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成因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的成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作为全球面积第三大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气候的差异性相当显著,一年中的光照、风力、湿度、云量、大气环流等都具有及其复杂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的气候中光照和热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一是热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还有光照随着纬度的增加和水分的减少而增加,最为明显的是,我国的气候中热量与光照在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也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丰富性。
对于气候的不同因素来说,呈现出热量与光照的反比,就以从北方地区到四川盆地的这一变化来说,更是明显,但是这明显又不符合全世界的规律,同样处于北半球的欧洲大陆、地中海、北非一直到大西洋彼岸的北美大陆,以及从西伯利亚直到中亚再到伊朗、向东南直到印度次大陆的这一地区,都是伴随着纬度的递减相应的热量不断的增加,光照时间与太阳能资源也是逐渐的增多,这与全球行星风系的运行规律是一致的,同时,降雨量的多寡和风力的多少都受到这一系统的影响,但是由于在中国的西南方向,青藏高原的高耸使得这一气候系统被改变了,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东亚地区的这一风向被改变了,长江流域原本应该是光照时数和太阳能资源比北方地区丰富,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中国的青藏地区是国内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且太阳光照时间最长的地区,尤其是在青海冷湖,一年的有效光照时间为3600小时,仅次于撒哈拉沙漠,也就是说一年中有效光照的时间为应有光照时间的90%左右,但是这一地区的热量在全国却是最差的,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欧洲地区基本上是热量随着向南、向西而逐渐增加,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一路向南,经德国、法国、再到西班牙,光照时间越来越长,随之热辣越来越充足,西班牙是欧洲最为暖热的地区,当然也是光照最为充足的地区,但是在这样一个地区,水分却是很稀少的资源,由于气候干燥,较多的热量条件被用于灌溉农业和水果园艺业,不能像气候湿润地区那样广泛的种植农作物,因此,我国的南方地区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在世界同纬度地区都是最优越的,能够养活6亿多人口的确是气候所赐的福分,但是,由于多雨,日照时间必然会偏少,也就有了那种由北向南日照时间逐渐减少的情况,尤其是到了四川和贵州一带,日照时间居然达到了全球最少的情况,这是很有趣有很特殊的情况,也许只适合我国的地理国情吧,但是由于日照时间的长短和太阳能辐射并不是成为正比的,所以说,并不等于说光照时间短的地方太阳能就偏少,就像广东沿海地区,光照时间别比方大部分地区都少很多,但由于一年中太阳光照的角度很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还是能与北方地区等量齐观,尤其是在夏半年,由于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在这附近的许多地方获得有效的太阳能资源要远比北方许多地区更多些, 在一年中直射的角度偏大,太阳能资源相对较为集中,在每年的夏半年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前景相当可观,若是在这一地区长期生活的人就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太阳光几乎总是从正重大的角度射下来,天空总是明澈净亮的。
随着向内地的纵深,太阳光照时数由于地形变化而逐渐减少,就拿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相比较,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热量资源明显差于四川盆地,但是光照时数和太阳能资源均好于四川盆地,这不能不说是地形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和北方广大地区相比较,这两个地区又是相形见绌的,没有能够突出的阳光优势,北方地区的光照时间和太阳能资源在同纬度地区仅仅比中亚地区偏少,同时因为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比较丰富。?在这一地区, 决定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是光照,还有雨热同季的优势,尤其是夏季降水量十分集中,呈现出越往北越集中的趋势,华北地区以及东北的部分地区一年中降水量有70%―60%集中在夏季,但是热量也随之减少,但是太阳能资源并没有因为太阳斜射角度越来越大而损失太多,这是由于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造成的。
综上所述,我国的气候环境中光照与气候,热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此消彼涨的情况,尤其是在从北方到南方的广大腹地,阳光照射时间随着热量和雨水的增加越来越少,太阳辐射量也越来越少,一年中有效的照射时间也越来越少,这样也就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气候局面,热量的增加与减少随着地形与纬度的变化,以及地形的变化起伏呈现及其复杂的情况,而这些因素直接导致我国气候条件的复杂多变。
篇2
一、将气候变化的内容及原因引入课堂,增强学生责任感
在有关气候变化教育中,清晰的想学生阐述气候变化的起因,才能让学生从根源上去认识了解气候变化,进而加强保护意识。目前存在的气候问题有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气候变暖已经演变成了当前的一种自然现象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焚烧化石燃料或者是树木,造成过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成,从而吸收红外线,经过长期的累计形成了气候变暖。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人的急剧增多,致使生态环境失衡;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丢弃、有毒害物质的大量涌入海洋,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等,这些都造成气候的变化,造成了人类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气候变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一种是由于海水受热膨胀引起,另一种是由于北极南极洲上冰川的融化造成的。气候变化会影响生态环境,对大自然造成危害。还会影响水循环,致使自然灾害等,不光这些,还影响农作物产量的,致使减产等等。通过对气候变化的内容和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将环境问题重视起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并通过学习了解这些,让学生自觉的规范自己日常生活的行为,尽量从人为因素上去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气候的破坏。
二、挖掘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去高中地理教学隐藏信息
由于教材的篇幅受到限制,很多知识表述并不能完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需要深入去课本中所隐藏的信息,从课本中挖掘出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找出更深层次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对于高中地理课本中没有清晰的阐述的知识,教师可以对课本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工出来使隐藏在其中的内容呈现出来。如教材中将全球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曲线图对比,找出差异,将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气候变化之因,人类的活动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对气温的上升造成影响,从两种曲线图的波动规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二氧化碳并非影响气温的唯一因素,气温还受其他因素影响;通过挖掘分析课本中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全面的了解知识,更科学的认识知识。合理科学的找出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有效的挖掘教材中的隐藏信息,让学生通过分析,去寻找缓解气候变化的对策。如在课本中有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途径的具体措施中,可以挖掘出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原材料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系统两种有效措施。学生通过在这两方面考虑,追溯到二氧化碳的来源,进而了解要使用清洁型能源、降低消费、增加摘种绿色植物等有效的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排除,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从而真正的了解了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找出对策。
三、将有关气候变化前后知识相关联
篇3
这个特殊的经历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全球气候在变暖,“暖冬”向我们走近。大自然让人感受的这份特别的温暖,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是全球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所致的“温室效应”,以及将世界天气搅成一团糟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严峻问题
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全球最严峻的环境问题。由于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森林被破坏,导致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里昂等气体的排放增加,使地球气温上升。现已证明,全球变暖趋势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相一致的。与此同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又不谋而合地从中作乱,更加重变暖的程度。另一个说法是,地球是个开放的系统,自然因素在气候变化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如太阳黑子相对数近年来呈现增加的趋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在缩短,与太阳的距离正在拉近。
不管是什么样的说法,温室效应所造成的气候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最近美国出版《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讨论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有一点可以肯定,气候总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进而影响社会发展。气候的变化也会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后果:影响全球生态系统,使一些物种无法适应气候变化而消失;影响水文、水资源、农业生产,如虫害、干旱、洪涝导致农业减产;气候变化使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海岸地区遭受海浪和风暴袭击。气候变化还可给经营活动带来冲击,使一些企业受损,如生产御寒商品的企业濒临破产,同时也带来新的商机和产业形态。除此之外,温室效应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将给人类健康带来更为广泛、严重,甚至灾难性的后果,这些都是人类难以接受的“礼物”。
“礼物”清单
1.热致疾患。这是温室效应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在急性热致疾患中,最常见最严重的是中暑。年老体弱的老人、婴幼儿最容易发生中暑,中青年也可因在高热环境活动过多而中暑。有人错误地认为,由于空调等降温设施的普及,中暑将不会发生。事实上,当人体热适应机制减弱时,如遇热浪突然袭击,中暑很容易发生。当然,温室效应也可使痱子、头痛、失眠、高血压、减退、障碍、心肌损害、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肾结石等发生增多。
2.传染性疾病。冬天的严寒是一位“冷面杀手”,使诸多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遇到暖冬,该被冻死的没死,本没有繁殖力的仍进行了繁殖,使病毒、细菌和携带它们的蚊蝇、老鼠等数量增加,密度增大,这使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大增。温室效应所伴随的环境污染加重,含有病原体的污染颗粒物随风漂游,可加速疾病的传播。与温室效应有关的特大洪水,又使深藏的病原体显露出来,随着洪水流向不同地方。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必将导致流感、出血热等传染病增加,或导致新的传染病出现。
3.其他“礼物”。温室效应所致的气候变化,其特点是气温变化大,时冷时热,持续高热或高寒,可使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等疾患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适宜温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长和发育必然产生一定影响。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温室效应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的生活空间将大大缩小或被剥夺。
全球总动员
温室效应给人类、人类健康带来这么多“礼物”,我们既不想收下,也无法拒绝,该怎么办?其对策可分集体行动和个人行动。
篇4
关键词:雾霾;汉中市区;演变特征
中图分类号:X8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3303
1引言
雾霾天气指雾和霾同时存在,且区域性能见度低于1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是秋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雾霾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大气能见度,导致能见度的降低,空气中污染物的增加,也将导致空气质量下降。雾霾不仅影响景观、旅游、交通,而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效应。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气候的变化,雾霾在城市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包括其出现的频率、范围、强度,以及相应出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因此,研究雾霾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气象因素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初步得出雾霾天气的天气成因和污染成因,有利于环境空气质量管理,为提出雾霾的治理方案,提高城市大气能见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供科技支撑。为此,通过对汉中市区气象建站多年以来的雾霾气候变化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典型雾霾事件,进行雾霾出现前后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得出雾霾日气象要素特征规律。弄清随着城市进程和气候变化汉中市区雾霾的变化特征及地面气象要素响应特征规律,为进一步开展汉中市雾霾防治打下基础。
2资料及方法
所用资料为汉中市汉台区1980~2014年35年逐日历史气象资料中能见度、相对湿度的四次定时观测资料和天气现象资料。2015年1月2~5日逐时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PM2.5浓度资料。
雾和霾虽同为视程障碍物,但二者之间却有很大差别,对雾霾的特征研究分析已有很多[1~3]。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是自然的天气现象,与人为污染没有必然联系;霾是排放到空气中的尘粒、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是大气污染所导致。雾和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也可能在同一区域内有些地方是霾有些地方为雾。两者可从空气湿度上作出大致判断,通常在相对湿度大于90 %时称之为雾,小于80 %时称之为霾,80 %~90 %之间则为雾霾混合物[1]。为此设立以下雾霾日判定标准:把能见度小于等于10 km作为基本判别,把08时相对湿度小于90 %,且当日无降水定义为一个霾日,08时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0 %且当日无降水定义为一个雾日[2]进行统计。本文从对雾霾日进行年际和月际变化分析,得出特征和规律,同时选取2015年1月2~5日典型雾霾事件,进行雾霾出现前后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得出雾霾日气象要素特征规律。
3雾霾日数气候变化特征
3.1年际变化特征
图1~2给出了1980~2014年汉中平均雾日和霾日的时间变化序列。可以看出,汉中年平均雾日和霾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雾日变化幅度没有霾日大,均在20世纪80年代处于低值区,90年代后增加较明显,其中雾日和霾日1990年之前日数较少,小幅波动为主,1991年后雾日和霾日出现跳跃式的增加,雾日在1993年达到极值73 d,霾日在1999年年达到极值26 d,后又回落,2014年出现反复雾日44 d,霾日31 d。1992~2014年间平均每年雾霾日数是96 d,远远超过前期(1980~1991年)平均年雾霾日31d,这反映出1991年后的雾霾天气要比之前雾霾天气发生频繁,说明雾霾天气整体有所增加。分析原因,雾霾日的增加与城市工业化进程,生态环境遭到破花,植被减少等因素都有必然的联系。
3.2月际变化特征
图3给出了1980~2014年汉中各月雾日的逐月累计分布,可以看出,每年深秋到冬季,10~12,1~2月雾日较多,与冬季气温较低,晴朗日数较多,风速较小,大气环流形势稳定,盆地地形水汽较高有关。图4位各月霾日的逐月累计分布。可以看出,每年的1~2月、12月霾日较多,说明冬季是汉中霾天气多发的季节,造成原因主要是人为生产生活的排放,而这种排放又受到季风及天气系统的影响,因为污染源在大气环流形势比较稳定时,有利于污染物在地面的堆积,所以冬季霾日较多;而3~4月处在冬夏环流形势转换的季节,冷空气的频繁南下使得污染物不容易堆积,霾日数相对较少,每年的5~6月,由于夏收夏种阶段秸秆燃烧的影响,空气中污染颗粒物增多,直接导致汉中地区5~6月霾天气增多。7~11月由于处于雨季,降雨可以湿清除污染物,故雾霾天气出现较少。
4一次雾霾污染事件分析
2015年1月2~5日汉中市区出现了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空气污染严重,对市区人民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4.1地面要素特征
图5为2015年1月2~5日汉中市AQI指数值和汉台区国家基本站地面自动站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温度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汉中市上空污染物峰值出现于晚上20时到凌晨3时左右,地表温、湿、风与能见度变化紧密配合。AQI指数随着相对湿度增大、风速变小和近地面层温度降低逐渐增大,相对湿度大于90 %以上时,AQI指数逐渐降低;能见度随着雾霾的产生逐渐降低。说明有效辐射较强,散热迅速,大气层结稳定,有利于汉中雾霾的生成,当雾霾完全转化为雾时,空气污染程度降低。
4.2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定量的分析本次雾霾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温度平均值与AQI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能见度与AQI指数相关系数最大为-0.684,其次为相对湿度为0.545,风速和温度平均值与AQI指数相关程度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出雾霾天气空气相对湿度增加,对大气能见度下降和AQI指数升高起到主要作用。而在北方冷空气的入侵之后,相对湿度和AQI指数都迅速减小,雾霾污染过程也随之迅速消散。由于此次过程风速较小、温度变化不明显,AQI指数受两者影响较小。
5结语
(1)汉中雾霾天气,雾日都要远远高于霾日,说明雾天气比霾天气对汉中影响较大,但霾日影响身体健康,不容忽视。汉中雾日和霾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0世纪80年代前处于低值区,90年代增加较明显,出现跳跃式的增加,1999年后又回落,2014年出现反复,又呈增长趋势。
(2)从月际变化上看,雾日集中在深秋和冬季,霾日多出现于冬季;全年雾日和霾日均有出现,雾日夏季、霾日盛夏和秋季出现概率较小。
(3)2015年1月2~5日是一次持续性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空气污染严重的雾霾天气过程,本次过程显示有效辐射较强,散热迅速,大气层结稳定,有利于汉中雾霾的生成,当雾霾完全转化为雾时,空气污染程度降低。能见度、相对湿度对AQI指数影响明显,风速及温度平均值相关程度较小。
参考文献:
[1]
尹承美, 于丽娟, 张永婧,等.济南市雾霾特征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3):68~70.
[2]钱峻屏, 黄菲, 杜鹃, 等. 广东省雾霾天气能见度的时空特征分析Ⅰ:季节变化[J]. 生态环境,2006,15(6):1324~1330.
[3]胡周颖.杭州市的雾霾特征分析[J].科技风,2016(1):69~69.
篇5
到目前为止,碳交易市场常常忽视一大需要,即公司财务报表中碳排放单位的会计计量的标准化问题。详细制定这些标准,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并且要尽快完成。为碳财务会计建立跨国标准将发挥显著作用,推动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最终发展。
成功的种子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议前夕,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表示愿意单方面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并且宣布了具有进步意义的相关政策措施。该会议旨在为2012年以后制定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尽管主流媒体一致认为该会议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各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所做的承诺依然被包含在当前协议文本中。根据承诺,未来十年里,一场前所未有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将广泛开展起来。
哥本哈根会议后,各国政府去年11月齐集墨西哥坎昆,继续推动建立国际监管制度,以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大会正努力创造一个国际监管环境,以缓解气候变化成因,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现在,大会离目标的实现又更近了一步。
在坎昆,各国政府同意尽力将全球气温升温值维持在全球平均水平的2C以下。所有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和所有80个国家)在减排目标与行动上做出承诺。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GHGs)排放的监督。报告及核实工作,目前也产生了大量的新要求。同时,协议还成立了一个绿色气候基金,旨在2020年前每年募集1000亿美元资金,来资助减排与适应措施。
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起草以来,气候政策的发展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新近制定的气候政策正得到讨论与执行,然而,哥本哈根和坎昆的气候谈判大大改变了气候行动的现状,并给予了这些政策新的实施动力。同时,许多政府正在考虑市场机制的作用,以给予拥有减排任务的实体或公司更多的灵活度。
欧盟2005年发起的碳排放交易计划(EUETS)是第一个经济层面的市场交易机制,交易对象是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这个市场目前拥有超过1000亿欧元的年度交易价值,并且在过去五年里迅速发展。与其它政策例如指令和调控法规和碳税方案相比,该市场帮助了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ETS是欧盟气候政策工具的基石,将得到长期实施。然而,在正常的财务报表范围内,该计划涵盖的企业应如何核算欧盟排放配额(EUAs),并没有确切的规定。
EUAs由欧盟委员会,是欧盟排放交易计划的组成部分,允许排放1公吨二氧化碳到大气层。这是根据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进行交易的基本排放单位。
碳会计业务的两难
ACCA与IETA最近对欧盟ETS主要排放国做了一项调查,并了权威报告《碳会计》。报告指出,碳会计业务的多样化表明,尽管碳排放配额对于公司账目很重要,但大多数公司账目难以直接进行比较。EUAs会计业务的两难境遇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欧洲范围内的企业评估并不能真正反映潜在的温室气体排放风险,缺少可比性。
实行碳排放的财务会计规则将有益于加强EU ETS的认知力与影响力。它还将改善运营良好的公司的财务状况,即根据方案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截至目前,财务会计是EU ETS的薄弱环节。在其它碳交易市场问题上,公私领域都积极参与、广泛讨论。与之相比,对于碳财务会计的探讨似乎只在小范围内的专家之间开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c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的排放权交易计划项目将于今年征求意见稿,一些监管机构和专业人士正期待相关结果的公布。该意见稿将为碳财务会计提供国际指导,同时在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财务风险的比较标准问题上,阐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碳会计业务通过衡量与评估气候变化对经济集团的影响,反映了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同时,在实施碳交易机制的其它领域,碳会计也可以充作会计基准。
EU ETS的重大变化出现在第三阶段(2013-2020)。最显著的变化是,欧盟决意不再免费分配EUAs,而向拍卖方式转变。该变化将会对碳财务报告造成影响。因为,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会立即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欧洲委员会目前正在考虑怎样规范EUAs的财务会计业务。它必须决定是更多地依靠欧盟金融市场法规,还是国际会计准则,或者将二者相结合。这些即将采用的规则将对EU ETS、其利益相关者以及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尽管全球气候监管机制正在发展之中,实现全球碳交易市场乃至温室气体的全球定价,还有数十年的路要走。然而,目标的长远性不一定意味着当前国家、国家内部和地区的碳定价机制需要受到限制。
碳价格的制定
未来五到十年,碳价格有望成为大部分主要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多数价格将由碳交易市场决定。碳定价可以通过降低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和低碳能源资源的成本,或提高温室气体密集性资源的成本等措施实现。除此之外,碳定价可以通过建立排放交易机制或征收碳税明确制定。我们需要认识到,清晰而明确的碳定价更容易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
无论从短期还是中期来看,碳定价或受政府征税意愿的影响,或受基于区域或国家需要的交易机制的影响,抑或其他特殊情况的影响,很难得到统一。然而,如果各碳交易市场是碳定价机制的基础,那么它们可以最终合并为一个全球性的碳交易市场。拥有密切经济关系的国家很可能早已建立市场联系,甚至已经同时建立了多个碳交易市场。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其它联系,旨在推动资本投向某个具体的目标或者某个理想的地区。
篇6
无
(f0004)《干旱气象》征稿简则 无
综述
(489)干旱减灾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徐国昌
(497)我国气象干旱研究进展评述 王劲松 李耀辉 王润元 冯建英 赵艳霞
(509)气候变化与西北地区粮食和食品安全 张强 陈丽华 王润元 肖国举 李裕 邓振镛 王鹤龄 赵鸿
(514)10-30d延伸期天气预报研究进展综述 马浩 毛燕军 雷媛 樊高峰 蒋薇
(522)基于冠气温差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经验模型研究进展 赵福年 王瑞君 张虹 张龙 陈家宙
(529)基于主动卫星遥感研究西北地区云层垂直结构特征及其对人工增雨的影响 丁晓东 黄建平 李积明 王天河 黄忠伟
(539)阻塞高压与低温持续性降水之间的关系 李艳 马敏劲 王式功 金荣花 侯锦芳 陈艳
(546)影响陕西夏季旱涝的北半球前期大气环流特征 赵强 严华生 张谨文
(555)河北省2次冷涡结构特征的分析 敬颖 闵锦忠 李宗涛 樊荣 赵娜
(563)长江上游流域面雨量时空分布特征 于大峰 陈良华 孙士型 饶传新 陈晨
(570)气候变暖对长三角地区四季长度的影响 姜燕敏 梁艳 沙欣欣
(575)中天山北坡山区近30a气候变化特征 万瑜 曹兴 崔玉玲 宫恒瑞 贾健
(583)河北省太阳紫外辐射时空分布特征 侯晓玮 廖颖慧 曹春莉 齐晓华 范欣
(588)甘肃和广东2008-2011年闪电特征对比 刘维成 陶健红 邵爱梅
(593)基于dem的乌鲁木齐地区气温时空变化分析 谭秀兰 张山清 李翔娟 李悦 ?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黄海云
(600)新疆吐鲁番60a气温变化基本特征 张慧琴 杨艳玲 余华
(604)新疆阿勒泰地区大到暴雪天气气候特征 郭城 李博渊 杨森 庄晓翠 王海岩
(609)宁夏50a冰雹气候特征 杨侃 桑建人 李艳春 苏占胜 陈晓娟
(623)基于氮处理的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光能利用率和光化学植被指数的关系 郑腾飞 郭建茂 于鑫 王琦 吴玮
业务与技术应用
(630)一种利用温度廓线与风廓线提取大气重力波参数的方法简介 邓少格 杨闻 钟中 杨曼丽
(635)利用微波仪器测量新一代天气雷达发射功率及改善因子 梁华 刘永强 谢万军 刘冰鑫 施建军
(639)高寒地区啤特果种植气候区划与产量预测模型 贾小琴 马旭洁 尹宪志 傅正涛 任余龙 刘辉
(645)滇西北高原一次局地暴雨的雷达产品分析 吴红秀 和卫东 焦泽红 吉平 李淑华
(650)基于gis的甘肃省陇南市暴雨灾害风险区划 苏军锋 肖志强 魏邦宪 赵彦锋 张锋 刘莉丽
(656)宁夏决策气象服务现状浅析及业务发展建议 苏占胜 胡文东 陆晓静 李艳春
每季干旱评述
篇7
一、反季旅游的综述
(一)季节性旅游与反季旅游的概念
季节性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旅游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最显著的表现是在较短的特定时间内集中了大规模的客流,由此产生了所谓的旅游旺季、淡季。旅游季节性是旅游现象的短暂不平衡,主要以游客数量、游客花费、旅游交通、旅游就业、景点客流量等关键因素的波动为具体体现。季节性直接造成旅游业需求和供给的双重波动,根据淡旺季的不同,旅游景区、旅游企业以及其他旅游服务提供商会对资源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反季旅游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季节旅游(或应季旅游)而言的,目的是打破旺季和淡季的界限,以缓解季节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反季旅游可以使旅游者打破季节束缚,有效规避旅游旺季带来的吃、住、行、游、购、娱难题,从而更加从容地体验户外休闲和旅游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在淡季时期,景区、交通、住宿和餐饮等往往具有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旅游者的出游效用。
(二)反季旅游的特点
由于旅游活动是以游客为中心的一种由客源地和旅游目的为节点构成的OD模式因此,反季旅游可以分别从旅游者和目的地两个方面加以理解。对于旅游者来说,反季旅游也可称为淡季旅游,是指避开旅游高峰时节而开展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活动,比如在我国夏季的旅游旺季,旅游者选择去澳洲体验冬季的凉爽。即使大多数旅游者的假期一般是固定的,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其经营活动仍然是可选择的,因此其旅游季节性的成因可以分为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其中,推力因素主要来自客源地(旅游者)的制度、日历、习惯、传统、社交、时尚、交通和时间成本以及气候等;拉力因素则来自目的地的气候、户外运动项目和旅游事件等。
二、反季旅游中气候与旅游的关系
(一)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依托
众所周知,气候和旅游紧密相连。气候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更加依赖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更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大众旅游,特别是冬季旅游最大的威胁。众多传统旅游胜地都因宜人的气候闻名于世。特别地,日照时长、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速、海洋表面温度等气候因素对海洋旅游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滨海旅游业的供需关系,从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二)气候与环境是季节性旅游的成因
环境与气候也是旅游季节性的重要成因之一。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有关气候与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特定区域的实证分析方面。旅游与气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适宜性方面。旅游气候的舒适性及持续时间直接影响旅游季节的长短和客流量的年内变化,是旅游项目开发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以五台山为例,对五台山的气候状况和气象景观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年各月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和平均着衣指数进行了测算,继而对五台山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为旅游规划和游客出游提供了较科学的依据。
(三)气候与旅游的关系成为热点
近年来,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逐渐成为国际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比如气候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气候对旅游流的影响、气候对游客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气候对旅游产业系统的影响等。例如,黑海地区的土耳其进行研究后发现,较高的降水量和相对湿度、较短的日照时长和较低的温度是制约该区域海洋旅游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候在消费者目的地和旅行类型选择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往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他们在目的地选择和时间安排方面具有很强的弹性。为此,充分理解旅游者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反应既能有效预测旅游需求,又能识别特定旅游市场中地理性和季节性的模式和波动。
三、旅游与旅游季节性的相互依存
季节性是旅游业的重要特征之一。虽然旅游季节性是一个旅游研究的常态问题,国内学者主要进行的工作是针对特定区域的实证研究。利用2006~2015年国内旅游客流月份分布数据,分析了三亚、北海、普陀山等海滨(岛)型旅游地和黄山、九华山等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季节性特征,虽然季节性是旅游业最显著的现象之一,但目前季节性却没有唯一和清晰的定义。季节性直接造成旅游业的需求波动,这种波动往往由多种因素造成,比如气候条件、个人决策、惯性或者传统观念以及供给限制或约束等。需求的季节性波动成为旅游目的地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因此,季节性成为影响旅游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政府部门制定旅游政策关注的中心主题之一,受到了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研究机构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从旅游季节性的产生原因来看,一般归结为自然因素和体制因素。自然因素超出了决策者的控制,比如温度、湿度、光照、风速、降水等气候因素;体制因素通常是宗教、社会和文化因素的综合,受决策者的自我控制,比如学校假期、旅游目的地节日和文化活动、城市的公共和私人旅游服务供给等,其中,公共节假日是体制季节性最一般性的表现。而对于时间不固定的假日时期(比如复活节),会对不同年份某个固定月份的季节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样地,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出现的某些事件(比如节庆活动),也会对特定旅游目的地的季节性产生影响。
四、旅游季节性平衡的措
(一)结合不同地区差异来设置旅游
长久以来,季节性一直困扰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事实上,正是旺季容量超载和淡季客源不足导致了旅游业诸多的季节性问题。因此,深入理解旅游季节性的原因及变化特征,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消除淡、旺季之间的巨大差异,将是克服旅游季节性问题的关键。而淡季旅游可能成为缓解旅游季节性的有效措施。更进一步,将淡季出游常态化,并形成一种具有一定规模的出游现象,将有助于克服季节性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二)全面了解旅游市场特征
淡季旅游常态化是反季旅游的精髓和意义所在为了缓解季节性对旅游业的不良影响,吸引非旺季时期的需求尤为重要,而前提必须是深刻理解淡季市场的特征。只有更好地理解淡季旅游市场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处理季节性问题。作为削弱旅游季节性、提升旅游整体效益的一种旅游形式,通过对文献的了解的,普遍注意到了通过提高淡季需求来减小全年的旅游季节性及其负面影响,但这只能暂时的被动的缓解压力,缺乏对目的地供给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我国各区域反季旅游供给的空间差异和市场潜力研究,难以实现“淡季旅游常态化”的突破和供需匹配。
(三)合理划分旅游区域
现有研究多集中与划分旅游季节性因素和地理区位分析,对反季旅游市场潜力的形成因素、供需要素配置和开发路径尚缺乏成熟的定性剖析框架和定量的测度体系;对我国不同区域开发反季旅游潜力的空间差异缺乏横向比较性测度和协调性均衡研究。因此,要有效消除季节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深入剖析特定区域是否具有反季旅游的潜力,科学界定反季旅游潜力的构成要素,全面对比不同资源禀赋下区域反季旅游市场潜力的差异性,充分探索反季旅游开发的协调均衡策略,最终实现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篇8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就地理现象的时空分布做些探讨:
一、地理现象的全球变化规律
在自然地理的环境中,有一些地理现象受地球本身性质的影响,具有从低纬向高纬的演变规律。这包括:
一是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变化规律的。
如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气温变化、全球降水量的总体变化、雪线的高度及对流层厚度等。
二是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增变化规律的。
]如地转偏向力的大小、气温年较差、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等。
三是具有显著时空特点变化的。
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季节移动、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和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等。
四是具有全球空间分布规律的。
如全球气候的分布模式、自然带分布模式和洋流分布模式等。
教学中在总结分布规律的同时,更要侧重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更利于学生对这些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这些地理现象时空分布的因果关系。如总结气温年较差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时,反过来就应与学生共同分析其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影响气温的因素为切入点加以分析,最终得出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地理现象的区域变化规律
区域地理知识是中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学生学习中普遍感到比较难的部分。教学中若能从地理现象的分布为切入点,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知识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可以从等温线的分布入手,得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为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然后再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风环流影响等方面来分析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
再如,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时,也是先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入手,总结出“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时间分配上表现为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然后再从季风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来分析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会看图表总结规律的同时学会分析的方法。
依此方法可以分析东亚、欧洲中西部、北美东部、澳大利亚等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然后再根据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各区域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植被土壤特征及主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等,从而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
三、地理现象的局部变化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地理要素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尤其是地理现象中一些局部的变化规律常常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要求学生要具备更加全面的地理知识。
一是分布及成因上具有相同性的地理现象。
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和中美洲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其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纬度15°-25°的大陆东岸,成因上主要与纬度、信风、地形和洋流有关。
二是地理现象相同但分布区域及特征上有差异的地理现象。
如中亚地区、北美东部、南美洲南端东部、小亚细亚半岛等地区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受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影响,其气候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再如北美西北部及欧洲西部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因受地形、洋流等影响,其特征及分布面积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是区域内部特征相似但地理现象不同。
篇9
关键词:地理高考试题,教学
2010年的高考已经落幕,但其命题思想所带来的影响是长远而又深刻的。结合2008年、2009年高考试题,纵观2010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试题命题总体比较稳定,但所呈现出来的改革趋势价值取向还是比较分明的,这种思想必然会改变我们中学地理教学策略。论文参考,教学。
1.2010年高考试题特点
1.1吻合考试说明变化
对比2009年考试说明,2010年说明中将“主要的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修改为“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城市化的意义”修改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征及其意义”;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修改为“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这种修改,考查范围更具体,强调了对我国影响比较大的四种主要自然灾害;考查了学生对城市化特征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对“全球变暖”的考查要求更广泛,不仅是趋势,还要了解其成因。在高考试题中,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得以呈现。论文参考,教学。
1.2重视基础知识考查
就地理学科特点而言,自然地理一般比人文地理更难理解。而自然地理又存在三个难点,第一是地球运动,涉及到天文学和几何学,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第二是气候,气候的成因纷繁芜杂、原理性较强,而且变化莫测空间差异大。如果结合经纬线结合局部小范围大比例尺地图出现在考题中的话一般较难。第三是洋流,寒暖流的形成机制与气候的形成机制密切先关,洋流分布也比较复杂。在很长时期内,地理试题中的难点都喜欢在以上三个方面深入挖掘做文章。
分析今年试卷,笔者发现所谓的“难考点”都没有在“难”上做文章,而考查更多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比如选择题第3题、第4题属于地球运动章节,只要能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定义,并写出其计算公式,第4题便可以迎刃而解,而第3题只要再掌握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便可以解答。在气候单元考查中: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温降水特征图形、常见的天气系统、旱涝成因、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等均有涉及。虽然考面很广,但涉及的原理都很基础,因此没有偏题怪题。
1.3重视图表信息获取
2008年环境保护题给出的是一幅图表,即“195l~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圈”,仅依据这幅图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答对2分,其余的8分均可以脱离该图表答题。论文参考,教学。2009年环境保护试题给出的是两幅图,依据地图,可以答对1分,其余的9分均是凭借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答题,与题目中所给的图表无关。再观2010年环境保护试题,题目中给出两幅地图“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依据这两幅图表信息,可以答对5分,而且这5分的答案均能在题目信息中一字不落地找到。
1.4关注热点地理知识
人口、资源、环境,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在试卷中所占比重很大,而且题目大多以现实生活作为背景创设情境来考查。生活中的地理尤其是热点问题得到很大关注。通览试卷,从冰岛火山喷发到海地智利地震,从西南大旱到新疆部分地区防洪,从能源安全到全球气候变化,从上海世博到3S技术使用,可以说无所不包。试卷上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试题的分值约为50分,约占总分的40% ,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学以致用的特色。
高考试题展现出来的特点对高三地理复习方向有着很大的引领作用,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浅见:
2.新高三地理复习思考
2.1深入研究考试说明
不能忽视,江苏现在采用三种版本地理教材(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但是统一高考。论文参考,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论文参考,教学。如何用教材教呢?因为版本不同,我们课本中的教学案例、活动、问题研究考得很少,那么在提倡“减负增效”的今天到底应该怎么教?以什么作为教学依据?毫无疑问,考试说明是高考地理命题的重要依据,是最权威的。
2.2归纳总结狠抓基础
如区域地理学习中各大洲地形地势特点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因为地形地势特点对理解河流走向、气候成因、人口城市分布、农业分布、工业分布、交通分布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学生不易准确识记,若辅以如下表格则会清晰明了,见表1。
表1 世界各大洲地形地势比较
篇10
全球气候危机的应对问题,发展到2016年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我们观察到,目前确立的国际规则和主要国家的国家实践等,正在发生本质性变化。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之奠基
最早在19世纪,就开始有科学家关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警告。但是,直到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才联合成立了一个“政府间谈判委员会”来推动社会公众和各国决策者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也筹划相应国际公约事宜。后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UNFCCC)就是该委员会磋商形成的文本①,被提交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获得通过后形成的。该公约是全球第一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也开创了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国际合作的基本规则框架。该公约正式宣告全人类将通过碳减排,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但在其内容中却并未规定国家的具体义务和实施机制,需要在后续谈判中继续完善。所以,《公约》规定,从其生效之日起,缔约国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会议,以评估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效果和推动规则的继续发展。因为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等观念在国际社会普遍推广的难度,直到1997年的缔约方大会上,《公约》的首个附件《京都议定书》才获得通过②,开始扩展《公约》内容。《京都议定书》的重要贡献在于将温室气体减排规定成为了《公约》缔约国的法律义务,即建立了强制减排义务。该协定创立了“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约机制”“碳排放配额交易机制”等一些具体执行措施。但是,缺乏具体操作的量化、细化的规定。例如,关于碳排放初始配额的计算、分配和定价等,都没有明确。
(二)《巴黎协议》的重要意义
《巴黎协议》是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中③,由到会的近200个国家,一致同意通过的一份新协定。其是联合国《公约》继《京都议定书》之后达成的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定,是在《京都议定书》之后打开气候治理僵局的一次重要突破。2016年4月22日是《巴黎协定》开放签署的首日,即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75个国家在联合国总部签署了该协定。这次签署,创造了国际协定在开放签署首日缔约国家数量最多的新纪录。《巴黎协定》能够在如此短的期限内得到如此众多国家的支持,可以说是不负众望地真正拉开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序幕。《巴黎协议》的内容主要是在《公约》规则的基础上,细化了2020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指标和行动安排,旨在加强对《公约》减排目标和宗旨的实施能力。《巴黎协议》得到近200个出席国家的一致支持,意味着国际社会的多数成员,就打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在历史责任、资金安排、减排约束等观念中的众多分歧,成功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行动的进展,已经达成了共识。不论是从应对气候变化,还是对于国际法治进程的影响方面,这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国际评论普遍认为,《巴黎协议》是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起点”和“历史转折点”[1],即将开启新一轮的强制减排义务规则和新措施、新合作。中国全程积极参与了《巴黎协议》的谈判,并为解决其中的重大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承诺在今年9月完成参加协定的国内法律程序[2]。《巴黎协议》不仅代表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积极贡献,也为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变带来新机[3]。可以说,《巴黎协议》是中国在崛起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治理,真正融入国际社会并发挥应有影响之努力的具象体现。
(三)中美联合声明的特殊价值
2016年3月31日发表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宣称,中美两国将于2016年4月22日作为第一批国家签署《巴黎协定》,呼吁其他缔约国踊跃签署《巴黎协定》,还承诺联合推动《巴黎协定》的实施。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声明中的表态,以及承诺在未来采取的投资、合作等重要举措,成效的确显著,许多《公约》缔约国开始考虑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国内批准程序。《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2016年7月5日讲到,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计划在今年内批准《巴黎协议》,预见《巴黎协议》很可能将在2017年即达到生效条件,比原设想预计提前了三年[4]。而且,中美两国联合表态的这种示范作用,成功消弭了气候谈判进程中一直存在的重要阻碍,即发达国家集团和发展中国家集团之间,在强制减排规则方面的核心利益冲突和气候治理基本原则等方面存在的强大分歧。这一重要障碍的成功解决,是最终导致《巴黎协定》高票通过和创纪录签署的重要原因。打开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局面,开创了真正“全球”参与的全球气候应对规则与合作行动。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及其实际效果问题方面,由于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正面宣称将签署《巴黎协定》,并就南北国家间的气候治理合作,主动承诺和作出示范。极大地打消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的顾虑,对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强制减排义务履行和国际合作的实施效果产生积极作用。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打破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僵局,顶住压力继续推动气候控制和气候适应型经济的全球推广。而且,考虑到各国不同的经济类型和发展阶段差异,在2020年后,允许各国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更具包容性,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依据各自的国情,出钱出力,在气候控制方面最大限度地,以争取最广泛的全球共识。中国和美国在气候联合声明中的表态,表明中美两国已经众望所归,扛起南北合作气候治理的大旗,引领了全球气候适应型经济的希望。
(四)全球气候治理已经建立
全球气候治理作为全球多边治理的重要领域,也是当前全球治理中走得最远的领域。其对于国际法治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当然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低碳转型既是“第二次的经济全球化”[5]40,也是全球化发展的升级版和必然阶段。《巴黎协定》的通过,验证着全球经济“迅速向低碳和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的需要[6]这一经济制度自身的客观规律的作用。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人类生产方式进入新阶段,低碳经济转型被认为是“下一次工业革命”[7]。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众多国家和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均出现本质变化,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消费产品方式等均产生深刻变革。而绿色贸易壁垒、航空碳税、碳交易市场等现象的出现[8],正是低碳经济模式全球化的必然产物[9]。低碳技术和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份额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碳交易市场的全球化也正在快速发展[5]200,均表明全球强制减排制度的真正建立和运行。“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人类社会与之前的每一次工业革命和市场方式变革一样,对弱势的产业和经济体均会带来巨大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必然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承受更多的冲击与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对迎接这些挑战,充满了勇气与责任感。中国对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低碳未来充满信心。首先是将生态经济转型写入国家战略,并持续性地坚持在科技政策、产业经济政策、税收政策、教育改革等多种方面切实贯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中的气候适应型转型,在国内逐步建立和运行碳排放交易市场[10]。据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4月,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2443个CDM项目,其中,806个已经在联合国清洁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占全球总量的3745%。中国低碳转型虽然起步比欧洲、美国和日本等晚,但是,目前国内已经获得签发的减排量占全球的4835%,减排量和项目数已经居世界第一位[11]。这表明中国成功利用自己巨大的经济体量后来居上,挤入全球碳排放的博弈圈。其次,是中国结合本国的升级国情和核心利益,一直致力于开创气候经济转型中的“南南合作模式”。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中国,公开承诺捐献200亿元人民币成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国内的经济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6]。而且,依托“一带一路”“亚洲投资发展银行”等机构和平台,结合未来中国的重要战略引领发展中国家集团低碳转型方式和积极创造未来低碳经济模式中新的发展机会。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其愿意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其发展红利,在合作中一起转型,迎接低碳经济和国际社会的未来。中国真诚贡献自己的智力与财力,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建立和良好运行。只有国际社会主体广泛的参与和减排制度的真正运行,才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的真正建立。若以此为标准,当前正是全球气候治理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和分水岭。随着全球气候治理的发展,国际社会在经济、社会、法治等方面的核心内容,都正在随之发生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不是只停留在法律制度层面和意识层面,还要落实到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政策措施和每个人的生活、消费行为等的变革中。
二、全球气候治理对国际社会的重要影响
不管国家行为体主观上是否愿意,气候经济的变革实质上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进行着。全球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管理方式、生活方式、贸易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都正在经历一个“强制性”的统一过程。感受到这一强劲的变革“潮流”,观察和思考这些持续变革对于国际社会和国际法治的影响,开始变得日益重要。
(一)全面和深入地促进国际社会“组织化”
国际社会的这种较为全面和更为深入的“统一化”或者说“组织化”,一方面是全球化长期深度发展的累积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在气候危机面前,人类社会各类行为体更紧密地“相互依存”的必然结果[12]。毕竟,在客观规律面前,当前人类社会科技和人力想要快速挽回之前几个世纪“工业化快速发展”累积的负面后果显得非常无力。只有整个地球村“统一行动”,才能看到希望。整个国际社会“统一化”和“组织化”的应对措施,成为必须。1经济的组织化。全球气候治理的建立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社会统一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各方面努力的总和。气候治理全球化最初的切入点或者说表现,是在经济领域,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体,纷纷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引领了全球性的经济进化过程。这些发达经济体不约而同的选择,表现出国际社会组织化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作用。从国内经济运行来看,气候适应型经济表现为更多的国家干预,如对气候和生态服务的预设性定价、强制性碳排放配额交易制度等[13],也凸显了气候经济更强的组织性。因为气候是公共产品,其定价、交易等制度,必须体现更多的国家干预特征,而且生态以及环境服务的经济价值,在原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和制度中,几乎体现为零价值。因此,在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中,生态以及环境服务经济价值的重新确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剧变过程,需要以国家公信力和强制力为基础,才可能成功建立起各国气候经济的发展条件。从国际经济运行来看,气候经济的全球化与WTO时代的国际制度相比,表现为更高程度的经济组织化特征。WTO时代中,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生产组织与交易、管理等都是分隔开的,WTO规则允许国家以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国内和国际市场加以区分;而全球气候治理时代中,碳排放的计算是完全打破国界的和全球统一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碳排放率竞争都是全球性的,而碳排放配额和相关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也都是全球性的。可以说,碳排放已经成为了全球通行的特殊“碳货币”。正是这种本质性的变化,导致了气候适应型经济具有更强的组织化特性和全球化趋势。2国际社会各类主体的组织化。最近数十年来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危机的努力和国际合作,一方面极大地加强了国际社会各类主体关于组织化行动的观念和习惯;另一方面,因为组织化的行动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危机的能力和效率,因此,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联合国也一直有意识地努力推动国际社会在气候治理中的组织化。国际社会各类主体组织化现象加强的成因,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合作中不断践行了组织化;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各类主体的观念和制度逐步统一,也更多要求组织化程度的加强。总之,实践的积累和全球气候治理的本质,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国际社会的组织化不断发展。国际社会中各类主体的组织化,有利于提高人类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中的合作能力和统一行动力。在国际社会主体组织化的过程中,联合国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全球气候治理也已经成为联合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有利于发挥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协调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国际合作[14]。此外,全球众多的民众和公司等等,均可以参考NGO的组织化方式,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各项活动和运营机制[15]。这是其他的全球治理领域中所未见的。总之,国际社会各类主体都正在以更高的组织化方式,参与到全球气候治理中来,“合众之力”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二)国际法治的组织化
原本,基于国际社会法律规则形成的特殊方式,国际法治的组织化程度相对于国内法治来说自然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主要体现为内容的碎片化和软法化。但是,国际法治的这些“根深蒂固”的特性,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似乎已经发生了缓慢变化[16]。第一,气候治理中规则的统一程度不断得到加强。联合国《公约》中明确阐述,只有国际社会的各类主体一致努力,才能达成公约控制气候变化、应对全球危机的根本目的。因此,公约中设置的义务天然的带有统一性,并通过《公约》以法律的方式“强制”在缔约国国内推行这一切。这样的做法,极大提高了气候治理规则在全球国家中的统一化程度,即基于气候问题的全球性特质,导致国际社会在该领域内进入了全球治理的状态。这对当代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事务中的行为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第二,《公约》创设了非常具体的、具有强制性的条约义务,这在条约实践中实属罕见。气候公约中明确规定了各阶段中不同国家类别的减排义务,而且表现出更多的强制义务和清晰的处罚责任,即条约的强制力极大得到加强。这种情况在此前的条约实践中确实罕见。此前具有类似设定的条约极少,且一般集中在针对严重的国际犯罪等少数领域和问题。正是由于《公约》这种强制性的义务,美国退出了公约谈判,并在签署后又以此为理由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如前所述,《巴黎协定》极大地细化和继续执行了这种强制力,但仍然得到了200多个国家的支持,这表明全球气候治理规则已经成为了强制性的国际法规则新领域。第三,全球气候治理规则的组织化程度与WTO规则相比,更加突出。WTO规则中规定,WTO组织对各缔约国的国内法有审查和作出报告的权利,争端解决机构也有权对缔约国国内立法与行政措施进行裁定和协调,以保证WTO规则的执行,其强制力一直备受瞩目;而全球气候治理规则试图建立的机制中,其组织化程度更高。组织将有权对缔约国国内的经济、社会政策以及国内立法等进行审查和评价其减排功效。总之,虽然国际法规则碎片化发展和软法的特点不能完全改变,但是气候问题确实已经迈开了脚步。在全球气候治理规则中开始呈现出统一性、系统性、强制力的特点。
(三)重新形成国际竞争机制和秩序
- 上一篇:劳动争议解决办法
- 下一篇:对学校整体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气候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