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范文

时间:2024-01-03 17:4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篇1

关键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17-02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当前和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主力军,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地方高校是我国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场所,在地方高校中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基于此,本文对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内容和现状进行了探讨。

一、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1]。对于大学生来讲,接受生态文明教育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在高校就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高校非常有必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已经逐步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各类高校中,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每年要为地方培养和输出大批的人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刻不容缓。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综合素养为目标,结合当地或本区域的生态特色,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如生态科学基础知识、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文明观等传播给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的整体认识水平和分析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具备理论基础的整体性、教育管理内容的全面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与地方结合的区域性等特点。结合这一概念,其包含内容如下。

1.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是大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后续几大内容的基础。这一内容核心包括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生物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生物环境间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普及。

2.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环境现状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形势,地方、区域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大学生及社会民众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压力等。

2.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可以用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它也是地方高校教育的重点,具体包括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经济观教育、生态政治观教育以及生态科技观教育四大方面。

4.生态法制教育。生态法制教育可以起到约束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使大学生懂法,并在法律的制约下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法制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和国内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条约、法律、规范等,比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等。

5.生态文明行为能力培养。地方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将所学到的各种生态文明知识和思想观念落实在行动中,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教导学生一系列提高践行生态文明能力的知识技能与工具,发动学生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等。

二、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地方高校均纷纷加强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和投入,包括:在思想政治课中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开设多门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选课程,包括《遗传学》、《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地球科学导论》、《环境与健康》、《人与环境》、《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导论》等,供学生选修;邀请生态文明方面的专家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宣讲;组织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等。可以说,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获得一些成效。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完整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来说,还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

1.重视度不够。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的规划和统一的安排,教育内容零散混乱不成体系,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相当稀少,其深度、广度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首先,在我国,地方高校知名度与教育和科研密切相关,这导致地方高校管理层往往只重视本校的传统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忽视与知名度无关的其他教育和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其次,教育部下达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未将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而且也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因此,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太重视,没有动力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花大力气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即使部分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开展相关活动,也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的政策,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2.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不够完善。首先,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于本身在我国就还未建设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生态文明教育也才刚刚兴起,相关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同时,作为一门涉及到多门学科和多种理论知识的交叉性学科,与其相配套的教材仍处于空白,使得地方高校也无合适的教材进行讲授。不仅如此,不少地方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比较粗浅,不够深入全面。其次,在教育形式上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很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简单的理论教学方式和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对生态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之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即使有少数地方高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但也缺乏有效的宣传、组织和延续性。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少投入也导致实践教育活动的难以开展,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大学生也更习惯于这种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没有积极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3.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滞后,生态文明素质不高。受当前国家和地区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的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猎,但尚集中在当前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停留在比较粗浅片面的感性认识阶段。大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为生态文明知识与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无任何关联,不愿意花费时间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问题,使得大学生生态意识越发淡薄滞后。据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2]。不仅如此,受当今社会崇尚物欲、金钱、奢华、过度消费等观念以及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许多大学生比较崇尚“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环境责任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这也致使校园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不高。

4.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生态文明研究学科归属尚不明朗,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不受重视,不少教师迫于职称晋级的压力,仍然专注于其原本所擅长的传统研究领域,未对生态文明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导致了当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涉及到生态文明领域时,不能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回避掉这部分内容。

三、小结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态行为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发展,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区域及我国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我国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在认真领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深刻认识自身现状、总结自身长处和优势、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和缺陷,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争取在校内早日实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高校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规范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使其走向社会后更好地参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不断地去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伴随着这一反思、训练和提升过程,大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内容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教育,它强调生态道德伦理,超越了功利主义的观念,反对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反对人对自然的过度征服,倡导生态责任和生态行为准则。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扩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规范了大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能力。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方面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相对缺失

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报纸、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高校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尽管从社会需要上来看,生态文明教育是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高校缺少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缺少专项的资源投入。

2.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的体现也不充分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学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的体现也不充分,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四小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及第七章第一节第二小点“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用较少的篇幅提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及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问题。《思想概论》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第五小结讲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问题。另外,高等院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师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思政教师的专业一般都是政治教育或哲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在他们专业学习中也相对薄弱。高校教师对生态文明内容的讲解也仅停留在表面而并不深入。因此,在生态文明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知识面不太丰富,教学内容太过空洞,不能深入并形象的讲解生态文明的内容,就会让大学生对这一块儿的学习内容感到索然无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总体不强

大学生们虽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简单的了解过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由于处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之中,他们对生态文明的知识,生态文明的要求和制度的等缺乏深入了解,对某些生态文明概念基于浅层次的认识也导致了校园生态问题屡屡出现,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2.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转化为行为的能力较弱

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转化为行为的能力较弱,与他们所应当具备和承担的生态责任不匹配。例如,校园中很多学生会使用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只有少量学生会经常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废旧电池进行规范处理,部分学生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此外,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社会影响,产生了一些校园过度消费行为,而消费与实际的价值需要不符,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3.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较差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重视程度的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高校也努力的推进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教育,例如:思政课程、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但据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生态建设的主动性较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4.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缺乏规范性和延续性

虽然高校组织了一些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但并没有真正的打造成为精品实践活动。从内容上来说,学生会社团也利用各种环保节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但从频率和持续时间而言,一年仅仅开展几次活动,并且持续时间只有1~2天。从推广程度而言,高校校园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仅是对某些环保意识的宣传,并没有形成规范和延续性的系列活动。这样的低频率、短时间、零散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作者:胡可人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树萍,陈芊羽,赵宇燕,等.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与践行能力提升路径[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4).

篇3

从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十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加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高校作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是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将影响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理论的研究,为不断优化和创新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为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一、相关概念的研究

1.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目前我国学术界还未形成统一的说法。方创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这四大范畴。”[1]这主要从教育内容方面对生态文明进行了阐述,并未提出确切概念。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2]这是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概念,是站在全社会的视角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杨志华、严耕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校为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的新型人才而展开的教育。”[3]这是狭义的概念,专指高等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与本文的研究相契合,因此本文以此概念作为研究的基础。

2.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的概念

目前,我国学界对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还比较少,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辞海》中对路径进行过界定,即道路和门径,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路径就是途径和方法的总称。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可以理解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校为培养大学生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鲜明的生态文明意识、端正的生态文明态度、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技能、强烈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感而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地所采取的不同方法和途径的总和。这是狭义的概念,专指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路径。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刚刚兴起,各方面条件还不完善,现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第一,理论教学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共必修性,很多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王康认为:“高校在普遍缺乏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的情况下,应开设公共必修课,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文明教育力度则尤为重要。”[4]同时还有学者提出要建立生态文明的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李昌祖、屠佳认为:“应该尽快普及生态环境课程,不仅要把生态文明课程作为基础性必修课,而且要把这种思想贯穿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把相关内容的学习渗透到各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吴明红、严耕认为:“目前全国高校均开设生态文明教育公共必修课程的条件尚未成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普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开设选修课程。”[6]总之,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各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模式将是今后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趋势。在教师资源设置上,要积极引进专门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实现教师素质的专业化。在教学方法上,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而现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往往以理论说教为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所以要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肖克艳、金鸣娟认为:“通过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在课程教学中设置生态文明议题,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7]饶世权、鞠廷英则具体阐述了“通过建构以理论教学、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活动和论文构成有机联系的‘五个一方法’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8]从现阶段的研究状况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少,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二,校园作为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途径。李昌祖、屠佳认为“在校园文化中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并指出编制生态校园的标准体系以加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5]建设优美的高校生态文明环境,大力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

第三,大众传媒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尤其对90后大学生来说多媒体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运用大众传媒是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段海超认为:“要抓住网络这一主阵地,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或在校园网里设置美丽校园栏目,定期美丽校园建设的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9]李张容则进一步指出:“大众传媒作为生态文明教育载体的重要作用,提倡要扩大网络平台的宣传性教育。”[10]

第四,在管理载体建设上,为了确保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管理体制。姜树萍、赵宇燕等认为:“应该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纲要确保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有序开展。”[11]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不断加强,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将是大势所趋。刘春兰、王淑英认为“要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从而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12]吴青林、董杜斌则进一步提出:“应该完善教育制度的约束性,发挥教育制度的显性和隐性的育人功能。”[13]同时,班主任、辅导员作为管理载体的基层工作人员和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群体,应该积极发挥他们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张月提出“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德育职能。”[14]

第五,大学生环保社团作为大学生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吴明红、严耕认为“应该充分依托大学生环保社团如‘山诺会’、‘绿手指环境保护者协会’等组织,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6]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环保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得到锻炼,为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结论及其展望

篇4

(一)培养大学生生态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指生活模式,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休闲、社交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包括了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生态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一种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生态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生活中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出行选择公共交通还是自己开车,喝水是自己带杯子还是买瓶装饮料,垃圾是分类还是扔在一起,购买商品是选择产地近的还是产地远等等。很多这些日常生活中伺空见惯的事,看起来似乎与环境也没有关系,但它确实在影响着我们的环境。在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有这样的数据:在北京,冬天PM2.5的毒性远远大于夏天,光致癌物的含量就是夏天的二十五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居民散烧煤炭,排放物中致癌物的含量非常高。

(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生态的职业素养就是要求工作中要带着生态文明的意识去完成工作任务。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采用什么生产方式去生产或采用什么的方式去工作,这些都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在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也有着这样的案例,执法部门不执法,车企尾气排放措施造假,带来环境污染。

(三)通过大学生向社会传播生态文明大学生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社会每个人积极响应和参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工作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有着良好的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要让大学生积极向社会传播。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行为、语言等多种方式将生态文明知识向社会主动传播。

2教育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人们扭转过去忽略环境与自然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还需要相应的生态技术和技能知识,才能真正形成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一)环境现状环境现状主要是介绍全球和我国环境状况和生态情况,以及其未来的发展,传播最新生态动态,一方面提高大学生对环境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另一方面引起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

(二)生态文明理念有着生态的理念,大学生才能内化成自己自觉的行动,能够更好地处理好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理念涵括了生活和生产中的一切,如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道德观、绿色科技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消费观等价值观念。这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核心。

(三)生态环境法律生态法律的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自觉履行生态文明的义务,自觉地应用法律保护环境。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应介绍及宣传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等国际环境法律及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防治法等相关法律。

(四)生态技能与知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理念,还需要知道怎么做,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必须介绍现代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的生产技术。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垃圾分类,旧电池回收;另一类是工作岗位上的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如生产中的减排绿色技术、低碳设计。

3教育途径

(一)环境感化:营造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要首先要重视环境的作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最有效,言传不如身教。良好的环境可以成就人,不良的环境可以毁了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等都说明了环境的重要影响作用。环境无声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所处其环境中的人,并左右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大学校园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场所,营造生态文明校园环境氛围,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当一个人身边所接触的都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人、事和物时,他会耳濡目染到这一切,自然也会被同化。所以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应首先营造积极的校园生态文明环境,让环境感召学生,使生态文明在学校成为一种使命、一种习惯、一种潮流,最终成为学生的自觉选择。校园环境分为文化和设施两个方面。(1)校园生态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生态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营造生态校园文化的方式有好多,归纳来说可以从下述五个方面去营造。一、媒介宣传:发挥校园媒介的宣传作用,可以通过校园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报刊、标识牌、宣传栏等学生能接触到的校园媒介通俗易懂地介绍、宣传生态文明的一些基本知识,告诉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关掉教室不需要的灯等。二、知识讲座: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办环保知识讲座,可以请环保专业人员宣传国家环保政策,生态环境科学最新理论及科技创新成果,普及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也可以请环保志愿者介绍生活的环保常识等等,帮助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三、社团组织:支持成立环保类的社团组织,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生态文明,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四、活动开展:鼓励学校各个部门举办各种活动,可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也可在以其他活动为主题是时加入环境保护的概念,如环境保护演讲比赛,环保创业大赛等。五、环保节日宣传:在每一个与环保相关的节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来临时,都要做好宣传与介绍工作,或者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不断地感受生态与环保的重要性。(2)校园生态的设施环境校园的设施环境是指校园的基础设施,如教学楼、宿舍、食堂、浴室等建筑与设施。校园物质环境生态化,是指校园的这些建筑与设施应是节能、环保、低碳的。如学校在照明、空调、浴室的设施上采用节能材料和智能温控装置,改善照明系统与空调系统空载的问题,降低了平均用电量,减少了设备的空载时间,降低了能源消耗。学校可以建造循环用水处理系统,将雨水与污水进行分流,雨水收集起来供学校清洗道路与绿化用,将污水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学校食堂应安装油烟净化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等。当学生处于一个生态的校园,听到的是生态文明的宣传,使用的是生态的设施,将更容易也更深刻地造就其生态文明行为和意识。校园设施的生态化,不仅减少能源浪费、真正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进行弘扬和落实,也体现了学校的言传身教、言行一致的表率作用,还可以供学生们在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或技术时参观学习。

(二)课程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生态文明涉及到人类生活与生产的每一个方面,因此将生态文明纳入高校课程体系时应从专业课程体系与通识课程体系入手。高校生态文明课程教育以纳入通识课程体系为主,采用专题教育的方式,即单独为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一门课程,以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为辅,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1)渗透教育: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基本上不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也不需要配备专业的教师,只是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带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与思路去教学专业知识,比如教师在讲授某生产技术时,可以分析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怎么样,如有不利影响时,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消除不利影响。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在专业课程中,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两种知识的整合,这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主题、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依附于专业课程教学的体系,具有内容多、范围广、内容散等特点,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因此只能作为高校生态文明课程教育的辅助途径。另外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却很难考核、评估,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切实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而不是应付了事。(2)专题教育:开设一门课程专题教育就是专门为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一门课程,纳入通识课程体系中,面向所有学生。学校或教育部门可以组织相关专家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其内容应包括有关环境现状、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知识和技能、生态环境法律等知识,要通俗易懂符合时展趋势。另外还要组织专家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进行论证,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教学设计。建议这门课教学设计多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情景教学法,同时可以结合当下的信息技术,以网络课堂形式向学生开放,就像尔雅课堂一样的。这样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学习,也给学校节省了资源。为生态文明教育开设一门课程,一方面,这种方式使生态文明教育具备了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师生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同时,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也给考核、评估提供了可操作性,相关部门可以针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进行检查、评估,也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

(三)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除了课堂教育和环境感化,还应设置实践环节。生态文明实践,不但将生态文明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大学生通过亲临现场体验到生态文明的意义,强化生态文明的信念,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1)日常生活实践生态文明教育应引导并督促学生从小事、身边事做起,围绕学生力所能及的细节开展,在衣、食、住、行、学、休息、人际交往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的生态行为取向,使其养成其良好的生态习惯,比如随手关灯、垃圾分类存放、双面打印、不铺张浪费、低碳消费等。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些岗位,如绿化保养、卫生保洁、环境监督等供学生实践,从实践中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学生生态意识,巩固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2)社会实践多开展或参与公益活动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具有很强社会效应,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感悟。学生参与或开展公益活是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或参与公益活动,如环保知识和法规的宣传、保护水资源、生态调查、废旧电池回收等,营造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关注环境保护。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到生态企业、生态实验室、生态设施等进行参观和考察,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环保知识和环保技能、感受生态的意义与作用,促进自身生态文明理念和行为的提升。(3)社会监督在学生生态实践中,学生不仅要自身行为生态化,还要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勇于纠正、制止不正当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当不能制止或问题严重时,学生应向相关部门反应,如12369环保电话。

4生态文明教育保障

(一)落实管理部门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应纳入学校的战略规划,落实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计划、考核制度,有秩序地开展教育活动。如学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把工作层层落实,一层抓一层。

(二)加强师资和教学设施建设师资与教学设施是教育的保障。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落实到实处,应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强化教师的生态行为,加强环境生态方面的教学研究力度,同时配套相应的教学设施。

5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人员、管理、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评价。教育评估是教育工作的一种管理手段,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了依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估,有助于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检验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是否有效,教育的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以便及时总结教训。鉴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更是体现在就业后的工作生活中,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估应分为毕业前与毕业后两个阶段。毕业前的评估主要针对教育的内容、目标、教育途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设备采用专家评估、问卷调研、指标评分系统等方式评估。毕业后的评估主要是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和学生的单位收集信息,再对信息进行相应的评估。

6结语

篇5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长大进入社会后使环保成为自觉的行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的家庭教育中,都十分重视父母的引导作用,身教大于言传,家长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率先垂范,做孩子行为的先导,这种无声的隐形教育方法,往往比说教更有效果。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把孩子“成才”作为教育的目标,在西方家长把孩子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的目标。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把学业有成当做成功的标准,忽视孩子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国外教育更看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所以我们看到在国外很多孩子很小就知道爱护环境,用过的垃圾即使附近没有垃圾箱,也会自己揣到兜里,走很远的路扔到有垃圾箱的地方。  

 在中国由于学业压力大,孩子出去接触自然,参加实践的机会很少,孩子在家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多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或者电视媒体宣传。俗话讲“实践出真知”,在国外,家长很重视让孩子参加实践活动,社会上有很多专门的环境教育基地,孩子可以在父母的代领下参观农场、自然博物馆、污水处理厂等,让孩子在观赏与玩耍中掌握生态知识,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经验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对孩子生态思想的确立有重要的影响。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基木经验如下:   

 1、家长做孩子的榜样,发挥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小观察家”,他们会观察父母的言谈举i1=,然后进行模仿,形成习惯。因此家长要树立榜样作用,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感染孩子,帮助孩子形成受用终生的环保习惯。   

2、寓教于乐,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孩子在低龄阶段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重复的说教不易于孩子理解,在家庭游戏或者外出实践中渗透进环保的思想,让他慢慢理解保护家园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3、在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使家长更好的教育孩子。通过学校培养家长,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满足家长的需求,学校教育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有效的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  

 4、抓住每一个生活场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教育具有及时“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父母在和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对孩子的脾气、秉性最了解不过,孩子也会随时和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利用各种生活场景对孩子不合适的做法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  

 (三)中外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我国和国外在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借鉴国外的优秀做法,弥补我国在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不足,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家长应加强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环保的榜样  

 家庭教育是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家长以榜样的力量去引导孩子,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自己以身作则,从生活常识入手,引导孩子知道保护环境的道理。家长应充分利用]’一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了解我国的生态现状,增加生态环保知识,加强自身素质。家长具备良好的理论素质,在口常生活中会更好的引导孩子从细微小事中付诸行动。  

 2、家长也鼓励孩子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环保知识   

家长不应把学习好坏作为成才的标准,要更注重孩子人格的完善,家长应多和孩子一起参与实践活动,周末带孩子到公园游玩,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水厂、图书馆等,在玩乐中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了解自然的奥秘,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家长还应与孩子一起参加环保志愿活动,让孩子在动手中了解一些环保的做法,在服务社会中体会乐趣。  

篇6

1.生态文明概念及其重要性认知度提升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概念及其重要性认知度将直接影响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等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认知上,选择“一般了解的”占59.56%,同第一次调查相比(以下简称“同比”)上升38.4%“;听说过的”占31.16%,同比下降27.38%;“完全不清楚的”占10.1%,同比下降10.2%;可见,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认识理解有所提高。在回答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及自身利益的关系问题时,多数学生都认为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自身利益的关系密切。只有2.03%认为其与自身的利益无关,同比下降5.10%。这说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对于人类走出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生态环保基础知识愈来愈深入人心

大学生对环保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则是衡量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高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程度提升的一个鲜明的标志。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通过“校园里的宣传栏”、“学校开设的有关课程”“途径获取环保知识”的占50%以上。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生态文明行为形成方面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被问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时,能够正确回答是“6月5日”的占63.46%,同比上升34.1%;选择其它时间或选择“不知道”的占37.44%,同比下降32.43%。当被问及“您认为下面哪一项是工业‘三废’”。选择“废水、废气、废渣”占88.71%;选择“废电池、废家具、废家电”占3.25%;选择“废电视机、废电脑、废冰箱”占4.70%;选择“废铜、废铁、废钢”的占2.25%。由此说明,大学生对工业污染现象比较关注,大部分学生对工业中的“三废”现象比较了解。当调查,“您是如何利用分类垃圾箱的”?其中有33.76%的学生选择“知道分类标准并能严格遵守”;39.95%的学生选择“大致了解但并不经常遵守”;19.12%的学生选择“稍微知道点分类标准,但不区分对待”;还有617%的学生选择“根本不知道分类的标准”。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已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只有少数学生还不知道垃圾分类回收的标准。以上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基础知识也愈来愈深入学生的心灵。

3“.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逐渐形成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大学生对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认知状况,这直接决定着他们能否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当被问及“您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时,选择“人是自然的管理者,利用自然资源天经地义”占5.63%,同比下降14.02%;选择“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应顺应自然”占19.89%,同比上升1.03%;选择“自然和人都是平等主体”占84.48%,同比上升22.95%。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面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应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视自然为朋友,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在树立。当被问及“您认为物种的多样化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有何关系”?选择“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占71.4%,同比上升18.46%;选择“关系不大”占5.12%,同比下降6.83%。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已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受益的绝非仅仅是环境,更为重要的还是人类自身。当被问及“您认为环境保护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时,选择“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占42.63%;选择“人类给子孙多遗留一些自然资源”的占15.47%;选择“人类能更持久地利用自然资源”占34.07%;只有7.83%的调查对象选择“为人类以后彻底征服自然服务”。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观念正在由“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已经能够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4.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

生态文明行为是生态文明素养的外化和集中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他们的绿色消费观念、对生态环保类公益活动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日常环保行为。绿色消费观,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重要的助推力。当被问及“对于餐馆提供一次性木筷,您的看法是……”?选择“是我经常性的选择”占16.5%,同比下降21.53%;选择“我偶尔选择”占21.46%,同比下降9.21%;;选择“方便,但破坏境,我不常用”占31.05%,同比上升19.12;认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必然破坏森林,我坚决不用”占27.19%,同比上升11.62%。由此说明,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念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自觉参加校内外环保公益活动,是高职大学生生态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主要标志之一。当被问及能够“经常参加校或社会上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性活动”时,选择“经常”占25.95%,同比上升15.98%;选择“偶尔参加”的占35.4%,同比下降4.4%;选择“从没参加”的占38.62%,同比下降10.52%。表明大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能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当调查“假如您在公共场合,有垃圾要扔而又没有垃圾桶会怎样”?时,调查对象中只有6.34%的学生选择“看周围没人,就随地扔了”,同比下降10.13%当调查“看到有人将垃圾随手扔掉,您会怎么办”?调查对象中选择“会上去劝阻他们”占18.36%,同比上升5.15%;选择“不赞成那样做,但不会上去劝阻”占68.46%,同比下降2.86%;选择12.19%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与自己无关”,占12.18%,同比下降316%。由此可见,与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这是尤为可喜的。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当被问及“您去超市购物时,会自备购物袋吗?”,选择“经常自备”的占32.31%;同比上升3.09%;选择“从不自备”的占13.52%,同比下降2.8%。当被问及“宿舍水房里一同学大开着水冲衣服,这时您会怎样做”?选择“自己过去帮他关掉”占46.23%,同比上升4.41%。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正在逐步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动,观念与行为之间的距离在逐步缩小,高职院校大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

二、生态文明教育经验

1.丰富教学内容,构建“众星捧月”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众星捧月”是指各专业、各类课程都应利用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潜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共同为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而努力。一是设置独立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如《生态伦理》课,通过生态伦理课的教学,系统的向学生传授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二是向其他课程适当渗透,如“两课”教学中,在思想教育部分可以通过加强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引导,注重价值引导与价值认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奠定正确的思想意识基础;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可向学生渗透生态旅游、文明旅游等内容,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在《大学语文》课中,发掘具有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学作品,从中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赋予人类的意义,更深层次地理解与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构建“众星捧月”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丰富了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打破一些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只是局限于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单一局面。

2.以学生校内外活动为依托,营造浓郁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

大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校内外各项生态环保活动中去,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生态文明观的确立一个重要标志。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是学校浓郁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形成的重要保障。学校学生工作处以及校团委应高度重视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氛围的营造,发挥各自的潜力和优势,组织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环保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开展系列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回顾勤俭历史实现中国梦”、“公寓熄灯一小时我为节能尽份力”、“旧物改造手工艺品展示”、“生活社区跳蚤市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我的身边事’校园DV比赛”等。多姿多彩的校内外环保公益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大学生投身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尝试各种各样的生态现状,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营造了浓郁的氛围。

3.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网的“喉舌”作用

利用校报、校园宣传和网络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通过对校报和校园网及校园广播,精心设计、编排,为师生打造一个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平台。比如,在校园广播、校报中开辟“生态文明窗口”、“生态校园”专栏,发表与生态文明教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关的文章,对所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进行报导等。充分利用校园网,链接各类生态文明教育网站,聚集生态文明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和接受多样化的指导,为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搭建起一条健康、全面、快捷的网络服务平台,方便学生访问、学习,是学生宣传和表达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和掌握生态文明知识的一个重要平台,使网络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载体和生力军。

4.与“学术”联手,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

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专题讲座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量身定做相对应的生态文明教育主题专题讲座内容。如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组织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专题讲座;结合党的“十”报告精神对生态文明知识进行专题辅导“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等多场专题讲座。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术活动的联手,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开展融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校企协同;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意义;生态文明意识途径

一、校企协同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意义

1.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能力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不断的去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伴随着这一反思、训练和提升过程,大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也得到了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强调生态道德伦理,超越了功利主义的观念,反对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反对人对自然的过度征服,倡导生态责任和生态行为准则,扩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规范了大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能力。

2.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第一,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物质财富的主体,也是影响环境和消耗资源的主体。目前的生态形式严峻,迫切的需要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此外,我国政府的环境政策及法律法规都要求企业承担的责任。第二,企业承担生态责任也有利于其自身发展。追求生态文明的过程,是新旧模式的过渡,是一次改革、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企业通过承担生态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改善生产经营的环境,形成低碳环保的企业文化,这对于企业长远的发展来看是一笔无形资产。第三,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来会成为企业中的管理者、劳动者,即未来企业实现发展的劳动力。只有在他们头脑中根植生态文明的意识,才能在未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去承担生态责任,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校企协同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途径。

1.纵向路径,即从学校和大学生的角度都出发,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首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管理体系。第一,加强立法、重视教育规划,提供行动指导,调动全社会的各种资源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投入,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物质保障。第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教师队伍配置,生态文明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和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考核,将生态文明的行为纳入综合素质的评价之中,作为大学生评先评优考核要素。其次,丰富理论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第一,丰富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应在“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生态伦理学》或专业课等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第二,生态文明理论教学的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在传统讲授之外,可以采用生态伦理典型示范法、生态伦理两难选择教育法、生态环境熏陶法、生态伦理互动式教学法、生态伦理多媒体教学法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第三,提升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理论教学方面,采取理论培训、资料共享、教研室的研讨、观摩听课等方式去更新生态理论知识。科研方面,倡导教师开展生态文明理论的课题研究,聘请校外的专家和学者开展生态伦理知识的有关讲座,以弥补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另外,开展实践教育。第一,利用学生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塑造校园生态文化,通过校园运动会、艺术节,或个性涂鸦墙,间接的宣扬具有生态文明观的校园文化,以增强教育效果。第二,开展专门的活动来加强消费观的教育。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学生提高对消费的认知和评价能力,坚持绿色消费,避免盲目及不理性消费。

2.横向路径,即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首先,加强到企业工学交替的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教育。第一,带领工学交替的大学生体验大自然,达到对大自然的情感认同。定期组织企业中的大学生学习生态知识,或实地调研,参观企业环境污染的现场,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态破坏对环境的伤害。给予大学生直观的强烈感受,使其认识到肩负的生态责任。第二,组织大学生及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学习生态法律法规以及关于节能环保的科学知识。这些学习教育活动可以以多种方式去开展,可以自上而下的像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深入到企业对大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也可以通过生态责任宣传的方式,将企业的生态形象和经济利益挂钩,在树立自身生态品牌形象的同时,带领员工及实习的大学生去承担生态责任。其次,树立承担生态责任的企业文化,间接引领大学生承担生态责任。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的内涵和气质,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企业能够意识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企业的管理者能够认识到生态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并将生态责任的践行融入到企业的方针、决策及日常行动中,营造起具有生态责任的企业文化,唤起企业中员工及实学生的生态良知。当工学交替及实习的大学生进入具有生态文化的企业工作,一定能够间接地增强其生态文明意识。

参考文献

[1] .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 王淑英,孙克俭,郭岩.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现状、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49-52.

篇8

(湖南省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 宁乡 410614)

摘要: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有所违背和偏离,忽略甚至放弃生态文明教育。事实上,生态文明教育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引导机制,在实践上能加快粗放型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机构和市场主体应进一步明确和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为区域旅游经济注入新元素,不断提升发展的层次和品位。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价值指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60-04

作者简介:姜赛飞(1974—),女,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省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途径探索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B26);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引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以衡阳为例”(项目编号:2011C023)

生态文明教育和发展区域旅游经济,是近些年来讨论较多的话题,但讨论的重点似乎只集中在其中一个方面:要么着重在生态文明教育,要么倾向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笔者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理论思考和探究。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缺失生态文化意蕴

总体而言,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平稳运行的态势。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大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忽略整体的和谐规划

在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对整体主义原则认识的缺乏。整体主义原则强调系统内外各要素、各环节、各关系的统一与流畅。在生态文明意义上则表现为生态整体主义,它是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而提出来的。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框架中,人是诸事物的中心,所有的思考点和落脚点都围绕人类来进行。在人类利益单一并且不能保证实现的情况下,人类中心主义曾经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在突出生态文明的今天,人类中心主义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代需要一种能环顾人类、自然与社会的新的理论原则,这种新的理论原则就是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生态平等”,也就是主张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都自有其价值而处于平等地位。按照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理所当然地应当涵盖对于万物价值合理性的突显,以扬其平等性。然而,需看到的是,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谋划的时候,这种整体主义原则被有意无意地放弃了,而经济利益的获得被夸大,获得的方式被曲解,乃至于涂抹上政治功绩宣扬的成分。在这种思想驱动下,植物的生命、动物的权利、大地的尊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也出现异化。这些与生态整体主义原则的缺失不无关联。

(二)缺少生态文化构思

这种忽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区域旅游经济虽然带有地域性,但区域经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国家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各区域旅游经济的良性互动。在国家旅游经济趋好的情势下,一般而言,区域旅游经济也会有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当区域旅游经济被吸纳到国家旅游经济范围内的时候。就目前看,区域旅游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各区域旅游不仅和国家旅游有脱节的现象,即便是各区域旅游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按照国家旅游经济的方向看,应是全国一盘棋,有着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而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缺乏全面布局的构思。第二,就区域旅游经济来说,很多时候也缺乏实际的全局构思。

(三)没有和谐文化支撑

文化意涵是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与该地区固有的文化内涵有着很大关联。传统文化的采掘与提炼以及新文化市场的建立,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意识到这一点并能正确实施,自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依旧缺少旅游经济的核心力和凝聚力。例如,为了获得旅游利润,一些部门机构对于当地名人的思想观念附以主观性的解释说明,使其笼罩在强烈的商业色彩之中。至于这种思想观念是否果如其说,则缺乏细究和探讨。此外,为吸引游客,部分旅游区域杜撰文化名人,或者虚构所谓的地方特色文化,要么虚有其名,要么名不副实。更有甚者,以历史上的反面人物作为宣传标杆,无视其历史影响和民众接受度,大谈其文化价值。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偏离了文化历史的真实,而且使得通过文化意涵支撑区域旅游经济的初衷无法实现。

我们说,当前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但并不否认在运行态势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把区域旅游当作财富经济迅速增长的发力点,存有速利主义倾向,或者有通过发展区域旅游经济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愿望和想法,可由于生态文化观念淡薄、合作意识不强、利益分配冲突、整体规划失调,从而出现一些不曾预想到的问题。

生态文明教育的独具价值:彰显和谐人文关怀

在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是区域旅游经济提升品位的内在需要,其价值指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中和伦理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

“中和”语出儒家经典《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这里看,“中和”既指情感意识的中正平和状态,更指由此而成的人与天地万物的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需指出的是,这种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首先是基于人的中正平和状态而言,在此基础上再向外推扩出“天地位”、“万物育”的合理排列秩序。我们可以把这种合理排列秩序的建成称之为中和伦理。在这种动态的中和伦理秩序中,强调的是以主体“我”的完备为排列秩序的起点,但这又不会导致自我中心主义的形成,因为主体的完备是为了指向外在的伦理秩序,以期实现由内而外的价值目标,而这正是中和伦理的价值所在。

与中和伦理价值相应,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上,两者显示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从生态文明的质核看,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突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同发展和长远规划。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始终处于关系链条的核心,并始终作为诸关系的首发者而存在。不管怎样,人作为灵动主体的一方,他总是试图靠近自然、社会以及他人,通过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共存来促成自我的完善,由此亦形成一个由自我——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良性循环轨迹。显然,前后两端的“自我”,内涵已有很大不同。前者是逻辑价值的起点,主动实践的意味居多;后者是伦理价值的满足,它经历了一个价值完善的过程。这种生态伦理价值的前进路线,与中和伦理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生态伦理文明教育的实际价值指向就是中和伦理价值观。中和伦理价值要求从主体的人出发架设起人与万物的合理伦理秩序,生态文明教育主张以人为首发要素,通过人的作为实现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两者在理论实质与前进方向上是一致的。

(三)审美艺术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

如果说,中和伦理价值体现的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规定,那么审美艺术价值则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这里所说的表征形式,首先是指自然环境赋予人的视觉之美。视觉之美要成为一种审美艺术价值,显然不能着意于外在环境对人的感官的简单投射。毋庸置疑,当原初生态以其天造地设、自然浑成的面貌特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所感叹赞美的,不仅仅是其外在的表面形式,更在于由此而引发的对于人的心灵的启发与思索。进一步说,视觉之美的形成,是出于外在自然对人的灵魂深处的触发,从而导致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产生。对于人为修饰的旅游区域而言,视觉之美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这样,生态文明教育中关于审美艺术的内容之一,便是建立起外在自然与主体之间的审美渠道。这里所说的建立审美渠道,不仅在于确保外在环境的原初、质朴与优美,也指担保人之心灵对于这种原初、质朴与优美的触机与感应。对于两者来说,是由自然之美荡漾起人之视觉之美,并扩展出人的心灵之美,其间呈现的是一个自然流动并充满愉悦享受的审美艺术过程。

作为一个旅游区域,视觉之美固然重要,但最令人期待的则是这个旅游区域所具有的文化蕴涵。这里所说的文化蕴涵,既指在历史变迁中沉积下来的思想体系与观念系统,也指在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形成的整体协调氛围;既指具有国家范围的大文化主干,也指独具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之支脉;既指已经成熟稳定的定型文化,也指正在形成或将会出现的现在文化与未来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内涵,一方面表明文化本身的特殊与丰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生态文明教育独有的方向,这个方向就在于采掘旅游区域的所有文化资源,或者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观念,以期促成该旅游区域审美艺术价值的建立。实际上,文化因子对于人的审美艺术的形成具有全局作用,而且它一旦形成,便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不会轻易改变。不妨这样说,视觉之美带给人的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艺术体验,而文化蕴涵带来的审美享受则是具有广远深度的内心体会。这种文化艺术上的审美艺术价值带有自觉的意义,表现为人文关怀和追求,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灵魂深处的革命,因而更值得去探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这增添了难度,但其意义和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

(三)生态经济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利益诉求

生态经济价值作为一个问题提出,首先是基于人和外在环境的不适应。由于人们对外在自然的干预日趋紧张,导致人与自然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生态经济价值就是为挽救人与外在环境的不适应而提出来的。它要求在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避免因人类的过度干预而改变外在环境的原初面貌。另一方面,在已经遵循中和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前提下,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价值,亦指生态环境给予人类的某种利益回报。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可以满足人们因对它的适度改造而带来的利益需求。

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表述为主体和客体的对应。与这种对应相应,则有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之别。所谓主体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正面的体现,其合理性的需求得到满足。客体价值则是指外在环境作为一种实际存在,它不是孤立地自我发挥作用,而是在纳入主体的意识范畴和行为实践之后,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这种满足就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物质利益诉求。我们不妨以区域旅游地为例对此稍作说明。当一个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在经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后,这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当作旅游场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其中的物质利益需求可能就成为管理部门的考虑内容。特别是当这块自然环境附有人为加工痕迹并且一开始就被赋予一定经济利益目的时候,这种考虑就显得更为明显而迫切。也就是说,人们是怀着一定的功利目的和经济效率来管理、经营这块自然环境。

然而,需指出的是,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而言,无论是主体价值的满足和客体价值的实现,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贪求“纯功利主义经济效率”,而是基于追求“生态经济效率”。因为在生态经济效率模式下,它强调人类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以及生态经济效率的产生过程对良好社会秩序和优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这实际上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应同时兼顾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一致。我们主张合理利己的物质需要,也认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以不损害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生态经济价值才会有适当体现,也才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和伦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生态经济价值,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价值指向,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伦理方向。

就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而言,在于主张“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伦理思考的框架内,即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要扩展到关心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事物身上,要对它们予以良知上的尊重,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对待大自然的行为”。生态伦理学的这种基本立场,也正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两者共生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生态文明教育服务区域旅游

经济的有效方式:无缝对接、合作双赢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自然、社会、他人与自身既保持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又能与诸因素和谐共存,而这正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旨所在。由上可知,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共生于生态文明的的伦理框架,统一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恰好迎合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引领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确立教育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无论是生态文明教育,还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都应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作为首要目标。如前所言,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往往因其灵活主动的特性而处于核心地位。这种地位本有利于通过人的活动满足自然和社会的互动,形成一种合理的自然伦理秩序。可是,如果过分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与利益需要而忽略了自然、社会的实际意义,就违背了生态整体主义原则,导致生态的不平等。这与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立场不相符合。因此,对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而言,必须贯彻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使旅游经济发展有据可循;生态文明教育也不是无的放矢,它必须具有相应的实际内容,同时为这些实际内容提示方向途径。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便在于对人与自然、社会的理性把握,既照顾人的合理需求,又能维护自然的尊严和社会的价值。

其次,明确生态文化引领支撑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要给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生态文明教育自身是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文化教育形式,一方面在于浓缩已有的知识精华,另一方面在于产生新的知识领域;而它的输送形式,不仅表现在不同的文化场合,也突出地显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出在时间上虽然是近些年的事,但它所包涵的知识容量却涵盖古今中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许多新的边际学问。从其输送形式看,也愈发呈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区域旅游经济对于文化的内在需求即是其中一例。我们前面提到,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的情况,而生态文明教育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既可以知识浓缩的形式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知识背景和文化熏陶,也可以通过知识创新的形式为旅游经济展示文化发展的前景,同时也能让旅游经济的发展兼具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意义,以此避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因文化底蕴不足而带来的窘境与迷茫。

最后,重视手段与目的互通共促的功能。要在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手段——目的”的互通性上下功夫。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脱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思想上所表露出来的迟滞与落后,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是思想上的革新与创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适合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以摆脱经济发展的单一形式,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也是思想上的变革与创新。在思想与经济互为条件的情形下,已很难分清两者在目的上的显明界限。对于实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其共有的理论特质和思维行程则更为明显。实际上,在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今天,这种“手段——目的”上的互通性将越发显示出理论意义与现实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曾繁仁.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8.

[2]裘晓雯.武夷山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97.

[3]巩英洲.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72.

[4]廖建荣.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1):5.

[5]向玉乔.生态经济伦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6-118.

[6]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79.

篇9

有学者将生态文明教育分为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两大类。其中,专业的教育,重点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非专业的公共教育则侧重于提高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的整体认识水平,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非专业的公共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高校环保社团开展工作的重要着眼点。具体来讲,教育与实践辐射的对象涵盖三个层次,即同辈群体、中小学生、社会公众。大学生同辈群体因相互之间地位的平等、沟通交流中的相互启发、原有知识结构的积累等,更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化;中小学生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可塑性强,易于组织动员,但也要求教育形式的生动活泼;社会公众分布广泛,构成复杂,思想多元,生态文明教育较难开展与实施,但也因此更加考验环保社团的实践性和持续性。这些既是着力的重要平台,又充满着诸多挑战。高校环保社团如能在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的同时,动员和吸引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教育行列,则能形成“滚雪球效应”,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基础。

二、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方向

(一)集约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是集体行动和集约效应。从以往的实践来看,高校环保社团多是突出自身的特色,相互之间乃至对外联合较少,以致难以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近两年来,区域性和流域性环保组织联盟渐成气候,手挽手投身生态建设。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高校环保社团在不断摸索前进中,应主动寻求与地区专业化的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和其他高校环保社团合作。一方面相互交流经验,促进工作提升;另一方面,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联合呼吁与行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地区影响力,利于推广生态环保的理念,实现工作的预期目标。

(二)专业性

高校环保社团的发起与运作,普遍都是凭着大学生的一腔热情,较少有环境相关专业的骨干成员,且多数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常常导致环保实践活动中避重就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也因专业性不强、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够等往往难以使人信服。事实上,高校环保社团可以探索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专业性。例如: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尤其是农林理工类专业,定期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加以指导;全媒体信息时代,大学生获取专业生态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便捷且体现主体性,但这对环保社团骨干收集、甄选与组织信息的能力提出挑战;网络沟通的即时性也大大方便了高校环保社团从民间环保NGO那里得到专业的指导。

(三)社会性

高校环保社团最终要走出校园,迈入社会,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突显社会价值。首先,社会性的发展方向体现在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上。如在一些大型生态环保项目中,高校环保社团可以发挥大学生的固有优势,在其中承担某一部分或环节的工作;还可以建立青年与地方人大、政协代表的定期联系机制,递送社团所做的生态调研报告,找到合理的呼吁表达途径,同时为社团日常工作的开展争取支持。其次,新媒体时代手机终端的普及应用,为高校环保社团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话语体系和更为开放的发展思路。社团自身要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运营上下功夫,传播生态科普知识,准确解读环保热点,定期开展微直播、微话题等,借助新媒体扩大影响力,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支持。

(四)持续实践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最终体现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能力。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教育者,高校环保社团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身教言传,持续开展生态环保实践行动,才能最终带动社团公众的自觉参与。持续实践尤其应注意坚持两方面的行动。首先,率先践行低碳环保生活,分类处理垃圾、收旧利废、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减少塑料使用等。其次,在持续实践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避免为了宣传而宣传。高校环保社团十分重视借助地球日、环境日、地球一小时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虽也能取得一定社会效应,但难免有些形式化,反而淡化了日常环保实践的感染力量。而被认为无技术含量的清洁环境类项目其实是最好的日常生态环保宣传,只有持续坚持实践,才能于无声处动人。

三、高校环保社团的项目化运作

明确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为高校环保社团提供了努力的目标,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还需要从自身组织建设做起。目前,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架构大体相似,会长为第一负责人,下设秘书处、财务部、宣传部、项目部、外联部等部门,组织分工与管理难以满足会员参与生态环保事业的期待与兴趣,组织目标随负责人的换届呈现不稳定性,社团缺乏有效传承。基于现状,尝试探索社团的项目化运作是一条可行的路径。项目化运作“将工作任务和目标变成一个个项目,而后通过项目管理的思路来进行运作”,使社团的工作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态环保实践,为高校环保社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创新进一步开阔了思路。

(一)项目化运作丰富工作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然而,很多高校环保社团的工作内容却较局限,未能突破单一的捡垃圾、种树、废物回收等工作形式,跟不上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究其原因,高校环保社团现有组织架构很难充分激发会员的创造力,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导致活动缺乏新意。而围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主题,鼓励会员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开发特色项目,则能打开工作思路。例如:围绕生态文明宣教开展绿色公益讲堂、组织青少年绿色环教、定期发起绿色微话题;围绕践行低碳生活开展光盘行动、倡导低碳出行;围绕爱绿护绿开展绿植领养、倡导公益植树;围绕清洁环境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推动政府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立等。单个项目因专门团队的负责能够推动进一步深化开展,而对于整个社团则因实施项目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项目化运作保障社团传承

高校环保社团的传承容易受负责人个人特质的影响,新任负责人尚未很好地领会社团的宗旨与特色,就急于打开新的工作局面,造成组织发展的不稳定性,难以形成持续坚持的品牌。出现这一突出问题的原因在于社团注重了组织机构的传承,而非内在精神与品牌特色的传承。项目化运作能有效避免这种“因人而异”带来的社团断层发展问题。高校环保社团在探索项目化发展过程中,通过结合自身特色,开发可为领域,主动寻求专业的指导,可逐步沉淀社团发展的品牌项目。如北京大学的“林歌”项目、山东师范大学“星星之火,‘纸’有行动”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乐活LOHAS”项目等。社团若能在组织传承的基础上重视项目的传承,以项目为主体选任新的社团骨干,因事任人,则可有效促进社团品牌项目的持续发展,从而保障社团精神的有序传承。

(三)项目化运作稳定人员队伍

“会员流失率高”是高校环保社团普遍遭遇的尴尬。一年级新生刚加入社团时有较高的热情,也希望在参与生态环保行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因而对社团活动抱有较高的期望;但加入社团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实际情况与自我期待差距较大,社团活动中也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到最后选择离开。部门设置未能很好地与生态环保工作有效结合是重要的原因。而项目化运作更多地体现了“事业留人”的理念。会员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的品牌项目,参与到相应的团队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愿意留下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的锻炼,也为项目的深化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持,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目标的双赢。

(四)项目化运作争取经费支持

篇10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人类三百年的工业文明时期,创造了非常灿烂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自然资源枯竭……人们对工业文明不断地深入认识和深刻反思,其结果是希望有一个新的文明方式来取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便应运而生了。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观念摒弃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重新树立人的“物种”形象,把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项道德使命,把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融合起来。

2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2.1 生态道德教育

传统道德认为只要对人讲道德就可以了,对于其他生物和自然界则没有必要。生态道德则把道德的对象扩大到其他生物以至整个自然界,明确其他生物同人类一样,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和生存权利,因此同样是值得人类尊重和保护的。虽然人类位于生物圈内巨大食物网的顶层,但是人类不是“地球村”的中心,更不是其他生物和自然界必须臣服的“主宰者”和“巨无霸”。人类必须学会与其他生物和整个自然界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一旦破裂,人类所依赖的食物网就会分崩离析,其他生物无法生存下去,人类自身的生存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说过:“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我们可以把老子所说的“道”,理解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固然十分重要,甚至被说成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灵”。但是,人也只是这四大中的一个,人决不能超越其他三个大而为所欲为。人类必须追求和实践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念,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中学生物教学中,使学生形成的生态道德观念有:用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理论来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观;自然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资源观;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价值观;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相适应的人口观。

2.2 生态环境现状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敏锐,有激情有朝气,他们作为未来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有必要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只有对现状问题深刻认识,才有对问题危机感的敏锐反应,才能树立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国家环保总局不久前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总体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频发的污染事件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2006年5月份在华东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也引起了震动。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当地大规模发展化工业和轻工业,造成湖水污染,使200万人的生活用水中断。由此激发了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同时,也应当让学生看到,我们国家正在加紧对环境问题的治理,例如我国计划投入1234亿元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3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教育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不可能享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享有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我国正在以历史上最脆弱、最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进行工业化。因此,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下,实行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生态经济。这其中包括三方面:一是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自然资源的耗费者和生态环境的损害者,人口的数量要与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的修复能力、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韩非子》中说:“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末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反应了作者的忧虑:如果不节制人口增长,将会对家庭和社会增加沉重的负担。二是发展生态农业。所谓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这种农业既继承了传统农业中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和“石油农业”高产高效的双重特点,同时又摒弃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石油农业”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环境的缺点,是一种避免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宜、经济上可行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的农业生态工程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等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植根于我国“天人合一”的古典哲学思想,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三是实行生态经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L・R・布朗说,生态经济就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经济。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只有生态经济才可能有利于人的

全面、持续生存与发展。

2.4 健康消费方式教育

生态文明的理念对人类生活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消费模式由享乐型消费向生态消费转变。牛态消费倡导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和文明消费。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相对应,它是指消费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必须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消费,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健康消费就是人们的消费要合理,既不能过度消费,也不能过低消费(即最低保障消费)。过度消费会导致多种疾病,比如肥胖症就是营养过剩、脂肪摄入量过大而引起的,而肥胖又会诱发多种疾病如心脏病等。文明消费指要端正人们的消费心态,不要以高消费为荣,以猎奇消费为贵。只有健康而有益的消费模式,才能引导社会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走上一条正常的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2.5 人际关爱教育

生态文明的主旨在于增进和谐,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际关爱教育指用生态观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突出代际之间、种族之间、性别之间的生态共生关系。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防止人类社会种族歧视、恐怖与仇杀的意识与能力,从思想深处树立起男女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等意识。这样,最终造就一个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经济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人与人和睦友爱,真情至上,物质生活节俭而精神世界充盈,洋溢着真善美的温暖如春的生态文明社会。

3 生物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 利用课堂主阵地传授生态学知识

生态学知识是学生将来自觉地按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规律办事的基础,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石。调查表明,一个人的生态学知识的多寡与他对生态环境的态度、行为有密切关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科书选取的生态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辨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其他生物一样,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各种活动应该在遵循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生态系统稳定性一旦遭到破坏,人类自身的力量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很微不足道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生态系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可以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提高课堂生态教育的实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真实录像,如环境污染事件、环境保护实例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生态学知识的欲望。

3.2 组织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开展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的生态危机感、生态责任感。如在《京都议定书》的专题讲座中,教师讲到了发达国家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自觉维护。通过长期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例如,不少国家的中、小学都开设了有关生态环境的课程),使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自觉维护生态环境。二是科学处理。运用科学手段,净化废气、废液、废渣,回收利用废品与垃圾,循环利用能源、水资源和其他资源。三是进口资源。尽可能地从外国进口所需的各种资源,以尽量保护本国现有的资源。四是转嫁污染。将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或者有意让发展中国家去发展这类产业,自己则进口其产品;更有甚者,竟然直接将有害物质和垃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堆放,或者偷偷地运到公海去倾倒。例如,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60%,仍不准随便砍伐,其所需的大量木材从何而来呢?一是从东南亚进口,二是从中国东北进口。东南亚热带雨林所出产的木材,60%都被日本买去了。日本人所普遍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是用我们东北的木材作原料的。他们用餐之后,将“一次性筷子”全部回收起来,做成纸浆,然后又以比木材高得多的价格卖给中国。这样,人家既用了中国的木料,又赚了中国的钱。于是,日本人保证了卫生,赚取了金钱,而我们的山头却光秃了。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生态环境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以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条件、为代价的。通过这样的专题讲座,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既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