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际贸易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国际贸易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国际贸易的特点

篇1

[关键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国际上的贸易主义越来越严重,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对出口的依赖性特别大,因此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同时又是机遇,针对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我国应该勇于面对而不是妥协让步。

一、当前国际贸易主义

经济全球化已经加快了进程,世界贸易间的往来变得日益密切的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国际上其他国家也为了保护各自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而采取各种的贸易保护政策也变的越来越全面,越来越频繁。国际多变贸易体系已经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现在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中以邻为壑的保护策略已经收到了约束。

二、贸易主义的特点

当前贸易主义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已经从单边的保护转向了合法的多变贸易保护,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我国作为日益发达的国家,在实行单方面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又不得不考虑国际的影响而不至于丧失国际多变体系的利益。从国际贸易组织的规则中来寻求保护主义的措施是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方法,反补贴、反倾销以及保障措施等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贸易经济措施已经成为当前各国最主要的措施政策。

第二是保护的重点已经从促进出口向进口的保护转变,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变的激烈,尤其是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各国的贸易主义就开始注重起对本国贸易的保护。

第三是从关税政策的明显性向隐蔽性保护进行转变,比如质量认证、技术标准、环境保护、检验程序预计国民健康的标准等等。

三、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的现状分析

(一)反倾销和反补贴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

我国的反倾销案件日渐的增多,不仅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反倾销,就连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我国实行反倾销。另外,我国所遭受的反倾销的商品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并且涉案的金额也越来越高,我国的同一类产品同时遭到多国的反倾销,并且这种反倾销的方式十分多样。国外的反倾销已经导致我国在产品的出口上要遭受额度很高的反倾销关税,使得我国在产品的出口上失去了竞争能力。由于国外反倾销措施持续的时间特别长,造成原有客户的逐渐流失,这样想再挽回失去的市场就相当的困难。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

近些年来,发达国家针对我国国际贸易所进行保护主义成为反倾销之后是对我国的出口起抑制作用的最严重因素。贸易技术上的限制使得我国产品的出口价格优势逐渐的丧失,进而降低了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对我国大宗产品的出口起了严重的限制影响。

四、应对国际贸易主义的措施

(一)政府的应对措施

首先,建立反倾销防范机制。科学合理的反倾销机制可以达到保护国内市场的目的,促进发展国外贸易。在我国所面临的当前对外贸易的形式下,我国政府必须对反倾销的预防机制进行确定。我国政府采用通过对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认可体系的建立,来对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和公平性做出保证,坚决对不严肃的认证机关进行取缔,建立与国外和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互相认可机制。增强对商品出口价格的分析能力,确定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和指标,对低价经销能够及时发现提供参考。在时机成熟时,通过对出口商品评价制度的建立,对出口商品的价格、品质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估,对一些技术附加值低和大量输出的自然环境作为特征的产品进行限制。

其次,建立快速反应与贸易壁垒预警系统,建立信息资料库。为了防止国际贸易间的摩擦继续的升级,并对已有市场进行保护,我国应该加快对多角度、多层次以及多渠道的贸易壁垒预警机制进行建立。政府应该为宏观政策的指导提供正确的定位,来加大统计的力度并对政府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并要对技术壁垒的预警职能进一步的明确。尽量加快地区和重点行业技术预警工作,建立调查系统、专家系统、部门协调系统以及信息系统。要提供稳定的支持经费,使得国家的技术预警系统能够长期有效的进行下去。

(二)企业的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商品出口的贸易壁垒,我国的企业应该对产品结构做出调整,来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与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培育自身的品牌,对自主知识产权进行掌握,进而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提升比较优势,带动产业的升级。传统的单纯追求贸易模式规模已经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应该向追求贸易结构的优化进行转变,来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样既可以防止国内中的企业采用降低商品出口的利润率和创汇率来自相残杀、互相压价,也可以避免进行出口的产品以低价位进入对产品进口的国家,进而引发商品的进口国对我国的企业实行反倾销以及保障措施的调查。于此同时,我国的企业还要对商品出口的目标地区和国家的各项法规和技术标准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以此来提高进行出口的商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我国企业应该尽快掌握对争端解决的规则,来解决遭遇到的贸易争端。

总之,国际间的保护主义是各国出于对自身经济的保护所采取的措施,这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我们不能回避这些问题,面对各国的保护主义来制定相关的政策进行应对是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路嘉怡.论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J]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1

[2]冯彩丽.当前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J]南开评论.2006;3

篇2

    【关键词】恶意绿色壁垒 防范 国际经济与贸易

    当今,随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有关环境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大的国际背景为绿色壁垒的形成提供了契机。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借绿色壁垒之由,行贸易保护之实,即实施恶意的绿色壁垒。发达国家通过推行恶意绿色壁垒,不但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提高了竞争优势,还可以获得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的美誉。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在设置恶意绿色壁垒方面总是乐此不疲。恶意绿色壁垒阻碍了国际经济的发展。极大地破坏和扭曲了公平贸易的行为理念。因此,恶意绿色壁垒应该受到世界范围的抵制和讨伐。

    一、恶意绿色壁垒的简述

    绿色贸易壁垒,Greentradebarrier,分为善意绿色壁垒和恶意绿色壁垒,善意的绿色壁垒是应该提倡的,我们反对的是恶意的绿色壁垒。如果进口国以环境保护为名为保护国内贸易,倚仗先进的技术阻止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即认为是恶意的贸易壁垒。

    二、恶意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1.对特定国家的相同产品实施双重标准

    进口国针对特定国家的产品或特定国家的特定产品实施歧视性环保标准,有别于其他国家另搞一套,其目的是进口国为了减少国外商品的进入本国市场,减少对本国商品的冲击,其真正意义在于以严格的高标准阻止特定国产品的进入,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这显然是违背世贸组织中的非歧视原则。苛刻的准入制度

    发达国家利用其繁杂的绿色技术标准、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产品检验检疫方面不断增加项目、扩大范围、提高苛刻程度,来自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往往因受制于多项指标技术参数而顾此失彼。发达国家制定的一系列严格且繁琐的卫生检疫制度,实行贸易歧视,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繁杂的进口手续

    以我国输日冷冻菠菜为例,以前一箱冷冻菠菜到日本一个星期左右就可获得通关,但2004年7月后拖延到了35天,原因是日方新增了原本没有要求的材料审核。而且日方要求输日菠菜必须同时附带大批书面材料,用于记载菠菜从种植到出口每一个环节的详细情况,而这些仅是以通关前让日方判断我国冷冻菠菜是否有资格获得检查,并不代表材料齐全日方就一定会检查。检验检疫部门认为,大量的附加劳动给出口企业增加了成本,以前山东每年出口日本的冷冻菠菜为4万-5万吨,而自2004年7月以来每年1万吨的出口量都无法实现。庞大的认证体系

    以日本的制度为例。自2003年起在日本全国推行“大米身份认证制度”,即凡进入日本国内市场的大米必须标明品种、产地、生产者姓名和认证号码等,否则不允许销售。此外,日本在采取全面禁止进口措施的同时,强化对进口商的处罚,除增加罚金外,还公布进口商的名称。这实际上通过加强对进口商的约束,提高对进口产品的要求,这些措施的实施必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造成很大障碍。

    三、恶意绿色壁垒的影响

    1.恶意绿色壁垒对中国的影响

    (1)响我国的对外贸易,使我国贸易产品数额和范围减少。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其制定的环保技术标准是根据发达国家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我国来说,有些是难以达到的。

    (2)损害我国的国家利益。一方面近年来,由于部分发达国家实施恶意绿色壁垒措施,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中国不可避免的因为环境问题同发达国际或经济组织产生贸易摩擦,有损中国良好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推行恶意绿色壁垒,在这些国家已经被限制或淘汰的重污染产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转移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环境,使我国国家利益受损。恶意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繁琐的标准,苛刻的要求,增加了贸易的成本,不利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2)由于各国对国际标准的理解不同,必然会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得失,形成激烈的贸易冲突。(3)由于发展中国家与环保相观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这就是得发达国家有机会将高消耗和污染性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四、应对恶意壁垒的措施

    面对国际上日益严重恶意绿色壁垒保护主义倾向,我国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要以开放的视角,哲学的思维,对绿色壁垒问题重新审视和定位,充分利用我国的优势,积极参与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1.利用WTO的平台,积极对抗恶意贸易壁垒

    对我国的恶意绿色壁垒,要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据理力争。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充分利用环境条约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原则,通过采取双边磋商,谈判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我国而言,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变耗能大,污染大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意国际动态,打破恶意绿色壁垒

    认真研究国际贸易壁垒的动态,把握其发展趋势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打破恶意绿色壁垒。增强环保意识,企业应以长远利益作为出发点

    我们应该明确环境污染、自然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要从自身找原因,建立和谐社会。企业应将环境因素作为同资本、劳动、资源等要素同等重要的生产那要素。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五、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绿色壁垒措施都对贸易发展不利,相反,善意的绿色壁垒能促进国际贸易的良性发展,恶意绿色壁垒才是需要防范的,我国应当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认真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恶意绿色贸易壁垒的经验教训,充分利用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机遇,努力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共赢。

    :

    [1] 论国际贸易中的恶意绿色壁垒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特色产品国外市场

Abstract: the hengyang local product is rich, unique, and in our business English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as the goal, cultivate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the public relation ability and coordination ability, good at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alent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hengyang, combined with local unique produ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xploring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the brief.

Keywords: business English talent special products of the foreign market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衡阳自古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很多产品营养丰富,口味醇香,甜美,深受国外友人喜爱;商务英语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熟练的外语语言技能以及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利用商务英语人才的专业特色,并结合国际贸易流程来开拓衡阳本土产品的国外市场具有完全的可行性和和确定性。

1衡阳本土特色产品种类及特点

衡阳位于湖南省南部,地处在蜿蜒千里的湘江中游、五岳独秀的衡山之南,相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又雅称“雁城”,也缘于“南岳独秀”的衡山而得名。衡阳自古人杰地灵,交通方便,物产丰富。主要特色产品有茶类、酒类、枣类和菌类等等。

衡阳的特色茶类有南岳云雾茶、岳北大白茶、祁东红碎茶、塔山山岚茶、衡南茉莉花茶。尤其是南岳云雾茶,在唐代就列为"贡茶",唐代陆羽的《茶经》亦有记载:"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县山谷"。南岳衡山,林壑幽深,山岚弥漫,古木参天。这里气候温和、温润,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长年云雾笼罩,对茶叶生长尤为有利。 南岳云雾茶无虫害,无化学污染,制作工艺精细,品质特点是:外形细秀弯曲如螺形,秀丽多毫,翠绿匀润,鲜爽醇厚,嫩香持久,挺秀多毫,内质优良,清香馥郁,饮后回味。1980年至1982年连续三年南岳云雾茶被评为部优、省优产品。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南岳云雾茶含多酚类为25.02%,水浸出物42.26%,氨基酸454.43mg/100g ,儿茶素总量18.32%,叶绿素1.01%,具有特种名茶风格,尤以“香高、色绿、味爽、形秀”著称。衡阳特色的酒类有张飞酒,衡阳酃渌酒(也称湖之酒)等。酒味醇厚绵甜,营养价值丰富并含有多种葡萄糖和人体所需的18个氨基酸,常饮能延年益寿,还可作药用、菜肴调味及解腥。衡阳特色枣类主要有衡阳圆枣和衡阳纹山珍珠枣,味道鲜甜,具有补中益气,生血养脾,滋阴美容之功效。衡阳特色菌类有雁鹅菌。雁鹅菌产于南岳。雁鹅菌生于每年农历三月和八月,即鸿雁南迁北归飞越衡山之时。菌色浅棕,形如伞状,小如铜钱,大似菜碗,均质松肉肥 ,用以调汤、烧肉、下面,无不鲜香甜美,滑嫩可口。但最别致的食法是做菌油。取新鲜未展开的鹅子菌去蒂、洗净、沥干,茶油炸熟至水分全部蒸发,待冷却,连油带菌缸浸渍贮存,可数年不变质。成品色泽橙黄,形如铜扣,油亮素雅,肉质脆嫩,营养丰富,香甜可口,被人们誉为山珍。

2 商务英语人才的专业特色

2.1商务英语人才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与协调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与协调能力,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公关礼仪、演讲与口才、秘书礼仪、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在校间的专业学生就大量的进行过现场模拟实训、实习。在校间,学院就经常安排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接待开会领导,考察团、外宾等事宜。因此商务英语人才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公关能力和协调能力。

2.2商务英语人才具备娴熟的语言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很好的掌握了中文、英语、第二外语。具备非常流利的普通话,达到国家普通话一级乙等标准。具备娴熟的英语口语、良好的英文写作、听说能力,达到国家英语六级水平,并经常开展实习,实训,与外教老师能进行非常流利的口语对话,经常与外国朋友进行面对面谈话。此外,大学学习期间,学生还选择学习第二外语,达到一定的听说水平。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特色为开拓衡阳本土产品的国外市场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以及专业基础。

4商务英语人才开拓衡阳特色产品国外市场的可行性方案及实施步骤

商务英语人才开拓衡阳特色产品国外市场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步骤如下:

4.1商务英语人才选择衡阳本土产品供应商或生产企业

商务英语人才对衡阳本土供应商或生产企业进行筛选,确定出口特色产品生产企业,对其生产的特色茶类产品、酒类产品、枣类产品以及菌类产品进行产品抽样检查,对比。考察生产企业的资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经营条件及包装条件等。

4.2商务英语人才建立对外业务关系,确定出口贸易对象

商务英语人才通过掌握的娴熟的英语语言知识及国际贸易知识,通过外语信函、电子商务、电子邮件、传真、参加国外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广交会、中国驻外的使领馆、商会、企业名录、报纸杂志上的广告等途径搜寻或结识国外客户,建立对外业务关系,确定出口贸易对象,寻求进口商。

4.3商务英语人才与外商洽谈业务

商务英语人才利用娴熟的外语知识根据衡阳某一种特定商品与外商进行外贸谈判。洽谈业务可以通过信件、传真、电子邮件等不见面的洽谈方式,也可以采用与客户见面洽谈的方式。洽谈的内容包括价格及价格条件、货物的技术规格、包装、货款的支付方式和时间、运输方式、争议的解决方式和地点、货物的数量、交货时间、保险、货物的检验标准和地点,等等。

4.4商务英语人才洽谈成功,签订对外合同

商务英语人才充分利用自身的英语特长以及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国际贸易谈判方式,通过多轮洽谈与外商达成协议后,根据国际贸易的一般习惯做法,签订外贸书面合同,以作为约束双方行为的法律依据。合同一般分为一式两份,进出口双方各持一份。

4.5商务英语人才在收到买方开立信用证或预付订金后,投料生产货物

商务英语人才拿到订单后,协助衡阳出口商办理信用证和货物生产,若是双方交易以信用证方式结算货款,卖方( 衡阳出口商)在签订外贸合同后,应及时将“开证资料”(内容主要有出口方的开户银行名称、地址、SWIFT号码等资料)通知买方(国外进口商),买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时开立信用证,衡阳本土产品出口商在收到买方开立的信用证后,核对信用证条款,核对无误后,投料生产货物。另外,衡阳本土产品出口商也可以在收到外国客户支付的部分货款(通常是合同金额20%---30%)订金后,投料生产,履行合同。

4.6商务英语人才安排商检与报关

当货物生产完成后,商务英语人才协助衡阳本土产品出口商在出口报关前向衡阳商检局预约安排商检,只有经过商检局签发检验合格证书,海关才能放行。

4.7商务英语人才安排运输与保险

就出口而言,若以CIF或CFR价格术语成交的合同,则由商务英语人才协助衡阳本土出口方方负责做好租船订舱工作,并负责办理保险事宜。若以FOB或EXW成交的货物,则由进口方做好租房订舱和保险业务。

4.8商务英语人才制单结汇

按信用证付款方式成交的货物,在出口货物装船发运后,商务英语人才利用自己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协助衡阳本地产品出口商应按照信用证规定,及时备妥各种单证(如商业发票、装箱单/重量单、产地证等),并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有效期内交银行办理议付和结汇手续。制单结汇要求做到正确、完整、及时、简明、整洁,以有利于及时、安全收到货款。

商务英语人才熟知国际商务交际礼仪,拥有娴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备一定的办公软件操作知识,对国际贸易进出口流程熟练,衡阳产品具有特色,营养丰富,两者合一再辅以适当的国际贸易营销策略和手段,衡阳本地特色产品定会享誉全球市场,为世人所知!

参考文献

[1]戚云芳.新编外经贸英语函电与谈判[M]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篇4

【关键词】国际结算 教学方法 多维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07-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教育正接受着知识爆炸的挑战,这是大学教学模式进入战略革新,激烈竞争和新一轮起飞的时期。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尽快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环境,掌握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成了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应针对现实情况针对国际结算课程,国际贸易专业特点,学生特点进行研究,以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国际结算教学方法。

一、国际结算课程特点

在我校的能力类课程实施方案和设计相关能力型课堂教学设计中我有幸承担了国际贸易专业(本科)《国际结算》这门课程的课程责任老师和主讲教师的工作。从实际的教学工作来看,该门课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专业性较强,涉及面广。

第二、要求较好的英语基础。

第三、实践性,操作性较强。

基于上述三方面的特性,传统教育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系统讲授完课程的全部内容,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单据填制及审核方面的实际操作训练,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深感需要讲的内容太多太细。不讲条款规定,实务讲解没有依据;详细讲述,难免枯燥无味且占用时间太多。实务讲解也同样存在,讲的过细则头绪繁多且课时不够,粗略带过又觉内容空洞,深恐学生学不到东西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也深感国际结算的难学。难在没有实践基础,仅凭空想象,总觉云里雾里,难在内容过多过细,重点把握不准,记忆也不长久、学完后的感觉是脑子满满的。这就要求我们依据国际结算课程特点,学生的实际学习困难,以及现有的有利条件,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下面对于国际结算课程的目标作一简述,以期结合特点寻找适用的教学模式。

二、国际结算课程目标

《国际结算实务》面向拥有国际业务的银行及外贸方向的企业公司,立足于国际结算方式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理论结合实际,强调课程的岗位操作性,注重学生的敬业精神以及结算业务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力争通过讲授与实务操作,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国际结算中涉及到的各种票据,主要是汇票、本票和支票;熟悉几种主要的结算方式,如汇款结算、托收结算、信用证结算等方式,掌握几种主要的单据,如商业发票、海关发票、保险单、海运提单等,还要全面了解国际结算中涉及到的国际惯例和规则,贸易术语与惯例的应用;并且通过开辟校内专门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业务实习,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具体目标:

(1)至少取得一种从事国际结算与对外经贸业务所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

(2)了解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与结算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必要的专业知识;

(3)掌握进出口贸易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

(4)能发现、分析并解决进出口贸易及其结算活动中常见的实际问题;

(5)掌握必要的国际结算与国际贸易英文专业书写与翻译能力;

(6)掌握国际贸易结算中单据制作技巧,并能设计出一整套结汇单据;

(7)了解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文化、风俗习惯与礼仪,提高结算工作效率。

三、教学模式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前面对于国际结算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这里以其为依据进行新的教学模式设计。

(一)设计理念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是教学模式构成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最终决定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搭配关系。《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设计理念是: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学为主,国际结算教学也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开放、自主、灵活、互动”的原则,即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导学+助学+促学”,完成《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构建思路

构建本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充分依靠我校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探索并构建基于电子信息环境的“以学生为中心、多维互动为手段”的本课程教学模式。

(三)设计目的

1.针对实务性较强的课程特点,可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和巩固理论知识,并寻找到学习的乐趣,以此实现知识能力的互动。

2.根据当前国际结算实际,扩充案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此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

3.针对本课程规则多、内容细、学生听过就忘的现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教学系统各种资源,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检查为辅,以此实现课内课外的互动。

4.由于本课程存在内容较多且实务性极强的问题,学生理解会出现各种偏差。为此,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释疑解惑,以此实现教师学生的互动。

基于以上问题,对国际结算的教、学、辅导,可采取“自主+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目的在于通过电子信息环境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知识和能力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等多为互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自主+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框架与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知识能力互动

实践教学模式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教育的手段和环节之一。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是否认课堂教学的理论灌输,恰恰相反,是要跳出传统的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维模式,运用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形式,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尽管在高校从事国际结算教学的教师多从事过国际结算实务工作,甚至有的经验还相当丰富,或者虽未真正做过结算业务,但也是曾多次下行实习、调研,比较了解实务操作。实际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首先是教学内容要体现实践性。不仅要讲授该课程的基本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要求开设一些专题性讲座。其次是教师的选择要体现实践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既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还要邀请一些实务界人士上讲堂,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切身实践来谈理论。再次是教学方式要体现实践性。除课堂讲授外,《国际结算》的理论教学可围绕教学主题组织学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开研讨,使学习过程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特点。

第二,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和渠道。大学拥有各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拓展学生《国际结算》教学的空间和渠道,是多方位促进教育成果、深化教学的有效途径。譬如利用多媒体开展实践教学,形象生动地演示教学内容,便能取得的理论教学最佳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留言板、电子邮件、资源栏目等扩充课程的实践效果。

第三、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组织和指导学生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又能反映教学主旨的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选择和确定好实践项目,以学生实践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带着理论上的疑问到实务中去找答案,带着理论学习的成果到实务中接受检验。一方面可使学生在社会调查和服务等实践活动中深化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实现了课堂和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

(二)案例研讨—学生之间互动

本课程使用的案例,是指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作例子的事情。案例教学法就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教师对案例进行讲解,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用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变。

案例研讨教学要能完成必须经过以下环节:

第一、准备阶段。此阶段要做的工作是:1、要求学生对所要讲的内容进行预习,并仔细阅读为讲授内容提供的案例,以熟悉案例背景材料。2、根据案例,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来扮演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如申请人、受益人、开证行、议付行),切身体验,当自己处于头绪纷繁的案例中,如何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第二、讨论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站在各自扮演的“角色”,各抒己见,并要求对案例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教师要不时提醒学生注意关键细节,以保证到达教学环节目标,即让学生通过对案例分析重视学科知识的钻研和学习,同时让学生尝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第三、教师总结。将学生讨论的内容汇总,给出正确的结论,将理论知识带到学生大脑中。

(三)资源利用—课内课外互动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上网查阅《国际结算》课程自学指南,明确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了解该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课程的学习资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自学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如阅读文字教材、看音像资源,利用实验室课程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在讲授此课程时,围绕主要讲授的内容,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将教学模块制做成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利用PPT、Photoshop等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利用声音效果、图像效果、文字效果、颜色效果等,充分地展示该课程的全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要利用印刷媒体(教材、辅导书、形成考核册等)、音像媒体(教学录像、直播课堂等),网络媒体(网页、上传下载的文件等)为学生提供翔实完备的课外学习资料,使学生在课后有机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巩固中去。

第三、为了达到课内外互动的效果,把课堂内外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促学、助学和导学,比如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把学生和教师的距离缩短到最小。另外教师要提供供学生课余学习的素材或者要求学生查找相关内容。

(四)释疑解惑—教师学生互动

释疑解惑是指教师运用各种途径与学生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充分发挥交流工具的作用来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或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在这一过程中:

首先,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小组协作学习的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师通过在线讨论、电子邮件、BBS、电话、QQ、MSN等手段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和激发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资料,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其次,教师与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交流,通过以上多种方式,随时交流思想、探讨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给予及时指导,同时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

(五)考核—教考互动

考核分三个环节。“自主+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中课程考核包括三项内容,即:自检自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1)自检自测。自检自测是学生通过课程自检自测题、课堂测试、课后作业等,对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了解和评价的过程。通过自检自测,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予以解决。

(2)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评。其根本目的是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过程考核既可以督促学习者的学习,了解学习者的阶段性学习情况,以便对学习者进行个别化辅导或指导,同时,也可以防止学习者在期末突击应试的作法,减轻期末考试对学习者的压力。

(3)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是检验学生对一门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衡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终结性考核的成绩往往代表了本课程的学习水平。

课程考核是对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综合评价,是开放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检查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卫红.关于国际结算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4期.

[2]曹勇.《国际结算》课堂教学方法改进探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杨慧.高职高专《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2年第2期.

篇5

论文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条件;适用性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简述

战略性贸易政策论者认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理论境界上的,他们用国家之间在自然环境、技术、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

由于贸易能改善贸易双方的资源配置状况并使双方的国民福利得以提高,所以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优选择。但现实的情况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递减成为经济中的常态,这种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前提的背离,使市场本身运行结构处于“次优”境地。适当的政策干预,指的是战略性的政策干预,由于国际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 市场份额对各国企业变得尤为重要,谁能占领市场,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市场竞争变成了一场企业之间的“博弈”,谁能占领市场,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根据对手行为调整自己的战略,可以使本国经济福利最大化。 战略性贸易理论有两个分支——“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

“利润转移”理论认为政府干预性的贸易政策可将他国利润转移到本国,使本国受益。作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倡导者布兰德 (Brander)和斯潘瑟(Spencer),借助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的研究结果和手段,创造性地探讨了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的补贴对于生产和出口的影响,建立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外部经济”理论是把政府战略性的贸易干预政策看作是追求外部经济的手段。该理论认为,政府应该扶植与保护那些能够产生较大外部经济的产业,即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这些产业由于具有外部性,而这个外部性不能被企业所享有,因此单凭企业的自我决策不能使企业发展到令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规模。这样,政府就要通过补贴等保护行为使企业发展到令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规模。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由发达国家的学者提出,建立在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之上,其研究也普遍针对具有众多规模经济产业的发达国家。对于其是否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因为当今的发展中国家,就其国内市场的发展程度来看,还没有达到历史上发达国家的那种自由竞争程度。总体来看,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不是当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市场特征。在这种发展阶段,市场不完善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不足,市场未发育完全。但是,以上分析并不等于说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根本不适用,它只是指出了其实施的局限性而已。

我个人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和措施,因为有些发展中国家同样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其幼稚产业(即民族工业)也有战略性产业的某些特征。但是以往建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基础上的传统贸易理论只强调静态的比较优势,这往往使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要实现“赶超”,发展中国家就必须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创造动态的竞争优势,扶植本国的战略性产业,从而谋求后来居上。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的实用性分析

第一,经济体制条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国内市场容量及资源条件都为其发展专业化和规模经济提供了必要前提。一方面,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已经拥有较为独立的市场权利,并追求较为独立的经济利益,其生产经营活动已纳入市场调节的轨道;另一方面,我国已基本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日益发展。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可以使产品的转移更为便利,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更小,同时能够站稳和拓展国际市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主体行为会日趋规范,市场体系也会更加健全,这将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推行创造更好的体制条件。

第二,市场结构条件。在分析市场结构时,我们用市场集中度这一最基本的指标来反映市场的竞争与垄断程度。一般而言,市场集中度越高,寡头企业支配市场的能力就越强,寡占特征越明显。若以CRn指数为衡量指标,根据美国学者贝恩的定义等级进行划分,中国列入寡占行业的大类企业有4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及煤气生产和供应业。这一结果表明我 国已存在一些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产业,并且具有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第三,规模经济水平。从我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虽然总体的规模经济水平高低不等,但是寡占行业还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的,其规模经济水平也高于其他行业。根据“2000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数据可知,2000年,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有39家,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有11家,化学纤维制造业有11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35家。由于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工业区域存在较为严重的分割现象,无法充分发挥其规模经济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努力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差距,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提高寡占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同时,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市场需求的环境下,充分利用我国广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实现市场规模的有效扩张。

三、政策建议

第一,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大特色就是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结合,通过政府的贸易干预来攫取和转移外国政府的利润,充分发挥产业间的国际竞争潜力,为本国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产业政策上,可以将那些具有潜在竞争优势、有较大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利益的产业确立为目标产业,如半导体、飞机、钢铁、汽车和化工原料等,从战略高度对它们进行保护与扶持,并且要有意识地鼓励我国厂商大胆进入一些有待开拓的高技术产业,如电子通讯等。同时要在这些产业中实施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的政策、专业化分工协作政策、行业进入壁垒政策、促进企业兼并联合政策,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化。

在产业发展上,政府一方面要维护有效竞争,防止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保持行业内的竞争活力;另一方面, 也要考虑到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的现状,在选择战略产业时要兼顾就业规模的扩大,尽量使规模投入增加的就业人数多于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相对减少的就业人数。 在贸易政策上,要在产业政策的目标产业中主动利用战略性贸易政策, 保护和扶持一些具有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以获得潜在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例如:在国内外均为寡头垄断的行业,对国外进口可以施加适度的关税实施战略进口政策,从国外企业转移利润。在国内为完全竞争、国外有垄断力量的行业,也可以采用战略进口政策,从国外企业抽取利润。对于国内外均为寡头垄断,本国出口较多、出口竞争激烈的行业,可以实施补贴的战略出口政策;对具有寡头特征、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国内外企业在本国以及其他市场上争夺激烈的行业,特别是一些国内尚不成熟的新兴产业,可以采取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战略,以带来长期动态收益。

第二,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制度分析。我们在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合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完成市场体系,健全价格机制,树立法律的规范机制,加大市场秩序的改善;促进市场结构合理化,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益水平。引入制度分析,会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了解大量的相关信息,整个国际市场的信息,本国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和发展潜力的信息,等等。

篇6

【关键词】跨境电商 小额交易 平台 分析比较

一、我国主要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模式

根据不同企业跨境电商在交易流通环节中,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同的商业模式,可以将中国跨境电商模式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综合门户类,垂直类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模式和专业第三方服务平台模式。

(一)综合门户类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模式 。

综合门户类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模式为国内外企业、个体用户提供网络营销的平台,在这模式下,供应方和采购方的产品信息能有效传递,而平台的盈利从推广费和会员费来收取,并且我国第三方小额跨境电商平台与境外的中小型买家在线进行交易,能够实现不缴纳关税,而且无须报关。实际意义上,综合门户类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模式就等同网络电子模式化的传统小额国际贸易。

(二)垂直类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模式 。

垂直类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模式,“垂直”是指各方统一的体系,在电商领域,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在同一商业渠道中的模式。简单的说,如果一个电商网站整合了一种不同生产、批发、零售部门的产品,同时直接面对客户,那这样的网站就是垂直类。

(三)专业第三方服务平台模式 。

专业第三方服务平台模式是一种较新的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商企业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为不同行业类型的小额跨境电商公司提供和解决方案,协助完成各项模块搭建项目,项目包括后台支付、物流系统、客服、法律咨询等。在国内,相比前两种模式而言,这类电商企业数量较少,模式运用出色的企业有递四方科技和四海商舟。

二、新型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我国国内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我国在小额跨境电商市场中,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贸易间与普通消费者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各类新型跨境电商平台走进人们生活,带给我们新渠道,为跨境消费的人们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一)代购模式的评价与分析,以代购中国为例。

随着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代购,使更多的代购模式兴起。代购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委托他人通过快递或携带从境外往中国带货,另外一种则是从国内带货到国外,第二种我们将称之为逆向代购。逆向代购网站也越来越多,典型的86代购中国是其中一个,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群体等一般为是它们的服务对象,这些人群是对中国国内商品的需求量大。以美国为例,有许多华人居住在美国的皇后区,那里有很多中国超市,无论从食品还是日用百货都应有尽有,但是价格却比国内高很多,甚至高于同类的美国商品。在某些方面,毕竟国人更喜爱中国商品,适应中国商品,生活习惯不会轻易改变,例如国人要做中国菜,所需要的油盐酱醋茶之类的调味料,国外超市里是没有的,而人的“口味”习惯是难以改变的,对于这些“刚性需求”,尽管当地的中国商品价格很高,却依旧有着很强大的市场。

(二)海淘模式的分析与评价,以海淘网为例。

我们国内的消费者通过境外的购物网站下单购买目标商品称“海淘”,然后经由国际快递进行物流运输,或者由转运公司代收货物,再转发到中国国内的一种网络购物新方式。

“海淘”,一个新有名词,我们可认为这是一种小额的、跨境的电子商务贸易,属于一种新兴的应用模式。这种模式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在青年人群中备受关注。因此,海淘市场的发展壮大十分迅速。数据显示,2007年的海淘市场规模约4亿元,2009年增达50亿元之多,而到了2014年,其市场规模已超约700亿元!呈指数增长趋势,发展速度令人吃惊!“海淘”模式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质量上乘,价格便宜

这点在中高档产品中尤为常见。性价比才是王道。不仅如此,欧美发达国家商品质量体系完善,监察执法严格,质量有保证,这点也深深地吸引住中国大陆消费者。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让中国父母担忧,多数富裕家庭早已转战国外市场通过种种途径购买国外品牌,数据显示其中大多都是“海淘”。

2.方式新颖,紧随潮流

“海淘者”中青年居多,不难发现“海淘”确实比传统线下销售模式潮流不少。例如电子数码等新型产品,一般欧美国家首发,然后到大陆市场,更有甚者大陆不公开发售!就像备受消费者好评的Google平板系列Nexus 7就没有大陆行货。

3.支付快捷,运输便利

只要拥有网或者信用卡,便可以随心所欲,畅游海淘世界。可以登录“海淘网”购物网站进行挑选和购买商品。海淘网与多家国外B2C电商平台合作(如亚马逊、乐天),其特点是免费,海淘常通过转运公司操作物流,因此海淘用户可享受零代购、直邮等服务,大大缩短了物流时间,节省了金钱。

但不可否认,这样的电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譬如说关税。海外商品通过转运公司流入境内,转运公司充到中间人的角色,负责操作运转,而消费者自然成了关税收缴的承担着,蒙受经济损失。当然,为了竞争,许多转运公司铤而走险,逃避关税,导致众多不正当竞争行为,恶性循环。诸如此类的还有支付、物流、信用等方面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出台相关方针政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商务必定可以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华.浅谈中国外贸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50-51.

篇7

关键词:资本净流动 资本管制 国际资本管制体制

一、引言

2010年的顶峰后,向新兴国家的净不可分配资金流入受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遭遇了大幅下降。由于新兴国家与世界金融市场融合加深,新兴国家产出占世界总产出比越来越大,资本流入减缓对这些国家的投资与经济发展规划的冲击与损害更加不容小视。在这个背景下,各新兴市场都面临着是否进行资本管制来应对即将到来的“资本严冬”这一难题。中国作为新兴市场之一,自然无法避开这个选择。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5年贡献了20%全球GDP增长的背景下,对这个问题做出慎重的选择尤为重要。对于资本管制对一国经济的利弊前人早有研究与讨论,但少有通过国际资本管制规制视角,论及其对一国政策制定的约束。本文将简述近年国际资本流动现状和前人对资本开放利弊的研究,之后从国际资本管制体制的视角,结合中国实情,分析资本管制对于中国可能造成的国际压力和中国在资本管制上可能的政策空间。

二、近年国际资本流动现状与资本管制的利弊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45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样本国家皆受到2010年始的资本净流人放缓与流出加剧的影响具体见图1。从2010到2015年第三季度,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净流入降低的总规模为1.123万亿美元,这一降低占样本国家GDP的4.9%――从2010年占GDP的3.7%的流入变为2015年占GDP的1.2%的流出。

从资本流动方向来看,资本流入减少和资本流出增加所做贡献随时间不一,详见表1。2012-2014年,资本流出增加是新兴经济体资本净流人减少的主要原因,而资本流入减少在2011和2015发挥了主导作用。从流动类型来看,各类资产,即对外直接投资、债务投资组合、证券投资组合以及其他投资(包括银行、现金流)同时受到流入减少与流出增加的影响。其中对外直投资和其他投资――流入新兴市场资本的两个最大组成部分――和金融危机前的峰值相比经历了更大幅度的降低。相反,债务投资组合流人在2010-2012年才迎来峰值,随后才出现下降。证券投资组合在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入中占比一直保持可忽略的状态。从地区差异来看,商品出口国家与商品进口国家都遭遇了净流入放缓,但放缓的地区性差异不可忽视。

面对这股新兴国家资本外流大潮,中国一转自1994年以来逐步放宽资本流动的总趋势,推出一系列措施加强资本管制,如央行要求加强外贸企业汇兑监管,通知商业银行控制客户兑换美元金额,甚至窗口指导暂停机构申请新的RQDII(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相关业务。事实证明,这些措施是有效的,中国借此成功避免了资本外流对国内经济造成较大影响。

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资本净流入减缓,是否进行资本管制就成了摆在各国面前的难题。单就资本管制对一国经济发展利弊这一问题,前人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资本完全开放的可取性问题上学者们有较大的分歧而少有共识。Bhagwati(1998),Rodrick(1998),Cooper(1999),Stiglitz(2003),Obsffeld(2009)以及Rodrik和Subramanian(2009)就论述了金融领域过大程度开放的负面作用。一部分学者,如Kose,Prasad以及Terrones(2009),认为金融市场开放总体上对一国济有正面作用,但这一好处是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如金融体系的发展,相关机构管理能力的加强,宏观层面的经济稳定等。Henry(2007)持一种怀疑主义观点,他认为所有相关研究都只触及金融市场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研究者却试图得出关于长期影响的结论。总之,学者们仍未就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对经济体有何影响达成完全共识。但研究中有三点共识是值得注意的。第一,资本市场开放的可行性与被开放的资本类型密切相关。境外直接投资市场应该作为首个开放市场,因为它能提供最为稳定的资金流,同时,对其开放能使本国获得有效的管理和技术秘诀,以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管理能力;而对于形成债务的资金流,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其对经济体有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的国家,因此对其的开放应尤为谨慎。第二,在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和管理水平上存在一个阈值,该阈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市场的开放是利是弊。总体上来说,只有当一国的金融系统有能力安全地调节资本流,有能力将外资分配到高生产性的领域,有能力让本国的家庭与企业多样化他们的证券以应对危机时,该国才能从资本市场的开放中获利。第三,经验证据表明,若果有与之相匹配的财政、货币和汇率政策的支持,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国际资本流动管制规制与成员方的政策空间

在多年的国际金融一体化和国际金融规制的发展中,形成了诸多对单个国家具有约束力的文件。中国主要受五个国际文件的规范,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自由贸易协定》(FATs)、《双边贸易协定》(BITs)以及经合组织制定的《资本流动自由化法典》。从总体上来说,各文件虽然在国家、规范的行为范围上不同,赋予相关机构的权力大小也各异,但展现出以下共同特点:一是存在对资本项目交易管制和经常项目交易管制的二分,尽管这个二分在几乎所有文件里都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也就是说,所有文件都没有对资本项目交易管制和经常项目交易管制做出明确的区分。二是几乎所有文件都对经常账户交易管制展现出一种反对态度,且拥有对经常账户交易管制的惩罚措施;而对资本项目交易管制,大多数文件都持一种允许的态度,尽管其中的一部分文件对资本项目交易管制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规范与约束。下面将具体说明各文件在资本管制上对相关国家的规制。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目的是保证财政与货币稳定,在资本管制的问题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条款具有各国际资本管制的规范文件的普遍特点,即严格限制对经常项目交易的管制而给资本项目交易的管制留有空间。协定第四条款的前言首次清晰地表明资本流动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一部分,并且该流动的稳定有赖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成员国的监管。可见,我们能够合理地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为国际资本流动的第一管理者。对于“经常账户交易的支付”的定义出现在条款15(d)里:所有与国际贸易以及其他货币业务,包括服务和常规短期银行业务和信贷组织有关的支付;作为贷款利息和从其他投资得到的净收入的支付;因少量贷款的分期偿还或因直接投资的贬值的支付;少量家庭生活支出的回寄。

因此,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视角来看所有不属于四个类别的交易都属于资本项目交易,而成员方可对该类别的交易进行管制。协定中对资本流动管制提出规制的条款包括在条款6的第3部分中,该条款规定成员可以实行资本项目交易管制,如果该管制:“对管理国际资本流动是必要的,但任何成员方皆不允许让此管制限制经常账户交易的支付或过分地延迟委托结算时的资金转让,除非满足条款7的第3部分(b)和条款14的第2部分(IMF)。”

根据该条款,成员极大地保留了管制资本向内或向外流动以及决定该管制是否必要的权利。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对成员方的资本管制政策有影响,根据协定的其他相关条款,除了给各成员方提供建议与指导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能在3个领域影响一国的资本项目:第一,成员方不能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源用于管制一个大量、持续的资本外流;第二,根据条款5的第3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有在有助于成员方解决国际收支平衡困难或建立起足够的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源的短暂使用的防护的情况下可以接受成员方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源的请求;第三,成员方应避免为防止有效的国际收支平衡或取得对其他成员方不公正的比较优势而操控汇率和国际货币体系。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l款16第1部分规定:“本条规定有关那些在本协定第一条认可的方式提供的市场准入问题,各成员应给予其他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以不低于其在细目表上已同意提供的待遇。若在一成员的细目表上给出了不止一种的有关服务提供的准入途径,那么别的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可以自由选择其所乐意的那一种。该条款要求在承担市场准入义务的部门中原则上不能采取数量限制的措施阻碍服务贸易发展。”

该条款的一个脚注是:“如果成员承担了一个与由条款1的第2部分(a)界定的供给模式造成的供给有联系的市场准入承诺且如果跨境资本流动是该服务不可或缺的部分,则该成员应致力于允许该资本流动。如果成员承担了一个与由条款1的第2部分(c)界定的供给模式造成的供给有联系的市场准入承诺,则该成员应致力于允许相关的入境资本转移。”

综合该条款及其脚注,在《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四种国际贸易服务的方式,即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中,只有跨境支付和商业存在的流入是被完全允许的,对其他两种方式和商业存在的流出可以进行资本管制。除这个总体的规范之外,在三种特殊情况下可以对不被允许管制的资本进行管制:一是成员方遇到国际支付平衡的问题;二是成员方经历大量且持续的资本外流;三是基于谨慎切离的政策。

(三)其他规范文件

目前中国与其他1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双边贸易协定(BITs)在资本管制的规定方面都展现出如下特点: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与服务贸易总协定大体上一致,即存在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二分,对经常账户管制的禁止,对资本账户管制一定程度上的允许,以及面对国际支付问题时的例外。同时,各自由贸易协定皆明确表示签署国不得采取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与服务贸易总协定冲突的政策。经合组织制定的《资本流动自由化法典》是唯――个要求成员达到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的国际规范文件。其未对资本项目交易下定义,但逐条列举了需要开放和自由化的贸易项目,并且覆盖范围同时包括本国和外国投资者,以及资本流入和流出。允许成员暂时脱离协定的例外仅有以下两个:一是产生造成国际支付问题的资本流出;二是产生由“严重的经济或金融混乱”导致的资本流人。

篇8

【关键词】信用证;贸易结算;功能

1997年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和《信用证会计核算手续》(银发[1997]265号)。但直到2007年国内的信用证业务一直发展很慢,只有几家银行参与到这个业务当中。

2008年,国内信用证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受2009年至2010年贴现利率持续走高和2011年贷款规模约束等因素影响,国内信用证业务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2011年,国内信用证在全国的开证量超过8000亿元,业务量呈快速发展趋势,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银行承兑汇票。目前,仅部分股份制银行大量推广国内信用证业务,而国有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开证量并不大。

当前,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难性进一步凸显,国际贸易环境复杂严峻,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贸易重心转向国内,预计未来随着国内贸易量增大,该业务发展潜力很大。

一、国内信用证的定义及特点

国内信用证是指开证行依照申请人的申请开出的,凭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支付的付款承诺。适用于国内企业之间商品交易的信用证结算。

国内信用证的主要特点如下:国内信用证为不可撤销、不可转让的跟单信用证。国内信用证必须以人民币计价,而且只限于转账结算,不得支取现金。国内信用证的付款方式分为即期付款、延期付款或议付。国内信用证的保证金原则上不低于20%,付款期限不超过6个月。

二、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办理流程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后,买方(开证人)委托其开户银行(开户行)向卖方(受益人)开立一份按合同规定内容的信用证,开户行委托卖方(受益人)的开户银行(通知行)通知卖方(受益人);卖方(受益人)按信用证规定内容备货发运,并且将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如收货证明、发票、提单、保险单、质量检验证书等)委托其开户银行(议付行)议付寄单;开证行收到单据后,只要单证相符,就必须向卖方(受益人)付款。

三、国内信用证的功能

(一)对买方(开证人)而言,国内信用证具有货款安全支付、锁定市场风险、优化债务结构和缓解资金压力等功能。

1. 国内信用证能够使买方安全支付货款。

国内信用证有效期截止前,卖方(受益人)如不能提交与信用证规定相符的单据,买方(开证人)可不予支付货款。此外,若在开证时规定需要卖方(受益人)提供经第三方有权管理机构出具的检验单据,能够保障货物质量和数量,避免交易风险。

2. 国内信用证能够帮助买方锁定市场风险。

在贸易结算过程中,国内信用证通过约定交货期限,买方(开证人)可以约束卖方(受益人)按时交货,避免出现卖方因市场价格波动或其他利益因素而不履约或延迟交货,给买方造成经济损失。从而买方可以根据对市场的预期,通过开立国内信用证,提前锁定市场风险。

3. 国内信用证能够优化买方债务结构。

买方(开证人)可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开出全额信用证,最大限度的减少自有资金占用。国内信用证理论上能提供最长180天的付款周期,节省资金占用和贷款利息支出。通过开立国内信用证替换银行承兑汇票等支付方式,体现在财报上可以减少应付票据,在一定时段内降低资产负债率。

4. 国内信用证能够缓解买方资金压力。

买方(开证人)收到货物后,可向开证行申请“买方押汇”业务。由开证行代买方(开证人)垫付信用证项下应付款项,获取短期资金融通,待货物变卖或产生效益后,再清偿开证行贷款,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二)对卖方(受益人)而言,国内信用证具有按时收回货款、确保合同履行、扩大销售市场和增加融资渠道等功能。

1. 国内信用证能够确保按时收回货款。

卖方(受益人)凭借国内信用证和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便可从银行提取款项,银行不得拒付。可以防止买方因市场原因拒绝提货或要求降价,保障卖方(受益人)能够如约回笼货款,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运用银行信用杜绝坏帐。

2. 国内信用证能够确保合同如约履行。

根据国内信用证管理办法,信用证一经开立不得撤销,除非征求卖方(受益人)同意。因此,能够防止买方凭借其优势地位提出修改或撤销合同,有利于合同履行。

3. 国内信用证的能够扩大销售市场。

国内信用证结算方式灵活,适合于分批发货、分批付款等多样化的销售模式。卖方(受益人)通过接受延期信用证可以有效扩大销售市场,提高销售竞争力。

4. 国内信用证的为卖方增加融资渠道。

卖方(受益人)收到信用证后,可向其开户行申请预支该信用证项下部分款项(一般不超过信用证金额的80%),用来组织生产信用证项下货物,即办理“打包贷款”。此外,卖方(受益人)发货后,可依据信用证规定的单据向其开户行申请“议付”,由银行先行垫付货款,使得卖方(受益人)获得资金融通。

(三)对银行而言,国内信用证具有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吸收客户存款、提高综合收益和降低风险资产等功能。

1. 国内信用证能够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办理国内信用证需要买方开户行、通知行、卖方开户行和议付行共同参与。因此,银行在信用证开立、通知、修改和议付等各业务环节均有手续费收入。一般卖方(受益人)收到国内信用证都会办理“议付”业务,银行在单证相符情况下扣除议付利息后向卖方(受益人)给付对价,还能因此获得利息收入。

2. 国内信用证能够帮助银行吸收客户存款。

开证时,开证申请人需在银行预存保证金,能为银行带来稳定的人民币存款。此外,买卖双方均需在银行开户,便于银行扩大存款客户营销范围,增加资金沉淀。

3. 国内信用证能够提高银行综合收益。

通过信用证结算方式,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银行信用的同时,配套提供结算业务、为买方(开证人)提供“买方押汇”、为卖方(受益人)提供“打包贷款”、“议付”、“卖方押汇”和“福费廷”等派生金融服务,全程给予客户资金融通的便利,提高综合收益。

篇9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贸易;影响;发展

一、“一带一路”战略相关概述

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逐渐进入调整阶段,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恢复发展正在缓慢进行。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进程速度逐渐缓慢,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在下降,进入经济新常态。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下,对外贸易也进入了稳定增长和质量提升的常态中。为了对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被动状态进行改善,中国必须要主动出击,建设和推广针对亚洲地区经济的整合框架。在稳定中追求进步的基础上,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一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将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最大的经济体系连接在一起,为欧亚大陆开拓了更多的经济增长机会和空间,其影响了东亚、西亚和南亚的经济区域。“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构成区域大合作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中国深化开放的重要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逐渐推广之下,中国的对外贸易也进入了新发展时期。这一战略不但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网络,同时也对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一项。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推广之下,经过我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相互贸易,带动我国经济开放往更好和更快的方向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一带一路”战略中针对对外贸易制定了很多政策,所以“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策方面

“一带一路”战略是一种区域大合作模式,不只是限制在经济贸易上,更多的是依靠政治与文化关系的依托。所以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离不开各个国家政府的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内涵不仅是新阶段我国进行经济转型的需求,同时也是沿线国家互惠共赢的体现,是各个国家政府在对自己国家利益开裂基础上的选择。所以,为了达成互惠共赢的目标,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国在对外贸易时,各个国家会针对贸易往来而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交通方面

交通运输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带动“一带一路”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满足新时代下贸易往来中的各种需求,各个国家需要在传统交通运输基础上,使用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与建设技术对贸易往来之路进行建设,构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针对这方面,中国也加强了对交通设施的建设,其中包含了高铁以及航空线路等,以此为各种贸易资源能源的跨国运输提供便利条件。在这其中还可以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此进行各个国家的信息资源共享,这对于我国对外贸易而言是一种积极影响。

3.金融方面

在“一带一路”战略之中,金融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金融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要想让“一带一路”战略更加顺利地实施,就必要要有金融方面的支持,也就是货币流通上的支持。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参与战略的国家货币互换和结算会更加便利,不同币种的投资和融资也比较方便。在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道路能够为我国货币国际化带去投资与融资机会,同时也扩大了市场。在“一带一路”战略开展过程中,我国会将更多发展项目资源转移到战略沿线国家中,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但是通过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的建设,能够有效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通过亚投行的建设,不但能够让国际贸易资本项目结构更加健全,同时还可以将人民币国际化,进而增加我国和新兴经济体与发展国家的多方面合作机会。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依据相关的统计显示,“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对外贸易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在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为9535.9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25.7%,中国向沿线国家出口自2011年以来整体呈现上升态势。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对我国对外贸易形成了很多有利的影响,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外贸易也受到了一些消极影响,比如贸易和金融摩擦的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一带一路”战略基础上制定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要想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最重要的是对我国长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改善,以此促使我国经济增长往集约型方向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状态中,产业结构呈现的特点是劳动和资源为主要,第三产业比例较低。因此,在新时代环境中,我国要把握好“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而提高经济发展科技含量,发挥出口在带动内需上的作用。

2.提升对外贸易科技含量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科学技术进步才能够提供长久的发展动力。知识与科技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依据,同时也是提高对外贸易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当前的形势上看,“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的大部分国家科学技术都比较滞后,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比较稀缺,所以对外需求量很大,而这恰好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必须要抓住机会,大力推行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免和周边国家在粗放型经济模式下进行低段位竞争,进而扩大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

3.加大对外投资,缓解贸易摩擦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了多样化的选择。我国企业可以经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周边国家地区建设生产厂房,对当地消费特点以及市场需求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对产品的针对性研究与生产,获取更多的市场。这种直接对外投资的方式,可以让我国的产品享受其他国家的国民待遇,进而减少贸易往来中的各种摩擦,帮助我国产品在其他国家开辟市场。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了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各种交通运输与通信设施也在逐渐完善,这些条件和因素都为我国企业直接对外投资和建设厂房提供了有利条件。使用直接投资的方式不但可以扩大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同时还能够消除当地居民的排除心理,而且在属地国家地区建设厂房,还可以聘用当地居民为员工,为其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以此有效降低各种贸易往来中的限制因素和摩擦。

篇10

[关键词] 宁波;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3-0130-04

[基金课题] 宁波市人民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度决策咨询类课题“宁波对外开放程度与提高国际竞争力研究”

(项目编号:J07-A7)

[作者简介] 滕 颖,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楼晓东,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市场营销。(浙江 宁波 315012)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与服务业发展相对应的是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而服务贸易结构也随之不断升级,并逐步呈现以服务贸易为主、商品贸易为辅的发展趋势。鉴于此,商务部提出了“像当年把握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那样来把握当前服务贸易的机会,像抓货物贸易一样来抓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的发展思路。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宁波迎来了全球服务业产业转移,而宁波又将如何以积极的姿态承接全球服务业的转移,主动参与新一轮的国际分工和竞争,则是新时期宁波对外开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及内容

根据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是否由于交易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国际服务贸易分为四种提供模式: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存在。这四种方式包含了跨境和非跨境两类交易活动,其中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属跨境交易,商业存在属非跨境交易。GATS只对服务贸易的范畴提供了原则性意见,并未确定服务贸易具体涵盖的内容。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5版(BOP5),则将服务贸易定义为某一经济体中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以外汇支付的服务交易过程,其中 BOP5把服务贸易分为11类,分别为运输、旅行、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特许权使用和许可费用、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成员经济体均按BOP5统计口径和项目分类编制本国(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宁波市对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主要也还是采用BOP统计方法。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的地方主要在于:服务是无形商品,国际服务贸易是国家间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其生产、交易、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同时进行,不同储存;货物贸易的监管手段主要是关税、许可证、配额,而服务贸易的监管手段则主要是法律法规等;服务贸易的国民待遇不是自动获得,而是靠谈判。相比货物贸易而言,服务贸易则是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方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BOP统计只包括以外币形式支付的收入和支出,只包括通过宁波市进行外币支付的服务贸易收支,不包括通过异地的收付汇。BOP统计包括14个统计指标:分别是运输、保险、旅游、金融服务、通讯和邮电、建筑安装和劳务承包、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教育医疗保健、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宁波分局提供的2000-2006年度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表,对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分析如下:

1.从近6年数据来看,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势头极为迅猛

2001-2006的6年间,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受服务贸易出口影响,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到2006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7.73亿美元,其中出口16.53亿美元,进口11.20亿美元,分别是2001年的9.2倍、14.1倍和4.9倍。也就是说,2001-2006年5年时间,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年均增幅分别达到64.3%、93.8%、48.9%。

2.从国际服务贸易类别来看,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占了九成以上

从总体看,2001-2006年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总额中,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两项合计占比一直稳定在90%以上,其他项目虽都有所涉及,但所占份额均极小。2006年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出口合计占比达到99%。从服务贸易进口来看,运输项下进口占比平稳上升,从1999年的57.3%已升至2006年的72.3%;其他商业服务项下进口占比平稳下滑,从1999年的31.9%已降至2006年的19.6%;咨询、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项下支出增长较快,逆差态势明显,两项支出合计占比已从1999年的2.7%升至2006年的7.5%。

备注:其他商业服务收入(出口)主要包括外国驻华机构办事经费、佣金、回扣和服务项下尚未归入明确细项的收入;其他商业服务支出(进口)主要包括宁波市驻外机构办事经费、佣金、回扣和服务项下尚未归入明确细项的外汇支出。

3.从国际服务贸易市场来看,中国香港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宁波市服务贸易的份额超过六成

2006年,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前五大市场分别为中国香港、美国、英国、韩国,合计占比超过80%。其中,对中国香港服务贸易进出口11.36亿美元,占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40.9%,列各市场首位,其中出口5.39亿美元,进口5.96亿美元,贸易逆差1.13亿美元;对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2.49亿美元,占总额的9.01%,居各市场第二位,其中出口1.84亿美元,进口0.65亿美元,贸易顺差1.19亿美元。韩国、英国服务贸易额占比则分别为 2.4%、1.7%。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美国、中国台湾市场,而逆差主要来源于中国香港、法国等市场。基本表现为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高附加值的服务,向东、南亚等周边地区出口相对低附加值的服务,这也体现了宁波市今后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提升质量的方向。

4.从国际服务贸易分行业数据来看,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交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实现顺差最大,而制造业企业支出了宁波市绝大部分的专利使用费和咨询费

2006年,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2.82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57.4%,说明宁波市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关联度还是很高,产生逆差3.31亿美元,其中运输项下逆差达3.16亿美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际运输市场上中外资航运公司所占份额的极不平衡,以及我国外贸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弱势地位。交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服务贸易进出口额3.12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14.0%,实现顺差1.86亿美元。制造业项下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支出0.32亿美元,占全市该项目支出的84.6%;咨询费支出0.28亿美元,占全市该项目支出的62.4%。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金融、保险、通讯、邮电等知识与技术密集行业,宁波市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在国际服务贸易进口中,除运输外,其他商业服务(主要为驻境外机构开支等)、对外咨询费、境外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占有一定比重。

以上BOP统计的数据仅是涉及到跨境的外汇资金往来,依靠现有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统计监测体系,无法全面掌握各服务贸易项下的完整业务信息,因此,目前所汇总反映的数据总体略偏小。

根据现有数据分析,宁波市国际服务贸易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整体规模小、水平低,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弱,国际竞争力不强,严重滞后于国际货物贸易发展。究其原因,首先,宁波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国内服务业是服务的生产部门,也是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基础。二者的关系就如同制造业与外贸的依存关系一样,国内服务业发达,服务贸易就自然有了基础和潜力。作为全国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宁波市,工业所占比重较大,服务业(或第三产业)比重则相对较低,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宁波第三产业增加值1149.1亿元,增长15.9%,相比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幅最大,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偏低,明显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第三产业的不发达,影响到服务贸易的发展。

其次,宁波的传统物流仍占主要地位,港口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宁波拥有天然的港口优势,截至2007年8月底,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为3.1217亿吨(摘自交通部综合规划司),直追上海港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但从集装箱吞吐量来看,截至2007年10月底,宁波集装箱吞吐量达730万标准箱(摘自中国航务周刊),远次于上海、深圳、青岛,仅为上海集装箱吞吐量的不到1/3。集装箱运输所占总港口货运量的比重仅为2.76%,在同比四个城市中处于末位,与宁波市经济发展实力和在全国货物贸易中的地位很不相称。这说明宁波的运输业中传统物流还占有很大的比重,现代物流还需要大力发展。而且近年来,全球国际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新型国际服务贸易部门转变,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比重下降,金融、保险、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等为代表的服务比重不断上升。宁波服务贸易多为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由于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第三,目前各界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意识普遍不足,宁波市政府部门缺乏统一权威的信息监测和工作协调机制,至今仍没有负责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商会、协会等中介组织,而这些组织又是必须的。因为服务贸易工作涉及许多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如外经贸、银行、保险、外管、旅游、电信、邮电、文化、信息产业、建筑、咨询等,涉及服务贸易的部门规章较多,而各部门之间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益保护和行业经营垄断现象,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如果没有统一的工作推进和协调机构,则会导致工作体制不顺,缺乏力度,协调难度大。而且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上也存在另两个不足:缺乏国际服务贸易全口径统计与监测体系,缺乏相关立法。随着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服务贸易种类越来越多,而目前外汇收支统计体系的项目设置已不能全面反映服务贸易发展的真实状况;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法规也缺乏,从目前非贸易外汇管理法规看,尽管也涉及到对交通运输、港口、邮电、广告、咨询、展览等服务业,以及对著作权、专利权和商誉等无形资产外汇收支进行规定,但除了境内居民个人外汇以及引进无形资产付汇管理法规比较细化外,其他都散落在《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等法规中,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而且,由于没有相应的法规依据,使得对一些违规行为无法惩处。

三、推进宁波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增强宁波国际竞争力,推进宁波国际服务贸易的首要战略举措。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目前宁波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对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金融中介等相关服务业的需求十分巨大,但是支持生产的服务业还没有跟上来,导致宁波市的综合竞争力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要突破这种局面,就应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业上来。一是要全力推进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产品市场服务业的发展,加快编制六大生产业领域产业发展规划。二是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包括五大服务平台,即宁波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会展服务中心和以国际服务业外包为龙头的生产基地(软件外包、信息服务、商品检验检测、科技研发与服务),为宁波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并以向制造业的两端延伸和中间分离为突破口,以软件业为重中之重,拓展生产服务业的发展领域。三是要积极争取服务外包试点机遇,建立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服务业外包不是简单地将企业内部的工作和流程转移到外部,还伴随着产业分工的继续深化,逐步形成多种新兴服务业,这些新兴的服务业统称为外包服务业,并可以细分为物流外包、软件外包、金融外包、管理外包等。服务外包影响着广泛的服务活动,遍布各个产业。由于外包服务往往以跨国公司的非核心商业流程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外包服务方面拥有低成本优势。

在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宁波发展服务外包也因此具有积极意义。加上服务外包的各种载体也有望为宁波拓展服务外包创造新的推力,如宁波研发园区(启动区)及一系列软件园区工程启动、中石化的科研机构落户宁波、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区创意产业基地开建、宁波市与微软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组建“宁波微软技术中心”等等。未来几年,宁波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契机,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聚焦重点区域,优化空间布局,积极打造以保税区、开发区、科技园区、镇海区的服务外包示范区,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外包、研发设计外包、物流外包。并在现有外包企业中,发展重点企业的外包业务。政府应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形象的规模企业,鼓励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通过购并、重组等资本运作手段,尽快形成若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的运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对于重点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实行一企一策,在引进高端人才、定向培训可适用专业人才、国际标准认证、投资融资方面给予财政补贴,支持企业争取商务部扶持出口型企业研发资金,支持企业拓展海内外市场,发展外包业务。

2.建立如货物贸易那样有效的国际服务贸易促进机制,加快形成部门整体协调机制

目前,我国的货物出口促进机制相当完善,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外贸出口、提升外贸发展质量的政策、措施。但支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都尚待制订,有效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平台也需要探索建立。此外,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政府部门多,情况分散复杂,在推动和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部门整体协调机制。货物贸易出口的迅猛发展与“大通关”建设、银贸、税贸合作密切相关。因此,加快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也需要建立起由外经贸、金融、旅游、教育、文化、信息等诸多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机制,以便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服务贸易。建议将服务贸易工作纳入政府评价管理渠道,把服务贸易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制定鼓励和扶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专项发展资金,落实金融、税收等部门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建立工作目标评价体系,市政府应把发展服务贸易工作作为全市外向型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针对服务贸易工作的不同类别和特点,实施分类考核,逐步建立服务贸易的目标评价体系。

3.充分发挥政府的孵化、激励作用,审慎建立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

政府对构建城市竞争优势的作用除了体现在对科技进步的孵化上,还应体现在对企业创造力的激励上。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当地政府为了鼓励服务出口,长期以来给予服务企业很多优惠,同时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开发与教育。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宁波市要加大对国际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辅之以积极的产业政策,努力提高宁波国际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另外,随着我国相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目前宁波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数据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方面势单力薄,很难与外商抗衡。为此,宁波应加快建立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同时要深入研究并合理运用WTO的“保障措施协议”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条款,做到有备无患,并多方寻求法律、法规的支持,有理、有利、有节地保护宁波的弱势服务业。

参考文献:

[1] 曹吉云.我国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探讨[J].国际商务,2007,(4).

[2] 陈景.简述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7,(2).

[3] 宋雪莲.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正在加大[J].中国经济周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