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03 17:4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

篇1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电化教育;多媒体;资源利用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化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是利用幻灯、投影、电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语音实验室和电子计算机等视听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现在,电化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是除利用常规电教手段外,主要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网络的运用,极大地延伸了教育教学空间,给平寂的电化教育平添了许多魅力。但事物都具正反两个方面,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积极的方面,又要看到其不足之处,并解决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硬件投人,无软件资源或软件资源开发的量与质不足。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资源库软件与硬件技术不匹配。

(2)现代技术设备配置不够合理,功能闲置多。要么一味求廉,要么一味求新。结果配置高的却功能闲置太多,造成大量投资浪费;或者是为了“节约”,配置低的功能不够用,须几个月就升级,造成重复建设,这也是一种投资浪费。

(3)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绝大多数学校网络教室的利用率很低,只是应付外来参观和观摩教学,平时闲置在那里。

(4)计算机教学代替了现代技术教育。在工作实际中似乎出现了电化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而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就是搞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教育从原来电化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变成了电化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2教育信息化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要求

我们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看作是发展教育信息高速公路,只有具备了硬件环境、软件资源、教师队伍和过程实施四个因素,才能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

(1)教育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的认识,进一步理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体制,切实转变职能,落实好规划、规范、协调、指导、供配、服务和监督的职能。在机构改革中,以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构的建设。

(2)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做到充分论证,使设备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尽可能升级、改造大多数学校原有的电教室、语音室等,使其为现阶段的教育和教学服务,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随着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量配备,教育装备技术水平愈来愈高。学校应充分重视教育技术装备队伍和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提高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从领导到全体教师在观念上,要冲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羁绊,确立现代的教育观、教学观、学校观和质量观。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积极倡导教师重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由浅人深,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地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办公的各个层面。

(3)培训、指导广大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工作实践中,遵循以下原则:

a、辅原则。不能为使用电教而用电教,也不能变“传统满堂灌”为“电教满堂灌”。“辅助”两字很重要。应该有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学生将抽象知识和微观现象具体化、显现化。

b、科学性原则。课件的制作不可违背知识和认知的科学性,不能杜撰一些不合事实的媒体软件。

c、实验优先原则。应该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理科实验教学仪器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那些科学实用、现象直观、性能稳定可靠、能正确反映科学规律和自然现象、体现教学思想的实验仪器,决不可用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替代实验仪器。在理科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验,尤其是微观实验和理想化实验是无法实现的或较难实现的;实验中现象不明显的、反应过于剧烈或历时太长的;场面太大,不能去参观的(如卫星发射过程等),不做实验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利用计算机则可以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机械抽象为生动具体,使本来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东西变为具体、形象。从而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深刻理解抽象和复杂的内容。但并不等于所有的实验都要由计算机来完成。

d、注意性原则。课件的设计,除了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外,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有意注意。对此,制作课件时,不要过分的装饰背景、声音及对教学帮助不大的动画应尽量少出现。同时,如果不是特别重要,尽量避免四五十分钟全程计算机教学,否则学生的视觉疲劳、心理疲劳将会抑制大脑对信息的接受。

e、实效性原则。无论什么手段和方法的选用,都须考虑实际效果,不能一味去追求“先进”或形式“多样化”,不能为电教而电教,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为此应该做到:充分利用传统教学的优点,什么媒体效果最好,就用什么媒体。

f、高效率原则。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其中一个要求是:“课内大运动量,课外减轻负担”。运用电教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媒体和软件的穿插安排要紧凑、合理、信息量大,比传统教学能节省时间,使学生能更快地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篇2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改革;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在现阶段来说,有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还是有一定的缺陷,加之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差,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因此,如何既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作用,又避免教育技术的一系列弊端,使两者有机结合,是现在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推动高校教育改革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表面现象,软硬比例失调

谈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许多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计划中就是安装多少个投影机,建多少个电化教室。但是这些只是表层上的问题,没有看到教育技术在推动高校教育改革方面所能起的实质性作用。现在,校园网建设成为了学校建设的比拼,在这方面的建设中,各个学校都争相投入巨额款项。目前,许多学校在软硬建设上的投资比例失调,有的学校虽然舍得在硬件方面投入巨款,但是在硬件的应用与维持,还有老师的聘请上却舍不得钱。而事实上,教育质量的高低根本不在于你的教育技术有多先进,而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有多高,而在这方面,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管理软件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

(二)教师在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技能,急待加强和提高

在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新的应用方法需要广大教师经常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举个例子来说,对于课程PPT的制作,教师应该采用更加诠释课程的方法来制作,并且可以创新。人们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时曾形象地把其比喻为“三条腿的板凳”,其中一条腿是设备硬件,一条腿是信息资源,再一条腿便是教师。在这三方面最为落后的恐怕是教师的素质,这种素质并不是他们在专业领域的落后,而是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的落后,这方面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改革方面的作用。

二、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改革方面,构建新的教育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教材的观念和形式,这种变革必然会使得教育成果出现一个质量上提高。

(一)将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应该于整个教育改革

(1)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作为支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先进教育理论,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又会回归到原来的教育模式上,不同的是多了一部先进的机器,帮助老师进行理论灌输,原有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得到一定的改善,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校的教育改革上,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持,否则便只是形成的应用,没有在实质上做出突破。

(2)现代教育技术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不能局限于几种。目前,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只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较多,其他都很少。应用于教育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模拟与数字音像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

(3)提高对于整个教育软件方面的投入,特别是软件方面的投入,教师的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设计(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软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开发(开发教学软件、硬件、课程和教学模式)、应用(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而不是仅供参考)、评估和管理等五个基本环节。需要加强在这五个方面的投入以及提高。

(二)应该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的教育模式

在这几个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应该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包括一种创新环境的建设。传统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够是一种教学手段,并没有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核,这种内核应该是可以带给学生更加具有启发的情境。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思考、比较它有什么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思考。

(2)利用大容量的存储介质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的基础上,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就是从原来的被灌输的学习方法,转变为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能够理解。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源上,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用CD-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

四、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在丰富教学方式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帮助教育新模式的建立,推动教育改革。这种改革不仅仅是在技术表层上,更主要的是教育内核的转变,把我国传统被动式的教育方式,通过教育技术激化为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王亚明,郭惠玲,李子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2]刘洪艳,崔向平.论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3]刘向永,董玉琦.英国现行中小学信息与通讯技术课程评价[J].中小学电教,2001.(3).

[4]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1.(1).

[5]赵建华、李克东.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2.(4).

[6]谢舒潇、黎景培.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式学习模式的建构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2.(8).

[7]高振环、乌美娜.计算机技术整合于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1.(3).

篇3

关键词: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学效果;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3-0089-06

一、问题的提出

S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已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素养。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则从意识态度、知识技术等几个方面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把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发展纳入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在这些逐层推进的政策指引下,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区域上存在着巨大差距。有学者调查了城市、县镇、农村三大区域14个市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其得分分别为0.268、0.131、0.106,城市是农村的两倍以上,两者差距巨大,显示出我国“城市、县镇、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 ]。这类研究引发了我们对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运用的现状和问题的思考:农村学校信息设备资源的使用情况如何,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现状究竟怎么样?

本研究选取中部地区H省4个县区的农村中学教师(以下简称农村教师)为对象,从运用准备、运用态度、运用条件、运用行为、运用效果5个维度进行调查,以求了解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基本现状及总体特征,为解决上述区域不均衡问题提供参考信息和决策咨询。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运用准备、运用态度、运用条件、运用行为、运用效果5个维度编制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状况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县9所乡镇中学的部分农村教师教育技术的运用状况进行调查,以获取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再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量化分析,总结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状、运用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缺陷,获取更为丰富的研究资料,研究从教师、学校、政府三个方面对相关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农村中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真实的环境,找出影响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具体因素。

2. 调查维度及背景因素的设定

本研究以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201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为基准并参考相关研究,从知能准备、运用态度、范围和水平、设施和环境、效果感受五个维度设计问卷并辅以访谈,对H省4县9所乡镇中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知能准备”主要了解教师已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所受专业培训;“运用态度”旨在了解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的价值或意义的认同及所持立场;“范围和水平”主要指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分布及整合水平;“设施与环境”主要考察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资源及教师群体运用的氛围;“效果感受”主要通过教师的感受以及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反映考察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效果。

3. 问卷、访谈设计及问卷结构

根据设定的研究维度并参照有关量表自编问卷。其中“运用准备”参考了何茂玉 [2 ]、黄荣怀 [3 ]、刘美凤 [4 ]、刘瑞儒 [5 ]的相关问卷以及Van Braak等人的态度量表 [6 ]、Hogarty等人的应用行为问卷 [7 ]、霍尔 [8 ]和Russel [9 ]等人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过程”的六阶段划分。然后,随机抽取2所乡镇中学的50名教师进行预调查并根据检验结果予以删除合并,形成最终的正式调查问卷(问卷的各个维度、主要内容、题项分布见表1)。

鉴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效果难以在教师问卷中客观反映,调查过程中对9名学生、3位教学管理人员做了访谈,以了解学生的反映和教学管理者的评价。

问卷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包括入职学历、职前教育类型、任教科目和职称;第二部分包括涉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状况前4个维度的问卷项目22个;第三部分包括涉及教师效果感受的问卷项目4个(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反映通过学生问卷和访谈另行考察)。

4. 取样及调查的实施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首先,从4县随机抽取9所乡镇学校,之后再从这9所学校中随机抽取32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问卷回收率为90.3%(样本信息见表2)。

在实施问卷调查的同时,抽取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9名学生和来自不同学校的3位教学管理人员,围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这一主题进行访谈。

5. 资料的统计处理

在问卷和访谈结束后,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并结合本调查的目的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中量表题采取正向计分法,根据相应的维度进行汇总,统计出调查对象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并结合背景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在调查研究所得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描述性分析,概括出H省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总体特征。

三、调查结果分析

1. 知能准备

知能准备主要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培训三个方面予以考察(见表3)。

关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以及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值为2.86、3.02,说明许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对技术的使用程序不熟悉。关于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数为3.14、3.08、3.13,从中位数和众数来看,被试的选择倾向于“不确定”,表明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技能水平偏低。关于教师接受教育技术培训的情况,平均值为4.03,说明每个教师基本都接受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培训,但对培训效果的认同度不高。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农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浮于表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不熟练,运用技能水平偏低;虽然大部分教师参加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但是培训效果并不明显。

2. 运用态度

运用态度主要从价值认同、成本估价和运用意愿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见表4)。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价值的认识及对时间、精力投入成本的估价会影响教师学习和运用的态度,从而对教师有效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产生重要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价值认同的总均值为3.85,表明教师普遍认同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成本估价的总均值为3.92,说明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具有较高的成本和代价,其中,“耗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均值为4.24、“教学难度较大”均值为3.13、“课堂更难管理”均值为3.97。从标准差看,相对于其他维度,成本估价的得分离散程度较大,说明部分教师的成本估价较高,部分教师的成本估价较低。运用的意愿均值为2.92(总分为5),说明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意愿不是很高。

3. 范围和水平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范围和水平主要从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及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水平两个方面进行考察(见表5)。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基本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考试及教研。其中,72.5%的教师主要将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作为获取教学信息的工具,只有约23.3%的教师将其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整合运用。在运用水平方面,数据显示,10.5%的教师处在知晓阶段,即知道有哪些技术但实际运用极少;57.6%的教师处于培训学习阶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有点困难;27.7%的教师表示知道如何运用且能经常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只有4.2%教师表示能熟练地使用。关于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运用,9.3%的教师表示很少进行,41.5%表示偶尔有过,44.7%表示很少,6.5%表示从未有过,说明农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够理想。

4. 设施和环境

设施和环境主要从设备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氛围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F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在本调查中,从平均数看“设施资源”的调查(见表6),对“我校是否有足够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供教师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被试倾向于选择“有点不符合”,说明教师对学校现有信息技术条件满意度不高,间接反映出该地区农村中学的设备资源并不理想,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对“我校教师是否经常关注并乐于与人分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经验”,大部分教师认为关注者不多且氛围不浓,学校缺乏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措施。

5. 效果感受

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效果最终应以教学目标达成度来评判,但教学效果的迟显性和教学活动的多因素制约性使得这一目的在以教师为对象的问卷调查中很难实现,故本调查主要指向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个人感受或体验。为此,本调查主要从教师的感受或自我评价(见表7)和学生的反映(见表8)两个方面考量运用效果。同时,调查还对9名学生和3位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做了访谈,以了解这两个群体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的看法。

表7显示,教师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的自我感受或评价总体平均值为4.09(总分为5分),众数为4,中位数为4,标准差较为均匀,差异较小,说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的总体感受或评价较高。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见表8),在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环境方面,41%的学生表示能够适应,24%的学生感觉一般,20%的学生表示不习惯但能获得知识,15%的学生表示不习惯,注意力不能集中;在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学习效果相比较方面,学生们比较认可现代教育技术对学习和知识掌握的作用,其中78%的学生表示能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中获益;在现代教育技术能增加学习兴趣的认识方面,绝大部分学生(94%)表示认可,只有6%的学生不认可;在现代教育技术能增加教育信息量的认识方面,94%的学生表示认可,只有6%的学生不认可。此外,还有53%的学生认为教师技术运用不够灵活。在学生访谈中问及“你对老师使用信息技术授课有何建议”时,许多学生希望教师不要照本宣科,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老师应针对不同科目的特点设计教学课件。在对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访谈中,3位被访谈者均表示:虽然学校资源设施有限,但教师还是应尽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的运用行为还处在获得信息、直观教学等较低层次上,对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的整合度很低。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总体状况并不理想,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知能准备不够充分。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培训”三个方面看,大部分农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浮于表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原理不太熟悉;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网络资源获取能力、资源与课程的整合能力不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弱于对基本技能的掌握。虽然教师大都参加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但培训效果并不明显。

第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积极性不高。从“价值认同”“成本估价”“运用意愿”三个方面看,教师普遍认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重要性,但运用意愿并不强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和代价,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是否愿意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教研活动或教改课题”,大多教师表示“不确定”,这说明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整体上不高。

第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范围和水平不够理想。从各教学环节的技术运用分布情况来看,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频率不高,每天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不多,并且主要作为获取教学信息的辅助工具;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教研教改的比例较小,只有少部分教师能够对学科内容、教学方式与教育技术整合运用,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教师表示能够掌握且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处在学习阶段。

第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设施与环境条件有待改善。调查对象所在地区的教育部门虽然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但整体上看硬件条件还较差,软件资源也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有效维护,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同时,调查也显示,许多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氛围不浓,教师的关注度不高且相互分享相关信息或教学经验的行为很少。

第五,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效果感受比较积极。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效果感觉良好,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近半数学生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环境,三成以上的学生表示能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中获益,只有一成左右的学生表示不能适应;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应更加灵活并在课件制作中能考虑不同科目的特点。访谈中,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效果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但认为运用的自觉性、积极性有待提高,运用水平还较低,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程度很低。

五、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状况的改进对策

根据调查和访谈得出的结论,我们尝试从教师、学校、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对策。

1. 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技术工具运用的决策者和使用者,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是他们做出这些决策和运用的基础。因此,要提高课堂中技术运用的效率和效果,离不开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 [10 ]。首先,教师们需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现代教师观和现代教育技术观。研究表明,尽管教师能够意识到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学习的主体性,但是仍有不少农村教师认为,课堂里教师是主导,教学是教师的独舞,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灌输知识与应付考试。这种以“以教为主”的传统理念与倡导“以学为主”或“学教并重”的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明显相悖,导致部分农村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W时积极性不高,运用效果不显著。因此,教师们首先要尽快转变这种“个人独舞式”的、陈旧的教学理念,牢固树立新型的、“学教并重”的现代教育技术观 [11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参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积极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技能。例如,根据《能力标准》要求,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两个方面入手,掌握教育技术有关的基本技能;同时积极参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远程培训,适当参与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修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2. 学校应努力创设便利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环境

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技术的重要外部因素。这种环境不仅包括硬件设备建设,同样还包括教学软件资源和相关管理制度。调查发现,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普遍存在计算机人机配备率低、硬件设备不足、设施不全的问题;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因此,学校首先需要加大对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如设立专项经费,用来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新设备,从而增加教学媒体的数量,切实改善教学环境,努力做到配套设施齐备。同时,可以有计划地建设教学软件资源库,通过购买、网络搜索、自主开发等方式,阶段性地创建、完善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学校也可以建立校园资源共享平台,对收集到的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利用校园网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实现校内、校际、家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在软件和硬件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学校还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教师工作奖励机制、教学评价体系等,用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障和促进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3. 当地政府应提供良好的政策引导和资金保障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相对落后,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机制不健全,导致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准备不充分,运用效果不理想。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专项资金,做到“统筹兼顾,重点扶植”;鼓励多方投入,呼吁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共同发展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机制,倡导和鼓励培训方式多样化、个性化。

总之,农村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现状并不理想,改革已势在必行。教师、学校、政府部门应紧密配合、共享资源、共担使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这场轰轰烈烈的教育信息化改革浪潮中来,科学有效地实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农村中小学的全面展开和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研究取样仅限于H省9所农村学校,样本量小,有可能会对研究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样本代表的是中部地区H省内的农村教师,因此研究结论是否具有可归纳性或推广性,尚无法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⒖嘉南祝

[1]张 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X 省14 个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8):44-50.

[2]何茂玉.北京市八区中学生物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73-74.

[3]林秀钦,黄荣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态度与行为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09(9):17-18.

[4]刘美凤.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9-53.

[5]刘瑞儒.信息技术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2):32-37.

[6]van Braak J.,Tondeur J.,Valcke M. Explai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omputer Use amo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4(14):407-422.

[7]Hogarty K.Y.,Lang T.R.,Kromrey J.D. Another Look at Technology Use in Classroom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eachers’ Perceptions[J].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2003(1):139-162.

[8]霍 尔.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5-6.

[9]Russell A.L. Stages in Learning New Technology:Adult Email Users[J].Computers in Education,1995(4):153-179.

[10]叶 妮.数字时代师生互动化交往模式的实践性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38-43.

[11]谢彩春.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6(5):84-88.

A Survey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Rural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 Case Study of 4 Counties in H Province

MA Jianjun,ZHOU Linyan,LIU Yaowu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

篇4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学;多媒体;农村高中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等方式都在无时无刻的发生变化,对教育领域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局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如何突出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一直是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各个层面都密切关注的问题.

吉林省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农业省农村人口较多,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许多学生家长的知识水平相当有限,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条件、思想观念以及学习方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二、主要研究内容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关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文件和政策,以此为依据,我们对国内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特别是吉林省农村现代教育现状和对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农村高中数学课堂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的调查,提出了研究的理论、现实意义以及开展研究的必要性.

1.设置调查问卷.在大中城市,多媒体教学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知识形成的最佳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可通过三维演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和模拟事物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眼、耳、脑、口和手都动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农村应用情况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我们做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别针对高中一线教师和学生而设计,共设计16个问题,第1~6题调查的是教师平时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情况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情况,从中可以了解一下教师对于多媒体应用的熟练程度,以及教师对多媒体的一些了解.第7~9题调查的是教师对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态度,以及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对于多媒体的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认识情况.第13~15题主要调查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的细节情况,以及在应用多媒体的反思情况.第16题调查教师对于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见和建议.

2.统计调查问卷的结果.结合上述16个问题的满意程度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均不理想.下面列出前三个问题统计的:

3.调查结果分析.第一,目前农村高中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设备上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很多学校的多媒体设备还不够完备,就我所在的学校而言,多媒体的显示屏就是用屏幕很小的电视机代替,在课堂展示过程中,由于字号太小很多离电视远的同学都看不清.有些教学环节根本无法展示,影响教学效果.第二,教师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强烈愿望,但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的普及率还远远不够,有很多老教师不会应用计算机,更不用说多媒体课件了,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让年轻教师帮助老教师,以新带老,使多数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第三,课堂中尽量减少滥用多媒体的情况,要注意多媒体与讲授法的有效结合让多媒体的用法和用量都能够恰到好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

三、反思与策略

素质教育是高中的数学教育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一段时间了,在这期间身为一线教师也感受到了教育的变化.但是在我们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因为怕影响着教学效果,仍然有教师不接受新鲜事物,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所以教师必须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篇5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理念

Abstract: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 and artifice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raise the teaching quality, involving the preparation of ideology and materials, and multilateral coordin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deological preparation at different layers in the course of propelling teaching reform, namel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no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olding the view that only by setting up the notion ca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 and artifice be carried out steadily and effectively, the teaching level be raised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be guaranteed.

Key words: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artifice; notion

任何时代,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之一,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随着科技和文化的进步,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从1991年至今,已多次发文,强调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许多作者从不同角度讨论、参与教学研究[1-6],每个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加入教学改革的行列,但是,教学改革的成果不够多,突破性的可以全面推广的成果更少,教学模式仍然落后于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目前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的全局支撑,教学改革的目标离散而相对模糊,其涉及面和过程只是局部的、片断的,不少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还存在许多误区,现代教育技术逐渐成为多媒体、网络等信息设备与技术的代名称,现代教育技术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我们必须从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开始,只有树立全面的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教育技术是全世界普遍采用的概念,即“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工作,来促进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1]。可见,现代教育技术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了解、熟悉和掌握的职业技术,而不是为个别人或个别部门所独享,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充分体现了部门之间、教师之间系统的协作要求,它几乎包含了关于教育的所有问题。教育技术绝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仅仅为制作几个课件,而要贯穿所有教学过程,特别是每一节课堂教学,网络、多媒体等只不过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物理支撑。

教育技术有五大要素,即“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其中教学设计是最关键的步骤,直接关系到其余四个步骤能否如期实现。设计优劣,既体现教学水平,还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如何设计,取决于设计者对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教学对象的知识层次、开发条件、利用的环境、教学模式、管理服务水平、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教学开发与利用主要取决于教育技术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技术(如网络、视频等),是教学设计的物化与实践过程(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集中体现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具有适应性、先进性,也是随时代进步而变革最快的部分,网络、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最具魅力的支柱,使知识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知识的传授和获取变得非常方便、快捷。管理与评价是保证教学设计、开发、利用达到预期目标。

二、树立现代教育技术理念

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是经过对教育技术的反复认识与实践后在思想上的升华和结晶,理念是发展的、适应的,理念是进一步指导认识与实践的核心力量。树立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对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的要求侧重点是不同的,只有所有部门和个人秉承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恰当定位,通力协作,教育技术才能全面推行。

1.校级管理层的理念

校级管理层树立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是最关键的,理念与定位一旦明确,就会客观地认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重要性,在学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日常工作计划时,就会明确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为各层面有关现代技术的工作给出目标、路线、方针、政策。首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巨大投资,在经费有限而前景未知的条件下,需要高瞻远瞩才能做出投资决策,同时,又要避免重硬件轻软件、重形象轻内涵的现象,要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次,要强化教育技术部门的教学功能,赋予教学改革的重任,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和设备的配置要适当,要跟教师配备一样对待,因为这些人员要参与教育技术应用的全过程,绝不能看作普通的教辅人员。再次,支持教学管理部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并给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和荣誉,等等。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程度,取决于校级管理层的理念与定位。

2.教学管理部门的理念

教学管理部门的理念与定位直接决定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只有树立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才能始终把教育技术的应用作为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教务(部)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是教学的中枢神经,对教学思想的传承与更新、对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指引教学改革的方向,评价教学效果,等等,都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的诠释。只有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才能从宏观上把教学改革的功能和任务科学地分解并划分到不同的部门,形成教务处统筹计划、各部门协调运转的理想格局。二级院(系)是具体的教学实践单位,教学改革必须从日常教学做起,而不仅仅搞一些项目试点,只有具备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才会与教育技术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激励教师持之以恒地应用教育技术,把“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要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每一节课小改革,每一门课大改革。教育技术应用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章节,教育技术的应用可有差别,最终以教学效果为衡量标准,这是教学管理部门调控的指挥棒。

3.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理念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要由原来的电教中心、网络中心、计算中心等合并而成,目的是要集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教育技术专业人才,但他们一般不了解其他专业知识,更不可能直接讲授其他专业课,对教学缺乏切实的感性认识。只有树立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他们才能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开展教育技术培训,主动协作专业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协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资源,保证教学利用的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地开展教学改革项目,并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实时评价,使教育技术人员成为教学的有机部分,避免孤军奋战,被教学改革边缘化。此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必须逐渐从传统的“支持教学”向“发展教学”转移,逐步改变单纯的“教学仪器维护”的形象,重新塑造广泛的多功能的现代教育技术形象。

4.教师的理念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指挥者,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使用什么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不会改变,但是,不了解教育技术,不应用教育技术,教师只能靠经验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科学、不先进,教学效率和效果就很难达到理想水平。只有树立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教师才会对教育技术有深刻的理解,就会主动学习并寻求教育技术协作,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每一节课,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不断使用新手段、新方法,发现和总结对学生感官的有效刺激,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张弛得当。同时,仔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心理,使课堂教学在课后得以延伸,不计较因采用新方法新手段而增加的成倍工作量,更不会因循守旧,抱着传统落后的东西不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手段从“粉笔+黑板”到“计算机+大屏幕”,教学方法从“灌输式、填鸭式”到“启发式、互动式、程序式,等等”,这些变革都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成果,是教学改革的闪光点。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只从视觉获得的知识可记忆35%,只从听觉获得的知识可记忆15%,而视觉与听觉结合所获得的知识可记忆65%。多媒体教学综合文字、图象、视频、声音等,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增强教学效果,计算机与网络又使得信息的编辑、获取、传播变得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启发式、交互性教学、个性化教学、远程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等。但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需要付出较多的人力物力,需要较多的部门之间、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彻底改变旧观念,这就需要树立统一的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才能步调一致,全面促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同时,教学手段与方法只是教育技术的一部分内容,是为整个教学服务的措施,如果没有全面的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的指导,很容易走极端,要么把教学手段与方法绝对化、形式化,利用信息量大的优势,把多媒体当作高效的灌输工具,从而忽略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适应性;要么排斥新方法新手段,不愿为教学改革而多付出劳动。还要注意,任何时候,教师的言传身教应放在首位,脱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是令人怀疑的,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是强有力的助手。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各高校都有实力去建设高档的校园网、多媒体课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具备物质基础后,如何通过树立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促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如何在教学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发挥人力物力的最大效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辑彦.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与作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1):16-18.

[2]莫筱梅,王晓闻,曹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4):201-2025.

[3] 刘宏.加强教师培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渝西学院学报,2003,2(4):80-83.

[4]琚爱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54-55.

篇6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高职实践教学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实践教学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1.1 高职实践教学的定义

虽然近年来关于对高职实践教学研究的学者很多,也有大量的文献著作,但是对“实践教学” 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对应的,但是“实践教学”出自于何时,已经查无根据。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和高职教育始终是密切相关的。当前的社会竞争激烈,摆在各个高等院校眼前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就业。高职院校如何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打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视实践教学,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1.2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目前正在使用的教育技术,不能误认为是最新问世的技术手段,所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术相比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因此,只要能够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不管是利用传统的手段,还是现代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都称作现代教育技术。

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现代”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将系统的观点引入教育技术中,指出教育技术是对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二是它注重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于教育领域。于是,在教育技术定义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者把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表述如下: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2 我国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它培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推动了高等教学大众化的发展;对完善高职教育体系结构贡献了力量,对高职院校的推广和转变大众对高职的看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身上背负着相当沉的担子就是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在我国的各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职教育取得的成就是看得见的,在欣喜的同时我们同样看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关键的实践教学这一环节来看,虽然发展的势头良好,在教学投入中也下大了力气,形成了一些符合院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模式的实行都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很好的实现,目前还不能实现,这样实践教学的问题依旧存在,具体如下:

2.1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任何时候,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经费的问题,高职院校要突破发展瓶颈,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解决经费的投入。在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上,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投入机制,国家和省市的职责不明确,直接导致多数高职院校生均经费不足。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靠学费收入、贷款和引进社会资金,加之我国高校收费普遍偏低,这种状况导致了许多高职院校只能靠扩大学生规模来增加收入,不仅没有改变学校财政的状况,还使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标准。

2.2 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是由来已久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是重复简单的操作,没有把实践教学放在首要位置。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应该是:“不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的是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实用性。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技术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如果不重视实践教学,甚至把高职教育当作普通高等教育对待,它的特色就无法体现出来,时间久了,就会导致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技能,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环境,无法满足社会对技能性人才的需求,也偏离了高职办学的初衷。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都得到了肯定,但对实践教学依旧理解的不到位,存在偏差。一些高职院校认为:实践教学单纯的培养学生的技能,对学生的认知、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忽略不计,使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3 实践教学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时间不长,很多是由原来的中专合并组建而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本身就很低,许多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形成了习惯和定势。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在备课方面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其次在选取教学资源时要合理;再次,还要协调相关教学资源管理部门安排使用,所以就出现了为了避免一系列的麻烦教师不选择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但是也不排除部分教师使用,虽然变换了教学手段,从根源上讲,更多的是为了节省时间,省了手写教案的力气。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功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育领域中,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多采用的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有关调研显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中,发散了学习者的思维,改变了学习氛围,加深了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但从教师现在掌握计算机的情况来看,对基本知识也只是有个大概的了解,要是让教师用软件来制作课件等,具备这方面能力的教师不到50%,多数教师意识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应用方面还缺少重视度,还有的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就把这些原因归结为自身技能的缺乏和不懂相关的理论,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学生们也认为学习效果不好,以上的问题都反映出高职院校缺乏现代教育技术人才。

3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3.1 目标性原则

贯穿于整个高职实践教学过程的主导线路是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具有指导、协调、目的、归宿等功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必须从实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出发,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组织并设定教学内容,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使教学结果明朗化。倘若没有合理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将是一片混乱,从而产生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3.2 可操作性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和操作程序,不能过于复杂,既要便于学生学习,又要便于教师教授,使每一方面都真正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例如成品的CAI 课件,操作起来得心应手,简单方便,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实现。再如开通CERNET、闭路电视等,对如何科学地管理高职院校、及时地交流和分享信息资源、优化教育教学工作等都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3.3 共享性原则

此共享性指的是教学资源的共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包含很多,先进的技术能将学生在认知方面产生的矛盾外在的表露出来,通过学生的讨论共同来找出解决的方法,而不是把问题和矛盾一直埋藏下去堆积起来,更重要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外化功能不但可以展示和描述抽象的科学现象,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方式。所以,教师充分挖掘合适的教学资源,发现这些资源的利用价值,从而提高它们的利用率使他们得到共享。当然,随着网络教学资源在中国的普及,教学资源能够充分地发挥它的共享性,其带来的收益也是颇丰的。

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高职实践教学的建议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体现,要想实现教育现代化,少不了现代科技的支持,因为它们是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优势,将其合理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应用于高职实践教学,它不仅可以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强大的交互作用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还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在各种能力提高的方面获得了“双丰收”。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运用它解决高职实践教学现有的问题时也不单单靠技术的支持,还要从人力、物力、财力提供保障,将四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4.1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高职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投入相对较大,办学成本较高,若是单纯的靠政府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高职教育必然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实践教学更是得不到保障。因此,高职院校要将政府、企业等单位联系起来,依靠多方面的力量筹集资金向前发展。

4.2 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出现了在实践教学方面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体现在:重复建设;脱离了现实、没有结合技术发展的实际状况,一味倡导超前思想,对那些低使用率的设施过分投资,还不能产生高的效益,这样就致使资源有的是短缺,有的又是空闲。所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就显得很重要。

4.3 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教育十分重视与生产实践的联系,重点为了突出实践技能,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做铺垫,有大量的实际动手演练需要学生去完成。现实情况表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严重影响了预期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所以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完善实践教学。站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立场来看,高职教育要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就必须借助高新技术的支持,教学手段多采用现代媒体,打破时空的限制,按照社会需求,研发适合的培训项目,学习者能够按需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这对实践教学起到了完善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218-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方面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学习者方面的“移动学习”,家长方面的“网上家长学校”等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给教育技术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更符合时展的要求。

一、教师方向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方向

在教育技术学中,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指一些简单的PPT、图片、视频等的制作,很多现代课堂中的教学设计都需要我们教育技术的支持,并且在教师教学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课程形式。微课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慕课,就是英文MOOC的音译(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又称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翻转课堂,是将课上课下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了翻转,将课上学习的内容放在课下,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学习资源自我探索学习,然后在课上把不懂或有疑惑的地方与老师一起讨论解决,这样的课堂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翻转课堂“颠倒”了教学理念、师生角色、教学流程。将学生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录制在视频中,让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微课、翻转课堂、慕课在我国引起了很多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如山东省济宁市历下区教育局于2013年7月颁布了“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的探索,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9月成立了慕课中心,并组织了高中、初中、小学慕课联盟(C20MOOCs)。尽管这些都是新兴的教育形式,发展得还不是很成熟,但是从它们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就可以看出它们将会给教育界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上述三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需要微型视频的辅助,而且微型视频的要求是简单易懂。而微型课程并不是课堂录像,也不是一节课的浓缩,它所针对的学科知识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易混淆点和易错点,把这些教学内容放在微课里面就会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在教学环节中主要针对的是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这样不仅迎合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当然在准备这些课程的时候需要技术上的支持,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如何录制微型视频,还要学习如何制作网站供学习者下载学习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不仅是技术,它要求作品呈现的效果不仅要符合作为学习资源的要求,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我们不能为了新颖奇特就舍弃了它作为学习资源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者不仅要有相应的技术,更要能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服务。

二、学生的“移动学习”方向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不断充实自己已经成为当下的发展趋势,终身学习的概念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对于那些不能进入校园中接受全日制教育的人来说怎样才能享有和别人一样的优质教育,这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给我们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电子学习的教育模式在应用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使人们享受了接受教育和知识的便利,而移动学习的出现更进一步解决了这个难题。移动学习,是指无论是在什么时间或者地点,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无线设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在网络上进行学习。除此之外,学习者还可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沟通。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习者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学习。[1]移动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方面的支持更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这种要求不仅仅是对教师的要求,对学习者同样需要。

移动学习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移动性。所谓移动性就是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地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其中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都可以看作是移动学习的具体表现,它们可以在课堂上呈现也可以由学生在课下自由安排。从移动学习的实现方式看,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即移动互联网技术。

在移动学习中数据库的建立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数字化学习和移动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移动学习最直接的应用形式就是让学习者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数字化学习。因而,开发适用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需求和不同实际要求的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设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真正意义所在。数据库资源是指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实现访问、浏览、传输、共享、修改、编辑等功能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所以对于数据库的建立也是一向技术性的要求,我们所要建立的数据库应该有一套专门符合实际、富有创造性和易于操作的移动学习系统,来实现资源的传播、展示、分享、交流以及反馈。对于数据库的建立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更需要理论支持,我们所要建立的数据库不但要技术过硬更重要的是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知识获得的规律,还要符合学习者的学习特征等。

三、家长的“网上家长学校”方向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他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尤其是有了家庭的人更是忽略了人的情感培养和对孩子培养教育,因此网上家长学校就应运而生。网上家长学校是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活动。它与学校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学校提供的家长教育就是家长会或者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所谓的“请”家长,这样的家长教育是延后教育。当孩子出现问题后再进行教育就会事倍功半,不只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所以进行家庭教育要持续不间断,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因素,家长尤其要和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网上家长学校的出现就为家长解决了这一难题。

网上家长学校不是简单的手机短信,通知孩子考了多少分,通知家庭作业是什么,通知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网上家长学校需要构建专业的教育网站。在教育技术中,教育网站的开发与应用是很重要的课程。教育网站是指通过收集、加工、存储教育信息等方式建立信息库,或者同时建立网上教育平台与信息获取及搜索等工具,通过Internet服务提供单位(ISP)接入Internet或者教育电视台,向上网用户提供教育和其他有关教育公共信息服务的机构。[2]网上家长学校的网站至少要包括五个板块:一是关于教育政策解读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要及时更新关于教育有关的实事政策,并能准确地根据我们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剖析解释,让家长明白国家的教育走势和对他们的家庭教育的影响;二是要有教师答疑板块,在这个板块中家长可以向任课教师提出问题,可以是关于孩子的成绩问题、学习问题,也可以是学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教师就必须耐心仔细认真对待每个家长的问题,及时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态,做到家校的有效沟通;三是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的板块,我们的网站中要包括这三方面的教育问题,要说明家长在家庭中怎么对孩子进行心理、生理、安全方面的教育,遇到问题要对孩子进行引导的注意事项以及教育中的疏导原则;四是家长之间的交流板块,在这个板块中家长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或者是遇到的难题,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了解更多的教育沟通方法;五是学习辅导板块,我们会把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疑点都放在这个板块,让家长和孩子能够随时学习运用。虽然这些板块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电话解决,但是又有几个家长真的有时间和精力在学校里参加所谓的家长会,他们更多的是零碎的时间和晚上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了解孩子的动态和遇到的问题才更符合他们的时间安排。所以我们教育技术专业的工作者更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在制作网站和开发应用的时候既要符合技术要求又要符合理论要求,这不仅仅有利于家庭教育的需要更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学习者和家长方向这三个方向大概就包括了教育对象的三要素。它们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发明创造而是人们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一步一步改造我们的教育,使得教育更符合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切合实际需要,符合教育规律,遵循教与学的原则,用更先进的技术、更贴切的原理优化教与学环境和条件,让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这些方向的创新发展也给教育技术专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更符合时展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云仙,王继新.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模式探索[J].教育技术导刊,2010,(8).

篇8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教育;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是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绚丽绽放。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应用的目标

(一)促进职业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是关系到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所在。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让现代教育理念在每个教师心中生根发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引人,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发现知识。

(三)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现代教育技术使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方式逐步发生转变,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现有教学方式,并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

(四)促进教学环境的转变

职业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实习实训的条件要求比较高,但很多职业院校受到经济、场地和资源限制难以满足某些实训项目的需求。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多数实训项目可由计算机模拟完成,在减少职业院校开支的情况下满足了实验实训需求。

(五)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

多媒体等先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得以前抽象枯燥的讲解变为直观有趣的动画,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

任何教育技术的发展都以正确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为前提,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再好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都难以发挥优势。

(二)目标性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是杂乱无章地将各种新技术堆砌到一块,而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进行选择,使用最合适的教育技术而并非是最新的技术。

(三)趣味性原则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基础较差,厌恶枯燥的知识学习,更喜欢直观、多变、趣味十足的学习形式。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将数据、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交互性原则

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人机交互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一定要认真加以利用,提高课程的交互性,使学生学习时如同身临其境,提高教学效率。

(五)共享性原则

现在的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各种教育资源必须要共享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教学资源共享一方面能够扩大其收益对象,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现状

(一)视听教学手段运用

早期的视听教学设备如电视机、投影仪、DVD播放器已经普及并逐渐被更先进的设备淘汰。但在多数中职学校,这些教学设备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目前职业院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最广泛也是最成熟的技术,在各级职业院级中已经逐步普及,各级部门组织的课件制作比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媒体教育的发展。但目前多媒体教学还存在制作水平低、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

(三)试题库应用

职业院校大多数都建有自己的试题库资源,但存在各个学校之间试题库建设水平差异较大、大多数试题库形式比较单一,更新速度慢、试题库之间共享性差、缺乏行业的统一规划等问题。

(四)模拟仿真教学系统运用

模拟仿真教学系统大多在高职院校或国家级中职示范校投入使用,该教学系统的普及应用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五)网络应用和网络教学

职业院校都建设有自己的校园网并全部接入了互联网,但建设水平却参差不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更是差别很大。高职和部分中职院校建设了精品课程,部分院校还开设了远程教育。但总体而言,职业院校在网络应用和网络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对策

(一)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协调、服务和经费支持

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普及应用既十分重要和迫切,又需要比较高的经济成本投入。政府应加强本地区的建设规划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和合作开发。可以通过专项拨款、贴息贷款、合作开发、成果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应对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施加影响,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

(二)学校要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开发和应用机制

学校领导应转变观念,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领导。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教师要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要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开发有特色的教学软件,以适应职业教育知识专有、专业面广、差异大、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同时培养骨干教师,掌握开发技术,提高应用水平。实际上现在课件开发工具很多,容易掌握,主要是素材制作难度比较大,以后公共素材库会逐步建立和充实起来。

(三)加强对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具有决定性的,教师是现代教育技术实践、运作的关键要素。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提高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

1、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教学的主体向平等伙伴关系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正逐渐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者和引导者,由知识的传授向导学方向转变。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变为“导”,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导”主要有导学、导听、导读、导写、导研、导德等。教师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者。要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就必须依据教学设计原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设计。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出优化的教学过程,设计制作适合教学需要的各种教学软件,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帮助和服务。

2、针对教师不同的应用层次进行相应培训。

教师在教学中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方式各有不同,也显示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不同层次。学校应根据他们的不同层次,进行相应的培训,使教师的整体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3、提高教师应用能力的主要措施。

要制定专门的师资培养计划,统一规划,通过过程控制,保证培训效果。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或专题培训是快速提高教师能力的重要手段。要通过交流、观摩、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合理选用技术手段,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能力,要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充分掌握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行动研究的教师队伍。要加强考核和评价,采取有效措施激励教师掌握先进理念,主动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教学改革,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五)加强多媒体课件开发和网络应用

职业学校要加强对专业课件开发,要有专门机构、专门人员、专项资金,要保证课件应用的必要性和开发质量,加强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加强网络应用。这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设好校园网,并充分利用;第二,建设好学校网站,推进网络教育;第三,采取强制措施,推广网络应用;第四,开设远程网络教育。

五、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引起了职业教育的深刻变革,对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预料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组织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不懈努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必将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同时也满足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孟庆刚.湖南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2]杨海生.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喀什:喀什师范学院,2012.

[3]张桂英.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4]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1.

[5]李英俊.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三元制职业技术教学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4.

[6]宋其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特征与策略浅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8).

[7]刘春生,张宇.关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1).

[8]任君庆,苏志刚.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篇9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已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加体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构建起了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体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应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直观认识,形成动作完整概念,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运动技术要领,接收更多有关的知识。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在以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往往以语言描述为主,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较为呆板。多媒体课件可利用二维、三维等空间的设计,全方位地剖析难点,化难为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变得生动形象,加快了学习速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因此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它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小学生的直视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条件。例如:跳远教学,过去我们采用“讲解+示范”的形式讲授,以讲解为主、示范为辅。虽然讲解能强调重点,但在示范时,由于示范动作瞬间完成,学生根本不能看清其过程。如果我们利用室内课时间,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过程用电教媒体演示出来,就能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演示之前,可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如跳远有哪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哪些注意点等,请学生看完后回答。这样既能抓住重点,又容易突破难点。这样教学,既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协调配合的概念。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多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篮球基础配合前,我先带领学生去多媒体教室观看一段大型的篮球比赛以及球员们一些优秀的配合动作和步伐,这样,同学们的兴趣就一下被激发起来了。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表现欲比较强,每个人都想把看到的动作模仿下来并表演给其他同学看。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笔者还设计了一个篮球基础配合课件,利用声音、图像、动画来表现篮球基础配合的全过程,比较形象的展现了篮球基础配合的动作要点、动作方法、移动路线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使学生快速的掌握此项技术。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既符合小学生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小学体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吸引小学生?通过上网下载几位获得世界冠军的跳高运动员整个跨越式跳高动作的完整过程,用在导入课前先给学生放映展示,同学们看到优美的动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绪兴奋,禁不住赞叹起来,再配上飘逸的慢动作示范,加上教师的导语配合,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把涉及的重点内容的有关课件展示出来,既能起到让学生领会动作的作用,又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中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小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课教学中。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篇10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高职院校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各级部门和高职学院的高度重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迫切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对现代职业教育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教育理念更新不快。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能掌握和认识不充分。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只把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媒体作为教学演示的工具,没有用来解决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效用,没有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国内外研究表明,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仍处在一般的理论研究层面上。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非常有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这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是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必须掌握的知识。首先,要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在教育技术学界,教育技术的含义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我国教育技术界给予高度的关注,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积极讨论、研究。从AECT94发展到了AECT2005,在2005年的《教育技术的含义》一书中,AECT2005定义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2005定义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对象: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2)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3)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对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的创建、运用和管理。(4)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领域:研究和实践。(5)教育技术的三个范畴:创建、利用、管理。因此,为提升教育绩效,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并提高素养和能力。

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必备素质

当今,我们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同样也面临着信息化,在信息化大环境之下,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每个教师每天都会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如何及时地搜索、分析、整理、应用有用信息,成为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实践证明,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改革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恰到好处而又富有创造性地制作教学课件,并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提高教学课件的教学性和艺术性。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程度,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3建立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工作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在组织、经费、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在培训方式上做到科学合理,确保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1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培训小组

学校应针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成立专门的培训领导小组。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成立由分管院领导亲自任组长、教务处牵头、人事处协助、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培训领导小组,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同时,应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或课程,成立具体的培训小组,该小组应具备丰富的教育技术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拥有一支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的培训小组,发挥这支队伍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和充足的资金保障,专门负责全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培养这些方面的工作,专门承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师资培训任务。

3.2明确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培训目标

在每次培训之前,培训小组应进行调查研究,深入调查各专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的高低。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需要,确立准确的培训目标。如果高职院校教师具有学历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的特点,培训重点应放在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方面和使他们掌握好课堂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过程调控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优化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效果测评技巧等与课程教学有关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培养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的意识,侧重理论同时兼顾实践。如果高职院校教师是文科类教师,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一般不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也不是很强,那么,培训的目标就要定位在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会他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培训内容侧重实践,目标应侧重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3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评价考核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学院应同时制定一系列的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进行考核,可采取一个学期考核一次的方式,把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纳入年终考核与晋升晋级的条件指标之一,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情况纳入督导考核范围,以鞭策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技术水平。对新进学校的教师,在开展岗前培训时,应对其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培训,提高其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并严格评价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补课补考制度。

3.4采取操作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法

(1)举办专题讲座。根据培训的具体目标,培训小组可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邀请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或者在某一方面突出的专业教师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强化教师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术素质,增强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术能力。(2)采用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法指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如何处理棘手问题的典型案例,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分析、评价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的培训方法。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不能随意捏造。案例要和培训内容相一致,培训教师则要组成小组来完成整个过程,包括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在集体讨论中发表自己小组的看法,同时听取别人的意见,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通过案例的研究学习,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教师要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案例,及时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并争取做到以此类推。(3)实行师徒方式。这种方式是由一位在某一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或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负责指导的“师傅”的任务是教给受训教师如何做,提出如何做好的意见,并对受训教师进行鼓励。这种方式一定要有详细、完整的教学步骤。这样能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师徒”关系,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一旦师傅有人动时,学校就能够让训练有素的教师顶替他的工作。通过师傅的带领,从事教学实践工作,以此来促进徒弟的教育技术素质发展。(4)鼓励教师自学。鼓励教师利用日常的空余时间自主学习。学校为教师征订一些专业报刊杂志和购置一些专业书籍,发放给广大教师,对积极学习者和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鼓励教师参加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探讨会、交流会、进修教育技术硕士。根据自学成绩,分别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是考核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应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促进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不断发展。

作者:李代勤 曹虎山 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慧.高校教师现代教育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2014(12).

[2]董彦,孙宗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探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