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旱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旱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篇1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显然这是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的,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多变,加之又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在我国非常活跃。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一半左右,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

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的发生。滥砍滥伐森林资源,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2.5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1) 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2) 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3) 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

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

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

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1.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1.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的诱因: 一是地震;二是降雨和融雪;三是地表水的冲刷、浸泡;四是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五是开挖坡脚;六是蓄水排水;七是堆填加载;八是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1.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1.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1.4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1.5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2.1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二是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三是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四是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2.2.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2.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3.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3避让措施

一是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二是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总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11

[2]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9

篇3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她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我国地理位置独特,东邻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西靠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南处世界最大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特提斯构造带交汇处,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又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地质灾害的发生还导致破坏铁路、公路、航运、水库、堤坝和通信等工程设施,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的诱因:①地震;②降雨和融雪;③地表水的冲刷、浸泡;④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⑤开挖坡脚;⑥蓄水排水;⑦堆填加载;⑧劈山放炮,乱砍乱伐。滑坡发生的规律: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①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②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③易滑(坡)岩、土分布区。④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崩塌的诱因:①采掘矿产资源;②道路工程开挖边坡;③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④堆(弃)渣填土;⑤强烈振动。

2.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泥石流的诱因:①不合理开挖;②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③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O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O余个,最大沉降量己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①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②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③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移‘。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①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②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③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m)的“天窗”地段;④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⑤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⑥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⑦岩沉吟地F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⑧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⑨岩溶地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2.5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F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1)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r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2)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商。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3)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何_卜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IJ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忪路隧道施工技术规勘(Jl,rJ042—94)。

3.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践

3.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设计分别采用了对应的防治l程措施,见表1所示。

3.2.3地质灾害工程实践

(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E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措旌,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篇4

关键词 玉米;秃尖;缺粒;原因;防治措施;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081-01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工业加工原料,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淮北地区是安徽省玉米主产区和高产区,常年玉米播种面积约13.33万hm2,由于玉米的生育期较短,影响因素又多,在玉米生产中经常出现秃尖、缺粒现象,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为了解决玉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现就玉米秃尖、缺粒产生的原因,从技术层面出发、对症下药、趋利避害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配套防治措施。

1 产生的原因

1.1 玉米品种自身原因

由于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栽培措施下,不同品种秃尖、缺粒程度不同。有研究认为:玉米果穗的秃尖和非秃尖是一对可遗传的性状,单交种的秃尖长短与亲本自交系秃尖均值达极显著正相关。

1.2 高温、干旱、阴雨天气影响

淮北地区玉米生育期间的气候特点是旱涝灾害频繁发生,10年中就有3~4年玉米生育前期多雨成涝,10年中又有3~4年中玉米生育中后期干旱。玉米苗期受淹易造成植株生长矮小,严重影响玉米的结实,加重秃尖、缺粒现象。开花吐丝期对水分和温度非常敏感,如遇高温、干旱,就会造成玉米空秆;雄穗散粉时温度高、湿度小容易出现缺粒现象。另外,高温干旱对玉米的灌浆也有严重影响[1]。

1.3 种植密度过大

近年来,淮北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农田管理愈趋粗放,玉米播种后不进行间苗,密度过大,田间叶片相互重叠遮掩,影响光合作用,导致个体发育不良,倒伏加重,形成缺粒;同时在灌浆期,密度过大,单株营养降低,使得果穗顶部籽粒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形成秃尖。紧凑型玉米该区适宜的密度为6万~7万株/hm2左右,超过该品种的密度,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秃尖和缺粒。

1.4 配方施肥不到位,供肥不够协调

在施肥上,普遍存在着重氮、轻磷、忽钾的习惯,玉米因缺乏磷、钾素营养失调。缺磷会使花丝抽出延迟,雌穗受精不完全,形成缺粒和秃尖;缺钾易造成玉米生长停滞,茎秆较弱,易倒伏并导致果穗发育不良或出现秃尖;缺锌时植株发育受阻,抽雄或吐丝比正常植株延迟2~3 d,导致玉米受精不良;缺硼时玉米生殖器官发育不良,造成部分小花败育[2]。

1.5 病虫害影响

危害玉米的病虫害主要是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蚜虫。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其主要危害玉米的心叶,遇大风,容易在茎秆的虫孔处折断,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其次,玉米螟还危害雄穗和雌穗,使花粉量减少,从而影响授粉和结实,形成秃尖、缺粒[3]。

2 防治措施

2.1 选用优良品种

品种是高产的内因,一定要选择好。一是丰产性好;二是适应性强,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种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三是抗病性好,对常发生的病害要有较好的抗性;四是抗倒伏能力强,表现根系发达,茎秆坚硬。可选用郑单958、浚单20、隆平206等品种,也可种植一些半紧凑型但遗传基础丰富的抗病玉米品种,如农大108、安玉8号等。

2.2 合理种植密度

应合理密植,以确保适宜的叶面积系数、个体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秃尖、缺粒的发生[4]。半紧凑型玉米的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紧凑型玉米的种植密度应为6.0万~7.5万株/hm2;平展型玉米种植密度为3.75万~4.50万株/hm2。

2.3 科学施肥

遵循玉米的需肥规律,结合地力水平,实施配方施肥。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玉米每生产100 kg玉米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5~4.0 kg、磷素1.2~1.4 kg、钾素5~6 kg,以7 500 kg/hm2目标产量,在全生育期应施硫酸锌15 kg/hm2及纯氮210~240 kg/hm2、氧化钾60~75 kg/hm2、五氧化二磷150~120 kg/hm2,即可满足玉米对养分的需求[5]。苗期应施全部氮肥的30%,磷、钾肥和锌肥等微量元素肥料应在苗期一并施入;拔节期应重施氮肥,施肥量为全部氮肥总量的50%;抽雄前5 d,再施入全部氮肥的20%。同时在玉米灌浆后期用磷酸二氢钾3.75 kg/hm2和尿素7.5 kg/hm2对水750 kg进行叶面喷肥[6]。

2.4 合理灌水

既要保证三沟畅通,提高排水效率,又要发展水利,兴修灌溉设施。在抽雄前后,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如遇干旱,应浇足水[7]。

2.5 加强田管,防治病虫害

前期主攻苗全、苗匀、苗壮、合理密植;中期主攻促苗早发、培育壮苗,达到茎基偏粗、叶片宽厚、心叶重叠、根系发达的长相;后期主攻健株稳长、穗大粒多[8]。玉米地授粉期间,如遇阴雨连绵,雨后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另外,最好进行隔行去雄[9]。防治玉米螟在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颗粒7.5~11.5 kg/hm2撒入心叶;防治蚜虫于抽雄前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10]。

3 参考文献

[1] 鲁灵灵.玉米空秆、秃尖、缺粒的原因及对策[J].种业导刊,2012(1):16.

[2] 张进忠,孙本栋,芦连勇,等.影响玉米果穗秃尖的因素及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03(5):56-57.

[3] 王振荣.玉米秃尖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1):125,129.

[4] 杜立志,王越人,马凤有,等.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104-106.

[5] 周苏玫,连东军.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的资源特征及关键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0(5):3-4.

[6] 孙丽楠,刘淑华,冯志茹,等.青贮玉米产量达150 t/hm2丰产栽培技术[J].华北农学报,2006,21(F12):146-147.

[7] 乐美旺,刘宝林.玉米良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1999,11(4):1-7.

[8] 陈国平,钱啸风.夏玉米简化栽培技术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1,6(3):13-19.

篇5

关键词 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可持续控制;必要性;对策;河南濮阳

中图分类号 S7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134-01

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人们思想观念陈旧、防治方法单一,无意中导致生态系统某个环节被破坏,使某种病虫害暴发成灾,发展成为自然生物灾害。

近几年濮阳市在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从景观设计、苗木种植、植物检疫、植物配置和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对有害生物不再是只注重于杀死,而是更注重于调节[1]。随着人们崇尚生态环境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存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现将濮阳市对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必要性及对策总结如下。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

1.1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存在是一种自然现象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存在是园林生态系统中的随处可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在园林植物生态系统中,无树不病,无树不虫,可以说凡是有植物的地方必然有病虫存在。它是园林生态系统中一个伴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敌生存、繁衍必不可少的食料,这种以能量和营养物质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是一条客观存在、相依相存和互相制约的生物链。

1.2 生态环境恶化、养护管理不善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产生

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天气增温,水热季节分配失调所引起的旱涝灾害,都能诱发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物别是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植被大量被破坏,种植结构失衡,栽植品种单一,城市树木生长的地下空间狭窄,以及管理养护不善所引起的生长环境恶化,如根部严重缺水、土质极度恶劣、土壤异常坚实、空气严重污染等,均可以直接促进园林病虫害的产生。

1.3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存在具有长期性

园林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脆弱性、可塑性和不稳定性。在城市建设中、改造和扩建过程中,由于大量的人口、能源、物流的输入输出,园林首当其冲经常被人为干扰、改变甚至破坏,绿地被占,树木被砍,草地被毁,导致园林植物生境恶化,造成病虫害的严重发生。从这一点出发,园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绝不是局部、个别、暂时、偶然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下去,它是整个城市生态未得到彻底的根本性好转前的一种必然结果。

2 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必要性

与所有的生物一样,植物正是在与病虫共存和斗争中生长、发育起来的。只要有园林植物的存在,就会有病虫害存在。物种不灭,园林植物病虫害作为一种生物,它与危害人类的病虫一样,既不可能自行灭绝,也不会由于人们的主观意志就能被“彻底消灭”,只能是通过某种防治手段把危害控制到不同程度而已。

在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时要转变其防治观念,要以园林可持续发展为防治目的,以协调、生物、环境等方面为准则,以保护环境及保护园林植物为目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来策划防治措施,实现其生态控制。园林病虫害防治的指导思想必须克服“有害才管”的短期行为、“头痛医头”的救火行为、“打药灭虫”的粗放行为,要立足于对未来病虫害的长期的可持续控制。滥用乱用化学农药,盲目追求彻底的防治效果,以喷洒药量的多少和次数来衡量“业绩”,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为可持续控制策略所不容,凡是会带来生态平衡破坏和导致环境污染的技术和做法都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

3 濮阳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对策

3.1 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宣传教育

濮阳市园林专业部门不仅对园林专业人员定期开展植保业务培训,还不定期向市民发放植保防控知识宣传单,让市民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性,让市民共同关注与监督,使人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园林植物病虫害,真正认识到病虫害问题不仅关系到引起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关系到保护已有城市绿化成果,关系到城市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全社会应广泛参与防控。

3.2 科学规划设计,合理种植植物

园林规划设计和植物种植要以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地理位置特点为基础,立足于大环境绿化,强调绿化成系统、成规模,实现生物多样性,重视绿化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近几年濮阳市对于新开发的道路,在行道树树种选择上不再一味追求高档、高品味,而是严格遵从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多次开讨论会,组织园林专业人士讨论。

种植设计要从尊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出发进行,树种的选择应以植被区系分布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重点,以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如抗干旱、水分消耗少、耐瘠薄、抗污染、抗冻害、抗病虫、耐粗放管理等7个方面为树种选择的首要标准,应当做到适地适树。树种的选择既要体现

(下转第145页)

(上接第134页)

传统文化,创造符合科学规律的自然美,又要顾及生物物种多样性,注意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2]。

植物配置一定要讲究科学、合理。设计人员在注意景观功能多样性和生态功能针对性的前提下,要模拟自然环境,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进行乔、灌、花、草多种植物的合理混配,尽力将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让喜阳、喜阴、喜湿、耐旱等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植物各得其所,造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形成一个多品种、多层次、互促共存的复层种植结构,避免过分强调形式美而忽略园林整体空间上的合理配置。

3.3 加强养护管理,实施科学管养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松土、锄草、施肥、浇水,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3]。通过科学管养,使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的发生和危害[4]。

3.4 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一是选择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对环境污染小,对人畜危害小,消灭害虫。生物农药有Bt乳剂、灭幼脲、花保、烟参碱等,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2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5]。二是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着的。近几年濮阳市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6]。

3.5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应急时进行,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选用具有对环境污染小、选择性、低毒的药剂,经常变换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7]。

4 参考文献

[1] 李会亚,刘杰利,王燕.浅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2(5):46,41.

[2] 王仁章.简述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8):219.

[3] 李爱民.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2):77-79,118.

[4] 赵丽丽,岳国忠,董兴红.滨海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河北林业科技,2011(6):94-96.

[5] 杨闽.泰州地区几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及防治对策[J].绿色科技,2011(12):115-116.

篇6

关于任何事物的知识都有五个层次或者要素:事物的名称、定义、形象,有关事物的智识或者知识,以及事物本身——这才是知识的真正目标。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中国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中国高中地理知识点1中国的自然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①耕地——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②林地——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即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③草地——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以及东南部低山丘陵区的草山、草坡。

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三多三少一大”。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

4.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A、自然原因:①多属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

②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B、人为原因:①人口和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对水资源的污染和人为浪费严重;③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设施,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

5.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一是开源,包括①建设水利工程(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②开发地下水;③设法用最经济的办法淡化海水;④人工增雨;⑤开发利用冰川;⑥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二是节流,包括①节约用水,增强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作物,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等);②保护水源,防治水污染;③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6.南水北调三条线路及优缺点

A、东线(长江—京杭运河—天津):①优点——水源充足,可调水量大;有京杭运河和天然湖泊可利用,修建快,投资小。②缺点——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需建火电站,运转费用大;水质较差,也易受污染;易使沿线地下水位上升,发生次生盐碱化。

B、中线(丹江口水库—郑州、石家庄—北京):①优点——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送水;水质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水源有保证,可调水量较大;封闭输水,不易被污染,也不易引起沿线盐碱化。②缺点——新挖渠道或铺设管道,工程量大,投资大。

C、西线(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黄河—西北地区):①优点——输水线路短;水质好;可改善黄河上游生态环境。②缺点——地形复杂,工程巨大,投资大;可调水量小;可能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7.我国水能、太阳能、风能的分布

A、水能资源:①地区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西北地区;西南最多,华北最少。②河流分布——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黄河和珠江水系水能蕴藏量也较大。

B、太阳能资源:①丰富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及新疆。其中,青藏高原西南部最丰富。②贫乏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部及湖南一带,其中四川盆地最贫乏。

C、风能资源——①东南沿海及其附近的岛屿;②西北内陆地区(新疆北部、甘肃北部、内蒙古);③青藏高原北部;④东北地区和河北北部。

8.我国北方和西北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①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强大,形成强劲的偏北风;

②该地靠近亚洲高压中心;③春秋季,冷暖空气在此相遇形成锋面,因暖空气干燥易形成大风沙暴天气;④或因地形起伏大而多峡谷风,或因地形平坦开阔对风的阻力小。

9.我国东南沿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①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海陆风;

②夏季风偏南风强劲;③夏秋季节多台风;④海面对风的阻力小。

10.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①大陆架宽而浅,太阳光可直射海底,水温适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

②有众多的河流注入近海,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海洋鱼类提供足够的饵料;③有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和沿岸南下冷水),海水容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泛到上层,使上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特别丰富,吸引大批鱼类到来。

11.舟山渔场的成因——①有台湾暖流与沿岸冷海流交汇;

②长江、钱塘江带来有机质和营养盐类;③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④位置适中,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是多种经济鱼类回游的必经之地。

12.影响渔业资源的因素:①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

②水温;③光照;等。

13.海水晒盐的条件——①有大面积平坦的泥质海滩;

②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晴天多,雨天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我国主要盐场——长芦盐场(最大)、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14.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

A、煤炭:北多南少,60%以上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也不少。山西(最多)、内蒙古、陕西、新疆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

B、石油、天然气:①石油——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大陆上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沿海大陆架也蕴藏着较多的石油。主要油田有——大庆、辽河、华北、胜利、中原及塔里木盆地的塔北和塔中油田等。②天然气——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盆、准盆)、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鄂尔多斯)四大气区,以四川盆地最多。

C、铁矿——铁矿,南北平分:鞍山、本溪、迁安、白云鄂博、攀枝花、大冶、马鞍山、石碌。

中国高中地理知识点2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我国内、外流区域的界线——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mm的年降水量线。

2.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水位(汛期)、流量、含沙量、冰情、流速或水能。

3.河流的水系特征——指源地、流程(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与河网密度、河流弯曲系数、水系形状等。

4.我国四类地区河流的判断:①春汛、夏汛东北地区河流;

②流量小、冬季断流西北地区河流;③流量大、汛期长南方地区河流;④流量小、汛期短、季节变化大华北地区河流。

5.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有:①地形起伏大小;

②气候因素中的降水强度;③植被覆盖状况;④土壤质地;等。

6.长江中下游的洪灾及防治

A、洪水的来源——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上游的干支流,二是南面的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三是北面的汉江。在有些年份,若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

B、长江中下游洪灾严重的原因——①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这是因为:流域内气候湿润,雨季长,暴雨多,加之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使长江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干支流多股洪水汇合在一起,长江干流就会出现特大洪水。②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原因:一是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二是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③河道宣泄能力不足,原因:中下游地势低洼,且河道弯曲(如荆江河段等),使河水流速较缓,水流不畅,排洪不畅;中上游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此外,由于人们破坏植被导致的水土流失,还使得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加大了河流的洪峰流量。可见,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但首先是自然因素,其次才是人为原因,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洪水灾害的作用。

C、防治措施——①中下游加固江防大堤;②中上游兴修水库,中下游修建分洪、蓄洪工程;③重点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分洪等);④长江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⑤修建三峡工程——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7.黄河下游出现断流的原因——①径流量小。

黄河流域大部分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较少,且流域面积较小,支流少,使黄河年平均径流量较小;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少有支流汇入,使下游水量更小;另外,黄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使枯水期和枯水年下游易出现断流。②工农业用水和人口生活用水量大。黄河沿岸工业以煤炭、钢铁、纺织、化学等工业为主,耗水量大;农业灌溉多以漫灌为主,需水量大;黄河流域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极大。黄河沿岸大量的用水消耗,使下游径流量进一步减少。③由于节水意识不强和管理及技术落后等原因,使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的浪费较大。④由于蒸发和渗漏损失,也是下游水量逐渐减少。

8.黄河水害及治理

A、黄河水害及成因——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形成地上河。

B、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治黄的根本是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治理黄河水害的措施——①水土保持。在中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开展生物措施(造?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和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相结合的水土保持工作。②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对拦沙、调沙、防洪、防凌、解决下游断流问题将起到作用)。③兴修、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9.黄河凌汛

A、发生河段——①上游河套一段(宁夏、内蒙古境内);②下游山东境内一段。

B、发生时间——冬季(河水开始封冻时)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

10.黄河下游流域狭窄,几乎无支流的原因——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支流无法汇入。

11.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①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原因:地势起伏大,或位于地势阶梯过渡地带);

②河流径流量大(原因: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12.建设水电站(基地)的条件:一般从方面进行分析:①水能是否丰富;

②建坝难易及工程投资大小(地形、地质条件);③移民规模及难度;④淹没损失(耕地和城镇等)大小;⑤市场需求(经济发展水平或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等。

13.河流洪涝灾害的一般成因

(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a、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b、地势低平,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c、地上河两岸河堤易决口溃堤;d、扇状水系或东西对称水系使各支流洪水同时汇入干流,使干流洪峰叠加;e、河道泥沙淤积或入海河道单一,使排洪不畅。②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b、河流含沙量大,淤塞河床;c、干流汛期长,水量大。③气候特征:a、气候湿润,降水丰沛,多暴雨;b、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

(2)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使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②围湖造田及植被破坏导致的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14.河流洪涝灾害的治理原则、措施

(1)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

(2)治理措施——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建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河道。

15.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即发展内河航运的条件):

(1)自然因素:①地形——水流速度:地形影响落差进而影响水流速度。流经平原的河流河宽水缓,有利通航。②气候——径流量及变化、结冰期或封冻期:a、降水——影响河流水量、水位及季节变化。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运。b、气温——影响水温,从而影响结冰期或封冻期,影响通航时间。③水系特征——河道宽阔,河网稠密,有利于航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程度: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促进航运发展。

16.我国的两大湖泊分布区是: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17.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1)干旱地区的湖泊——①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使湖水减少(或由于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使湖水减少);(自然原因) ②工农业和人们生活大量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水量减少。(人为原因)

(2)湿润地区的湖泊——①流域内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湖泊中淤积;②人类大量围湖造田,使湖面缩小。

中国高中地理知识点3中国的气候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①冬季:特点——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成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少于南方,气温低得多;同时,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②夏季:特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成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北方的太阳高度虽然较南方低一些,但北方的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的时间长,因而获得的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此外,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所以,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我国的一月均温0?C等温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

3.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成因——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最低。

4.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成因——①深居内陆,受大陆影响增温快;

②海拔低,气温高;③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气流越过山地进入盆地时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④沙漠广布,吸热快;⑤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我国跨温度带最多的省(区)——甘肃,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垂直温度带四个温度带。

6.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因为东南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得到的海洋水汽多,降水多;向西北方向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减弱,得到的海洋水汽越来越少,所以降水量逐渐减少。

7.我国几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①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②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③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青藏高原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一线。

8.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9.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阴贺巴冈”一线,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10.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风和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①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②推移规律:五月——夏季风在南部沿海登陆,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华南地区进入雨季;六月——夏季风和锋面雨带移到长江流域,雨带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持续到七月上旬),4—6月华北出现春旱;七、八月(七月中旬以后)——夏季风和锋面雨带先后推进到华北、东北,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九月——夏季风和锋面雨带南撤到长江以南;十月——夏季风和锋面雨带在大陆上消失。(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11.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火烧寮,成因——①冬季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冬、夏季风均带来大量的海洋水汽;

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③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有台风雨;④附近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该地还是我国少有的多冬雨的地方。因为,冬季该地盛行的东北季风来自海洋,饱含水汽的海洋气流受到地形的抬升,就形成绵绵冬雨。)

12.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成因——深居内陆,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13.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我国跨四类干湿地区的省(区)——西藏、甘肃、陕西、内蒙古。

1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①位置的影响(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②地形的影响;③季风的影响。

15.我国的气候特征——①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②雨热同期;③气候复杂多样。

16.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A、有利影响:①夏季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等种植区大大向北扩展;②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③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B、不利影响:①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②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③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④高寒、干旱气候区广,不利于农业发展。

17.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有——①江淮地区六、七月份的梅雨;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份的伏旱;③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④华北地区春季和初夏的春旱;⑤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寒潮;⑥全国大部分地区春季的倒春寒(春季的强低温和雨雪天气);⑦东北、华北、西北春季的风沙天气;⑧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的暴雨洪涝;等。

18.我国旱涝灾害与夏季风的关系——①受夏季风进退影响的锋面雨带的移动,导致北方的春旱、夏涝,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正常年份);

②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19.华北春旱的成因——①春季,夏季风尚未到达华北地区,降水少;

②春季太阳高度增大,升温快,又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③春季正是华北地区小麦返青和春耕季节,需水量大。

20.长江中下游伏旱的成因——7、8月份,夏季风和锋面雨带推进到了华北、东北一带,长江中下游受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控制,形成高温、晴朗、干旱的天气。

此时,正是水稻旺盛生长极需要水的时期,所以,伏旱往往会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21.华南及西南冬、春干旱的成因——①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②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③农田有作物生长,需水量大;④西南地区易发生干旱还与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损失有关。

22.秦岭—淮河一线的气候意义有——①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④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界线;⑤≥10℃积温4500℃等值线。

23.描述某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及变化)和降水(降水量及季节分配)两方面描述。

24.描述某地的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温(高低及变化)、降水(降水量及季节分配)、水热组合状况(如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以及其它突出的气候要素特征(如光照、风、气压等)等方面描述。

25.影响气温的因素有——①纬度(或太阳辐射);

②下垫面状况(包括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植被状况、地面性质等);③大气运动;④天气状况;⑤人类活动;等。

26.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的影响);

②天气系统;③地形地势;④海陆位置;⑤洋流;⑥人类活动;等。

篇7

一、深入研读教材文本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分析、理解教材,在此基础上丰富教材、整合教材、驾驭教材,进而有效地使用教材。高中地理教师在备教材文本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善于分析教材。要明确教材编排意图及前后联系,要把教材内容放到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理解的整体中去加以分析,并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其二,学会活化教材。教材内容是相对静止的,而生活和现实世界是发展变化的,教师要结合社会和生产生活实际搞活教材。可以对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滞后内容和欠妥之处进行修剪,补充一些与地理教学相关的新鲜素材,如最新地理数据、地理图表与图片、身边的地理现象、社会热点问题、新近发生的地理事件等。其三,重视比照教材。现时的高中地理教材有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四个版本,且各具特色,备课时要将本地使用的版本与其他版本教材相同或相似章节内容进行比照分析,取长补短,必要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补充、分解、重组、转换甚至修正。

例如,在江苏省地理高考《 考试说明 》“必考内容”中,关于“自然灾害”这一考点的具体考试内容要求是“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而江苏省选用的三个版本教材中,人教版只在《 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案例2”中介绍了“台风”和“寒潮”的成因与危害;鲁教版和湘教版在《 必修1 》第四单元(章)专门安排了一节关于自然灾害的内容,但均是重点介绍“洪涝灾害”。所以,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须参考其他版本教材或查阅相关资料,对教材中未涉及的其他自然灾害或讲述不完整的自然灾害进行适当补充,并能利用近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为案例,以深化对自然灾害内容的理解。

二、巧妙设计教学导入

教学导入是指在一项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开始时,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阐明学习目的与要求,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是整个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效果。科学合理的导入,可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扩大学习需求、增强学习内驱力,从而优化学习过程。教学导入不只是由旧课转入新课,还包括教学环节之间的链接与过渡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在设计高中地理教学导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导入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通过复习旧课、目标呈现、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也可利用地理图片、地理现象、地理影像、地理实验、地理活动、地理谚语、新闻事件、趣味故事等形式导入。一种导入方法不要连续使用,每次教学导入要给学生以新鲜感。其二,导入要具有目的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能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明确目标,引发学生对一节课产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开启学生的地理思维。其三,导入要简练。导入时间安排要紧凑、把握要恰当,避免导入冗长繁杂、喧宾夺主,淡化教学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 必修1 》(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五目“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可利用学生熟知的地理现象,设计地理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正常年份,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份为什么会经常出现连续性阴雨天气?7、8月份为什么是多炎热少雨的天气呢?”问题一出,学生立刻产生了兴趣、引发了疑问、激活了思维,学生用渴望的眼神盯着教师,等待问题的答案。这种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出发,设计带有悬念性的地理问题导入新课,既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又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优化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它是一门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如果能采用精彩迭出的提问艺术,会使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课堂教学往往会组织得有声有色。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是: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新颖别致,注意多样性;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因材施教,注意针对性;正确评价,注意激励性。课堂提问时要避免以下现象: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提问时“乱点鸳鸯谱”,不注意发问对象;总喜欢找优秀生回答问题,忽略中等生,冷落学困生,出现“少数人表演,多数人陪坐”现象;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思考时间,立即点学生回答;学生正在思考问题或学生已经答对了一半还在思考另一半时,教师打断学生思绪并迫不及待说出答案;教师对学生回答不表态、不评价,即使表态也含糊其辞,或褒贬过度、夸大其辞。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 必修3 》(鲁教版)第三单元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时,教师可采用连环式提问方式,设计以下问题串: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有何特点?(学生: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衡,总体上南多北少)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缺水严重,除了水资源短缺外,还有哪些原因?(学生:华北地区人口稠密、耕地比重高、经济发达,生活和生产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较严重)水资源短缺会对当地造成什么影响?(学生: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制约地区经济发展;造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如何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学生: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合理开采地下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等)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在哪里?(学生:长江)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有哪些?(学生:长江流域面积大,径流量丰富且较稳定;长江距离缺水地区较近,地理位置适宜)南水北调工程有哪几条线路?(学生:有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以东线工程为例,说明东线工程实施后,对华北地区、沿线地区及长江有哪些深远影响?(学生:答案略。可从积极意义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两个方面分析说明)以上八个问题由此及彼、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前一个问题解决后再探究下一个问题,问题解决完了,预定的教学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了。

四、积极实施对话教学

教学本质上是对话的实践,对话过程就是教学主体间的合作与互助、思想碰撞与精神交流的过程。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与尝试对话教学,在课堂中多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对话活动。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彼此的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增进彼此的理解;只有对话,才能进行思维的碰撞。从对话主体角度看,主要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及师生的自我对话等类型,其中“生生对话”在高中地理课堂中难得一见,而真正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活学生地理思维、深刻体验学习乐趣的是生生对话。生生对话活动一般有交流讨论、成果展示、相互点评、完善提升等主要环节。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围绕某一对话主题展开讨论,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对他人观点发表意见。通过质疑对抗,学生对地理知识或地理问题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并能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在组织对话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设计的对话主题要贴近学生实际,对学生要有较强的吸引力。二是对话主题难度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杜绝“伪对话”。三是教师要掌控好对话的方向和进程,当学生发言明显偏离主题或争论无果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调控。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 选修6 》(鲁教版)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三目“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时,可设计以下对话主题:“请从环境污染的类型、危害及发展趋势、防治措施等方面,介绍一下你家乡环境污染的现状。”以上对话主题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对周围的环境更加关注,感受也最为直接和深刻,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对话活动。教师先安排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再由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筛选、整合与补充,最后教师由“学生家乡环境污染的现状”总结出“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通过这一对话活动,学生不但获取了地理知识,增强了保护环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还培养了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

五、增强课堂留白意识

许多高中地理教师经常纳闷甚至埋怨学生:“很多地理知识和地理问题讲了多遍,也讲得很透彻,为什么检测时错误率仍然很高?”其原因有多方面,笔者认为,教师不重视课堂留白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所谓课堂留白,就是指在课首、课中或课尾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感悟、总结、质疑、修正与完善。课堂留白,不是空白,它是动静的和谐,是张弛的结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要在适当时候、适当地方将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自行总结、自我反思。只有学生亲身体验得到的东西、全心领悟得出的道理,才能永远沉淀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才能形成地理综合能力,从而由学懂、学会地理知识,上升到能独立分析地理问题、正确解答地理问题,进而生成新的地理问题。课堂中需要留白的地方很多,如提问时留白、承转处留白、探究处留白、质疑处留白、想象处留白、解题后留白等,尤其要重视“课尾留白”。在课尾留出3~5分钟时间,让学生在安静的课堂环境下,对整堂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与反思:深悟文本精髓,建立知识链条,架构知识体系,归纳解题思路,查找不懂问题,审视学习态度。同时,教师走进学生当中,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同时注意获取有益的教学反馈信息,以作为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行为的重要参考。高中地理教学中,坚持课堂留白,一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 必修2 》(鲁教版)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一目“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时,可先指导学生用4~6分钟时间阅读教材图3-1-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知识窗“农业区位论”等材料,自主分析、理解、归纳影响农业区位的三大因素,然后学生交流认识,教师作出评价。接着再给学生1~2分钟时间自我感悟,进一步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是一成不变的吗?请举例说明。”学生独立思考1~2分钟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观点,教师作出评价。再给学生1分钟时间自我领悟,深化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用3~4分钟时间阅读教材“活动”内容,完成“活动”中给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互评,教师做出评价并提供“问题”的答案。再给学生1~2分钟时间自我体会,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之后,教师设置探究题:“结合当地或家乡的农业生产实际,谈谈促进和制约当地或家乡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师给2~3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鼓励学生充分展示、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并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教师再做评价。最后,再留出3~5分钟时间,让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本课采用活动和案例教学形式,并在提问时、探究处、交流后、课尾处进行多次留白,学生不仅充分体验了学习过程,透彻理解了农业区位理论,还培养了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解决农业生产中现实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