Meihuajing mine, explored a set of suitable model of mine water reuse, that is roof draining water and the other kinds of drainage hierarchical utilization model.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utilization of mine water resources.

关键词:水资源;矿井水;复用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mine water;reuse

中图分类号:TD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016-02

0 引言

目前,在我国煤炭采出量中,95%以上以井工开采为主,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将涌出大量的矿井水,受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的限制,我国矿井水的利用率一直相对较低,平均仅为22%。水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基础资源,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矿井水也是一种水资源,大量的矿井水被直接外排,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将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强化对矿井水的管理,使矿井水资源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才能彻底改变当前这种局面[1-2]。神宁集团梅花井煤矿作为一个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矿井在矿井水管理和利用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合理的路子。

1 梅花井煤矿矿井水管理分析

梅花井煤矿矿井水管理按照布局科学、高效便捷、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要求[3],建成了主排水泵房监控、环境安全监测监控、综采工作面设备监测、通信联络等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矿井+850主排水泵房水泵远程“一键启停”、水泵房“无人值守”、环境安全信息“实时监控”和精细化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矿井水管理中保障安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管控效率的作用。梅花井煤矿矿井水管理的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建设完善“四大系统”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的精神,梅花井矿组织实施和完善了矿井水监测监控系统、供排水施救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建立健全了“四大系统”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值班人员和维护人员等,建立健全“四大系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四大系统”管理机构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系统故障等信息时,及时上报并处理。

1.2 推广矿井水监测系统“无人值守”

梅花井煤矿矿井水管理从“保障安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管控效率”总体要求出发,于2013年对+850主排水系统和11采区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并配套建设完善关键部位以及各机房的通信联络系统和视频监控联动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

结合该矿的生产实际,在地面调度室使用远程集控,实现了+850主排水泵房水泵“一键启停”;+850主排水泵房和11采区取水泵房通过技术改造,均实现无人值守。

矿井排水系统实施无人值守改造后,共计核减现场岗位操作工人21名,实现了设备数据采集离散化,设备控制集中化、智能化的目标;做到设备操作在矿调度中心,减少了现场操作人员,提高了安全管控系数,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带动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

同时对井下11个环形水仓,52个临时水仓安装自动监测排水设备,完成对小水泵自动监测改造工程。

1.3 矿井水管理精细化

为实现对矿井水的监控,梅花井煤矿实施矿井水精细化管理系统,通过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加强矿井水利用和控制,杜绝浪费,实现矿井水的控制、分析、考核一体化。

矿井水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到工程、精细到班组、精细到人员。在业务流程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定额控制,复用率监控,超排放预警,自动统计,数据分析的功能,达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在透明、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考核,进而提高员工复用矿井水的积极性,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实现双增双节的目标。

该系统充分考虑了先进性和实用性,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系统与管理人员交互简单、明了,同时适合矿管理人员的操作习惯,为管理层提供个性化的图表。

1.4 其他方面

一是致力于技术创新,与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加强技术合作与系统开发,在改进生产工艺、水文监测监控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实践了产、学、研结合新路子。

二是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各专业负责人为成员的矿井水利用与控制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对矿井水管理进行规划,确定主要实施内容、资金投入、实施步骤、考核指标等。

三是建立健全矿井水管理的保障机制,同时强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努力做到排水、供水、生态环保的有机结合,确保矿井水的有效控制和利用[4]。

2 梅花井煤矿矿井水复用模式探索[5-6]

结合矿井实际,梅花井煤矿逐步探索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矿井水复用模式,即井下岩层顶板探放涌水+矿井各类排水分类分层次利用模式(如图1所示)。

2.1 顶板探放涌水利用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梅花井煤矿在各回采工作面辅运巷及掘进巷道指定地点,沿回采或掘进方向以100m间距(局部受联络巷、调车硐室影响可调)施工顶板探放水钻孔,利用导水管将顶板涌水收集到专用的集水箱,这种首创的井下集水箱就是利用人工自制的铁制存储罐,实现转移、储存顶板探放涌水。集水箱收集的顶板涌水属于无污染的矿井水,被直接用于采掘工作面。其利用方式分两个方面,一是喷雾降尘,主要作为回采工作面或掘进工作面的洒水、井下各转载点的洒水以及各辅运巷、回风巷、运输巷的风流净化水幕;二是设备冷却,主要作为回采工作面三机冷却水使用。

2.2 矿井各类排水利用

矿井的各类排水通过矿井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实现循环利用。复用方式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再造鸳鸯湖补水。梅花井煤矿周边有两个10000m2的人工湖,受干燥气候影响,湖水蒸发量较大。被处理的矿井水经环保在线监测系统检验合格后,为梅花井周边鸳鸯湖提供补充水,及时补充湖水量,从根本上改善周围生态环境系统,形成矿区“周围美化圈”。

二是井下消防、洒水。井下消防、洒水系统实际就是煤矿井下给水系统。为了满足井下防灭火和洒水需要,梅花井煤矿将矿井水并入井下消防洒水系统使用,极大地节约了水耗。

三是多功能胶体防灭火系统制浆用水。为了对矿井火灾进行有效地预防和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迅速控制火灾,减少灾害损失,梅花井煤矿建立了一套多功能胶体防灭火系统,整套系统运行需要大量的水,矿井水用于该系统较好的解决了系统制浆用水的问题。

四是选煤厂生产补充水。由于梅花井煤矿选煤厂洗煤所用水量不断增加,造成水耗成本逐年上升。为解决选煤厂洗煤用水的问题,提高矿井水利用效率,实现节约资源、降本增效目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过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协调,决定从污水处理站至洗煤厂铺设一条Φ108mm的管路,完善现有管路系统,管路延伸至洗煤厂配水点,彻底解决洗煤厂洗煤用水的问题。

五是矿区生活用水。梅花井煤矿按照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的绿化原则。在围墙四周种植浓密的行道树,地下式的建构筑物上部覆土后种植草皮。利用矿区办公楼和联建楼前较大的面积作重点绿化,并配置花坛、草坪、绿篱、小品等,充分绿化和美化矿区环境。目前,矿区绿化面积1820m2,绿化系数20%。矿区生活用水方面,矿井水主要被用于矿区绿化用水,营造了优美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建成了矿区“中心美化圈”。另外,矿井水也被用于矿区的防灭火、景观喷水和道路的日常洒水等。

3 小结

目前,我国矿井水的利用率不足30%,提高矿井水利用率是解决矿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只有不断提高矿井水管理水平,探索符合矿区实际的矿井水复用模式,才能实现矿井水价值的最大化利用。事实表明,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参考文献:

[1]秦树林,斯乾佐,申屠民良,等.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井水资源化利用[J].能源环境保护,2005,19(6):59-64.

[2]何绪文,杨静,邵立南,等.我国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煤炭学报,2008,33(1):63-66.

[3]郭雷,张硌,胡婵娟,等.我国矿井水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煤炭学报,2014,39(S2):484-489.

[4]武强.我国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问题和展望[J].煤炭学报,2014,39(5):795-805.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代化;精细化;建设

0前言

近年来,为了满足防汛排涝、农田灌溉以及城乡供水的需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传统管理观念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管理诉求,因而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也逐渐被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但是,受到制度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产生了相应的制约。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采取具体措施,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益。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概念

1.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概念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满足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管理诉求,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质量及效益。管理现代化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既包括硬件设施的现代化管理,也包括管理方式和思想层面的现代化。借助现代化管理理念,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应用空间。制定规范的管理标准,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进行改进和完善,并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使水利工程处于动态管理界面,提高其管理质量和效率。

1.2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概念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中,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具体而言,即在水利工程常规管理界面内,对水利工程管理进行细化和深入,使管理工作贯穿于水利工程方方面面,以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营及管理成本,并有效避免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提高水利工程综合管理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和养殖等[1]。

2水利工程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目标

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深化,并结合具体工程背景,对其运行和管理情况等进行梳理,并对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编,然后在该基础上对数学模拟系统进行构建,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精细化。进而对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等进行合理应用,构建实时水情工情信息采集系统以及动态远程监视监控系统等。借助公共通信传输线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传输、信息存储管理和在线分析处理等,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状态进行安全评估和预测预报,及时掌握工程运行状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合理调度。

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内容

3.1建设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对水利工程各项工作起指导作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相关负责人要结合具体水利工程背景,将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加大水利工程的改革力度和广度。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注重人才管理,在管理体制建设中,注重人才引进、人事激励和人才分配等方面的创新及改革。同时,对具体的设备维修体制和检测体制等进行完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及水平。

3.2改革管理设施

1)监视系统建设:构建视频监视系统,对河流流势、闸门和大坝等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监视,能够有效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并及时对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从而更好地执行防洪调度和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等具体工作。建设监视系统的过程中,确保监视点充备,对其进行合理布局,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使水利工程监视更加全面,并具备实时性。2)监控系统建设:监督系统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它能够借助制度方面的优越性,及时发现水利工程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并加以控制和解决。同时,要对具体的视频监视系统进行完善,并对河流水势、大坝和闸门运行情况等进行明确掌握,达到良好的水利工程监督监控效果。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在监督系统中,对监控点进行分散布置,并结合具体监督诉求,在特定区域内,缩小监控点布置密度,对视频、语音、图像等监控点的接收和处理装置等进行完善,使监控更加实时、有效和全面[2]。同时,检测系统要对监控系统进行辅助,对水利工程的检测实施建设进行完善,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有效实现先进科学技术和检测体系的同步和结合。水利工程检测包括工程裂缝、渗水情况和沉陷变形等,它能够及时对险情进行报告和处理,并通过人力资源对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及险情等进行有效解决。3)监测系统建设:水利工程监测系统要确保仪器的先进性,使定点监测与移动监测兼备,监测点充足,确保其传输速率和有效性,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管理中心,并对其进行快速处理,以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有效改进,使它的功能更加全面,为人们提供较好的水利工程服务。4)完善维修养护体系:维修养护是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内容。水利工程长期与河水接触容易遭到侵蚀,因而需要对其进行维修和养护。对维修养护体系进行完善,能够使水利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现代化和精细化。相关负责人要结合水利工程管理背景,设置相关维修养护部门,在日常运营中,对水利工程进行清理和修缮。堤防地段问题频发,要着重对其进行维修和养护。5)安全评估系统建设: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中,离不开安全评估系统的建设。其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结合水利工程背景及具体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组合,使其生成数据库,以数据库存储和处理系统建设为载体,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数字化集成平台的构建,并构建数学模型,然后分别对自然系统以及工程实体、水流运动等进行仿真模拟和实时模拟,以生成虚拟仿真系统,使其更加完善,从而正确评估和处理具体水利工程信息,以技术层面的优越性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真正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6)运行管理系统建设:结合具体水利工程管理背景,构建决策支持库,使其内容更加全面。该决策支持库中的内容比较丰富,包含水利工程法律法规、水利工程管理经验、专家评审意见以及水利工程的整体规划及细部性规划等,以形成具体的决策背景,并在该背景下对数学模拟的具体方案结果进行优化和分析,以选出可行性方案。同时,该运行管理系统也能够对数学模拟结果进行后台处理,并以可视化形式对其进行传达,使决策者对水利工程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决策等。

4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策略

4.1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水利工程具体情况,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能和责任,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现代化和精细化。同时,需要结合当前社会背景,对水利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更新,使其经营过程更加规范,管理过程更加高效,向制度化和规范化迈进。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对水利工程观测、检查和安全评定制度进行落实,使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更加顺利,并及时弥补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隐患,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使其更加现代和科学[3]。

4.2重视水利工程管理队伍建设

水利工程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中,要着重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确保其具备扎实的水利工程管理基础知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充实水利工程管理队伍,推进水利工程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要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通过讲座、学习和进修等形式,引导他们不断接受先进的水利工程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效益。管理人员也要注重进行自我学习,掌握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

4.3应用信息技术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背景,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并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诉求,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监视系统、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安全评估系统、运行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存储系统,对水利工程运行的基本情况进行明确掌握,并及时处理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重视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特别注重对其重点部位进行维护,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掌握水利工程管理脉络,及时发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及解决措施,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现代化及精细化,以全面掌握水利工程运行情况,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4]。

4.4注重水利工程管理考核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要注重其日常管理和考核,及时了解和掌握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状况,结合具体工作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调整,并优化人员配置,达到良好的水利工程管理效果。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过程中,要依据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具体要求,将领导和管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对考核目标和任务等进行明确,并以此为指导,对各部门和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协调和分配,使其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目标。

4.5协调各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相互协调和配合,使水利工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水利工程管理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比较多,包含设计部门、施工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通信网络部门等。无论是水利工程设计初期,还是建设管理过程中,各部门都要相互配合,注重对现代化设计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要提高工程质量标准,以保障水利工程整体质量,推动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5]。

篇6

关键词:技术经济指标;用电管理;设备管理;无人值守

1 技术经济指标的考核:

煤矿机电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工作,首先要定期对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严格考核,这些指标分别是设备完好率、待修率、煤矿机电事故率、用电综合电耗、用电原煤电耗、功率因数、通风机效率、吨水百米用电单耗、空压机比功率、吨煤提升单耗、防爆合格率、小型电气合格率、矿灯完好率、电缆吊挂合格、大型设备完好率等15项。只有定期(每月)对上述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照行业要求及较好的指标同比,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整改方案并认真执行,才能更好的对煤矿进行精细化管理,达到节支降成的目的。

2 煤矿用电、用水、设备、配件等方面的管理:

(1)用电管理:

成立节电管理小组,每天对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并把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不定期对使用单位进行检查,对不合理用电现象进行相应处罚。

严格执行躲峰添谷制度,在不影响运煤和提人的前提下,适当减少钢带机峰时段的运行时间,尽可能避开峰时段开机,并对钢带机和煤质科皮带的运行时间进行合理调整,由矿调度室统一监视其开停时间。将每日9点至11点,17点至21点定为钢带机节电时间,无货时停运。主排水泵房、井上供水泵、冲浆泵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躲峰填谷,不得在峰时段开机。材料井绞车、各单位使用提升绞车在谷时段提车,平时段补充,峰时段不提车。根据天气状况,合理调整钢带机热风幕开停台数。其他各单位热风幕也应合理开启,并制定具体开机时间表。

加大井下检查力度,严格杜绝设备空载运行,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用电设备,加强井下供排水管理,严禁排“循环水”。

(2)用水管理:

完善用水计量、统计和定期分析制度。坚持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推进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量化考核。完善水资源计量器具配置和管理。按照用水单元规范配置计量器具,一、二级水表计量率达到100%,三级水表计量率达到90%以上。规范建立供排水管网图、计量网络图、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并定期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障系统和设施的有效运行。

全面进行供排水系统排查,优化升级管网布置。加强供用水设施、设备的日常巡查和定期保修、检修管理,杜绝跑、冒、滴、漏,降低溢流水量。

深化矿井水系统改造和废水处理、利用。充分发挥现有矿井水、生活污水等处理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立足各工艺用水的实际要求,充分做好矿井水深化废水处理项目的运行管理工作,促进废水的资源最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业新取水量,减少废水排放。

(3)设备、配件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认真实行设备二级租赁管理办法,开展逢“十”调度会制度,对基层单位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配套,将闲置设备及时回撤,降低设备占有率。

检修设备坚持“精品原则”,矿、科、队三级领导现场指挥,工程技术人员跟踪指导,严格检查每一个零部件,对超限的配件及时更换,检修完的设备全部检验试车,做到精修、细修,达到检修标准。扩大设备检修品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职工组成技术小组攻克设备检修技术难题,努力做到所有设备全部自修,提高自制加工能力。

井下常用采煤机截齿,耙斗机耙齿,刮板机刮板、圆环链、连接环,皮带机皮带、H架,喷浆机衬板等配件均在井下-450硐室集中管理,减少了运输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浪费和跑冒滴漏现象。加强旧品、旧件的修复工作,由车间质检员和技术员共同鉴定,确认配件不能修复后方可领取新件,减少新品投入,降低吨煤成本。

3 技术革新工作的发展方向:

在21世纪的今天,只有把煤矿打造成以自动化为核心的信息化矿井,不断降低人员投入,才能提高矿井安全系数,降低吨煤成本,不被市场所淘汰。对于机电技术方面,要努力推广和应用集中控制、无人值守技术,将提升钢带机、主运皮带机、井下水泵房、井下变电所等设备、设施提升到自动化控制水平。

推广主运钢带机实现无人值守,实现“集控”“就地”“闭锁”三种工作方式,达到集中控制、集中操作、集中显示。指挥中心配备两立的上位监控机及显示器,具有数据采集、监控画面显示、参数处理、事故报警、制表打印及PLC参数设置、控制逻辑修改、系统调试等功能。

推广主运皮带系统无人值守,每个系统皮带机设置PLC控制箱和信息传输接口,分系统皮带机数据通过信息传输接口接入环网交换机站点,将数据传送给指挥中心的工控机进行音频、视频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推V水泵房安装无人值守系统,监测、控制系统实时在线监测水仓水位,当水位达到上限时能够报警,自动开启水泵;当水位达到下限时,发出声光信号,自动停泵。推广变电所安装无人值守系统,实现变电所内所有高、低压开关保护器,电力监控分站、地面主控机集中自动化控制。

4 结束语

煤矿只有在机电方面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工作,认真考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加强供电、供水、设备、配件的管理,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达到节支降成、安全高效的目的,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2]《电子设计与自动化技术》.

篇7

关键词:泵站工程;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泵站工程分布广泛,其效益的发挥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作用明显。通过对泵站进行精心、精确、细致、全面的日常管理,提高泵站安全投运率,促进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是非常必要的管理手段,特别是在汛期,如何做好管理,保证泵站效益的发挥非常关键。同时,如何发挥泵站的运行效益,提升其综合功能是泵站今后设计、建设、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泵站工程管理

在泵站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经营管理上作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长期以来受“重建轻管”思想的影响,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看一定的问题。如何管好、用好、经营好泵站工程。并将其纳入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真正按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要求进行经营管理,是泵站管理的中心任务,也是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工程的控制运用、配套更新,以保证工程完好,确保工程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充分发挥效益。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枢纽建筑物的管理和运用、渠道(河道)及其建筑物的管理和运用。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不及时养护维修,就会直接影响供排水的可靠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工程设施控制运用的合理与否对发挥工程的效益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泵站工程管理的现状

(一)泵站的管理水平较为落后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对泵站的管理工作了,因此在提高泵站的自动化水平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对泵站的管理水平与法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与我国国内的石油、水电以及城市给排水等行业相比,管理水平也是较为落后的。另外,从整体上来看,负责泵站管理工作的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自动化监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有待加强,运行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故障,远动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还根本无法达到应用和普及的程度。因此,我国泵站的管理水平仍处于人工管理和系统监控的程度,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科学化和自动化的程度。

(二)还没有形成市场管理体系

泵站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对象也都是一些大江和大河,出现洪涝灾害时,要想最大限度的降低水位,那么泵站就需要及时的排除河道内的涝水。而出现旱灾时,泵站又需要向河道中及时的补充水。因此,泵站所表现出的还是多以社会效益为主,而这也就增加了对泵站进行市场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只有借助于政府的行政干预的行为,才可能做好对泵站的调节和管理工作,而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在泵站项目中纳入市场经济管理的体系。

(三)政策和体制不完善

在我国泵站的国家管理体制上,主要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管理体制并不是以经济手段为核心的,同时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也不够完善;而另一大问题则是对泵站系统的管理工作还是十分分散的,对泵站本身的配套建筑物是比较齐全的,而对排灌区内的输水河道的相关配套建筑物却是十分缺乏的,排水、调水和管理的体系还较为分散和单一。这也就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国家投资的是提排、提灌和开发等水利项目,而排灌区域内的排水和用水工作却是始终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也就出现了中小泵站布局不合理和水体污染及水资源浪费等问题。而在政策上对水污染和缺水问题有着明显的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大都认为水是一种廉价的物质,农业灌溉的制度相地落后,也无法有效的改进水资源长期渗漏和无效蒸发的问题。而在城市现代进程中排出的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也都加剧了我国水体污染的问题。

(四)泵站工程管理的投入资金过少

泵站的运转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国家的财政部门进行相应的拨款这种方式,而泵站往往对工程管理的投入资金过少,这样就会对泵站的顺利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因为资金过少,所以泵站工程的管理体系就没有办法得到完善,这样也就会使得泵站的机器的运行和维修都没有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进而严重的影响了泵站的发展,而且还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泵站的效益。

三、泵站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一)精确管理

精确管理是泵站管理的必要手段。泵站管理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尽早发现泵站运行的各种故障。因此,需要加大对泵站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投身到泵站管理的事业中;需要泵站管理行业制定从上到下可以有效执行的高效的连贯措施。

(二)精心管理

精心管理是保证泵站效益发挥的第一要求。精心管理是指建立详细的管理方案、管理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对泵站实行精心管理是全方位、全时期,贯彻始终的工作。精心管理的核心是泵站管理工作的全面投入,包括经费投入、人员投入等。作为泵站的管理人员,要将泵站高效管理当作自己的事业与追求目标,真正做到“爱站如家、站荣我荣”,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要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全面管理

全面管理是泵站最终是否成功管理的决定因素。从泵站设计、建设开始,泵站管理就应该纳入全局考虑,特别是设计中对泵站功能要进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应用,这对泵站实际效益的发挥起到决定性作用。不仅要做好泵站本身水工建筑物、上下游河道、主辅机组设备的管理,还要加强泵站优化运行管理研究,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泵站机组运行的效率,根据汛情、水情适时调整机组运行工况,在保证泵站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泵站的运行效益。

(四)细致管理

细致的管理首先体现在泵站管理的各个点上,要认真做好设备检查,修好故障设备。检查保养设备时不放过任何疑点,检修设备时不在任何一个步骤上马虎,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细致管理还体现在泵站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完善上,特别是泵站的防洪预案、反事故预案,要在通过实践检验后,作更加细致的完善和改进;同时,要让细致管理成为每一名泵站管理者的工作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严格按制度、方案、规程进行设备操作、维护,细化工作步骤,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结束语

要加大对泵站管理的投入力度,努力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方法,全面提升泵站的运行效益。同时,在做好泵站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水市场发展的需要,探讨泵站建设的多功能化发展,即泵站满足排涝、抗旱要求外,还可探讨改善环境、促进航运、发展旅游、发展水产养殖等方面利用前景,促进泵站效益的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雷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精细化管理关键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1.

[2]赵素桥,牛淑金,李爱华.推行工程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整体水平[J].海河水利,2011,02:26-27+44.

[3]王海.采煤塌陷区受损农田整理工程精细化施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篇8

1.1农业机械中应用部分自动控制技术

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针对于拖拉机运行而言,由于长时间抖动的影响,拖拉机的零件会产生摩擦,拖拉机机体就会有热量形成,容易造成火灾事故。有效应用新式的自动化拖拉机,能够将拖拉机高温度进行感知,对拖拉机进行自主控制,使拖拉机的运行暂时停止,从而降低了拖拉机出现事故的概率。

1.2精细化农业中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

精细化农业生产的基地就是温室。农业精细化生产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主要应用的泵站和渠系等也是温室。因此,技术人员既要将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又要将农业产品生长的状况进行分析和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另外,在精细化农业生产方式上,从国外引进时间相对比较短,技术人员欠缺,在工作实践中,能够真正参与的技术人员更加欠缺。由于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精细化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能够将自动控制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既能够将工作人员自身的负担减少,又能够使农业生产效率有效地提升。

1.3灌溉系统中应用自动控制技术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自动化控制灌溉技术进行应用。工作人员应该将农业耕地区域首先进行规划,并且将区域科学地进行划分,再在相应区域定量设计自动化灌溉装置,工作人员可以将自动化设备工作的时间进行设置,间隔相应的一段时间,再进行灌溉,同时,还能够对灌溉设备灌溉的时间段进行设置,从而使自主开始和结束灌溉得以实现,有效运用这种灌溉模式,既能够很大程度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又能够使浪费水资源减少。

2在农业机械中应用自动控制技术的策略

2.1采用科学合理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模式

我国在农业机械中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基本原则是:农业生产既要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又要具有节约性。针对于农业自动化模式发展的效果应该定期进行评价,对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模式应该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从当前来看,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地转移,导致农业市场的竞争加剧。致使农业发展无论对大规模大型机械设备的需求,还是高技术含量的需求,都很大程度地增加了。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而言,无论是农业机械自动化模式的适配和完善,还是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转型和升级,都是至关重要的需求。

2.2注重提升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水平

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家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已经在现代化方向的道路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发展的水平较低,自动化技术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首要的目标就是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从而使自动控制技术水平得以有效提高,农业粮食产量得以提升。从当前来看,小麦机械化生产已经在全国实现了,大力推广玉米联合收割技术是下一个任务,将农业机械化技术全面应用到种植和收割以及管理农作物的各个方面。

2.3农业机械既可靠又耐久

农业机械设备工作的过程中,有些故障和问题容易出现,对普通农业机械进行观察,应用机械设备的环境都很差,所以,外界环境影响和干扰农业机械设备必须重视起来,为了使农业机械设备既稳定又有效,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4注重农业机械设备智能化的发展

发展农业机械设备智能化,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对农业机械设备控制系统进行优化,使工作人员工作的强度得以降低,从而使工作人员劳动中的舒适度得以有效地提升。例如,将驾驶座和驾驶室进行方向动力的控制。

篇9

1.1对项目研发可行性缺乏重视

一个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是需要各相关部门进行具体分析予以确定的。只有确定项目是可行的,投资者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据以作出具体的投资计划。对于项目研发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对投资项目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有很多投资者并不重视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投资时抱有盲目的心态,只重利益,不重实效,结果往往造成投资不当,不利于地区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时也给投资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2管理人才紧缺

水利工程建设在国内已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但是相关项目管理在国内的推广并不是很完善,不论在工程的管理上还是施工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紧缺,远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要想进行完善的管理就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国家应不断加大力度,加强对水利工程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壮大水利工程建设队伍。

1.3相关法规还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的法制法规还在不断发展,有关水利工程的相关文件也有一定的建树,但在这些体系中,对于项目管理方面的实质性法律还是有所欠缺的,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在执行时也有一定的困难,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设。

2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2.1建立法人责任制

对于项目中实行的法人责任制,既是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法人责任制是项目管理模式逐渐走向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措施,更是对水利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保护措施。完善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现阶段我国正在努力的一个方向。水利项目有很多都是非盈利性质的,这就导致政府在管理时要处理好市场和建设管理的关系,通过建立法人责任制的制度可以有效保证水利工程在建设时的质量,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

2.2完善监督工作

监督的目的就是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开性,这样可以强化市场上各方面的平衡关系,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监管可以有效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让投资方的利益有所保障,同时要保证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合理配合,确保工程可以正常完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投资方应负担起大部分的责任,投资方进行的投资项目,从施工到结束都是由他们进行规划,对于工程的质量也是需要他们的保证,这样在出现问题时可以直接找到责任人,防止出现踢皮球的现象,确保工程可以顺利进行,以便在水利工程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完善的监管体制,逐步实现高效运行的模式。

2.3完善工程管理机制

工程管理制度是员工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的一种制度。这样可以有效规范员工的行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差错,同时也可以培养员工的专业素质。大多数工程项目都有属于自己的工程管理机制,但制度并不完善,工程在运作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想要实现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就要制定一套严格的管理机制,同时制定严格的标准,要求员工根据标准进行操作,并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检测,符合制度的才可以继续进行。目前,水利工程精细化在执行上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职能分工、岗位说明等方面的说明情况,只有这样员工在工作时才能做到有规可守,保证整个水利工程体系的运作。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可以保证员工在执行上的安全性,确保工程质量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2.4细化工程责任

落实工程建设责任制度可以有效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人,每个人都会觉得出了事情是别人扛着,这样就会造成一种这件事不是我负责的错觉,一旦工程出现问题,员工之间就会互相推责任,最后导致工程无法继续进行。而细化工程责任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员工在明确自己的责任之后,会对这个项目格外重视,因为他清楚如果在这里出现问题,负责人就是他自己,这样可以督促员工对自己实施监督。把责任细致化,可以让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然后领导再把责任进行细致化,同时领导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给员工树立一个好榜样,一旦出事,可以有效找到源头并进行解决。将工程责任细化,可以方便管理者进行管理,对于出现的问题也能够准确进行判断处理。对于犯错的员工要给予处罚,而对于那些及时发现错误的员工要进行相应的奖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结语

篇10

一、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的现实情况

一般而言,非税收收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事业性收费;二是政府性基金(附加);三是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四是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五是罚没收入;六是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七是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八是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儿是其他非税收入。

而征收非税收入的主体,一般是由财政部门和委托执收执罚单位相结合的方式,但在市、县一级单位,很多是由委托的执收执罚单位征收,因此,非税收入执收的成本核定,也就是指在征收非税收入的工作中,所发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费用和支出。虽然日前财政系统都已经采取和落实了预算制度,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是非税收入征收单位,成本核定意识薄弱,不同的征收主体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等费用工-差万别,成本核定方法欠缺。非税收入征收单位大部分为行政事业单位,另外一些是社会团体和其他国有组织,而这些单位从历史上看就没有成本的意识。很多人认为工作就是征收,多少年都是如此,为什么还要算成本呢?难道算成本该征收的就不征收了吗?还有的人认为非税收入工税收同属于财政资金的范畴,财政资金已经统筹安排了,工资都由财政发放,办公场地也是自己单位的,核算非税收入的成本还有什么意义呢?

另外,由于各行各业在非税收入的成本虽然已经进行过分类,但是各行各业在落实非税收入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等成本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核定标准。譬如水资源费用的征收,一个征收点上门一次能征收完成的情况并不多,往往是多次上门,还要讲解政策等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果征收不顺利,还有可能带来后续的其他治理费用,所以大多数的情况下,非税收入执收成本在预算管理中不得不采用基数预算的方法来进行核定。而这一做法虽然可以控制了总体规模,但是难以突Ⅲ重点,有些年度预算不需要费用的项目,也不得不列入预算,造成了虚报预算的现象,难以保证财政资金的科学使用。

二是成本核定难以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与现实工作征收中的情况难以恰当匹配。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的目的是精细化非税收入的“所费”与“所得”,压缩执收成本,更为科学地管理好非税收入。但在实际的征收工作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比例统筹模式。也就是说按照单位和类别,按照一定比例将所征收的非税收入作为征收单位的征收成本,剩余部分由政府统筹运用。这种模式的好处是简单易行,可以提高征收的效率和效果,但问题是管理仍旧粗放,难以将成本核定执行到更细的环节中。二是核定成本模式。按精细化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对非税收入分类分项核定执收成本,并通过部门预算予以安排保障,非税收入扣除执收成本后的其余部分,由政府统筹安排。这种方式比较科学,能够实现非税收入的精细化管理,但问题是核定的流程复杂,将增加环节上的矛盾和新问题。三是全额安排模式。将单位收取的非税收入全额安排给单位作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这种方式多用在完成征收预算困难的单位,其目标是争取实现征收单位的白给自足。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看,核定成本和运用成本之间的相关体制机制比较缺乏,这样不仅将影响基层负责实际征收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也将影响负责成本核定人员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成本审核的目的是要工征收效果和科学使用资金挂钩,而如果没有相关的机制,成本审核基本上就会出现流工形式的情况

二、完善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