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质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3 17:4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体质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其特点是具有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我校学生调查报告格式做如下要求: 一、标题要求 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调 查 人(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调查原因、调查方法、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和建议五部分。
一、 研究原因: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为什么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
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问卷
1.你是不是近视?
A. 是的 B、 不是
2.你是如何近视的?(不近视的可不答)
A、看电视过度 B、坐姿不端 C. 其它
3 你近视多少度?
A. 100以下 B. 500以下 C. 更高
三、调查分析:
导致眼睛近视的原因: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1 看电视距离太近
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 长时间的在电脑前
8 不合理饮食
9 看激光
10 在车厢里看书
11 遗传因素
12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
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篇2
小学生关于近视的调查报告一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们班里多了几副眼镜,又有几个同学加入了眼镜一族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同学近视了呢?我决定对同学们的近视情况调查一下。
二、调查的方法
⒈采访调查班里同学近视情况、人数及近视原因。
⒉上网浏览如何预防近视、注意用眼卫生。
⒊请教有经验的专业人士。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采访人数40人
近视情况轻微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不近视
近视人数21人8人2人9人
所占比例52.5%20%5%22.5%
近视主要原因不注意看书的姿势。常看电视,玩电脑游戏长时间玩电脑游戏,看电视。非常注意用眼卫生。
四、结论
⒈班里的同学已经大部分都近视了,我们要找出近视原因。还要做到看书、电视电脑屏幕时保持良好的距离,否则会导致散光或近视度数加深。
⒉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的同学们的近视原因都是常看电视,玩电脑。看出电视和电脑对我们的视力有很大的毒害,我们要尽量的少看甚至不看它们,别让镜片越变越厚。
五、建议
⒈要养成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眼与书本之间应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
⒉不要看字迹太小或模糊的书报,写字不要写得太小。
⒊教育儿童改正不合理的用眼习惯,如趴在桌上、歪头看书或写字,躺在床上看书,吃饭时看书,在强光下或暗
小学生关于近视的调查报告二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现在才上小学,可我发现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很多,有的同学甚至低于4.5,这也许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不便.所以,我想借用这次机会,去研究一下小学生的视力主要涉及哪几个因素.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视力的原因的书籍,报刊,网站等,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
2.派发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自身原因于人数. 3.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下降导致的结果.
三.调查情况和质料整理.
四.结论 根据资料与调查报告的统计表明,造成视力或视力下降的原因有: 1.做作业时的姿势姿势. 2.每天花在上网看电视的时间较多. 3.做眼操时不够认真. 4.看书姿势姿势. 所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保护视力的重点,请不要让心灵的窗户受到伤害. 针
对没有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的同学的建议:1.尽量不要在傍晚以后不开电灯看书或作业.2.做作业时要严格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目标.3.晚上看电视或者使用电脑,尽量不要关灯,因为这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个重点.4.不要长时间坐电视.电脑前,更不要长时间玩游戏.5.每天回家自己叫口令,做一遍眼保健操.6.不要轻易去戴其它同学的眼镜,这样对自己没有好处,反到使自己的视力慢慢下降.
目前中国学生中小学近视率己达34.6%,高中生近视率已达70%,患者人数超过六千万,因近视到盲人数达三十万人.视力下降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成绩.并对我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据卫生部.教育局联合调查,目前我国学生近视发生北接近60%,居世界第一位.
让我们从小就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让心灵的窗户永远明亮.
由组长:张子旋组员季子恒.孙钧陶.谢骥超.胡一扬共同完成.
小学生关于近视的调查报告三
一、 问题的提出
上五年级了,班级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眼镜将会在整个班级普及了。近视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带了许多不方便,洗脸刷牙,吃饭行走,眼镜如同人身上的一个器官,怎么也离不开它了。同学们的视力为什么会下降?是否和平时的学习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呢?
二、 调查方法
1 看书
2 上网找资料
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具体内容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网络近视怎么形成及治疗 近视眼发生的原因分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发育因素。近视眼有一定遗传的倾向,高度近视更是如此。正常情况下,至青春期眼球可发育正常,如过度发育即形成近视,这种近视一般到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进行性发展可变成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从事文字工作和近距离工作的人容易发生近视,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用眼过度使睫状肌和眼外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是形成青少年近视的直接原因。因此重视视力卫生极为重要。包括注意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注意灯光照明,注意读书姿势,避免阅读时间过长,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都能达到防治近视的作用。
书籍怎么样会近视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四 、 结论
1.遗传因素: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又往往受客观环境,即生活条件的影响使之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复杂性。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这是最古老的学说,虽然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但是,在近距离阅读或近距离工作的影响下,为什么能产生近视?对此还没有一致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调节学说:绝大多数近视是在青少年时代出现,由于青少年眼的调节力特别强,对近距离工作学习有高度适应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劳。但是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睫状肌会发生疲劳甚至痉挛而出现调节性近视,不及时消除持续发展则可成为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或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到眼球轴的延长。
(2)辐辏学说:近距离工作使用调节时,也需要两眼同时内转的辐辏功能加强,由此可以导致眼肌对眼球加压,而引起眼球轴的延长。
(3)环境适应学说:幼儿时期眼球小,多数呈现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增大达到正视状态。在这一发育过程中近距离阅读过多,眼球为适应这种调节需要而成为近视。这一学说受到许多反对,但是在发育期可塑性很强, 对近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已是共识。
其他学说不作介绍,需要再提一下的是诸如照明光线、阅读姿势、对比度、字小模糊、距离太近和阅读时间长等外部因素都能影响以上因素的作用。
3.营养体质学说:从一些资料分析到,微量元素镉、锶和锌等的缺乏和体质的薄弱也可影响到近视的发生,但是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近视则各有说法。
总之,从以上可以看出近视是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体质因素的相互影响,而非某单一因素而成。
小学生关于近视的调查报告四
关于同学近视情况的调查及其原因分析一
. 问题的提出这个星期的周一晨会上,卫生曹老师郑重地向我们宣布了一件事:2004年到2009年我校学生近视率直线上升。平均每个班一学期就增加一名近视学生,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啊!大家听了这个消息都感到震惊,这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视力下降这么快呢?好奇心促使我作了一次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 1.采访别人 2.统计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表格一:人物 左眼视力 右眼视力 做作业或看书时的不良习惯 自己 4.4 4.5 喜欢在车上看书 沈心诣 4.8 4.7 看书时头低得很低 吴越韵 4.4 4.4 在光线暗的地方躺着看书,做作业时头低得很低。 柴涵琦 4.5 4.4 做作业时喜欢歪着头嘟着嘴 表格二:班级 全班人数 近视人数 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 长寿班(3)班 34人 16人 47% 素描班 35人 20人 57% 英语班 40人 20人 50% 四.结论 1.分析
篇3
关键词:青少年 体质 干预措施
1.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1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
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 学生肥胖率在过去五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其中初中生近视人数成为各学段中涨幅最大的学生群体。初中生达到58%,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达到83%。也就是说,10个大学生中,还找不到2个视力合格的。这些数据给国人以最强烈的警示:中国已到了必须关注青少年体质的时候了!
1.2学生体质下降的成因分析
1.2.1营养方面的原因
物质条件的改善使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大为增加,青少年的饮食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高脂肪及高糖类等摄取的机会和比例大大增加。尤其是青少年的饮食存在“三过”,即吃得过精、过甜、过软,油炸食品、碳酸饮料在青少年食谱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1.2.2运动方面的原因
有数据显示,欧美等国的青少年平均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为2至3小时,而我国青少年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一小时。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不锻炼,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时间。
1.2.3长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重文轻武”是我国几千年封建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对这种传统教育观念的注解。这种教育观念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对应试以外学习内容的轻视与排斥。
1.2.4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我国相继颁布了多部不同层次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有关的法律法规,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应是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1.2.5现代生活方式变迁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享受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身体机能退化的代价,其中最明显的是人体的运动能力失去了协调、灵敏、力量、平衡等许多必备素质以及许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1.2.6其他原因
随着电子游戏机盛行、计算机普及、网络信息的发展,中小学生长时间投入进去,结果不但占去了锻炼的时间,而且还损害了身体,同时也使近视率不断上升。
2.关于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若干思考
2.1政府积极参与,加强组织领导
有资料显示,美、日等国在上世纪80年代,面对随着生活水平和营养状况的改善,青少年体质却下降的情况,进行了全国性的增强体质的规划。当下,教育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所以要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提高青少年的体质。
2.2体育课的结构和形式是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根本保证
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是休闲体育、娱乐体育、竞技体育,与一般的课外体育活动也不完全相同。如果我们的体育课只强调兴趣,甚至不恰当地提出“娱乐第一,兴趣至上”的口号,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3重视校外教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体育活动充实课外生活,努力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到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中来,充分发挥政府在校外教育发展中的主导职责,体现校外教育的公益事业主体特征,促使经营性活动场所向青少年优惠或免费开放。
2.4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 让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
全社会和家庭都应该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思想,克服急功近利、智育第一的思想,形成合力,根据各自的职能积极发挥作用。社区要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青少年体育活动。要在广大家长中积极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调整膳食结构,注意合理的营养搭配,树立正确的育子观、成才观,鼓励父母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从小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5完善青少年体质监测制度,定期测试并向社会公布
对于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以科学数据给予直观和量化方面一直做得不够全面与完善,这是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中的缺憾和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不同规模的4次全国性的青少年体质调研,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制度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篇4
关键词: 超重;肥胖;体质指数;学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不断减少,静态活动时间不断增加,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日趋严重[1]。肥胖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也给各种成人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的发生带来影响[2]。为了解岳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帮助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笔者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岳阳市岳阳楼区6-18岁的中小学生918名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岳阳市楼区3所学校6-18岁中小学生918人,其中小学279人,初中生348,高中生291人。
注:*表示p0.05, ()内数字为检出率%。
3讨论
3.1儿童青少年超重肥现状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前儿童的重要健康问题是营养不良和感染性疾病,1986年全国首次进行城市0-7岁学龄前儿童肥胖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肥胖的检出率低于1%。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部委共同组织的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城市7-22岁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5%和11.39%,女生超重和肥胖分别是8.72%和5.01%[3]。2010年男生、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81%、9.92%[4]。2009年上半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对天心区、开福区62051名中小学生的体检数据显示,参加调查的孩子肥胖率已经达到11.68%。以上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肥胖正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后果是成年期的延续,是成人期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5]。本次对岳阳市区918名儿童青少年调查结果超重率为8.82%,肥胖率为3.59%,其中男生超重肥胖率为8.9%,5.73%,女生超重肥胖率为 8.7 %,1.34%。由表1可以看出小学学段的超重肥胖率最高,而高中学段的超重肥胖率较低。由此说明儿童期是预防超重肥胖的关键时期,该年龄处于儿童向青少年过度阶段,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于干预和宣传,在学校和家庭制定有效的儿童超重肥胖防治策略。
3.2 各因素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以下是对于超重肥胖相关因素的分析与讨论
3.2.1生活方式 一日三餐在家用餐的超重肥胖率最高,睡眠时间大于10小时和小于6小时的超重肥胖率最高,由此可以得出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重要因素。在肥胖的干预措施中,家庭的重点要着眼于饮食与睡眠的合理安排。饮食方面营养要合理搭配,三餐按时按比例进食(早、中、晚餐比例为3:4:4)[6],杜绝不健康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预防成年后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
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在肥胖的预防和控制中也相当重要。减少睡眠时间可升高胰岛素水平,增加饥饿感[7],睡眠时间短会增加体重和皮褶厚度[8]。而每天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的学生患超重肥胖的风险是睡眠正常的1.242倍。说明睡眠时间不足或过长都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是预防肥胖的重要因素。
3.2.2 运动 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在肥胖的预防上比控制膳食更为重要[9]。运动减肥能够增加体内脂肪和糖的消耗。当增加运动时,肌肉活动需要热量,因此对血的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利用率增高,脂肪细胞得不到补充,反而还要支出,于是就缩小变瘪。同时多余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转化为脂肪,结果体内脂肪减少,最终使体重下降。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运动项目,运动频率与超重肥胖呈反比,结果表明选择运动项目越多,而且运动频率越高的学生发生肥胖的几率越低。由于运动对降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利用家庭和学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制定实用而有效的运动方案,对学生运动进行规划,如运动时间、强度和项目,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参加从而发挥运动在降低肥胖的重要作用。
3.2.3 遗传 遗传对肥胖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从而导致一种罕见的畸形肥胖;另一方面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肥胖[10]。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后一种情况。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使家长不仅将肥胖基因遗传给孩子,而且在家庭环境上影响孩子,将导致肥胖的不良生活习惯带给下一代,从而使儿童生活的环境因素成为形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儿童肥胖与父母肥胖之间的关系,父母都肥胖,子女发生肥胖的可能性最大,在单方父母发生肥胖的子女中,母亲肥胖的情况下,子女发生肥胖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在以后的肥胖控制因素中要着重改变家长的不良生活方式,宣传正确的饮食,作息习惯,防止将肥胖影响到下一代。
通过对岳阳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信息的收集,结果发现岳阳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较全国水平低,分析其原因为:岳阳市位于湖区,农业和渔业产量高,这就对食物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偏重,从而增加低脂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减少了禽类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饮食结构的不同在控制超重肥胖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控制肥胖发生是多因素下的共同结果,有更多的未查明的因素有待以后去发现和研究。
针对我国目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对影响超重肥胖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宣传力度,制定防治儿童超重肥胖策略,从儿童抓起,从根本上减少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增强国民整体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杨漾,陈佩杰等。上海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影响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2,33(11):1350
[2]季成叶,正视和积极应对生长长期趋势的负面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10),,1153―115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
[4] 国家体育总局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5] 张丽娜,陈健尔,张涛,等 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与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93-94.
[6] 源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膳食调查表表2家庭3日用餐人次数登记表
[7] SPIEGEL K,TASALI E,PENEV P,et al. Brief communication:sleep curtailment in lealthy young men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sed leptin levels,elevated ghrelin levels, and increased hunger and appetite〔J〕. Ann
Intern Med, 2004,141(11) :846-850
[8] WELLS JC, HALLAL PC, REICHERT FF,et al.Sleep patterns and television viewing in relation to obesity and blood pressure ; Evidence from an adolescent Brazilian birth cohort〔J〕.Int J Obes(Lond) , 2008 , 32(7) :1042-1049.
[9] WHO 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R〕.
篇5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中就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宣言中将合理膳食放在了四大基石之首,是健康的第一基石,足以证明合理膳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营养不良,已经成为目前影响我国学生健康的最主要原因。营养不良(包括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将对人口素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体力不足,劳动能力降低。②智力受损,受教育的能力降低,创新能力不足。③与传染病互为因果。④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潜在原因。⑤会世代相传,形成恶性循环。⑥与贫困互为因果。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营养不良的严重性和提高国民营养知识水平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营养不良,特别是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将干扰基因的优秀表达,不仅妨碍他们正常的体质发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智力发育,关系到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权威资料表明,儿童时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可使智商降低15分,使劳动生产力损失10%。儿童铁缺乏可使听力、视力减弱,学习成绩不佳,智力发育受到严重损害。碘缺乏可使儿童智商降低10%,成年后劳动能力下降10%……。
从2002年“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和“全国营养调查报告”等资料所显示的结果来看,我国青少年儿童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我国儿童肥胖率为8.1%,城市中有1/4的男生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儿童高血压患病率超过7%;3~12岁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达9.3%;我国居民钙的平均摄入量为391毫克/日,仅为青少年应摄入量的32.5%;农村4岁以下儿童的身材矮小率达20.5%。我国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为:初中生60%,高中生76%,大学生83%;青春期学生尤其是女生贫血仍然比较严重;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明显下降……。上述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膳食因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与之相反,日本国民的健康情况令我们惊叹!有资料显示,由于日本历届政府对于国民营养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营养的重视,以及国民营养知识水平的提高,使日本青年人的平均身高比“二战”时高出11~15厘米,曾经的“小日本儿”其身高已经超过中国人。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7.6岁,比我国的67.88岁高出近20岁,并且是“寿尔康”,我们却是“不寿不康”!为此,自1986年以来日本持续被联合国评为长寿国和高智商国。由于日本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崛起,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看到这些事实,我们就不难找到我们的差距所在,同时也就不难领悟到学生家长、老师、学校乃至全社会“补”上营养这一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导致我市学生营养不均衡乃至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城市学生谷类食物偏少,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摄入量偏高。②学生家长营养知识匮乏,营养素搭配比例不当。③学生不吃早餐或在家庭以外就餐率较高。④营养教育落后,学生缺乏营养知识,饮食不节制、偏食、吃过多的零食。⑤过多的饮用碳酸饮料、香甜味饮料。⑥一些学生盲目减肥、节食。⑦部分学校疏于对食堂管理,饭菜价高质差。⑧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领域的卫生与安全问题严重,也是造成学生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高血压、糖尿病、超重与肥胖等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些年来呈现低龄化且上升的态势,成为威胁我国城市儿童少年健康的突出问题。此外,血脂异常还可见于农村青少年。膳食营养素失衡不仅威胁易感人群的健康,最为重要的是,还将影响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智力、体力和精神等的正常发育。
国民营养,特别是学生营养,关乎国家的兴衰,关乎民族的未来,不容忽视!为此,包括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先生在内的数十名营养界著名专家多次呼吁:国家要对国民营养进行立法,饮食营养要从孕期开始,“食育”要从娃娃抓起!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并提为国民三大素质。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小康目标,最终赶上或超过西方发达国家,“高素质的健康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第一竞争力,健康是第一保障力,而膳食营养又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所以,加强和改善学生营养,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是使教育良性发展的基础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条件,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长远大计。
篇6
【关键词】 肥胖症;健康状况指标;生活质量;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11-02
Effec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Adolescents/XU Yi-qun, JI Cheng-ye, MA Jun, et al. Institute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08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adolescents in Beijing, and to provide bases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body weight on health. Methods A total of 505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personal and family informatio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ResultsObesity adolescent had mor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P
【Key words】 Obesity; Health status indicators; Quality of life; Students
随着儿童超重、肥胖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行,研究人员、儿科医生和家长更多地关注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的近期和长远的健康影响[1-2],并将研究重点从单纯研究肥胖相关疾病转到对肥胖有关的疾病、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影响的评价。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是适应WHO新的健康概念,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综合评价健康的一种模式[3],是目前慢性病干预和治疗评价的常用指标,近10 a开始用于肥胖评价[4]。笔者选择北京地区初中学生505名进行相关研究,旨在为全面评价体重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北京市某中学初二和初三年级学生505名为调查对象。通过体格检查和询问既往病史,剔除慢性病和过敏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表,由家长和学生分别填写完成。调查内容包括青少年家庭情况、个人情况和HRQOL部分。HRQOL参考国际现有适龄生活质量问卷设计[5-7],包括生理功能(健康状况、生活功能和肥胖相关功能)、心理功能(自尊、抑郁和焦虑)和社会适应(学校功能和伙伴关系)部分。每个问题有5个选项,按照1~5分计。身高、体重由专业人员按照《2000年中国学生健康与体质调研检测细则》[8]进行测量,超重、肥胖判定参照《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9]。全部分析利用SPSS/PC 10软件包完成。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调查表结构及其信效度评价 生活质量调查表各维度各分项Cronbach α均>0.5,各维度总和>0.75;分半系数在0.56~0.79之间,表明该调查表有较好信度。见表1。
2.2 男女中学生不同体重组基本情况 见表2。不同性别各体重组在年龄分布和BMI均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 男女中学生不同体重组各维度均数比较 见表3。除健康状况、自尊和学校功能外,无论男、女各维度均数均随着BMI增加而增高;肥胖组与正常组或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与超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正常组抑郁焦虑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学校关系和社会适应低于男生外,超重、肥胖组男、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肥胖研究深入发现,肥胖不但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同时还与各种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有关。肥胖者尤其是重度肥胖患者可能出现社会适应不良、自尊受损和抑郁、焦虑状态[10]。HRQOL是从生理、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多维度综合评价疾病的指标,应用HRQOL可以帮助识别是健康的哪方面受到影响,并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由于儿童青少年时期与成人疾病进程不同,问卷适用性也有差异,目前尚无合适的适龄中文HRQOL问卷。本调查参考目前国际上常用的CHQ、PedsQL、Kindl等[5-7]问卷模式和条目,并采用标准化的自尊问卷以及抑郁、焦虑量表自制调查表[11],采用负向记分,调查表信度和效度均达到要求。
结果发现,肥胖组较正常组和超重组有显著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功能的影响。健康状况(即你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别人相比如何?)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12],考虑这可能与青少年对健康的认识有关;不同性别青少年生活能力及与肥胖有关的活动,肥胖组都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说明肥胖已对该年龄段的人群产生生理功能影响,但受到疾病进程的影响,可能还没有出现成年期明确的疾病[13]。研究还发现,肥胖组较正常和超重组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焦虑状态和伙伴关系问题,进一步证实肥胖对健康影响的多重性。与其他人群结果不同,肥胖组并无显著的自尊受损[14],女生也未表现出比男生明显的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问题[15]。HRQOL可能受到社会人口学指标的影响,在今后研究中要扩大样本,以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
伴随超重、肥胖的出现,男、女生均已出现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强肥胖及相关影响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认识;在肥胖干预中,除传统的学校体育活动和饮食干预外,还应对肥胖学生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避免肥胖对健康的多重影响。
4 参考文献
[1] 徐轶群,马军,尹遵栋,等.北京地区不同营养状况初中毕业生血压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 016-1 017.
[2] FREEDMAN DS, DIETZ WH, SRINIVASAN SR, et al. The relation of overweight to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Bogalusa Heart Study.Pediatrics, 1999,103(6):1 175-1 182.
[3] CDC. Quality of life as a new public health measure-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1993. MMWR, 1994,43(3):375-380.
[4] WATERS E, DOYLE J, WOLFE R, et al. Influence of parental gender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and illness on parent-reported child health. Pediatrics, 2000,106(6):1 422-1 428.
[5] WAKE M, HESKETH K, CAMERON F. The Child Health Questionnaire in children with diabetes: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parent and adolescent-reported functional health status. Diabet Med, 2000,17(5):700-707.
[6] VARNI JW, BURWINKLE TM, SEID M, et al. The PedsQL 4.0 as a pediatric population health measure: Feasibilit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mbulatory Pediatr, 2003,3(3):329-341.
[7] RAVENS-SIEBERER U, REDEGELD M, BULLINGER M. Quality of life after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in children with obesity. Int J Obes, 2001,25(Suppl 1):63-65.
[8]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20.
[9] 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分类标准.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10]SCHWIMMER JB, BURWINKLE TM, VARNI JW.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severely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AMA, 2003,289(4):1 813-1 819.
[1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8-319.
[12]SWALLEN KC, REITHER EN, STEVEN A, et al. Overweight,obesity,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adolescents: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Pediatrics, 2005,115(2):340-347.
[13]WILLIAMS J, WAKE M, HESKETH K, 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 JAMA, 2005,293(1):70-76.
[14]ERICKSON SJ, ROBINSON TN, HAYDEL F, et al. Are overweight children unhappy? Body mass index,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overweight concerns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0,154(9):931-935.
篇7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令人担忧。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人数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视力不良、超重及肥胖仍然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本文论述的就是如何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从而达到增强广大青少年的体质。
关键词 宣传 指导思想 体育文化 安全教育
阳光体育运动是在2006年12月23日,建国以来首次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时候提出的,当时提出来叫“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其主要内容是针对目前全国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有所下降的情况,教育部要求全国各个学校首先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工作的要求,包括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让我们的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能少于10个小时,中学生不能少于9小时,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关键是学生的体育活动每天不能少于1小时。所以这次执行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要求中小学生包括家长家喻户晓,如何保证学生做好一小时的体育运动,真正起到了增强人民体质中的增强中小学生体质的一个问题。从孩子们的长远来考虑,应该增强体质,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按照我们过去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是极重要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含义。
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显示:有66%的学生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有24.8%的学生基本不锻炼,有60.4%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74.6%的学生认为他们体质不好是由于体育锻炼不够造成的,有28.9%的学生认为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一、造成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不高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体质下降,耐力、协调力、吃苦精神明显下降,缺乏主动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愿意;二是由于家长、教师的较高期望,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无形中导致学生压缩参加阳光运动的时间,少参加或是不参加锻炼;三是由于宣传发动不够,或是活动组织不到位,或是参与面不广泛,这也影响了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由于部分教师受应付教育思维的影响,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局限性,以为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加之青少年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运动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对阳光体育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家长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家长对阳光运动的认识与理解不够,认为学生在校内就是上好课,少玩多学习,考个好分数,至于参加阳光体育运动那是花费学生学习时间的事,可参加可不参加,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当前社会上衡量一所学校好差的量化指标,主要还是学校的办学质量,具体来说就是学生的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竞赛获奖人数,至于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如何,效果怎样,社会上不太关心也不会关心。
二、对策
如何利用现在好的政策支持,如何深入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从学校实际出发切实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呢?我认为:
(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首先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大力营造活动氛围。充分利用升旗、知识竞赛、班会、宣传板报、征文、标语等形式,使我们的师生家长深入地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邀请家长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开展“五个一倡议”活动(即“建立一个体育爱好、掌握一种体育技能、每天步行一千米、每周与家长做一次体育运动、每月与家长到大自然中进行一次户外体育活动”),使“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到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中。
(二)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障阳光体育运动顺利进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贯彻“健康第一”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深入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真正认识到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迫切性。
(三)发挥体育社团功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要充分重视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和功能,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支持、管理和指导。
(四)举办体育文化活动,营造体育锻炼氛围,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新型校园文化组织形式,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时较长,参与面较广,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益于营造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
(五)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并把毕业生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与学位挂钩等,增强了达标工作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同时促进了毕业生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
篇8
教育专家叶澜说:“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学校教育的根本缺陷是对学生的生命关注不够。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尊重生命、体验和情感。我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关注学生生命,遵循生命发展原则,旨在形成学生健康的生命态度的教育。生命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原则。其一,生命就其本身来说是自由的、平等的,是渴望幸福又避免不快的。其二,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不是抽象的。其三,就个体而言,生命具有不断向上发展的驱力,生命教育借助这种驱力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总而言之,生命教育旨在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对待生命健全的态度,而这些也都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用生命观改进教育,其实质是将生命本身的活力作为德育的动力,将个体的生命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将培养健全的生命意识作为德育的目标。以生命教育观进行德育,德育就不能将道德从情景中脱离出来。教师的作用是营造良好的环境,拓展教育的空间,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观察学生的天赋与个性,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引导生命的活力以创造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生存教育
对一所学校的问卷调查表明:现在80%的孩子不会洗衣、做饭、做家务。由于家长长期娇生惯养、溺爱,很多青少年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据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约有17%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此外,不少人难以应对逆境。现在的青少年到底怎么了?他们的生存教育应该如何走,将走向何方?这迫切需要我们关注。生存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最基本能力,主要表现为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以及面对灾难、危险时的应对能力和逃生能力。生存教育的目的就是让青少年不仅具备独立生存能力,而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挖掘个人潜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发展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方面条件都得到了改善,青少年生长的环境也越来越优越。可是,面对困难、灾难及外界压力时,青少年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却让人担忧,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社会责任感,加上社会和学校对青少年的生存能力培养不太重视,对青少年加强“生存教育”变得刻不容缓。人的社会化就是不断适应现实社会的过程。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周围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目的是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全方面得到发展。在目前青少年的生存环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试教育导致部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使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淡化和信仰危机;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样的现实,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首先,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对青少年的服务功能。在服务上,应该畅通青少年的诉求渠道,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如开通青少年维权、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等。其次,关注弱势青少年群体和犯罪及有过错的青少年成长,如留守儿童、少教所青少年等。再次,形成优化社会环境的合力,如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以及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指导。最后,青少年生存能力逐年下降,增强孩子生存能力应以家长意识先行。由于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走入误区,在孩子的生活自理方面大包大揽,生怕耽误了孩子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其实劳逸结合不仅不影响学习,反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篇9
谢亚龙介绍说:“中国成年人身高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比日本同龄人低。目前,中国40岁以上男子比日本同龄人身高平均值高1.2厘米,39岁以下男子则低于日本同龄人0.68厘米,中国中青年男子身高相对日本同龄人已无优势可言。中国女子成年人各年龄段身高仍高于日本同龄人,但随着年龄的减小,差距越来越小。”
他进一步解释说,上述结果在1988年原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报告》中已予表明。1997年,原国家体委在全国19个省、区、市组织进行了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工作,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监测对象是18岁至59岁的中国国民,共采集105328个样本,其中男性55980例。日本人体质状况的数据源于日本文部省体育局1997年度的调查报告书。
不容置疑的数据对比
中、日两个报告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男性18岁至20岁年龄组比57岁至59岁年龄组平均增长了3厘米,说明中国的青年要高于老年,中国人相对自己长高了,这和人们的经验相符。但是,和日本男性各年龄组相比,中国人身高出现低于日本人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中国59岁男性还高于日本同龄人2.6厘米,而18岁则低于日本同龄人13厘米。如果按各年龄段平均身高比较,可以明显看到这个趋势的变化过程:中国男性50岁至59岁组高于日本人1.52厘米,40岁至49岁组仅低于日本人0.03厘米,30岁至39岁组低于日本人0.69厘米,18岁至29岁组比日本人低1.04厘米。
在青少年中,中国女性身高也开始出现低于日本人的趋势。199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16岁至22岁女生同日本女生身高平均值相等;而中国7岁至22岁所有年龄组男生的身高均低于日本男生,平均低1.96厘米,其中7岁至14岁低2.28厘米。
1902年至1997年日本国民身高增长了12厘米,其中仅战后20年间就增长了4.6厘米。1948年至1997年增长了7厘米,反映了日本战后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情况,同时与日本一个世纪以来注重增强国民体质,坚持国民体质监测和研究,持续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有关。
中国人的身高已呈低于日本人的趋势,在男性国民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从这次体质监测可以看出,日本人身高增长速度快于我国,中、日两国男性身高的差距出现在40岁以下,说明中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生的男性身高就开始低于日本人了。
我们为什么比日本人矮了
20世纪50年代日本人提出“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经过几十年努力,其国民健康大大提高,99%的小学生都饮用学生奶。与之相反,中国儿童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今天,非但身高没有赶上日本同龄儿童,反而出现大量营养过剩的肥胖型儿童,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国际先进水平国家相比,我国儿童在营养成分摄取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另外,日本人身高的增长与其进行运动的主要方式有关,日本人运动的主要方式为跳绳与游泳。在诸多运动项目中,游泳被认为是最佳运动,更协调更全面而且副作用最小。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学生的锻炼意识远远不及韩日学生。大多数中国学生仅在体育课时间参加运动,而中国学校安排的每周体育课时间也少于韩日学校。在中国,有20.9%的家长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66%的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不到一小时。此外,还有60.4%的学生认为造成自己体质下降的原因是从小没有养成锻炼习惯,这与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呵护”有关。体育教师陶远强坦承,“快乐体育”教育改革“华而不实”,目前体育课“形式”大于内容:身高是人体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体质的基本状况。如今,在亚洲身材最高的是韩国,他们的平均身高超过了中南美洲,正接近南欧的水平。最新统计的世界各国男性平均身高列表中,韩国、日本和中国男子的平均身高分别是173.3厘米、170.7厘米和169.7厘米。
反思现代教育体制
震惊,似乎是每一个初次得知这一消息的中国人的必然反应。这完全不符合我们的“经验”。相反,谁能想到韩国男性平均身高亚洲最高,谁能接受日本男人比中国男人高大的事实?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我们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铮铮号召,似乎又看到了中国人热火朝天进行群众体育运动的场景。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场面都成为了历史,就在我们东亚邻居的男性后代日复一日地亲近大自然、把身体锻炼作为第一要务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在课堂里、在补习班老师的敦促下,为了将来“出人头地”而读书。哪个孩子不愿意玩?而来自老师、家长的声音又在随时敲打着他们,现在傻玩、疯淘,将来是要吃苦头的!
实在怨不得我们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也怨不得望子成龙的家长和老师,的确,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一个像韩国、日本例子那样放学就扔下书包“到广阔的天地里”去的中国孩子,要是能考试双百、全班第一,那才是体制的反讽和笑话,这种情况发生概率微乎其微。
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改革开放之初,有一位伟人深谋远虑地说。可是30年后的今天又一代孩子悄然长成,未来近在眼前,我们却痛苦地发现,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邻居,而且是在与我们曾经最不屑一比的身高上。我们不得不看到,在运动场上、在职业舞台、在一切有着强烈竞争与挑战的领域,挺拔着走出来的黄种人,往往不一定是咱们中国人。要知道国民的健康与健美,也是一个国家的财富啊!
世界男人身高排名
1.荷兰182.5
2.丹麦181.5
3.德国180.2
4.挪威179.7
5.瑞典179.6
6.卢森堡179.1
7.奥地利178.2
8.芬兰178.2
9.英国178.1
10.罗马球尼亚178
11.澳大利亚177
12.匈牙利177
13.加拿大177
14.希腊176.5
15.法国176.4
16.意大利176.1
17.爱尔兰176.1
18.比利时175.6
19.俄罗斯175
20.美国175
21.新西兰175
22.葡萄牙173.9
23.西班牙173.4
24.韩国173.3
25.阿尔及利亚172.2
26.土耳其172
27.巴西171
28.墨西哥171
29.日本170.7
30.波兰170
31.马尔他169.9
32.中国169.7
33.汤加169.4
34.蒙古168
35.印度167.6
36.越南165
篇10
【中图分类号】 G 478.2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9-0859-02
【关键词】 视力,低;沙眼;龋齿;营养评价;学生
肥胖、视力不良、龋齿等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为了解石家庄城市儿童常见病患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儿童常见病的发病率,同时也为儿童常见病防治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资料,笔者于2007年5月对石家庄市7~13岁儿童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石家庄市随机抽取8所小学,共有7 923名学生参加了健康检查。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共有7 189名学生(男生3 752名,女生3 437名)有完整的资料,年龄为7~13岁。
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1]要求,测量和检查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沙眼、龋齿状况。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分类标准评价超重和肥胖[2];按身高标准体重法,低于90%评定为营养不良[3]。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其他指标由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系统6.0(学校版)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视力不良 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2.82%,其中男生为38.89%,女生为4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4,P<0.01),且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χ2趋=196.03,185.15,P值均<0.01)。见表1。
2.2 沙眼 小学生沙眼检出率为3.44%,其中男生为3.38%,女生为3.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且男、女生沙眼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χ2趋=15.03,7.61,P值均<0.01)。见表1。
2.3 龋齿 小学生龋患率为23.15%,其中男生为 23.64%,女生为2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P>0.05),且男、女生各年龄组龋患率无线性趋势(χ2趋=3.34,5.89,P值均>0.05)。
2.4 营养状况 小学生超重、肥胖、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18.43%,20.52%,5.30%,其中男生超重、肥胖、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19.51%,21.57%,5.61%,女生超重、肥胖、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17.25%,19.37%,4.97%,各项指标男、女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6.07,5.25,1.38,P值均>0.05)。见表2。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石家庄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2003年河南省城市同年龄组小学生(26.77%)[4],且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如今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看电视、上网时间较长,长时间超负荷用眼导致视力下降,尤其是男生热衷于上网,且视力不良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为预防视力不良的发生,应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定期对学校教室环境进行监测,同时对师生、家长进行视力保护宣传教育,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时间,并且保证每天有适量的户外活动。小学生沙眼检出率为3.44%,明显低于2007年银川市的调查结果(28.80%)[5]。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形式综合防治措施的开展以及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小学生沙眼患病率已大大降低。
本次监测结果还显示,该年龄段小学生龋患率较高(23.15%)。由于儿童抗龋能力较低,加上生活水平提高、饮细、食糖增加,导致龋患率增加[6]。因此,应加强儿童青少年口腔卫生知识宣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是青少年最突出的营养问题[7]。超重和肥胖将导致成年期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病率增加[8-9]。除遗传因素外,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摄入过多、活动较少等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是造成超重与肥胖的主要原因[10]。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往往与挑食、偏食、吃零食有关,而营养不良是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本次监测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谭凤朱[11]等对石家庄市学龄儿童的调查结果(13.69%,15.55%)。可能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些家长不能进行正确的营养搭配,长期给予孩子高能量饮食,引起超重和肥胖;学生静坐时间过长,能量消耗减少,导致体内脂肪堆积。本次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5.30%,高于高廷海[12]等对大连市儿童的调查结果(2.51%),可能是近几年来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而部分学生存在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习惯,导致营养和膳食结构不合理。为有效预防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发生,必须对家长和小学生进行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当运动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4 参考文献
[1] 白呼群,霍卓平,王绍丽,等.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30-37.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3] 叶广俊,胡虞志,林琬生.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2-245.
[4] 杨汴生,何健,钟娅,等.河南省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中国校医,2007,21(4):382-385.
[5] 张亚军,李国娟,吕益荣,等.小学生沙眼的调查报告.宁夏医学杂志,2007,6(29):530-531.
[6] 赵宏艳,刘敏,吴立信,等.唐山市监测点小学生1999~2003年常见病患病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67-68.
[7] FERNANDO SD, PARANAVITANE SR, RAJAKARUNA J, et al. The health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school children in two rural communities in Sri Lanka.Trop Med Int Health, 2000,5(6):450-452.
[8] WADDEN TA, BROWNELL KD, FOSTER GD. Obesity: Responding to the global epidemic. J Consult Clin Psychol,2002,70(3):510-525.
[9] MCMURRAY RG, HARRELL JS, BANGDL WSI, et 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nd obesity rural and urba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J Rural Health,1999,15(4):365-374.
[10]杜琳,林国桢,陈兆荣,等.2000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中国校医,2002,16(4):297-299.
[11]谭凤朱,董会敏,冯桂华,等.石家庄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与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关系.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8):59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