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缺点范文

时间:2024-01-03 17:3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的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的缺点

篇1

在市场经济环境和在计划经济环境两种不同的经营环境下,电力企业的发展有所不同。本文将关注的视角放在电力企业经济发展中计划管理的分析上,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出计划管理的优缺点,帮助电力企业趋利避害,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电力经济;经济发展;计划管理;优缺点

一、电力经济学简介

首先,电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最主要的特殊性是从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同时完成,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时性。其次,电能跟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及同时性。GDP计算的时候,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卖出去,在仓库里面,也算到GDP里面去。在用电量中,生产出来的东西也许没卖出去,但是用电量用掉了。用电量也具有准确性及广泛性。几乎所有生产经营企业(不含汽车、飞机、轮船)都在用电。最后,用电量很容易获取。现在中国国家在电力用户侧有4亿支智能电表,还不包括电厂、电网中的电表,它们时时刻刻记录着每一个用户的用电状况。通过用电数据可以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生产线的运行情况,也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用电方式,通过这个来分析企业生产的状况。电力经济学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理:电能生产函数。电力大数据产量具有时时性、准确性、广泛性、可获取性,还有一个重要特点:用电量与生产产出呈严格的正相关。用电量越多,产出越多;用电量越少,产出越少。生产投入有许许多多的要素,用电量也是投入之一。如果中国单独拿出来作为其他投入的代表,就以用电量作为投入,看它的产出,这就是电能生产函数的基本思路。电能生产函数定义就是在企业生产中用电量与最大产出的关系。我们做了很多企业的调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即我们发现:在企业生产中每新增一个单位的用电量,所能增加的总产出不变,即边际电能产出不变。由边际电能产出长期保持不变的特性,可以导出电能生产函数是一个线型函数:y=ae+b,其中a是边际电能产出,b是一个常数。对电石企业的测算,这个企业里面有三类生产线,不同类型生产线综合到一起,用电量与产量仍然保持很好的线性关系。不仅仅是产量,还可以看它的利润,看它的销售收入,看它的增加值,以及用工、劳动力等等。电力经济学里面有许多电能生产函数,有许许多多的特征,本文不详细探讨了。

二、电力经济发展中计划管理的优点分析

中国电力经济发展计划管理成效是显著的,现在的人均用电量跟日本70年代中期的水平差不多。因为日本工业体系是相对比较完善的,技术水平也差不多,在工业化的后期,他的二产用电量在下降,三产和居民的用电在上升,这是一种走势。另外,日本真正经济泡沫破灭是在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了。中国现在也有这种情况,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了以后是不是跟日本一样呢?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在工业化完成以后破的,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后期,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阶段跟日本当年还差着十多年。中国的时间被压缩了,日本是90年代破的,中国现在相当于是在70年代中期,这样压缩的时段,中国后面的潜力还很大。第二点,日本现在是在完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完成的工业化进程,而中国现在还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改革的潜能还是很大的,中国改革的还能推动中国的经济往前发展。中国现在房地产泡沫破了,是不是跟日本一样一蹶不振,我觉得不会。如果现在房地产泡沫破掉的话,一定会有一段阵痛期,但是中国后面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为发展阶段不一样,中国改革的空间还很大,发展空间也很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潜能很大,反过来,拿经济增长的潜能倒逼,必须进行改革。

三、电力经济发展中计划管理的缺点分析

现阶段,在战略管理方面我国各个供电市场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是因为供电市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属于国有经济的组成部门,所以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各个部门的管理及运营体制不完善,机构工作性质不明确,各个部门的协调组织性差,对人才战略理念不够了解,缺少完整的聘任制度,缺少市场竞争意识,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服务素质不高、轻视营销战略带来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都极大的影响到供电市场的发展及带来的经济利益。

四、电力经济发展中计划管理向市场管理过度策略研究

市场内部的制度如果过于繁琐,就会影响市场长远的发展,并不利于市场的稳定运行。正因为电力市场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国有市场的一部分,所以内部机构较为复杂,管理和运行体制也多多少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市场的内部结构进行整理改革,优化其管理体制,严格控制工作流程,对各个部门建立专职管理,确保工作能够快速并正确的进行。二是要成立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不差别对待,分工明确,任务具体,目标清晰,以此提高市场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并通过建立这样的运行模式,来保证市场内外的同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市场的快速发展,收获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发改委:争取两年内建立电力现货市场[J].变频器世界.2016(08).

[2]邹浩.电力体制深改背景下火电企业面临的形势[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5).

[3]张汉诗.文山电力被“借壳”后的财务风险与展望[J].管理观察.2016(23).

[4]万常洪.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面临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7).

[5]黄智豪.电力改革对电力规划造成的影响[J].科学家.2016(06).

篇2

关键词:智能电网技术;配网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线损精细化比对具体涵盖公共线路高低压用户的线损比对,专用线路的线损比对,低压台区线损比对等。结合智能电网技术配网线损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能确保线损计算的精准度,也能及时发现非法窃电问题,同时,及时监测到系统设备的相关问题等,测录仪的安装与配置有利于发现窃电区段,从而提升配网线损管理水平。

一、智能电网技术线损精细化精确对比技术分析

1.计量设备的通信端设计

为了对一些大型用电客户的用电信息进行动态采集,选择高压电能表,能够确保计量的精准度,达到0.5秒级。变压器低压端无论是高压电能表还是负荷测量仪都能有效采集用电信息、数据,从而预防了变压器的无故发生损耗,提高计量精准度。通常依托于DSCADA系统来测量、记录电力负荷,能够实现变电台区的大范围应用。根据国家相关电力负荷管理的规定来运行高压电能表,来重新设计通信协议接口,才能确保电能表接入。

无论是高压电能表还是负荷测录仪都选择特定的通信信道,例如:GPRS公网,选择TCP模式进行激活。其中负荷测录仪的通信接口重点在两大方面来优化设计。第一,拓展、优化数据项,该数据项来自于电能综合处理单元,以此来丰富高压电能表的功能,例如:停电、送电、电压极限设计、谐波畸变率计算等。第二,积极拓展低压端的通信显示终端,使得在通信协议、方式等方面达到高压电能表与负荷测录仪的兼容一致。

2.线损对比下的线损异常分析

线损管理需要对线损信息进行采集、分析,确保第一时间找到线损异常的问题,从而找到线损异常的原因,再逐步解除问题,控制线损指标。

一些特殊的专变用户,一般是根据其生产用电情况来动态改变电力负荷,通常来说,常规生产运营模式下,线损不会出现大范围波动现象,对于存在窃电现象的用户则很容易出现线损率突变现象。对此可以设计线损UCE模型,利用该模型来及时、有效地预测判断线损异常现象,该模型所得出的预测线损率公式为:

预测线损率=6个月的均线损率×(1+最近一个季度线损变化率),依据该模型,按照以下原则对线损异常现象加以判断、分析:实际的精确对比的线损率偏离预测值4倍以上的现象持续3天,接连7天精确对比的线损率超出了预测值的两倍。

根据用户实际的用电特点、规律等来分析低压台区的用电负荷,其中不同的季节、用电时间段都是影响负荷大小的关键因素。当用电负荷较低时,电能计量设备会出现一定的计量偏差,从而导致线损异常。其他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线损率异常波动,例如:突然发生变化的居民用电量,需要重点围绕居民用电来分析线损异常问题。

其中一些公共电力线路的线损分析相对复杂,这种复杂度主要来自于:低压台区变压器损耗的不定性,用电客户负荷的变化性等。对于公共线路线损的分析应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利用负荷测录仪对变压器的现实负荷来监督、预测,一般来说负荷在变压器所占容量越小,则意味着变压器有着巨大损耗。可以创建配电变压器各个负荷点下损耗表,这样线损系统就能通过查表来获得配变的电量损耗值。

第二,通过可以借助测量仪平台来对应监督配变三相不平衡度,一般来说当非接地系统的零序损耗上升时,意味着不平衡越大,可以试着创建一个关系表,用来监测三相不平衡指标和变压器零序损耗之间关系。通过查阅此表就能计算得出三相不平衡时,变压器的损耗量。也要根据变压器各个负荷点以下的损耗表,来分析变压器的损耗。

第三,特殊用户的计量。一些直供电用户,则需要选择优质的高压电能计量模式用来计量、检测其用电,这样不仅能遏制窃电现象,也能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

3.综合线损管理系统架构

该系统是针对配网线损一切使用范围内的系统,同时,能够显示出配网拓扑图,兼具拖放作用,能够有效配合非正常日志的查阅,也能用来查询配网局部地区的线损,此综合线损管理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该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主要来自各个终端以及各个服务器,具体终端有:低压单相智能化电表,用电信息采集器,负荷测录仪,高压电能表等。服务器则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测录仪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由于服务器有着不同的数据类型、采集时间等。所以,要想确保线损分析的科学合理,则有必要创设综合线损管理系统。该系统设置了各类数据接口,能够承担各类数据的接入,例如:Excel文件数据,共享数据等。多数据接口状态下,能够有效预防不同专用系统的专用所导致的数据孤岛问题,确保数据信息的共享交流,确保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此综合线损系统的数据来源与接口分布如图2所示。

二、配网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的实践应用

1.低压台区精准比对

低压台区的几十个用户实施线损的精细化比对,这些用户通常都选择了光纤负荷低压电缆来连接电压,智能化计量设备则负责传输用户用电信息达采集系统。以所采集的终端数据视作供电量数据,将其同采集系统内部的几十个低压用户用电总量来对比,再将供用电量的数据同综合线损系统连接,以天为单位进行线损的精确化对比。此方法体现出积极的线损控制与反窃电意义,而且通常能够凭借线损的对比来分析线损产生的原因,以此来进行线损指标的积极控制。

2.公共线路的精确对比

公共线路上通常承担若干用户,用户端的电费计量相对复杂,既包括高压也包括低压端。现阶段一般利用负荷测录仪来进行低压台区用电信息的收集,对于特殊的直供用户依然无法进行直接监测,尚未达到线损精确化对比。由于直供用户与低压用户同样处于公共线路中,这样就使负荷体现出多元化特点,供电量的相关数据信息则要通过站内出线的电能表加以计量。在相同时间段,公共线路台区电量从G1直到Gn,对此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出公共线路的线损值:

公共线路内台区负荷测录仪因为配置于变压器的低压端,这样变压器的运转负荷、零序损耗等则都作为配网线路的整体线损。

3.运行数据

智能电网技术背景下,配网系统逐渐创建起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线损的精细化管理,该系统的应用达到了低压台区比对、专有与共用线路对比等多项功能,经过线损数据的对比,达到了数据的精准化运用,实现了线损的精细化管理。

结语

智能电网技术运用于配网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创设一个综合线损管理系统,对不同系统的数据实施集成管理,能够控制信息独立运行现象,控制线损统计工作难度,全面提升了线损统计的效率与精准度,提高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永平,胡顺,徐芝贵.高压电能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0(28):9.

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市场化;必然性;途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不断进行经济体制的转型与改革,而国有企业正是改革的重点。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主导支撑,始终受到国家的特殊扶持与补贴,部分国企在市场发展中逐渐丧失了竞争力,盈利能力也大幅下降,成为国家经济的负担,这对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尤为不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和运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也成为了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尤其是去行政化、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量产指标式生产经营模式,这实际上就是要将国有企业放置于市场竞争之中,使之在经营管理上全面市场化。市场化是将企业有限的资源置于市场的大环境之中,通过市场的调节和价格杠杆来促使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的最优化配比。国有企业的后勤服务保障系统是支撑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后勤部门能够直接决定企业物资供应比例,掌握着企业发展的根本。但是,其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指标中也逐步形成了冗员多、效益低、管理差、竞争力弱等缺点,同时国企的后勤部门不能有效地将固定资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的资产浪费,资产折旧成本逐年上升,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随着国有企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后勤部门的缺点对企业当前发展的阻碍作用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后勤部门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不适应已成为挥之不去的顽疾,后勤人员多、资产再生效率低下,不仅不能为企业创收,反而大大提高了经营管理成本。因此,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发展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且势在必行。

二、国企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主导与支撑,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社会安全,是国家财政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并且还承担着许多社会功能,国家在财政、政策等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倾斜支持。而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后勤部门发展至今,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企后勤管理部门作为固有资产与物资供管的特殊部门,对企业的发展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企业内部的后勤管理体制却早已不能满足企业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暴露出了一大批的缺点。

1.后勤部门管理项目多、范围广,但受体制束缚,自身基础较弱

我国国有企业在后勤管理上一般设置后勤管理部门作为企业主要资产管理部门,其管理资产的项目繁多、管理范围也十分广泛,但后勤各系统、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度却相对较低。国企后勤部门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了指标性、量产性的陈旧习惯。在管理中,后勤系统职能多、组织结构庞大、涉及面广,资产管理过于死板、僵硬,不能有效进行沟通。于后勤部门所涉管理项目多、杂,其与财务部门、各资产直接或间接使用部门需要进行频繁且有成效的沟通,然而,受传统社会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人们大多将国企后勤系统当作福利机构或安置机构,使得后勤管理十分松散,职能繁多,不利于企业的集中管理。

2.机构设置与员工结构不尽合理

国企与普通企业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便是行政编制。在传统国企的人事管理中,企业内部人员大多具有组织编制,享受完善的福利待遇,企业后勤部门也通常被当作转岗分流的主要领域。后勤部门员工的分配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机构始终存在臃肿的现象,后勤系统中大多集聚了较多的弱势群体,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转岗分流,其压力都十分巨大。

3.后勤部门经济效益差,管理成本高

长期以来,国企后勤部门都仅仅被当作内部资产的管理方,注重对固定资产的切实管理,其总资产中仅有少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其余大部分都属于固定资产或福利性、公益性资产。在长期的管理中,固定资产的折旧成本高,资产损耗缩水严重,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成本。而现代国企除了固定资产以外,还较为注重固定资产的再投资,利用固定资产进行资产投资创收,这是传统后勤管理难以实现的。

(二)原因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后勤管理部门已很难适应企业的市场化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管理理念也严重阻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创新与活力,拖慢了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速度。造成当前国企后勤部门问题重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的失衡。

在当前社会中,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将主要精力和优势资产投放到了企业自身的主产业中,其所制定的战略措施和经营管理目标也带有强烈的目标性和方向性。然而,其对内部后勤系统的改革与建设却相对涉及较少,并且由于大部分国企的后勤系统本身也缺乏自我改革的创新意识,造成内部机构臃肿、人员过剩、缺乏创新、优秀人才流失、资产闲置等等现象,后勤部门经济效益低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危机。同时,我国国企中,大部分员工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模式中,缺乏自主意识、市场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员工作风松散、不思进取,自身的改革意愿不强,对企业的改革政策消极对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国企后勤管理市场化

(一)国企后勤市场化的基本特征

国有企业后勤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后勤管理摆脱单独的“小而全”管理,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目前,我国国企后勤管理市场化经营模式几乎都参照物业管理行业的模式来进行,国企市场化经营主要呈现如下基本特征。

1.后勤管理市场化是国企去行政化改革的重点

国企改革的重要使命就在于使计划经济回归市场主导,企业应该在市场中优胜劣汰或借助市场的力量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束缚,在管理中已形成深刻的量产式经营思想,并且官本位、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也时刻制约着企业的转型速度。而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其重点就在于“去行政化”,将后勤部门推向市场、推向社会,由民间资本进行来进行资源配置和资产管理,这是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2.后勤部门独立于国企主导经营产业,市场第三方管理多样化

国企后勤部门在市场化过程中需要“另谋出路、另择贤主”,在管理上与国企其他产业互相分离,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与经营指导。而市场第三方管理者则根据市场规律进行筛选,其管理实行“自负盈亏”。

3.在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管理中,政府主要发挥监督与指导作用

在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管理中,管理的主体是企业,而非政府单位,政府主要是对其市场化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传统的国企后勤部门主要承担一种福利,即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更好的物资保障,而并非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本性,这也是国企行政体制下的一种特质。在后勤部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也不在继续维持其福利,而交由市场经营主体自主决定,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

4.后勤市场化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模式

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管理应满足市场经营主体的经济诉求,体现其作为市场资本参与市场运作的效用。当然,后勤管理也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延续,为了使后勤资产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使用目的,也需要对其进行装修、改造、融资整合等。因而,后勤市场化管理是集服务性、生产性、经营性于一体的综合的管理模式。

(二)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我国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总体来说已进入探索阶段。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关乎国计民生,且生产、技术等涉及诸多保密处,从这方面来看,国企后勤市场化进程并非妥帖。我国一般生产性国有企业在后勤管理方面大多能够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引入民间资本,甚至外资,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大前提下,国有资产不会大规模转性,也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一般来说,事业单位、政府单位的后勤部门在市场化运作方面走在了国企的前列,如后勤食堂、物业管理、活动场地等资产在承建、租赁、维护、改造等方面都早已实现了市场化,发挥了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不过,在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后勤管理缺乏规模效应,难以发挥国企的综合优势。国企后勤部门只负责本企业所经营和拥有、持股的固定资产、虚拟资产,而在市场化过程中,由于经营者与投资资本的分散,国企后勤部门容易被市场分割,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二,后勤市场化往往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和诚信意识。国企后勤部门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转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与原企业之间的管理还没有从根本上定性,许多国企管理者仍未彻底放开对后勤部门的管理与指导,尤其是后勤部门的管理者任免权、决定权仍由原企业决定,后勤部门的市场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十分薄弱与滞后,不能全面自主经营决策,也没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其在市场经营中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往往依靠原企业来进行市场宣传或者经营,后勤管理混乱、主动服务意识落后。并且,在利益分配上二者也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使得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进程仍困难重重。

(三)后勤管理市场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已进入深层次阶段,但从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适时地将阻碍国企市场化转型的后勤部门推向市场不仅能减轻国家与企业的财政负担,还可以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的速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有利于国企体制改革,减轻国家与企业的财政负担

对国企的后勤管理部门进行市场化转型,就是将后勤管理行政机制向企业经营管理转变,社会企业将取代政府或者国企行政机构成为国企后勤管理的主体。我国国有企业因体制原因,其后勤部门也隶属于行政管辖范围,而其后勤部门人数相对较多、经济创收能力低下,对国企的市场化经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在国企体制与经济改革中,去行政化是其重要的指标,而后勤部门市场化则能够实现快速去行政化、融入市场经济,而且政府在国企改革中的角色也能够快速实现转型,从主管职能向监管职能过渡。后勤管理企业通过开展多种经营行为,运用合理收费、有偿服务、投资等实行经济独立,大大减轻政府主管部门的财政负担,为企业的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分配与调节作用,提高其资产运作的效率

针对当前国企后勤资源利用率低下、创收能力不高、难以充分利用等现状,对其进行市场化转型可以将原本不能参与市场竞争的资产全面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的配置作用来实现盈利。国企后勤部门的部分固定资产闲置现象较为普遍,对其维护成本、管理成本也都较高,每年都需要进行财政拨付补贴,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财政资金,还造成大量资产闲置。而后勤市场化、社会化能够最大限度地盘活固定资产,用于其他经营创收行为,实现保值增值,也减少了维护成本,从而充分地发挥其资产运作的效率,提高整个后勤系统的盈利能力。

3.推行产业整合与升级,实现后勤产业化、集成化、品牌化

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事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全局。企业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将分割国企组织结构,“砍掉烂尾”,促进国企产业结构调整。而市场化了的后勤管理将能够实现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市场经济行为,从小做大、由弱变强,逐渐实现后勤产业集群化和品牌化,产生规模效应,从而不断巩固和增强后勤产业实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4.有利于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是后勤产业战略转型的内在需要

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改革能够引入市场竞争与民间资本,彻底打破内部垄断和行业保护主义,使内部形成竞争环境,从而分流员工队伍,实现优胜劣汰。并且,能够促使员工与管理者不断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

三、后勤部门市场化发展的途径

(一)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的战略定位

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是国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一项中长期目标,将后勤部门推向市场,也是符合企业长远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建设大局的战略结构调整。当然,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并非简单地融入市场,它必须根据企业战略布局来进行,其战略定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服务于企业主体业务的战略发展布局

后勤部门是支撑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主体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后勤保障的支持,而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主体业务开展的效率。因此,在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应该将主体业务与后勤部门放在同一个平面,根据企业战略发展来设计和调整,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商业整体。只有实现后勤与主体业务发展方向一致,后勤转型才算成功。

2.致力于提高经济效益与员工生活保障

后勤部门虽然向社会化、市场化转型,但其作为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要承担稳定企业后方的重责。后勤转型一方面要走独立经营的模式,迅速摆脱财政补贴、成本消耗的现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尽快实现盈利;另一方面要开展个性化、人性化、市场化的生活服务项目,使员工的生活更有质量,从而使其产生归属感,留住关键型人才。

3.立足固定资产,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企后勤市场化运作要从自身的固定资产运作出发,利用社会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后勤部门市场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实现的战略目标。

(二)转型的难点

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对现有体制冲击较大,尤其对后勤部门员工的冲击较大,改革之路阻力较大、困难重重。从总体来看,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主体分离阶段,从主体业务中分离出来,成为具有自主经营的实体与独立法人;资源产业化发展阶段,后勤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资产、资源进行重组,最终实现集约化、产业化集群发展;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在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做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营转变;从稳定的政治环境向多变的社会环境转变;从行政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对此,国企后勤部门需要重点做好如下两点。其一,明晰产权关系。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改革,首先必须从产权上确定甲乙双方的责任与权利,后勤承建企业以经济利益驱动,来吸纳社会资本,独立核算,规范企业管理与发展。国企管理方要以平等的经济体来开展谈判与企业监督,明确产权类型与归属,从而确保转型成功。其二,建立健全后勤企业市场管理体系结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其管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是参与市场竞争、获取经济利益的前提。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也必须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而非凌驾于其上,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国企体制转型的重要机制,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后勤市场化改革来讲至关重要。

(三)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发展的建议

1.合理划分改革对象,慎重分离主次业务体系

我国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主导,掌握着社会发展的经济命脉,对其后勤部门进行民营化、市场化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对待不同性质与经营种类、规模的国企,要合理划分市场化改革的对象,根据企业性质、经营状况、资本成分等区别对待其后勤改革,确保转型对象既不影响国家安全,又符合市场化条件。

2.革新思想观念,加强后勤系统创新意识

国企后勤部门改革的一大阻力来自于相关员工对旧有行政体制的依赖。在市场化过程中,后勤管理企业要着重处理好行政体制向私有制、聘任制转型的过程,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转变员工的思想意识,逐步消除员工消极工作、等待上级安排的依赖思想,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员工的各项奖惩制度与福利保障,减轻市场化改革的阻力。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增强与昂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危机意识,使后勤系统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重新焕发活力。

3.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市场服务水平

后勤企业要转变人事管理制度,通过改革用工制度,打破员工“吃大锅饭”的意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规范化。同时,建立个人责任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内部竞争机制,摆脱员工推卸责任、不思进取的工作现状,全面落实“多劳多得”的经济分配制度,以迅速向市场经济靠拢。另外,后勤企业要规划服务态度,建立服务标准与考核机制,对企业员工实行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管理。

为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国有企业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进行大胆的尝试,将后勤业务从主体中分离出去,将其置之于市场大环境之下,实行财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改革方略。如此,方可使国企在市场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侯怡群.浅谈推进国有企业后勤系统改革发展的途径[J].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2009(08).

篇4

当前对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比较少,主要有李国柱、马树才从定性和定量方面研究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10];侯伟丽从定性角度分析中国经济转轨的生态环境的效应[11];季斌、沈等从定性和定量、尤其定量的角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转轨的生态环境效应[12]等。因此,有必要研究经济转轨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对于区域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体制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张春霖认为经济体制是人类为解决资源配置和动力问题而确定的一组机制,包括决策、信息、激励、约束的机制,强调所有制和协调机制并不是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进而又把上述四种机制分为两组,即决策—信息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13]。张仁德认为经济体制是借助于经济体制实行资源配置的一整套经济系统,或者说是对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执行这一决策的一整套组织安排[14];樊纲、光认为经济体制是一定的经济制度或者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运动方式,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及经济运行机制[15]。上述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经济体制的特征,笔者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经济体制的含义进行重新界定。经济体制主要是指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认为是在一系列机制运作下的制度安排,不仅仅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还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主要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计划经济体制是指经济运行主要通过政府在整体的宏观调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经济布局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特征是计划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国家通过指标的方式直接管理企业、国家所有制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强调国家利益等[16];市场经济体制是指经济运行主要通过市场在微观经济领域、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有关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特征是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高效率地配置资源,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决策的主体,追求个人、企业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17]。

计划经济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一)“公地悲剧”的产生马歇尔•戈德曼(MarshallGoldman)曾对这个问题有过简练的描述,计划经济形成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经济的偏离,由于不存在资源的私有产权,工厂经济不必为其使用的土地和资源付费,这就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从理论上讲,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避免外部性问题,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置资源时,真正的“公地悲剧”才会产生。整个社会或者多个单位共同占有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产权清晰而使用权模糊,经济主体往往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就可以获取公共资源,最终会使公共资源枯竭[18][19],计划体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和企业将追求利润作为经济业绩,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污染了生态环境。此外,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生态环境政策、制度、观念不完善,往往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污染。另外,国家作为社会成本的承担者和强制执行者,仅具有纯理论的意义,企业使用资源和排放污染物不需要支付成本或者支付很小的成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运营机制和价格机制也加速了资源的过渡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制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也对资源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建设、和化运动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使得错误的工业布局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方针忽视生态规律,造成生态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战略的负作用由于当时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尽快实现工业化,我国采用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然而重工业这种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并不符合我国的优势,因此重工业的发展必须在扭曲的宏观政策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重工业结构是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20]。纵观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重工业化时期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即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工业优先、“一五”期间的重工业化、“二五”期间的“”对重工业的强化、1961年~1964年对“”的纠正、1965年~1978年备战和三线建设对重工业优先的再次强调[21]。长久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畸形产业结构,重工业的发展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认为重工业一般具有两大特征:一是高污染的特征,传统的重工业发展模式往往是粗放的、外延式的发展道路,重工业的过度发展造成本来已经很脆弱生态生态环境加速破坏;二是资源的高消耗特征,重工业的加速发展必然使得本来已经非常短缺的水、土、煤、电、油等基本资源高度紧张,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群众的正常生活都受到负效应的影响[22]。

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市场机制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市场经济最重要特征就是市场机制或称为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在反映资源稀缺性、提高资源更有效率的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观层面上,企业对于市场上的价格信号能够做出灵敏的反应。市场价格的波动,及时地反映出市场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以及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通过企业的自发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动,经过一定的过程,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23]。宏观层面上,由于坚持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宏观调控,价格信息真正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导向作用,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实现较计划经济体制高的效率。以水资源为例,研究表明,市场发育程度越高,水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反之越低[24]。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无偿供水或者低价供水,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价格也是严重扭曲,极为严重浪费水资源[25]。由于水资源的无价或低价,使用者很难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小成本,据调查灌溉农田比喷灌、滴灌分别多耗水30%、70%,粗放使用不但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土地盐渍化和地面沉降等生态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市场经济体制下水资源有偿使用法律、办理办法等明确规定了各类用水全面实行有偿使用[26],不仅使供水单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节水工作的开展,提高用水利用效益,均起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另外,市场机制促进了非国有企业的发展,集体、三资、私营等各种产权类型的企业大量出现,这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上展开了竞争。市场机制的引入建立了资源市场,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2.市场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要素增长率和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传统经济时期,这将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10]。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前苏联、东欧国家及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由来已久,政府多次强调转变经济方式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原因何在?[27]著名学者樊纲认为归根结底这不是认识、管理、政策问题,也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而是体制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外延式发展的问题不可能根治[28]。刘国光学者也认为,相比较而言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对经济增长方式制约性更大,这种制约性不仅反映在微观层次的企业经营机制上,而且体现在宏观层次的经济调控体系和调控手段上[29]。刘传江学者认为传统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因其忽视个人利益和经济激励、排斥市场制度与市场机制,因而不仅会因为缺乏技术创新、缺乏高效率的激励和动力机制而内生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决定了这种增长方式的锁定状态[27]。上述观点表明,经济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同步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化可以通过三个渠道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一,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形成灵活、准确反映各类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逐渐替代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从而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前提[10],目前价格几乎全部决定市场上供需变动的产品,受指令性价格影响的工业品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较低;第二,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市场调整,形成有别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化和协调化的产业结构;第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和采用新技术以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以增进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程度。

3.市场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生态环境政策是协调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手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30]。生态环境政策包括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生态环境法规制度、生态环境公众参与等三个方面。目前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资源生态环境税收等方面,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补贴、扩大财政收入以及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诸多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的改革时期,这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生态环境政策与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比较有效地缓解、控制了污染排放[31]。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手段,一种是政府干预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如环境资源税、环境污染税或排污收费、环境保护补贴、押金退款制度等。另一种是市场机制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如自愿协商制度、污染者与受污染者的合并、排污权交易制度等。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环境价格和收费改革、绿色资本市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排污交易市场的试点、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的实现、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绿色信贷和银行绿色评级、企业环保债券等体现了我国环境管理的市场手段更加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注重市场机制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市场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有以下缺点:①只能解决微观经济平衡问题,不能解决宏观经济平衡问题;②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的目标和结构;③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现实条件下由于信息不透明和垄断等因素下难以实现充分竞争;④许多社会消费的公共产品难以通过正常的市场价格机制加以分配[17],以及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反有些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反而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变得更加恶化。一方面生态环境和资源往往属于公共财产,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将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性,但却可以降低生产者的边际私人成本和增加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效应。换句话说,对于外部性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来说,市场机制是不起作用的,另外市场机制往往只能反映眼前和局部利益,难以解决长远和整体利益,因此市场经济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32]。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体制转变仅仅30年的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变却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制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往往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性,却能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眼前与局部利益,然而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不规范就表现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恶化。以海洋渔业资源为例,随着水产品价格不断升高,以及资源保护、维持水产品资源再生能力的意识极为淡薄,缺乏资源持续利用的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渔业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海捕捞过度,水产资源严重衰退,传统的底层鱼类资源衰退最严重,形成了“见有就补,越捕越少、越少越捕”的恶性循环[33]。又如农村资源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中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这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断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者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缺乏资金吸引力。同时由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利用率较低,有限的农村环保资金没有产生出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目前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现象,资金分散到多个部门,难以达到协调统一效果[34]。综上所述,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资源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市场体制也有不能企及之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市场建设方面的作用。

篇5

关键词 工业化 政府

根据发动工业化的主体,世界大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民间发动的工业化,以美国为典型的,以市场经济为主,渐进式的从轻纺工业到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再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以电子、核子、化工、航天等组成的新兴工业。经历的时间较长,比较协调,效益较好。第二种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以前苏联为典型的,以计划经济为主,有领导有计划地以高速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特点是:速度快,对巩固国防有利,但投入多,又忽视农业、轻工业,使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第三种是民间和政府共同发动的工业化,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其特点是民间和政府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一、前苏联模式的特点

所谓前苏联模式,即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就是由政府指定规定,运用行政力量筹措资金和兴办企业而推动的工业化。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表现为一种突变性或革命性,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较迅速地建立了国内的现代工业化体系,而这种突变特征,是由这些国家所处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前苏联开始工业化时,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大批国家先行完成了工业化。这样,一方面,工业化国家的存在给后起国造成了迅速实现工业化的迫切性,后起国为了追赶先进国而不得不求助于政府的力量。另一方面,工业化国家又为后起国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业化经验提供了可能性。后起国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来学习、引进和模仿先进国的生产技术和工业组织。

中国、印度、巴西3国在不同程度上都采取了前苏联的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从前苏联、中国、印度实行计划经济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计划经济的巴西来看,其工业化道路的共同特点是:

(一)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前苏联主要是由于当时国际政治环境所迫,中国、印度、巴西3国则是由于追求经济独立、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羁绊的愿望。其优点是,赢得了时间,打下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巩固了国防。其缺点是,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忽略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从工业发展速度来分析,前苏联在二战前及二战后发展速度是快的,但是忽略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的发展主要靠外延方式,不注重工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折旧的时间太长,新的科技发明不能得到及时推广应用。因此,在6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在70-80年代,工业结构中的矛盾日益严重,工业发展的速度也显著下降,新兴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都显著地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差距,使前苏联经济形成了严重停滞局面。中国工业发展上的问题,与前苏联大致相同,但更突出的是大起大落,有的时期过分投资,增长速度过快,有的时期只好被迫调整。印度的工业发展速度,经过一段时期之后,因为整个经济发展不够协调,被迫调整下降,或往往完不成计划的指标。巴西工业发展,除了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不协调外,还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80年代的发展陷入低谷,高通货膨胀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外债的包袱一直很重。

(三)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前苏联、中国、印度和巴西4国的工业经济发展,均以进口替代为主这样做,有利于建立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满足本国国内市场的需要,减少对外国经济的依赖。但是,缺点是没有积极介入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不能适时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更新技术及设备,参与国际分工及竞争,跟上世界工业发展的步伐和新水平。

(四)由于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需要,前苏联、中国、印度、巴西4国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都以建立国有企业为主要依靠。前苏联、中国的国有化程度都非常高,并在相当时期内生产关系越发单一化。印度、巴西虽然侧重于国有企业,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但又相应地实行混合经济,复制私营企业的发展,巴西还鼓励外资企业的发展。中国在80年代以后,才鼓励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前苏联、中国和印度长时间内实行基本上闭关自守的政策,没有对外开放和积极介人世界经济,使自己的工业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在进行了以上共性的分析之后,接着将就几个单独的国家分析各自工业化道路中的经验和教训。

二、前苏联工业化道路中的经验和教训

“十月革命”以后的前苏联,也研究过美国工业化的道路,认识到这条道路的优越性的一面,但又看到资本主义剥削的另一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渐进的工业化,需要逐步积累,逐步发展,需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而前苏联“十月革命”后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和恶劣的国际政治环境,使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成为关系到前苏联存亡的问题。经过激烈的辩论和斗争,他们最终选择了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历史的实践证明,前苏联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做出了许多牺牲,但毕竟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工业化,赶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步伐。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1913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仅占40%。国内战争结束时的1920年,前苏联的工业产值仅为1913年的13.8%,重工业被破坏得最为严重。前苏联从1928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德国法西斯进攻前苏联,时间只不过是短短的13年多一点。就在这个短短时期内,前苏联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建立起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1940年,前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10.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8%,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8.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前苏联一跃为当时世界第二位工业强国。

应该说,前苏联这种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是在特殊条件下,适应特殊需要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其显著缺点是,农业、轻工业的相对落后,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为了高速发展重工业,长期以来从农业拿得多,给得少,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整个工业从1926年到1940年增长了10倍多,而农业从1926年到1953年,仅增长了21.5%。如果考虑到耕地面积的增加及其他因素,实际上农业比过去更差,1953年的粮食总产量还低于1913年。农业的落后,不能不影响到轻工业的发展,因为许多轻工业的原料是来自农业。再加上,前苏联对轻工业的投资也很少,长期以来,轻工业的投资只占总投资的5%左右,最高也没有超过7%。而对重工业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均在30%左右,有时甚至高到40%。

篇6

一、职业教育受我国经济转型期多重挤压

1.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双重挤压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废除;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另一方面是转型期产生的特定的,既非计划经济,又非市场经济的独特型态的管理制度。大教育下的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仍然是无序运行,普通教育的理念充填着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界。97年后,除了《职业教育法》,一部分省、市、部门颁布了一些实施细则外,总体上没有形成一整套健全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职教法法律制度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包括:职教办学机构管理办法、职教拨款和经费筹集制度、职业技术技能鉴定标准体系、职教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体系等),我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据。(2)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及推行。(3)政府机构调整还未顾及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虽然呼声很高,但实施中碰到许多困难,政府职能的定位还须等待;各级政府在政府行为上受某些领导偏见或认识不足的影响,法规制度形成的动力不足。如政府支持的专项研究,政府对制度的建设的迫切感、使命感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意识不够等。从管理法规,到政府的管理职能、政府管理机构组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观念的取向、所采取的措施等,既保留计划经济由政府包办“计划驱动”的那一套,又有新时期市场经济产生的“需求驱动”那一套,还有转型期“计划、规划前瞻不准确”的问题。(4)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实际上还未达到与普遍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教。(5)各种独立的职教管理标准、规程、制度,没有进行统一的整理、修订;质量考核标准,国际规程等没有全面引入职教考核制度。等等。

由上述原因可见,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和现代职教思维、理念的碰撞;新旧制度间的碰撞;制度不完善时期的制约因素与扩展需要同存,所引发的论争增添了改革的风火。

2.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思想和市场经济思想的多重挤压

人常说“惯性是可怕的”。习惯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校的管理人员以及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型普通大学办学思想和管理模式备加推崇。他们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政府管理行为,认可传统教育的评价观、质量观、办学水平观,鄙视职业技术教育。他们虽然对照搬苏联50年代的经验有反感,但又对现代市场经济不理解,把资本主义30年代所实行的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混淆起来。他们的心态是矛盾的,其管理行动往往是投机的。职教机构的管理工作者和大部分师资受普通高校传统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他们重视理论教学,不注意或忽视技术技能教学;他们欣赏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传统三段式教学,鄙视“以能力为中心”的职教试验;他们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对实验教学、示范教学、研讨式教学不适应或看不起。

3.转型期职教受同时存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双重挤压内外专家认为,我国下个世纪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必须依靠引入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增值产业驱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流程的产业不可能一日之间被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取代。这就存在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不断被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取代的转型过程。鉴于职教理论水平的有限与对生产过程工艺水平的了解不够,没有对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高水平的设计,难以与区域产业和目前管理以及今后发展所需求的知识技术技能紧密联系起来。二是我国职教师资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师资知识老化,实践技术技能缺乏,习惯于传统学科学术教学、对产业及相联领域工艺流程、管理技术了解不够。况且我国目前的职教师资培养提高措施也缺乏联系新生产工艺、技术的渠道和参与生产实践的要求,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沿海地区引进外资、合资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而许多师资对之甚少了解或毫无接触,对国际规程,国际惯例,国际标准和管理规范不熟悉,当然所培养的学生其知识、技术、技能水平肯定是有限的,谈不上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职教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如果我们的职教不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还在灌输旧有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技术、工艺,则这种职教当然是落伍的了。三是我国职教的办学条件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需要。许多学校的实训工场、实验室设备简单、落后,而校外实践工厂、实践场所又缺乏先进的适合于职教的场所,也无法使职业技术教育与先进技术接轨,只能“纸上谈兵”。

4.转型期职教受传统普教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思想的挤压,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击是教育思想论争的主调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和职业技术教育异军突起,职教成为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一种教育。在整个教育界,教育思想的革新,冲突相当突出。传统普通教育,以课堂讲授学科知识为主,以应试作为教学动力的驱动和最终评价途径。了解普通教育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的许多职教管理人员和师资在实践中感到彷徨、无所适从、甚至抵触,反对。大多数人还未转过弯来或虽有所认识,没有新法(新的教育方法)。一部分平时注重实践环节的,通过学习、实践,很快就适应了职教环境;一部分平时注重学术理论探讨的人,或习惯于普通教育教学的人,教学现还未改变;而另一部分人,则在过渡时期、渗杂新旧。在我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其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以行业、产业专门人才为中心;而在走向市场经济阶段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思想应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中心。教育方法上过去主要是课堂讲授,职教和普通学校职业化课程,应提倡启发式、学导式教学。特别是职教技术技能教学,主要通过示范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厚基础,高技能”的专门人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职教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与传统普通教育距离拉大。在这个转型期,教育思想的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突,不仅在社会,在整个大教育,而且在职教机构内部(包括教师)在论争。也只有通过论争、试验和改革,才能使新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适应职教教学的要求,真正办出职教特色。

5.转型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竞争”思想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视野

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面向21世纪的转型期,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目前,应重点研究经济国际化中引发的高、中职教育与国际接轨问题,特别要注意“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人才国际化”两大问题。职教机构要以国际眼光来培养人才,为增强我国各行业、产业的国际竞争的各种能力服务,实现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随着21世纪的到来,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不仅对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现状及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全国各地参与国际竞争也将逐渐扩大。以广东为例,进出口占全国40%,大量企业不仅从专业,而且从素质上;不仅是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合资企业,而且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甚至个体户,都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企业、行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规程、产品质量都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来增加竞争力;用国际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越来越普遍,许多企业既将之作为营销手段,又作为企业内部工作流程制度。为此,这些行业、产业、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际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应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意识,而且应具有适应国际竞争的才能。

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一是缺乏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紧迫感;二是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三是缺少对国际标准、规范和先进技术技能的学习、了解;四是师生缺少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体验、实习(在国外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际竞争相比,国内行业、产业、企业间的竞争更趋火热,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从短缺经济(计划经济时期)变成过剩经济(市场经济时期),企业要生存,要盈利,必须从管理、产品技术创新、质量控制、营销手段方面优胜才行。职业技术学校与培训机构,除了给受教育者“竞争”意识教育外,同时应教会他们掌握尽可能新的技术、知识、工艺还要注意技术文化的养成和创造给他们更多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参与国内外竞争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多重挤压下的转型期职教,目前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1.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80年代引进西德“双元制”到90年代引进“CBE”,反映了各级政府和一些职教机构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上的盲目性、教条性,缺乏科学思想。下面仅就发展型态进行分析。

实用型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教社”成立80多年,是影响我国现代职教时间最长的学术研究团体,对我国现代职教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陶行知、黄炎培等教育家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引伸到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陶行知以乡村生活为中心设置课程,注重劳动教育、因材施教并提出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思想。实用主义的影响,在80?90年代我国职教中有一个口碑是“管用、实用、够用”。这个口碑在我国还没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但是,这个“口碑”本身又是缺乏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规程和准确科学根据的模糊的、可塑性过大的职教型式,在90年代,逐渐被模块式课程思想所取代或淡化。

特色型

80年代初,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政府推荐,率先在华东、东北等工业发达地区推广。这个型式以“突出技能”为特色,强调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的融合合作关系。在该时期计划经济还未完全被市场经济取代时,职业学校与就业企事业间是“公对公”的关系,所实行的就业政策是国家分配,不存在失业问题。在当时企业生产科技变化不很大的情况下,职业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比较长,突出技能训练(特别是制式训练)所起的作用明显,对当时生产条件下的职工技能培训和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校与企业的关系的改变,科技发展使职校职业技能训练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逐步缩短,特别是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逐步推广,对职教人才的技能、技术要求日新月异强调基础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档次的呼声越来越高,双元制所需求的像德国那样的政府、企业、学校、个人合作关系在中国缺乏其文化背景、法律基础和社会支撑,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难于全面推行。尽管如此,“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的思想被认为是办出职教特色的重要标志。双元制模式经过中国式的改革,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符合四个合作关系条件下的中等职教,还在继续试验。

工专(师专)改进型

从80年代初开始,许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逐渐由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育,改制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些中心城市大学,从师专文、理科专业中派生出一批高职专业。这些学校或专业,普通本科教育思想和本科教材、课程的痕迹相当明显。有些已经办出了职教特色(如有名的上海电机专科学校、常州工业技术学院、惠州大学等);有些则还没有从传统普通工程专科教育中脱胎出来,分不清“高职”与“高专”。

模块型

90年代,各地又引进世界银行推荐的加拿大CBE模式。这个模式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方向对应。受教育者根据个性选择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模块课程学习,教育机构也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来选择课程模块,达到预定的“能力要素”。CBE较为科学的课程设计与要求,无疑比“管用、实用、够用”进步。CBE产生于60年代。鉴于该时代科技发展,经济发达水平的限制及CBE主要以中等职业岗位为对象,对制式训练和科技度不那么高、变化不那么大的专业教育比较适合,许多高、中等职校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了它在21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飞进时,对信息产业、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的不适应。有关专家认为,CBE模式在有选择的使用在某些传统专业、制式专业或科技度不那么高的专业,经过改造创新、有较大的发展意义,但对高新技术产业型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应采取“基础型”型式。

基础型

以综合大学职教学院为代表的以培养高职本科和高职研究生的试点院校,在研究世纪之交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行业、产业“现场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后,注意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在未来人才发展中的持续性作用,强调职校教育的奠基作用,强调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注意处理好长短期知识、技能与素质需求的关系,注重于较高水平的职业、技术、职业群、技术群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创了我国本科、研究生高职人才培养的先河,代表着我国职教向本科、硕士、博士层次人才培养的趋势。缺点是对高层次高职人才(如学士、硕士、博士)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技术与技能水平的定位、标准如何突出职教特色,还未有完善的、具说服力的、循序渐进的,有突破性的经验和实例,有待于下一步探索、定型。

多元整合型

一些学者在研究了普通教育“学科、学术本位”教学和职教“能力本位”教学后,从大职教的观点(普通高教是广义职教的一部分,专门教育是重要的职业教育,狭义职教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型、管理型人才的教育)出发,认为,必须根据专业的不同,其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含量的不同,素质要求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论是普教专业或者是职教专业(狭义的),不论是普教职业化或职教基础化专业;或者各种介于普教与职教之间的专门教育专业(如律师、农艺师、医生的法学、农学、医学等有关专业),不要刻意去强调普教、职教的特色;不要刻意去划分某一种训练是职业训练还是技术训练,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专门教育??而是根据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知识技能的实际需要和课程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舍。

问题是,是否由于某些介于普教与职教(狭义的)之间专门人才的教育问题,就去否定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狭义的)统一规律和特性呢?在狭义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下,探索其客观规律对它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可对专门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应注意的是须对具体的专业、具体的课程采取对应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和时间安排等教学要求,不能将广义职教的理念与狭义职教的理念借位。

经过多年的探索,各级政府和各个职教机构已经逐渐从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中清醒过来,企图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模式。问题是还有一批同志在盲目的照搬与硬套之宫,不去研究这些模式的精髓,长处、短处、适用环境,从而使办学实践走弯路,阻碍了职教改革的健康发展。

2.快速发展中的职业技术教育面临严重滞后的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和教材建设问题单纯计划经济时代,职教专业的产生是根据国有企业、事业的需要布局,并仿照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派生出来的。随着改革开展与市场经济的产业和发展,转变了经济结构的组成成份(根据97年统计公有占43%、私有21%,其余为乡镇企业和外贸、合资企业),也改变了职教人才需求的组成格局;随着经济建设的活跃,高新技术产业份额的增大,职教各类、各层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职教根据行业、产业变化的专业设置也随人力资本市场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市场的不成熟,政府宏观调控中,计划调控有时显得无所做为,有时又受办学单位利益驱动的左右;市场调控中一方面是不了解市场、缺乏论证、预测、造成决策错误,一方面是过份短视,听任利益的驱动。“热门”专业:管理类、财经类专业出现了“紧缺??一哄而上??过剩??调整”的过程。这个调整是教育在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中对计划调控和市场调控把握不好所付出的学费。

篇7

铁路工程项目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建设采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丁单位、物资供应单位分工协作的体制,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内容越来越复杂,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传统的以工程建设单位为主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日益显示出其各主要环节设计、施工、物资供应之间互相分割与脱节,工程建设周期长,工作效率不高,投资效益低下等缺点。铁路建设是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十分重要的部分,而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在铁路基础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组织之后,原来铁路工程管理传统体制开始出现无法适应的情形。这些不相适应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建设队伍临时组建,专业性不强。大部分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队伍均为临时组建,这样就造成施工队伍稳定性差,专业性不强。因为建设工人临时组建,所以对铁路建设的方法、程序和相应法规了解不够,专业水平不够,缺少相关经验。另外,使用单位临时组建,将工程建设与人员使用混为一谈。特别是,指挥部门临时组建,项目完成后撤散或转移,无法进行经验的积累和传递,对后续建设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1.2工程建设指挥管理不当,专业度不够。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专业水平不高,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项目把控能力和人员管理能力,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均匀。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领导将整个项目管理视为行政管理,采用行政管理的手段进行项目组建和管理,这样就导致指挥管理与项目内部运行规律不符合。而且,工程项目管理指挥部门也会将专业的工程管理或工程承包公司排除在外。这些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一系列问题,要求我国铁路项目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改革,并且持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不断走向国际,与国际水平接轨。

2、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措施

2.1实现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多样化和规范化。传统经济环境下,项目主体和项目本身性质的不同致使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管理方式的多种形式,多样化明显。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经营各有利弊。顺应市场经济环境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则采用项目经理的管理形式,而且各民营企业的管理形式也有所差别。国有企业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时,需要转换经营的机制,对传统管理体制有所优化。民营企业进行市场化资源分配进行项目建设管理和作业,不对作业进行分层管理,组织和运行方式比较独立和固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强。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对铁道部实行的大标段造价额来讲,很难适应,这正是民营企业无法做大做强的根源所在。

2.2加强对项目管理效果和项目管理策略的研究。总的来讲,项目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和系统之外,还需要有经营者和管理者不断的激励与有效的约束,以及与这些内容相配套的组织架构和运营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模式从一开始的利用方法和利用工具的定位,逐渐向项目管理策略进行转变,在项目建设中发挥很大作用。工程项目管理,是进行项目高效运作机制构建的良好平台,也是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尖刀和基石。

2.3加大铁路工程项目代建制的推行力度。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内容日益复杂,工程项目管理开始发生过渡,也就是从业主自行管理向委托咨询机构管理,由施工委托监理向施工全过程委托的“代建制”管理。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应采用代建制,铁道部组织投资公司,确保其投资主体地位,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资金管理;将具有建设单位资质的公司确立为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对项目开展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监督和项目管理;铁道部主要对投资、市场和监管进行评估,其它部门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进行价值体现。

2.4体现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主体的明晰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在施工程序、管理制度、法人制度、合同制度、监理制度等各方面不断完善,日趋严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但是,由于铁路建设和施工单位长期经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束缚,短时间内难以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中脱离出来,致使铁路工程项目从勘探、设计到施工等各个环节,存在行政力量的强势介入,没有足够的科学的监督,难以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

2.5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培养。在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加强对项目管理效果和策略的研究,这就相应对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项目管理人员的眼光从单纯的项目管理上升到战略发展的全局角度。因此,需要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战略提升。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个系统工程有全局把握,探明项目运行内在规律,对相应的功能、方法、技术、程序以及人员、资金各个方面,有较为专业的了解,同时具备项目创新能力,争取为项目建设创造最高效益。

篇8

(一)缺乏对人力资源的关注和投入

石油企业往往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较少,效果不强。尤其在员工培训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培训机构设置不合理,存在重复设置现象,在培训资源的分配上缺少侧重点,让培训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与浪费等现象。此外,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课程在设计时缺少针对性,没有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培训机制,导致培训中员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限,影响了培训效果。

(二)人力资源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石油企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是采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管理理念对于员工的观念的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员工市场经济意识缺乏,有些员工不能很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激励与约束要求。员工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观念,没有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同时,受到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让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志在“从政”,一心想走到领导岗位上去。其中一部分优秀的技术人才并不适合从事管理岗位工作,在管理岗位上无法发挥个人作用,也荒废了专业。

(三)激励对象面较窄

一些石油公司在激励时的选择对象较为单一,一些员工由于岗位的特点,表现较为突出,因而享受了几乎所有的荣誉。而一些幕后从事基础工作,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工作的员工往往由于岗位的特点,工作不为广大员工所了解,长时间被忽略,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些企业由于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让企业的培训与晋升的机会更多的给予了一些高职称、高学历或资历老的员工,让一些学历低、职称比较低,但处于关键技术岗位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二、积极探索深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重新组织人力资源并优化资源结构

企业运营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要采用多种方式有效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现这一任务目标。石油公司的重组、改制,有效的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使用和结构优化。在人员的配置与调整上,通过工作轮换制度,扩大员工的工作范围,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也可让员工掌握更多的技能,可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工作调配。同时,企业建立内部特别机构,接受暂时下岗的工作人员,为其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安排重新上岗。本着以员工为本的思想,有针对性的优化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

(二)建立健全人事激励机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激励,可让员工的绩效比没受过激励时高出百分之六十,人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激发。在当前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取得长足发展,需要更新理念和思路,根据管理环境的变化,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从组织上加以保证,以提高员工的工作主观能动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以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提升员工绩效,对员工的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评价的指标设定上应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标谁清晰、客观,易于操作。同时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考核结果公布,并接受员工的意见反馈,及时的处理,提高考核结果的公信力。让员工明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改进,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提高工作绩效。最大限度地促使员工发挥其才能,为企业的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三)健全薪酬分配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位体系

石油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与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彻底抛弃过去做与不做一样,做多与做少一样的状况。实现收益与绩效挂钩。在新形势下,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起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让优秀的科研技术、关键管理岗位的核心人员价值得以体现。通过制订合理的岗位系数,建立起理性、科学的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薪酬体系。

三、结语

篇9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本地区建筑业也得到蓬勃发展,特别是施工企业,从1950年起经50多年的发展,现有建筑施工企业172家,相对稳定职工队伍5万多人,年完成基建投资10多亿元,创利税4千多万元,可谓是巨变。但分析目前这些施工企业,仍然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如观念落后,意识陈旧,企业仍停留在粗放经营、管理混乱、效益低下、人才匮乏的阶段,故有必要研究一下适合本地区的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管理观念认为:企业的目的是效益;生命是质量;根本是管理;灵魂是人才。只有先进的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按时、按质交付使用,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但是调研、制定、实施、调整等一系列先进管理方法以及长远发展规划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矛盾的平衡均由人的素质、能力来实现。可见,人才是企业的灵魂,即人才是制定或引入先进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管理手段,以确保工程项目高质量、短工期、低造价交付使用,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和后劲的保证。

2人才管理的有效运作

因此,可以说企业发展最终取决于人才的识别、人才的定位、人才的培训、人才的激励等,往复循环而实现本企业人才管理的有效运作。

2.1人才的识别

中国自古就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说,这就说明人才的识别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它是人才管理过程中的起始点和循环提高点。它受到社会伦理道德、意识形态观念、世人供奉的哲学和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复杂综合因素的影响。那么,时值市场经济,我们应怎样识别人才,这就是我们要谈的第一课题。据报载:有一个盗窃“专家”,各种防盗门手到即开,被抓获三年刑满释放后,被一防盗门厂家高薪聘为安全技术顾问。这则消息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假设这位专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刑满释放的,是否能有厂家雇用呢?这就是人才识别观念强烈反差。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家统管,企业毫无风险,管理者的用人方略是求稳,人才识别观念是无风险原则。这种原则很容易导致“认人唯亲,认人唯稳”而不是“认人唯贤,认人唯能”。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企业只能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充实自己,实现人力、财力的重新组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管理者的人才识别观念必须有质的提高,必须在用人机制上也得有一份风险意识。风险管理理论阐述过“不能有无风险的效益,风险越大,可能效益越大”。人才识别也是这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识别应遵循的原则是:独具慧眼,采其长;纵观全身,避其短”。就是说发现其人的优点并充分挥其长处(此长处对管理业务很有帮助)。同时了解其存在的缺点,并尽量避开。

2.2人才的任用

管理者应当十分清楚企业所设岗位的责任义务、权利和要求实现的目标。故此任用人才时必须重视人的一技之长,但并不等于对人的短处和缺点视而不见。问题在于这些短处和缺点是否妨碍实现管理目标。如果对实现管理目标没有妨碍:则没有必要让人去克服。反之,一些人的长处对实现目标十分有价值,而他的缺点对实现目标有不利的一面,则应创造条件使其缺点变得无碍。有一位专家说过“你要雇佣一个人的‘手’,就得雇佣他‘整个的人’,因为他的人和手总是在一起的”。在管理者面前,每位人都是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一个整体,来供管理者选择的。所以在人才任用上,应将其安排在能充分发挥其优点和特长的岗位,并使其缺点不致于影响目标的实现。

2.3人才的培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的培训不但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具有深远意义,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管理所谈的不仅仅理解为几个特殊人才的识别和作用,更重要的是普遍意义上的素质提高。据美国培训和发展协会统计,1991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一年用于培训的费用约7亿美元,占整个公司年产值的2%。同时随着企业新技术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不断上市,新型结构的不断采用,迫切需要企业整体员工素质和意识的提高,使企业作业层到中间管理层都具有劳动的主动性,应将以前的“应该这样干”转变为“为什么这样干”。

这里为什么强调他们意识的提高呢?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并不是简单的财力、物力的竞争,而且包含着市场营销、公共关系、企业文化在内多种因素构成的企业形象的竞争。树立企业美好形象并不是几个人所能达到的,而是企业全体都应该了解市场营销策略、公共关系原理、企业经营理念等诸多原因形成的企业文化,才能够上下同心共同树立企业形象,形成潜在的巨大的社会效益,以进一步促动经济效益的获取。因此,在人才管理中,培训是有目标、有原则、有计划持续进行的环节。

2.4人才的激励

市场经济讲求的是平等、互利,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也是平等互利的关系。劳动者的劳动必然应有一定的报酬,这里的报酬是广义上的报酬,并不是狭义上的劳动工资。针对不同的对象这种报酬的组成份额应有所不同,其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有(一)生理需求;(二)安全需求;(三)归属和爱的需求(友情);(四)自尊需求;(五)自我实现需求。

2.4.1生理需求。指个人为生存而产生的欲望和追求。例如:吃、穿、住、行、性等。对于人的生理需求,不能单纯地认为就是发奖金,搞福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奖金的激励作用在递减,人的生理需求其核心问题是要动情,体现管理者对人才的关心和爱护。

2.4.2安全需求,是指人们从长远考虑,为了更好地生存所产生的需要。它包括:经济安全、职业安全、环境政治安全等,做为管理者应认真分析,该如何减少或消除这几方面的风险,使人才满足其安全需求。

2.4.3归属和爱的需求(友情),主要是指人们希望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深情厚谊的关系,同时希望归属于某一群体的愿望。充分满足人的归属和爱的需求,做为管理者就应该创造一个和睦、坦诚的工作氛围,以提高集体的凝聚力。

2.4.4自尊需求:是指人们希望自己的才能和成就得到社会承认的需求。做为管理者应当细心培育职工的荣誉感。人的荣誉感越强烈,人的社会责任感也就越强烈,人的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会稳定,它是热爱工作,搞好工作的潜在动力。

篇10

吴玉山: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首先民主主要是一种决策方式,不一定能保证每件事都有好的结果;其次,金融危机是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是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将来也还会有。每当经济成长快时,人们总会扩张信用,按照乐观的预期来接受风险,长此以往,难免会出问题,气球迟早会破,此时人们又会过度保守,这样一来衰退不可避免;衰退持续一段时间,又会回弹。这是经济规律,对任何制度都一视同仁。

《南风窗》:中国大陆在此次危机中损失相对较小,是否证明了中国特色体制的优越性?

吴玉山:我想,对一个体制是否优越的判断,应该要和当前的事件拉开距离,从一个宏观和平均的角度去看,而不能用现在的情况来笼统概括。大陆目前的处境比较好,我认为和大陆所奉行的体制没有必然的关系。大陆在应对金融危机上的优势在于,首先它是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外销落下去了,国内市场的容量仍然很大,所以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那么明显。这和体制无关,而和大陆的人口多有关。

第二,大陆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阶段,国家仍然存留了大量行政干预的手段,掌握着很多的经济摇杆和资源,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可以很快地推进一些事情,比如家电下乡和4万亿救市计划,这同样和民主不民主无关。

第三,大陆以往的经济成长速度很很快,政府的财政能力很强,可以拿出很多钱进行救市。所以,大陆在金融危机中损失较小,在我看来更多是一个经济现象。而不是政治现象。

《南风窗》:威权体制是否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吴玉山: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东亚的威权模式更能促进经济发展;日本经济腾飞的时候,政治体制中的民主成分也很薄弱,一党独大,财阀政治献金,被称为“软性威权”;韩国的军人体制同样创造了“汉江奇迹”;新加坡不被西方认为是民主国家;香港当时是殖民地;台湾两蒋推行的体制也不民主,但这并不妨碍这些经济体创造奇迹。

但从更长远的时空来看,以上经济体最后都或多或少面临着转型和改革的问题。这是因为,人均CDP在1000美元左右时,人们会觉得经济发展就是一切,但到了5000美元、1万美元或者更高的时候,人们的想法就不同了,他们会对分配不公、环境污染、个人权益受损等问题更为关注和敏感,希望媒体有不同的声音,希望社会更为人性和温和。所以,对威权体制下的经济发展,应该过一段时间再看看,因为人们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民主更适合稳定、未来可预期的时候,在紧急情况下,民主的效率很可能比不上专制和威权,因此但凡出现金融危机这样的事情,对民主肯定是不好的。因为金融危机之下,人们希望能立竿见影地对付危机,因此更能接受权力集中,这样就会导致行政专权。在成熟的民主国家,这些都是受制约的,是在大的框架里头的,集权有限度,而且是暂时的,危机一解除,一切又会回复原状。

但在一些基本民主制度没有确立的国家里,政治人物集权后就很可能不会放下,还可能用修改宪法等方式使之固定下来:另一种情况是,经济危机引发不满,人们上街游行,而社会上也有不同的政治主张,这样就可能发生激烈的冲突和对抗。这两种情形下,都会出现民主的倒退。

《南风窗》:怎么看待目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民众的民粹主义情绪?

吴玉山:从目前看,这种民粹情绪还是被控制在体系里头的。美国这个国家,你很容易看到它的缺点,但它的反省和修复能力也是很强的。从对金融危机的处理方式上看,这件事一出,媒体马上披露,政府捂不住,必须要做出反应来平息民愤,进行补救,还要有人承担责任,这是美国的厉害之处。

而从长远发展上看,以往左的国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管制太多,容易扼杀经济的活力;右的自由放任又太自由了,也容易中问题,以后可能的合适的点,是两者中间的某个状态,向左或向右大幅度变动的可能性,目前还没有看到。

《南风窗》:此轮全融危机,是否意味着东亚出口导向的国家必须向发展内需的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