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教学资源范文
时间:2024-01-03 17:3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材资源库 高考试题资源库 专业期刊资源库 动态
一、建立教材资源库,拓宽教育教学视野
1.建立教材资源库的缘由
教材是教师“教”知识和学生“学”知识最重要的依据,也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对话的主要联系纽带。一般情况下,一个学校或一个年级只选择一种版本的高中生物学课本作为教学用书,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只用同一种版本课本作为参考。
为了配合新课程的改革工作,在过去全国材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简称苏教版)等出版社编写了多种不同版本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实验教科书,供各省市自主选择使用。如果教学过程中只用一种版本教材作为唯一依据,长期下去,容易把知识教死,甚至教错、漏教。如“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的选材中,人教版采用蝗虫精巢的固定装片来观察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而苏教版教材则采用蚕豆花蕾的花药通过制作减数分裂的临时装片来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又如“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实验器材中,苏教版教材的推荐器材中在人教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台酚蓝染液或亚甲基蓝溶液两种染色试剂,通过台酚蓝染液或亚甲基蓝溶液分别对死酵母菌或活的酵母菌染色来区分它们,进而减少实验统计的误差,等等。
因此,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要求教师在研读教材时不能局限于某一版本课本,而要根据教学目标,参考多种版本课本,在自己使用版本的教材基础上合理增添、取舍。
另外,由于篇幅有限,中学课本不可能系统、深入地描述各种生命现象、生命过程,因此,对某些知识感到模糊、迷惑不解时,还可以参考最新高校教材,以便吃透知识、掌握知识,避免对中学课本知识的误解。
2.建立教材资源库的措施
我校目前统一使用的是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为了便于各位教师研读其他版本教材,教研组首先通过新华书店或网络购买了人教版和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教材。近年来,多种版本的国外教材也进入国内。因此,除了研读不同版本的国内教材外,还可以查阅国外出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作为借鉴,使课堂教学的视野更加开阔。为此,教研组经过筛选,从网络购买了由奥尔顿・比格斯等编著、麦克劳希尔有限公司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翻译引进的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提高了教师研读课本的兴趣,也更加拓宽了教学视野。目前,正准备再购买日本、英国、台湾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高中生物主流教材,供教学研究、参考使用。
除了建立各种版本的中学教材资源库外,教研组还通过收集新分配教师的大学教材建立大学教材资源库,供教师备课使用,同时也便于学生的生物竞赛辅导。
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教研组还利用进修的机会,从高校图书馆下载部分PDF格式的生物专业教材,如陈阅增主编的《普通生物学》、翟中和主编的《细胞生物学》、阎隆飞主编的《分子生物学》、王镜岩等主编的《生物化学》等40多本高校教材。还从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专业网站下载了PDF格式的不同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物教材,供各位老师备课和教学使用。
二、建立专业期刊资源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建立专业期刊资源库的缘由
基A教育的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专业伦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师不断增长的高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可通过外部培训、优课竞赛等外塑途径和教学反思、同伴学习等内修途径来进行。而行政干预下的“要我发展”外塑模式容易走上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路径,而且中学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外出培训和专家指导的机会很少,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而植根于教师内心需要的“我要发展”的内修模式才是实现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书本、同行学习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教学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最难的问题不是应用新的理论知识,而是从经验中学习。专业人员必须培养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2]。因为教学经验是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并优化的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尤其是同行的教学经验。而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只能通过师徒结对、听公开课等方式向本校老师学习,很少有机会向外校同行或专家请教。为了克服以上困难,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媒体,克服时空限制,从各种专业期刊中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优秀课堂设计。
2.建立专业期刊资源库的措施
适合中学生物教师阅读的专业期刊主要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主办的《生物学教学》杂志,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学生物教学》杂志,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学生物学》杂志,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生物学通报》杂志等,它们的栏目主要有“教育理论和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考试与命题研究”“互动平台”等,而且每种期刊每个栏目中都刊登多篇全国各地优秀老师的教学心得、教学设计、教材研究、实验改进等文章,这些栏目的文章几乎覆盖了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系列文章能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教学理论、教学灵感、教学方法等素材。如章青老师2016年发表的《日本中学生物学教材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文章,通过日本教材与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的异同分析,认为日本教材中的曲线分析有利于学生理解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原因;吴举宏老师2015年发表的《关于激素及其调节方面的问题探讨》文章,纠正了一些教师在动植物激素及其调节作用方面存在的认识误区;谢虎成老师2015年发表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让我们认识到目前概念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解决概念教学问题的对策;宋建玲老师在2013年发表的《应用经典句式解答探究实验题》文章,归纳了一些解答实验探究题的经典句式,对学生解答实验探究题提供一定的指导;张玉明老师在2013年发表的《引物――生物高考命题的新视点》文章,补充了课本上没有的有关引物知识,加深了对引物的认识,为解决引物相关试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读专业期刊相关论文,可为我们提供最新教学理论、教学设计、解题技巧。
最初,专业期刊主要由学校图书馆集中订阅,教师需要时从图书馆借阅,很多老师感到使用很不方便。后来,学校通过发放补贴鼓励大家每人至少订阅一本专业杂志,教研组经过协调,让同组的老师尽量订阅不同的杂志,然后集中存放、共同使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每次备课的时候,让老师每人先从杂志上寻找相关课题的教学设计、命题研究等,集体备课时大家集中汇报、相互讨论,最后再结合学校、班级等特点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备课效率,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学校教研意识的增强,学校又跟“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合作,从该网站购买部分期刊杂志的使用权限,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阅读更多的期刊文章、硕博士论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三、建立高考试题资源库,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1.建立高考试题资源库的缘由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评价,可诊断教学效果,了解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为下一步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评价的方式很多,其中常见的评价方式是纸笔测验,即通过编制一定数量、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练习,通过错误率的高低来诊断知识点和能力培养状况。然而目前习题编制还存在着重“量”轻“质”、高耗低效等弊端,导致练习质量的效果大打折扣,也增加了学生学业负担,与目前减负增效的呼声背道而驰。原因之一是没有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求组织命题,试图通过题海战术达到教学目标。所以,为了提高质量,习题编制应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求,精选精练。如何精选习题?历年全国、各省的高考试题无疑是重要来源之一,因为它是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由众多专家精心编制而成,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典型性,它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练习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所以研究和练习高考试题是每个高中生物教师和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
但是,由于高考试题来源众多、题量巨大、难易程度不同,学生不可能将高考试题全部练完,什么年级、什么时候、练习什么试题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课题。这就需要教师系统收集历年高考试题进行归类,并不断更新,进而建立高考试题资源库,再从中选出适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试题,这样可节省教师选题时间,又能确保试题质量,也不会因为重复练习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加重。
2.建立高考试题资源库的措施
为了建立高考试题资源库,教研组通过各位老师的合理分工、通力合作,首先以江苏历年高考试题为主,以部分外省市高考试题为辅,将近十年的高考试题逐一收集,以Word电子文件形式按年代顺序放在一个文件夹中,每年再补充新的高考试题,初步形成一个高考试题资源库。为了方便教师快速选题,又依据教材章节所属知识点的不同,分别建立相应的子文件夹,然后再将收集的历年高考试题精选后以时间顺序、按题型归类存放,以后再逐年补充。
如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中,首先建立4个文件夹,依次命名为: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在“代谢”子文件夹中,再依据内容的不同分别建立3个Word文件,依次命名为:ATP和酶、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在“光合作用”一部分中,再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按年代顺序整理试题,在非选择题中,再细分为过程图类、曲线图类、表格类、实验题类,在每一部分中,再以时间顺序将部分典型的试题进行收集归类。依此类推,还可以分别建立各重点中学期中期末题库、各市调研试题题库、学生易错题题库等。
在命制试题时,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习内容,快速找到所需的题型,保证试题的质量,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给教师的备课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备课效率,保证了备课的质量,但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只是初步的尝试,还存在资料不系统、资料欠精选、使用率不高等弊端,以后还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如将每个年级编制的学案保存,并收集其他学校所编制学案并建立学案资源库,便于教师编写学案;建立课件资源资料库,便于教师制作课件;建立优课录像课资源科,便于教师观摩学习。
另外,教研组还计划建立网页通过网络将各资源库在线,便于教师随时随地在线补充资料、使用资料,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向学生开放习题资源库,供学生下载练习使用。
⒖嘉南
篇2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分析
当前网络信息资源属于一种全新的数字化资源,和传统的信息资源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性。充分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性,这有助于对当前网络信息资源的运用。从其有效的作用上来分析,它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 特性。
(一)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对于网络信息资源来说,它除了具备常见的信息资源所具有的共享性质只玩,同时还表现出为网络Internet提供出所有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实施访问的权限,它不存在在传统媒体信息之间因为副本的在数量方面的限制所带来的信息无法获取的现象。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都可以遵循自己不同类型的需要,在不同的地点同时对一种网络资源实施有效的运用。教学网络中的资源共享可以让中职教学的质量更上一个层次。
(二)实效性
对于网络信息的实效性来讲,它远远超过了其它任何类型的信息资源,在网络媒体中的信息传播的效率以及实际的影响范围方面使得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得以增强。同时网络信息的提升速度加快,信息更新的速度不断上升,这些都是其他媒体信息所不能比拟的。网络中的信息资源的更新与维护可以在全天范围内随时随地进行,可以依照相应的需求不断的加以扩增。
(三)高增值性
因为网络信息资源有着较强的共享性、实效性以及传播性,使得它 成为了一种成本相对较低、产出量相对较高的可再生型资源,因此它具备较强的增值性。
二、中职市场营销学中的教学特性探讨
在中职学校当中,针对市场营销的教学目标基本都是针对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性营销人才为主要目标。中职学校中的学生基本都是中考落榜的学生,所以中职学校中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加以及对问题的理解能力相对不足等弊端,传统方式的讲授式教学,很难可以激发出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的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当前中职市场中的营销教学应当具备自己独有的风格。
(一) 要做到通俗化和生动形象化
当前中职市场中的营销教学和高校中的营销教学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中职学校中的学生大多对理论方面的知识理解程度较差,所以说中职学校的营销教学需要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需要将相对比较难以理解的理论内容通过通俗的讲解方式,或者是通过某些现实中的事例等,尽可能让营销课堂变的生动有趣,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 营销教学应当做到现金与创新性并存
在营销教学中的前沿理论以及最新推出的教学观念不断出现,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在进行营销教学的过程中,紧紧跟住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对最新的营销教学理念和资料,次啊去最前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的对营销教学有有一个正确认识价值观。
三、网络信息对中职市场营销教学起到的作用
在最近几年当中,一部分中职学校当中的教学硬件设备也得到了充分的完善,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包括多媒体的教学的实现,对教学的改革以及课改工作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中职学校当中的市场营销课程课程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中职学校中的市场营销课程属于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社会市场信息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需要人们及时去了解全新的市场动态。网络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当前中职市场营销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网络信息资源可以让市场营销教学更具生动性
当前中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融入了较多的网络因素,学生对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更加容易接受。传统形式下的市场营销教学通常是以教师的理论讲述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尽管其中也有一些实际的案例,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方面还是比较的难以理解,营销课堂上的气氛相对比较乏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比较的被动。但是要是在营销教学中加入一些真实的图片或者视频,这将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 网络信息资源可以让市场营销教学更具实践性
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尽管他们文化课程基础相对较差,但是其中也不乏有很多学生在创业一时方面非常的强。中职营销教学属于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但是学生本身对这种理念很男人同。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找出很多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营销学的魅力所在。比如教师拿出一个全新的产品策划方案,让学生从案例实践入手,从网络案例的实践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某些企业是如何对新产品进行营销和策划。
篇3
实验室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摇篮,也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实践证明,高等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是营销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科学研究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基地。因此,为了培养和造就“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创新型”为一体的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而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质量的高低将成为影响实验教学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
一、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培养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市场营销人才,必须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要求,具有综合能力强和富有创新能力的基本素质。在当今信息交流和管理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市场营销人才必须要适应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工作环境。高等中医药院校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二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减少从理论到实践的不适应性。因此,应该以实验室为平台,以专业的软件为工具,借助丰富、科学、前沿、动态的实验教学资源库达到培养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的效果,使学生在受到良好专业教育同时,获得对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识,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桥梁作用。
(二)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实验教学、模拟教学等新教学方法的兴起以及在管理类行业的不断渗透,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始重视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验教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不断深入,正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也是市场营销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的融入,又逐步推动了市场营销学科建设的发展。
(三)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支撑和互动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市场营销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并拓宽了市场营销学科的研究空间。一方面,市场营销实验室为科研人员和教师提供了现代化的研究平台,市场营销问题的研究从分析现状演变为预测未来。建立专业化的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库,能提供及时、准确、全面、完整的资料和实验环境,对提高科研人员与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和社会服务而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起点和新基础,这也是对科学研究的再实践和升华的过程。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实验室这个交流平台,为科学研究、社会交流与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
实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作指导,通过建设实验教学资源库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交互及时的学习环境。在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个性化
这是由“素质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丰富知识结构。
(二)仿真性
仿真性是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的根本特性,学生只有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得到训练,才能适应未来真实岗位的工作。因此,实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尽可能体现对现实营销活动及其环境的模拟仿真。
(三)先进性
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产物,其资源库建设的先进性表现在:是否体现了医药营销领域的最新发展。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出发,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体现出先进性的原则。
(四)可扩展性
市场营销专业是与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专业设置及各专业的课程安排可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实验教学资源库的资料要根据市场的罪行变化进行更新,以体现出全面、科学的前沿资料,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三、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
资源就是特色,资源的建设反映了实验教学的水平。我们结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从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实际出发,提高等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实验教学资源库内涵建设
1、实验教学软件资源建设
建立系列、配套、丰富的软件资源。软件资源主要包括医药营销教学软件、医药企业ERP教学软件、医药电子商务教学软件、医药物流教学软件、医药国际贸易教学软件、医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教学软件等
医药营销实验教学软件: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与医药营销相关的角色,如营销总监、政府、竞争者等,各企业相互竞争,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相应的市场分析、营销计划制定等内容。
医药国际贸易实验教学软件:学生可扮演药品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等5种相关角色,互相配合进行业务模拟。
医药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软件: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医药企业之间的B2C、B2B、C2C、电子银行、CA认证、网络营销、电子邮件的操作。
医药物流实验教学软件:学生进行分组,按照角色分别进行药品订单管理、商务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的操作。
医药企业ERP实验教学软件:学生进行分组,分别进行药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营销管理、仓储管理、报表引擎、数据库应用、系统实施的操作,进行项目发起、项目计划、项目人员、项目控制、项目发展的操作。
医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实验教学软件:学生按相应角色分组后,分别进行药品营销业务、市场管理、销售预期、报表管理、产品管理、文档管理、客服管理、日历管理的操作。
2、实验教学资源库内涵建设
实验教学内涵建设的目的是有利于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体系,有利于实现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学资源库内涵建设应包括以下内容:
(1)模块分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校形成了以六大教学软件为基础的实验教学内涵建设六大模块,如:医药营销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模块、医药国际贸易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模块、医药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模块、医药物流管理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模块、医药企业ERP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模块、医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模块等
(2)模块内涵建设
模块内涵建设体现出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和综合模拟训练的思路。六大模块内涵的建设包括案例、媒体素材(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等)、文献资料、课件、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题库等内容(如图3所示,以医药营销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模块为例)。
(二)实验教学资源库流程建设
高等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库的流程建设主要有资源收集、资源分类、资源转换、资源入库、后期管理和资源审核六个环节
1、资源收集
目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库资源收集的来源主要有: 教师提供教案、课件;学科教师共同制作的网络课程、课件、视音频资料等资源;学科教师根据资源库的内容要求从网上进行搜集、整理的资料;购买成套的素材、课件、网络课程光盘等;根据协议或信任关系,和相关资源库进行交换的资源等。以上资料数量大、种类多、应用性强,学科教师到医药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市场对医药营销人才需求的最新动态,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中心,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对收集的资料经过多次修改,使市场营销教学资源库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
2、资源分类
实验教学资源库的主要目的是是针对教学,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搭建桥梁,因此资源收集完成之后,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对它们进行细致的整理与分类,使分类的内容能够体现出市场动态、课程特色和学科特点。
3、资源转换
资源的转换工作是资源库建设标准化中重要的一环。虽然我们收集来的资源经过分类整理之后,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文件类型不同,不利于资源的管理、使用和共享。因此,学科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对所有资源进行了格式转换,如把视频文件转化成了利于网络传输的RM或ASF文件格式。
4、资源入库
资源入库包括结构化数据及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结构化数据主要是存储在数据库当中,以利于检索与查询;非结构化的数据主要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当中。为方便大家使用资源库,我们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了标准化的格式转换,这对于不同资源库之间的资源共享、提升资源的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后期管理
期管理主要包括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要求、评价结果,对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必要的添加、删除、修改与调整。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实验室放置了实验教学资源库建设意见薄,以月为单位,每月最后一周由专人对资源库进行更新。
6、资源审核
篇4
1 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特色
1. 1 数字化教学资源分配工作细致明确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涉及该校的图书馆、教学院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相关实验室。为了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学校会定期举办一些教学讲座与和资源维护管理培训,让学校职工更好地承担各系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分配工作。另外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面,也强化了信息职能,大力推广自动化建设,实现了校内图书馆与智能教室及实验室的多媒体联动机制,且朝着多功能教育信息转化的方向发展。在这里,数字化教育资源真正成为了教育教学的开发主体。
1. 2 师生参与度高
根据高职院校的建设特点,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学生实践课程之间的联动作用。通过结合教学资源和实践课程,创造了不少质量较高的教学作品,而且也形成自制资源的共享机制。在2011年全省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中,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空间网络有500余名学生参与了比赛并获得了较为优秀的成绩,在2014年举办的信息化教学比赛中,该院参赛老师获得了二等奖,在2015年举办的湖南省网络名师课程申报工作中,该院三位老师的课程成功立项,这些活动的参与也证明了该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1. 3 数字化教学资源类型多样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拥有自己的项目课程开发规划与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库,这其中包括了多种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学校很会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组合,以求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比如说该校的机械化工程教学就拥有一套完整的精品课件体系,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电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验、例题等。而这些教学资源里包含了大量的名词术语、常见教学问题、真题试卷、文本、图片以及视频。这些资源都做到了分门别类、包罗万象,为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 4 高职特色明显
为了有别于普通高校,突出高职学校课程的技术性和实践性,该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设置与分配则完全围绕教师的典型教学任务展开,教育资源中不仅仅有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实践教学资源,比如视频等。而且教师还将实际的教学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传输到了课堂教学环节中,展开了各种别开生面、临场感很强的教学活动,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这一切都凸显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
2 针对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思考
2. 1 积极做好教育资源整合,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结构复杂,更多趋向于实践性资源,难于管理。所以对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要做到合理有效的整合,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并引入跨库检索技术。建设以个人为基本,区域为特色,学校为核心的多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解决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数字化资源“孤岛问题”。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依然有44. 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资源不够丰富全面,资源较为分散,很难轻松找到适合自己以及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这些都证明了上述所谈到的数字化资源整合度低的问题。所以学校还应该有规划的建立有规模的大型网上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中心,采用多户管理的方法集中资源,并寻求建立子中心和个人资源检索模式,方便学生进行相关资源的检索。最关键的是学校要利用数字化资源无限深度的特点,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更加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推广,力图打造高职院校特有的精品专业教学资源。
2. 2 注重数字化教学资源对学生心智的开发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它培养的是学生的言语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视觉空间思维、人际交往思维、自我内省以及肢体运动等多种智能。它也为我国高职院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在高职院校中,每一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学习习惯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智能组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就是要将这些智能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传达给学生,在注重资源多媒体建设属性的同时,将知识点与多媒体的优势相融合,从而培养高职学生的多方面智力,完善他们的心智。
2. 3 注重校企合作交流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与省内外的21家高职院校建立了支援协助关系,将数字化教育资源机制共享并互相学习,实现了学校的开放式发展。同时,该校还利用自身的优势项目,积极发挥自己的“地缘优势”,与当地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合作,从企业中吸收了更多的数字化及非数字化资源,从而丰富了自身的数字化资源库,为当地其他高职院校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做出了示范。
2. 4 加强激励机制
湖南电气职业学校通过学校自身、湖南周边地区和国家组织了信息技术大赛,给予本校表现优异的教师以一定的物质鼓励,引导教师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当中。这样的信息技术大赛每年都会在校内举办,有时甚至还会联谊友好学校一起举办,这不但丰富了学校教职员工的课余生活,还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再有,对一些成功竞赛案例的鼓励与表彰,对学校也是一种宣传推广,激发了教师与学校继续发展的热情。同时,该校也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职称评定相联系,制定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师学时的标准,为教师个人的教学网站资源进行评估并予以相当程度的奖励,特别是对一些优质数字化资源,学校还会为其申报、立项,并且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师任职期间的工作积极性。
篇5
关键词:农村资源;课外活动;素质教育
经过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变成了现在的综合式教学。除了教导学生各种必须的语文知识之外,小学语文中往往还涉及很多其他方面的常识性知识,可以称得上是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为了尽可能地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教师往往引进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而被很多人忽略的农村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规课外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应用到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其中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譬如教师经常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要求学生进行大篇幅的课外阅读,积累词汇量,熟悉各种美文美句的应用,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春游活动等等。实际上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学生产生对语言学习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情。在一些常见的课外拓展中,经常可以看见教师给学生描述大自然的风光如何美丽,花是什么样的,鸟是什么样的,大树是什么样的,溪流是什么样的。学生最多只能够从图片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很难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知自然,这也是传统课外拓展活动之中的一大弊病。描述很丰满,可惜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东西却很骨感,这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常常会导致学生对文字的美感没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文字之中描述的美妙情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真实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让学生阅读再多的美文美句,学生也很难在意识中形成一种对美的直观判断,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经常会出现头脑一片空白,无物可写、无景可写,明明储备了一大堆美文美句,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使用的现象。虽然堆砌起了一大堆华美的辞藻,却根本没办法真正将文字之中的情感、艺术性表现出来,而学生自身也在这种堆积木一样的重复乏味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于文字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导致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偏低的现象。
二、农村资源的引入和应用
实际上,想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只需要引入合理的资源,将学生真正带入这些情境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这些自然景物的美好,学生自然就能够逐渐摆脱出辞藻堆砌的怪圈。孩子永远有着最敏锐的眼睛和最纯洁的心灵,让他们感受美丽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他们带入美丽之中,将他们真真切切地送入大自然的怀抱里,然后才能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用自己的切身感知去认识自然、感知自然、体味自然,最终写出真正由心而发的自然纯朴的文字。
农村的环境实际上就是孩子们感知自然的最好途径。因为学生尚且年幼,这个时候组织长途远游明显是不太合适的,那么将孩子们带到就近的农村去,让孩子们亲眼见证农作物的春耕秋收,见证潺潺小溪的流淌,见证鸡鸣狗吠的随和,这显然是最能够让孩子们感知自然,体会生活最好的方式。因此,在教学之余,教师不妨多组织几次农村之行,将孩子们带到农家去,感受炊烟袅袅,倾听大地的脉搏,飞鸟的歌唱,亲眼看看可能从来没有见过的广袤农田。这些新奇的景象会让孩子们在心中升起对于美丽的向往和渴望,也会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那些只有在文字之中才见到过的美丽场景,从而真正地将文字之中的抽象感知和现实生活中的具象景物对应起来。做到这一点,孩子们才能知道究竟什么是姹紫嫣红,才能知道什么是鸟语花香,才能知道什么是恬淡自然。孩子们会仔细地观察每一片叶片的脉络,会追逐一只秋虫听它唱歌,会在广袤的田野里吮吸自然的味道,这样的场景会让孩子们一辈子都受益。
笔者认为,从小接受这样的自然熏陶的孩子,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往往能够更快地得到灵感,往往能够敏锐地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闪光之处,往往更能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在笔者组织过的几次农家行之后,学生往往都会有所收获,甚至会自觉地通过文字记录下这次行程的所见所闻和感悟,其中的一些词句,即便是在笔者看来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佳句。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往往还没办法把具象的美丽与文字中的描述联系到一起,他们根本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自然,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余时间,带领孩子们有效地利用农村资源,往往能给语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参考文献:
篇6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要点,采取有效的操作策略。笔者结合《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轴对称图形》上课开始,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轴对称实物。比如展示剪好的蝴蝶,让学生欣赏,并问:“剪出的蝴蝶有什么特点?你感觉怎样?里面蕴含了什么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就充满了好奇,很想探个究竟,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
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按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初步构建数学形象。学生明白了蝴蝶折叠起来两边完全重合,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这种图形的名称(轴对称图形),并读一读。然后,教师再拿着教具(手中的蝴蝶)叙述:“这只蝴蝶是一只轴对称图形,中间这条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再让学生拿着自己的学具(蝴蝶)复述上两句话。随后课件展示一些轴对称的物体并操作演示沿着对称轴对折重合。这样一来,学生脑海中对轴对称图形有个基本了解。当然这些还不够,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模仿性练习(基础练习),课件展示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比如平行四边形)。再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找出轴对称图形。
深入实践操作,探究知识的形成。在学生获取了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架构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操作实践:各小组抽一张平面图形纸片,折一折,看看有几条对称轴。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分组折一折的过程中同组之间相互讨论,组内形成统一的结果,再各组相互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教师适当地与学生互动交流。在实践操作中通过目标明确地讨论(讨论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目标,切不可随意布置,进行一些毫无意义的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从而进行数学思维活动。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结果,更展示了获取这些知识的思维过程。
三、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自主发展。
课堂上学生获得的知识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得出来。教师不能生硬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如:有的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有的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在学生操作后点明,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再找一些不同的三角形折一折,第二天再告诉老师。这样一来留足空间给学生,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会深刻地留在脑海里,学到的知识是“活”知识。
四、积极评价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鼓励学生为主。
课堂教学教师始终要蹲下身子,真正做到师生平等。无论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准确,教师应始终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笔者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有位学生提出圆只有4条对称轴,我并没有马上否定他的结论,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充分利用生存性教学资源,鼓励全班同学想个好办法来帮助他。并让这位同学课后用圆片再去折一折,画一画,第二天再告诉老师,相信他一定会明白。这样学生就能感到老师永远相信他。他自己也自信一定能学好、学会。在这个环节上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篇7
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以将真实生活中英语应用的场景以动画、图片、音乐或录影的形式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形成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的英语交际场景,从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各个层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并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文化知识,易于接受,真正意义上做到寓教于乐。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升。
2.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减少了教师课堂大量进行板书的时间,其知识脉络清晰,重难点明确,令学生对于所学内容印象深刻。此外,教师可将原来进行板书的时间大量用于语言知识点和语言技能的操练,加深学生对于新的语言知识的认知与应用。并且,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能够更加清楚地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与巩固练习、及时补充知识讲解的不足和语言规律的总结。众所周知,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就是需要记忆的内容多,如语法规则、单词、句型等。但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完全可以在课件制作中把关键词做成醒目的颜色,或制成模拟图形,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一方面加深学生的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归纳总结,这样他们便会记忆犹新,从而大大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3.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使英语课堂有效延伸。课程博客,语音练习软件,口语听力练习软件可以在课后有效管理学生的英语训练,详实记录训练的时间和成效,如实反映学生英语学习的各类问题,使老师更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而且,此类技术可以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可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各项能力。
二、英语教育专业开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设置及重要性
1.英语教育专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设置。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明天的英语教师,是中小学英语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教育技术和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当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参照,明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革新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他们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因此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是基于教育技术基本技能学习的需要进行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讲解,其重点应着眼于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不断变化的课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被吸入,而已经过时的内容则要不断地更新。因此,课程的内容设置可以以教材为主线,但不拘泥于教材。要能够摘取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内容进行课堂授课,同时要给学生提供新的思想、理论、技术和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充学生的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所有师范类学生学习的课程,在引入英语教育专业时,其教学内容应考虑与学生的专业教学需要相结合。因此,在音频视频处理、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应着重加强。能将PPT、flash、3Dmax等技术综合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避免屏幕变成信息的海洋,而忽略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由此,课程的开设才能满足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创建多元化、立体化课堂教学的需要。
2.英语教育专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重要性。首先,英语教育专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有利于提升该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于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应付考试和老师的作业,没有深刻把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于信息的敏感度不高,对于网络信息过于偏信,常常采取“拿来主义”,直接拷贝使用而缺乏信息使用分析的洞察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设,将使该专业学生充分了解信息的获取渠道,信息的分析方法以及应用于课程教学的实践方法。从而提升他们对于信息的敏感度和洞察力,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其次,英语教育专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可以有效提升该专业学生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层次。系统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帮助该专业的学生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各项技术,例如课件资源的搜索、课件资源的合理整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作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教学资源,并能协助学校更好地构建英语教学的资源库建设。同时,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常见教学软件的功能及使用并开展多种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如课堂集中演示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检索浏览学习、模拟式教学、游戏式教学以及仿真学习等。再次,英语教育专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可以提高该专业学生远程教学的能力。该门课程能正确地引导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应用远程资源的观念,教授他们远程教学可以使用的工具和资源,鼓励专业学生学习使用远程资源进行备课,并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远程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方式,通过远程教学的补充,使课堂教学能够提升一个层次。
三、结语
篇8
要】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现代教育理论及新的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评价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具体教学实例,提出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权重得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总体得分。
【关键词】教育技术;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事业产生了极大影响,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学生由原来灌输式的学习转变为现在自主性的学习,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教育又具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专业性和探索性很强,并且高校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已经成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性学习,教师的职责是指引学生自己去调查、去总结、去发现。教育技术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教育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教学内容多样化、直观化,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具体地讲,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系统的设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使用、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知识环境的构建。
一、构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同事打分、学生打分、上级领导与专家打分的方式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评估有很强的主观性,另外,分值的确定也是主观划定或平均分配的。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的思想,以实践性较强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为主要研究对象,初步构建了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包括四个维度,即:评论、课程教学与应用、工作实效和职业实践以及社会伦理、法律和人文。其中,评论包括能评价教学资源的有效性、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和评价、能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课程教学应用包括利用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以技术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使用技术锻炼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对技术环境中教学进行有效管理;工作实效和职业实践包括利用技术资源促进终身学习、利用技术提高自己的工作实效、利用技术进行更广范围的交流、利用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社会伦理、法律和人文包括:利用技术传授法律和道德习惯、利用技术使不同学生均得到发展、使用体现多元化差异的技术资源、促进技术资源的健康安全使用。
二、层次分析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AHP法) 是一种解决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决策者利用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合理的权数,利用权数排列各方案的优劣次序,因此,该方法能较为有效地解决定量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层次分析法是系统科学经常用到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的特点是可以将定量和定性决策合理结合起来,并按照心理及思维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层次分析法于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凭借其灵活简洁的优点,以及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决策因素的特点,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地,可以将层次分析法构造系统模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按彼此的相互关系将决策的目标、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及最低层,并绘制出层次结构图。2.构造比较矩阵。当确定各因素的权重时,如果只得出定性的结果,一般不容易被人接受,Santy等人提出一致矩阵法,即: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采用相对尺度,两两相互比较,减少不同性质的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以提高精准度。比较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是指:对应于比较矩阵最大特征根 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需要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即进行一致性检验,才能确认能否层次单排序。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这一过程是由最高层次向最低层次依次进行的,计算某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相对重要性的权值。
三、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本文针对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构建递阶层次结构,如图一所示。
图一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建立成对比较判断矩阵。将元素B1,B2,B3,B4针对目标层相互比较并且按重要程度评定等级构建比较矩阵A,以具体指标层元素C1,C2,C3,……,C15针对B 层各指标相互比较并按重要程度评定等级构建比较矩阵B1,B2,B3,B4,并且用1至9的数值表示同层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如表一所示。
表一 元素两两对比重要等级赋值表
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广泛征求意见及经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对B层和C层确定两两比较矩阵。
3.计算权重和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B层元素相对于A 层的权向量值为,同时算得A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同理,通过以上步骤,可算出C层元素相对于B层个元素的权向量和最大特征值。
,
,
,
4.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由于 连续的依赖于aij
,则
比n 大的越多,表明A的不一致性越严重。可以用数值 -n的大小来衡量A 的不一致程度。
定义一致性指标:。当CI=0时,说明有完全的一致性,当CI接近于0,说明有满意的一致性,CI 越大,不一致越严重。一般地,当CR
定义一致性比率为:,其中RI查表可得,如表二所示。
表二:随机一致性指标RI
根据计算,,同样地,CRB1=0.0462、CRB2=0.0437、CRB3=0.0240、CRB4=0.02623,均小于0.1,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矩阵的相容性检验,以上计算的权重值是可接受的。从而进一步求得具体指标层C1~C15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分别为:
0.0190,0.0120,0.0603,0.0452,0.0943,0.0302,0.0490,0.2187,0.1790,0.0938,0.0278,0.0330,0.1764,0.0465,0.1020。
综上所述:根据这些权重建立绩效评价模型,进而可以得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总体得分,但由于本文中的指标体系是针对具体实例构建起来的,不具普遍性,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韦妙.高校教师教育能力培训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王成强.基于KPI的A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及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篇9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应用;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13-04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党的十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1]应用是主战场,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2]
应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课堂教学要素都要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有很强的现实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抽取了重庆市南岸区30所小学,15所初中,约90%的中小学,共1904名学生及571名教师。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
1.学生调查问卷由12道选择题和1道笔答题组成。问卷发出学生卷1904份,收回1904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04份,有效率100%。
2.教师问卷由12道选择题和4道笔答题组成。教师卷发出571张,收回571张,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71张,有效率100%。
3.问卷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掌握、运用现状、困惑与需求;二是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兴趣等。
三、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卷
第一题:你的老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时的讲课情况:21人选A、 全部依赖,“照屏幕”宣科,占比1.10%;73人选B、有时依赖 ,占比3.83%;1810人选C、 配合讲授恰当运用,提高授课效率,占比95.07%。
第二题:哪些课程的老师上课喜欢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多选):1653人选A、 语文, 占比86.82%;1184人选B、数学,占比62.18%;1710人选C、英语,占比89.81%;3人选D、体育,占比0.2%;918人选E、美术,占比48.21%;1457人选F、音乐,占比76.52%;1297人选G其它学科,占比68.12%。
第三题: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情况(可多选): 1858人选A、有图像、图表的运用,占比97.58%;1833人选B、有动画、影视的运用,占比96.27%;1886人选C、有声音、配音的运用,占比99.05%;1052人选D、注意丰富色彩的运用,占比55.25%;1557人选E、有与学生互动环节的运用,占比81.78%。
以上是教师在课堂上信息化设备使用率的调查。上述表格显示有95.07%的教师能“配合讲授恰当运用”,在所有的学科教学中,依次是:英语(89.81%)、语文(86.82%)、音乐(76.52%)、数学(62.18%)等,这4个学科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最多的学科。可见教师在授课时基本能全方位地考虑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方法,让学生能享受上课的过程。
第四题: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授课过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学习和掌握知识:544人选A、非常有帮助,占比28.57%;1026人选B、比较有帮助,占比53.88%;330人选C、帮助不大,占比17.33%;4人选D、没有帮助,占比0.2%。
第五题:你对课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效果是否满意:569人选A、非常满意,占比29.88%;983人选B、比较满意,占比51.63%;228人选C、一般,占比11.97%;124人选D、不满意,占比6.52%。
第六题:你希望在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820人选A、继续使用,占比43.07%;996人选B、改进后再继续使用,占比52.31%;86人选C、可用可不用,占比4.51%;2人选D、不必使用,占比0.11%。
上面三题是学生对信息化设备的认可度调查。以上表格显示,82.45%的学生觉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学习和掌握知识有非常大的帮助或有帮助,81.51%的学生对课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效果非常或比较满意,但是有52.31%的学生希望在课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能改进后再继续使用。这表明学生十分赞同和满意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但是有大部分学生已经对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第七题:你是否使用教学软件、课件、网络等帮助学习?831人选A、从不,占比43.64%;1073人选B、偶尔,占比56.36%;0人选C、经常,占比0%。
这组数据是对学生自觉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主动学习的调查。以上表格显示,有56.36%的学生会偶尔使用教学软件、课件、网络等帮助学习,43.64%的学生从不主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及设备,而经常使用这些先进的教育技术主动学习的学生数为0。这表明学生在主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设备方面,无论是从思想认识、形式过程,还是技能,都急需提高、加强。
第八题:你最喜欢哪种学习方式?:785人选A、阅读书本与同学讨论,占比41.23%;934人B、观看视频资料,占比49.05%;185人选C、查阅期刊和文献,占比9.72%。
第九题:你觉得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作用如何?615人选A、增大了课程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占比32.30%;1263人选B、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认知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占比66.33%;9人选C、缺乏教与学的双边情感交流,占比0.47%;16人选D、由于机器和环境的单调,造成实际教学效果的低下,占比0.84%。1人选E、实际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差不多,占比0.06%。
第十题:“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增加你的学习兴趣”,对这句话你持什么观点?640人选A、完全同意,占比33.61%;1195人选B、基本同意,占比62.76%;5人选C、完全不同意,占比0.26%;6人选D、不同意,占比0.32%;58人选E、不确定,占比3.05%。
第十一题 :你最喜欢老师采用以下哪种的教学方式?197人选A、传统的写黑板模式,占比10.35%;856人选B、使用PPT幻灯片模式,占比44.56%;533人选C、使用动画演示,占比27.99%;318人选D、实际操作演示,占比16.70%。
第十二题:你的老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时的授课情况:639人选A、恰当运用,授课效率很高,占比33.57%;1250人选B、较为恰当运用,授课效率较高,占比65.65%;13人选C、不能很好驾驭和使用,授课效率一般,占比0.68%;2人选D、“照屏幕”宣科等现象严重,授课效率较差,占比0.10%。
以上是信息化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性调查。上述数据显示,49.05%的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观看视频资料”,72.55%的学生喜欢老师讲授新课时“使用PPT幻灯片模式”和“使用动画演示”;98.63%的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不但“增大了课程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认知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99.37%的学生觉得“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99.2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能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设备提高自己的授课效率。上述数据表明,学生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化教学设备授课的方式及老师的授课水平有很大的认同度;学生通过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学习方式,对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十三题:你对改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见和建议:(口答题)
学生对改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见和建议基本上有两点:一是希望自己的学校能增加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数量;二是希望自己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能更先进一些,处理数据的速度能更快一些。
(二) 教师卷
第一题:贵校是否有搭建校内教学资源库?270人选①有,占比47.29%;176人选②无,占比30.82%。
第二题:贵校是否有建有便于“校园-教师-学生”相互沟通的校园网站?311人选①有,占比54.47%;246人选②无,占比43.08%。
以上两题是针对校园教学资源库及网站建设相关工作的调查。调查显示,有47.29%的学校按均衡教育的要求搭建了校内教学资源库,有30.82%的学校在校内教学资源库建设上还存在空缺,而参加调查的老师还有21.89%的老师对学校是否建校内“教学资源库”一题选择了不填;有54.47%的学校建有便于“校园-教师-学生”相互沟通的校园网站。可见,一些学校和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及设施、设备的认识及应用水平急需提高,沟通网站和资源库的缺乏,会让师生们身体在新时代,思想留在封闭的旧时代,滞后课改的效果,也会让新时代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第三题:以下哪种是你常用的教学方式?78人选①电子白板,占比13.66%;305人选②多媒体班班通教室,占比53.42%;25人选③网络化机房教学,占比4.38%;282人选④常规教学,占比49.39%。
一学期中,哪些方式是你从未用过的?263人选①电子白板,占比46.06%;26人选②多媒体班班通教室,占比4.55%;344人选③网络化机房教学,占比60.25%;8人选④常规教学,占比1.40%。
你最想用哪种方式进行教学?170人选①电子白板,占比29.77%;306人选②多媒体教室,占比53.59%;87人选③网络化机房教学,占比15.24%;58人选④常规教学,占比10.16%。
第四题:一学期中,你课堂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概率是多少?188人选①90%以上,占比32.92%;131人选②75%左右,占比22.94%;98人选③50%,占比17.16%;79人选④25%,占比13.84%;67人选⑤5%以下,占比11.73%。
第五题:教学以外你常用以下哪种方式与学生沟通?435人选① 面对面,占比76.18%;260人选② 校讯通,占比45.53%;175人选③ QQ,占比30.65%;19人选④ 电子邮件,占比3.33%;6人选⑤校园网站,占比1.05%。
以上是教师运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沟通方式的调查。调查显示,53.42%的教师常用“多媒体”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使用电子白板和网络化机房教学的教师分别占了调查人数的13.66%和4.38%;还有49.39%的教师还是常用传统讲授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而由于条件的限制,有46.06%的教师从未使用过电子白板、60.25%的教师从未使用过网络化机房教学、甚至还有4.55%的教师从未使用过多媒体班班通教学;教师们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依次为:多媒体班班通、电子白板、网络教室。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率分别是90%以上的占32.92%;75%左右的占22.94%;50%的占17.16%;25%及以下的占25.57%。调查还显示,有了信息化教学设备后教师们与学生沟通的方式除了用得最多的 “面对面(76.18%)”沟通,通过校讯通和qq与学生沟通的教师也占到了调查教师的76.18%。
上述数据表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操作使用技术水平低等问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例研究,彻底转变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方面的意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促进卓越课堂的打造。
第六题:你教学中的资源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获得?325人选①教学参考及配套光盘,占比56.92%;400人选②网络搜索,占比70.05%;147人选③校内教研资源分享,占比25.74%;62人选④区内教研资源分享,占比10.86%;51人选⑤城域网和农远资源库,占比8.93%。
第七题:你是否开展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研讨?336人选①是,占比58.84%;214人选②否,占比37.48%。
第八题:你是否接受过现代教育技术与能力的提升培训?51人选① 从来没有,占比8.93%;304人选② 一学期1 ~ 2次,占比53.24%;200人选③ 经常小范围互相学习,占比35.03%。
第九题:课堂中课件的制作技术、使用时机、展示效果等是否列入你们学科评课的标准?261人选① 评课时涉及,占比45.71%;159人选② 偶尔涉及,占比27.85%;85人选③ 很少,占比14.89%;52人选④ 几乎不涉及,占比9.11%。
第十题:你是否持续关注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并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543人选①愿意,占比95.10%;17人选②不愿意,占比2.98%。
以上几题是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从数据显示,教师们能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寻找和获取教学资源;更有58.84%的教师能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研讨,这样的教学研讨方式更能摆脱包括时间、人力、物力在内的各项局限,以实现教学研讨的优化;渴望获得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能力的提升的占88.27%,希望并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的有95.1%。上述数据表明,教师希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或者更新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第十一题:使用投影或电子白板等新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设备呈现给学生的运行时间是多少?188人选①10-15分钟,占比32.92%;201人选②15-25分钟,占比35.20%;105人选③25-35分钟,占比18.39%;47人选④整节课,占比8.23%。
这一题是针对信息化教学设备课堂使用度的调查。调查显示,有68.12%的互动时间在25分钟以内。这表明,除一些教师将“人灌”变成了“电灌”,多数教师擅于把握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时机,当用则用,懂得规避信息化设备损害教学规律和师生身体健康的一面。
第十二题:你主要使用的课件类型?493人选①PPT,占比86.34%;18人选②学科主题网站,占比3.15%;27人选③FLASH,占比4.73%;38人选④其它,占比6.65%。
有很多教师对PPT制作及文字的处理等都能熟练应用,同时教师们对学科主题网站、FLASH动画制作及其他课件的使用及制作技能却很低。这表明,经过10年左右的教育信息化,教师的信息素养虽然得到了提高,但还要加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力度和密度,开展扎实的、有效的、持续的、深层次的应用及其培训。
第十三题:PPT中的黑屏、白屏功能,你用过吗?教学中,什么时候用?通过笔答显示,仅有13.8%人使用过PPT中的黑屏、白屏功能,基本上都在学生看书、做作业时使用该功能。
第十四题:电子白板教学中,什么功能是最吸引你的?通过笔答显示:仅18.2%人使用过电子白板教学,电子白板的触摸、板书、重点勾画、交互、无尘、绘画、保存课堂教学、回放等功能最吸引教师。
第十五题:网络机房教学中,什么功能是最吸引你的?教师们认为在网络机房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网络,师生可互动、实时沟通的作业展示,反馈快、点评快、查找资料、共享资源等功能是最吸引教师的地方,但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学校及教师少之甚少。这表明,标志着最先进的课堂教学方式――网络教学严重滞后,素质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第十六题:如何能让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应用更有效的整合,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通过调查,提出率从高到低为:
① 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软件、多媒体课件制作。
② 建区域内资源平台,共享资源,加强教师交流。
③ 发各学科教学课件、资源光盘。
④ 供足够教学的配套设备,如电子白板、班班通均应配齐。
⑤ 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加强整合研究。
⑥不滥用多媒体,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合理使用。
四、思考与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是实践“深度融合”的最优化的课堂形态的必要环境。[1]通过调研,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呈现三个层次:一是传统多媒体技术;二是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即电子白板;三是网络技术。三个层次的难易程度由低到高,网络技术是最难掌握的,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最优技术,是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的高效环境。
通过调研,发现传统多媒体技术是多数教师掌握的,也是学生们常见的教学方式;电子白板和网络技术,则仅有少数教师应用于教学,但确是构建“卓越课堂”、“有效课堂”最有效的环境。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 按“三个层次”梯度纳入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新教师上岗培训。重点是“信息技术对教学有革命性影响”、“摒弃信息技术手段、工具、方法论”理念的培训和PPT、电子白板、网络的教学技术培训,引领教师“愿用”、“能用”、“敢用”技术上课教学。[3]
2.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课示范引领。将怎样上好一堂现代教育技术课纳入学科优质课的范畴,同等对待,彻底摒弃“照屏幕宣科”、“电灌”等现象的发生。将现代教育技术课的评价体系融入“卓越课堂”体系,彻底予以必要且充分地考虑。
3. 科学构建教学资源库,逐步形成网络在线教学(MOOC)。从层级上构建学校、区域、国家三级教学资源库,国家层级已经构建,重点是打造学校和区域层级,形成机制;从学科上向应用率高的英语、语文、音乐、数学倾斜,给予重点打造充实;从资源形态上重点充实图像、动画、声音,便于二次开发。三级教学资源库的重点在学校层级,要形成分学科按年级,年年往复、循环、扬弃更新的科学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网络在线教学。
4. 践行“技术革新教学”、“双向深度融合”的理念,教育装备工作要有前瞻性。教学信息化应以应用为导向,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依据,要执行配备标准,突破配备标准,多配电子白板、网络移动教学终端、电子书等,加强网络教学专用教室建设,使得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有场地,使得技术革新教学有阵地、环境。[4]
5. 教育行政部门要率先实现“深度融合”,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统一规划,深度融合于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中,践行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才不会落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DB/OL]. , 2012-3-13.
[2]杜占元.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在2013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DB/OL]. , 2013-5-6.
篇10
在态度方面通过培训和课堂观摩很多老师认为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开展探究性教学,只是在公开课时象征性的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有些开展过的老师认为探究性实验看似很热闹,学生闹哄哄的,好像学生都动起来了,但学生抓不到实验的本质,只是形式上在进行探究实验;有的老师认为课堂时间有限,开展探究活动耗时太多,开展探究性活动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有的老师对探究性教学知之甚少,想开展探究性教学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从不开展探究性教学;有的老师开展探究性学习了但教学评价只看成绩,在一定初探时间内探究性不能表现出优势,因此慢慢放弃了。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参加过关于探究性教学的讲座培训和课堂观摩学习还有的查阅过相关书籍,并尝试过探究性教学,对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有初步的了解,但很多老师对探究性教学理论和实际开展了解得并不深入,还有些老教师本能地拒绝学习新教学方法,这肯定会影响对探究性教学的开展。只有老师充分理解探究性教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探究性教学的实际操作才能游刃有余的掌握探究课堂,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2教师对开展探究性教学能力不足
在能力方面很多教师表示对探究式教学环节很难把握,虽然查阅了大量资料,做好了充分的实验器材准备,但是课堂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久而久之就放弃了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教学方法;也有老师觉得自己虽然看了大量关于探究性教学的书籍资料但是实际操作还是有问题;还有的探究活动问题肤浅,学生不屑,探究的过程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由此可见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还存在问题和困惑。具体表现如下:
2.1探究问题不能吸引学生
教师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创设问题情境不形象生动,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吸引学生兴趣。有的问题很简单,用不着探究却偏偏让学生探究必然使探究流于形式。有的问题提出得随意,没经过精心设计,或者问题太难学生不感兴趣。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不一,有的对这方面感兴趣,有的对另一方面感兴趣。这些原因导致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探究。
2.2探究过于形式化
探究性教学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性,并非什么教学内容都适合探究性教学,在遇到概念、理论性内容时并不适合用探究性教学,如果强行开展探究必然使探究流于形式,没有实质。其次大家都知道探究性教学有一定的程序,如发现、提出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假设,调查、实验探究,得出?Y论并对假设作出解释,交流结果,提出新问题等等,有的老师觉得必须要完成探究的所有步骤才算探究完整,殊不知针对有的内容有些步骤是不必要的,硬要在这些步骤上大费周章必然让学生感觉徒劳无功。
2.3对探究结果理想化
我们知道在不同的环境下探究可能会出现不同于标准答案的结果,还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有差别,可能会得出有出入的结论。有的老师理想的认为探究结果必须与教材上的标准一样才算成功,导致学生为了迎合老师而不尊重探究实验事实,对探究结果缺乏思考。因此教师要营造一种宽容、民主的探究氛围,尊重每个学生,充分放手让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在这种差异中学生反而会思考为什么我出现的是这个结果,别人出现的是那种结果,在这种矛盾中思考得出的正确的知识反而意义深刻。
2.4很难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探究性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回归儿童本真状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但是在实际探究活动中很多老师发现活跃起来的总是那么一些同学,有的学生表示小组探究好像与自己无关,自己顶多就是个跑腿的,代表小组积极发言没有自己的份,重要的工作自己没能力参与,久而久之,自己就被边沿化了。因此教师要给这些能力不足的同学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慢慢的进步,成长。在活动分工时优先考虑他们,代表发言的时候多给机会,有一点进步时及时鼓励。总之,尽可能的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
2.5认为探究性教学只有一种模式
很多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试探性的开展探究性教学,觉得只能在有化学实验的教学内时才能开展探究性教学。这是一种常见的误区,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开展探究性活动这只是一中模式,该模式叫实验――探究式教学。在没有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中也能开展探究性教学,比如调查――探究式教学,以提问的形式开展的问题――探究式教学,还有协作――探究式教学等等。
3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资源缺乏
大多数一线高中化学教师表示阻碍开展探究性教学最大的障碍是学校硬件条件,学校不具备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条件。比如说探究性教学适合小班教学,但是实际上班级都是大班教学,有的班级学生多达七八十人,老师根本控制不了这么多人的探究活动;其次,有些学校实验药品不足,实验器材缺乏,连开展演示实验的器材和药品都要到处去借,怎么能给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还有的学校连化学实验室都没有;第三,没有充裕的时间开展探究性教学,课堂时间有限,连完成教学课程都紧张哪有时间开展探究性教学?第四,学校对学生安全抓的非常严,上课期间不让任何学生离开课堂,生怕出了任何安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会让教师带着学生出去参观工厂,做社会调查?
- 上一篇:年终总结感悟
- 下一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