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思维方式范文
时间:2024-01-03 17:4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科学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 要]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解决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历史课题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近代科学文化传统的国家来说,关键在于理性地对待近代西方主流科学文化和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第二次现代化的新目标以及中国的特殊国情,规定了中国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新模式。作为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与我们所讨论的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直接相关。这里包含着两个侧面:一是在我国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中,科学精神缺失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没有完成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的转型,因此有一个在思维方式上的“补课”问题;二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当西方发达国家针对现代思维方式的缺陷转向古代(特别是中国)辩证思维时,这种补课如何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从主流文化角度,人们正在努力对之进行匡正。就我国当前科学文化的建设来说,必须做好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由此应该处理好以下双重关系:
一、实证性和领悟性的统一
西欧文艺复兴以来,以建立“永恒的理性王国”为目标的理性主义诉求,和自然科学建立实验基础相适应,特别发展了实证性的思维方式。同时,近代西方哲学文化的另一个导向则是唯理论,所谓大陆理性主义的哲学家笛卡尔认为,唯有人的理性才是判别是非的标准,主张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法庭上衡量。莱布尼茨则明确地提出,只有理性才能建立可靠的规律,在西方虽然不断出现各种批判理性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但理性在人们的观念中,仍是不可替代的主旋律。
然而,在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中,这样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却没有真正确立起来。我们强调的是自己的直观觉察力,单凭直觉就悟出许多堂而皇之的大道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正在大力普及,但非实证性传统,在公众中依然根深蒂固,成为伪科学和孳生泛滥的土壤。“神医”、“开天目”、“意念转移”等等离奇现象时有出现。这些都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还没有完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负面导向就是盲目崇拜权威(“唯上”)和过分相信感性直观(“眼见为实”),这些都与忽视人的理性力量有关,理性没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就很容易陷入信仰主义和神秘主义,容易被主观经验所蒙蔽。因此,补上这一课是十分必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现代主文化中,理性主义思维方式被推向极致,其片面性早已引起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注意,出现了对传统理性主义的反弹和匡正。这种新的思潮动向有两个支脉。一个是知识论支脉,强调非理性因素,如直觉、体认、领悟、感性、灵感等等在认识中的积极意义。许多科学家把这些非理性因素视为科学发现的必要的,甚至是有绝对意义的环节。另一个是文化学支脉,主要是批判传统理性主义抛弃人文关怀,倡导唯逻辑主义,主张将理性认识与价值选择集合起来,这是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方向。
我国传统文化中,恰恰蕴涵了这两个支脉的文化因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注重直觉领悟。道家哲学中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可道,非常道”;易学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周易传略·明象》),这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观点。中国思维方式的这一传统已经引起了当代学者的极大兴趣,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专门写了一部题为《创造力和直觉》的著作,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V.F.Weisskopf)在评论作者时说:“他受到日本——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了解逻辑严密性和直觉及幻想在科学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中的作用之间的差别。逻辑推理与直觉思维的关系,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中国式的思维强调直觉的成分——灵感在科学思维中的重要性。”
二、分析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近现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方法论是分析主义。对整体进行要素分析,把整体性质还原为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对宏观客体的属性用微观组成要素进行解释,这是近代科学得以发展的基本方法论模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使西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一百多年来的哲学走上了一个主流方向——分析的方向。怀特(Morton White)在解释他那部脍炙人口的名著《分析的时代》的书名时说:“我认为有用的是抓住本世纪一个最强有力的趋向来标志这个世纪,而不必试图去捕捉这一世纪的本质。” 的确,感觉经验分析、逻辑语言分析、知识结构分析始终是当代西方科学的主流方向。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却缺乏分析的传统。中国古代盛行的是唯象的、整合的、总体的思维方式,而不去进行结构要素的分析,因而难以把握事物内在的深层本质,以致不能形成概念建构,没有公理——定律体系的抽象系统,停留在描述性结论性的非逻辑的现象学层面,这是中国未形成现代科学的重要认识论原因。在科学文化第一次进入时,国内虽有人触及这一问题,但并未引起普遍重视,因而分析的思维方式没有在中国文化中确立起来。所以,当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时期,我们有必要补上这一课。
但是,分析主义的急速发展也走向了极端,对整体的辩证思考应当主导对部分的认识,而西方思维方式中的还原主义倾向却模糊了对整体突现(emergence)的把握。这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警觉,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系统论、突现论、协同论等新兴学科的出现,更加暴露了传统分析主义的不足,一些学者已经把目光转向了中国传统的整体论思维方式。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I.Prigogine)说:“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的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科学的发展,近十年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如托姆的突变理论、重整化群、分支点理论等,都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这样看来,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所需要的思维方式转型必须解决“补课”和继承的关系问题,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接受现代科学成功的认知框架,重构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思维方式,是一项艰巨的历史课题。
参考文献:
[1] 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M].河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2:2-3.
[2] M·怀特.分析的时代[M].商务出版社,
1964:5.
篇2
[摘要]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把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医学生的基本能力要素之一。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改变着医学教育理念,推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促进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辨证地看待中医学的传统思维特征,主张传统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的互补与整合,更有利于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中医高等教育;传统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a)-121-03
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因为批判性思维在人们的认知、决策、创新、人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品质,无论在应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界,还是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中医院校教学水平评估与专业认证、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正在实施和制订之中,因此有必要就批判性思维及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探讨。
1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医学生的基本能力要素
关于什么是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国外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是“确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时所进行的合理而成熟的思考”或“反思的倾向和技巧”等。国内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是面对做什么或相信什么而做出合理性决定的一系列思考技能和策略”或“批判性思维是用批判性的眼光看文本”,有的认为“批判思维”与“教条思维”相对,它是“批判思维”的条件。批判思维类似创造思维,带有否证、怀疑,当然也有继承的意思。迄今为止,批判性思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但各种定义之间都是互相补充、互相澄清的。
美国哲学学会成立的专家小组通过Delphi法进行调查认为,批判性思维包括两个部分,即认知技能与情感倾向。其中认知技能包括分析、评价、逻辑推理、解释说明、归纳演绎、自我调控等;情感倾向包括知识渊博、思想开明、勇于质疑、善于反思、具有创造性等。由此说来,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要加强认知技能训练,更要注重正确应用这些技能的前提和保证,即情感倾向。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与非形式逻辑相提并论的一种思维形式,更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与问题解决并称为思维的两大技能,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基础之一[1]。
1993年美国教育部要求所有大学生毕业时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都应有显著提高,并且把促进大学生“评判思考,有效沟通及问题解决”的能力作为2000年的国家教育目标。1999年6月,由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及其所属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订了针对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2], 提出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由7个宏观教育目标领域组成,规定了批判性思维作为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的内容之一。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人们在探索未知领域中,发挥认知的能动作用,冲破原有的逻辑通路,以新颖的方式和多维思维转化去获取新成果的思维活动;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与前提。在以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的医学科学领域,由于其问题的复杂性,医生经常面对的是没有唯一结论的临床问题,在作出医疗决定时应考虑到问题的不确定性和概率,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已经制订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其中,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医学生的基本能力要素之一。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加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医学人文教育改变了医学教育思想,丰富了批判性思维内涵
在我国,随着医学人文各个学科的萌生和逐步发展成熟,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学科的教学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9年11月首届“医学发展高峰论坛”全面地总结了几十年来我国医学人文学的发展过程,呼吁重新思考医疗卫生服务的模式与功能,顺应当代医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应该看到,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对人体的干预越来越大,引发的人文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要重视医学人文和医学专业的整合。有关专家指出,要大力促进医学回归人文,提升医学诊疗技术中的人文性,提高对生命质量的关注。
埃德蒙德D.佩里格里诺在20世纪末就认识到医学不应该仅仅被理解为一门科学技术,更应把它看作是复合型的学科,他强调仅仅是医学科学和生物技术不足以表达医学的复杂本质。“外在于科学范畴”的人文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的本质[3]。然而,当今的医学教育与医疗实践中,有一种不良倾向,即过分地强调医学的科学技术层面,而忽视了医学关注人类价值的传统。“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4]。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就提出,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最好品质:无私、谦虚、高尚、冷静的判断、必要的知识和不迷信。唐代的《大医精诚》一直被视为医德典范,孙思邈在其中写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同时提出,欲为“大医”者,除医学知识外,还需要涉猎五经、三史、诸子百家。
此外,我们还应从医学发展的本源来深刻理解人文教育对医学的重要作用;在医学生的培养方面重视并倡导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相得益彰的综合素质,拓展批判性思维的内涵。首先,医学人文教育能促使医学生和医学从业者通过反思、感悟、评判来认识人类生命的价值问题以及做为“人”应当如何存在等伦理问题,而不仅仅靠经验的观察或实证科学的思维方法。其次,批判性思维的目标是追求合理性,既包括求“真”,也包括求“善”和“美”。所以批判性思维既需要科学思维,也需要道德思维;既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辩证思维;既需要有独立判断真伪的能力,也需要能评价其是否有意义和价值。只有这样,在具体的批判性思维过程中,才能考虑各种因素、各种条件或各种情况,从而做出合乎理性的最好的选择与判断。
3 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中的批判性思维
3.1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包含着较浓厚的批判性思维传统
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知识分子,坚持独立的主张,保持独立的人格。如墨家在与儒家、道家、名家等其他学派进行论辩的过程中,对各家各派的主张进行理性审查和分析,从而形成了墨家的批判性思维。《礼记・中庸》也提到批判性思维在学习中的作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的审问、慎思、明辨则包含了丰富的批判性思维思想。朱熹曾提出“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审问”和“慎思”,才有可能达到“明辩”境界。近代的、,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反对经学独断论,提倡具有批判精神的自由思想,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医学悠久的发展历史,产生了众多的各家学说。每位医家在继承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同时,往往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发现,形成了个人的独到见解、观点、经验,形成了中医学术百家齐鸣的局面,对中医学说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说批判性思维包括认知技能与情感倾向这两个部分,那么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所包含的批判性思维传统大致属于后者,即包括知识渊博、思想开明、勇于质疑、善于反思,具有创造性等。其认知、判断时又常常伴随着比较强烈而浓厚的主观情感。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人们的认知判断常和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
3.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也包含着与批判性思维相背离的因素
现代中医学子在研读古代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接受中医文化和传统思维方式熏陶之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也包含着与批判性思维相背离的因素,而这些不利因素会使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育,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阻碍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萌发。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存在着明显的唯上性特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形成的宗法结构导致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社会心理表现为对传统的极端尊重。圣人的古训从小就加以灌输,使之带有趋同性特征,即:反对思想的多样性,盲目地尊重或推崇某一种观点或理论,排斥其他的观点或理论。中庸之道被认为是中国式的智慧特征,中庸尚调和主平衡,反对走极端,提倡择两用中。这些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或削弱学生敢于向权威或自我挑战的精神。另外,从经验方面注重思维及言论的效用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又一重要特征。在这种思维方式支配下,人们判断是非往往以过去的经验以及感性认识为标准,而很少利用理性分析和逻辑思维。
4 培养传统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互补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现代高等中医院校的创建,使中医学教育从传统的师承模式转变为院校教育模式,初步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这是中医教育的一大进步,是中医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与自己学科特点契合的人才培养要求,目前,中医高等院校再次强调对“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的研读,其目的重在培育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有利于对中医理论及其治病技能的正确把握。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培养学生的质疑、析疑、解疑的能力,形成多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思维特点,开发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4.1 擅长于运用人文科学的思维方法研究生命和疾病是中医学科的本质特征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的辨证性、整体性、直觉性、反思性以及实用性等多重特征,在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发挥。因为中医学形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之中,从本质上说,中医学就是建立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方式文化。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说,关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疾病规律,可以通过实验室,用微观的、静态的、分析的、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和掌握;而有一部分只能通过活体的考察,用宏观的、系统的、联系的方法来认识,如中医主要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中医擅长于运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对待生命和疾病,治病与治人相统一,医德与医术并重,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巧妙结合。中医药能够发展延续至今,正是把握住了人与外在环境密切相联的规律,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出发,整体、全面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揭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保护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提高生存质量。有专家认为,中医学这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具有超前性、开放性,甚至代表着整个人类科学的发展方向。
然而,中医依靠四诊合参收集人体宏观层面的信息,注重经验、直觉感悟能力和综合思辨能力在现代科学发展中会招来质疑。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缺乏严整的概念系统,多用格言、比喻、例证的方式表达思想,使用的概念也大多没有明确定义,只能靠人们的直觉去领会和体悟。这种悟性思维方式的直观性特点之长处在于,它强调人的灵感,强调一种超越,带有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时能引导人们做出一些原创性的重大发现,这是通常在逻辑思维情况下难以取得的。但是通过直观所得的重大发现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凡是能够产生一定科学价值结果的直觉思维实际上都与长期艰苦的逻辑思维有密切关系,并且,直觉思维的结果还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才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4.2 传统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的互补整合
就现代中医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培育而言,不仅需要传统的思维方式来传承和保持中医思维特征,而且还要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充实、提高甚至变革传统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多学科多维度的全面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健全人格的标志之一,高等教育可以通过专门的训练或跨学科课程以及隐性教育等方式来实现。总之,不管采取何种方式,目的是要让学生坚持独立思考、设问、多维度考证、反思的学习方法与态度,不唯书、不迷信权威、不照搬经验、不盲目从众。高校教师也应该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对教学的实质性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对学生的批判性人格等精神的发展给予人文关怀,采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营造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有思维活力的教育情景。近年来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推广,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医学的传统思维方式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践中是不可或缺的,有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后天不足。而曾经创造近代科学辉煌的分析和还原方法在处理跨越两个物质层次以上的事物时也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正像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所指出的:只要自然单纯由确定性科学所描述,我们就面临着无法解决的难题。现代科学的研究使这一矛盾日渐突出。不稳定性和涨落在从宇宙学到分子生物学的所有存在层次上产生的演化模式,非平衡过程物理学及不稳定系统的物理学表达使现代科学与无时间的确定性的世界分离。这一结果,将西方科学拉近了中国哲学[5]。
20世纪40年代之后,新兴的复杂性科学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即由追求简单性转向更真实的复杂性。中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面对太多的“复杂性”问题,需要处理同时存在和发生的许多甚至无限多变量之间的协调和不协调的关系,单凭传统思维方法是不能胜任的,所以需要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互补与整合,即多学科多思维的综合应用。现代复杂性科学的整体性思维方法正是如此,它一方面以整体、关系作为问题的出发点,特别强调宏观层次的“突现”的特性;另一方面力求从微观层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来理解宏观层次方面的特性。更重要的是把两者相互关系的表述不只停留在抽象的、思辨的水平上,而是具体化到科学地解释事物整体属性和局部属性的产生及其机制上[6]。这是一种整体和局部、定性和定量互补整合的辩证逻辑思维方法,中医的科学研究需要这种批判性与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邹从清.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21(1):67-69.
[2]丁可.明天的医生:科学、批判性思维和能力[J].国外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1-7.
[3]Tristram H Engelhardt, J r. The Birth of the Medical Humanities and the Rebirth of the philosophy of Medicine: The Vision of Edmund D. Pellegrino [J].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1990(15):237-241.
[4]Edmund D Pellegrino. Humanism and the Physician [M]. Knoxville: University Tennessee Press,1979:17.
[5]陈晓东,李婷.从思维方式的互补性看中医学与现代科学[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1):20.
篇3
木文试就护理学模式的思维方法及目前护理学的发展问题作一初步论述。护理学挑式对思维方式的形晌可以认为,从护理学的产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里,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起主要作用的护理学模式。目前人们讨论得较多的是对护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两种护理学模式,即以疾病和医生两个为“中心万的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和以病人乃至全人为中心的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学模式。
这两种护理学模式的区别在于立足点不同,受不同的医学模式的影响,因而在观念上有点面及范畴的不同。前者立足于生物医学模式,认为护理是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充其量只不过是医生的助手而已,护理工作看上去似乎是在为病入而做,实际上是在围绕着疾病和医生两个“中心”而开展。后者立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护理应从病人(而不是疾病)的基本需要出发,以病人为中心(且只有这一一个中心),注意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重视社会生活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和健康中的作用,强调护理工作的独立性、科学性和实施护理计划的整体性,其内涵丰富,范围广泛,要求严谨,较前者专主功能制护理,由点至面提升到更高的层沈,扩展到更广的范畴,深人到更细的环节,谊种新护理学模式是医学模式演化的重要成果之、从这里可红看出.两种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前灌神勺思维方成是把研究对象局限于比较狭少的范围来认孔.后者的思维方式是把研究对象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最科从更高的认识水平来考察。所以,我们说‘定的护理学模式,就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适应护理学模式而产生的。
近代护理学基本上都是在对疾病本身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中发展黄沁几护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与护理廊自二辆车的左右两轮,很自然,是要相互影响的。一生物医学思维方法决定于人的自然观、生命观和疾病观。近代生物医学,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实验生物医学发展阶几有一套实验自然科学所共有的思维方法。即:物质世界的整体是由其局部构成的,是可以分割的。可以通过割裂整体,从构成整体的局部小单元的性质来了解整体。生物医学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类对于生命世界的认识,已经进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在当时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的一类疾病—某些传染病,已经有了较好的控制。护理学的发展也基本上是按生物医学模式的,谓之局部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对声学的思维和行为必然发生作用。因而护理是以完成各项医嘱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要内容,由护士按分工去执行的一种分段性的护理方法。总之,不管是医学或医学中的护理学,人们都只是从人的生物属性来思考健康和疾病问题。
应当看到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对整个护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护理模式及其思维方式的作用和影响下,护理学由开始作为一种劳务,为病人提供生活服务,上升为一种技术或技艺,扮演作为医嘱执行人的角色。一百多年来,护理学在各种疾病的护理和常规护理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力完整严密的内容。可以说,护理学获得了长足约进步。在当前,乃至将来也还将不断推动护理学的发展。然而,正如生物医学的思维方法在实验生物医学领域内对于生命运动和疾病现象很难作出完整的理解,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这种思维方法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样,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及思维方式也存在着缺陷,因而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也产生着消极的影响。在人们的心目中,护理只是一种技术操作,没有什么理论或理论性不强。事实上,目前护理学的内容,大多是讲一些技术操作、规范。由此产生了一种意见,护理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科学,护理学是依附于医学的,本身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知道,只要是根据客观社会实践活动所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都叫科学,而任何一门科乳如果不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规范和范畴,就难以成为完整意义中的科学,就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护理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科学,护理学不克月即匆己的理论短缺,就难以上升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由于传统的局部功能制护理学模式受新的医学模式及其思维方式的更积极的影响,所产生的新的护理学模式—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式,表明护理学向科学的阶段发展已经成熟。在新的护理学模式中,护理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护士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再只是局限于生物学领域,而必然扩大到社会领域,不只是要从生物属性上来护理病人,而必然是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等方面结合上来综合给病人以护理。护士不只是注意和理解疾病,而同时要注意和理解病人。而且在护理的法律准则上,非药物疗法护士可以单独进行,药物疗法则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近年米,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保健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等交又边缘学科的出现,就反映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也正体现了新的护理学模式的要求。因此,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学模式将使人们形成和传统的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将帮助护士更全面地认识健康和疾病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护理学的发展。
唯象护月学的发展综观护理学的近百年历史,护理学在各种基础护理、临床各种疾病的特殊护理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规范。但是,作为这些规范的执行者,他们只知道应该这样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护理学绝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讲应该如何做,如何操作,很少讲这些技术操作背后的理论依据。因此,我认为护理学发展至今,其理论属唯象的理论,它本身属唯象科学,可以称为唯象护理学。什么叫唯象的理论?研究客观事物,第一步,要总结许多现象,完全从现象来总结、概括,得出系统的理论,就属于唯象理论。什么叫难象科学?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从整个现代科学体系的大道理上知其所以然,就上升到现代科学了,但唯象科学是第一步,是科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护理方面很据实践的经验,说明是这么回事,把它讲得有条有理,这就叫唯象的护理学。它也属前科学的性质,但是唯象的理论又比经验的学问向前走了一步,它比较系统。
在一定的医学模式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归根到底是医学实践的反映,它同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水平和科学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一定的思维方式一旦历史地形成,成为既定的思维模式之后,它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生物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是以还原论为基础的,还原论的方法论原则对传统的生物医学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唯象护理学所运用的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的思维方式也同样是以还原论为基础的,还原论的方法论原则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为人类在防治疾病和维护健康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但范围扩大,其“还原论”与“机械论”的片面性就暴露出来。
要克服其局限性,就必须借助于适应唯象护理学发展的,以当代系统论(以及控制论、信息论、需要论等许多新的科学技术理论)的思想和方法为基础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要求人们从系统论出发来认识健康和疚病问题。满足这一要求的新护理工作是以科学的护理程序为手段的系统的护理行为。护理程序为责任制护理的主要过程,它包括4个阶段(调查、计划、实施、评价),并通过这种系统的程序循环,可以随时调节病人所需要的护理,保证病人得到适合其个人的整体护理。因而未来的(或者称现代化的)护理学是唯象护理学的发展,是以整体的、系统的贵任制护理模式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众所周知,由于近代医学基本上都在生物医学模式中发展的,在此理论格局中形成的以传统的还原论为基础的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虽然生物医学的纵深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就,但由于这些研究只限于纯生物医学的属性,国此,也只能在生物圈内游来游去。而系统论方法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实际应用,为人们解决健康和疾病的全部问题提供了可能,但仍然需要用还原论方法获得的对疾病和健叫毛认识的细节。同样,现代化的护理学的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方法也需要借助于局部的功能制护理的种种手段。而不能将他们绝对对立起来,正如不能将现代化的护理学与唯象的护理学绝对对立起来一样。如果说现代化的护理学是对唯象护理学的发展和深化,那么,整体的、系统的责任制护理方法在护理学研究中的出现和应用也正是对传统护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局部的功能制护理方法)的发展和深化。把二者结合起来,发扬其长处,克服其不足,以推动护理学的深入发展。
每一门学科体系的建立,都必须具备两个客观条件:一是吸取科学史上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临近学科的研究成果,二是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篇4
【摘要】
中医学是人文和自然科学中的多种学科的融合体,它是随着古代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以传统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立足点,结合古典哲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传统中医学的特点及现代医学特点的分析、比较,站在思维方法的高度探讨中医发展的趋向,不但肯定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的科学性,并认为中医现代化势在必行, 中医现代化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传统中医理论 中医现代化 古典哲学 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英文翻译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即TCM。中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仍被世人所瞩目,并不是它具有当今公认的先进的科学理论,恰恰相反,它是以东方古老而深奥的哲学思想及同学科所没有的特色与优势吸引着世界。中医学的理论模式是在古典自然哲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中医的科学性越来越被人们所怀疑,因此,中医现代化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中医现代化呢?笔者认为中医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是指在保持中医自身主体、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完整的科学方法体系,将整个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纳入现代科学整体发展轨道,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学理论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通过多学科向中医学的渗透,形成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依靠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来促进中医学向更趋系统化、客观化、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医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实践过程,要求以现代科学思想为指导,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医学固有的理论体系,全方位、多学科地吸取一切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作为自身的养料,使其学术理论和临证实践具备现代科学的特征。其最终目标绝非实现中西医全面结合,中西医结合只能成为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一股巨大力量;西医学只是实现这一过程可借鉴和可吸收的学科,不可能取代中医学[1]。
1 中医现代化与中医特色是否具有相容性
中医的特色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自然体现,是哲学与医学相融合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实践。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辨证,哪一样都离不开特有的哲学思维方式,而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不过是其中一个具体体现罢了。总之,中医是传统人文观念和传统科学相混合的产物。中医存在了几千年,其科学文化体系表现在,对生命现象、人体功能、生命规律的直接观察、整体把握以及对疾病未病防治,动态整体诊断,激发潜能,自我调节等。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科学,更是一门医学哲学,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所派生出来的医学哲学,与现代科学从根本上存在着互不兼容性。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不能解释脾与胃关系、经络的走向、中医气的运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中医临床实践持续了几千年,并以其具有较好疗效性而为中国人所接受,甚至为世界人们所接受,我学院一位方剂学袁教授在美国纽约的"中医黑诊所"(在美国中医诊所暂无行医执照) 里看到中医的汤药、针灸及拔火罐等很受欢迎,这说明中医的传统疗法是有其效果的,但其理论与现代科学从根本上存在着互不兼容性,那么如何真正的达到中医现代化,使其在理论上和临床疗效上与现代科学具有相容性呢?这是我们所要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医现代化实际上仍是继承与发扬的问题,因为中医现代化的基点是中医而不是其他学科,是在中医学原有的基础上现代化,因此对原有中医学就有一个继承的问题,而现代化则应是她的发展,不是中医学受到摒弃或为其他学科所代替。
2 中医基础理论的应用体现着整体观
中医学产生于生产力落后的原始社会,《黄帝内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思维形式采取“比类取象”的方法,停留在宏观的抽象与模糊,是思辨的、逻辑的,把人及其疾病置于多种因素的相互联系中加以考察和分析,不是用一因一果的简单的线性关系来识别疾病[2]。比如在中医整体观中包含以下几点含义: (1)生命有机性,中医学自始至终以人为本,不仅仅局限于人体自身的有机性,更倡导自然界的有机性。“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统一观,认为“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这里的“大同”,无疑就是对“有机”的反映。(2)整体性,系统观认为生命是有序、开放、自我调节和有目的性的整体,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灵魂和精华,不论阴阳五行、藏象、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都面向人这个整体,同时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个要素,全面加以考察,现代的整体观还包括社会地位,生活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考察。(3)以模型描述对象,即研究真实现象形成概念模拟对象行为,这个问题,源于五材学说的五行说体现最明确。当古代医家把反映古代农业生态的“五材”比类于人体某种病理、生理状态,五脏配五行,使中医以模型描述对象的方法确立[3]。《素问·五藏生成篇》指出:“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几千年来,这样的思维方法,始终是中医诊疗体系的指导。由此相关的辨证论治体系,“四诊合参”,“司外揣内”也无不一一对应于信息论原理及控制论核心的“黑箱方法”、反馈调节机制等,另外中医理论把人体生命看成是“形与神俱”的统一体。对形神关系,儒道两家的基本思想都认为神随形生,神赖于形。但道家主要从本体论角度探讨人之生成规律及个体生命之自然本性,以达顺从自然,全生全身;儒家则从认识论和伦理本位出发,探索主体能力发挥和心性修养之有效途径。而中医学的形神观则立足于医疗实践,以人体健康为中心,综合并发挥儒道两家的形神理论[4]。由此可见中医的整体观既是其立足点,又是它的精髓。
3 传统中医理论模式需要现代化重构
中医学是唯一延续至今的与现代医学并存的中国传统科学中的一个学科。近年来,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加上中医药与现代科学发展的不适应,中医的地位可谓岌岌可危。有学者认为,中医理论是一种“哲理式”的思辨,实践是一种“经验式”的积累,从现象上看,中医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略显不足,中医的许多分支学科在萎缩,主动或被动地与西医同化;一些中医院为了求生存,放下纯中医的架子,大量地引进大型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大量地使用西药,甚至超过中药;反映在人才需求方面,中医院校毕业生普遍面临找工作难的窘境。这一切,都无法令人乐观。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中医在世纪之交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人们发现,21世纪将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发展融合的时代,这也反映在现代医学模式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上。目前西医正经历由微观到宏观的新转变,由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再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过渡。而传统中医学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没有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没有摆脱古老的哲学的约束,中医学偏重于整体的肯定,而对人体的病理生理缺乏细致入微的考察,过分强调整体经验陷入知而不分之弊,不能细致入微地进行解剖、分析。中医学偏向实用,而忽视实证理论,中医理论仅是用来说理及指导临床的工具,而不是对人体内在的规律的阐释,其真理性不是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而仅体现在它联络经验过程中的适用性、有效性和有用性上,较现代医学缺乏客观、科学的精神。同时,富有辩证性的中医思想体系缺乏对观念的精确界定和细密分辨,造成现象与实质不分,观念与经验混淆,概念的模糊又造成了理论的模棱两可性。中医作为医学应该具备自然科学的特点,故中医学不能免去现代化这一过程。我们应该有勇气突破前人的金科玉律,对传统的中医体系进行整理,对传统的中医理论模式与中医的文化根基进行反思,在重构发展中继承其科学精髓,剔其庸俗糟粕,让现代科学中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成果给古老的中医增添活力,这样,中医必能获得新的发展。
4 中药的现代化
中药的现代化问题,也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传统中药饮片的现代化问题, 中医处方是针对某个患者开的特定的临时组方,包括古方、经方、时方、验方(偏方)、秘方等等,这是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传统中药饮片的质量是临床疗效的基础,发展传统医药首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使传统中药饮片现代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名称的统一 我国地域广阔、物种繁多, 不少中医古籍和地方性本草多是民间医生经验的汇集。目前中药同名异物、异名同物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例如有南北区分的药物如南、北五味子,南、北苍术,南、北沙参等。处方调配随意性大,临床疗效不稳定,不良反应难掌握,学术交流说不清。因此,当前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为纲,抓住国家颁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契机,用生药学的方法,形态学描述、分类学处理制定中药饮片实名原则。如基源名、传统习惯名、加工炮制名、药用部位名等等,使中药饮片的名称统一,处方规范,真正做到“名副其实”,“名正言顺”。
4.2 加工炮制的规范化 中药材前期的加工,多在产地采收季节由药农及时加工,中药材后期加工多在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由药工进行。基层医院中药房购入的多为传统的中药饮片,是用药效果与安全性的最后关口。目前中药饮片的质量呈下降趋势,有的是野生资源减少,如甘草越来越细,杜仲、黄柏、厚朴越来越薄;有的是栽培品各地品种不一,如丹参、、党参、黄芪等;更多的是加工炮制方法不统一,如茯苓有块状、片状,鸡血藤、苦参块状有大有小;炒黄、炒焦全凭感官而定,如焦山楂、酒炒黄芩、炒山栀、盐炒杜仲;对中药饮片的粗细、大小、颜色、气味、杂质、灰分等以外观、感官确定其质量优劣,国家无统一标准,主观性强。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药材534种,其中有200余种需加工炮制的未提到,使饮片炮制品性状无据可依。生药经炮制后显微特征、化学成分都与生药不尽相同,有的甚至面目全非,没有标准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4.3 中药剂型现代化 中药剂型的不同与使用者的需要相关,有传统的汤剂、丸剂等和具有现代化表现的超微饮片, 冲剂、气雾剂、胶囊剂、栓剂、缓释剂等新剂型,为方便患者用药、提高中药疗效发挥了作用。中药的现代化应立足于中医药理论,证法方药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解决制约优势发展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组织中医药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队伍,争取实现飞跃性进展,加快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5 中医现代化的实现应走中西医结合道路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实践,中医和西医都各具特色,中医注重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它主要从疾病当前的病因、病位、病性、发生发展过程和转归五个方面来整体地分析疾病,因而,在临床上出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这就是因为中医强调的是证,以证来论治,而西医只注重病因、病位,具有片面性,有些疾病只治标而未治本,中医则标本兼治,当然西医在急救等方面具有它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要“有的放矢”。中西医结合应在发挥中医优势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病证结合扩大了治疗范围,丰富了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病因结构、疾病发展规律随之变化,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退行性病、老年病正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的主导疾病,其形成中的社会因素、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七情心理等非常重要,而这些因素正是中医理论非常重视的,如何利用中医之优势,找到更好的治疗、预防手段应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任务与焦点。所以说中医现代化在临床上的突破口有两个:(1)现代的疑难杂证是以病因治疗的西医内科和以手术为主的西医外科的难题,而这恰恰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2)在保健方面,中医的养生术和保健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是传统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交相融会而成,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含我国古代哲学、文学、美学等人文学科,也吸取了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数学等成就,它是人文和自然科学中的多学科的融合体,但在现代层次上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融合,还需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使中医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罗雄,凌湘力. 从“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谈中医现代化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5,27(2) :7-8.
2 刘中景.当代自然科学中“多因一果”的特征.医学与哲学,1998,19(3):135.
篇5
关键词: 中医药特色 中医教育 医院管理模式 传承与发展 困境
1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根基不固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教育是基础。据统计,迄今为止,全国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和50多所中等中医药学校,为国家培养约30万中医人才,为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发挥了先导和基地作用[1]。但是,近些年来中医院校教育受西医教育思想、模式的影响,基础教育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教育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据了解,目前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学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越来越趋同于西医院校。削减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弱化中医经典内容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等已成为一种趋势。
中医院校教育普遍重视外语、计算机、植物化学、解剖等课程的教学;基础课程设置中,理化知识与西医理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中文(古汉语)、中医传统理论(中医经典著作)等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低,并且将中医、中药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专业。中医院校这种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改革实践,违背了中医药教育的自身规律,难以培养出热爱中医事业、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人才,其结果只能造成中医药院校毕业的学生不能用中医的思维方式诊治疾病,看不懂《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望、闻、问、切等中医临床硬功夫更无从谈起。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中医药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中医院校教育严重西化”。
2 研究思路和方法背离了中医药特色
中医学是我国原创性医学,历经数千年众多医家临床实践的积累。中医药历来重视探索理论发展的未知领域,解决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疗效,完善和发展理论体系。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理论反而受到质疑、创新性成果越来越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医药科研思路违背了自身发展规律。
近代科学在确立其主导和统治地位过程中,方法论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医学与西医学最根本的区别,是各自文化背景所导致的思维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医强调整体观、辨证论治,西医则重视病因、病理、病位;中药强调性味归经,西药则重视杀毒灭菌。中医药科研应按中医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思维方式,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发展目标和研究方法;必须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归纳辨证论治的方法、思路,应以研究药性,以及药性与中医理论的关系为切入点。然而,目前中医药科研淡化了中医理论整体思维方式,确立了以线性、分析还原论为指导思想,按现代医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实验室量化指标来研究中医药“实质”、“本质”和“有效成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微观探索”、“指标检测”、“客观实证”,试图从实验室里发展中医理论、开发中药新药,甚至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作为中医药研究的突破口,这种完全按照西医科研路子开展的中医科研违背了中医药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据统计,2001-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中医、中药项目中,纯中医药类研究课题很少,其中有些项目属于中西医结合研究课题。因此,加强和正确引领中医药科研,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只有把握中医药发展的根本,确立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才能不断创造和完善符合整体医学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体系,才能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活水源头。
3 医疗管理模式削弱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诊断治疗的模式和标准,以整体论的思维为主导,根据患者的症状,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来诊疗疾病。一个处方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一种疾病也可以用不同的处方来治疗,都能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是中医治病的重要特征。如蒲辅周曾用中医的方法治疗乙脑,在治愈的167人中,用了98组中药处方[2]。可见,中医的诊断和疗效标准以及医疗模式不同于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应有不同的诊疗模式和标准,在实践中应“求异存同”,而不应“”,这样才能突出各自的优势与特色。
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必须认同和建立不同模式和标准。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用西医理论是无法解释的。然而,我国现行的中医医疗模式、标准以西医相应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为主导;中医医院的管理模式也按西医医院的管理方式来实施。西医院是分科管理,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科越来越细。如北京某大医院共分了37个科室,各科室只负责自己的那一部分,没有一个科室对患者全面负责,通常情况一个患者看一次病要跑几个科室。而中医历来只分内外妇儿,大夫大多是全科医生,每个大夫都对患者全面负责。但目前我国的中医院也同样按照西医院的分科方法,科室越分越细,全科医生越来越少,医药分离、针灸与中医分开等。这种按西医医疗模式和管理方法从事的中医临床实践和管理,丧失了中医药的整体优势与特色,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导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中医越来越少,中医药必然会日渐萎缩。
4 现行法律法规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
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中医药发展的基本依据和保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该着眼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现行的一些政策法规没有充分考虑中医药发展的实际,有些甚至不符合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实质上,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医生历来重视使用自治的丸散膏丹为患者治病,且医药不分家,但这些传统做法和经验,如按现行的《药品管理法》相关条款规定,则是不合法的。另外,中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治疗传染病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然而,按我国现行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只能在传染病医院治疗,但传染病医院基本没有中医。2003年有关部门确定SARS是I类传染病后,北京的中医就无法介入SARS治疗。后经多方面努力,中医才在防治SARS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间中医是振兴中医药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纵观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民间中医药发展史,历史上闻名于世的医学家,如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无一不是来自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成名于民间。当代的中医名家吕炳奎、董建华、方药中、焦树德等也无一不是来自民间[3]。有许多民间中医具有一技之长、掌握特技疗法,他们的治疗方法不但具有中医特色,而且效果好、费用低,民间中医的研究成果只要加以重视和整理提高,有很多可成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但按现行的《医师法》规定,许多民间中医无法取得合法的行医资格。
篇6
美国盐湖城教育科技初创公司Ardusat,是一家向K-12(从幼儿园到高三)阶段的学生们开放的,可以远程控制接入轨道卫星的小公司,很多加州的学校都利用它来进行科学实验。亲手实践操作近地轨道卫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科目更加感兴趣,目前针对小学和中学开放的科学实验项目包括测量地球磁场和监视大气污染状况等。基础课程和工具免费,付费用户可以自定义实验内容。
诸如Ardusat这样向教育开放的开源硬件提供商还有很多,而这类泛学科的跨界渗透模式,正在成为改变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
1.“前逻辑概念”语境里的教育七大黑洞
在讨论21世纪STEM教育的时候,回溯教育的核心属性,似乎有些别扭,但如果我们从教育进化论的视角来加以疏解的话,这种后顾显然能凸显STEM对于教育的一脉相承特性。借用自然科学界不算普及的“前概念”定义,其对教学的影响而采取的解决策略看,归纳起来主要有:通过师生对话显示出学生的前概念;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实验验证、概念重释、比较鉴别等方式纠正前概念中的错误成分。1959年威斯康辛大学提出的柯氏四层次训练成效评估模式包括学习者反应、知识迁移、行为迁移、组织影响四个层次。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1882-1963)曾经这样论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是种教育手段。父母和教师不要总是叮咛、检查、监督、审查他们。孩子们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
由法国教育部顾问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首先尝试以一种被他称之为“复杂范式”的方法思考世界与社会,进而对人、社会、伦理、科学、知识等进行系统反思,以期弥补各学科相互隔离、知识日益破碎化的弊端。他特别指出:这种“复杂思维范式”直接对应“在知识的传授中的七个黑洞(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皆如此)”。包括教育无视知识范式本身的问题;人们不教授能够将信息和数据放到特殊背景中去的知识;被教育大纲所忽略的人的同一性;现阶段只是世界一体化的某个进程;人们需要教授的恰恰是不确定性(而非教授确定性);传授人类间的理解;超越混乱状态的全人类伦理(地球文明)追求。
以上问题不仅提醒人们如何来思考知识的性质(就教育而言,应该同步重视信息指示错误的根源,实现自我批评式的知识反省,研究自我应付信息复杂性的能力);也要意识到知识的领域在扩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它与无知的领域的触点。现代人都了解,确切的知识并不是那些在形式或数学程序上极端复杂的知识,而是能够将信息和数据放到特殊背景中去的知识。
“前概念”的诸多学术成果,从历史的侧面验证了STEM为什么会与“知学合一”、“做中学”形成太多的交叉,乃至于在境外,完全是一种自然的推演和不同阶段发展的产物。
2.思维科学对现代教育的迭代认知
思维科学(noetic science)是研究思维活动规律和形式的科学。思维学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逻辑思维、微观法;形象思维、宏观法;创造思维、微观与宏观结合。从思维科学的观点来看,创造思维才是智慧的源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手段。思维科学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其传统关注侧重有意识的思维、抽象思维(逻辑)、形象思维(直感)和灵感思维(顿悟);思维科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怎样处理从客观世界获得的信息。
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与近代科学差异很大的新角度、新方位,从机械观思维向以系统观为主导的思维转变,强调认识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复杂性和进化性(或互补性)。思维科学体系作为一种综合科学体系,它所纳入的学科归类大致可以梳理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学科的多层次和横向渗透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诞生,为全面、系统地研究思维现象开辟了新途径。
思维科学对现代教育的迭代认知,构成了现代教育的开源趋势,也由此改变了知识传授是教育的主要诉求的价值观;诸如质疑、批判和考问、预测、解释、决定和说服……现代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论,包括逻辑进化概念结构、论证析解离散认知等)构成了现代教育的重要支撑。
3.STEM教育理念的重构元素
至少在美国,STEM的兴起是自上而下,从高校开始启动,这也就不难解析STEM教育理念,与其说STEM强调的是科学(S)技术(T)工程(E)数学(M),还不如说,STEM的亮点在于,第一次站在教育体系的视域,陈述了系统思维、工科能力、工程意识和哲学逻辑的重要地位。这其中,系统思维意在通过凸显教育的学术特性来探究科学(S)研究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强化的位置。是一种途径协助人们从宏观角度了解系统,包括了整体结构、模式及周期。它关心的是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工科能力,意在通过对“工科”概念的重新解读来思考时代背景下突破知识的固化,实现知识融合,突破技巧局限的全新领会技术的核心价值。构筑工程教育的实践环节以突出能力训练的创新潜能开发教育。培养学生对科学新发现的洞察能力、协同能力、适应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工程意识,意在建立一套契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工程教育管理模式、工程教育课程面向工程实践的素质培养;由此引申出K12工程教育及其与高等工程教育衔接的比较研究。
至于国内对K12层面的解读,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柳栋老师在去年和今年的STEM论坛上的发言成为旗帜标杆式的定义,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同。围绕技术技术教育,柳老师巧妙地结合STEM这个词,赋予STEM新的解读:根据科学的概念和原理――S,借助数学的方法建模与分析――M,选择相应的技术的手段――T,在真实的世界里通过工程的途径――E。
到了具体运作层面,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及其青少年竞赛与指导中心与美、英、法等国的诸多教育学术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各类在教育理念上具有先进性、在学术上具有前沿性、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青少年学科竞赛和交流项目推介给中国青少年,帮助中国学生走出国门。学生在扩展视野和知识面的同时,亦切身体验欧美教育理念及思维方式,更清晰地认识国际社会与自己所处的时代,更好地选择并规划未来学业和职业生涯。
以电子创客为主攻目标的景山学校的吴俊杰老师梳理出关于3Make(Make it Read, Make it Cool, Mske it togolltor)的流程,分别从电子环境元素、编程体系、材料区分、硬件结构和设计诉求等几个条线,对其发展沿革和脉络做了系统梳理。
篇7
关键词:适应思维范式;军队院校;教学管理
一、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弊端主要体现为机械性特征
第一,决策制定的封闭性。在军队院校教学管理强调行政管理者的权威性,根据上级指示,依据权力意志做出教学决策,制订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措施和教学评估标准,忽视专家、学生和其他有关人士的参与。不仅如此,在决策和计划后,缺乏完善配套的宣传、咨询、反馈、监督和评价机制。
第二,计划内容的统一性。在军队院校,多年来按照行政命令和军队计划,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形式。这种计划内容的高度统一容易导致课程结构呆板、选择空间狭窄、教学内容陈旧,与培养具有高素质创造性军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合。
第三,计划执行的强制性。行政型教学管理实行从上到下的直线式管理,强调权威与服从,上、下级之间,管理者和师生之间,教员与学员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协商,缺少对管理对象特点、要求的分析和把握,按任务实施管理控制的成分多,按针对性原则开展引导服务的少。
第四,评价分析的形式化。行政型教学管理中,计划制定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决策者为中心,被管理者的评价只是作为一般信息的收集工作,而不是作为改进工作和参与决策的重要手段。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欠科学、信息收集不全面,定性方法用得多、定量分析用得少,以及评价结果落实不到位等原因,评价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此外,有的院校将教员和课程的综合评价简单化为单纯对教员的评价,缺乏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评价。
二、教学管理的思维范式转变成为新军革的必然要求
第一,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的科学基础。教育组织决策的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是以现代科学为方法论基础的。以主观规定性和线形方式传播知识的管理方法,已不再具有完整意义的适应性。我们根本没有可能发现绝对严格的因果依赖性,只能以可能性加以预测和判断。以统计决定论所体现的科学认识和人们的价值认识这两条轨迹的融合,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组织决策的适应性思维范式。军队院校教学管理也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决策,同样需要遵守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融合的原则,也就是需要以适应性思维范式为指导。
第二,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的时代条件。军事建设资源配置机制的根本转变对军队教育、文化乃至人员日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相对深刻的影响。在军事教育领域,原来大一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军队对用人标准的变化、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都使军队院校教员、学员和教学管理者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环境中。同时,教学管理系统内部人员、知识、财力、信息等要素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原来注重维持规范化条件下常规运行的强制性教学管理,难以顺利适应外界环境和管理系统要素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一成不变的机械性教学管理已经成为教学改革深化的重大阻碍。
第三,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的教育背景。无论教学管理问题如何千头万绪,核心都是管理者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依然固守行政型教学管理以及相应的机械性思维范式,还是审时度势,大胆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以适应变动的教学管理环境和内部要素关系,关系到新一轮教学管理改革的成功与否。从表层看来,问题主要是师资力量缺乏,教学生活设施不够,图书资料紧张等。宏观来看,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面临着重大调整。微观上讲,这些表层和中观的问题背后,核心的问题是管理思维和管理观念问题。能够适应环境、突破常规、扬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将使得管理者有动力、有胆略、有方向去解决上述的许多问题。
三、适应性思维范式的特征及对教学管理改革的几点启示
第一,下放管理权限,提高二级学院的管理权力。目前,军队院校教学决策机构上,仍然是按照等级制设计决策的来源和分配。一般管理层次由上而下: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二级学院(系)。工作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地下达指令和自下而上请示汇报的。校长享有一般教学事务的最后决定权,教务处是作为协助和落实校长决策的职能部门存在的,应对这种集权式的体制作出改革,转变校长和教务处的职能,增强其宏观的规划和指导职能,将一部分管理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系),允许二级学院(系)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第二,引进现代管理方法,增强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的机械性思维是一种经验性思维,管理者注重的是传统的延续、历史的类比、经验的积累,以及主观的判断和想象等,缺乏对现代新兴管理方式的运用。适应性思维范式是要本着开放的态度,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教学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同时,运用网络化手段,借鉴地方高校上成功的经验,建立决策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完善的决策体制,使决策和管理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
篇8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4―010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该如何现代化,目前非常流行的做法是以西医的方法来解释中医,动辄中药的有效成分,方剂的临床药理,中医的基因实质。不可否认,成果是相当明显的,因为二者都立足于治病救人,这种方法应当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中医和西医毕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体系,对于中医的实质研究,使我们陷入思想困惑,以至于有人甚至提出了费医存药甚至取缔中医的口号,是中医不科学,还是我们的研究方法有误区呢?
1 对中医的正确认识
我们应该尊重客观规律,以中医固有的规律来研究中医,而不是以西医的方法来肢解中医,那么中医的固有规律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医的固有规律是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全息思想,象思维,他不追求具体的微观实质的研究,而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疾病的整体动态规律,从整体动态、天地人相结合的观点的角度来治疗和预防疾病。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中医,比如,用中医的性味归经观点来分析西药的有效成分的中医意义,西药临床配方用中医方剂配伍思想来解析,西医的病理用中医的病机来解析,基因组的中医理解,当然不是采用简单的对应方法,而是以中医的独特理论,科学的系统的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吸收现代医学成果反证中医的科学意义,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现代化服务。
2 中医的精髓是易思维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阴阳五行思想,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者不足以成大医。其实,医易是同源的,都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理论和出发点,不要以为《内经》和《周易》只是古代哲学书籍,他们蕴藏着古代科学智慧,完全可以指导临床。王洪图老师的《内经临床发挥》,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田合禄老师的医易系列丛书都已经证明了他们的科学性,当代中医泰斗邓铁涛先生告诫年轻的中医,要学习中医经典,《周易》《孙子兵法》,从那里可以得到古文的智慧。《易经》理论是科学的,我们应该建立中医自己的评价体系。以中医的理论来评价中医而不是以与中医不同体系的西医理论来评价。
3 中医思维模型的构建
我们应该进一步建立中医的数学和计算机模型或者体系,建立自己的评价系统,中医的现代化应首先着眼于中医现代模型的构建,体现中医象思维的特色。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这种科学体系的构建目标是模型的构建,而不是受西医的影响去追求物质原形的剖析,即使在分子基因水平上,也要坚持这种思维方式。中医之痛在于发展的迟滞,对于新事物的应对的滞后,而不是理论的虚无。因此,要以坚定的信心运用中医思维来着眼于看待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在保持中医特色基础上的进行全新体系的创新。中西医两种医学的结合是高层次的融合,是两种思维方式、思想体系的结合,而不是以西医来取代中医。对于西医的化验指标,我们不应该简单的和中医的症状一一对应,而是应该把西医的指标综合起来,系统地转化为中医的病机模型,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也就是纳入中医的八卦数学和计算机模型体系中。
4 中西医结合的思考
以中医的思想来看待西医的化验和影像指标,完成两个医学体系的转化,八卦的六十四卦和基因组合的六十四组合的巧合固然是某种客观规律的巧合,但我们不应该简单的把中医的证用基因组的概念来解释,认为中医的证完全可以通过基因组的寻找找到证的实质。中医侧重研究人体的功能态,人与天地的相互关系,而不是物质实质。一个证的基因表达并不能代表作为全息体系的证的实质的表达,因为这个功能态的基因实质,对于另一个异病同证的基因实质是不同的。也就是,相同的功能态,不同的基因实质,不同的基因组,可以表达相同的功能态的证。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中西医指标一一对应,而是应该以科学的精神,按照中医的固有规律来研究中医。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把西医的基因组的研究成果纳入中医的证的评价体系的概念中,把基因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中医的病机概念,然后再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基于这种观点,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5 中医如何现代化
有人认为中医现代化包括:①客观化: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现代医学方法)对中医的基本概念及术语如证、四诊、八纲、脏腑、经络、气血、治则、方药等,以客观的观测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的研究。②形式化:用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对中医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形成可资检验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③精确化(标准化):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整理中医辨证施治规律,建立统一的诊断检测手段和疗效评定标准。④国际化:用现代科学语言对中医的医史医籍进行全面整理,术语实行国际标准化,以便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这种思想很容易误导中医,中医的理论不被西医承认和接受,如果一味的去迎合西医的标准,只能是低层次的现代化,扼杀了中医的灵魂。
篇9
【关键词】函数;思维方式;凸显;教学
现实世界许多量之间有依赖关系,当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着起变化.函数是研究各个量之间确定性依赖关系的数学模型.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此类数学模型开展研究,并在研究中学会借助函数的几何特征(函数曲线)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最终形成一种新颖、开放的思维方式呢?笔者以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凸现”.
一、打好基础,凸现函数概念的教学
函数的本质是反映日常生活中两个变量间互动的因果关系,是对现代生活实践中许多现象的抽象概括.“映射”是现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当今信息时代,“映射”更能科学地揭示两个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本质属性.而理解了“映射”的概念,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函数的概念;而且利用“映射”更易于解释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各类对应变换,能够更全面、更科学地看待世间各变量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映射”概念的铺垫下来讲授函数的概念要自然、容易得多,学生接受的难度大大降纸.“对应法则f” “映射f:AB”“函数f:A数集”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过渡,既符合现代数学思想,又很好地体现其教学的科学性、人文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高中学生学习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特征至少有三方面的益处:一是能用函数的数学观点分析获取的信息(来自书报、电视、网络等)间的相互联动关系;二是能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做到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三是能更方便地理解各类基本初级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概念以及简单的复合函数、反函数的概念,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为了强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摆脱书本,举出生活中函数的例子,可谓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有创意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中曾经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学生能举出很多例子,想象力十分丰富.其中有位学生共举出8个例子,使其他学生茅塞顿开,颇受启发.如“近视深度和眼镜的度数”“足球运动员的射门次数和比赛场次”“地球自转的次数与时间”“吸烟的危害程度和开始吸烟的年龄”等生活中的函数例子,真实地表明了现代高中学生对函数概念本质的把握,反映出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数形结合,凸现函数曲线的运用
对于给定的函数y=f(x),一般要讨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求解――求函数值f (x0),求函数定义域A、函数的值域f(A).
2.讨论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有界性.
3.利用函数建模解决应用问题――经济问题.
函数的数学魅力就在于它将数与形非常完美地融为一体.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函数的图形,每出现一类基本初等函数都要求学生动手按“列表、描点、光滑连接”三个步骤描绘出与之对应的函数曲线.学生掌握了函数的图形,通过函数的曲线来理解函数值f(x)依赖于自变量x的变动而变化的特征,再来讨论上述三个问题就容易多了.
【参考文献】
篇10
1化学思维方式与化学三重表征
化学科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化学知识,更积淀了一种强有力的认识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即化学思维方式。那么,化学科学拥有怎样独特的思维方式?或者说,化学家们是如何思考和表征物质世界的?对此,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约翰斯顿(Johnstone)教授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1982年,约翰斯顿在论文《宏观和微观化学》中提出化学专家至少在三种不同的水平上对化学物质进行思考:描述的和功能的、表征的、解释说明的[15]。1993年,约翰斯顿提出现代化学包含三个基本成分:可触及的、可视的宏观化学;分子、原子等的微观化学;符号、方程式、计量学、数学的表征化学[16]。2009年在为《化学教育中的多水平表征》一书撰写书评时,约翰斯顿再次表示:化学以可以触摸的形态(宏观)存在,其性质和反应可重复观测;为了解释宏观行为,人们提出了分子、原子、结构等微观的视角;两者同时又可以用符号和可视化方式(包括数学)加以表达[17]。可以看出,在化学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化学家们不仅从宏观上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观察和描述,更重要的是从微观结构上对其进行解释,以深刻把握物质变化的本质规律,而化学符号作为宏观物质和微观世界的抽象表达方式,是化学家进行化学思维的工具。因此,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水平上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化学科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即化学的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化学的三重表征思维方式体现了化学科学的特点和化学科学独特的魅力,它具有较强的可迁移性和强大的解释力量,能够使人们在认识和解决不同情境的问题时,用化学的语言进行简化和表达,从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视角去审视和思考,而这正是具有科学素养的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能力。美国在1996年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应能“在思维的三大领域中漫游:可观察现象的宏观世界;分子、原子和亚原子微粒构成的微观世界;化学式、方程式和符号等构成的符号与数学世界”[18]。因此,化学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化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从“掌握作为一种知识的化学”转移到“理解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化学”[19]。学生的化学学习,实质上就是建构化学的三种表征,以及能在三种表征之间自由、灵活地转换。化学三重表征不仅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而且逐渐成为最有影响力、最富有创造性的思想之一,其在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一种理论框架,指导着世界范围内的化学教育者、课程和软件开发者以及教科书编制者等的工作。然而,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高级过程,化学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维的方法和形式,本身充满着抽象性和复杂性。因此,无论是化学思维方式的教学还是对化学思维方式本身的研究,目前都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在化学三重表征教学中,研究者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建立良好的化学思维方式,他们或许因为宏观经验的限制、微观世界的抽象不可见、贫乏的空间可视能力以及难以理解符号表征中相对复杂的规定等原因[20],无论是宏观表征,还是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都存在着不恰当的理解或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尤其突出的是学生难以建立同一现象的多种表征以及不同表征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换[21~22]。这意味着化学三重表征思维方式的形成不能完全依靠学生自己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培养。然而,有研究表明,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联系化学的三重表征,在不同表征间转换时并没有很好地向学生点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3]。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教师应充分认识三重表征对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如实验教学、微观模拟等)来克服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认知限制等因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三重表征的意义建构。同时,对化学三重表征的内涵及其外延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需要探索的问题。例如,宏观水平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宏观水平是否比微观水平更“具体”;一些半符号、半图示的可视化表征(例如甲烷的分子几何构型),到底应该被认为是符号水平还是微观水平等[24]。国内对化学三重表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研究主题,如三重表征的可视化研究、化学思维方式与问题解决的关系、化学思维方式与化学基本观念的联系、不同类型化学知识对学生化学思维深度的要求等,在国内尚少有研究。可以说,化学三重表征研究领域还存在很多挑战,任重而道远。
2化学科学实验与实验探究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正如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所说:“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纵观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几乎每一项科学发现都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这已成为学界共识。所谓化学实验,是指化学科学研究者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或性质,从而获得各种化学实验事实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25]。化学实验体现了化学科学的特色,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充分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及其变化规律,而且实验本身承载着丰富的方法论,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信念。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是体验化学科学魅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又一重要主题。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的实验与化学科学研究中进行的实验有何异同?因为教学中的实验来源于科学实验,首先二者存在着一致性,如都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可感知性;都需要经过实验的准备、实施和处理等阶段;都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同时又都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26]。但科学研究中的实验属于科学实践,而教学活动中的实验属于教学实践,二者所属范畴不同,因此必定存在差异。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通常是科学工作者运用比较先进和复杂的实验工具,对未知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系统探索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要经历成百上千次的失败才能获得成功;而教学活动中的化学实验,通常是学生(演示实验时是教师)为了获得(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和实验技能,运用相对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工具,对一些人类已知但学生未知的原理或现象进行探索的过程,这一过程因为有教师或教科书的引导和简化而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取得比较显著的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充分体会布鲁纳所说的那种实验课堂——“孩子们在教室里所为和科学家在实验室所为只有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27]。而认识到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和化学教学中的异与同,也可以让教师从新的视角充分认识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三要素:作为实验对象的物质体系、适当的仪器装置和必要的安全措施、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技术[28]。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应努力从化学科学的角度设计这三个要素,同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实际实验条件对教学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化学实验探究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激发兴趣与动机、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和理解科学本质[29]。要实现上述功能,化学实验探究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问题是实验探究的起点,也是实验探究的核心,实验探究是围绕问题而不断展开的,提出一个科学的、真实的、可检验的化学问题对实验探究的开展至关重要。(2)“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中既需要有各种实践活动的直接体验,更需要有积极的思维参与,主动地发现问题、建立假设、作出推理和解释等,实验探究活动需要“手”“脑”并用,“动手”是由“动脑”驱动,为“动脑”服务的[30]。(3)过程和结果并重。化学实验探究不仅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同时更重视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收获,即实验探究的结果。那种认为实验探究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认识和做法是片面的,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相比于常规的课堂教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无论是对人力、财力、物力的需求,还是对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要求都比较高,在化学教学中,成功实施实验探究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1)化学实验探究的内容和指导思想需要进一步明确。目前的化学实验探究仍然以验证原理和培养实验基本操作为主线,化学实验探究的其他功能尚未充分挖掘,如忽视引导学生对实验条件的认识等[31]。(2)化学实验探究应避免只“探”不“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要承担各种任务,通常会遭遇“信息超载”[32],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集中于实验的一个方面而不顾其他方面,或者环顾四周照搬他人的做法,处于忙忙碌碌的状态,不理解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之间的关系[33]。即在实验探究中,学生虽然“动手”了,完成了操作目标,却没有积极“动脑”进行思考,这是目前实验探究教学中出现的较普遍现象。(3)化学实验探究应融入现代技术。现代化学的发展和进步,对实验技术的依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得到了高度重视[34],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了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贡献者。这要求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应不断提高化学实验的技术含量,增加现代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基础科学,化学也是一门富有魅力的现代科学。化学科学为人类社会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文化遗产,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下一代是化学教育的责任和使命,而化学基本观念、化学三重表征、化学实验探究正是化学科学与化学教育有机结合的“阿基米德支点”。加强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无论对基础化学教育,还是对高师院校的化学教师教育都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化学教育者的努力下,通过化学基本观念、化学三重表征、化学实验探究所构成的“阿基米德支点”,必能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未来公民。
作者:毕华林 万延岚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 上一篇: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区别
- 下一篇: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