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遥感技术的优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遥感技术的优点

篇1

【关键词】遥感测绘;测绘工作;测绘技术

一、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所谓的遥感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相关设备对遥远的事物进行监测,从而获取信息及感知的有效方式。其中,传感器这项装备可以说是遥感技术最为关键的设备。利用传感器自身的传播性能,遥感技术感知附近及地面事物,在经过确定及筛选之后,获得有用的数据,同时再将这些信息与数据利用传感器传递到地面,采用分析法与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系统的比较,最终得出较为全面、客观的信息。此外,遥感技术渗透了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测绘科学及地球科学等学科知识,结合了各个学科的优点,整合而成的一项高端、先进而又精确测绘技术。

二、测绘工作中遥感技术应用的现状

1遥感工作资金造价价高

遥感技术在工作中价格较高也是制约遥感技术进一步普及应用的重要问题。伴随着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正在从实验阶段走向技术应用阶段,其地理测绘、地质勘探、灾害监测、环境资源检测的功能逐渐凸显出来。但是反观当前的各项测绘工作,遥感技术的应用反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角色。主要原因就在于应用遥感技术花费太大,造价太高,因而我国应用遥感技术的领域主要是在重点部门的重点科研项目,比如说运用遥感对地质灾害、环境污染、资源勘探等进行测绘,而一般的工程地质检测、煤矿开采等应用不多。这一问题将会严重制约我国遥感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之路,必须亟待解决。

2遥感信息源空间分辨率较低,应用水平较低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勘测、环境污染检测等方面的优越性将会大大推动我国的地质灾害研究事业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因而提高遥感技术信息源的空间分辨率,对于加强数据、的准确性、拓展遥感技术的覆盖范围、测量水平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当前的遥感信息技术还面临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比如信息源空间分比率较低,导致遥感技术对于微观事物的检测精度不高,只能局限于宏观范围的检测。未来对于信息源空间分辨率的研究,是推动遥感技术发展的关键。

3测绘遥感应用不够广泛

从遥感技术的发展来看,其发展前景比较乐观,而且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水平不断在拓展。但是就当前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实际应用范围不够广泛,遥感技术在当今依然是一项不为人所熟知的测绘技术。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前的测绘工作,比如地形地质勘测、工程勘探等还是习惯采用传统的测绘技术,对于遥感技术还比较陌生,对其应用就更加受限制,观念上的制约以及对遥感技术的不熟悉制约了遥感技术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其作用,也不利于遥感技术的大力推广。

(1)当前的遥感技术功能已经波及到许多勘测领域,其全天候、实时性以及监测数据受人为干预较少的优势是传统人工测绘技术难以达到的,测绘数据的精度高、误差较少等也会大大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如果许多测绘领域依然采用传统的测绘手段,遥感技术的功能就难以全面体现,将不利于遥感技术的深度开发,挫伤遥感技术研发的积极性。

(2)遥感技术应用不广泛也不利用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遥感技术是以空间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他体现了空间信息技术在现代空间勘测和开发中的诸多优点,并且是对空间信息技术功能的具体体现和延伸。遥感技术需要GPS技术进行空间导航和定位,这直接影响着遥感技术定位和勘测的精度与准确性。

三、完善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应用的策略及其具体做法

1加强对遥感技术深度研究,拓展应用领域

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调查是相当必要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需要。就当前社会发展状况来看,遥感技术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人员要从加强遥感技术深度研究这一方面出发,提高遥感技术的测量精度,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1)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遥感技术开发研究的鼓励和推动,采取相关措施推动遥感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比如,利用政策优势,鼓励相关部门在开展测绘工作者运用遥感技术,将遥感技术从示范性试验阶段推动到大范围应用普及阶段,使遥感技术能够真正发挥其技术的优越性,对传统测绘手段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和开创。这将会大大推动遥感技术与实际测绘工作的联系水平,不仅有利于遥感技术发挥其测绘水平上的优势,更有利于在实践中发掘遥感技术的弊端,从而推动遥感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2)加大对遥感技术的资金投入也是深度研发遥感技术的关键举措。一项技术从开始研发到投入使用要历经漫长的过程,遥感技术从最初出现到现在也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我国也逐渐成为遥感技术大国。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我国必须向着遥感强国的目标前进,因此加强技术的深度研发是极其必要的。

2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目前,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应用领域比较广泛。与传统测绘工具相比,遥感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极大的规避了传统测绘工作的弊端。(1)遥感技术覆盖范围比较广,能够全面了解所在区域的地理情况,获得全面的资料数据;(2)遥感技术能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动态实时的检测。这是遥感技术最大的一个优势,遥感技术以全球定位系统作支撑,完成空间导航和定位之后,可以全天候24小时对所检测区域进行动态实时的检测,比如对矿区环境污染的检测,可以获取全面动态的检测数据和画面,从而为矿区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研究数据;(3)遥感技术受人为干预比较少,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所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传统测量手段受主观因素干扰比较大,因而测量的数据会出现误差累积、偏差较大等问题,但是运用遥感技术会有效规避人力测量的劣势,误差不累计,测量数据精度较高。例如在矿区资源监测与定位上,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准确定位资源所在范围,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以及不科学开采导致的生命安全问题。遥感技术的上述优点使其在许多测绘领域展现出其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拓展了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必将会大大拓展,遥感地质、环境资源监测、气象、灾害检测乃至工程矿区勘探测量中的遥感应用也必会进一步拓展,其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灾害预防等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覃永勤.浅谈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0.

篇2

【关键词】遥感技术;土地利用;调查

引言

土地资源利用时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用地量逐渐增加的现阶段中,土地利用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变化过于频繁,这给我国如何实现对土地利用的科学化管理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往往能够改变传统土地利用调查中存在的众多弊端,实现对国土资源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其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地利用信息的采集,因而在现阶段的土地利用调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的简介

遥感技术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传感器,然后利用传感器在与研究对象不接触的前提下获得该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信息,之后再利用相关的技术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处理及加工,从而形成有助于人们研究和分析的数据信息。遥感技术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推广和应用有力的推动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认知和了解,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方式而言,遥感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遥感技术在测量时所覆盖的范围更为宽广。第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收集大范围的瞬间静态图像实现对该区域的动态监测,更进一步的提高信息收集及处理的精确度。第三,遥感技术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信息的采集及观测,甚至是在一些比较偏僻以及恶劣的环境之中也可以准确的工作。第四,遥感技术对信息的观测超出了人类肉眼所能达到的范围,特别是遥感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波段能够从X光到微波,大大超出了可见光所能达到的范围。第五,遥感技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获得更为精确以及有效的数据信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发射了用来收集不同信息的遥感卫星,通过监测调查实现了对土地利用、农作物生产、森林火灾以及环境污染等多个领域的动态监测。

二、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利用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遥感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研究深度不足

在我国现阶段中,虽然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重要意义,相关部门也应该致力于加强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但是经过详细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遥感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并没有对其应用的内容、范围、层次等进行详细的划分,缺少对遥感技术涉及内容的分析与研究,在对国内外遥感技术的研究上也缺乏力度。我们都知道,遥感技术在应用时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任何一个环节以及技术出现失误都会使整个调查收集结果产生极大的误差,所以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从各个环节与技术方面加强对遥感技术的质量控制。然而,遥感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很难对所有的问题进行控制和解决,从而也就难以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所以这就要求参与土地利用调查的各级部门在利用遥感技术的过程中要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与沟通,明确遥感技术应用时的目标所在,从各个细节部分加强对遥感技术的控制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对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应用时的质量控制。

(二)各级政府部门对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应用时的重视程度不足

各级政府部门对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应用时的重视程度不足容易造成管理人员信息意识淡薄的现象,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由于对其重视程度不足会导致对土地信息调查工作的投入不足,土地利用调查所涉及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全,信息化网络建设的不足会导致土地利用调查信息在采集、分析以及处理时存在众多的阻碍。除此之外,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调查时所形成的信息系统由于标准不统一以及不规范还会造成参与该工作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信任与沟通,信息资源以及人力物力等难以做到技术的共享,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相互之间的信任,对进一步提高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应用的水平以及信息系统的完善性和规范性造成严重的阻碍。

(三)从事土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人才不足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应用较为缓慢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从事土地利用信息的人才不足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不够。在我国现阶段中,为更进一步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我国相关部门对耕地以及建设用地等的利用及变化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动态监测,对当地部门对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执行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掌控,其中还包括对土地资源变更时发生的数据变化等信息,这些信息数据的存在能够为国家队土地资源进行决策和管理提供详细的理论依据,实现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上述理论数据的精确化收集与分析,在收集、处理以及分析等多个环节中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通过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对遥感技术的掌握,从而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土地利用调查工作之中,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动态化管理。

结语

总而言之,遥感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众多的优点决定了其将会逐渐在我国各个行业得到推广和应用,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信息的收集、收集与分析,形成的理论数据对实现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深化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更好的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志海.浅谈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调查[J].新疆有色金属,2010,S1:66-67+69.

[2]孙静,赵伟,赵鲁全.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技术方法介绍[J].山东国土资源,2005,04:38-41.

[3]黄福奎.论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土地科学,1998,03:22-26.

篇3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察;新技术;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遥感技术的综合性很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在煤田中的运用将更为广泛。它在煤田的运用中,要注意遥感新技术与常规勘探技术有机结合,寻求创新,从而得到更好的勘探成果。遥感技术在使用上虽然具备很多优点,如信息获取快、信息直观、实时、精度高等。但是作为煤田勘探的手段之一,还是存在着一些局限。只有将常规勘探与遥感技术结合应用,才能体现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中的优势,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与平台。

1 遥感技术的特点

1.1 遥感技术具有显著的直观和宏观性。

1.2 通过遥感技术获得相关数据资料的速度快、所用时间短,并能同时反映其动态的变化。

1.3 其电磁波段间的性质差异巨大,相关用途广泛。

1.4 能够获取的信息量很大。

1.5 遥感技术相较传统技术,所受到的限制要少很多,可以广泛被应用于现场实际条件恶劣、在地面工作难度大的区域。

1.6 效率高、低成本、收益佳。

综合上述特点可见,遥感技术的优势在于对自然灾害的预测、探测。它在预防、分析自然灾害方面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技术之一。

2 煤田地质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在遥感技术被应用到煤田地质领域的初期,它只是被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地质勘探、评价资源,但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尤其是被发展到地质图、地质构造、灾害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相当成功,可见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中的作用无法或缺。

2.1煤田地质的勘探与资源评价

2.1.1地形图的获取

我国目前大部分在使用的还是上世纪的相关地形图探测的数据资料,随着现在社会不断发展,地形与以前相比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煤田开发的基础工作,传统地形图已经不能客观的显示现场实际地形情况,所以通过新技术来获取最精确、直观的地形图,对于煤田开发前期工作至关重要。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实时探测,并全球覆盖,已经是当下获得更新国家地质实时图与地理基础信息的重要途径。

2.1.2煤田地质图

地质填图是煤炭勘探中的重要方法。与传统的一些手段相比,遥感技术是运用遥感图为媒介,通过综合性的分析与处理,提取煤地层、煤层结构、地下水文数据、环境地质数据等信息,然后合理配置填图的路线,进行煤田填图,确定各种所需资料的位置,以勘查清相关煤田地下煤层数、其厚度与其分布规律,确定地下煤层构造,为煤田开发提供精确、真实的地质依据。

2.1.3资源评价

各种卫星遥感所提供的图像作为信息来源资料库,充分研究所调查的区域内的含煤地层、地层构造,结合该区域传统地质资料进而分析所调查区域地质特征,同时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对煤层的状态进一步的了解,掌握煤层分布规律,确定其煤炭前景发展规划。

2.1.4水文条件评价

利用热红外、雷达等卫星技术,采用相应的水文解译法、对比法与综合解释进行该区域的水文环境条件的研究,通过不同的勘探手法进行综合认证,从而对该区域水文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并依据此进行相关钻探工程,以达到成本节约、高效率的目的。

2.1.5煤气调查

其同样是使用卫星遥感的相关技术获取图像为资料库,开展调研评估,切入点选择煤田地质特点与煤气分布规律,从而了解煤田的含气量与渗透情况特点。主要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得的图像解译和系统的分析、地表系统分析、煤田地下相关构造裂缝观察等方法,取得煤层发育的基础数据,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所得到的精确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其煤层渗透率数据、分布规律等情况。

2.2 煤田地质灾害调研与评估

2.2.1含煤层自燃调研

以其地质规律为依据,主要手段采用遥感技术,将地理信息作平台,结合地上部分的调研与测试,明确得到煤田隐患区域、分布范围、趋势发展等情况报告。分析其可能诱发自燃的环境污染情况及其向大气中排放有毒物质的排放量,建立煤田区域火情信息系统,实时监测火区范围、跟踪火情发展并检查灭火情况。为煤田开发时的防灾、监测环境、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2.2地质灾害调研、评估

根据煤田的地质条件、实际环境、结构、灾害实际情况、探测等综合因素来评估并圈明存在危险的区域。同时以此为基础编制相关评估图表,直观的显示出在煤田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灾害隐患,采用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提出防治的建议与措施。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应用,目前还存在有一些缺点,如:图像分辨问题、遥感光谱信息利用不足、自然灾害遥感的解译不能真实反映不同时期地波谱变化、地表静态信息反映较多、深源信息较缺乏。只有依靠加强不断完善遥感技术,合理、科学的解决了这些技术问题,才能使遥感技术在评估、预测地质灾害的方面更加权威、全面。

2.3 煤田生态保护评估与监测

2.3.1煤田区域环境调研

运用遥感技术和地上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比航空卫星提供的图像,与地面现场调查数据,对煤田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条件、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分析煤田环境质量的特点与布局规律,制作详细、系统、完整的煤田区域自然环境资料,为解决煤田地区自然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2.3.2酸沉降

利用航空卫星提供的大比例图像、高精度图像,进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植被危害的解译,并同时展开实地调查,进行相关测试与分析,查清该污染源对煤田区域自然环境的污染程度。利用计算机建模,以期预测酸沉降对自然环境污染的趋势。

2.3.3 土地与自然生态环境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开展煤田区域土地利用情况、地质地貌、植被环境、废弃物、裂缝等生态自然环境的解译工作,结合事先取得的调研情况与资料数据,明确煤田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合理制定出煤田开发后,土地的使用与生态环境的重建计划。

3 遥感技术实例

例如雷达遥感技术,它具备全天候实时工作的特点,具有一定程度的穿透力,通过调整最佳观测点,高效的对地面目标物的结构进行勘探,针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偶然性,雷达遥感技术弥补了传统监测在夜晚工作的不足。同时雷达遥感技术并不受到恶劣天气环境的影响。这些优点使雷达遥感技术在预防现代自然灾害工作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雷达遥感技术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中的分支新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与完善,并被加以广泛应用。干涉雷达遥感技术就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它通过利用信号的位置信息提取地面高精度的相关三维成像信息,被应用于测量地面物动态高度变化,它的优点是提取信息的精度是目前所使用的技术中可以保持最高的。并有助于研究地面活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的规律,从最大程度上做到预防自然灾害,把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人们生命财产损失减到最低。它的发展,使传统的静态监测向科学合理的动态监测的科技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4 结束语

煤炭行业一直以来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探测地质数据的传统技术已不能满足当今煤田开发的需要,只有很好的与国际接轨,引入相关先进技术并加以借鉴,才能更合理完成煤田的地质勘探、资源调查、地质灾害防御等工作。伴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类高新技术也开始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中,遥感技术作为其中在煤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技术之一,取得了突破性的飞跃。它在包括勘探、资源、灾害防御等煤炭领域各方面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技术优势,并进一步成为目前煤炭行业不可或缺的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遥感技术;水资源;降水量;径流量

1遥感技术简介

遥感技术是通过物体呈现辐射以及电磁波反射的一种复合功能性探测技术。其主要环节是目标物通过物体辐射和电磁波反射,将数据通过传感器进行收集和传输,之后再对数据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最终给出统计数字结果。其优点是,遥感技术的传播速度快,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的完整性能够确保不被破坏,所以这种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地图测绘、航空以及军事领域。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水资源方面,能够有效减少勘测工作的人力、物力、以及工作时间,从而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1]。

2遥感技术在水资源方面的实际应用

2.1降水量监测方面

遥感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卫星和雷达,将信息源进行输送和传递,从而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空间降水量和分布情况的详细数据。在雷达的利用上,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降水粒子给电磁波所带来的影响来预测不同地区的降水量,而卫星是将地面测量的实际情况与卫星数据结合起来,从而预报降水量。由此可见,由于雷达只能够实现对空气中降水粒子的监测,一旦云层过厚,雷达很难给出有参考性的数据,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时就要将雷达和卫星结合起来,共同实现降水量的监测工作。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微波辐射法和综合法。通过航空飞机完成探测工作,这就是所谓的航空遥感技术,这种技术是气象观察工作中重要的辅助技术,通过对云层和降水粒子的监测,收集数据并传输到地面的计算机系统,进而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2蒸发量监测方面

在水资源方面,蒸发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水资源甚至是能量的平衡都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蒸发量的监测包含三个方面:土壤蒸发、水面蒸发以及植物蒸发,在蒸发量的监测上,通常使用的是物理监测,通过质量与能量之间的转变关系,从而获得蒸发量的数据[2]。而遥感技术给蒸发量的监测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靠方式,信息模型法、统计经验法以及能量余项法等,都能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在蒸发量的监测上,要对这些模型有清楚地认识,并且根据模型的特点进行分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模型的作用。在使用时通常要将土壤以不同层次划分开来,首先,要对植被、地表和土壤进行划分;其次,热量计算。这种通过遥感技术监测蒸发量的方式,能够有效监测不同的地表环境下的蒸况,从而为蒸发量的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3径流量监测方面

径流量的监测工作操作起来较为复杂,一般是通过水文模型对径流量进行预估。遥感技术由于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较为全面、简单、快捷的在信息收集方面发挥作用,所以将遥感技术所收集到的水体、土壤、地表、植被以及蒸发量等信息利用起来,与水文模型结合起来,就能够实现对径流量的有效预测。由此可见,遥感技术在径流量的监测方面,能够有效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从而提升监测的有效性。

2.4地表以及土壤水分监测方面

地表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其对径流的形成、地面能量的分布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壤中所含的水分有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地表能量等。由于地表非常复杂,所以使用遥感技术对对表物体进行分类是十分重要的,遥感技术能够有效的辨别水体的特征,从而大大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遥感技术能够有效监测出土地使用和土地覆被的变化情况,以及地表的植被信息、发射率,地面的实际温度、反照率等一系列关键信息,这些信息严重影响着地表的物质和能量平衡,所以在地表以及土壤水分监测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遥感技术在水资源方面的应用进展

这些年来,遥感技术发展迅速,以至于现在出现了多平台、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尽管遥感技术在水资源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是我们仍要研究如何将更多的数据应用在水资源方面,如何在常规监测工作中结合遥感技术,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从而更有效的解决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上,我们应该注重于将GPS技术、DSS技术、或是GIS技术、CAD技术等一系列的高新技术与遥感技术相结合,从而得到更好的应用,改善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的优点有很多,范围广、速度快、同时又能保证数据的科学与完整,遥感技术对数据的采集、更新以及处理和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在水资源方面应用遥感技术,并将遥感数据与其他模型数据相结合,能够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各种数据之间相互补充的同时,也就大大降低了信息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得出更最准确的结果。未来还要继续拓展遥感技术在水资源方面的应用,最大限度的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鹏.浅谈遥感技术在水资源领域研究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16(1):136-137.

[2]曹大为.基于遥感ET技术的河北省馆陶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

篇5

关键词:电力工程;野外勘测;遥感技术;应用效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的出现能够为野外勘测提供较好的应用效果,且b感图像逼真、直观,对于工程选线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升野外勘测的效率。遥感技术(RST)是利用传感器和电磁波对不同空间物体进行识别与检测的一种数据成像技术,能够制作出优质的地图,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文章主要针对电力工程勘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

1 遥感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的优点

1.1 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且信息量充足

遥感技术能够获得大量的信息主要是由于传感器能够接受到不同波段的信号。遥感器不但能够通过可见波段对地面物体进行勘测,同时能够利用红外线、紫外线等不可见波段进行勘测,不但能够清楚的检测到目标物体的特征,同时能够检测到目标物体的内部情况,这里利用了微波的穿透能力,能够采集到物体内部信息,例如地下水流、沼泽地、地下土层结构等[1]。微波波段能够实现全天候检测,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够进行勘测工作。且随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检测半径从过去的20公里提升至150公里,这就有效扩大了检测范围,并且在雨雪、风暴等极端天气中都能够进行勘测工作。

1.2 能够进行综合性分析

遥感仪器检测范围较广,能够实现大面积遥感数据的传递,从而全面分析数据。遥感技术所获得的数据能够将检测范围中地表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客观的展现出来,能够从宏观的角度观察检测范围的地理情况,实现真实、客观、全面的展示地表植被、土壤、水文和地貌等方面的特征,并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针对这些物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电力工程线路的选择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分析电力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以及地表特征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分析采集到的数据观察该地区是否存在地震、坍塌、泥石流、沼泽地、人工坑洞、河岸冲刷、沙丘等影响线路修建的因素[2]。遥感技术对于地面物品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能够有效排除这些不确定因素,保障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3 能够实现动态探测

遥感技术能够对同一地区进行反复的探测,为了能够让工作人员观察到不同时期同一目标物体的变化,从而掌握物体实时信息,动态分析地表物体内在和外在情况,这对于避免传统勘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有效规避,从而让电力工程的选址更加科学[3]。由于自然界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且自然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遥感技术的分析作用在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4 勘探范围广且数据收集快

勘探范围广且数据采集速度快是遥感技术的主要优势,在过去的实地勘测和工程测绘中,勘测与测绘所需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几个月,而工程量大的工程甚至需要几年。随着我国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不但能够快速获取卫星反射的信号,同时能够有效勘测周围的地形地貌,在工程勘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遥感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

2.1 图像技术

电力工程勘测最主要的是获取电力工程线路相关信息、电力工程主要线路中经过区域中的建筑以及水文地质等方面的信息,也是电力工程线路选址的重要依据。在电力工程勘测中,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可行性探究这一阶段[4]。如果以1:10万的遥感图像为依据,电力工程选址勘测对目标地区进行图像、资料和文字报告的采集、分析与整理,对电力工程线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做出测绘图,并结合钻探工程获得的典型土层剖面图,深入勘测目标区域的地理情况,才能够有效控制施工地区的土层结构,从而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评估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2.2 建设完整的工程线路信息平台

建设完整的电力工程线路信息平台,需要采用GPS技术,在利用航测技术的同时,充分分析获取的遥感信息,才能够确保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为了提高遥感图像分析的效率,需要保障图像的清晰度与分辨率,还需要合理采用公分、厘米等精度的传感卫星图像。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在分析遥感图像时,需要与该时期的地质测绘同时进行,在调查过程中需要保持一致性,这是基本资料、野外探测、资料整理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升野外勘测的工作效率与质量。(2)通过采集不同时间、不同波段以及不同种类的图像,图像比例尺需要保持在1:1~1:5左右,并且全色航片需要结合整体应用,才能够实现遥感图像的整体概括性。(3)要全面破译遥感图像,做好野外检查与验证,确保遥感图像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才能够使野外勘测达到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必须进行现场验证,对破译图像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实与补充。

电力工程线路确定需要利用电力工程信息平台,其能够实现遥感图像的破解,同时能够进行图像信息的输出。在线路选址过程中,需要通过信息品台对采集资料的综合分析,进行全面对比,选择经济实惠的修建路线,避免建筑物密集或地形复杂的区域对工程造成的施工成本增加,确保建造工程的造价成本不受影响,达到设计与勘测相统一的目的。

3 结束语

遥感技术在恶劣的环境以及复杂的地形下都能够很好的勘测,并且具有高效、准确的优势,在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对地物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电力工程勘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吕建升.遥感技术在境外电力勘测工程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5,23(19):202-203.

[2]李磊,李志龙,席占生,等.电力工程中遥感提取侵蚀沟参数的方法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4,21(6):46-48.

[3]张邦政.输电线路设计与现代遥感技术的结合以及施工工艺探讨[J].低碳世界,2015,32(27):19-20.

[4]吕建升.遥感技术在境外电力勘测工程的应用[J].电力勘测设计,2015,23(4):15-18.

篇6

关键词:城市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卫星遥感技术

一、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提高现有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果,以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最新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目前城市测量已经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并积极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等几项新技术,从根本上满足了城市测量的需要,提高了城市测量的整体质量,促进了城市测量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应对城市测量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其技术状况和应用范围有足够的了解,做到正确利用新技术解决城市测量的问题。

二、城市测量新技术简介

1、GPS技术

GPS是美军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它是 1 种同时接收来自多个卫星的电波信号 ,以卫星为基准求出接收点位置的技术。目前GPS技术主要表现为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其可以定义为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LAN/WAN)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地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的系统。

2、GIS技术

GIS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 ,将空间数据等以一定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显示、输出、更新和综合分析应用的系统 与传统景观规划相比,三维可视化城市景观规划,具有区域景观仿真的能力,可以在计算机里将规划区域的真实地形、地貌、各种建筑和其它地物,建成区域现状三维数字模型,并加入规划模型,以形成一个虚拟现实的大场景,有了这个大场景,就可以对全部规划模型或部分模型进行修改、调整,包括位置。朝向、形状、高度、外部色调和纹理等。在这个大场景中,可以任意调整视野、观察和角度,进行旋转、漫游,可以用动态和交互方式对未来的景观进行全方位的审视,直至获得一个满意的方案为止,因此三维可视化城市景观规划通过将规划方案直观的展现出来,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帮助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人员对各种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辅助设计与方案评审,并为最终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它使得规划审批工作变得科学、直观、快捷,三维可视化城市景观规划为调控区域、预测区域、监管区域提供革命性的手段,这对传统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RS技术

RS是利用飞机、卫星等空间平台上的传感器(包括可见光、红外、微波、激光等传感器),从空中远距离对地面进行观测 ,根据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经过校正、变换、图像增强和识别分类等处理,快速地获取大范围地物特征和周边环境信息,获得实时、形象化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具有覆盖范围广、成图速度快、收集资料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 ,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批量数据 ,已成为城市规划测量领域里的主要数据源与数据更新手段。

从目前来看,无人机航空摄影已经成为了城市测量中的主要手段,例如:常州市测绘院首次运用无人驾驶小飞机,为四川绵竹市沿山地区五村庄旅游规划实施航空摄影测量,该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并经江苏省测绘产品质量检验站验收合格。根据四川绵竹沿山地区的旅游规划、设计和管理需要,常州市测绘院对沿山公路的五个重点村进行1:1000地形图、1:5000地形图测量,为重点村控制性规划做好技术服务,总面积约31.5平方公里。5月下旬,常州市测绘院再次利用无人飞机航摄系统完成了泰镇高速公路镇丹线约29.5平方公里,1:2000地形图的测绘工作。

从这几种技术特性来看,城市测量新技术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以城市测量的实际需要为主要目标。基于新技术的优点,GPS技术、GIS技术和RS技术在城市测量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三、城市测量新技术应用分析

从目前城市测量新技术来看,主要有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这三种技术,简称为GPS技术、GIS技术和RS技术,这三种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在城市测量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其应用情况主要如下:

1、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定位系统保证了测量定点的准确性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有效解决了测量点的定位问题,减少了测量误差,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目前已经成为城市测量主要方式之一,不但提高了测量精度,还实现了对测量定位点的有效定位,保证了测量的整体效果。

(2)全球定位系统实现了测量点的有效定位

在城市测量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体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对测量点进行准确定位。在传统测量过程中,测量点的定位不够准确,误差偏大,对整体测量结果影响较大。应用了全球定位系统之后,对测量点的定位相对准确,提高了城市测量的质量。

(3)全球定位系统提高了点对点测量的准确性

在城市测量中,测量点的选择和定位是保证测量质量的关键,点对点的测量是重要的测量形式,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GPS技术的运用,为点对点测量提供了技术保证,提高了点对点测量的准确性和整体质量。

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测量数据的分析可处理上,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空间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有着卓越的空间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在城市测量中主要应用在了空间信息的处理上,对提高空间信息处理准确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保证了空间信息处理的整体效果。所以,GIS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城市测量的信息处理问题。

(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空间模拟中的应用

在城市测量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空间模拟和空间信息处理上,其优点在于能够根据测量需要构建空间模型,满足城市测量的实际需要,提升整体空间测量的效果。所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空间模拟中。

(3)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在城市测量过程中,由于整个测量过程包含了大量数据,数据处理成为了保证整体测量结果的关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数据处理优势,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数据处理的整体效果,满足了城市测量需要。

3、卫星遥感RS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在城市测量中,为了保证整体效果和精度满足要求,通常会在城市测量中应用卫星遥感技术。从目前城市测量的实际过程来看,卫星遥感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卫星遥感技术在远距离测量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远距离测量的优势,在城市测量过程中实现了超高空的测量,提高了远距离测量结果,对提高城市测量的宏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点,卫星遥感技术在城市测量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2)卫星遥感技术在图像识别分类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图像识别分类是卫星遥感技术的重要优势之一,相对于其他方式,卫星遥感技术的图像识别质量较高,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所以,在城市测量过程中,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取得了积极效果。

(3)卫星遥感技术在提高测量范围上得到了重要应用

由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在高空对城市地标进行测量,比其他手段的测量范围有了很大提高,满足了城市大范围测量的实际需要,提升了整体测量效果。所以,卫星遥感技术在提高测量范围上得到了重要应用。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目前城市测量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必然趋势,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等几项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保证城市测量效果的有效手段。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城市测量新技术的应用有全面了解。

参考文献:

[1] 杨凤云;RTK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算法及应用 [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张小勤,张发;使用GPS系统进行我矿验收测量的探讨 [J];北京测绘;2012年04期

[3] 常青,柳重堪,张其善;基于最小二乘递推估计的GPS定位算法 [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常青,柳重堪,张其善;GPS定位与测速算法研究 [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篇7

[关键词]高分辨率 遥感技术 制图 城市规划 监测

[中图分类号] P23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251-1

我国正处于城市高速发展时期,逐渐从农业大国走向以城市为主的新历史阶段。而数字城市则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它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助于获取大量基础性数据,绘制相应的地图,辅助城市建设决策。

1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概述

学界将卫星影像图的空间分辨率在10m内的遥感技术成为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早期的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被应用到军事领域,到20世纪90年代,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开始进入商业化进程,开始在工程测量、城市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这时的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才开始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当前,我国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应用上,多采用美国发射的IKONOS高分辨率卫星。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进入到市场经济发展中后,其强大的空间分辨率、丰富的信息量都使得其与传统遥感技术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关注。在1m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图上,城市的地表资源、环境、经济等内容都可清晰可见,故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在数字城市规划中得到大力应用。

与传统遥感技术相比,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单幅遥感影像图中的数据更多,是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图数据量的100倍以上;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图的单色波段光谱分辨率大,用户可以准确判断出地物的类别、属性,地物的纹理信息和几何结构信息非常明显,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对这些影像图进行相应的图像处理,得出想要的图件。而传统的遥感影像分辨率有限,很难看到一些较小地物的纹理、结构等细节信息。

2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数字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中的应用

2.1运用遥感资料制图

运用遥感技术制图前获取遥感资料的常见作业方法有三种:航空摄影测量:包括像片控制点测量和像片调绘等外业工作内容和影像扫描、数字空三加密、定向建模和数据采集等内业内容,所需数据源包括航摄资料、大地测量资料、地形图资料、专题资料等。航天遥感测量:包括正射纠正、数据采集、核查补调等作业流程,所需数据源包括卫星遥感影像或其正射影像数据、比例尺成图比例尺相同的地形图或DRG数据等。地形图扫描矢量化:包括扫描定向纠正、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编辑以及图幅接边等作业流程,所需数据源包括出版年代最新的、比例尺与成图比例尺相同或更大的地形图、最新的DOM数据、专题资料等。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图与一般的影像图不同,其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其包括图像的预处理和信息提取两大部分,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将图像数据读入进行预处理,包括几何校正、去噪、增强效果等,当影像图有三维立体图像时,可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纸质正射影像DOM。其次进行景观地物的边缘检测和分割;再次,利用专家知识系统和先验模型确定各个类型特征的描述参数,提取出需要的信息,并进行分类;最后输出结果。

第一,地形图绘制。地形图是数字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需要的最基本的地图,按照往年的经验,地形图的更新周期为1-3年。在数字城市规划中,应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大大缩短地形图更新周期,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精确的影像图,然后借助相关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影像图的处理,绘制出不同类型的地形图。

第二,正射影像图绘制。正射影像图是一种具有地物标记、图画可量测性、丰富直观影像信息的地图。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合适覆盖范围内的最新图像信息,然后利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校正、增强、镶嵌等处理,借助大比例尺地形图,对影像图进行变换和几何纠正,确保图像信息的精准度,将地形图中的城市、居民点、山脉、河流、公路等典型地物信息和名称标注出来,进行相应的装饰,制作出数字正射影像图。正射影像图在数字城市规划中应用的最大优点就是周期短、成本低。

2.2 建设城市规划数据库

数字城市规划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持,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获得高质量的卫星影像图,丰富数字城市规划的信息系统,帮助用户了解城市建设的相关情况,帮助其作出科学的决策。数字城市的规划以城市建设现状为入手点,这其中就涉及到大量基础地形数据、规划控制数据、现状数据、属性数据等资料。现状数据主要包括拨地数据、用地现状数据等。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获取丰富的地形数据资料,且数据的更新也非常简单。

2.3 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分析

在数字城市规划中,城市各功能单元及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城市用地变化与建设格局分析。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土地开发问题越来越多,这不利于数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顺利进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数字城市规划中用地规划的关键。将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遥感影像图综合起来分析,了解城市用地变化情况,并用统计方法进行城市中心移动、离散度、紧凑度等的分析评价,预测城市时空变化,发现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又如:绿地景观是城市的重要生态系统,可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进行城市绿地景观基本布局、占地面积、所处位置、苗木种植情况等数据资料的获取,然后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得出最为直观的影像图,进而进行合理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

利用高分辨率技术以及高光谱遥感数据,实现地物的精确分类和识别,从定性化的高光谱遥感数据走向定量计算,更好发挥遥感数据的优势。在数字城市建设中,根据实际需求利用高分辨率技术和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城市定量遥感的分析。总的来说,高空间分辨率技术在数字城市中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如图2所示。

3 城市发展动态监测

动态监测是数字城市规划的重点之一,为数字城市规划奠定基础,帮助用户了解城市发展动态。一般来说,城市发展动态监测包括城镇扩张现象、市容管理、城市绿化、地震灾害、环境保护、城市交通规划、数字交通建设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价。下面就简单介绍其中的城市绿化、地震灾害两个方面的监测和评价。

第一,城市绿化的动态监测。应用多时相遥感数据,对比分析测区不同时期的绿化状态,了解其绿化变化和空间分布情况,实现对城市绿化的动态监测。通过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获取一系列专题性的城市绿化分类图、树种分布图、草地分布图等,进行城市绿化的动态监测。如:2003年北京重点实验室的“基于IKONOS遥感影像的北京城市公园湿地资源调查”项目将1m空间分辨率的全色影像几何形状数据与4m彩色影像数据融合,解析水系植被等的遥感影像特征信息,了解近年来的公园水面面积、植被面积、水系植物类型等变化数据。

第二,地震灾害监测。地震预防是各个国家和城市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地震灾害的监测有助于减轻地震危害。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震灾害的监测,扩展人们获取地球信息的能力,减轻地震灾害对城市建设带来的危害。如:2004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开展的“IKONOS卫星影像在城市防震减灾及震害评价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中,在IKONOS卫星影像图中可清楚分辨出防震减灾工作中需要的基本要素,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影响资料进行信息的提取,提取地物形状、方位、属性等信息,大大节约时间和人力。且IKONOS卫星影像的更新速度快,能满足城市地震灾害评价对影像图的需求。

4结束语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以及影像图的处理和信息提取技术越来越成熟,是数字城市规划的关键技术之一,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保护生态资源,合理规划城市交通、教育、绿化、市政管理等,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宏,李俊,刘敬.高分辨率遥感在城市发展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1):105-109.

[2]肖洲,张海涛,虞欣.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展望[A].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271-273.

篇8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测绘工程;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测绘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对其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绘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项目建设与实施的基础工作,要想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人们一般会将测绘新技术应用在其中,例如“3S”技术、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测绘技术等。从而促进了测绘工程的健康发展,为日后工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本文简单对上述几种测绘新技术进行分析。

一、工程测量中“3S”技术的应用

“3S”技术是当前测绘新技术中最主要的技术之一,其主要包括GPS全球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这三种技术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工作人员获取并处理地理空间的数据信息,为工程项目的分析与实施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并且也推动了工程测量工作的快速发展,走向智能化与数字化道路。

1、“3S”技术的优点

(1)直观生动性:“3S”技术是工作人员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其中,通过对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条件等进行测量,直观生动地显示在电脑上,让工作人员更深入地对当地地形地势进行了解。

(2)更新速度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3S”技术使工程测量朝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这更有利于各项技术产品的使用,并随时能够对其进行更新,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与竞争实力。

(3)适用能力强:在实际工作中,“3S”技术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将产品进行一定的处理与加工,从而满足用户的需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促进测量工作的健康发展。

2、“3S”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定位与跟踪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该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能够对地理空间距离进行测量,并且然后再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保证其测量的精准性,以便于工程项目后期的设计与施工。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整个工作中,测绘人员只需要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方法、并将全球定位系统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转变之后导出来即可,对于测绘人员的技术要求并不高,降低了测绘人员的工作强度。

(2)遥感技术

所谓遥感技术主要分为两种遥感技术,第一种是航天遥感技术,也就是技术人员采用卫星等空中飞行器来收集更多数据信息;第二种是航空遥感技术,也就是采用飞机、起球等空中平台对地面地势地貌进行测量,一般来说,这一技术在测绘地形图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程建设面积的同步观测,经过实践证明,这一技术具有经济性与时效性特点,能够满足人们对地形地貌条件测量的高要求。因此同样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3)地理信息系统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是测量工作人员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遥感技术综合起来对地面空间距离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然后建立一个三维模型,通过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将信息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其具有工作流程一体化、具备预测预报、辅助决策的功能。在工程测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和实时化,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对工程进行预测和决策工作。在运用GPS的前提上,结合使用扫描矢量化、数字摄影技术以及内外一体化测图等方式,及时、快速、准确的获得数字化的信息,促进工程的测量朝科学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二、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是由多门学科综合而成的,其中涉及到环境科学、空间科学、遥感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管理科学等,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基本的测绘手段和工具。地理信息技术本身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它独特的数据处理流程,它能够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管理、三维可视化显示、输出以及存储等,但是它的最大优势却是预测预报、辅助决策以及空间提示等功能。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并且日趋产业化,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所包含的技术包括数据库、扫描矢量化以及内外一体化测图等,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及时性、标准性以及确切性等特点,增强了信息系统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IS技术即地理信息技术,该技术是集计算机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环境学等多门学科于一身的新兴学科,该技术能够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处理为一体,并且能够准确的进行测量空间的提示,预测测量情况,并且对测量工作起到一定的辅助决策的作用。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弥补GPS技术的一些不足,其本身就建立起了较为庞大的数据库和图形显示输出的能力,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处理,提高成图的效率,为测量工作提供了精确的依据。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该技术还能够广泛的应用在野外工程测量中,应用该技术,能够大大的降低野外工程测量工作的难度,并且提升测量的准确性,在数据管理等方面也较为便捷,对于加快野外工程测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GPS技术、RS技术和GIS技术统称为3S技术,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三种技术进行整合,要挖掘出每个技术的优点,也要回避其缺点,并进一步的发展3S集成技术,三种技术相互配合,为测量工作提供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充分的发挥GPS和RS的优势,为GIS技术的应用提供精确的区域信息和空间定位信息,反之GIS技术也能够发挥其优势,对测量区域进行空间分析,以便提供更为综合的测量信息。

3、工程测量数字测绘技术

数字化测图技术是在测量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形成图像的过程,也称计算机成图技术。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在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时候,通常应用大比例尺来进行实地测量形成图形,因此需要对这些原有图形进行数字化处理。如果形成的地面数字图在满足一定精确比例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通过常规的方法、数字以及摄影方式进行数据擦剂,最后在计算机软件的帮助下,将地图中的坐标以数字化存储方式表示出来。在测绘技术发展的现阶段,通过对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在已有的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对GPS、Google Eerth、bing Map等地理信息网络的应用,通过对设备测绘技术的革新,研发出数字化测绘软件,使现阶段工程地理测绘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4、摄影测量技术

所谓摄影测量技术,指的是运用摄影的方式,对获得到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利用工作。目前的摄影技术主要以摄影的技巧和数字摄影为主。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的测量中应用的非常广泛。随着优质的、精密度高的摄影器材的逐渐推广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摄影测量技术提供了全面性、完整性和实时性的立体三维信息。该技术主要通过运用影像处理、计算机网技术对影响进行测绘工作,将室外的测量转为室内测量,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高的优点,并且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不需要和工程中的实物进行接触,降低了整体的工作量,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密度。另外,由于该测绘技术所需设备少、工作人员少,因此,还有利于降低工程的测绘费用、减少工程建设所需成本。

5、GPS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是由美国专家开始研制,具有陆、海、空三维定位与导航的新一代定位服务功能,近些年来,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我国的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我国的工程测量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而其服务领域也由测绘领域扩展到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部门,目前普遍的应用在石油勘探、通信线路、建筑变形和大坝监测等工程的勘察测量,为各项工程的测量提供了先进、精确的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使工程项目可以被完全覆盖,从而方便对工程项目的全程监测,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将工程项目的信息收集并保存,同时,对工程项目进行实时观测,不断收集新的数据,并最终通过系统软件的运算得出最后的结果,帮助工程项目迅速定位,降低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促进工程测量的应用与发展。但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很可能会丢失或者被盗,这样会降低所得数据的有效性,甚至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强化数据的统一管理,对数据进行及时备份,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是工程测量过程中所要关注的问题。

6、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大面积同步进行观测优势,也有较高的时效性、数据综合性及经济性、可比性优势。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获取数据资料、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受限制条件少、手段多、信息量大等特点。基于这些优势可以通过多光谱航空摄影和多分辨率遥感卫星对指定区域进行观测,并利用遥感影响从中获得不同尺寸地形图,根据相应地理地形图对测量区域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地理信息,为工程测量区域提供相应服务。就目前来看,遥感技术在大尺度工程测量中应用的比较多。在未来的十年中,预计遥感技术将步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各种测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对于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测量技术的提高以及提高我国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的测绘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测绘新技术在不断的探索中,在未来的工程测量中,将会应用到更多先进的测绘技术,有效的推动我国工程测绘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标.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09,01(11):88-89

篇9

关键词:摄影测量;遥感测量;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由于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摄影测量技术结合了地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形成了一门十分复杂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遥感和全球定位等技术。而其中摄影测量以及遥感技术主要的作用是在施工开始之前对于地质进行勘察,具有工期短和效率高的优势,以此来避免多余的财力和物力以及人力方面的浪费。并且该项技术测量结果也十分全面,拥有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当前施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一、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基础概要分析

随着综合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摄影测量技术与遥感测量技术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标准平台,利用地理技术,整合形成具有综合信息平台的科学测量标准。

在工程测量前期,往往需要对现场实际的情况进行测量,采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测量技术可以有效地确保施工效果,这对于工程施工的勘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建设前期测量工作对整体工程的建设来说非常重要,其工作流程也十分复杂,整体测量过程中涉及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较多,且测量工作周期较长,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测量不准确现象。为提高测量工作效率,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性,摄影技术及遥感技术应运而生,给测量工作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方便。其是利用摄影技术及遥感技术的远距离传送信息为手段,在不接触物质实体的情况下获得数据,再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图像及测量数据的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一种线性的数据勘察测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测量资源的准确性,保证勘察工作环境的合理性,提高勘察设计的测量效率,对工程测量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生态保护收益。

(一)摄影测量技术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确性,运用数字化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绘制出施工现场的图像,对于下一步施工建设非常有帮助。在测量过程中可以利用摄影技术获取数据,这是摄影技术运用于工程测量的最大优点,工作人员通过图像分析来获得想要的数据。测量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可以用来建设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分类存储,在必要时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根据图像中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用于具体的施工建设。最后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剔除错误数据提高数据精确性。

(二)遥感测量技术分析。遥感技术的核心原理就是通过监测不同物体形成的电磁波的反射或者是发射,经过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分析,实现远距离辨认鉴别工作。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与航天飞机、卫星、或者探测器等技术手段结合,借助这些载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证传感器的安全运行。当不需要高空环境作业时,使用相对简单的支持平台。遥感技术已被应用到很多行业领域中,为了满足实际需求,工作人员研发出了不同类型种类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完成相应物体发出的电磁波接收工作,包括微波、可见光、红外线等电磁辐射范围内的科学数据分析。通过对地面的工作站进行操控处理就可以提供测量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更好的为测量服务。通常来讲,遥感测量技术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对遥感测量的一种帮助。遥感测量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水利工程,大面积动态管理上都有所使用。其不仅可以使工程项目监控获得简化,实现动态管理、实时调节,同时也提升了各项业务的效率。在遥感测量实施当中,计算机系统分析了各项传送回来的数据以后,大数据就可以给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而保障了工程决策的可实施性。

(三)摄影测量与遥感测量技术的应用。根据摄影测量与遥感测量技术现有的发展水平,其在实际的工程领域应用普遍。在水利工程、通信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有深度的应用。在这些工程领域中,运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可以完成对地质、水文以及气候等多条件的勘察和分析,明确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遥感技术从实际的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数据信息。经过对工程数据的稳定分析,利用现有的工程标准进行验证,确保摄影测量与遥感测量技术实施的合理性。例如,将其应用到水利水电的工程中,可以对水文情况以及周边的实际线路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工程实际的勘察动态监测标准,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提高水利摄影测量的准确性。与传统测量不同,对于复杂地形、人无法达到的位置和区域,其采用的特殊测量方法,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结语

遥感技术以及摄影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突显,其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测量的精确性,还节省了成本,最主要的是其实现了远距离测量技术,极大地缩短了工程测量的时间,填补了常规测量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空白,对于各种工程领域的测量工作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对于遥感技术来说,它一般是运用于预见事物的可行性研究中,通常情况下,会将遥感技术与其他勘测手法一起使用,这主要是为了勘测大面积范围的地质情况,可以提高勘测的准确度,降低户外调查的无效性。

近几十年来,遥感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中运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它的主要用途有:辅助地质制图,对滑坡、泥石流等物理地质现象的调查,对复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环境等数据的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调查效率,还可以节约调查成本。

一、在水利工程地质勘测中使用遥感技术的必要性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地质勘测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勘测结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想要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首先就需要提高地质勘测的水平和质量。传统的勘测方式是地面勘测,这种方式很容易受到人体本身的视野范围约束,不能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对于地形地况较为复杂的区域来说,因为勘测方法的约束,所以勘测质量很容易受到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线路、选定位置随时可能变动,有些工程在施工阶段也得补充前期的勘测作业,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周期,不利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

应用了遥感技术之后,勘测工作可以突破视野的约束,将遥感技术与其他勘测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整体的勘测质量。所以,使用遥感技术,对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使用遥感技术可以扩大测绘面积,提高测绘结果的质量,对于工程选址、线路的设计也有优化作用。

(二)可以突破地面测绘的约束,减少户外勘测的无效性,增强对户外勘测调查的预估能力。

(三)使用遥感技术,可以减少人力作业量,提高了测绘的精确程度,有一部分户外勘测作业可以转移到室内进行,改善了工作环境。

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在使用了遥感技术之后,对事故的预估效率提高了2――3倍,可行性预估能力提高了1倍左右。在工程勘测中,使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得详细的地形地貌资料,对当地的岩石成分、水文环境、地质成分有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于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坠石、崩塌等灾害的地区,其预见性判断事故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水利工程中,使用航空遥感图像的方法,可以编制出1∶500~1∶50000比例尺的相关图件;使用陆地卫星遥感图像的方法,可以编制出1∶50000~1∶200000比例尺的相关图件。

不同的比例尺可以满足不同工程的勘测需求,在工程的不同阶段,使用的比例尺也是不相同的。对于可行性研究来说,主要使用的是1:5000~1∶20000的航空遥感图像。通常情况下,预估可行性研究阶段使用的是1∶50000~1∶200000比例尺的陆地卫星图像,对于工程的重要地段可以使用1∶500~1∶50000比例尺的航空遥感图像。

二、遥感技术在水利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结合遥感平台的高度,主要分为航空遥感图像、陆地卫星图像和航天遥感图像。遥感技术的优点有很多,主要包括:视域广阔、具有立体感、卫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现、勘测速度较快、信息丰富等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遥感技术才能在水利工程中崭露头角。

(一)研究区域构造的稳定性

遥感技术可以为勘测者提供大量的勘测数据图像和线性构造信息,所以可以较好的反映出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水文环境特点和土质结构特点。所以可以在研究区域构造稳定性方面有所应用,主要是帮助观察者确定内部断裂体系的情况,再加上对周围环境地质构造稳定性的评估,可以有效提高观测的质量,避免施工事故。

(二)研究水库区塌、滑坡、泥石流等现象

对于大型的水利工程来说,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周围出现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性事故的可能性进行预估,特别是对于一些松散堆积体区域的调查研究。使用了遥感技术之后,勘测人员可以利用彩红外片和航卫片进行地质勘测,再将勘测结果与自身的经验结合,确定影响大型水利工程稳定性的因素,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预估和防范。

(三)研究岩溶

使用了遥感技术之后,勘测人员可以利用彩红外片和航卫片来研究岩溶以及岩溶周围的水文环境。根据相片显示的结果,可以充分了解当地岩溶情况,对某些介质进行利用,通过事物显示的红外光谱不同,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和泉水分布情况。在我国的黄河万家寨、高坝洲等工程中就多次使用了彩红外片和航卫片来研究岩溶。

(四)保持水土

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时,在长江的勘测作业中,主要就是研究长江上游水土的情况,意在保护上游水土,防止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性状况。在这个研究项目中,主要就是利用了遥感技术,对三峡库区、金沙江下游和陇南进行了大规模勘测,并作出了详细的区划图。

在上个世纪,我国地质地矿勘测部门与综勘局、长江委规划处联合,对长江中下游的干流防洪工程进行了勘测,其中就是运用了遥感技术,使用的是1∶30000~1∶50000的彩红外航片,最后的勘测结果非常好,及时检测出了周边土质的问题,对移民安置工作有非常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