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目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3 17:4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习目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包吉斯先生在快到山顶的地方停了车,走出去四面张望。天气十分美好,几里外他都看得见。
自从在这里收到两张值钱的椅子后,他每个星期日都到乡下去搜索一番。偏僻的地方、大型的农舍、倾圮的乡间巨宅,都可以成为他的目标。为了不让乡下人起疑心,包吉斯订购了大批精美卡片,印上这样的字眼:
西利尔・温宁顿・包吉斯牧师
保存稀有家具学会会长
与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合作
从此以后,他每个星期日就成了一位正正派派的老牧师,只是为了兴趣,免费为“学会”到处奔走,编列一份收藏在乡间住宅中的大批宝物清单。这个诡计很行得通。事实上,它已成为一种赚钱的生意。
现在又是一个星期日。包吉斯把车停在第一栋房子――那座安妮女王时代式的建筑物门前不远处。在交易未成之前,他总不愿别人看见他的汽车。一位可爱的老牧师开一辆大旅行车好像不大对劲。可是,这一家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下一栋房子没有人在家。第三家是农舍,坐落田野间,看来又乱又脏,他不存多大希望。
院子里面站着三个人。他们一看见这个身穿黑衣服、颈配牧师白领、大腹便便的矮小男人时,便立即停止谈话,而以惊疑的眼光望着他。农家主人长得粗矮,小眼睛充满狡诈,名字叫做路敏斯。他身旁的年轻高个子是他的儿子勃尔特。那个宽肩膀的矮子是邻人克劳德。
“你好,”包吉斯一边说一边递上名片。路敏斯把它接过去凑到面前看。
“你有何贵干?”路敏斯问。
于是,包吉斯将保存稀有家具学会的目的与理想颇为详细地解释一番。
“我们没有什么东西,”路敏斯说,“你白费时间了。”
“且慢,先生,”包吉斯竖起一只手指说,“最近有个索塞克斯郡的老农夫向我说过同样的话。他终于让我进屋,你猜我发现了什么?他厨房里那张看上去肮脏的旧椅子居然值四百镑!我告诉他怎样把它卖掉,结果他用那笔钱买了一台新的拖拉机。”
路敏斯作出站立不安的样子。“好吧,”他说,“让你看看也无妨。”他领路走进一间极为污秽的客厅。
果然就在那里!包吉斯一眼看到,不免倒抽一口气。他站着目不转睛地至少瞧了十秒钟,不敢相信他面前的那件东西。不会是真的吧!
此刻包吉斯觉察到那三个人很注意地看着他。他们已瞧见他喘气、凝目瞪视。突然间,他摇摇晃晃走到身旁的椅子,颓然坐下,吃力地呼吸。
“你怎么啦?”克劳德问。
“没什么,”他喘息道,“我马上就会好。”
“我猜你一定是看见了什么吧,”路敏斯说。
“没有,没有,”他说,“这只是我的心脏,时时发作一下,我就会没事的。”
他必须有时间想一想,他对自己说:“包吉斯,要从容进行,保持冷静,这班人可能无知,但却不愚蠢。如果那东西的确是真的……”
在外行人看来,他所发现的东西也许并不特别值得注意,尤其是上面涂了一层脏兮兮的白漆。可是,这是一件收买佬梦寐以求的东西。包吉斯知道,在人们最渴求的十八世纪英国家具中,有三件是所谓“齐本德尔设计的五斗柜”。第一件是1920年在沼泽区摩勒顿的一栋房子里“发现”的。其他两件则于一年后在苏富比拍卖行出现,都是来自诺福克郡的雷恩翰府第。全都卖到很高的价钱。专家一致认为,这三件五斗柜很可能是齐本德尔全盛时期的制品。
眼前这一件是第四件!是他找到的!他快要发财了!而且出名!历史上将会记载“包吉斯五斗柜”。
“这张橡木桌不错,”他说,“可是不够古老,没有什么价值。至于这个五斗柜”――包吉斯若无其事地从它旁边走过――“倒可值几镑,我敢说。我想,这是一件粗陋的仿制品。”
“这是一件很结实的家具啊,”路敏斯说,“上面还有些不错的雕刻呢。”
“机器雕的,”包吉斯回答说,一面弯腰检视精致的手工。接着,他踱着悠闲的脚步走开,皱起眉头若有所思。“你猜怎么样?”他回过头来看着五斗柜说,“我很久就一直想要这样的四条腿。我家里有张桌子,搬家时给搬运工弄坏了桌腿。”
他踌躇了一会,摸摸下巴。“你这个五斗柜的四条腿可以锯下来,接到我的桌子上。”
“你的意思是说要把它买下来,”路敏斯说。
“嗯……也许太麻烦。不值得。”
“你想出多少钱?”路敏斯问。
“恐怕不多。你知道啦,这不是真的古董。”
“那我倒不敢说,”路敏斯说,“它放在这里已经二十多年了。我是在老庄主逝世后从庄主府第那里买来的。勃尔特,你那次在其中一个抽屉后头找到的那张旧发票现在哪里?”
“你说的是这张吗?”勃尔特从一个抽屉里取出一张摺好的发黄纸头,拿过去给他父亲。
“你不能说这张字纸不古老吧,”路敏斯伸手将纸交给包吉斯说。包吉斯接过来看了,手臂发抖。纸很脆,捻在手指音有轻微响声。字迹是长斜铜版体:
爱德华・蒙塔古绅士,
对陶玛斯・齐本德尔负债者:
大型桃花心木五斗柜一座,木质极佳,雕刻华美,装于刻有凹槽的腿上,中间设有两个形式优美的长抽屉,两旁各有同样款式的抽屉两个,配有精雕的铜把手及装饰,全部精心制作,品位高尚……价格八十七镑
包吉斯极力抑制他激动的心情。有了这张发票,价值已升得更高了。现在究竟能卖多少钱?一万二千镑?一万四?也许一万五,甚至两万?
他不当一回事地把那张纸掷在桌上,平心静气地说:“恰如我所料,是模仿维多利亚时代的制品。这不过是卖主给买主的一张发票。”
“听我说,牧师,”路敏斯说,“你怎么能够这么有把握说它是仿制品?你还没有看到油漆下面的木料呢。”
“谁有一把刀?”包吉斯问。
克劳德拿出一把摺刀。包吉斯以显然漫不经心的样子动手工作,在柜顶上削去一小块油漆。“瞧。”
那真是美丽极了――那小块地方露出的暖色桃花心木像一块黄玉似的明亮发光,呈现出它二百年丰厚深沉的纯正色泽。
“这有什么不好?”路敏斯问。
“这是经过人工处理的!毫无疑问,木料曾经用石灰处理过。他们就是用这种办法来处理桃花心木,使它带有深沉古老的色泽。仔细看看。红棕色中的一点橘红色便是石灰的痕迹。”
接着,包吉斯指着一个抽屉的铜把手。“这是仿制者做手脚的另一处地方。古老的铜器通常都有它本身的色彩和特质。但问题是仿制者有一套特殊本领,可以把它配称得天衣无缝。事实上,几乎分辨不出哪是真古铜,哪是假古铜。我承认我也是猜测。”
“那么可你承认你不能分辨这些把手的真伪了,”路敏斯说,“你也不知道,它们可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对不对?”
“啊,”包吉斯说,“那你就错了。看这个。”他从背心口袋里掏出一把小螺丝起子――手掌里暗藏着一枚细小的铜螺丝钉。然后,他从五斗柜上起出一枚螺丝钉。
“如果这是真正的十八世纪的铜螺丝钉,那么它的螺旋便会稍微不均匀,而且你很容易看出它是用锉刀锉出来的。如果这件铜器是较近时期的伪制,那么螺丝钉必定是机器造的。”他把旧螺丝钉用手盖住取出之后,很容易就把它和手中的新螺丝钉掉换了。这是他玩的小把戏,多年以来证明很有用。
“看吧,”他说着把新螺丝钉交给路敏斯。“看出了螺旋的准确匀称吗?”后来螺丝钉又交给大家传观。现在连路敏斯也相信了。
包吉斯转过身慢慢走向门口。“我的好友,”他说,“多谢让我进屋参观。打搅各位。”
“你愿意出多少钱?”路敏斯问。
包吉斯望着五斗柜,皱皱眉,耸耸肩“我想十镑是公道的。”
“十镑!”路敏斯大叫,“别说笑话,牧师。看看那发票。上面明明写着值多少钱!八十七镑!现在成了古董,更加倍值钱!”
“请原谅,不,先生,值不了那么多。这是二手仿制品。这样吧,我可以出到十五镑。”
“五十吧,”路敏斯说。
“我的好朋友,”包吉斯轻声说,“我要的只是四条腿呢。”
“三十五吧,”路敏斯说。
“我办不到,先生,我办不到!我出一个最后价钱。二十镑。”
“好吧,”路敏斯赶快说。
“啊,乖乖,”包吉斯说,“我会懊悔的。”
“你现在不能反悔了,牧师。交易说定了就不能改了。”
“是的,是的,我晓得。我如果把车开过来,诸位可肯帮忙把东西抬上去?”
包吉斯忍不住想快步奔跑。但是,做牧师的人是从来不奔跑的,他们总是慢步走路。慢慢走啊,包吉斯。要镇定,包吉斯。现在无需着急了。五斗柜是你的了!
在农舍里,路敏斯正在说话:“想想看,这样一件废物他也肯给我二十镑。”
“你讨价讨得不错,路敏斯先生,”克劳德对他说:“你猜想他会付钱给你吗?”
“他不付钱我们就不把它搬上车。”
“假如车上放不下怎办?”克劳德问,“他会说声管它去就把车子开走。”
路敏斯踌躇了一会,考虑这个可能发生的惊人情势。
“我有办法了,”克劳德继续说,“他对我们说过,他要的只是四条腿。所以,我们只消把四条腿砍下,这样就准可以放得进车里。而且,我们这样做还可以省掉他回家去自己锯腿的麻烦。”
“真是好主意,”路敏斯一边说一边望着那五斗柜。不到几分钟,克劳德和勃尔特便把五斗柜抬到了外面,于是克劳德立即动手去锯。四条腿锯开之后,勃尔特便小心地把它们放成一排。
克劳德退后几步观察工作成果。“我再问你一句话,路敏斯先生,”他慢条斯理地说,“即使这个样子,你能把这庞然大物塞进车后箱吗?”
“除非是一辆小货车,否则不行。”
“对了!”克劳德大叫,“牧师们是没有小货车的。他们开的通常都是小得可怜的摩利斯八号或奥斯汀七号。”
“他要的只是四条腿,”路敏斯说,“假如其余的部分装不进去,他可以把它留下。他不能抱怨。他有那四条腿了。”
“你应该知道并不会如此,路敏斯先生,”克劳德耐心地说,“你该知道,如果他不能全部都搬进车里,他就会要求减价。所以,我们现在何不把它劈成木柴,一古脑儿给了他?”
“十分公道,”路敏斯说,“勃尔特,去拿斧头来。”
篇2
针对传统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实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实现对工程现场的管理。广电工程施工现场涉及进度、质量、成本等多种管理工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应用互联网及局域网技术进行管理,覆盖范围广,在现场管理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因而能够对现场进行快速的整合,将进度、质量、成本等信息迅速传递给管理者,便于管理者制定相应的决策,完善工程现场管理;
第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完善信息管理。实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广电工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资料等都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相关人员查阅、调取数据资料将更加便捷,数据也可实时更新。而且信息化管理还可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显著提高,对于工程中的重要文件,管理人员可进行安全管理,控制查阅权限。即使涉及海量信息的存储,系统也能应对自如,并能对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加以分类,便于查询、分析,由此也能提升各类信息的利用价值,为管理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第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促进部门间的交流。基于信息化管理,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将会产生深刻变革。不同部门可以对数据信息的统计标准进行整合,以实现标准化管理。广电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涉及不同部门的沟通协调时,彼此间可以跨越时空限制,迅速传递信息,避免耽误工程进度,施工中遇到各种问题也能及时处理。即使出现人员流动问题,相关信息的管理也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不会因人员变动而给工程进度带来更多的影响。
2广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项
目管理系统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采用JAVA+MYSQL来实现。JAVA具备面向对象、可移植性、安全性、并发机制、支持可视化图形界面等特点,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
第一,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广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任何时刻都不能放松,因而也就对项目实时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管理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劳动保护和环境管理两个部分。前者是指为保障工程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而采取的管理举措。后者强调广电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水等,工程实施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采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随时记录安全设施配备情况,对安全生产检查结果实时登记,遇到各类安全问题也可及时处理;
第二,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是整个广电项目的核心,其内容是对广电工程的项目进度和质量方针进行统筹规范,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工程目标,落实相关人员的职责定位,通过评估工程效果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对工程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的随时反馈,便于管理者掌握工程项目进度,做好部署和协调,依据项目进度展开跟踪调查等。同时为达到质量要求,管理者可以借助信息系统的支持,充分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第三,设计管理。设计管理模块涵盖对项目设计人员、设计计划、进度、会审等方面的管理。应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设计管理,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工程进度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各项设计计划能够规范实施。此外,管理者还要对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做好记录,以便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第四,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指在充分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成本,使工程建设资金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成本管理模块涵盖对成本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工作。管理者可应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时了解工程建设投入的资金,包括各种原材料、设备及人工成本的投入,实时比较成本投入与预算是否一致,确保对工程实施各阶段的成本控制;
第五,合同管理。合同是建设双方签订的具备法律效力的约定,对于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合同管理包含对双方权利及义务的管理,需要明确双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另外对于工程造价及合同变更问题也应遵循合同约定处理,避免产生合同纠纷。合同管理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
第六,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描述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资金活动情况,如工程预付款、进度款,工程结算和决算资金支付。资金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工程项目如期回款,管理者应通过信息化管理,时刻根据工程进度分析相应的资金流动情况,按时支付款项,同时也要对未及时收回的款项进行处理。
篇3
关键词:象征意义; 红字; 红色
一、引言
小说《红字》(The Scarlet Letter)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 .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代表作。其思想深邃,想象丰富,表现手法独特,引起一个多世纪的关注与评论,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
该小说以十七世纪北美清教殖民统治下的新英格兰为背景,以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镇上的移民生活为题材,讲述了一个违反清教规所严禁的通奸罪的一对恋人的悲惨命运。主人公海丝特 . 普琳是个纯真美丽的英国姑娘,不幸嫁给畸形、伪善的老学者罗杰 . 奇林沃思。婚后,海丝特先于丈夫移居新英格后两年多,丈夫音讯杳无,传说他已葬身大海。从未感受到爱情的海丝特在这片新土地上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与本教区年轻俊美受人尊敬的牧师阿瑟 . 丁梅斯代尔真心相爱并偷食禁果。海丝特因怀孕被关进监狱,在狱中生下女儿三个月后,她被迫在邢台上示众三小时,并被罚终身在胸前佩带红色字母“A”。她独自一人抚养女儿,尝尽了世人的白眼、侮辱和折磨。丁梅斯代尔由于对上帝的迷信以及怯弱的性格,在信仰和良心的折磨中身心衰竭离开人世。
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具有深邃、敏锐的洞察力和超人的想象力,他不仅擅长细致入微地剖析人物心理,展现人物丰富多彩、矛盾重重的内心世界,还在小说中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以物寓意,使得小说取得巨大成功。笔者将在此文把红字与颜色的象征意义结合起来进行解读。
二.象征的涵义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1]311 对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的正确理解往往可以透视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真正所指。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作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作家所要表达的含义。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事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寓意。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境界,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霍桑在小说《红字》中多处运用象征手法,使一些表面看似平常的事物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宽泛的抽象意义,大大丰富读者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通过象征体和本体的内在联系,透过表面的物质世界,读者更能发掘小说人物形象的真实性格和社会的真实面貌。
三、红色字母A的多重象征意义
1. 象征耻辱和
故事的开始是女主人公海丝特因怀孕败露了与人通奸的事实,因而入狱,当她胸前佩戴红色字母“A”,抱着刚出生三个月的女儿从狱中来到众目睽睽的绞邢台上示众时,她感到邢台下人们的冷嘲热讽如同死刑一样令人望而生畏。
字母“A”是英文单词“Adultery”的首字母,意思是“通奸”,也可以指通奸的女人(adulteress)。可是字母A为何是红色而不是白色、黑色或别的颜色呢?原来,在各个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首先从小说《红字》的英文名字The Scarlet Letter来解读,《英汉双解剑桥国际英语词典》对单词scarlet的翻译是“猩红的,鲜红的”。词典上提到“scarlet woman”的意思是,。[2]1201所以,红色在此是有特定含义的。另外,《圣经 . 启示录》也提到,巴比伦式的女身穿紫红色的衣服。[2]37还有,小说的第八章提到,身居显位的清教权威人士认为海丝特没有资格把女儿培养成基督徒,因而打算把珠儿从她身边带走。贝灵汉总督说到:“我们可以断言,这样的母亲,必定是鲜红的女人,而且是巴比伦女人的好样本!”[4] 101可见在当时红色暗指的女人。“red” 是scarlet的同义词,如今人们仍用“red light district”表示红灯区、 花街柳巷。可见,红色字母“A”意味着,是耻辱的代名词。这一点小说里多处有暗示。如:当海丝特拒绝交出珠儿,她把手指放在胸前的红字上说:“我能叫我的小珠儿从我这里学到东西!”严厉的贝灵汉总督接着说:“女人哪,那可是你的耻辱牌啊!正因为那个字母表示的污点,我们才要把你的孩子交给别人。”[4]102在严酷的清规戒律的压迫下,通奸的女人被认为是十恶不赦的“堕落”的“坏女人”。波士顿上的居民多次用“耻辱”、“堕落”“坏女人”这些字眼来议论年轻的妇人海丝特。
海丝特因佩带红字也感到羞辱无比。当她被迫佩带红字从牢狱走向邢台示众时,小说是这样描述的:“这个年轻女人—这个孩子的母亲—当她露出全身,伫立在人群面前的时候,她的第一个冲动,似乎就是抱紧那个婴儿,贴紧在胸怀;这动作与其说是母爱的冲动,还不如说她借此以遮掩那缝在她衣服上的标记。不过,她马上明白,用她的耻辱的一个标记(出生的婴儿)来掩盖另一个标记(胸前的红字)是无济于事的……”[4]9 新生的婴儿是她通奸罪的活生生的标记。她无论走到哪里,她都逃离不了人们对她的指指点点。“一群好奇的小学生……不断地回头凝视她的面孔、她怀中抱着的婴儿、还有她胸前那个丢人现眼的红字。”[4] 13
2. 象征罪孽深重
篇4
[关键词] 目的论;影视;英语;翻译
随着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的西方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如何有效地利用不同的翻译理论做好影视作品的翻译工作,帮助观众更好地领略异国风俗习惯、异国风情,是每一个影视作品翻译者应该考虑的问题。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如何根据影片自身的特点以及导演和剧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有效地对影视作品进行翻译,译者应该考虑到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利用翻译目的论选择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对影视作品进行翻译。
一、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德国功能学派的主要理论,其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代表人物有赖斯、弗米尔和曼塔里。赖斯作为目的论理论的创始人,其思想奠定了目的论的基础。赖斯在目的论形成的最初阶段提出了翻译中完全等值是无法实现的,“等值”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翻译语境。弗米尔是目的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在目的论发展的第二阶段根据赖斯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目的论理论,费米尔认为“翻译意味着在特定环境里,由于特定的目的,为特定的接受者进行翻译”。他指出翻译过程中应该第一考虑的规则就是“目的法则”,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这个理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性。曼塔里认为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行为,具有特定的目的,她重点研究翻译的三个方面:翻译的环境、翻译过程中的行为以及参与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虽然曼塔里的研究已经属于翻译目的论的第三个阶段,她的理论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性,经过了德国另一位学者诺德的完善。诺德认为运用目的论翻译时,还应该考虑到忠诚的原则。目的论提出了目的法则、忠实法则和连贯法则这三个重要法则。目的法则是指翻译的发起者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和译者进行协商,提出翻译要求;忠实法则指的是译文要对原文保持忠诚,能忠实反映原文;连贯法则是指译文的通顺连贯。目的论认为目的法则是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忠实法则和连贯法则都要从属于目的法则。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翻译的目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二、目的论在西方影视作品汉译中的应用
经典英文电影《阿甘正传》的汉译就是翻译目的论的最好体现,阿甘是一个纯朴、善良但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阿甘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很多别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找出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水门事件的窃听者,由于擅长乒乓球而在中美建交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启发著名歌手猫王创造出了风靡一时的歌曲。但在阿甘心中,他始终喜欢着儿时的朋友珍妮,并在珍妮病入膏肓时陪伴在她身边,和她一起度过了生前最后一段美好时光。珍妮最终还是去世了,在送儿子上学的公交车站,阿甘回忆起了自己一生的经历……首先从这部影片的中文片名就可以看出目的论翻译策略的运用。这部影片的原名是Forrest Gump,如果不考虑观众对影片的接受度而直接翻译为《福雷斯特·冈普》的话,虽然完全忠实于原文,却很绕口而不会被广泛流传。译者在这里就根据影片的目的,结合了中国文化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套用了在中国广为人知的鲁迅先生的作品《阿Q正传》而把这部影片的片名翻译为《阿甘正传》。从而不但使译名比《福雷斯特·冈普》通顺且易于记忆,同时又和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文学形象结合起来,使观众在心理上易于接受,对影片产生认同感。在影片中阿甘用一句话描述了他和珍妮之间的友情,其中用到了“peas and potatoes”。如果这句话采取直接翻译的方法而不考虑影片翻译的目的的话,就可能被翻译为“从那天起,我和珍妮就总是在一起,我们就像豌豆和胡萝卜一样”,这样的翻译会使中国观众很迷惑,“豌豆和胡萝卜”是什么意思?影片想表达什么?为什么说他们像豌豆和胡萝卜一样?在这里我们就要考虑到翻译的目的是帮助中国观众欣赏影片,所以要考虑到中国文化,就可以用中国的一个成语“形影不离”来描述甘和珍妮之间的关系。
另外一处是巴布和阿甘第一次见面时的谈话,巴布在介绍自己时用到了“redneck boys”这个表述。译者在翻译这个词的时候一定要深刻理解它的内在含义。这个词虽然是由两个英语单词“red”和“neck”构成的,但它的意思却不仅仅是指红脖子,它其实是用来指代那些非常土气的南部白人农民的,含有非常强烈的地域色彩。这些南方农民由于长时间在太阳底下劳作而被晒得脖子很红,而他们又是没有文化、思想保守顽固又观念狭隘的一群人。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万万不可只考虑一个单词的表面汉译,要时刻清楚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观众更好理解、欣赏原作。根据目的原则,这里“redneck”应翻译为“乡巴佬或土包子”。整句就可以翻译为“大家都叫我乡巴佬巴布,你信吗?”因为巴布是一个黑人,他自己都不相信为什么自己会有一个南方白人农民的绰号。
根据翻译的目的,有时在影视翻译中要用到删减的翻译方法。如在影片中,有一句阿甘对珍妮所住的屋子的描述,原句是:“She lived in a house that as old as Alabama.” 如果直接把这一句翻译成中文就是她住的房子和阿拉巴马一样古老。这样的句子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不通顺的,在这样的语境中根据翻译目的论就完全可以运用删减的翻译方法省略“阿拉巴马”这个词而翻译为“她住的房子非常古老”,因为在这句话中之所以用到“阿拉巴马”这个词就是为了让观众明白珍妮的房子很古老。直接把这个含义翻译出来就好了,如果逐字翻译反而会使观众感到迷惑,中国观众未必清楚阿拉巴马的历史。还有一个场景是丹中尉和刚入伍的阿甘和巴布说的一段话,“你们是来自阿肯色州喽?…… 如果饿的话,那里有正烤着的牛排”。在英文对话中两次用到了“boys”这个词,虽然这个词只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英语单词,但如果直译为“男孩”显然是不合适的。不如利用删减的方法直接去掉这个词的翻译,这样倒正好可以使译文看起来简洁明了。
另外一部经典影片《泰坦尼克号》也是一部广为人知,深受观众喜欢的影片,这部影片描述的是被称为“梦之船”的“泰坦尼克号”在首航就发生的沉船悲剧。影片主要描述了沉船过程中船上游客的故事,其中的一对青年男女短暂而又永恒的爱情故事是故事的主线。女主角是一位叛逆的贵族少女,她由于厌倦了上流社会的虚伪而不愿嫁给自私的年轻富翁,却深深地爱上了同船生活贫困,充满热情的一名画家,并在影片中上演了一段生死离别的感人故事。这部影片的汉译也体现了翻译目的论的原则,比如男主角和女主角是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一个出身贫民,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另一个出身贵族,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背景不同必然导致措辞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译者就要把他们的对话恰当地表现出来,比如:男主角在和女主角的谈话中说出了15岁就开始自己“闯”了,这个“闯”字所对应的英文是“on my own”,这个翻译就非常传神到位,符合人物的语言特点。还有他问露丝爱不爱她未婚夫是用到的“那个家伙”,对应的英文是“the guy”,这样的翻译也很符合杰克的教育背景。
美国影视剧《绯闻女孩》的汉译也是很值得译者探讨的,这部影视剧的内容是描述纽约东区上层社会一群年轻人的生活,在这部影视剧中始终贯穿全剧的是一个名叫Gossip girl的知情人,没有人知道这位女孩的身份,她在剧中也从未露面却对这些年轻人的生活了如指掌,不断向外界公布各种信息。而在这个富家子弟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对她既爱又恨,欲罢不能,每个人都希望从她的短信中获知别人不为所知的秘密。这是一个复杂、混乱,充满了嫉妒和友情的富家子弟的世界,人们最想探究的还是绯闻女孩的真实身份。这部影片的英文片名是Gossip Girl,它被直接翻译为《绯闻女孩》也是根据翻译的目的运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这个片名和整部影片的内容非常贴切。但是如果用另外一个片名《花边教主》,就会让观众不知所云,无法为观众提供一部影片片名应该提供的信息,相比较就逊色很多。《绯闻女孩》有一个场景是描述在布莱尔和瑟琳娜就读的贵族学校里,两个女主角都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布莱尔更想成为女孩中惟一的女王,并因此经常在私底下和瑟琳娜进行竞争。其中有一句英文台词是:“one nation can't have two queens.” 这个表述的原意是“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女王”,在中国有一句类似的表达“一山不容二虎”,但是根据翻译的目的译者在这里应该运用异化的策略直接翻译,而不应该用中国观众熟悉的“一山不容二虎”,因为“女王”这个词更能表现出布莱尔的特点——高傲、自信却又不失可爱。“一山不容二虎”却太过强硬而有些脱离主题,似乎要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不适合高中生之间的故事。故事的另一个情节是布莱尔发现加布里埃尔只是假装很喜欢瑟琳娜,他的真正目的是建立自己的公司而瑟琳娜却毫不知情。布莱尔在这里用了一个表述“dragon in disguise”,在这里译者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尽量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译出能让中国观众接受的语句。众所周知,龙在中国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是吉祥的化身。中国有很多和“龙”相关的词都是褒义的。而在西方国家,龙却是邪恶的象征,是可以摧毁一切东西的怪兽,东方的龙和西方的龙在形象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像这样如果直接翻译成“伪装的龙”就会让中国观众莫名其妙。所以在这里要运用归化的翻译方法把这个词翻译为“披着羊皮的狼”会更合适。
三、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影视作品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文学翻译,而目的论的首要原则又是目的原则,同时兼顾忠实和连贯原则,只有在遵循目的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根据影片的不同目的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才能真正达到翻译的目的,娱乐观众的同时又引领观众领略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同时获得一定的商业成功,让影片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 许钧.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04).
[4] 王登文,廖丽娟.影视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缺损与重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02).
篇5
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是微电影的定义。而事实是?佳能拍的一个五分钟短片《看球记》砸下8600万,这些巨头将微电影的含义压缩在了微时长上。没有人能去定义8600万的短片算不算微电影,但是对处于微电影产业链底端的小创微电影公司来说,必须承受的不仅是资金的局限,还有模式的混沌。
幕格微影,一群影视策划、编导、摄像以及后期人员组成的十多人的小团队,凭借着对影视的热爱,一步一步在试错中寻找微电影的长久模式。
流水化作业的婚礼微电影
对于微电影创业小团队来说,婚礼微电影是最初的选择。北京二十四格和上海汤池印象是国内最大的两家婚礼微电影制作公司,它们在制作上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成为行业标杆。而这种固有模式带来的流水化作业却是幕格不喜欢的。
幕格负责人说:“南京制作婚礼微电影的小公司非常多,两三个人仅仅学会用机器就可以拍摄婚礼短片,他们也称之为婚礼微电影,而电影其实是需要一个从策划、编剧、导演、道具、化妆、灯光、道具、摄像、剪辑、包装等一系列专业人才的团队作业,这种二三人的小作坊挤压了南京的婚礼微电影制作市场,甚至一些婚庆公司招一两个人,也能组成一个所谓婚礼微电影团队。”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从市场还是对品质方面来说,婚礼微电影并不是幕格的最佳选择。
不放弃的本土化系列剧
系列剧,尤其是做成品牌的系列剧,是最能证明微电影制作公司价值的。
品牌微电影更多是单独定制,一旦在网络上流行,往往被诟病广告痕迹过重、缺乏亲民特质等。而幕格推出的系列微电影《向前一步是幸福》,主题上聚焦综艺节目《非诚勿扰》,并在第一集起用节目中受欢迎的女嘉宾谢羽亿饰演女一号。兼具话题性和平民特质的主题迅速打开了这部微电影的网络知名度,同时,作为第一集赞助商的浦发银行也完美完成品牌推广的目的。
此前某视频网站高管曾公开表示,未来在线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在差异化上面。幕格打的正是“差异化”战术,立足南京,以南京的故事吸引注意力,形成属于南京的品牌。幕格的这种立足本土的模式在北京上海等地都是有例可循的,并将不断实践探索这条道路。
此后,幕格又推出了《守卫民间手工艺人》等纪实微电影,其独特鲜明的视角、精美的画面,受到了视频网站包括电视台的关注。
立足现实的商业高定
如同大银幕电影在商业和艺术之间的转换一样,微电影也是商业和艺术的并存。艺术的部分更多体现在系列剧,而商业则直接体现在金钱上。
篇6
经济信息节目无论是形式或内容都可称得上是一类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电视节目。它是综合艺术,独具匠心的创意,简单明了的用语,配以动听的音乐,与优美的画面密切配合,形成统一的整体。因为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给观众以最大的信息量,表现难度大,所以一定要仔细揣摩,精雕细刻,节目才能吸引观众,获得较高的效益。
经济信息可大体分为企业形象、商品促销、电视直销、质量评论、功能介绍分析等诸多种类,经济信息类节目在中国问世也是最近几年的事,全国有部分城市电视台纷纷开辟经济节目。形式多种多样,花样层出不穷,但至今还处在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阶段。
济南电视台自94年创办收费性经济信息专题节目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如何办好节目,增加创收,提高栏目收视率,使栏目常换常新,观众喜闻乐见,一直是我们这些工作者的美好愿望。如何能使商业栏目更加贴近观众,可视性更强,更好的为商家服务,我想要从方方面面利用电视媒体的特长,在视觉和听觉上下功夫,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创意是电视节目的起点和构思体系的综合产物。它是一刹那灵感的闪现,有了好的语言和优美的画面,成功就有了保障。经济节目每天播出新制作的节目,产品要推向市场,商家要招揽顾客,如何使节目抓住人心,要在宣传主体的切入点上下功夫,以何种方式体现主体,以什么样的角度宣传主体,具体的词语要精彩简炼,画面要突出主体,要以崭新的视角,并配以靓丽清新的画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冲击、震撼观众的心灵,在观众的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98年底《商业七色光》改版为《购物乐园》,在主任李一平的带领下,大家集思广义,改变栏目的形式,使栏目风格轻松活泼,不但从新制作了以栏目主持人为人物的新片头,而且还自己作词作曲制作了栏目的片头曲,歌词既符合《购物乐园》栏目的风格,又付予了节目新的含义。歌词大义是:谁都喜欢美,
谁都喜欢甜,
谁都喜欢好东西,
谁都喜欢少花钱
………………,
愿你天天都喜欢,
购物乐园天天见!
歌词通俗易懂,曲调很容易上口,很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节目串联也一改往常的惯例,由两位女主持人以闲谈的形式将节目串联起来,既轻松又随意,在不经意间为后面播出的节目做了铺垫,使观众能够依照兴趣有选择性的收看不同节目。
一、经济信息类节目实质性的真实往往只是部分的真实。除了关于企业、商品或服务的信息要绝对真实外,所传达的其他信息可以是虚拟的。大部分的商品宣传是借助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有典型的环境、情景和人物,只要包含实质性合理的、可信的因素,都可用来增强信息传达的效果。例如栏目中常有的保健类产品的节目,常常通过一个典型形象来演绎使用的方法和过程,并且对产品有较详尽的功能讲解和使用说明,使观众对产品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二、经济信息节目反复、重复的特性。新的产品需要向市场上推广,已经为观众所熟悉的商品也需要持续的宣传,单一品种的产品和系列产品以及知名品牌的产品在做系列节目的时候,在文字和画面上要力求新颖,这往往需要编辑记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节目。在功能和特点上寻求新的切入点,画面也要以新的视角给观众新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大密度的播出节奏。因为经济信息节目的传播是多次性的,它可以在某一个台或多个台滚动播出,形成稠密地“大轰炸”宣传,也可以在某一个台经年累月不断的播出,以求给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
例:在以往的节目中,我们曾连续报道过海尔的电视机、洗衣机、洗碗机、冰柜、热水器、空调等家电产品,以洗碗机为例,在体现其功能和使用上我就下了一翻功夫。如碗筷、盘子、杯子怎样摆放才能节水、节电,如何在冲、洗烘干后不留污渍、水渍,明亮如新。对同样一个洗碗机,怎样摆放才能容纳更多的餐具等。由于现在家庭洗碗机的拥有量比较少,站在观众的角度对适用于不同家庭的洗碗机的功能和型号进行分析才能抓住观众的心,请海尔的工作人员将不同材质及粘有各种油污的餐具放进洗碗机,进行示范,使整个过程一目了然,经过清洗的碗盘光洁如新,很有说服力。
三、经济信息节目的具体化、语言环境的具体化、观众角色的具体化也是栏目的一个特性。多数的节目都是直接通过片中的主持人之口来介绍商品,人物对话也常常被安排在家庭、社会交场所等特定的环境中,事实证明,担任传达信息任务的主持人往往拥有更多的观众,比单纯的以客观的画外音的形式介绍商品的节目更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这要求摄像在拍摄主持人出镜的画面时,尽可能使画面更完美。如环境要好,光线要充足,如果背景颜色比较亮丽,但环境较零乱,则可采取远拍人物,使背景虚化,突出人物。拍人物近景的时候,则要求人物化妆和穿着要精致一些。主持人也应更贴近节目的形式,更注重仪表形象。
四、节目的家庭化。由于电视是一种家庭化的传播媒介,经济栏目在创作的格调上应该与家庭的和谐、安宁、轻松的氛围协调一致。画面尽量选择形象好的镜头,避免出现恐怖的、丑恶的、反面的、刺激性很强的镜头。电视属于情感媒介,节目尽可能以情动人,寓广告宣传于艺术之中。就画面而言,一般要清新、活泼、生动,形象要好,富有魅力。就音响效果而言,一般要根据节目形式与节奏,选择轻松、愉快、优雅悦耳的音乐,语言一般要简洁明快,含蓄风趣,并且言之有物,使观众看后有所学,有所悟,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是一种享受。
例:《购物乐园》获奖作品《鱼缸》。鱼缸做为一种装饰品是近年来才走进大众家庭的,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它既能装饰家居,又能陶冶性情,花或多或少的钱都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为家庭增色不少。节目介绍了济南市场上各种档次的鱼缸,对不同品种鱼的观赏、饲养以及如何成为养鱼“发烧友”都作了详细的叙述。画面是鲜艳神奇的水底世界,话外音是养鱼的基本知识和小窍门,配以舒缓动听的音乐,整部片子如行云流水,节目虽然只有三分多钟,但象一股甘冽的泉水流入了人们的心田,喻教于乐,使人看后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之感。
五、节目制作要精美,通过综合的视听符号,突出传播的特点。
1、观众要能通过电视画面“看懂”节目,虽然可以运用诸如视听的多种符号,但从本质上说,电视是一种视觉媒介,观众在收看电视时,是以“看”为主,以“听”为辅的,因此,电视节目画面居于主导的地位,而文字、配音居于辅助的地位。
2、文字与画面的“对位”在节目的制作过程 ,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即“声画对位”。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原则,一方面是文字的含义必须与画面所表达的含义一致,另一方面是文字和画面根据创意的要求各自承担自己的传播职能。画面表达信息不明确之处,就由文字来表达,画面本身已经建立了正确的上下文关系,表达了明确的信息,就不要再把过多的文字塞进去,节目所传达的写作信息要和节目画面相吻合,同时流动的画面和变化的音响要保持同步关系,而不能脱离画面和音响。文字的结构随着画面的发展而自然地呈现出来。同时,有了对画面充分的想象,也更容易明了哪些信息可以通过画面来传达,哪些信息必须通过文字来传达,哪能些画面需要文字对画面作必要的诠释。这样可以得到画面与文字语言结合的最佳方法,使文字与画面配合恰到好处。转贴于
3、语言文字易于理解是节目的基本要求。在风格上打破了各种文体间的界限,将各种有助于吸引观众,有助于使经济信息得到更好的传播,并收到理想效果的风格结合起来。论文的严谨、散文的随意、诗歌的优美、新闻的纪实,都可以为节目所用,使整体风格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性。
写作时要严格遵守各种法规,特别是《广告法》。同时要注意尊重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
节目有多种表达方式,既可以以画外间的形式表现,也可以以人物语言或者字幕的形式表现。因此,画外音、人物语言、字幕的运用及其比例,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一些客观评述性的语言,如果直接通过画面中的人物之口说出,会显示得生硬、呆板;一些属于人物内心独白的语言,如果在片中直接作为人物语言出现,也会令观众感觉极不自然;而一些重要的、观众一时不一定理解或者需要观众产生深刻印象的内容,则可以以字幕、画外音或人物语言的形式同时出现。字幕是表现电视节目内容的一种常用的方式,尤其是某些以“无声”的方式来创造特殊的传播效果的节目,更是经常使用字幕这种方式。
六、商品和企业形象节目是传递信息,是说服性的。它将有关商品的信息传递给观众,使观众对商品产生认知。它通过对商品优势的展示和对观众的承诺引发观众对商品的兴趣,从而指导消费者消费,促使观众产生持续的购买行为,加强观众购买商品后的满足感,并形成对品牌的一贯认知性。商品和企业形象宣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对象、有连续性广泛传递信息的特点。节目要讲究艺术性,目的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商品的知名度。
写商品介绍时应注意:
1、突出此种商品的优点。例如功能和功能优势,或功能更多,在某些方面功能更强,发明了同类商品不具备的新功能等。商品的材质和材质优势,如使用了特别的材料,使用了天然的材料,使用了新型材料等等。商品的技术和技术优势,产地和产地优势。如原装进口,名牌、名厂出品,来自著名产地等。历史优势,如生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生产工艺成熟等等。品牌和品牌优势,如著名品牌、传统品牌、外国品牌等内容。服务和服务优势,如免费保修,免费安装,24小时服务等等。价格和价格优势,同等质量、重量,价格如何等。
例:孟氏中药拔罐。孟宪忠所长突出“不用火,不用电,哪里疼拔哪里,会拧水管就会拧拔罐”,简单易学,朗朗上口。罐体采用聚脂材料,不变形,不易裂碎,并继承了传统针灸拔火罐的原理,免费试用,免费保修,还赠送穴位挂图和拔罐指南丛书。新发明的活血通络液(纯中药制剂、外敷),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2、要根据商品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的不同,来分别进行写作,市场导入期商品的宣传侧重传达观众未知的新信息,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该产品,并产生好感和购买行为。市场成长期商品的宣传侧重对观众已知品牌信息的深化,并继续提供新的信息,以加深观众的印象,促进商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市场成熟期商品的宣传侧重商品信息的表达方式的不断变化,以使观众对已经非常熟悉的信息能再次引起注意,从而起到不断提醒观众购买商品的作用。
3、在写作食品、酒类、化妆品、保健品的节目时,必须符合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使用的内容要准确无误,不要超越使用范围,误导观众消费。
例:某某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或补酒等,在采访使用过的人服用效果时,说食用了或饮用了某种产品后,治好了多年不愈的疾病,比吃药打针还管用,真是神了,效果最好。这种形式听起来没什么,但它违背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误导了消费者,所以是不可行的。
4、以情动人,以悠久的历史增添恒久的魅力。例如98年干红葡萄酒正热销市场的时候,张裕干红葡萄酒就以酒的生产历史作为创意的契机,并配以酒文化,如何品酒、如何饮酒,吃什么菜配以什么酒,来诠释干红葡萄酒的妙处,同时在《市场特快》和《购物乐园》两个栏目中集中地大密度地播了一段时间。酒作为一种最能够寄托情感的商品,往往代表着喝酒人的某种情感和个性,因此,在品牌、产地、历史、口味等基本的内容之外,将酒与观众的感受相联系,营造一种或温馨浪漫,或热烈奔放或沉静或庄重的氛围。同样,与之相联系的酒的消费者的个性也常常在文字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我们在做企业形象宣传时,目的是向观众传达有关的企业信息,传达企业良好的形象,经营理念,包括企业的技术形象、企业的精神形象、企业的社会形象等等。确立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显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优势。通过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消费者对企业的商品和服务的认同。
例:贵和购物中心的宣传方式。开业之初,我在做节目时就侧重于它是由山东鲁能集团投资,北京赛特集团经营管理的中高档购物中心,所售商品都是名优名牌,并且保真,许多世界知名品牌在贵和设有专柜,是山东省高档豪华商厦之代表。在以后的节目中,与贵和公关部配合拍了不少关于企业文化的片子,类似于贵和消夏交响音乐会、贵和商场内的美术、摄影展,时装表演等活动。同时,也详实地为观众介绍了F1层名贵大堂、F2层秀美天地、F3层英俊世界、F4层休闲乐园、F5层新生活之家,节目文字轻松活泼,画面体现了商场的豪华、气派,伴着动听的音乐,节奏有张有弛,充分体现了贵和“荟萃中外名优精品,传播现代消费文化”的经营宗旨和“精品与人品共存,赢心与赢利并重”的服务准则。
篇7
1.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迁移
1.1 语音
汉字的拼音中有声母和韵母,韵母又分单韵母和复韵母。英语单词的读音是由音节组成的,音节分元音和辅音,元音有单元音和双元音。英语中的元音和汉语中的韵母都是不能缺少的音节。除了这个共性以外,两种语言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也存在很大的共性,它们都是使用了唇、舌、口、鼻、齿、声带这些部位进行发音,并且大都采用了塞、擦、送气、阻碍的方法。汉语中已经存在的音素如/p/、/b/、/t/、/d/、/k/、/g/、/s/会促进我们对英语语音的习得。
1.2 词汇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语言可以分为理解意义词汇和联想意义词汇。在英语中,大部分的理解意义词汇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汉语单词,并且使用的语境是完全相等的。另外,汉字中80%都是形声字,它是由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如“青”作为声旁,可以和形旁“日”“目”“氵”“忄”结合产生不同的意义。利用这种构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分析英语单词的词根和不同的词缀构成不同的单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语序
很多研究者认为,汉语和英语分属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两者在语法上差异很大,谈不上语法迁移。事实上,汉语和英语的简单句的陈述语序是基本相同的。例如:飞机消失了。(The plane disappeared.)我们遇到一个朋友。(We met a friend.) 他是一个工人。(He is a worker.)
1.4 写作
郭纯洁和刘芳采用有声思维的方法研究了12名水平不一的英语学习者的写作过程,发现这些研究对象都是先用母语对作文进行逻辑思维,再分析判断英语的语言形式,最后检索需要的英语词汇、短语、句子,继而得出结论:母语是作为一种介质,存在于学习者二语输出的逻辑判断、分析和推理的过程中。
2.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负迁移
2.1 语音
有研究表明,母语的负迁移最显著的影响发生在音位上。通常汉语的发音模式为元音或辅音+元音,因此学生在读英语时会在辅音之间加上一个元音,如print常被读成/perint/。另外,英语中还有很多汉语中没有的音素,如学生常将/θ/发成/s/,将/ e/发成/z/。英语中的单元音分为长元音和短元音,如/i:/和/i/,而汉语拼音中的单韵母却没有。
2.2 词汇
英汉语词汇都有自己的搭配习惯和使用场合,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把汉语的词汇错误迁移到英语中。比如说The speed is fast. 此外,英语的名词复数形式一般都是附加的,如(e)s,而汉语的名词复数通常没有标记,学生往往会忽略英语的复数标记。
2.3 语序
母语对语序的负迁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否定句的否定位置和疑问句的结构。以“他是一名教师”举例,汉语的否定句“他不是一名教师。”而英语的否定句是“He is not a teacher.”;汉语的疑问句为“他是一名教师吗?”而英语的疑问句是 “Is he a teacher?”(2) 副词的位置。汉语的副词在动词的左边,如“我很喜欢这书。”而英语中的副词通常放在句尾处,如I like this book very much. 学生受到汉语语序的负迁移,就会说 “I very like this book.”(3) 定语从句。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是后置的,而汉语中的修饰成分都在被修饰的内容前,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他送给我的礼物”在英语中是the gift he sent me。
2.4 写作
学生在母语的长期影响下,写作时总是按照句意断句,但是在英语中一个语法完整的句子,就必须以句号结尾。如果用了逗号连接两个句子就是一个病句。如Today is Sunday, I pay a visit to the museum.这是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
3. 结束语
二语习得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母语的负迁移又无法消除,所以在日常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分析错误成因使来自母语的负迁移降到最低限度,同时有效利用正迁移,帮助学习者减少负担,提高学习效果。
篇8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振强
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在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中功不可没,它的引入为课程扩充了内容,拓展了思路,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没有这一目标,信息技术课程可能在进入21世纪前就已经从国内中小学校的课程中消失了。然而时至今日,以原有的信息素养作为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唯一目标已经不再适宜。
首先,信息素养概念内涵较为模糊,人们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差异巨大。以2003年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课程纲领性文件提出的宏观课程目标与实施建议中的具体做法缺乏紧密的联系,使得课程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难以落实。因此,一线教师设计出来的认识信息与信息技术、作品规划设计等类型的课例,往往脱离信息技术主线,不知所云,甚至越讲越晕,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缺乏有效的正面影响。另外,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终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素养,难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独立培养形成。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许多教学内容,在各科课程学习中都有所涉及,信息技术课被认为是谁都能教的课。
篇9
导 言
“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1],盖伊•塔奇曼(gaye tuchman)于《做新闻》(making news)一书中,以此句开篇。在媒介平台多元并存的今天,这一窗口(window)较多地以屏幕(screen)的形态呈现,从传统的电影、电视到电脑、手机,再到 电子 报纸、mp4……各种制式、规格的屏幕让面对它们的人通过“看”(look)这一行为了解、感知世界。
由此,从媒介生产的角度出发,是否能够把握住“看”,这一行为的规则与特质,成为媒介 发展 的要义所在——电视,也不例外。于是,“看电视”这一行为,就并非是独立且抽象的存在,而必然在社会情境中发生的。那么, 自然 而然延伸出的思考就是:“看电视”与社会情境的关联在哪里?是否有互动、乃至互相建构的可能?“看电视”的人群是哪些?时空特质是什么?“看”点究竟何在?
就以上问题,笔者将放在对于电视产制与研究而言,都较有价值的节目模式(format)这一框架中,以晨间节目(breakfast television)[2]为基,选择东方卫视《看东方》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晨间节目的模式区隔
“睁开双眼看东方”,是《看东方》的使命句;在模式区隔的层面,收看该档节目的观众无疑会因其使命句的指向,在常态生活模式的作用、影响下,较明显且容易地呈现出晨间节目(“睁开双眼”)这一概念的接受可能。wWW.133229.cOM
晨间节目,这一概念源自西方,若从breakfast television直译过来,则为早餐电视——从其构词法则中,不难看出电视节目与社会生活的互动、互为建构:“吃早餐”,这一简单的日常行为,与“看电视”,这一基本的媒介使用在语词本身融为一体。而对该语词的进一步说明,也呈现出“看电视”的社会属性:晨间节目,是人们生活的既定内容,并通常是开始一天生活的常规起点[3]。
诚然,一些西方概念、观点的引入与理解,不是难事;但是,一种节目模式的实际运作与推广,却并不容易。就以晨间节目为例,其“看”点的寻觅,在 中国 大陆地区,也曾有多种突破其模式区隔的形态乃至“变体”——
回溯到1990年代中期,在那个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的高峰时段中,一个名叫《东方时空》的节目于1993年五一劳动节的早晨出现在国人的眼前。在央视官方的节目介绍以及大量论及该节目的专书、 论文 中,《东方时空》被称为“在早间时段的开播改变了中国人早上不看电视的习惯”[4]。但实事求是地说,在十五年后的今天,如果《东方时空》还没被观众忘记,那么它最能被人记住的,是晨间节目特质?还是深度报道特色?或许,选择后者作为答案的居多。换句话说,进入到“看电视”的社会情境与生活结构中,就会发现《东方时空》并不是一档成功的晨间节目,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子版块恰恰最不符合晨间收视的要求:谁愿意在早上看完深入、复杂且又是揭黑、反腐的电视节目,然后带着反思甚至沉重的心境去上班呢?或者说,这样去上班,能工作得好吗?——事实证明,这些内容的确不属于早间的“看”点。
的确,十五年后的今天,《东方时空》已经消失在早上的电视屏幕中,但是为了在晨间这一“黄土时间”(杨伟光语,与黄金时间相对)寻找更多的“看”点,《朝闻天下》(央视新闻频道)、《第一时间》(cctv-2)、《北京您早》(北京卫视)、《凤凰早班车》(凤凰卫视)、《上海早晨》(上视新闻综合频道)以及《看东方》(东方卫视)等等节目仍在探索并有所突破,但它们较为明确的是:晨间电视,作为一种节目模式,基本诉求与“游戏规则”是不能突破的(具体操作,在下文中将结合《看东方》节目逐项分析),“观众在早上究竟要看什么?”替代了“我究竟要观众在早上看什么?”,成为主要关注的问题所在。
“东方”:作为一种文化概念
时尚、大气且简练的单词图案look,还镶嵌着东方卫视的台标,这就是《看东方》的节目标识。暂且抛开该档节目的内容架构,在理念认知的层面,“东方”(“看东方”、东方卫视)这一概念深入人心。
笔者认为,媒介的名称、标识,不仅仅是其本身的招牌,更是其内在社会归属、文化诉求的一种外显。比如,“东方”这一文化概念,之于上海的媒体,似乎颇有呼应。
以2003年诞生的两家沪上传媒机构为例,文汇新民报业集团的《东方早报》与文广集团的东方卫视,都选择了“东方”作为其命名的核心语词。东方卫视更是使用了dragon tv(龙卫视)作为 英文 名称,而dragon一词在 英语 中的文化指向与传播效力显现出东方卫视不同的胸怀、视野与格调。
而与东方卫视同日诞生,且五年来一直“坚守阵地”(据笔者了解,《看东方》是东方卫视唯一一档没有大改动、撤下的节目)的《看东方》节目,也把“东方”这一概念作为关键词嵌入名称当中。那么,如何看“东方”呢?其中的意涵又有哪些?
首先,文化概念为媒体所用,最直接的还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诉求。看“东方”,自然也就可以扩展为看“东方卫视”,节目可以在观众的接受层面为所在频道多尽一份力。
其次,在区域地理意义上,看“东方”就不仅仅是一种上海民众通过电视媒体的“看”的行为。以笔者自身的观看经验而言(在北京收看),这是一种国人以海派的视角看待世界、看待中国、看待所在地区乃至看待生活、看待自我的行为——促使这种行为发生的媒体,就不仅只被认为是上海在地的平台,而将是全国高度的一个平台。上海,作为中国的一大中心城市,其社会情态、生活习气乃至潮流风情,也将通过《看东方》这一节目平台影响到全国其他地区乃至海外落地区域。
再次,即便在上海本土,通过《看东方》节目,观众想要看到的也不仅仅是沪上短长。除了本埠讯息,还有从“东方”视角看出去的中国与世界。
复次,“晨间”与“东方”这两个概念,因为太阳的运行轨迹而有了契合之处,《看东方》也自然地引发广大电视观众对其时间特征的认知与接受。
以上所提及的文化概念,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电视媒体运作中,一般很容易被忽视。但是,这种概念的价值,往往是在其不存在时,就会表现得特别突出——只要反问:如果《看东方》不是在上海制作、不是在东方卫视播出,是否还有现在的影响力、美誉度与收视表现?或者说,中国其他一家卫视频道同样办一个名为《看东方》的晨间节目,在节目内容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是否还会有现在《看东方》的影响力、美誉度与收视表现?在笔者看来,答案是否定的。“东方”这个概念的力量,是中国社会、 经济 、 政治 、文化、 历史 、地理等各面向诸多因素共同支撑起来的,它潜在的作用与辐射力,以及其中的“看”点,绝不容小觑。
时段、版块、内容与形态:寻找晨间“看”点的四个维度
根据笔者之于《看东方》的收视经验以及与其制作团队的交流,得出一个较清晰且深刻的认知是:该档节目是精准围绕“晨间”这一节目模式理念进行打造的。此处的精准性策略,恰恰反映出电视媒体对于社会生活结构的反应,一种忠诚度较高的反应。再进一步说,在当下,只要民众日常生活模式没有革命性更新(比如,普遍的上班时间不再安排在早晨,普遍的起床时间可以调整到午后等等),那么,这种运作模式必然具有典型性与实效,而非“拍拍脑袋想出”、一蹴而就的投机性操作。
从节目影响力、美誉度、收视表现的角度而言,如果牢牢把握住“晨间”的概念,那么,这些评估指标哪怕在短期内有小幅波动,也不会影响其在长时期中稳步上升的总体势头。在全球电视行业中,nbc的《今天》(the today show)、bbc的《早间秀》(the morning show)、nhk的《早安日本》即为此类长效优质典范。
具体而言,为了精准寻找晨间“看”点,需要节目时段、版块、内容与形态四个维度“做足功课”,并且需要指出的,这四个维度的思考与操作也并非是“各自为政”,而更需要整合运营。在本文中,为了论述方便,暂且分类阐释——
时段。经过几次改版,《看东方》节目目前时长为两个小时,每天早间七点到九点播出。毋庸置疑,对于任何一种模式的电视节目而言,两个小时都属于长时段范畴。如何经营好这两个小时的节目?而且是在“黄土时间”播出,并在直播状态下进行的节目?《看东方》为此做了“一分为二”的区隔设置,根据上班时间对于家庭晨早情境的影响,根据分时收视人群的分析,节目安排基本上以七点到八点、八点到九点分时段来进行。前半段内容主要针对“上班族”,传递的信息较“硬”;后半段内容主要针对“居家族”,因此内容偏重“软”性题材。正是因为这种应因观众特质的细分,令《看东方》拥有优质的集中于25-44岁的主力收视人群。并成为东方卫视观众满意度最高的节目。
版块。在电视节目的实务运作中,设置版块是较为重要且常用的一种技巧。但是,因为诸多原因,许多节目没有把握住设置版块的本质目的,“为了版块而版块”,因此,“鸡肋版块”时时、处处可见。相比之下,《看东方》团队的版块意识是务实且灵活的,既有阶段性、事件性的版块呈现,如“
内容。“我们正处于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电视媒体在自己的主打节目内容的设计上,能否做到‘招招领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5]。的确,从电视观众的角度来讲,“看电视”就是“看内容”,绝不是“看时段”、“看版块”、“看形态”。全球晨间节目的“榜样”,nbc的《今天》为什么自1952年至今长盛不衰,未显颓势,甚至还在去年,节目时长从两小时扩充为四小时?答案,就是丰富的内容。《今天》除了各种资讯之处,“今日健康”、“今日房地产”、“今日厨房”、“婚礼”、“读书俱乐部”带来观众种类繁多的节目内容[6]。同样的,《看东方》节目也较为丰富,新闻、气象、路况、人物、美食、民俗、休闲、服务等内容一应俱全。
形态。是看一则消息,还是关注一次直播?是通过短纪录片体味生活,还是聆听访谈了解人生?是在演播室里“坐而论道”,还是城市周遭“亲密接触”?此外,加上充分的互动平台的支撑,这些元素令《看东方》节目形态的研发与运作凸现价值。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还是对于直播(live),这一最具难度的节目形态的常态化操作,比如在汶川地震的第二天,《看东方》就撤下其他版面,直接变成了全面关注汶川地震的直播节目,这种新闻敏感性与节目反应力值得称道。
个性化的主持人团队
笔者认为,对于电视传播而言,live这个词的意义非常特别,同时也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上文提到的“直播”的概念,强调时效性、现场感等等特质;第二种理解,是“活的”,也就是要强调人性化传播。记者、主持人、评论员、采访对象、新闻当事人(有时与采访对象重合)“五位一体”,在节目进行中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于一体,拉近距离,提升效果。在其中,首当其冲的元素就是主持人,其设置是否有个性,是否有亲和力,是否有名声?……这些成为一档电视节目成功的关键,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最大的“看”点所在。
仍以nbc《今天》为例,其创立者帕特•韦沃对主持人就有特别的要求,“希望主持人改变坐着念稿子的传统演播方式,而要成为‘交流者’(communicators)。他们会采访新闻相关者,从现场发回报道。互相之间能进行交流,使得各板块之间更加连贯”。[7]是的,《今天》主持人的“交流者”状态和以团队配合的出场方式,成为晨间节目模式的成功样态之一。
同样的,《看东方》的制作者也将节目定位为“中国第一个没有提字器的直播节目”,让主持人不受提字器的约束,尽可能地在节目中保持与观众的“交流感”;同时,《看东方》也拥有一支较为优质的主持人团队,包括两位总主持人、一位新闻主播、一位资讯播报员、一位访谈主持人以及各个版块的主持人,他们在不同的播报现场灵活互动,创造出符合早间清新气息的节目风格。
诚然,以主持人的团队面对观众,若不给主持人设置足够的个性化标签,面目模糊是难以避免的,《看东方》节目为此“做足功课”——
首先,主持人场域的标签区隔。在《看东方》演播室中,别具匠心地分为播报区、资讯区和访谈区,既保有新闻播报、评论的专业状态,又兼具客厅式的轻松环境;而在演播室外,主持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内容传达,又拓展了演播空间的室内局限。
其次,总主持人的个性标签。《看东方》当前的两位总主持人启明与王菡,是“夫妻档”。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个性化标签,而且特别具备家庭感与亲切度。他们俩的搭档出镜,令笔者想到的是,作为全球最知名读书节目之一的《理查与茱迪图书俱乐部》(richard & judy book club)的主持人理查与茱迪也是“夫妻档”,而这就是令其节目成功的关键之一。那么,《看东方》能够打出“夫妻档”这张牌,起码在中国内地而言,就是一种创新,就是一种个性。在节目中,启明与王菡自身的敏锐与敢言以及两人配合间的默契、轻松,得到了观众们的较高认可。
再次,分支主持人功能性突出。在《看东方》节目中,其他几位主持人在各自负责的内容领域,都极具专业素质,比如播报路况的阿丁被观众认为是“路路通”;在《语录》中,毛艳是非常专业的记者型访谈主持人;《菜里乾坤》的老周(周彤)本身就是个知名美食家……
必须承认,在中国目前的晨间节目市场上,《看东方》主持人团队整体的多元与活力,暂时还没有其他电视台能够比拟。但是,就在当前,许多家极具实力的同级电视台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着各自晨间节目的改版、升级,那么,《看东方》节目要保持目前的主持人“看”点,还必须再有针对性地去思考一下自身主持人影响力的提升空间在哪里?是否能够从优秀走向卓越?这也就是《看东方》需要向nbc《今天》打造凯蒂•库瑞克,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推出陈鲁豫,cctv-2《第一时间》读报版块“读出”马斌等等节目借鉴、学习的地方。
[注释]
[1]盖伊•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2]晨间节目,在西方可以被称为breakfast television,或者morning show。但笔者更为认同前一表述。
[3] 参考 维基百科breakfast television词条, en.wikipedia.org/wiki/breakfast_television 。
[4]《东方时空简介》,央视国际, news.cctv.com/society/20080327/104170.shtml 。
[5]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的战略目标与对策》,《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第91页。
篇10
[关键词] 母语文化缺失;口译质量评估;主观能动性
包括口译在内的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当了读者、创作者、沟通者等多重角色。因此,对译者自身的要求也就高于对原文一般读者的要求。出于口译译员的主观能动性,译员具备的文化素养越高,就会对其口译质量产生越正面积极的影响。那么作为对译员影响最大的母语文化,其缺失必然就会对口译质量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
一、口译质量的评估及影响口译质量的因素
各种外事活动的日益频繁使得高质量的口译供不应求,这一现状与人数众多的外语学习者和翻译从业者形成了鲜明反差。根据H. Bhler的实证研究,对口译质量的评估包括:对原意的翻译(the translation of the primitive meaning),整个口译的连贯性(the consistency of the whole interpreting),口译的完整性(the integrity of the interpreting)等16项标准(1986, 5: 231-235)。但无论是传统的口译标准(如准确、流利等),还是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标准(如翻译的“灵活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译员的主观能动性。口译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译员对翻译节奏、翻译现场的掌控、对自身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调动都是译员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口译质量的评估既包括译语输出的质量,也包括口译服务对象的反馈及产生的交际效果等。不同的口译任务对译员不同的要求,译员主观努力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口译的质量。
二、母语文化缺失对口译质量的影响
笔者曾在口译教学中介绍过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 of Oxford University),进而提到钱钟书先生不称其为“博德利图书馆”,而是形神与发音兼备地称其为“饱蠹楼”,自喻是一只在此饱餐畅饮的东方蠹虫。结果绝大部分学生(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不识“蠹”字,不解其意,更不能领悟其中的妙处。另举一例,笔者在教学中引用过Edgar Snow在Red Star Over China(董乐山译为《西行漫记》)中的一段话:“Our meal consisted of boiled chicken, unleavened whole-wheat bread, …”董乐山在其译著中将“whole-wheat bread”译为“保麸馒头”。而在向学生介绍了原著的写作背景后,所有学生还是无一例外地在第一时间将“whole-wheat bread”译为了“全麦面包”,对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缺乏认识和了解的程度可见一斑。而作为母语文化的一部分,汉语语言文字、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地理历史等等都应该是外语学习或译员培养不可缺少的部分。董乐山在谈翻译时指出,“学语言的要有渊博的知识、社会生活的知识、专业知识等。除了语言技能训练,还应掌握多方面的人文科学知识……”根据吕叔湘的观点,译者可以从上自天文、下至地理、风俗人情、历史典故等多种角度了解原文。
而现今在中国对译员的培养或英语学都过分强调西方文化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母语文化,导致译员或英语学习者的双语水平都难以达到更高的水平。在口译过程中,译员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分析、理解,在准确把握原意的基础上,再进行正确的译文表达。虽然在各种外事活动的环境下,译员一般是受雇或受托于翻译活动发起人,口译的目的和要求也由翻译活动发起人决定,但译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却起到主体性作用。以汉译英为例,当译员由于母语文化的缺失难以理解原意或产生误解时,就必然会对口译质量起到负面作用。英译汉同样如此,母语文化的缺失会给译员的再现过程造成一定障碍,甚至降低口译的准确性、连贯性等等,例如此前提到的“保麸馒头”与“全麦面包”。
三、结论
口译归根结底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虽然其客观环境,如口译任务的目的、原语发言人与现场听众的反馈等因素会对口译质量产生影响,但译员的主观能动性不可忽视。只有提高作为译员文化素养不可或缺的母语文化水平,译员才能突破瓶颈,进一步提高口译质量。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2]蔡小红.口译评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10
[3]陈伟.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0
[4]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