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

篇1

气候变化的议题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条约及WTO规则是否能够互相兼容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比如排放权交易体制与WTO规则是否兼容,排放权交易单位是否覆盖服务贸易协议,清洁发展机制与TRIMS之间的关系。在贸易国际化发展的今天,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实施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与WTO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本文就研究两者有所交际的部分,提出了两者在贸易环境纠纷处理中的有效应用。 

一、气候变化国际法与WTO规则的冲突 

WTO是从1995年1月1日开始运行的,在成立WTO规则的时候就提出了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保障开放国际市场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WTO对贸易及环境做出了一系列的关系概括,参加国家为了能够满足保护环境的需求,应该提高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状况水平的国家地位和其他相关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个条约的主要目的就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WTO规则中,有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条约,受到其影响,就具备了环境保护因素。WTO规则中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文件就有许多与气候问题有关的条约,比如相同的产品由于制造工艺不同,在生产的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量就会不同。如果某一个国家要求高温室气体排放征收关税,这就违背了国民待遇原则。WTO规则中并没有将贸易及环境单独立法,但是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措施在本质上就存在限制贸易的因素,对于其他会员的权利造成一定的影响,也违背了WTO的反歧视原则及禁止数量原则。 

二、气候变化国际法与WTO规则在贸易及环境纠纷处理中的协调 

与气候问题相关的国际贸易讨论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是由于没有与之相对解决讨论的机构,在此背景下的气候问题争论就不得不由WTO规则进行解决。由于WTO是国际贸易方面的组织,关于气候问题在WTO中很难进行判断,所以就要在京都议定书中创建一个气候变化国际协调机构。各国应该注重贸易及环境的关系,为了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具有法律性的减排目标,这样才能为解决贸易及环境纠纷提供解决途径。各国也应该了解到单单凭借WTO是很难快速、有效的解决与气候相关联的国际贸易问题的,尤其是在碳排放、交易及关税方面的问题。那么就可以以WTO规则为基础,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问题提出相应的国际协调措施。以此就可以对一些由于气候变化受害的国家通过执行京都议定书解决和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对于一些不履行义务的国家可以给予相应的制裁。这样不仅保持京都议定书的权威性,还可以避免贸易及气候环境之间发生问题,缓解了气候变化和WTO贸易之间的冲突。 

在这几年的国际贸易争论中,越来越多的贸易问题中牵连环境因素,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保护环境与贸易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冲突。所以就要使气候变化措施预WTO规则缓解大气环境与追求贸易间的冲突。 

三、结语 

虽然WTO规则中有了协调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就要中和气候变化与WTO规则间的矛盾,基于气候变化与京都协议订书之间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各国应该了解到不管是贸易问题还是气候问题,都已经跨国界成为了国际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各国之间共同面对,以大局为重,在今后的人类发展中,讨论并制定全新的制度,以来缓解气候变化与WTO间的冲突,使两者可以协调贸易及环境间的纠纷关系。 

[参考文献] 

[1]杨雯.试论WTO规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2(14). 

[2]李靖文.论WTO体制下的贸易与环境法律规则[J].现代商业,2010(12). 

[3]边永民.含贸易措施的多边环境协议与WTO之间的关系[J].当代法学,2010(01). 

[4]陆燕,付丽.WTO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J].国际经济合作,2010(10). 

篇2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以及应对原有粗放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近年来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如环境保护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在行政管理方面,不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节能减排等系列强制性措施的力度。

而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多轮次国际谈判和磋商的过程,也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我国相关措施的开展进程。同时,相关国际经验和合作框架也给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具经济和市场效益的思路。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政府在碳排放权交易方面的积极探索。2014年10月15日,由安永和碳信息披露项目(CDP)联合的“2014年CDP中国100强气候变化报告”指出,“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灵活的减碳措施,与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节能减排等强制性行政措施形成良性的互补。”

系列强制性行政措施

自国务院2010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以来,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扩大深化,工作考核制度和工作分工不断完善,淘汰落后产能行业从“十一五”初期的13个扩大到2012年的21个。

2011年至今,工信部共公布了8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共计涉及企业7885家。从2010年起,工信部开始公布淘汰落后产能的年完成情况,更准确、即时、全面地跟踪淘汰落后产能进度,完成情况透明度不断提高。

在促进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方面,通过《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2006年)、《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11年)等政策性文件,国家发改委等中央部委已陆续开展了多个行业的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超过一万家企业被强制纳入方案。

同时,近年来实施的低碳省市和低碳工业园区政策,这引发了全国性的低碳城市摸索,从节能减排力度和覆盖范围上对上述文件中提及的“万家企业”进行了补充。

作为市场机制的碳排放交易权

作为创新解决方案,碳排放权交易是强制行政措施下的市场机制,其灵活多样的履约途径和潜在的金融开发潜力让其备受关注。目前,国内7个试点省市碳市场已全部上线,强制纳入2247家企业,总配额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

上述各试点管控范围和强度一方面反映了该试点省市的经济增长特征和现有产业结构特点,反映了7个试点的能源结构情况,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在试点期不同阶段,试点市场对不同产业/企业和不同能源类型的偏好程度和管控进度。

2014年,7试点中仅5个,深圳、上海、北京、天津和广东,执行了管控企业2013年排放量的履约。履约情况一方面突出反映了各试点的机制完善程度和体制建设现状,另一方面也考验了管控企业对碳约束的认知程度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首个履约期突出显现了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1)不理解碳排放权交易原理及机制,观望和消极应对情绪严重,2)没有建立统一的温室气体数据收集及处理体系;3)没有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内控及决策体系。短期来看,这使企业被动接受政策变化,增加生产运营成本;长期来看,将降低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投资者信心。

CDP报告发现与建议

从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节能减碳行动这两个强制性行政手段,顺利过渡到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手段相辅相成,这给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使自愿信息披露具有别样的意义。企业应抓住机遇,有计划地系统披露环境信息,把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性措施和成果与利益关联方分享,通过互动,提升其在公众中的形象和声誉,增强投资者信心。

在分析中国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同时,“2014年CDP中国100强气候变化报告”还展示了CDP中国100强企业在碳管理、气候变化风险与机遇、以及信息披露方面的绩效表现。

根据此次报告问卷的回复情况来看,企业逐渐意识到披露信息环境的重要性,所披露的企业数量和回复质量上升速度也极快。回复企业从2013年的32家增加到2014年45家,增加40.6%。42家企业还通过其他途径如企业年报、其他合规性文件等披露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表现。

另一方面,随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开展不断深入,纳入企业范围进一步扩大。45家调查企业中,超过13家(29%)企业被纳入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中,16家(36%)企业纳入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

企业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集中表现在其气候变化风险识别深度和战略制定成熟度上。相较往年,此次报告中企业识别的风险和机遇数量均有明显增加。2014年,回复企业共识别出25个气候变化风险,19个气候变化机遇。96%的企业识别出潜在的对企业业务经营、收入或支出可能产生影响的气候变化风险,56%的企业识别出了全部风险。

尽管如此,从回复结果看来,节能减排项目和应对气候变化举措在碳减排结果上一致,但绝大多数企业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在目标、组织结构和战略层面上并未统一。可以看到的是,一些企业正尝试把这两个目标及其应对措施统一起来,但现阶段结果并不理想,企业仍需做出更多努力。

篇3

 

由于环境问题新兴产生,国际法中并无已有的公约或惯例可以直接援引来解决此类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该类问题的出现导致国际法的空白。针对气候变化问题引发的大规模难民迁移现象最早从引入环境难民的概念开始研究。

 

一、气候难民的界定

 

探讨气候变化引发的大规模难民的救助机制,有必要首先界定这类难民的范围,明确气候难民不等同于环境难民。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移民组织和难民政策小组于 1996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国际环境诱发移民和大规模移民对环境影响研讨会",会后发表的《原则声明》中将"环境诱发性人口迁移"分为五类[1],虽然联合国难民署没有直接使用"难民"的称谓,所谓"环境移民"实际同"环境难民"无本质区别。详细分类见下表:

 

可见,气候变化引发难民被难民署划分为不可返回性缓发移民,作为环境难民的下属概念。哈佛大学国际人权研究所的Bonnie Docherty在其文章中提出了climate change refugee这一概念,并且在Biermann and Boas提出的环境难民概念的研究基础上批判性总结出气候变化难民的六项要素:(1)Forced migration;(2)Temporary or permanent relocation;(3)Movement across national borders;(4)Disruption consistent with climate change;(5)Sudden or gradual environmental disruption; (6)A "more likely than not" standard for human contribution to the disruption.[2]

 

本文认为使用上述要素来界定气候难民的概念是可取的。针对第二项,本文认为气候变化导致的难民绝大部分属于不可返回性的,若是可返回性的,在解决的困难程度上相对容易,因此暂定重置为永久性的更具针对性。此外,第四项和第六项要求迫害应当主要由人为原因导致的气候变化所引起,实践中相关机构如果要进行鉴定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还需要借鉴其他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机构进行协助鉴定。

 

综上所述,本文中"气候难民"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恶化,迫使跨越国境并永久性离开其居住地的人。

 

二、气候难民可否纳入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范围

 

目前国际法上关于难民问题主要规定于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其中有关难民的定义是国际法上认定难民的主要依据。《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第1条第1款(乙)项将难民定义为:

 

"(乙)由于1951年1月1日以前发生的事情并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者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

 

据此,气候难民并不能满足难民署对于难民的认定条件。虽然实践中有国际组织尝试对难民概念进行扩张解释,如1969年《关于非洲难民问题的公约》及1984年《卡塔赫纳宣言》都对"难民"进行了扩展,但是尚未将"环境因素"考量在内。那么基于难民定义产生的背景和运作机制,有无可能扩大解释"难民"定义,使得气候难民被纳入其保护范围?

 

二战后,国际社会逐步建立了一套处理难民问题和保护人权的指令、法律和条约,列明了保护范围及具体给予何种法律保护。《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是美国与苏联为逃离敌对阵营迫害的难民提供庇护以达到打压对方为目的的政治博弈。[3]该公约的产生带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偶然性,单纯就环境问题再次给予各大国救助责任实属难事,因为其无法律上的动机承认"环境难民"为难民,亦无动机提供援助。从该公约形成的历史背景分析在当今国际社会扩大解释难民定义的可行性不大。

 

其次,从难民署的执行机构来讲,联合国难民署仅是国际援助机构,而非凌驾于国家之上,无任何强制执行力,其开展难民保护工作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使整个难民权利国际保护工作举步维艰,无力将保护范围扩展至气候难民。

 

最后,从联合国难民署运作机制来讲,经费问题入不敷出严重影响了现有难民救助工作的效率。难民署大部分资金来自于发达国家的自愿捐助,仅不到5%的资金来自联合国的行政预算,且其支出逐年上升,从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1亿美元增长到1993年的13亿美元[4]。 难民署对于现有的难民尚且安置不好,对于扩大解释的环境难民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将气候难民纳入难民公约给予保护并不是有效可行的途径。

 

三、 气候难民可否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机制予以保护

 

气候难民问题的引发是由于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发展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所致。近几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就气候变化问题频繁组织国际会议,且参与国广泛。该机构对于气候问题的研究具备较强专业性,其在建立的基金组织及分配各国责任方面很有成效。因此,本文试图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找到解决气候难民问题的依据和思路。

 

(一)建立保护气候难民机制的法律基础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四条第四款有关承诺的条文规定,"附件二所列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和其他发达缔约方还应帮助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支付适应这些不利影响的费用。"其中第八款规定,"在履行本条各项承诺时,各缔约方应充分考虑按照本公约的需要采取哪些行动,包括与提供资金、保险和技术转让有关的行动,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由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或执行应对措施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对下列各类国家的影响,而产生的具体需要和关注:(a) 小岛屿国家;(b) 有低洼沿海地区的国家……" 上述两条明确规定了对于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尤其是小岛国和低洼沿海地区国家的特殊保护措施。本条可以作为设立保护气候变化难民公约的法律基础。召集缔约方发起广泛磋商,由大会主持拟定保护气候难民议定书,并依据公约设定必要的执行机构。其中第七条第二款详细规定了缔约方会议职能,包括设法动员资金,设立其认为履行公约所必需的附属机构,酌情寻求和利用各主管国际组织和政府间及非政府机构提供的服务、合作和信息等。

 

(二)建立保护气候难民议定书的原则

 

根据框架公约第七条第五款的规定,其缔约方会议作为本公约的最高机构,可以召集特别会议从而尝试达成初步文件,即《保护气候难民的议定书》,该议定书的订立应当坚持如下两项基本原则:

 

第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5],秉持气候难民的保护始终是全球性的责任,是人类共同承担对于环境破坏的责任,在责任的分配和资金缴纳方面仍旧适用框架公约下的这一基本原则。

 

第二,国际合作原则[5],《联合国》序言部分以及第一条第三款都提到了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问题的原则。本议定书更应该明确该原则,倡议各主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为其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海平面上升给岛屿国带来的威胁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主权国家设定有限的接受气候难民的义务。

 

议定书在实质内容的拟定中,应该关注到重新安置是保护气候难民权利的主要工具,它更侧重于客观有计划的自愿重新安置遭受气候影响的人口,而非单纯的应急和救灾;其次,接纳国必须将气候难民作为永久难民,并给予不低于一般外国人的待遇;最后,该议定书针对的救助对象是团体而非个别难民,在认定程序方面应当考虑集体认定。设立气候难民特别工作组,主要负责该议定书的执行并监督各个缔约国对气候难民的人权保护,负责和其他国际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建议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作为该特设小组的辅助机构,其项下三个工作小组可以提供大量的专业咨询意见和数据统计,协助鉴定审核申请国所受气候影响,难民身份的认定及难民迁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等。

 

(三)建立保护救助气候难民的资金机制

 

有关资金机制值得探讨的一点是依据议定书建立一个新的单独的基金组织,还是在已有的基金组织中设立附属机构比较可行。本文更倾向于借助已有的资金机制,在原有的框架之下增设。具体而言,在框架公约中已经存在一个现有的资金机制,框架公约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兹确定一个在赠予或转让基础上提供资金、包括用于技术转让的资金机制。该机制应在缔约方会议的指导下行使职能并向其负责,并应由缔约方会议决定该机制与本公约有关的政策、计划优先顺序和资格标准。该机制的经营应委托一个或多个现有的国际实体负责。"

 

目前这个实体就是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简称"GEF"),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旨在保护全球环境的项目资金(包括赠款和贷款) 的金融机构。其所资助的项目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七个项目。该基金组织目前运作良好,其项下分管多支基金,平均每年发放大约25亿美元。其中气候变化特别基金,接受自愿捐赠来解决气候变化的适应及其他问题。[6]在全球环境基金气候变化这个项目下目前有两个子项目:项目一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及能源效应等领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项目二旨在增强对发展中国家气候适应的能力、知识和技术支持。据《全球环境基金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一届会议上的报告》可知,截止2009年,全球气候基金已投资27亿美元支持项目一的发展,约172亿美元在项目联合融资上。

 

鉴于对上述两个项目的研究考察,本文认为该基金机制的实施效益非常可观,建议应该在气候基金项下再设立第三个项目,作为气候难民保护议定书的财务机制,向经申请鉴定,面临气候问题需要迁移的难民群体提供安置费用。虽然迁移费用是一笔庞大的费用,但是从目前的解决机制而言,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建立气候难民议定书并设立气候难民保护基金不失为解决气候难民资金问题的出路。

 

作者:王雪梅 来源:青年科学·教师版 2014年10期

篇4

关键词:气候;农业生产;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215-01

气象是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气象条件、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风、雨、雪、雹、冷、热、雾霾、光照等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农业生产活动都会产生巨大影响。适时认识并掌握气候规律、气象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是促进农业生产、确保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农业是民生安全的基础,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不仅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和质量,严重时还会造成绝产绝收,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时刻都在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如降水、干旱、雨涝、霜冻、高温、雾霾、冰雹、大风等天气。据相关资料显示,从1949年~1988年的40年里,我国农作物因遭受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受害面积达3300公顷,其中成灾的面积为1400公顷,每年因灾损失粮食达200亿公斤以上,影响面大、损失严重。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北方地区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馕隆⒔邓的变化以及极端天气气候发生的频率。据资料显示,近100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增加幅度为0.5℃~0.8℃。受空间、地域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变化比较复杂。高纬度地区和一些湿润热带地区的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但中纬度和干旱热带地区的降水将进一步减少。西北中部,青藏高原西南部、华中至华北地区和东北中部4个地区的降水则显著减少。气温、降水的不断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有弊。有利的是使农作物种植带逐渐向北延长,尤其是延长了长江以北地区的作物生长期,许多地区的粮食由一年两熟制转变为一年三熟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缓解了高纬度地区农业种植热量不足的问题,丰富了当地农作物的种植种类,也减轻了冬季冰冻灾害的发生几率。不利的是易引发干旱、洪涝、病虫害的发生。我国地处北半球,夏季风提前过境就会造成南旱北涝;夏季风推迟过境就会造成南涝北旱。旱涝的发生,不仅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将直接导致作物死亡,造成绝产绝收,给农户带来巨大损失。同时,气候变暖、生态失衡导致的极端天气,如暴雨频发,引发的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的生长、产量、质量等都会产生巨大影响。而且,暴雨导致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不仅会对农作物造成二次破坏,更会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生民财产的安危。气候变暖,危害农作物的各类病菌害虫的存活时间不仅会相应延长,而且还会随着种植带的北迁而越冬向北迁移,导致病虫害的危害范围逐渐扩大,大面积暴发流行某一类病虫害,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

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对策,来应对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趋利避害,才能保证农作物的良好生长,确保粮食安全问题,确保民生安全问题。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防灾、抗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应定时定期的下乡进行气象信息的普及和宣传,传授相关的气象知识和常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给农民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采取简单易懂方法,做好未来天气预报、农事措施建议、病虫害防治提醒等,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防灾避险能力。根据气候、季节、温度、湿度、降水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温降温、补水降湿、防寒防冻、抗旱排涝等方法,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从而满足作物对温度、湿度、水分的需求。同时,要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种植品种,规避不利因素造成的影响,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缓解气候变暖趋势。要加强投入力度,对气候进行长期的观测研究,尤其是对应用基础和实用技术的研究,有效防控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和危害。

气候的不断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日益加剧,积极地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控,有效解决或降低对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今后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经济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根兴,胡国华,邹建文.应对气候变化对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问题和挑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09).

[2]周曙东,周文魁.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3).

[3]王润元.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兰州大学,2010.

篇5

关键词:印度 政策 气候变化

印度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列第二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欧盟不作为整体进行排序,印度的排放量则是世界第三位。根据预测,发展中国家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比重将从2001年的44%上升到2025年的53%。而印度在全球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将从4%上升到6%,年均增长率2.9%。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现实和印度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激增,印度政府不得不在审慎判断形势的基础上做出适当回应。

一、气候变化对印度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的直观表现

气候变化对印度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印度地表温度明显上升。根据印度最新的地区气候模拟系统(RCM)预测,印度年均地表气温到本世纪末将升高3―5摄氏度(在A2预设条件下)或2.5-4摄氏度(在B2预设条件下),尤其在印度北方地区变暖趋势更为明显;而且高温和低温极值范围显著扩大,这种现象在西海岸和中西部地区将更为突出。二是季风变化明显影响降水分布。印度西海岸、西北地区和安得拉邦北部的季风季节降水量较100年前增加了10%-12%,而东北地区、中央邦的东部、古吉拉特邦和喀拉拉邦部分地区在季风季节的降水量则同比减少了6%-8%。三是极端气候现象逐渐增多,尤其是季风季节降水量的过度集中形成暴雨,常常引发严重的洪灾。沿海热带风暴的发生频率也在逐年增加,并且主要集中在西孟加拉邦和古吉拉特邦。近20年来,印度更加频繁地遭受热浪(极端高温、高湿天气)袭击,以印度北部地区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四是海平面上升。印度专家称2004-2008年间,印度海平面高度累计上升了9毫米,上升速度几乎达到每年2.5毫米,而且近年来海平面上升速度还在不断加快。五是冰川的快速消融,威胁印度的淡水储备资源。1999年,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喜马拉雅冰川工作组在报告中指出:“喜马拉雅冰川消融的速度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如果以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将在2035年彻底消失。”

(二)气候变化的深层次影响

气候变化使印度水资源面临危机。印度科学家利用气候模型对2041年到2060年的气候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印度境内的河流径流量、土壤湿度和蒸散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气温升高、降水分布发生改变、地表蒸散量提高的情况下,尽管境内一些主要河流流域的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有些河流的径流量反而下降。

气候变化使农业出现减产。印度农业研究所(IARI)的研究结果显示,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印度粮食产量就会减少400万-500万吨。气候变化问题专家克莱恩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对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在2080年变为现实,那么全球农业生产力将比现在降低3%-16%,而印度农业生产力将会降低29%-38%。气温和紫外线的变化也会影响农作物单产量,例如拉贾斯坦邦的高温天气常使水稻、小麦、高粱等粮食作物产量明显下降,2007年袭击印度北方的热浪曾经使旁遮普邦的棉花大幅减产。

气候变化对公众健康的不利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到目前为止,世界十大最致命的热浪袭击事件中有两起发生在印度。1998年和2003年的这两次高温灾害共致4441人丧生。气候变化还影响了热带疾病的扩散趋势、传播范围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威胁。携带热带病毒的昆虫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开始向高海拔山区和高纬度地区扩散,造成疟疾等传染病在更广泛的地区肆虐。有研究显示,如果气温升高3.8摄氏度,相对湿度提高7%,那么蚊虫就可以全年在印度9个邦传染热带疾病。

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根据联合国1994年灾害报告,印度是世界上灾害发生密度最高的十个国家之一。印度沿海各邦,特别是东海岸的古吉拉特邦极易遭受风灾;12%的国土易发生水灾;28%的土地容易受旱。气候变化使这些地区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例如,降水强度和降水量增加可能诱发更多洪水灾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01年指出,南亚地区极端降水的强度可能会提高,而印度洋海水升温则可能导致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奥里萨邦、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发生更多的旱灾。

二、印度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目前,印度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尚未系统化,相关的政策规定散见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某些法案和法规中,如《印度环境法》、《印度能源法》、《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等。这些法规和指导意见在把遏制和扭转气候变暖趋势作为目标的同时,更加重视保障印度的社会公平、扶贫问题和经济发展权利。在印度政府看来,唯有通过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才能增强国家和民众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因此,印度气候变化政策是在经济和环境压力共同作用下的妥协产物。总的说来,印度对待气候变化问题时倾向于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强调责任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反对以牺牲自身发展利益为代价达成有关国际协议。在此笔者归纳总结出印度关于气候变化的十项基本政策,内容如下:

(一)印度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承担相应的国家义务

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的排放水平所致,而是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排放积累形成的历史问题。因此,联合国气候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必须大幅降低排放水平。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京都议定书》给附件B国家制定了不同的减排目标,即综合减排目标是较其1990年水平降低5%。而且,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这个减排目标本身没有约束性。印度认为其应当承担的义务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印度以发达国家作为参照和上限,只能保证其人均排放量不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二是气候变化的适应问题上,不能只把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关注重点放在削减排放上,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样也是其确保印度国民福裕的主要义务。

(二)制定减排目标的基础是遵循公平正义原则

尽管联合国气候公约强调了公平与正义,但是这还没有对以后的谈判和磋商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该原则涉及气候权利的划分和区别责任的承担。但是印度政府认为,《京都议定书》签订后的国际磋商与谈判偏离了公平正义的主线,仅仅是在纠缠短期减排目标、实施方案、指导原则和运行机制上。毫无疑问,制定减排目标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和现实性,但是这个目标必须建立

在公平分担的基础上。而且印度政府还认为,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必须跳出数字游戏的局限,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针对发达国家的约束性中期减排目标作为长期规划的考量因素,这才能使公平正义原则得到真正的体现。

(三)不接受任何约束性减排目标

印度决不接受欧盟、日本和美国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应承担20%-30%约束性减排任务的要求。印度深信约束性减排目标将会伤害其经济增长,削弱国家的扶贫能力。拒绝约束性减排目标并不意味着印度不做任何形式的减排努力,印度会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规划确立适当的减排方案。印度环境部长在2009年9月明确表示,印度准备给自己设定一个非约束性的减排目标。事实上,印度目前对外公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的确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施加的巨大压力以及中国宣布40%-45%的减排目标的双重影响下,印度已经宣布到2020年将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20%-25%,但是该声明实质上并没有撼动其非约束性排放目标的立场底线。印度将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这条底线。

(四)发达国家必须忠实并切实地履行气候公约规定的相关责任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印度向来对发达国家承担的书面义务和实际履行的责任都感到非常不满。其理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京都议定书》签订后许多发达国家不仅没有兑现减排承诺,而且排放量不降反升,例如美国在1992。2007年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了20%(美国未加入《京都议定书》),日本增加了11%,加拿大在1990-2004年间排放增加了27%,澳大利亚增加了25%。因此,印度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之前同中国、巴西和南非起草了一份联合声明草案,呼吁发达国家在2020年之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40%。二是发达国家至今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在印度看来,温室气体减排、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是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彼此不可分离。所以,缺乏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的任何解决办法都是片面而失衡的。印度对支持的提供方式也有进一步要求,即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应当是单纯和额外的,既不能被当作援助加以对待,也不能采取市场机制的手段来实现。如果没有满足上述条件,印度便不会认可发达国家忠实并切实地履行了公约责任,自然印度也不存在做出更大让步的空间。

(五)制定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避免贫穷者和弱势群体成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

贫困是导致部分民众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的根本原因。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经济和技术资源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极端气候现象、相关自然灾害已经对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例如,近年来在印度高温事件中丧生的大多数都是穷人和老人。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一方面将包括穷人、农业人口、低种姓人群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推向社会边缘,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印度政府的扶贫压力,拖累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印度新的发展战略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底层民众,将提高其生活水平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六)加快利用可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

不管是通过发展替代能源,还是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时的碳排放,技术都将成为降低排放的一种主要途径。尽管先进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已经获得公认,但基于可行性、经济性和专利限制等方面的考虑,这些主要来自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先进技术还无法在印度得到普遍应用。不过,印度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替代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在中央政府非常规能源部的组织下,印度风能、小水电、生物质能和热电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甚至在风力发电方面超越了中国,装机容量达8696兆瓦,居世界第四位。风电装机容量到2012年将新增6000兆瓦,占印度全国装机总容量的6%。按照印度政府的计划,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到2013年将达到1000兆瓦。

(七)研发具备生态可持续性的高效率、低成本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向发达国家引进低碳技术遭遇种种障碍的情况下,印度政府格外重视本国的技术研发能力。这些技术不片面追求高精尖,重在实用、高效和低成本。在印度能源效率部和科技部的综合协调下,诸如印度技术研究所、印度科学研究所在内的各研究机构、实验室和大学纷纷建立和开展低碳技术的研发项目。节能照明设备、用于灌溉和发电的低速风轮机、电动汽车、摩托车和三轮车用四冲程发动机、生物燃料、垃圾发电、煤层气以及煤变油的多级加氢等各项技术,都能达到高效、低成本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的,所以也成为印度科研部门当前的研究重点。

(八)建立新型市场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

世界资源研究所最近的报告称,按照目前的势头发展,到2030年印度的能源需求将翻番。如果在提高能效方面进行适当的投资,如100亿美元,每年将可以节约1835亿度电,印度经济因此将获益无穷。基于这样的预测。印度的节能产业将形成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机,建立相应的市场机制以指导和规范投资成为必要。此外,《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实际上也是一种市场化运作形式,允许发达国家以向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投资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来冲销其排放配额。自从1996年碳市场建立以来,全世界碳市场的交易规模和市值迅速膨胀,到2007年已经达到64亿美元。虽然印度反对以市场化机制实现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但这并不妨碍其采取务实的做法。截至目前,印度在争取到的全世界32.83%的CDM项目的同时,其碳市场的发展速度也快得惊人,增速甚至超过了IT行业,不仅吸引了6.5万亿卢比的投资,而且到2012年便可创造20亿美元的收入。

(九)调动市民社会、地方政府、公私经济在内的所有力量参与实施国家气候变化政策

首先,印度政府采取措施引导社会进行低碳消费。如从2010年开始强制实施能效评级,先期对部分家电和照明设备的能耗进行标示认证,并在半年后将几乎所有电气设备纳入评级管理。印度能效局(BEE)此举的目的在于提醒、指导和调动包括消费者、企业、商业机构在内的全社会选择更有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绿色设备,提高国家气候变化政策的实施效果。其次,印度还通过立法方式强制某些机构和企业采取节能措施。例如2001年《节能法》规定,中央政府和邦政府须在某些情况下宣告某些机构和企业为高耗能单位,并可要求其委任专人负责节能管理、公布能耗信息及采取节能措施、遵守能耗标准等。此外,政府还有权禁止生产、销售、购买和进口不符合节能标准的设备。再次,印度政府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方式提升全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印度于1982年建立了公开的环境信息系统,向决策者、议员、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普通公众提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各个政府部门则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教育项目,如农业部负责向农民传授合理处理人畜粪便以及如何借助简易设备(如太阳灶)来利用清洁能

源的知识,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生活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十)在联合国气候公约(UNFCCC)机制下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权利。促进科技研发、资金支持、技术转让领域的国际合作

印度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抵制发达国家向其强加约束性的减排要求,保护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权利。联合国气候公约认为,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必须首先承认“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印度通过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增进交流和理解,强化上述共识,集体应对和处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矛盾和对立。2009年11月28日,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与77国集团代表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前夕达成一致协议,反对由发达国家提出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约束性减排目标。二是积极敦促发达国家承担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的公约义务。2002年第八次成员国会议的《德里宣言》再次重申了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当然,CDM为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提供了市场化运作模式,但这与印度的期望值还有很远的距离。通过项目合作与能力建设来实现直接的、不附加条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才是印度与发达国家开展气候领域合作的根本目的。

三、印度的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

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落实,并确保经济发展的促进措施能给气候变化带来正面影响,印度总理委员会于2007年制定了《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该计划是印度气候变化政策中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其重要性在于从国家层面将应对气候变化与促进经济发展两项任务结合起来,以相容共生的态度处理发展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不过,这项计划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主要反映在计划本身只将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上,而对减排目标这样的实质性内容却只字不提。

(一)选择低碳化道路

《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政府希望就气候变化问题采取更加积极的姿态。该计划确定的八项国家使命分别涉及太阳能利用、提高能效、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水资源、可持续的喜马拉雅生态系统、绿色印度、可持续的农业以及有关气候变化的战略知识。完成这些使命可以看做是印度整个气候变化政策所设定的中期目标,其实现不仅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从本质上讲还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最终答案。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使命大致可划分为积极应对措施和消极适应措施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能、能源效率和可持续人居等三项,是国家行动计划中反映印度选择低碳化道路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1.太阳能利用:太阳能不单是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个子项,更被赋予了一定的扩展性,即促进并整合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例如生物质能和风能。印度打算通过热能发电和光伏发电两种方式利用太阳能,并在第十一个和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在城市、工业和商业设施的覆盖率达到60%-80%。这项雄心勃勃的使命意在使印度用20-25年时间把太阳能发展成有相当竞争力的能源产业,商业效益要足以抗衡化石燃料的影响。

2.提高工业能效:工业是印度最大的能源用户,占总消耗量的42%,同时它还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占总排放的31%。2001年颁行的《节能法》为改进能效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规定对九种高耗能产业实行定期考核,敦促其遵守相关能耗标准。政府也通过调整补贴的办法来引导部分企业主动实施节能改造,如化肥行业等。此外,通过改用液化天然气、技术升级换代的办法也可提高能效。估计到2031年,工业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因此减少6.05亿吨。

3.建立可持续的人居环境:交通运输、商业以及住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相当惊人,成为印度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因此,这项国家使命将通过在居家和商业机构推广节能、处理固体废物和鼓励城市公共交通等方法来确保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降低碳排放。一方面,政府要着力进行节能公共宣传;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开发包括节能建筑、材料、设备、照明在内的各种产品。如果按照印度《节能建筑规范》的要求,建筑能效将可提高50%。对于城市固体垃圾,印度政府将进一步提高其回收利用率,这样也能达到降低碳排放的效果。鼓励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现代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而导致出行量提高的最好途径。此外,印度政府还打算采取扩大生物柴油、压缩天然气使用范围、报废老旧车辆、推行更严格的车辆排放标准等综合措施。

4.其他措施:毫无疑问,上述三项国家使命将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和逆转气候变化趋势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它们涵盖的范围和所起的作用仍不够全面,因为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首要来源的电力行业必须被纳入国家行动计划。目前,印度发电行业所用能源中有66%是化石燃料,而且这其中又有55%是有效利用率极低的煤炭。在这种局面未来50年内可能都无法改观的情况下,利用高新技术和替代能源改造电力行业显然更切合实际。这些措施包括:推广能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的超临界技术和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建设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电厂;为核电项目开发快中子增殖和钍为燃料的热核反应堆;降低输变电损耗率;发展水电;开发其他可再生能源。

(二)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适应性措施、策略和政策可以帮助减轻无法逆转的气候变化带来的许多影响。据相关统计数据,印度目前用于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开支超过GDP的2.6%,主要用于农业、水资源、卫生保健、海岸基础设施和极端气候现象等领域。国家行动计划在选择低碳化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该计划确定了五项国家使命,分别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的喜马拉雅生态系统、绿色印度、可持续的农业以及有关气候变化的战略知识,均与提高印度国家和民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直接相关。具体而言,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能够帮助印度抵御强降水和干旱造成的影响;维持喜马拉雅生态系统、防止冰川过快融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能为印度提供稳定的淡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雨林的生物多样性,逐渐改变人们把森林作为燃料来源的习惯;加大对旱地农业、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和生物技术的关注力度,提高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知识积累,建立和完善印度气候数据信息库,开发气候模型,以便准确预测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气候现象。

印度政府为了提高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还针对极端气候加强了灾害应急管理措施。例如,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把灾害应急管理的重点放在防灾、减灾和备灾工作上。采取三项具体措施确保防灾、减灾和备灾工作的实际效果,即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中提高抗灾设计等级、加强灾害应急通讯网络的建设、强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责任分工。原本主要由政府承担的灾害应急管理职责现在已经分配给企业、媒体、非政府组织和民众自治组织等社会力量。政府把灾害教育提到战略高度,大大提高了民众的意识和抗灾能力。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还通过法制和能力建设来推进灾

害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中国与印度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开展双边合作的探讨

中国与印度具备气候合作的良好基础。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而且代表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利益。这决定了中国与印度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根本立场是相同的。正如印度学者苏迪尔・切拉・拉扬博士所说,印度完全支持77国集团和中国的立场:《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的国家应履行它们在《京都议定书》和《巴厘岛行动计划》中的承诺,提出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同时向非附件一的国家提供技术和财务援助,帮助它们降低碳排放量。不仅如此,中印两国在气候变化中也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包括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旺盛、能源结构不合理、高度依赖石油进口以及煤炭等低品质能源所占比重偏高等。这种同命运、共患难的局面为两国合作寻求解决办法提供了前提和强大的动力。

中国与印度目前开展的气候合作总体上积极而健康,而且取得了实际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印在气候公约框架内为汇聚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做出了表率。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四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哥本哈根峰会上共同提交了一份草案,反对发达国家提出的约束性减排目标。这种同呼吸、共进退的统一战线是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最好武器,同时也能帮助发达国家清醒地认识到在气候问题上不存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单边格局。二是两国在2009年10月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合作达成了广泛协议,包括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转让、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资源利用等。

篇6

关键词:低碳农业;外部性;市场失灵;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2.018

Low-carbon Agriculture Externality and Market Failure

ZHANG Xin-min

(China Center for Industrial Security Research,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Analysis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the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positive externality, market failure was proposed to restrict the low 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as the found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agriculture.

Key words: low carbon agriculture; externality; market failure; climate change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途径。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挑战之一,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口大国,也对全球治理气候变化承担重要的责任。联合国粮食机构指出,低碳农业既能遏制气候变化,又能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并呼吁增加低碳农业投资,引导现代农业向低碳农业发展。因此,低碳农业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虽然低碳农业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对于具体的农业生产者来说,其行为选择是理性的,他们更关注经济效益,机会成本增加和收益溢出,导致低碳农业发展动力不足。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是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1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于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一种未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出来的影响,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大效率,即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由于这种影响是某一经济主体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对局外人产生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又是处于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之外,故称之为外部性。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市场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而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由于正的外部性所造成的市场失灵,通常需要政府介入,通过财政补贴或税收机制来解决。

外部性的存在,使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与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背离。作为经济理性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决策时,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会考虑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虽然可做到个体最优,但很难达到社会最优。以有机农业生产为例,由于在生产中严格限制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遵循生态学原理进行农业生产,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常规农业生产成本,这种成本投入,并不能完全转化为经济产量,也就是说,有机农业生产负担了本应该由社会负担的环境生态投入成本,而由此产生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能完全由有机农业生产者占有,就出现有机农业生产的经济外部性,结果导致有机农业生产供给不足,社会福利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解决外部性和市场失灵问题的典型办法有:一是征税和补贴,对负的外部性进行征税,对正的外部性进行补贴。二是重新界定产权,1960年,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案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权利(产权)初始界定清楚,并允许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或社会产值最大化的安排。由这个表述可以看出,科斯提出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案包含3个要素:(1)交易费用为零;(2)产权或权利界定清楚;(3)允许产权或权利在当事人之间自由交易。三是企业合并,使经济外部性内部化。

2 低碳农业能够减和适应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大最大挑战之一,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2004),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36.50亿t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分别占73.05%、19.73%和7.22%,农业活动导致了50%的甲烷排放和92%氧化亚氮的排放。由于二氧化碳的农业排放很低,没有报告,因此,农业生产活动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包括稻田甲烷排放、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粪便管理系统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以及动物肠道发酵甲烷的排放。

低碳农业对气候变化影响包括减和适应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减是指为了减少对气候系统的人为强迫而进行的人为干预,它包括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适应是指自然或人类系统,为应对实际的、或预期的气候刺激因素、或其影响而做出的趋利避害的调整。

以水稻为例,通过改变稻田的生长环境、生态环境及相关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稻田甲烷的排放,如稻-鱼共栖生态系统,能显著降低甲烷排放量,主要原因之一是该系统改善了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低碳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遵循生态学原理,不使用或减少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农药,注重生态环境管理,稻田水生动物增加,其活动起到搅动土壤,降低氧化还原作用,从而减少了甲烷的排放。又如稻-鸭生态系统是低碳生产通常采用的生态模式之一,该系统利用鸭子好动、勤觅食的生活习性,搅拌土壤,起中耕、除草作用,并增加土壤养分,改善田间小气候,在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减少了甲烷的排放。

农田土壤是大气中N2O的重要来源,化学肥料特别是氮肥的过量施用是氧化亚氮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碳酸氢铵和尿素是中国农业的主体肥料,但它们的肥效期短,挥发损失量大,氮素利用率低。有机农业禁止施用化学肥料,通过生物措施和施用有机肥来保持和恢复地力,从根本上解决了N2O排放的来源。

低碳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料,为了解决肥料来源,发展沼气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多种细菌发酵作用形成的一种混合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通常占总体积的50%。通过发展沼气可以有效地减少由畜禽粪便等引起的甲烷排放以及燃煤、薪柴等导致的CO2排放,从而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

低碳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巨大潜力,发展低碳农业是减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在减少化学物资和化石能源投入的同时,注重物资和能量的循环,直接和间接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碳汇。有机农业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之一,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3 低碳农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类为了生存和养活更多的人口,各国农业生产均以追求最高产量和最高利润为目标,农业耕作强度不断增加、种植结构越来越单一、过多使用复合肥及农药除草剂等,导致土壤肥力衰减、土壤侵蚀酸化严重、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下降,农业遗传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低碳农业通过间作套种来恢复地力和防治病虫害。农田作物的间作套种打破单一的作物结构,作物多样性提高,对昆虫种类、数量的增加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提高起积极的作用。而农作物的间作套种有利于杂草和虫害的控制,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间接作用。相对于传统农业来说,低碳农业更好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 低碳农业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低碳农业能改善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态质量,降低自然灾害,减少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现代农业的低碳生产是中国“天人合一”传统文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体现,它以人类、生物、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动态相互作用为基础,最大程度地依赖当地可获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真正的环境友好型生产。

4.1 低碳农业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保持土壤健康活力

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的污染,主要集中于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污水灌溉,施用污泥等几个方面。目前,中国每年要施用80~100万t的化学农药,高毒农药占37.4%,其中对土壤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机磷、有机氯和含汞、砷等重金属的农药。由于施用方法和农药种类的影响,大约有50%左右的农药会进入土壤。残留在土壤中的一部分农药,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进入人体并造成危害。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则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进而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的种类和数量。土壤环境健康是农村生态环境健康的基础,土壤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因此,保护土壤环境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之一。

低碳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减少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除草剂,通过物质内部循环、作物轮作以及生物技术来提高土壤肥力,防止病虫害,控制了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与常规农业相比,长期进行有机生产的土壤,其有机质含量、土壤团粒结构、微生物和有益生物的数量都能得到非常大的改善,土壤活力明显增强。

4.2 减少地下水污染,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天然地下水是洁净的,含氮量极低,远低于国家饮用水纯氮10 mg・L-1的标准。但由于农田化学肥料大量使用而造成的土壤养分特别是氮肥养分流失,已经导致严重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土壤―植物系统内过量的氮素会以硝态氮的形式淋失,进入地下水,污染井水、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据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凡施肥量超过500 kg・hm-2的地区,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都超过饮用水标准,硝酸盐污染不仅发生在浅层地下水,而且已经进入深层地下水。研究表明,饮用水和食品中过量硝酸盐会导致高铁蛋白症,同时有致癌危险。中国许多地区地下水和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已经超标。例如,对京、津、塘地区69个乡镇的一项调查表明,地下水和饮用水1/2以上硝酸盐含量超标。

低碳农业生产中,减少施用各种化学合成的肥料,通过施用有机肥来恢复地力,大大降低了氮、磷等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从而有效减少这些营养元素进入水体的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下水的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

4.3 低碳农业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常规农业大量施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农药,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畜禽粪便处理成为一个难题,严重威胁着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每年有大量作物秸秆被焚烧和丢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成为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低碳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有机肥是最重要的物资投入,将畜禽粪便处理、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生产有机肥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生活环境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有机肥的来源问题。因此,低碳农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低碳农业生产具有正的外部性,而这种正的外部性带来福利和效益不可能由有机农业生产者自己独自占有,也就是说,低碳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大于其个人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由于低碳农业生产投入大于常规农业生产投入,而这种成本并不能完全通过高质量的低碳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来弥补,结果就会造成有机农业生产的供给不足,导致低碳农产品市场的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

5 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

弥补市场失灵,促进低碳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将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引入低碳农业发展当中,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弥补外部性带来的额外成本,实现外部的环境效益和农民的经济效益均衡一致,适应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5.1 政策补偿

政策补偿是实施生态补偿的重要前提,包括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工业部门等农业部门的补偿,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确定补偿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监管等具体措施。

5.2 资金补偿

资金补偿是生态补偿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涉及面较广。主要包括农业补贴、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建立资金补贴既可以直接发到农民手中,也可以向农民提供替代物质(如生物农业、有机肥料等),从而有效促进低碳农业的健康发展。

5.3 技术补偿

低碳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技术密集型农业。不断开展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创新,对低碳农业从业者开展智力服务,提供无偿技术咨询和指导,培养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农民人力资本价值,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共和国农业部.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农业行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胡鞍钢,管清友.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小燕,黄璜,杨治平,等.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CH4排放规律研究[J].生态环境,2006,15(2):265-269.

[4] 陈欣,唐建军,王兆骞.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1999,7(3):234-239.

[5] 顾加力,孟凡桥.有机农业的环境保护作用[J].世界环境,2008(1):48-51.

[6] 邢方红,翟满仁.发展生物有机肥的意义[J].磷肥与复肥,2005(7):78.

[7] 刘玉晓,何学良,李春媛,等.浅谈低碳农业在中国的发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6):123-124,127.

[8] 刘绍伟,李凤菊.推进传统农业“生态化”转型――农业生态产业链网构建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3):81-84.

[9] 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0] 张新民.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农业展望,2010(12):46-49,54.

篇7

关键词:国外 石油化工公司 环境行动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国外大型石油化工公司的环境管理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在环境政策和实践方面,各公司均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水资源有效利用以及防止化学品泄漏工作,致力于减少生产经营过程的生态足迹,为公司和周边社区创造稳定、健康的环境,且十分重视开展关于环境问题的公众交流。

1.皇家壳牌

壳牌石油公司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0多个子公司,位列2012年世界500强第1位。壳牌秉承“要创建一个更可持续的能源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行动”的理念,在以下方面采取了主要措施:

1.1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壳牌公司1997年即承诺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公司的商业原则中,重点发展车用先进生物燃料和氢燃料,设立了在未来20-30年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公司的大业务板块的目标。

1.2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司2001年制定了行业内第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把生态系统评估作为新、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部分。在全世界40多个国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1.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供应天然气,开展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发展生物燃料,提高能源效率,实施碳定价,减少生命周期排放,提高新项目适应性等多方面措施。

1.4加强化学品泄漏管理。壳牌公司制定了船舶质量保证标准,要求大型远洋油轮设置双层船壳;建立了石油泄漏应急机制,以降低石油泄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5使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公司通过不断改进技术,解决运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物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阿曼利用河床种植芦苇来净化采油污水,不仅节省了污水回注消耗的电能,净化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农业灌溉。

1.6加强与相关方的合作。积极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湿地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等环境组织合作、沟通,帮助公司识别和管理环境挑战,发现改进的机会。

2.埃克森美孚

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之一,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商、油基础油生产商及成品油的主要生产商,位列2012年世界500强第2位。埃克森美孚注重自身环境责任,在多领域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2.1注重运用环境管理体系。公司从1992 年开始运行运营完善性管理体系(Operation 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or OIMS),环境保护是OIMS的关键要素,被纳入公司业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2.2开展资源节约。监控企业用水数据,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子公司的水资源使用计划,检查各子公司的水消耗速率来确定是否采取了相应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在油气开采方面,加强循环水和污水回用,合理使用采出水,采用耗水少的工艺过程等措施管理水资源。公司开展环境和能源节约计划(EESI,the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Savings Initiative),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3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公司力争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业先导者,2000年累计投资超过15亿美元,启动“全球能源管理系统”(GEME),将炼油和化工生产能效提高15%-20%;10年内共同投资2.25亿美元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项目(GCEP),与斯坦福大学、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斯伦贝谢公司、丰田等公司合作,开展了氢能、太阳能、二氧化碳捕集贮存和分离、生物质能、先进材料和催化剂等30个项目的研发;在世界30个地点建设了85套热电联产(CHP)设施。

2.4加大新能源开发。投资超过6亿美元与美国硅图公司(SGI)组建战略研发联盟,研发与海藻基生物燃料有关的产品技术。

2.5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ESHIA程序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生态系统功能和勘探开发活动之间的关系。加入了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s Ecosystem Services Tools and Markets (ESTM)工作组,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活动。

2.6严防泄漏事故。日常加强程序预防,使业务运行建立在层层检查保护的基础上,注意定期设备维护,进行必要的试验和训练;注重技术创新,重视泄漏控制设备的研发及改进,预防和控制双管齐下,力求把泄漏的可能性及危害降到最低。

3.英国石油公司

英国石油公司在百余个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012年世界500强位列第4位。是能源界率先承认有必要采取行动防止气候变化的企业,认为公司有责任引领潮流,致力寻找并贯彻全球气候变化解决方案。

3.1重视OMS体系管理。BP公司OMS体系确立了在环境方面开展负责任运营所需的各项标准和流程,帮助世界各地的业务部门在整个运营生命周期中管理环境和社会影响。

3.2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新项目投资评估和工程设计中计入碳排放成本;在运营中注重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放空燃烧和排放;开发高效率的燃料和油;支持技术和政策研究;在气候变化相关问题上与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行业组织、高校和其它公司进行接触、合作。

3.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在项目规划阶段早期,就对敏感或受保护区域、濒危物种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筛选和评估。公司开发了一系列新兴的生态系统服务工具,用以在当地和地区层面评估其影响和依赖性。

3.4大力开发新能源。BP公司在风能、生物能源、电气化和碳解决方案等领域进行投资,2011 年向替代能源业务投资了16 亿美元,与13所领先的研究型大学合作,开展持续性科学研究,推进“能源可持续性挑战”计划。

3.5深化水资源管理。在淡水提取和消费两方面寻求提高效率,同时在废水处理中应用新技术。

3.6加强泄漏管理。2010年墨西哥事件发生后,BP公司与相关州和联邦机构合作,监测和评估事故环境影响,并实施了恢复计划。承诺在10 年期间贡献5 亿美元支持独立研究,与行业和监管机构分享其从漏油应对行动汲取的经验教训。

4.雪佛龙

雪佛龙石油公司是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2012年世界500强位列第8位。雪佛龙公司将“以安全和对环境负责任的方式开发能源”作为公司立足于世界的关键,尽可能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态足迹,注重现场管理。

4.1完善管理体系。2007年建立的ESHIA(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是雪佛龙公司HSE管理体系的重要特色,用来预测和评价新项目潜在的环境影响,提出削减和控制危害的管理措施。ESHIA体系现已在全球900多个项目中得以应用。

4.2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公司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7项原则:全球参与、能源安全、最大化节约、灵活方法、广泛平等对待、可行技术、透明;采取的行动措施主要包括减少排放降低消耗、减少放空燃烧、碳封存、废热发电、投资研究开发和技术等方面。

4.3发展新兴能源。公司发展地热能、先进太阳能、生物燃料,开展聚光太阳能驱油可行性研究;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厂。

4.4保护生物多样性。公司在ESHIA体系中明确要求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工程项目的评估、决策和生产运营中。

4.5保护新鲜水资源。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石油基地克恩县,与当地水务局合作为当地农民提供农业用水。加利福尼亚的Richmond炼厂实施了RARE(Richmond Advanced Recycled Expansion)水计划,生产一加仑(1加仑相当于3.8升)汽油,只需要一加仑水,节约新鲜水1.3万吨/天,2011年4月被当地重复用水协会授予“优秀循环水用户”的称号。

5.康菲

康菲石油公司是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也是全球第四大炼油商,2012年世界500强位列第9位。公司承诺在任何方面都设立卓越的标准,向世界提供可信赖的能源,致力于保护地区乃至全球环境。

5.1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公司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整合到运营管理系统中,作为项目投资的一部分;在高生物多样性区域的项目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与公共机构、社区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合作,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容量和生态系统功能。

5.2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公司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尤其是可再生燃料)方面积极开发新技术,对新能源开发技术进行评价,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5.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具体行动在五个方面展开:将气候变化问题管理纳入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与行动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寻找新的商业发展机会;开展技术创新和碳交易;积极对外界提供适用的、可持续性的气候解决方案和公共政策。

5.4加强泄漏管理。公司每五年对设备进行审定和检测,确保设备管理标准得到落实。

5.5强化水资源管理。对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开展水资源评价;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减少废水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篇8

关键词: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公众认知;中美比较

0、引言

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科学研究认为,气候变化的趋势主要是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3℃~O.6℃,海平面平均升高了10~25厘米。而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化石燃料的燃烧、大规模的工业污染、森林砍伐以及土地用途改变等种种人类活动造成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积聚。这些气候变化现象及其引发的后果越来越引起人类社会的关注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家们在科学层面上的探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关政治、经济以及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富国是否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负有特殊的义务,发达国家是否对很大比例的历史排放负有责任,排放所产生的成本是否已经不成比例地降临在穷国?世界各国应如何公平地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义务正成为热议的话题和争论的焦点。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气体排放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根据目前的国际谈判情况,两国都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中国进行碳减排的重点在于转变高耗能的生产方式,美国进行碳减排的重点则在于转变高消耗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中国和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如何,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是否积极有力,对于国际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两国政府的态度与应对措施对国内民众关于气候变化的认知也有着极大地影响,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应对行动选择,直接影响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落实与实施效果。因此,比较中美两个碳减排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认知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为两国制定合理的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促使两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1、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国策的比较分析

尽管气候变化问题存在诸多争议,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各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根据自身利益以及气候变暖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若干国策。美国与中国是世界上两个碳排放大国,这两个国家碳排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影响着整个世界碳排放的趋势,而两国推行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也有所不同。

1.1 摇摆、消极的美国气候变化国策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法律与政策实体。政策制定的主体有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联邦政府在制定气候国策时表现出了摇摆不定,在减排与经济发展两方面的比较中选择经济发展优先于应对气候变暖的战略。具体表现为:①早年美国在推进全球气候问题的对策研究上相当积极,1992年美国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成员国,并且成为第四个批准该框架公约的国家。②1997年7月25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伯瑞德一海格尔决议,标志着美国进入气候变化政策的消极时期。该协议的中心思想是美国将拒绝签署任何与《公约》有关的协议。2001年3月28日,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京都协议书》。自1997-年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鲜有法律或政策的行动,美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总体上处于最消极时期。③2005年,俄罗斯加入《京都议定书》,美国感受到了来自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际压力。同年的卡特丽娜飓风等严重自然灾害也使得美国开始重新审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影响。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推出《气候安全法》,其目标是2005年的排放量作为2012年的总量的控制目标并逐年减少。④奥巴马政府就职后,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奥巴马政府内外政策中仅次于推动美国经济尽快复苏的优先议程。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表明美国的气候政策迈出了积极一步。

1.2 持续、积极的中国气候变化国策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碳排放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碳排放总量第一的国家。中国碳排放国策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在气候变化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的减排对于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进程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在减排国策的制定上一直持积极的态度。①1993年1月5日中国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推动了中国各职能部门间政策协调的发展。自《公约》于1994年生效后,中国政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履行在《公约》下做出的承诺。2002年8月,中国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生效后,中国又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领导和管理体制。中国专家积极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为相关报告的编写作出了贡献。②中国认真履行本国在《气候公约》和《议定书》下的义务,于2004年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并于2007年6月《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中国提出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比2005年降低20%的能源密集度。③2008年6月9日,中国央行公布的国内排放贸易计划,包括从温室气体排放到水污染的每一项,加快国家对“绿色”推动增长的初步轮廓。“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显示,中国“十二五”时期将着力发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中国政府面对气候变化,在国际上积极参与支持国际合作,在国内组织筹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机构,并主动采取政治、经济手段等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应对气候变暖。2中美两国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认知差异性比较分析

2007年,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美国促进委员会(AAAS)以及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工作组撰写的报告《气候素养:气候科学的必要原则》中正式提出“气候素养”这一概念,即指个人或者社会团体对气候的理解,该理解包括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个具有气候素养的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规律原则;知道如何科学的评估哪些关于气候的信息是正确的;有目的的了解并与其他人交流有关气候和气候变化的问题;对于有可能影响气候的问题,能够做出有效和

负责的决定。国民气候素养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决定于政府推行的政策、态度及大众媒体的导向。

如上节所述,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国策方面有较大的差距,那么这种差距在两国民众的气候素养上是否有所体现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通过一些调查数据来进行分析和判断。美国的调查数据来自于乔治梅森大学与耶鲁大学的联合小组(以下简称“联合小组”)和皮尤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中国的数据来自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问卷调查。“联合小组”于2011年4月23日至2011年5月12日在美国做了关于气候素养状况调查。调查涉及1010人,样本的总有效率为95%。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于2009年9月30日至2009年10月4日开展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涉及1500人,样本的总有效率为9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2011年3月18日至2011年4月20日对网民、大学生以及县域居民开展了调查。对于网民与大学生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县域居民采取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参与调查的网民为3599人,问卷总有效率为96.97%;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6750人,问卷调查的总有效率为98.15%;参与调查的县域居民为1513人,收回有效问卷763份。

2.1 中美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认同度极其相似

有关气候变暖的问题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是19世纪末。对于气候变暖的问题,科学界争论不断,两国公众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呢?调查结果见表1。中美两国公众对气候变暖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惊人的相似。中国公众赞同气候变暖的比例为65%,美国公众赞同气候变暖的比例为64%。持否定观点的民众比例差距较大,中国公众认为气候没有变暖的比例为8%,而美国公众持否定观点的比例为18%。

2.2 科学结论对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认知影响更大

2.2.1 科学家的结论对美国公众认知的影响程度高于对中国公众认知的影响程度

应对环境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使得决策者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得不向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寻求建议。调查结果见表2。美国公众非常相信科学家确认全球变暖的比例为21%,中国公众非常相信的比例为10%,美国公众相信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公众。由此可知,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确切认知主要来自于科学家的结论。原因是:一方面美国政府较早以前就非常重视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很多权威性的结论。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为了推行其保守的气候政策,采取有目的系统性行动操纵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及结果,而不是采取行政手段,使得美国公众得到了更多的来自科学研究的信息。

2.2.2 欧美严寒对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认知有所影响

自2009年末到2010年初,欧美各国先后出现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这是继2009年11月中下旬出现严寒天气之后,西欧部分地区和美国东部又出现降温天气。这种极端天气现象的出现对于气候变暖的观念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调查结果见表3。美国公众对气候变暖持非常怀疑态度的要高于中国公众10个百分点。可见切身感受会影响人们对于气候变暖的认知。但我们还要看到,尽管经历了严寒,仍有23%的美国公众对气候变暖一点都不怀疑,这个比例高于中国公众13个百分点。说明美国公众对于科学结论的信任程度非常高。

2.3 中国公众对于碳减排政策的支持比例远高于美国公众

有关对碳排放政策的支持情况调查,结果见表4。美国公众支持实施碳减排政策的比例为50%,反对的比例为38%,不知道或者中立的占12%。而中国公众支持碳减排政策的比例为76%,远高于美国公众。选择反对的比例为3%,远低于美国公众。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碳减排政策得到了更多的公众的支持,政策制定的空间比较大,而美国政策制定受到的阻力则会比较大。因此可以看出,美国碳减排政策的出台将会是个漫长且困难重重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虽然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但是要想通过参议院达到2020年削减以1990年为基础的碳排放量4%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2.4 中美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原因认知存在较大分歧

在问及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时,中美两国公众认知存在较大差异,见表5和表6。我国公众中有27%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因素造成的,73%的人认为是由于人为活动带来的,其中36%的受访者选择了温室气体排放,有24%的人选择大气污染物增多,13%的人选择了城市化。美国公众中47%的受访者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个比例远远小于我国。而有35%的人认为是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

2.5 中国公众对于重要的气候政策更为了解

为了考察公众对国家气候政策了解程度,我们设计了“您知道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内涵吗?”这一题目对我国公众进行测试。“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我国在国际社会进行气候谈判时中国维护本国利益的一个基准点,是我国国际谈判的基础。相对应的,美国在碳减排方面最重要的原则是“总量控制与交易”。我们用“您知道什么是‘总量控制与交易’吗?”这一题目测试美国公众的政策了解程度,结果见表7。美国公众对于非常重要的气候政策“总量控制与交易”表示不知道的比例达到55%,而中国公众中对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表示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人仅为17%。有46%的中国公众对于这个原则表示知道很多。由此可见,中国公众在对国家气候国策的了解程度要远高于美国公众。

3、结论与建议

篇9

一、注重政策制度先行

把循环经济科技工作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纳入《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浙江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将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作为全省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优先位置,实施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工程。针对目标,制定政策措施,统筹组织实施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并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科技实施方案》、《推进节约资源科技进步实施意见》,开展循环经济科技攻关,组织实施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工程。

二、狠抓科技项目实施

浙江省循环经济科技工作瞄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整合科技资源,抓攻关、抓示范、抓突破。

(一)推进生态环保技术重大专项实施。“十一五”期间与循环经济有重大关联的科技专项数占专项总数近三分之一。设立了高效节能技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绿色化工技术、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等重大科技专项。“十二五”继续设立节能环保等重大科技专项、减排技术转化工程等,为循环经济科技攻关项目的及时立项,增加科研投入提供了保障。2008年以来,厅市会商、部门会商、重大科技专项等实施的循环经济相关项目400余项,投入循环经济科技项目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平均达到每年5000万元。经过长期不懈的科技攻关,突破了一大批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了一大批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基地。顺利实施了“集中式综合污水处理厂提标减排关键技术推广研究与工程示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过程减量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城市中水综合利用深度脱氮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等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科技项目,成功突破了“水蚯蚓原位消化污泥技术”、“基于电凝聚及新型电源的PM2.5控制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 (二)推进生态环保重大技术成果转化。通过各类科技应用项目的的实施,加强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发挥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作用,加速循环经济科技成果新产业化步伐。组织编制了《浙江省“十二五”环保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汇编》,重点推广污泥干化、垃圾焚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污染场地修复、城镇和工业废水治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技术。2011年11月,省科技厅专门组织召开了浙江省“十一五”环保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展示会,推介本省成熟适用的节能环保技术成果。 (三)推进典型项目和示范工程实施。通过列入《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的8个循环经济科研项目,大多数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取得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如“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新技术及工程示范”、“PTA残渣回收方法研究与应用”、“全湿法电解还原再生废铅酸蓄电池中的铅资源”、“聚四氟乙烯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利用废弃煤矸石生产建筑节能自保温砖技术开发”项目“萘系硫酸盐工业废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的成功开发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10

每年,我们都以世界气象日的形式来纪念世界气象组织(WMO)公约于1950年3月23日生效。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我们未来的气候”。气候对地球上万物的持续生息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气候对食物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水资源、生活舒适和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气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左右人的个性甚至是思考方式和社会文化。但是,越来越多

的证据表明,人类正在改变环绕着我们脚下这个叫做地球的星球的浅薄空气层的性质,大气层孕育的气候也就难逃干系。今年庆祝主题的选择就是为了强调需要保护气候这一当代和今后千秋万代人类安康的资源。WMO还利用这个机会,让公众、政策制定者、媒体和民间团体注意到WMO和各国气象和水文机构在这一努力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已经知道,过去的气候发生过变化。但这种变化是自然的原因造成的。最近的一些变化,例如自1860年开始仪器观测以来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6℃,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事实上,1998年是记录中的最暖年,而2001年是第二个高温的年份。20世纪90年代是20世纪最暖的10年,而20世纪增温率和偏暖持续的时间很可能超过了过去1000年里的任何时候。观测到的变暖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有关。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从1750年的大约280ppmv(容积百万分之一)增加到2001年底的370ppmv,增加的比率为32%。同一时期,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氮的浓度分别增加了151%和17%。

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据估计,这一上升幅度是过去3000年来平均值的10倍。北半球海冰的范围在过去50年中减少了大约10%到15%。每年湖泊和河流结冰时间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缩短了大约两个星期。北极海冰夏末到秋初的厚度在过去45~50年间减少了40%,而过去100~150年观测到的地球非极地区域的山地冰川普遍都有退缩的情况。

在过去的30年间,一些从未经历过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例如洪水、热带气旋和干旱在世界各地发生。总的来看,在过去10年里,全球水文气象灾害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全球循环发生的干旱和荒漠化严重威胁着12亿主要靠土地生存的人们的生命。上个世纪最强的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估计影响到1.1亿人,造成全球经济损失高达近1000亿美元。从保险业得到的统计数据表明,1950~1999年主要由天气和气候引发的自然灾难造成经济损失估计为9600亿美元,其中的大部分损失是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发生的。

全球变暖影响的最惊人的证据也许是来自动植物的变化。在北半球的部分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生长季节延长了约11天。生长季的延长有时会使冬季趋于温暖,这已成为从大约1970年以来全球变暖总态势的一部分。其他的变化包括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植物可在拔海更高的地区生长,鸟类在春天更早的时候产下蛋卵和蝴蝶向北飞得更远等。在南大洋,植物在大多数南方岛屿茂盛生长并向南极半岛扩展。由于上个世纪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今天气候和发生的这些变化共存已经成为可能。

一些早期的关于地球气候系统的系统研究可以回溯至WMO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IMO)在1929年成立的气候委员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包括雷达、卫星和计算机的使用,促进了高质量的研究、监测和对围绕大气科学的学科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撒哈拉史无前例的干旱和寒冷期延长的证据引起了对未来气候的关注。同时,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观测结果,使WMO在1976年第一次发表了关于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累积增加对我们未来气候造成的潜在影响的权威陈述。

1979年,WMO召集了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世界气候计划(WCP)及其附属项目应运而生。WMO邀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其他组织主持了探讨气候影响问题的项目,邀请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与WMO合作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1988年,因为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气候变化对国家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潜在影响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WMO和UNEP合作,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委员会的任务包括评估关于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和社会影响的科学信息,以及明确提出适当的对策。IPCC成立后已经发表了3次评估报告。第一次评估报告(1990)导致了WMO和UNEP主持的开始就达成一个关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行的谈判。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在里约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期间开放签署。之后,公约缔约方大会成立。第二次评估报告(1995)促进了公约京都议定书的谈判。

在2001年9月发表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中,IPCC得到的结论是“有新的和更有力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来观测到的绝大部分变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这一结论以及对未来气候的预测,是根据复杂的大气—海洋环流模式的输出结果和未来能源使用及温室气体排放设想做出的。虽然对未来的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在对气候模式能够提供有用估计的能力上我们的信心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一点已经在模式模拟目前气候、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季风,以及模拟过去气候,如1994年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对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影响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中得到了体现。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在1990到2100年期间提高1.4~5.8℃。这一预测的变暖比率较20世纪观测到的变化要大得多,而且很可能在过去至少10000年里是没有先例的。估计海平面高度在1990到2100年期间上升9~88厘米。这将会由于低岛、海港、部分农田、淡水资源、旅游地和发达的沿海地区受到威胁而产生重要的社会—经济影响。

预计在21世纪降水将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要增加。在低纬的某些地区降水量会减少,而在其他地区则会增加。在中高纬地区,降水会增加。干旱和洪涝将更为普遍。

目前预测今后100年厄尔尼诺事件的幅度不会变化或变化很小,但由于温度的升高,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关的旱涝极端事件会更为严重。另外,亚洲季风降水变率可能会加大。

北半球的雪盖和海冰范围预计会进一步减小,冰川和冰盖将继续退缩。确实,观测到的赤道附近乞力马扎罗山的冰盖近年来一直在后退。

气候变化还会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人类健康,包括直接作用(例如,在气候温和的国家寒冷的压力会减少,但高温的压力要增加)和通过改变疾病病菌携带体(如蚊子)、水生病菌的活动范围和饮水及空气的质量起到的间接作用。气候变化虽然会使一些物种的数量和生存范围增加,但会使更多的脆弱物种面临的灭绝和失去生物多样性的危险状况恶化。珊瑚死亡率在一些地区会超过95%,一些物种会灭绝。

这些预测仅针对未来100年,更令人关注的是,即使从现在开始所有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减少,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也要持续几个世纪,这是因为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是长生命期的要素。这与淘汰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的氯氟碳化物的情况类似。

但是,人类最先感悟到的威胁来自与变率增加相关的,强度和范围都将增加的风暴和其他极端天气事件,以及气候事件,如干旱和洪涝,主要城市地区的热浪和海面升高对沿海低地的影响。虽然详细的局地或流域的气候预报还无法给出,但设想过去10年观测到的变化会继续是明智的,这些变化都对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提出警告和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在计划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的时候,需要搞清未来事件的可能范围,确定最佳迎接这些挑战的政策措施。未来技术加速进步的步伐将会减少不确定性,从而对我们处理气候问题的方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方面,对气候过程的更好的理解和不断提高计算机和卫星的能力可以改进局地和区域预报。科学家们还致力于缓解全球变暖的技术解决方案。在许多情况下,具体问题的实质就是解决的办法是否既在经济上可行,在环境上也可以接受。目前,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有希望的解决途径之一。

迄今为止提出的缓解气候变化的手段还不足以保护我们未来的气候。国际社会应该从现在开始行动,依据UNFCC和其东京协议,充分减少温室气体向大气中的排放,并采取其他减少气候预测中不确定性的措施。为了这些目的,WMO和各国气象和水文机构继续在解决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的过程中起带头作用。

这些问题中首先是系统观测问题,观测需要改进并重建过去气候周期。尽管气象卫星和环境卫星以及其他研发成果在观测上的应用有了进步,但在世界上很多地区,关键的实地观测网在退化,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其中最欠发达国家的情况最为严重。极区和海洋资料需要增加以更好地定量估计气候极值。面对这些挑战,WMO一直不断加强其世界天气监测网计划以监测天气和气候,全球大气监测网用于检测大气中的化学成分,还有水文监测网。

第二个问题是需要弄清长期预报中固有的不确定性问题。为此目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尤其是在WMO主持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努力改进模拟水平和提高气候预报能力。这些努力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气候过程以及和其他系统作用的关系,例如,整个冰雪圈、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及其源和汇的分布和预测,以及生物区、陆地和海洋表面及深海的作用等。研究云对辐射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在WCRP中的气候变率和可预报性项目(CLIVAR)着重研究气候变率,扩展有效的气候波动预报,细化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的估计。另外,气候模式必须进一步提高性能,更好地模拟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区域和局地影响。

第三个问题和所有国家都要求从气候科学的发展中受益有关。在这方面,WMO的气候信息和预报服务(CLIPS)项目的设立,就是帮助各国将气候资料和季节预报应用于水源管理、农业和减灾等方面。

最后,为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间的协调工作依据的国际框架和国际共同的努力应当加强,以使研究结果、观测资料和信息以及其他资源得以发挥最大的效益和作用。特别是,各国气象和水文机构在履行其认识天气和气候,提供各种必要服务的过程中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