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的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3 17:4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专业的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专业的个人总结

篇1

论文关键词:开放教育,会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社会人员学历的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更趋激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学历,电大的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成了众多人提升学历选择的方向。而会计专业以其专业性强的特点,要求将来或是已经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员除了能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要能对自己的会计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妥,发展得更快,人生更加辉煌。

一、职业生涯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职业生涯是贯穿一生职业历程的漫长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来看,职业生涯的阶段可分为: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转换与稳定期和职业结束期。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这一概念由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最先提出。他指出,职业生涯设计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换句话说,就是指个体为未来职业发展所做的策划和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要求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同时也考虑外在条件的支持与制约,最后将自我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位置上,选择最符合自身综合素质因素的事业去追求。若能协助电大会计专业学生在进入专业领域前,既能了解自身的特性、特质与特长,又能了解专业发展的特性,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会计实际工作压力情景的适应,促进人格的成熟与平稳,还可进而增强自身潜能的发挥。

二、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学生特点及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一)开放教育学生层次多样化

从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学生特点上来分析,由于报名入学形式的开放性,学生的知识基础存在着较大差异,有部分学生已经从事会计职业,有一定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有部分学生毕业于会计类大中专(职)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任何会计知识基础,学生特点多样化。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对学生的来源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

选项

比例

你读电大前所学的专业

A.会计专业

25%

B.其他经济类专业

46%

C.其他专业或无专业学习经历

29%

你现在从事的职业

A.会计等相关的财务工作

18%

B.其他行业

64%

C.待业

18%

以前是否学过会计专业的相关专业基础课,如基础会计课程

A.学过

73%

篇2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 一)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最早由哈佛商学院在二十世纪初提出,其核心和关键就是实际案例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这也是与其他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案例教学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个国家的教学实践中,其具体可以解释为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准备相关情景案例供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分析和讨论,在研究案例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举例教学法是不同的,虽然两者都是通过一些例子来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在教学的地位、主体、目的、范围等重要方面都存在很大区别,而这些正是案例教学法在新教育改革中之所以被人们所认可的重要因素。例如,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要的中心地位,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品行的教育等教学目的和任务都是以案例为中心展开;案例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必须主动学习和探究;案例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只是起到解释理论知识的作用;相比传统的举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和全面。

( 二)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会计专业的课程是集理论、操作性、方法性、业务性等于一体的专业,只依靠对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机械性套用是不能在实际中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尤其是高校的会计类专业学生,虽然掌握了以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但在处理各种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时却无从下手,严重缺乏经验。因此,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身业务技能的提高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案例教学法是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从一些真实案例出发,让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不失为一种对未来工作的模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了社会实践的乐趣,同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弥补,从而提高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案例选择、案例分析、实物操作以及效果评价等环节。

( 一) 案例选择

案例的选择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其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通过大量实践和研究证明,教学案例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虽然案例通常由教师根据真实的事件自行编制或引用已有案例,但其都应该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涵盖相关理论知识,保证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这样才能促进高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产生质的变化;其次,仅仅触及教学内容的案例是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应该选择具有鲜明性或典型性的案例用于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这样才能使得刚刚接触新知识的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再次,案例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会计专业内容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以及对自身业务能力提高的渴望,因此,案例难度和复杂程度的选择应适当,过于繁琐的程序和案例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反而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 二) 案例分析

教师在选择好案例之后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出案例,并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情况确定合适的组织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中去。通常情况下,一般的案例分析内容是指出案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案。案例分析环节是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关键阶段。学生作为案例分析的主体,可以以个人的形式单独分析,阅读相关资料,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则要掌控好学生讨论的方向和进度,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 三) 实务操作

在高校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完成案例的选择和案例分析之后,实务操作是会计专业实现解决方案的必要途径。在高校中一般借助多媒体实验室来完成相关实务操作,包括合同的签订、各种凭证的填写与汇总、会计核算以及账务处理等。通过实务操作,教师可以完美的呈现案例,学生可以亲自演练,加深了对各种业务技能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 四) 效果评价

高校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法的最后一个过程是对案例进行总结,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以后的改进教学打下基础。

三、改进和完善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 一) 建立会计专业教学案例库

如前所述,适当的案例选择是会计专业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对于高校来说,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为了逐步提高案例教学质量,高校的会计专业应建立一个相应的教学案例库,教学案例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案例库中的案例应涵盖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类型的问题,是案例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第二,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案例库应该不断进行更新、补充或修订,目的是使其适应社会行业的发展以及政策和准则的改变。

( 二) 加大案例分析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实行案例教学法时,可以通过加大案例分析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的比重,来督促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中,引起会计专业学生和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重视。同时,这也是检测学生对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主观性的存在,学生课堂案例分析成绩的给定要公平公正合理,以免引起学生的不满,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对于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讨论、发言以及总结等各个环节可以根据不同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分数档。

( 三) 提高会计专业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行对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前所述,案例的搜集与选择、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掌控案例教学任务进度和目标、指导学生实务操作以及案例总结等都对教师的考验。因此,我国高校在推进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时,必须加大力度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可以通过举办经验交流活动、组织教师比赛、进行相关培训学习和后续教育等方式,来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提升其案例教学能力,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提供保障。

篇3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北京 100102)

摘要: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以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的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为例,探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建设与品牌建设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并指出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重点难点,旨在将专业特色和品牌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会计专业。

关键词 :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特色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130-05

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关于会计专业特色及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国内,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专业特色及品牌建设的内涵研究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的研究,一部分业内专家认为,专业特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征,培养的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素质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有较高社会声誉。强调内涵建设的专家则结合专业建设中的普遍现象,总结出专业特色应具有三个特征:独特性、优质性、发展性,并据此提出专业特色建设的内涵: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思路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素质好,教学与科研水平高;教学设施精良,实践教学条件好;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有保证,社会声誉高。有专家学者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的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与时俱进的专业发展理念、稳定互助的产学合作机制、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品牌专业的内涵,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不同学者的界定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品牌专业是指其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高,在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竞争优势,受到广泛欢迎的专业。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品牌专业,一般是指专业条件、建设水平、改革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整体达到一流水平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社会上知名度高、竞争优势强并受到广泛欢迎的专业。

(二)关于专业特色及品牌建设的内容研究

有学者认为,专业特色可体现在不同层面:(1)体现在专业办学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2)体现在专业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上。(3)体现在专业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4)体现在专业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甘娅丽通过专业建设的常规性分析总结出会计专业建设的六要素,即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管理方法等,并提出专业特色建设六要素基本架构和闭路循环管理体系。李翠莲、喻穹认为,还应将“充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专业特色建设的内容。黄世秀从品牌专业建设方面提出几项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专业建设规划;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创新教学;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特色,加大品牌专业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加强品牌专业的宣传等。

(三)关于专业特色及品牌建设的策略研究

有学者认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2)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专业建设创新。(3)分类培养与岗位就业紧密结合,加强教学模式改革。(4)充实完善实训设施,加强实践教学改革。(5)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学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的培育分四步走:学习研究——思考规划——投入实践——总结提炼。刘沂蒙在《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特色化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师资队伍为先、专业带头人为重、外部市场为导、教学条件为要、学风建设为基、特色方案为本”的方针。关于如何进行品牌、专业特色建设,有学者提出以下战略:(1)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战略要有明确定位与目标。(2)将研究教学型理念贯穿于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始终。(3)建设一支科学、合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4)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5)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有学者认为,要创建品牌、特色专业,首先必须有一流的培养方案,一流的培养方案必须有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支撑;为了有效地实施方案,还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管理制度,包括一流的师资、实践条件、优质课程资源和实施办法等。

(四)关于会计专业特色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

有学者总结目前国外高职课程体系的几种模式:(1)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2)模块式技能培训模式,又可分为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CBE模式(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和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CBET模式(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3)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即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模式。(4)以美国社区学院教育为代表的合作教育模式。(5)以印度为代表的遵循企业技术路线来开发专业课程的NIIT(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模式。刘晓红认为,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属于知识本位型,而国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属于能力本位型。欧阳丽君对国内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后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一般分成普通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块,沿袭“三段式”的学科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体系和布局本质上还属于学科导向的“知识本位”模式。

目前,虽然国内各职业院校都在专业特色和品牌建设上进行着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甚至有的院校有的专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能在国内乃至国际享有自己独有的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的院校及专业还是凤毛麟角。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在专业特色和品牌建设上集中优势,重点突破,早立项,早实施,早出成果,必将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建设中走在前列,形成自己的专业品牌风格。

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

建设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过程中, 专业是重要的载体, 办学特色正是通过特色专业来实现的。抓好专业特色建设、精品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质量的专业特色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和特色办学的重要内容,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有反映教育特色的精品专业。尽管目前有许多专家学者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也提出了不少的建设性理论,但如何打造和建设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品牌,创立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学说,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在考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当前状况下,结合许多高校品牌建设实践,在理论上分析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 (1)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内涵建设、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特色立校的总体方针为专业品牌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具有特色的专业品牌建设研究必然会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最终也会有助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2)会计专业特色建设,优势在于我们有条件在发挥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将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专业特色转化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价值。而具有优秀教学质量的品牌建设可以在提高专业影响力的同时吸引更多高品质的生源和社会资源,锁定更多的用人单位到高等职业院校选拔人才。

(二)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应用价值

一方面,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近年来各职业院校竞争激烈,普通高校和民办院校的扩招也给我们带来潜在的生源危机。所以,尽早地进行专业特色与品牌价值研究,有助于化解专业乃至学院发展过程中的潜在危机,对于学院品牌建设必将起到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劳动力市场上,只有真正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在日益残酷的就业竞争中才能凸显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优势,转变企业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树立新形势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良好形象。

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按照各级院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精神,围绕会计专业建设现状,总结归纳目前会计专业建设中的特色之处,发现会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研究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炼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构建品牌价值 在实践育人过程中,体现校企融合、实践育人、就业导向的培养模式,成为会计专业的特色,而品牌建设需要的恰恰就是上述特色和独创性,在此基础上加以深化和凝练,从而有效地树立起自身的专业品牌。

在课程体系方面,结合会计工作岗位群开发专业课程,成为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 课程体系是建立在对会计岗位群进行深度分析基础上开发的若干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一套强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校内学习阶段阶梯状递进。如在会计系会计专业课堂上,按业务流程设计教学内容,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使教师享受到一种成就感。能够与企业业务流程接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的课程内容,必然成为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

形成性考核方式有助于品牌价值的提升 会计专业课程考核亟待创新,只有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考核方式,才能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针对青年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我们精心设计了各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能力通关考核,可以是三级、五级、若干级。这样,学生如果一次没有通过,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此举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一次次能力过关中找到自信,职业能力稳步提升,学生反响热烈。具有特色的考核方式促进了专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第二部分:在充分分析会计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品牌建设,研究具有特色的会计专业品牌建设的目标、特征、内容及举措,从而提升专业影响力。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仅仅侧重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同时要注重专业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影响力,不但要提高专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还要尽可能地扩大专业的影响力,让准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和需要聘用毕业生的企业充分了解这个专业的实力,使会计专业成为我院提高竞争力的品牌。

(二)基本思路

第一步:首先,对国内外相关专业建设和品牌建设做深入细致的调研,然后,结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国内国际对比、分析、研究。

第二步:开展专业调研活动。结合各级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方案,总结提炼出会计专业的特色,作为品牌建设的价值支撑。

第三步:借鉴国内外会计专业特色及品牌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针对目前会计专业特色建设的优劣势, 在专业建设环节中找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本质特征,以明确特色会计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完善会计专业的特色建设方案。结合自身优势和院系资源,制定本专业品牌的内涵。实施精品战略, 形成师资品牌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形成实训基地品牌特色;服务人才培养目标, 形成会计课程品牌特色。以1~2门成熟的会计核心课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突破口,以教学团队的方式打造精品课程,借以提升专业知名度。

第四步:归纳、汇总包括调查问卷在内的调研成果,做进一步的研讨。然后,由项目组成员进行分工整理,结合专家意见,在会计专业内部展开研讨、论证,完成专业品牌建设定位工作,形成具有会计专业特色的品牌建设方案,并做可行性分析。

第五步:根据上面的研究结果,总结项目调研报告的结论,从学院、系部、学生和企业等的角度,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就选题研读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及其专业设置方面的代表性理论著作,借助CNKI中国知网平台,搜集整理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工具书、重要会议论文、年鉴、专著、报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辅以google等学术搜索引擎,获取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源,为本研究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比较研究法 专业特色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为了比较直观地说明专业特色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作用,课题组对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为准确地归纳出专业特色。

调查研究法 本项目主要通过调查访谈的方式,围绕品牌专业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等内容,对高校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状况进行访谈,旨在发现可借鉴的内容。

案例研究法 课题组收集国内多家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建设案例资料,并运用案例研究法进行剖析,归纳出会计专业特色建设的普遍规律。

访谈法 通过对北京市重点行业的典型企业财务相关岗位人员,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在校生、毕业生、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相关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岗位需求状况、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要求等相关信息,在访谈中总结出各方的具体观点。

系统分析法 将学生、高等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等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系统内部的多方主体,研究系统的机构层次及关系。

具体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见图1。

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

研究的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重点难点

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重点难点是:(1)如何将本专业的特色及优势转化为一种品牌价值。(2)针对本专业的优势如何创立特色中的品牌。(3)如何通过品牌建设促进专业建设的水平和速度。

(二)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基本观点

我们认为: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永远是稀缺资源;要建成会计特色专业品牌,就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要注重品牌的内涵建设 我们将会计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为:建成符合区域经济特点,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管理理念、先进教学方法、拥有一批双师型教师、深度的专业课程开发和良好的会计人才输出体系的特色专业。我们认为,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特色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凸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建。(2)以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3)以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为重点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4)以解决教改中重点问题为能力导向的教学团队建设。(5)基于网络教育资源的教学资源库建设。(6)科学高效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7)以教学质量工程为重点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8)体现民族特色、区域特点、行业特征的专业文化建设。因此,结合上述八个方面,我们初步构建了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即“特色引领型”的专业特征。

二要开展品牌的外延建设 (1)积极开展广泛的社会活动、特色工程,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外宣传力度。(2)对于已开的定向班适度控制生源,变粗放型教育为集约型教育。(3)彰显会计文化教育,强调素质教育,有计划地进行品牌推广。

(三)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专业品牌建设提倡精品课程做加法、小班教学做减法、校企合作做乘法、教学资源做除法。正如企业的品牌建设需要有拳头产品一样,学校专业建设也需要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作支撑。过去,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及申报主要靠个人的力量,而我们提倡靠团队的力量创建会计专业课程的院级精品课程、市级精品课程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这会有助于专业品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

正如生产力越发展,社会分工就越细一样,职业教育越发展,市场对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就越强烈。所以,适度分层教学、适度减少与实践脱节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将有限的教学学时让给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包括实验室、校企合作在内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将企业的利益、学生及家长的需求、教师的利益与国家、学校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促进品牌建设的凝聚力。

第二,以专业系部为平台,争取更多项目资金的支持,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鼓励教师主持院校级重点项目,从而获取广泛的资金支持。同时,作为一项立体化工程来建设,在全方位开展专业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专业品牌价值。只有树立一流的品牌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考量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唯有获得来自行业企业、培养对象的认可和欢迎,才能真正树立起品牌形象,专业才能办出特色。

第三,在职业教育领域,将创新工程引入一个专业的特色与品牌建设中,要在一定时期内结出丰硕的果实,不仅需要对自身的困境与逆境、优势与劣势有审慎的自省,同时也离不开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创新工具、离不开对于行业发展潮流与趋势的观察与洞见。

参考文献:

[1]邓姣.成人教育会计专业特色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

[2]姜韵宜.对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思考[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

[3]伍玉娟.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建设浅探——四川省工业贸易学校个案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4]甘娅丽.高职高专特色会计专业建设探析——以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5]何玉英,蔡秀勇,白安义,刘世荣,韩宗强,闻乐剑.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品牌、特色建设的研究[J].经济师,2007(4).

[6]陈洁.会计专业特色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会计学专业特色建设为例[J].金融经济,2010(7).

[7]袁红萍,涂瑛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2007(4).

[8]杨寿康.浅论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2).

[9]刘英.浅谈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11(2).

[10]刘晓红.国内外高职课程体系模式比较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

[11]欧阳丽君.国内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比较[J].科技创新导报,2011(2).

[12]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13]李杰,孙娜娜,李镇,陶秋燕.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体系及其借鉴意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4]胡玲敏.经济转型升级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特色建设[J].会计之友,2010(9).

[15]何玉英,蔡秀勇,白安义,刘世荣,韩宗强,李书建.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品牌与特色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

[16]黎铁新.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高教论坛,2007,7(5).

[17]黄东星.论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J].南昌高专学报,2008(6).

[18]杨杰.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的培育途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3).

[19]李翠莲,喻穹.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20]黄月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的培育方式[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3).

篇4

2016年大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一 时光飞逝,转眼间新年钟声又即将敲响,又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工作,总结以往经验、吸取过去教训,本人以这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20xx年于国家于百姓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思想政治上,时刻与党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将稳定一切紧密贯穿于教育教学中。积极参加系部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收听收看国家经济政治新闻,随时了解国内国际形势。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等各方面我都尽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素养,以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教育教学方面

这学年上学期,我承担xxx工程造价专业的资产评估及其课程设计以及xxx法学本科专业的房地产评估等课程教学任务,并参加了xxx和xxx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答辩。本学期承担了20XX级工程造价专业的工程财务和20XX级工程管理专业的会计原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课程大纲、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积极开拓教学思路,试着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我认为专业教学离不开当前行业的状况及其今后的发展态势,因而我时刻关注相关行业的动态,鼓励学生积极了解行业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让其有所思有所想,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平时积极参加教研室进行的各项教研活动,与同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彼此交流教学经验,相互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另外还担任xxx工程造价专业xxx人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情况。

三、科研方面

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对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本年度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等刊物上。

在即将到来的猴年,将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2016年大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二 时光飞逝,在锦城的第一年就这样很快的过去;回首这一年,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在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中成长,非常感谢系上各位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都有进步和提高。接下来,我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在12年,我先后承担了xx级xx专业《xxx》和xx级xx、xx管理及xx级与xx级xx《xxx》的教学工作。为了能上好这两门课程,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课程,针对学生才学习完基会就直接过渡到中财且会计准则新修订的实际情况,我在课程准备时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同时,在教学安排中,尽量把准则中新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对于《财务分析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为了给学生财务软件的使用一个直观的展示和系统的认识,我参考多所高校相关精品课程教案,自己编制了实训教程并在课件制作上将软件演示的屏幕截图融于课件中,让课件不仅有理论知识介绍还有案例演示,我希望信息系统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使用软件,更要让他们以后在实际工作中能设计出符合企业财务环境和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为了能上好每一堂课,我在背课上下了不少功夫,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及时调整和补充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财务会计》的教学中,考虑到上课班级人数众多,每次课下课后,我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同学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动态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进度。介于《财务分析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理论比较枯燥的特点,课堂上注意精讲精练,让学生尽量多动手操作;为此,我将每次三节课的上机操作延长了一节;力争做到每上一次机,学生对用友财务软件的认识就更进一步。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4、认真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为了做到习题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我收集各种辅助资料,在财务会计的每章课程学习完后编写分章节的习题并配以详细的答案解析,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在会计信息系统的上机课中,我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演示。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为了能让学生课后也能练习财务软件的使用,我不仅帮助学生找软件安装光盘,还多次到学生寝室指导学生安装。

二、工作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此外,对于系上安排下来的其他工作,本人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我还承担了xx级的独立操作实验指导任务,在xx年暑期带领xx级会计专业的学生分2批次完成了独立操作实验。另外,在这一学期中,我根据系上的安排担任xx级会计专业3、4班新生的班主任,为了让他们对会计专业有更好的认识,我还制作了详细地专业介绍课件。在新学期中,我将一如既往的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完成自己的各项教学任务。

三、业务进修方面

为了能上好《财务分析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我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计算机数据库语言方面的知识,让自己能及时解决学生在软件使用中所遇到的数据库方面的问题。在暑假期间,我还积极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在培训中提升自己。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针对自己语速较快的特点,尽量控制语速;此外,在课程安排与设计上,力求让自己的教学风格更为简洁明快。

篇5

[关键词]兴趣 实操 多媒体 案例教学

兴趣是学习者最好的老师,它能引导学习者涉足知识海洋的深处。《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该课程内容比较复杂,体系性强,对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验,会计知识为零起点的学生而言,这门学科的内容是抽象的,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成了会计专业教学的工作之重。针对专业现状和学生实际,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基础会计》这一学科的一些有效教法。

一、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堂课,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至关重要。学生刚接触《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既感到陌生又感到新鲜好奇,教材中第一章节的内容大多是枯燥乏味的会计理论,如果一开讲就直入正题,学生在接受上会有些困难,难免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每次初授本课,上好预备课成了我的努力重点。在第一节课上,要花较多的时间有意识地把会计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会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它既是一种较有就业前景的职业,也是一项家庭理财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

1. 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美好憧憬

第一节课之始,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与会计相关的事例,如:个人要算购物帐,公司企业要算月报表等,老师适当进行点评,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处处牵涉到会计知识。这样的讲解使学生明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扩大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人才在未来不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随着我国扩大内需的力度加大,这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而且是经济待遇好、社会地位高、人人羡慕的“金领”、“银领”职业,从事会计职业前途光明,是目前极为抢手的热门高薪职业。从而使学生加大对《基础会计》这一入门学科的重视,激发其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坚定将来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理想。

2.高端激励,列举部分成功人士与会计的渊源

会计工作需要由专业人员担任,会计职业还是通向高层成功人士的起点和摇篮。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的首席执行官中大约有29%的教育背景是会计专业,有35%的人是由财务执行官升任的。在现实社会中,即使有的高层管理者不是会计专业,但企业管理者要求其必须具备会计基础知识,否则就无法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会计人员在企业中属于管理人员,是通过会计专业技术记录会计信息来参与企业管理的白领阶层。培养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优越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欲望。

3.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就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往届学生的事例,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是个好方法。他们就是因为学过会计,谋得做出纳、会计职位的实例,来说明学好这门课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来踏入社会能做一名优秀的财会人员是非常光荣的。另一方面,请在职的会计人员或本校的毕业生参与课堂,让他们现身说法,为学生讲一些实际工作中和会计有关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是某个企业和会计事务有关的案例,也可以是学校往届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真实经历。这些案例让学生了解会计的作用,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灵活运用教法,培养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兴趣

会计学科是一门涉及面广,逻辑性强,综合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为一体,非常注重理解记忆的学科,初学者对《基础会计》这一课程常感到内容抽象、晦涩、费解。“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势必更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难以实现培养目标。因此,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时穿插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例或者采用会计工作中的案例来教学,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导图,建立工厂虚拟办公室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将图表等投影到屏幕上,刺激学生感官,提高思维能力,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开始讲授《基础会计》时,若按教材顺序第一堂课就把“会计”概念平铺直叙,对于刚从初中毕业没有社会生活阅历的学生来说,未免有些陌生与枯燥,使他们感到机械、乏味,这样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上课时不宜讲解会计的概念,而是通过多媒体设计一间虚拟办公室,在办公桌上放一些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然后再一一展示这些会计资料,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再从会计报表账簿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经济业务会计信息经济管理会计逐层引入,从周围生活中可感知的常识开始认识,逐步归纳上升到理论,使抽象的会计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内容,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专业的兴趣。

2.配合实用教具,边学习边实践

手工会计模拟操作。对于手工帐套,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从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到一套完整的会计报告(包括主表与附表),共同完成一套完整的手工模拟会计帐套。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之间有讨论交流的机会,懂得如何分工协作,也使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增强课堂师生间的互动。

3.采用案例教学,将会计知识生活化

篇6

【关键词】会计工作室 教学模式 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而如何有效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这就需要开设有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及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目前,各大城市及至三线城市对会计人才都是有很大需求的,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企业招聘不到优秀的会计人员,另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面临待业或转行。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使得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不流于形式,我认为可采用会计工作室模式来解决这一难题。工作室模式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教学实践场所,将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互为融为,并以此为载体,搭建起课堂知识与课外实践的转化桥梁。在工作室教学管理运作模式下,直接深入的对学生进行社会性模拟学习,缩短了学生踏入社会的适应期,更加自信的踏上会计工作岗位。

一、国内外会计工作室现状分析

(一)欧美地区

欧洲的会计教学与企业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如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会计系实行校企合作教学,学生可根据企业所给出的项目和自身的专业来学习。在工作室中,教师只进行关键性的指导,而学生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另外,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如密歇根大学里设有多种类别的工作室,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跨系跨专业选修人文知识、商业知识、会计知识等理论性课程。

关于专业教师队伍的配置,芝加哥大学有着相对完善的体制。学校2000多名教师中有70%为专职教师,其余为课程教师。教师和学生比例保持在1:6以内,先后有89位获得诺贝尔奖,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的课程内容也是以课题的形式结合社会中的实践项目进行的。

(二)亚洲地区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久负盛名,所提出的“教学工厂”理念将类似工厂运作模式带到教学中来,形成学校、教学工厂、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通过参与企业项目与研发项目,培养了一批富有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的会计人才,同时对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生产能力也起到了深入发展的作用。在“教学工厂”的理念下,学生进行真实的学习和训练,通过模拟(simulation)到模仿(emulation)到融合(integration),最终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缩短了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教学的距离。

南理工“工作室无界化”理念,倡导团队意识、资源共享。学院内设有大量专业工作室、实验室进行教学,不论是培训、研发还是管理,都可以打破原有的界限进行组合,把优质资源整合起来,将理论学习与项目有机的组合到一个工作室中,通力合作,共同研究,加强不同学科的交流,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团队合作的最大效能。

(三)国内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开展。因会计专业职业性的特点,将企业项目引入学校,实现教学实训和岗位技术服务的零距离对接,工作室无疑是一种有效手段。其中,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开展最早。学校与当地的十余家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在经历两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后,第三年以就业的形式在工作室完成其他课程,学生实现了在学习环境中建立对未来工作过程的整体认识,做到课程教学与公司就业的自然过渡。

二、国内外会计工作室研究的趋势分析

虽然国内外的会计工作室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教学标准体系,但从会计教学理念分析与专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来看,会计专业工作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和会计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的实现。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往往需要毕业生尽快进入状态,适应公司的运作节奏,这就要求学校对会计专业的教学与公司对会计人员的岗位要求相一致。工作室的岗位就是实际的会计岗位,而学生的工作任务就来自企业真实的项目,解决了学生毕业后拿到真正会计核算资料一筹莫展的问题。

二是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工作室中,各类任务由师生共同分析完成,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完成,加深对会计工作的流程和操作的了解。工作室模式改变专业教师传统的授课形式,与同学近距离的交流和探讨,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是重视对工作室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实施分段性的教学改革。在工作室中,学生一方面学习了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将理论教学、技术服务与实践融为一体。能准确把握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和具体岗位的职业要求,设置合理的专业方向,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促进会计课程建设和专业改革工作不断深入。

三、会计工作室及其相关理论

工作室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的包豪斯(Staatliches Bauhaus),他实行手工艺传授的师徒制并与技能实训相融合,并根据这一理念诞生了最早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作坊式教学模式。这种作坊的教学形式就是现代工作室的雏形,它对今天工作室教学的推广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工作室

工作室(Studio)一般是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是一处创意生产和工作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具有公司模式的雏形。工作室往往为了同一个理想、愿望、利益等而建立的集体,规模一般不大,成员间的利益平等,大部分无职位之分,有些工作室设有室长职位统领所有人员,平时各自负责各自事务,重大事务由成员一起讨论决定。

(二)教学模式

模式(model),即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是解决问题形成经验的高度总结。教学模式(teaching model)是教学活动及理论的具体化,是实践教学的概括化,教师授课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范式进行工作的行为。最早把“模式”引入到教学领域的当推乔伊斯和韦尔,在他们所著的《教学模式》一书中明确指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综上所述,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构建起来的,具有稳定的教学表现和教学活动的程序。

(三)会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会计工作室模式的课程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将现有的教室教学系统转变成工作室教学体系,建立与会计行业实际工作场景接轨的工作环境,将工作室作为配合专业教学所必须的实训场所。教学内容采用真实的工作案例,以会计项目为中心,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强调过程实践活动。其中心和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实现多个岗位的技能训练,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

四、会计专业工作室模式的基本内容与实施方法

(一)基本内容

1.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研究并制订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工作室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会计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专业实践技能、动手技能和操作技能进行岗位分析,以工作任务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真正的专业技能,并构建出具有我校特色的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工作室模式人才培养方案。

2.探索和创新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工作室模式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工作室的组织架构、形成各工作室的规章制度。探索五年制高职会计类专业工作室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围绕具体工作任务开展的岗位实训项目教学,实现工作任务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建立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3.开发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工作室模式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以就业为目标,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建立工作室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以具体的任务或岗位要求为主开发和编写岗位项目教材,加强会计专业的文本素材、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案例、文献资料等资源库建设。

4.进行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工作室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研究,使教师不仅成为会计专业教学的实践者,更成为教学经验的总结者、先进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建立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择优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优秀会计人员为兼职教师。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与管理,建立一支高效精干、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5.研究探索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及评价机制。探索灵活安排教学和实习时间,落实专业课程中工作室的教学环节,把学生在工作室完成的任务和工作表现折算成学分,实施弹性学制。创新“工作室”人才培养路径,保障工作室人才培养有序开展,并逐步建立工作室人才培养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二)实施方法

在围绕会计专业工作室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的进程中,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同时借鉴分析了大量国内外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文献资料和书籍著作。

1.文献研究法。及时了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了解当前会计专业工作室改革的最新实践及研究动态,围绕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室模式调研报告,通过多种文献采集方式,分析研究现状,揭示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方案,为本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调查、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当前企事业单位会计职业岗位的设置情况及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另外到一些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查,了解当前会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施设备、教学场地、教材资料等)。向参与会计工作室模式的企业实践专家、教师、学生了解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3.专家讨论法。有针对性地召开会议,根据会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意见,初步执行会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中工作室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和会计专业“工作室”专业师资队伍的配置。

4.行动研究法。在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将探索研究结果与运用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一方面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加强项目的系统研究,以试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取得经验后,再进行面上推广。

5.综合调查法。采用谈话、问卷、现场观察等形式,对会计从业人员及会计专业毕业生进行调研,重点了解参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学生前后发展状况及企业的反馈信息,为全面构建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6.经验总结法。参与研究的教师,对研究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文章和学术论文。同时,采取总体规划,分段推进的策略,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过程,有总结,定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时汇总各阶段研究情况,最终形成整体性研究成果。

五、会计专业工作室模式运行和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师资力量

本项目的研究成员以专业带头人与青年优秀教师为核心构建了“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团队,形成团队合力,大都是具有中高级职称,学历为本科或研究生,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完成研究的保障条件

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作为学校办学的理念之一。学校的各类多媒体资源丰富,目前已建成《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精品课程网站、3D仿真会计分岗实训考核平台及全省协作共建核心课程数字资源等一批课程资源建设成果;还有每年购置的各种会计专业软件与资源,都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三)实验仪器设备

学校现有会计事务所实训室、纳税申报实训室和会计岗位核算实训室等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12个,校外实训基地13家,为研究的顺利开展与实施提供了硬件支撑。

六、实施会计专业工作室模式的意义

工作室模式的体制建设深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了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五年制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

一是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从会计专业岗位分析入手,进行会计岗位能力分析,以课程论与实践论为基础,围绕所需能力开发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二是以项目教学为主线,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加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坚持产学研结合的课程改革,组织学生边实践边学习,将教学过程与实践融为一体。采用“订单式”、“双导师制”等校企合作多种培养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

三是以服务为宗旨,校企合作为依托,互惠互利。以行业企业会计岗位特点为基本依据,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财务制度,增加企业方的责任意识,使工作室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具有创新性,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有名无实的状况。

参考文献

[1]李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探讨.学苑教育.2015.1.

[2]蒋新革,牛东育.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及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教育与职业.2014.03.

[3]郭劲夫,李娜.“工作室”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探讨.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4]蔡军南.高职院校项目化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新探索――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文焰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为例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3.

篇7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实训基地

1引言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空前的重视,其中,2014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2014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总理都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部署,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黄金期。然而,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来说,由于会计这个职业本身特有的特殊性和谨慎性,使得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依然存在很大困难。下文简单分析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改革构想。

2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2.1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对新生的专业入口教育方面不给予重视,在众多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者是教学体系设计中,很少看到“入口教育”的安排。各个学校一般都会在新生入学时,面向各专业新生开展一次讲座,对专业进行简单介绍之后就再无更深层次的专业剖析。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入口教育欠缺,使得他们头脑里对会计工作缺乏整体认知,更无法理解今天在学校的专业学习与明天在工作岗位有何紧密联系,因而容易造成学生对专业认知、企业认知和职业认知等方面存在认知模糊,使得引导学生尽快进入专业学习、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方面举步维艰。

2.2缺乏完善、规范、实用性强的教材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增强,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训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出来。然而,市面上的实训教材实用性不强,简单来说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容陈旧,不能与不断更新的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同步,落后、陈旧、实用性差;二是当今众多教材所选择的业务类型都较单一,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企业会计核算遇到的各类经济问题不能体现出来,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提高;三是普遍存在重会计核算轻会计监督的问题,一般的会计实训教材都是要求完成“证-账-表”的循环,对于审核、监督环节则很少涉及,因而容易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对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核,使得学生在理念上对轻视会计业务的审核工作。

2.3双师型实训教师紧缺

从表面上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资质的教师比例很高,然而,在学校授课的教师真正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却非常紧缺,究其原因如下:一是在我国,会计专业的教师最主要的来源是源于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学生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在企业做过会计,没有会计实际工作经验,对会计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都只是源于学校的理论学习;二是会计双师型教师标准定得太低,有些教师考取经济师、统计师等资格就可以成为会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三是有些教师为了达到双师的标准,为了证明自己有会计实战经验,通过关系到企业盖章,证明自己做过会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四是由于学校对教师的学历的要求都较高,使得真正有实战经验的会计人士无法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来;五是既有高学历同时也有会计实战工作经验的人不愿意到学校做教师,因为教师的待遇离他们的期望值很远。

2.4实践教学环境不理想

2.4.1校内实践能力训练效果不理想尽管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比例往往都能达到50%,然而,扣除大三的毕业实习环节之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践课时比例达不到30%,由于实践教学不足,使得学生无法熟练掌握专业技能,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此外,学校大多采用先理论学习后集中训练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在集中训练的时候,又把之前学的理论全忘记了,在处理实训业务单据时不知从何下手。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训技能训练,很多高校都建立比较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各种校内模拟实训室的建立满足了学生校内实践的需要,但实验能力、实验效果相差很大。2.4.2校外实践能力训练困难重重各高职院校出于考核的需要,都建立了为数不少的校外实训基地,但是,学生真正需要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却是几乎不可能,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第一,由于会计资料的保密性,企业一般都不会愿意接收实习学生从事会计实际操作工作,学生到了企业,只能打杂、参观,遇到好一些的单位,会安排有从业人员给学生做介绍,学生几乎没有动手的机会;第二,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使得单位不可能成批量地接收实习生,无法实现全部学生到企业学习;第三,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现行政策下,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几乎没有收益,只会付出大量的精力财力去培养学生,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

3.1专业入口教育

学生从全日制高中毕业,刚刚结束了数理化知识的学习,领了录取通知书进到高职院校学习,对于新的专业一无所知,在这样的时候,就需要我们专业教师对新生进行全面的专业剖析,让学生明晰会计专业学习的目标,毕业之后的前景、走向,三年的高职生活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规划好自己三年的学习方向。因此,确切地说,专业入口教育应该是实践教学体系的起点,是有效组织实施教学的基础。基于入口教育如此重要,我们建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入口教育应该放在第一个学期完成,课时安排30学时,分项目一人才培养方案介绍,项目二介绍企业类型、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等内容以及企业系统中的信息流、控制流、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等流动规程,项目三介绍会计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会计岗位设置、会计职称职务系列涉及会计职业能力要求的三个项目,通过这三个项目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将来的生存环境和会计职业环境,充分认识当前专业学习与将来进入这一职业的相关性,并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要求、三年学习进程等方面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3.2加强教材建设,完善会计实践教材体系

现今的会计实训教材虽然很多,但是随着新准则的实施,实训教材的变化却远远跟不上现实的步伐。因此我们建议会计实训教材应做到每年更新一次,以保障教学内容跟得上法律法规的变化,并突出教材的新颖性、系统性和综合性。除了时效性,还要求在建设教材时,应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重心,结合会计资格考试和服务地方经济,制定统一的实训要求与课程标准。通过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确保每一个实训环节的模拟性和仿真性,学生通过会计模拟系列实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会计专业技能。

3.3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

在提高会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方面我们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是招聘会计教师时,除了关注应聘人员的专业、学历、综合知识外,还应对应聘者的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从业经验提出要求,应聘者只有在学历、从业资格、从业经验三方面都合格,才有资格成为会计教师,这样,就从源头上提高了会计教师的实践经验;第二是从企业引进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兼职教师,请兼职教师为学校老师进行专业的辅导,在授课的时候,也可以安排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一起上课,校内专职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校外兼职教师对实践环节进行讲授;第三是鼓励会计老师到企业挂职,让老师真正融入到企业的会计工作中进行实践,以此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

3.4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3.4.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构成,由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局限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通常以计算机模拟实训室和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为主,具体实训资料则以工业企业的会计资料为情境,按照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工作报表的流程组织工作流程,用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以我校为例,我校的会计与审计实训基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包括七间计算机模拟实训室,两间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和一间ERP物理道具模拟实训室,共配备有477想启天M435E微型计算机,安装有目前国内较为先进、在广西区领先的仿真度高的模拟教学实训软件30余款,范围涵盖了会计类专业所有专业课程,提供这些课程的校内教学和实训场地。该实训基地除了能为财经类专业提供模拟实训外,也可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承担培训任务。目前是广西来宾市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会计中级职称考试、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的考点,承担来宾考区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中、初级职称考试工作。3.4.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则以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为重点建设项目。一是与企业合作,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学生通过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锻炼,对会计业务、核算、审核等都有直观的感受,从而提升职业素养和会计实践能力;二是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锻炼,提升教师的会计技能,将从企业学习到的技能运用到课堂中,使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理论课堂,还具备会计实际操作能力。3.4.3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合作开发实训课程综合上述,会计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校外实训基地往往流于形式,使得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最初的目的即学生了解真实的会计方法和流程并实际动手操作变得遥不可及。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突破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瓶颈,使学生真正接触到真实的会计业务并能实际操作呢?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我们探寻到使校企双方达到合作共赢、解决校外实训基地流于形式的良方是建立“校中厂”实践基地,成立会计教学公司。学校通过引企入校,可以使学生接触到真实会计工作岗位,操作真实的会计业务,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对于企业来说,利用学校的场所、设备、学生开展部分业务,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此外,接收实习生处理部分业务,还能解决企业人力短缺的问题,遇到优秀的毕业生,还能择优录用,可谓一举多得。以此同时,学校老师和企业专家还可以合作,共同开发实训课程,使得学生的实训环境跟企业更相近,缩短学生到社会的距离。

4结语

如何才能施行党关于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使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能与其他专业一起,跟得上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大潮,成为职业教育者的重要课题。本文是课题小组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总结出来的一些粗浅的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的关注,从而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把我国的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陈佩馥.论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4).

[2]史新浩,周志红.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3(5).

篇8

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未必是其自己的选择,也未必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有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已经学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发觉原来自己并不适合也不喜欢现在的专业。通过技能竞赛,学生可以尽早进行入职体验,可以让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尽早做出判断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冷静、严谨、认真、稳重、有耐心、有责任感、忠诚可靠、严于律己、深谋远虑、控制力强、原则性强、计划性强,具有这些或其中某些性格特征的人比较适合从事会计工作,参赛学生可以根据赛前准备和竞赛过程,对自己的性格作一个大致客观的评价,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是否适合从事会计相关职业。各个环节比赛项目的设置和赛程表现,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对相关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技能操作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自己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促进其自我了解。自我了解,指大学生对自我的人格特质和现实条件的了解程度。只有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而准备的认识,才能为自己今后的人生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技能竞赛明确会计专业学生确定性和目标取向

会计技能竞赛主要是面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而举办的,前来参赛的同学会结合课堂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赛前培训工作会在专门的会计实训室内进行,里面设有各种所需的实验设备,比如最新的各种财务类专业软件操作平台,并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为学生集中进行培训,他们大多来自财务软件公司、知名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一线企业,实战经验丰富,学生从他们那里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会计职业的信息,这样就更早地与职业人员接触,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为实现会计人员角色转变奠定良好基础。通过会计技能竞赛这个操作平台,学校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与企业面对面接触,与职场人员面对面交流,培养出更快适应会计岗位要求的学生。所以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一个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尽早进行入职体验,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更加坚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确定性,指大学生对于首选的职业方向的坚定程度;目标取向,指大学生更愿意通过职业实现个人成长而不是现实利益的程度。职业方向的明确加之奋斗目标的敲定,可以帮助学生知道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才可以顺利就业。职业就像航行一样,没有目标,便会失去方向,从而失去动力。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可以集中自己所有的精力和优势,使用各种策略、方法和手段,孜孜以求,不断努力,去实现定下的目标。

三、技能竞赛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独立性

技能竞赛形式通常可分为单人赛和团体赛两种,单人赛主要考察的是个人能力,比如点钞、珠算、小键盘翻打传票等,在赛前、赛中和赛后的整个全过程主要由个人独立承担和完成,这无疑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性。独立性,指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方面的独立程度。选手们要独立地查找资料、单独与指导教师沟通联系、独立进行技能训练、个人独自承担压力、赛后进行个人总结,这其中的每个步骤都要选手独立完成和面对,这对今后在进行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技能竞赛增强会计专业学生准备性和自信心

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主要考核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应用、独立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实验综合技能(手工操作与电算化应用相结合)。从报名到决赛的整个过程中,要想获得理想成绩,就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动手能力,这个过程是个自检过程,它可以检验选手是否存在知识掌握不全面、不准确、不扎实及职业技能运用不娴熟等问题,同时这个过程更是个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自我学习、相互沟通、反复训练,选手将大大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知识运用能力,提高综合运用会计技能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在比赛过程中,管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职业判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技能要素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对于团体赛的项目而言,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非常重要,所以团体赛考察的不仅是个人能力,更要考察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成员之间必须统筹兼顾、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比赛项目,这就要求选手要增强协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以上通过技能竞赛的方式使学生进行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学生为自己将来的求职进行积极准备的过程,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都说的是准备的重要性,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在面对求职困难的时候一路披荆斩棘。在会计专业技能竞赛筹备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和赛前辅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自然也会相互学习和指导,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有更深层次理解,也使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在专业知识掌握和实践应用方面暴漏出的问题,并有效地进行补救。通过会计技能竞赛的全过程,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其专业技能水平就可以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前掌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胜任力,可以敦促大学生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为毕业求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信心,指大学生对于在选定的职业中取得成功的信念和坚信程度。

篇9

【摘 要】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初级会计专业技能人才。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会计教学内容必须紧扣社会实际需求,理论教学应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会计实践教学对学生会计专业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目前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对如何提高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职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098-02

在我国,会计专业教育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只是这种现象在中职教育中更为严重,传统的会计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实务,重课堂轻实验的“三重三轻”现象,强调讲授和做习题等被动式教学的落后状况。目前,虽然许多职业学校已经认识到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弱和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安排了一些会计实验课程和校外实习环节,但中职会计实践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成效甚微,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绝大部分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对口岗位工作。因此,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突出培养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当前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结合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1.会计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系统性。由于在会计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使得会计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管理规范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难以构建较为合理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如《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中职会计最主要的两门核心课程,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两门课程学完后,学生应对会计工作有了系统的认识并能进行初级的会计核算操作。但目前许多职业学校都把这两门课程作为理论课程来上,即使安排有实训课时,也仅仅占总课时极少的比例。由于实训课程安排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两门课程结束后,这时学生已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教师在上实训课时还得花一半课时重新对学生复习,大大影响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再者,由于会计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绝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没有校外的实践基地,学生的校外实习只是观光式实习。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一般由学生自找实习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真正从事会计工作的少之又少,再加上实习单位分布比较分散,给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教师无法追踪指导,只要学生有实习报告和实习单位评语就算过关,使非常重要的会计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会计实训教材单一,模拟实验资料缺乏真实感。首先,目前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多以工业企业为背景,而实际工作中,不同行业的会计事项的处理有较大差异,学生无法通过模拟实验去掌握其他行业的会计工作。其次,会计教材均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脱离具体的会计核算岗位,使学生很难掌握具体核算岗位工作的流程,影响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再者,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教材中的经济业务基本上都以文字表述为主,极少介绍业务流程及业务发生涉及到有关的原始凭证的来龙去脉,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模拟实验资料提供的原始凭证样式单一,格式不规范,并大都采用黑白印刷,与真实的业务有较大的差距,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即使面对最简单的会计实务,也感到无从下手,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会计专业教师缺乏会计实践经验。中职教育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基层会计实践技能人才的重任,作为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师不但应具备系统的理论专业知识, 更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即成为具有双重素质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但是,中职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 即使考取了会计专业技能职务资格,拥有“双师”资格证书,也缺乏实践经验和实务操作能力。个别教师甚至自己都不能独立完成整套账务处理,更谈不上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对学生的教育只能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脱离实际,纸上谈兵,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乏实践技能。

二、应对措施

如何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从业能力,已成为职业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此,本人结合个人实践和思考,试就会计实践教学提出以下设想:

1.转变理念,构建多层次的实训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目前,大部分的会计实训课程仍是作为理论课程的附属部分,因此,应将实践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实践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设计上,应树立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理念,强化实践性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会计实践教学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单项实训。每门专业主干课程必须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随堂进行必要的模拟实训,如基础会计的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内容应在每一章节理论教学完成后进行单项实训,加深学生对凭证、账簿、报表等每个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巩固每一个会计核算环节,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第二阶段:阶段性实训。每门主要专业课程结束后,在各单项模拟实验基础上,应安排一定时间集中进行阶段性综合实训,如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在于训练学生处理各种具体经济业务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各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掌握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成本会计模拟实验主要训练学生进行成本核算的能力等。通过阶段性实训,逐步完善学生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结构。第三阶段: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应安排在所有专业课程结束后,旨在突出培养学生会计技能的综合运用, 训练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会计仿真实训室按会计工作岗位设计工作任务,让学生分别进行不同岗位业务的核算,并进行轮岗练习,让学生熟悉企业各会计岗位工作流程和核算工作,能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工作。最后,综合模拟实训要实现会计核算手工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的有机结合,做到教材、数据统一,让两者融为一体。通过两种会计模拟实验的结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和与手工做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会计综合实操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

此外,应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切实落实顶岗实习模式。为了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在对口岗位上实习,避免顶岗实习流于形式,一方面学校应多渠道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一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与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办学,定向培养;二是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校办企业(如记账公司等)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和青年教师实践基地,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还能推进“教学研产销” 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另一方面,学校应完善会计实践教学考核制度,明确管理目标与质量标准;其次,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责任,明确各级管理的职责,在各个环节都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把对教师的考评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体系,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有序、有效地开展。

2.因地制宜,编制适合学生的会计模拟实训教材,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目前,会计模拟实训教材众多,大多以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作为实训资料,教材行业类型单一,且业务量偏大,大部分中职学生都难以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北海是个滨海小城市,工业企业较少,主要以商业企业、服务业、房产开发企业为主,我们根据本地经济特色,结合行业特点编制了多套小型企业会计模拟实训资料。每套实训资料反映的企业的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要相对少一些,不包括企业的各类经济业务,但不会影响学生达到初级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水平,原因是企业的各类经济业务均在多套实训资料中交叉体现,这样编制出来的实训教材既降低了操作难度,又符合当前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从业能力。另外,在原始凭证实训资料的收集上我们花了较多的精力,主要是利用到企业兼职和实践的机会收集各种原始凭证资料样本(不涉及泄露商业机密,仅作教学资料参考),自己动手设计单据,一是从单据的式样到颜色,尽可能提高仿真度;二是对每种单据的来源、用途和去向都会详细地向学生介绍。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学生只有弄清楚每一张原始凭证的来龙去脉,才能真正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有感性的认知,从而使学生在拿到原始凭证后能作出正确的账务处理。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会计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专业素质和指导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就业为导向,建设一支适应中职会计教育,强化技能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既有实践技能又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实用型初级会计人才。首先选派教师下基层挂职锻炼和建立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实践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二是积极引进行业专家和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三是鼓励从事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师获取“双师”(讲师和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依托相关高校的师资培训基地及教师进修网络,让会计专业教师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汲取本学科新的学术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水平;五是广泛发动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兼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建立一支“教学能手”+“技术能手”的较高专业素质的师资队伍。

综上所述,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会计实践教学,才能让理论向实践转化,让学生对会计工作有系统的感性认知。但是,会计教学同样要与时俱进,并根据市场的需求、经济环境、法律法规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这仍需我们在今后的会计教学中不断积极地探索、实践、总结,只有不断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完善会计教学体系,才能让学生具备熟练的会计操作技能,使每一位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学以致用,为社会不断输送合格的应用型初级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建华.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经验谈[J].广东教育(职教版),2009,(10):65-66.

[2]程春秋.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1,(3):687.

[3]王爱华.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强化中职会计实践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篇10

关键词:高职大学英语;会计专业英语;对策

1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各高职院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的通过率也成了衡量其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属于应试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听力、阅读、写作等与考试有关的基本技能得到了重视和加强。但是,由于会计专业的鲜明职业特点,使其对专业英语教学也有独特的要求:即听说领先,辅以一定的专业阅读能力。但是从二年级开始的专业英语往往是以阅读英文资料为主,教师把所有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事实证明,这种教学体系所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不断退化,而其专业英语水平又与实际工作所需相去甚远。因此,如何解决会计专业的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严重脱节的问题,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不揣浅陋,根据自己七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就如何使大学英语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过渡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2 高职大学英语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过渡对策的探讨

2.1 形式逼人,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倾斜

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人才,而这种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精通英语并能够按照国际通用的会计标准使用英语处理会计业务。无论在国内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外贸企业和一般企业的产品外销,还是在国外开设的中国企业分厂或者直接到外国就业,会计专业英语都是基本能力要求。就目前的形势而言,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专门人才,所以,任何课程的设置都要围绕这一中心目标,突出专业性、实用性。高职大学英语作为高职高专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须以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原则,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实用能力为主线,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同时又为各专业后续的专业英语课程或行业英语学习奠定基础,而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度的强调学生的英语过级率。

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大学英语基础上,能够掌握基本会计学概念的英语表达;能使用英语进行基本的账务处理。因此,要使学生在会计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顺利掌握其必须的词汇、短语、句型、语法、阅读和写作等方法和技巧,实现其教学目标,这就要求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以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和学习为导向,把会计的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实际运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大学基础英语向会计专业英语的过渡和转化,体现大学英语的基础性地位,实现其工具性作用,从而培养出真正能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会计人才。

2.2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突出实用性是大学英语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转化的最终目的

“哑巴英语”已经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了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应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突出实用性。其一应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会计专业英语必须坚持“开口”教学,对于其长长的单词、句子和段落,如果不会念,就无法达到很好的理解和记忆,也就无从掌握。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敢开口讲英语,一方面与他们勇气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一些同学发音不准,怕人笑话有关。为此,在每节课前,笔者安排两到三名学生分别做课前演讲,话题内容不限,演讲结束后,由演讲者向下面的听众(同学)提出与其演讲相关的问题,并要求给予答复。一学期下来,每个人都有机会站在讲台上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用英语与同学交流。通过这样的课前演讲活动,既调动了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又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增加了口语练习的机会,只要敢开口了,克服了羞怯的心理,后面的口语练习就好办多了。其二应提高笔头表达能力。任何知识的获取和运用都离不开实践。要很好的掌握会计专业英语知识,就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专业术语,掌握运用技巧,用比较规范、严谨的会计英语表达方式回答问题,编制会计帐表,翻译实用会计方面的资料。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课后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口头或笔头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2.3 调整教师角色,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是实现大学英语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必然条件

大学教学,尤其是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是组织者、协调者,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造相互交流各自思想的课堂氛围。作为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需要自主的做好课前预习,课后积极地总结及复习,才能学有所成。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事实上,对于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仍是被动的。在一堂课中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的往往是那些口语较好而又较为外向的学生,但是这类学生只占少数。大多数被动学习型的学生则保持中学时的学习模式,盼望老师传授他们知识,这些学生仍然扮演着“记录员”或“秘书”的工作,消极被动,课上往往因此出现一片尴尬的沉默,使得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面对以上状况,作为组织、引导者的教师不能听之任之,不能视而不见,做睁眼瞎,相反应随时掌握课堂进度和节奏,在传授了基本知识点和重要知识点后,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运用教学敏感性,及时发现那些想发言但又怕出错的学生,为他们跨出第一步创造良好的环境。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的教学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就如同“天书”,面对大学英语,提不起半点精神。那么,面对复杂、难懂,而且实用性极强的会计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否则就会出现“台下人听了无趣,台上人说来无光”窘境,甚至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坐在下面云里雾里,神情恍惚,呆若木鸡或鼾声一片,这样的英语课下来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浪费青春,浪费国家教育资源,上课只是走形式的印象,这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大相径庭,课堂上见不到半点效果,何谈为国家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当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者,使学生逐步对大学英语产生兴趣,喜欢上英语课,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下能够认真、自主完成作业,为接下来更为专业、更为复杂的会计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兴趣基础。可以想象,学生在掌握了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有坚实的英语基础,那么,培养出精通英语的高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岂非难事。

2.4 重新审视过级后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顺利实现大学英语与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交接

在基础英语方面,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缺乏连续性,普遍的做法是大一上学期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高等院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事实证明,百分之九十几的学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过级率很是令人满意。但是,既然上学期已完成学生通过A、B级考试的教学目标,那么,大一下学期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目标又该如何确定呢?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是仍然以A、B级考试的标准为准则,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角度出发制定新的、合乎实际的教学大纲,设定新的教学目标,没有什么措施保证学生在参加完应用能力考试后,继续在基础英语方面有所提高。实际上,“通

(下转第64页)

(上接第71页)

过应用能力A、B级考试”与“基础英语过关”完全是两个概念。现在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是应试型的,其明显的特点是“阅读领先,听写跟上”,而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却应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这便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普遍较差的症结之所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学生考级通过后,继续给学生创造学习基础英语的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如我院公共英语教研室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将原有班级打乱,根据学生的A、B级考试成绩来划分班级,由大班改成小班教学。传统的大班教学人数太多,必须占用大教室,这样老师不是在讲英语,而是在“喊”英语,而“喊”出来的英语就失去了纯正英语本该有的语音、语调、语感等,大班教学对专业外语教学很不合适。小班教学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同时,也易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理解程度、发音情况,教师有机会向每位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也是也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至于把自己看成旁观者,上英语课就是单调、无聊,英语老师的讲授成了学生最好的催眠曲。另外,大班教学,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每个班都存在着三个等级:不达B级水平、B级水平、A级接近四级水平。这三个档次混在一起,众口难调,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按照学生英语水平划分班级,将大班变为小班,就便于教师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备课、讲课,使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之间的语言双边活动的过程,让各种不同基础、不同素质的学生都得到均衡的、等量的英语应用和实践的锻炼机会。

3 结束语

在当前过渡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明确了大学英语与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分清教师与学生各自的角色、注重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处理好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关系、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才会实现大学英语与会计专业英语的完美衔接,才能使学生在高年级进一步加深和增强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飞跃,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静. 改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推进职业英语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2]刘锦,吴芳.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3]陈萍,陈学斌. 对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

[4]崔丽娜. 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变革探究——对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再思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