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

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经济学 消费者行为 信息不对称 搜索成本 边际收益递增规律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104-02

前言:电子商务经济学是将电子商务市场或在线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经济学分支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电子商务经济学依然是使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方法。电子商务经济学的研究主体是在线市场,消费者在在线市场的消费行为与离线市场相比,消费者行为理论仍有其独特之处。

一、质量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决策的影响

市场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各自所需的信息。对于消费者而言,影响其购买决策的信息主要是多购买商品的质量信息,商品质量信息可以分为实意质量信息和象征质量信息。实意质量信息是与商品本身相关,通过触摸、使用或检测才能够获得的信息,消费者只有接触商品或者获得值得信任的经验信息之后才能够获得。象征质量信息是通过文字、图像等方式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包括卖方提供和其他消费者传递的反馈信息。消费者只有获得足够的实意质量信息和象征质量信息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

在离线市场,消费者可以获得足够的商品质量信息,能做出理智的购买决策,但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不能接触到实物,获得实意质量信息只能是通过其他消费者的经验信息。此外,也存在卖方的象征质量信息与商品实际质量信息不符,信息不对称现象仍然存在。另外获得象征质量信息比较方便,容易形成对价格和质量分布的认识,基于这种认识,在缺少实意质量信息的购买决策中,易于形成逆向选择,影响市场效率。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要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尽可能多的商品信息,信息通过卖方、其他买方、第三方以及与其他人的交流传递给消费者,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购买的重要性,时间限制等,决定其搜索信息过程的长短,在形成商品感知质量以后,会在充分考虑价格和预算的前提下做出理性的购买决策。

二、信息搜索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决策的影响

在经济学中,厂商和消费者的目的都是使其自身利益最大话,厂商希望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售出产品,消费者希望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购买,因此,慎重的消费者会在购买之前调查尽可能多的卖方,了解产品的质量信息和价格,并做比较。信息是有代价的,获得信息需要付出时间和金钱,即会产生信息搜索成本。

消费者在离线市场是通过顺序查询的方式来搜索信息的即逛完一个商店,获得信息,决定是否购买,如不满意再去另一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搜索信息,并可以对比已获得不同厂商的信息,以便做出最优的购买决策。与离线市场相比,电子商务市场的信息搜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减少了消费者的时间和交通成本;并且可以获得更多的商品质量信息并加以比较,能够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想要的商品,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成本。

信息搜索不仅会产生成本,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收益。一方面,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品质量信息,减少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另一方面,随着搜索次数的增加范围的拓广,消费者会发现更有利的价格,可以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若把多搜索一单位信息所增加的成本称为边际搜索成本,获得一单位信息带来的收益称为边际搜索收益,按照经济学的原理,当边际搜索成本等于边际搜索收益时,就实现了最大化原则,此时,消费者就应停止搜索。

搜索信息能够使消费者购买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先假设消费者在搜索信息之前认为的价格-质量曲线为P-q(见图2),ABC分别为三个厂商提供的价格质量组合点。P-q曲线和无差异曲线(IC*)相切与B点,即消费者偏好B厂商提供的产品。但是当消费者搜索了大量信息以后,发现其对A产品的质量认知是正确的,但A产品价格过高,实际价格可以是PA’,而对C产品的价格认知是正确的,但C产品实际质量要比qc高为qc’,于是新的价格-质量曲线形成,为(p-q)’,同时得到一条新的无差异曲线IC*’,在IC*的右下方,此时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提高。因此,在进行信息搜索之后,消费者更偏好与C厂商提供的产品,在相同的价格下,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益。①

(三)电子商务中的边际效用递增规律

在电子商务市场,消费者不仅可以购买实物商品,也可以购买电子产品。在电子商务经济学中,消费者对某种商品使用得越多,增加该商品消费量的欲望就越强,出现了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电子商务消费具有锁定性。在电子商务市场进行消费,首先要有软件支持,一旦消费者使用某一品牌的软件产品,该产品又能满足其基本需要,消费者如换用其他的软件,会增加其学习成本和因学不会带来的风险,转移成本较大,因此,软件产品具有锁定性。由于软件具有锁定性,所以会使其使用规模扩大,消费群体增加,通用性增强,消费者在任何计算机上都可以使用该软件,因此就增加了消费者的边际效用。

二是电子商务的网络外部性。产品或服务不仅有自身的价值,还有着网络价值,这是指存在其他用户,且用户的消费相互关联时,产品或服务对某个用户的价值。根据麦特卡夫定律可知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即 N 个联结能创造N2的效益。因此,用户数量的增加,表示每个用户所获得信息量增加,获得的效用也相应增加,新用户在使其他用户增加效用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边际效用。

三是电子商务消费规模的正反馈性。当一种电子商务消费模式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时,使用这种模式的消费者的数量会迅速增多,当用户数量较大时,该消费模式的辅助功能种类会更加齐全和方便,消费者获得的效用增加,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该消费模式,进一步扩大的规模。电子商务消费的这种正反馈性循环,使其呈现出自发的扩展趋势。例如作为国内电子商务领头羊的阿里巴巴的迅速发展就死电子商务消费规模正反馈性的必然结果。

三、结语

由分析可以看出,在电子商务市场其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在并没有减弱,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消费者才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搜索以减轻对购买决策的影响。电子商务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搜索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与传统经济学有一定的差异,在电子商务成为流行趋势的当今社会,厂商只有充分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才能制定出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数理分析方法;经济学教学

0 引言

文字描述、图表直观表达和数学模型刻画是经济学理论的三种不同表达方式,其各有各的特点,早期经济学理论基本都以文字描述为主,图表表达辅,很少涉及到复杂的数学模型。当数学作为一种工具被以马歇尔为主的经济学家引入经济学研究后,对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国富论》的基本思想既包括了资源配置理论也包括了分工理论,但由于分工理论在形式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困难而逐渐被淡化,相反,由于马歇尔将资源配置理论以图表和数学模型刻画而几乎成为了经济学的全部,比如现行的经济学教材中对经济学的定义一般都是“由于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而经济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更好地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望”。在现代主流经济学家中除了科斯等极少数经济学家外,数学模型仍然是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学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主流经济学学术期刊中的数学模型早已成为一种主流研究方法。然而,独立学院的学生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正因为其数学基础不好才被录入到独立学院的,所以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普遍较差,即使费了极大的力气学会了一些数学知识,但也不懂得其真正的数学含义,更不会将其做为一种工具而应用于经济学分析。另外,独立学院的数学老师在教学中也存在严重不足。首先,独立学院的数学老师一般没有真正学习过数学史,所以对数学中的基本理论缺乏“原生态”的了解,不了解纷繁复杂的数学理论的来龙去脉,不清楚各个数学公式定理是在何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更不懂得各个数学理论知识是用来解决什么现实问题的,因此,大多数数学老师只知道纯理论的教学,只会教学生解题,根本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回归现实中,回归应用。基于上述原因,大多数独立学院的经济学教师都略去了经济学教材中的图表和数学模型,只讲些描述性的文字,这样的教学学生听起来当然轻松,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注定了学生根本无法接触到真正的经济学知识。所以,如何将数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经济学分析能力是摆在独立学院经济学教学面前的重大课题。

1 对除法的真正理解有助于我们领悟经济学中的诸多经济学意义

教学过程中笔者要学生计算如下数学题: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请问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此题一出,课堂上哄然大笑,学生都说我低估了他们的智商,他们不屑一顾地说出了答案2(注:学生的答案根本没有单位,而仅仅是个纯数字)。接着,我板书如下:4个苹果/2个小朋友=2个苹果/1个小朋友,然后,我解释分子除以分母的实际意义是计算者想知道一单位分母拥有多少单位分子,本题中即是每个小朋友拥有多少单位苹果。此时同学们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我正式进入上课内容。

1.1 价格弹性中的除法

价格弹性用来描述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即当价格变化1%时,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公式表示为: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价格变化的百分数,此公式的除法意义也就是想知道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通过这种处理,经济学的文字描述就完全转化为数学公式的刻画了。

实际上在中国的现实经济中,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的敏感性及自身收入的敏感性已远远低于商品质量的敏感性,但为什么教材中只有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而没有质量弹性,原因很简单,即使现实经济中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敏感性很大,但是要将商品的质量量化至少在目前的条件下还不太可能,所以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经济学教材中不会出现商品质量弹性了。

1.2 消费者均衡方程中的除法

假设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则消费者均衡状态时,消费者在两种商品中消费中的每一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即MU1/P1=MU2/P2,这里的除法也是指分母的第个单位拥有分子的多少个单位。只有当消费者在两种商品消费中最后一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其消费水平才能处于均衡状态。

1.3 收入-支出代数模型中的除法

收入-支出代数模型中的乘数很多,笔者仅以投资乘数为例说明除法的经济学含义,投资乘数描述当投资量变化一个单位时,总产出会变化多少个单位,代数式表示为Y/I,或者以微商的形式表示,以方便求导数。这里对Y求导数的经济学含义也就是指当投资I变化一个单位时,总产出Y会变化多少个单位。同理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收益、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等等边际函数的理解都要用到这类简单的除法处理技术,即边际就是求导数,求导数也就是求微商,求微商也就是计算除法,计算除法也就是想知道每个单位的分母量拥有多少个单位的分子量。

2 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两边取对数再对时间求导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其中有个常用的数学处理技巧,即对函数两边同时取对数再对时间求导,比如,对C-B生产函数,Y(t)=A(t)Kα(t)Lβ(t),对函数两边同时取对数再对时间求导得:总产出增长率=技术进步率+α资本增长率+β劳动力增长率,其中模型理解的关键是增长率与导数的关系,所以对导数定义的理解就变得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懂得导数在几何上表示为曲线的斜率,但也表示变量的变化率,在经济增长中则表示为经济变量的增长率。

对这方面的数学表达式的理解与经济学含义之间的掌握将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初级课程,而且也对其以后学习高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对储蓄等于投资恒等式的理解

国内外所有经济学教材都会涉及到储蓄等于投资的恒等式的讲解,但是学生受到数学中恒等式的影响,总认为恒等式是放之四海皆成立的等式,根本没有搞清楚经济学中的恒等式都是基于某个假设条件而推算出来的结果,更不懂得经济均衡类似于刀刃上的均衡,在现实经济中均衡经济几乎不存在。经济学家总是假设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其目的是便于函数的求解,以便于研究的可操作性和教学的方便性,在封闭经济情况下现实经济尚且无法满足储蓄等于投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储蓄等于投资的情况更不太可能。比如中国国内储蓄远远高于国内投资,当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国直接投资会对储蓄抽奖恒等式造成更大的冲击。

4 结论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引入了定量的数量分析方法,而经济学研究中更是将数理分析方法发扬光大的学科,而独立学院中绝大多数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他们缺乏基本的数理思维训练,如果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迁就学生,采用文字化教学与理解,那么势必造成学生不可能接触到真正的经济学理论,更没法了解经济学的真正研究趋势和研究前沿,这不仅造成独立学院经济学教学与重点院校经济学教学的脱接,更不能与国外的经济学教学接轨,因此,经济学教师必须自己认真研究经济学中的数理模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慢慢地引导学生进入那真正让他们激动的经济学殿堂。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发展历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所谓行为经济学,是指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试验对人的各种经济行为研究分析的经济理论,它抛弃人的行为统一模式假定,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完全以理性假设,考察各种非理及其原因和人的复杂动机、态度及成因,给经济学研究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传统主流经济学在对人类行为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把人类行为简单化、机械化、空壳化,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只是着眼于对资本、资源、市场、价格、利息和失业等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而忽视对经济现象中人的行为及其心理作用的研究。著名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卡尼曼教授指出,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且还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本能、偏见、歧视和嫉妒等。但这些因素在传统经济学中被有意无意地抽象掉了,因此现实中存在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许多“反常”现象,同时经济预测也常常出现较大误差。一批西方经济学家发现牵动经济现象的活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心理分析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有机结合为基础的行为经济理论便脱颖而出。在这种思想认识下,又正值传统经济学困难重重,行为分析以空前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学者,使得行为经济学得以蓬勃发展起来。

二、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一书中就关注过人的欲望在经济行为中的重要性。后来,亚当・斯密也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关注过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经济学家边沁因最早提出了 “效用”概念而声名远扬,他所谓的“效用”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心理上的真实感受,包括痛苦、快乐等情感因素。马歇尔曾从市场消费心理的角度论述过人的欲望与市场消费趋向之间的内在关系,尽管他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个人的消费欲望是随价格变化的需求函数”等概念均拥有严密的数学分析甚至度量标准,但只不过是标准的心理感受问题。

一批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合作,将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纳入经济学研究的分析框架中,逐步形成了经济学中的一个新领域――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已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可,而且关于行为经济学的文献出现在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刊物中的频度也越来越高。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报告指出:D・卡内曼将源于心理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他的主要贡献是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发现,展示了人的决策是如何异于标准经济理论预测结果的。D・卡内曼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洞察力来研究经济学,使经济学更加丰富,也为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学研究已进入第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经济学仅限于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即传统市场学。到了第二阶段,经济理论已扩大到全面研究商品现象,也就是研究货币交换关系。现在的第三阶段,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以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策。按照这种观点,行为经济学就是第三阶段经济学的骨干理论。

三、行为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一)消费行为研究。传统经济学提出消费支出是收入的函数,同等收入条件下,人们将支出相同比例的收入,收入一旦确定,就可以对消费总量做出精确预测。行为经济学认为,消费支出不但受收入量的制约,而且还是消费意愿的函数,受消费动机、消费态度的影响。“积极情绪对人的活动有增力的作用,消极情绪对人的情绪有减力作用”,这是行为科学规律。因此,只要人的消费不是受预算的硬约束,那么消费行为就应受消费动机和消费态度的影响。行为经济学立足于行为科学来解释消费行为是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

(二)广告行为研究。广告的目的在于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控制消费意向,促进消费。行为经济学目前主要研究改变消费态度是情感、认知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广告业界把理性广告与情感广告结合起来的广告行为,把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结合起来的广告策略,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广告效果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行为经济学研究成果应用的具体表现。

(三)投资行为研究。投资行为属于风险,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在心理上都倾向于回避风险、追逐稳定,只有在选择的货币期望值大到足以弥补风险代价的时候,冒险行为才可能发生。对此,研究需涉及到投资动机与行为偏好,不同投资动机推动下的投资行为,其具体表现方式不一样。行为偏好在投资中主要表现为对风险的态度,而且投资者之间的行为偏好往往都是不相同的或者有差异的,由此,可以分为风险爱好、风险厌恶和风险中性。因此,在行为经济学家看来,投资既是利润的函数,又是经济心理的函数。

(四)储蓄行为研究。传统经济学认为,储蓄量在经济繁荣、收入提高时增加,经济萧条、收入降低时减少。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储蓄动机在低收入、经济萧条时期更强,经济繁荣时人们反而倾向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旅游、度假和满足其他享乐性需要,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持币量与储蓄量之间缺乏绝对的正相关联系,并非储蓄能力越强,储蓄数量一定就越多,对储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除持币量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行为及心理因素,即储蓄动机和对社会经济状况的理解与预期。研究表明,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具有更强烈的储蓄动机,老年人比青年人具有更强烈的储蓄动机。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储蓄动机一般高于经济繁荣时期,因为萧条的经济通常带来普遍的社会恐慌,预期未来收入会减少。

(五)通货膨胀研究。行为经济学在此领域主要研究:(1)通货膨胀的社会知觉特点;(2)通货膨胀与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行为之间的制动关系。行为经济学的注意源于这样一个社会经济现象,即虽然大多数美国人视通货膨胀为恶魔,但当物价飞涨、货币贬值、通胀降临时,却并不急于购买,而是持币观望。研究发现,人们对通货膨胀的行为反应受心理预期的支配。若价格已经上涨且人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小幅上涨时,往往维持消费,或降低消费,增加储蓄;若价格已经上涨且人们已经预计未来还将大幅上涨,人们才会用囤积和储藏来保护自己。

四、结束语

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领域,它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在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更多的考虑单个行为人的心理思维和主观决策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使得经济学的研究摆脱传统的完全以理性假设,加入了更多人的元素。行为经济学倡导并注重对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为现代经济学建构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类价值”的理论框架,使经济学成为人的科学,人成为经济学的主体。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肖经建.现代家庭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杨正.论行为经济学的创新.南开经济研究,1996.5.

[4]蔡四青.行为经济学――一门新兴的学科.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7.1.

[5]Backer.Gery.S,1980,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

篇4

政治经济学的均衡价格是以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认为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货币表现,并且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如果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价格将以价值为基础并趋向于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最终将反映商品的价值或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的货币化就是商品的均衡价格。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价值转换为生产价格以后,商品的均衡价格也相应成为商品生产价格的货币表现。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政治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关于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程度反复动态博弈的结果。

图1 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

2.西方经济学与均衡价格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对价格均衡的研究是最为深入与透彻的。整个西方经济学中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全部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分析与确定市场的均衡价格。虽然西方经济学对均衡价格的研究只是基于经济学的供需理论,而不强调政治经济学所关注的商品的价值内涵;但从其实质看,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最终也是以商品的基本价值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将这一基本价值称之为均衡价值;而这一基本价值从理论上看也就是政治经济学所分析研究的商品的价值。

分析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必须提到西方经济学对蛛网理论的研究。蛛网理论将蛛网模型分为三类,即发散蛛网、中立蛛网与收敛蛛网。在三类蛛网中,只有收敛蛛网才可以形成稳定的均衡价格。一旦收敛蛛网的均衡价格被打破,市场通过参与博弈的供需双方在多因素复杂博弈中的博弈决策可以重新回到纳什均衡点的均衡价格。

图2 收敛蛛网与均衡价格

3.混沌理论与混沌价格

混沌学的研究起源于1960’s。1970’s,科学家们开始普遍认识到混沌的存在与其重要意义,并对各领域的混沌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0’s,混沌的研究在全球迅速推广,物理、生物、化学、气象、数学、城建、经济等领域对混沌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代科学对混沌的研究起因于Edward Lorenz的“蝴蝶效应”,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个天气预测模型。正是这一“蝴蝶效应”模型,揭示了自然界表面看起来杂乱无序的事物中的惊人的某种秩序。自然总是如此的神秘,捉摸不定、杂乱无章、不可预测的运动的背后,居然隐藏着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且这种规律并不随外界的扰动而改变。这就是混沌。混沌就是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所进行的不断向稳定的内核运动的不确定的运动轨迹。

混沌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始于曼德布罗特对美国棉花价格的研究。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商品的价格,如棉花的价格,是以两种不同的节律波动,其中一种是规则的,而另一种是随机的。从长期看,价格由现实中的经济力量操纵着;而在短期内,价格会以或多或少的偶然性跳动。但事实上现实的数据并不能与经济学家的预期相吻合。曼德布罗特收集了美国自1900年以来60多年的棉花价格资料,当曼德布罗特通过计算机对棉花价格的数据进行精细分析时,他发现了他所寻求的令人惊喜的结果。从正态分布的观点看反常的数据,从标度的观点看却出现了对称性。每个特殊价格的变化是偶然的和不可预测的,但变化的序列却与标度无关。每天价格变化的曲线与每月价格变化的曲线惊人地吻合!更令人吃惊的是,根据曼德布罗特的分析,价格变化的程度竟在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经济危机的剧烈动荡的60年中保持不变。在大量不规则的棉花价格数据中,隐藏着一种难以想象的秩序,即价格的混沌特性。价格的混沌特性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商品的混沌价格,混沌价格对于特定时期的具体商品而言都是内在的确定性的,价格混沌变化的最终轨迹都将毫不例外的趋向于稳定的混沌价格。混沌学认为这是因为奇异吸引子的缘故,认为奇异吸引子的作用使得混沌的价格最终稳定到混沌价格。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价格的这一变化规律是与均衡价格规律完全相吻合的;混沌价格事实上就是商品价格在混沌理论的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均衡价格。而且混沌过程也是与博弈过程相一致的;混沌在形式上就是一个复杂的博弈模型。

4.均衡价格形成的博弈分析

无论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还是混沌理论的等其他理论对均衡价格的研究,从其本质看都承认均衡价格的稳定性,并且在事实上将均衡价格确定为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的货币表现。其分析所依据的基本手段与基础理论虽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各种分析中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其实都是一个博弈过程,也就是说可以将各种分析方法对均衡价格的解释理解为均衡价格形成的博弈过程。所不同的是,政治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形成过程是最为简单的单因素两方案博弈,而西方经济学与混沌理论中的均衡价格形成过程则属于多因素复杂博弈过程。

为了分析的统一与方便,论文引入基本价值这一概念用来统一表示上述各种分析方法中的价值、均衡价值与奇异吸引子等概念。表1是一个简单的价格博弈矩阵。

在表1中,价值指的即是所谓的基本价值,这一价值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所包含的人类劳动的认同。当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时,消费者所获得收益既是生产者所丧失的收益,而其所丧失的收益既为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所以在价格高于价值而消费者选择买时,消费者损失5个单位的收益,而生产者则获得5个单位的收益。当价格低于价值时,消费者选择买会获得8个单位的收益而生产者则损失8个单位收益。只有当价格等于价值时,生产者与消费者都获得正的收益,而且论文假设它们分别获得相等的收益。

显然,在表1所示的博弈过程中,当生产者将价格定在高于价值的水平时,消费者的最优决策是不买,此时消费者的收益为0。而当消费者的决策为不买时,生产者的最优决策为价格等于价值或低于价值;无论生产者的最优决策是价格等于价值,还是价格低于价值,消费者的最优决策都是选择购买。而当消费者选择购买时,生产者的最佳决策是而且只能是价格等于价值;此时,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就价格的博弈达成均衡,这一均衡就是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点所确定的价格水平即为商品的均衡价格。所以,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商品的价格虽然有时候可能会高于或低于商品本身的价值,但最终消费者与生产者动态博弈的结果必然是使得商品的价格等于商品的基本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最终交易价格必然趋向于均衡价格。

理论上我们还可以将均衡价格的形成看作为一个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生产者与消费者被抽象为讨价还价的两方。假设生产者为博弈方1,则消费者为博弈方2,并考虑贴现因子,而且假定博弈双方的贴现因子相等,即有。显然,在这一模型中,讨价还价的时期是无穷的,讨价还价的对象是博弈双方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期望获得收益和。由博弈论讨价还价模型可知,率先出价的若为博弈方1,则博弈方1的子精炼纳

什均衡为,而博弈方2的子精炼纳什均衡则为;若为

消费者率先出价情形,则有、。所以,无论是生产

者先出价,还是消费者先出价,博弈双方必然在一个稳定的价格达成均衡,并使得博弈双方获得各自预期的收益;当预期收益达到博弈均衡时,商品的均衡价格也相应生成。

参考文献:

[1]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版),1997.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版),1998.

[5]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学:一门新科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篇5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趣味性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教育中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艺术性的应用学科,该课程从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学知识入手,了解和分析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现代经济管理理念,为日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微观经济学课教学程存在的问题

1.1课程难度大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来解决社会资源分配的合理问题。存在着大量的基础概念、经济理论、经济模型及分析方法,只靠传统的灌输式授课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庞大的课程体系和分析方法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造成厌学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在市场供需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成本分析等章节中出现大量的图形及经济数学知识,对于数学程度参差不齐的同学们来说难度较大,特别是多个章节中出现了导数的运用,数学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数学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中一知半解,会产生厌学情绪。

1.2案例脱轨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模型多,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因此单纯的理论讲解起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学方法方面要注重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到大量丰富的信息,如果案例不能贴近时代特征,教师不重视案例的适用性、适用性,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出与时俱进的典型案例,学生接收到生硬的老旧案例达不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课本的案例教学中大多是西方国家的经济现象,学生在认知层面上缺乏兴趣,也不容易接受。

1.3学生缺乏对经济的认识、意见分歧多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是以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以对中国经济初步认识的眼光看待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难免会存在意识偏差,往往得出错误的结论。而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百花齐放的社会科学,分歧争议贯穿历史的各个阶段,学生们的观察角度、侧重点、假设不同,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2.1合理安排课程,把握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体系

2.1.1分专业选择授课难度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繁多是不争的事实,授课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课程的授课有不同的偏重,如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可以更深入、让学生了解详细的推导过程,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把复杂的经济学理论表述得简单易懂,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2.1.2理清微观经济学内容体系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居民、厂商和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供求均衡、厂商均衡与收入的分配等,要重视内容的联系和统一,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授课中强调学习微观经济学的作用,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机会提出问题,自由讨论,把握经济问题,抓住热点话题,不能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侧重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逻辑。

2.2实施案例教学

2.2.1实时更新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案例的选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微观经济学教师在案例教学的实施中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寻找身边的经济热点话题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对微观经济学产生兴趣,例如,在教授消费者行为章节的时候可以选择当前热点话题“双十一”进行讲解,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把枯燥的课本知识变为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社会现象的解疑。

2.2.2运用翻转课堂

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翻转课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查阅网络、书籍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有更多时间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自信,肯定自我价值。

2.3探索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

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课程考核是衡量教学效果最直接的途径。教师在设计考核方式时,建议把日常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纳入考核范围,使考核方式更加科学有效,而不是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加大考勤、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平时成绩的占比,促使学生注重日常的积累,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雁.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8(1).

[2] 任云霞.微观经济学的几点教学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

[3] 魏布谊.工商管理类转而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篇6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比较;方法论

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 a)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Dixit et al,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NewEconomic Geography)的开山之作,提出“核心一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3)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并导致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是,围绕新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过,这些争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野、空间区位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顾朝林等,2002;朱华友等,2003;刘安国等,2005)。本文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交流、传播、研究和应用。

一、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地理学科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学术界亦称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或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就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对于“空间”这一研究对象,经济学有着与地理学同样的目标和学术兴趣,但是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共同点。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个学科对同一对象——“空间”进行研究时的差别。

经济学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但它本身仍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中消费者、厂商、市场以及政府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仅仅由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较为接近于自然科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门“科学”。经济学建立了一套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均衡等,围绕这些概念,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而地理学则是另外一门几乎完全不同的学科,它是一个将“地理”因素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尽管地理学也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是被当作“自然现象”来加以处理和研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学研究的经济行为与地貌、海洋等自然现象并无不同之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但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这种实证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经验主义的,它主要依赖观察到的经济行为的地理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研究方法则直接来源于空间科学和区域地理学。

当经济学关注空间现象时,它与地理学的差别更为明显。经济学研究空间现象,更多关注的是与空间现象相联系的消费者、厂商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尽管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更多从市场主体的外生因素(变量)分析空间经济现象,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则从市场主体的内生因素(变量)来分析空间经济现象,并为此建立了严谨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表述,以便这些研究成果更加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规范。

至此,有必要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前已述及,新经济地理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科,也有的学者主张称之为“地理经济学”,正如布鲁克曼等(Brakman et al.,2001)所说,“我们宁愿选择地理经济学这个术语而不选择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原因,是该学科力图把更多的地理因素引入经济学,而不是把更多的经济因素引入地理学。”“我们不使用新经济地理学这个术语,不仅是因为‘新’这个标签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不可避免地过时,而且还因为这个术语本身有其固有的缺陷——此术语暗示该理论是由经济地理学而来。但这不是事实,实际上,地理经济学牢固地根植于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无疑这一评说是中肯的,但地理经济学这一名称仍然存在缺陷。因为经济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与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在经济学中,地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空间,而且是没有区域特征的空间,用于经济分析中,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内容和特征的位置(区位)而已。因此,经济学更感兴趣的是中性的空间,当空间不具备中性特征时,还必须煞费苦心地加以技术处理,如布雷克曼等假设的“等距圆”、藤田等提出的“跑道经济”等,以便空间更好地作为一个纯粹的因素进入理论模型。而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则更多等同于“区域”的概念,这是整个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地理学区别于相关学科的标志性特征。因此,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或者说是区域因素,总是被关注的核心,而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地形、地貌、交通、生产、城市、人口等,这些内容总是被当作预先给定的外生条件而存在,地理学研究这些内容的分布规律,揭示这些分布规律背后的机制。

因此,我们说,尽管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术语最为人们所熟知,但它却是最不能反映学科特征的一个术语。因为,它听起来更像地理学而不是经济学。如果考虑到地理学大家庭中还有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甚至经济地理学在70年代经历过一次革命,同样诞生了极具地理学科特色的“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就更加容易引起学科术语上的混乱了。而对于地理经济学这一术语,虽然比起新经济地理学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同样存在不足。因为其中的“地理”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地理学中的内容丰富的、外生给定的“区域”。因此,关于新经济地理学这一学科的较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本学科同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空间经济学”,正像藤田等表述的那样。作为别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因为由克鲁格曼最早提出,从而被人们广为知晓,但笔者认为,这一术语在使用时,最好标明“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二、从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学关于空间、区位等长期研究的成果,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从发展历史看,经济学长期以来也有着关注空间区位的传统,从经济学的先驱到近代经济学的大师,无不对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区位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区域、空间、区位等概念却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之外,只有德国的经济学研究一直坚持不懈地探讨区位的经济含义,长期从事这一主题研究的先驱包括了杜能(Thunen,1 826)、韦伯(We

转贴于 ber,1909)、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廖什(Losch,1940),以及德国传统区位理论在全球广为传播后,一批欧美经济学家为此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区域经济学大师艾萨德(Isard,1956)。

所有这些理论构成了经济学中称之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经常被称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古典理论和新古典理论,显然他们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之内、受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约束、使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学科范式和分析工具。这些学科范式包含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而这些假设条件和新古典分析框架形成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模型不可避免地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外生模型,即通过预先给定的外部条件来研究区位和空间现象,在这些给定外生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和决策。这一理论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虽然期间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诸如艾萨德(Isard,1956)、阿朗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亨德森(Henderson,1974)等为此做出了不懈地努力,但这一学科的学术水准一直未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在经济学大家庭中的边缘地位也未能得到彻底改变。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在产业组织研究领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消费决策和厂商定价提出完整的分析工具,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兹提出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清楚而简洁地表达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容易应用,以至于将该模型用于分析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作为与贸易理论关联的空间和区位理论,应用该模型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产生的“核心一边缘”模型以及由此扩展的城市经济模型、国际生产模型、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政策研究等,构成了空间经济学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从而建立起空间经济学的学科范式。此后,围绕这些模型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细化成为空间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界相当活跃的学术活动。

与传统的新古典区位理论相比,空间经济学注入了现代经济学的活力,具备了现代经济学的特点和条件: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形成的理论模型也具有内生特性,即不完全依赖外生变量的给定,通过内生经济变量的变化,有效解释空间经济现象的演变,这是空间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最大区别,也是关于空间、区位的经济学研究最新的理论进步。

三、从边缘学科到主流经济学:兼论经济学方法论

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飞跃,同时也使得关于区域、空间、区位的经济分析从此步入主流经济学的圣地,并且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异常活跃的领域。但围绕古典区位理论长期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以至于众多学者感到疑惑的是,区位作为现实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为什么经济学却长期视而不见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疑惑可以从经济学方法论中找到答案。前已述及,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科学,更准确地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凡是能用“经济人”的行为来解释的经济现象,对于经济学来说就是合适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经济学不感兴趣。从这个逻辑出发,区位经济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用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和分析的。

早期古典区位理论发展时期,当外生变量给定的条件下,研究特定区域的区位选择问题,这只是一个应用决策问题。因为缺少必要的分析工具,根据消费和生产的决策行为,无法给出区位选择的圆满解释。因此,经济学拒绝将区位分析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也就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当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收益递增的市场均衡和决策获得了新的分析工具,并且能有效地用于分析空间经济现象,从而构筑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用内生变量解释空间集聚或扩散,或更准确地说解释消费者和厂商的决策行为时,空间经济学才取得了登入主流经济学殿堂的通行证。因此,我们可以更一般地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受到分析工具的约束。没有理想的分析工具,即使是极具重要意义的经济现象,经济学也会拒绝其进入自身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而宁愿将其交给应用学科去研究,这也是经济学作为一个成熟理论学科的必然选择。

篇7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 价值 生活

行为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兴起到取得发展并奠定坚实基础绝不是偶然,其发展具有必然性,是建立在主流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虽然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然有其核心内涵,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毋庸置疑。

纵观主流经济学我们不难发现,其理论创建基于一定的假设,他们认为经济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活动是理性的,不受心理作用的影响。这种认识上的不理性定位使得人的行为过于简单化、机械化和空壳化。虽然已经对人的行为分析有一定的成果,但全然没有凸显行为经济学内涵。

一、行为经济学要义解读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是指采用心理分析方法,通过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来阐释经济现象并通过观察法和实验法等手段探究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以揭示其中的规律性,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并且常常是脱离实际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给经济学研究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行为经济学把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客体,人们在限定资源之间进行决策和选择以达到满意利用的决策行为和选择行为就是经济行为,行为经济学最直观的目的就是要理解和预见在特定情况下特定时间内发生的经济过程,这种特定的具体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行为具有内在规律性。

在行为经济学家们看来,虽然李嘉图、凯恩斯等伟大的经济学家也曾将心理因素归到经济思维范畴。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决策时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很多时候情况复杂、程序混乱、不易辨别或来自他方的压力等,让渡充分的时间去进行理性的思考很难做到。换言之,并非所有人自身思维和行为都时刻处于理性状态中,人类经济行为也绝非是理性活动。往往经济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错觉性,抑或是假象。比如人们的消费购买行为,从动机上说通常是无意识的,诸多和冲动有关联的繁杂因素都会产生作用。换言之,很多情况下很多时候行为决策的做出具有偶然性,受到其情其景的外部环境影响。可见,人们的经济行为不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且还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本能、偏见、歧视和嫉妒等。以心理分析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有机结合为基础的行为经济理论将其合理归因是其生命力的体现。

二、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作为实用的经济学,是名副其实的正统的经世之学,其与人们的实际经济生活有密切联系。比如理财投资、消费购物、行为决策,乃至人生规划、政策制定等等都有行为经济学的影子和用武之地。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影响甚远,对其有效认知和合理把握必将对人们的经济生活产生裨益。

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必然与生活产生不可或缺的关联,摒弃传统经济学中对人的理性、自利意识、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和偏好一致的基本假设,立足于行为科学来解释消费行为是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

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经济现象均有行为经济学基础,如生活消费、促销广告、投资储蓄等。行为经济学的观点是消费支出一方面受到收入多少的影响,另外还受到消费意愿的制约,消费动机和消费态度都是其中的影响因子。人们在心情愉悦时,其行为活动更有积极性,能动性也会有更强的体现,导致消费动机提升。这种积极情绪对人的活动的正向影响和消极情绪对人的情绪的负向影响是常见的。

生活中各种广告宣传的基本意图在于刺激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激发消费意向进而促进消费行为的产生。行为经济学认为改变消费态度是情感、认知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有风险性的投资行为,如何规避风险和保持稳定是重要导向,在行为经济学家观点中,投资不仅和利润有关,也和经济心理有必然联系,冒险行为的发生是需要前提条件的,即只有在投资行为获取的回报期望值高于风险代价时或者其结局给企业或个人利益带来必然的直接损害时才会发生。同样,储蓄、税收、通货膨胀等也是符合行为经济学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用行为经济学去指导这些行为是有实际价值的。

三、行为经济学的普适价值

篇8

一、财务学与经济学

1.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获取无限的人类社会需要的最大满足的社会科学。它涉及任何人类社会必须决定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一是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二是决定如何生产,即用什么技术将投入资源组合起来生产出人类需要的产出品;三是决定产出品为谁生产和如何分配。经济活动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类需要、资源和生产技术。

经济活动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类需要(Humanwants),包括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人类需要有两个特征:一是需要的多种多样性;二是需要从长期看的不可满足性。人类需要的满足水平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有关,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有关。从效率观点看,满足人类需要的水平,一方面受资源和技术允许条件下可用于消费的或用于进一步生产的各种有用产品或劳务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这些产品或劳务在不同组织之间分配合理性的影响。前者反映生产产出(Output)水平;后者反映分配和消费的效用(Utility)水平。

资源(Resouree)是指可用于生产满足需要的产品的各种手段或财富(Means)。资源可分为劳动力资源、资本资源和自然资源三类。现代经济学中还把企业家作为第四种资源。如果将劳动力资源与企业家资源合并,将资本资源与自然资源合并,那么资源也可分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两大类。资源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绝大多数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二是资源具有多种用途;三是为生产一定产品,可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学中的投入(Input)主要是指这些资源的投入。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是指用货币计量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准确地说,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率是指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即任何生产与消费的重新组织,如果不能使某一个人或某些人的处境变坏,就不可能使另一些人的处境变好。在微观生产理论中的效率是指资源投人与有用产出之间的比率。在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率是指产出与效用之间的比率。因此,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提高生产领域的效率,会增加有用总产出;在产出一定情况下,提高消费领域的效率,会增加总效用。总之,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经济效率的提高会使人类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这正是效率在经济学中占有核心地位的原因所在。

可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科学地解析了资源投入与配置的效率与效果,为财务管理学科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2.经济学与财务(金融)经济学

经济学为财务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而财务(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是从经济学领域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财务(金融)经济学是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试图通过对个人和企业的最优化投资、融资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去考察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制度安排的方法和相应的效率问题。财务(金融)经济学由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与公司理财学三个部分组成。金融市场学研究的是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以及国内外经济中金融系统的运作;投资学研究的是风险与收益的确认和度量、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权衡、估价技术与金融工具的设计等内容;公司理财学研究的是以公司为主体的理财理论与实践问题。

3.财务学的经济学基础

在整个金融经济学中,公司理财学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上,财务学不仅科学地融会了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而且其发展是以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学说或理论为依托和基础的。

第一,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与效用理论。经济学中“理性”的涵义有两种:其一是指个体追求某种工具价值的“最大化”;其二是指个体决策过程在逻辑上的无矛盾。经济学效用理论是经济学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范畴之一,也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最富有现代意义的经济学理论工具。

在财务决策理论中,假定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在进行决策时,选择能够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为;另外,也假定理性的投资者是规避风险的。在理性投资者假设和效用理论的基础上,财务学家利用经济学中的无差异分析方法分析投资者的最优投资组合策略。

第二,经济学中的供求均衡分析。供给和需求及其相应的均衡概念一直都是经济学的主要分析工具,也是一种根本分析方法。经济学供求均衡分析方法的结果就是推导了一个数量――价格机制,价格必须在均衡点上,否则市场供求力量就会发生作用以使价格达到新的均衡。所有的经济学模型最终几乎都是以获得使供需匹配和市场出清的价格结束。

供求分析在经济学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财务学中也如此。在财务学理论中,典型的CAPM模型就是利用了均衡分析方法,从市场投资主体的效用最大化出发,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获得了均衡状态的资产价格。

二、财务学与统计学

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指标,表明所研究的对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等,以反映其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数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变动规律。

统计学是处理数据的科学。一般的记述统计侧重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而数理统计侧重数据处理的“科学性”。一般而言“科学”要求有客观性、再现性、普遍性。为表现这种科学性,研究者常喜欢用数学模型,因为数学比较简明、严谨,比较抽象。数理统计就是运用数学工具,记述数据产生的过程,描述概率分布,进行推定,作假定检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按照统计学科体系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的不同,统计学可分为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两大类。理论统计学指的是统计学的数学性原理,也就是数理统计学,具有通用方法论的理学性质。应用统计学指的是基于理论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数据处理方法。统计解析方法及统计推测方法。

2.财务学的统计学基础

财务学研究是建立在可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不可避免地需要利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财务学尤其在如下两个方面需要借助于统计学,它们是投资分析和风险管理。这两个领域直接涉及到统计数据描述及推测统计学。另外,日益崛起的金融工程学领域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统计学,它主要涉及与数学有关的应用概率过程,应用概率微分方程式的研究领域,有时被称为

数理金融。

投资分析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提高投资收益,为此从可选择的投资资产(股票、债券、包括外汇在内的外国证券)中,进行资产选择操作,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因此要用到运筹学中的最优化理论。

风险分析与管理领域正是基于统计学质量管理的思想建立起来的。风险与收益的衡量需要借助于统计学中的均值――方差分析。企业或银行的财务结构受汇率、利息、股价的变动,其资产价值也在不断变化,这就构成了市场风险。为了根据市场风险考察企业资产的价值变化,将企业的价值变化看作风险要素股价、汇率等变化的函数,描述其概率样本分布,推定其下限5%可能损失的金额。其中,既可用有关股价、汇率变化的模型,也可考虑因素相关的变化。有关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经常涉及到的BIS(国际结算银行)规定中,也要求按照上述方法计算企业资产价值变化下限5%的金额,规定企业要保留一定程度的自有资本。从这种意义而言,BIS的规定非常依赖于模型。由于企业资产价值的评估也必须以现价评估,所以不带价格的资产也要依靠模型评估。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具有现实性,财务管理也要求助于统计学的知识。

期货交易的领域是理论水平较高并富于挑战性的领域,它包括金融资产组合理论与资产组合的实践(financial engineering)。许多问题常被从数学角度程序化。其领域的数学结构包括连续时间的概率过程、概率微分方程式、概率测度的变换公式等。

三、财务学与管理学

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管理学的内涵就是要说明什么是管理,以及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管理可被看成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个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管理的这一定义概括地将管理的特征、职能、目标统一起来;管理的特征、职能与目标又将其与管理控制联系起来。

管理是一种活动,是为有效地实现某个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活动是发挥管理职能的活动,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在管理活动中,各种管理职能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资源,来实现组织目标。

2.财务学的管理学基础

管理的内容由管理活动的内容所决定,现代管理之父法约尔将一个企业的活动分为六大类,分别是“技术活动,即生产和制造;供销活动,即购买、销售和交换;财务活动,即寻找资本及最适当地利用资本;安全活动,即保护财产和人员;会计活动,即盘存、资产负债表、成本和统计;管理活动,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在上述六类活动中,管理活动即是管理或管理职能,管理的内容应该是管理活动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其他五种活动。

财务管理要解决的是公司价值的创造,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价值管理活动,即实施价值管理。财务管理以价值目标为尺度,将公司管理活动与公司理财的具体决策统一起来。

管理的方法可解释为研究管理的方法和管理中应用的方法。研究管理科学和管理理论的方法共有十一种:经验法或案例法、人际行为法、集体行为法、协作社会系统法、社会技术系统法、决策理论法、系统方法、数学法、因地制宜法、管理任务法、经营论法。这十一种研究管理理论的方法对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或借鉴作用。特别是行为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案例方法等,对研究财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管理中应用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发挥管理职能所采用的方法,包括计划方法、组织方法、指挥方法、协调方法和控制方法,这些方法对财务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四、财务学与会计学

1.会计学的基本概念

会计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以及近代会计的程序与方法日益完善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会计学以会计的目标、职能、对象和程序、方法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揭示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促进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生活服务。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运用一系列程序和方法,连续记录经济业务,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中价值运动过程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是指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图1(吴水澎主编:《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72页可反映这四个环节在会计中的地位。

会计程序与方法中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方面是会计学的核心内容,其中,提供会计报告是会计的主要职能。会计报告是整个会计系统的最终产品,是以浓缩的、综合的、系统的、分类的形式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会计报告主要包括对外报出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等。

会计报表是由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组成。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会计报表来体现。

2.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财务与会计是两个并列的经济范畴,在性质、地位等方面是有区别的。会计是信息系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时,会计又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它为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管理服务。财务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范畴之一。财务管理学则作为财务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如果说财务管理的对象也是现金流量的话,那么,财务管理侧重于现金流量本身(通俗地说,财务管理是一种现金流量的安排),而不是现金流量信息。这就是会计与财务的区别之所在。

财务的本质是本金投入收益活动,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在经济组织内部,财务处于主导性管理的地位,生产、技术、营销、劳动等项管理都要围绕价值最大化和本金扩张的财务目标去进行;会计处于基础性地位,通过提供财务信息为财务管理和其他各项管理服务。由于财务与会计是两个并列的范畴,所以在理论研究上自成体系,形成两门不同的经济学科。

会计学与财务学紧密相关。财务管理的职能包括预测与计划、决策与控制、分析与评价等内容,这些财务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会计学所提供的信息,会计学为财务学提供了数据基础。

篇9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效用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审定的经济、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因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好《微观经济学》尤其重要。作为西方学的一个分支,福利经济学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它拥有自己独特的体现框架,在内容上还涉及到了伦理学、社会学等领域,所以,如何把福利经济学这个微观经济中的难点学好,就成了教师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正是在微观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的基础上,来谈谈福利经济学教学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福利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福利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分支体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也着重介绍了利己主义的个人如何操控他自私的情感和行为。首先出现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1920年,A.C.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西方经济学家承认,英国十分严重的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得更为尖锐,因而出现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研究趋向,导致福利经济学的产生。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做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

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需要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将西方经济学背后所隐含的伦理问题明确地图了出来进行研究,是政策建议和评价政策所必需的,因此福利经济学部分的教学,也沿用了很多微观经济学中的教学方法。

二、福利经济学教学中的难点

1.由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交换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过渡

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都可以通过埃奇渥斯盒直接推导出来,唯有交换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需要借助生产可能曲线来获得。生产可能曲线用来描述在已知条件下,两种产品之间在用尽所有资源、技术的情况下所有生产组合的可能的点的轨迹。在一般教材的推导中,首先要借助生产的埃奇沃斯盒得到生产契约曲线,然后遍取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得到相应的所有最优产出量,再通过两种商品的最优产出量变换到另一个坐标系当中,才能够得到生产可能曲线。

通常做法推导的生产可能曲线虽然步骤严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并不容易单独理解,尤其是对于生产可能曲线凹向原点这一特征,需要借助边际转化率(MRT)随着横轴产品数量的增加也在增加这一个知识点。这时候可以脱出福利经济学的框架,从学生理解更为深入的机会成本角度来解释。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因为机会成本是递增的,这就意味着生产一单位的某商品,必须要越来越多的减少另一种商品的产量,以获得生产地一种商品的足够资源,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每点的斜率就代表了该点的边际商品转换率,随着`机会成本的递增,边际转换率也越赖越大,所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可能行曲线是凹向原点的。在解释清楚生产可能曲线的特点以后,在生产可能曲线上任取一点引埃奇沃斯盒,就可以完成生产与交换帕累托最优结果的推导。

2.一般均衡理论的教学

一般均衡理论是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瓦尔拉斯认为,整个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所有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值,它们的产出和供给,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量。瓦尔拉斯认为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求数量和价格是相互联系的,一种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可引起其它商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所以不能仅研究一种商品、一个市场上的供求变化,必须同时研究全部商品、全部市场供求的变化。只有当一切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个别市场才能处于均衡状态。推导一般均衡理论的过程并不是现阶段本科生能够理解的,所以关于一般均衡理论的假设以及后来经济学家对一般均衡理论的深入研究都尽量不要给学生讲的太过深入,只要把大的框架,即一般均衡理论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讲解清楚即可。

一般均衡理论的存在性问题和试探过程要着重理清脉络,而理论的互动作用的推导则要借助简化的市场的经济情况。一般是设置四个市场,其中两个是产品市场,两个是要素市场,从四个市场都达到均衡的状态开始,假设某一个市场因变动难以维持均衡,从而影响其它三个市场,而三个市场转而又会引起该市场的变动,层层深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般均衡的含义,从而对福利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有更好的理解。

3.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在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而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告诉我们,不管初始资源配置怎样,分散化的竞争市场可以通过个人自利的交易行为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而这个均衡一定是帕累托有效的配置。介绍这个定理关键是要讲清楚该定理的前提条件:(1)充分竞争;(2)没有信息不对称;(3)没有外部性。第一条经济学家的方案比较简单,那就引入竞争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遭到经济学家反对的。在这点上,经济学家与消费者是保持一致的。竞争对消费者是有利的,对厂商是不利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都是市场失灵的经典原因。这大概也是我们需要政府的原因,政府是用来提供那些市场无法提供的东西的,而不是应该用来替代市场的,原因是因为刚才说的第一定理。完全达到三个前提是不可能的,所以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

三、注意事项

1.关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旧福利主义者更青睐基数效用论,他们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货币也必须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既然如此,由于富人持有的货币量大于穷人,所以前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后者。如果把一元钱从富人那里转移到穷人那里,整个社会的效用就会增加。所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成为收入平均化的理论依据。所以新福利主义者更倾向于序数效用论。但这并不是说基数效用论就不对,序数效用论就对。事实上当新福利经济由于阿罗不可能定理陷入窘境的时候,经济学家们发现更应该把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联合起来研究,这是应该让学生了解的。

2.关于市场经济万能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本质在于可以最有效的分配资源、配置产品,可以到达帕累托最优,而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则保证了这种最优状态的存在。不过,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定理都要求有严格的假设条件:如市场上所有人都是价格接受者,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经济与理想化的完全竞争机制充分接近等。事实上,这两个定理的条件都是很难满足的,其“主要是一个信仰和意识形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姚明霞.福利经济学[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增长;新兴古典经济学

1 问题的提出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纵观世界主要国家,交通运输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其发展具有国家战略意义。交通运输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复杂,本文的目的就是概括、总结这一关系中重要的一方面,即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并提出新的思路。

2 现有理论和方法的总结

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角度、理论基础、结论,本文将其概括为6大类:

(1)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的分析。威廉 配第(William Petty)在《政治算术》中提出“发达的交通运输是一国经济繁荣的重要特征”。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对运输经济问题有较多论述,如“运输和货币变成了商品流通的两个车轮”,“商品经济越发展,生产越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因而越是以交换为基础,交换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对生产来说也就越是重要”。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经典三段论更是被反复引用,斯密认为“生产力和财富的增长由分工引起,分工的程度受到交换能力大小即市场范围的制约,市场范围大小由运输条件决定”,这体现的是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运输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区位论、城市群理论、点-轴理论、交通经济带理论、运输通道理论等。如韦伯(Weber,1929)建立了模型,用运输成本来决定制造业的区位。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点—轴理论”,认为“发展轴线由以交通干线为主体的线状基础设施束构成,干线交叉点上的城市、工矿区、港口、农业地区为发展的主体部分,生产力开发以‘点-轴’模式展开”。

(3)经济史、运输发展史分析。国外以李斯特(Liszt)、道格拉斯诺思(D.C.North)为代表。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总结出“英国使全世界看到了运输便利对生产力增长可以发生如何有力的影响,从而促进国家财富、人口和政治力量的增长”。诺思通过分析1750—1913年海运费率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出了海运生产率的提高和制度变迁降低了海运费率,扩大了市场、促进了对外贸易。国内以荣朝和、韩彪、熊永钧为代表。其中荣朝和提出“运输化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韩彪提出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具有“交替推拉关系”,认为现代运输业成长过程中可分为“剧变期”和“渐变期”。熊永钧提出了“运输成本阈值”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不应将运输简单地理解为阻碍市场活动的常量,而应将其看作变量。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过程只是运输成本降低到某一个“阈值”时才出现的。

(4)发展经济学观点。以罗斯托(Rostow)、赫希曼(Hirschman)等人为代表。罗斯托指出“大量的交通建设和其他形式的社会先行资本,毫无例外地出现在起飞阶段之前”。赫希曼区分了社会间接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又进一步认为社会间接资本的概念的核心可以严格限于交通运输及动力。

(5)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这是近期运输经济研究的主流,但已经出现计量方法应用过度的趋势,忽视了对内在规律的探究。较有价值的文献包括D.A.Aschauer(1989)应用CD生产函数,对美国1949—1985年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出总产出对公共资本存量的弹性为0.39。汪传续(1999)与张国强(2004)分别用灰色系统协调模型和DEA模型,测算了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关系。王家庭(2009)基于我国1978—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协调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交通运输发展对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作用。

(6)投入产出分析和项目评价分析。汪传续(2004)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了交通运输的前向、后向波及效应和总效应,并根据1997年投入产出资料计算了交通运输业对GNP和劳动就业的贡献。项目评价主要运用成本—收益法,评价某交通运输项目。

3 现有理论和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运输与经济增长理论尽管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仍然远未完善,对许多现象仍缺乏解释力。斯密论述的“一切改良中,以交通改良为最有实效……水运开拓了比陆运广得多的市场,从来各种产业分工的改良,自然而然地开始于沿河一带”。而中国自古以来,具有发展内河航运的优越自然条件和领先的航运技术,却只能促进农业和小手工业的分工和发展,没有孕育出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没有产生工业革命。这是斯密的命题所不能解释的。

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运输费用甚至被简化掉了。在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中,为便于分析的数学化,抽象掉了时间和空间概念。正如迪肯所作的比喻(Dicken,1990),“所有人类的经济活动——专业化分工、生产、交换、消费,都只发生在一个针尖上”。此后,运输费用被引入,作为生产中的纯消耗添加到生产函数中,但仍然是外生变量。并且这种处理使得在古典经济学中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变为了负面作用,发展交通运输似乎只是为了克服经济中的阻碍,交通运输因此也就成了一个技术问题,不再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

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中,交通运输作为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关注。发展经济学家试图用欧美国家发展经验指导第三世界国家。然而无论是大推进理论还是非平衡增长理论,都将发展交通运输看作是资本积累过程,认为大规模的交通投资将像在发达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发挥的作用一样,使发展中国家走向快速增长的道路。但是无论是没发展起来的苏联、非洲、拉美一些国家,还是实现了长时间高速增长的中国、“亚洲四小龙”等都没有经历一个显著的交通大发展时期,这就使得交通运输的作用受到质疑。

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成果,使之前对这一问题历史描述性的、定性的分析实现了定量的测算。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缺陷。如最常见的用铁路、公路线路里程或投资额、客货运量作解释变量,用GDP或人均GDP作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只能得出二者的相关性,并不能解释其因果关系,而在投资额的估计参数中,无法区分是投资行为还是运输能力形成后导致的经济增长,而如果投资行为的作用更大,则不能说明为什么要投资于交通运输而不是投资其他基础设施。又如用投入产出法,由于统计方法的设计,交通运输总产值增加必然导致生产总值的增加,不能解释其作用机制。再如,无论是用灰色系统模型还是DEA模型分析交通运输与经济的有效性和协调性问题,都是一种事后检验,并且也是各种运输方式或各地区、各时期的相对协调性,不能解释交通运输总体对经济增长的事前作用。

4 新兴古典经济学简介及其研究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的好处

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继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中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指出新古典经济学不足的基础上,应用超边际分析(inframarginal analysis)方法发展起来的。它关于分工的基本思想是,经济中的每个决策者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每个人作为消费者喜好多样化的消费,作为生产者在生产中有专业化经济,所有人的专业化经济合起来就是分工经济。分工和专业化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增加交易次数,这就会产生分工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因此分工水平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随着交易条件的改进,折中这种两难冲突的空间就越大,分工水平就越高。同时,分工及其各种经济后果可以在没有交易条件的外生改进的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自发演进。

基于以上对传统理论和方法不足的分析,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主要原因有以下6点:

(1)斯密将运输费用视为决定市场规模和分工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则既包括以运输费用为主的外生交易费用,又引入了信息成本、契约成本、道德风险等内生交易费用。

(2)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资源配置,新兴古典经济学则是研究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交易行为和经济增长的,显然更加适合。它也可以解释交易费用和制度对分工和生产力演进的意义,不需要再借助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3)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分析对空间、时间等交易过程中的摩擦是忽略的,而交通运输的作用正是克服经济中的时间、空间障碍。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包括运输效率在内的交易效率恰恰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其理论框架天然地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

(4)新古典经济学着重研究经济的非拓扑性质(消费、生产的数量、最优资源配置等),而对连通度、一体化等网络效应予以忽略,而交通运输却是典型的网络型产业,这就使得交通运输理论研究者在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问题时感到困难重重。而新兴古典经济学同时包括了经济的拓扑性质与非拓扑性质,为分析网络型产业提供了便利。

(5)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可以解释交通运输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原理,而并非只是得出数据上的统计关系。而且通过分析这一作用路径,可以解释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为何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6)借助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自发演进的理论,可以解释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到底是“推动”、“拉动”、“交替推拉”还是其他关系这一长期争论的问题。

5 主要结论和展望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交通运输是交易性产业而非生产性产业,对经济增长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交通运输发展通过改善运输条件,进而降低外生交易成本和总交易成本,从而实现促进分工,扩大市场范围,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

(3)分工经济和由于分工而导致的交易成本之间存在两难冲突,分工的自发演进过程将使折中这个两难冲突的余地增大,因而随着经济的增长,总交易成本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将带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对这一问题的展望:

(1)新兴古典经济学20余年的发展与主流经济学、传统运输经济理论二三百年的发展历程相比,显然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现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下,如何测度分工的水平、市场的容量、经济组织结构等这些新兴古典经济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仍是一大难题,这就使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经验研究进展缓慢。

(2)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联系交通运输和经济增长的是运输成本(外生交易成本)在总交易成本(包括外生和内生交易成本)中的比重,其中内生交易成本又涉及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史学、产权理论、博弈论、契约理论等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与交通运输发展有机结合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索的领域。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2][英]肯尼斯巴顿.运输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荣超和.论运输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