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意见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工程建设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水利建设;工程管理;问题解决
一、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有效的施工管理可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投入使用都能够完全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有利于更好更快的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也能够让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从头到尾都处在管理控制之下。另外,做好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可以让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到投入使用的整个阶段都处在全面的管理控制状态中,确保建设竣工投入使用后,其功能与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究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作用,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水利事业向前发展。
纵观过去几年来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国内外各大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总结可以得出,当前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正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各个环节的管理都可以形成一定的竞争,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管理单位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整体施工管理水平。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也逐渐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施工的监督管理工作,现在就能够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从而实现 24 小时全方位监控,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又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当前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而是从管理目标出发,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进行更科学全面、更具现代化水平的管理。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和模式过于陈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水利事业相关部门也采用了系统全面的管理机制,这样就极大的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比如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人员思想上还存在陈旧的观念,管理模式方面也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了水利施工管理效率始终提不上去,水利工程自身应有的效益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探究其中的原因有 3 个方面:
(1)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心中始终有一种无偿用水的观念,这种观念几千年来已经在人们脑海中扎根,要转变这一思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有关部门更加偏向于农业发展,对商用水价格严格的限制;
(3)本应该由地区政府部门承担的某些公益性支出也摊牌到水利部门的头上。
2.水利工程的立项不具科学性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立项,水利工程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工作能否取得成功。项目立项属于综合性较高的工作,它包含了各个领域的知识理论,项目立项是为了在相关条件符合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来判断其是否能够发挥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对水利建设项目立项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但是有少数单位还没有调查清楚水利工程项目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当地水资源情况等,就盲目立项,最终导致工程建设之后无法实现规划时的经济效益,甚至还会让当地群众反感。同时,部分水利项目在立项时往往会受到政府的干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做面子工程而盲目的规划设计水利项目,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阶段也有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不完善,没有建立符合施工实际的监督机制,某些工程施工中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 施工建设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无法科学的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监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员匮乏,甚至有无证上岗的问题,监理工作无法良好开展; 施工操作不规范等造成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存在问题,发现问题之后没有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也不能及时的进行解决。
4.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制不完善
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当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都选址在农村地区进行建设,施工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所以常常导致了执法不严、有法不依情况的出现。水利建设施工管理队伍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加之施工管理工作量大、强度高,而工作报酬却比较低,管理人员调动离职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很多具备管理知识的年轻人才却没有实际施工管理经验,对水利建设施工管理并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另外还有某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聘请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造成建设施工进度缓慢,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低等问题。
三、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建议
1.更新施工管理观念
水利建设施工管理观念的创新,首先就必须要摒弃传统的陈旧的管理念,让施工管理观念和方式与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和水利事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水利管理部门内部,必须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每个阶段,做好各个环节的管控工作,积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可以采取各种途径的创新方法,转变过去的水利建设施工管理观念,让符合水利事业发展的现代管理观念深入人心,积极规划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运用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施工管理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各种资源科学配置,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
2.严格工程立项流程
水利工程项目的立项与审批流程要进行严格的管控,首先必须要制定科学全面的管理机制,让项目立项审批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利管理部门应该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来对项目报告进行仔细研究,保证其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对于那些无法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回报的工程以及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工程立项要严格驳回;而一些比较大型的重点水利工程,不但要能够符合上述的条件之外,有关部门还应该组建考察小组到工程地点开展实际调查研究,之后再进行评审; 如果水利项目有虚报的现象,经过核实之后要及时严格查处。另外,水利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施工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充分尊重当地人民的意见。
3.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主要有两个方面:
(1)要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坚持招标投标机制、项目法人机制、工程终身负责制度;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事先签订的合同内容来严格执行; 水利工程的承建单位应该遵照法人单位的要求建立起内部检查系统。
(2)对建设施工所用到的各种材料以及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管理,各种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对其进行检测和管理,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都使用正规厂家的产品,同时应强化质检工作。
4.构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以现场施工建设管理组织机构为主,结合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机制而建立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施工管理的范围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目标体系、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管理沟通协调体系等。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施工建设开始之前就应该制定科学的施工管理流程和计划,确定施工建设程序、施工方式,制定相关的技术、组织、经济等管理措施,以便于更好的指导水利工程施工建设。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人文景观;结构艺术;园林设计
水利工程主要功能是调配自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人民服务的建筑。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很好的实现其基本功能又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表现其景观形式美。
一、目前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设计理念方面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一般是按照招标设计,施工详图设计进行,往往不能说明工程的结构图,工程量和工程费用计算,工程论证缺乏经济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在建设的过程中基础资料基本上是直接套用上一设计阶段的,设计方案没有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另外工程设计时没有考虑人文因素和环境因素,使建设出来的工程在生态保护方面缺少理论性的认证,导致工程建设完工后出现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除此之外,工程美观也没有纳入到设计理念之中。
2.规划及环境方面
水利工程应尽量避免水利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达到建筑与自然完美结合。同时,还应树立一种新型的工程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保护生态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设计和建设过程。同时在水利工程中融入美学理念,将水利建筑和旅游景观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具有没学价值的水利工程建设模式。
3.工程自身方面
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水利工程应满足防洪、供水、发电、航运、旅游等要求,还应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因此,还应遵循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在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的同时,确保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例如城市环境水利工程,除应满足一般的防洪要求外,还是城市的重要景观,工程建成后将会有大量的游人进入,因此,在工程设计中既要满足人们亲水、嬉水的要求,同时还要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4.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水利建设,60多年来,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与交通、电力、通信等其他基础设施相比,水利发展相对滞后,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在防洪工程体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突出薄弱环节。在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方面,我国天然径流与用水过程不匹配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建设大量的水库工程来调蓄径流。但目前我国水库调蓄能力不足,且地区间不平衡,人均水库库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别是西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更待提高,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
二、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应把握的标准
1.功能性
水利工程首先要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的工作和生活需求,保障自然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合理调配水资源,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需求。
2.安全性
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首先要满足工程运用的要求,使工程完工后能够满足工程的任务和规模,实现工程预期的运用目标,其次,要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水利工程往往建设于江河湖泊之中,洪流、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因素都是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的,如果一项工程建设完工后被洪水冲垮,除了工程自身遭受损失外,同时会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损失往往是巨大无法估量的。
3.人文意蕴
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不仅要功能和安全方面要做到保障,而且在景观方面也要做到对人文内涵的体现。在建筑的功能和结构的布局上通过理性思考和合理规划;在设计理念和人文内涵的体现上突出设计主题,增加水利建筑的人文性,体现水利建筑对景观意境的表达。
三、设计与建设要点
1.总平面设计与布局
水利工程建筑总平面设计与布局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设计,水利工程建筑总平面设计要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流线简洁、有序顺畅、联系方便,景观与建筑环境绿化美化、呈现移步换景效果,以满足环境要求和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建筑物的功效。
2.建筑造型设计
对各种水利水电项目设施起到保护和容纳的作用是水利工程建筑的主要用途,以往我们都是把它们设计成为火柴盒的形状,虽然实用性的带了满足,但是这样的设计在观赏性上有很大的缺陷。所以在现代水利工程建筑风格要与外界环境融合,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特点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3.功能分区
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要考虑不同时间或地区是否能实现其预期的功能或可能存在的问题,即在不同的格局下水利建筑要根据相应的情况作出及时的修复或应对方法以缓解问题。因此,在水利设计和建设时要考虑不同的区域功能并给于适当的调整,要与城市地貌地势相结合,考虑不同的城市建筑结构以达到最大化的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更好的引入并创造城市水利系统。
四、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新趋势
1.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规范化管理得到完善
近几年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项目管理和专业管理是由当初的专业化和综合化管理转化而来的。在特定的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没有足够的监管力度,复杂的建设内容,模糊的实施标准等等。所以,在以后的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就更应该借助法律法规和市场的手段来全面、全过程的做好审查工作,并在审查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条例、法规来满足评审的各项要求。
2.注重结构设计与安全
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需求。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要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和耐久性。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
3.注重创新,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水利工程建设除了要求应有的基本功能之外更强调环保,在今后的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我们必须融入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生态水利工程既能最大限度创造经济效益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除了满足工程的功能要求之外,还应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的保护、景观的设计以及当地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综合考虑,统筹规划,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经济合理、功能齐全、美观、生态环保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郭永庆.杨洪杰.何文波,张捷捷,“浅谈水利工程中的景观设计”.《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3)
[2]苏晓婕.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园艺,2012(12)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维护问题, 将水利灾害治理和资源环境保护两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保障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1 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1.1 发电效益
水利发电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其运行期比其他能源(火电、油电、核电等)在生态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葛洲坝水利枢纽就大大缓解了该地区用电紧张的需求,并促进了华中电网的形成,以及华中电网与华东电网的联网。
1.2 航运效益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上游的水位被抬高,形成良好的深水航道;而枢纽下游,由于水库调节,枯水期流量加大,航深增加,洪水期的洪峰削平,流速减小,对航运有力的中水期持续时间增长。具体来讲,可以增加通航船舶的吨位和载重率;淹没滩险,消除了单行控制航道,扩大航道的通过能力;使得原本不通航的河流成为通航河流; 使得季节性的通航河流成为全年通航河流;降低水位的变幅,有利于港口、码头的建设;减少了航运成本,节省能源等。
1.3 减少洪涝损失
不论是专门的防洪水库或非防洪水库都能够起到削洪减灾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大大减轻了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大损失,使人民安居乐业,生产稳定。例如:三峡水利工程的防洪库容就达到222 亿时,它能控制荆江地区洪水来源的95%以上,把荆州河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1.4 灌溉效益
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有着灌溉的功能,其有利于改善灌区的生态条件,供水直接为人的生存服务,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2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
2.1 水利工程对生态的正面影响
(1)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有利于解决调水地区的洪水灾害,挽救地区性的生态危机。例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缓解南涝北旱所导致的生态恶化问题具有显著的这作用。
(2)大型的蓄水库有利于防沙除涝,增加库区的空气湿度,从而进一步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例如:前苏联的中亚与哈萨克的沙漠,因为调入了大量的水,如今部分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了繁茂的绿洲。
(3)水利工程还有利于优化水质,减少污染。通过长距离的输送或是中、长、短期的储蓄,都能够使得水体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使得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得到丰富。例如:在我国黄河上游所修建的龙羊峡、李家峡等特大型蓄水发电水利枢纽,其对于黄河水的净化起到显著的效果。
2.2 水利工程对生态的负面影响
2.2.1 阻隔江河
大坝或电站等人为工程将水域截然分割(未修鱼道),阻断了水生动物(主要是鱼类)的自由活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阻隔作用。它具有非连续性、一处阻断、完全隔绝的特征。
2.2.2 改变水体中的生物群落
由于水利工程具有人工径流调节的作用, 因此使得自然河流丰枯的水文周期规律被改变,导致河流的流量、流速趋向均一化,主流、急流、浅滩相间的格局被打破。2.2.3 减少入海径流
兴修蓄水、调水工程,使得河流入海径流量减小。一方面,随着入海径流的减少,入海的营养物质也相应减少,影响河口鱼类的繁殖;另一方面,由于河流沿途带来污水,藻类在海口暴生形成赤潮,鱼类等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同时,由于河口是河流向海洋的过渡段, 当径流量较小时, 潮流作用相对较强,海水将沿河上溯,盐淡水发生强烈混合,大大影响河口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生存,它们不能适应盐分多变的环境;易造成滨海地区土壤的盐碱化,影响植物的生存;影响滨海地区的河水与地下水,淡水资源的危机逐渐显现。
2.2.4 容易诱发地震
国外有不少水库蓄水后引起诱发地震, 记录到的己有数十次之多。如:美国的米特水库,非洲的卡里巴水库,亚洲的曼格拉水库、柯因纳水库、库洛别水库,欧洲的马拉丰水库、克列马斯塔水库等。
2.2.5 对气候的影响
水库蓄水以后,库区水体增加,水面扩大,以及下垫面改变,必然会影响到库区及邻近地区的小气候。这个问题涉及学
科多,难度大,世界各国长期争论,迄今没有完全解决。
2.2.6 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修建水利工程可以给人们生活健康带来有利影响, 但同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许多调查证明,人工湖泊(水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疫源地之一。例如:埃及的阿斯旺高坝蓄水以前,尼罗河三角洲的血吸虫病很少。蓄水后,发病率由6%上升到60%。40 多年前,美国在田纳西河建造第一座人工湖,引起疟疾大流行,使沿岸1/3 的居民发病。
3 发挥水利综合效益的途径
水利工程关乎社会经济命脉, 水利工程效益又具有随机性、综合性、发展性、复杂性等特点。可以说,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万分重要,但形势又错综复杂。在追寻更好的水利工程效益的道路上,有两个基本点要把握住:①现代化;②可持续。
3.1 走现代化水利的道路
纵观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开始的防洪防汛、农田灌溉到近代的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圈的保护与恢复。鉴证了人
们在水资源利用的观念上从传统慢慢向现代转变得进程。走现代化水利道路,发挥水利综合效益,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3.1.1 树立现代化水利观念
传统水利工程注重的是改造自然,为我所用;而现代水利更为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其工程建设的目标即为
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水利观念,明确真正的水利效益。
3.1.2 采用自动化管理方式
现代水利工程应采取自动化的管理方式;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系统科学理论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去研究并解决水利工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由于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也应更加精干高效, 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3.2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2.1 可持续水利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工作思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集中体现了我国新时期治水文化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其遵循的原则和工作思路主要有: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我国水利工作的核心思路,统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承载力以及水环境的承载力。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加强对河流健康的维护,进一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
3.2.2 可持续水利发展必须引入市场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应是除害兴利、造福人民。因此,必须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 加强水库水源地和水质保护,加强区域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和需水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水权制度和水价制度, 实现工程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4 结语
综上所述, 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应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在重视水利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水利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重视水资源治理、开发和利用的同时, 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工程的管理,更加重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等。
参考文献
[1]周震,孙建峰.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水利,2010(06):23~24.
篇4
第二条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利部水建[1995]128号)明确的建设程序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
第三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由国家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企事业单位独资或合资以及其它投资方式兴建的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等大中型(包括新建、续建、改建、加固、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参照执行。利用外资项目的建设程序,同时还应执行有关外资项目管理的规定。
第四条项目建议书阶段
1.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是对拟进行建设项目的初步说明。
2.项目建议书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水利部水规计[1996]608号)编制。
3.项目建议书编制一般由政府委托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并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由政府向社会公布,若有投资建设意向,应及时组建项目法人筹备机构,开展下一建设程序工作。
第五条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1.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法人(或筹备机构)组织编制。
2.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电力部、水利部电办[1993]112号)编制。
3.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现行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申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同时提出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及运行机制、资金筹措方案、资金结构及回收资金的办法,并依照有关规定附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签署的规划同意书、对取水许可预申请的书面审查意见。审批部门要委托有项目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对可行性报告进行评估,并综合行业归口主管部门、投资机构(公司)、项目法人(或项目法人筹备机构)等方面的意见进行审批。
4.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在主要内容上有重要变动,应经原批准机关复审同意。项目可行性报告批准后,应正式成立项目法人,并按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项目管理。
第六条初步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必要而准确的设计资料,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阐明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规定项目的各项基本技术参数,编制项目的总概算。初步设计任务应择优选择有项目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依照有关初步设计编制规定进行编制。
2.初步设计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电力部、水利部电办[1993]113号)编制。
3.初步设计文件报批前,一般须由项目法人委托有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或组织行业各方面(包括管理、设计、施工、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对初步设计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论证。设计单位根据咨询论证意见,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补充、修改、优化。初步设计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后,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
4.设计单位必须严格保证设计质量,承担初步设计的合同责任。初步设计文件经批准后,主要内容不得随意修改、变更,并作为项目建设实施的技术文件基础。如有重要修改、变更,须经原审批机关复审同意。
第七条施工准备阶段
1.项目在主体工程开工之前,必须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施工现场的征地、拆迁;
(2)完成施工用水、电、通信、路和场地平整等工程;
(3)必须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工程;
(4)组织招标设计、咨询、设备和物资采购等服务;
(5)组织建设监理和主体工程招标投标,并择优选定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承包队伍;
2.施工准备工作开始前,项目法人或其机构,须依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水利部水建[1995]128号)中“管理体制和职责”明确的分级管理权限,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报建手续,项目报建须交验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工程项目进行项目报建登记后,方可组织施工准备工作。
3.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除某些不适应招标的特殊工程项目外(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均须实行招标投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水利部水建[1995]130号)执行。
4.水利工程项目必须满足如下条件,施工准备方可进行:
(1)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2)项目法人已经建立;
(3)项目已列入国家或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计划,筹资方案已经确定;
(4)有关土地使用权已经批准;
(5)已办理报建手续。
第八条建设实施阶段
1.建设实施阶段是指主体工程的建设实施,项目法人按照批准的建设文件,组织工程建设,保证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2.项目法人或其机构必须按审批权限,向主管部门提出主体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经批准后,主体工程方能正式开工。主体工程开工须具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水利部水建[1995]128号)明确的条件,即:
(1)前期工程各阶段文件已按规定批准,施工详图设计可以满足初期主体工程施工需要;
(2)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或地方水利建设投资年度计划,年度建设资金已落实;
(3)主体工程招标已经决标,工程承包合同已经签订,并得到主管部门同意;
(4)现场施工准备和征地移民等建设外部条件能够满足主体工程开工需要。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主体工程开工前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1)建设管理模式已经确定,投资主体与项目主体的管理关系已经理顺;
(2)项目建设所需全部投资来源已经明确,且投资结构合理;
(3)项目产品的销售,已有用户承诺,并确定了定价原则。
4.项目法人要充分发挥建设管理的主导作用,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建设条件。项目法人要充分授权工程监理,使之能独立负责项目的建设工期、质量、投资的控制和现场施工的组织协调。监理单位选择必须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水建[1996]396号)的要求;
5.要按照“政府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保证”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重要建设项目,须设立质量监督项目站,行使政府对项目建设的监督职能。
第九条生产准备阶段
1.生产准备是项目投产前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阶段转入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项目法人应按照建管结合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要求,适时做好有关生产准备工作。
2.生产准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要求确定,一般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生产组织准备。建立生产经营的管理机构及相应管理制度;
(2)招收和培训人员。按照生产运营的要求,配备生产管理人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之能满足运营要求。生产管理人员要尽早介入工程的施工建设,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熟悉情况,掌握好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为顺利衔接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阶段做好准备;
(3)生产技术准备。主要包括技术资料的汇总、运行技术方案的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制定和新技术准备;
(4)生产的物资准备。主要是落实投产运营所需要的原材料、协作产品、工器具、备品备件和其他协作配合条件的准备;
(5)正常的生活福利设施准备。
3.及时具体落实产品销售合同协议的签订,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为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创造条件。
第十条竣工验收
1.竣工验收是工程完成建设目标的标志,是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即从基本建设转入生产或使用。
2.当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全部完成,并经过单位工程验收(包括工程档案资料的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水利部水办[1997]275号)的要求完成了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完成竣工报告、竣工决算等必须文件的编制后,项目法人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水利部水建[1995]128号)规定,向验收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根据国家和部颁验收规程,组织验收。
3.竣工决算编制完成后,须由审计机关组织竣工审计,其审计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基本资料。
4.工程规模较大、技术较复杂的建设项目可先进行初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验收;有遗留问题的项目,对遗留问题必须有具体处理意见,且有限期处理的明确要求并落实责任人。
第十一条后评价
1.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一般经过1至2年生产运营后,要进行一次系统的项目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影响评价——项目投产后对各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经济效益评价——项目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财务效益、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可行性研究深度等进行评价;过程评价——对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评价。
2.项目后评价一般按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即项目法人的自我评价、项目行业的评价、计划部门(或主要投资方)的评价。
3.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必须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做到分析合理、评价公正。通过建设项目的后评价以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
第十二条凡违反工程建设程序管理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由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对责任者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本暂行规定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水利部水建[1995]128号)的补充。
篇5
关键词:基层水利建设;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现阶段,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水利工程事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事业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兴建基层水利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对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1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尤其是基层水利工程,在防洪、防旱、水力发电、农田灌溉等方面都有着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快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并对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对于促进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实现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职能并发挥其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基层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工程的建设是基础中的基础,而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则是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其的管理,水利工程建设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如果不能对其建设过程进行很好的管理,则容易造成混乱,导致水利工程建设整体出现问题,不能投入使用。因此,在进行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之前一定要对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协调管理,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够保证基层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快速进行和工程结束后的良好运行。
2如何强化基层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
现阶段,我国的基层水利工程建设开始了一个新的,各地区相关行业都十分重视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作者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对如何强化基层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2.1创造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
良好的施工环境有利于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因此,基层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为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这也是基层水利建设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基层水利建设工程开工前,管理人员应该深入实地考察施工地区的环境,包括地质环境、人文环境、自然条件、气象环境等,并根据具体的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为基层水利建设工程的施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管理人员还应该深入施工地区周边的居住区,向居民宣传建设基层水利的重要性和意义,呼吁居民一起为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管理人员应该将这项工作做细、做全,确保毫无遗漏,安排落实好各项细节工作,从而确保基层水利建设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处理好参建各方的相互关系
在进行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协调好参建各方的关系,进而确保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在招标选择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过程中,应在合理投标价的范围内,特别注重投标单位的信誉、业绩、技术水平、企业实力及施工经验,力求选择比较好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这是关系到工程建设好坏及顺利与否的关键。现阶段,基层水利的建设施工基本上都是通过招投标工作来确定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选择诚信高、技术水平过关、综合实力强的施工单位,在确定了具体的施工单位后,管理人员应该积极跟进,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并且对建设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督与管理,进而确保基层施工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不定期的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与管理,尤其是在基层水利建设工程初期,要经常检查项目的工程量以及施工情况,对施工图纸、设备等一定要进行定期的抽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其次要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和施工图纸进行基层水利工程的施工,督促施工人员采用安全的施工方法,避免施工事故的出现;第三在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出现滞后或出现问题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帮助施工单位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与各部门协调,解决问题,从而保障基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基层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人员除了要认真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之外,还应该积极参加施工图纸会审、技术审核、施工过程研讨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对整体的工程建设施工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保证自己在出现问题时,能够根据自己对工程的熟悉与了解,及时解决问题。能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解决建议。在工程施工期间,管理人员应该对进度、建立等方面的工作做好统计,用以加强参建各方的协调,确保基层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
2.3做好各阶段的质量监督工作
工程质量是基层水利工程十分重要的一点,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严把质量关。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合理的质量监管体系,经常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检查和抽查,并且要督促施工单位和质检机构经常进行自检和检查,促使他们正确行使自己的职责。质量是基层水利工程发挥其职能的基础保障,在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抓好质量这一重要标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格监管各方面、各阶段的质量,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过关。
2.4建设与管理统筹考虑
在进行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建设与管理的统筹考虑,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同时也要关注各参建方的意见,使自己的管理意见与工作能够符合基层水利建设的基本需求,确保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符合当地的需求,充分发挥基层水利工程的工程效益,加强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之间的联系,优化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建设,促进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保障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5注意资料的整编归档
要想进一步做好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工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加强对工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有利于为以后相关的工程建设留存真实的数据,提供相应的参考。一般情况下,工程的资料来源于各个参建方,资料多且复杂,管理人员应该根据需求对资料进行整理,形成规范有序的工程资料,并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建设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在工程验收时,也要将工程验收的相关信息进行收编整理,从而形成一份全面的工程资料。这些资料能够真实地反映基层水利工程从建设之初到结束之后的各项数据,对以后工程的使用及其相关工程的建设提供真实可靠且完整的依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基层水利建设工程的施工工作,一定要认识到加强基层水利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协调各参建方之间的关系,加强管理,从而推动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各方人员积极认真的落实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努力发挥自己的职能,推动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而为工农业的加工与生产提供支持,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加宁,吕天伟.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体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
[2]王小文,镇方栋.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
篇6
第二条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明确的建设程序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
第三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由国家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企事业单位独资或合资以及其它投资方式兴建的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等大中型(包括新建、续建、改建、加固、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参照执行。利用外资项目的建设程序,同时还应执行有关外资项目管理的规定。
第四条项目建议书阶段
1.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是对拟进行建设项目的初步说明。
2.项目建议书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编制。
3.项目建议书编制一般由政府委托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并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由政府向社会公布,若有投资建设意向,应及时组建项目法人筹备机构,开展下一建设程序工作。
第五条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1.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法人(或筹备机构)组织编制。
2.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3.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现行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申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同时提出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及运行机制、资金筹措方案、资金结构及回收资金的办法,并依照有关规定附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签署的规划同意书、对取水许可预申请的书面审查意见。审批部门要委托有项目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并综合行业归口主管部门、投资机构(公司)、项目法人(或项目法人筹备机构)等方面的意见进行审批。
4.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在主要内容上有重要变动,应经原批准机关复审同意。项目可行性报告批准后,应正式成立项目法人,并按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项目管理。
第六条初步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必要而准确的设计资料,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阐明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规定项目的各项基本技术参数,编制项目的总概算。初步设计任务应择优选择有项目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依照有关初步设计编制规定进行编制。
2.初步设计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3.初步设计文件报批前,一般须由项目法人委托有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或组织行业各方面(包括管理、设计、施工、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对初步设计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论证。设计单位根据咨询论证意见,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补充、修改、优化。初步设计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后,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
4.设计单位必须严格保证设计质量,承担初步设计的合同责任。初步设计文件经批准后,主要内容不得随意修改、变更,并作为项目建设实施的技术文件基础。如有重要修改、变更,须经原审批机关复审同意。
第七条施工准备阶段
1.项目在主体工程开工之前,必须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施工现场的征地、拆迁;
(2)完成施工用水、电、通信、路和场地平整等工程;
(3)必须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工程;
(4)组织招标设计、咨询、设备和物资采购等服务;
(5)组织建设监理和主体工程招标投标,并择优选定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承包队伍。
2.施工准备工作开始前,项目法人或其机构,须依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中“管理体制和职责”明确的分级管理权限,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报建手续,项目报建须交验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工程项目进行项目报建登记后,方可组织施工准备工作。
3.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除某些不适应招标的特殊工程项目外(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均须实行招标投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示投标管理规定》执行。
4.水利工程项目必须满足如下,施工准备方可进行:
(1)初步设计已批批准;
(2)项目法人已经建立;
(3)项目已列入国家或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计划,筹资方案已经确定;
(4)有关士地使用权已经批准;
(5)已办理报建手续。
第八条建设实施阶段
1.建设实施阶段是指主体工程的建设实施,项目法人按照批准的建设文件,组织工程建设,保证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2.项目法人或其机构必须按审批权限,向主管部门提出主体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经批准后,主体工程方能正式开工。主体工程开工须具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明确的条件,即:
(1)前期工程各阶段文件已按规定批准,施工详图设计可以满足初期主体工程施工需要;
(2)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或地方水利建设投资年度计划,年度建设资金已落实;
(3)主体工程招标已经决标,工程承包合同已经签订,并得到主管部门同意;
(4)现场施工准备和征地移民等建设外部条件能够满足主体工程开工需要。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主体工程开工前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1)建设管理模式已经确定,投资主体与项目主体的管理关系已经理顺;
(2)项目建设所需全部投资来源已经明确,且投资结构合理;
(3)项目产品的销售,已有用户承诺,并确定了定价原则。
4.项目法人要充分发挥建设管理的主导作用,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建设条件。项目法人要充分授权工程监理,使之能独立负责项目的建设工期、质量、投资的控制和现场施工的组织协调。监理单位选择必须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水建〔1996〕396号)的要求;
5.要按照“政府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保证”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重要建设项目,须设立质量监督项目站,行使政府对项目建设的监督职能。
第九条生产准备阶段
1.生产准备是项目投产前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阶段转入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项目法人应按照建管结合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要求,适时做好有关生产准备工作。
2.生产准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要求确定,一般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生产组织准备。建立生产经营的管理机构及相应管理制度;
(2)招收和培训人员。按照生产运营的要求,配备生产管理人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之能使满足运营要求。生产管理人员要尽早介入工程的施工建设,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熟悉情况,掌握好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为顺利衔接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阶段做好准备;
(3)生产技术准备。主要包括技术资料的汇总、运行技术方案的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制定和新技术准备;
(4)生产的物资准备。主要是落实投产运营所需要的原材料、协作产品、工器具、备品备件和其他协作配合条件的准备;
(5)正常的生活福利设施准备。
3.及时具体落实产品销售合同协议的签订,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为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创造条件。
第十条竣工验收
1.竣工验收是工程完成建设目标的标志,是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即从基本建设转入生产或使用。
2.当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全部完成,并经过单位工程验收(包括工程档案资料的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完成了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完成竣工报告、竣工决算等必须文件的编制后,项目法人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规定,向验收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根据国家和部颁验收规程,组织验收。
3.竣工决算编制完成后,须由审计机关组织竣工审计,其审计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基本资料。
4.工程规模较大、技术较复杂的建设项目可先进行初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验收;有遗留问题的项目,对遗留问题必须有具体处理意见,且有限期处理的明确要求并落实责任人。
第十一条后评价
1.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一般经过1至2年生产运营后,要进行一次系统的项目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影响评价——项目投产后对各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经济效益评价——项目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财务效益、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可行性研究深度等进行评价;过程评价——对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评价。
2.项目后评价一般按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即项目法人的自我评价、项目行业的评价、计划部门(或主要投资方)的评价。
3.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必须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做到分析合理、评价公正。通过建设项目的后评价以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
第十二条凡违反工程建设程序管理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由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对责任者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本暂行规定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的补充。
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推进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的实施,促进水利建设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明确的建设程序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
第三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由国家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企事业单位独资或合资以及其它投资方式兴建的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等大中型(包括新建、续建、改建、加固、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参照执行。利用外资项目的建设程序,同时还应执行有关外资项目管理的规定。
第四条项目建议书阶段
1.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是对拟进行建设项目的初步说明。
2.项目建议书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编制。
3.项目建议书编制一般由政府委托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并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由政府向社会公布,若有投资建设意向,应及时组建项目法人筹备机构,开展下一建设程序工作。
第五条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1.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法人(或筹备机构)组织编制。
2.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3.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现行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申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同时提出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及运行机制、资金筹措方案、资金结构及回收资金的办法,并依照有关规定附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签署的规划同意书、对取水许可预申请的书面审查意见。审批部门要委托有项目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并综合行业归口主管部门、投资机构(公司)、项目法人(或项目法人筹备机构)等方面的意见进行审批。
4.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在主要内容上有重要变动,应经原批准机关复审同意。项目可行性报告批准后,应正式成立项目法人,并按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项目管理。
第六条初步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必要而准确的设计资料,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阐明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规定项目的各项基本技术参数,编制项目的总概算。初步设计任务应择优选择有项目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依照有关初步设计编制规定进行编制。
2.初步设计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3.初步设计文件报批前,一般须由项目法人委托有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或组织行业各方面(包括管理、设计、施工、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对初步设计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论证。设计单位根据咨询论证意见,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补充、修改、优化。初步设计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后,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
4.设计单位必须严格保证设计质量,承担初步设计的合同责任。初步设计文件经批准后,主要内容不得随意修改、变更,并作为项目建设实施的技术文件基础。如有重要修改、变更,须经原审批机关复审同意。
第七条施工准备阶段
1.项目在主体工程开工之前,必须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施工现场的征地、拆迁;
(2)完成施工用水、电、通信、路和场地平整等工程;
(3)必须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工程;
(4)组织招标设计、咨询、设备和物资采购等服务;
(5)组织建设监理和主体工程招标投标,并择优选定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承包队伍。
2.施工准备工作开始前,项目法人或其机构,须依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中“管理体制和职责”明确的分级管理权限,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报建手续,项目报建须交验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工程项目进行项目报建登记后,方可组织施工准备工作。
3.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除某些不适应招标的特殊工程项目外(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均须实行招标投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示投标管理规定》执行。
4.水利工程项目必须满足如下,施工准备方可进行:
(1)初步设计已批批准;
(2)项目法人已经建立;
(3)项目已列入国家或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计划,筹资方案已经确定;
(4)有关士地使用权已经批准;
(5)已办理报建手续。
第八条建设实施阶段
1.建设实施阶段是指主体工程的建设实施,项目法人按照批准的建设文件,组织工程建设,保证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2.项目法人或其机构必须按审批权限,向主管部门提出主体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经批准后,主体工程方能正式开工。主体工程开工须具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明确的条件,即:
(1)前期工程各阶段文件已按规定批准,施工详图设计可以满足初期主体工程施工需要;
(2)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或地方水利建设投资年度计划,年度建设资金已落实;
(3)主体工程招标已经决标,工程承包合同已经签订,并得到主管部门同意;
(4)现场施工准备和征地移民等建设外部条件能够满足主体工程开工需要。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主体工程开工前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1)建设管理模式已经确定,投资主体与项目主体的管理关系已经理顺;
(2)项目建设所需全部投资来源已经明确,且投资结构合理;
(3)项目产品的销售,已有用户承诺,并确定了定价原则。
4.项目法人要充分发挥建设管理的主导作用,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建设条件。项目法人要充分授权工程监理,使之能独立负责项目的建设工期、质量、投资的控制和现场施工的组织协调。监理单位选择必须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水建〔1996〕396号)的要求;
5.要按照“政府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保证”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重要建设项目,须设立质量监督项目站,行使政府对项目建设的监督职能。
第九条生产准备阶段
1.生产准备是项目投产前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阶段转入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项目法人应按照建管结合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要求,适时做好有关生产准备工作。
2.生产准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要求确定,一般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生产组织准备。建立生产经营的管理机构及相应管理制度;
(2)招收和培训人员。按照生产运营的要求,配备生产管理人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之能使满足运营要求。生产管理人员要尽早介入工程的施工建设,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熟悉情况,掌握好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为顺利衔接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阶段做好准备;
(3)生产技术准备。主要包括技术资料的汇总、运行技术方案的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制定和新技术准备;
(4)生产的物资准备。主要是落实投产运营所需要的原材料、协作产品、工器具、备品备件和其他协作配合条件的准备;
(5)正常的生活福利设施准备。
3.及时具体落实产品销售合同协议的签订,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为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创造条件。
第十条竣工验收
1.竣工验收是工程完成建设目标的标志,是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即从基本建设转入生产或使用。
2.当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全部完成,并经过单位工程验收(包括工程档案资料的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完成了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完成竣工报告、竣工决算等必须文件的编制后,项目法人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规定,向验收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根据国家和部颁验收规程,组织验收。
3.竣工决算编制完成后,须由审计机关组织竣工审计,其审计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基本资料。
4.工程规模较大、技术较复杂的建设项目可先进行初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验收;有遗留问题的项目,对遗留问题必须有具体处理意见,且有限期处理的明确要求并落实责任人。
第十一条后评价
1.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一般经过1至2年生产运营后,要进行一次系统的项目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影响评价——项目投产后对各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经济效益评价——项目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财务效益、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可行性研究深度等进行评价;过程评价——对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评价。
2.项目后评价一般按三个层次组织实施,即项目法人的自我评价、项目行业的评价、计划部门(或主要投资方)的评价。
3.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必须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做到分析合理、评价公正。通过建设项目的后评价以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
篇7
多数农田水利工程兴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机身设计标准不高,规划不科学,特别是缺少完善的配套设施,大部分水利工程只注重建设,而忽视了后期的维护保养,多数因为缺少妥善的管理,个别的机械设备已经老化和丢失,有些零部件已经损坏很久,都无人修理,依然带病运行。还有些机井由于损毁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和出水量不足等问题。农民长期使用堤防取土建房、烧砖等,导致堤身被毁,严重的甚至会发生溃堤的现象。
2小农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建议
2.1建立和完善施工管理机制。第一,坚持竞争立项工作机制,竞争立项是小农水利工程建设的新突破,通过竞争立项,可以使各单位在申报前就对建设管理规范和施工方案编制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将为小农水利工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评审流程,可以从中选择出最优的立项原则,有效的激励了各地工作方式的改善、工作力度的增大和工作手段的创新。第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工作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考核中应尊重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必须共同参与其中。同时,应保证将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第三,严格小农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机制,对原有小型水库的改造、维修和保养工作需加强管理,并充分利用,改变传统重建轻管的错误观念,特别是对于建成后的管理,应特别注意。根据用水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高效农业,充分的发挥出小农水利工程的效益。
2.2引导群众筹资筹劳,完善投融资机制。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频繁的旱涝对农村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农民们对水利工程减灾效益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各地区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水利工程的筹资,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群众的热情,同时,国家方面也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引导和组织农民群众就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开展议事活动,引导农民群众筹资筹劳。另一方面寻找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国家的优惠政策,鼓励民营水利工程的发展,可以通过承包、拍卖、租赁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注入小农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贯彻落实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农民们的切身利益。
2.3开展小农水利工程普查,做好科学规划。小农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在政府部分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间的大力配合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税务部门应对小农水利工程定期开展普查活动,仔细检查水利工程的使用现状、配套设施、工程管理和效益等,完成对辖区内水利工程的经营状态、管理形式、产权归属和设施完好程度等调查清楚。在尊重农民意见和了解小农水利工程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小农水利工程建设,并结合本地区小农水利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从农民最迫切、最关心、见效快的事情入手做起,突出工程的制动点,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
篇8
关键词: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水利工程建设行业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实现了自身提高。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提高水利设施的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益,笔者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一、我国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瓶颈分析
1.项目法人的责任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实
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责任制度为项目法人制度,这对于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以及明确水利工程建设责任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践当中,项目法人制度并没有得到全而的落实与执行。项目法人制度主要包括施工单位负责制以及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度。在一些水利工程建O过程当中,一部分施工单位根本就没有建立起项目法人制度,因此,所有的水利工程建设行为都是在没有制度规范的情况之卜进行的。缺乏项目法人制度的建立,许多责任问题不能进行落实,当水利工程建设出现问题之时,责任的划分会成为突出问题。另外,对于一些已经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度的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来讲,缺少行政部门的积极配合,在施工之时,一味追求施工进度而忽略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这样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名存实亡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有不良影响。
2.招投标管理工作不足
招投标工作虽然属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但它的管理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工作。在进行工程招投标之时,一些工程的负责人会选择一些资历较低甚至没有资历的企业作为投标,让这些企业负责工程的设计工作、施工工作以及管理工作。这就使得一些水利工程的招投标工作的合理度较低,细节工作也很难处理全面。资历较低的企业是不会按照行业标准来开展工作,在进行招投标之时,利用虚假的身份与广告进行工程包装,直接或者问接地承包工程,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存在违规现象。
3.质量监督检查力度不足
监督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但是,对于一些水利工程来讲,其监督工作没有做到位,力度也不足。加之监管的范围较小,使得管理工作没有达预先的效果。一些水利工程没有成立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小组,并没有设专门的机构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作来进行检查与监督。另外,监督管理人员经验不足也是监督工作问题所在,监督管理人员经验不足会使监督的精细化得不到实现,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
二、优化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对策
1.逐步建立信息化数据系统
灌区水利化管理的信息化措施,首先就应该逐步的建立信息化数据系统。因为只有建立信息化数据系统,才能够进一步的实现灌区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才会达到自动化管理的目标。所以,建立信息化数据系统是相当有必要的。要逐步的建立信息化数据系统,就应该对灌区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比如,灌区的降水,或者是灌区的工程等都应该采用数据调查,最后做出数据整理,把灌区的这些数据采集通过电子方式保存备案。针对这些数据还应该分门别类,这样方便数据在日后被查看。这样的过程,逐步的建立信息化数据系统,才能够进一步的实现灌区管理的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信息化和规范化,从而实现灌区管理的时代化与现代化,促进灌区管理工作的数据化落实,促进其快速平稳的发展。
2.加强人才的培养
灌区水利管理的信息化措施,最后就表现在加强人才的培养。灌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其最核心的是人。人才是实现灌区信息化管理的关键与中心,即使就是有信息化的设备或者是先进的设备,如果没有专业的人群,具有信息化素质的人才,也是难以实现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因此灌区应该不断地引进高素质,有思想的人才,培养和训练其专业素质。还应该实施定期的测试,或者是定期的外出深造。如果有必要的话,灌区应该给员工制造一些外出深造的机会,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此外,灌区还可以与一些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为自己的工作人员提供学习的良好机会,利用学校或者是科研机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实现灌区的管理信息化,促进灌区的健康有序发展。
3.灌区水利的工程建设建议与措施
灌区水利的工程建议还应该重视,积极地去培养人才,只有保障人才不断,才能够在后期的工程建设中保障建设的顺利进行。灌区工程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日常工作的进一步落实。第一,保障工程进度。因为工程昵过进度是灌区实现信息化工程昵过建设的生命保障,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所以在工作中要包赞优秀的工作人员,确保工期能够按时完成。第二,就是工程投资管理。在工程投资的过程之中,一旦工程昵过发生变动,资金的总额应该有一定的限制,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保障工程投资的管理科学化。所以,灌区水利的工程昵过建设室友一定的原则限制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规则还规范灌区水利的建设,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灌区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实现灌区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以及科学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虽存在问题,但已经在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实现了改革与进步。笔者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现存问题入手,分析建设管理工作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的影响,提出几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希望水利建设行业重视起工程管理工作,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施工行为,提高水利设施的质量,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先锋.基于参与式发展的理念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3).
篇9
一、盱眙县水利建设融资的形式
1.减免费用折资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合法的程序对工程建设应该支付的费用实行减免或优惠政策,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如土地复垦、林木赔偿、青苗赔偿、工程占地赔偿等,对被减免的费用进行计价,计入水利工程投资。
2.投劳折资
投劳折资是指投劳单位组织群众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对付出的劳动或机械消耗完成的工程量进行计价,计入水利工程投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项筹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投劳折资工程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缺乏。
3.投物折资
投物折资是指投物单位发动地方群众,向水利建设单位提供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地产物资,主要包括木材、砖、灰、砂、石等,对投入的物资进行计量、计价,计入水利工程投资。
4.社会融资
建设单位对整个在建工程的概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预计概算批复工程做完扣除省级以上资金有多少缺口,据此动用社会融资的渠道,如银行抵押贷款、发行小企业债券等,保证概算批复建设内容的完成和建设资金的支付,是盱眙县水利建设的主要筹资渠道。
5.采用PPP的形式引进社会资本
采用建设—经营—移交的投资方式吸收外资,批准特许经营权并进行财政补贴,经营期满后政府收回水利工程。以上1~3项是传统的水利建设地方配套资金的形式,财务核算只是增加建设成本和基建拨款,受客观条件所限,数量有限,核算较为粗糙;4~5项是社会融资,有效缓解了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压力,符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发改农经〔2015〕488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是现代水利建设融资的新途径。
二、盱眙县水利部门社会融资措施
1.成立国有资本公司,打造政府融资平台
为克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的瓶颈制约,盱胎县主要领导提出了“将水利事业做成水利产业,最后形成水利资本”的设想,其目的就是利用现有水利资源吸收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盱眙县于2009年成立县天源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源水务公司)。该公司是盱眙县水务局控股的政府融资平台,几经注资天源水务公司注册资本达到61000万元。公司成立以来资产和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效益凸显。截至2014年12月底,拥有资产总额206796万元,实现净资产76480.70万元,累计对外融资达56800万元,为县水务局实施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县级配套资金18875.25万元(含县级水利工程),用于建设县污水处理厂等公益性工程资金达17979.75万元。
2.以土地为依托,争取银行贷款
(1)以商业用地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2012年盱眙县以乡镇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为载体,向中国建设银行办理了为期5年的15900万元的中长期项目贷款;2013年以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载体,向江苏银行办理了为期2年的5800万元项目贷款;2013年9月以农村水利重点县工程为载体,向中国民生银行办理了为期1年的流动资金贷款2600万元;2014年3月以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载体,向农村商业银行办理为期一年的流动资金贷款2500万元。累计向金融机构融资26800万元。(2)面向社会融资,发行私募债券。2013年天源水务公司与上海某证券公司合作,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为期3年的总额为30000万元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以下简称私募债券)。操作过程如下: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天源水务公司资产、财务收支情况和收益、营运、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估,上海某证券公司根据审计和评估结果确认发行债券的额度,并要求相关单位提供担保。上海某证券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天源水务公司拟发行30000万元私募债券的方案;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派员复核、检查认可,上述债券资金于2014年1月和2014年4月已分批全部到位。
3.水利项目采用PPP机制,引进社会资本
为加快推进水利建设项目,盱眙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引入北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参与该县城东水务项目投资、建设及营运。甲乙双方签订了《盱眙县城东水务项目投资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如下:项目名称:新建盱眙县城东自来水厂。设计规模20万t/d。投资方式采用建设—营运—移交即PPP投资方式,甲方授予乙方在工程范围内30年供水特许经营权,乙方在特许经营期内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城东水厂及特许经营合同范围内的供水业务。期满后,城东水厂及配套管网无偿交给甲方。乙方保证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水价按价格主管部门核定执行,乙方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该合同于2014年8月签订。乙方资金3240万元全部到账,现在合同运行良好。
三、体会
1.传统的群众自筹资金管理办法
在一定范围内仍可使用过去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是发动群众,群众出力、出物或损失其应得的利益,减少工程建设成本支出等行为,折算为配套资金,如减免费用折资、投劳折资、投物折资等方法,现在一定范围内仍可继续使用。
2.借鉴盱眙县水利融资经验,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
(1)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各县区成立“水利工程建设营运改革领导机构”,并开展实质性的工作。选择一批工程通过股权转让、委托经营、整合改制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各县区水利系统可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筛选,将优质的特别是有明显经济效益的水利工程集中起来,采用对社会出让、委托经营等方式。
(2)推广盱眙县的融资经验,以水利资产为基础,以商业用地、旅游用地为依托,以水利建设项目为载体,做大融资平台,不断扩大融资主体的资本,争取信贷资金,发行债券,吸收社会资本。
(3)新建的经营性水利项目采用PPP形式。建立健全PPP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营运。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排工程、水力发电、航运工程等。盱眙县的做法基本符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存在的不足:盱眙县取得的商业银行贷款、发行私募债券均是由天源水务公司作为债务人,筹资时与县财政部门关联性不突出,在资金使用时天源水务公司将筹集的工程资金转于县财政局,由县财政局再转于水利建设单位。采用PPP形式的项目合同条款中规定:“乙方的设计、建设、勘察及监理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并应经过甲方同意”,与发改农经〔2015〕488号文件规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的,可以不进行招标”不一致。
3.充分利用农业发展银行专项过桥贷款,拓宽水利融资新途径
各级水利部门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应用《水利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专项过桥贷款支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该文件规定:凡是纳入国家投资计划和地方财政预算(计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凭相关的批复文件按照规定的程序均可取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用贷款,贷款的期限原则不超过3年且利息优惠。农发银行、借款人、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共同签订资金监管四方协议,对贷款的使用实施监管。
四、建议
1.缩小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取消流域性水利工程地方配套资金
国家和省级在水利建设地方配套资金方面,对经济落后地区在政策上作相应的倾斜,对于区域性水利工程建设应缩小配套资金的比例。对于流域性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整治,应该取消下游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因为流域性工程基本都是“客水”过境,当地群众连年为之防汛抗洪,付出大量的财力物力,再要下游负担建设或整治资金,地方财政难以承受。
2.地方配套资金多管齐下,切实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水利建设投资原则是“谁受益,谁负担”。在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县乡河道治理、中小河塘治理等工程建设中,首先收益的是广大农村群众,而且是直接的受益者。按水利投入的原则,直接收益的群众承担水利建设配套资金的任务,不能视为增加群众负担,应该视为“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地方政府按一定方法将县级应该配套的资金扣除县乡级财政配套后的余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群众个人,出台指令性文件,缓解县级以下地方财政配套压力,确保配套资金足额到位,为水利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3.群众筹资纳入制度化管理
篇10
[关键词] 黑龙江 水利工程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实施意见
[中图分类号] S2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284-01
一、前言
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代表性产业之一。最近这几年,我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投入了很多,当然水利工程因为这些投入也进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阶段,但是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种非常复杂、手续很繁乱的工程,它是极其不同于其他普通的项目建设工程的,中间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就很容易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正常运作。由此可见,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在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是非常重要,不容疏忽的,只有紧抓管理工作不放,才能把整个水利工程做成功。其中,黑龙江地区的许多公司一直以来都是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为主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许多之前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很好的跟上社会的发展了。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了解水利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现在的一些管理体质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才能更好的跟上社会的发展走向。
二、黑龙江地区水利工程发展的现状
现在黑龙江地区的水利工程属于我国基层的水利工程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覆盖面比较广,这样可以方便直接服务广大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和一些农业生产,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同时它的业务综合性也比较强,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其次它的工程类型也比较多,它往往都是经野性和公益性同时存在的;最后由于它的区域差异性还比较大,所以它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完全不同的。长时间以来,像黑龙江地区这样的基层水利建设主要都是依靠农民投入的劳动发展的,政府对其投入的比较少。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黑龙江地区水利投入大大减少,所以它的建设力度也明显变缓了。近几年来,国家开启了一些帮助水利工程增加投入的活动,虽然在这些活动之后在水利工程资金方面的问题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但是总的来说国家投入的还是比较少,大多数的资金投入都来自地方财政。最近几年,由于国家对像黑龙江地区这样的基层水利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就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基层水利发展的规章制度,当然黑龙江地区也在其范围内。因为新颁布的这些规章制度能很好的管理好黑龙江地区的水利组织、黑龙江地区水利建设的投入、黑龙江地区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这三个方面,所以黑龙江地区的水利建设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起覆盖的方面也越来越广了。
三、黑龙江地区水利今后发展的方向
当今社会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自然灾害也是我国不可避免的影响水资源的主要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延后也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中水利设施不够就是最主要的问题。随着社会工业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黑龙江地区水利今后面临的问题也会更加严重,应不断加强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将水利工程建设得更好,尽快改变现在还有很多农民天天都过着靠自然降雨维持收成的日子。水利的改革问题成为了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加快水利的改革才能让我国的经济水平更上一层楼。不断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就能推动水利今后更好的发展。从最新的有关黑龙江地区水利工程行业市场的调查研究报告可以发现实施水利规划,今后就会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四、对黑龙江地区水利实施建设的一些改进意见
1.增加黑龙江地区水利发展的资金投入,增强本身的基础建设
首先要积极的落实加大资金投入的政策,政府要加强关注水利工程建设的意识,明确水利发展重点需要帮助的项目,慢慢地将水利工程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大幅度转变原本的发展观念,促进黑龙江地区水利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想促进设施的建设就要把管理提到日程上来,其次要尽可能的扩大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其中所有的工程建设都必须要保证其整体的同步性,这样才能保证其效益的整体性。
2.加强水利体制的改革,增强水利体制的创新
加强体制改革首先就要明确黑龙江地区水利的公益性质是什么,然后再推进推进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充分发挥投入资金的凝聚作用。最后根据国家颁布的一些规章制度,在水利工程原有的体制上进行一些合理的创新,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的创新进程。
3.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
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多培养一些水利工程方面的管理人才,全面提高整个管理任务的素质,并且实行岗位职责明确制,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工作人员明确他这个岗位应该做的事,更好的完成所有的任务。搞笑的发挥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还可以让整个团队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只有做到这点才能是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正常运转,将水利工程的管理推向正规化。
五、总结
由此可见,对水利工程来说建设只是其整个工程的基础,但是管理却是其最需要重视的地方,让了让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更好的完成,就必须将建设和管理都做到位。只有现在将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步一步地改正过来并且不断地加以完善,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水利工程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哲.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7(21)
- 上一篇:洪涝灾害形成机制
- 下一篇:双碳对绿色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