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3 17:3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学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0月13日,美术学院全体团员在4201教室召开了团员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动员大会,党总支副书记胡桂香、团总支书记张卫东向全体同学做了动员报告,使同学们对这次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晚7:00各团支部书记在电教室召开会议,商讨并制定了此次活动的开展计划。
在领到学习材料和读书笔记后,各团支部便积极有序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团员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由于2001级学生正在实习阶段,活动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各团支部书记还是尽最大努力,利用晚上和周四例会时间组织同学集体学习《团员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材料》,使同学们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洗礼,通过学习材料,反省自身不足,及时弥补。
2002级四个团支部联合开展活动,严格点名制度,确保每次活动顺利进行,每次由一个团支部负责联系教室、租借影碟,分别于10月15日、18日、22日、27日在4602电教室观看了影片《五月、八月》、《红河谷》、《冲出亚马逊》、《地道战》等爱国影片,这几部影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爱国情结,很多场面感人泪下。通过这种生动直观的学习教育,使人印象深刻,铭记于心。同学们纷纷表示出极大的爱国热情,更加主动积极地配合团员先进性活动的开展。
10月28日,2002级共同组织各支部团员到英雄山革命烈士纪念塔,进行了一次入团宣誓仪式。仪式结束后,同学们还到革命烈士陵园为长眠在此的烈士们敬献白花。在这种严肃静穆的环境中,同学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升华。大家表示将把烈士们的这种革命精神体现到以后学习、生活中,使自己各方面得到提高,让这次团员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2002级各团支部在开展集体活动的同时,也在各支部内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班级特色。2002级油画班还与山东大学联系,准备配合山大管理学院学生会组织开展一次由山大主办、山东师范大学协办的“泉城广场汽车容载量大赛”。2002级国画班还发挥专业特长,举办了硬笔、软笔书法和篆刻评比,并将选取优秀作品制作成一幅宣传海报。此外,2002级国画班还制作了在10月28日英雄山革命烈士纪念塔的宣誓仪式上所用的白花。2002级综合绘画班组织了班级同学开展了一次小型的讨论会,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在此次团员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的体会、感想。2002级艺术设计班组织班级同学学唱了爱国歌曲《红旗飘飘》,调动起大家的爱国热情。
2004级新生在此次团员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结合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开展了各种多彩多样的集体活动,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他们利用周末组织班级同学游览了千佛山、植物园、泉城广场等济南各大景点,活动中同学们相互交流入学以来的各种体会感想,为以后的共同学习生活增进了感情。2004级摄影班还为班级起了一个“22度奇迹空间”的名字,激励同学们共同努力,创造班级奇迹。另外,英语是美术学院学生的弱项,2004级新生在一入学便加强了对英语的学习,他们组织同学一起交流英语学习经验,以学唱英语歌曲、举办英语角等各种形式使枯燥的英语学习生动有趣起来。
篇2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从古至今,无论学习什么,都应该学会探索和总结。而在中学学习中,不管是普通化学还是有机化学,安排教学时间相对比其他学科都晚一些。新鲜的事物特别能引起人的兴趣,对待新的改革课程,在教学中应利用这种优势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探讨这门学科。
一、推陈出新
照搬教材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教师的教学方法虽然是来自教科书,但是也应钻研新教学方法,提出学习新招式。对于新课程教学,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当应用在实际教学课程中时,才能发现问题,完善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有机化学,相对未课改之前的课程,难度系数相应增大,对教学要求也对应提高。虽然新课程相对难度增大,但是由于系统性也相对增强。教师教学也能系统化,但也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应让循序渐进代替教学中的一蹴而就,积累新的教学经验,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取得共同进步。对于新课程,大家都不熟悉,各个教师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今的教学不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而是让师生相互适应,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在学习知识时更轻松。教学应以鼓励为主,要化被动为主动。教师不是单纯给予学生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吸取知识。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可以设立些提建议环节,争取让每位学生都满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把学科当成兴趣
让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来主动学习,是每个学科教学成果的最好体现。应该把学习当成兴趣而不是当成任务。而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就是教师需要努力探讨的难题。培养兴趣的产生,有多种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方式是进行生动有趣的实验。实验课时的增加也说明了应该培养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学时兴趣小组的设立就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兴趣方式。兴趣小组活动讲究主动性和实操性,不仅给予学生新的课程体验,还能让学生更深体会化学的具体性。兴趣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应适当增加活动的竞争性,有竞争才有动力。但是竞争不等同于增加学生学习压力,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尽可能让学习轻松化。无论以何种方式培养学生兴趣,都应注重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操性培养
实操性,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培养不仅指的是学习能力培养,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机化学这门课,作为一门科学,相对比其他学科都更为抽象,只有实验课才能化抽象为具体,才能发展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新课程本就吸引学生学习,但是一旦深入学习,这门学科就更为抽象,最终有可能使兴趣都丧失。教学实验课的增加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实验中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更能吸引学生探讨学习。由于化学实验的一些危险性,在教学实验课程,教师应提醒学生保护自己,在安全前提下进行动手操作。只有通过实验操作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科学素质的提高依靠实验摸索。面对一板一眼的教材,实验教学更能引人入胜,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
实际操作能力也不仅体现在实验课当中。在课堂上,教师应提供化学有机模型。对于有机物模型如何组合拆分、转变,应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自己的制作和组装,了解有机模型,深刻认知,还能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活动更吸引人。
四、实施多媒体教学
现今多媒体越来越盛行,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结构由抽象到具体化,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放映有机模型,使理论知识不仅在文字描述,还能在影象中表现,具体化了理论知识。在备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方式,更方便表现知识网络化和清晰化,使教学系统化。课后,还可以给学生打印课件上的知识点,使学生方便复习,更容易掌握知识。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方便性,课上教学不用花时间排版,因此课堂时间能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率相应也能提高。
虽然多媒体教学比较生动,但是也不能让其完全代替课堂教学。相对教师的板书,PPT呈现死板。在学生学习放映当中,遇到知识难点,教师也应书写板书,联系PPT做更详细的讲解。教师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而不是依靠多媒体。电子多媒体教学的盛行,在教师的合理利用下,优化PPT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五、总结性学习
教学都是由简入深,学习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很多学生都是学了后面忘记前面,甚至于消极学习,这就需要学习者学会总结归纳,串联记忆。有机化学中有机物有相似特点,课堂应紧跟教学思路,在课外应懂得总结归纳,自行整理笔记,形成系统化,通过自己的方式整理才能形成深刻记忆。
化学内容本就抽象,加之化学思想的丰富性,使得化学这门课难以掌握。化学作为理科,又跟其他理科科目不一样。化学知识点多,需要记忆的也多。由于化学思想丰富,跳跃性大,就单纯的背诵,并不能把化学学好。有机化学知识点多,而且零散,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使化学知识网络化,教师应通过PPT引导学生总结、整理。多以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让学生总结性地学习才能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无论有机化学教学策略是新是旧,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课改在不断实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显现,如何使教学顺利有效进行是一个永恒的难题。教学策略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完善来解决这个教学难题。教学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改革的过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因材施教,才能优化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PBL教学;多媒体模式;生物化学;课程设计
学生在进行与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对生物化学知识进行充分学习。然而该门学科具有理论知识多、理解难度大的特点,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一、PBL教学模式简介
该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医学教育专家Barrows提出,其希望通过该模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并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PBL教学模式过程中,强调课程的核心是学生,整体围绕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来开展。PBL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需要经历五个环节,分别为问题的提出环节、假设的构建、深入分析、辩证和总结。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不仅需要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分析和学习,还需要积极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这样一来,既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积极应用了PBL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而我国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起步较晚,近年来,医学院校应用该模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成效。[1]医学课程讲解过程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将问题的基础设置成典型病例,促使学生充分应用临床实践经验来开展学习。在课程当中,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客体的形式出现,充分发挥引导功能,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PBL教学结合多媒体模式下的生物化学课程设计
1.问题的提出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对多媒体加以充分利用,促使学生在对多媒体相关资料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了解典型病例的具体特点,教师根据病例提出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问题。这一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使大量网络资源被引入课堂,同时病例的引用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通过对图片、视频等的观察,对相关知识的真实性加以甄别。教师应用该模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出问题的方式及内容。该问题应当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还应当具有探索性。荷兰教师所应用的七条病例课程设计,促使学生了解病例的真实内容,并体会病例的复杂性,有效提升了学习兴趣。[2]例如,在讲解糖代谢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糖尿病病例,引导学生对典型症状进行总结,并对空腹和餐后的血糖指数进行观察,促使学生对“三多一少”症状进行总结。
2.问题的解析
教师在运用PBL教学与多媒体结合模式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当将学生进行分组,促使其以小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病例进行解答和分析。组内成员只有在积极发挥协作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有效培养。组内成员在积极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分头查找资料,并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构建解决问题的框架,并以报告的形式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分享。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小组任务进行总结,小组成员应用多媒体,以课件的形式将自身总结的知识内容展示出来。这种方式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更具有条理性,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小组成员的互相监督和帮助,能够起到有效的启发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来开展。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功能,有效提升生物化学教学效率。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在全面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希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理念,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在积极进行生物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了PBL教学模式,并将其同多媒体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团结协作,提升学习效率。
作者:罗玥佶 陈琳 曾杰 单位:长沙医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再现历史状况,活跃课堂氛围,焕发课堂活力,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由感性到理性融会知识,提炼知识,应用知识的良好平台。因此,在多年的历史教改实验中,我们十分重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且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总结出如下基本模式。
一、创设情景,导出目标
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历史图片、播放音乐、虚拟情景、渲染气氛等形式,创设类似更实的情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导出学习目标。如讲授《》一节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央电视台三套的《青春之歌》中节选的一段,在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让学生谈谈“五四青年节”的由来,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本节的学习任务:自主探究学习爆发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重大意义。
二、自主学习,合作互动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讲述为主。教师讲、学生昕,教师主宰课堂,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探索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
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把多媒体资源和教材资源有机结合,学生浏览媒体材料、观看影视片段,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学习、思考并探究,在必要时教师给予讲解和点拨,适时解难释疑。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节,我们明确提出以下问题:“二战是什么历史条件下爆发的?”“大战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战争扩大的标志是什么?”“大战的结果如何”“怎样理解二战的性质及其重大意义?”问题的设计统揽全局,既有对重点知识的把握,又有分析评价的综合能力要求,难易得当,适合学生思维,因而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积极解答问题。同时,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及意义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和材料,让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然后归纳总结,教师适时给予补充完善提高。
三、开展讨论,提炼信息
开展讨论,各抒己见,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步骤和策略。教师主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或是发现的新问题,如一些革命运动、改革性质和作用评价以及新旧事物的异同等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实施合作学习。在讨论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掌握讨论的基本方法、要领和技巧,促使学生真正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中养成协作学习的习惯。而充分利用课件演示来答案要点,既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结论,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设置习题,反思创新
创新是将提炼的信息经过重组和改造后,在学生思维中产生新的认知结构。“反思”是师生对课堂行为进行的总结。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习题展示出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检测。习题应尽可能多层次、多角度去启发学生思考,以弥补知识的不足,学生通过反思比较,掌握学习技巧,形成个性的学习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构建板块,成果共享
新课改关于课程的功能观强调: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成果分享过程能使其增强合作精神、集体意识,且彼此分享自主快乐,有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经过学生自主学习、民主讨论、创新反思后,教师还应根据教学要求不失时机地总结归纳概括出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有序的认识,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综上所述,应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般分为;创设情景,导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互动;设置讨论,提炼信息;设置习题,创新反思;构建板块,成果分享五大部分。在这五部分中,始终贯穿着“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其中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信息提炼三环节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重要部分。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诸多的好处,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多媒体只是一种工具,只能充当我们教学的辅助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相当重要。如果使用不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些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课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多媒体教学的信息容量很大,可以包罗很多教材上没有的知识。教师在准备一节课前,应适当地进行知识筛选,既要把教材的内容讲到,突出重点,完成教学目标,又要适当地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但是与教材紧密相关,学生又感兴趣的知识。
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成为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所以,多媒体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一种辅助工具,课堂教导应是增强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基本原则
随着西藏教学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要在教学中发挥最优效果,就必须与所授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根据学科教学和教学对象需求,恰当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才能优化教学效果。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活动中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目标。我认为,在西藏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应立足西藏实际,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运用恰当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每一种理论都有其适合西藏特点的正确性,然而,当推及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时却没有一种理论显示出普遍的合理性。在西藏,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现代化教学条件有限。因此,必须运用恰当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认知主义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上。行为主义能促进对需要机械地记忆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建构主义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式地学习。因此,在西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中,应该兼顾各种理论的合理成分,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及西藏现有教学媒体等多种变量,灵活地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二、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建构起整合型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活动新形态。人类的思维类型可按抽象思维、具体思维、有序思维和随机思维进行组合,不同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的人学习成效与他们所选择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有关。西藏的学生对主动将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欠缺,比较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并且需要教师明确的指导和讲授。在西藏特别是西藏农牧区,大部分学生不愿意独立学习,个人钻研,不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或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环境。因此,西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强、层次简单的整合策略。
三、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适合西藏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科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西藏,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社会学科类科目的课程,而对于自然学科类科目的课程或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或由于学习过程有困难等原因处于抵触状态。为此,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不同类别科目的特点,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社会科学类科目可以尽量模拟出最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给学生反复练习的机会。自然科学类科目则应通过信息技术尽最大可能将抽象的规律变具体,将枯燥的学科内容变生动,给学生创设认知环境,让他们经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过程,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科,既有相同的整合原则,也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整合策略。
四、结合西藏实际加强学生的动手活动
在西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喜欢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而信息技术恰恰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实践领域。因此,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新观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恰当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动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积极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足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学习活动结果具体化,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具体操作,反复练习,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事实上,在西藏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主体性的舞台。
五、立足西藏实际应用各种媒体
不同的教学媒体特点不同,作用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范围及影响也不尽相同。印刷媒体抽象性较强,价格低廉,携带方便,但不能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听觉媒体在教学中通过声音来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内容比较直观,但随意性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且传播范围有限。视觉媒体和视听媒体能多角度、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开展教学活动,但造价较高,投资较大。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是一个多层次、多专业的复杂体系,
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发展是由许多单元技术支撑的。在西藏,虽然现代化教学手段较内地要落后一些,但常规媒体如摄象机、电视机、录音机、照相机等比较普遍。在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各种媒体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利用多种媒体制作适合西藏教学的电子作品。
六、针对西藏教学特点进行学习结果作品化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是提高其学习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总结学习结果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结构,承上启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继续学习做好准备。在西藏,由于学生普遍良好学习习惯缺乏等原因,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过程中往往忽略总结反馈环节。因此,在学生获得学习成果之后,应及时要求学生将学习成果总结、给其他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人员。这个学习环节在西藏教学过程中犹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总结能力,养学生的交流力、表现力、约束力,并使学生分享更多的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作用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西藏教育战线的工作者,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恰当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推进西藏教育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新课改;电教媒体;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71-1
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手段,而且激发了学生学校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这里就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合理应用电教媒体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传统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局限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利于学生走进情境,调动不起学生学习兴趣,更延缓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其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电教媒体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创了语文教学的崭新局面。多媒体走进了中学语文教学课堂后,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工具,多媒体之与传统媒体,它无疑是先进而高效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使用是否正确、合理。明确它只是一种辅助的认知手段和工具,必须为我所用,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必须对多媒体合理的使用。在这样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三、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着重抓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讲授与总结这三个重要环节,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趣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就如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所教课文的实际情况,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出好的课堂导入,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教学有很多方式方法,现择要介绍如下:1.音乐激趣导入。《卢沟桥烽火》一文记叙的是“”的经过,在线了那段令中国人不能忘怀的历史。但是学生里这段历史比较久远,所以为了能使学生进款进入血丝这篇课文的状态,我从先是播放一首《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让同学们跟随激昂的旋律走进那种历史情境,接着我便顺势简单讲述“”之前的大背景“九一八”。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这段历史的学习兴趣;2.创设情境导入。小学课文中,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
(二)助力讲授。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抓住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词句在课文中起到点明主题、提示中心的作用;2.借助课件,突破重难点。《黄河的主人》、《安塞腰鼓》等课文,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民俗知识,所以学到处给学生播放汹涌黄河之上行进的羊皮筏子的录像,同学们就有一种切身感受,便于理解黄河的主人艄公的高超技能;3.借力多媒体,长文短讲。在学习《天安门广场》理解天安门广场的方位图时,我采用长文短讲的方法,出示天安门的建筑物方位图和一张简易方位图,学生一下子就能理顺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的位置;4.作文课中,唤起学生思绪。有时候,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会在作文课中唤起学生写作思绪,拓宽学生写作思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欲望。我们班在学习作七《给老师的一封信》中,适时播放学生和老师一起经历过的情景照片,把学生引入情境,勾起温情回忆,拓宽写作思路。
(三)升华总结。课堂结尾往往是总结中心、点明主题、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重要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课堂教学总结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朗读欣赏。如《夹竹桃》一文,总结时适时适度地播夹竹桃的各种形态的图片以及月光下的夹竹桃,让学生欣赏品味夹竹桃的韧性和引人无穷幻想,再通过配乐齐声朗读又把学生带入到夹竹桃旁,使学生对夹竹桃无与伦比的韧性、无与伦比的引人幻想的特点理解的更为透彻,也更深入的理解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
2.巩固升华。如学习《钱学森》一课,讲读后,投映相关影片。学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认真思考,纷纷发表见解。通过热烈讨论认识到:钱学森的科学力量是巨大的,他的爱国情怀是令人刻骨铭心的。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3.拓展延伸。在学习知识关联性很强的课文结束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此时多媒体课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古诗《示儿》时感受到路由强烈的爱国情感之后,趁热打铁,拓展延伸,出示路由的其他爱国诗篇,为学生们的古诗分类积累理清脉络,也在爱国情怀感染下便于更快的记忆。在学《最后的姿势》时,感受人物形象和舍己救人精神情感升华之后,顺势出示在汶川地震中更多想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使得学生顺畅的积累素材,受到教育。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要讲出语文味的同时还要适时地借力于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厚实后学生的课堂积累,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蔡慧琴,饶玲,叶存洪.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A].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丛书[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4]谭文丽,文莉.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校本研修热点丛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新课程;生本理念;多媒体;实验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其课程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实验教学上都要以此为宗旨,促进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转变教学理念――生本教育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促进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首先就是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有兴趣、快乐地学习而设计的教育。因此,针对化学学科性质,教师可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开放式探究教学等教学方式,真正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时,教师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首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学习,给学生20分钟让学生结合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合作学习本课时,总结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即小组总结出以下问题:(1)二氧化碳、氨气是否属于电解质?(2)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等等。教师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起辅助作用。自学过后,让小组代表提出自己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让其他小组成员来回答,这样的教学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真正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离不开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化学课堂教学,激活教材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资料,内容为甲烷的存在和用途,学生看着视频资料,会对甲烷有初步了解,这样学生就不会盲目地学习,而是带有探索的意识去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此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带着思考去学习。又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甲烷的比例模型和甲烷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具体地看到甲烷的空间结构,根据图片展示,给学生讲解人们是如何确定甲烷是正四面体空间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因此,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师生都可以在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三、注重实验教学――探究实验
化学的学科性质要求教师一定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但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化学教师打破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要把演示实验转变为探究实验。传统的化学实验,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实验、演示实验,学生根本参与不到实验过程中,从而不能真正体验到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更别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了。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学校现有条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活动。让学生做到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实验、体验实验过程、总结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实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有效教学。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做学生的引路人,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8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教学模式;创新
【Abstract】The innovative geography teaching model under multimedia situations is advantageous in training the students to study the interest in geography. It can adapt the request which proposed to the teaching because of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model carries on the demonstration to the geography event or processing to geography fact, and deducts geography principle. Then it carries on the question to a series of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geography principle and so on .And it also uses the multimedia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and knowing to the geography principle ,then it carries on simulation process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fact. That can achieve the ability to enhance the student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question.
First, basic connotation of innovative geography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multimedia situations; Second, main routine of innovative geography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multimedia situations;Third, structure summary of innovative geography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multimedia situations.
【Key words】Multimedia;Geography;Teaching model;Innovative
为搞好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以多媒体情境下创新的地理教学模式。主要是对地理内容进行显示、处理,演绎出地理原理。然后对地理原理进行质疑的一系列活动,再利用多媒体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与认识,进而对设置的事实进行模拟处理,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
1.多媒体情境下创新地理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多媒体情境下创新地理教学模式是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学提出的要求而产生的。需要教师改革传统的、过时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的精神,法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尔纳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直观、形象学习环境,学生才有可能具有创造性学习的机会。教师的教学思想随教育形式的改革,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身教。没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怎么可以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就是一种创新意识。探究的过程就是试验的过程,有试验才有创新。
2.多媒体情境下创新地理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2.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创设情境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源得到。在地理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起指导者的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协作、自主等,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最终达到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利用这种模式进行地理教学,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向学生展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例如《亚洲及欧洲》及《美洲》一课中分别展示的亚洲及欧洲和美洲景观(视频);东南亚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视频)《东南亚》一课中展示的东南亚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微机动画)等。
2.2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教学模式创设的图文并茂的情境,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地理知识的获取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探索。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通过自主、协作学习,达到群体的共同意义的建构,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2.3明确目标,探究合作,自主学习。
在多媒体情境下,展示本课学习的中心内容。例如《西亚》一课中提供的气候、国家、宗教、资源、干旱的农牧业等方面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结合多媒体的展示分小组进行讨论,自主学习,对获取的资源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资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当提示,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或纠正学生学习的错误。
2.4达标测试,矫正反馈。
针对学科内容进行训练。课内训练可分为"同步训练"和"达标测试"。"同步训练"不是简单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的训练。"达标测试''针对学习目标设计一系列测试题,供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例如,同步训练设计主要由以下方面组成:
2.4.1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
2.4.2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2.4.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2.5达标测试"的设计主要是自主评价和平行性矫正:
2.5.1根据学习内容和知识体系形成基础训练内容。
2.5.2用不同题型的组合考查学生的达标情况,分析学生差异。
2.5.3体现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重点内容,学生自主发展、自我评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后拓展延伸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于课内、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课堂学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的总结外,还要适度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能力。
2.6"课后拓展延伸"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2.6.1关注学生学习后的问题和指导学生有效进行方法、规律等的笔记。
2.6.2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问题,供学生课后拓展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6.3设计下节课的相关课前学习问题,以及和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篇9
论文关键词:任务驱动,以学定教,教学改革,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1、引言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实践性和应用性强。传统的“教师讲解”一一“教师演示”一一“学生上机练习”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任务驱动”(TBL,TaskBased Learning)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正好与《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特点相吻合。本文旨在介绍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机切入《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任务、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即“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教育论文,学生为主体”, “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师生间围绕“任务”互动,整个学习以“任务”完成为标志。“任务驱动”的教学流程包括五个环节:教学准备、设计任务→创设情境、提出任务→接受任务、分析问题→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评价任务、归纳总结,其教学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任务驱动教学流程图
3、《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软件的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多媒体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课程内容涉及: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应用系统等内容的理论教学与软件操作。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着:内容多、学时少、考查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技术更新、软件升级等情况,在作为考查课学生重视程度不高的背景下,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内结合新技术和软件的发展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同时学生要在有限学时内实践完成多种多媒体作品制作。如果继续延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以往“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创造“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目前该教学改革已获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
4、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践
本文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多媒体技术的“音频”内容进行案例教学,按任务驱动的五个教学步骤有序开展。
4.1 教学准备、设计任务
任务设计阶段属于课前的教学准备,“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设计的任务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前者任务简单,后者综合性强小论文。“任务”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使之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音频”章节的任务是:录制个人音乐,内容积极向上,歌曲不限。
教学目标:
1)掌握Audition软件的操作,掌握音频的第三方特效控件操作
2)了解歌曲录制的一般过程,学会录制个人音乐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
任务设置:
1)下载各自喜欢的歌曲伴奏
2)利用Audition软件跟随伴奏录制歌曲
3)对录制的歌曲进行后期加工和处理教育论文,如:降噪、混响、均衡、修饰、振幅等
4)利用第三方特效控件加强歌曲的特效处理
5)加入歌词,合成个人音乐
该任务目标明确,操作性强,且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自然真实地引出任务,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明确学习目标。音频章节拟向学生展示优秀的音乐合成作品,如:音乐专辑、诗歌朗诵,然后提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3 接受任务、分析问题
学生授受任务后帮助分析任务,针对任务中涉及的音频原理、音频数字化处理、音频常见格式、音频压缩、Audition软件操作等理论知识做详细讲解。
4.4 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后,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核心阶段。在录制个人音乐的过程中,对于下载伴奏、录制歌曲等封闭型任务,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于歌曲后期加工、特效处理等开放型任务,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协作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思考。该阶段学生不断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
4.5 评价任务、归纳总结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科技创新纳入到成绩评定,由单纯结果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录制个人音乐的任务进行评价。
最终成绩 = 课堂考核*? +封闭型任务考核*? +开放型任务考核*? +测验*?
--其中?是各考核情况所占的比例因子,开放型任务考核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对最终作品和制作过程中的学习认识、学习感受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以评价问卷的形式开展,自我评价结果也可促进教师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4.6 教学成果
2005年,学校开设《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之初教育论文,仅3个班选修。近几年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不断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10年选修班级数达85个,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也获得学校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学校重点教改立项、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立项,课程的理论教学课件、实验教学课件分别作为学校多媒体课件重点项目结题。
5、结束语
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性、思考性和创新性。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以待改进,首先,随着选修班级和人数的快速增长,机房现有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急需补充设备保障实验的正常开展;其次,缺乏符合教学实际的“任务驱动型”教材,笔者与课题组成员正着手编写教材,以解决“任务驱动型”教材缺乏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薛为民.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唐新国.《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79-82
[3]胡晓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研究[D].硕士,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4]许晓东.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2): 178-180
篇10
(1)多媒体技术集声音、文字、影像、图片、视频、音乐等于一体,是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导工具,在课堂上,教师将所要讲解的课文情节以视频的形式加以播放,并利用多媒体介绍文章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当时国内外的社会背景,以便学生能站在作者的角度来理解文章,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揭示的社会道理,使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一种渴望的心理,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2)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需要,更加看重人才的综合能力以及先进技术的接受与操作能力,因此,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学生的启蒙阶段,便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带给我们生活与学习上的便利,相对于纸质版的教材解读,多媒体技术具有活灵活现的优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习惯,制作与所学内容相关的PPT,将自己的读后感写在屏幕上,与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学习新的与体会,更好的总结学习经验。
2、结合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
(1)小学阶段的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并且以一颗纯真质朴的心来看待生活,他们从未踏入社会,时刻都需要别人的保护,社会经验少,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把关自己所传授给学生各方面的知识,争取做到正能量传递,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以活泼的图片及文字结实,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内容。PPT的制作是教师耐心、技术、智慧、功底的集中体现,在讲解PPT内容的过程中,以启发为最终的目的,使学生养成探究新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2)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重点,因此多媒体的应用过程中,方式要恰当。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本较为抽象的内容以具体、直观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传播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这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例如,当讲解到《海伦•凯乐》这篇文章时,学生对于海伦所处的生活环境与时代背景都较为模糊,教师便可以播放与海伦•凯乐有关的电影,使学生对其有一个较为立体的了解。并且,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两人一组,其中一人用布遮住眼睛,另一人帮助其活动十分钟后再交换体验,让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黑暗所带来的种种不便,从而让其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健康体格以及幸福生活,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掌握多媒体应用技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为小学教师,首先应与时俱进,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巧,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基于对教材熟练掌握与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重点与难点,要注意分层次教学。应当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地方,应以图片、视频或音乐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对于教材中的其他内容,若是不需要拓展的,应尽量避免频繁或是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教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则降低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应掌握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恰当时机,以起到合理引导的作用,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从而为教学质量增色,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及素养,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总结、积累经验。
4、总结
- 上一篇:特色班级建设方案
- 下一篇: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展望