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检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9 22:5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神科检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前言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事件难免发生,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痛苦,而且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还给医护人员的自信心带来危机。针对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不安全事件开展品管圈活动,精神科护理部的医护人员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控制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目标开展品管圈活动。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间精神科共有86名病患,病区共有护士23名,其中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13名;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9.3±5.4)岁。
2.2 方法
2.2.1 组织团队并选定主题。由精神科护理部的23名护理人员组织品管圈活动,圈长由主任护师担任。针对2015年全年精神科护理质量报告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较高的结果,确定以“控制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
2.2.2 实施对策品管圈活动。每周由圈长安排进行1次,每次活动可由不同的品管圈成员主持,大家互相交流护理心得、工作过程中遇到难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法以及检验方法的实施效果、讨论方法改善措施。对2015年全年护理质量检查报告的总结中发现,精神科护理中精神卫生知识缺乏、安全防范工作不完善以及心理o理不到位这三个问题引起的不安全事件比较严重,特针对这三个方面制定改善措施。
2.2.2.1 加强学习,提高认知。虽然精神科护士都收到过专业知识、技术的教育与训练,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精神卫生知识的不足以及在精神病区工作的医护人员得不到社会正确的理解与支持,部分精神科护理人员难免会认为精神科护理只不过是简单的看管,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品管圈小组在每次活动时,专门预留30min至1个小时的时间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可由不同成员以PPT或书面报告的方式进行,讲解精神科护理的技巧、案例或行业进展等,不仅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认知,而且使大家保持工作积极性。
2.2.2.2 安全管理,防范风险。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具备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或严重后果。安全管理措施包括病房、病区内危险物品、各个病人精神状况特点等,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安全宣传,让家属协助观察、发现病人的不安全行为。对精神科护士进行自身安全防护培训,对有攻击或严重自杀危险的患者应掌握接触技巧和防范技巧等。
2.2.2.3 重视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和关心的态度满足病患希望受到尊重的心理,容易克服患者紧张、情绪不稳定的心理状态。督促患者按时检查,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疾病对身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等,希望患者及其家属对观察治疗和紧急处理能够积极配合。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注意倾听,学会有原则的妥协;保持温和的态度,不要频繁变动;注意沟通技巧,不要问敏感的话题。
2.3 效果评价
统计品管圈活动组织期间不安全事件的例数并计算发生率,与2015年护理质量报告中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
2.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P
3.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由于护理人员、护理设施或病患引起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由2015年的30.59%降低到2016年的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近年来,精神疾病诊疗水平不断提高,护理模式正朝着社会-医学-心理模式转变。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成员可自发进行品质管理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工作质量。目前,品管圈活动已经在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的医疗机构广泛开展,并收获了满意的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精神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常规操作合格率、护士精神疾病知识考核优秀率、护患沟通合格率明显上升(P
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基层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激励护理人员释放潜能,提高集体凝聚力,也能提升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精神科服务质量,减少护理风险。本研究品管圈活动中,应用人性化应用沟通技巧,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精神病患者对护士的抵触感,降低护理难度;加强职业教育,强化查对制度可提高护士职业技能及应急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可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及综合护理,帮助提升精神科护理质量,最终帮助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5.结束语
精神科护理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护理工作,精神病人,特别是重症精神病患者由于其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常处于幻觉、妄想之中,加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和镇静作用,导致某些行为不能自控也不计后果或因患者感觉迟钝,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品管圈护理重在调动成员积极性,强化各级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盛彩华.精神科护理安全论析[J].当代医学.2016(10):60-62.
篇2
检查结果大致正常,心电图稍有异常,但属于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那种。随口问:“你哪里不舒服?”她答:“胸闷,老想叹口气才舒服。”问:“你什么情况下会闷?”她说不清。
我问她:“你工作压力大吗?”她愣了一下。一看就是典型劳动妇女,衣服都是打粗穿做粗工的。我耐着性子换个问法:“你干活吗?”“干。”“什么活?”“我卖废品,收钢铁。”我愣了一下,女人收钢铁?厉害。
她局促地坐在我面前,头发浓黑,梳得整整齐齐,只是额头有一缕突兀的白发,五官挺端正,也没有什么皱纹,不大看得出年龄――我瞟一眼电脑,显示54岁,只有一双手是吃过许多苦的样貌:粗大,满布裂纹和伤疤,指甲没有修剪,里面还有黑垢。
我本来是想问她干活时会不会胸闷,突然发现她在不断抹泪,不像哭,只是眼泪一直涌出来。我以为她担心病,宽她的心说:“怎么了,还没得病呢,不用急。哭什么?是眼睛不好吗?”她边摇头边擦泪:“不知道,只是眼泪自己就流出来了,总是这样。”
我正想再问点儿问题,进来一个男人,满脸皱纹,个子矮矮的,站在她身边。我第一反应是她父亲,又觉得不像,问他:“你是……”她答:“我男人。”我语塞。也太不般配了,不管年龄还是相貌,我还是客气地冲他点点头,说:“你爱人可能心脏有点小问题。”他没搭理我,也没搭理她,自顾自走了出去。我同情地问她:“是你后老公吗?”她摇头。还在揩那止不住的泪。
我知道,她的胸闷多半不是心脏问题,只是心理问题。别的病人都已走光,还有时间,我把笔和检查报告扔在一边,看着她,试探地问:“干活累吗?”她摇头。“孩子好吗?”她点头。我索性不再问她,自己说:“我不是精神科医生,但我觉得你的病是心病。你也许会承认,也许不愿意承认,但心结总在那里,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但你自己应该知道,要么接受并忍受,要么试着去改变,要么……”我忽然说不下去了,心病就像生活中的其他疾病一样,不会无中生有,一定有所缘由,可是,要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掉那些缘由呢?
那男人晃进来,看看她,也不说话,又晃了出去。
她突然开了口,压抑着,小小抽搐了一下:“我只是感觉不到爱,从来没有人爱。”
我震了一下,这种文学腔的语言,我一直以为只有那些养尊处优、不识生活艰难的女人才说得出来。再一想:无论贫与富,贵与贱,女人都是女人呀。不是因为她底层劳动,她五十多,她就不应该有爱的渴望。
我心疼她。想问:难道你的孩子不爱你吗?又想,她要的爱应该不是这个。想安慰她,觉得语言真是苍白。
篇3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流行病学方法;患病率;人口学特征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Somatoform Disorders in the People Aged 18 and Older in Hebei Province. Cui Lijun, Li Keqing, Jiang Qinpu, et al. HeBei Mental Health Center, Baoding 071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somatoform disorders in Hebei Province. Methods From Oct.2004 to Mar.2005, Stratified multi-stage cluster randomizat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24,000 subjects who are 18 and older in Hebei Province. An expanded versi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dentify subgroups of subjects at high, moderate and low risk of having a mental disorder, then psychiatrists determined their diagnoses by administering a structured psychiatric examination (SCID) that employs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 DSM-Ⅳ). Results 20,716 subjects completed the screening, prevalence of somatoform disorders was 6.92‰ (95%CI=5.79‰~8.05‰). Somatization 0.48‰, pain disorder 3.86‰, unspecified somatoform disorders 1.57‰, hypochondriasis 1.02‰; The prevalence of somatoform disorders in rural (7.55‰)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urban areas (2.62‰), the prevalence of somatoform in wome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en(1.87‰), P
【Key words】 Somatoform disorders; Epidemiologic; Prevalence; Demology characters
近年来,躯体形式障碍受到临床医学、精神病学及临床心理学的普遍关注,国外已见有关躯体化障碍或疼痛障碍患病率的报道[1-4],国内有数个关于躯体形式障碍在综合医院的调查[5,6],但国内外有关此症患病率的大样本调查较少见,为此,我们于2004~2005年进行了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就有关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大小的确定 根据河北省经济年鉴2003[7],将地级及以上城市确定为城市框架,共11个;县或县级市确定为农村框架,共137个。根据国外相关资料[8],估计我省精神疾病总时点患病率为15%左右,期望调查的精确率达到1%,由此所需样本量约20000人。考虑到城市与农村、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需进行分层分析及个别精神疾病患病率低等因素,将样本确定为24000人。
1.2 框架样本的确定 按随机原则抽取11个地级城市的4个框架区域,具有在地理、人口、经济等方面的代表性。按照4个行政区划的总人口比例分配24000样本,共抽取城区12个;县(县级市2个)11个。其中居委会28个、乡镇40个、147个村,覆盖框架人口915.55万,占河北省总人口的13.59%。
1.3 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体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年龄为18岁及其以上人群。根据样本大小,按不同城区从公安分局中随机抽取1~2个派出所,根据每个派出所所辖居委会,随机抽取1~3个居委会。乡镇抽样:本次调查将县城作为1个乡镇计数,首先将该县所有乡镇排列,采用随机数码表抽取该县1/5所辖乡镇,再根据乡镇所辖人口,按人口比例确定该乡样本量,然后根据该乡样本量确定所抽行政村数,每村根据人口数量抽取样本100~200人。
1.4 样本个体的抽取 根据当地公安部门提供的人口学资料计算出该抽样点(村、居委会)18岁以上成年人的总人口数,按出生日期排列,并按该抽样点样本数计算抽样间隔,按抽样间隔随机抽样。在全省范围内共抽取样本24000人,其中农村框架样本20696人(86.23%),城市框架样本3304人(13.77%)。其人口学特征与全省近似[7]。实际完成调查20716人,完成率86.32%,其中男10303人(49.9%),女10373人(50.1%)。共脱落3284人,脱落率13.68%。
1.5 替代样本 由于各种原因,调查时的样本连续3次无法找到定为样本脱落,进行样本的替代;替代方法:以性别一致,年龄±2岁为原则进行替代;最后主样本完成14734人(61.39%),替代样本完成5982人(24.93%)。
1.6 调查工具和诊断方法 调查工具采用改编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为本次调查的筛选工具[9],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为诊断标准;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翻译、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修订的《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为本次调查的诊断工具[10]。根据被调查者GHQ总得分,把被调查者分为高危人群、中危人群、低危人群3类。根据2004年9月在保定市市区抽取600人样本,农村抽取1000人样本进行预试验,按预试验调查结果确定三段危险人群的分界分:GHQ≥4分者属于高危人群,100%进行SCID-I/P检查;2~3分属中危人群,约40%需进行SCID-I/P检查,0~1即属低危人群,10%需进行SCID-I/P检查。改编后的GHQ-12其分数及内容不变,另外增加8个问题均为高危因素,并进行SCID-I/P检查。
1.7 调查人员 参加本次调查的调查人员均来源于现在河北省内市级以上精神病专科医院工作的医生和护士,在正式调查前于2004年9月在保定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培训,共有27名护士、42名医生参加,所有医生SCID诊断取得了良好的一致性,Kappa=0.88。最后25名护士、34名医生参加了本次流行病学的正式调查。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调组的有关人员作为领队负责做好有关联络、协调、组织管理和总质量控制等工作。
1.8 统计分析 所获资料在EPI Data下采用双人双重录入计算机,转入SPSS 11.0进行数据合并,合并为总数据库后,进行逻辑纠错,最后在SPSS 11.0下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各种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 在调查的20716人中,共发现各种躯体形式障碍患者111例,原始患病率为5.34‰,按高、中、低危险因素调整后患病率为6.92‰,95%可信限为5.79‰~8.0‰,见表1示,4种不同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以疼痛障碍的患病率最高。
2.2 患病率的性别、城乡、年龄比较 见表2、表3示总的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有显著差异;各种类型女性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6.36;城乡比较仅疼痛障碍的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其他类型未见差异。从年龄的特点来看躯体形式障碍以40~60岁患病率最高,疼痛障碍以此特点为主,而疑病症以40~49岁为常见。
2.3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 见表4、表5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女性多见,读书年限较常人少,其他未见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30~39岁(OR=2.31;P<0.01),年龄40~49岁(OR=3.83;P<0.001),年龄50~59岁(OR=2.79;P<0.01);保护性因素有家庭年收入5001~10000元(OR=0.49;P<0.02),年收入10001~20000元(OR=0.49;P<0.02)。
3 讨 论
躯体形式障碍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求医,反复向医生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基础的再三保证,即使患者有时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其所患躯体疾病并不能解释其症状的性质和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躯体形式障碍按DSM-Ⅳ分为躯体化障碍、疼痛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躯体变形障碍。本次流调各种躯体形式障碍的总的患病率为6.92‰,其中躯体化障碍0.48‰、,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1.57‰,疑病症1.02‰。与浙江省的调查比较,躯体化障碍患病率相似[5],但低于Karvonen1.1%报道[11];持续的躯体疼痛障碍,本次调查疼痛障碍患病率为3.86‰,明显高于浙江省0.58‰的报道[5],而与美国社区调查显示其终生患病率为6‰相近[12],而明显低于Grabe等在一个4075名的普通人群样本的调查的12.3%[4]。
本次调查女性躯体形式障碍患病率为11.89‰,男性为1.87‰,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与Karvonen报道男女比为1:5相似[11],一般认为,躯体化障碍患者以女性多见,起病多在30岁之前,Eggor[2]认为女孩的躯体化症状与情感障碍有较强相关,男孩则与行为分裂相关,表明男性与女性的精神生物学过程可能不同。本位调查40~60岁患病率较高,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30~60岁有较高的患病危险,反映出该病的年龄特点,提醒我们当患者进入中年后,更多的关注自己的躯体微小变化,对疾病的敏感性增加;邱亚峰等[13]研究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发现患者较多的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如退缩、投射、躯体化、否认、同一化、防御机制。同时也发现家庭年收入5000~20000元者是相对的保护性因素,其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由于躯体形式障碍的表现涉及躯体各个系统,导致患者多在内外科就诊,经过反复检查未见相应器质性病变,且应用有关治疗症状难以缓解,只有少数患者到精神科和心理科就诊;孟凡强等[6]调查发现综合医院门诊就诊患者18.2%为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占门诊总就诊数的7.4%。Fink在392名内科住院病人中,患躯体化障碍患病率为1.5%。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为10%[14],Portegijs对频繁就医的患者调查发现躯体化障碍占45%[1],Gureji报道的在基层医疗机构中16.7%[15],因此,应加强精神卫生的宣传,加强对综合医院医生就有关躯体形式障碍知识的培训,提高对该疾病的识别能力,以便更好的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4 参考文献
[1]Portegijs PJM, Vander-Horst FG, Proot IM, et al. Somatization in frequent attender of general practice.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y Epidemiology,1996,31:29-37
[2]Egger, Helen link MD. Somatic complains and Psychopatholog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tomach Aches, Musculoskeletal Pains, and Headach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9,38:852
[3]Mde Waal MW, Arnold IA, Eekhof JA, et al. Somatoform disorders in general practice: prevalence,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 comorbidity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 Br J Psychiatry,2004,184:470
[4]Grabe HJ, Meyer C, Hapkeoll, et al. Somatoform pain disorder in general population. Psychother Psychosom,2003,72:88
[5]石其昌,章建民,徐方中,等.浙江省15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39:229-236
[6]孟凡强,崔玉华,沈渔村,等.综合医院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特点的初步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67
[7]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经济年鉴2003.第1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458
[8]Regier DA, Boyd JH, Burke JD, et al. One-month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five 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 site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88,45:977-986
[9]Goldberg DP, Gater R, Sartorius N, et al. The validity of two version of the GHQ in the WHO study of mental illness in general health care. Psychol Med,1997,27:191-197
[10]李涛,周茹英,胡峻梅,等译.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2004
[11]Karvonen JT, Veijola J, Jokelaimen J, et al. Somatization disorder in youngpopulation. Gen Hosp Psychiatry,2004,26:9
[12]骆艳丽,吴文源,李春波,等.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药物疗效.上海精神医学,2003,15(增刊):42-44
[13]邱亚峰,马丽霞.躯体化障碍患者防御方式与行为类型的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196-197
篇4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中图分类号:R743.3; 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3-0027-04
Research progres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aphasia*
SUN Changhui1**, BAI Yulong 1,2***(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uashan Hospital Nort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901; 2.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ABSTRACT Aphasia is one of the common functional disorders and sequelae of stroke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with aphasia is 21%-38%. Aphasia seriously hinders the normal communication and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brings in a heavy burden to the family and society. At present, the traditional speech language training is the main therapeutic method, but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not ideal.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has some effects on aphasia.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aphasia.
KEY WORDS stroke; aphasia;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据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度上升,随着我国脑卒中患者日益增多,卒中后失语症的发生也在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资料显示,失语症的恢复往往需要2年以上的时间,且仅有20%的患者可以完全恢复[1]。据《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疾病患者中,16.6%患有失语症[2],国外报道为21%~38%[1]。有失语症的患者通常比没有失语症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参与的活动更少,生活质量更低。
失语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局部神经受损导致患者后天习得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的一种获得性语言综合障碍。典型的失语症包括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经皮质混合型失语、完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八类[3]。
目前,卒中后失语症尚无公认有效的药物治疗。传统的语言训练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起效缓慢,效率偏低,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另外,缺乏一对一训练模式的专业语言师等因素使得该治疗难以广泛实施[4-5]。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1992年在TMS的基础上新近发展的一种无痛、无创、简单快捷的非侵入性神经电生理治疗技术[6],在促进精神疾病[7]、癫痫[8]、\动障碍疾病[9]、脊髓损伤[10]等疾病的功能恢复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近年来有小样本研究报道表明rTMS治疗对卒中后失语症有一定成效[11]。本文就rTMS 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1 rTMS治疗失语症的机制
生理状态下双侧大脑半球存在交互抑制机制,其目的就是保持双侧脑功能的平衡。大脑左侧半球损伤后,这种平衡被打破,左侧大脑半球的抑制减弱,导致右侧大脑半球兴奋性相对增加,这不利于语言恢复。TMS是一种无创性的、在颅外对中枢神经进行干预的电生理调控技术,一般根据皮层刺激的频率进行划分。研究表明,高频rTMS作用于患侧脑区(左侧大脑半球)及低频rTMS作用于健侧脑区(右侧大脑半球)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的恢复是积极有利的[12-14]。因为高频率rTMS有易化局部神经细胞的作用,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加;低频率rTMS有抑制局部皮质神经细胞的作用,使皮质的兴奋性下降,从而使大脑皮质发生可塑性改变,在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的前提下,大脑言语代偿区神经网络能够重建,进而恢复患者的言语功能[15]。
2 临床应用
2.1 低频rTMS对失语症患者右侧大脑半球作用
Martin等[16]对非流利失语患者(左侧大脑半球卒中后5~6年)给予右侧Broca区频率为1 Hz的低频刺激,治疗后发现患者图命名能力明显改善。国内也有相关研究:陈芳等[5]对左半球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右利手患者的右侧大脑半球Broca区给予1 Hz、80%运动阈值的rTMS治疗,发现对患者的言语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樊影娜等[17]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患者予以右侧Broca区,刺激频率为1 Hz,磁刺激强度为健侧肢体运动阈值的80%、每序列50次脉冲、每天10个序列、序列间隔120 s的治疗,患者的语言功能有较明显改善。Kakuda等[18]将rTMS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结合,对2例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两侧额叶给予1 200个脉冲的低频rTMS刺激,结果显示,2例患者的语言功能都有所进步。同时,国内学者还将其他方法与rTMS结合,肖卫民等[19]将90例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语言训练的基础上,对照1组再给予针灸治疗,对照2组给予rTMS(1 Hz)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加rTMS(1 Hz)治疗。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失语指数及自发言语、复述、命名等项目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将rTMS与其他治疗相结合可提高治疗效果。同样的,Kakuda等[20]对4例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rTMS联合每天60 min的强化言语训练,具体方案是予以每个病人10 min 6 Hz的启动刺激加20 min 1 Hz的低频rTMS,刺激部位为右额叶,每位患者接受18次治疗。发现治疗后患者的表达和听理解能力均得到有效提高。肖军等[21]对Wernicke失语症和传导性失语症者选取右侧大脑半球相应语言区为刺激中心点,采用刺激频率为1 Hz、80个序列、每个序列10次脉冲、间隔10 d、刺激强度40%~90%(具体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耐受程度调整),共10次治疗。发现其中图命名改善最明显,自发性言语次之,听理解和复述较差。
2.2 高频rTMS对失语症患者左侧大脑半球作用
多数实验结果支持高频rTMS可易化兴奋失语症患者左侧大脑半球,对语言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王甜甜等[22]对24例脑卒中后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为对照组,低频组以及高频组,对患者左侧半球Broca 区进行高频rTMS治疗。采用运动阈值的80%为刺激强度、频率为5 Hz,治疗20 min,每周5次,共2周,对患者的视图命名成绩及反应时间均有明显的改善。Szsflarski等[23]对8例中重度慢性失语症患者的左半球Broca^给予80%运动阈值的刺激强度、为期2周、每周5 d的刺激,在左半球Broca区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结果发现,有6例患者的语义流利度提高,提示左半球额颞顶叶语言相关功能区活动增强。陈芳等[24]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高频rTMS,刺激频率为10 Hz、每序列50次脉冲、每天10个序列、序列间隔120 s,刺激部位为左侧半球Broca区,连续治疗10次,对患者的失语情况有一定的治疗作用。Khedr等[25]应用3 Hz刺激左侧大脑半球语言区,观察到患者语言功能提高,但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后患者语言功能没有明显提高。
2.3 高频rTMS对失语症患者右侧大脑半球作用
胡雪艳等[26]对失语症患者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进行10 Hz rTMS治疗,发现对比在同一部位给予1 Hz刺激及无刺激对照组患者,高频刺激对语言功能改善程度更好。可能是患者的Broca区损伤较严重,不能很好进行功能代偿。由此可以表明对右侧大脑半球进行高频刺激可促进右侧大脑皮层相应部位功能重组,从而促进语言功能恢复。Winhuisen等[27]对11例左侧梗死后失语症症的患者(均为右利手)的右侧额下回以4 Hz高频刺激,采用正电子断层显像(PET)测得治疗后右侧额下回呈高代谢,但发现患者语言出错率上升,流畅性下降,表明高频rTMS刺激非优势半球不利于言语恢复。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而对于流利性失语症患者的研究非常少,同时主要集中于低频rTMS刺激治疗方面。
3 TMS治疗副作用及的安全性
rTMS治疗临床比较安全,主要副作用是可以引发癫痫,但迄今为止未见明显长期副作用的报道。Muller等[28]研究表明,大部份的影响是轻度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占16.7%;最严重的副作用是诱发癫痫,其中癫痫患者的阳性率是0.16%。Seniow等[29]和Kakuda等[20]的研究也均证实rTMS用于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但至今尚无针对TMS操作安全系数及远期安全情况等的完善报道。2009年Rossi等[30]针对TMS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刺激参数、使用伦理问题及癫痫、眩晕副作用的预防措施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但对失语症尚无定论,随着研究的逐渐增多将有更充分的数据提供最佳刺激参数以及安全指南。
4 TMS治疗的局限性
Martin等[31]对5例慢性期失语患者进行右侧三角部抑制性磁刺激治疗,干预前后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发现其中一名患者对rTMS治疗效果较好,其他几个失语较严重的患者TMS反应较差。作者认为,进行rTMS患者语言功能至少要达到波士顿命名测验(Boston Naming Test, BNT)前20个平均正确命名3个,否则rTMs治疗后不会观察到患者命名能力的明显提高。由此可见,损伤较严重的失语症患者进行rTMS 没有明显效果。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可见某些损伤较严重的患者进行治疗后效果不明显。
5 讨论与总结
尽管目前的研究表明,rTMS可改善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促进大脑语言功能网络重组,且rTMS副作用较少,但部分损伤较严重的患者对某些方案rTMS治疗效果不佳。还有很多疑问等待研究和探索,如失语症患者类型及刺激部位选择问题;TMS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最佳介入时间;以及如何将目前研究结果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等。相信rTMS将有望成为失语症患者的新福音。
参考文献
[1] Berthier ML. Poststroke aphasia.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J]. Drugs Aging, 2005, 22(2): 163-182.
[2] 王新德, 陈海波. 急性脑血管疾病言语障碍的研究[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8, 21(4): 201-203.
[3] 李胜利. 失语症康复[C]//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 北京: 中国康复医学会, 2006: 3.
[4] Weiduschat N, ThieI A, Rubi-Fessen I, et al. Effect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aphasic strok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 Stroke. 2011, 42(2): 409-415.
[5] 陈芳, 王晓明, 孙祥荣, 等.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失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脑电活动的影响[J].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1, 5(2): 7-10.
[6] Platz T, Rothwell JC. Brain stimulation and brain repairrTMS: from animal experiment to clinical trials ― what do we know?[J]. Restor Neural Neurosci, 2010, 28(4): 387-398.
[7] Schutter DJ.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s a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J]. Tijdschr Psychiatr, 2011, 53(6): 343-353.
[8] Sun W, Fu W, Mao W, et al.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artial epilepsy[J]. Clin EEG Neurosci, 2011, 42(1): 40-44.
[9] Kodama M, Kasahara T, Hyodo M, et al. Effect of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hysical therapy on L-dopa-induced painful off-period dystonia in Parkinson’s disease[J].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11, 90(2): 150-155.
[10] T新红, 崔丽英. 经颅重复磁刺激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 37(6): 535-538.
[11] 汪洁, 吴东宇, 袁英, 等. 应用在线经颅直流电刺激探查外侧裂后部对失语症恢复的作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5): 406-410.
[12] Hamilton RH, Sanders L, Benson J, et al. Stimulating conversation: enhancement of elicited propositional speech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non-fluent aphasia following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J]. Brain Lang, 2010, 113(1): 45-50.
[13] Murdoch BE, Barwood CH.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a new frontier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genic speech-language disorders[J]. Int J speech lang Patrol, 2013, 15(3): 234-244.
[14] Cotelli M, Fertonani A, Miozzo A, et al. Anomia training and brain stimulation in chronic aphasia[J]. Neuropsychol Rehabil, 2011, 21(5): 717-741.
[15] Málly J.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rTMS and tDCS) in patients with aphasia: mode of action at the cellular level[J]. Brain Res Bull, 2013, 98: 30-35.
[16] Martin PL, Nasser MA, Theoret H, et al.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s a complementary treatment for aphasia[J]. Semin Speech Lang, 2004, 25(2): 181-91.
[17] 樊影娜, 赵佳. 低频rTMS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 2016, 31(1): 28-30.
[18] Kakuda W, Abo M, Kaito N, et al. Functional MRI-based therapeutic rTMS strategy for aphasic stroke patients : a case series pilot study[J]. Int J Neurosci, 2010, 120, (1): 60-66.
[19] 肖l民, 李爱萍. 经颅磁刺激结合针灸与语言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疗效[J]. 广东医学, 2014, 18(7): 2132-2134.
[20] Kakuda W, Abo M, Momosaki R, et 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of 6-Hz-primed low-frequency rTMS combined with intensive speech therapy for post-stroke aphasia[J]. Brain Inj, 2011, 25(12): 1242-1248.
[21] 肖军, 冯园, 易刚, 等.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外侧裂周失语症的疗效观察[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 11(3): 119-120.
[22] 王甜甜, 陆芳, 李霖荣, 等.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的影响[J]. 中国康复, 2016, 31(6): 412-413.
[23] Szsflarski JP, Vannest J, Wu SW, et al. Excitator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duces improvements in chronic post-stroke aphasia[J/OL]. Med Sci Monit, 2011, 17(3): CR132-139. doi: 10.12659/MSM.881446.
[24] 陈芳, 詹成, 杨玲, 等. 低频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失语的疗效研究[J]. 世界临床医学, 2015, 9(11): 4.
[25] Khedr EM, Ahmed MA, Fathy N, et al. Therapeutic trial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J]. Neurology. 2005, 65(3): 466-468.
[26] 胡雪艳, 张通, 刘丽旭, 等.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左侧大脑中动脉梗死后失语症患者的影响[C]//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 北京: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2014: 1.
[27] Winhuisen L, Thiel A, Schumacher B, et al. The righ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and poststroke aphasia: a follow-up investigation[J]. Stroke, 2007, 38(4): 1286-1292.
[28] Muller PA, Pascual-Leone A, Rotenberg A.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 positive sensory phenomena: a review of literature[J]. Brain Stimul, 2012, 5(3): 320-329.
[29] Seniow J, Waldowski K, Lesniak M, et al.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speech and language training in early aphasia rehabilitation: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 Top Stroke Rehabil, 2013, 20(3): 25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