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3 17:4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涉农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虽然各学校也安排了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等教学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内容设置脱离农业经济。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落实,高校的毕业实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此时的学生忙于求职择业,实习最终流于形式。农林经济管理的学生很难全面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各种专业实用技能,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呈弱化趋势。
(二)农业院校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农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对涉农就业市场的了解和预期,也缺乏涉农科研院所、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参与,这使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我们培养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学生难以适应就业市场,就业问题恶化又会影响正常的招生,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影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院校就业率较低农业院校就是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字上。但由于学生自身及家长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学校缺乏对学生正确从业观的引导,很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根本不愿意进入涉农企业。而这些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的学生在就业中就必然同其他财经类大学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共同竞争,甚至是跨专业应聘热门的银行、保险、会计、证券等工作。农林经济管理的学生在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等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因此,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在各专业排名中靠后,就业水平和质量偏低反过来又会影响下一年招生的质量。
(四)农业经济管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目前农业高校为了充实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师资队伍,引进了很多年轻的教师。特别是在各农业高校评估时期新进的具有一批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面临着教学和科研的压力。由于年轻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刚性的,导致他们无暇顾及科研。另外,多数新引进的年轻教师缺乏农学背景,对农林经济管理缺乏感性认识,对三农问题了解不深,难以把握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这都最终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其他经管专业相比更加落后。
二、加强农林院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人才培养起着指导作用,因此,要想更好的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农业院校首先应该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本校的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多数农林产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却无法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存在问题。因此,学校应该跟涉农科研院所、涉农企业一起对培养方案进行理论论证,在之后的教学实践环节中不断的修订培养方案。学校应该针对不同层次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理论环节。做到农业院校的培养方案真正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匹配。例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实践环节可以采取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维一体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方面则注重在学习农业科技的基础上,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并把三者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要加大对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学校可以把教学活动与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社会服务等活动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在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一方面会遇到实习经费紧张的情况,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某些商业机密的考虑,农业企业或者是农户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管理、经营、运作等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实施模拟农产品涉外商务谈判、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方式摆脱实习的困难,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各个农林院校可以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强交流和沟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兄弟院校之间可以建立联合培养通道,为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也有利于各学校取长补短,增加交流与合作,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鼓励现有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修,充实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例如,学校可以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教师在科研、立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
篇2
1.1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
现代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从我国的发展阶段来看,目前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在我国的一、二、三次产业中,农业是最薄弱的环节。只有加强农业这个薄弱环节,才能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保证国民经济能够健康、持续地向前推进;只有发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只有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才能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将实现大地园林化、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和农村工业化。农作物有各自的生长时间,生长的环境也不同,利用现代化技术,将农作物的“时间差”、“空间差”进行科学搭配和组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逐步形成高产高效优质的生产模式。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为基础,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环境,将种植业、养殖业、环境绿化及商贸、观光旅游进行科学规划,形成产业链,倡导“都市农业”。
1.2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招生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在专业设置上从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向大经济管理类专业扩展,学科发展的竞争对手,已经从农业院校扩大到综合院校。从承担各种科学研究任务和学科创新任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服务的对象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和传统的弱势产业,课题来源少,经费支持水平低,因此服务的力度和水平也低。从教学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改善看,虽然本学科和其它学科一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但常常被看成是软学科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与其它学科的差距日益拉大。因此一定要加快发展,要抓学科建设和创新。在市场经济下,学科设置应当面向市场,人才的培养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加强学科建设,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要有自己本学科的特色,又要有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内容。各种评估和财政的支持更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哪个学科通过了国家的评估,就会获得国家的资金的支持,在同行业之间,学术地位和学科优势是参与竞争的法宝。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1.3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依赖于人才的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实际应用,微观管理与农业教育等具体工作。因此,农业基础知识和经济理论的学习是所有学习的基础,农业技术的学习是学以致用的根本。“三农”问题是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实际工作当中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文理渗透,多学科综合与交叉,强化综合化和通俗化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不断进行专业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适应时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结束语
篇3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该专业在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上应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实验教学课程教师能力和建立实验教学考评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农林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
近年来,关于大学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等问题成为教育部门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的聚焦点,其相关研究与探索层出不穷。而国家对高校的教学与教育模式、人才与市场的紧密贴合程度、培养与需求对口发展等问题更为关注。2015年10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完善我国高校的教育创新性发展、人才实用性发展。2016年1月,教育部提出《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指出大学教育模式要开放式发展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适应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知识技能、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人才队伍培养、师资力量构筑、硬件设施完善等方面历来受到政府与社会等各方关注与重视。实验教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阶段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通过实验教学为学生创建贴近实际的模拟、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1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1推进素质教育
学生对传统的授课方式缺乏兴趣,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的环节进行彼此间的交流,锻炼学生思维、沟通、团队、创新能力,并且能够较为完整的使个人综合素质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实现由传统的知识传授教育向全面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
1.2加强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课程是完整的一个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实验模拟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精神。而实践能力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造成课程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
1.3提高应用能力
随着互联网应用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的相关应用软件作为重要的工具性知识成为本科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现实工作中会经常使用到已被社会熟知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企业管理软件(如用友、ERP)、数据分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等,实验教学环节加强这种工具性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2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农林经济管理是我国较早开设的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计划长期以来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总是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各高校开展的实验教学也主要集中在计量经济学、会计学、ERP等经济管理类基础学科实验课程,各实验课程安排过于分散,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尤其是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验环节设置较少,难以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和实践能力。
2.2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在计算机网络实验中心进行,安装相关的专业软件进行相关程序的设定进行情景模拟试验,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基本操作流程后,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实验教学任务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操作,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虽然这种实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各课程实验教学方式单一,造成学习主动性下降,学生往往只是为了获得所修学分而尽快完成实验任务,实验教学效果欠佳。
2.3实践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校教师都是在获得博士或者硕士学位后进入高校担任专业教师的,许多教师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没有在实际工作单位从业,实验经验严重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很多实验教学老师均是由专业课程老师兼职授课,专职的实验教师或者是行业内有经验的兼职教师较少,而兼职教师较大的课务压力和科研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投入到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精力,无法保证实验教学效果。
2.4缺乏评价监督体系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评教”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简单的“评教”以敷衍了事,使得“评教”体系过于形式化;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督导缺失导致没有客观的评价监督人员,致使督导缺失。
3实验教学对策与建议
3.1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的过程,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验教学在本科教育阶段,对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应该设计“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学科技术试验偏重于计算机操作能力训练、学科基础能力训练;专业基础试验偏重于管理学、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试验环节,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ERP等试验课程,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专业综合实践技能偏向于农林经济管理多课程试验课程综合性实验,如农业金融学实验、农业发展规划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3.2提升实验教学课程任课教师的能力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与培养方式逐渐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变,学生逐渐成为课堂和教学的主体。而实验教学的改革,就是培养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积极性、主体性和能动性。而这三大特点的发展、学生氛围趋势走向等仍需要课程教师的指引与指导。教师对此的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
第一,实验教学课程教师的筛选。应选择基础理论扎实、责任感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实验课教师。
第二,革新传统教学,聘请一线专家学者或企业高管参与实验课教学,补齐实验课程教学短板。第三,组建学生“团队”式主体。通过学生兴趣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进行“组内交流”、“组间交流”,自查文献、自决问题,使学生在能动性发挥的同时,拓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3建立实验教学考评制度考评制度的建立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对学生实验课程成绩的考核。目前,多数高校对学生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任然不高,比如在综合成绩测算时,实验课程成绩权重太小。既不能体现出课程的重要性,也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认同性,导致学生对此草草应付。应建立健全实验课考评制度,提高实验课程的权重,使之与理论课程同等重要。同时,提高学生创新性实验设计的权重。
第二,对教师实验课程成绩的考核。使用同行专家学者与学生共同给分的制度。专家学者的评分能体现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传导能力、对学生创新性、主动性的引导能力等;而学生评分能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验课程学习效果和对授课老师的认同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宁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8):2015-216.
[2]黄寄梅,刘传菊.关于农业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121-122.
[3]高集光.浅析农业经济管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3(9)262.
[4]张恒松,曾艳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实验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109-113.
[5]赵锦域.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2(6):20-21.
[6]郑璇.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43-44.
[7]薛兴利,刘桂艳,尚健.高等学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科学2013(8):59-61
[8]汤晓莉.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135-136.
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三农”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2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也是中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农村、农业迫切需要需要有现代知识的青年,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村和农业,提高农村、农业的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村、农业的管理水平。国家提出服务“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虽然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加大,“三农”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但是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仍然极度匮乏。高等教育同样应该服务“三农”,切实培养出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
一、独立学院重视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忽视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通常在高考招生时在第三批次本科录取。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近些年来,独立学院不断涌现,学院规模与在校学生数均得到迅猛发展,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独立学院很少涉及到广大农村经济,本文以2011年湖北省独立学院三本经济管理类招生情况为例,2011年湖北省独立学院三本经济管理类在招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32所独立学院共设置理工类本科专业总数641个,其中经济管理类专业213个,占33%;文史类类本科专业总数360个,经济管理类专业206个,占57%。显而易见,三本院校为国家培养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做出了大量贡献,对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能力,但是独立学院却忽视了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表1 2011年湖北省独立学院三本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理工类)
资料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高考资料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004X 国内统一刊号:CN42-1431/G4
注释:
(1)本表序号1-32代表32所独立学院
1.武汉东湖学院 2.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3.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4.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5.汉口学院
6.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8.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9.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10.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11.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12.武昌理工学院 13.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14.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15.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16.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17.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18.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19.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20.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21.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22.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23.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24.襄樊学院理工学院
25.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 26.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27.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28.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9.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30.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31.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 32.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2)本表中“2”、“3 ” 、“4 ”表示同一专业若干方向或不同招生对象等;序号14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旅游管理 为“3”,表示旅游管理(涉外、中加合作办学)、旅游管理(民族班)、旅游管理。
(3)文史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大体相同。仅没有资源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此处略。
从上表可见,2011年湖北省独立学院三本经济管理类在招生中理工类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资源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投资学 工程管理、工商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行政管理构成。文史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大体相同,仅没有资源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
由此可见,独立学院虽然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研究,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创新人才,但很少涉及广大农村,针对性不强。以湖北省2011年招生专业设置为例,理工类32个第三批本科院校、文史类32个第三批本科院校中,均未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相关人才培养。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在独立学院中占有重要地位,专业的设置也很全面,但是唯独忽视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二、现行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湖北省只有少数公办一本学院与二本学院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以湖北省2011年招生专业设置为例,理工类13个第一批本科院校、文史类10个第一批本科院校中,仅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理工类23个第二批本科院校、文史类24个第二批本科院校中,仅有长江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独立学院尚未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
1.现行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基层农村建设者
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系统的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在各类农业及涉农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及教学、科研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立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的农业经济学科点,依托该校经、法、管、文、理综合发展的优势,把学生培养成为以农林经济管理为核心,具有较宽厚的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相融通的学科背景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从该院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来看,其目的是在各类农业及涉农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及教学、科研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侧重理论研究。
2.现行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完善
主干学科有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主要课程有经济学通论、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农业概论、农业项目评估、农业投资学、农业政策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村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土地资源管理、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法学通论等。
可以看出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侧重宏观管理而无法解决农村实经济、管理、决策、营销、融资等遇见的实际问题。
3.缺乏具有大量农村管理经验和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师资队伍
主要原因目前各大高校中缺乏具有大量农村管理经验和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高校教师和教材等。
三、着力在独立学院中开展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虽然2008年4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文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工作,计划从2008年开始,每年选聘2万名,连续5年,选聘数量为10万名。广大农村迫切需要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新农村建设者。高等教育中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可以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仅靠大学生“村官”远未满足农村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时大学生“村官”中真正受过农林经济管理高等教育的又少之又少。
以湖北省2011年招生专业设置为例,理工类13个第一批本科院校、文史类10个第一批本科院校中,仅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并且招生人数为4-8人之间,理工类23个第二批本科院校、文史类24个第二批本科院校中,仅有长江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并且招生人数为10-26人之间,很显然一本学院与二本学院开设了该专业主要是侧重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人数偏少,是无法满足广大的市场需求的。此时在独立学院中大规模进行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独立学院应该避免盲目跟大流,像一本院校与二本院校一样,主要集中在城市工业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致使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公办大学比起来显得研究能力不强,工作适应能力又不够。目前中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员众多,但经济发展仍比较缓慢,急需大量能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能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大规模农村经济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就成为了独立学院的一个发展方向。而应该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开设具有现实意义的课程,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就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应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湖北招生考试 高考资料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004X 国内统一刊号:CN42-1431/G4,2011,5.
[2]湖北招生考试 高考资料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004X 国内统一刊号:CN42-1431/G4,2011,6.
[3]湖北招生考试 高考资料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004X 国内统一刊号:CN42-1431/G4,2011,7.
[4]刘光华,张玉荣.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06).
篇5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三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150-03
自1956年东北农学院成立我国第一个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1],到1979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土地规划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后,许多高等院校相继恢复或新建土地规划与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2]。根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有94所,分布在农林、理工、综合、财经以及师范院校,以农林和理工院校为主[3]。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不同,客观上也形成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类、经济管理类、资源环境类和工程技术类等各具特色的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北农业大学强调土地利用与工程课程的开设,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强调土地经济与土地政策等课程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强调不动产资源学科类课程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侧重开设地理课程,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强调土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制图等课程的教学。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背景复杂、专业综合性强的特点要求不同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改革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特色专才。
1 专业发展历程
按照大学生人才培养层次和专业变化,可以把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分成3个发展阶段。
1.1 农学专科专业下设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1994-2000年)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可以追溯到1994年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设置的农学专科专业,当时的农学专业下分为六大人才培养方向,包括土地规划与管理、农学、农学师范、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和植物保护方向,此时习惯把农学专业称之为“大农学”。1997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与湛江水产学院合并为湛江海洋大学,但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不变,依然维持在农学专科专业下设置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土地规划与利用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农学概论、生态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监察、测量学、土地法规、环境土壤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农业环境保护学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从事各级农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职业学校及土地管理与房地产部门的生产组织、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及农业教育等工作的人才。
1.2 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设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2001-2006年) 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土地规划与利用”与“土地管理”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由于我校农学专科专业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尚不符合申报国家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申报条件,同时原农学专科专业下的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分别升格为本科专业,因此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划入到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2005年湛江海洋大学升格为广东海洋大学,但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不变,依然维持在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设置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土地资源规划、利用和管理的高级和实用型管理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测量学、遥感技术基础、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房地产估价、土地投资项目分析评价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到各级农业部门、城建部门、职业学校及土地管理与房地产部门从事生产组织、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及农业教育等方面的人才;授予农学学士。
1.3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至今) 经过13a的专业发展,2007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至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每年培养的本科生由原来1个班35人左右,发展到2个班70人左右;由原来授予农学学士,变更到授予管理学学士;人才培养计划也作了相应调整,与教育部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要求相一致。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开发与整理、土地规划、土地资源信息、地籍管理及房地产估价、投资分析与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测量学、遥感技术、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投资分析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到国土规划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人才;授予管理学学士。
篇6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进入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入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篇7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090-02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经济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产生巨大需求的背景下,独立学院也开始纷纷设立与发展金融学专业。与全日制本科院校相比,无论是办学历史、师资队伍,还是学科支撑等,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还存在着明显劣势和诸多问题,独立学院亟需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分析当前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思路。
一、创新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及发展状况,因此,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独立学院要结合自身特色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对人才需要的现实要求,制定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这不仅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与自我成长。因此,创新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新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具有一定金融学知识和技能,能在银行、理财、证券等行业,以及其他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业务及管理工作的专门应用型金融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我成长,也有利于满足县域地方经济对金融人才的需求[1]。
二、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方案与一本院校趋同现象。从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培训的目标来看,大都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其他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业务及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人才。这几乎与一般院校对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没有显著差别,因而,出现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现象。独立学院跟随主流主张为“大金融”培养学生,强调金融学国际化发展,而忽视独立学院自身在培养金融学学生方面的特色。从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的客观实际出发,我们不可能培养出大金融的“高、精、尖”人才,只需要根据农林院校独立学院的特色,以农村金融为专业特色,多层次培养社会亟需的金融学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
2.专业方向偏重“通才”培养。一本院校金融学专业一般是以院为单位,大都设立了独立金融学院,并且下设各个系,比如保险系、银行系等。不同方向的课程设置除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外,还增设与其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这有利于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然而,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大都属于某某学部,比如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金融学专业隶属于经济管理学部,没有细分专业方向。独立学院没有找准专业方向定位,导致其课程内容没有很好地反映其特色,因此培养出的学生与一本院校金融学专业学生没有竞争优势。通过实地调研来看,有50.93%的学生期望能够更深入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
3.学生实践教学与实习流于形式。当前独立学院虽然也建立了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证券投资分析等金融实验模块业务的实验设施,但学院在金融学的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还是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硬件上普遍存在服务器落后、数量不足等现象[2]。如果几个实验室同时上机操作,经常会出现卡住、死机等现象。二是,当前独立学院金融分析软件更新速度普遍较慢,这使得金融学学生没有学到最新的操作技能。另外,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比较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接收也不会对实习生进行业务操作的培训,更不会让学生亲自上岗操作。比如,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虽然与某商业银行、某证券公司等相关金融机构签订实习协议,但学生真正参与业务操作实习的机会还是很少,实习更多会流于形式。
4.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当前金融学属于热门专业,其学生数量扩张速度过快,导致现在金融学每年的毕业生较多,导致其就业压力大,尤其是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状况更令人堪忧。比如,各大银行招聘的时候,第一关是在网上筛选简历,然而银行还是偏向于“985”、“211”等重点学校以及一本院校金融学专业的毕业学生。因此,很多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关筛选简历的时候就被淘汰了,在就业时容易被歧视。根据2012级湖南农大东方科技学院金融学毕业生的调查,有57.4%的金融学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在选择或录用毕业生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有歧视现象;有46.29%的金融学学生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三、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1.根据独立学院特色修改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独立学院要区别于一本院校的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根据自身实际进行适当的修改,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一般更注重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而针对高等农林院校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广大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金融技术与管理人才。依据特色培养目标,对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详细论证,确定合理的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比例,同时增加对金融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人才培养模式更为科学。建议高等农林院校独立学院增设农村金融方向,为农村金融机构、农村经济发展等培养应用型的农村金融人才。
2.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独立学院需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学院可以考虑建立设施完备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利用专业实验室资源和先进的模拟教学应用软件,建成模拟银行、证券等多功能的综合实验室,为金融学学生提供系统操作性模拟实验环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金融业务与工作中,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程度,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金融工具的运用能力,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3]。独立学院还可以考虑将部分实验室改造为银行营业大厅、企业等沙盘模拟实训,让学生分角色体验职业分工。另外,独立学院与金融部门共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岗位实习,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在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中的作用。同时,为了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更好地解决各种经济金融问题,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金融活动或金融比赛来进行实习考核,比如让学生参加各银行举办的产品创意大赛等[4]。
3.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加大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力度、引导学生积极考取资格证等方式来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这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成长。对于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性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应该考虑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独立学院可以邀请成功人士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以自身经历感染学生;还可以引导那些对农村金融感兴趣的学生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以此实现自我价值。此外,独立学院引导学生通过考取各种资格证来增加就业砝码,可以考虑开办资格证考试讲座,介绍各职业资格证考试难易程度、考试内容等。
参考文献:
[1]邱晖,许淑琴.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农村金融机构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2,(8).
[2]高蓉蓉.金融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
[3]谢妍.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9).
[4]陶琳瑶,刘颖.金融学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对外经贸,2014,(6).
Research on Independent College Financ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novativon
LUO He-huaa,b,LI Ming-xianb
(a.Orient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College of Busines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篇8
农业院校独立开设经济学专业大多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历程较短。以同类型农业院校为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与贸易学院于1989年成立并开始招生,发展至今,已具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江西农业大学1994年成立经济贸易学院,现为经济管理学院。现已发展为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西方经济、政治经济、财政金融、国际贸易、统计与计量、双语教学11个教研室,具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6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湖南农业大学1982年开始本科生招生,2006年1月经济管理学院分为经济学院和商学院。其中经济学院所属的经济系自2005年秋季设立并开始招生,至今已招生8届,招收本科生343人,已培养了4届毕业生。图1可以看出,随着院系规模的扩大和师资力量的增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的生源人数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考察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层次2013年教学计划,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课时总数分别调整为56课时,学分从原来的3学分提高为3.5学分,仅次于公共基础课程中的两课和数学,在专业类课程中排列首位,并实行考教分离,实行课程统一命题考试。
1.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科发展的优势
(1)师资队伍有所壮大
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有良好师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从年龄结构上,经济系的教师队伍是一支年青的队伍;从学历结构上,是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队伍。从职称结构上,在系教师的职称较高,其中,副教授比例已达3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已达到75%;从学缘结构上,近年来通过引进省内外其他高校的青年教师,不仅壮大了教学和科研的团队,而且优化了经济学的学院结构,避免了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为学术的发展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科研成果丰富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学和研究主要沿着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三个专业领域展开,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并以学院建设为平台,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积极开发横向课题。教学成果上,多次获得湖南省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项,主编或参编多本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湖南农业大学优秀教材奖。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部分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和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通过评审被确定为湖南省省级精品课程,为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基础。不仅通过加强“硬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规范资金管理使用制度,搭建起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桥梁,强化了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同时也优化了“软环境”,加强了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日常管理,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行统筹安排,把实践活动真正纳入教学体系,鼓励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009年至今,经济学专业教学团队取得了多项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和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3)教学硬件和设备完善
从教学硬件上来看,经济学院自2007年获经济学实验室获得省部共建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以来,于2011年获省部共建优势特色实验室项目资助,拥有校外科研教学基地5个,美国经济评论等多种国际权威专业学术刊物,3种网络期刊和4个网络数据库,并且计划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充学术资源数据库,以供广大师生教学和科研使用。目前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370平米,实验用房为4间,拥有各类计算机190余台,能同时容纳6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上机实验。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总值约300万,其中硬件设备约160万,软件设备约140万。培养实践能力的条件良好,校内经济系综合实验室设施齐全,并备有专门的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与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强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与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渠道,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湖南农业大学的经济学专业秉承这一理念,陆续发展了五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分别是: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春华镇人民政府、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湖南亚华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
2.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劣势
长期以来,农业院校从数量和质量上培养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人才很难与财经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相比,导致其社会知名度较低。很多企业和事业用人单位认为,农业院校的强势学科就是农业,而农业院校毕业的经济学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质量堪忧。这对农业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学生就业和科研项目来源势必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影响农业院校的学科发展。就湖南农业大学本身而言,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学科发展的因素:
(1)院系专业发展不平衡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历年各系的招生人数,其中金融系招生人数无论从绝对数还是相对比例而言均超过其他系,而其他专业生源人数相对较低。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来源逐渐趋于广泛,入学分数和基本素质也日趋降低,这给管理和培养造成困难。专业学科特色方面,应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看好,市场需求严重供不应求;而理论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不明显,缺乏竞争力。来自内外的双重因素造成了当前院系专业发展的不平衡。
(2)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
从2013年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来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门课程从原来的3学分提高到3.5学分,一方面突出了其重点和基础学科地位,但是另一方面使得总体的课程设置显示出较强的单一性。以教育部就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为指导,笔者认为经济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并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其知识、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能够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应具有多样性,并适当设置与其他社会科学交叉性较强的学科,从而提供本专业学生以及其他专业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学生更广阔的课程选择空间,引导学生从更为广阔的视角上认识理论经济学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在经济学专业的教学中应当加强经济学文献的阅读,也应该成为改进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二、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科结构优化的思路与措施
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证。人才市场对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本科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更加务实,经济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具备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体系必须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量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现代农业的研究、生产和服务工作,以及农科人才从事现代农产品的经营、开发和国内外贸易等工作。应确立“以农为本,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体系、授课内容与授课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
1.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
对于湖南农业大学而言,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应立足于以图2湖南农业大学2006~2013年经济学院各系学生人数对比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因此经济学专业应该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不仅符合高等教育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内在要求,又有利于发挥本学科比较优势,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发展交叉学科,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需要大量的多样化人才作为保障,特别是当前粮食安全问题、环境监测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领域。因此,农业院校经济学培养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突出经济学向“三农问题”相关领域扩展交叉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也能够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统筹规划培养和输送技术和管理型人才。
3.促进学科渗透,提升理论经济学科整体优势
篇9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分层分类方式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近几年高等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起点显著提升,计算机基础教育已从最初的扫盲阶段发展到培养学生信息运用能力阶段。提高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已成为现阶段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1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1],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1) 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不明确。
很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路均是先注重知识的讲授,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培养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层次上,从而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基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运用能力[2]。
2) 学生水平存在差异性。
由于不同地域计算机的普及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新生入学时,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也相差很远[3],从而加大了教学难度。
3) 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存在差异性。
不同专业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要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其差异确定具体的教学资源开发策略,使课程选择有针对性,为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4]。
4) 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信息运用能力的重要一环,但目前许多高校计算机知识的考核只注重理论,而不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即理论和实践不能统一,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农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情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不断深入,农科院校中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切实了解非计算机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课题组于2008、2009两年针对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广泛调研[5],调研结果表明了各专业师生对各类计算机知识的大体需求情况。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从各专业的调查结果来看,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学院各专业有86%以上的师生关注农林数字化相关知识,管理类学科90%以上师生认为数据库及相关知识很重要,动物科(医)学类专业有80%以上师生表示有必要学习多媒体相关知识,生命科学类各专业75%以上的师生认为生物数据统计分析很重要。依据调查结果,课题组可以根据专业按需分类,针对专业的需求开设相应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以促进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3农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分类培养方案
以专业需求为导向,计算机系作为教学实施的主体单位,必须充分把握各专业的课程需求。在充分考虑农科院校专业设置特点的基础上,课题组进行了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依据我校具体情况,专业划分如下:大农学类、生命科学类、农林经济管理类、动物科(医)学类、土地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类、农业工程类。各类专业按照3个层次展开教学工作。
第1层次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授课,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培养学生对信息社会的基本认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第2层次教学是在第1层次基础上对专业进行一次划分,以程序设计基础为主,如理科类专业为VB,文科类专业为VF,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3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依据各专业需求开设相应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领域知识紧密结合。
如对大农业类开设农业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基础分层分类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计算机基础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结构图
同时,在明确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1+X+Y”方案配置各层次各专业教学课程。其中“1”为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全校公共基础课,为第1层次服务;“X”为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VF等),各专业根据自身领域需求进行选择,完成第2层次教学内容;“Y”是根据不同专业设置面向专业应用特点的选修课程,如农业信息技术、“3S”技术等,选修课程涵盖范围广泛,配合完成第3层次教学任务。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农科院校各分类学科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课程培养计划,如表2所示。
依据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农林分委员会的要求,为保证教学质量,该计划由计算机基础教研室负责实施,全校实施学管理,以学科类为单位,制定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学资源。第1层次在第1学期开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第2层次在第2学期依据文理专业分类授课;第3层次在第3学期依据专业需要开设相应课程。表2列举了大农学类专业第3层次开设课程情况。
该计划已在我校实施两轮,并在师生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师生们普遍认为,该计划针对性强,与专业结合紧密,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专业领域的相关内容。
4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提高农科院校学生信息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无论在理念还是方法上均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本文在对我校各专业所需计算机
基础知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给出了分层分类教学的培养方案,实现了与专业领域相契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为提高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搭建了平台,为农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柴水英,黄小莹.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教学改革探索[J]. 福建电脑,2008(3):203-204.
[2] 熊聪聪,宁爱军,王燕,等. 以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9(13):60-62.
[3] 张晶. 高校计算机技术分级教学探讨[J]. 现代计算机,2007(11):50-51.
[4] 朱嘉贤,李坚. 分层分类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08(9):129-130.
[5] 苏中滨,孙红敏,赵洁. 农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9-61.
Research on Teaching Model of Computer Basi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LI Xiao-ming, SUN Hong-min, ZHAO Jie
(Engineering Institut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篇10
以管护区经济发展带动整体经济转型大发展
**将发展管护区经济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资源、区位等优势,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林区经济效益”为核心,探索管护区经济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有效保护、资源永续利用、产业集聚壮大、职工稳定增收。截至二季度,累计投入管护区经济发展资金767万元,预计产值3162万元,利润1423万元,企业实现收益132.9万元,职工人均增收4800元。
一、转观念、定准位,确定管护区经济发展思路
我们本着“先保护、再利用”的发展思路,在管护区经济发展上开门纳谏、集思广益,定模式、明方向、强组织,引领管护区经济发展。一是转变发展观念是前提。为彻底消除职工群众“等、靠、要”消极思想,逢会必讲管护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潜力和优势,要求各管护区及时将上级精神、政策传达给每名职工群众,让每名职工群众都知道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在管护区经济,在全县上下达成了共识,激发了职工群众发展管护区经济的热情。二是定位发展方向是根本。在管护区经济发展上我们不盲目而为,不下硬性指标,不搞一刀切。首先,我们对各管护区进行实地调研,翔实掌握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其次,我们向先进看齐,组织各管护区负责人先后赴揭阳市、根河林业局等地调研取经。回来后,结合学到的经验,本着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确立了以野生资源保护为基础,食用菌和林下特色养殖加工为主导,生态旅游和北药种植为突破的发展方向,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重塑主营项目21个、副营项目18个。三是强化组织保障是关键。为保证管护区经济有序发展,我县成立了发展管护区经济领导小组,下设特色养殖、林下种植、生态旅游等13个专项推进组,制定了《**县(局)发展管护区经济管理方案》、《管护区经济管理方案汇编》、《管护区经济行动方案》、《**县发展“管护区经济助推农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试行)的方案》,各管护区比照县里成立了工作小组,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压实了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创基地、扩规模,搭建管护区经济发展筋骨
我们坚持“走特色路、打生态牌”,因地制宜、因企施策,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建基地,示范带动管护区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坚持向林畜养殖要效益,全力打造森林猪养殖基地。我们看准森林猪养殖发展前景,充分利用林间空地,以管护站为节点,采取职工集资入股的方式,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了集饲料生产、仔猪繁育、猪肉加工于一体的盘古森林猪养殖基地。在盘古基地的带动下,相继建成塔林、沿江、瓦拉干等养殖基地5处,全县森林猪存栏量达7500余头,已经走在全区的前列。二是坚持向生态旅游要效益,全力打造全域旅游节点。针对近年来“找北热潮”,我们审时度势,依托古驿路的历史文化和交通枢纽优势,筹措资金700余万元,重点打造了二十二站的知青广场、最北驿站邮所,瓦拉干的白桦林山庄等10余处景区景点,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预计年接待游客1.5万人,经济收入100万元。三是坚持向林菌养殖要效益,全力打造食用菌养殖基地。我们依托多年来形成食用菌产业发展根基,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将分散的力量汇集成点,形成拳头效应。重点打造了塔林、盘古食用菌养殖基地,共养殖黑木耳63.5万袋、花菇40万袋、灵芝7万袋、羊肚菌20棚,预计实现产值110万元。四是坚持向林药种植要效益,全力打造北药种植基地。为使天然北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我们建成了塔林五味子、盘中金莲花北药基地,抚育五味子309余公顷,种植赤芍453.5亩、金莲花65亩、沙棘2000株,预计产值达5000余万元。五是坚持向林果采集要效益,全力打造野生浆果保护基地。我们坚持先保护再利用的发展思路,按照野生浆果资源分布,重点打造了盘中、马林野生蓝莓保护基地。规划建设了野生蓝莓保护区166公顷,抚育野生蓝莓2500亩,建立健全了定期巡查、定点定人监控、资源反哺等管理制度,通过收取资源补偿费反哺资源管护。2017年,我们共计收取资源补偿费60余万元,全部用于管护区设施设备建设。
三、育龙头、扩规模,增添管护区经济发展血肉
我们采取引企业、建协会、结对子等系列举措,构建“以企联社、以社联户、以大联小”的发展格局,示范带动管护区经济发展。一是以企业引领管护区经济发展。我们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管护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相继引进了超越、绿森林等一批有实力、有市场、有前景的企业,帮助企业与合作社、种养殖户建立联系机制,推行定单种植、保价收购,逐步形成了“企业+基地+合作社+职工”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企业帮扶机制,为每户企业明确了帮扶领导、牵头部门,随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二是以协会辅助管护区经济发展。我们引导种养殖户组建利益联合体,全县组建食用菌、北药、森林猪等专业合作社36家,参与发展人数达2700余人,帮助规范经营管理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林下经济产业由独立分散经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润共有。三是以结对子助力管护区经济发展。我们高度管护区之间协同合作,选择管护区经济发展好、带动辐射能力强的盘古、二十二站、塔林等林场与其他刚起步林场结对子,开展互助生产、联合经营、技术研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销售市场共用,避免了在管护区经济发展上走弯路。
四、抓服务、优环境,疏通管护区经济发展脉络
我们从制约产业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关键因素入手,健全完善各项保障体系,营造了良好的管护区经济发展环境。一是针对“钱难找”的问题,构建资金服务体系。设立管护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重点补贴发展态势好、引领作用强的企业和种养殖户,鼓励其扩大规模。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放宽信贷标准,简化审批流程,并投入部分资金担保放大,为企业和职工解决发展融资难题。二是针对“经验少”的问题,构建技术服务体系。发挥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分院、研究所技术优势,编制了食用菌生产种植、森林猪养殖等实用技术资料,并定期聘请省地专家开展技能培训、选派技术人员实地指导,举办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170余人次,提升了产业发展管理水平。三是针对“谁领跑”的问题,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制定出台人才政策,重点引进森林食品、生态旅游、网络技术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帮助企业定向培养适用型人才。开展典型示范评选活动,选出典型示范基地7个,先进合作社、个人10个,主动帮助服务对接,由“领头羊”带着走,让没信心的跟着创业。
五、树品牌、促销售,注入管护区经济发展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