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范文
时间:2023-03-31 23:0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印刷工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凹版印刷;产品的质量,凹版印刷的特点
随着印刷技术以及各种印刷相关学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烟草包装和各种朔料软包装产品的巨大需求,凹版印刷逐渐朝着高速和自动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由于凹版印刷机一般都是轮转机与凸版、柔性版和平版印刷相比。凹版印刷中油墨从墨斗传输刮印版的途径短。故印刷工艺操作简短、印刷速度高、印刷质量稳定。很适合于印刷批量大的印刷品。虽然凹版印刷质量一般都很稳定。但仍然存在很多因素对凹印产品的质量造成各种影响。而且一旦不加以控制,则会对印版或凹印滚筒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又因为凹印的制版周期十分长(并且雕刻凹版价格十分昂贵)对凹印企业将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可见凹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一、凹版印刷工艺及产品质量的涵义
1 凹版印刷工艺的涵义
凹版印刷工艺简称凹印,是四大印刷方式其中的一种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的印刷方法,它将凹印凹坑中所含的油墨直接压印到承印物上,所印画面的浓淡层次是由凹坑的大小及深浅决定的,如果凹坑较深,则含的油墨就较多,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厚;相反如果凹坑较浅,则含油墨量就较少,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薄。凹版印刷的印版是由一个个与原稿图文相对应的凹坑与印版的表面所组成的。印刷时,油墨被充填到凹坑内,印版表面的油墨用刮墨刀刮掉,印版与承印物支一定的压力接触,将凹坑内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
2 凹版印刷产品质量的涵义
凹版印刷产品的质量是指凹印产品的阶调、层次、网点、版面、颜色具体要求和套印要求以及印刷品外观要求达到相关标准或规定时的质量。在目前凹版印刷生产中,特别是针对一些期刊和薄膜印刷产品中,这一质量要求当然还需要考虑客户的实际要求。然而,就凹印产品质量在技术衡量上是有统一标准的。如国际上有通用的ISO标准(如ISO 12647-4ISO 8791等)而我国对凹版印刷行业早期制定的相关国际标准(GB7707-87)及行业标准《凹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等;再如个生产厂家自行制定的各种“规定”、“指标”等。因此,凹版产品的质量达到这些规定要求时,通过对凹印产品质量的综合评价,才可以认定为合格产品。
二、凹版印刷工艺的特点
凹版印刷时的载墨体是雕刻于印刷版上的一个个凹坑,凹坑的形状与原稿图文一模一样,印版表面没有油墨。当印版与承印物压印接触时,凹坑内的油墨被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完成印刷过程。因此,凹版印刷工艺具有一些其它印刷工艺不同的独有特点,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 防伪特点
凹版印刷以按原稿图文刻制的凹坑载墨,线条的粗细及油墨的浓淡层次在刻板时可以任意控制,不易被模范和伪造,尤其是墨坑的深浅,依照印好的图文进行逼真雕刻具有较好的防伪效果。目前一些企业的商标甚至包装装潢已有意识的采用的凹版印刷,说明凹版印刷是一种较有生命力的防伪印刷方法。
2 适用范围广
一般的软材料都可以作为凹版印刷的承印物。如塑料、纸张、铝箔等,特别对于一些易于延伸变形的材料,如纺织材料等,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这是凸版印刷和平版印刷所不能比拟的。
3 印刷质量高
凹版印刷的用墨量大,图文具有凸感,且层次丰富,线条清晰,质量高。图、书刊画报,包装装潢等的因素大多采用凹版印刷。
4 适宜大批量印刷
凹版印刷的制版周期较长,效率较奢,成本高。但是印版经久耐用,所以适宜大批量的印刷。批量越大,效益越高,对于批量较小的印刷,效益较低。所以凹版方法不适宜于批量较小的商标的印刷。
三、凹印工艺质量控制过程
根据国家标准并结合在多个凹版印刷企业的实际调研情况,对凹印产品质量的控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印刷机及印刷对象的控制,印刷品颜色和阶调的控制,印刷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笔者在本文中,对凹印工艺质量控制中的三个重要因素进行了一一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给出了凹版印刷企业实际生产中采用的控制方法。
在进行凹版印刷品生产过程中,首先应将印刷机及印刷对象调整到协调一致。这与凹印供墨装置的基本构造和凹印基本原理有关。这些调整如检查滚筒的稳定性,考虑是否需要因印刷材料的不同而更换合适的压印滚筒,橡皮布是否需要更换或打磨,压印线接触压力的调整,刮墨刀是否因凹印滚筒的尺寸的需要而更换等以避免印刷生产过程中因设备引起质量问题。实际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对印刷机上的滚筒和刮墨刀进行调整以实现印刷质量的控制。
凹版印刷机滚筒的控制主要包括压印滚筒和凹印滚筒的控制。对滚筒的调节可以实现印刷压力的控制。因此视不同印刷材料而获得不同的印刷压力。要实现凹印产品质量控制。首先必须选择材质好、加工精的滚筒,也即滚筒的选择。凹印版滚筒有敞开式的空心版滚筒和封闭式的实心版滚筒之分。版滚筒的长度和周长是根据凹版印刷机和印刷品的尺寸来确定加工的。加工精度直接关系到版滚筒的使用寿命和版滚筒的电镀、电雕效果、直至最终的产品印刷质量。选择滚筒时,要检查滚筒的电镀是否细、铜层是否达标,滚筒表面的光洁度是否达到指标。若采用电子雕刻制版方式,还应注意滚筒的电雕质量是否达标。另外,检查层是否起皮也十分重要。滚筒硬度低,易被划伤。表面粗糙,刮墨刀则难以刮净油墨,易产生印刷故障。其次在印刷之前,要彻底清洗版滚筒表面锈油脂,滚筒表面粘附硬物会直接损伤印版滚筒,引起印刷故障,安装印版滚筒并调整压印版滚筒上的包衬物,使印版压力一致,调整好压印版滚筒的印刷压力需要考虑使用的承印物。避免引起印刷刀线。一般塑料薄膜的印刷压力为1-5Pa。铜版纸、薄卡纸的印刷压力为8-15Pa。白板纸等印刷压力为20-30Pa。印刷压力过小,印刷中图文转移欠完整,降低了油墨的转移率,印迹发虚;印刷压力过大,则局部油墨过量,使印刷色调不准,图文失真。
印刷机及印刷对象的控制在凹印生产质量控制中极为重要。也对印刷技术人员经验的要求很高。而且凹印生产中的大部分印刷质量问题也是由于未能控制好这一点而造成的。究其实质是要根据印刷对象(承印物)来调节好滚筒和刮刀。确保凹印产品的质量满足相关标准或更高的指标。
四、凹印产品颜色及阶调的控制
在凹印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某些版面的部分颜色浅于正常颜色,并随着印数的增加,这种现象愈加严重,从而直接影响到印品的质量。停机观察,发现版面图文部分被磨损,着墨孔的开口变小,深度变浅,造成网穴传墨单元面积减小。总传墨量也相应减少,墨色的变化总的趋势变淡,从而大大降低
版印的耐印力,严重影响凹印产品的颜色和阶调。这也使凹印产品质量的调控与凹印印版和凹印油墨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并且也说明了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后者可以实现对凹印印品质量的控制。
对于凹印印版来说,提高每一块印版所能承印的最高的印刷数量(也即耐印力)是降低印刷成本,提高产量,保证质量的关键所在。而印版磨损的只要因素有:表面摩擦、凹版的制版质量、刮墨刀的压力、印刷压力、印版辊筒和压印滚筒的线速度、油墨及纸张的性能等。存在印刷压力必然会导致印版表面的磨损。同时刮墨刀与印版滚筒之间的摩擦,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存在的摩擦以及油墨中的颜料、填料的粗细度和颗粒、承印物表面的结构、质地的疏松和粉尘的脱落等均可产生额外的摩擦都会造成耐印力下降。凹版的制版质量主要通过凹印滚筒整体质量和安装精度来决定。前面已经提及,这里不再累赘。需注意的是印版和压印滚筒在滚压时,不但要传动平稳,瞬时传动比恒定,并且随着压印滚筒表面的磨损,在印刷当中压印滚筒的半径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使印版和压印滚筒在印刷过程中表面的线速度尽可能一致,并减少磨损所带来的速差。将有利于减少版面的磨损。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四点措施来预防印版的损失,提高印版耐印力,并有利于长期保证凹印产品的印刷质量。
单色凹印印品的阶调值根据通用行业标准CY/T6-91,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暗调:精细印刷品的有效密度不小于1.5,一般印刷品的有效密度不小于1.4;2明调:精细印刷品的有效密度不小于0.06-0.18,一般印刷品的有效密度不小于0.08-0.20;而对于彩色凹印印品的暗调,明调则需要满足精细印刷品的有效密度不小于0.08-0.20,一般印刷品的有效密度不小于0.10-0.22,凹印生产中产生印版磨损的因素很多,并且这些因素也是客观存在。进而造成凹印印品的颜色和阶调丢失。应勤动手、勤观察、进行逐一分析排除、减少易导致印版磨损的不利因素,从而使印刷过程中少停机、少换版、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有效提高生产率和印品质量。虽然这些因素不可避免,但减小和防止这些不良因素对提高印品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各印刷单元机械的同步误差及版辊精度等机械本身原因所造成的误差是凹印机本身所固有的。一般无法解决,但还需要注意干燥温度设置过高,有可能导致纸张通过烘箱后变形过大,影响下一色的套印、干燥烘箱中热风温度、风量、风速等的差异、油墨粘度的变化、生产环境温湿度的变化、承印物薄厚及松紧的变化都会对印品质量造成影响。有效地利用手动电脑套印标志确保套印准确、机器调整好后便可进行套印。首先用手动调节钮将版面套准,然后进行电脑调整。套印的纵向误差依靠张力调节,横向误差依靠带横向位置控制系统和推拉版滚筒调节。同时观察手动套印标志马克线和电脑对版标志标准色标是否准确。若上述操作达不到目的则考虑套印标志制作不合格或与图文排列位置有误。正式印刷时,凹印机操作者要不断将印样与标准样核对,检查是否有误差,并进行必要的调整。遵循这些针对性的印刷质量控制手段,才能真正防止因套印不准对凹印印品质量造成的影响。
在上面已经提及、干燥在凹印印品质量的控制方面十分重要。对凹印生产各个环节都存在影响。首先是要考虑凹印油墨和承印材料的性质。凹印油墨目前基本上都是溶剂型油墨、印刷时,应根据承印材料的种类、印刷速度、图文面积、墨层厚度调整各单元的干燥温度。干燥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应控制在80摄氏度以下,最高也不要超过100摄氏度。否则会引起承印材料收缩、影响套准、油墨堵版、印刷起斑、而且油墨干燥过度、印版滚筒与刮刀之间的摩擦力相对加大、对印版滚筒的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还有环境湿度过大时,造成油墨分散性变差,印版滚筒不容易刮干净,为此就不得不相应增加刮刀的压力,也就相应增大了刮刀对印版滚筒的摩擦。干燥温度过低则引起油墨干燥不良,造成反粘,产生重影。因此凹印生产过程中,合适的干燥参数是印品成像质量的保证。
篇2
关键词:平面设计;印刷工艺;结合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94-1一、 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的含义
(一) 印刷工艺可以称作是在视觉效果、触觉效果信息的印刷复制的整个流程,包括印刷前、印刷、印刷后加工等。它是云集了摄影、工艺、美学、美术、电脑技术等学科于一体的技术,是通过统筹安排、摄影效果、文字修理和美术设计技术,对信息进行编辑、排版、设计、印刷、装订成册等加工需求批量的复制文字、图像的技术。其印刷技术主要有喷墨印刷、防伪印刷、标签印刷、金属制品和纸包装印刷。其印刷前有美工绘图、出菲林;印刷时有上墨、调色;印刷后则有烫金、压光等。
(二) 平面设计,原来称之为装潢设计,也叫做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视觉作为其重要的表现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制造符号、图片和文字,用这些要素相互结合营造出视觉表现形式,向人们传递信息。涉及到的重要工艺技术就是印刷。
二、 印刷工艺在平面设计中的影响
印刷工艺总是与平面设计有着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从有活字印刷术开始,平面设计就充分利用印刷工艺,下面从这几个印刷术的时代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的影响进行解说。
(一) 雕版印刷时代
雕版印刷技术,使得人们对文字的需求方法相对原始方便一些。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当时人们对版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由博物馆的珍藏可以发现,中国现存最早的印刷体,上面刻有广告文字和图形等平面设计的要素,可见,平面设计在印刷初期便已出具规模了。
(二)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印刷的成本,也就使得书籍变得平民化,同时也使印刷出现了新的设计样式。平面的设计对于印刷的要求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不仅需要的数量加大,对印刷的样式美感也提高了要求。后来又出现了彩色的印刷技术,人们对于彩色的向往也就随之加大了。
(三) 机械印刷时代
机械的印刷将版面分为了几种不同结构形式,主要的是凸版和平版。19世纪中期的时候,大规模的彩色印刷手段将平面设计的进步,摆脱了文字的束缚,变得生动了起来。可以自由的印刷不同的版式和颜色,出现了大量精美的印刷制品,将平面设计推向了新的时代。
(四) 数码印刷时代
这种技术的出现,将平面设计变得更为方便、具有美感。创造了许多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作品。将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完美的结合,成就了现代的平面设计,成就了平面设计的巅峰。
三、 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印刷工艺因素
印刷工艺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是印刷版式的设计种类,第二是油墨的配色技巧的应用,第三部分就是印刷后的加工部分。
(一) 印刷版式的设计种类
常见的几种版式有凸版、凹版、平版、丝网版。
凸版主要是以网店的覆盖率大小和文字线条的粗细来表达图像和文字的层次。凹版则是在印刷时有下凹的部分,并且下凹的程度不同。越是凹陷下去,印刷的时候所填的墨就越多,通过墨层的薄厚程度来表现图像文字的层次,使层次丰富,效果明显。平版的实际就是通过摄影的方式,将图文印下来,制作成各种版式。丝网印刷相对于以上几种更为方便,迅速,这种印刷方式使用的范围较广,成本低。
(二) 油墨配色
所有的颜色都是由红、黄、蓝这三种颜色配制混合而成的,这在印刷颜色的设计中被充分的应用,可得到彩色的平面设计制品。
(三) 印刷后的加工
印刷后的加工的工艺,是完成印刷后的表面加工的技术,起到美化印刷的作用。包括激光雕刻、立体浮雕、覆膜、上光、烫电化铝、金纸磨砂等。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工艺手段。
1. 上光:上光是指无色的透明的油墨或者原料在印刷制品的表面涂抹或者印刷,过后进行干燥甚至进行压光处理等过程,将印刷品进行后期加工。上光过后的成品表面的光泽度较原来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2. 凸凹压纹:就是在制作好的雕刻模型上利用压力将纸张的表面形成浮雕样式的效果,突出所要传递的信息的质感。这种效果看起来生动形象,具有触感,对视觉和触觉都有一定程度的刺激感。
3. 激光雕刻:这种工艺是运用激光技术,依据所做的矢量图进行镂空、模切等的加工技术。不仅仅是在纸张上,这种印刷工艺还可以在木材、皮革等材料上进行。主要应用于制作精美的平面设计的画册上。
除了详细介绍的这些,还有彩葱、珠光等工艺,数不胜数的印刷工艺因素的相互结合才能造就平面设计的工艺之美。
四、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平面设计中印刷工艺因素的探究,充分了解到平面设计是印刷技术和印刷工艺的设计展现,它由最初的印刷排版到现在的具有信息传播的作用,它俨然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和物质文化的产物,它与现代社会平面设计信息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平面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无法被任何工艺所取代的。同时,也对平面设计中的印刷工艺有了充分的了解,对印刷工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平面设计的角度有了进一步的启发,更利于对平面设计进行探究。
篇3
专色意味着准确的颜色和较大的色域,在书籍封面设计时受到很多设计师的青睐。因为专色的印刷是用C、M、Y、K四色外的某种特定的颜色来直接复制原稿色彩,专色的油墨也是指一种预先混合好的特定彩色油墨,如荧光黄色、珍珠蓝色、金属金银色油墨等。所以专色的使用也与常规的四色印刷不同,设计师在使用专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专色颜色名称要统一。在不同软件中,相同的两种套色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如FreeHand把PANIONEI1F5命名为PANTONE1F5CVC或PANIONE1F5CVV,而PageMaker中则命名为PANTONE1F5CV。当把FreeHand图形对象置入PageMaker中排版时,同样的颜色就会有三种不同名称,分色输出时就会产生三块印版,造成输出错误。所以,如果数据文件需要在两种以上的软件中使用,在整合后的分色输出前,设计师一定要注意:必须统一相同专色的使用名称。较为常用的方法是以发排软件中的颜色名称为准,将相同专色的名称在各类软件的调色板中重新命名为统一的名称。
②专色设置尽量选择标准。专色选择的最佳工具是标准配色手册,这种工具书不但色相齐全,而且配比合理,还可以作为设计师与印刷企业的沟通平台,也能保证专色墨调配省时、省力、高效率的完成。
③专色与四色的转换要合理。平面设计师在做图文设计时,常常会在四色与专色间转换。此时要特别主要由于色域不同,四色印刷很多情况下不能完全准确还原专色。如在PANTONE专色、TOYOColorFinder及RICColorGuide等系统中,有许多颜色已经超出印刷四域,无法用四色油墨再现出来,系统提供的CMYK组合数值也只是近似值。所以如果您选择了专色颜色匹配系统中的颜色,而又以印刷四色分色输出;或者参考了专色在系统中近似显示的相应CMYK组合数值,并使用这些数值用印刷四色替换了原来的专色,结果肯定会导致色彩的失真。
④对于点阵绘图软件,专色需要增设或指定。矢量软件和点阵绘图软件都是平面设计中常常用到的。对于矢量绘图软件,若选用或定义专色,则该色一直会以专色的属性存在,除非专门将此专色属性改变或转换成印刷色。但对于点阵绘图软件,专色被应用到其他图像上时,会自动转换成与应用该颜色的数据图像相同的色彩模式,所以专色必须增设或指定才行。比如:在Photoshop软件中增设和定义专色,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将专色作为一种色调应用于整个图像,这需要将图像转换为双色调模式,并在其中一个双色调印版应用专色;二是将专色用于图像的特定区域,需要创建专色通道,并将保存格式选择为photoshopDCS2.0格式的EPS文件,预览为Tiff(8位/像素),DCS为多文件DCS,无复合,编码为二进制。
⑤如果专色采用的是金色或者银色,一般都需要先铺底色(印金首选透明黄作底色,印银则首选铺设白墨作底色)。对于过分细的阴阳文字与线条不宜采用印金、银墨,线条不宜小于0.15mm,文字不宜小于四号字,否则不但容易糊版、断裂,而且体现不出金属光泽,事倍功半。
⑥专色印刷的成本比较高,一般为四色印墨的两倍价钱来报价的,所以设计者在使用专色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选用专色。
2.镂空反白文字的设计
现在书籍封面设计中也越来越多的看到反白字效果。镂空反白文字一般都设计在深色背景下,利用纸张的白度与背景,形成的反差呈现文字。反差越大,反白文字越明显。如:黑底白字。设计运用反白字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尽量不要大面积使用镂空反白字。与白底黑字相比,黑底白字更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尽量不要大面积的做镂空反白字设计,只有局部作镂空反白字设计,才更符合视觉规律。
②尽量避免细线条和小字体的镂空反白。设计师喜欢在深色背景下,反白细线条与小字体文字,这样更能体现印刷的质量与纸张档次,从而显示其封面的档次。但是这样做需要充分考虑印刷材料与印刷工艺,否则会造成字迹模糊、部分笔画中断等问题。
篇4
关键词: 印刷工艺 平面设计 应用研究
平面设计是当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设计门类,大多数平面设计作品的诞生往往需要有好的印刷工艺与之相适应,才能制作出完整的设计作品。平面设计作品的最终呈现必须依靠印刷工艺实现。从历史发展来看,每一次印刷技术的成功改进总能带来设计风格的创新,平面设计的目标是最终完成优秀的作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只依靠书写或手绘创作作品已经不可能,大多数平面设计作品的实现都要依靠印刷工艺。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十分密切,印刷工艺赋予了每一件设计作品生命,因此,平面设计师必须掌握印刷工艺这一门学问。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比较钟情于有纹理、有质感的物体,这或许就是人类渴望回归自然的一种本性,人们的这种需要恰好能从许多巧妙的印刷工艺中得到满足。由此可见,我们绝不能脱离平面设计谈印刷工艺,更不能脱离印刷工艺谈平面设计。
一、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平面设计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平面设计越来越充斥我们的生活。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设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因为它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洗礼,让我们能更加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然而这些都需要印刷工艺这个媒介作为呈现平面设计作品的桥梁。由此可见,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印刷工艺直接影响平面设计作品的呈现效果,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设计师做每一件设计都必须考虑艺术效果和印刷再现等多方面的因素。平面设计作为一门实用艺术,必须依靠技术体现,设计中的各种形式、文字图案都必须借助印刷工艺这一媒介最终呈现。总之,平面设计和印刷工艺两者互相影响,在形式上互相独立,在技术上互相分离,但最终还是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因为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呈现好的作品。
二、印刷工艺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是当代设计不可或缺的一个领域。通常意义的平面设计包含平面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等相应出版物。印刷工艺是实现传达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印刷工艺不仅能将平面设计视觉化,而且能呈现出设计作品的特殊艺术效果,体现平面设计丰富的视觉效果。下面主要从包装设计和书籍装帧设计两方面谈印刷工艺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1.印刷工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设计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它指选用适合的材料,运用巧妙的工艺手段,为包装商品用的装饰、美化效果的设计手法,而印刷工艺则是将这一艺术现实呈现的必经桥梁。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商场的琳琅满目的商品都被包装得十分精美,这都要归功于设计与印刷。
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东西必须经过印刷这一流程才能最终实现包装。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今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包装的时代,包装在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潮流,它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进步。由于印刷工艺不断向前,它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逐渐趋于多元化,如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平版印刷、烫金、烫银等,这些手法的运用都在现代包装设计产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包装的材质、形式、文字的立体感等方面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印刷工艺的影子。印刷工艺随着包装设计的发展而发展,多种印刷方式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使得一些设计效果体现得栩栩如生。
2.印刷工艺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
书籍装帧是现代传递信息非常重要的媒介,现在书籍设计越来越多地体现印刷工艺的魅力。书籍作为文字、图形的载体,不能没有设计。书籍设计包括形态选择、封面设计、内文版式编排、插图绘制、印刷材料的选择和印刷工艺的应用。书籍装帧一方面依靠设计师独特的设计,另一方面依靠印刷材料的选择和印刷工艺的应用。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书籍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印刷工艺呈现,尤其突出体现在书籍封面上,封面是书籍的灵魂,不同题材的书籍会选用不同的印刷工艺达到统一。运用得最多的是书籍文字的处理,书籍封面标题会采用各种不同的印刷工艺,有的会做出一些立体感,有些会呈现出一些不用材质的感觉,这些都是为了达到与整个书籍风格的统一。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书籍时就会考虑到印刷的一些因素,而印刷的丰富工艺也会引导平面设计师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为平面设计师带来更多的灵感。
3.印刷工艺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
字体设计是现代设计领域中非常流行的一个设计门类,文字作为平面设计中一种最基本的元素,却是传递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字体设计发展到现在已经呈现出特别多的风格种类,而且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丰富的设计艺术效果都要靠一些印刷工艺实现。特别一些字体设计需要达到各种肌理感觉,印刷工艺能很好地将平面视觉元素立体化,不仅赋予字体更新鲜的活力,而且让整个设计作品设计感更强,因此,印刷工艺在字体设计中起到推动作用。
三、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的重要性
平面设计作品设计出来以后,就要通过印刷工艺大量重复生产。平面设计最大的制约条件就是印刷工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印刷过程中一些不经意的发现往往能给设计师带来一些灵感。对于设计师来说,仅靠一般的应用软件与设计方案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印刷时网点线数高低的变换产生的不同效果,对设计师来说就非常重要,能给设计师带来许多灵感。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只有采取个性化方案及与之相适应的工艺条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印刷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每一个平面设计师在前期设计时都要充分考虑涉及对象的特性及作品制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考虑如何让平面设计更完美地按照设计师自己的意念呈现出来。设计平面作品的同时,要考虑相应的印刷工艺与之相符,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比较符合设计师意图的作品,也是一件在视觉和应用上比较统一的作品。
由此可见,印刷工艺对于平面设计的重要性,仅仅注重创意的灵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如何使先进的印刷工艺更好地为平面设计作品服务,从而把意图转化为现实。现代印刷工艺的学习和掌握能帮助平面设计师尽量避免设计中不能克服的困难,更好地把握超前的设计思路,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好地为社会所用。由此看来,印刷工艺的作用不言而喻,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从、缺一不可,可以说是台前与幕后的关系。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就像一个人的躯体与灵魂的关系一样:创作是灵魂,印刷是盛放灵魂的躯体。总之,印刷与设计二者互相依存。印刷离不开设计,没有印刷的设计毫无意义,二者是息息相关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设计逐渐充斥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点点滴滴,平面设计作为视觉化的主角,为我们生活带来了不少美的点缀,这些不仅要归功于设计师的奇思妙想,还要得益于印刷工艺,因为任何一件平面设计作品都必须运用印刷工艺,两者共同搭配,不断融合,才让一件精美绝伦的设计作品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众眼前。
参考文献:
[1]仲星明,耿凌艳.印刷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
[2]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篇5
一、立体印刷的特点
为什么看到的物体会产生立体感呢?那是因为对二维平面图像进行光学处理,利用折射获得三维视觉效果。人的两只眼睛有距离,所看的成像是不同的,它与物体之间产生夹角,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结合在一起便具有空间立体感。它以其新颖的印刷工艺,展示出属于自己的魅力,逐渐给予包装设计新的包装理念和市场。
二、立体印刷在包装设计中的种类
和其他传统印刷工艺相比较而言,在实际印刷工作中,立体印刷能在二维图像中创造立体感效果,使包装设计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立体印刷主要分为三种:普通立体印刷、动感立体印刷、全息立体印刷。普通立体印刷经过分色、加网、晒版等工序,将圆弧移动立体拍摄的底片处理之后得到立体照片。照片表面覆盖柱面光栅片,依靠光线的折射可以看到立体效果。这种印刷对印刷环境、湿度以及纸张的要求都很严格,这是因为普通立体印刷是由极细的条纹组成的,严格的环境才能保证图像的清晰和立体。动感立体印刷和普通立体印刷的原理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是,动感立体印刷需要变换观察的角度才能产生视觉动感。在对原稿进行立体摄影的过程,动感中的每个动作都有一个画面,拍摄底片的多少由动作的次数来决定,一张底片由多幅影片画面依次重叠而成,经过显影、定影得到所对应的图片。最后进行印刷,在画面加入柱面光栅片,这样就可以制作出用于观看的动感图片。全息立体印刷和普通立体印刷不同,它是根据激光全息摄影为基础的立体印刷技术,运用特殊的激光成像原理,而非油墨印刷,将激光重叠形成干涉条纹的全息图片,运用激光照射图片,使线条中的影响显现。
三、立体印刷在包装设计中的优势
目前,立体印刷的市场越来越广阔。立体印刷逐渐由普通的立体印刷、到使用光栅技术和软件、再到数字式印刷设备,不断成功的经验让立体印刷在包装设计中越来越受瞩目。
1.有助于防伪
立体印刷技术含量高而复杂,所需特殊设备投资相当大,原创作品不像以前一样被仿造者简单的复制模仿,对维护品牌来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消费者能够简单的看出真假,实现相对较好的防伪功能。
2.创新性
立体印刷产生的不断变换的立体效果是传统平面印刷无法满足的,不管是哪种设计,充满立体感的特性总是能轻而易举的抓住别人的眼球,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尤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立体印刷带来的包装设计所呈现的创新更能独特的展示产品属性,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产品功能递增
随着综合科技的发展给传统的印刷市场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电子书等非印刷载体发展越来越迅速,印刷品倘若充分发挥电子载体的功能,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眼界变得相当宽阔,对现实变现的要求越来越丰富。在包装设计采用立体印刷会增加产品的其他功能,比如:当包装盒去掉外面的物品之后,还可以当一个装饰物品——花瓶、相框、展架或者其他个性化用品,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丰富多彩的色彩。
四、立体印刷在包装设计中运用的意义
立体、动画和变异图是立体印刷的三种产品,它们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传统的平面印刷。立体印刷包装的产品精湛、创新吸引着追求新鲜、渴望不同的顾客,这些特点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属性,成为顾客推广产品、提高市场形象的手段以及创新广告媒体的方式。相比传统印刷印刷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立体印刷的附加属性尽管加工利润高数倍,但是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包装设计,诸如:产品设计、品牌形象、环境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以及媒体宣传展示都离不开包装设计。倘若在设计将立体印刷技术大范围运用于包装设计的范畴中,势必会引起不同的反响。立体印刷技术打破了传统印刷技术的二维图像,将更加立体的效果展现在人们面前,对设计风格、设计理念都进行了相应的突破。包装设计中运用立体印刷技术突破了视觉观感,给予人们新鲜的感受,为产品推广带来更多无限的可能性。因此,立体印刷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五、立体印刷在包装设计运用中的问题
1.环境问题
如果包装设计中运用立体印刷,那么制作过程中所采用的光栅材料、纸张、油墨等很容易产生环境问题。我国对环境问题的意识还不是很重视,所以在以后立体印刷所使用的材料应该慎加选择,坚持以环保材料替换非环保材料。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欧洲已经制订了相关法律,但在我国还没有具体的措施,因此,若将立体印刷使用在包装设计中,必须采用合适的材质,唯有如此,企业才能长久发展下去。
2.软件问题
能够创造立体效果的软件越来越多并逐步走入中国市场,例如:ps、3D、4D等专业软件。这些软件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比较广泛被运用的是相对便宜的软件,价格相对较高的被企业给弃用。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尝试新的软件,一方面是因为专利权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不愿意进行突破,严重阻碍产品的整体发展路线。
六、结语
篇6
四年一届德鲁巴印刷展会的号角再次吹响,小森也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此次的Drupa 2012印刷大展上,小森公司将以“小森按需印刷解决方案”为参展主题,围绕胶印印刷,介绍按需胶印印刷解决方案,展示胶印印刷与数字印刷、印后加工设备的高效合作方式,利用现场的多台印刷机进行实机展示。届时,小森在展会现场将按照“小森七大按需印刷解决方案”的主题,将展场划分为七个展区,确保每一位到小森展位参观的来宾,都能够明确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据了解,小森公司的展台位于展馆的第15馆D04展位,是参展的日本印刷制造商中面积最大的展台。下面将“小森七大按需印刷解决方案”介绍如下。
一、按需胶印印刷解决方案
按需胶印印刷(Offset On Demand)是小森公司专为满足印刷市场中印刷数量少、交货期短的生产需求所提供的一套印刷解决方案。这套解决方案是一套能控制胶印印刷的印前与印后加工作业流程的模式,搭配最新的数字印刷科技,不仅可以突显胶印印刷精美的印刷质量与高效的生产力,还可缩短印刷作业的准备时间、减少纸张的耗损,缩短整个印刷作业的时间,很适合短版印刷与短交货期的印件。
支持按需胶印印刷解决方案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就是H-UV快速干燥系统。小森公司利用多年来累积的印刷专业知识与技术,配合高感度的H-UV油墨,研发出只需安装一支UV灯管,即可完全干燥印张正反两面的技术,不仅保证了出色的印刷质量,也提高了印刷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环保的目标。
二、包装印刷解决方案
即将于Drupa 2012展会登场的Lithrone GX40 Carton是一款适合包装印刷与各种特殊印刷业务的理想机型。这款印刷机的用途广泛,适合承印厚纸板与特殊材质;搭配UV应用,可在包装印刷的各类生产中有出色的表现。LGX 40 Carton还可搭配高分辨率的印张检查系统以及卷筒纸装置,这两项都是进行厚纸包装印刷时非常实用的装置。
关于包装印刷解决方案,小森公司同时还推出一部Lithrone G40作搭配。GL-40适合承印各种不同厚度的印刷品,只要搭配一般油墨与水性上光装置,即可展现光彩夺目的上光效果。小森公司在此展区所展示的解决方案,一定会让与会来宾的眼睛为之一亮。
三、高效又灵活的印刷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市场越来越多短版印件的需求,小森Lithrone系列推出A1市场的新机型——Lithrone A37。除了拥有小森Lithrone S系列的各项优良设计外,Lithrone A37的设备成本低,电力的消耗以及其他印刷材料的耗损也比其他LS机型低,这样可以帮助客户提高利润,创造更多的效益。另一款操作便捷的设备是Enthrone 29P,它也非常适合承印各式各样的短版印件。除了印刷质量稳定外,紧凑的机身结构占地面积小,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这两部印刷机在Drupa 2012印刷展会上将作业流程予以展现,除了表现小森设备的灵活性外,也将展示小森设备的实用性,到场的与会来宾将可亲身感受这两款设备优良的性能。
四、按需数字印刷解决方案
小森公司将藉由这次Drupa 2012印刷展会,跨入数字印刷领域。小森公司将POD(Print-on-demand)系统成功地结合为按需胶印印刷(Offset On Demand)的一部分。在此展区,小森公司将推出两部最新研发的喷墨数字印刷机,一部是张页喷墨机,另一部是轮转喷墨机,与会来宾届时将可亲自体会按需胶印印刷的实际用途。有关数字印刷的详细讯息,欢迎各位印刷同行莅临小森公司的展位进一步详细了解。
五、小森服务支持
小森服务团队一贯坚持“提供用心周到的服务,满足客户的各项需求”的准则。在此次的Drupa 2012印刷展会上,小森公司将提供小森全球服务网的最新消息,详细地介绍各项服务的内容,如以改良设备性能来提升客户现在设备的性能表现等,包括深受好评的小森式预防保养维护服务,在此区也会有详尽的介绍。
六、小森生态环保技术
小森公司一直认为,人类、环境与大自然是互相依赖、共荣共存的,而这也是建构绿色环保型社会的关键因素,只有这三大因素和谐共存,才能有美好的未来。小森公司所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就是为三者之间保持和谐稳定关系而尽力。
在绿色环保理念的引导之下,小森公司不断地调整人类、环境与机器之间的平衡关系,研发各类环保机型的印刷机。在此展区,小森将以展示板的方式,对小森公司营造环保型的生产环境、开发环保型的印刷机和其他配备的成果予以翔实的展示。
七、小森轮转机、尚邦印刷机与防伪印刷
在轮转机展区,小森公司将以影片的方式,为与会来宾介绍享誉全球的小森System系列轮转胶印机以及最新研发的技术,此外还展示各式各样的轮转机印刷样品。
在尚邦印刷机展区,小森公司将以展示板的方式,详细地介绍小森尚邦的印刷机。小森尚邦最擅长制造的是联线包装印刷机,在此展区内,将作为重点介绍的内容。
小森公司还在展区内设置了防伪印刷会议室,小森的货币印刷机以及证券印刷机风靡全球许多国家与地区,在这一次的Drupa 2012印刷大展上,小森公司设置该会议室,即是用来接待相关的客户以及前来洽谈的客人。
篇7
关键词:宋代;印刷工艺;商业美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85-01
一、宋代印刷工艺的技术和文化价值
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已经相当发达,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对印刷工艺的技术革新,也包括了对印刷过程中的工作流程的规范和管理,从制版、版面的编排、印刷、再到书籍的装订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目前已知的宋代的书籍插图和雕印的版画中可以看出雕刻技艺的精良以及对制作工序的考究。说明了宋代的印刷工艺已经可以满足大幅量印刷的需要,雕版印刷工艺趋于成熟。
宋代在书籍的版面装饰上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从版式看,北宋刻本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或四周双栏,也有一些早期刻本采用四周单栏。南宋中叶开始流行黑口,多见于建本。版心中往往标出书名、卷次、页码及刻工姓名,有的还标出字数。官刻本卷末一般镌有校勘人衔名,坊刻本则多有书耳和牌记。
宋代在书籍版面中采用了称之为“边栏界”的形式,既是在书籍文本的四周加单边或双边,这样处理是有其特别意义的。第一,强调阅读的功能性。中国古代书籍的阅读方式是从右向左且竖列阅读,读者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边栏界起到了强化文本和引导阅读的作用,既是让读者保持在一定的视域内阅读,不会产生错乱的感觉;第二,突出书籍的规范性。边栏界使得汉字文本的整体感十分强烈,仅仅通过线性的划分完成了书籍内页文字编排的连贯性,使得书籍编排更加系统。第三,强化了书籍的书卷气韵。边栏界线性的形式与中国汉字的形态和谐统一,体现了在方形中保持秩序,同时通过汉字字体的不同寻求变化和差异,似乎就像读君子的气节一样——和而不同。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宋代的印刷工艺突出显示了理性、典雅的特点。理性是综合了技术上的先进和思想上的严谨;而典雅是人文气质的流露,是一种时代面貌。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宋代的书籍设计展现出端庄大方、严谨古朴的风格,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强化了书籍的书卷气韵。
二、宋代商业美术设计的市场价值
宋代的商业美术设计,无论在设计的形式上还是产品自身的语义表达上都可见很浓的是商业性。这种商业性集中体现在宋代的商品标记和门面装潢上。宋代的商品标记出现在陶瓷、漆器、金银器上较多,通常在底部或刻或写有作者的姓名和地名,起到商品宣传之意。在宋代的装潢中,铺面幌子独具特色。幌子是一种广告形式,形式感十分强烈,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宋代还出现了商标广告。北宋时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广告铜版流传至今。该商标广告版内容包括了作坊名称,标志及广告文字。其标志图案为“白兔捧针”,广告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与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篇8
工业印刷主要用于装饰品、基板(包括地板)表面、陶瓷、玻璃、汽车及许多促销/杂项物品等,也包括许多研究小组正在探索的印刷电子产品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其中推动工业印刷市场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全球经济复苏促进了市场对建筑业和汽车产业的新需求,以及工业印刷在电子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而后者更有潜力。然而,工业印刷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并非都是喜讯。一些高调的公司用印刷的方式生产太阳能光电板,虽然显示和照明效果特别好,但由于特殊原因也已经停止交易。
仔细分析工业印刷的各个细分应用领域,装饰品和基板(包括地板)表面印刷所占市场份额最大,但是因为这个领域已经相当成熟,所以其增长率一直处于低位。富美家公司是这个领域的领导企业,2013年其已迎来100周年庆典。在2008~2013年的5年中,生物医学印刷市场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工业用途的3D打印市场。而印刷电子市场将履行技术承诺,最终走向完全市场化,成为领导未来工业印刷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报告显示,增长最缓慢的是促销/杂项物品印刷领域,但即使这样,其也是呈增长态势。
从印刷方式来看,2013年,丝网印刷是工业印刷市场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印刷工艺,因为许多供应商逐渐依赖于选择简单、灵活的工艺。丝网印刷既能用于批量印刷领域,还可用于短版个性化产品印刷领域。此外,功能性油墨将拥有良好的价值增长前景,尤其是在印刷电子市场。
篇9
晚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朝廷批准户部(后改称度支部)创建印刷局,准备统一印刷、发行钞票,控制财政;同时,也为用纸币取代沉重的银两,方便市场货币的流通。于是选定北京外城西南的白纸坊原“工部火药局”旧址建厂,不惜重金引进美国机器设备并聘请美国技师,建成在当年属世界一流的印刷局。宣统三年(1911年)生产出钢板凹印“大清银行兑换弧保揭开了中国印刷技术领域新的一页。不久,爆发,,第一批“大清银行”纸币则落得个胎死腹中,没能够发行流通。印刷局也随着国家政局历史性的大变动,归属于北洋政府财政部管辖。
财政部印刷局因其业务的特殊性,管理严格,但工资收入也高于其他行业工人,技术要求最高的“钢板课”,组长、技士月工资78至150元,技手48至120元,艺徒7.5至30元。一般课组长月工资24至78元,领班、工匠12至45元,工徒6至10.5元,新入厂工徒4.5元。不过,挣到百元以上高收入的技术工人仅占2%左右,月工资10元左右的则占70%以上,这是由于新工人众多所致。民国初年,虽然时局动荡,但北京的物价却相当低廉,1911年至1920年,大米三分一斤,白糖五分一斤,猪肉0.10至0.11元一斤。20世纪20年代,一个四口之家,每月伙食12元便足可维持小康水平。因此,印刷局大多数工人生活比较稳定,但作为出卖劳动力的工人,毕竟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
早在1912年春,财政部印刷局就开始有少数进步工人参加了社会上的“印刷同业进化会”组织,开会研究过“要团结、要组织、有话就说,研究技术,改善生活”等问题,为时不长,便不再活动。同年6月,又有部分工人在厂外集会,成立了印刷局“工务急进会”,入会者猛增至300余人,占当年全厂员工总数的3/4。这就成为1916年工潮的组织基础。
后,国家并未统一,军阀割据,政局动荡,财政总长一职不断变更。大总统的老部下周学熙于1912年8月,受命出任财政总长,1913年5月因故辞职。1915年3月至1916年4月,周学熙再次出任财政总长。
工潮的爆发有个前因,1914年,由于生产繁忙,工人加班增多,当时规定每加班三小时为半个工,六小时为一个工,每月结算发薪时,工人所得的加班费出现了比正常工资还多的情况。财政部鉴于开支增大,强令取消加班,改用延长每日劳动时间、减少休假来解决完成生产任务问题。即把每日八小时工作制改为十小时,每周工休一次改为每两周工休一次,这自然是关系每个工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因此,当1914年12月25日局方贴出布告后,立即遭到全局工人的一致反对,纷纷起来提出质问、抗议,乃至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印刷局局长张德薰不得不于当月30日再次张贴告示,暂缓延长工时的改变,仍按原工作时间的制度执行。后经张德薰与财政部多次商讨,财政部终于撤回了改变作息时间的饬令。工人为争得劳动休息权的抗争获得胜利。这些都是周学熙第一次出任财政总长辞职后发生的。
转眼进入了1915年,张德薰于春节前夕,根据上年业务盈余情况,呈报财政部拟向员工颁发“奖金”,拟定员司奖予月薪两个月,工人奖予月薪一个月。而财政部批准“员司按一个月薪水,组长、匠徒、夫役按十日工资计算发给”。周学熙于1915年3月再次出任财政总长,4月,在他的主持下,财政部制定了《官营员司奖励章程》,张德薰参照章程,规定局内不足六元月薪的工徒,三个月调升薪资一次,其他员工半年增加薪资一次,年终凡有盈利还可分得“花红”等办法,工人对此当然表示满意。
然而,张德薰于1915年6月14日率相关人员赴美进行业务考察,财政总长周学熙派曾担任过印刷局总办的陈秉鉴来此主持局务。张德薰于当年9月归国,10月调任奉天造币分厂厂长。于是,陈秉鉴正式主持局务,接任局长。他参照张德薰考察美国的管理经验,实行了不少极为严格的管理措施,如实行员工进厂要通过三道关卡,上班摘挂名牌,迟到不准进厂,工作疏忽,不服指挥……轻则罚扣工薪,重则除名。仅1915年7月至12月,就开除了191名工人,记大过、扣罚工资达347人,这些举措已然引起工人们的强烈不满。
1916年3月初,春节已过,加薪、分红的事杳无消息,以厂内工人最集中的印刷、完成两课为中心,自发地联合起来,由李凤宝、王梦兰等几名热心、勇敢的工人带头,仿照封建时代百姓向官府写“联合禀”(也叫“藏头单”)的办法,由参加讨薪的工人,在一张呈文纸上围成一个圆圈签名,使官府没有办法找出带头的发起人。
经过一番准备、串连,印刷课200多名工人于3月3日开始怠工,聚集在更衣室商讨如何进一步行动。此时工务课长褚克明来工人中探听情况,被工人围住质问奖金、分红问题,褚表示同情工人处境,将向局方转达,并在工人强烈要求下,承诺次日给予答复。而当天实际已停工约一小时。
3月4日,因不见褚克明答复,工人们情知有变,便要求直接面见局长。下午2时开始停工。殊不知局长陈秉鉴已于是日清晨通报警察署,要求出警镇压,并附有擒拿17名工人的名单。下午1时,外右四区警察分署署长郑淑伦带领47名警察来到印刷局,在同局长接头后,即布置部分警察封锁厂内各条通道、各工房出入口。同时,派人到各课讲话,恫吓工人“勿听蛊惑”。又以“参观”为名到东楼工房,假借“约谈”,招完成课组长韩广利等三人到稽查课软禁了起来。继而到西工房“约谈”印刷课组长张玉林等人。此时工人们见来势不善,阻止警察进入工房,并齐声说:“我们没有代表,要去一块儿去!”郑淑伦见诱捕无效,便下令强行抓人。在双方对峙、争执中,工人马庆云的嘴部被警察的刺刀挑破,当即激起工人们的强烈愤怒,一时间,夺枪、抄工具、拆下机器上的铁棍同警察搏斗;砖块、茶壶等纷纷由窗口抛出,许多玻璃被打碎,警察纷纷退却,工人们紧追至稽查课门口,将郑淑伦团团围住,郑淑伦下令鸣枪示警,工人们不得不退回工房。在混乱中,有几名警察被打伤。
于是,陈秉鉴以夸大的“纵火烧局,全工反抗”“乱党滋事,力不抵众”为由向警方告急,以致引来上千军警进厂镇压。然而,江朝宗等在现场看到的并非接报所称“纵火烧局”等严重情况,担心事态扩大将更激怒工人,于是先放出一批工人,并胁迫223名工人到稽查课签名,同意继续上工。这一天11名工人先后被逮捕,另有不在名单内的六名工人,因当场与警察抗争、搏斗而被捕。此外,还有列入名单的六名工人,因不在班或事先避走,警察署下令通缉。
3月6日,印刷局恢复生产,局方贴出布告宣布开除为首的17名工人,同时,致函京师警察厅,称工人“互相煽惑,聚众演说,结合团体,以鼓众心”,“声势嚣张”,要求严惩;对未捕到的工人“迅予缉拿到案,一律惩办,以免漏网”。在警方抓捕的工人中,有六人因不在名单,次日即行开释,另11人一致申诉工人不过是要求分红、加薪,且都是局方规定,并不违法。警方找不到判罪证据,又怕调集重兵、小题大做,被张扬出去,反而会使局面难以收拾。最后,警方以判处罚工一至三个月,由教养局执行交差了事。在这些工人被关押期间,他们的亲友以其本人有病、家有供养老人等理由要求提前释放,却未获批准。
篇10
儿童图画书又称绘本,是培养儿童绘画艺术兴趣和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一种重要儿童文学读物。儿童绘本历史悠久,其发展一直与印刷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在为图画书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使图画书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在插图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让儿童图画书无论在视觉风格、视觉趣味还是视觉表现力度上都繁荣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新颖的绘画风格、个性的视觉语言在不断地涌现。另一方面,数字媒体的全面普及,也逐渐改变着儿童的阅读世界与阅读心理。儿童终日置身于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之中,变幻丰富的交互式媒体令孩子们自身的阅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已不再愿意自觉、安静地阅读纸质书籍,而更习惯于观看电子书籍,以便在阅读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获得更多丰富的阅读体验。
由此观之,面对当今儿童读者的阅读新需求,过去以平面视觉为主的传统图画书创作方法已经遭遇了严重瓶颈,新媒体时代的儿童图画书亟待寻求创意方式的新突破。
二、如何突破创意瓶颈
设计评论家克里斯・福格斯(Chris Foges)认为:“纸质书籍在未来只能作为装饰品或奢侈品,而数字化媒体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在数字媒体的冲击下,儿童图画书的发展和未来变得十分微妙。书籍传统的平台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如何重塑儿童图画书的阅读价值成为当今图画书作者和出版领域人士共同关注的新热点。
其实,要想吸引儿童进行有效阅读,图画书作者和设计师应尊重当代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迎合孩子们的阅读喜好进行设计创新。受网络以及数字化媒体的影响,现代儿童偏爱于体验新奇、互动丰富的阅读方式。因此,传统儿童图画书需要顺应潮流的发展,为儿童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来赢得市场。而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需要更加强大的阅读载体来支撑,所以,印刷工艺当仁不让成为创新儿童图画书阅读体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印刷工艺的设计价值
现代印刷工艺包括印刷、印后特效加工以及装订加工等几个主要环节。科学技术的发展令印刷工艺无论在印刷技术、特效加工还是装订形式上都有了极大的突破,同时也为儿童图画书的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从实际效果上来看,新时代的印刷工艺提升了图画书的视觉体验,强化了阅读的触觉体验,塑造了书籍的多维形态,这些特殊阅读体验仅仅依赖图文的设计所无法带来的,必须依托现代印刷工艺的设计价值来实现。
(一)提升视觉体验
儿童对于颜色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悟力,尤其是那些视觉冲击力强,极富感染力的亮丽色彩,往往会迅速地吸引到孩子们的注意力。新媒体儿童电子读物的丰富色彩表现力极大冲击了传统纸质童书,但是新型油墨等印刷工艺的改进使得传统纸媒体在色彩方面迎头赶上。
油墨是影响印刷品色彩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传统印刷以平板胶印为主要方式,一般采用常规的四色油墨,对色彩的表现力比新媒体差距较大,而专色油墨等新型油墨的出现将极大改善这种现状。专色油墨是预先调配好的特定彩色油墨,如荧光蓝、金银金属色等,它颜色传递准确,呈现色彩细腻,表现色域也更宽广,主要应用在对于色彩还原要求较高,或者是画中大面积色块较多的图画书印刷。像从日本引进的幼幼成长系列图画书,便是事先根据插画原稿进行颜色调配,再进行印制的专色油墨印刷作品。由于专色油墨有着其他油墨所不具备的质感光泽和视觉特色,因而一些图画书作者将其作为提升画面“亮点”和实现书籍个性化语言的创意手段,如法国童书《PEAU D’ANE》,便是运用了专色油墨进行局部印刷,让印有金色金属油墨的画面看上去视觉独特、绘画风格别树一帜。高新油墨的优越性已经使其成为提升阅读视觉体验的重要途径,传统儿童图画书书籍凭借新型油墨等技术完全可以在视觉体验上与新媒体儿童图画书相比肩。
(二)拓展触觉体验
儿童常常通过触摸认知新事物,期望以此获得独特的感官体验。在图画书印刷加工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采用印后特效工艺的方式来创造书籍的触觉感受,让小读者们能拥有多元化的感官体验。
印后特效工艺是为书籍增加特殊的肌理效果而衍生出来的工艺手段,它为书籍带来在形态、结构和肌理上的变化,从而丰富书籍整体的视觉感受。其中,UV和植绒是图画书作者进行多样性创意尝试的常用工艺种类。UV是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将UV油墨覆盖在书籍表面的特殊加工手段,分全局UV和局部UV两种。全局覆盖UV的书籍可以减少因翻阅而受到的磨损,局部覆盖UV则会让页面看起来具有特别的视觉效果,这主要是因为UV部分的特殊光泽和肌理,与在同一平面上的单纯纸张材质形成强烈的对比,带来了质感和触感上的微妙变化,并且该变化随着视觉角度的不同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种与阅读行为彼此“互动”的视觉感受也是普通印刷方式所无法带来的。植绒工艺有全植绒和部分植绒两种形式,是指在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平涂胶水,接着用植绒机器将绒毛喷到胶层上,再进行烘干,最后清除浮绒的印后加工过程。在一些描绘动物的儿童图画书中,植绒工艺的使用可以让动物看上去更有真实感,同时也能让小朋友通过触摸书面上的仿真绒毛体会到该动物的触感,如Dk Publishing的《touch and feel babyanimals》系列童书,就是用局部植绒的方式将相应的动物仿皮毛印制在书上,让读者在翻阅时通过触摸感受内容。
(三)丰富空间体验
形态独特的图画书会引起儿童的注意,能让孩子们产生独特的空间体验。书籍形态的创意给读者带来的惊喜和视觉效果是传统图文方式所无法比拟的,而现代印刷工艺令图画书形态的革新具备了可能。
模切技术和装订工艺是让儿童图画书的视觉形态看起来与众不同的技术手段。模切技术即是利用机械模具的压力,利用刀版对印刷物整体或局部表面进行切割、造型。通过模切形成特殊形态的图画或者文字,可以呈现出前后书页之间的空间层次以及在肌理、图形和结构上的对比,从而为书籍塑造出形式独特的艺术感。装订是把印制完成的单张书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册本的加工步骤,它对书籍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舒适程度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并且通过对形式和结构的创新使自身成为书籍“艺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香港三联书店出品的《香港弹起》是一本利用模切工艺和装订工艺进行有效创意的图画书,书中使用模切技术切割成的建筑物形态逼真,而立体的翻阅形式则让读者在多个维度上体验香港不同时期的市井风情。
四、探寻儿童图画书与印刷工艺结合的创新之路
如今,来自欧美日韩等地的儿童图画书早已实现对现代印刷工艺与材料的创意应用,而现下国内出版社和作者对于儿童图画书印刷质量的要求虽然较之从前有所提高,却鲜有人士去专门研究和探索如何运用新型印刷工艺去展现儿童图画书的创意。这一现象的主要形成原因在于我国儿童图画书出版编辑与作者对新型印刷工艺的认知程度不够,致使现代印刷工艺与儿童图画书的结合应用还处在有待开发的阶段。
其实,现代印刷工艺与儿童图画书的有机结合既可以有效地传达故事内容的情感,还能带给儿童读者多层次多维度的阅读体验,最终同时实现儿童图画书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因此,作为一名有志于创作出优秀儿童图画书的作者,除了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外,还应该熟悉图画书从创作之初的构思到最终出版的全部流程,并能够依据阅读对象、设计内容、设计构思针对性的选择适当的印刷材料类型和工艺方法,搭起一座跨越艺术与印刷工业的桥梁,使好的故事、好的图画书作品走进儿童的视野,深入孩子们的心里。
参考文献:
[1](英)福塞特-唐编著,黄蔚译,装帧设计:书籍・宣传册・目录[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张绍军,童书的装帧创意及印刷工艺的实现[J]上海:出版与印刷,2008
[3]吴一帆,基于三维查找表的油墨配色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
[4]梁徵琳,超越平面的艺术[D]南宁:广西艺术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