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服务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技术服务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能技术服务报告

篇1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服务业;非首都功能;协同发展

自2000年,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型社会,且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这样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更加突出,但北京的土地、环境、基础设施等制约着养老业发展,而河北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的自然社会资源,有力的政策支持等条件为承接首都养老服务产业功能提供便利。

一、河北承接北京养老服务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北京养老问题严重,养老产业亟待发展

北京早在1990年就进入了人口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三化并存的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底,北京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1%,8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突破30万,占16.2%,失能老人占5.5%,空巢老人占到一半,另外还有失独老人0.7万人,而到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超过400万,北京市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增长。与此同时,2012年北京养老机构床位仅为7万多张,到2015年,北京市的养老机构床位缺口在2万张以上,且处于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民办养老机构价格太高的窘境。北京养老服务业发展任务艰巨。

(二)河北紧邻北京,地理位置优越

河北环首都的13个县市基本都处在北京的“一小时经济固”内,交通便利,与北京联系紧密,既方便老人出行生活,也便于子女探望。同时,河北的涞水、涞源、易县等地有众多优质的旅游资源,可称之为北京的郊区,非常适合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三)河北具有充足的土地、人力等资源

北京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高。众所周知,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面积只有河北总面积的8.7%,可谓寸土寸金;且劳动力成本高,增加了养老产业发展成本,阻碍高投入、慢回报的养老产业发展。而河北则具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且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力成本明显低于北京,承接北京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引导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强调要努力形成京津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等新格局。同时倡议破除阻碍区域人口和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壁垒和制度障碍,这一政策导向为河北承接北京养老产业转移提供依据。同时,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订的《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三地要协同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等措施,也表明政府的政策趋向于河北承接北京的养老服务。

二、河北承接北京养老服务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北承接北京的养老服务产业拥有上述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自身仍存很多不足。在硬实力方面,河北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北京,大多数民办养老机硬件设施不足,距养老机构的建筑标准相差太多,且河北省的老龄化程度虽不如北京大,但也相对较严重,养老缺口压力较大,降低其疏解功能。在软实力方面,河北的文娱等活动落后于较发达的北京,不能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且当前河北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大多偏向中年女性,受过的相关专业培训较少,综合素质较低,阻碍养老服务的进步。同时,两地的老年人在享受医疗保险方面存在难题,老年人需要经常看病就医,但目前河北和北京没有实现无障碍的异地报销制度,如果不返回参保地,就存在异地就医报销时的不必要麻烦,阻碍河北对北京养老产业的承接。

三、河北承接北京养老服务产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首先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河北养老机构的硬件条件,提高居住标准,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达到让其满意的最大效果。同时,增加养老机构点的设立,政策鼓励民办养老机构的开展,增强河北承接北京养老产业发展的能力。

其次应加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素质,使其为老年人提供最舒适合理的医护服务;同时应使养老机构从业人员队伍年轻化,多样化。老年人一般都长时间远离子女独自居住在养老院,其内心孤独脆弱,希望有子孙陪伴,从业人员队伍年轻化可满足老年人思念亲人的内心诉求,多样化可满足老年人在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帮助老年人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最后,政府应改善异地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管理,在河北和北京之间建立一条统筹医疗保险制度的通道,使得在河北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可以实现异地就医、异地报销直接在当地有关部门办理,减轻老年人医疗报销的负担,解决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提高北京市老年人异地养老的积极性。

篇2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程序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根据企业现有状况, 推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绿色照明、工业节水等工作,对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瓦斯利用、电机系统改造、工广电网动(静)态补偿系统、信息集成控制系统、老旧高耗能设备淘汰更换、绿色照明、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工程项目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通过与EMC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利用EMC提供技术改造资金、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审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培训、运行维护、节能量监测等一条龙综合,集团公司通过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达到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节能工作水平,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大型集团企业,并分享项目投产后的节能效益来实现自身的滚动发展。

一、项目如何确定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方可申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1.技术上需要。一是,自己没有技术能力来实施,需要合同能源公司来实施;二是,该技术为合同能源公司的专有技术,技术不转让,或转让费高、不如直接由合同能源公司实施。

2.管理上需要。一是自己管理水平或工人操作水平不够,造成能源浪费不够,需要通过合同能源公司实施过程中学习提高;二是,自己实施不如委托合同能源公司实施更经济,或造价更低。

3.资金需求。一是项目投资收益不确定,或有风险,需要合同能源公司承担投资风险;二是企业无力出资建设,需要合同能源公司投资。

二、项目如何立项

合同能源项目比照重大项目立项程序,与重大项目一起下达立项计划,每季度研究下达一次,一般在上季度末(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下旬)集团公司办公会研究下季度项目,下季度初(10号之前)与重大项目立项计划一起下达合同能源项目立项计划。立项程序:

首先,项目单位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自行编制或委托编制(委托编制费用由委托单位管理费支出);其次,《报告》上报集团公司,分管领导或技术负责部室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查,审查后,项目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修改形成《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免标的需办理免标手续,并在申请报告中说明);第三,建设发展部根据《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编制“立项建议”上报集团公司办公会研究,同意后下达立项计划。

三、如何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必要性:通过简要阐述现状,说明项目地点,目前的能耗情况(具体指标,能耗评估详细报告可作《可研报告》附件),管理情况,存在问题,节能空间;通过对可用于项目建设的节能技术、管理水平和节能效果的描述(或调研结论,详细《调研报告》可作《可研报告》附件),说明项目实施的技术途径、预期节能效果或经济效益;综合结论(或立项建议)。

2.实施方案

(1)技术方案选择。有多种技术或方案可选的要进行方案比对,比选出推荐使用方案;没有多种技术或方案可选的,直接描述方案和工艺。

(2)详细描述所采用方案需的工程内容、工程量,需购置的设备规格、数量,需发生费用的设计、咨询、办证等其它事项。

3.投资概算

对项目所需投资做出概算或估算。两种情况:

(1)采用免标实施的,说明已办理免标手续,描述与实施单位洽谈(按合同签订程序,最终确定的合同价格)的合同总价和价格构成,以及合同价格的调整因素(如:说明哪些主材和设备为暂定价,需以后招标确定的等)。

(2)采用招标实施的,描述概算总价和价格构成,以及说明对概算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如,基础可能遇流砂层需增加施工措施等增加造价)。

4.实施效果

描述项目实施将带来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安全效果,生产效果等,重点是效益计算、投资回收期、合同期满后的延续效益;有可能带来风险(如对投资风险,将来需恢复的描述恢复成本)的描述可能的风险及影响程度。

5.合同方式

两种情况:

(1)采用免标实施的,描述所选择的合同单位的主要理由(技术、信誉、业绩、合作历史等),以及洽谈的主要合同条款(效益分成方式、工期、付款方式、合同期满后技术服务约定等)。

(2)需招标的,描述招标方案,如主要技术规格,招标方式(公开、邀请),拟采用效益分成方式和理由,主要约定条款(如工期、付款方式、后期技术服务约定)等。

6.实施计划建议

建议实施时间和理由。

四、项目组织实施

1.项目立项计划下达后,即可组织实施。免标的直接组织签订合同,招标的组织编制招标书,执行集团公司招标规定。

2.项目按照合同约定的实施工期计划进行的过程中,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强安全、质量监督,计量检测,安排专人负责跟踪项目进度,布置计量器具,统计能耗数据,做好能耗评价,保证项目按期按质完成。

五、竣工验收

篇3

第一条为了规范市节能专项资金的管理,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实现节能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8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节能工作的意见》(粤府〔*〕120号)及市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惠府〔*〕28号)、《*市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惠府〔2008〕6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级节能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市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以降低全市单位GDP能耗为目标,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的财政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引导为主、公平公开公正、注重实效、严格监督、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和市经贸局共同管理。

市财政局负责审核确定专项资金的年度预算,会同市经贸局确定当年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并组织项目申报审核工作,按照程序拨付专项资金,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

市经贸局负责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会同市财政局组织节能降耗项目的申报和审核工作,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价。

第二章使用方式和范围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使用采取奖励和补助两种方式。

对年节能量在500吨标准煤以上2000吨标准煤以下(不含2000吨)的节能技改项目按照200元/吨标准煤进行奖励(年节能量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可申报国家或省的节能专项资金奖励,不再纳入市节能专项资金的奖励范围)。

对单个项目的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的50%,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40万元。

第六条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如下:

(一)按实际节能量对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等国家重点支持的节能工程技改项目给予奖励;

(二)补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主要包括具有示范意义的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工业“三废”资源化利用项目、木材节约代用等项目;

(三)补助研究开发先进节能技术和示范推广应用项目;

(四)奖励节能降耗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区政府和企业;

(五)补助宣传培训和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节能、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宣传培训、政策研究、交流合作、节能监察(监测)能力建设等;

(六)对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经验收合格,获得市清洁生产企业的称号,节能降耗、减污效果显著的,给予奖励;

(七)补助资源节约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节能、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服务机构能力建设以及开展能源审计、监测、评估、合同能源管理、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服务项目;

(八)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其他节能降耗工作所需支出。

第三章申报和审批

第七条市经贸局、财政局按照年度计划,应当在当年一季度确定年度专项资金支持重点,联合发出申报通知。县、区经贸局和财政局按照属地原则共同组织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申报工作。市属企业(单位)直接向市经贸局和市财政局申报。

第八条申报节能技改奖励项目,除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的范围外,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项目承担企业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完善的能源计量、统计和管理体系,财务管理制度健全,3年内无违规违纪行为;

(二)项目实施地在本市行政区域内;

(三)项目经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用地、环保等各种手续完备;

(四)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或已经开工建设,申报的节能量应当通过节能技改项目直接产生,并且能够核定;

(五)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考核等级为基本完成以上。

第九条申报研发示范推广先进节能技术、产品的补助项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报单位或企业具有相应的资质,具有较强的研发或推广能力;

(二)项目内容属于我市重点节能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或符合国家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方向,技术和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节能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能起到明显的示范作用;

(三)申报的项目应当有明确可行的工作方案、经费预算、项目控制措施,自筹资金落实到位。

第十条申报节能技改奖励或研发补助项目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二)申报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及有关资质证明材料;

(三)节能技改或节能先进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的项目批准或备案文件,用地、环评批复文件,以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有关项目材料;

(四)申报单位上一年度财务决算报告(表)及审计报告;

(五)节能技改项目还须提交节能量审核机构出具的节能量审核报告;

(六)节能技术研发示范推广项目须提交项目工作方案、经费预算、自筹资金落实到位证明以及项目控制措施;

(七)本项目近年获得国家、省、市级财政资金支持情况说明;

(八)市重点用能单位应出具年度节能目标考核现场核查意见;

(九)申报单位对申请报告和所附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十)需要提交的其他有关材料。

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项目,申报材料参照上述要求执行。

第十一条申报宣传培训和能力建设项目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二)单位基本情况以及宣传培训和能力建设项目申请表;

(三)申报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

(四)本项目近年获得国家、省、市级财政资金支持情况说明;

(五)申报单位对申请报告和所附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六)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节能中介服务机构推广节能服务项目,申报材料参照上述要求执行。

第十二条节能量的核定,由项目实施单位自愿选择并委托由市经贸局会同市财政局按有关规定确定的具有节能服务资质的节能量审核机构进行审核;节能量审核机构按照国家统一的节能量审核确认办法,审核出具报告并承担责任。

节能量审核机构名单由市经贸局会同市财政局按照有关规定在具有省节能服务资质的节能量审核机构选定公布,并负责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县、区经贸局和财政局应当对属地企业(单位)上报项目提出初审意见。

市经贸局会同市财政局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评审,对部分需要进行现场考察的项目进行核查,形成奖励或补助项目初步计划在市经贸局网站上公示,公示期5天,经公示无异议的,确定并下达专项资金项目计划。

第十四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的项目,不给予扶持:

(一)在享受各级政府财政资助中有严重违约行为的;

(二)近3年内发生过未按规定进行工商年检或者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的;

(三)因涉嫌违法行为正在被有关行政部门立案查处或者被行政处罚后未满两年的;

(四)面临正在进行的有可能影响该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诉讼或者仲裁的;

(五)单位主要财产因债务纠纷已被或正面临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或强制执行措施的。

第四章专项资金的拨付与会计处理

第十五条根据下达的资金计划,市财政局按规定办理专项资金拨付手续。其中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项目,市属单位项目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实行集中支付,县、区单位项目专项资金通过财政部门逐级下拨,并由同级财政部门实行集中支付。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项目,市属单位项目专项资金由市财政直接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县、区单位项目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通过财政部门逐级下拨。

第十六条节能技术改造奖励项目竣工验收后,市财政局会同市经贸局委托节能量审核机构对项目实际节能量进行审核,由节能量审核机构出具审核报告并承担责任。市财政局根据节能量审核报告与县、区财政部门进行清算,由县、区财政部门负责下达或扣回奖励资金。

第十七条市有关主管部门、县(区)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后,应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一)节能奖励资金在财务上作资本公积处理。

(二)收到补助金的项目单位为企业的,应通过专项应付款进行核算;项目单位为行政单位的,通过拨入经费(拨入专项经费)进行核算;项目单位为事业单位的,通过拨入专款进行核算。

第五章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对出具节能量审核报告严重失实的节能量审核机构,从公布的名单中予以删除,并依法追究审核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编造项目套取专项资金,以及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的,全额收缴专项资金,取消其申报资格,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有关规定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各级经贸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专款专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人员在专项资金申报审批中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篇4

快速的成长和市场的变革推动了对国外投资和先进技术的需求的增加,以帮助中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满足其能源需求。工业部门是进行节能投资的一个特别有前途的领域,因为许多企业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旧设备和工艺。新的建筑和设备对节能技术也是需要的。在中国做生意的障碍是很大的,但只要一个公司建立一个长期的业务发展战略,障碍是可以克服的。有兴趣的公司可对这些投资机会进行调查,手段当然很多,比如利用那些为在中国经商而建立的大量组织、服务机构,还可以从一些重大的事件入手调查。

市场状况:市场的压力、电力短缺、资金短缺以及环境的变坏已为外国公司带来极大的商机,使他们有机会在节能技术方面来分享庞大的中国市场。

最初开始于1978年的市场改革,戏剧性的削弱了国家计划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国有企业所占全国工作总产值由1980年的76%下降到1994年的34%,国家分配的商品由1979年的65种缩减为1995年的14种。在重工业和通讯以及运输领域的价格控制作用已削弱。多数商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尽管少数几种关键项目,如谷类、棉花以及石油产品的价格仍在国家的控制之下。中国正通过降低进口关税和配额,以及向完全自由兑换货币转变,来努力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基准保持一致。

作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已停止向煤炭工业发放每年高达2.3亿美元的补贴。煤炭价格1993年在许多地区开始急剧上涨,1994年价格下调后,仍继续上涨。据政府报道,许多煤矿在1995年已开始盈利。另一方面,石油价格的改革在前进了两步后又退回了一步。在宣布了几条措施后,石油市场在1992年开始开放。1994年夏季,政府改变了方针,重新由中央统一管理价格和销售渠道。1994年春季,为了防止社会不安定,政府逐步对居民用煤和用气售价实行控制。电价仍是大幅度调节了的,在多数地区,电价现在比燃料价格上升得快。

通过改革,中国的经济有了明显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平均8-9%的速度连续增长。尽管80年代能源使用的增长速度只有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半,中国的主要燃料--煤炭的价格,从1978年到1995年仍翻了一番。1995年的原煤产量达12.8亿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含碳矿燃料的生产者和用户。难怪现在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和酸雨问题,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者。这些环境问题由于从生产、运输到最终使用的整个能源系统的低效率而加剧。

此外,部分是因效率低,电力生产没有跟上迅速发展的经济的需要。经常性的电力短缺降低了生产率,并导致生活的不便。问题是如此普遍,以致许多地方报纸象预报天气一样发出计划性的停电通知。电力部计划从1995年至本世纪末到少增加200GW至300GW的装机容量,即平均每年增加24GW。当然,中国无论是建造大型电站的能力还是资金,都不足以完成如此巨大的扩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政府急于想吸引国外资金用于电力领域投资。

当然,政府也很清楚节能在改善与能源相关的经济和环境问题方面的潜力。早在1980年,国家便开始投入大量的资源来提高关键能耗工业的能源使用效率,以及提高所有工业用电机、风机以及泵类的能源使用效率。90年代,政府的目标已将节能投资的责任由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中国节能投资公司(CECIC)由大制造商转化为一个出租协会。1993年,CECIC的贷款加上地方政府的资金补充,共有3亿美元,每笔贷款需要企业提供投资的一部分。

篇5

根据沧州市节能工作会议精神,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能降耗意识,全面推进能源的节约工作,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必须把节能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加强节能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为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压力,把节能降耗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去抓。

(二)加强节能工作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县产业多属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较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高耗能产业比重偏大,致使能源消耗增长过快,重点行业的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建筑业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等指标高位运行,完成节能目标的任务艰巨,形势严峻。“*”期间,单位GDP能耗将作为考核各级政府的约束性指标。因此,各乡镇、各单位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的一项紧迫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节能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三)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能源节约放在首位,本着依法管理、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培养节能型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重点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目标。“*”期末单位GDP能耗比“*”期末降低20%,年平均节能率4.4%。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总体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三、加快构建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和节能型产业体系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节能工作责任制。县政府成立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发改、工促、建设、财政、环保、国土、统计、国税、地税、物价、水务、质监、电力、交通、工商、科技、商务、广电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沧县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全县节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要对本地、本系统节能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并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各重点耗能企业负责人要抓好本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确保节能降耗目标的顺利完成。

(六)加快建设节能型产业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约化农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结构,提高低能耗产业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平衡资源配置,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抓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化工行业突出规模效应,逐步延伸产业产品链条,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思维模式发展化工产业;建材行业以发展新型建材为目标,逐步取消粘土砖等耗能产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装备,对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用能产品、设备等实行强制淘汰。

四、大力推进节能技术创新

(七)加快节能技术创新步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节能新技术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可再生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企业以节能降耗为主攻方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培训。跟踪国际先进节能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节能技术水平。

(八)抓紧实施重点节能工程。贯彻落实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按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相关部门要对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察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工程,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政策措施到位,取得实质性成效。

五、突出抓好重点领域节能

(九)工业节能。工业是当前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要突出抓好化工、电力、玻璃制品、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以年耗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耗能企业为重点。实施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管理,促进企业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大力推进综合节能改造,“*”期间组织实施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改进用能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县政府与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实行重点跟踪和指导,力争“*”末工业节能25%的目标完成。

要突出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一要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基础管理工作。重点用能单位要设置能源管理岗位,配备专职能源管理人员,形成能源管理网络,负责对本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向节能主管部门报告情况;要配备必要的能源计量器具,建立能源消耗原始记录、统计台帐、检测设备等;对企业的产品单耗、主要用能设备、各工序能源状况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提出节能降耗措施,对应淘汰设备及工艺提出意见,实行强制淘汰制度。二要推进节能技术进步。重点用能单位应坚持节能自主创新,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工艺、技术、设备、产品和材料,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加快节能创新,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对新、改、扩建项目采用先进成熟的节能降耗技术。三要构建节能保障机制。重点用能单位要定期对节能工作成效实行评价考核,建立节能责任制和激励机制,从节能效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在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效的集体和个人。重点用能单位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节能技术开发、节能技术改造和对本单位有关人员的节能培训。

(十)建筑领域节能。新建民用建筑要严格执行节能50%的标准,*年抓好新建节能工程节能65%标准的试点示范工程。到2010年所有在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65%标准。启动现有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工程。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要积极采用新的建筑结构体系,从我县实际出发,推广非粘土墙体材料,*年非粘土墙体材料使用率要达到50%以上,争取2010年达到80%以上。多层砖混结构民用建筑要采用240mm墙体结构,以减少粘土砖使用量,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要加强对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限制、淘汰落后的高耗能的技术产品。自*年起,逐步推广建筑用平开窗,提高门窗密闭等级,逐步限制推拉窗和保温隔热性能差的门窗。加强建筑物与可再生能源使用一体化进程,下气力推广建筑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步伐。*年要全面启动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工作。要全面抓好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产品、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大型公共设施、医院、学校等场合要优先设计和使用。到“*”末,全县新建民用建筑及公共建筑全部达到节能65%的标准。

(十一)农村节能。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的方针,依托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构建高效、节能、环保、清洁的新型现代农村能源体系。加大农村户用沼气、大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农作物秸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力度,增加清洁能源,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加快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降低单位农产品能源消耗水平,大力促进农机节能。到“*”末全县实现农村节能15%以上。

(十二)交通节能。加大乡村公路网建设改造力度,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和落后的农用运输车辆,禁止超标排放的汽车运营。鼓励发展和使用低油耗、小排量的环保型汽车,加快发展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稳步推进车用乙醇汽油的推广工作,加速现有加油站改造力度,做好对社会非营运车辆改用乙醇汽油的宣传工作。对重点运输企业节能加强指导和管理,吨公里综合运输油耗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末实现交通节能15%以上。

(十三)政府机构节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要率先垂范,做好节能工作,要对空调、锅炉等主要用能设备进行节能“诊断”,根据存在问题,制订相应整改措施;要重点做好节电工作,指定专人负责节电,办公时间尽量采用自然光,推广使用节能灯具,杜绝长明灯,下班关闭办公设备电源,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夏季空调温度应不低于26℃,冬季不超过20℃;推动政府节能采购,政府采购和财政性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应当优先选用节能产品。到“*”末,机关事业单位和公益单位基本普及应用节能灯具,单位建筑能耗和人均能耗分别降低20%以上,实现节电、节水分别达到20%以上。

六、建立节能管理和政策保障体系

(十四)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县发改局要依法进行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工促、建设、交通、商务、农业、质监、环保等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高耗能行业和企业以及机关等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产品能效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专题评估规定执行情况,以及淘汰落后和节能管理情况。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建设规定和有关节能、环保规定的项目,不予受理核准备案、开工审批、生产许可证审查发放和环境影响评价,对违法行为要依法处罚或公开曝光。

(*)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发改局对综合能耗500吨标准煤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对未进行节能评估、评估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的项目不得核准、备案,已经评估的项目建成后达不到标准规范要求的,不准予以验收。对擅自批准项目建设的,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十六)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工作,实行重点用能企业公报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本地能源利用统计工作,保证统计工作经费,提高统计工作质量。重点耗能企业要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依法及时准确地报告本企业能源利用状况。质监部门要督促企业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强化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统计部门对我县确定的重点耗能企业实行季报制度,把重点耗能企业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企业综合能耗等指标及时提供给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用于经济运行分析和监测。

(十七)建立财税政策对节能工作的支持机制。加大对重点节能改造、新能源和再生资源项目、节能技术产品推广、节能宣传培训以及表彰奖励资金的投入,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投入资金加强监督,进行绩效评价。

篇6

作为西部生态脆弱、工业欠发达大省,贵州全省2012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0亿元,同比增长23%。国家核定贵州省2000万元规模以上增速16.3%,在全国排第三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1.1%,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贵州省经信系统以强化要素保障为重点,积极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对今年经济下行带来的新挑战,贵州省切实加强煤、电、油、运等产业要素保障,有效避免工业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此外,贵州省委还梳理出90家重点企业和128家减产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切实加强对重点企业、下滑企业和新建投产项目的调度服务。贵州省充分发挥了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的杠杆作用,及时调整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征收标准,继续发挥好电煤供应保障新机制的作用,研究出台了工业产业扶持政策、平枯水期企业用电补助措施。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结合贵州省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贵州省经信委积极组织开展对十大产业专项规划的梳理和调整修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的发展目标、实施进度、保障措施,启动实施了一揽子的产业修编和培育计划。贵州省摆脱了“资源路径依赖”的惯性思维,积极推动“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的“四个一体化”改造,同时贵州省还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优势资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拟定3000亿元投资计划,积极推动热电联产、直供电模式,在做大工业经济总量的同时,着力提升要素配置的竞争力和产业配套的完整性。

贵州省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在此基础上省经信委确立“以市场换产业”的思路,以贵州省信息产业市场的发展空间,换取企业的引入和产业的培育,积极推动中国移动数据中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呼叫服务系统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我省,推动信息产业爆发式增长。贵州省倡导并率先创办、领办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建设。

依托生态资源条件和历史文化传承,贵州省以特色轻工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政策保障、项目扶持、协调服务的力度,着力强化品牌建设,不断提升白酒、烟草、茶叶、食品、民族医药等“五张名片”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贵州省积极培育和打造“百万产量、千亿产值”的贵州白酒产业,同时还积极发展制糖等其他轻工业。

贵州省预计全年全省重点监控的19个行业中,10个以上行业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建材、煤炭、烟酒、冶金和特色食品产业增加值增速在20%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占比近40%。

拉动工业投资

以实施“511产业园区示范培育计划”为重点,贵州省经信委加大对产业园区规划的评估和指导,加强了对以标准厂房为重点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组织实施了“贵州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优化现有111个产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尽快提升产业园区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

贵州省预计2012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135亿元,建成标准厂房700多万平方米,入园企业3624户。目前,贵州省在建工业园区115个,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981.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同比增长76%。贵州省重点培育示范园区20个,组织申报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认定12个园区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园区)。2013年,将加强对产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分类支持,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奋力做大园区经济总量,预计实现工业园区总产值3380亿元,同比增长30%。

以“产业专家项目谋划活动”为载体,贵州省积极谋划了一批档次高、效益好、能补短板的项目,以此为基础开展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强化招商引资项目“五率”,确保投资能够取得实效。同时贵州省加大项目扶持力度,积极推进项目库建设,建立和完善投资项目进度定期报告制度,确保贵州省工业投资和项目建设克服投资动力趋缓的不利因素,保持有序较快增长的势头。预计全年贵州省完成工业投资(含园区基础设施)3050亿元,同比增长45%,高于全国和西部平均增速20个百分点以上。

推动工业节能

贵州省还组织实施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更加注重和强化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建立资源型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强化统筹协调,紧密结合贵州省节能减排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文件精神,坚决停止“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明确规定不再批准建设“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贵州省对属于淘汰范围的企业,纳入2013年的淘汰计划实施关停和淘汰。

篇7

乡镇节能减排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一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市里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一系列会议及文件精神,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下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为进一步强化责任,召开重点能耗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狠抓落实,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现将今年以来,我镇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如下:

一、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

开展节能降耗活动以来,组织目标责任企业到去年开展节能减排的试点单位进行学习,请试点单位介绍节能降耗的经验和技术改造取得的成果。同时通过我镇辖区内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成立节能降耗办公室,领导协调,监管推进,落实技改、节能项目,适时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技术,用政策激励调动各生间部门和一切有利于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积极性,明确专职人员抓落实,从基础管理上将节能减排具体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着力于加强生产工艺、质量提升、现场管理,降低原材料和动力消耗,特别是在电、原煤和水消耗上把握好各个环节,做到增产节约。通过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资源消耗总量呈下降趋势。

二、主要采取措施

在开展节能降耗过程中我镇重点节能减排单位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扩大宣传,全民全社会参与。一是镇上配合市里开展的节能减排宣传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明白纸、开展能源短缺体验日等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深入街道、企业传播节能理念,普及人们的节能知识;二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开展节能减排进企业活动,深入企业宣传节能减排,把减排任务分解下达到企业,加强指导,突出重点,切实加强企业的指导与督促,促使企业提高认识,积极投入节能减排工作。

(二)明确目标积极推行节能降耗工作。一是加大节能宣传,引导企业主动与科技、环保等有关部门联系。对治污减排给予了有力指导,监管控制,推进落实减排技术措施;二是规范节能减排技术标准,指导标准化作业,推进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三是突出高耗能设备的监管淘汰,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促进工艺装备的节能减排。研究提出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的主要工作方向和措施。解决生产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进一步完善企业部门各工艺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了生产工作的相互协调和组织领导;五是通过对生产一线工人的培训指导,确保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促进企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效益增长。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上,企业加大了对自有技术应用的投入,自有创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淘汰落后装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源头提升上节能减污增效。促进了企业加大自有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应用力度,提高了主要耗能设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四)加大整治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关闭了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较重的企业。二是强化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推进节能技术改造,为节能减排打好基础。

(五)节能灯推广情况:按照市节能办的工作部署,使用单位反映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六)全面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完。按照市里分配给我镇的节能减排任务,企业万元产值能耗、电耗、水耗指标全部完成。

(七)其它业务工作:为进一步强化各企业节能减排思想意识,201x年我镇先后组织经贸委人员到企业进行节能宣传工作,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30余条,培训企业专业节能技术人员33余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节能责任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节能降耗形势仍不容乐观。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困难多难度大,一方面,虽然大部分高能耗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开展得较好,企业经营者也相对重视,但企业在节能降耗上应采取什么措施还找不到合理的方案,特别是在对老设备的改造上企业几乎还没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资金保障。经营者虽然也想引进先进技术来降低用电量、用煤量和用水量,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但却苦于缺少资金,造成企业在节能技术上的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对于市场上推广的节能技术由于没有专家的指导,企业在应用推广上也缺乏热情。同时,企业往往还存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员工技能低下等问题,这都对企业节能降耗带来了一定困难。这些问题给节能降耗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建议和下步工作打算

为了有效推进降低消耗的开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能力,必要的生产工艺需要进行改造和吸收先进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议上级部门一是加大节能减排方面的扶持引导资金投入,妥善安排和落实节能资金。二是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机构,并对特种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我镇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将继续按照上级的安排和要求,结合我镇节能减排重点企业的实际情况扎实进行减排工作。

乡镇节能减排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二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以节电、节水、节油、节材等为重点,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在镇政府、镇直各单位及各村委会广泛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现就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明确节能责任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保证节能工作的顺利实施,我镇成立了节能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纪检书记任副组长,办公室人员和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领导小组根据县下达的目标任务,对我镇能耗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制定了《镇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对我镇节能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明确了我镇节能工作的主要目标,确定了节能重点环节和重点项目,制定了节能的主要措施,为我镇节能工作的开展实施提供了体系保障。

二、完善节能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我镇致力于逐步建立节能降耗长效机制。逐步完善机关用水用电管理、车辆管理,办公设备管理等14项制度,建立健全了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如实记录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使节能降耗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三、开展节能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我镇认真做好了节能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全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政策规定,教育大家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升油、每一张纸、每一支笔、每一分钱,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公物的良好习惯。通过宣传标语、宣传栏及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了节能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全镇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普及节能知识,营造人人节约、事事节约、环环节约的良好氛围。

四、措施节能落实,成效显著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我镇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注重节能工作落实,狠抓节能五大重点项目和环节,确保了节能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是在节约用电上。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室内亮度足够时不开灯;离开办公室要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白昼灯”。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及传真机等办公设备不用时,随时关闭,在长时间未使用及下班后自觉关闭各类电器电源、减少待机消耗。

二是在节约用水上。我们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时检查更换老化的供水管路及零件;在用水区域设置节约用水标识,使机关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发现阀门损坏、及时报告修理,杜绝“长流水”,切实减少耗水量。

三是在节约办公耗材上。我们加强办公用品的使用和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的采购、配备和领取。推行网络办公,实行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强化文印耗材管理工作。提倡双面用纸,降低纸张消耗,减少重复打印、复印次数,注重稿纸、复印纸的再利用。

但是,目前我镇的节能工作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基层工作任务繁重。我镇将进一步完善节能管理体系建设,有针对性的制定新措施,每年实现节能5.5%,逐步建立全镇干部职工自觉参与的良性运行长效机制的目标,保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推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乡镇节能减排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三

今年以来,我乡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开展。现将我乡201x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乡节能减排情况

结合我乡实际,成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本乡节能减排工作,由于我乡没有大型的企业且境内5家煤矿均处于技改扩能阶段,因而我们的节能减排任务重点放在乡机关、乡属有关单位、及各村屯,按照市里的要求,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通过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资源消耗总量呈下降趋势。

二、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措施

在开展节能降耗过程中,我乡重点节能减排单位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我乡召开了全乡节能减排工作会,对全乡节能减排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成立了A乡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把这项工作真正列入了我乡各项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组员由各办公室负责人担任,研究制订了节能减排的措施、工作思路、方法、目标,对本辖区内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并进行监督检查。

(二)扩大宣传,全民全社会参与

开展了“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节能减排宣传周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出板报、开展无车日等活动,提高了机关干部节能减排意识。我们在机关楼内张帖宣传图板,在会议室、走廊、厕所等醒目位置悬挂提示牌,用以随时提醒机关干部节约使用能源;在各种会议上,书记、乡长也强调节约能源。同时,通过各村广播普及节能减排相关知识,突出“保护水源地”这个主题,告知村民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提高全乡人民的节能减排意识。

(三)重视生产生活管理,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1、坚持节约用电。严格控制照明用电,建立制度,做到人走灯灭;自然光照较好时,办公室一般不使用照明灯具;走廊、通道等照明需求较低的场所,尽量设定隔盏开灯,办公室内只开一盏灯;在使用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时,尽量减少待机时间,下班前关闭各类电器设备的电源(特殊设备除外);由每天的值班员督促检查。

2、坚持节约用水。切实加强用水管理,严禁跑、冒、滴、漏,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我乡机关使用的是地下水,虽然不用花钱,但我们还是建立了用水制度,每天严格控制用水量,单位绿地用水尽量使用雨水或者符合水质条件的再生水,禁止用自来水涌灌;每个站所办发了水桶,严禁使用自来水龙头直接冲洗墩布。

3、坚持节约用油。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控制车辆规模;能步行的坚决不用车,科学安排工作任务,减少车辆使用次数。严格执行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和定点保险制度。同时对各片线、站所办车进行交通费用包干制。

4、坚持节约办公用品。严格经费管理,千方百计节约办公经费开支。逐步规范办公用品设施的配备、采购和领用管理,提倡修旧利废。提倡电子政务,减少纸质文件印发。加强电话费的管理,尽量减少通话次数和通话时间。节约使用办公用品,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的使用。文件材料坚持实行双面复印。

5、坚持节约会议、差旅费用。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及会议接待标准,严格执行工作出差食宿标准,按标准用餐、住房,按规定标准乘坐交通工具。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节能降耗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虽然节能降耗工作开展起来,但要想深入人心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要求提过了,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打折扣的现象。另一方面,我们乡属于边远贫困乡,且距离市区较好远,班车又是定点发车,每次取文件和开紧急会都需要用到公车,而且量很大,在油量的控制上比较难。

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下步工作打算

节能工作任重道远,公共机构要率先垂范、带头节约,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工作中的示范作用。为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201x年我乡在节能减排方面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节能减排方面的扶持引导力度和技术指导,妥善安排和落实节能资金;二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机关干部步行下乡,村民使用节能灶、使用自制沼气。三是加强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机构并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总之我乡节能减排工作将继续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要求,结合本辖区内节能减排工作一如继往地扎实向前推进。

看了“乡镇节能减排上半年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乡镇节能减排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2.节能减排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3.学校节能减排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篇8

关键词:节能率;变动特征;空间相关性;空间动态面板滞后模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6-0043-008

一、引 言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左右,并将单位GDP能耗指标分解到各省市。2011年,国家发改委、统计局两部门各自了单位GDP能耗下降完成情况公告,“十一五”时期,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19.1%,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目标。除对新疆另行考核外,全国其他地区均完成了“十一五”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有28个地区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五年来,我国扭转了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大幅上升的势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国家公布的单位GDP能耗降低百分比的计算形式恰好与我国的节能率计算一致(具体计算形式见论文中节能率的测度),因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就是节能率(1),也是反映节能的成效。在“十一五”期间,各省市的每年节能率(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呈现怎样的变动规律,受到什么因素影响?

目前鲜有文献对“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的节能率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其变化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而对此研究将对我国“十二五”乃至将来节能工作的开展有指导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省市的节能率进行测定,探索性地分析其节能率变化特征及空间相关性,进而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来研究其影响因素。这也是本文贡献之处。

二、省域节能率变动分析

节能率是指报告期的单位GDP能耗比相应的基期的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其计算公式为:

=×100%=(1-)×100%(1)

式中:为报告期产值节能率(%),I为报告期单位GDP节能量(吨标准煤/万元),I1为报告期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I0为基期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它是反映能源节约程度的综合指标,也是衡量节能效率的指标,表明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幅度。节能率为正值,说明单位GDP能耗下降,能源利用水平提高。

根据统计时期的不同,节能率可分为报告期节能率和累计节能率,当I0为上一年的单位GDP能耗时,为报告期节能率,当I0为某一固定时期的单位GDP能耗时,为累计节能率。

为衡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节能效果,可计算平均节能率:

(2)

式中:为年平均节能率(%),In为报告期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I0为基期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n为报告期与基期间隔年份数。

本文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年鉴》相关数据,GDP以2005年为不变价。运用式(1)、(2),对中国各省域2006—2010年的节能率进行整理计算,得到30个省域的各年节能率值及年平均节能率值,见表1。

2005年起中国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后,各省市节能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1.累计节能率分析

从总的节能率来看,处于前十位的是北京、山西、内蒙古、山东、吉林、湖北、天津、重庆、黑龙江、江苏等省市。北京的节能率表现最强,这跟一些工业企业迁出北京市,不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有关。发达地区的天津、江苏、山东表现也不错。山西、内蒙古、吉林、湖北、重庆、黑龙江是中西部地区,节能成效表现不俗。青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新疆节能率最低,除不能判断新疆完成“十一五”规划累计节能率目标外(国家部委公告没有给出,最新2011年统计年鉴没有给出),其他省份均完成了目标。

2.报告期节能率稳定性分析

除了2006年青海的节能率为负(-1.51%)以外,各省域各时期的报告期节能率均为正值,反映的是能源强度在持续下降,能源效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福建、广东、安徽、重庆、北京、江西、新疆、陕西、辽宁等9省市节能率标准差小于1,反映节能工作稳定推进,具有长期效应。其余省市的节能率标准差大于1,反映节能工作带来的效应不太稳定。尤其是天津、宁夏、青海等省市的节能率标准差大于2,说明节能工作不稳定,短期效应比较明显。

3.平均节能率分析

(1)省域平均报告期节能率分析。从每年省域平均报告期节能率来看,2006年最低,为2.73%,2007年提高至4.00%,2008年最高,为5.25%,节能效果最明显,这不仅与2008年各省市节能工作有直接关系,应该与前两年的节能工作滞后效应也有关系。2009年稍低,为5.24%,2010年降至4.15%,说明继续维持较高节能率存在难度。

(2)2006—2010年中国各省域的年平均节能率分析。“十一五”规划提出全国单位GDP能耗五年降低20%,这是一个总体的目标,如果按年度分解,每年应平均下降4.36%,也就是“十一五”期间年均节能率应达到4.36%。但国家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要求,下达的“十一五”期间能耗下降目标有所不同。经计算比较,23个省市2006—2008年期间年平均节能率普遍超过4.36%,达到全国一般水平,青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新疆、云南等7省平均节能率明显低于4.36%,但也不同程度地超额完成各自既定目标。

三、空间相关性分析

1.空间自相关性原理

空间自相关性也称作空间依赖性。空间依赖性说明空间上的观察值缺乏独立性,而且潜在于空间相关的数据结构,而空间相关的强度及模式则是由绝对位置(格局)与相对位置(距离)共同决定的。在进行空间依赖性效应分析之前,一般先要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如果检验没有反映出空间效应,则采用传统的计量方法就可以达到效果。如果空间效应确实存在,则应该将空间效应纳入到模型分析框架中,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估计。

空间自相关根据空间(区域)观察值的分布不同,而相应地划分为不同的相关形式。如果空间上分布属于高高相邻分布,说明邻近的事物或者现象的属性具有相似的趋势和取值,则是空间正相关;如果属于低低相邻分布,说明邻近事物或者现象的属性具有相反的趋势和取值,则表现的是空间负相关;如果属于高低间错分布,指空间上分布的邻近事物或者现象的属性是随机分布、相互独立的,反映的是空间不相关。这种不同相关形式,可以通过空间自相关系数来测量,通常使用Moran’I指数与Geary指数(Anselin,2004)。

(3)

其中,S2=(yj-y),y=yj,

yi表示第i个地区的观察值,n是地区总数,Wij是二进制的空间相邻权重矩阵的任一元素。

Geary 指数C计算公式如下:

C=(4)

式中:C为Geary指数,其他变量同上式。

Moran指数I的取值一般在[-1,1]之间,小于0表示负相关,等于0表示不相关,大于0表示正相关;Geary指数C的取值一般在[0,2]之间,大于1表示负相关,等于1表示不相关,而小于1表示正相关。

空间权重矩阵W采用邻近标准的空间权重矩阵,其元素Wij为:

Wij=1,当区域i和j相邻0, 其他(5)

邻近标准的空间权重矩阵比较简单,容易计算。这种矩阵假定两个区域有共同边界时,空间效应才存在,当地区i与地区j有共同边界时,Wij取1,否则取0。如北京与河北省拥有共同的边界,则北京和河北关联关系对应的值就为1,而北京与上海不相邻,对应的值就为0。以此类推,则可得到表示全国30个省的30×30阶的邻近标准的二元权重矩阵。

2.空间自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根据式(3)、(4)、(5),对各年度的节能率进行空间相关检验(2),得到结果见表2,发现“十一五”期间中国节能率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反映中国各省域节能率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具有集聚效应和相似性。这与中国的省域能源效率具有集聚效应和相关性相类似。

从Moran指数值来看,2006年节能率为0.251,2007年的为0.198,2008年的为0.240,2009年的为0.186,2010年的为0.178,反映节能率的空间相关程度存在一定波动,呈下降趋势,2006年空间相关程度最高。Geary 指数C值呈上升趋势,向1靠近,也反映空间相关程度呈现波动下降。因此,中国省域的节能率具有正空间相关性。节能率空间集聚和差异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省域本身的空间相关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省域间频繁的经济活动、节能科技交流、节能政策影响等,对中国节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中国省域节能率的空间集聚和差异,弱化了节能率受本区域各种因素影响,从而使节能率受到本地的因素和相邻区域的因素的共同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相关程度越来越低,表明我国省域节能工作之间内在作用机制存在比较短期的相互影响效应,当然这也与各省市节能工作的效应短期性与不稳定有关。

四、省域节能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1.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传统计量方法并未考虑观测值之间的空间关联,在研究区域相关问题时,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能源具有稀缺性,区域之间的能源利用会相互影响和制约。考虑到能源使用中节能技术溢出与节能技术扩散效应,能源与节能不仅受本地经济发展状态、政策、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周边地区这些行为影响。因此,可以将空间效应纳入到模型中来验证这种观点。

空间计量模型在模型中考虑到空间效应,基本思想是将地区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效应引入模型,对经典线性回归模型y=X+通过一个二元空间权重矩阵进行修正。它可分为空间常系数计量模型与空间变系数计量模型两种,而空间常系数计量模型则包括空间滞后模型(SLM:Spatial Lag Model)与空间误差模型(SEM:Spatial Error Model)两种[8]。

(1)空间滞后模型(SLM)

空间滞后模型,也称为空间自回归模型(SAR),主要是用于研究变量在一个区域是否有扩散现象(溢出效应)。其模型表达式为:

y=Wy+X+(6)

式中:y是因变量,X为n×k阶的外生解释变量矩阵,为空间回归系数,反映了样本观察值中的空间依赖作用,即相邻区域的观察值Wy对本地区观察值y的影响,W是n×n阶二元空间权重矩阵,Wy是空间滞后因变量,反映了空间效应对区域行为的作用,是随机误差项。

(2)空间误差模型(SEM)

空间误差模型是误差项具有相关性的回归的特例,其协方差矩阵的非对角线元素表示空间相关的结构。可以用不同方式来制定空间结构,并产生误差协方差矩阵:E[ij]=(),是一个参数向量。当误差项遵循一个空间自回归过程,即每个位置上的随机误差为所有其他位置上的随机误差函数,则随机误差项i是一个空间自回归过程的形式,将空间自回归纳入模型中,即:

i=wiji+i

式中:为自回归参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i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则空间误差模型表达式为:

y=X+,=W+(7)

式中:是随机误差项向量,是n×1阶因变量空间误差系数,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参数反映了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参数衡量了样本观测值中的空间依赖作用,即相邻区域的观测值y对本地区观测值y的影响,存在于扰动误差项中空间依赖作用,度量了邻接地区关于因变量的误差冲击对本地区观测值的影响程度。

2.变量说明及模型构造

省域节能率变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节能率是由能源效率变动引起的,因此可以借助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来找出节能效率的影响因素。但是节能率的影响因素与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却不一定相同。因为有的因素虽然影响能源效率,但由于某种原因处于不变状况,所以就无法影响节能率。而且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在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也不尽相同,并没有一个定论。此外,能源效率与节能率的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同一个影响因素,选择的变量形式也不尽相同。究竟哪些是中国省域节能率的因素,则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发现。综合国内外已有的文献,能源效率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市场化水平等[3][6][7]。

省域节能率究竟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根据相关参考文献中关于节能减排机制与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这里选取了以下因素变量。

经济发展速度(gdpsdit)。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并不一致,总体态势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相对来说,东部地区的GDP增长速度快,意味着它在将来的经济发展中有可能更容易实现单位GDP能耗的下降。[2]因此,根据年鉴数据,选取中国i省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总体上,各省市经济发展速度会对其节能效率产生什么影响(正或负),还是不确定的。

三产比重(scbzit)。用i省市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相对来说,第三产业能源消耗较小,而且单位GDP能耗较小。若第三产业在产业中比重较大,有利于节能。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步加大。这也是代表产业结构指标,预计第三产业结构变动给节能率带来正的影响。

科技进步率(kjjbit)。科技进步是节能的根本基础。技术进步率反映技术进步速度。这里用中国i省市年R&D投入环比发展速度指标,也是节能减排中科技进步机制代表变量。近年来,中国各省市的R&D投入逐年增加,速度较快,预计对节能率有正的影响。

政府干预(ganyuit)。政府干预通常用i省市的财政支出总额占GDP比重表示,是节能减排中行政机制代表变量。理论上推测政府干预对提高能源效率存在正的影响。

因变量是各省市的报告期节能率(jnlit)。经检验,前后期的节能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根据上面所分析的影响因素,可以设定以下动态模型。

动态空间面板滞后模型:

jnlit=wjnlit+jnli,t-1+0gdpsdit+1scbzit+2kjjbit+

3ganyuit+c+it (8)

动态空间面板误差模型:

jnlit=jnli,t-1+0gdpsdit+1scbzit+2kjjbit+

3ganyuit+c+it (9)

it=wit+vit

其中,c是常数项,i为回归系数,i=0,1,2,3,it为随机误差项。

本文采用2006—2010年中国30个省市为样本形成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实证分析。数据取自于2006—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1年《中国能源年鉴》、2006—2011年《中国科技年鉴》以及中经网数据库。

3.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通过上面检验后,中国省域节能效率存在空间相关性,于是进一步选择空间计量模型对节能效率进行计量检验和分析。模型估计采用两步系统广义矩(two-step SYS-GMM),对式(8)、(9)进行估计,所得的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知,无论是空间滞后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在5%水平上,各模型均显著,萨甘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型的工具变量都有效,而且由残差的一阶及二阶自相关检验结果也表明模型的残差无序列相关。(3)SLM1、SLM2、SLM3及SEM1、SEM2、SEM3是逐步加入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中,从SLM1和SLM2的对比来看,引入科技进步变量后,滞后一期节能效率的系数估计值发生较大变动,表明前期的节能效率与本期的科技进步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由于科技进步是节能效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科技进步仍保留在模型中,并再引入政府干预变量,估计结果如SLM3所示。SLM3的估计结果和SLM2的估计结果相比,各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差异不大,而且引入的政府干预变量系数值在5%水平上显著,因此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SLM2与SLM3相比,SLM3要优于SLM2。由于对各模型的空间依赖性检验时发现,在存在空间自回归时对空间残差相关LM检验的卡方值,均比存在空间残差相关时对空间自回归效应LM检验的卡方值更优(4),因此相对而言,存在空间自回归效应证据比存在残差相关性的证据更强,因而采用空间滞后模型比采用空间误差模型更好。

根据表3中的空间滞后模型估计结果可知,SLM1、SLM2、SLM3中W_节能率项均为正值,随着变量的加入逐渐减小,分别为0.8474、0.7647、0.6070,但差距不大,统计检验均显著,这反映相邻省域节能率的影响较大,邻近省市的先进节能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辐射和示范功能,带动相邻省市的能源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节能率。

SLM1、SLM2、SLM3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系数值较稳定,略有波动。

模型表明,节能率受到其前一期影响,影响系数较小,说明节能率惯性较小,即其稳定性差,短期效果明显,也反映节能工作具有短期的滞后效应。

经济发展速度变量在上面所有的模型中,检验显著,系数较小,对节能率有正的影响。经济快速增长势必多消耗能源,对节能有阻碍的一面,但也有促进的一面。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有利于节能效率的提高。其原因有三:一是经济快速增长为节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包括资金、技术等),这样反过来促进了节能;二是中国部分省市(如北京、上海、浙江等)已经达到工业化后期水平,将逐步走上能耗下降的轨迹,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他省份将会逐渐步入节能良性循环;三是随着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与大众会更重视环境保护与提高能源效率,将有利于提高节能效率。所以各省市在控制好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时,适度加快经济快速增长将有利于节能。实际上,一方面控制能源消费,另一方面加快经济增长,必然会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节能率,这样节能与经济增长相得益彰,有利于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

三产比重变量对节能率有显著的正影响,系数最大,说明三产比重的增加将有利于节能效率的进步。当前各省市第三产业的比重还不大,除北京达70%,上海达50%外,其他省市近年来所占比重徘徊在40%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省市第三产业比重将不断加大,有利于提升节能效率。所以中国各省市应注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将有利于节能率提升。

科技进步率变量对节能效率有正的影响,但系数较大。反映出我国加快科技发展速度,能提升节能率,节能减排科技进步机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政府干预变量对节能效率有较显著正影响,但系数绝对值稍大于科技进步变量的系数。反映目前政府干预能促进节能效率上升,节能减排行政机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综合上面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2006—2010年,中国开展节能工作取得成效,但短期效应较明显。从各省市的报告期节能率来看,2006至2010年节能率均表现为正值(2006年青海的节能率为负),反映狠抓节能工作取得了进展,累计节能率均不同程度地超额完成各自既定的目标(新疆单独考核)。总的来看,报告期节能率的稳定性不太好,反映中国节能工作短期效应较明显,要维持较高节能率存在难度,需要建立健全良好的节能机制。

(2)省域节能率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与较小的惯性(滞后性)。2006—2010年中国各省市节能率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程度有所降低。这说明节能率受到本地因素和相邻区域因素的共同影响,但相互影响效应具有短期性,这也与各省市节能工作的效应短期性与不稳定有关。W_节能率项系数大,反映相互影响效应较显著。省域节能率较小的惯性(滞后性)反映我国节能工作具有短期效应。

(3)第三产业比重、政府干预、技术进步率、经济发展速度等因素对中国节能率均有正影响,影响程度依次递减。一般认为,实现节能减排短期内会影响经济增长,但长远来看,只有实现节能减排,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政策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健全节能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节能效应。①健全节能技术进步机制,加快节能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节能的根本,应该建立健全中国节能技术进步机制,形成长期的技术进步节能效应。加快节能技术研发,攻克节能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加快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应用推广体系。全面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②积极推进节能管理,完善节能激励机制。政府在加强节能管理中,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完善节能激励机制,尽量多使用市场手段,将有利于节能工作,形成较长期的节能效应。③发挥邻近省市的先进节能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辐射和示范功能。政府节能管理中,应该充分发挥邻近省市的先进节能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辐射和示范功能,带动相邻省市的节能水平的提高。

(2)应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有利节能。中国应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注意控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通过整合高能耗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经济快速增长就有利于节能与能源效率的提高,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优化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效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步伐。

注释:

(1)国家统计局有时用节能率指标数据,说明我国能源利用水平变动的幅度。

(2)本文使用stata软件进行空间相关性计算与计量分析。

(3)GMM 估计只要求变量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而一阶序列相关并不影响GMM 估计的有效性。

(4)SLM1、SLM2、SLM3及SEM1、SEM2、SEM3中空间相关性检验的P值分别为:0.0003、0.0003、0.0009及0.1433、0.0273、0.2697。

参考文献:

[1]金勇进,孙欣.“单位GDP能耗降低20%”目标形势严峻[R]//中国发展报告2007.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1-51.

[2]Liao H,Fan Y, Wei YM.China’s targets 20% reduction in energy intensity by 2010[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s,2009,31(1):10-17.

[3]《中国可持续能源实施“十一五”20%节能目标的途径与措施研究》课题组.中国可持续能源实施“十一五”20%节能目标的途径与措施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45-46.

[4]李志坚,王万江.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实施节能率65%的分析[J]. 煤气与热力,2006,(1):61-65.

[5]孙欣.中国节能效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1-48.

[6]史丹.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J]. 经济研究,2002,(9):49-56.

篇9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节能工作,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我市“十一五”节能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节能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考核

(一)主要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3.8%,年均降低5.3%,各县(市)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单位GDP能耗降低23.8%;各行业和领域中,工业单位GDP能耗降低22%,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事业、商业服务业、农业、政府机构及其它行业的单位GDP能耗降低1.8%。

(二)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努力增强责任感,切实把节能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将节能工作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确保我市“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完成。

(三)加强考核评价。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健全和完善考评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办法,把节能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刚性指标和重要内容。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定期向市政府报告节能目标、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市政府定期组织考核,每年公布一次考核结果。市经委、统计局、节能办等部门要加强对节能工作的调度、统计、分析、评价、监测和监督。要建立奖惩制度,对指标完成好的地区、部门和单位要给予奖励;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指标完成不好的要给予处罚,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强化节能源头管理,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

(四)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今后凡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对可行性报告的合理用能篇(章)进行评审,节能评审工作由市经委负责统一组织进行。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有关部门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及批准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未达到节能标准和规范的,不得投入使用。市经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暂行办法,市经委、节能办要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和验收。对擅自批准违规项目建设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予以处罚。

三、加强基础工作,修改完善节能规划

(五)加强规划指导。市经委要会同统计、节能监察和行业主管部门,尽快提出我市能源报告。以2005年为基准,核清鞍山地区能源消耗总量、种类、消费结构、一次和二次能源消耗状况、产业和行业能源消耗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用能结构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市经委要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及各行业主管部门修改完善我市节能中长期规划,制定出产业和各行业节能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市节能方向、目标、重点及措施。

(六)建立节能信息统计、公布制度。市经委、市统计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能源统计、报告、能源消耗公布制度,各地区、各有关单位和企业要及时上报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对拒报、瞒报、弄虚作假的地区、部门和企业要依法予以处罚,并追究责任人责任。

四、着力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工作

(七)强化工业节能。要突出抓好钢铁、矿产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节能工作,推动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

(八)积极推进建筑节能。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新建民用建筑要严格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并根据我市实际尽快提高到65%的标准,同时,积极推动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提高保温节能水平。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逐步禁止实心粘土砖生产。“十一五”期末,我市新型墙体材料年生产能力要达到10亿块标砖,实心粘土砖年产量要减少50%。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市区民用建筑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各县(市)区城镇建筑2009年起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九)加强交通运输节能。积极推进公共交通和节能型运输体系建设,提高营运能力和水平,加快淘汰高耗能车辆,鼓励发展和使用小排量车辆等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积极推广使用车用代用燃料和清洁燃料汽车。

(十)推动商业和居民节能。公共设施、宾馆、商厦、超市、写字楼、居民住宅等要推广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技术和产品。公共建筑内的单位要严格控制室内空调设置温度,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

(十一)抓好农村节能。要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用机械,大力发展沼气、秸杆气化、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等,鼓励发展风能、大阳能等新型能源。

(十二)推动政府机构节能。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在节能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要切实采取措施抓好政府机构节能采购和绿色采购,抓好办公楼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及办公设备节能,降低油、水、电消耗,实行经费包干,节省费用支出。

五、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确保重点用能企业完成节能目标,不断降低能源消耗

(十三)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和有关要求,市经委、各地区及有关单位要对我市被列入国家和省节能降耗考核审查范围的8户重点用能企业加强监督和考核,确保其按期完成节能目标。市经委要加强对全市年耗能10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对其分期分批开展节能自愿行动,与重点用能企业签定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重点抓好年耗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降耗工作,并签订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

(十四)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开展能源审计,强化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定期公布重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被列入国家和省、市“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方案”的企业,要制定节能规划和措施,并按节能行动方案和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强化监督和考核。其它企业也要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企业内部要建立节能激励机制,实行节奖超罚,同时积极开展节能改造,淘汰高耗能工艺、设备和技术,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水平。

六、加强政策扶持,建立健全节能保障机制

(十五)加大资金投入。2007年要建立节能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用于开展节能宣传、咨询和培训,开发研究节能技术,支持节能监察体系和执法能力建设,节能奖励,以及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补贴等。市经委要会同市财政局对节能专项资金使用范围、额度、审核程序、补贴比例等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十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价格、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部门要运用调控手段,鼓励和引导能源合理消费。凡政府采购和财政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要按照国家确定的节能产品和技术目录,优先选用节能产品、技术、材料和设备。对被列为国家、省重点用能企业和参加市节能自愿行动的企业,其采取的重点节能措施和改造项目要给予优先扶持。各相关部门和节能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和协调,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七、促进结构调整,加大技术进步力度

(十七)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及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11号)要求,制定措施,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淘汰和关停一批小炼钢、小水泥、小镁砂、小选矿等。

(十八)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要认真抓好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冶金和矿产品深加工,以及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要严格控制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和行业,努力改变我市产业、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十九)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快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节能专项资金和科技资金投入要优先用于企业节能改造和技术研究,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通过技术进步来降低能耗,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十)全面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通知》(发改环资〔2004〕2505号)要求,认真抓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落实。

(二十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节能降耗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要加快淘汰一批污染严重企业,改造一批重点企业,限期治理一批不达标企业,重点监管一批消耗高、污染多的企业。着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积极争取国债和世行改造资金等,扩大引资渠道,推动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发展节能型和资源循环利用型经济。

八、强化节能法制建设,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二十二)健全节能法规。有关部门要适时研究制定鞍山市节能管理实施办法,对节能执法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明确和细化,进一步规范合理用能行为。

(二十三)加大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节能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节能工作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予以配合。要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和公共设施用能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情况,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用能设备情况,建筑节能标准、规范执行情况以及国家和省制定的主要产品能耗限额、主要耗能设备能耗限额执行情况等。要加大对高耗能工艺、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措施,对达不到国家标准和要求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对不按期淘汰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工艺、设备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或予以关闭,或采取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限电和停供电等措施。

(二十四)加强节能管理监察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人员,调整内设机构,强化其职能,提高依法行政和管理的能力。

九、加大节能宣传,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

(二十五)深入、持久、广泛地开展节能降耗宣传,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节能是缓解能源压力,减轻环境污染,保障经济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国家、省、市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要在机关、厂矿、宾馆、商厦、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搞好节能科普知识宣传和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搞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等活动。要大力倡导节约风尚,树立节能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能源的违法行为和现象,在全社会逐步树立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使节能成为全社会和每个公民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

篇10

一、我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来加以落实,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本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明确责任主体,创新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推进、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方案。年初成立区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区经委下设节能办公室,形成了由政府、部门、用能企业组成的产业节能三级管理架构体系。制订《区产业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年)》、《区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区能源统计实施方案》等配套规划和制度,明确总体思路和政策导向,将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部门)和重点企业。

(二)抓住重点环节,深化重点监管。在加强能源统计、摸清能耗底数的基础上,对年耗3000吨标煤以上工业企业和500吨标煤或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楼宇)等能耗大户实行重点监控、重点管理、重点服务。以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我区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减排目标,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突出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黄浦江准水源保护区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漕河泾开发区和都市型工业园区、高校实验室污染物排放等专项整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三)吸引市场参与,探索“2+X”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市区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利用区的科技资源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市节能服务中心、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两家专业机构合作,探索市区、区院“2+X”的节能合作模式。依托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用能单位做好节能计划和项目建设,试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益分享模式,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快结构调整,增强推进实效。结合以发展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低能耗、高产出的现代服务业对地区增加值的贡献,重点锁定污染严重、高耗低效、限制淘汰类的行业和企业,控制高耗能企业及项目享用资源和能源,“”期间纳入计划调整的高能耗企业约30家。重点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和建筑节能,固定资产投资“批项目,核能耗”,新建建筑执行国家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既有住宅结合旧小区平改坡工程实施综合节能改造,将创建节约型工地、施工现场节能降耗纳入建设施工工程项目的监管考核内容。严格控制排放总量,通过环保审批制度,坚决杜绝不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定位的新项目设立,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积极促进落后或污染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五)强化政策引导,鼓励自主创新。设立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节能减排领域的示范性应用项目,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引导区域内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如财政支持362万元,用于多佳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的“军团菌的源头治理及其监控”等4项涉及生化环保工艺、环保设施自控和节能技术的自主创新项目,并带动企业投入超过1600万元,体现了政策资金的放大效应。在创新资金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计划项目中,每年以不低于10%的立项比例,支持能源循环利用、清洁和新能源及环保、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

(六)普及宣传教育,树立全民意识。通过报刊、有线台等新闻媒体,改版区“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网站,宣传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开展“机关节能,从我做起”系列活动,发挥区级机关的表率作用。开展学校节能减排主题教育,打造绿色教育品牌。利用“五进社区五到家”社区平台,向全区30多万户居民发放百姓手册,介绍和宣传日常节能环保知识。开展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普及节能减排知识。

年我区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15.65万吨标煤,单位增加值能耗0.307吨标煤/万元,下降4.49%;SO2年排放总量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责任为到年底控制在904吨/年以内,我区则提出要控制在500吨/年以内,截至年末,已控制在631吨/年以内;截污纳管率区“”规划目标从期初的92.5%提高到95%,截至年末已达到94.1%。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我区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节能减排初见成效,任务依然艰巨。大型企业迁移导致GDP骤降,增加了单位能耗指标的压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耗总量虽见效显著,但涉及人员、场地等因素,矛盾突现。楼宇经济发展较快,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导致管理部门控制能耗缺乏抓手。区域内河道众多,局部污染仍存在,污水处理厂家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截污纳管率的指标完成与居民实际满意度仍有差距。

(二)能源统计初具体系,基础仍待夯实。能源统计体系虽已建立,但数据准确性、前后可比性等仍有待完善。区域范围大,企业分散,目前重点跟踪企业仅占区域总能耗的42%,不可控因素仍较多,且受人力、财力限制,扩大监控范围难度较大。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虽已制定,但制约措施的实效还有待提升。

(三)财政政策显现效应,配套尚需完善。财政政策的覆盖面侧重于企业,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调动不够。节能产品及生产企业数量不少,产品目录和质量控制缺乏统一的权威标准,且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政策扶持偏重于资金的直接支持,财税政策、价格体制、示范激励等综合效应的体现不够明显。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工作尚需加强。

(四)全民意识有所增强,践行动力不足。节能减排成功企业的经验推广尚不到位,部分企业过分看重当前利润和成本投入,缺乏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积极性。党政机关节能表率作用发挥不够。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居民群众更看重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意识未能更多地付诸行动。

三、几点建议

(一)聚焦世博主题,增强节能减排的紧迫性。结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绎,正视整治废水废气排放污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实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努力使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居民更加满意。加快田林和吴中泵站、蒲汇塘水域等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南线干管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如期竣工。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视野来认识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力推广、宣传和使用节能产品,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生产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二)健全法规制度,强化节能减排的约束性。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完善统计评价体系,执行能耗报告制度,拓宽监管覆盖面,形成有效的动态监管网络和考核评审机制,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深入调研,配合市有关部门抓紧出台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等政策法规,研究建立能源消耗总量和重点行业能源消耗增量的控制办法,切实解决目前所存在的法规缺失和体制障碍,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三)合理规划布局,提高节能减排的绩效性。坚持节能减排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机结合,按照““规划,知难而上,有序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的调整淘汰。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和产学研联动机制,培育中介组织,依托专业力量,聚焦示范项目,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节能减排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打造信息平台,畅通供需渠道,组织经验交流,引导和帮助企业实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降低成本,提升实效。加大政府采购向节能减排倾斜的力度,率先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

(四)完善政策体系,调动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制定完善区节能减排扶持政策,重点研究财税政策和专项资金的综合使用,激励方式和受益范围的合理界定,资金投入和产出效益的科学评价,加大对重点扶持领域、项目、产品和单位的倾斜力度,并最大限度地放大政策资金的引领效应。加强市区联动,积极向市相关职能部门建议,加快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多领域、大范围地实施节能成效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